新課程的心得體會
通過對新課程的學習和培訓,老師們對教學們是否有了新的認知,可以通過寫心得方式記錄下來。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從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新課程的心得體會(精選2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新課程的心得體會1
《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是一門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以增進學生的健康為主要目的必修課程,是學校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實施素質教育和培養全面、和諧發展的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徑。它對原有的體育課程進行了深化改革,確立了“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構建了新的目標體系。它是體育教育教學理論的發展,是中國學校體育現代化進程中的里程碑。在假期的培訓中,通過聽華東師大幾位教授的講座,使我對新課改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主要體現在:
一、教育教學觀念的轉變。
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已逐漸被廣大體育教師所認同,無論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還是在教學方法的采用上,都充分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傳統教學過分關注學生的運動量,重視機械地練,忽視對學生興趣的培養,這樣做將有損于學生身心健康。“興趣是學習的初始動機,也是有效學習的保障。學生有興趣參與的活動,一定要給予熱情地支持和指導;反之,如果學生沒有興趣任何活動都會讓他們覺得乏味。只有激發和保持學生的運動興趣,才能使學生自覺、主動、積極地進行體育課程的學習。
二、教學過程的轉變。
在新課程改革實施中,使我真正體會到體育教師不再是消極地扮演教學大綱和教材執行者的角色,而是一個新課程的設計者;體育教師由教學的管理者轉變為學生發展的引導者、合作者,不應是一個只懂得教人如何運動的教練員,更應該是一個具備現代觀念和教育素養的,知道如何進行課程建設以及如何運用體育教學方法去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專業人員。新課標的實施,使傳統意義上的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將不斷讓位于師生互教互學、教學相長,彼此將形成一個“學習共同體”,教學過程不只是忠實地執行課程計劃的過程,也是師生共同開發課程、豐富課程的過程。在體育課堂教學中,師生間的互動,學生可以上來做小老師,喊口令,做示范;教師可以到學生中間,充當他們的一員。學生的主體地位正在凸現,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當然,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并不意味著“放羊”,并不放棄教師的主導作用。關鍵的動作和要領需要教師的講解、示范,當然可不必過分強調,盡可能給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時間和空間。
三、教學評價的轉變。
傳統教學對學生的評價重視認知的評價,忽視非認知的評價。在這種傳統評價觀所指導下的學習成功主要是學生智力的發展和進步,而忽視了學生其他方面的發展。尤其是情感和意志的發展。了對學生學習態度、情感意志、習慣養成等方面的教育。因此,作為教師,我們對學生的評價可以是多方面的,可以是一個微笑,一句表揚,掌聲和鼓勵等,使學生有成就感,滿足感,提高了自信,也使學生體驗到成功帶來的快樂。
新課程帶來了新變化,使我們看到了體育課程改革的美好前景和希望,更加堅定了深化體育課程改革的信心和決心。我要更加努力,以飽滿的熱情,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為體育與健康新課改盡一份力。
新課程的心得體會2
七月酷暑,擋不住我們的學習熱情,剛剛放假,我們便利用假期參加了新課程改革專題培訓學習,聽了幾位專家的講座受益匪淺,讓我在教育教學方面有了更深切的感受,高中新課程的實施是我國高中教育戰線上一場深刻的變革。新一輪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帶來了教育理念、內容、方式方法等方面很大的變化;新的理念、新的教材和新的評價,對廣大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在這種背景下,語文教學對于提高中學生的素質和文化素養,尤其是人文素養,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以下就是我的一點心得體會:
一、教師要轉變角色,改變以往的教學方式。
面對新課程教師首先要轉變角色,確認自己新的教學身份,教師要成為學生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參與者。新課程要求教師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變成學生學習的組織者。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為學生提供合作交流的時間與空間。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既有知識的交流,更有情感的交流,同時縮短了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有助于互相交流。教師要全身心地融入到學生中去,與學生一起合作,交流,共建有利于性格發展的課堂氛圍,使學生有效地獲取新的知識和能力。
二、新課改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主動性,合作性。
以往教學中,通常重結論,輕過程,一切由教師安排好。學生通常被動接受,缺少參與;教師往往把形成結論的生動過程變成了單調刻板的條文傳授給學生,從源頭上剝離了知識與智力的內在聯系。而開放式教學可以改變過去學生被動學習的狀態,學生在這種學習氛圍中自己探索,辨析思考,自己去體驗,為其終身教育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現使用的新教材中設置了很多活動性欄目,為我們使用開放式教學模式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三、實現從精英教育到大眾教育的轉變。
以往課堂教學中,教師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在重點,難點上挖得過深,導致一部分學生負擔過重,跟不上,這樣就導致一部分學生厭學,造成差生或優生弱科,不利于學生全面發展。新課程標準是一個最低標準,照顧到每一個學生。同時還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因材施教。通過師生合作,很多問題在分組討論中得以解決,使問題深化不留死角。既解放了老師,又能把大部分同學調動起來,使優生更優,差生不落后,實現從精英教育到大眾教育的轉變。
總之,通過這次培訓,我深切感受到:更新教學理念是新課程對教師的基本要求;同時也對教師提出了較高層次的要求:要不斷地更新知識,關注最新研究新動態,引入新觀點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動,為學生更好地認識現實,適應新時代提供借鑒。
新課程的心得體會3
首先感謝省教育廳和省教育學院給我們奉獻的這次培訓,感謝這個偉大的時代,讓我們不用出門就可以受到充電,這次培訓的費用都由省里專項經費支出了,我們參訓沒有旅途的勞累,沒有外出吃飯住宿差旅的額外負擔,坐在家中就能實現暑期培訓,我們可以樂在其中盡情學習,我們平時忙于工作,外出交流的機會少,交流能知長短,繼而見賢思齊,交流能產生創新的火花,為我們解決有關問題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再次感謝福建教育學院提供了這個平臺,讓我們在教師的專業化發展上繼續前進。
每年的高中高級教師遠程培訓內容都很豐富,切合實際,像今年的“課堂觀察、課堂評價與教師的專業化成長”、“概念圖”、“課堂教學評價”,對我們一線教師的指導作用很顯著,靜下心來認真學習,必有很大收獲。我的做法是:
1、選定課程,先看作業題目(這既是考核的依據,也是培訓目標的體現)和討論題目(為什么需要討論,可以用不同方法、不同角度區分析處理,進行效果優化);
2、上網查閱相關的背景資料,看看這些理論目前的發展情況與今后的發展方向;
3、帶著問題聽專家講座、看名師網上授課;
4、根據培訓的內容及上網學習的內容以及自身的實踐經驗,認真做好有關作業、參加有關研討。
培訓結束后實際上是一個新的開端,培訓成果應用于現實的教學實踐中,指導并促進教育教學實踐才是真正的目的。每上一屆高中數學,每次新一輪備課、下班、改作,都會有不同的感覺,對教材的駕馭、對知識點的理解,都會有新的認識,不僅因為面對的學生群體在變化,師生交流對豐富課程資源的影響不同,更重要的是反思促進教學,師生共同進步。衷心感謝這次暑假遠程培訓!
新課程的心得體會4
在義務教育階段,物理課程不僅應該注重科學知識的傳授和技能的訓練,注重將物理科學的新成就及其對人類文明的影響等納入課程,而且還應重視對學生終身學習愿望、科學探究能力、創新意識以及科學精神的培養。因此物理課程的構建應注重讓學生經歷從自然到物理、從生活到物理的認識過程,經歷基本的科學探究實踐,注重物理學科與其他學科的融合,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
義務教育階段的物理課程要讓學生學習初步的物理知識與技能,經歷基本的科學探究過程,受到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的熏陶;它是以提高全體學生的科學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主要目標的自然科學的基礎課程。
(一)物理課程的基本理念是:
1、注重全體學生的發展,改變學科本位的觀念,重視物理課程在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的教育功能。
2、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新課標體現了更關注社會,更帖近學生的生活。例:北京市使用清潔燃料車;由火車時刻表計算平均速度;水果電池;電冰箱的技術參數;學讀汽車速度表;用兩個不同焦距的凸透鏡制作望遠鏡;了解微波爐的基本原理;了解數字信號和模擬信號的基本區別。
3、強調過程與方法的教學,注重科學探究,提倡學習方式的多樣化。新課標強調以物理知識和技能為載體,讓學生經歷科學探究過程,學習科學探究的方法,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精神、實踐能力、創新意識;改革以書本為主、實驗為輔的傳統教學模式,提倡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在義務教育的物理課程中,使學生學到獲取知識的方法、增強探究未知世界的興趣和能力,以及學生對于科學本質的理解和科學價值觀的樹立,是與科學知識的學習同等重要的。因此,新課標十分強調科學探究的學習。在“內容標準”中,科學探究是和科學內容并列的,它提出了科學探究的主要環節、探究能力的表現,以及探究教學的形式,并分析了探究教學的實例。新課標把“過程與方法”作為課程目標之一,與“知識與技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并列。初中各年級課件教案習題匯總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與過去的教學大綱的不同之處還在于,它除了“知道”、“理解”等描述學習結果的行為動詞外,還使用了描述學習過程的行為動詞來表達對學習的要求,如“經歷探究浮力大小的過程”等。這種表述體現了一種理念:與過去的義務教育物理課程相比,課程標準更強調學習的過程。
4、注重學科滲透,關心學科發展,加強STS教育注重科學技術與社會的關系,是當今世界科學教育的一個大趨勢。科技的發展促進了社會的發展,同時它又受到社會發展的制約;科學技術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福利,同時也帶來了環境、資源等許多問題。過去的物理課程就科學論科學,很少涉及科學的意義,應該以物理學的內容為素材,受到科學的、技術的和人文的教育,著眼點不在于提出多少有實際價值的建議,而在于通過參與逐步樹立從社會發展的角度考慮科學技術問題的意識,以這種方式把人文精神滲透到科學課程中。
