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愛梵高》的觀后感
《至愛梵高》的觀后感(精選7篇)
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是時候寫一篇觀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至愛梵高》的觀后感(精選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至愛梵高》的觀后感1
許久沒看電影,今天抽空看了一下,有一些心得。
不看之前我以為梵高是一位在困境中不放棄自己,奮發圖強,永不放棄,成為名家的,然而電影卻和我想的大相徑庭,他最后放棄了。
1、空杯心態,越來越覺得這個詞的重要了。尤其隨著經歷的增加,我們有一些所謂的“判斷”和“經驗”,然而我們是否忘記了“初心”。
2、人物性格,不同的人物的性格各不相同,或活潑開朗,或恬淡閑適,只有在溝通中,才能通曉心意,而不是妄自揣測。
3、不確定中前進,主人公可以去送信,也可以不去,最終選擇了去。刮風下雨,人間冷暖,都要往前推進。
4、風格,梵高在巴黎吸收印象派和日本流派,開創了現代藝術,他對藝術并不迷失。
做一個普通人,但不忘記初心。
《至愛梵高》的觀后感2
坐在電影院里看《至愛梵高》這部電影時,我再一次看到了我摯愛的那幅畫———《星空》……
我第一次看到梵·高的《星空》是在二年級,我覺得《星空》顏色絢麗,畫面好看,并不能理解為什么它能夠成為世界名畫。
第二次與它見面是在一本書上,我細細地端詳起來:那幅畫不大,整個畫面的主色調是藍綠色,細長的曲線與破碎的短線交疊運用,制造出令人眩暈的視覺體驗,有種要被卷進去的感覺。畫面中,騷動的天空與平靜的村落形成鮮明的對比。巨大的天空中,火紅的星云如一團團正在燃燒的烈火,云被風吹成了一團一團濃濃的似白煙狀的氣體,縈繞著整個天空。我似乎感覺到自己就在這幅畫里,乘著云,繞著星星不停地游蕩。
彎曲抽象的松樹高聳入云,輕微上斜的山坡前有一個小村落,一排排房子如一家人似的緊緊挨在一起,格外溫馨、安寧。
還記得第三次看到它是在美術課上,老師讓我們模仿星空。我呆呆地望著這幅畫,慢慢地,我感覺到天空在不停地流動,星星忽明忽暗,流進我的眼睛,映在我的心中。自然的,手中的筆也慢慢勾勒出這幅畫輪廓。
這部關于梵·高的電影,使我對梵·高又有了新的認識,對《星空》有了新的見解。有人說,《星空》完全是梵·高的想象,可在我眼里星空就是如此。梵·高的一生痛苦、絕望。我想,他在仰望天空時,眼里是盈著淚水的。他用粗線表示自己對解脫憂愁的渴望,不安的云,不安的星星體現了梵·高急躁不安的心。但是淡淡的藍綠色又表現出一顆向往光明、渴望自由的心。那一個小小的畫框里,包含了梵·高的一生。
我深深地沉迷于這幅畫,梵·高那極強的表現力不僅畫出了自己心中的星空,也畫出了我心中的星空。在夜深人靜時,我的腦海里就會浮現出這幅畫,在我眼前呈現的天空也是如此夢幻,仿佛置身在畫里。
天色暗了下來,星星要露臉了,但風把云吹得到處飄,只能從空隙中透出一點點的亮光。村落、山坡、柏樹,都成了巨大天空中的剪影,映在每個人的眼里,永遠定格在這一瞬間。
《星空》這幅畫是我成長中的摯友,我永遠不會忘記它的模樣,它在我心中永存。它時刻提醒著我向往光明、渴望自由。
《至愛梵高》的觀后感3
