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的教學設計模板
一、教學設計有什么特征
教學設計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為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么的問題。
第二,教學設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教學設計以計劃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
第三,教學設計是以系統方法為指導。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
第四,教學設計是提高學習者獲得知識、技能的效率和興趣的技術過程。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二、優秀的教學設計模板(精選26篇)
作為一名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促進我們快速成長,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那么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優秀的教學設計模板(精選26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優秀的教學設計模板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掌握與茶有關的物質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和心態文化;重點掌握茶行為文化中茶的制作工藝和心態文化中茶藝和茶道的精髓和內涵;培養學生辨析我國茶葉主要類型的能力;培養學生分析、體驗我國茶文化內涵的能力;提高旅游專業學生服務游客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通過內容講解、圖片展示和相關視頻播放講解相關知識,再結合課外任務布置,用任務引領的方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等學習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對我國茶文化的詳細了解和體驗,培養學生熱愛我國傳統文化的情感,熱愛旅游行業的情感;通過對茶藝和茶道精神的領會,培養學生追求飲茶之人“廉、美、和、靜”的價值觀和人生態度。
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掌握茶的種類和功能;茶的其他物質文化、行為文化
2、難點與關鍵:掌握茶藝、茶道的內涵,及其相互之間的關系
教學方法
1、教法:講授法、舉例法、影視圖片展示法
2、學法:討論法、發現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相關教學用具(茶及相關品茶工具等)
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
1、布置學生收集跟茶有關的物品,包括各類茶葉、茶具及與茶有關的資料、圖片。
2、預習與茶相關的知識。
二、課堂問題導入:
1、教師活動:問題“同學們,我國古人的‘開門七件事’是什么?”引入課堂知識。
2、學生思考討論回答:是“柴米油鹽醬醋茶”
3、教師總結并引入本節知識
同學回答后,總結“對,這七件事是‘柴米油鹽醬醋茶’。另外我國古代文人也有七件寶,是‘琴棋書畫詩酒茶’。我們可以看到不管是對一般百姓生活,還是讀書的文人,有一樣東西都是少不了的,那就是‘茶’。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跟茶有關的文化知識”
三、用多媒體課件輔助講解本節課主要知識
知識點一:了解我國茶的種植、飲用歷史及茶的功能
教師活動:引用古代經典有關茶的記錄,講述我國茶的歷史,茶的功能
學生活動:學生討論并回答,還知道哪些有關茶的記錄,功能還有哪些。
主要內容:
1茶的歷史:戰國時的《神農本草》記載:“神農嘗百草療疾,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并記述了茶的藥效和作用,“荼味苦,飲之使人益思,少臥,輕身,明目”。唐陸羽《茶經》中記載:“茶為之飲,發乎神農氏”神農氏就是傳說中的炎帝。就是炎黃子孫的炎。陸羽被譽為茶仙、茶圣、茶神。他所創造的茶學、茶藝、茶道思想,以及他所著的《茶經》,是一個劃時代的標志。
2、茶的化學成分及其功能
茶多酚(降血壓、防癌、保護心血管等)
兒茶素(天然的抗氧化劑,對抗衰老、清除自由基作用明顯)
咖啡堿(能興奮中樞神經,可提高觸覺、嗅覺、聽覺、味覺,并能利尿,消除支氣管及膽管痙攣)
芬芳類物質(芳香開竅,抗毒消炎,利肺排痰)
知識點二:掌握茶的主要種類及其代表名茶
教師活動:結合茶的圖片,講解主要茶的類型,其制作工藝區別,名茶代表。
學生活動:思考并回答浙江省有哪些名茶?
主要內容:
我國茶的主要種類及其特征
1、綠茶:具有香高、味醇、形美、耐沖泡等特點。綠是一種不經發酵制成的茶。葉片及湯呈綠色,綠茶又可分為炒青(西湖龍井)、烘青(黃山毛峰)、蒸青(恩施玉露)和曬清(云南綠)。
2、紅茶:與綠茶恰恰相反,是一種全發酵茶(發酵程度大于80%)。紅茶的名字得自其湯色紅。紅茶與綠茶的區別,在于加工方法不同。紅茶加工時不經殺青,而且萎凋,使鮮葉失去一部分水分,再揉捻(揉搓成條或切成顆粒),然后發酵,使所含的茶多酚氧化,變成紅色的化合物。這種化合物一部分溶于水,一部分不溶于水,而積累在葉片中,從而形成紅湯、紅葉。比較著名的福建大紅袍(武夷巖茶)就是紅茶。
3、烏龍茶:烏龍茶也就是青茶,是一類介于紅綠茶之間的半發酵茶。青茶(烏龍茶)——屬半發酵茶,即制作時適當發酵,使葉片稍有紅變,它既有綠茶的鮮爽,又有紅茶的濃醇。因其葉片中間為綠色,葉緣呈紅色,故有“綠葉紅鑲邊”之稱。
4、黑茶:原料粗老,加工時堆積發酵時間較長,使葉色呈暗褐色。是藏、蒙、維吾爾等兄弟民族不可缺少的日常必需品。
5、花茶:花茶是成品綠茶之一。將香花放在茶胚中窨制而成。常用的香花有茉莉、玫瑰等。以福建、江蘇、浙江、安徽、四川為主要產地。蘇州茉莉花茶,是花茶中的名品;福建茉莉花茶,屬濃香型茶,茶湯醇厚,香味濃烈,湯黃綠,鮮味持久。
知識點三:掌握茶藝、茶道的內涵及其聯系
教師活動:播放我國傳統茶藝表演,總結茶藝表演的順序,講解茶藝、茶道的內涵
學生活動:觀賞茶藝表演,體驗茶文化的魅力,思考并回答茶藝與茶道之間的聯系
主要內容:
茶道:以茶為載體的生活禮儀,是陶冶心情的一種方式,是以沏茶、賞茶、飲茶等美心修德傳承禮節的和美儀式。
茶藝:制茶、泡茶的表演藝術,是發展個性、頓悟人倫的方式
知識點四:了解其他茶文化
教師活動:用PPT介紹其他與茶有關的文化,包括喜愛飲茶的名人。
學生活動:繼續體驗茶文化的豐富內涵
毛澤東吃茶趣聞:毛澤東嗜好茶葉和香煙,尤精于品茶,終身不離茶水,曾寫有“飲茶粵海未能忘”的詠茶名句。在毛澤東身邊工作過的同志回憶說:毛澤東每天睡覺醒來,洗臉后就開始飲茶,一邊喝一邊看報,接待國內外客人總是吩咐警衛員沏茶相待。他喜歡喝杭州龍井茶,飲茶習慣很特別,不僅飲茶水,還將杯中茶渣放進嘴里咀嚼吃下去,總是吃得津津有味。他的吃茶習慣,是青少年時期在家鄉農村養成的。
周恩來與龍井茶:周恩來總是沏龍井茶招待國內外賓客,一杯清茶在手,談笑風生。他很關心杭州梅家塢的龍井茶生產,1965年起曾先后五次到梅家塢視察,鼓勵發展生產。有趣的是,有一次周恩來陪外賓到梅家塢,品嘗龍井絕品“明前茶”,當他知道炒1斤“特級龍井”,茶農要采4萬多個嫩芽時,不忍將茶渣倒掉,便風趣地說:“龍井味道好,要把它全部消滅掉。”說罷便將杯中茶葉全部咀嚼光。
朱德迷茶:朱德不僅愛飲茶,外出視察凡遇茶園、茶場,必去參觀,有時還要題詠。在江西廬山植物園,他詠道:“廬山云霧茶,味濃性潑辣;若得長年飲,延年益壽法。”
魯迅論茶:魯迅愛茶,經常一邊構思寫作,一邊悠然品茗。他當年客居廣州,稱“廣州的茶清香可口,一杯在手,可以和朋友作半日談”。他對品茶有獨到見解:“有好茶喝,會喝好茶是一種清福,首先就必須練功夫,其次是練出來年特別感覺。
四、教學總結
教師結合上述教學內容的講解,總結本節學習要點。
五、課后實踐
布置同學自發結成學習小組參觀茶商店,在實踐中繼續體驗我國茶文化的魅力!
板書設計:
感受茶文化
一、茶的歷史、化學成分及其功能
二、茶文化的組成部分
三、茶的主要種類、制作過程及其代表名茶
綠茶、紅茶、烏龍茶、黑茶、其他茶(黃茶、白茶、花茶、藥茶)
優秀的教學設計模板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中國茶文化的歷史,茶的分類與加工等知識。
2、通過收集材料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合作意識。
教學過程:
(一)導入、引入課題
1、師:同學們,中國是茶的`故鄉,中國人最早發現茶的用途,最早開始飲茶、種茶,人們常說,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可見,茶早已深入人們的日常生活,我國的茶文化源遠流長。
2、引入課題:今天,我們就一起去領略一下茶文化的風采。
(二)匯報收集成果
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匯報本組成果,組長首先介紹分工。
第一組同學用辦“手抄報”的形式向大家介紹茶的起源、茶的原產地以及茶樹適宜生長的環境。
第二組同學以錄相的形式向大家介紹茶的分類:紅茶、烏龍茶、白茶、黃茶、黑茶
第三組同學用講故事的形式告訴大家泡茶用的水有幾種:山水為上、江水為中、井水為下。
第四組同學在優美的古箏樂曲伴奏下,為每位同學泡一杯茶,使同學們感受到茶文化所帶來的獨特感受。
(三)拓展,確定下一研究課題
師:同學們了解了關于茶的很多知識,那么你能動動腦筋想想茶還有什么不同的喝法嗎?
生1:我想如果給茶葉加些紅糖,味道會更好,更有營養。
生2:還可以在泡茶時加些橘子皮,味道會特別清香。師:今天我們對茶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發明了很多種茶的不同喝法,那么下節課我們就去看看茶的現代喝法是怎樣的吧。
優秀的教學設計模板3
一、主題說明:
中國是茶樹的原產地,中國茶文化博大精深。茶文化來源于勞動人民,既可反映勞動人民的勤勞和智慧,又能讓幼兒在參觀、收集等活動過程中對中國茶文化有一個清楚的認識,從而使孩子們從小對我國的民間文化有深刻的印象和深厚的感情。
我們山觀盛產茶葉,茶,幼兒認識,然而,幼兒對茶的認識是一種模糊的,混沌的知覺,它需要我們引導幼兒進行有意義的學習。茶一旦作為貫穿整個活動的情境脈絡,當幼兒以一種知覺重組的方式去了解茶文化時,他們會十分興奮地發現茶文化竟是如此的豐富多彩,與自己的生活竟如此的密切。
通過主題探索,孩子們可以從家長、同伴、書本、網絡等多種途徑來獲取有關中國茶文化的知識,并在參觀、實踐、親子論壇等活動中,培養幼兒細致觀察、大膽表達等多方面的能力,萌發幼兒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的情感,并能掌握自主學習的方法,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其終身奠定基礎。
二、環境創設:
1、請幼兒收集各種茶具(茶壺、茶盒等),在活動室布置“茶苑”。
2、與幼兒一起收集的各種茶葉布置成茶葉展,標上名稱,相互介紹認識。
三、家園共育:
1、家長園地:介紹主題網絡及主要活動安排。
2、建議家長幫助孩子收集有關中國茶文化的資料。
3、家長與孩子共同收集茶具。
4、帶孩子參觀茶葉店,觀察茶葉店的室內布置。
四、活動區提示:
1、角色游戲區:提供茶具、茶盒等,開展采、摘茶葉,買茶葉的游戲。
2、生活區:提供茶葉、茶壺、水,讓幼兒學習沏茶。
3、美工區:提供橡皮泥,學做茶壺。
五、教學活動計劃表:
第一周參觀茶園
1、讓幼兒知道茶葉是茶樹上摘下來制成的。
2、熱愛大自然,并具有環保意識。
社會:訪問茶農
1、了解茶農的一些活動。
2、通過訪問,學習采茶的技能。
認識茶葉知道茶葉有不同的種類,茶葉的名稱有很多。
參觀茶廠通過參觀讓幼兒了解制茶葉的幾道工序。
韻律活動:采茶
1、重點練習采茶的動作。
2、能聽好音樂有節奏地采茶。
第二周看茶藝表演
通過看表演,讓幼兒了解工夫茶的幾道工序,加深幼兒對茶文化的認識。
繪畫:茶盤學習在茶盤的中心和邊緣,用已學過的或自己想象出的花紋對稱、均勻地組織排列,用繪畫表現出來。
欣賞:茶壺欣賞茶壺的各種造型,能從茶壺的外形、圖案中感受美。
體育游戲:去采茶學習在有間隔的物體上行走,要求幼兒走穩,上身保持平衡。
親子論壇:中國茶
1、通過與同伴、老師、家長的交流,進一步了解有關茶文化。
2、能夠大膽提問,積極討論,踴躍參與論壇活動,體驗與同伴共同學習的快樂。
優秀的教學設計模板4
活動目標:
通過了解歷史悠久的中國茶文化,激發了學生對祖國的熱愛,滲透愛國主義教育,教育學生養成檢樸的優良品格。通過實物觀看,觀看茶藝表演,動手沖泡茶葉的一系列的活動,使學生了解世外桃源的特征和茶文化方面的知識。培養學生在活動中收集信息,整理信息,處理信息和模擬表演的能力。
活動方式:
活動形式以班或小隊為單位,在老師的指導下活動。
準備工作:
收集查閱有關的資料、制作相關的課件。
活動重點:
通過了解歷史悠久的中國茶文化,激發了學生對祖國的熱愛,滲透愛國主義教育,教育學生養成檢樸的優良品格。
活動難點:
培養學生在活動中收集信息,整理信息,處理信息和模擬表演的能力。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我們都知道中國是茶的故鄉,歷史悠久。人們常說:"早晨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可見,茶在日常生活中有著很重要的地位。通過上一階段的實踐,我們已經知道了茶的一些基本知識,然而,茶是一個學問很深的話題,要想進一步了解它,我們必須進行深入地探討與研究,同學們,你們想當一回茶博士嗎?這節課,我們來繼續研究有關茶的知識。(板書課題:茶文化)
二、活動過程
1、課前,老師看到同學們收集了很多有關茶的精美圖片和文字資料,并且準備了茶具,根據自己所收集的資料內容,組成了四個小組,下面就請每個小組的負責人說一說,你們小組調查研究的是茶的哪方面知識?課前每個小組都制定了小組活動計劃和方案,用了很多辦方法,以各種不同的渠道獲得了有關茶的資料。今天,我們就從茶的起源、十大名茶、茶與健康和茶藝這四方面來研究茶。首先讓我們共同來了解茶起源,歡迎茶起源小組來告訴我們茶是如何起源?
