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觀后感
歷史文獻紀錄片《信仰》以黨的90多年光輝歷程為背景,通過講述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優秀共產黨員堅持理想信念、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持續先進性和純潔性的感人故事。看完這部紀錄片,你有什么感想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收集整理的《信仰》觀后感(精選21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信仰》觀后感1
歷史文獻紀錄片《信仰》,通過講述各個歷史時期優秀共產黨員的感人故事,深刻闡述了共產黨人的核心價值觀。
紀錄片中所展現的一個個真實的人物,是我們黨的優秀兒女的杰出代表,其中許多人物的事跡、故事我也知曉。青少年時期,他們是我心目中崇拜的英雄,是引導我追求進步的動力和榜樣。這次觀看紀錄片《信仰》,我再一次感受到他們對黨忠誠、堅守信念、為人民的利益甘愿拋頭顱、灑熱血的大無畏精神,再一次被他們堅定的信仰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所感動。
在社會急劇轉型的今天,隨著物質高度豐富和生活多元化,人們的思想觀念進入了一個思想大活躍、觀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時期,一些人信仰迷失產生焦慮,面對崇高敬而遠之,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主流意識和社會認同。還有一些人認為信仰離不開物質,一旦信仰脫離了物質什么作用也產生不了。這種認識是否正確呢?影片《信仰》里的小崗村黨委第一書記沈浩、華西村書記吳仁寶、中國科學院長春光機所副研究員蔣筑英、青島港工人許振超、中科院院士吳孟超、養路工郭明義、水電維修工徐虎等等先進模范人物,他們在崇高信仰的引領下,為國家為人民做出的巨大貢獻,已經很好地回答了這個問題。
信仰是一種精神,是一種對社會、社會責任感與人生追求的思考和判斷,在人的思維、意識上與客觀社會的物質因素緊密聯系、相互作用,并不斷發生變化。一個人樹立起了正確的信仰,有了追求的目標,他在生活中才會感覺到實在而有意義,而不會把生命耗在盲目的“及時行樂”之中虛度年華。正確的信仰會引導人對社會的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反之,則會使人逐漸變得生活無聊、意志消沉、精神頹廢,在歷史前進與社會發展的進程中庸碌無為。
歷史文獻紀錄片《信仰》在建黨91周年紀念日期間播映,有著其深遠的意義,在新的時代背景下,《信仰》以革命的史實為鑒,深入探討信念、理想和堅守,奏響了信仰之歌。它啟迪人們堅定理想信念,指導人們悟出應該怎樣去追求、奮斗,并思考個人價值同社會價值怎樣去結合,在平凡的崗位上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實現人生價值。
《信仰》觀后感2
歷史文獻紀錄片《信仰》以黨的90多年歷程為背景,采用“大背景、小細節”的表現手法,以理想信念教育為主題,通過講述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優秀共產黨員堅持理想信念、發揮先鋒模范作用、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的感人故事,深刻闡述了中國共產黨人的核心價值觀。
《信仰》用一幕幕珍貴的畫面再現著歷史,呈現著現實,啟迪著未來,是值得我們全體黨員干部觀看的一部很好的影片,對當前我們深入推進創先爭優、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提高黨員干部隊伍素質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無論是在戰爭年代,還是在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時期,我們黨涌現出了無數的先進代表人物。在戰爭年代他們拋頭顱、灑熱血,用寶貴的生命締造了共和國的基石;在建設和改革開放年代,他們在不同的崗位上,頑強拼搏,付出了辛勤努力,為祖國的強盛貢獻了畢生的精力和心血,他們憑著對黨的赤膽忠心,對群眾的深情厚誼,對人民的滿腔熱情,淡薄名利,一心為公,用實際行動實踐了共產黨人的信仰。
在價值觀多元化的今天,我們黨內確實有少數黨員干部理想信念淡薄了,世界觀、價值觀模糊了,失去了精神支柱,經受不住考驗,在各種誘惑面前迷失了方向,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少數黨員干部之所以出現這些問題,主要原因就是沒有正確的信仰,忘記了當初自己為什么加入中國共產黨。人一旦沒有了信仰,那就必然會走上歧路。因此,在新的歷史時期,信仰對我們每個黨員干部來說顯得尤其重要。無論歷史如何變遷,對信仰的豐富和完善,對信仰的忠誠和實踐,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始終是中國共產黨人如磐的根,不變的魂。
通過觀看影片《信仰》,對我來說也是接受了一次很好的黨性教育。入黨幾十年來,在黨的培養教育下,我不斷地學習、鍛煉,提升自己的能力素質,也為黨的事業做了一些工作,但和影片中的先進模范人物相比,覺得自己還有需要完善的地方。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進一步堅定理想信念,加強自我修養。要始終牢記當初的入黨誓言,處處以一名共產黨員標準來要求規范自己的言行,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質和修養,創先爭優,為黨的事業奮斗終身。作為一名黨員領導干部,我要始終牢記自己身上的職責和使命,要把正確的信仰貫穿于生活、工作的每一個細節中,盡自己最大的努力,為推進企業的科學發展、為我們黨的事業獻出一份自己的力量。
《信仰》觀后感3
信仰,來自于生命狂熱而不舍的追求,堅持馬克思主義及其中特理論,是對中國社會歷史及其趨勢本質的理論把握和實踐指導。縱觀社會存在的各種信仰:一生愿望只為跪拜在前往布達拉宮征程的信徒;中東教派數百年的紅色沖突;無不顯示出信仰給人以匪夷所思的力量。一個人沒有信仰,就不會有矢志不渝的追求,就經受不起失敗與挫折的考驗,就不能真正體現其人生的最高價值,就不能為了其人生的最高理想而執著追求。
《信仰》這部歷史文獻紀錄片,擺脫傳統的說教模式,以內在感悟為目的,以優秀共產黨人事跡作為論據,以正面的力量擊倒一切的歪曲和懷疑。同時利用現代媒體技術給予傳播,體現了共產黨人走在時代科技前沿的、鮮明的時代性的特點。在2萬多的字字句句里,短片介紹的不再是耳熟能詳的歷史人物,而一個個普通而不平凡的社會各行各業勞動者,時光的流淌賦予了他們各個時代新的任務。這不再是英雄人物主導的中國歷史,這是人民群眾為主體的歷史。充分體現出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與歷史觀的統一,提現了人民群眾在社會歷史中的作用。在這些可敬的勞動者中,首先本質是人,而更鮮明的特點是共產黨人--馬克思主義武裝的人。無論動亂還是和平,馬克思主義者總能在時代中被人們銘記,因為他們所做為社會歷史做出的貢獻,更因為他們腳下社會歷史前進的方向。
我們的目標很遠大,道路前進而曲折。但是歷史是由人們一塊一塊實踐的基石砌成的,我們的方向一致,時代賦予我們的任務卻是多樣的。因此,馬克思主義要求我們,中特理論要求我們把握時代的規律,順應時代的變遷,發展我們的事業。熱情也許可以降溫,信仰卻不容置疑。我們的信仰--認識過程中的非認知因素,從過去的戰爭年代開始,起著對認識過程的發動作用,能動帶著我們尋找出路;到動蕩年代,對我們事業認識的推動支撐作用;再到和平年代的激勵作用,將一直以其時代特征引領我們前進。
《信仰》觀后感4
生活于物質豐沛的年代,在每天的奔波忙碌中不知道為什么而活著,于是,信仰對于許多人來說成為了一種觸及不到的東西。歷史文獻紀錄片《信仰》用不爭的事實,用一幕幕珍貴的歷史畫面告訴我們,是什么造就了我們的黨?是什么支撐著我們的黨走過了這風風雨雨的91年?為什么在各個時期會涌現出一批批優秀的共產黨員?答案就是信仰。
人有了信仰,就是有了精神力量。中國共產黨人信仰的理論形態是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化的成果——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共產黨人信仰的社會形態,是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今天,我們叫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他的未來,是共產主義!歷經革命、建設和改革三個大的歷史時期,將近一個世紀過去了,曾經令人心潮澎湃的信仰故事是不是已經變得平淡?曾經光芒閃耀的信仰真諦,將怎樣成為我們矢志不移堅守的精神家園?