文森特·梵高——荷蘭后印象派代表性畫家,這位繪畫天才,在年僅37歲時就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后人通過《至愛梵高》這個影片,從梵高逝世一年后開始,青年阿爾芒帶著一封梵高給提奧的信,詢問梵高畫過的人們,試圖揭開梵高的“自殺”之謎的故事重新向世人展示了梵高的一生。
至愛,梵高!以油畫展現文森特梵高的一生。我想,這是最好的方式了吧。梵高用黃,如火焰一般的亮黃;梵高用藍,大海一般的深藍。創作著絢麗又沉靜的油畫,如他的一生。
致愛,梵高。當他看到自己的畫受到這么高的贊譽,一定會感動得熱淚盈眶吧。終于證明了自己時,他會多激動呢?但我們和他終究是沒有等到這一刻了。他走了,也再也沒有回來過。影片中最讓我心痛的是,當一位母親從教女孩畫雞的梵高懷中抱出孩子時,梵高無助的說了兩遍“She is no trouble,she is no trouble。”也許他不知道眾人認為他是瘋子吧,又或許他只是不想一個人面對喧囂的酒吧。他是有多么孤獨啊!荒涼的一生中,只有弟弟還支持他。就連這種唯一的溫情,也幾乎被愧疚埋沒。對弟弟的內疚,父母雙亡,身在異鄉又被欺凌的梵高內心的痛苦令人無法想象。所以當梵高臨死前,他說“也許這對所有人都好。”他究竟對生活有多絕望,對自己有多失望,才會說這樣的話?他真的不知道,他的畫今后激勵了多少人,感動了多少人。
至愛,梵高!有人說影片講的是人死了就什么都沒有了。我不贊同,他的畫與感情流傳千古,但我也不想評價,我不想斷定一個悲劇畫家的逝去值不值得。無論他是自殺還是他殺,他的曇花一現極為凄涼但也是必然的。為什么?因為他的'苦難和內疚,已經遠遠超出了一個人所能承受的。而我們怎么能殘忍到在熒幕前祈求,他帶著痛苦艱難地活下去,只為我們再畫出一幅幅畫呢?我們不應該嘆息他不愛護自己的生命,而是應該仔細的想想,我們真的要等到下一個天才被冷落被埋沒后,再一次嘆息嗎?他仰望星空,他輕觸畫板。世人不明白,他眼中的光芒不是癲狂。那是最美麗的星光。他望向日葵,他拂畫筆桿。世人不理解,他對黃色的愛不是偏執。那是璀璨綻放的陽光。他的藍黃,他的微笑。世人不知道,他的生命不是無為的禍害。那是永不終結的奇跡。
《至愛梵高》的觀后感4
上周日,我去看了電影——《至愛梵高》。說到梵高,我看過很多關于他的油畫作品和他生平的故事,所以我十分期待這部電影。
電影講述了一封無法投遞的信件串聯梵高在去世前最后六周里與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三個人之間的秘密,這三個人分別是:賣顏料的商人,加歇醫生(梵高的精神病醫生,也他唯一的朋友)和梵高曾經居住過的酒店老板娘(梵高曾經一次自殺后居住的地方,因為這一次的自殺梵高只能臥床)。
這部電影十分讓我驚奇,它是利用了梵高的油畫作品并增加動態效果完成的。看完這部電影后,我越來越敬佩這位偉大的藝術家,因為在他三十幾歲時,一直被身邊的人嘲笑和諷刺,沒有家人,沒有朋友,他的作品不被人欣賞和認可,梵高也開始懷疑自己,得了抑郁癥,他還割下了自己的右耳,梵高后來進了精神病醫院,但他沒有因為這些而放棄畫畫,著名的《星空》和《夜晚露天咖啡座》都是他在精神病院里完成的。
回到家后,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腦海里浮現的是梵高的那副自畫像,我興奮地拿起素描本和筆,畫了起來!