(1)茶的起源小組
茶,是中國第一國飲,想了解這幾千年歷史的國飲,您來對了地方!茶葉由植物而成飲料已有幾千年歷史,中國是茶葉的故鄉,是發現和利用茶葉最早的國家。世界各地的種茶、飲茶都是直接或間接從中國傳入。
茶葉已經發展成為“柴米油鹽醬醋茶”人們生活日用品,更是我國少數民族“寧停三日飯,不停一日茶”的生活必需品。唐代陸羽著的世界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是這樣記載:“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于魯周公,盛于周朝。”茶葉作為藥用,記載最早是《神農本草經》:神農品嘗百草,遇到七十二毒,用茶而解毒。
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記載:“茶的味道很苦,卻最能降火,又能解酒食的毒,使人神思清爽,不昏不睡。”《吃茶養生記》中記載有:“茶是養生的仙藥,有延年的妙用。”東漢上層社會把茶作為飲料是從周武王以茶代酒開始。到了漢代茶已成商品,漢代王褒的《僮約》中記載了我國最早的茶葉市場。到了唐宋時期飲茶已經普及到平民百姓,宋代王安石說:茶的作用,等于米鹽,不可一日沒有。茶葉開始作為飲料是摘鮮葉煮飲,到南北朝時開始把鮮葉加工成茶餅。后來唐代又創制了蒸青團茶;宋代創制了蒸青散茶;明代創制了炒青綠茶、黃茶,黑茶、紅茶、花茶等;清代創制了白茶、烏龍茶等茶葉由我國的云、貴、川高原向全國傳播,古有“蜀地茶稱圣,蒙頂第一家”的說法。秦統一中國后,茶葉順長江而下傳遍半個中國,現在我國有17個省,900多個縣產茶。又從我國沿海傳向世界50個國家和地區。
茶起源小組詳細的介紹了茶是如何起源的,說的很棒。中國的茶葉,世界聞名,你們想認識我國的十大名茶嗎?掌聲歡迎名茶小組給我們介紹中國的十大名茶。
(2)十大名茶小組
白毫銀針這是一種白茶,產于福建北部的建陽、水吉、松政和東部的福鼎等地。
白毫銀針滿坡白毫色白如銀,細長如針,因而得名。沖泡時,“滿盞浮茶乳”,銀針挺立,上下交錯,非常美觀;湯色黃亮清澈,滋味清香甜爽。由于制作時未經揉捻,茶汁較難浸出,因此沖泡時間應稍延長。白茶味溫性涼,為健胃提神,祛濕退熱,常作為藥用。蘇州碧螺春產于江蘇吳縣太湖之濱的洞庭山。碧螺春茶葉用春季從茶樹采摘下的細嫩芽頭炒制而成;高級的碧螺春,0.5公斤干茶需要茶芽6-7萬個,足見茶芽之細嫩。炒成后的干茶條索緊結,白毫顯露,色澤銀綠,翠碧誘人,卷曲成螺,故名“碧螺春”。此茶沖泡后杯中白云翻滾,清香襲入,是國內著名的名茶,常被作為高級禮品。祁門紅茶祁紅是祁門紅茶的簡稱。產于安徽省祁門、東至、貴池。
祁紅產區,自然條件優越,山地林木多,溫暖濕潤,土層深厚,雨量充沛,云霧多,很適宜于茶樹生長,。祁紅外形條索緊細苗秀,色澤烏潤,沖泡后茶湯紅濃,香氣清新芬芳持久,有明顯的甜香,有時帶有玫瑰花香。祁紅茶宜于清飲,但也適于加奶加糖調和飲用。
六安瓜片產于皖西大別山茶區,其中以六安、金寨、霍山三縣所產品最佳。六安瓜片每年春季采摘,成茶呈瓜子形,因而得名,色翠綠,香清高,味甘鮮,耐沖泡。此茶不僅可消暑解渴生津,而且還有極強的助消化作用和治病功效,明代聞龍在《茶箋》中稱,六安茶入藥最有功效,因而被視為珍品。
杭州龍井龍井,本是一個地名,也是一個泉名,而現在主要是茶名。龍井茶產于浙江杭州的龍井村,龍井屬炒青綠茶,向以“色綠、香郁、味醇、形美”四絕著稱于世。沖泡龍井茶可選用玻璃杯,因其透明,茶葉在杯中逐漸伸展,上下沉浮,湯明色綠,歷歷在目,仔細觀賞,真可說是一種藝術享受。
安溪鐵觀音產于閩南安溪。鐵觀音的制作工藝十分復雜,制成的茶葉條索緊結,色澤烏潤砂綠。好的鐵觀音,在制作過程中因咖啡堿隨水分蒸發還會凝成一層白霜;沖泡后,有天然的蘭花香,滋味純濃。用小巧的工夫茶具品飲,先聞香,后嘗味,頓覺滿口生香,回味無窮。近年來,發現烏龍茶有健身美容的功效后,鐵觀音更風靡日本和東南亞。
黃山毛峰產于安徽黃山,主要分布在桃花峰的云谷寺、松谷庵、吊橋閹、慈光閣及半寺周圍。這里山高林密,日照短,云霧多,自然條件十分優越,茶樹得云霧之滋潤,無寒暑之侵襲,蘊成良好的品質。黃山毛峰采制十分精細。制成的毛峰茶外形細扁微曲,狀如雀舌,香如白蘭,味醇回甘。武夷大紅袍大紅袍是武夷巖茶中品質最優異者。大紅袍名樅茶樹,生長在武夷山九龍窠高巖峭壁上,這里日照短,多反射光,晝夜溫差大,巖頂終年有細泉浸潤流滴。這種特殊的自然環境,造就了大紅袍的特異品質,大紅袍茶樹現有6株,都是灌木茶叢,葉質較厚,芽頭微微泛紅,陽光照射茶樹和巖石時,巖光反射,紅燦燦十分顯目。
云南普洱產于云南西雙版納等地,因自古以來即在普洱集散,因而得名。普洱茶是采用綠茶或黑茶經蒸壓而成的各種云南緊壓茶的總稱,包括沱茶、餅茶、方茶、緊茶等。主要供藏族同胞飲用。普洱茶的品質優良不僅表現它的香氣、滋味等飲用價值上,還在于它有可貴的藥效,因此,海外僑泡和港澳同胞常將普洱茶當作養生妙品。
廬山云霧產于江西廬山。秀甲天下的廬山,北臨長江,南傍鄱陽湖,氣候溫和,山水秀美十分適宜茶樹生長。廬山云霧芽肥毫顯,條索秀麗,香濃味甘,湯色清澈,是綠茶中的精品。
名茶小組準備的可真充分,不僅搜收集了精美的圖片,而且還采集了十大名茶,介紹的很精彩,使我們進一步認識了十大名茶的特點,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對名茶小組的同學表示感謝。我們已經了解了茶的起源、認識了十大名茶,茶對我們的健康有什么好處呢?請茶健康小組的同學來告訴我們其中的科學道理。
3、茶與健康小組
經分析鑒定茶葉內含化合物多達500種左右。這些化合物中有些是人體所必需的成分,稱之為營養成分。如維生素類、蛋白質、氨基酸、類脂類、糖類及礦物質元素等,它們對人體有較高的營養價值。還有一部分化合物是對人體有保健和藥效作用的成分,稱之為有藥用價值的成分。如茶多酚、咖啡堿、脂多糖等。
飲茶可以補充人體需要的多種維生素、蛋白質和氨基酸,還可以補充人體需要的礦物質元素。以茶以養生,健康長壽,茶是健康飲料,文明飲料,這已是大多數人的共識。目前全球有160多個國家與地區近30億人喜歡飲茶。喝茶好處很多。有說飲茶“有百益無一害”,有的說飲茶有十大功能,有的說茶是萬病之藥等等。實事求是地說飲茶至少有如下幾大好處:
(1)抗氧化作用
(2)解毒作用
(3)降脂作用
(4)抗癌、抑癌作用,綠茶可防感冒,紅茶暖胃,青茶減肥,黑茶消滯最好,花茶花香撲鼻,白茶消暑清熱。現代科學大量研究證實,茶葉確實含有與人體健康密切相關的生化成分,茶葉不僅具有提神清心、清熱解暑、消食化痰、去膩減肥、清心除煩、解毒醒酒、生津止渴、降火明目、止痢除濕等藥理作用,還對現代疾病,如輻射病、心腦血管病、癌癥等疾病,有一定的藥理功效。
可見,茶葉藥理功效之多,作用之廣,是其他飲料無可替代的。
1、有助于延緩衰老
2、有助于抑制心血管疾病
3、有助于預防和抗癌
4、有助于預防和治療輻射傷害
5、有助于抑制和抵抗病毒菌
6、有助于美容護膚
7、有助于醒腦提神
8、有助于利尿解乏
9.有助于降脂助消化
10、有助于護齒明目
聽了茶健康小組的研究匯報,我們知道了,茶與我們的健康息息相關,怎樣才能沖泡一壺好茶、怎樣品茶呢?最后,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歡迎茶藝小組為我們做資料匯報。(板書:茶藝)
4、茶藝小組
白鶴沐浴(洗杯)用開水洗凈茶杯并提高茶具溫度烏龍入宮(放茶)按茶與水1:20的比例放茶,可根據個人愛好的茶的濃淡,適當增減茶量懸壺高沖(沖茶)把開水壺提高沖入茶具,使茶葉轉動春風拂面(刮泡沫)用甌蓋或壺蓋刮去漂浮泡沫關公巡城(倒茶)泡一至三分鐘后把茶水依次巡回注入各茶杯韓信點兵(點茶)茶水倒到少許時,一點點倒到各杯里,使茶水濃淡均勻賞色聞香(看茶)觀賞杯中茶顏色,聞茶的香氣品啜甘露(喝茶)先嗅茶香,后嘗茶味,邊啜邊嗅,淺杯細飲師:通過同學們的資料匯報,我們了解了茶的起源,認識了十大名茶,知道了茶與我們的健康有著密切的關系,也了解了一些沖泡茶的方法,同學們,想不想沖泡一壺好茶,來品嘗呢?
5、沖泡
下面,我們就以小組為單位沖泡一壺好茶,讓老師和同學們共同品嘗中國的名茶,要求:首先,請同學們商量一下,你們小組想品嘗哪種名茶,想好后到名茶小組取茶,然后,在我這,取水,沖泡茶,最后,請同學們來品茶,也可以,把你們沖泡的茶送給聽課的老師,讓老師和同學們共同品嘗中國的名茶。在活動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現在,咱們來比一比,哪個小組同學沖泡的茶,味香、色佳、濃淡適宜?活動開始。(放音樂、學生活動)老師和同學們都品嘗了沖泡的中國名茶,味道很純正。
三、總結
今天的活動,同學們通過上網、翻閱圖書、采集實物、詢問有經驗的人獲得了豐富的資料,聽了同學們的資料匯報,老師和大家一樣知道了很多關于茶的知識,同學們成了真正的、名副其實的茶博士,最后,老師希望同學們在家里,能為爸爸、媽媽沖泡一壺味道純正的好茶,做一個孝敬長輩的好孩子。同學們能做到嗎?
優秀的教學設計模板5
【設計意圖】
茶是我國的傳統飲料,在我國,茶的品種繁多,制茶的工藝各種各樣,“飲茶”的方式各不相同,可以說“茶”蘊含豐富的中國傳統文化,本活動通過讓幼兒親自動手制作茶飲料,收集有關茶的知識并將其分類整理,使幼兒在為祖國文化自豪的同時,鍛煉了動手實踐的能力和收集整理資料的能力,同時也培養了團結合作的精神。
【活動目標】
1、認識,了解幾種生活中常見的茶葉。
2、通過品茶,初步認識到茶葉是一種解渴的好飲料。
3、引發制作“茶飲料”的興趣,培養想象力和動手能力。
4、通過對茶文化的了解,激發幼兒對祖國文化的自豪和熱愛。
【活動準備】
1、幼兒在家品嘗家長泡的茶葉,并讓他們在品嘗的過程中了解各種茶的名稱并從家里帶自己喜歡喝的茶葉到幼兒園。
2、綠茶、紅茶等:茉莉花、菊花、玫瑰花冰糖分別放在小盤子里,每個小盤子一把小勺、孩子自己的喝水杯一個。
3、有關茶知識的課件。
4、《茶葉的聚會》故事磁帶。
【活動過程】
1、激發幼兒對茶的興趣:
(1)師:“上星期老師布置了一個任務,讓小朋友回家品嘗爸爸媽媽或者是爺爺奶奶泡的茶,并了解茶的名稱,有誰能把自己品茶的經過和了解到的有關茶的事情,與小朋友一起分享。
(2)請幼兒講述,鼓勵幼兒講述的越多越好,每位幼兒講述完,教師要用一句概述性語言小結。
2、介紹有關茶的知識
(1)將幼兒收集和老師準備的茶葉放在桌子上請幼兒觀察,說一說他們的名字、形狀、顏色以及味道。
(2)播放課件,讓幼兒了解茶葉是怎么生長?人們是怎么進行采摘?如何加工?以及如何沖泡?
(3)聽故事《茶葉的聚會》進一步了解有關茶的文化。
3、讓幼兒自己動手制作茶飲料。
(1)師:小朋友,我們了解了這么多茶的知識,如果讓你發明一種茶的飲料,你會做一些什么樣的茶飲料呢?(讓幼兒互相討論)。
(2)請幼兒將討論的結果和小朋友分享。
(3)幼兒動手動腦發明制作“茶飲料”。
教師要給予幼兒幫助,并提醒幼兒倒熱水時要注意安全。
(4)泡好茶以后,待溫度適宜時請幼兒相互觀察顏色、聞聞氣味、并一邊品嘗一邊向同伴介紹推薦自己的茶飲料也可請同伴品嘗自己制作的茶飲料并根據品嘗者的建議改進配制方法。
【活動延伸】
引發幼兒繼續探究“茶”知識的興趣。
師:“你們想不想知道是哪個國家最先發明喝茶的?(幼兒肯定回答不知道)“如果”我們想了解一種自己不知道的知識,應該怎么做呢?(讓幼兒討論)最后教師鼓勵幼兒運用各種方法去搜集有關茶知識的信息。
優秀的教學設計模板6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9個生字,學會其中的14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小興安嶺美麗的景色和豐富的物產,激發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體會作者準確、生動的語言,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點觀察事物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小興安嶺(板書)看圖片,介紹小興安嶺,什么是嶺(一座山連著一座山,連綿起伏的群山)。看見在小興安嶺上這么多樹,猜一猜想一想這些茂密的森林里有什么呢?
學生回答這些和樹一起才有了小興安嶺的美麗景色。(補課題:美麗的)
(二)初步感知課文
這節課我們就一起去領略一下小興安嶺的美麗景色。
(三)精讀講解
1、學習第一、二自然段:
1)、自讀第一自然段。思考:第一自然段主要告訴了我們什么?你是從哪些詞看出來的?你又是怎么理解的?
明確:第一自然段,告訴了我們小興安嶺的樹木非常多,也非常美麗,從那些詞看出樹多。然后抓住“數不清”“幾百里連成一片”“綠色的海洋”“……”等詞、句、符號來理解,突出小興安嶺森林廣闊無垠,一片綠色,非常美麗的特點。
2)、練習有感情地朗讀第一自然段。
3)、學習第二自然段
體會出作者把第一和第二自然段都歸為總寫小興安嶺的道理:第一自然段總寫是為引出小興安嶺的美麗的事物和景物;第二自然段是為引出四季變化的寫作順序。
2、學習第三自然段
1)、指名讀,其他同學思考:
①你覺得小興安嶺的春天怎么樣?
②作者抓住了哪些景?
物來寫的?看插圖,體會用詞的準確,生動。選取的景物靜中有動,尋找和諧、動人的理由:抽出、嫩綠、融、匯、流、擬人句的體會和對比。用提問題的方式生成原木的采伐和運輸的認識。突出春天剛剛到來時,小興安嶺景色美麗,生機勃勃的特點。
2)、練習有感情地朗讀第二自然段。
3)、小結讀書方法。
(1)先讀課文,感受到了小興安嶺的春天很美麗。
(2)抓住了作者所描寫的詞句進行理解。
(3)通過感情朗讀,體會小興安嶺春天的美麗。
3、學習第四、五自然段
(1)、自由讀課文,自己思考并理解下列問題:
1)、作者在描寫小興安嶺夏天的美麗景色時有哪些你喜歡的好詞好句,用不同的符號標出來。想想它們好在哪里。
2)、作者為什么分了兩個自然段來寫夏天?
3)、給這兩個自然段如果分別加上小標題該怎么加。
(2)、練習有感情地朗讀第四、五自然段。
4、學習第六自然段
(1)、自由讀課文,你覺得小興安嶺的秋天怎么樣?如果你來寫小興安嶺的秋天,你會抓哪些景物來寫的?結合圖片,感受語句的生動。抓住:“飛舞”“獻”等重點詞語來理解,突出了小興安嶺的秋天不但景色美麗,而且物產豐富。
(2)練習有感情地朗讀第六自然段。
5、學習課文第七自然段
按照上面的學習方法自學第七自然段。
(1)小興安嶺的冬天美麗,富饒,作者抓住了樹木、積雪、西北風、紫貂、松鼠等來寫。
(2)雪的描寫按照空中、樹上、地上的順序。讓學生抓住“飛舞”“刮”“只好”“散步”等重點詞語來理解,使學生們體會到小興安嶺冬天的美麗和富饒。
(3)練習有感情地朗讀第七自然段。
6、學習第八自然段
一年四季美麗景色寫完了,該寫結尾了。要表達一種什么樣的感情呢?要贊美小興安嶺的美麗和富饒。怎樣贊美它的美麗和富饒呢?體會“小興安嶺是一座巨大的寶庫,也是一座美麗的大花園。”這樣結尾的好處。
7、如果我們對美麗的小興安嶺想到什么美麗,就寫什么,把想到看到的都寫進去,行不行?(結合板書總結出總—分—總的結構形式和四季的變化順序。)
8、到這兒,課文已經學完了。總結一下課文在寫作上有什么值得我們學習的亮點和特色。升華學生對語言的感受和運用能力以及寫作知識的認識和概括能力。
(四)板書設計
14美麗的小興安嶺
綠色的海洋
總—分—總
四季美麗、誘人
四季的變化順序
春:夏:秋:冬:
巨大的寶庫美麗的大花園
優秀的教學設計模板7
教學要求:
1、初步學會本課14個生字,認識10個生字。掌握由本課生字組成的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了解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美麗的景色,豐富的物產,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生動。學生作者抓住景色特點,進行觀察的方法。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學習了《富饒的西沙群島》,我們感受到祖國南方的風光美如畫。那祖國的北方怎么樣呢?在祖國的東北有許多高大的群山,其中有一座山,名字叫“小興安嶺”,那里可美了,像個大花園。今天,老師就帶同學們到美麗的小興安嶺去走一走、看一看。(板書課題)
1、齊讀課題。
2、引讀“什么的小興安嶺?”生讀“美麗的小興安嶺”。
3、這個“興”字啊,同學們再讀一遍,這個“興”字可以組什么詞?
同學們,你們知道小興安嶺在什么地方嗎?(課件出示地圖解說)
4、教師簡介小興安嶺(課件出示)。
二、初讀課文
學生自讀課文
(一)檢查預習
檢查生字詞掌握情況(課件出示)
rónghuìzhǎngcōng
融化匯成小溪漲滿蔥蔥蘢蘢
dǎngjìnlǚjiàntiǎn
擋住浸在千萬縷利劍舔著
(重點提示:融、漲、蔥的發音)
(1)生讀
(2)去掉音節讀(開火車讀)(課件出示)
(3)只留生字讀(小組賽讀)(課件出示)
(4)用“匯擋浸”三個字組詞(課件出示)
師過渡:同學們寫得真認真,通過剛才的檢測,看來同學們字詞掌握的真不錯,下面我們再來看看同學們對課文的了解情況。
2、檢查初讀課文情況
(1)從課文當中,同學們知道了什么?
(2)這篇課文是按照什么順序寫的?(師相機板書:春夏秋冬)
(3)同學們還知道了什么?
