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小妙招分享
幼兒教師小妙招分享(精選5篇)
幼兒教師主要對幼兒進行啟蒙教育幫助他們獲得有益的學習經驗,促進其身心全面和諧發展。幼兒教師在教育過程中的角色決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者,而且是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教師小妙招分享(精選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教師小妙招分享1
妙招一:抽時間單獨和孩子在一起
有些父母工作忙,時間十分寶貴,但再忙也要抽出一定的時間與孩子單獨在一起,這非常重要。要做到這一點的最好辦法,是把與孩子在一起的安排列入計劃,小到一起散步,大到外出郊游,這對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感情聯絡是十分重要的。與孩子一起玩耍時,要遵守他的規則,不要超出他的水平。對于重組家庭,父母應該考慮孩子的特殊情感需求,對于感到孤獨的繼子女,家長應抽出專門時間和他在一起。
妙招二:允許孩子做自己的事情
許多父母認為,替孩子做他感到困難的事是幫助孩子。事實上,這等于告訴孩子他不行,不利于培養孩子的自尊。孩子需要鼓勵和挑戰,要給他解決問題和發現自己能力的機會。當他需要幫助時,指導并協助他去想辦法,尋求答案,而不是代替他做。
妙招三:珍視孩子的物品
不少父母經常控制送給孩子的玩具和書,有時認為某件物品不適合孩子了,但事實上他可能仍然需要它,甚至這種喜歡會持續幾年。因此,在處理某件孩子的物品時,父母不要擅自作主,要由孩子自己決定何時放棄某件物品。
妙招四:在日常生活中尋找可贊賞的事情
在全家一起吃飯時,每個人都分享其他家庭成員的成功和快樂,使這一時刻成為愉快的聚會而不是約束;孩子遇到困難時給予幫助;每個人都是家人注意的對象,受到別人的關懷和愛;可以經常將卡片或畫片貼到門上或放在桌子上,以表示相互的愛;可以在孩子的床頭上掛上兩張照片,一張是他正在做父母贊賞的某件事,另一張是全家人愉快地在一起,以此提醒孩子的可愛和能力。
妙招五:幫助孩子正確處理身體方面的問題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出現粉刺、肥胖和雀斑時,父母要幫助他解決精神上的負擔,并讓他不要太在意自己的外表,意識到這些問題可能是暫時的,也是可以解決的。
妙招六:孩子貶低自己時父母要干預
孩子貶低自己是在傳達一種有礙自尊的信息。這時父母應表現出實事求是的態度和對他的愛,認真地傾聽,然后再告訴他應有的態度。
妙招七:細心捕捉賞識孩子優點
家長如果老把眼光盯在孩子的過錯上不放,就會心生焦慮,對孩子的教育缺乏耐心與信心,會導致孩子往消極的方向發展。在糾正孩子搗亂等錯誤行為的同時,用心發現他身上的優點,細心捕捉他的每一點進步,及時加以肯定和鼓勵。孩子會逐步改掉不良習慣,強化優秀的品質。
妙招八:獨辟蹊徑尋找孩子個性特點
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也不會有兩個相同的孩子,每個孩子都有自身的特點,這些特點是孩子人格的一部分,簡單的斥責和生硬的要求只能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把他推向不健全人格的深淵。發現孩子具有負面的性格特點時,家長先要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尋找孩子特殊性格中的積極因素,因勢利導,幫助孩子一步步走出狹隘的天地,逐漸成為一個優秀的孩子。
幼兒教師小妙招分享2
幼兒進餐小妙招:
1、日常滲透
(1)老師示范