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對信仰的豐富和完善,對信仰的忠誠和實踐始終是共產黨人如磐的根,不變的魂。中國共產黨被跟隨的最大理由是為普通百姓,為人民,為大多數人謀福利的宗旨。中國共產黨之所以獲得人民的信任,正是因為她信仰“為人民服務”的真理,且前仆后繼,舍生忘死地去捍衛真理。然而在堅守信仰的路上,有人在鮮血和死亡面前膽怯,在金錢或功名面前迷失,不是所有的共產黨人都能堅守信仰。中國共產黨建黨之初,曾經有13位代表參加黨的一大,然而其中的三個人陳公博、周佛海、張國燾最終沒有經受住考驗,都先后背叛了自己的信仰。選擇信仰很艱難,堅守信仰更難。在和平年代,我們不需要像戰爭年代的先烈們一樣所面對生死抉擇的考驗,只需時時拷問自己,是否曾為一己私利放棄原則?是否已在聲色犬馬中渾渾噩噩?網絡上被曝出的一條條官員的新聞一再刺痛著人們脆弱的神經。人們不禁要問:這些共產黨人還有信仰嗎?還值得人民群眾托付和信任嗎?今天讓我們重拾信仰的話題,正是因為我們的信仰放在蜜罐中,已有變成紙面的文字,思想上的空中樓閣。別把信仰踩在腳下。在最危險的情形下,信仰支撐著我們活下來;在最嚴重的困難面前,信仰幫助我們艱難渡過。共產黨人只有時刻保持為人民服務的公仆本色,堅定理想和信仰,才能不被歷史的洪流淹沒,共產主義才能成為一桿不倒的旗幟。
《信仰》的播出使我們重溫紅色經典,從不同歷史時期共產黨人為信仰奮斗的光輝事跡中體會先烈們視死如歸、前赴后繼的英雄情懷,從而堅定了我們共產主義信仰,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為我們最終實現共產主義最高目標而不懈奮斗!
《信仰》觀后感5
電視片《信仰》用不爭的事實,用一幕幕珍重的畫面再現著歷史,呈現著現實,啟迪著未來。讓久已不聞槍炮聲,血腥味的我們,又回到那個為信仰敢舍身的年代。
烈士的鮮血讓世人警醒。那還未曾遠去的身影,可否讓這天的我們汗顏?
也曾為一己私利放下原則,也曾在你好我好大家好中渾渾噩噩。或者喪失了斗志,輾轉在夜鶯與玫瑰之間,把人民的請陳扔在了一邊。或者放松了自檢,驕縱了體格,無視方圓規則,愚蠢地自戀。
信仰被踩在腳下。我們可曾為自己是個共產黨人而羞赧。可曾為那劉胡蘭一句“怕死不是共產黨”而震撼;為人民做些事就邀功請賞,而忘記了張思德屢立戰功,卻仍樂意從一個小兵做起,最終為救同志犧牲在窯洞里,無怨無悔。
當信仰被高高舉起,人的頭顱昂揚向上,我們的軀體挺拔健壯,我們敢于為了人民去付出鮮血與生命,人民把我們高高舉起。
這天讓我們重拾信仰的話題,并不是我們缺乏信仰,只是我們的信仰放在蜜罐中,已有變成紙面的文字,思想上的空中樓閣之危。這且不是危言聳聽,烈士的血跡未干,我們切不能忘記了肩頭職責。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我們可依靠的強大后盾。為人民服務是我們共產黨人終身的信仰。共產黨人的勝利是信仰的勝利。如果我們丟棄了信仰,那么未來將暗淡一片。如魚兒離了水,是蛟龍也困在異域。請讓我們記住,我們要堅守,要獲取的是什么,是人民的安危,是百姓的福祉。每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為人民服務的信仰是強大的,她能夠把不一樣的生命力量凝聚在一齊,讓共產主義的光輝灑播在每一個人身上,喚起我們奮進的斗志。
其實選取信仰不難,但為信仰堅守太難。戰爭年代的鮮血與生命是慘烈,但和平年代的堅守更加錯綜復雜,與戰爭年代非黑即白相比,我們面臨的誘惑與選取更多,考驗更苛刻。我想這也是《信仰》播出的一個原因吧。時刻督促自己,持續警惕,堅定信念,在當今更加需要。
馬·普頓爾說過:人活著就要用生命去解釋自己的信仰。共產黨人一旦認定了自己的信仰,就要堅定地去踐行。我想,只要我們付出了,人民和歷史必須會給我們一個滿意的答案吧。
感謝《信仰》的播出,愿她如一劑良藥,把當今中國的微恙早日治愈。
《信仰》觀后感6
《信仰》這部紀錄片分為“只要主義真”、“壯志換新天”、“時代先鋒行”3集,它以黨的90多年歷程為背景,采用“大背景、小細節”的表現手法,通過講述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優秀共產黨員的感人故事,深刻闡述了共產黨人的核心價值觀。它向我們展示了共產黨人是如何選擇信仰,如何堅守信仰,如何取得信仰的勝利的。
作為一名大學生,觀看了這部紀錄片后,我內心有很大的觸動,我深深的感受到了信仰的力量,同時也為我是這個偉大、光榮、正確的共產黨中的一員而驕傲、自豪。在這樣一個先進的、堅強的集體中,始終有無數馬列主義的信仰者,為了追求人類最美好的共產義事業不辭勞苦甚至不惜犧牲。紀錄片中,在與敵人斗爭的危情時刻,在建設初期貧困潦倒的山間鄉村,在百廢待興建設祖國的時候,都有共產黨員敢為人前的身影,展現了共產黨人矢志不渝地堅守理想信仰的崇高精神它用不爭的事實,用一幕幕珍貴的畫面再現著歷史,呈現著現實,啟迪著未來。讓久已不聞槍炮聲,血腥味的我們,又回到那個為信仰敢舍身的年代。正是這樣的信仰,這樣的力量,讓幾代共產黨人肩負使命,將中國從積貧積弱帶向富強民主,穿越那血與火的煙云,我們見證了一個民族的抗爭,經歷了苦與汗,我們目睹了一個民族的崛起,跨過那時光的江河,我們迎來了一個民族的復興。
雖然今天,我們已經遠離了戰煙烽火,遠離那為祖國拋頭顱,灑熱血的時代,但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任然應堅守共產主義信仰。一個沒有信仰的人,正如一個沒有靈魂的人,而一個沒有信仰的民族就會如一艘沒有燈塔的漁船,不知走向何方。所以,身在和平年代的我們,更應堅定信念,沿著前輩們的足跡,堅持這條社會主義的光輝大道,并最終走向共產主義。
新時期堅守馬克思主義信仰,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和諧社會建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需要。這個時期是發展的增長期,同時也是各種社會矛盾的凸顯期。每位中國共產黨人都應當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謙虛謹慎、戒驕戒躁、艱苦奮斗,不被物質消費所誘惑,警惕腐化、墮落的風險。
作為一名入黨積極分子的我應該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增強共產黨人的純潔性,在各自崗位上做好本職工作,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盡心盡力。
無論歷史如何變遷,無論時代如何發展,對信仰忠誠和實踐的,對信念的執著和追求,對理想的豐富和完善,始終是我們共產黨員如磐的根,不變的魂。作為一名預備黨員,我要結合自身工作實際,認真查找不足之處,從現在做起,進一步增強為黨和人民的事業不懈奮斗的自覺性和堅定性,扎根基層,獻身事業,努力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做好本職工作,爭做為人民服務的表率、勤奮敬業、無私奉獻,為黨的事業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信仰》觀后感7
