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1921感悟
一、觀后感的格式
第一部分,由觀而引出感,這開頭部分就好比一條醒目的標語或引子一樣,先交待清楚看了什么影片,有什么感想。一般來說,這一部分要求簡明扼要、開門見山,千萬不要繞圈子、賣關子、遮遮掩掩,而是要用肯定的語氣概括地說出感受是什么?簡單但明確,不含糊,這樣就可以了!不必展開來說。
第二部分,具體談感受是什么。我們讀書看電影都有一個過程,都需要一段時間,而我們的感受也是在這個過程、這段時間內一點一點產生的,感受由淺到深,感受由心而發、發自內心,因此要自然真實,有感而發,不要無病呻吟,虛假不實,這樣才能感人,打動讀者。
寫法上,可采用夾敘夾議的形式,“敘”就是把感人的故事情節或人物形象或詞句敘述出來,“議”就是抒發自己的感受,要有層次地把自己的感情一步一步地推向頂點,得到升華。
敘述是簡述,抓住要點,不能太長,否則就有湊字數的嫌疑,再者,這樣也影響文章的結構。
第三部分,把感受落實到自己的現實生活中去,聯系生活中的事例來談感受,因為“感”的目的就是要指導我們的實際行動,要不就毫無意義了。具體說來,就是把自己在現實生活中的所作所為和電影中感動自己的人或事情做比較與對比,找出差距,找出不足,樹立學習的榜樣。
第四部分,文章的結尾,要對全文內容做個收尾總結,可以進一步抒發理想或希望與祝愿,把全文的情感升華到頂點。
二、致敬1921感悟(精選23篇)
觀后感的表達方式靈活多樣,基本屬于議論范疇,但寫法不同于一般議論文,因為它必須是在觀看后的基礎上發感想。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致敬1921感悟(精選2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致敬1921感悟1
“讀書人不能抬頭做人,是何等的悲哀。我最想看到讀書人能抬起頭、挺直腰板,自由地看我想看的世界!”看完電影才真切的感受到這句話的含義,這是當時所有共產黨人的信念和目標。
多少革命先烈為了這個信念和目標年紀輕輕拋頭顱、灑熱血。多少愛國志士為了祖國的強大奉獻一生。歷經百年,如今我們早已能抬起頭、挺直腰板,自由地看我們想看的世界。祖國已強大,我們何其榮幸,生在華夏。
如今我們又處歷史的關鍵時刻,民族的偉大復興已落在我們的肩上。比起我們的前輩我們的環境何等優越,為了讓我們的子子孫孫能永遠地自由地看想看的世界,吾輩當自強,傳承老前輩的初心,為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努力奮斗!
致敬1921感悟2
為慶祝建黨100周年,今天公司黨支部組織公司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們一起觀看電影《1921》,看完之后本人也有些感觸,隨筆記下,了做分享。
必然成立的中國共產黨。在那個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并存的年代,中國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中,可以想象中國人民是多么的沒有安全感。然而,好在中國仍然有一批愿意讓人民過上好日子的優秀的、狂熱的青年志士,他們有理想、有報復、有實踐,他們會因為在自己國家的土地上說外語而憤懣不滿,會因為國家的落后不堪而深沉痛哭,他們對國家、對民族、對同胞的愛無法言表。他們從來都不會忘記為改變國家命運而“戰斗”,不管自身的處境多么艱險,時刻在尋找改變國家和人民命運的道路。說到底,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興衰,最關鍵的決定因素還是人的因素,有了這些人一旦出現,找到真理只是時間的問題。所幸這些年輕人遇到了共產國際、遇到了馬克思主義,并清醒的認識到中國的道路必須自己走,所以,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一種必然。
致敬1921感悟3
1840年鴉片戰爭后,中國逐步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國家蒙辱、文明蒙塵,中華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難,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中國迫切需要新的組織凝聚革命力量,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中國共產黨從誕生之日起,就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確立為自己的初心使命。