《至愛梵高》的觀后感5
走進電影院觀看了這部被稱之為世界首部油畫的電影《Loving Vincent》,整部影片是由125位世界頂級藝術家,歷時7年,手繪6.5萬幅油畫,以每秒12幅的頻次來進行播放的,這部電影采用了既費時又費力的手繪油畫方式,以梵高120多幅原作和800多封信件為基礎,盡可能真實的向觀眾們還原了這位荷蘭后印象派大師梵高的一生。
影片開頭以郵差的兒子阿爾芒為將梵高生前的一封書信送到收信人手中,而引發出對梵高精神世界及對其最終死亡原因的探尋。梵高是繪畫上的天才,但遺憾的是他的創作生命是如此短暫,短暫到他超前的繪畫意識在死后才被尊崇,這與他生前的窘迫成了鮮明的對比,梵高一生創作了864張油畫,1037張素描,150張水彩畫,這位年輕高產卻又早逝的畫家生前沒有得到應有的贊美而被周圍的人認為是個不正常的瘋子,但諷刺的是,后世備受推崇的畫作恰恰創作于他當時修養的精神病院。梵高生前所有的經濟來源都來自于他一生的知己及堅定的崇拜者——他的弟弟提奧。死前的幾天,他與加歇醫生發生了爭吵,怒不擇言的加歇醫生所說的話使得梵高知道弟弟的近況,敏感的梵高認為自己是弟弟的負累,在幾天后開槍自殺,在死前他說如果他也能夠融入他們該有多好。梵高大師的心里一直是孤獨的,他渴望著能夠融入這個世間,希望被人認同,能夠找到志同道合的同伴,但遺憾的是在那個時代雖然世界之大但他終究沒有找到……其實從梵高幼年的經歷不難看出他渴望得到父母的認可,然而一次次努力失敗后,父母失望無奈的眼神,使得他變得越來越敏感內向,慢慢的也不再期待,在他27歲“高齡”開始學習繪畫時,他找到了與自己溝通的方式,他將心中所有的向往與期待都傾盡在畫作之中。
梵高大師的生活在遇見了繪畫后發生了奇妙的變化,所有的心情及想法全部都融入了繪畫之中,他是一個自學成才者,在那個年代,從世俗的角度講,他是一個生活上的失敗者;但在后世的評價中普遍認為他對藝術的發展有著獨特的貢獻。梵高的死亡一直是個謎,可以說至今無人知道他究竟是怎么樣死亡的?有說自殺的,也有說是他殺的。他的藝術生命在將要大放異彩之時戛然而止確實是藝術史上的遺憾,無人知道死前的梵高大師究竟在想些什么……
很多人喜歡梵高大師的繪畫,總是莫名的想要一看再看,究其原因,正如大師在某封寫給弟弟提奧的信中所述:
當我畫一個太陽,
我希望人們感覺它在以驚人的速度旋轉,
正在發出駭人的光熱巨浪。
當我畫一片麥田,
我希望人們感覺到麥子正朝著它們最后的成熟和綻放努力。
當我畫一棵蘋果樹,
我希望人們能感覺到蘋果里面的果汁正把蘋果皮撐開,
果核中的種子正在為結出果實奮進。
當我畫一個男人,
我就要畫出他滔滔的一生。
《至愛梵高》的觀后感6
在還沒有上映之前,就知道這部電影,很想看來著,評價甚高。平時離藝術實在遠得沒法說。最近的距離,也就是幾年前,因為見客戶,趁機看了雷諾阿的畫展,買了一本明信片和一個手機殼。
電影開頭這句話,就確定了基調,我很想拍照,但怕被人罵。
我心藏瑰寶燦爛如歌,
唯有畫作可為我吟唱。
中間看得還是比較費勁的,因為不習慣看油畫,更別提會動的油畫,還要盯著字幕。但不妨礙感動。
有個畫面印象深刻:
描寫梵高看到一只烏鴉,在吃他的午餐。旁人說:“我想這個人是多么孤獨啊,一只烏鴉也能讓他這么開心。”
他的內心:
或許我死了對誰都好。
在世人看來,我是什么樣的人?是無名小卒,一副無足輕重,又討人厭的樣子。這樣的人在現在,以及將來,在社會上都難有容身之處。總而言之,我就是最為低賤的下等人。可是,就算這已成為了無可爭辯的事實,總有一天,我會用我的作品昭示世人,我這個無名小卒,這個區區賤民,心有瑰寶,絢麗璀璨。
梵高寫給弟弟提奧的最后一封信:
我問自己:
我們為什么觸不到蒼穹上的點點星光?
莫非人類可以通過死亡之路,去往那一片繁星?
這么說來暮年的安詳離世,該是朝著星海的徜徉漫步吧!
夜已深了,我該上床安歇了。
祝你晚安,也祝你好運。
與你親切握手,
來自摯愛你的文森特
關于他的死:
我和陳sir都覺得是他殺。但那不重要,重要的是——
“你想知道他是怎么死的,但你知道他是怎么活的嗎?”