(4)帶著你的感受,再來讀讀課題。
三、講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1、在小興安嶺春天這個美麗的大花園中,都有哪些美麗的景物呢?請同學讀課文第二自然段,用“____”畫出這些景物。(相機板書:樹木積雪小溪小鹿)
2、在這些景物中,你最喜歡哪個景物?說說你的理由(教師相機指導)
如:學生說樹木時
春天到了,樹木抽出新的枝條……
(1)“抽出”是什么意思?(長出)那么課文為什么不用“長出”,而用“抽出”呢?你從中感受到什么?學生思考、自由回答(只要是感受到樹木發芽生長速度快,這樣寫更加生動形象)
(3)指導朗讀:帶著這樣的感受讀一讀
如:學生說積雪和小溪時
(1)你從“淙淙”這個詞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溪水歡快的歌聲,生可自由回答)
(2)如果能把這個詞帶到句子中讀,你會覺得更有滋味,讀讀看。(學生讀相關句子)
(3)誰想一個人讀(指導朗讀)
(4)你聽出了什么?說說你的感受。
(5)全班跟著讀一讀
如:學生說小鹿時
(1)教師引導:課文中的小鹿是帶著怎樣的心情來看自己的影子的?(高興)
(2)你從哪一個詞語感受到呢?(欣賞)
(3)每個詞語都是有感情的,如果把詞語放到課文當中,放到句子當中就有滋味了,同學們快快找到這個句子,自己讀一讀(學生找句子自讀)。
(4)哪個同學來讀讀這個句子?(生再讀)
(5)老師要給你提醒一點:俯下身體喝水,側著腦袋,會讀嗎?(學生讀)
(6)聽著你的朗讀,老師感覺你就是其中的一只小鹿,告訴老師,你在做什么呢?能不能做一下動作給老師看。
師過渡:是啊!春天來了,樹木發芽,積雪融化,……作者寫的有聲有色,誰能繪聲繪色地讀一讀吧,都想讀,那我們就一起讀,注意要一邊讀,一邊做動作(學生讀,教師在旁邊引導做動作)
四、講讀課文第三自然段
師過渡:沿著作者的寫作順序,我們該走進夏天。(由學生答)
1、咱們推薦一位同學來讀一讀夏天。(學生推薦)
2、一生讀,其他同學思考:在夏天這個大花園里,你仿佛看到了哪些景象(生匯報)(教師相機板書:樹木霧太陽野花)
(1)如果說樹木
師引導:樹木這樣茂密,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你會用那些詞?(密密麻麻/蔥蔥蘢蘢/密密層層/嚴嚴實實……)
師再引:如果用一個字呢?(封)從這個字中,你體會到了什么呢?(茂密的枝葉把藍天都遮住了)
師:我們可以把信封封起來,把窗戶封起來,甚至可以把山封起來,那么是誰把藍天封起來?(茂密的樹木)
師:愿意把你的感受通過朗讀傳遞給大家嗎?(朗讀)
師:這個季節中,還有讓你心動的詞或句子嗎?(學生交流)
(2)如果說霧
生讀“早晨,……整個森林……”
師:你仿佛看到了怎樣的景象?
師:那全體女生來讀這句話(女生讀)
師:還有別的句子嗎?
(3)如果說太陽
生讀“太陽出……草地上。”
師:這里有一個多音字,宿舍的“舍”,讀第4聲,還有一個讀____(讓學生說“舍”第3聲,組詞等)。
師:這里把什么比著什么?(太陽金光比著利劍)
師:還有別的句子嗎?
(4)如果說野花
生讀“草地上盛開著……”
師:你仿佛看到了怎樣的景象?(花兒正在比美)。
師:還有誰想讀讀這句話?(生讀)
師:現在老師想和大家一起來讀讀這一段,老師讀每一句話的開頭部分,同學們接讀,明白嗎?(師生共讀:師讀“夏天,”……“早晨,”……“太陽出來了,”……“草地上盛開著”……)
五、講讀第4—5自然段(6分鐘)
師過渡:小興安嶺春天生機勃勃,夏天蔥蔥蘢蘢,秋天和冬天也各具特色呢,請同學們自讀下面的自然段,劃出描寫秋天和冬天特點的句子,一會兒和同學們交流交流好嗎?
學生讀、畫,教師巡視指導(學生匯報,教師相機出示課件)
秋天,白樺和櫟樹的葉子變黃了,松柏顯的更蒼翠了。秋風吹來,落葉在林間飛舞。
冬天,雪花在空中飛舞,樹上積滿了白雪。地上的雪厚厚的,又松又軟,常常沒過膝蓋。
師:秋天讓你感受到____(生交流,師相機板書:松柏蒼翠落葉飛舞)
師:這里為什么用“飛舞”而不用“飄落”呢?(“飄落”只表示樹葉往下落的動態,“飛舞”則表現了落葉隨著秋風悠悠飄落的情景,生動形象)。
師:落葉飛舞讓你聯想到什么?(彩蝶紛飛)
師:你能讀出這種感受嗎?(生讀)
師:你知道嗎,同一個“飛舞”在課文中還出現了呢?請讀:“冬天……
師:從這兩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生交流,師相機板書:雪花飛舞厚雪沒膝)
師:雪下得可真厚呀!來,我們一起用讀來感受這“雪花飛舞、厚雪沒膝”的情景吧!(師生齊讀:冬天……沒過膝蓋)
六、總結全課,留下懸念
總結:今天老師帶領同學們走進小興安嶺這個美麗的大花園,欣賞了這里一年四季的美景,那里的樹木、積雪、小溪、小鹿,那里的白霧、太陽、草地、野花,以及那落葉、雪花飛舞的樣子,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難怪人們會說這是(指課題,生齊讀——美麗的小興安嶺)那么下節課老師將帶領同學們到小興安嶺中尋寶,在尋寶中領略小興安嶺的另一種美麗。
七、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搜集小興安嶺的資料。
板書設計:
美麗的小興安嶺
春樹木積雪小溪小鹿
夏樹木霧太陽野花
秋松柏蒼翠落葉飛舞
冬雪花飛舞厚雪沒膝
優秀的教學設計模板8
教學要求:
1、在讀中品詞品句,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生動。
2、初步認識小興安嶺的美麗富饒,教育學生熱愛大自然。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教學重難點:
體會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的美和學習積累語言,是學習本課的重點;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反復品讀,感受小興安嶺的美麗,是教學的難點。
課前準備:
1、學生搜集有關小興安嶺的資料。
2、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交流搜集的資料,揭題。
學生交流課前搜集的有關小興安嶺的資料。教師根據學生的交流情況,適時地出示課件(中國政區圖,紅點閃爍顯示小興安嶺的位置),幫助學生了解小興安嶺的位置。
二、初讀,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邊讀邊想,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內容?
三、品讀,析文悟情。
1、利用寫春、夏美景的段落,滲透學法:
(1)默讀2~5自然段,想:在小興安嶺一年四季中,你認為哪個季節的景色最美?劃出有關的詞句。
(2)按照學生的交流情況,進行重點指導(次序不定)。
夏天(當學生談到夏天時)
①出示夏天一段的文字課件,請學生說說為什么認為夏天的景色最美,是從哪些詞句讀出來的?(學生自由感知,次序不定)
野花
學生自由讀寫野花的句子,邊讀邊想象畫面。指導讀出野花的美。
樹木
你從這句話知道了什么?是從哪些詞語讀出來的?樹木長得這么密,怎么樣能把它讀出來,自己練習讀。指名讀,請小老師給他評一評。指名讀。
②觀看展示夏天美景的視頻。提問:看了視頻,你想什么了?
春天(當學生談到春天時)
①出示描寫春天一段的文字課件。請這個學生談談為什么認為春天的景色最美。
根據學生的交流情況,教師重點指導:
寫小鹿的句子:
自己讀寫小鹿的句子。你能讀懂了嗎?誰能加動作讀一讀?全體學生起立加動作讀寫小鹿的句子。
比較句子:
樹木抽出新的枝條。
樹木長出新的枝條。
把“抽出”換成“長出”行不行?為什么?可以做動作體會體會。
②春天的這一段,老師也很喜歡,我想讀讀行嗎?教師看著屏幕配樂讀該自然段,學生閉上眼睛想:腦海里出現了怎樣的畫面?
③指名配樂讀該段。學生齊讀,能背的站起來背。
2、總結學法,自主運用:
(1)師生共同總結學習春、夏兩段的方法。課件出示自學要求,學生按要求自學。
自學要求:
①看一看,4、5自然段描寫了秋、冬季節的哪些景物;
②想一想,這些景物美在哪,用“________”劃出有關的詞。
③抓住劃“________”的詞反復讀句子,體會景色的美。
④讀不懂的詞句作上記號。
(2)學生自學。
(3)小組內交流自學情況。要求:有不同意見的,一起討論,看看哪種意見最好;在自學過程中讀不懂的詞句提出來,請小組內同學幫忙。
(4)全班交流學習情況:
①這兩段描寫了哪些景物?在交流過程中,教師擇機請喜歡野果、小動物的同學站起來讀有關的句子,檢查學生讀書情況。
②提出不懂的問題,全班討論。
四、總結,深化認識。
1、學完課文,此時你最想說什么?
2、帶著贊美的感情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五、布置作業,課后延伸。
1、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段落背下來。
2、繼續搜集有關小興安嶺的資料。
板書設計:
美麗的小興安嶺
總述:樹多、景美
分述春夏秋冬
總結:花園寶庫景色美麗
物產豐富
教學反思:
在設計《美麗的小興安嶺》這一課的時候,我打破了傳統的講授式的閱讀教學模式,體現了以下幾個特點:
1、以陶冶情趣為主:這篇課文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所以在學生反復讀課文之后,可以直接引導他們熱愛自然、熱愛祖國美好山河的同時,培養他們愛國主義的情感。
2、以培養能力為主:課程標準提倡培養學生收集信息的能力,雖然是三年級的小學生,但是在父母的幫助下,他們給通過報紙、網絡等渠道去收集想要得到的信息。同時也培養了他們朗讀、欣賞,與人合作的多方面的能力。
3、以發展個性為主: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閃光點,在賞析完課文之后,讓他們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小興安嶺的熱愛。孩子們學習熱情非常高漲,各顯其能,張揚了個性,體現了學科的整合。
優秀的教學設計模板9
一、教材分析
《美麗的小興安嶺》是九年義務教育小學語文第五冊第六單元的一篇課文。本組單元是圍繞“壯麗的祖國山河”這一專題而編寫的。《美麗的小興安嶺》一課圍繞著美麗、誘人,按春、夏、秋、冬的順序來寫,字里行間流露出對小興安嶺的熱愛之情。
今天我用三年級的教材在四年級上課,是因為我的教學進度比較慢,元通中心小學三年級已經把這篇課文學完了。又因為我們三年級是新教材,識字量較大,而且我認為三年級和四年級都是中年級。中年級的語文教學正處于由低年級的識字教學向高年級的閱讀教學的過渡階段,在小學語文中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其主要任務是進行段的訓練,并在段的訓練中培養學生理解詞語、運用詞語的能力。鑒于以上原因我把課文作了如下處理:第一課時,整體感知,抓住重點詞句體會小興安嶺春天的美麗和萬物復蘇、生機勃勃的景象。第二課時學法遷移,自主學習夏、秋、冬,并感知小興安嶺四季的美麗和物產豐富。第三課時加強朗讀、背誦和學生自主介紹,并仿寫家鄉的一處美景。
二、設計理念
1、以讀為本,品讀感悟
《美麗的小興安嶺》一課思路清晰,段落分明,語言生動,用詞準確。依據語文課程標準理念: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為了讓學生在與文本的對話中感知美麗,我安排了自由讀、比讀、齊讀、表演讀、選自己喜歡的段落和句子讀等多種形式,提高學生學習文本的興趣。結合朗讀加強指導,提升朗讀水平,增強語感。
2、以學生為主體,注重能力訓練
整堂課我注重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課的開始引導學生聽去過小興安嶺的人是怎么介紹的,并反饋獲取的信息。欣賞圖片后、與文本初次接觸后,都讓學生談談對小興安嶺的感受,尊重學生獨特的感知。體會到小鹿的可愛時,請學生發揮想象進行續寫。
3、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一篇文質兼美的文章是情感熏陶、審美鑒賞的最佳教材。文中的情感、意境有時是難以完全言傳的。美不是抽象的,美育是感性的,它總伴隨著生動的形象出現。如果學生能看到小興安嶺的真實畫面,他們會驚訝,會陶醉,為親自體會到大自然的美而愉悅,而有所感慨,有所抒發。所以在學生與文本接觸前我以四季的圖片展現小興安嶺的美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主動學習,有所感悟。在講到春天的美景時,我隨機出示小鹿各種各樣可愛的形態,為續寫作好準備。整體朗讀春景前,我播放淙淙的流水聲,不僅幫助學生理解,又使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
借班上課,對教師駕馭課堂,處理好預設和生成絕對是一種考驗。我還年輕,在教學設計和課堂教學中存在很多不足,請各位老師多提寶貴意見,讓我更快地成長。
優秀的教學設計模板10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小興安嶺美麗的景色和豐富的物產,體會作者準確、生動的語言,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點觀察事物的方法。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自主、合作學習及勇于創新的精神。
3、德育目標:激發學生對小興安嶺的向往,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4、創新目標:創設情境,讀中感悟。
教學分析與處理
1、教材分析:這是一篇寫景散文。作者采用總一分一總的結構,展示了小興安嶺一幅幅精美的畫面。感受小興安嶺的四季景色,體會作者用詞準確,學習作者抓住小興安嶺每個季節景色的特點進行觀察的方法,是本課教學的重點。(也是教學難點)
2、學生分析:學生在上一單元已經學習運用多讀多想,讀通課文的讀書方法把課文讀通,已初步具有一定的閱讀基礎。再加上課文里對小興安嶺美麗景色的描寫,更能使學生理解和感悟大自然的神奇和瑰麗。
3、創新點:在課堂上體現學生的個性化,培養創新人格。
4、空白點:學生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合作學習喜歡的內容。
課前準備:
因為搜集和處理信息是構建課內外聯系的重要紐帶,這一課與我們生活緊緊相連,在課前,我要求學生們搜集有關資料,培養學生自覺學習的習慣,同時從心理上做好學習的準備。
教學方法:
研究體驗式創新教學法
教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同學們,你們也許沒有去過小興安嶺吧,那里的景色可美啦!讓我們和作者一起走進小興安嶺,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瑰麗。
二、提供信息點拔啟發
1、根據學生預習情況,提問:課文是按什么順序描寫小興安嶺的美麗景色?你是從哪里知道的?
2、學生有選擇地讀自己喜歡的部分。
3、提問:你最喜歡那個季節的小興安嶺,為什么?
三、學生研究合作交流
1、小組討論共同合作學習。(每個小組討論后填寫研究報告單)
2、學生匯報結果,指導學生朗讀體會作者的喜悅之情。
3、通過同學們的討論,你又喜歡上哪個季節的小興安嶺了?
4、學習了2一5自然段,你認識中的小興安嶺是什么樣的?
5、討論:為什么說小興安嶺是一座美麗的花園,又是一座巨大的寶庫呢?
6、師主共同討論研究,并一起完成板書。
四、反思小結
通過學習這篇課文,你們學會了什么?
五、研究性作業
假設你有機會成為小興安嶺這幅美景中的一員,你希望你會是什么?(學生自由回答)
同學們都能將自己當成大自然中的一棵草、一滴水、一個小生命,那么熱愛我們生活的環境,珍惜我們生存的空間。
優秀的教學設計模板11
設計理念:
《美麗的小興安嶺》是三年級語文教材第四組的一篇課文,課文學學圍繞“美麗”“誘人”,按春夏秋冬的順序來寫,字里行間流露了作者對小興安嶺熱愛之情,文章思路清晰,段落分明,語言生動,用詞準確,是進行單元訓練重點“用詞準確”的一篇典型文章。不過,準確地運用詞語,恰到好處地表達對于剛入三年級不久的學生來說還是一個比較薄弱的環節,還處于學習和積累經驗的階段,而且他們的觀察能力和表達能力也比較有限。因此,提倡學生用自主合作等學習方式,發揮自己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培養學生對事物的正確情感態度。
教學目標:
1、了解小興安嶺一年四季景色的美麗,物產的豐富,激發熱愛小興安嶺,熱愛祖國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學習生字,新詞,能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詞句,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
3、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選擇背誦“春夏秋冬”任意一段。
4、學習作者按四季順序,抓住景物特點,進行觀察的方法。
教學重點:
準確理解課文描寫小興安嶺四季景色的詞句,體會作者用詞造句的準確。
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抓住小興安嶺每個季節景色的特點進行觀察的方法。
教學方法:
合作探究。
時間: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審題質疑、初讀課文:
1、板書課題民,引情激趣
提問:你看了這個題目,想知道什么?
2、初讀課文,自學字詞。
(1)幻燈出字自學提綱,請學生按綱自學。
①輕聲讀課文,想一想課文按什么順序寫。
②默讀學文,用圓點和模線畫生字詞,并出聲讀三遍。
③瀏覽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
這里從內容入手,再次質疑,由因為《美》是寫學的文章,佳詞妙句隨處可見。因此,學生的問題多集中在詞句上,從而落實訓練重點“用詞準確”,而且通過兩次質疑,注意培養和訓練學生的主動,深度參與的意識和能力。
(2)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進行組內交流,由小組長帶領,互相說說自己通過學習,學懂了哪些知識。
(3)在小組交流的基礎上,再進行檢查驗收,由小組派代表發言,教師隨機指導,幫助學生理解“課文欣賞”等簡單詞語,而一些重點的詞語像“蔥蔥蘢蘢、密密層層”等則要做到下一節來理解,做到有主有次,分散學習。
3、學習第一自然段
(1)自由讀一自然段,思考,讀了這段你們知道了什么?