(二)新課程標準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對新課標,新教材,新理念,新思路,新評價,對廣大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
1、更新教育觀念:
要求全體教師樹立全新的教育理念,把握新課程標準的內涵,更新教育觀念,注重全體學生的發展,改變學科本位的觀念;切實重視物理課程在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的教育功能;倡導科學的探究性學習方法,提倡學習方法的多樣性;注重過程與方法的教學;強調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的教育目標目標(三維目標體系)并舉;加強新的課堂教學設計、課外作業設計及學生評價體系設計等。
2、擴大知識面:
從新的課程標準、新的教科書可以看出,新物理課程內容涵蓋的知識面極廣泛,注重了學科的滲透,使物理更走向社會,走近學生,帖近生活,它不僅滲透到生活中的各個層面,也滲透到化學、生物、天文、地理、科技、人文、社會等各個領域,所以要求未來的物理教師不僅是一個“百科全書”,還需是一個“技術能手“,一個能運用現代教育技術(主要是多媒體和網絡技術)進行物理教學的全能型教師。
3、在更高的層面上關心物理課程:
在過去的教學中,教師關心的只是知識和技能的教學,而現在教師更要關心的是全面的課程目標,是知識的選取,是課程的設置。新課程中知識的選取及要求的高低是為課程的總體目標服務的,在物理學龐大的知識體系中,一些不同的知識可以用來達到相同的課程目標。因此,在明確總體目標情況下,知識的選擇和要求的高低有一定的靈活性,這使得教師獲得一定的主動權。這是新課程與過去的以知識為本的物理課程的重要區別之一。在課程設置上,過去大綱對目標要求非常具體,如知道、理解、掌握、會、選學等,現在的新課標更具有原則性,顯然具有法規性地位的是課程標準,而不是教科書。
以往的物理學習,和教學成果的好壞,書面考試是唯一的評價標準,結果導致應試教育的產生。新教材更加重視對學生活動、實驗操作能力等實際能力的評價,提倡客觀記錄學生學習過程中各方面能力的綜合表現,以此作為評價學生的標準。《初中物理課程標準》(以下簡稱《標準》)的基本理念可以概括為“注重全體學生的發展,改變學科本位的觀念;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注重科學探究,提倡學習方式多樣化;注意學科滲透,關心科技發展;構建新的評價體系.”這對物理教師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向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教師角色定位提出新的要求,新課標迫切呼喚教學觀念的轉變和教師角色的轉變.結合本人的工作實踐,在新課標的要求下,衡量我們的教學優劣不妨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看一個標志的轉變——教學方法的轉變。
在全新的教育理念下,老師轉變觀念是新課改的核心問題。正在進行的基礎教育改革,無論從理念到方法都是全新的。作為站在教育陣地最前沿的每位教師必須要改變過去的滿堂灌、滿堂問、滿堂看、滿堂轉、老師講學生聽、師問生答、老師演示學生看等形式單一的教學方式。倡導學生獨立思考、自學、實驗操作、小組合作學習、討論、交流等新的學習方式。實現教學方式多樣化.倡導自主學習和學科研究,強調理解科學過程和自我探究科學知識.突出了教科書與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科技發展的聯系.在當前的初中物理教學中,新課程理念已被越來越多的教師所接受,很多新的教學方法已在物理課堂中得到創造性的運用。但傳統的教學方法仍然根深蒂固,因為舊的評價標準沒變,評價一個教師的教學成果仍然是看他所教的學生的考試成績,評價一個學生的好壞仍然是看他的考試分數。舊的評價標準仍然較大程度的限制著廣大的初中物理教師對新的教學方法的大膽使用。所以從根本上改變廣大教師的教學方法可以說是任重而道遠。
二、看兩個重點的培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我們從思想意識到教學設計,都要盡可能的考慮多給學生動手實踐和解決問題的機會,讓學生在實踐中創新,沒有實踐和缺少實踐談創新,創新無從談起。對初中物理教學要培養學生學會體驗生活,感受到抽象的物理定律在我們的生活中具有鮮活的生命力,物理源于生活,反過來又應用于生活,這樣才能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看三維目標的落實——三維目標即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一是看你是否重視了“雙基”教學,也就是看你的教學重點是否突出了,難點是否突破了。我們的課堂應該是充實的、扎實的、真實的、樸實的,如果你的課堂給人一種華而不實的感覺,說明你沒有注意落實“知識與技能”這一目標。
二是看該讓學生經歷(感受)、體驗的是否讓學生經歷了,體驗了,使學生在經歷、體驗中獲得學習知識、思想、方法和經驗。
三是看你是否運用了十分適宜的方法、手段來激發學生的學習情感,端正學習態度,營造出師生和諧積極的學習氛圍。就物理課堂來說,首先要看你是否運用了課本知識的意義和價值,物理的規律本身的魅力;語言藝術的感染力;操作性強的激勵形式手段來激發學生的學習情感,培養學生的學習態度。當學生認識到物理有用而且有趣,討論有價值,有滋味時,學生的思維才能被激活,教師的點撥語言才能激蕩人心,催人奮進向上,學生才能帶著積極的情感和態度去學,才能學得好。
四、是看四種狀態的表現
參與狀態。
參與的形式是多樣的,如全員參與、全程參與、積極主動的參與。無論哪種形式的出現,都要根據教學情景的需要和學生已具有的學習習慣、動機來隨機應用。這就需要教師不斷的創設引人入勝的問題、情景,使學生感到有趣,動心、動情。
情緒狀態。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情緒多種多樣,積極的情緒他們會樂意的、愉快的、主動的;消極情緒就會出現不情愿的、反感的、被動的。
交往狀態。
課堂是個互動的群體,老師在駕馭課堂時就要精心組織學生個體與群體間的交往,要指導學生重交往、愿交往、會交往就是注重培養學生會聽、能說、善辯的能力。交往形式應當是開放的,生生交往、師生交往就不拘一格。同時在交往過程中要提醒學生學會尊重別人,不隨意打斷別人的發言,善于采納別人的意見,修改補充自己的想法,給別人有插話的機會,體會他人的情感,控制自己的情緒。
生成狀態。
所謂生成就是自然形成。教學生成,就是自然形成知識與方法,它是與你的教學預設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有人曾這樣說,既然課堂是生成的,可化簡備課或不備課。卻不知,沒有備課時的全面考慮與周密設計,哪有課堂上的有效引導和動態生成?沒有上課前的胸有成竹,哪有課堂上的游刃有余?生成的知識和方法大多是課本上已有的,只不過是要通過教師創設的問題情境,誘發學生自己去思考、探索、交流、發現、總結而形成的知識和方法,這就是創新。其實,教學是教師、學生與教材展開的心靈對話,因預設而有效,因生成而精彩!我們不應忽視精心地預設,也應將教學生成作為一種自覺的追求。培養學生的應用物理知識的能力,理應培育學生獨立思考的意識,還要引領學生在生活中去觀察物理現象并在生活實踐中領悟生活中的物理規律。
總之,我們的物理教學功在今天,利在明天。不管教學評價體系怎樣,作為教育者務必把握一點,我們必須要用活的思想、活的思維、活的方法、活的語言來面對一個個活的課堂,做到教學相長。
新課程的心得體會5
新課程是一種新理念,新思想。這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一種挑戰,都是一個新的開始,因此我們每一個教師都必須進行各種嘗試,在不斷的探索中成長。新課程理念的核心是”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我想這就是評價新課程課堂教學的惟一標準。
新課程關注學生全面、和諧發展,尤其是重視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發展及終身學習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是本次課程改革的顯著特點。在培養目標上,重視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的形成,以及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交流與合作能力的培養。在學習方式上,倡導學生轉變被動接受式學習方式,更多地采取主動參與、積極探究、勤于動手的學習方式,主張把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作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在教學上,主張改變以教師傳授為主的教學方式,多進行探究式教學,倡導師生互動、共同發展;提倡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學生的差異,盡可能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教師不僅要重視學生在知識技能方面的發展情況,更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在新的教學方式下,教師要由主要的講授者轉變為設計者、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要在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境,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以及在實踐中學習上,傾注更多的心血。
新課程標準提倡學科綜合,要求教師開發課程資源,每位老師都會體會到知識的困乏。現在的課堂是開放的,無法預見的,面對學生的暢所欲“問”,怎樣對答如流?所以,新課改要求我們終身學習,做學習型的教師,不斷更新教育理念,不斷充實自己,不斷超越自我,改變并完善教育教學行為。在教學中學習,在學習中教學。
關于教師角色的轉變新課改給教師帶來新的挑戰,即教師如何才能成為一個優秀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作為優秀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除了要具備良好的專業素質以外,還必須具有敏銳的洞察力和良好的反應能力。新課程理念主張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倡導通過探究、操作等自主活動方式獲取新知,感受科學的探究過程和方法,并從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通過這次學習我們在以后的教學中應注意做到:
1、尊重學生,鼓勵學生
課堂上經常能聽到教師說:“你想得真不錯,誰還有其他的想法嗎?”“同學們贊成他的想法嗎?”“你們組表現得很好!”“誰想給大家匯報一下?”“他還沒有想好,哪位同學能幫他一下?”“哪組希望老師和你們一起做呀?”這些話語的運用,既讓學生備感親切,也充分表明了教師在鼓勵學生、尊重學生,努力構建平等融洽的師生關系上所做出的努力。可以預見,自信心與民主精神會在學生身上逐步得到體現。其實這一點已經在某些學生身上有所表現:如,有些學生能夠充滿自信地及時指出其他同學的問題,而被指出問題的同學也能夠坦然接受。
2、密切聯系生活實際,創設問題情境
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參與意識注重聯系生活實際,創設問題情境,是實驗區學校教師十分重視的問題,也是課堂教學發生的一個可喜變化。如,在數學課學習長度單位時,教師能夠結合學生身邊的事物,創設實際測量的情境,使學生在實際測量中感受長度單位,并學會運用長度單位解決實際問題。在學習統計初步知識時,教師結合學校運動會,設計了一個統計參加不同運動項目人數的問題情境,從而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調動起來,學生爭先恐后,獻計獻策。
3、對教材進行再加工和處理
隨著教材功能的轉變,教師根據教學需要對教材進行再加工處理,必然成為一種趨勢。略創造寬松的空間,提供必要的指導。根據課程目標和學生狀況對課程內在對教材進行再加工處理時不但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并以此為設計教學的基本出發點。同時對教材提供的基本情境進行再審視,明確情境的優勢與不足。情境設計得較好的,教師應進一步考慮如何更好地發揮其作用;情境設計得有不足之處的,教師則需要探索如何彌補、完善甚至更新相應的情境。還要對教材的設計思路、表述方式、結論等進行多角度的考量,以便為學生多樣的思考、表述、選擇策容進行有針對性的調整,考慮如何利用各類課程資源豐富課程內容,設計有效的探究活動或增加解決實際問題的研究課題。在對課程內容進行調整時,要注意避免簡單地以學生熟知或日常生活中可能接觸到的內容,來替換學生陌生的、日常難以接觸到的內容。比較科學的做法應該是:科學地分析課程內容的價值,對那些學生雖然感到陌生且平常難以接觸到,但對其發展有重要意義的內容,應思考采取什么策略實施相關內容的教學。