在用餐中可以發現很多孩子常見的不良習慣。這就需要我們老師的以身作則法。我們應該謹言慎行,通過各種途徑方法幫助孩子樹立起良好的進餐習慣。
A、在日常生活和游戲中培養
良好的習慣培養在日常生活中可隨時進行。比如吃飯時的用餐禮儀,有的孩子咳嗽、打噴嚏時沖著別人或沖著碗,不捂嘴或扭頭,污染了自己和別人的飯食,極不衛生。
我們可以在飯后,讓孩子在陽光下觀察在打噴嚏時鼻子里的噴嚏會噴多遠。如果不把鼻子捂起來,會把病菌傳染給別人,同時也是不禮貌的行為。在培養練習中,可通過諸多的游戲讓孩子進行反復練習。
對于中大班的孩子來說,還可對他們采用比賽的形式,如能自己主動吃飯,飯菜交替,吃完自己的一份飯菜的;用餐時能保持干凈,知道將食物殘渣放進空碗的;飯后能整理餐桌,輕輕放回餐具的;飯后安靜游戲,不影響其他用餐孩子的可以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以鞏固孩子良好習慣的形成和以勞動為榮的思想。
B、通過多種形式來鞏固培養良好習慣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經常出現一些吃飯掉米粒、餐具亂扔、洗手方法不正確,沒有秩序、沒有正確的漱口、擦臉的不良現象。我們老師可以通過各種活動形式的開展,如:用兒歌、圖片的形式,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習慣。
例如:講述故事“漏嘴巴的大公雞”,運用音樂節奏認知古詩“憫農”引導孩子吃飯不掉米粒;中班的孩子可以以情境表演“娃娃家”,讓孩子感受餐具亂扔的凌亂場面,然后讓孩子將餐具收拾好,體驗環境整潔的好處,從而使孩子懂得整理餐具的重要性。
(2)同伴榜樣
有時,孩子和孩子之間的交往起著成人無法取代的作用。因此,我們在孩子進餐環節中要充分利用同伴之間的影響關系。讓孩子在別人的表揚聲中知道怎樣做才是正確的,并激發他們樂意向別人學習的欲望。
比如在大班,孩子飯前的正確洗手,雖然老師已經用兒歌等趣味游戲來引導孩子,但是如何來鞏固呢?我們可以讓孩子做小幫手,不僅使洗手時人員有序,而且使孩子的正確行為得到了別人的肯定。
2、觀察引導
孩子的良好行為習慣不是一朝一夕能夠養成的,這就需要我們老師有持之以恒的耐心去不斷引導孩子,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去表揚,去夸大;發現他們的不足,去引導,去反思。歸結下來老師可以根據自己班級孩子的特點,用四種途徑去引導孩子:
(1)物質鼓勵,使孩子自身得到肯定。
對偏食、剩飯的孩子只要他們吃多了一點點,吃快了一點點,老師都應該給予鼓勵,哪怕只是給孩子一朵小紅花,一張小貼紙,都能夠調動孩子的積極性,促使孩子改正偏食和剩飯的不良習慣。
(2)座位安排,使孩子進餐得到興趣。
以前,為了老師的便于管理,我們會把教室內座位在一組的孩子放在一起吃飯。這樣做效果不是很理想,導致孩子吃飯像完成任務。后來,我們老師改變了方法,在桌子上用一些圖片并加上文字讓孩子自由選擇去哪組吃飯,而且還給每一桌取了好聽的名字。這樣每天孩子可以自由選擇,和不同的朋友在一起吃飯,孩子們吃的多了,吃的有趣了,吃的快了。
(3)打預防針,使孩子情緒得到高漲。
通過長期接觸,老師已經基本知道班級里哪些孩子對某種食物能吃多一些,哪些就少吃或者一口不吃。對待這類孩子,我們可以在飯前,先和他們談談話,做做游戲,然后讓孩子們猜猜今天吃什么菜,然后告訴他們多吃這種蔬菜會長高,長聰明,看誰吃得又多又香。這樣,孩子們的情緒被調動,相互比著吃,往往會吃得很香。
(4)逐漸加量,使孩子信心得到增加。
家庭的寵愛往往使有些孩子從小就不吃某種食物,因此要他一下子改過來是不太可能的,也是不太現實的。對這類孩子,我們和保育老師商量后,可以開始給他少盛點,以后逐漸增加,讓他慢慢地逐漸適應,不感到很痛苦。
3、個別糾正
(1)了解觀察,及時溝通