(2)從哪些地方看出樹多?(出示紅松、白樺等的`圖片,讓學生認識,并了解其特點)
(3)自由讀,指導讀,體會“綠色海洋”的美。
二、精讀“春夏”,探疑結法
春夏秋冬四段寫法不致相同,因此我的教學設計暗含著一條“教扶放”的線。
“春”老師領學,“夏”老師引導學,“秋冬”學生自學。
1、我首先說一說“春”段的學習過程:
(1)指名讀:找一找描寫了哪些景物?
(2)輕聲讀:想一想,這些景物怎么美?
這一問題:旨在使學生明白作者是“抓特點”來寫的,從而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來理解課文。
(3)重點理解描寫樹的句子。
首先:作者為什么用“抽出”而不用“長出”,這個問題看我的直觀演示。然后,教師范讀描寫樹的句子,學生仿讀培養學生聽、讀能力。
(4)引讀,這一段:師說,春天醒了!
(學生讀寫樹木的句子,以下類推)雪化了!小鹿跑出來了,……春水流了……原水流淌著……”
(醒、化、跑、流、淌,描繪了春天來到,萬物復蘇,到處一派生機的景象,學生讀后再能想象畫面,概括出春的特點)
夏段的學習過程基本和春的相同。
首先師生共同回憶“春”的學習過程,師生共同總結出學習方法,探疑方法。
一、讀找景物
二、讀寫特點
三、讀悟其情
接著引導學生運用學習方法學習,學習步驟如下:
(1)默讀夏段,自己劃出夏段描寫了哪些景物?填課后2表;
(2)自由讀:小組論一論這些景物怎么美?
在學生自讀匯報時:
(3)重點學習樹的句子,理解夏季小興安嶺樹木有什么特點:抓住“蔥蔥蘢蘢”“密密層層”“嚴嚴實實”,這幾個詞問學生把“密密層層、蔥蔥蘢蘢、嚴嚴實實”置換位置,行不行?因為這幾個詞都是描寫夏天樹海生機盎然的景象的,用詞很有特色,很準確,所以在這里,用了換詞比較的方法來深刻體會用詞的生動準確。
(4)借助錄像理解“浸”、“千百縷像利箭一樣的金光”等詞。
(5)在理解的基礎上引讀,不同的是用“因為…所以”引讀這一段。
因為“夏天樹木長得蔥蔥蘢蘢、密密層層、枝葉把森林封得嚴嚴實實的”所以“早晨……”(通過引談,理清分句之間的因果關系,認識段落中內部句子與句子之間的聯系)
三、自學秋冬,議疑解疑:
運用第2段學習方法,學生自學“秋冬”兩段。
1、小組學習,按上述學習步驟可提出哪些問題
2、小組交流,并填課后2表
3、小組匯報,(抓注“飛舞”“刮”“秋滿”理解)
4、在理論基礎上,配樂感情朗讀,領略“秋冬”之美。
5、用教師提出同學們課初提出的兩個問題,問學生是否明白了。使學生從有疑到無疑。小興安嶺怎樣美?作者怎樣寫?
這一環節主要是以小組為單位,運用方法,放手讓學生自己學習,學生在小組中自由發言,取長補短,能力得到充分發揮,答案夏是集思廣益(往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至此,學生問題一一得到解答,達到解疑目的)。
四、總結全文,感情朗讀
(1)較迂默讀課文,看課后表格思考
小興安嶺都有哪些寶?第一寶是什么?看表格可以說是一目了然地使學生認識到除了“太陽、雪花”等,絕大部分景物都是小興安嶺的寶物,進一步體會到小興安嶺不僅是一座美麗的大花園,也是一個巨大的寶庫,激發學生熱愛之情,在學生回答基礎上老師按片總結如下:小興安嶺不僅是一座美麗的大花園,也是一座巨大的寶庫。
(2)看錄像有感情朗讀課文,使學生感情得到升華。
五、詞句賞晰,鞏固練習。
1、找出文章中的好詞好句,說一說好在哪里?
2、你認為文章哪一段寫得好?為什么?
3、從“春……”中任選一段,感情背誦。
六、自我評價
通過這樣的賞晰,進一步體會作者的用詞準確、生動,也進一步體會小興安嶺的美,激發學生熱愛之情,使學生與作者在情感上產生共鳴,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優秀的教學設計模板1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會寫“匯、刮”,領會左右結構生字寬窄布局的迎讓規律。
2、過程與方法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對小興安嶺的喜愛之情;嘗試運用立樁記憶的方法背誦喜歡的段落。
(2)探究并發現寫春夏秋冬四段的組段規律,學習和積累準確、生動的語言。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出對小興安嶺的喜愛之情。
教學準備:
1.引導學生大致了解本單元學習內容,熟悉課文,找出本課“匯、刮”。
2.準備教學課件。
3.準備有關小興安嶺的資料,制作指導關鍵字及背誦用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板書課題
1、板書課題:美麗的小興安嶺。
2、認讀字詞,指導糾正易讀錯的字音。
白樺、淙淙、嫩綠、漲滿、蘑菇、腦袋、蔥蔥蘢蘢(樹木青翠茂盛)、當美餐。
3、請六位同學分段朗讀課文。要求和評價指標:聲音洪亮,正確流利。
二、提示重點,明確目標
這節課重點探究課文中間部分的行文順序和組段的規律。
三、讀中感悟,積累語言
1.由教師背誦第一段導入,學習第二段──感受春天活力之美。
(1)指導感受“春天,樹木抽出新的枝條,長出嫩綠的葉子”中“抽出”用得準確、生動,充滿了春天的活力之美。
練習朗讀,要求讀出樹木的生機勃勃。
(2)學生自讀、探究整段,找找還有哪些詞“用得真好”。
(3)交流匯報。
重點感悟:“匯”也用得生動形象,充滿了春天的活力之美。
第一步,讀“山上的積雪融化了,雪水匯成小溪,淙淙地流著。溪里漲滿了春水。”
第二步,出示“匯”字。
課件演示,理解“匯”字的意思,形象記憶字形:三點水就如同積雪化成的水,淙淙地流進小溪(“象形”的半口匡)。
第三步,指導書寫“匯”字。指導要點:偏旁三點水,寫在弧線上,上面兩點要寫緊湊一些。
第四步,學生練習寫“匯”字。
第五步,再讀帶有“匯”字的句子。
師:想象雪水“匯”成小溪的景象,有感情朗讀。
(4)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寫小鹿的句子。
引導學生有感情齊聲朗讀:“小鹿在溪邊散步。它們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側著腦袋欣賞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引導學生體會關于小鹿的描寫也充滿了春天的活力之美。
指導要點:加入動作演示,想象、感受小鹿愉快、得意的心情。
(5)交流感受,體會春天的活力之美。
(6)感悟第二自然段的組成。
(不僅寫了樹木抽枝長葉,還寫了樹木周圍的美麗景象)。
師生合作配樂讀第二自然段,(老師讀樹,女同學讀春水,男同學讀小鹿)強化對組段特點的感受。
(7)指導學生用立樁記憶法背誦這一段。
第一步,展示記憶立樁詞:
樹木抽出____長出____
積雪匯成____流著________漲滿____
小鹿散步俯下____側著____欣賞____
第二步,解釋立樁詞
師:左邊是關于“春天小興安嶺的主要景物”的三個詞語,右邊是關于“主要景物具體形象”的若干詞語。
第三步,指導立樁記憶的方法
師:要做到高效背誦,就要找到一根支持背誦的拐杖──先記住要點之間的關系,再利用這種聯系加快記憶。
第四步,練習背誦
①學生自己試背。
②指名背誦,會背的同學一起背,背不熟的可以讀文。
③齊聲背誦。
2.學習第三段──感受夏天蔥蘢之美。
(1)默讀第三自然段,探究發現這段與前一自然段在組段上的相同之處。(也是先寫樹木,再寫樹木周圍的美麗景象)
(2)體會作者是怎樣運用準確、生動的語言寫出夏天草木蔥蘢的特點的。第一步,讀“夏天,樹木長得蔥蔥蘢蘢,密密層層的枝葉把森林封得嚴嚴實實的,擋住了人們的視線,遮住了藍藍的天空。”第二步,默讀,圈出表示特別能表現夏天樹木特點的詞。第三步,交流讀后的感受。第四步,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讀出夏季樹木的蔥蘢之美。第五步,背誦這句話,鞏固立樁背誦法。
(3)書寫“擋”字。
第一步,教師指導書寫。
第二步,學生練習書寫。
第三步,師生合作再讀這句話。
(4)再讀此段描寫樹木周圍美麗景象的部分。
學生自讀:“早晨,霧從山谷里升起來,整個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濃霧里。太陽出來了,千萬縷像利劍一樣的金光,穿過樹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門前的草地上。草地上盛開著各種各樣的'野花,紅的,白的,黃的,紫的,真像個美麗的大花壇。”
(5)交流感受,體會夏季的蔥蘢之美。
3.學生分組自學四、五段──感受秋、冬之美。
(1)學生分為自學第四段的和自學第五的兩大群體,每一群體各以小組為單位自主探究四段或五段。探究發現這兩段與前面“春”“秋”兩個自然段在組段上的相同之處,品味生動形象、富有表現力的詞語。完成表格練習。
(2)小組代表匯報交流自己組的體會。重點引導學生體會這兩段組段也是先寫樹木,再寫樹木周圍的美麗景象,隨文指導學寫“刮”字。重點體會“刮”字左寬右窄,豎勾要長且直。
五、回歸整體,表達感受,總結點題。
第一步,自己準備。
第二步,學習動情地背誦。
第三步,師小結。
六、布置作業,收束全課
利用老師交給的方法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板書設計:
美麗的小興安嶺
匯擋獻刮
春夏秋冬
↓
季節→樹木→其他景物
優秀的教學設計模板13
教學目標:
1、認讀本課生字新詞。
2、體會課文中描寫的手法。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懂得熱愛身邊的自然環境。
教學重點: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小興安嶺的美麗。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審題質疑,初讀課文。
1、板書課題,引情激趣。
提問:你看了這個題目,想知道什么?
2、初讀課文,自學字詞。
(1)幻燈出示自學提綱,請學生按綱自學。
①輕聲讀課文,想一想課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的。
②默讀學文,用圓點和橫線畫出生字詞,并出聲讀三遍。
③瀏覽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
(2)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進行組內交流,由小組長帶領,互相說說自己通過學習,懂得了哪些知識。
(3)在小組交流的基礎上,再進行檢查驗收,由小組派代表發言,教師隨機指導,幫助學生理解“課文欣賞”等簡單詞語,而一些重點的詞語像“蔥蔥蘢蘢、密密層層”等則要等到下一節課來理解,做到有主有次,分散學習。
3、學習第1自然段。
(1)自由讀第1自然段,思考,讀了這段知道了什么?
(2)從哪些地方看出樹多?(出示紅松、白樺等的圖片,讓學生認識,并了解其特點)
(3)自由讀,指導讀,體會“綠色海洋”的美。
二、精讀“春夏”兩段,總結探究方法。
春、夏、秋、冬四段寫法不盡相同,因此教學設計暗含著一條“教——扶——放”的線。
“春”由老師領學,“夏”由老師引導學,“秋”、“冬”由學生自學。
1、教師首先說一說“春”段的學習過程。
(1)指名讀:找一找,描寫了哪些景物。
(2)輕聲讀:想一想,這些景物美在哪兒?
(3)重點理解描寫樹的句子。
首先:作者為什么用“抽出”而不用“長出”?這個問題可以看教師的直觀演示。
然后:教師范讀描寫樹的句子,學生仿讀,以培養學生聽、讀能力。
(4)引讀。
師說:春天醒了!
(學生讀描寫樹木的句子,以下類推)雪化了!小鹿跑出來了,……春水流了……河水流淌著……”
(醒、化、跑、流、淌,描繪了春天來到,萬物復蘇,到處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學生讀后再想像畫面,概括出春天的特點)
2、“夏”段的學習過程基本和“春”段的相同。
首先師生共同回憶“春”的學習過程,師生共同總結出學習方法和探疑方法。
(1)讀——找景物。
(2)讀——寫特點。
(3)讀——悟其情。
3、接著引導學生運用學習方法學習,學習步驟如下:
(1)默讀“夏”段,自己劃出“夏”段描寫了哪些景物。
(2)自由讀:小組議一議這些景物美在哪兒?
(3)在學生自讀匯報時:重點學習描寫樹的句子,理解夏季小興安嶺樹木有什么特點。抓住“蔥蔥蘢蘢”、“密密層層”、“嚴嚴實實”這幾個詞,問學生把這幾詞的位置換一換行不行。因為這幾個詞都是描寫夏天樹海生機盎然的景象的,用詞很有特色,很準確,所以在這里,用換詞比較的方法來深刻體會用詞的生動準確。
(4)借助圖片或錄像理解“浸”、“千百縷像利箭一樣的金光”等詞或句。
(5)在理解的基礎上引讀,不同的是用“因為……所以……”引讀。
因為“夏天樹木長得蔥蔥蘢蘢、密密層層,枝葉把森林封得嚴嚴實實的”,所以“早晨……”(通過引讀,理清分句之間的因果關系,認識段落內部句子與句子之間的聯系。)
板書設計:14美麗的小興安嶺
春——夏——秋——冬
按時間順序描寫
【第二課時】
教學流程:
一、自學“秋”、“冬”兩段,議疑解疑。
運用第2段的學習方法,學生自學“秋”、“冬”兩段。
1、小組學習,看看按上述學習步驟可提出哪些問題。
2、小組交流,做課后習題。
3、小組匯報。(抓住“飛舞”、“刮”、“積滿”等詞進行理解)
4、配樂有感情地朗讀,領略“秋”、“冬”之美。
5、問學生是否明白了課初提出的兩個問題,使學生從有疑到無疑。
小興安嶺美在哪里?
作者是怎樣寫(小興安嶺的美麗)的?
這一環節主要是以小組為單位,運用方法,放手讓學生自己學習,學生在小組中自由發言,取長補短,能力得到充分發揮,回答問題時集思廣益,往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至此,學生的問題一一得到解答,達到解疑目的。
二、總結全文,有感情地朗讀。
1、默讀課文,看課后表格思考。
小興安嶺都有哪些寶?第一寶是什么?看表格可以一目了然地使學生認識到除了“太陽、雪花”等外,絕大部分景物都是小興安嶺的寶物,進一步體會小興安嶺不但是一座美麗的大花園,而且是一座巨大的寶庫,激發學生的熱愛之情,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老師總結如下:小興安嶺不但是一座美麗的大花園,而且是一座巨大的寶庫。
2、看圖書或錄像,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使學生的感情得到升華。
三、詞句賞析,鞏固練習。
1、找出文章中的好詞好句,說一說好在哪里。
2、你認為文章哪一段寫得好,為什么?
3、從春、夏、秋、冬四段景物描寫中任選一段,有感情地背誦。
優秀的教學設計模板14
教學目標:
①理解課文內容,了解作者的寫作順序,
②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受小興安嶺四季的美麗。
教學重點: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受小興安嶺四季的美麗。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流程:
一、導入:
師生談話,讓學生帶著自信走進課堂。
二、板書課題
師生共寫課題,共讀課題。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并標出自然段。
2、看閱讀要求,再讀課文。
①課文是按照什么樣的順序描寫小興安嶺四季的美的?
②你最喜歡小興安嶺的哪個季節的?為什么?
3、師生交流。
四、以讀代講,順學而導。
1、師生共同學習“春”。
①自由朗讀第三自然段,找出你喜歡的句子。并畫出來。
②讀一讀你喜歡的句子。讀的形式可以是多種多樣,小組讀,個人讀,同桌讀。
③知識訓練:
有的……有的……
2、小組學習“夏”“秋”“冬”
閱讀要求:
我讀書,我快樂。
①根據興趣自由選擇季節學習。
②交流心得,享受讀書快樂。
③根據自己喜歡的方式匯報。
3、教師總結。
美麗的小興安嶺四季都是誘人的,春有樹,夏有花,秋有果,冬有雪。此時此刻,你想說些為什么?
4、有感情的朗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五、拓展延伸。
同學們,在我國遼闊的土地上,像小興安嶺這么美麗的風景區還有很多,你們能說出一些風景區的名字嗎?雖然我們不能去看一看,但我們可以去閱讀關于這些風景區的文章去感受,去體會。例如:《桂林山水》《錫林郭勒草原》《葡萄溝》《五彩池》。
板書設計:
美麗的小興安嶺
春:樹
夏:花
秋:果
冬:雪
優秀的教學設計模板15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小興安嶺的主要特點是森林:一年四季,森林最美。夏天的森林尤其顯得特殊。
2.理解課后第3道題的句子里帶點的動詞所表達的意思。
3.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4.配樂感情朗讀課文,并能從描寫春、夏、秋、冬景色的段落中,選一段背下來。
教學重點、難點
1.準確理解課文描寫小興安嶺四季景色的詞句,體會作者用詞造句的準確。
2.學習作者抓景物特點,具體描述的方法。
教學方法
情境教學法,自學指導法,討論交流法
教學媒體
網絡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同學們,通過假想旅行,我們曾到過美麗的日月潭,到過富饒的西沙群島,我們感受到祖國南方的風光美如畫。那祖國的北方怎么樣呢?在祖國的東北有許多高大的群山,其中有一座山,名字叫“小興安嶺”,那里可美了,像個大花園。課本上稱它是:“美麗的小興安嶺”。
你們想去看看嗎?今天陳老師就帶你們一起乘坐飛機,到東北去,繼續我的假想旅行。好嗎?