《信仰》這部紀錄片共分三集,闡釋了不同歷史時期中國共產黨的發展面貌以及黨員的理想信念。系統地觀看下來,我發現不論是“只要主義真”的建黨之初的革命戰爭時期,還是“壯志換新天”的建國之初的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抑或“時代先鋒行”的改革開放后的現代化建設時期,不同時期黨員的使命和職責不同,但是黨員的信念始終不變,那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論是奔向戰場殺敵,還是跳入油田挖井,或者獻血植樹造林,行為不同,可信仰始終如一,正如片中彭湃的孫女彭伊娜所說:“他們更關注‘大我’而不是‘小我’,所以他們是為了實現一個‘大我’去尋找信仰,去踐行信仰。”國家和民族是“大我”,個人是“小我”。共產黨員可以為了“大我”而忽略“小我”,甚至可以犧牲“小我”來保全“大我”。生命對于人的意義不言而喻,可比生命更高的東西是什么呢?“時代先鋒行”這集中有一段話給出了答案——“一位外國哲人說過,有兩種東西,我們越是反復地思索,越會覺得它永遠新鮮,并不斷增長對它的贊嘆和敬畏:一個是頭上的星空,一個是心中的道德。”沒錯!比生命更高的正是道德。為大我而不為小我,這是道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是道德;履行共產黨員義務、服務社會發展,這些都是道德。
按照合肥市螺崗小學李榮暉書記的要求,我在網上觀看了央視綜合頻道播放的電視片《信仰——我們的故事》第一集;接著又觀看了第二和第三集。《信仰》雖然只有短短三集,卻包含了許多鮮為人知的鏡頭資料,是我們黨克服重重困難走向勝利的縮影,是幫助我們重新認識歷史的寶貴教科書,每一個共產黨員都是一面鮮紅的旗幟,每一個共產黨員都要用信仰的力量去感染身邊的每一個人,要時刻準備用生命去捍衛中國共產黨這面旗幟,要讓這面旗幟始終指引著我們前進的方向。
該片著重“有情、有義、有力量”的表達,用人的故事講黨的道理,播出后引起社會各界強烈反響。歷史文獻紀錄片《信仰》共三集,第一集:只要主義真;第二集:壯志換新天;第三集:時代先鋒行。每集時長50分鐘。影片以黨的90多年歷程為背景,以理想信念教育為主題,通過講述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優秀共產黨員堅持理想信念、發揮先鋒模范作用、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的故事,闡述了中國共產黨人的核心價值觀。《信仰》兼具了政論片、文獻片、紀實片之長,將展現歷史、刻畫人物、闡述理論融為一體,以人帶史、以事論理,主題鮮明突出,故事真實感人,表現手法新穎,是一部思想性、教育性、藝術性、觀賞性很強的經典電視片,是對廣大黨員、干部和入黨積極分子進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點教育片,是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宣傳教育的優秀電視片。
通過這次《信仰》的觀看,我深知作為一名黨員教師,我看到了個人在思想、工作、作風等方面的差距和不足;我要結合自身工作實際,認真查找不足之處,從現在做起,進一步增強為黨和人民的教育事業不懈奮斗的自覺性和堅定性,扎根柴旦,獻身教育,努力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做好本職工作,爭做為學生服務的表率、勤奮敬業、無私奉獻,讓我明確了今后努力的方向,增強了工作的的信心和干勁。我要為柴旦教育事業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中國共產黨正是一面鮮紅的旗幟。正是這面偉大的旗幟引領著中國人民從勝利走向更大的勝利!我要學習先輩的精神品質,以優秀的共產黨員為榜樣。我深信,在信仰的照亮下,在旗幟的指引下,我們將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可是,我們都知道道德好、為人民服務好,然而在面對利益和欲望的誘惑時,為什么有的黨員信仰那么脆弱,道德底線不堪一擊?這是大問題,是關系黨和國家生死存亡的大問題。作為一名預備黨員,我要如何走我未來的路,我想我需要認真地思考清楚。否則,自己墮落事小,讓人民群眾因為我一個人的言行而對黨組織產生誤解事大。
《信仰》觀后感8
信仰,是一個民族前進的動力,是一個國家不斷向上的源泉,是一個政黨擁有旺盛生命力的最根本保證。
紀錄片《信仰》詮釋了中國人選擇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用手中的槍桿和心中的信仰,用對歷史的感觸,和對未來的預測,在飽經風霜的中國大地上,進行了一次次猛烈的搏殺,決定了近代中國的命運,這部紀錄片讓我更加深刻認識了我們偉大的黨,以及那始終引導我們堅定不移的信仰。
在封建勢力和軍閥的統治下,無數仁人志士始終堅定共產主義信仰,嘉興南湖的游船里悄然醞釀著時代的宏偉藍圖;在帝國主義的奴役下,無數抗日志士始終堅定共產主義信仰,神州大地到處傳唱著保衛祖國的時代最強旋律;在一窮二白的困難中,無數有志氣的中國人始終堅定共產主義信仰,艱苦創業、自力更生、改革開放帶來了新的希望、新的活力和新的生命。
時移境遷,不變的是對黨的忠誠;滄海桑田,堅定的是社會主義信仰。從積貧積弱到繁榮昌盛,從山河破碎到祖國一統,需要我們幾代人甚至十幾代人的不懈求索,需要我們每一個中國人奮力前行,需要我們團結起來,繼往開來,迎接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我們在歷史的坐標中,找到了屬于今天的方向;我們在信仰的指引下,走向美好的明天。
《信仰》觀后感9
通過歷史文獻紀錄片《信仰》的觀看,我認識到中國共產黨是光榮、正確的黨,在這樣一個先進的、堅強的集體中,始終有無數馬列主義的信仰者,為了追求人類最美好的共產主義事業不辭勞苦甚至不惜犧牲。在社會主義建設的新時期,作為一名大學生黨員,我要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和模范踐行者,首先要緬懷先輩們的豐功偉績,從他們身上找到前進的信心、榜樣的力量,要充分了解和認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意義和構成,充分了解其先進性合理性和偉大性,以此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只有在認識上根本的認可和接受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才可能去積極的傳播和踐行,所以大量的社會主義書籍是必看的,各種先進模范的視頻是要看的,因為這是改變一個人觀念的大問題,是對所有新時代人們進行的精神領航。
本篇電影以黨的90多年歷程為背景,以理想信念教育為主題,通過講述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優秀共產黨員堅持理想信念、發揮先鋒模范作用、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的故事,闡述了中國共產黨人的核心價值觀。我們黨員青年應該怎么辦!如何做好黨員的信仰!我們做好自己學習的本職工作,為社會主義建設發展添磚加瓦。
我認為應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學習教育科學,學習業務知識,不斷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和業務水平。把理想信念融入到平凡的學習生活中,重要的是行動和實干,要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人活著要有目標,有了目標,才會有奮斗的激情。勇于創新,銳意進取,積極進行各種對學習的實踐,不斷探索,不斷總結,有所發現,有所創造,開拓前進,不斷提高思想覺悟。服從分配,團結同學,堅持正義,少說空話廢話,多干實事正事。適應新時代青年的要求,不斷提高自身學習水平和文化修養。任勞任怨、對人真誠、熱愛生活、人際關系和諧融洽,處處以一名新時代大學生的要求來規范自己的言行,努力地提高自己的素質和修養,創先爭優,為黨的事業奮斗終身。