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浴血奮戰、百折不撓,創造了新民主主義的偉大成就,推翻了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的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為了實現民族復興,中國共產黨努力探索,進行了改革開放的偉大壯舉,確立了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使人民富了起來。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明確了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戰略安排,使中華民族強了起來。
我作為一名共產黨員要始終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工作中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在平凡的崗位上,為黨的事業添磚加瓦,做一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
致敬1921感悟4
今天是中國共產黨的百歲生日。經歷了百年洗禮,鮮紅的黨旗,顯得更加颯爽多嬌,莊嚴的黨徽,顯得更加堅若磐石。
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隨同公司黨組織觀看了電影《1921》,真切的體會到了百年前的先驅們為了推翻舊世界、建立新中國,所付諸的努力與犧牲。在舊中國風雨飄搖、百廢待興的歷史背景下,共產黨人的百年征程,從此開啟,于百折不撓、砥礪前行中書寫了中國歷史的全新篇章。
對于生長在紅旗下的我們,要堅定不移的跟黨走,繼承革命先烈那頑強拼搏、自立自強、無私奉獻的大無畏精神,為公司、為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
致敬1921感悟5
觀看此片后,我感觸頗深。《1921》很好反映了建黨歷程,反映了共產黨如何建立、時代背景、歷史淵源等問題。通過紀錄片我了解到,中國共產黨的早期活動都是從先進的知識分子中發起,大學生群體一直是堅實的支持力量。作為當代人,入黨積極分子,我認為我們有必要繼承百年前建黨前驅的革命精神,始終積極的擁護黨的領導地位。
進入21世紀以來,國際國內形勢發生了深刻變化,中國在經歷了接近百年的磨練和砥礪后,也成為領導中華民族奔赴現代化和全面小康社會的核心和中軸力量。作為當代人,我們雖然在思想和生活上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但是面對當前國內外的形勢時,仍然應該以大局為重,做生活和思想上的理智者。
致敬1921感悟6
《1921》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中國共產黨成立的事情。主要講述了當時國內面臨滅國、動蕩不安、嘗試變法維新后依舊不能改變國家命運的背景,中國迫切尋求新的道路,只有這樣才能拯救國家,才能拯救人民;講述了國際上共產主義取得成功并不斷壯大的背景,確定共產主義是中國要追求的方向,并且有跡可循;講述了中共成立的艱難險阻,國內多黨派壓迫,沒有經費,嚴禁民主自由等新思想傳播,國際上多個國家暗中阻止共產主義在中國的生根發芽;講述了中共成立時參會的主要代表人物事跡以及中共一大的曲折歷程;講述了中共成立后到新中國成立期間主要的歷史征程。
其中讓我最有感觸的情節是毛澤東沒能進入法國國慶的莊園,看著法國人在豪華的莊園內,衣著華麗,載歌載舞,把酒言歡,還有盛大又美麗的煙花。而中國人只能擠在鐵柵欄外觀望,毛澤東憤怒的跑了好久,想起了很多回憶。這個情景,讓我印象深刻,在我們自己的國家,外國人與國人完全處于兩個世界,一個天堂,一個地獄。任何時候都有類似的情景,這個時候,我們永遠都不要羨慕別人,要暗下決心,拼盡全力,去改變自己。現在我們國家安定而昌盛,我們永遠不要忘記,我們的幸福是千萬人用生命換來的,每個時代,都有當代人的使命,我們為自己而活的同時,也要為國家貢獻一份力,要有責任心,要有使命感。永遠不要忘記中國共產黨為新中國做出的貢獻,要永遠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致敬1921感悟7