總之,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的課堂,教師還需在實踐中逐步摸索,并通過經常性的教學反思,總結經驗,增強反應的敏感性,形成良好的反應系統,使得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的課堂教學既充滿活力,又富有成效。在實施新課程的過程中,教師會遇到許多新問題。為了盡快適應角色變化,更好地解決教學中遇到的新問題,很重要的一點是教師要轉變觀念,致力于使自己成為研究型教師,在實踐中善于發現問題,并進行專題研究,尋求有效的解決策略;善于總結經驗和教訓,善于進行教學反思。相應地,學校也要建立能夠組織教師進行研討、提升的良好反思機制。
新課程的心得體會6
通過近一月來的網上《新課程培訓—教師成長》學習,讓我受益匪淺,對我教學工作有效開展有著極大的幫助。如何吃透教材,超越教材,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引發了我深刻地思考。以前總是強調教師成長的三個因素:專家引領、同伴互助、校本教研。但是對于三者的作用在日常的教學中體現得不很明顯,對成長的促進作用,體會不是很深。通過學習印證了三者的作用。通過這次學習鼓舞了大家,要在教育教學的舞臺上演繹自己精彩的生活。 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是知識的占有者和傳授者,學圍繞教轉。本是“雙邊活動”的教與學,都成了“單邊活動”,教代替了學,學生是被教會,而不是自己學會,更不用說會學習了。因而也很難培養出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人才。當務之急,只有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方式,才能實現新課程“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的核心理念,培養出適合新世紀要求的,具有創新精神的一代新人。針對此種情況,新課程在教學設計中占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創設適合的教學情景和條件,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動機,引導他們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在自主的活動中理解,掌握和運用所學的知識。那么,如何才能引導學生生動活潑地學習呢?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一、要以人為本,充分尊重學生
教學中教師必須尊重每一位學生做人的尊嚴和價值,尤其要尊重那些智力發育遲緩、學生成績不良、有過錯、有嚴重缺點和缺陷的學生,還特別要尊重意見和自己不一致的學生。同時,教師還要學會贊賞每一位學生,贊賞每一位學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極其微小的成績,贊賞每一位學生所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現出來的善意,贊賞每一位學生對教科書的質疑和對自己的超越。只有既尊重學生,又贊賞他,學生才能可能愉快地學習,才有可能產生創造性思維的火花。
二、要引導學生學會合作
通過這次遠程教育培訓,我深刻地體會到新課程教學應該是:“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自己親自去體驗、嘗試,來獲得知識,逐漸打下學會生活、學會學習的能力,從各個方面來培養學生探究事物的興趣和積極的態度,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盡量只起到指導的作用,以培養學生的能力為中心,為重點。上課的教師自身素質要高,駕馭課堂能力要強,對于學生錯誤性的認識,教師能夠及時予以講解。另外教師要善于運用啟發,提問題時要有針對性,讓學生有的放矢;幽默、流暢、優美的語言也很有吸引力。教師要注重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讓每個學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機會等等。” 在學生交流討論時,教師不能礙于面子怕難為情,應與學生一道尋找真理,要能夠承以自己的不足和失誤,留給學生課外思維的空間,同時也給自己留下創新思維的機會,這樣的課堂肯定活力煥發,學生也能更加快樂、健康的成長。
當一名教師容易,但是要當好一名教師卻是不易的,我在深深地問自己,我做到了沒有?我們的老師做到了沒有?我們必須要轉變觀念,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
新課程的心得體會7
我有幸參加了8月6號到7號在蘭州“20xx年甘肅省義務教育新教材教師培訓”的學習。在會上分別聆聽了人民教育出版社李俊副教授和人大附中朝陽學校的特級化學教師韓立新專家對新課標和新教材的分析解讀報告,受益很多。
一、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中情景素材折射出的教育理念
修訂后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增加了許多新的教學情景素材,如:新型陶瓷,導電塑料等,這些與時俱進的教學情景素材的加入,讓我更加清醒地認識到科學是不斷發展的,知識會不斷更新,教會學生掌握學習方法比掌握知識更重要。
增加了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如:硬水對日常生活的影響,污水的處理和利用,城市空氣質量日報等。這些情景能讓學生更真實地感受到化學在現代社會生活中的重要價值,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根據社會存在的一些不安全隱患編入了:嬰兒奶粉中的蛋白質含量、煤礦瓦斯爆炸的預防、面粉廠的防爆措施等教學情景素材,并在標準中特別要求學生“認識掌握化學知識能幫助人們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讓我進一步了解了培養學生安全意識和尊重生命的重要性。編入了:侯德榜對我國制堿工業的貢獻。它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和為科學的不怕困難的獻身精神。從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教學情景素材的變化,讓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教育首先是人格的塑造,其次才是能力的培養,知識的傳授只是人格塑造和能力培養的一個載體。讓學生擁有高尚的人格、過硬的能力和發展的眼光,我們的社會,我們的國家才能擁有有創新能力的新型社會的接班人。社會才能發展,國家才能強大。
二、新修訂人教版化學教材解讀
(1)修訂依據:課程標準、課題研究、教材回訪、審查意見。
(2)基本原則:增強邏輯性、可讀性、趣味性;探究過程的理解、再認識;更新知識內容;更加貼近學生;注意知識的銜接。
(3)修訂內容
①增加提示性邊框欄,新版教材增加“方法導引”欄目,如“觀察方法(實驗)”、“數據處理”、“配平方法(技巧)”、“分類方法”等,取消了“拓展性課題”。
②內容順序調整:
原第三單元“自然界的水”和第四單元“物質結構的奧秘”順序調整、整合。
③規定了必須完成的八類學生實驗。
(4)重視化學學習的意義
通過這次的培訓中專家對新教材的解讀,讓我了解到新教材的編寫確確實實落實了“以人為本”,“讓學生從生活中走進化學”,“以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等教育理念。收獲很多,加深了對課標的認識,深刻領會了新課標和新教材在修訂中的一些新的問題,這些必然會在將來的教學教研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在教學中把學到的理念技能轉化到教學的行動中,更好地落實課程標準的要求,提高教學效果。
新課程的心得體會8
20xx年10月,我在參加了初中物理新課程培訓學習,此次培訓的指導思想是為了進一步提升我們中小學教師的課改理念,轉變教學方式,加強教師對新課程的理解,掌握新課程的教學要求,提高教師駕馭新教材的能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進一步深化課程改革。經過這次的培訓令我感觸很大,下面將談談我的一些感受:
本次培訓由安達市教師進修學校主持,由安達市教師進修學校物理教研員劉麗英老師主持,首先由安達一名較優秀的物理教師高金鳳老師主講。
主要內容是:
1、修訂后的課標和教材主要變化及在教學中的基本對策。
2、在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3、在新課標新教材的背景下如何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4、接著由安達市教師進修學校物理教研員劉麗英老師主講。
主要內容是:
1、《課程標準》的修訂進程。
2、清楚課標修訂的主要原則和內容。
3、《課標標準》解決了哪些教學實踐問題。
4、落實《課程標準》要求,提高物理教學的有效性。
5、對課標修訂后的教學和評價思考。
6、我市初中物理教學中的主要問題及思考。
通過這次培訓使我了解到:
一、在課程標準方面
1、課標在哪些方面做了修訂?為什么?
2、如何準確把握課程標準修訂的精神?
3、如何把課標精神貫徹在課堂教學中?
二、在新課標教材方面
1、初中物理新教材修訂原則、目標是什么?
2、新修訂教材與原教材有什么區別?
3、如何把教材修訂精神落實到課堂教學中?
在這次培訓中讓我觸動很大,新教材更體現出物理的魅力,更激發了我對物理教學的興趣和信心。通過兩位專家的培訓,讓我在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有了指明燈,若把他們比作奇葩,我愿作遍及天涯的小草。把這次的培訓精神“學好新課標,用好新教材”落實到教學實踐中,讓我們物理教學成效更上一層樓。
新課程的心得體會9
今天有幸聆聽了人民教育出版社生物室主任譚永平老師報告,感受到了他平易近人和博學,大致了解了新教材的創設和編寫過程。譚老師給我們解說了新教材的編寫體系,與老教材相比更科學貼切于高中教學。
譚老師提示我們老師要用好“本節聚焦”,把握本節的重點和主干知識,編寫上用了寬窄欄的形式排列,區分主干與拓展內容,用不同的字體區分層級,黑體字、寬欄、要重點講,而楷字部分和窄欄部分屬于學有余力的同學拓展學習內容,同時要求老師要用好章末小結和章末習題,章末小結把本章內容核心提煉出來了,而章末習題代表了未來出題的趨勢。要充分利用正文文字敘述和圖表活動等,讓學生參與課堂討論,以便維持學習興趣。
另外給我們展示了教材的主線,以讓老師更好地整體性把每節知識的講解,有利于給學生在腦袋里構建出思維導圖,體現了系統性和整體性。譚老師以分子與細胞為例展現了新教的“新”,給我們講解了新教材如何體現生物學的核心素養。通過譚老師近3小時的報告,我們老師能更好的開始即將到來的新教材之旅。
下午湖北省武漢市教育科學研究院胡學軍研究員給我們上課一堂試題命制的課,讓我們知道了試題如何命制才能更好符合教育教學與考試的要求,通過這堂課,我明白了如何科學命制試題、如何在試題中體現核心素養、如何控制難度和區分度,尤其是胡老師的理性思維模型的講述,讓我以后可以更好地教會學生答與理性思維有關的題目。
通過今天上午下午兩位大咖級老師的講座,讓我在以后的教育教學中能更有的放矢,也提醒自己要不斷學習充電,提升自己的能力,才能應對以后的日常工作。
新課程的心得體會10
經過一個階段的小學數學新課程教材培訓,使我受益匪淺,感受很多。教師要適應新課程教學,就必須接受繼續教育。應對新課程充分理解,誠心接受,熱情投入,有效實施并根據新課程要求,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在新課程實施中實現自身發展,教師的發展又將構成新課程實施的條件。而這一個階段的學習報告和聽講座,使我受益匪淺,感受很多。有以下幾點體會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
1、課改必須更新教師觀念
課程改革的最高境界是教師觀念的提升。教師作為課改的執行者,決定著這場教育變革的成敗。因此廣大教師參與各級培訓,優化校本教研,自覺發展專業素養和教學藝術,力求以課程改革的新理念規范優化教學行為;另一方面科學認識和處理推進課程改革以及實際教學時的矛盾,處理新舊教學方法和教學觀念的矛盾。
隨著新課程的推行,教師要調整自己的角色,改變傳統的教育方式。新課改讓教師從知識的“權威”變成學生學習的促進者、組織者,從“以教師為中心”到“以學生為中心”,每位老師心理都承受著巨大的心理落差。在新課程實施中教師可以實現自身發展,而教師的發展又將構成新課程實施的條件。我們的課改不是細枝末節的小變化,而是教育體制和教育觀念的根本性變革。
2、通過培訓學習,我深深的意識到對于一個小學教師來講,要想教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必須有一桶水。
知識的更新與深化也是為了更好地服務于社會。專家們所提供的文章對我們理解教材把握教材有著非常重要而又深遠的意義。為了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與需求,作為教師的我們理應先行一步,為社會的發展與變革作出自己的一份貢獻。