《信仰》觀后感10
大型紀錄片《信仰》詮釋了中國人是如何選擇了中國共產黨和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如何堅守信仰,如何取得信仰的勝利。歷史選擇毛澤東和蔣介石代表各自的階級和政黨,用手中的槍桿和心中的信仰,用對歷史的感觸,和對未來的預測,在飽經風霜的中國大地上,在進行一次猛烈的碰撞,中國的命運也就取決于這兩種信仰的博弈。這種信仰成了中國人尋找一條民族獨立和現代化的道路的力量之源。
這部紀錄片讓我重新認識了我們偉大的黨,以及那始終引導我們堅定不移的信仰。1920年,《共產黨宣言》創造了共產黨信仰的起點。1992年,鄧小平曾經回憶說:我的入門老師是《共產黨宣言》、《共產黨ABC》,正是以《共產黨宣言》為起點,中國共產黨人前赴后繼不停的追尋,堅守自己的信仰,發揮了他永恒的魅力。
九十年前,南湖澎船里的仁人志士悄然醞釀著時代的藍圖。開天辟地慨而慷。《共產黨員宣言》確立了中國人民自己的信仰,在這種力量的支持下,民族先鋒隊開始了救亡圖存的偉大探索,革命面貌煥然一新。《共產黨宣言》引導彭湃從一個富家子弟走向革命之路,從他燒田契開始,已經開始綻放出信仰之光。
1921年,中國共產黨誕生,正是對馬克思主義堅定的信仰,揭開了中國現代歷史的新篇章。
有了信仰,還要堅守,正是有無數革命烈士拋頭顱、灑熱血,堅守自己的信仰,才換來今天的幸福生活。聆聽著片中的入黨誓詞,再次心潮澎湃,歷經各種時期,黨的誓詞也在不斷修改,但毛澤東主席添加的“永不叛黨”一句從未更改。絕大多數共產黨人在用生命捍衛自己的信仰。方志敏曾寫過:死,只能砍下我們的頭顱,不能動搖我們的信仰。他在《可愛的中國》一書中說道:中國一定有個可愛的光明的前途。正是由于像他這樣對信仰的堅守,他心中的光明前途現在已經出現。當然,不是所有的共產黨人都能堅守自己的信仰,像陳公博、張國燾等人,他們終將被歷史所唾棄。
中國共產黨創造歷史奇跡靠的是什么?就是信仰。湘江戰役陳樹湘斷腸而死,為蘇維埃流盡最后一滴血,陳毅的“此去泉臺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表達了對信仰的忠誠,張思德的為人民服務,劉胡蘭的“怕死不是共產黨員”,無不是對信仰的實踐,全心全意為人民利益奮斗的共產黨得到了人民的'擁護。
從蘇維埃到民族解放,從新中國到五星紅旗,無數革命先烈前赴后繼去實踐自己的信仰,共同的信仰讓人們凝聚起來,為信仰而奮斗,就是為未來而奮斗。
我深信,在信仰的照亮下,在旗幟的指引下,我們將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信仰》觀后感11
歷史文獻紀錄片《信仰》以黨的90多年光輝歷程為背景,通過講述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優秀共產黨員堅持理想信念、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持續先進性和純潔性的感人故事,深刻闡述了共產黨人的核心價值觀,是對廣大黨員、干部和入黨積極分子進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點教育片。中國共產黨人實踐信仰的奮斗腳步,經歷了革命、建設和改革三個大的歷史時期
中國革命歷史上,一批先行者很多都是出身于富有的家庭,知識分子,他們舍棄了“小我”,為了實現一個“大我”,去尋找信仰,去踐行信仰,他們為了整個民族和國家的發展和振興而選取了共產主義。沒有實踐的信仰是空想,在革命年代,中國共產黨人的所有奮斗,都為了一個目標,那就是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在中國近代史上,懷抱各種主義和信仰的政黨,似乎都堅信自己擁有未來,但恰恰是中國共產黨掌握了未來。正因,在信仰的碰撞和交鋒中,共產黨人信仰的不僅僅是真理,還在于他們能夠前仆后繼、舍生忘死地去實踐自己的信仰。因此,全心全意為人民利益奮斗的共產黨,得到了人民群眾全心全意的支持。無能為力造句
解放后,圍繞社會主義建設這一中心任務,中國共產黨人開始在自己的信仰之旗上,抒寫新的傳奇。從此,信仰中融入了自強不屈的精神,信仰凝聚出了創業精神,信仰鑄就了公仆本色,信仰中承載著愛國之情。
新時期,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實踐共同富裕的理想成為共產黨人信仰的本質。在這一信仰的支撐下,涌現出了一大批一心為公一心為民的好黨員好干部。他們一輩子堅守著“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堅定信仰,樹立了正確的世界觀、權力觀和事業觀,他們在崗位上的自覺奉獻,辛勤付出,經受住了長期、復雜、嚴峻的考驗,始終持續著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他們在人民心中建立起來的一座座豐碑詮釋著他們的堅定信仰,那就是,一心為公,立黨才能立得牢;一心為民,執政才能執得好。
無論歷史如何變遷,對信仰的豐富和完善,對信仰的忠誠和實踐,持續先進、純潔和優秀,始終是中國共產黨人如磐的根,不變的魂。
《信仰》觀后感12
曾經,在念大學的時候,"信仰"對我而言是很空、很大,虛無縹緲,是個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我從未認真考慮過自己的信仰是什么?自己應該追求怎樣的信仰?但當我踏上區婦聯的工作崗位,成為一名年輕的共產黨員,我開始有了一種信仰,那種信仰激勵我全身心的投入工作。特別是近日,在支部的組織下觀看了《信仰》紀錄片,更是感觸頗多,一個人只有樹立了崇高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才有明確的奮斗方向,才能沿著正確的道路前進。
正如紀錄片里所說:"中國共產黨人信仰的理論形態,是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化的成果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共產黨人信仰的社會形態,是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今天,我們叫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它的未來,是共產主義。"事實表明,共產主義信仰在萬眾一心的集體進取中迸發了超常力量,催生了一系列的苦難輝煌;從建黨偉業到建國大業,從獨立自主到自力更生,從撥亂反正到改革開放,從初級階段到小康社會,從中國特色到和諧社會,從三個代表到科學發展,信仰的力量引領一個古老的民族持續實現復興的夢想。
堅定信仰,需要勇氣。晉朝劉琨講過:"膽識堅定,臨難無茍免之意"。在前行道路上,面對困難挫折風險,都能做到堅定不移堅韌不拔堅持不懈,是需要有點勇氣的。只有"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不為任何風險所懼,不為任何干擾所惑",才能到達理想的彼岸。離開了勇氣,也就離開了堅定,失去了信仰。對照自己,更需不斷錘煉這種可貴的品格,努力做到在任何情況下具有堅定正確的政治立場,"風雨不動安如山"。