今天,公司組織全體黨員及預備黨員看電影—《1921》。看過之后,我心潮澎湃,難以抑制心中的激動,立即奮筆疾書,記錄下這段值得珍藏的記憶。
無論在什么時代,我們青年人都期望能夠實現自我的人生價值,那么究竟怎樣才能最大實現自我的價值呢?毫無疑問,那就是將自我的命運與國家的命運聯系在一齊,投身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中。當今世界,現代中國,我們青年的使命異常艱巨,祖國的未來在我們手中,振興中華任重而道遠。我們必須要增強歷史職責感和時代緊迫感,肩負起時代賦予我們的重要而光榮的使命,揮灑青春汗水,為祖國的明天而努力奮斗,譜寫新的華章。
2021年7月1日,我們將迎來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的紀念日。回顧黨的偉大歷程,我們感慨:是我們的共產黨帶領著勞苦大眾推翻“兩座大山”,建立起新中國;是我們的共產黨帶領著中華兒女艱苦奮斗,鑄起了中國的繁榮穩定、和諧富強。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或者將要成為共產黨員的我們更就應熟知歷史,以學促用,以對對國家和人民的高度職責感,提高認知和學習潛力,強化時代職責感,為鑄就新的輝煌做出貢獻;就應牢記歷史,以史為鑒,不斷提升黨性修養,在工作和生活中展示共產黨人的時代精神。
致敬1921感悟8
今天是建黨一百周年,一百年前的今天,在嘉興南湖的一艘小船上召開中共一大會議,這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誕生。電影重現了1921年以前,在中國軍閥混戰的背景下,一批以毛澤東為首的青年人從渴望赴法留學到堅定革命斗爭的轉變過程,體現了那一代年輕人憂國憂民的偉大情懷。
還有許許多多像邱少云、劉胡蘭的英雄,他們并不追求名垂青史,卻只希望祖國能夠和平安康。國旗也因為有他們的熱血而更加鮮艷。在黨的領導下,中華共和國成立了,香港澳門回歸了,因為黨我們的生活才會幸福,我們才會奔向小康。黨啊,你是一盞明燈,照亮了我們前行的腳步;黨啊,你的豐功偉績將會銘記在人們心中!我一定會努力工作,奮發向上,為黨爭光,為黨添彩!
致敬1921感悟9
一百年前,在那風雨如磐的舊中國誕生了中國共產黨,她像一盞明燈照亮了中國未來之路,讓中國人看到了希望的曙光。100個風雨春秋,100年奮斗不息,我們黨歷經苦難,披荊斬棘一路走過來,帶領全國人民駛向一個新世紀。
今天在黨100周歲生日這天,有幸觀影《1921》。1921年,中國共產黨在嘉興南湖的紅船上誕生,櫛風沐雨,今年我們黨迎來了一百周年的華誕。昔日承載著民族希望的小小紅船,如今已經成為承載著14億多中國人民復興希望的巨輪。
通過觀看《1921》這部影片,讓我們生于紅旗下,長在春風里的這代人走進建黨初期,回顧歷史,時刻銘記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今天我們的美好生活,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愿中國共產黨經久不衰,愿我們的祖國繁榮昌盛。
致敬1921感悟10
光陰似箭,現在黨已經100歲了,從當年的“風腥血雨”到現在雨過天晴,又有誰能體會當時的艱辛歷程呢,只有親身經歷過才知道什么是苦,什么才是甜。當共產黨誕生的時候,就仿佛注定它以后的成功,看完《1921》才明白,當初黨的誕生,就是為現在的和平而建立,雖然現在已經沒有了戰爭,但我們依然不能忘記共產黨對我們的“恩賜”。電影雖然已經結束了,但我的內心被那個時代所震撼,被當時的青年為了理想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的精神所感動。我的腦海中始終閃現兩個詞——“青春”與“使命”。到底是什么催使我們的青年從容的面對打擊、傷害甚至死亡?我想,那一定是強烈的愛國感和高度的責任感。愛國讓我們感知責任,使命讓我們上下求索、不惜一切代價的尋求祖國富強、民主、自由之路。
當看到李大釗那顆晶瑩的淚珠,掛在了一個一生都不可能哭過幾次的男人臉上,但是只有刺痛在他最柔軟的地方,才能使他更加堅強。想起曾經看到過的一段話:“我不怕死,怕的是我愛的人,不知我為何而死,我親愛的人,我對你們如此無情,只因民族存亡之際,我輩只能奮不顧身,挽救于萬一。”一個英雄,就應當敢愛敢恨,拿得起,更放的下。
為了國家的自強,像陳獨秀,李大釗一樣的多少人勇敢地站了出來,又有多少人死在了槍口下,有人問,革命就一定要人命嗎?回答是,不,死不是革命的目的,革命是吾輩當自強,是為了活著地人更好地活下去!