個別孩子進餐情況有特殊,在這個時候,老師就應該注重和保育員、家長的配合交流。對個別能力弱的孩子老師和保育員要隨時觀察,幫助孩子的個別需求,并且及時檢查孩子的行為習慣。及時進行家訪了解孩子實際情況,與家長及時溝通,請家長在家也能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
(2)游戲鞏固,動手操作
對于小班和中班的孩子來說,他們的自我意識比較強,老師如果當面批評指正孩子,會使孩子幼小的心靈得到傷害。老師可以在非正式區角活動中為孩子創設環境,引導孩子來區域中游戲,提供孩子動手練習的機會。比如說可以在生活區中提供大嘴動物和大嘴娃娃,小勺食物,孩子在給“娃娃”喂食的游戲情景中反復擺弄這些材料,有助于手眼協調能力的發展以及自我服務技能的掌握。
(3)餐前談話,增強信心
在餐前活動是我們會讓孩子念一些簡單、有趣的兒歌,并且可以讓能力弱的孩子進行兒歌朗誦,老師及時給予鼓勵“呦,你兒歌念的這樣熟了,待會吃飯一定非常棒。”這樣,兒歌的情境有了,孩子的信心也得到了肯定孩子一定吃得更香,更甜了。
4、保育配合主動性
進餐前:布置好餐桌,準備好餐具。為孩子創設一個干凈、安靜的進餐環境,和帶班老師溝通好,整潔工作已經做好,什么時候可以盛飯菜等。
進餐中:觀察孩子的食量,引導孩子文明進餐、坐姿和使用餐具的方法;隨時提醒孩子不挑食、不偏食,不大聲講話等。保證孩子吃飯時的良好情緒。努力做到吃飯過程中,孩子情緒好,孩子食欲好,食量夠,孩子飲食習慣好,吃得衛生。
進餐后:提醒孩子要吃好最后一口飯才能離開座位,并把餐具、椅子整齊地放在指定的地方。引導孩子養成飯后擦嘴、漱口的習慣。孩子進餐期間,保育老師不能打掃活動室,以免污染吃飯的環境。
幼兒教師小妙招分享3
游戲活動過后,讓孩子安靜下來的方法:
1、可以讓這幾個孩子來說說游戲時發生的有趣的事;
2、可以表揚已經安靜下來的小朋友;
3、可以出示一些幼兒感興趣的東西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
4、可以放些比較寧靜的音樂,或者適當使用一些夸張的體態語吸引那些不安靜的孩子;
5、游戲結束后,孩子們整理的速度不一,可以嘗試用一段鋼琴曲先集中,然后用模仿動作使孩子們安靜下來;
6、可以試試和個別幼兒附耳朵說悄悄話,引起幼兒好奇;
7、活動區結束的時候,可以進行點五官,由慢到快;
8、只要是能吸引幼兒的都是好辦法。新教的歌唱一唱,做做手指游戲啊,都可以的;
9、常規訓練是非常重要的.,無論是幼兒園還是在小學,常規教育、日常行為規范的貫徹執行,在平時的教育實踐中,都不能忽視。常規教育和日常行為規范一抓就靈;
10、老師可以先彈一遍琴,讓小朋友開始整理,過一會兒,再彈一遍,要求小朋友回到座位,并且教師坐在固定的位置上,以眼神示意動作慢的幼兒;
11、當幼兒非常吵鬧時,老師可以與幼兒一起玩《木頭人》的游戲,暫時緩解一下孩子的情緒;
12、可以嘗試請幾個班里吵的孩子來管紀律;
13、老師可以采用彈奏幼兒熟悉的樂曲,幼兒自然會慢慢的安靜下來;
14、在幼兒結束后,可以用琴聲來讓他們安靜下來,如果還不能安靜,你可以停下琴聲,眼睛看著他們,這樣他們就覺得有點不對勁,這一下沒有靜下來的孩子也會靜下來了,你不妨試一試;
15、老師的榜樣作用也是十分重要,平時說話不必那么大聲。有時怕音量不夠,還使勁拍打鈴鼓以作“安靜”提示,老師都能這么大聲,孩子聲音大點也不足為奇;
16、有時候老師可以嘗試靜靜的看著孩子們吵鬧,孩子自然就會發覺老師的態度,從而慢慢安靜下來了,有時候就是彈一首他們喜歡的歌曲,最后他們就會被吸引注意力了。
幼兒教師小妙招分享4
1、區域活動結束時,放固定音樂提醒幼兒快速整理區域。
2、積極運用音樂律動,組織幼兒上課。
3、讓愛說話的幼兒和安靜的幼兒坐在一起,把愛玩鬧的幼兒分開。
4、上課時,有意識的經常提問坐不住的孩子和愛玩鬧的孩子。
5、班級中的三位老師分工合作,配合默契,對待幼兒的態度和觀點要一致,行動統一。
6、給孩子充分的、反復實踐的機會,反復去抓某一件事情,不斷的強化幼兒的行為習慣。在一日生活中,時時處處抓常規。