二、整體感知課文
你們到小興安嶺去旅行,心情一定是愉快的。你們是在明媚的春天去,還是在金黃的秋天去?是在枝葉繁茂的夏天去,還是在白雪皚皚的隆冬去?小興安嶺已經張開她美麗的懷抱,迎接我們這些遠道而來的客人。請快快根據自己的選擇,光臨課文“新視聽”。欣賞你所向往的美景。
三、初讀課文,學會生字,了解詞義
1、欣賞了小興安嶺美麗的四季,小興安嶺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作者是怎樣描述這美麗的景色的呢?讓我們打開電子課本,根據課本中給出的有關提示,預習課文。(讀讀課文,聽聽朗讀,看看有關的鏈接)。
3、預習了課文,你能說說作者眼中的小興安嶺是什么樣子的嗎?(美麗的花園、巨大的寶庫、綠色的海洋)
你從這三個詞語中都知道了什么?(小興安嶺非常美麗、有許多珍貴的東西,樹木非常多而且長得很茂盛。)
小結過渡:是啊!小興安嶺美在四季,美在樹木。那么,在不同的季節,小興安嶺的美又會呈現出那些不同的特點呢?讓我們跟隨作者首先進入春天的小興安嶺。
四、抓住重點句段,品讀體會。
(一)、學習“春天”一段。
1、指名讀。
2、誰來說說作者春天來到小興安嶺都看到了那些景物?
3、作者又是怎樣抓住這些景物的特點來描寫的呢?
點擊圖標,讀懂每一句話。
4、過渡:剛才,我們抓住重點詞語讀懂了這一自然段的每一句話。誰來說說,這一段主要寫了什么?(小興安嶺春天的美麗景色。)
5、怎樣通過朗讀來體現這種生機勃勃的'美呢?大家在朗讀時就要注意突出描寫景物特點的詞語。
(1)、自己體會語氣來讀一讀。
(2)、指名試讀。
小結過渡:聽著大家的朗讀,可以看出,打擊好像還沉浸在小興安嶺生機勃勃的春天里,是嗎?是啊!我們還沒看夠春天的美景呢,夏天已經悄悄地來到了。讓我們迎著夏天燦爛的陽光,再次走進美麗的小興安嶺。
(二)、學習“夏天”一段。
1、學生按上述學習方法,點擊小圖標,閱讀理解課文“夏天”一段。
2、檢查自學
(1)、這一段有幾句話?
(2)、這四句話都像我們介紹了那些景物?
(3)、剛才我們按提示理解了每一句話,你最喜歡哪一句?為什么?
3、概括本段段意。(讀懂了這四句話,誰來說說這一自然段主要想告訴我們什么?)
4、朗讀訓練:這么美的景物,我們來讀讀好嗎?喜歡哪一句的就來讀哪一句。
5、過渡:這一段只用了四句話就把小興安嶺夏天陽光燦爛、濃霧彌漫、樹木蔥蘢、野花盛開的誘人景色展現在我們眼前了,那么,小興安嶺的秋天、冬天又是怎樣的呢?你們想知道嗎?現在,老師就讓你們自己去走一走,看一看。
(三)、按上述方法,學生自學“秋、冬”兩段。并隨時進入討論區把自己的學習收獲與大家交流。
1、檢查自學。指名讀讀自己發表的見解。
2、朗讀課文
(1)、過渡:春天的芬芳、夏天的蔥綠、秋天的金黃、冬天的潔白,構成了小興安嶺一年四季多美的一幅圖畫啊!一個個有聲有色的鏡頭,已經在我們的頭腦的“銀幕”上放映出來,那么,怎樣通過朗讀來體現小興安嶺的美呢?請同學們來到“配音空間站”,(點擊“配音空間站”)。在這里,老師給大家準備了五段音樂,但這些音樂不一定都適合本課的朗讀。請選擇你認為合適的音樂,來配樂朗讀自己喜愛的段落,做一次小小配音師吧!
(2)、學生有選擇地朗讀課文。
4、指名朗讀。
五、課堂訓練
1、過渡:完成了配音任務,同學們的朗讀能力、對美的鑒賞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語文這門課是對我們的聽、說、讀、寫能力的綜合訓練。為了充實我們的頭腦,請大家快快進入“智力加油站”,開始我們的智力加油吧!
2、點擊“智力加油站”。完成“小兔子回家”“詞語橋”、智慧林“等有趣的練習題。
六、開闊視野,豐富知識
通過這次假想旅行,我們看到了小興安嶺一年四季的美景,你還想了解關于小興安嶺的其他知識嗎?那么請點擊“瞭望臺”,盡情瀏覽吧。(點擊“瞭望臺”)
七,進行環保教育。
同學們,只短短的40分鐘,我們大家就在小興安嶺里一同度過了春、夏、秋、冬,你覺得小興安嶺的哪個季節最美?
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小結:是啊!小興安嶺的一年四季都是美的:每當初春,枝新葉綠,雪融溪滿,生機勃勃,到處流淌著濃濃的綠意;時至盛夏,陽光燦爛,枝繁葉茂,各種盛開的野花把小興安嶺裝扮成了一個美麗的大花壇;深秋來臨,果實累累,落葉在林間飛舞,無邊的森林盡是寶藏,秋去冬來,雪壓枝頭,銀裝素裹,潔白的雪花隨風而舞,整個小興安嶺變成了童話般的境界。這美麗的風景已經在我們的心中銘刻,那么要使小興安嶺美麗的風景永遠存在,你認為應該采取怎樣的保護措施呢?請進入“交流區”留下你的想法和建議。進入“交流區”。
指名讀環保建議。
八,課堂小結:
大家談得很好,是啊!走進小興安嶺,就好像走進了我們生命的綠色,我們在融入了對大自然的賞心悅目的同時,也有對自然界現狀的深深地思索。讓這份珍貴的綠意永遠在我們心中銘刻,讓我們攜手,讓小興安嶺的美麗永恒!
優秀的教學設計模板16
教學目標:
1、會認識本課生字20個,其中15個會寫。
2、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部分段落。
3、能讀懂課文的主要內容,感受小興安嶺的美麗,陶冶對自然美的情趣。
4、領悟作者觀察與描寫景物特點的表達方法,積累穩重的好詞佳句。
教學重點:
理解春、夏兩個自然段,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
教具準備:
中國政區圖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解題激趣
1、誰知道小興安嶺在哪里?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出示地圖)
2、引導:讓我們借助課文。了解那里的美麗景色。
二、初步感知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在自己讀懂的地方做上標記。
3、提出讀不懂得問題。
4、學生交流自讀情況:
(1)指名讀、正音、理解詞語問題。
(2)小興安嶺的'哪些景色你最感興趣?讓學生按自己的認識具體說說,表達要明白。
(3)用簡練的語言概括課文內容。
三、布置作業
朗讀課文,喜歡的段落多讀幾遍。
【第二課時】
一、再讀課文,體驗和感受
1、小興安嶺哪個季節的景色最美,為什么?找自己最喜歡的季節讀、品味、體驗,讀出感情。
2、交流體驗與感受。鼓勵學生主動的讀自己喜歡的段落、詞句,并說說喜歡什么,說出真切感受。
(1)你喜歡那個季節的景色,它給你什么美的感受。
(2)老師要步步引導和抓住時機點撥,讓學生在多讀中有所感悟,并與其他學生交流感受。
二、領悟表達方法
1、回顧全文,思考、討論:作者描寫小興安嶺的景色。是按什么順序?開頭和結尾寫什么?
2、讀了課文,欣賞了小興安嶺的景色,你感覺作者抓住了什么來寫四個季節的景色的?
師:抓事物特點表現它的景物的美麗,表達作者對大自然、對小興安嶺的喜愛心情,及其讀者的向往。這種方法同學們要不斷的領悟、學習運用。
三、積累、運用
1、結合課后題思考,練習3,從中找出課穩重自己喜歡的詞語讀讀,體會用詞的準確。
2、生字的識記與書寫
四、布置作業
觀察自己喜歡的一處景物,抓住特點,模仿這一課“總分總”的寫法寫一段話。
教后小結:
本文內容淺顯易懂,文質兼美,不必泛泛地引導理解,完全可以讓學生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背誦精彩段落和優美句子,積累語言,達到以讀帶講的效果。然后讓學生學以致用,模仿寫作,一箭雙雕。
優秀的教學設計模板17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能正確讀寫詞語。
2、有感情朗讀課語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了解小興嶺美麗的景物和豐富的物產,激發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體會作者準確、生動的語言,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點觀察事物的方法。
【學習重難點】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小興安嶺的美與豐富的物產。
2、體會用詞的準確與生動。
【教學時數】
三課時。
【教師準備】
1、收集小興安嶺的資料。
2、結合學生實際制定學法指導,打印下來。
3、準備練習紙。
4、到電教室上課,投影,錄音機,錄音帶。
5、第一課時后指導學生表演和收集摘錄資料。
【學生準備】
1、收集小興安嶺的資料。
2、準備實物(包括葉子、頭飾等)。
3、準備表演。
4、觀察學校附近的景物。
【教學要點】
1、讀準生字詞,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2、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和總-分-總的結構,學習第一、六自然段。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揭題
投影顯示圖片,簡介小興安嶺。板書課題。
問:小興安嶺最大的特點是什么?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1、聽課文錄音,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2、拼讀生字詞,說說哪些詞的意思你明白了。
3、自由讀課文,說說你喜歡哪個季節的景色。
4、齊讀課文,想想,課文按什么順序寫的。
三、講讀課文一、六自然段
1、默讀第一自然段:這段主要寫了什么?
指導理解詞句和朗讀。
小結:這段總起。
2、過渡:接下來寫了小興安嶺的春景、夏景、秋景和冬景。
3、齊讀最后一段:這段主要寫了什么?
指導理解詞句和朗讀。
小結:這段總結。
4、總結:課文是按總-分-總這樣的順序寫的,首先寫了小興安嶺樹木多,再寫春、夏、秋、冬的景色;最后點明它的美麗、富饒。
四、布置自學
四小組各選一段進行學習,組長組織好組員進行朗讀、背誦、表演、制作、繪畫等,還可以請教老師。
(附上給學生的自學指導和練習)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1、理解課文2~5自然段,體會小興安嶺的美,激發愛祖國的感情。
2、學習和理解一些詞句,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
3、在學習過程中得到激勵,培養合作的精神。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口頭填空)課文共有()個自然段,首先(),寫了小興安嶺(),然后(),分別寫了小興安嶺的()景,()景,()景和()景,最后(),寫了小興安嶺()。
過渡:小興安嶺是如此美麗,大家想不想更深入細致地欣賞一番呢?
二、四小組匯報各自的學習情況,在匯報交流中學習2~5自然段
1、一組匯報春景一段:
⑴小組長說出刻組所選用的主要學習方法(朗讀、背誦法;練習法。)
⑵小組朗讀這段。
⑶匯報學習的字詞句:
①寫出本段中帶有下面部首的字,并說說怎樣記憶和區別。
(匯、溪、淙、漲、滿)教師點撥。
②理解欣賞的意思并造句。
③讀這段第一句,比較體會抽出和長出有什么不同。
⑷一組表演背誦這段,評議,給最佳朗誦獎。
⑸全班讀。
2、二組匯報夏景一段:
⑴小組長說出刻組所選用的主要學習方法(聽讀、表演法;欣賞、摘錄法。)
⑵聽課文第三段錄音。
⑶匯報學習的字詞句。
摘錄這段的詞句并說說這些詞句用得好在哪里:
①四字詞:(蔥蔥蘢蘢、密密層層、嚴嚴實實)
②動詞:(長、封、遮、擋、升、浸、穿過、照射、盛開)
③表示顏色的詞:(乳白、紅、白、黃、紫)
④比喻句:(太陽出來了,千萬縷像利劍一樣的金光,照射在工人宿舍門前的草地上。)(草地上盛開著各種各樣的野花,紅的、白的、黃的、紫的、真像個美麗的大花園。)
⑷二組表演背誦這段,給最佳表演獎
3、三組匯報秋景一段:
⑴小組長說出刻組所選用的主要學習方法(查找資料法,理解詞語法)
⑵小組讀第三段。
⑶匯報自學的字詞句:
①找出有關的資料理解詞語:
白樺:
櫟樹:
紅松:
山葡萄:
榛子:
蘑菇:
木耳:
人參:(從書本上找圖片、自己畫的圖畫、字典、詞典上的解釋)
②摘錄詞語并說說用法:
表示顏色的':黃、蒼翠
描寫味道的:又酸又甜又香又脆鮮嫩
③問答:落葉為什么會在林間飛舞?(體會好詞好句)
⑷給出最佳收集獎全班齊讀這段。
4、四組匯報冬景一段:
⑴小組長說出刻組所選用的主要學習方法。(綜合以上的方法)
⑵小組背誦這段。
⑶匯報學習的字詞句:
①給多音字組詞:
沒:momei
藏:cangzang
②填空:這段寫到小興安嶺的動物有:(紫貂黑熊松鼠)
你從課文之外知道的還有:(略)
③填空,再說說用上了括號里的詞語有不什么不同,好在哪里:
A、紫貂和黑熊()躲進各自的洞里。
B、黑熊()用舌頭舔著自己()的腳掌。
C、松鼠*秋天收藏在樹洞里的松子過日子,()還到枝頭散散步,看看春天是不是()來臨。
⑷小組表演下雪的情形和幾種動物的姿態
⑸給出最佳合作獎,齊讀這段
5、質疑問難:
你還有哪些疑問?(小組互相挑戰)
你還收集到哪些資料想告訴大家?
你最喜歡哪個片斷?有感情背誦
學了這篇課文你有哪些重要的收獲?
三、總結全文
1、小興安嶺春夏秋冬的景色多美啊!它是我們祖國的一部分。我們祖國還有很多這樣的美麗富饒的地方。你愿意到這些地方去親眼欣賞美景,并自覺保護這些優美的環境,愛惜這些珍貴的資源嗎?
2、這篇課文描寫景物能抓住特點,寫得具體生動(板書)
四、鞏固延伸
朗讀全文。
畫一幅圖(可選任一季節)。
板書設計:
美麗的小興安嶺
總起:樹木多
春:樹木、積雪、小溪、小鹿
分述夏:樹木、霧、陽光、草地
秋:樹葉、物產
冬:雪、動物
總結:美麗富繞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學設計18
教學目標:
1、閱讀課文,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的特點,了解獨具特色的民風民俗。
2、體會課文的說明方法和語言表達特點。
3、激發學生對民俗文化的探究興趣。
教學重、難點:
1、有感情閱讀課文,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的特色,并能較準確地加以表達。
2、學習抓住事物特點進行敘述的說明方法。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2、學生課前做民居資料的收集。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導語:今天,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去感受我國民居的獨特魅力。
2、齊讀課題。
3、課文由幾篇短文組成?分別向我們介紹了什么民居?
4、朗讀課前導讀,明確本課學習的重點和學習方向。
二、學習第一篇短文《客家民居》
1、學生默讀課文,思考:客家民居有什么特點?
2、學生介紹客家民居的特點,教師做適當引導。
以學定教。從地理位置、獨特作用、特殊材料、奇特結構和文化特征五個方面對客家民居的特點加以分析、理解。(表格、重點句子見后)
重點語句:
a、夯筑起墻厚1米,高15米以上的土樓,它們大多為三至六層樓,一百至二百多見房屋如橘瓣狀排列,布局均勻,宏偉壯觀。
作者用列數字、打比方的方法,生動、形象地說明圓形圍屋外觀和整體布局的特點,讓讀者感到它的壯觀。
b、客家先民崇尚圓形,認為圓是吉祥、幸福、安寧的象征。土樓圍成圓形均按八卦布局排列,卦與卦之間設有防火墻,整齊劃一。
八卦是我國古代的一套富有象征意義的符號,是我國傳統文化的代表之一。客家民居按八卦布局排列,體現了客家先祖崇尚圓形,期盼吉祥、幸福、安寧的民族心理和文化傳統。
三、學習第二篇短文《傣家竹樓》
1、過渡語:我們去云南看看清秀的傣家竹樓。
2、播放課件,學生觀看。
3、說說傣家竹樓給你怎樣的感覺?
“踏上傣家人居住的土地,你就走進了綠色的世界。”這句話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給你怎樣的感覺?
4、出示表格,明確學習任務。
5、小組合作,根據課文完成表格,教師巡視指導。
6、學生匯報學習成果,全班交流。
重點語句:
a、傣族人家至盡仍然保持著“多起竹樓,傍水而居”的習慣。
傣族人居住區地處亞熱帶,氣溫高,雨水多,竹樓有利于防酷熱和濕氣。
b、“建造竹樓是傣家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展示課件,學生齊讀該段。
傣家人是如何建竹樓的?這體現了什么?(先選好地方,打好地基,再立柱架梁;中柱一般是8根,從山上運進村寨時大家都前去迎接,并潑水祝福;一家蓋房全村幫忙。新樓落成時候,還要舉行“架竹樓”儀式。體現了傣家人企求吉祥、平安、興旺、和睦的民族心理)
四、對比兩篇短文的異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和領悟
1、《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兩篇短文,在描寫內容和表達方法上有什么異同?