從小不被家人認可
盡力去做家人想讓他做的事,但總是失敗
28歲才開始畫畫,只畫了8年,800幅畫
寫生時,被人扔石頭,倉皇而逃
受精神疾病折磨
衣食住行,包括買顏料,都是弟弟接濟的
得知弟弟時日不久,他歉疚懊惱
窮困潦倒,死前只賣出一幅畫
想到麥兜太太的話:他不是低能,他只是善良。
想去看看《親愛的提奧》,是梵高寫給最愛的弟弟提奧的信。
《至愛梵高》的觀后感7
前幾天《至愛梵高星空之謎》在中國上映,我便去看了這部關于偉大畫家文森特梵高的動畫電影。今年6月它在安西動畫電影節展映,獲觀眾票選獎,之后在動畫界最高榮譽安妮獎拿到最佳獨立動畫長片、最佳編劇、最佳配樂三項提名,十二月八號它終于在國內上映。
《至愛梵高星空之謎》是一部傳記類動畫影片,講述了梵高去世后,郵差的兒子阿爾芒為了梵高生前的一封信送到收信人手中,而踏上了尋找畫家生活軌跡的旅程,最終揭開梵高死亡之謎的故事。它是第一部真人油畫電影,這部動畫的每一幀,都是畫。其中90%都取自梵高生前的120幅畫作,即使對梵高沒有很多了解的人,也可以認出來這些他的經典畫作,比如星空,他的自畫像,烏鴉飛過的麥田。整部電影都是以第三人稱的講述,倒敘回顧梵高死前幾天的生活軌跡。有時電影是通過梵高的畫作以及給弟弟寫的信來講述梵高對藝術的信仰和獨到見解,他對感情的態度以及他對待這個世界的方式。有時它是通過旁觀的人的描述,來回憶梵高生前的言行。我印象很深的一面,是梵高抱著旅館的一個小女孩坐在腿上給她畫畫,小女孩被她媽媽抱走說會打擾梵高,梵高很不舍想留下她,一直一直說著“She is no trouble ”。但小女孩的媽媽卻并沒有搭理他,仍把小女孩抱走了,那一幕梵高手中握著畫筆搭在桌上,盡顯了這個偉大畫家的孤單凄涼。還有在湖邊畫畫時,一只烏鴉飛到他的身邊,啄食著他的面包,他絲毫不在意午飯被吃了,只是笑了。連只烏鴉靠近都使他感到開心,從船夫的口中,到我們看到的畫面,不得不說《至愛梵高》將梵高的孤獨體現的淋漓盡致。
梵高很愛寫信,信是他試圖與世界保持聯系的渠道。而我們都知道,梵高寫信最多的人是他的弟弟,他唯一的親人。在梵高寫給他弟弟提奧的信中,有一封信為人所熟知,梵高寫道:“每個人心里都有一團火,路過的人只看到煙,但總有一個人,能看到這團火,然后走過來,陪我一起。”但這位偉大的畫家在生前,不被人了解,也不被人認同,沒人能陪他一起看到他心中的那團火。在一部科幻劇《神秘博士》中,有一集,是將梵高帶到了2010年的奧賽博物館。神秘博士詢問正在講解的教授,在一百字內能講述一下梵高在藝術史上是什么樣的地位嗎?教授回答,在他的心中,梵高是最偉大的畫家,梵高將他飽受折磨的人生痛苦轉化為醉人的美麗,他不僅是最偉大的畫家也是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人之一。劇中的梵高激動落淚,劇外的我也很想穿越時空去擁抱這個終身未能得到認同的偉大畫家。
“至愛梵高”,就是“Loving Vincent”,是梵高寫的信中最常用的結尾。電影的結尾放了很多封信的片段,最后一段最讓我動容:
在大多數人眼中我是誰?一個無名氏,一個不招人待見的人,一個從來也沒有,也不會有社會地位的人,簡而言之就是比卑微更卑微的人。好吧。即便真的是這樣,總有一天我會用我的作品告訴所有人這個籍籍無名的人心中燃燒的追求。
【《至愛梵高》的觀后感】相關文章:
偉大的梵高_1000字01-27
中考寫作素材:孤獨的梵高05-31
書,我畢生的至愛作文01-08
至愛真的作文2000字11-30
實用的至愛親情作文4篇01-02
至愛親情-溫暖的親情作文800字02-08
至愛親情作文(通用13篇)02-10
關于歐洲名人的作文:梵高傳讀后感01-15
追求所在,至愛所在750字作文12-25
至愛親情作文匯總五篇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