致敬1921感悟11
看完《1921》,讓我們從不同方面看到了黨的成長!值得每一位中國人看。
有這么一種電影,永遠不怕被劇透。那就是根據真實歷史事件改編的電影,這種電影雖然有很多缺陷,但同時也有一種神奇的魔力。它能喚醒人們心底的感動,也能勾出對家國的眼淚,而《1921》便是這樣的電影。
該片的故事架構由三條線索平行推進:歐洲反共勢力對國際代表馬林和尼克爾斯基的監視;日本警方對來滬的日本共產黨員的追蹤;國內來自五湖四海、背景迥異的代表匯聚上海參與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風云變幻中,各種勢力交錯激蕩。
回望百年之前,一群青年滿懷理想和拼勁,在國家和民族的危難關頭挺身而出,為改變這個國家給出自己的解決方案 。他們都是偉人,都為了共同的理想在拼搏。
整部電影有點類似有散文的感覺,所以有些小伙伴在前期看的時候可能會覺得無聊。
但是整體電影還是值得大家去看的,王仁君所飾演的毛澤東,形象塑造上就很相似,青年毛澤東熱血篤定的眼神都要溢出來了。
電影里有感動也有驚喜,多線敘事,類型混搭。建黨一百周年在即,電影《1921》是一眾創作者對黨和國家的拳拳心意,在這里感謝電影的主創和演員讓更多年輕人知道100年前的中國是這樣子的!
致敬1921感悟12
在看了1921這部電影后,讓我覺得七月一日建黨節,這個日子是多么的耀眼,它照亮了祖國前進的道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祖國越來越強大,越來越富饒,這讓我想起了那首歌,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我也為我生在這個國家而感到驕傲,自豪。
走在新世紀的征途上,沐浴著晨曦的陽光,唱著春天的故事,我心情是那樣激蕩。時間如流水般飛快地從我們眼前流逝回想起以前,我們的黨走過了100年艱苦奮斗的道路,我們每一個人都為自己的黨感到驕傲和自滿,100年,就像一眨眼的功夫就過去了!改革的開放惠及了每個人的生活,同時也讓我深刻體會到了社會前進的脈搏。
致敬1921感悟13
看完《1921》我的心中五味雜陳,今天的我們能夠生活在物質文明如此豐富的今天,正是因為老一代革命前輩的犧牲,是他們用鮮血換來我們今天無比優越的生活。
當我看到魯迅先生被處以絞刑,何叔衡先生跳崖,陳獨秀先生病逝,還有很多革命先輩們的犧牲我不禁留下淚水,他們所承受之痛我不能想象。我感受到了他們強烈的愛國之心,面對死亡,昂首挺胸絲毫不畏懼,他們是吾輩之楷模。
今日之中國也正如他們所想,如此繁榮昌盛,每當國旗高高升起,我的心中一片洶涌澎湃,雄壯的國歌聲響起,有力的音符敲在我的心弦,我感到今日之和平來之不易,面向國旗敬禮,我為自己可以作為一個國旗護衛隊隊員而感到驕傲,我們守護的不僅僅是一面國旗,也是是先輩們所留下來的堅定信念,更是我們堅定的愛國愛黨之心。
致敬1921感悟14
今天早上我和媽媽一起去觀看了《1921》這部電影,看完后,我感悟之深。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轉眼間,中國共產黨已經走過了一百年的風風雨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情,除了感慨,還有感激。