3、通過培訓學習,使我清楚地認識到不同的思維模式會產生不同的講課方式,不同的授課方式就會收到不同的效果。
好的授課方式與方法能使學生輕松樂學,如沐春風;科學的思維模式,能使學生左右逢源,事倍功半;恰當的情景導學可以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因此將個人的智慧與集體的智慧融于一體進行歸納、總結、交流能促進我們產生更多更好的授課方式、方法,產生更多更新的科學思維模式。這對于我們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具有非常現實而深遠的意義。
4、一個優秀的教師應該通過把握課堂教學來達到以下兩個目標:
一方面,通過我們的日常教學,能有效地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成績更好的掌握知識運用知識;
另一方面,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將來的持續發展奠定基礎。新教材的安排與設計充分體現了編者的良苦用心。作為教師,應該通過自己與集體的創造,更好地為我們的學生和社會服務。
做為教師的我們要善于觀察和學習和積累經驗;善于調整教學方式和內容;善于控制自身的情緒;善于有效地利用教學資源、同時還要因材施教時時進行教學反思、這次培訓讓我難忘,不僅使我更系統的把握新課程,集眾師之見,使我的眼界得以開闊,并且對于今后的教學工作有了更多的經驗和啟發,通過這次培訓,我對自己有了更多的認識,人的潛力真的是可以不斷挖掘的。參加培訓的老師們也讓我見到了許多教學上的創意。在教學技能的學習上,我的收獲很大。規范的教學流程,巧妙的課程設置……對我今后的教學工作產生了不可估量的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5、在教學中,充分關注學生情感態度變化,采取積極的評價,較多地運用激勵性的語言。
如:說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少!你想象力非常豐富!真會動腦筋等等!調動了學生積極探求知識的欲望,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情感,讓每個學生體驗成功,增強自信心。轉變學習方式,培養實踐操作能力。我們體會到要實現學生學習方式轉變要注意做到:既重視科學精神,又充滿人文精神教育。也就是基本功要扎實,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熟練,還要關注每一個孩子,尊重學生人格,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
教師要有創新的教學模式,創新的教學方法,靈活的.教學內容的選擇,以創新思維培養為核心的評價標準,要善于打破常規,突破傳統觀念,具有敏銳的洞察力和豐富的想象力。學生正處于人格塑造和定化時期,社會文化中的價值取向、理想和信仰、道德情操、等都會受教師潛移默化的影響。
總之,新課程對教師提出了教育專業工作者的要求,我們只有作好充分的準備,進行精心的教學設計,才會在教學中使學生真正地動起來,經歷"與人合作,并與同伴交流思維的過程和結果",使學生善于傾聽他人發言,樂于陳述自己的想法,敢于修正他人的觀點,勇于接受他人的意見;這些都有利學生主動地參與學習,有利于提高個體的學習動力和能力,才會使他們感到無限快樂,感到自己精神的、智慧的力量在增長,使學生的性格得以充分的發展。
新課程的心得體會11
我有幸參加了在xxx舉行的xx省初中數學教師新教材培訓的學習活動,在培訓時,聽取了教材編寫組成員吳增生教授對《初中數學新課程標準》的解讀講解;對教材修改的依據和背景、課程內容的具體變化、要求上的變化作了詳細的說明;對七年級(上)教材進行了分章介紹、關于《新課程標準》有效教學的一些思考等,使我更深一層領悟到新一輪課程改革的理念,也使我認識到了作為新教材的一名數學老師身上責任的重要性。雖然只有短短的一天,但培訓給我的啟發和經驗卻是一筆永久的財富。下面談談我這次培訓的幾點體會:
一、教材編排更加科學合理、更具思想性
新人教版初中數學教材編排體現了循序漸進,螺旋上升,一以貫之的設計理念,教學內容的編排由淺入深,順應了學生的認識心理規律,刪除了許多被認為偏繁、偏難的陳舊內容。有某些內容減少了概念的闡述,這樣反而有利于學生的學習。例如在代數部分,刪除了能對含有較大數學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釋與推斷;了解有效數字的概念;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等。圖形與幾何部分,刪除了圓與圓的位置關系,等腰梯形的性質和判定定理等內容。統計與概念部分刪除了會計算極差,會畫頻數折線圖等,大大的降低了難度要求。整套教材修改了章引言、章小結,重點修改各章知識結構圖、小結中的推理與方法。
增加的內容:一是必學內容、二是選學內容。代數部分增加了最簡二次根式和最簡分式的概念,會利用待定系數法確定一次函數的解析表達式等。圖形與幾何增加了會比較線段大小;了解平行于同一直線的兩條線段平行等。選學內容增加了能解簡單的三元一次方程組,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與系數的關系等。選學內容的設置,是希望為一些有興趣,有能力、有愿望的學生進一步探索、學習的。
二、初中數學“新教材”使課堂活躍起來
新教材章節的安排呈專題的形式,并增加了許多活動課內容,十分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也有利于開發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新教材能使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時,不單純地依賴于模仿和記憶,而是著重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創造能力。
在新教材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可通過“做一做”、“想一想”、“議一議”等欄目,鍛煉自己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能力。實際教學過程中,多數學生很喜歡“做一做”、“想一想”、“議一議”等欄目。課堂上學生思維變得活躍,討論交流時敢于發表觀點,甚至爭論激烈,不僅議明了當前的問題,思維還經常由一個知識點發散到多個知識點,知識間的相互關聯也清晰明了。數學課堂不再是過去的教師“滿堂喧”,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引導、輔助學生的活動,與學生合作探討、研究問題,圍繞學生組織教學,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上的主人。
通過“做一做”、“想一想”、“議一議”等學習活動,可很好地激發學生的興趣挖掘學生的潛能,促使他們在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過程中理解、掌握知識,并且學會學習。這次教材修改適當加強對“推理與推理”的要求,注意循序漸進,相關章節對證明的要求有所增加。數學技能和思維方法得到鍛煉,意志力得到培養、自信心不斷發展、科學精神逐漸形成。
總之,通過這次的培訓、學習、交流,我受益匪淺,在教學工作中遇到的難題,有了解決的方向,對自己的教學工作有了進一步的了解,還有自己需要改善的地方也有了明確的目標,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我還進行不斷的反思和改進,讓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日趨成熟。
新課程的心得體會12
從對新課程標準的學習中,我認識到審美、創新、創造力、創造性人才,學生為主體、自主性學習、音樂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都將是教學新模式的目標,更加貼近基層,尤其是教學的出發理念與之前相比發生了變化,更加突出了實用性,使基層音樂教師又有了新的指導思想。通過新課標的培訓,我更新了觀念,提高了認識。下面是我對新課標的一些理解。
1、學會利用課程資源,以情傳知,讓學生感受美、鑒賞美、創造美
新課程提倡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重視學科之間的橫向聯系,將音樂與舞蹈、戲劇、影視、美術等姐妹藝術的綜合,在實施中,綜合應以音樂為教學主線,通過具體的音樂材料構建起與其它藝術門類及其他學科的聯系。音樂教學多為感知教材,感受美的內涵以達到鑒賞美的目的。而設計的范籌是主要的新課的教法,唱又是音樂教學的重要手段,是體會形象美,表現形象美的關鍵。為了能夠很好地感染教育學生,教學中,我讓學生采用多種形式的演唱表現音樂作品,讓他們自己討論設計表演作品,在參與活動中激發學習興趣,培養性格愛好,揚長避短,并適時選用樂器,發展學生的協調能力,提高學生的參與情緒,幫助學生掌握節奏,音高,豐富演唱效果,從而達到鑒賞美的目的。
2、加強綜合技能訓練,使學生領悟音樂美
綜合技能訓練目的在于對已學過的教材內容進行鞏固和加深理解,使教師了解學生對學過的知識、技能掌握情況,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責任感。在教學中,教師必須充分利用示范法、指導法去學習,體會,讓學生充分領悟、感受音樂美的所在。所以,在教學中不能再以學生是否知道這道題的答案來衡量學生的會與否,以知道一首歌是怎么唱的來衡量一個學生對音樂的理解與否,更何況音樂、美術等這些學科并不追求“標準答案”或唯一答案。我覺得教學的任務不僅是教,更是為了學,讓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自己去開啟知識寶庫的大門。
3、由專業知識傳授給學生,注重審美感受能力
教學是一種精神交流活動。作為音樂教師,課一開始就抓住學生的“心”,將他們帶入美的旋律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傳統的教學觀念認為音樂課的目的是讓學生掌握一定的技能和音樂知識,所以音樂課又被認為是技術學習課,因此在音樂課中過多的強調了學習技能、技巧,以致學生喪失了學習音樂的熱情和信心。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中運用多種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辦法,巧妙地將學生與音樂拉近,使學生獲得良好的音樂感受,逐漸地喜歡音樂。
4、角色的轉換
新課程首先要求每一位教師進行角色轉換,教師不僅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更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學生不是僅是學習的參與者更是合作者。教師要把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想法設法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欲望,讓他們積極主動地真正地參與到學習中來,要改教師教學生學為學生主動學習教師引導合作,努力創設民主、輕松、雙邊互動的教學方式,這樣我們的教學才能使每一個學生感受到學習中的快樂。
新課程的心得體會13
我校在7月12日至7月15日組織我們參加了xx省新課改教師遠程培訓,通過四天的學習,收獲頗多。
首先,在陳琳教授的解讀下,我更深的了解新課程標準的意義、目標、理念。通過學習,我意識到如今英語課堂應該以學生為主體,老師更多的應該是導向性作用.在發展學生聽說讀寫的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用英語與他人交流的能力,和學會學習的能力,為今后繼續學習英語和用英語學習其他相關科學文化知識奠定基礎,不斷開闊學生視野,豐富生活經歷,發展跨文化意識,促進創新思維,形成良好的品格和正確的價值觀,并培養發展終生學習的能力。
英語作為語言工具應該具備人文性目的和工具性目的。因此,我們教師在英語教學中應保證學生英語學習的“用中學,學中用,學為用”的原則。
其次,張連仲教授也反復強調實踐的重要性。通過學習思考,我深刻認識到高中英語是大眾英語教育,應該讓絕大部分學生會說、敢說英語。在教學課程中,應該因材施教,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所收獲,優化學習方式,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讓學生學會學習。高中英語發展的重點是用英語思維和表達,在人際交往中得體地運用英語,培養學生獲取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
此外,對外研社編制的新教材也有了一定的認識,明確了教材基本結構:比如必修分為1-5冊,順序選修為6-8冊,這有利于我們教師今后指導學生進行選課。我們作為教師應該提前縱觀全套教材,形成對全套教材的整體認識,了解在什么地方講什么。
第三,在新課標的指引下,教師應該改變教學觀念,注重培養學生能力,提倡自主學習,注重學習策略.創造性的使用教材.