2、學生回答,教師做適當指導。
指導方向:
a、透過作者的描寫,我們充分感受到了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獨特的魅力。
b、兩種民居的地理環境、形成原因、建筑材料和結構都不同,但人們的向往與追求卻是相同的。
c、兩篇短文都用了一定的說明方法進行介紹。
五、課堂延伸
1、請學生將課前搜集到的我國其他民居的資料做簡單介紹。
2、學生交流,教師出示相關圖片供學生欣賞。
板書設計:
各具特色的民居
“民居奇葩”——客家民居
“綠色之家”——傣家竹樓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學設計19
教學目標
1、讀讀記記“騷擾、偏僻、清風徐來、和睦相處、勤儉持家、秩序井然、遮天蓋地、宏偉壯觀、別致美觀、蜂擁而至、安然無恙、崇山峻嶺”等詞語。
2、默讀課文,了解客家民居、傣家竹樓的鮮明特色,體會中華傳統民居豐富的文化內涵。
3、學習課文準確的說明和生動形象的描述,積累語言,領悟表達方法。
教學重難點
了解客家民居及傣家竹樓的特點,學習列數字、打比方、舉例子的說明方法。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準備
關于各地民居的課件。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
1、據說,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的間諜衛星對中國進行拍照偵察,驚訝地發現在我國福建、廣東的山區里分布著很多的不明大型建筑,或圓或方,美國的間諜人員經過反復分析認為是“導彈發射基地”,從而認為中國的軍事實力不可小視。直到中美建交后,美國人才如夢方醒:那些所謂的“導彈發射基地”實際上是(出示課件:客家民居圖片)客家典型的民居。
2、大家看它像什么?確實很有特色,今天我們就來學習16課——《各具特色的民居》(板書課題)齊讀課題,能以你的聲音告訴老師這是什么樣的民居?(重讀“特色”)
二、檢查預習
課前同學們已經預習了課文,老師來檢查一下大家的學習成果。(出示課件:生詞)認識這些詞語嗎?誰來讀讀?(一生讀)齊讀。
三、學習課文
(一)客家民居
1、課文大家預習得不錯,那對課文的理解又如何呢?我們來看導語中給我們提出了哪些問題,誰來讀?(一生讀)幾個問題?哪兩個問題?(一生說)
2、帶著這兩個問題,我們先來學習奇特的客家民居,請同學們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記住不動筆墨不讀書,在書上留下自己思考的痕跡。
3、交流
(1)客家民居的特點
位置:閩西南、粵東北的崇山峻嶺中
作用:防備盜匪騷擾和當地人排擠
材料:在土中摻石灰,用糯米飯、雞蛋清作黏合劑,以竹片、木條作筋骨
結構:大多為三至六層樓,一百至二百多間房屋如橘瓣狀排列,布局均勻,宏偉壯觀;土樓圍成圓形的房屋均按八卦布局排列
文化特征:吉祥、幸福、安寧;和睦相處;勤儉持家;平等互助
在學生交流到第二自然段客家民居的結構時,課件出示:
它們大多為三至六層樓,一百至二百多間……大部分土樓有兩三百年甚至五六百年的歷史……顯示了傳統建筑文化的魅力。
從這段話中你感受到什么?(客家民居建造堅固,歷史悠久)是啊,客家民居非常堅固,你從那些詞中感受到了?帶著你的理解練讀這段話。找生讀,評價指導。
(2)了解了客家民居的奇特之處,那作者采用了哪些說明方法對它進行說明?有什么好處呢?
主要的說明方法如下:
①列數字:“……夯筑起墻厚1米、高15米以上的土樓。”
大部分土樓有兩三百年甚至五六百年的歷史……顯示了傳統建筑文化的魅力。(具體可感)
②打比方:“它們大多為三至六層樓,一百至二百間房屋如橘瓣狀排列,布局均勻,宏偉壯觀。”
在閩西南……這就是被譽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民居。(形象直觀)
③舉例子:“比如,許多房屋大門上刻著這樣的正楷對聯:‘承前祖德勤和儉,啟后子孫讀與耕’,表現了先輩希望子孫和睦相處、勤儉持家的愿望”(真實可信)
4、總結學法
(出示課件)剛才對客家民居的學習中,我們先是從位置、作用、材料、結構、文化特征方面了解了客家民居的特點,隨后有明確了課文采用了列數字、打比方、舉例子的說明方法來突出它的這些特點。
(二)傣家竹樓
1、對照客家民居的學習方法,咱們四人一小組合作自學一下傣家竹樓(出示課件:傣家竹樓圖片),呆會兒請每個小組選出一名代表進行交流,看哪個小組的發言最精彩。
2、交流
四、課外拓展
1、資料袋
(1)同學們的自學效果顯著,說明大家的學習熱情很高,下面老師提高一點兒難度,大家來看71頁的資料袋部分,課前同學們已經搜集了資料,老師想請同學們當個小導游,你可以自創導游詞,也可以把資料中的重點內容作為導游詞,向大家介紹其中一種民居的特點。先給大家一點兒時間小組交流一下。
(2)學生交流(教師隨機出示這種民居的圖片)
2、同學們的介紹很精彩,老師這兒還有一些各地民居的圖片,大家想不想欣賞一下。(出示課件)
五、布置作業
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富有特色的民居數不勝數,課后請同學們查閱更多的民居資料,與老師、同學共享。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學設計20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⑴讀讀記記“和睦、酷熱、蜂擁而至”等詞語。
⑵默讀課文,了解客家民居、傣家竹樓的鮮明特色。
⑶學習課文準確的說明和生動形象的描述,積累語言,領悟表達方法。
⑷學習對比閱讀的閱讀方法。
2、過程與方法
初讀課文,讀準讀通;再讀課文,整體感知;合作研讀,體會特點;深讀探究,領悟方法;歸納總結,感受文化;拓展延伸,遷移練寫。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中華傳統民居豐富的文化內涵,領悟民族的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底蘊。
教學重點
讓學生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的特色及民風民俗,激起對民俗文化探究的興趣。
教學難點
體會課文的說明方法和語言的表達特點,并學習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去。
教學準備
1、教師制作課件(關于各地民居,如土樓和竹樓的圖片;中國民居郵票圖片);
2、學生搜集有關中國民居的文字、圖片資料,對相關的知識有所了解。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資料展示,揭示新課
1、師: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民族眾多,風俗各異,“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在藝術形式上百花盛開,在民居上也是各有特色。
2、出示民居圖片:,猜猜這是哪個地方的民居?(如,上海石庫門、西藏民居、客家民居、傣家竹樓等)
3、簡介中國民居(見附錄)
這些五花八門的房子,真有點令人眼花繚亂了,這節課,我們就走進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去參觀領略一番。(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讀準讀通
1、自由讀課文,做到正確、流利,讀后劃出不懂的詞句。
2、先利用工具書或聯系上下文自己解決不懂的詞句,再同桌交流。
3、再讀課文,把讀不通順、讀不懂的地方多讀幾遍。
4、檢查詞語認讀及理解情況: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有著怎樣的特點,請同學們帶著這樣的問題自由通讀全文,要求讀準字音。
2、默讀課文,看看你讀懂了什么,有什么疑問,在書上標記一下。
思考: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各有什么特點。
3、初步交流:
⑴交流閱讀感受,分別用一個詞形容它們給你留下的印象。
梳理整理:客家民居──世界民居奇葩
傣家竹樓──傍水而居。(或:綠色之家)
⑵概括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各具特色的民居》側重寫了被譽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土樓和“傍水而居”的傣家竹樓的鮮明特色。
4、把握層次
⑴客家民居層次:
第一段(1):概括介紹客家民居特點、所在的位置和環境,以及在世界民居中的地位。
第二段(2):詳細介紹客家民居突出的特點。
第三段(3):寫圓形圍屋按八卦布局排列及其象征意義。
第四段(3):寫圓形圍屋內部構造特點及體現出的民俗文化特征。
⑵傣家竹樓層次:
第一段(1):概括介紹傣族竹樓的建筑環境。
第二段(2):寫傣族人家“多起竹樓,傍水而居”的傳統習俗及緣由。
第三段(3):講傣族村寨及竹樓的外觀特點。
第四段(4):說竹樓內部結構簡單、寬敞、別致等特點。
第五段(5):寫傣家建造竹樓時的傳統習俗及文化內涵。
四、布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抄寫詞語。
【第二課時】
一、自讀課文,復習導入
1、用較快的速度讀課文,說說“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的鮮明特色。
2、交流:客家民居被譽為“世界民居奇葩”;傣家竹樓“傍水而居”。
二、合作研讀,體會特點
1、劃分小組,提出要求:
⑴分為“客家民居”組和“傣家竹樓”組。
⑵要求:先分讀、議,再相互交流、補充。
2、合作研讀,完成表格:
⑴把“客家民居”組分為三個研讀小組,研究內容:從建筑成因、建筑材料、形狀結構、文化內涵幾方面思考,客家民居為什么被譽為“世界民居的奇葩”?并完成下面的表格。
世界民居的奇葩——客家民居
位置:
作用:
材料:
結構:
文化特征:
⑵把“傣家竹樓”組分為三個研讀小組,研究內容:從建筑成因、建筑材料、形狀結構、文化內涵幾方面思考,傣家竹樓與眾不同之處在哪?并完成下面的表格。
傍水而居——客家民居
位置:
作用:
材料:
結構:
文化特征:
⑶研讀方法:先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讀后標注、整理歸納,最后填表格。各小組交流整理結果后,推選代表準備介紹客家、傣家民居。
3、全班交流,了解民居的特點。
⑴“客家民居”組的各小組代表分別匯報小組研讀成果,小組代表發言后,先本小組其他成員補充,再其他小組補充。
如:“客家民居”表格
世界民居的奇葩——客家民居
位置:閩西南、粵東北的崇山峻嶺中
作用:防備盜匪騷擾和當地人排擠
材料:在土中摻石灰,用糯米飯、雞蛋清作黏合劑,以竹片、木條作筋骨
結構:大多為三至六層樓,一百至二百多間房屋如橘瓣狀排列,布局均勻,宏偉壯觀;土樓圍成圓形的房屋均按八卦布局排列
文化特征:吉祥、幸福、安寧;和睦相處;勤儉持家;平等互助
⑵“傣家竹樓”組同樣交流匯報。
四、深讀探究,領悟方法
1、探究領悟——《客家民居》
⑴自由讀《客家民居》部分,思考是圍繞哪段話來寫的?(畫出中心段落:第一自然段)
⑵讀第二自然段,客家民居“奇”在何處?(用料奇特;造型奇特;特別堅固。)
⑶重點語句理解:
①在閩西南和粵東北的崇山峻嶺中,點綴著數以千計的圓形圍屋或土樓,這就是被譽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民居。
②它們大多為三至六層樓,一百至二百多間房屋如橘瓣狀排列,布局均勻,宏偉壯觀。
③土樓圍成圓形的房屋均按八卦布局排列,卦與卦之間設有防火墻,整齊劃一。
(八卦是我國古代的一套富有象征意義的符號,是我國傳統文化的代表之一。客家民居的圓形圍屋,按八卦布局排列,體現了客家人的祖先崇尚圓形,期盼吉祥、幸福和安寧的民族心理和文化傳統。)
⑷作者用了哪些方法對民居的特點進行說明的,有什么好處?(舉例子、列數字、作比較、打比方等表達方法)
例如,列數字:“……夯筑起墻厚1米、高15米以上的土樓。”(具體可感)
打比方:“它們大多為三至六層樓,一百至二百間房屋如橘瓣狀排列,布局均勻,宏偉壯觀。”(形象直觀)
舉例子:“比如,許多房屋大門上刻著這樣的正楷對聯:‘承前祖德勤和儉,啟后子孫讀與耕’,表現了先輩希望子孫和睦相處、勤儉持家的愿望”(真實可信)
⑸同桌商議,并參考文中插圖,畫一畫客家民居的俯瞰圖。(依據八卦圖,請學生參考比較。)
2、探究領悟——《傣家竹樓》(方法同上)
重點語句理解:
①傣族人家至今依然保持著“多起竹樓,傍水而居”的習慣。
②籬內種植著各種花木果樹,可謂“樹滿寨,花滿園”。
五、歸納總結,感受文化
1、客家民居是中國南方山區的建筑奇葩,它那獨特的風格吸引了眾多中外學者、游客甚至美國的軍事專家。客家民居中,體現了哪些中華傳統文化?(勤儉持家、和睦相處、平等互助等)
2、竹樓是傣族人民因地制宜創造的一種特殊形式的民居,具有建材經濟、冬暖夏涼、防潮防水防震的優點。傣家竹樓中,體現了哪些中華傳統文化?(吉祥平安、團結和睦、家道興旺)
3、總結表達方法:語言簡練準確、平實質樸又生動形象,這是課文兩篇短文在表達上的共同特點。作者運用舉例子、列數字、作比較、打比方等多種說明方法,通俗、生動、準確地對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的特點加以說明,知識性、科學性、趣味性均較強。
4、歸納章旨:
《各具特色的民居》這篇說明文通過側重描寫被譽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土樓和“傍水而居”的傣家竹樓的鮮明特色,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智慧和中華傳統民居豐富的文化內涵。
⒌總結:古人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從這個意義上說,生活在云南西雙版納地區的傣族算得上是最最幸福的人,因為他們常年居住在“竹”樓里,幢幢造型獨特,具有鮮明的民族風格地理特征的傣家竹樓,飄浮在裊裊炊煙和潺潺流水的畫卷里,掩映在茂林修竹和香蕉柚子織成的綠色帷幕中。斑斕多姿的傣族寨子,隨著天地間的長風流水,與自然和為一體。而圓形土樓真無愧是客家民居的典范,它象地下冒出來的“蘑菇”,如同自天而降的“飛碟”。土樓格局的恢宏,令人為之肅然起敬。客家人世代相傳,朝夕相處,團結友愛,和睦共居的大家族的獨特的生活方式,淳樸敦厚,和善好客,刻苦耐勞的民風更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六、拓展延伸,遷移練寫
1、出示課后“資料袋”一組郵票,介紹來歷:我國從1986年4月12日開始至1991年4月25日,總共發行四套民居郵票,即普23、普25、普26、普27,共發行21枚,從一分的內蒙古民居郵票開始至二百分的江西民居郵票,四套郵票全部為影寫版,由北京郵票廠印制,這一幢幢風格各異的普通民居,是我炎黃子孫上下五千年謀生存、圖發展的歷史記錄,是我國勞動人民在民居建筑藝術上不朽的智慧結晶,也是屹立在中華大地上不同民俗風情的人文景觀。票面上的民族建筑,造型生動,圖案漂亮,這方寸之間為我們展示的是一幅幅綺麗多彩的華夏民居風貌。有人夜憩竹樓,有人水上為家,有人把家馱在馬背上,有人享受著窯洞中最古樸的大自然的恩賜……你想了解更多地了解這些郵票上的民居故事嗎?
2、拓展閱讀:關于這組郵票的簡單介紹。(見附錄)
3、布置作業:(選其一)
①選擇你感興趣的一枚民居郵票,上網查詢有關資料,了解民居的成因、建筑特色、流傳價值和與之相關的歷史傳說與民間故事,寫一篇說明短文。
②假如年是小導游,能不能用自己的語言和方式,也同樣生動地把你喜歡的民居的特色和風情一一向旅客們介紹呢?請你寫一篇導游瓷。
板書設計:
8*各具特色的民居
客家民居——世界民居奇葩
民居特點:圓形、八卦布局、設防火墻
文化特征:和睦相處,勤儉持家,平等互助
傣家竹樓——綠色之家
民居特點:多起竹樓,傍水而居
文化特征:團結和睦,吉祥平安,家道興旺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學設計21
課文分析:
中國民居具有古老而獨特的魅力,是中華文明的寶貴遺產,體現了民族的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底蘊。這篇課文是寫我國地方民居的說明文,介紹了特色鮮明的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語言簡練準確、平實質樸又生動形象,這是課文兩篇短文在表達上的共同特點。作者運用舉例子、列數字、作比較、打比方等多種說明方法,通俗、生動、準確地對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的特點加以說明,知識性、科學性、趣味性均較強。
教學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讓學生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的特色及民風民俗,激起對民俗文化探究的興趣;二是體會課文的說明方法和語言的表達特點,并學習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去。
學習目標:
1、學習并積累“奇葩、安然無恙、和睦”等詞語。
2、有感情朗讀課文,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的特點。
3、學習抓住事物特點進行敘述的說明方法。
教學重難點:
了解客家民居及傣家竹樓的特點,學習列數字、打比方、舉例子的說明方法。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準備:
關于各地民居的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在藝術形式上百花盛開,在民居上也是各有特色。看圖片,猜猜這是哪個地方的民居?(播放課件:如上海石庫門、西藏民居、客家民居、傣家竹樓等)這些五花八門的房子,真有點令人眼花繚亂了,這節課,我們就走進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去參觀領略一番。
(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讀通讀準
1、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有著怎樣的特點,請同學們帶著這樣的問題自由通讀全文,要求讀準每個字的字音。看看你讀懂了什么,有什么疑問,在書上標記一下。
2、出示詞語認讀:
閩西南粵東北、奇葩、騷擾、夯筑、竹篾、布局均勻、風雨侵蝕、安然無恙、
和睦相處、勤儉持家、秩序井然、遮天蓋地、清風徐來、蜂擁而來、家道興旺、承前祖
德勤和儉、啟后子孫讀與耕、多起竹樓,、傍水而居、樹滿寨、花滿園。
三、了解民居特點
1、默讀課文,按表格要求在文中畫出相關語句。
客家民居(位置、作用、材料、結構、 文化特征)
2、完成填空后小組交流,共同完成表格填空:
客家民居:
位置:閩西南、粵東北的崇山峻嶺中
作用:防備盜匪騷擾和當地人排擠
材料:在土中摻石灰,用糯米飯、雞蛋清作黏合劑,以竹片、木條作筋骨
結構:大多為三至六層樓,一百至二百多間房屋如橘瓣狀排列,布局均勻,宏偉壯觀;土樓圍成圓形的房屋均按八卦布局排列
文化特征:吉祥、幸福、安寧;和睦相處;勤儉持家;平等互助
3、全班交流,了解客家民居的特點。
四、深讀探究,感知表達特點
1、自由讀《客家民居》部分,思考是圍繞哪段話來寫的?