本影片,以李達、毛澤東等13位青年為主線,講述了他們如何歷經千辛萬苦,躲掉一次又一次的捕查,來建立中國共產黨。
在影片中,最打動我的是兩個奔跑的鏡頭,這兩個畫面雖然不起眼,但卻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一次是毛澤東的奔跑,那是在法國國慶日那天,大批的法國人在中國的土地上肆無忌憚的載歌載舞,歡樂游行,而毛澤東和一些中國人,卻只能站在門外,看著他們,看著天空燃起的煙花,毛澤東從憤懣失望中騰起一種不屈,一種自強,開始了迅疾的奔跑,奔跑當中還穿插了被父親追打的奔跑,這個橋段有很強的寓意,它意味著毛澤東把向父親挑戰的勇氣轉為向舊世界挑戰的勇氣,從小我轉大,我從青澀轉向成熟。
第二次是王會悟的奔跑,王會悟準備向博文女校的校長借校舍來給各地的代表們住,但又擔心校長看出破綻,李達就讓他奔跑,讓她以此克服緊張的心理,最后她順利完成了任務,一位23歲的女子,在充滿青春活力的奔跑中,不乏如此堅毅沉著,因為這是向著光明未來的奔跑。
電影重現了百年前那一群青年拋頭顱灑熱血的歷史,我突然意識到,在那些艱苦奮斗,為革命獻身的歲月里,飽含著先輩們滿腔的熱血。這些熱血青年歷盡千辛萬苦,最終中國共產黨成立了,從此,炎黃子孫們的理想有了歸一,有了值得托付的領導人,悠悠長夜下,終于亮起了一顆啟明星,它照亮了黎明前的黑暗,指引著前進的方向。
影片結束,我永遠都不會忘記那個場景,陰雨過后,陽光灑進了嘉興南湖的小游船,在這一方小天地里,中國共產黨成立了!
致敬1921感悟15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轉瞬之間,中國共產黨已經走過100年的風風雨雨。在黨的100歲生日之際,我們每一個中國人的心里,除了激動,就是感激。在期末考試結束的第二天,也是7月1日建黨節下午,我和同學一起去觀看了這部獻給建黨百年的電影——《1921》。
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中國共產黨從建立之初,在國家風雨飄搖的日子中成立,并擔當了救亡圖存的重任,并帶領中國革命漸漸走上煥然一新的故事。
觀影室看這部電影時,我腦海中的記憶大門正緩緩向我打開。1921年7月,浙江嘉興南湖的一艘紅船上傳出巨人的吶喊,猶如春雷喚醒了沉睡已久的東方雄獅,拔開了數百年來籠罩于千萬仁人志士心頭的迷霧,亮出了共產主義的偉大旗幟,點燃了神州大地上的星星革命之火。從此,炎黃子孫們的理想有了歸一,有了值得托付的領導人——中國共產黨。悠悠長夜下終于亮起了一顆耀眼的啟明星,它照亮了黎明前的黑暗,指引著前進的方向。
不知多少年前,作為中國革命的一個轉折點,漫漫長征讓中國共產黨人摸索找到了與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的道路。
建黨與長征——中國革命的兩件大事穿越歷史的時空,啟迪著我,昭示著未來。
紅旗飄飄,黨旗獵獵,祖國欣欣向榮,經濟蓬勃發展,人民安居樂業,國際地位空前居高,中國人民正滿懷喜悅和希望,朝現代化目標前進。100年光輝歷程,走出一條永遠不變的真理:中國共產黨是時代的中流砥柱,是中華人民的脊梁。我驕傲我是中國人!