堅定信仰,需要實踐。堅定的信仰需要在實踐中錘煉,更需要用實踐進行檢驗,不斷增強堅定信仰的自覺性、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別人眼中,我是典型的“三門”干部,從“家門”到“校門”再到“機關門”,掌握的只是書本知識,缺少工作閱歷、實踐經驗、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此,我在工作中,抓住每一個學習、實踐的機會。向基層婦女干部學習,學習如何把黨的各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如何做好婦女工作,如何處理好復雜問題;向實踐學習,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發揚理論聯系實際的學風,把本職工作和基層實際緊密結合起來,把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緊密結合起來,注重研究新情況、新問題,把基層實踐中好的做法和經驗,進行及時的總結;向婦女群眾學習,耐心傾聽她們的意見與建議,集思廣益,更好地落實到每一項工作中。
我堅信自己將一如既往地保持蓬勃朝氣、高昂的工作激情、充足的干勁,為信仰的旗幟增添新的光彩。
《信仰》觀后感13
近日,在上海基層黨建網觀看了黨員教育電視片《信仰》, 備受教育。該片分“只要主義真”、“壯志換新天”“時代先鋒行”三集,以黨的90多年歷程為背景,通過講述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優秀共產黨員堅持理想信念、發揮先鋒模范作用、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的故事,闡述了不同歷史時期中國共產黨員的發展面貌和黨員的信念。在影片中,中國共產黨人勇于獻身革命事業的優秀品質,犧牲“小我”保全“大我”的精神,讓我備受感動,雖然不同時期黨員的使命和職責不同,但他們都有著同樣的信仰,那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現在的社會,有許多人面對利益和欲望的誘惑時,有的黨員信仰那么脆弱,有的道德底線不堪一擊,這都是關系黨和國家生死存亡的大問題。作為一名黨員我認為一定要堅信共產主義信仰,為人民謀利益:
一、“不斷施與,不求索取”的高尚品志,是我精神的楷模
《信仰》電視片中反映的建國初期王進喜等全國勞動模范,以及在新時期社會主義建設中涌現出來的徐虎等模范人員,雖然他們并沒有什么驚天動地的事跡,但他們在信仰旗幟感召下展現了一名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的中國共產黨的形象。在這樣一個生活節奏快速的時代,“克己奉獻”、“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仍是我們每個人需要進修的課程。
二、“不斷奮斗,學無止境”的思想境界,是我努力的方向
影片中各位優秀共產黨員的事跡告訴我們,他們的信仰不是紙上談兵,而是實實在在付出自己的行動,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是一時的行動,而是從點滴小事做起,不能好高騖遠。必須立足崗位,腳踏實地,端正心態,勤勉敬業。
三、要把信仰融入到平凡的工作中去,始終保持黨員的先進性
要在工作中始終履行黨員的宗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充分發揮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作為紅十字會的一名普通黨員,要為群眾服務特別是困難人群服務,要有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做到弘揚“人道、博愛、奉獻”精神,按照黨政關注、群眾急需、紅會所能原則,做好本職工作,克己奉公,無私奉獻,用實際行動踐行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經過長期的學習和反復實踐,不斷鞏固理想信念。
《信仰》觀后感14
看完《信仰》這部紀錄片,有一些感觸和想法。自五四運動以來三個歷史背景截然不同的時期,中國共產黨承擔著不同的歷史使命,存在差異的政黨構成與成分,政黨路線和策略變化多端,然而其核心凝聚力卻保持一以貫之的存在。在這部紀錄片中,這種凝聚力被概括為“信仰”。共產黨的信仰由具體與抽象兩個層面構成,前者一般結合于國家民族的特定任務(獨立解放、建設、發展),后者則涉及個人道德(忠誠、堅毅)與理想(為人民服務、共產主義)。從片中彭湃到楊善洲時間跨越近百年的數十位最優秀的共產黨員身上所凝結的,無一不是雖然表現各異但內涵相近的此種“信仰”。
作為現代中國的執政黨,中國共產黨面臨著處于社會轉型時期多方面繁復的調適任務。如何在此種背景下延續片中所強調的共產黨傳統上的信仰,既關系到中國作為一個新興大國發展的前景,同樣也影響著中國共產黨作為一個有力執政黨的靈魂基石。不可否認的是,在急速變化的治理環境及任務要求面前,任何一個現代執政黨都能感受到現實沉甸甸的壓迫感;不能適應并作出及時調整的政黨,則意味著執政生命潛在的終結。對于中國共產黨而言,治理對象空前的擴大與平面化使得“塑造”的作用日益下降。這意味著,在樹立新時代共產黨員的應有“信仰”上,新的視角與思路存在需求。
信仰的珍貴恰恰得益于它的稀缺性,這是一個根本性的事實它造成了另一個事實是,真正擁有這個層次標準并貫之以相應行動的人少之又少。然而,第三個事實同樣存在,即信仰的建構自身存在著超越性,它低估了自身的內涵,卻高估了載體的能力。在一個多元化的社會,信仰以一個寬泛而籠統的狀態存在反而削弱了其感召力,因為它不能與日常生活
產生共振。被人為拔高與模糊的信仰是無效率的意識形態,這類似于宗教改革前天主教冗長而繁雜的宗教儀式及邏輯,它試圖取代更有效的解釋模式,代之以模糊而生澀的抽象宣示,一定程度上勢必與日益萌發的個體意識相抵觸。所以,在看完《信仰》后,我的一個啟發是,信仰理應享受一個更微觀層次的話語環境,即個人責任。
《信仰》觀后感15
信仰的力量是無窮的、是神圣的。電視片《信仰》主要講述了老一輩革命家、共產黨員為了新中國的建立拋頭顱、撒熱血,前仆后繼,為了共產主義信念不惜犧牲自己寶貴的生命。建國以后,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一代代革命先輩,他們為了民族的復興,不顧個人安危,大義凜然。從社會主義過度時期的土地改革到兩彈一星發射成功,從人民公社到改革開放,從天宮一號到神九飛天。如今國民生產總值位居世界第二,這就是信仰、奉獻、不懈努力之激勵、結晶。
觀看了《信仰》這部電視片,讓我對中國革命的勝利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祖國的每一寸土地都包含著革命者的鮮血和生命,每一次的重要發展都是凝結著幾代革命家負出的心血。作為一名黨員,一名人大工作者,所從事的工作就是革命工作的延續,我們要接過老一輩革命先烈的旗幟,親民、愛民、了解民需、為民解憂、為民講話,嚴守監督之責,服務發展。改革開放三十年來,國家的經濟、社會、文化都有了巨大的飛躍,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憶往昔,我們應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努力工作,用優秀的成績來報答黨和人民。