第四,在教學過程中及教學告一段落時均要學會對教學進行評價。評價方式主要以考試為常見可實施方式。陳文存教授在此方面給了我巨大的啟發。作為教師,應該明白考試是服務于教學的,用于反思教學過程,從而逐步提高教學能力,找出學生的問題所在。當然,反思是伴隨整個教學過程的,因此更應該注重形成性評價,及時反饋教學信息。在這里,我還學會了如何進行選題、編題和一些命題技巧,從而更加有效的考查學生的學習情況,得到準確的反饋。
另外,在教學設計上和效果上,李俊和老師也為我們提出了要求和要領。在我看來,首先要轉變我們教師的教師觀,在教學中走出演講者的角色,而成為一名組織者、監督者、參與者與學生共同發展。這非常重要,將課堂還給學生。在平時上課期間積極主動觀察研究總結學生心理特征,更有利于教師自己研究一套有著自我特色的教法、學法。
不偏愛某一類學生,應一視同仁,因材施教,看到學生的發光點。在閱讀教學中,我也有一些淺顯的心得:一抓課外閱讀;二抓背誦。當然,教師也應該是一位學者型教師,每天都要保證一定的學習量。比如,每天堅持十來分鐘的讀書,對當天課堂進行兩三句總結反思,隨時增加自己的知識儲備量,提高自己。
最后,作為一名教師,我懂得應該學會聽課與評課,盡可能多的去發現、學習其他老師的優點,注意結合本班學情實實在在地做到每一步。
以上就是我這幾天學習的感悟,、在今后的教學中,我要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1)加強詞匯教學中的文化滲透。結合課文,做好英美國家的地理、風俗習慣、民族、宗教、制度、飲食習慣、歷史等文化背景知識的介紹。
(2)采用多種教學手段,創造異國文化氛圍。培養學生跨文化意識。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提高閱讀能力,同時提醒他們注意吸收相關國家的文化信息。
(3)堅持教學相長,促進學生、教師共同進步。注重培養學生獲取、處理信息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在師生交往中發展自己,不斷反思教學實踐,在總結經驗中提升自己,堅持學習教育理論,在理性認識中豐富自己,投身教育研究,在把握規律中端正自己,尊重同行教師,在借鑒他人中完善自己。
新課程的心得體會14
回顧小學語文教學這幾年走過的路,作為一名教師我慶幸,趕上了新課程改革,走進了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教學。在這一過程中,我真切地看到了自己成長的軌跡,真切地感受到了新課程改革給我們的孩子、學校和教師帶來的活力和變化。“為了每一個學生的健康發展”是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但同時,新課程改革中暴露出的一系列的問題,也是讓我們老師們要深思的。可喜的是,我們參與一線教學工作的老師已經能夠理性地看待新課程改革,開始用批評與反思賦予課堂教學以新的生機,構建教學真的精彩。隨著課改實踐的不斷深入,讓我們發現了一個個充滿生命活力的語文課堂。讓我體會最深的是:課堂上師生之間的平等對話、共同參與和探究發展。以下我就圍繞這幾點談談自己學習新課程標準的體會:
一、平等對話是課堂教學的基礎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我們加入兒童生活中,便發現小孩有力量,不但有力量,而且有創造力。”新課程要求轉變教師角色,轉變教學行為。教師不是絕對的權威,而是與學生平等的交流者,是學生的合作者。教學中教師的態度是否和藹、親切、有鼓動性,對學生是否民主、尊重、有親和力,對教學過程有十分重要的影響。教師首先是學生學習的伙伴,同時才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所以要走下講臺,走到學生中間,拉近與學生的距離,真正地俯下身子,和學生心貼著心,聽聽他們心中的疑惑,了解他們的喜怒好惡,幫助解決他們想努力解決的問題。為學生創造寬松、愉悅的'教學氛圍。給孩子真正的欣賞,就要給學生以心理的支持,創造良好的學習氣氛,激發他們的表現欲望,因為“即使在最丑的.孩子身上,也有新鮮的東西,無窮的希望。”在教學中,我們要做的是積極地看,積極地聽,設身處地感覺學生的所作所為,所思所想。隨時掌握課堂中的各種情況,根據這些情況考慮指導學生學習的方法,尤其是尊重學生性格,鼓勵他們發表感受,談自己的見解。
二、共同參與是課堂教學的靈魂
“參與”是課堂教學的靈魂,教學的真正含義是教師教學生如何學習。因此,要使學生學會學習,就要從課堂教學改革入手,構建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使學生主體精神得到發揮、主體人格不斷完善、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促進學生積極地、主動地、創造性地去掌握新的學習方式。在課堂教學中調動全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主動參與、全面參與、全程參與,興趣盎然地學習、生動活潑地發展,是課堂教學的靈魂。學生的思維狀態如何,直接影響學習的效率。教師一定要根據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創設鮮明生動的情景,激活學生思維的興奮點,真正使學生動腦、動口、動手,學思結合,樂于參與。閱讀課中聲情并茂的語言,生動鮮明的圖畫,具體逼真的實物,引人深思的提問,根據課題組織活躍有序的質疑探源,根據文章情節組織角色鮮明的課本劇,針對疑難組織人人參與的辯論等,都能比較有效地激活學生思維,提起學生興趣。習作(寫話)教學中教師情真意切的下水文,組織學生認真細致地觀察,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等,會使學生覺得習作也是師生互動的過程,是表現生活的手段,是交流的需要。
總之,教師在組織教學時,如果能時時想著學生原有的思維狀態是什么,何種方法是激活思維的最佳切入點,何種手段能使學生人人積極思考,個個樂于參與,教學就成功了一大半。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學生永遠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要為他們創設探究的氛圍,組織他們在參與中學習,在活動中領悟,在創新中發展。能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需要與興趣的教學,能使學生獲得積極的、深層次體驗的教學,能給學生足夠自主的空間、足夠活動的機會的教學,能真正做到“以參與求體驗,以創新求發展”的教學,才能有效促進學生的發展。
三、探究發展是課堂教學的精髓
在課堂教學中,要有意識地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交流合作中,逐步提高獨立探究的意識,增強與人合作的需求感。從而學會學習、學會做事、學會做人,學會與人交往和合作。這是課堂教學研究的主攻方向。《語文課程標準》指出:“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我認為,應抓住“小學生主體性的發展”和“探究精神、實踐能力的培養”,著眼于學生的可持續發展,使學生成為具有綜合素質的人才。這就極其需要拓寬教育教學的視野,語文中進行探究學習,對培養自主學習能力有極大的促進作用。語文中探究學習,是學生在語文實踐中獲取知識、方法、情感體驗的過程。探究的可以是文章的思想、內容,也可以是詞句之美、景色之美、情感之美、意境之美,也可以是學生感悟學習過程,領悟學習方法的過程。“探究”更重要的還不是結果,而是探究過程本身,然后獲取探究的樂趣,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的意識。探究性學習的目的在于改變學生由單純地接受教師傳授知識為探究學習方式,為學生構建開放的學習環境,提供多渠道獲取知識,并將學到知識加以綜合應用于實踐的機會,促進他們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和良好的學習策略,培養穿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發展學生性格。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對孩子的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我們的老師細心、耐心地教導、引領。但我相信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學理念、教學手段的不斷更新,會出現了更多讓人們感到高興的事情。我們的語文教學課堂才會真正地發出金子一般的光彩,語文教學才會真正的姓“語”。
學習新課標最切身的體會就是教師教育理念和師生角色的轉化!
1、教育理念的轉化
新課程要求教師確立新的教學觀,克服教育生涯中的慣性,使教學方式顯現多樣化的格局。在很多教師的概念中,教學就是講課,就是把書本知識傳遞給學生,把學生作為知識的“容器”進行灌輸,“填鴨式”教學是某些教師慣用的教學方法。在新的課程與教學改革中,教師要充分相信學生的能力,把自己定位于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而不是知識的化身,以權威自居。教師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是起輔導、幫助、引導作用的人,而不是支配學生的控制者,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習的主人。教學的目的是幫助每一個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發展。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的過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潛能,要通過討論、實驗、探究等多種教學組織形式,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教師應創設能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的教育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
2、要正確認識新的學習方式新的學習方式
主要包括: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自主學習就是自己作為學習的主人,而不受他人支配的學習方式。它強調學習的主動性、獨立性、自控性,關注學習者的興趣和責任,有助于弘揚主體性和自主精神。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相互性學習。它強調學習的交往性、互動性、分享性,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團隊意識和集體觀念。探究性學習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從自身生活中選擇和確定專題,通過學生自主獨立地發現問題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方式。它強調學習的問題性、過程性、開放性,有助于形成學生的內在的學習動機,批判的思維品質和思考問題的習慣。自主、合作、探究性等學習方式,能夠更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更能激發學生的內在的學習動力,更能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實踐能力。大力提倡這樣的新的學習方式,是現實的要求和未來的需要。
總之無論我們多么習慣和喜歡從前的教學模式,無論有多大的艱難險阻,新課標已經為我們指明了新的方向,只有跟著新課標的方向,我們也才不會迷失自己的方向!
新課程的心得體會15
一、學生角色的轉變,進行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具有幾方面的特征,對小學生來說,最重要的是學習過程,學生能從學習內容入手、在教學中堅持兩個原則、即學生能自己說出來的,教師不引導;學生能自己學會的,教師不教。課堂上教師將方法交給學生,然后放手讓學生自學。如二年級的乘、除法計算中,都是先出現學生熟悉的、有意義的實際問題的場景,提出數學問題,接著組織學生用自己的方式和經驗主動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并組織相互間的交流找到算法,然后出現類似的數學問題,讓學生用適合自己的方法去解決,談出自己的觀點后,并作出自己的解釋,教師再進行點撥。這樣,教師從知識傳授者的角色轉變為課堂教學的引導者和組織者,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這種學習過程,學生充滿成就感,有了信心,這一切又激發他們投入到新的學習生活中。