致敬1921感悟16
看完《1921》,讓我們從不同方面看到了黨的成長!值得每一位中國人看。
有這么一種電影,永遠不怕被劇透。那就是根據真實歷史事件改編的電影,這種電影雖然有很多缺陷,但同時也有一種神奇的魔力。它能喚醒人們心底的感動,也能勾出對家國的眼淚,而《1921》便是這樣的電影。
該片的故事架構由三條線索平行推進:歐洲反共勢力對國際代表馬林和尼克爾斯基的監視;日本警方對來滬的日本共產黨員的追蹤;國內來自五湖四海、背景迥異的代表匯聚上海參與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風云變幻中,各種勢力交錯激蕩。
回望百年之前,一群青年滿懷理想和拼勁,在國家和民族的危難關頭挺身而出,為改變這個國家給出自己的解決方案。他們都是偉人,都為了共同的理想在拼搏。
整部電影有點類似有散文的感覺,所以有些小伙伴在前期看的時候可能會覺得無聊。
但是整體電影還是值得大家去看的,王仁君所飾演的毛澤東,形象塑造上就很相似,青年毛澤東熱血篤定的眼神都要溢出來了。
電影里有感動也有驚喜,多線敘事,類型混搭。建黨一百周年在即,電影《1921》是一眾創作者對黨和國家的拳拳心意,在這里感謝電影的主創和演員讓更多年輕人知道100年前的中國是這樣子的!
致敬1921感悟17
電影是傳承民族文化、共筑民族精神家園的重要載體,也是高度市場化的文化消費。所以,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影的要義,仍然是“好看”和“耐看”。講好故事,把歷史唯物主義、主流價值觀、藝術表現力和接受美學相結合,讓觀眾在兩小時的影院時間內沉浸于黨史中,進而繼承黨的革命傳統、傳播黨的精神方針,才是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影的使命。也就是說,它既要受得起黨史專家和廣大黨員的品鑒,又要經得起當代觀眾和后世挑剔的眼光考驗。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1921》是一個好看而且耐看的故事。
這是一個關于成長的故事。它既是關于中國共產黨的成長故事,又是關于年輕人成長的故事。主要出場人物是13名平均年齡28歲的中共“一大”代表,再加上王會悟、楊開慧等,大多都是稚嫩而心懷遠大理想的年輕人。開篇,毛澤東試圖到法國留學尋求救亡之路。但在陳獨秀推薦的《共產黨宣言》《新青年》的指引下,在志同道合者的鼓勵下,他堅定扎根中國大地,走自己的革命道路。片中,毛澤東想隨著高唱《馬賽曲》的法國人進入上海法租界復興公園,卻與旁邊的國人一樣被作為二等公民攔在門外。在煙花與霓虹的閃爍中,他憤懣地跑過南京路,跑過外灘,回想起童年的叛逆、父親的嚴苛和母親的守護,回想起中華民族的'苦難與求索,他逐漸邁開了樂觀向上、一往無前的奔跑腳步。一段長鏡頭與蒙太奇的交錯,塑造了他成為中國革命領跑者的形象。
女主角王會悟的成長故事也令人印象深刻。她想要以“北京大學暑期旅行團”學生來滬的名義借博文女校宿舍給代表們暫住,可是年輕而老實的她不會說謊。在李達的多次訓練下,王會悟終于能面不改色心不跳地“欺騙”女校校長。經過這一次次成長,在會議尾聲,她在車站安排代表們分批秘密轉移到嘉興南湖時,已然是一位成熟的革命者。
這是一個關于浪漫的故事。李達與夫人王會悟這一對革命夫妻的伉儷情深,毛澤東和楊開慧這一對革命青年的甜蜜之戀,是貫穿整部影片的兩條情感線。李達與王會悟之間的相識相知、相濡以沫,楊開慧和毛澤東的書信往來中互道昵稱“潤”與“霞”,展現了偉大的革命伴侶之間的浪漫之情。王會悟搬家時手中的花,李達迷茫時碗里的湯圓,楊開慧送別時手中的傘,毛澤東離鄉時筆下的字,構成了觀眾代入時代先鋒們情感生活的秘密通道。