傳承歷史,發揚傳統。通過觀看電視片《信仰》,無數的革命先烈用鮮血書寫了中國革命史,這斷歷史激勵著我們這一輩中國共產黨黨員,堅定信仰就是勝利,堅定信仰才能讓中國五十六個民族緊密的團結在一起,堅定信仰才能讓中國走向富強。作為中國共產黨黨員,我們肩負著人民的囑托,肩負著建設國家的重任,我們必須堅定信仰不動搖,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我們黨的純潔,才能保證黨的先進性,才能領導廣大人民建設社會主義。
作為一名黨員,必須要用黨的理論武裝自己的頭腦,堅持科學態度,依法管理,依法行政。作為一名公務員,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勤政為民,多為人民辦實事、好事,從小處著眼、從點滴做起。認真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素質、修養,認真履行崗位職責,踐行宗旨,搞好監督。
總之,觀看電視片《信仰》讓我真正體會到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帶領中國人民走向富裕,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引領中國走向富強。
《信仰》觀后感16
《信仰》是一部經典的紀錄片來的。《信仰》這部紀錄片以黨的90多年歷程為背景,講述了各個歷史時期優秀共產黨員的感人故事,闡述了共產黨人的核心價值觀。
通過觀看《信仰》這部紀錄片,是我感觸良多,不禁會想,是什么支持著共產黨走過了這90多年?是什么使每一個時期都會有這么多的優秀共產黨員;又是為什么黨會出現,這些答案在這一步影片中都可以得到一個很好的解釋,答案就是信仰。
作為網絡編輯這個行業的我們,要怎么樣建立起自己的信仰呢?在網絡編輯低迷的情況下,我們的網絡編輯行業面臨著前所未有嚴峻局面,在這么嚴峻的時刻,我們的老總告訴我們要不怕困難迎難而上,流量低只是一時的事情,只要我們開創新的局面就可以打通新的道路,于是就有了原創的出現。作為一名新時期的網絡編輯,不能只在網上摘抄知識來整理文章,而是更應該了解用戶的需求去創造一些有價值的文章。也許用戶的需求就是我們做網絡編輯的其中一個信仰。
《信仰》這部紀錄片讓我更加清晰的認識到那始終引導我們堅定不移的信仰;《信仰》這部紀錄片讓我明白新時期對共產黨員的要求;《信仰》這部紀錄片讓我清醒的意識到黨和群眾對一名優秀的新時期組工干部的要求;《信仰》這部紀錄片讓我更加深知為人民服務就得有忘我的精神。
人不能沒有信仰,讓我們始終與時代同行,讓信仰為我們導航。努力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做好自己的工作,爭做為人民服務的榜樣。
《信仰》觀后感17
電視記錄片《信仰》講述的是我們老一輩共產黨人光榮的革命奮斗歷史以及他們在艱苦歲月中所表現出來的那種對革命事業執著的追求、崇高的信念,它通過各個歷史時期優秀共產黨員的感人故事、英勇事跡,深刻闡述了共產黨人的核心價值觀,讓我們感知他們那個艱苦年代的價值追求、高尚情操。他們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跡,令人感嘆。
信仰究竟是什么?這也許是我們常思考卻又容易陷于模糊的問題,因為它極其抽象。信仰是指人們對某種理論、學說、主義的信服和尊崇,并把它奉為自己的行為準則和活動指南,它是一個人做什么和不做什么的根本準則和態度。信仰屬于信念,是信念的一部分,是信念最集中、最崇高的表現形式。一個人的信仰是長期生活體驗、內心思考的結果,是人生思想成熟的表現,是人精神層面的最高形式。穩定而牢固的信仰是人思想的積淀,是輕易不可改變的。
我們老一代共產黨人的堅定信仰,產生于他們拯救國家民族于危難之中對于民族、國家大義舍我其誰的強烈時代責任感,在他們苦苦探索改變舊中國積弱積貧狀態,欲爭取民族解放、解救百姓脫離水深火熱時接受的馬克思列寧主義革命理論,而這種精神信仰是共產黨人不怕艱難困苦、為人民利益不惜拋頭顱、灑熱血朝著建立新中國目標的根本精神支撐,因為他們堅信,只有馬克思主義才能救中國。“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這是當年共產黨人的豪氣。“敵人只能砍下我們的頭顱,決不能動搖我們的信仰!因為我們信仰的主義,乃是宇宙的真理!”,這是方志敏烈士踐行信仰中驚天地、泣鬼神的絕唱。革命前輩們至高精神境界中絲毫不沾一點物欲,在堅持真理、踐行信仰、面對生命取舍時,義無反顧,大義凜然,這是我們新一代共產黨人需傳承的寶貴精神財富。我們黨早期領導人彭湃同志,家有“鴉飛不過的田產”,如要享受富貴,他躺著就行了。但正因為他堅信馬克思主義,毅然與封建家庭決裂,走上了與原封建家庭背向的革命道路,發動了農民革命。我們的前輩中許多人出身于地主、資本家家庭,是當時的“富二代”,是“少爺、小姐”,但都因為馬克思主義信仰而舍棄了榮華富貴,在他們面前國家民族的重任勝過一切。
信仰是我們共產黨人踐行為人民服務宗旨的最純凈的精神底色。我們共產黨在馬克思主義革命理論指導下,為國家民族大義、為普天下人民群眾利益而誕生、發展、壯大,沒有一己額外的私利。經過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建設、改革開放到今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我們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將始終為人民利益而不懈奮斗。盡管改革開放后一段時間中,我們黨內出現了較為嚴重的消極腐敗現象,一些黨員干部背離了共產黨人應有的信仰,但那絕不是主流。特別是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更加高度重視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鐵腕治腐,高效治腐,出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我們欣喜地看到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在全黨扎實推展,黨風出現明顯好轉,且黨風廉政建設的體制機制改革正在深入推進,管用務實高效的促進長效化、常態化的制度建設已見成效。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腐朽墮落的資產階級舊思想不可能動搖我們真正共產黨人的'信仰。
信仰是我們新一代共產黨人帶領全國人民實現中國夢的源動力。因為我們共產黨人的信仰,我們曾經做出過莊嚴宣誓。一輩子堅守信仰,踐行誓言是我們每一個共產黨員的使命和責任,這來不得半點虛假和動搖。我們有責任讓人民群眾過上富足生活,有責任振興中華民族,有責任帶領人民群眾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富裕的中國夢。如今,我們已然沒有了老一代共產黨人所經歷的那種艱難困苦環境,我們也可以有自己的合法權益,有自己的溫馨家庭生活。但我們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這樣一些基本原則,那就是人民利益至高無上,大局利益至高無上,工作第一、生活第二,公事在先、私事在后。要經常想想還有許許多多群眾的生活較為困難,他們需要我們共產黨員帶領著脫貧致富,需要我們伸出手扶一把。人民群眾在觀察、審視、評價、監督我們,他們有這樣的權力,因為我們是他們的公仆,我們應該為人民群眾做出優異業績回報供養之恩。
《信仰》觀后感18
為了進一步加強預備黨員和黨員的思想教育,學院積極響應黨的號召,為我們預備黨員和黨員集體放映了大型電視紀錄片《信仰》。看完之后,我受益匪淺。