二、教師角色的轉變,成為引導者和組織者。
以前的數學教師總是給人們一種沉悶古板的形象,因為以前的數學教師總是給予學生無窮無盡的練習題和單調乏味的公式定理,教師的工作也僅僅是在抄教案、上課、改作業之間循環重復。新課程中提到,教師應該是課程實施的組織者,促進者,開發者。如,在二年級的“認識鐘表”這一內容的教學中,許多老師不再滿足于簡單地講授課本的內容,有的教師讓學生從生活中收集各式各樣的鐘表,豐富對時鐘的認識;而新課程中強調要讓教師轉變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合作者。老師指引學生去探究數學規律,在學生的小組合作和討論交流中,與學生平等對話。
三、開發和利用教育資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現代教育的基本理念是“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既要面向全體,又要尊重差異。作為教師,要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就要尊重性格化,不搞填平補充一刀切。要創造促進每個學生得到長足發展的數學教育。算法多樣化是針對過去計算教學中往往只有一種算法的弊端提出來的。例如某一種題目,只要求筆算,另一種題目只要求口算,即使口算也往往只有一種思路,這樣很容易忽略個別差異,遏止了學生的創造性,何況有不少題目本來就可以有多種算法的。應該明確“算法多樣化”與“一題多解”是有區別的。“一題多解”是面向個體,尤其是中等以上水平的學生,遇到同一道題可有多種思路多種解法,目的是為了發展學生思維的靈活性。而“多樣化”是面向群體的,每人可以用自己最喜歡或最能理解的一種算法,同時在群體多樣化時,通過交流、評價可以吸取或改變自己原有的算法。因此,在教學中不應該也不能要求學生對同一題說出幾種算法,否則只是增加學生不必要的負擔。
在與課改同行的道路上,我深知任重而道遠,但是教學改革引發我們深思,使我們蛻變,為課堂帶來了新的生機,也引領我走進新的天地。總之在數學課堂中,我要想方設法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培養其主體能力,盡可能的為學生創造一種自由和民主的氛圍,盡可能的增加學生發展思想和方法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充分的表達自己的思維,表露自己的情感,表明自己的觀點,表現自己的欲望,使他們各自的潛能最大限度的釋放出來。
《標準》在評價建議中貫穿著評價觀念的轉變。強調評價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因此,課程評價應由注重甄別和選拔轉變為注重激勵和過程。這樣的評價體系應做到評價目標多維性,評價主體多元性,評價方法多樣性,評價結果激勵性。
新一輪基礎刻育改革給我們每一位教師帶來了嚴峻的挑戰和不可多得的機遇。
本次課程改革,不僅要改變教師的教育觀念,而且要改變老師們每天都在進行著的習以為常的教學方式、教學行為。新課程能否順利實施,關鍵在于教師的素質能否適應要求。因此,當務之急是加深教師對新課程的理解,提高教師實施新課程的能力和水平。
新課程的心得體會16
xx年8月,我參加了由澄邁縣教科局舉行的20xx年義務教育階段課程改革新課標、新教材暑期全員培訓學習。雖只經歷短短學習時間,卻讓我收獲了許多,思考了很多。但是,要對經歷了十年才修訂的英語課程標準進行重新的認識和把握,對于我們所有的一線教師來說也是一個不小的挑戰。下面我想談一談個人的幾點認識和體會。
一、新版英語課程標準的新特點
通過學習我認識到,新課程標準在教學理念、課程目標、教學過程與方法、策略與評價等方面都有了新的改革與創新。它體現了當前教育教學與時代發展的新趨勢。它以實現各個學科的課程整合為首要任務,超越了學科壁壘,并首次提出了外語課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雙重性質,構建了“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為核心的課程目標體系,解決了課程理念和目標設置的一致性問題,宣告了“知識+技能”時期的終結,倡導了新的學習方式和教學方式。
二、新版英語課程標準更具學科特點
修訂后的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是:注重素質教育,體現語言學習對學生發展的價值;面向全體學生,關注語言學習者的不同特點和個體差異;整體設計目標,充分考慮語言學習的漸進性和持續性;強調學習過程,重視語言學習的實踐性和應用性;優化評價方式,著重評價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豐富課程資源,拓展英語學習渠道。新舊課標中教育教學理念的對比,改變了原來課程理念也適用于其他學科的普適性問題,使理念更加具體,更加具有針對性。有利于教師在教學工作中把握、理解和落實。
三、新版英語課程標準對教師提出了新要求
課程標準倡導體驗、參與、實踐、交流與合作的學習方式,以描述學生“能做什么”為主線,強調學生用所學的英語做事情,在做事情的過程中發展語言能力、思維能力和交流與合作能力。新課程標準的實施對教師提出了新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應充分考慮如何將學習內容融入到學生的生活之中;應更加關注如何為學生提供最有利于語言學習的環境和盡量真實的語境;同時必須關注學校的整體課程設置與實施在行為養成上做了什么,是怎么做的。
四、新版英語課程標準更加需要創新型教師
新的課程標準要求教師以創新的精神尋求優良的教學方法來開展教育教學工作。我想,要做一個創新型教師,至少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在使用教材上要創新。
我們要根據學生的認知、心理特點和學習的情況,對教材的順序做出適當的調整,將教學內容重新組合和不斷補充擴展。我們要依靠教材但又不能拘泥于教材。
2、教法上要不斷創新。
在積極進行課改的過程中,我們要增強教學的開放性和靈活性,使靜態的文字變成生動活潑的語言實踐活動,積極創設情境教學,使學生在情境中用,在運用中不斷學習。
3、要有新型的師生關系。
我們在整個教育教學中要始終關注學生的情感,創建民主、融洽的師生交流渠道,當好學生的良師益友。師生之間要有互動,既互相幫助又互相鼓勵,形成一個共同探討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促進師生教學相長的新局面。
總之,通過這次培訓,讓我更加認清教師必須轉變教育觀念,在新的理念指導下進行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切切實實地以新的角色和學生相處,使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角,教育的主體和獲得知識的主動者,讓學生享受到學習的快樂,讓學生學會學習英語的方法,通過英語學習了解世界,為培養學生開放、包容的性格,發展跨文化交流的意識與能力盡一份力,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打下基礎盡一份心。認真學習課程標準,熟悉課程標準,才能真正地實施課程標準,才能讓課程標準對一線教師起到真正的引領作用。在此過程中,我認為最權威的解讀者就是我們一線教師自身。我會在看似平凡、瑣碎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找到突破口,挖掘出自身職業的生命動力。相信在經過無數細節的精打細磨之后,自己必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新課程的心得體會17
能夠參加全區中小學技術學科課程標準及教材培訓遠程培訓活動,我們十分珍惜這次不斷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機會,積極認真地參與了培訓的全過程。
在培訓中我聆聽了金春蘭教授的精彩講座,領略了她幽默風趣的教育風格、先進的教育理論;也與班上的各位優秀的教師一起進行了交流,不但加強了理論和專業知識的學習,又和本組的教師一起進行了課例研究。可以說此次培訓收益頗豐、受益匪淺。
一、耳目一新,吹人奮進
培訓學習,讓我把埋著苦干的頭抬了起來,發現教育是需要遠見卓識的。在本次培訓中,每位專家老師給我們做精彩的講座。金春蘭教授的講座,闡述了她對初中地方課程《技術》學科教學的獨特見解,對該課程的做了較為詳細的介紹并向我們介紹了《技術》教材的使用方法。此外,金春蘭教授還對《技術》學科的教法進行的深入而透徹的分析讓我們猶如呼吸到清新的空氣,為之振奮。
二、學習理論,不斷實踐。
作為主講地方課程的教師,我們努力把學習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動能,使之有效地指導平時的教學工作。在培訓過程中,我們把各自對課程標準的理解相互交流,并在課例跟進后,用新的練習設計理念指導我們的教學,在不斷總結的基礎上重新發現,如此用心的循環往復,是因為培訓班的課例研究讓我從有力,變得更加有心。
同時,我學會了變換角度審視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在新理念的引領下,不斷反思、調整我的教育觀,正是這種換位思考,讓我學會了信任學生,并不斷地感受到信任帶來的驚喜和力量。
三、加強專業知識學習,做專業型教師。
在培訓中,我們全體教師都感受到了一種孜孜以求、學無止境的氛圍。這種嚴謹實效的氛圍,讓每聽一課我都認真準備,精心揣摩,通過網絡便捷方式查閱相關資料,努力構建高效的教育教學活動。在實踐過程中敢于迎接挑戰,便也敢于創新。可以說,是培訓激勵了我的意志,啟發了我們的心智,讓我們更加執著地撲在初中地方課程教育教學上。有句話說的好:“教師要想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必須得有一桶水,甚至是源源不斷的源頭水。”所以我們要想做一名優秀的教師,不能做一潭死水,而是要做那源源不斷的源頭水,因此必須要不斷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
四、以教法和課例研究為載體,促進自身能力提升。
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和學習好的課例是地方課程教師課堂教學“軌跡”的真實反映。以課例為研究對象開展課例研究,是我們地方課程教師從事教學工作的重要方式,有利于促進我們的專業發展。教師的職業成長有一個循序漸進的自然成熟過程,有目的、有計劃的開展教學研究及課例研究,能有效縮短教師成長周期。此次培訓我覺得讓我收獲最大的就是課例研究活動。
在培訓過程中,我們的心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從最初把課例研修看成一種負擔,變成今天的感激和期盼。培訓過程中,我們都有極大的收獲。一次次的課后交流,我們的思想碰撞出火花,凝結成智慧的結晶。在執著的研修過程中,我們付出了不懈的努力,收獲頗豐,但最讓我們感到欣慰的是:我們這些原本陌生的人因為課例研究走在了一起,通過親密無間的合作,成為一個具有凝聚力的團隊。我們堅信,課例研究過程中的這種不服輸、不言敗,孜孜以求的精神將使我們終生受益。
新課程的心得體會18
通過本次參加地區組織的小學音樂教材的培訓,我理解了這次培訓的目的是為更新音樂教師音樂教育觀念,深化小學音樂課程改革,充實小學音樂教師專業知識與技能,提高小學音樂教師備課、上課、說課、評課的實踐能力,不斷提高小學教育的質量。在本次的培訓后我對新教材有如下的了解:
一、對小學音樂的總目標有一定的了解
小學音樂的總目標是通過教學及各種生動的音樂實踐活動,培養學生愛好音樂的情趣,發展音樂感受與鑒賞能力、表現能力和創造能力,提高音樂文化素養,豐富情感體驗,陶冶高尚情操。學習培訓內容包括的四個領域:感受與鑒賞、表現、創造、音樂與相關文化。
感受與鑒賞是重要的音樂學習領域,是整個音樂學習活動的基礎,是培養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有效途徑。良好的音樂感受能力與鑒賞能力的形成,對于豐富情感,提高文化素養,增進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義。
表現是實踐性很強的音樂學習領域,是學習音樂的基礎性內容,是培養學生音樂表現能力和審美能力的重要途徑。教學中應注意培養學生自信的演唱、演奏能力及綜合性藝術表演能力,發展學生的表演潛能及創造性潛能,使學生能用音樂的形式表達個人的情感并與他人溝通、融洽感情,在音樂實踐活動中使學生享受到美的愉悅,受到情感的陶冶。
創造是發揮學生想像力和思維潛能的音樂學習領域,是學生積累音樂創作經驗和發掘創造思維能力的過程和手段,對于培養具有實踐能力的創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音樂創造包括兩類學習內容:其一是與音樂有關的發掘學生潛能的即興創造活動;其二是運用音樂材料創作音樂。其中第二類內容與音樂創作有關,但區別于專業創作學習。