這是一個關于夢想的故事。李達家的對面,住著一位天真爛漫的小姑娘。片中,李達和她之間曾有過幾次眼神和手語的交流。片尾,現代時空里一群小學生參觀“一大”會址,鏡頭里出現了小姑娘的身影。她仿佛存在于李達的夢境之中,這場夢,是以這位小姑娘為意象的中國人民的夢,是關于改變中國命運的夢,是關于改變人民疾苦的夢。
致敬1921感悟18
《1921》最吸引女性觀眾的地方,恐怕是“她力量”。與其他幾部建黨題材作品不同,《1921》在充分尊重史實的基礎上,對20世紀20年代一群女性時代先鋒的形象進行了與時俱進的闡釋。
導演用幾組鏡頭和幾場重頭戲,賦予王會悟這位中共一大的“溫柔衛士”以具有現代感的獨立、堅韌、智慧形象。王會悟本就是奔赴上海尋求婦女獨立解放的新女性。她與李達定情之日,鏡頭以李達的視角將走下樓梯的王會悟帶到觀眾眼前,樓梯窗戶賦予的頂光和攝影機的仰角塑造了她美好而進步的女青年形象。在協助李達籌備建黨的過程中,影片通過她幫助選擇會場、變更會場、守衛會場,安頓代表、掩護代表、轉移代表的幾場戲,凸顯了她逐漸成長為偉大革命女性的歷程。中共“一大”轉移會場至嘉興南湖,王會悟在煙雨之中的湖心畫舫撐傘獨坐放哨的大全景鏡頭,具有中國山水畫的詩意美,將她柔弱的江南女子外表之下的機智勇敢襯托出來。但王會悟又是內心矜持而有煙火氣的。波詭云譎之中,她不忘用精致的花瓶養著花草。時代洪流之中,她不忘盛好湯圓送到露臺安撫丈夫的焦慮。顛沛流離之中,她時刻不忘作為母親的樸素本分,平衡家庭與革命工作之間的智慧與艱辛。
與王會悟不同,影片中的楊開慧則代表了對愛情和理想堅貞不屈的青年女性。楊開慧的革命生涯與黨波瀾起伏的革命斗爭歷史緊緊相聯。《1921》里甫一出場的楊開慧,是“自古湘女最多情”的形象:與毛澤東的情愫暗生,家庭教育賦予的書卷氣息,追求愛情的大膽奔放,惜別毛澤東的依依不舍。影片末尾,29歲的楊開慧英勇就義,正是偉大的信仰和高潔的愛情升華了她的人格。
不僅如此。博文女校名稱背后是那個時代女性渴望平等受教育權的風潮,支持毛澤東的洗衣場老板娘所代表的普通女性形象也立體鮮活。“婦女能頂半邊天。”以王會悟、楊開慧這兩位革命女性為代表的中國新一代女性,她們豐沛的個人情感和崇高的革命意志,可以說正是今日中國女性力量的源泉。
回顧黨史,歷久彌新,我們總能從黨史中不斷汲取前行的力量。黨史題材影視劇不僅承擔著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的重要使命,而且成為當代觀眾學習、重溫黨史的重要載體。十九屆五中全會和“十四五”規劃對文藝發展特別提出了“促進滿足人民文化需求與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相統一”的要求。黨史題材要常拍常新,難就難在一個“新”字。《1921》進行的一系列創新,使它能成為一部讓人們在光影中體會黨史、牢記黨史的優秀作品。
致敬1921感悟19
一個誕生于艱難困苦中的政黨的生日,往往是在不經意的日子。險惡的環境使她無法從容地擇取“良辰吉日”,但卻更顯露出其應勢而生的意義。
作為一個偉大的政黨,中國的準確生日是到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才由黨史工作者考證出來的。1938年5月,中央領導第一次提出黨的生日時,根據的是當時在延安的兩位參加過一大的同志——毛澤東和董必武的回憶。他們只記得一個夏天,天氣很熱,大概在7月。因為無法準確考證,于是就把7月1日定為黨的生日——一個似乎比不經意還不經意的日子。