(畫出中心段落:第一自然段。)
2、讀第二自然段,客家民居“奇”在何處?指名說,互相補充。
(用料奇特;造型奇特;特別堅固。)
3、作者用了哪些方法對民居的特點進行說明的,有什么好處?
(列數字-通過厚1米、高15米以上,三至六層,一百至二百多間房屋,兩三百年甚至五六百年,這些具體的數字,使人準確地了解客家民居的基本特點;打比方-房屋如橘瓣狀排列,生動地寫出了民居獨特的造型。)
4、同桌商議,并參考文中插圖,畫一畫客家民居的俯瞰圖。
(教師出示八卦圖,請學生參考比較。)
五、客家民居中,體現了哪些中華傳統文化?
(勤儉持家、和睦相處、平等互助等。)
六、自讀《傣家竹樓》部分
1、自己設計一張表格,了解傣家竹樓的特點。
2、創設情境,運用方法,介紹傣家竹樓:
(傣家竹樓,以其獨特的建筑形式,優美的風景,成為人們旅游觀光的景點。如果由你來當導游,該如何向游客介紹?請各小組推選選手,共同設計導游詞,參加評比。)
3、評議。
板書設計:
各具特色的民居
客家民居傣家竹樓
世界民居奇葩
教學反思:
朗讀是最經常、最重要的閱讀訓練,也是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思想感情、培養語感的基本途徑。
在教學前,我只是對本課的大綱進行了認真地研讀,看到教學目標中沒有朗讀指導的要求,而本課又是一篇閱讀性的說明文,要求一課時學完。因此在備課中,在我指導學習完客家民居后,我把大量的時間留給學生自學傣家竹樓一部分,并進行課外拓展——請學生當導游解說資料袋中四種民居的特點。
雖然學生的課外知識得到了拓展,但語文課的味道淡了,更像是一節綜合實踐課。如果讓我對教案的內容進行改進,我一定會在指導學習客家民居一部分時加入朗讀指導,如第二自然段中的“它們大多為三至六層樓,一百至二百多間……。大部分土樓有兩三百年甚至五六百年的歷史……顯示了傳統建筑文化的魅力。”相信學生會對客家民居的堅固和歷史悠久有著更為深刻的印象。
縱觀本堂課的教學,我深刻地感受到備課要注重實質,深鉆進去,不能只把側重點放到了形式的研究上。相信有了不斷的反思和改進,我的課堂教學一定會更上一層樓。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學設計22
一、教學目標:
1、學習并積累“奇葩、安然無恙、和睦”等詞語。
2、有感情朗讀課文,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的特點。
3、學習抓住事物特點進行敘述的說明方法。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了解客家民居及傣家竹樓的特點。
難點:學習列數字、打比方、舉例子的說明方法。
三、教學準備:
關于各地民居的課件。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五、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
1.師:今天王老師給大家帶來一份小小的禮物,那就是一段介紹各地民居的圖片。隨著圖片,我們走進了民居的奇妙世界,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在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56個民族。有句俗話說: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表現在民居上更是異彩紛呈,各具特色。
2.師:我們來學習第八課《各具特色的民居》。
走進文中介紹的傣家竹樓和客家民居中去,看一看兩個地方的民居能讓我們感受到些什么?請大家快速默讀課文。
3.師:剛才我們交流了這兩個地方的民居給我們留下的初步印象。可以說是零零碎碎的,現在王老師要把大家分成八個小組,如果在相應的時間里面,你們完成了一個民居的介紹,可以接著學習另一個民居。每個組長手里有兩張卡,組長負責把你自己讀到的關于民居的特點讀給成員聽,組員交流討論,然后發揮你們集體的智慧,運用簡煉的語言概括出民居的特點,組長負責記錄下來。明白了嗎?
默讀課文,按表格要求在文中畫出相關語句。
4.全班交流,了解客家民居的特點。
師:(材料特點)是的,這種特殊的建筑材料建成的房子非常的堅固,據說,這樣的材料建成的房子從來沒有坍塌的情況,反而聽說地震過后,過一段時間,他們居然自動的彌合了。你們說神奇不神奇?這個特點概括的很好,還有什么特點?客家民居“奇”在何處?
師:有兩三百年甚至五六百年的歷史,可見,它的悠久歷史,這也正是客家土樓堅固的特點。在課文的`哪一自然段寫出這些特點的?作者用了哪些方法對民居的特點進行說明的,有什么好處?①列數字-通過夯筑起墻厚1米、高15米以上,三至六層,一百至二百多間房屋,兩三百年甚至五六百年,這些具體的數字,使人準確地了解客家民居的基本特點;(準確)②打比方-它們大多為三至六層樓,一百至二百間房屋如橘瓣狀排列,生動地寫出了民居獨特的造型,(形象直觀)。
無數的游人參觀了客家民居之后,他們都說是天上掉下的飛碟,地上冒出的蘑菇一樣神奇。
6.客家人如何用民居來反應出他們的地方文化特征呢?(幻燈表格)體現了哪些中華傳統文化?(勤儉持家、和睦相處、平等互助等)
師:和睦相處、勤儉持家,這也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在客家民居的體現。這么多人聚居,居然井然有序,毫不混亂。這也是客家先輩對文化的崇尚。正是這樣的一種文化,造就了客家民居如此獨特的風格。怪不得被譽為是——世界奇葩。
7.師:“奇葩”如何理解,知道“葩”是什么嗎?
那么奇葩就是——稀奇的罕見的
師:那么客家民居就是——罕見的民居,稀奇的民居
(二)傣家竹樓
1、師:傣家竹樓的研究成果來亮亮相。
環境優美,“那一幢幢竹樓都藏在濃綠的竹林中”,可以看出環境十分優美,看見全部用竹子造成的竹樓看出四周圍的環境很優美,一個“綠”字概括了傣家環境的特點。
2.師:不僅僅是一個綠色的世界,在里面也非常的舒適,愜意。
這樣的建筑又顯示出傣家人怎樣的文化特征?
吉祥、平安,家道興旺。可以看出傣家竹樓非常明顯的文化特征。
3.師:哦,文中有一個詞非常準確地概括了傣家人的文化特征。“一家蓋房,全村幫忙”,這不正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在傣家竹樓的體現。
師:我們從整體上了解了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的特點。大家能從寫法上看看作者在描寫兩個地方的特色時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處嗎?
a、相同點
1、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都采用了列數字和打比方的手法。
2、兩篇短文都講了民居的形成原因。
3、兩篇短文都通過民居,反映了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
b、不同點
1、開頭不同,客家民居是寫被譽為“世界民居奇芭”。而傣家竹樓是寫身臨其境的感覺。像一位導游,把我們帶到了綠色世界之中。
2、民居形成的原因也不同。客家人是為了防備盜匪的騷擾和當地人的排擠,所以形成了營壘式住宅;傣家人是為了防酷暑和濕氣,所以建造了風格別致的傣家竹樓.
3、結構、建筑的材料不同,風俗習慣也不同。
客家民居給人大、堅固,材料獨特;傣家竹樓給人清新閑適的感覺。
無論是哪種風俗,都不外乎像文中提到的,“承前祖德勤和儉、啟后子孫讀與耕”他們的祖先都希望自己的子孫后代幸福。
傣家竹樓,以其獨特的建筑形式,優美的風景,成為人們旅游觀光的景點。假如你是一位導游,該如何向游客介紹傣家竹樓和客家民居?
課后自由組團,推舉一位導游,相信在你們中間會出現一位:“客家熟,傣家通”的好導游。
板書設計:
各具特色的民居
客家民居傣家竹樓
世界民居奇葩
教學反思:
在教學之初我先問了幾個學生,他們快速說出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的特色和民風民俗,因此,教學中我放手讓學生自學了解。
教學中我重點指導了《各具特色的民居》這部分的學習。
首先我讓孩子們掃讀寫客家民居的部分,找出這部分的中心段。孩子們很迅速找出了“在閩西南和粵東北的崇山峻嶺中,點綴著數以千計的圓形圍屋或土樓,這就是被譽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民居。”然后引導孩子們理解課文“奇葩”,通過這個過程的學習,孩子們知道了這個自然段采用了打比方和列數字的說明方法。
接著,我讓孩子們圍繞“奇”去體味課文。孩子們從客家民居的地理位置、材料、作用、文化特征這幾個方面去認真朗讀品味了課文。
孩子們的觀察比較仔細,介紹某個方面的特點比較具體。但是在孩子們的小練筆中我發現孩子們的介紹比較枯燥,不能應用多種多樣的說明方法使文章顯得形象生動。孩子們的習作能力還要進一步提高啊!這個任務也是任重而道遠啊!
教學中我發現孩子們的注意力不太集中,對于這種說明性題材的文章,如何能抓住孩子們的注意力,激發孩子們學習的興趣是我下一個教學面臨的新課題!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學設計23
教學目標
1、讀讀記記“騷擾、偏僻、清風徐來、和睦相處、勤儉持家、秩序井然、遮天蓋地、宏偉壯觀、別致美觀、蜂擁而至、安然無恙、崇山峻嶺”等詞語。
2、默讀課文,了解客家民居、傣家竹樓的鮮明特色,體會中華傳統民居豐富的文化內涵。
3、學習課文準確的說明和生動形象的描述,積累語言,領悟表達方法。
教學重難點
了解客家民居及傣家竹樓的特點,學習列數字、打比方、舉例子的說明方法。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準備
關于各地民居的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課題
同學們,我們這節課來聊聊我國的民居,你們都知道我國都有哪一些有特色的民居呢?(生交流)縱橫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孕育五十六個古老民族,織就一幅幅綺麗多彩的華夏民居風貌:有人夜憩竹樓,有人水上為家,有人把家馱在馬背上,有人享受著窯洞中最古樸的大自然的恩賜……這節課,我們就走進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去參觀領略一番。(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感受特點
1、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有著怎樣的特點,請同學們帶著這樣的問題快速閱讀全文,邊讀邊畫出他們各自的特點。
2、小組交流一下你們畫出了他們怎樣的特點?
師:老師在下面看見咱們同學都找得非常好,那你能分別用一個詞形容它們給你留下的印象嗎?
客家民居──宏偉壯觀世界民居奇葩,那么“奇葩”是什么意思?堅固
傣家竹樓——別致美觀綠色之家
同學們掌握得不錯,那么,讓我們再次走進“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細細地體會他們獨特的風格吧!(課件出示民居圖片)
三、小組交流了解民居特點
1、老師這里有一些自學的要求,請同學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小組活動。(課件出示自學要求)
(1)小記者調查
這是以小記者的身份,來到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做一番調查,調查的內容就是老師發給你的表格(一)小組同學可以選擇你喜歡的民居進行討論交流,并把表格填好,如果時間充足的話,可以兩個都做。
(2)筆者座談會
這是一篇介紹民居鮮明特色的說明文。文章的語言簡練準確、平實質樸又生動形象,作者也用到了很多的說明方法對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的特點加以說明的,你們可以選擇表格(二)來看看作者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有什么好處?
(3)小導游解說
如果讓你來當導游,你會如何向大家介紹呢?“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呢?小組同學共同設計好導游詞。
(4)旅游觀光
這是你參觀完“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之后,以一個旅游者的身份,談談自己的收獲和感受。
你們還可以以其它的形式來展示一下他們獨特的風格,小組同學任選一種形式學習,老師給你們十五分鐘的時間準備,待會兒咱們各小組上臺展示一下,看看哪個小組同學設計得好,展示得好。
2、各小組交流準備
3、全班交流,了解民居的特點。
4、師小結:同學們對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的特點了解得非常清楚,聽了你們的交流,我們真是感受到了走進了客家的歷史與生活,走進了風格獨特的傣家竹樓。
四、課外延伸
1、其實除了這兩個典型的民居外,我國其它地方的特色民居,請同學們仔細來欣賞一下,體會它們的獨特之美。
2、師小結:中國民居具有古老而獨特的魅力,是中華文明的寶貴遺產,他們體現了民族的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底蘊。課后同學們可以選擇你感興趣的民居,上網查詢有關資料,了解民居的成因、建筑特色、流傳價值和與之相關的歷史傳說與民間故事等等,下節課我來一個“觀光多姿多彩的民居”綜合實踐課,同學們可以用自己喜歡的形式向大家介紹。
教學反思
回顧這堂課的教學,我發現自己存在了很多的問題:
一、對教材的把握不深入,不熟練
自己對課文的整體把握不夠深入,課文的內容也不是很熟練,以致于在學生進行自學交流展示的時候,學生已經找出了列數字的句子,其實自己的意思是讓學生再找出打比方的句子,而說成了是繼續找“列數字”的句子,使學生顯得很茫然,不知從哪兒入手。一是因為教材不熟練,二是因為緊張吧!
二、對學生的指導、評價不到位
這節課我主要采用學生自學的方式進行,但是效果卻不盡人意。反思一下自己,我覺得課堂上對學生點得不到位,自學的方式也沒有跟學生交代清楚,指導的方法也少,使學生在活動的過程中顯得很被動。就是有一些同學交流得不錯,自己也沒有激勵起學生向上的動力,總之,學生的參與不是很積極、主動的、活躍的。
通過這節課的教學,使我感到沒有學生學不好的,只有老師導不好的,教不好的,在今后的課堂教學中,我一定努力彌補自己的這方面的不足。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學設計24
教學內容:
人教版教材《各具特色的民居》
拓展文章《北京四合院》《陜西窯洞》
學情分析:
六年級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自學能力,對說明文及說明方法也有了認識,但對如何閱讀同主題的一組文章還較為陌生。教學時,要緊扣本單元訓練重點,充分讓學生自讀自悟,通過表格匯報習得學法,在群文閱讀和比較閱讀中進行學法的遷移運用,并引導學習對比閱讀的方法。
教學目標:
1、了解民居建筑特點,感受傳統民居豐富的文化內涵。
2、進一步體會說明方法的作用。
3、學習對比閱讀的閱讀方法。
教學重點:
了解各民族的民居特色及民居文化,并體會說明方法的作用。
教學難點:
學習對比閱讀的閱讀方法。
教學安排:
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故事激趣,導入新課
在廈門旅游時導游曾經講過這樣一個故事: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的人造衛星在福建山區拍到了一群或圓或方的不明建筑物,形狀酷似核反應堆和導彈發射裝置,這使得美中央情報局大為恐慌,以為中國正在大規模發展核彈,后來還偷偷派人來中國調查。你們知道他們拍到的是什么嗎?