歷史文獻紀錄片《信仰》由中共中央組織部、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中央電視臺聯合攝制,共三集,第一集:只要做主義真;第二集:壯志換新天;第三季:時代先鋒行。每集時長約50分鐘,以黨的90多年歷程為背景,采用“大背景,小細節”的表現手法,通過講述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優秀共產黨員的感人故事,深刻闡述了共產黨人的核心價值觀。
在第一集“只要主義真”中,一開始用一條驛道以及驛道兩邊的潮汕風格的店鋪徐徐展開故事,為我們講述了信仰的選擇。偉大的先烈彭湃是地主家庭出生,但是卻有著一顆關懷天下的革命的心。太平天國運動、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不甘屈服的中國人一次次奮起抗爭,卻始終未能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和中國人民的悲慘命運。年輕的彭湃,陷入了深深的困惑。最終,彭湃還是作出了信仰的選擇。榮華富貴、高官厚祿、錦繡前程,這是很多年以來人們孜孜以求的夢想,但是被這個雖然年輕卻找到了信仰的革命者棄之如敝履。在信仰的選擇這個部分,最使我動容的是中國共產黨的成立,“這時,與在中國政治舞臺上行縱橫捭闔的各路政治力量相比,它看上去是那樣身形清瘦、勢單力孤,它的成員只有區區50人,但是,它的手中,卻握著最有力的精神武器;它的心里,裝著對馬克思主義的堅定信仰”。我當時就想到我的實際,等我畢業的時候,我也是勢單力薄的青年,什么依靠也沒有,到時候我肯定會經受很大的考驗。現在我知道在那樣的情況下不能退縮,我應該沉靜下來,慢慢地發張壯大自己,最重要的是我的心中一定要時刻裝著自己的信仰。
每次在宣誓的時候我都會非常地激動,身上會起雞皮疙瘩,所以看到軍人們在宣誓,聽到軍人們那響徹天際的宣誓聲,我就會頭皮發麻,能夠深刻感受到那是信仰的堅守。有了堅定的信仰,那么任何事情都是可以成功的。1949年,一切信仰的堅守變成了信仰的勝利。
第二集“壯志換新天”,為我們講述了新中國成立之后進行建設的時期的信仰,新中國成立初期,各項生產都十分艱難,正是憑著心中的信仰才為以后的發展打下堅定地基礎,信仰融入了自強不屈的鞍鋼精神,“王府井大街”讓我們看到信仰是“一團火”,是“一滴水”。大慶油田讓人們意識到信仰凝聚出了創業精神。信仰還鑄就了公仆本色,讓許多人站在了信仰的旗幟下。
在信仰的支撐和推動下,一大批的時代先鋒涌現了出來。安徽鳳陽小崗村的沈浩用生命的代價詮釋了新時期共產黨人信仰的本質;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實現共同富裕的理想。汶川大地震,山河移位、滿目瘡痍、生離死別,這時我們總能看到共產黨人挺身而出,自覺奉獻。但是,不可否認,一些黨員干部的身上出現信仰危機,他們覺得共產主義過于渺茫,社會主義已經失敗,馬克思主義已經過時。忘記了在黨旗下的宣誓,失卻了精神支柱,最終淪為人民的罪人。其實,信仰貴在一輩子的堅守。
看完這部紀錄片,我對人生、對未來有了許多新的認識,人生的追求應該時刻帶著自己的信仰,并在那一路,我們都要一直帶著。
《信仰》觀后感19
按照學校黨委的規定,本人于10月24日至26日在學院黨委的組織下觀看了黨員教育電視片《信仰》,該片分“只要主義真”、“壯志換新天”、“時代先鋒行”3集,以黨的90多年歷程為背景,通過講述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優秀共產黨員堅持理想信念、發揮先鋒模范作用、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的故事,闡述了中國共產黨人的核心價值觀。
通過觀看這部記錄片,我對黨的認識更近了一步,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因為有信仰而有力量,因為有信仰而有目標。作為一名大學生,一名大學生黨員,不可否認,我們現在的信仰意識在慢慢淡化,在多元化的世界里,經濟大潮沖擊下各類思想的撞擊,使得我們最初的信仰在淡化,最初的堅持在淡化,觀看了這部影片,我對信仰的認識和理解更加深入了,也意識到了信仰的重要性,越是經濟浪潮席卷之時,我們越是要有信仰,有立場。那么,我們應該如何堅定自己的信仰呢?
首先,要把信仰永久的刻印在腦海里。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要始終牢記黨的宗旨,自覺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頭腦,帶頭講政治、顧大局、守紀律,更好地立足崗位創先爭優,共同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環境。《信仰》電視片所反映的建國初期王大鍬、張秉貴、王進喜等全國勞動模范,以及在新時期社會主義建設中涌現出來的沈浩、蔣筑英、郭明義、徐虎等模范人物,他們并沒有什么驚天動地的事跡,但他們是在信仰旗幟的感召下展現了一名共產黨員的英雄本色,踐行了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都是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為黨和人民的事業兢兢業業、任勞任怨、鞠躬盡瘁。他們是黨的驕傲,民眾的楷模。
第二,要把信仰融入到平凡的工作中去。
要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充分發揮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作為一名大學生黨員,要忠誠黨的事業,有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積極為同學服務。切實在同學中發揮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
《信仰》觀后感20
衛生局局黨組組織全體干部職工于4月19日觀看了歷史文獻紀錄片《信仰》,該片分“只要主義真”、“壯志換新天”、“時代先鋒行”3集,以黨的90多年歷程為背景,通過講述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優秀共產黨員堅持理想信念、發揮先鋒模范作用、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的故事,闡述了中國共產黨人的核心價值觀。
《信仰》反映了建國初期王大鍬、張秉貴、王進喜等全國勞動模范,以及在新時期社會主義建設中涌現出來的沈浩、蔣筑英、郭明義、徐虎等模范人物,他們是在信仰旗幟的感召下展現了一名共產黨員的英雄本色,踐行了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都是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為黨和人民的事業兢兢業業、任勞任怨、鞠躬盡瘁。他們是黨的驕傲,民眾的楷模。歷史時期的優秀共產黨員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跡使我潸然淚下,通過《信仰》的觀看,特別是眾多英雄模范人物的演繹,認為作為一名普通黨員,所需要一生堅守的是對共產主義的信仰。一個人有了自己的政治信仰,就有了為之追求的目標,就會為追求真理而奮斗,為人民謀利益而感到自豪。那么,信仰是什么呢?