音樂與相關文化是音樂課人文學科屬性的集中體現,是直接增進學生文化素養的學習領域。它有助于擴大學生的音樂文化視野,促進學生對音樂的體驗與感受,提高學生音樂鑒賞、表現、創造以及藝術審美的能力。這一領域教學目標的實現,應通過具體的音樂作品和生動的音樂實踐活動來完成。
二、對人教版三年級音樂有一定的了解
本冊教科書由歌曲、欣賞、器樂、歌表演、集體舞、音樂活動和音樂知識等內容構成。根據《課程標準》的總體要求和“四個領域”的內容框架,分別將“感受與鑒賞”、“表現”、“創造”和“音樂與相關文化”有機整合。
教材的編寫滲透了“感受與鑒賞”是基礎,以參與活動實踐促進音樂表現能力,在實踐活動中促進創造的編寫理念。
三、精彩的富有音樂感染力的專題講座,使“教”與“學”有效互動,培訓效果令人滿意。
為參加培訓的老師,從音樂新課程提出的《感受與鑒賞》、《表現》、《創造》、《音樂與相關文化》四大音樂學習領域,闡述了各個領域的學習目標與重點及特點,并從實踐的角度,采用講解分析和視頻觀看的方式,為老師們展示了小學音樂教學中不同學習領域的教學活動實況及教師應該應對的教學策略,并組織有特色的教育活動,起到了具體、有效的幫助作用,使學員深受啟發和歡迎。
四、提供視頻的教學實錄,為參加培訓老師提供了多元化的教學思路和策略。
培訓中,培訓教師利用教學實錄進行觀看,執教老師用孩子們喜歡的律動、打擊樂器伴奏等形式學唱歌曲,感受和體驗音樂帶給孩子們的美感與快樂。在教學中注重音樂性,采取游戲化、律動化的教學方式,突出音樂的節奏等基本元素,使孩子們在一個個主動參與的音樂活動中,節奏感得到培養,音樂興趣得到滿足,歌唱能力得到發展。
五、在培訓中,培訓教師與學員的相互交流,促進研究型音樂教師成長。
培訓過程中,學員與培訓老師進行了對話。學員們對觀摩課進行了現場評價,踴躍表達自己的體會與感受。大家一致認為,這節課值得學習,很有參考和借鑒價值。教學的精心設計體現了執教老師對音樂課程標準的新思想,把教學的關注點都投向音樂學科的審美特點及學生在音樂課中應有的音樂知識技能、音樂能力和人文精神的發展。教學的最大改革是在學生的音樂學習方式上進行大膽的探索,引導學生在情境式、體驗式、活動式等有效學習方式中,感受與理解音樂,在創新教育思想指導下去表現和創造音樂。從這節課,也讓老師們看到,音樂教師良好的專業素質是課堂教學成功的必要條件;教師鉆研教材,正確理解和挖掘教材的審美價值,突出音樂作品的音樂元素而設計相關的學習活動,是保證音樂課堂教學質量的重點。
通過本次培訓,我認真學習,積極思考,大膽交流自己對小學音樂新課程的認識與理解,其學習態度與進取精神都是值得肯定的。利用培訓的機會不斷給自己“充電”,不斷學習與提高。
新課程的心得體會19
xx年9月7日,歷時一天的初中語文新教材網絡培訓拉下了帷幕,但心情卻難以平靜,總有一些莫名的想法涌上心頭。下面我就從以下幾方面談一下自己粗淺的認識:
一、整體把握,取其理念
在新教材培訓的過程中,我在專家的講解中明白了新教材編寫的理念:以人文主題、文體組元的雙線組織單元,創建靈活的單元結構,努力做到一課一得,建構適合中學生的語文核心的素養體系和三位一體的閱讀教學設計,即由“教讀”到“自讀”再到“課外閱讀”強化閱讀教學。在整個語文教學中指導學生真正做到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體的書。
二、多層建構助學系統,給學生學習搭建平臺
新教材不只是教師的教本,更是學生的學本,教師在備課室要精心的利用新教材,精心研究教材分清教讀課,講讀課,嚴格的遵守教學原則設計教學內容,備好學生,備好教材,給學生搭建好平臺。在教讀課中,運用一定的閱讀策略或閱讀方案,完成閱讀任務,達成閱讀目標的學法。在自讀課中,指導學生在教讀課中獲得的閱讀經驗,自主閱讀,強化閱讀方法,沉淀為一種能力,關鍵是引導學生用法。
三、教師設計教學,學生在自己體驗中學習
教師應遵循新教材設計原則,在教讀課、自讀課、綜合課、作文課中解放學生,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說的解放頭腦,讓學生能想;解放眼睛,讓學生能看;解放雙手,讓學生能干;解放嘴巴,讓學生能談;解放空間,讓學生能接觸自然;解放時間,讓學生能學自己想學的東西。所以說,教師在設計教學時,設計教學題是引導學生參與到活動中,在活動的體驗中學習知識。
這就是我在新教材培訓中的點滴體會,抓住文本,取其本意。在今后的教學中努力鉆研,勤于總結,相信自己會有更深的認識與體會。
新課程的心得體會20
20xx年12月5日,我參加了在洛陽市教研室組織的小學數學蘇教版教材培訓,并且有幸見到了教材的主編侯正海教授和黃為良教授。侯正海和黃為良以鮮活的例子和精湛的理論為我們闡述了教材編排的意圖,從中我受益匪淺。
侯正海老師以“素養立意的運算教學”為主題為我們闡述了小學階段運算的重要性。他從運算教學的歷史背景,結合教學大綱,讓我們明白運算技能和運算能力的區別,運算技能是基礎,運算能力是運算技能的遷移和應用,也是我們數學老師努力的目標和方向。
今后我會努力鉆研教材,以運算能力的形成為主線,重視發展數學思維,以理解算理——內化算理——概括法則——內化法則——遷移應用為步驟,結合自己學生的實際學情,設計自己的教學過程,爭取提高學生素養,達到數學的最終目標遷移應用。
黃為良老師以“圖形認識教學中若干具體問題的辨析與思考”為主題,用十幾個具體而鮮活的例子,讓我們更加明白數學的嚴謹性和連貫性。今后教學過程中,應該深入教材,鉆研教材,更應該不斷反思自己,爭取使自己傳授給學生的知識準確無誤。
本次教材培訓只是一個指引,今后我會仔細鉆研教材,關注學生的長遠發展,加強自身學習,不斷促進自身教學水平的提高,促進學生全面的發展。
新課程的心得體會21
20xx年12月5日,我參加了中小學教研室蘇教版數學教材培訓,有幸聆聽了侯教授的運算教學和黃教授的圖形的認識,通過兩位教授對課標的新解讀,深深感受到課改絕不僅僅是改變一下教材而已,而是學生學習方式的徹底改革,更是我們教師教學方法上的重大改革。作為教師的我們必須更新原有的教學觀念,改變我們現有的課堂教學的模式。
侯教授首先講了運算教學的歷史背景,然后重點講解了小學計算教學的重要性。提出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就是學生終身學習的基礎知識。我們一線教師必須重新審視小學計算,糾正一些錯誤的想法和做法,繼承我國傳統計算教學的精髓,在培養學生計算興趣的同時,提高計算技能,發展數學思維能力。
一、改變計算教學過于依賴情境。
二、改變“走形式”的算法。
三、改變不重視口算速度的現象。
黃教授講了圖形的認識,通過線段、點、以及圖形,把題目很簡潔的表現出來,把他們之間的關系揭示的非常清楚。利用圖形的描述分析問題,借助圖形直觀的把復雜的數學問題變得簡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決問題的思路,預測結果。多讓學生主動參與、動手實踐獲取對圖形的直觀認識,采用學生喜歡的看一看、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擺一擺、量一量、畫一畫等具體、實際的活動方式,引導學生通過親自觸摸、觀察、測量、制作和實驗,把視覺、聽覺、觸覺、動覺等協同起來,強有力地促進心理活動的內化,從而使學生掌握圖形特征,形成空間觀念。
生活即數學。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體驗生活。因此,我們的數學教學除了系統的數學知識的教學外,還應密切聯系生活實際,調整相應的數學內容,做到生活需要什么樣的數學內容,就教學什么樣的數學知識,讓生活中人們所必需的知識與技能成為數學教學的目標與追求。因此我們應加強課程內容與數學學習生活以及社會和科技發展的聯系,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精選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
以往的教學,教師往往以講為主。課堂成為教師的舞臺,而學生則是被動接受學習,教師是課堂的核心、組織者,學生必須跟著教師的腳步走。而新課程明確指出,教師在課堂中的角色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從指導者轉變為引導者、組織者和合作伙伴。數學教學活動應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引發學生的數學思考,鼓勵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使學生掌握恰當的數學學習方法。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應創設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由被動學變為我要學、我想學;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學習,讓學生充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自己發現問題,歸納出解決問題的方法、規律。
“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教學中我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創設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通過實踐、思考、探索、交流,獲得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思維,學會學習,促使學生在我的指導下,生動活潑地、主動地、富有性格地學習。
平時能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鼓勵學生大膽創新與實踐。想方設法開闊學生的視野,啟發學生的思維,要善于發現學生思維的閃光點,適當地給予一些建議,向學生提供經驗,幫助他們進行判斷、檢查自己想法的正確性。教學中可讓學生充分討論,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思維會變得開闊,富有獨特性和創造性,同時也提高了他們的認識水平和口頭表達能力,逐步由過去的“學會”向“會學”轉變。
總之,這次培訓給了我很大的啟發,給我提供了更為科學的教學理論和教學方法。使我對新課程標準有了進一步理解,對我今后如何踐行課改理念,實現教學最優化起到很好的指導作用。
新課程的心得體會22
20xx年秋季,統編版語文教材將在全國推廣使用。在新教材使用之前,各地都對老師們進行了新教材使用的培訓,我也因此有了一次參加培訓的新教材機會。此次學習雖然只有兩天的時間,卻收獲頗豐,現就本次學習的心得概括如下:
一、統編版教材的編排特點:
1.“語文要素”與“人文主題”雙線組元。寬泛的人文主題,螺旋上升的語文要素是統編版教材的一個突出特點。語文素養包括熱愛祖國的語文思想,豐富語言積累,培養語感等。翻開教材我們首先看到的是導語頁。這一頁的左上角是本單元的人文主題,人文主題的特點是詩化的語言。右下角是語文要素,語文要素里邊又分閱讀要素和習作訓練目標這兩項內容。語文要素里的內容也是本單元訓練的重點。
2.每一冊書都安排有常規單元和特殊單元。特殊單元里邊包括閱讀策略單元和習作單元。三到六年級每一年級都安排有一個閱讀策略單元,都安排在上冊。三年級安排的是預測單元,四年級安排的是提問單元,五年級是提高閱讀速度,六年級是有目的的閱讀。除了閱讀策略單元還有習作單元也屬于特殊單元,習作單元的特點是里面有兩篇習作例文,這是習作單元區別于其他單元的一個特點。
3.每一單元還安排有閱讀平臺,閱讀平臺里邊的內容就是本單元訓練的重點,老師在講課的時候也可以把這些內容提前在講課時穿插運用。
4.每冊書里還安排有一個讀書吧。讀書吧里推薦的書目是學生必讀的書目,這個是必須要讀的。這個應該安排在每學期的開始,讓學生開學就進行整本書的閱讀,有能力的同學還可以讀一些快樂讀書吧里邊推薦的選讀書目。
二、我們在教學的時候應該注意這幾點:
1.要深度挖掘教材使用好教材和教師用書。比如,三年級教材有一個單元有一個語文要素“關注有新鮮感的詞語和句子”,那么什么是新鮮感?在這里這個新鮮感指的是從未見過的事物、景象與平時見的不一樣的詞語、句子。況且這里邊的關注也應該是需要積累,并學會運用的。
2.依據單元的要求認真研究教學方法。如:三年級的語冊單元和五年級的提高閱讀速度這兩個閱讀策略單元,老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一定不能讓學生預習,如果學生先預習了之后那么再進行教學,這樣的話閱讀策略單元就沒法進行了。閱讀策略單元學到的東西要在其他課上加以運用,注意學習要前后聯系。閱讀策略單元的設置目的是讓需要輔助的同學經過學習也會運用
3.集體備課。本次學習中培訓人員特別強調一線教師要集體備課,本學期教材都是新的老師們可能對有些東西把握不準,所以,集體備課是很有必要的,單打獨斗肯定是不行的。
4.學生補學缺學的內容。由于四、五、六年級的同學統編版教材缺學的東西很多,所以,學生必須對缺學的東西進行補學。比如,生字、詩詞和日積月累,這些東西都是需要學生補的。
通過本次學習,我深刻的認識到本學期語文教學任務的艱巨和自己面對的困難。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與同課老師認真備課,深入鉆研教材,同時也要使用好教師用書,扎扎實實把本學期的工作做好。