出示:客家土樓的圖片
過渡語:俗話說:“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各民族不僅飲食、文化上有很大的差異,建筑也是各具特色。今天我們來學習課文《各具特色的民居》
【設計意圖:從生活入手,以故事導入新課,激發學生的閱讀期待。】
二、自主學文,明晰學法
(一)學習“客家民居”部分
1、出示自學提示內容。
預設:
建筑特點:
(1)營壘式:建于偏僻山區中的防御性,可見所處環境和民居特色有直接關系。
(2)突出重點詞讀,感悟寫法:
在土中摻石灰,以竹片、木條作筋骨,夯筑起墻厚1米,高15米以上的土樓。
從中感受到列數字的表達方法,使內容更有說服力,更準確。
“夯筑”中的“夯”字(夯,會意字,上大下力,使大力氣砸實)聯系土樓經過無數次地震安然無恙加深體會“堅固”。
(3)一百至二百多間房屋如橘瓣狀排列,布局均勻,雄偉壯觀。
從中感受到打比方的表達方法,更生動形象地描繪出土樓的造型。
出示土樓圖片,直觀感受其布局的的獨特。
師小結:這樣特殊的建筑材料,這樣奇特的建筑風格,歷經幾百年歲月洗禮而安然無恙,難怪作者說:這就是被譽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民居。(指名讀)理解“奇葩”一詞。(客家民居是民居中一朵罕見的花)
一起贊嘆的讀一讀:這就是被譽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民居。(生齊讀)
文化特征:
過渡語:客家文化是土樓的靈魂,一齊走進它的歷史和生活。
(1)客家先民崇尚圓形,認為圓是吉祥,幸福和安寧的象征。(聯系八卦布局,感受傳統文化的智慧)
(2)比如承啟樓大門上許多房屋大門上刻著這樣的正楷對聯:“承前祖德勤和儉,啟后子孫讀與耕”,表現了先輩希望子孫和睦相處,勤儉持家的愿望。(楹聯文化是客家人傳承儒家思想的最好詮釋)
(3)樓內房間大小一模一樣,他們不分貧富、貴賤,每戶人家平等地分到底層至高層各一間房。(客家人聚族而居,人口眾多,卻能人人平等,和諧相處)
小結:這樣淳樸的生活方式,這樣豐厚的文化積淀,不由讓人心存敬仰,難怪作者說:這就是被譽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民居。(出示,回溯再讀)
3、總結學法:抓特點品文化找方法
【設計意圖:以主問題切入文本,突出學習要點,使教學不蔓不枝。落實語言文字的運用,抓住“營壘”“夯”“葩”體會民居特點,并在分享交流中總結學法,為下文的“放”做鋪墊。】
三、群文閱讀,遷移運用
過渡語:領略了土樓和竹樓的魅力,我們再來研究其他民居。
1、看圖猜民居,學生根據興趣分為“傣家竹樓組”“陜西窯洞組”“北京四合院組”)
2、小組合作,按照學法批注閱讀,完成表格內容,小組代表上臺交流,其他同學補充。
2、名言背誦(一):
漫步在傣家竹樓,滿眼綠意,你會感覺到美的節奏和韻律,所以德國的歌德說:“建筑是凝固的音樂。”(出示,生讀,試背)
【設計意圖:群文閱讀,進行學法遷移,力求“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通過自選分組、合作探究、代表上臺,成員補充訂正的學習方式,在主動積極的語文實踐中分享學生獨特的閱讀感受,提升閱讀能力。】
四、比較閱讀,感悟方法
1、過渡:了解了四種民居,對比一下四篇文章在表達方法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出示學生填寫的完整表格)
師生小結:讀同主題一組說明文,就應該從說明內容、說明方法、語言風格等方面進行對比,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在比較中提高捕捉信息的能力。寫說明文也是如此,運用恰當的說明方法,通俗形象地把事物特點說清楚。
2、名言背誦(二):
客家土樓講究的是“平等”,而北京的四合院講究的是“長幼尊卑”。所以美國的萊特說:“建筑是用結構來表達思想的科學性的藝術”。(出示,生讀,試背)
3、仿寫名言:
出示老師仿寫的名言:建筑是地域文化的名片。
你能用一句簡短的話寫出對建筑的理解嗎?請寫在課本上,別忘了署名。
4、誦讀小詩,升華情感
男女生分讀:
福建的土樓,
訴說客家人的奇彩;
北京的四合院,
演繹王者的氣派;
傣家的竹樓,
旋轉孔雀舞的裙擺;
延安的窯洞,
演講偉人的豪邁……
各具特色的民居,
凝聚著,
民族團結的歷史和未來。
【設計意圖:整體回顧四篇文章進行橫向對比,引導學生學習比較閱讀的方法。名言背誦、仿寫,加深學生對建筑的理解。將課文內容改編小詩配樂誦讀,進一步感受民居中的文化內涵,增強民族自豪感。】
五、激發探究欲望,延伸課外:
1、學生上臺展示課下搜集的民居資料,交流分享。
2、教師展示一組民居圖片:恢宏氣派的喬家大院(山西民居代表),干闌式建筑的湘西吊腳樓,中西合璧的廣東開平碉樓,同為“碉樓”但風格迥異的藏族碉樓,被稱為“古民居藝術寶庫”的宏村民居(徽派民居代表)等等。課下繼續閱讀研究,探尋她們古老而神秘的魅力。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學設計25
課前準備
1.關于土樓和竹樓的圖片
2.一組中國民居郵票圖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初識民居
1.出示民居郵票一組,說說你認識其中的哪些民居。
2.介紹民居:民居是建筑中最早出現的類型,是中國建筑對民間居住建筑物的習慣稱呼,作為住房的民居在人們的日常生活建筑中占有極為重要的位置。我國的民居建筑是千百年來勞動人民用自己勤勞智慧的雙手,在適應與改造大自然的漫長歲月中創造出來的。由于我國幅員廣闊,各地區的自然地理條件不同,56個民族風格與傳統各異,生產和生活各具特色,建筑材料千差萬別,使我國的民居建筑多姿多彩,富有創造性。今天我們就來認識其中的兩個。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做到正確、流利,讀后劃出不懂的詞句。
2.先利用工具書或聯系上下文自己解決不懂的詞句,再同桌交流。
3.再讀課文,把讀不通順、讀不懂的地方多讀幾遍。
4.默讀課文,思考: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各有什么特點。
5.初步交流閱讀感受,并分別用一個詞形容它們給你留下的印象。
梳理整理:客家民居──世界民居奇葩,傣家竹樓──綠色之家。
三、自主研讀,小組合作梳理
1.將全班同學分為甲、乙兩大組,分別研讀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研讀要求如下:
①研究內容:
從建筑成因、建筑材料、形狀結構、文化內涵幾方面思考,客家民居為什么被譽為“世界民居的奇葩”?
從建筑成因、建筑材料、形狀結構、文化內涵幾方面思考,傣家竹樓與眾不同之處在哪?
②研讀方法:
先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讀后整理,可以采用列表格、在文中劃主要詞句、標感受、列提綱等方法。
2.四人一小組交流整理結果,推選代表準備介紹客家、傣家民居。
四、集體交流,感受民居特色
1.交流“客家民居”特點。
①由甲組代表介紹“客家民居”的特點,其他組員補充。
②乙組成員針對甲組介紹情況質疑,甲組成員答疑。
2.交流“傣家竹樓”特點。
①由乙組組代表介紹“客家民居”的特點,其他組員補充。
②甲組成員針對乙組介紹情況質疑,乙組成員答疑。
五、體會說明方法
1.默讀課文,思考:作者介紹民居特點時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
2.集體交流,要求:結合文中語句舉例談說明方法,并說說這樣寫的好處。
主要的說明方法列舉如下:
①列數字:“……夯筑起墻厚1米、高15米以上的土樓。”(具體可感)
②打比方:“它們大多為三至六層樓,一百至二百間房屋如橘瓣狀排列,布局均勻,宏偉壯觀。”(形象直觀)
③引用資料:“按照傳統習俗,先要選好地方,打好地基……”(充實具體)
④舉例子:“比如,許多房屋大門上刻著這樣的正楷對聯:‘承前祖德勤和儉,啟后子孫讀與耕’,表現了先輩希望子孫和睦相處、勤儉持家的愿望”(真實可信)
3.把自己喜歡的語句摘抄下來。
六、課外拓展,遷移練寫
1.出示課后“資料袋”一組郵票,介紹來歷:我國從一九八六年四月十二日開始至一九九一年四月二十五日,總共發行四套民居郵票,即普二十三、普二十五、普二十六、普二十七,共發行二十一枚,從一分的內蒙古民居郵票開始至二百分的江西民居郵票,四套郵票全部為影寫版,由北京郵票廠印制,這一幢幢風格各異的普通民居,是我炎黃子孫上下五千年謀生存、圖發展的歷史記錄,是我國勞動人民在民居建筑藝術上不朽的智慧結晶,也是屹立在中華大地上不同民俗風情的人文景觀。票面上的民族建筑,造型生動,圖案漂亮,這方寸之間為我們展示的是一幅幅綺麗多彩的華夏民居風貌。有人夜憩竹樓,有人水上為家,有人把家馱在馬背上,有人享受著窯洞中最古樸的大自然的恩賜……你想了解更多地了解這些郵票上的民居故事嗎?
2.發放關于這組郵票的簡單介紹,拓展閱讀。
內蒙民居──蒙古包氈包是我國蒙古族、哈薩克族、塔吉克族等民族牧民居住的帳篷,一般為園形,古代稱“穹廬”“氈帳”。蒙古包一般用柳條做骨架,外側包羊毛氈,再在頂部中央設可支起的園形天窗,是一種可移動式園形住宅。在柳條兩側涂料灰草泥代替氈子,即成為半永久式的固定蒙古包。在兩個園形住宅之間,聯以土墻,成為并列的3間房屋而演變成土房。
西藏民居──藏南碉房。西藏南部各地的鄉村和城鎮,石村豐富,民居一般用石砌墻、高2-3米,稱為碉房。碉房以木材做梁、柱和椽子。平屋頂,有的設外廊。木梁、柱子上有鮮艷的色彩,窗上裝玻璃,可能有效地利用當地充足的陽光。在廣大牧區草原,牧民居住方形的帳房。帳頂是用牛毛織成的氈毯,四周用草泥塊圍成矮墻。碉房順應高原自然條件、農牧業生產、生活習慣及自衛防御的需要。
東北民居──吉林-蒙古族馬架房。馬架房是吉林省蒙古族農民住宅中主要的房屋,在山墻開山,形如吉林東部山區漢族農民的馬架,故稱馬架房。其房平面近方形上部可用橢圓頂,極似蒙古包,保持了蒙古族的民族習慣。馬架房全部用泥壁,不做基礎,四面皆土坯墻圍繞,當陰雨連綿之際,墻壁會因潮濕而脫落,房屋壽命難以保持長久。
北京民居──四合院。四合院式的住房是我國最為普遍、歷史是為久遠的住宅形式。大多坐北朝南,面南為正房,北面為偏房,兩側為廂房,陽光充足,四間房由一個院子緊緊地聯接在一起,俗稱“四合院”。其布局常為“一正兩廂”,正房(上房)位置在全宅的中軸線上,坐北朝南,開間、進深、高度和裝飾等都央全宅之首。院子兩側的廂房、陪襯著正房。院子是交通、采光、通風的樞紐,并配以綠化,成為休息與家庭活動的中心。
上海民居──上海“石庫門”房子。上海舊的住宅除一部份花園樓外,以里弄“石庫門”房子代表性。因為上海繁華,人口稠密,住宅大都成排組成,相互毗連。戶內建筑布局緊湊,高2-3層,青瓦坡屋頂,并有小型曬臺,在建筑正面和墻頭、大門等外常作簡單的裝飾。樓上樓下,小巧玲瓏,青瓦覆蓋,閣樓曬臺,綠樹掩映,十分幽雅。
陜北民居──窯洞。窯洞是典型西北黃土高原、黃河上游地區,少雨地帶的民居。窯洞一般寬3米、深5-20米,在3-5米深的黃土覆蓋下,夏季室溫比室外低約10度,冬季比室外約高15度。溫溫度比較穩定,可謂冬暖夏涼。窯洞有單獨的沿崖式窯洞(土窯)、土坯或磚石的拱式復土窯洞以及天井地院落式窯洞三種。窯洞門面裝有較大面積的門窗,其采光好、受外界噪音和其他污染的影響少。
臺灣民居──臺灣民居的基本形態是三合院、四合院。屋頂前后坡落水。農家多用三合院,前面廣場可曬農作物。較富裕的人家或官司家住宅則多用四合院,有門廳與正廳的緩沖,秘密性較高。
布置作業:
選擇你感興趣的一枚民居郵票,上網查詢有關資料,了解民居的成因、建筑特色、流傳價值和與之相關的歷史傳說與民間故事,寫一篇說明短文。
《各具特色的民居》教學設計26
教學要求
1、知識與技能
(1)通讀課文、積累詞語
(2)理解課文,了解客觀民居以及傣家竹樓的建筑特色
(3)學習作者抓住事物的特點來寫,學習作者運用列數字、打比方、舉例子等說明方法來表現事物的特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
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自讀、自悟,通過比較、分析,理解不同民族的建筑特色。教師借助多媒體課件,幫助學生感知和理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了解祖國傳統的建筑藝術,激發學生對祖國民族特色建筑的熱愛和贊嘆。
重、難點
與關鍵了解客家民族以及傣族竹樓的建筑特點,體會祖國傳統建筑文化的魅力。
課時劃分:
一課時
教具準備:
1、詞語卡片
2、課件(各具特色的民居圖片)
教學過程:
一、圖片導入,初識民居
1、出示課件,說說你認識哪些民居。
2、教師介紹:民居是人們對民間居住建筑物的習慣稱呼,作為住房使用。我國的民居建筑是千百年來勞動人民用自己勤勞智慧的雙手,在與改造大自然的漫長歲月中創造出來的。由于我國幅員廣闊,各地區自然地理條件不同,56個民族風格與傳統各異,使我國的民居建筑多姿多彩,富有創造性。天我們就認識其中兩個。
3、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做到正確流利。
2、師:畫出不同的語句,先利用工具書或聯系上下文自己解決不懂的詞句,再與同桌交流。
閩:福建省的別稱
粵:廣東省的別稱。
奇葩:奇,罕見的,特殊的,非常的;葩,花。
營壘:軍營四周的圍墻。
八卦:我國古代的一套有象征意義的符號。出示課件。
3、回到文中,把難讀或不懂的地方多讀幾遍。
4、默讀課文,思考:客家民居或傣家竹樓各有什么特點?
三、自主研讀,合作梳理
1、將全班同學分為甲乙兩大組,分別研讀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
2、教師指導,出示課件,讓學生注意觀察,再進行研究。
(1)、研究內容:
甲組:從建筑成因、建筑材料、形狀結構、文化內涵幾方面思考,客家民居為什么被譽為“世界民居的奇葩”?
乙組:建筑成因、建筑材料、形狀結構、文化內涵幾方面思考,傣家竹樓與眾不同之處在哪?
(2)研讀方法:
先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逐項解答。而后同桌合作,加以整理,可以采用列表格,在文中畫主要詞句、標感受、列題綱等方法。
3、四人一小組,交流整理的結果,達成共識。
四、反饋交流,了解民居
1、交流“客家民居”特點
建筑成因:客家人是古代從中原繁盛的地區遷到南方偏僻、邊遠的山區,為防盜版匪的騷擾和當地人的排擠,便建造了營壘式住宅。
建筑材料:在土中摻石灰,用糯米飯、雞蛋清作黏合劑,以竹片木條作筋骨,夯筑成土樓。
形狀結構:土樓高15米,大多為三至六層樓,一百至二百多間房屋按八卦布局排列,形成圓形,宏偉壯觀。
文化內涵:兩三百人聚居一樓,不分貧富、貴賤,平等分房,和睦相處,勤儉持家,追求吉祥,幸福與安寧。
2、交流“傣家竹樓”特點
建筑成因:居住地區地處亞熱帶,氣溫高,竹樓有利于防酷暑和濕氣。
建筑材料:竹樓由20至24根柱子支撐,樓板或竹篾隔層,屋頂用草排、木片或瓦片覆蓋。
形狀結構:竹樓呈正方形,竹籬圍著,分上下兩層,結構簡單,十分寬敞,別致美觀。
文化內涵:一家蓋房,全村幫忙,架樓儀式如過節般熱鬧,請唱曲子,祈求吉祥,平安,家道興旺。
3、角色體驗,練習表達,組織學生以導游的身份為大家介紹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以深化了解。
4、教師小結:傣族人民常年居住在竹樓里,樹滿寨花滿園,與自然合為一體,是多么幸福。而圓形土樓真無愧是世界民居奇葩,它們就像地下冒出的蘑菇,又同自天而降的“飛碟”,是那般宏偉壯觀。客家人平等聚居,和睦共處的淳樸民風更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五、品讀句子,感悟方法
1、默讀課文,思考:作者介紹民居特點使用了哪些說明方法。
2、集體交流,要求結合文中語句舉例談說明方法,并說說這樣寫的好處。
(1)、列數字:墻厚1米,高15米
(2)、打比方:“一百至二百間房屋如橘瓣狀排列……”
(3)、引用資料:“按照傳統習俗,先要選好地方,打好地基,再立柱架梁。”
(4)、舉例子:“比如,許多房屋大門上刻著這樣的正楷對聯……”
(5)、作比較:“……這就是被譽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民居。”
六、課外拓展,遷移表達
1、出示課前收集到的有關特色民居的圖片或資料。
2、出示課件,讓學生說一說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
七、課堂小結
教師總結:同學們,你們展示、介紹的這一幢幢風格各異的民居,是我們炎黃子孫上下五千年謀生存,求發展的歷史紀錄,是我國勞動人民在民居建筑藝術上不朽的智慧結晶,也是屹立在中華大地上不同民俗風情的人文景觀。
八、布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向爸媽介紹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
3、選用課時作業設計。
教后反思:
朗讀是閱讀教學中最常見、最重要的閱讀訓練,也是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思想感情、培養語感的基本途徑。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是單純地關注到本課是一篇閱讀性的說明文,要求一課時學完。因此在課堂實施過程中,將主要地時間與精力,放在學生自學了解、合作探究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的建筑特點和作者的表達方法上,并進行課內深化——請學生當導游解說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樓,以及作了課外延伸,模仿課文自主交流其它的民居。雖然學生的課外知識得到了拓展,介語文課的味道淡了,更像一節統合實踐課。在語文教學中,我認為還是要加強對學生的語言文字的訓練。
【優秀的教學設計模板】相關文章:
《墨梅》優秀教學設計模板12-28
《國殤》優秀教學設計模板12-28
足球課優秀教學設計模板12-28
《認識面積》優秀教學設計模板12-28
《手指》名師優秀教學設計模板12-28
《整理書包》優秀教學設計模板12-28
《觀滄海》優秀教學設計模板08-05
《化石吟》優秀教學設計模板12-22
《沁園春雪》優秀教學設計模板08-05
《贈汪倫》的優秀教學設計模板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