信仰猶如一盞明燈,指引了無數人前行的方向。信仰帶來使命,使命伴之以奮斗。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種信仰,信仰是什么?偉大的革命先驅者孫中山曾經說過:“主義就是一種思想,一種信仰,一種力量。”“思想貫通了以后,便起了信仰;有了信仰,就生出力量。”信仰的力量是強大的,它使千千萬萬的熱血兒女凝聚在一起,眾志成城,萬眾一心,奪取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輝煌勝利;在國家與民族的復興過程中,這種信仰的召喚同樣起到了關鍵作用。回首黨的光輝歷程,歷史的天空上群星閃爍,星光燦爛。從他們身上綻放出的信仰光芒,猶如一座座燈塔,照亮著我們的人生,滌蕩著我們的靈魂,有位哲人曾說過,未經思考的人生是虛度的人生,等于沒有靈魂,不值得一過,而人生的最高思考,就是信仰。信仰就是一個人對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持有。信仰,是一個國家奮勇向前的明燈,是一個民族百折不撓的支撐。有人講,有了信仰,山峰也可以在大海上漂流。這話聽上去似乎不合常理,但卻道出了信仰在人生坐標中的神奇偉力。錚錚鐵骨的鄧中夏,“把骨頭燒成灰我還是共產黨員”;慷慨就義的夏明翰,“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李大釗被反動派三上絞架,卻依然大義凜然:“不能因為反動派今天絞死了我,就絞死了偉大的共產主義”;……這一切的一切,正源于他們心中都有一把人生的標尺——對共產主義理想的堅定信仰。
信仰不是痛苦的折磨,而是前進的動力,是我們人生的航標,只要有信仰就會有目標有夢想便會有方法有結果,成功的種子便會在我們心底慢慢發芽,成長。“勇氣、力量、靈感、和諧,這些想法取代了原先的失敗、絕望、匱乏、限制與嘈雜的聲音。個體的生命將被新的亮光所照耀,生命因而有了新的意義──它得以重塑,充滿了歡樂、信心、希望與活力。”我們得以肩負著責任和信仰,快樂的成長。
把責任當成一種信仰。任何人都有追求榮譽的天性,都希望最大限度的實現自我價值。而要把這種理想變成現實,靠的就是在平凡的崗位上愛崗敬業,勇于奉獻。歌德曾經說過:“你要欣賞自己的價值,就得給世界創造價值。”我們作為特殊職業的一群人,我們醫院的醫務工作者面臨著非常大的挑戰和壓力,我們的高風險低收入,我們的高投入低地位,許多同志紛紛動搖,我們的隊伍在不斷地縮水。愛崗敬業是每一個員工的高貴品質。人,最寶貴的是生命,沒有生命,一切無從談起。而我們的工作,事關人民的健康與安危,事關國家的興旺與繁榮,醫大者仁心仁術,“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既然選擇了醫生,那就要懸壺濟世,救人危難。我們既然選擇了就應竭盡全力,除人類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救死扶傷,不辭艱辛,堅定信仰就會成功。
《信仰》觀后感21
“生命,需要一個支點,正因生命很脆弱。生命一經有了支點,就會強勁起來,就會挺拔和旺盛起來。”信仰是黨員干部最基礎、最重要、最給力的“生命支點”。共產黨人的信仰之燈長明,黨才能立于不敗之地,黨的事業才能不斷創造輝煌。
近日,歷史文獻紀錄片《信仰》在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播出。紀錄片生動的故事、先進的典型、感人的細節,觸動著、啟示著、鼓舞著每一名黨員干部,又一次夯實了他們的“生命支點”。
信仰,于民族是凝聚民心的精神,于政黨是政黨精神的旗幟,于國家是國家意志的核心。于人,則是人生行為的支柱,是對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持有。無論哪個時代、哪個社會,每個人都會有著自己這樣或那樣的信仰,有的信神,有的信佛,有的信教,可謂五花八門、名目繁多。
共產黨人從來不缺少信仰。共產黨人是無神論者,當然不會信仰那些神靈尤物。共產黨人有著人類最崇高的信仰,那就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終實現共產主義。這種信仰是共產黨人世界觀在奮斗目標上的集中反映,是共產黨人先進性的思想基礎,是戰勝艱難險阻的強大動力和精神支柱。無論是在戰爭年代的犧牲,還是在建設時期的奉獻、在平淡工作的堅守,都是他們對信仰的真實寫照。一代又一代的共產黨人,用不一樣的行動詮釋著共產黨人堅定信仰、踐行信仰的共同主題。
然而,在價值多元化、社會物質化、經濟市場化的這天,有些人迷失了信仰。近年來,一些黨員干部抵擋不了金錢、權力、美色等糖衣炮彈的誘惑。當他們身陷囹圄之時,都會在懺悔書中寫到,由于自己放松了學習和思想改造致使理想信念淡化,人生觀、價值觀發生偏差,最終導致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這些黨員干部遲到的懺悔,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他們的變質是從信仰缺失開始的。失去了應有的信仰,就如失去靈魂的軀體,如行尸走獸。他們的失足,也足以讓每一位黨員干部自警自省。
支點一:信仰是黨員干部的立身之本。人無信不立,黨無信不誠。《信仰》故事中的革命先烈之因此永垂不朽、成為人們的精神偶像,就在于他們對信仰的赤誠,甚至為了信仰能夠犧牲一切的大無畏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他們用信仰立身做事,可歌可歐。為官先要做人。黨員干部踐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首先就要立身正。身正最根本的是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從焦裕祿到楊善洲,從孔繁森到王彥生,支撐一代代優秀共產黨人輝煌人生的正是堅定的理想信念。而一些干部之因此犯錯誤,恰恰是正因內心深處的理想信念出了偏差。共產黨人只能一個心眼,一心向著黨,向著社會主義,向著共產主義,決不能搞“三心二意”,否則,就會出問題,甚至步入迷途走向犯罪。
支點二:信仰是干事創業的力量源泉。人無信不力。人的.力量的強大并不來自于強健的體魄,而是來自堅強的信仰。《信仰》故事中的主人翁之因此能夠帶領人民群眾,創造一個又一個的豐功偉績,關鍵在于他們用自己的信仰感染別人,用自己的行動帶領別人,積聚一切向上向善的力量,產生了共產黨人信仰的“云效應”。然而現實中,有些領導干部沒有群眾效應,說話無人聽、辦事無人跟,究其原因,就在于自身信仰出了問題,得不到人民群眾的認同。因而,黨員干部尤其是領導干部,務必堅定信仰,釋放信仰的熱量和能量,傳遞、倍增、扎根信仰的巨大力量,構成上下干事創業的蓬勃生機。
支點三:信仰是價值取向的平衡點。人活著就要有個價值取向。沒有信仰,價值取向就會偏離。黨員干部不是神仙,作為“社會人”存在,也會有物質利益需求。如果信仰不堅定,就會在思想上左右搖擺,進而抵擋不住各種誘惑。當前,大多數共產黨員的信仰是堅定的,理想是崇高的。但是,也有一些黨員干部道德失范,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滋生和膨脹,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發生扭曲,甚至走上了違法犯罪的道路,歸根結底還是信仰模糊、信仰缺失所致。
人生如屋,信仰如柱。堅定信仰,是黨員干部義不容辭的職責。《信仰》是一面鏡子,將激勵著每一個人奮力前行。生命也許短暫而脆弱。“為了信仰奮斗終身”。在生命的長度、寬度和厚度之間,我們不放下長度,但是更要拓展寬度、增加厚度,讓生命支點更加堅實,讓生命軌跡更加完美。
【《信仰》觀后感】相關文章:
《信仰》的觀后感03-20
《信仰》觀后感03-27
信仰觀后感10-23
信仰觀后感07-19
信仰觀后感10-12
《信仰》觀后感范文12-18
《信仰者》觀后感02-24
《信仰》觀后感6篇03-19
《信仰》觀后感5篇01-13
《信仰者》觀后感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