新課程的心得體會23
7月13日,我在三門峽清華園學校參加了二年級上冊語文教材培訓,時間不長,但卻收獲滿滿。這次學習使我對新編語文教材有了新的認識,也使我對自己的教學觀念有了新的看法,下面我就這次學習談談自己的收獲。
首先,我對這次語文教材培訓的內容加以總結。這次培訓分為三個板塊,
第一板塊是統編二年級上冊語文教科書解讀及教學建議,老師從教材的整體結構和內容、教材的總體特點、以及教材的具體編排和教學建議三個方面進行闡述,讓我對新教材有了更好地了解,對自己在教學方面的得失也有了進一步的思考。
第二板塊是由三門峽陜州區外國語學校的李靜老師和三門峽實驗小學的張曉娟老師給我們展示了兩節微課。這兩節課也讓我對新版語文教材的處理方式有了心得。
第三板塊是由三門峽教育局教學研究室的張艷霞老師講了"基于語文核心素養的閱讀教學",這是關于語文閱讀教學的內容主要是講語文核心素養和閱讀教學是相輔相成的,這節課讓我對閱讀教學有了不一樣的感受。
其次,我來說說自己對聽課后的感受。
第一,我覺得自己雖然執教了一年的統編版語文教材,卻對這套教材的認識只停留在表面上,并沒有挖掘到實質性內容,也沒有真切感受到它與以往教材的不同之處,這次學習讓我耳目一新,不僅看到了教材的表象,也對教材的整體結構和內容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明白了教材的總體特點有以下四點:
1、教材體現國家意志,充分體現育人功能。
2、遵循了語文學習規律。
3、凸顯語用意識,使學語文和用于文相結合。
4、課文的數量減少了,但度的類型卻豐富了。這樣的語文教材使用起來更加靈活多變。
第二,這次學習使我對于語文閱讀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尤其是整本書閱讀的指導也有了一定的認識。首先,我們應當讓學生認識自己所要讀的書,提高學生閱讀的興趣,另外和學生一起制定閱讀計劃,并在時間節點上進行總結,其次引導學生制作閱讀記錄冊,并在總結的時候進行分享和交流,讓學生閱讀后留有痕跡,產生成就感,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要引導學生多讀書,讀好書,只有這樣,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語文素養才能得到提升。
最后,我談談自己對語文課堂的一些認識。
這次培訓中也有兩節微課,一節是統編二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的《樹之歌》,另外一節是快樂讀書吧,引導我們學習了繪本《哈哈鏡》里《犟龜》的內容。這兩節課讓我感到好的語文課必須要求老師有較高的語文素養并經過充分的準備才能有效的呈獻給學生,同時也對語文識字課的課程流程和教學方法有了新的看法。
總之,這次學習對我以后的語文課堂幫助很大,相信在以后的語文教學中我會有更好的表現。
新課程的心得體會24
20XX年7月1日至3日,我參加了部編本人教版新教材培訓,通過培訓讓我對新教材有了更深的理解。回來后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重新翻閱教材,認真思考了如何利用好教材有效的教學。
一、新教材的新特色
1.新教材中添加了很多的插圖,圖片類型豐富,一方面可以提高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加強幼小銜接,另一方面也是對學生美感的陶冶。
2.新教材的課程調整為先識字再學拼音,這也是幼小銜接的表現,同時也體現了識字的重要。
3.新教材中增加了一個新的板塊《和大人一起讀》,將課外閱讀納入了課程中,引導學生要大量閱讀,讓孩子養成閱讀的好習慣,并能通過不同形式的讀從而愛上閱讀。
二、如何利用好教材實現有效教學的思考
1.利用好圖片,增加教學趣味性
編者針對每一課的內容都精心挑選了插圖,而作為我們一線的教師更應該利用好這些插圖。例如《日月水火》的插圖,通過實物以及象形文字這些直觀的表象來識字,既符合現階段孩子的思維方式又可以通過圖片提高他們的識字興趣。聽故事是孩子們最喜歡的活動,在拼音的教學中我們就可以利用課文中的插圖,給孩子們講故事,引導高能力的學生自己編故事。在課文教學方面,插圖可以提高學生的興趣,也可以幫助他們來理解課文內容,比如《雪地里的小畫家》將每個動物的腳印直觀地呈現出來,有助于孩子們的理解。
2.明確教學的目標,有的放矢
對于每一板塊的教學,都要有明確的目標,不做無用功,不給孩子增加負擔。拼音板塊,要明確拼音是識字的工具,是學習普通話的工具,在教學中我們不能增加拼音的難度,學生只要能正確的拼讀拼音,標準的發音,能通過拼音識字,就達到了我們教學的目標。寫字要重視漢字的占格、筆畫、筆順的教學。通過教師示范、學生練習、好的作品展示、學生練習等環節逐步提高他們的興趣,有效利用課堂時間練習。
3.以學生為主,將內容貼近生活
學生是我們教學的中心,是學習的主體,我們要尊重兒童的天性,將我們的內容回歸兒童的生活創設真實的情境。例如口語交際一《我說你做》,游戲是兒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通過真實的游戲環節孩子明白發指令的人要大聲說,被別人聽到,其他人要認真聽。《和大人一起讀》也是貼近生活的表現,這部分內容我們課堂中涉及較少,但是要讓學生分享他們和大人一起讀的成果,在分享中回味閱讀的快樂,愛上閱讀。
三、努力的方向
為了充分發揮教研員的研究、指導、服務職能,我給自己制定了如下學習研究計劃:
1.認真研讀教材,正確把握教材的線索;
2.研究新舊版教材的區別,更新教育教學理念;
3.深入課堂一線,探索科學有效的教學方式;
4.指導一線教師了解新教材,調整教法;
5.勤積累、勤反思,養成分析研究整理的習慣。
新課程的心得體會25
20xx年11月15日到20xx年11月30日,我參加了20xx年陽江市國家義務教育課程標準(20xx年版)網絡培訓,這次培訓,我系統學習了《小學美術新課程標準》,通過學習,使我對《小學美術新課程標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體會,現把這次學習的一些體會和感受總結如下:
一、明確課程性質,突出學科特點
在新課標中明確指出:“美術課程具有人文性質,以對視覺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創造為特征,是學校進行美育的主要途徑,是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全體學生必修的藝術課程,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以對視覺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創造為特征”是本次修訂新增的。同時標準中增加美術課程四個特性的表述:“凸顯視覺性”、“具有實踐性”、“追求人文性”、“強調愉悅性”。美術課程的“視覺性”特征作為首要特征,是首次在課標中明確提出。愉悅性的提法也是本次修訂新增的內容。這些不僅凸顯美術學科的價值,而且有效地包容了美術課程人文性和工具性兩方面的特性。
二、美術課程將以學科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一)由重“教”向重“學”轉變
傳統美術教學以教師講解示范為中心,教師牽著學生走,學生圍繞教師轉,教師怎么畫學生就怎么畫,教師叫畫什么學生就畫什么,這是以教定學。新課程倡導以人為本,以學論教,要培養學生終身受用的學習方式,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著眼于學生的未來發展。當今世界科學技術日新月異、藝術文化漫無邊際。學生要想在學校有限的學習時間內,掌握教材所涉及的知識面是不大可能的。
(二)由重“學習結果”向重“學習過程”轉變
所謂重學習結果就是教師在教學中,只注重學生的畫畫得怎么樣,忽略學生的情感態度的表現以及學畫的過程和方法。而讓學生去模仿教材中的范畫,或按照教師主觀意志去作畫。所謂重過程,就是教師在教學中把教學重點放在學生的學習過程,放在獲取知識的方法上,讓學生通過感知探究實踐的學習過程去發現美術作品的表現形式和創作規律從而獲得一定的美感經驗,還要學生在學習獲得知識的過程中,學習能力同時也得到發展新課程倡導教師是學生成長道路上的引路人,是學習活動中的合作者和促進者。根本的任務,是要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信任學生的學習能力,營造輕松、愉快而寬容的教學氛圍。
三、結合美術學科的特點來劃分學習領域,強調學習活動的綜合性和探究性。
課程改革是要改變以學科知識體系構建課程的思想和方法,將以學科為中心的教學轉變為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從素質教育的角度,結合美術學科的特點來劃分學習領域。美術學習方式依其特點,大致可分為創作與欣賞兩類由于學習美術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和操作性,以創作活動占有相當大的比重。為了便于學習,課標中的創作活動又具體劃分為“造型表現”和“設計應用”兩個學習領域。“造型表現”是美術學習的基拙,這一學習領域的活動方式強調自由表現,要求學生大膽創作,表達自己的情感和認識。“設計應用”,這一學習領域強調創意的形成,又注意活動的功能目的。因此,以外化性行為為主,是創作活動中劃分的兩個學習領域的相同點。主要區別則是造型表現注重自由性,設計,應用注重功能性。
“欣賞評述”這一學習領域則注重通過欣賞作品的感受、領悟、理解和表達等活動方式,內化知識,形成審美心理結構綜合性學習是世界教育發展的一個新特點,也是課程改革突破的一個難點。為此,美術新課程標準設置了“綜合探索”這一全新的學習領域其目的是通過綜合性的美術學習活動,引導學生主動探索研究,創造以及綜合解決問題的美術學習領域教學中,尋找美術各門類、美術與其他學科、美術與學生生活、現實社會之間的連接點,設計出豐富多彩的“綜合探索”學習領域的教學活動。在教學過程中,應特別注重以學生為主體的研討和探索,要求學生靈活運用各學科知識設計探究性活動方案,進行制作、表現和展示,喚起學生對未知領域的探究欲望。但是,綜合探究學習領域要與綜合“藝術”課程的學習相區別,注意保持美術自身的主要特色。
四、轉變學習方式,探索美術教學改革
美術課是基礎教育的一門必修課,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進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采用新的學習方式,去探索美術教學的改革是非常必要的。
“樹立新的理念”并非一句空頭口號,它必須付諸行動,具體一點說,就是要從傳統的學習方式,轉向現代學習方式。
傳統學習方式就是接受式,這種學習方式所學的內容是以定論的形式呈現的,學生是知識的接受者,這種學習方式延用了多年,肯定有其存在和使用的價值,但這種學習方式過分強調接受和掌握,把學習建立在人的客體性、受動性、依賴性上,容易造成人的主體性、能動性、獨立性的不斷銷蝕。現代學習方式稱為發現式,是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的理論,它強調自主、探索、發現,把學習變成人的主體性、能動性、自主性不斷生長張揚、發展、提升的過程。
學習方式并不是學習方法或教學法,學習方式是更為上位的東西,前后兩者類似戰略和戰術的關系,學習方式相對穩定,學習方法相對靈活,有較大的可選擇性學習方式不僅包括相對的學習方法及其關系,而且還涉及學生的學習習慣、學習意識、學習態度、學習品質等心理因素和心靈力量。所以,學習方式的轉變對促進學習的發展更具有戰略意義。
學習方式本身也包含有“教與學”的關系,雖然這里談到的多偏重在學生方面,但也涉及到教師的得法引導和教學方法。在教學中戰略性、方向性的東西是最重要的,而戰術,即教法則比較靈活,教師運用的空間是很廣的。
美術新課程實施已經有一年多時間了,對于對新課程的理解,我相信每一位老師的心里都有一把尺,對新課程都有自已不同的觀點和獨到的見解。而新課程本身就是有質疑、有爭論、也就不可避免的有分歧。我認為,美術課和其他課程一樣,不是孤立的。各門學科之間有橫向的、縱深的聯系!在實施教學活動中,應該將各類知識融會貫通、靈活運用,才能達到最佳的教學目的,才能培養全面的、完整而又獨特的個體!新的課標對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只有不斷學習才能與時俱進,才能勝任新形式下的教育教學工作!
【新課程的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新課程的心得體會08-17
新課程培訓心得體會01-20
新課程改革的心得體會08-17
創新課程心得體會04-16
新課程教學心得體會09-09
新課程研修心得體會01-21
走進新課程感受新課程享受新課程12-05
關于新課程的培訓心得體會11-30
關于新課程培訓心得體會01-06
創新課程心得體會范文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