7、多鼓勵調皮的孩子,幼兒老師要關注、關心所有的孩子。
8、用學過的知識感染幼兒,比如說故事,成語等榜樣事例。
9、老師要不厭其煩的去說、去做,去引導幼兒,隨時告訴幼兒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
10、示范法,讓幼兒與幼兒比較,樹立榜樣互相學習,積極有效的表揚好孩子,樹立幼兒心中的幼兒榜樣。
11、樹立教師威信,要經常抱抱親親孩子。
12、家園同步配合,與家長溝通及時有效,做好家長工作。
13、午睡時按流程操作。
14、讓幼兒學會等待,謙讓,分享。
15、上課時,用目光隨時與孩子交流,讓孩子知道老師隨時關心她。
16、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給幼兒講清楚活動規則,要求。
17、教師多用豐富,形象的肢體動作、語言影響幼兒。
18、進餐時,分組依次進行搬椅子,洗手,吃飯,要求安靜。
19、教師以身作則,從坐,立,行,說等角度為幼兒做出榜樣。
20、重點抓好個別調皮幼兒的常規,重點觀察。
21、兒歌妙用,多用兒歌的形式,影響教育幼兒。
22、多用游戲的形式,進行聽口令行動。
23、在游戲中學習常規。
24、粘貼紅花在常規中起到重要作用。
25、運用文學作品,促進規則養成。
26、師生共同討論,制定活動規則讓孩子參與常規的制定。
27、要求和規則應切合孩子實際。
28、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
29、首先應開班級全體老師會議,共同制定出本班的常規要求。
30、常規就要從小班抓好,且要和老師平時的一言一行相結合起來,從小事抓,從幼兒的吃、睡、玩中進行教育。
幼兒教師小妙招分享5
讓孩子愛上喝水的小妙招
1、利用游戲
讓幼兒在游戲中養成愛喝水的習慣。這種方法比較適合小班幼兒。
小班幼兒的一日活動為游戲所貫穿,教師可以把游戲中的情景或人物延伸到喝水的環節。
例如,小汽車的游戲結束后,教師可以這樣引導幼兒:“小汽車需要加油了!”然后,自然地引入喝水環節。
2、利用兒歌
利用兒歌如“小水滴”引起幼兒喝水的興趣,激發幼兒喝水的愿望。
附:兒歌《小水滴》
小水桶,大肚皮,里面藏著小水滴。
小水滴,別著急,寶寶馬上來接你。
咕嘟嘟,咕嘟嘟,水滴跑進肚子里。
3、環境提示
指通過教室環境滲透引導幼兒多喝水。幼兒的年齡不同,環境創設的內容也應有所不同。
比如,在飲水區,教師把飲水桶或飲水機裝飾成奶牛的樣子,幼兒接水的時候就像在給奶牛擠奶,這樣的環境比較適合小班的幼兒。
到了中、大班,教師可以在飲水區張貼一些圖片來展示飲水對身體的好處。
4、記錄喝水次數
讓幼兒記錄下自己每天喝水的次數和飲水量。這種方法適合中、大班幼兒。
根據幼兒記錄水平的不同,教師可以引導幼兒選擇多種記錄的形式。
比如粘貼小紅花或者用表格做記錄。還可以在每周結束的時候,給喝水較多的孩子給予表揚。
5、經驗交流法
教師可以以“上火”為題展開討論,引導幼兒說說自己“上火”的經驗與大家分享,總結要多喝白開水才不愛上火。
這些活動的開展能使幼兒產生初步的自我服務意識,很好地引導幼兒養成自覺的飲水習慣。
6、給孩子做榜樣
在一天的活動中,教師也是要喝水的,教師的飲水行為也會間接地影響孩子。所以,教師要為孩子樹立榜樣。和幼兒一起飲水,和幼兒一起做飲水記錄。
這一點,我娃班級的老師就做得特別好,下課時間,老師會拿著自己的杯子和孩子們干杯喝水,而且要一飲而盡哦。
【幼兒教師小妙招分享】相關文章:
外傷急救的幾種小妙招08-06
識記文學常識小妙招精選05-09
中考作文提分小妙招06-17
衣服紅酒漬的清洗小妙招08-07
解決夏天穿鞋腳臭的小妙招08-07
保持口氣清新的幾種小妙招08-07
我的節水小妙招作文(5篇)12-21
白領防輻射的七個小妙招08-07
高三簡短勵志小短文分享11-25
晨會分享的英語小故事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