許多日子因為某位偉人的誕生被歷史重重地寫上了一筆,日歷上憑添一頁亮色,七月一日,也因為一個偉大的政黨而變得不同凡響,熠熠生輝。
即使是最普通的人,他的生日也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那一刻,人們為他而聚,歌為他而唱。家人、朋友的禮物、祝福,證明所擁有的親情、友情,贏得的喜愛和尊重。一個權為民用、情為民系、利為民謀的政黨,她的生日的慶祝是她贏得人民衷心愛戴的證明。黨的領導人發表的節日賀詞總要對黨的未來加以展望。那雖不同于燭前的許愿,但卻是一個政黨對未來充滿信心的標志。
每個人的生日都過得差不多,但會過生日的人,會使生日過得更有意義,成為人生的“加油站”。他能使自己的生日變成總結過去、計劃未來的節點,從中汲取激發自身努力進取的動力。而一個始終保持清醒頭腦的政黨,在節日氛圍中總結成績和經驗的同時,更多的也是對黨的未來的理性思考,及時思考應對時代呼喚,增強自身活力、凝聚力和戰斗力的新方略。近年來,中央領導幾次在“七一”期間發表重要講話,謀劃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和發展的新路線,使黨的生日意義變得更加非同尋常。
實際上,每名黨員都有兩個“生日”。一個生日賦予自然的生命,一個生日是找到了終身奮斗的信仰。從某種角度講,后者比前者更有意義。自然出生無可選擇,而理想和信仰的抉擇,卻出自個人的意愿和理性,這一個生日才完全屬于自己。
致敬1921感悟20
我,生在紅旗下,沐浴著黨的雨露,度過幸福的童年,乘著改革開放的春風,走進知識的海洋,黨把我從一個無知的鄉村孩童,培養成為一名人民教師。在孩提時代,我心目中的黨是神圣而偉大,可親又可愛。我學會唱的第一支歌是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這支歌伴隨我長大,并隨著歲月的流逝,我越來越能理解其深刻的內涵。
當我從一名少先隊員成為一名共青團員時,共產主義成為我的理想信仰,她猶如心靈的翅膀,催我奮進。加入共產黨成為我的人生路標,她猶如夜航的明燈、天空的星斗引導我走向理想的彼岸。我默默地為之努力,我知道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不積涓流,無以成江河。
只有信仰,能使生命充滿意義,唯有奮斗,才使生活更加充實。在我研究生即將畢業前夕,我終于站在黨旗下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黨此時此刻,我心中無比激動,無比自豪。
我想起了生的偉大,死的光榮的劉胡蘭,想起了慷慨悲歌、從容就義的吉鴻昌,想起了鞠躬盡瘁、死而后己的周恩來,想起了蠟炬成灰、春蠶到死的蔣筑英這一刻我也陡然意識到了為什么要把黨比作母親?因為這一生我將和她同榮辱、共命運。
我們的黨哺育了成千上萬的優秀兒女,也曾犧牲了無數的優秀兒女,才使日月變新天,如今我們母親生息之地的繁榮昌盛,我們兒女義無反顧,責無旁貸。真正的黨員,要掙掙鐵骨,耿耿正氣;真正的黨員,要先天下憂、后天下樂。
從這一刻起,我有了一個新的身份——中國共產黨黨員。我就象一滴水融入了長江、大河,去奔向浩翰的大海。在共產黨的大集體中奮斗,心靈獲得充實,生命變得更有價值。
畢業后,我來到上海電力學院社科部工作,站在三尺講臺上,為黨的教育事業添磚加瓦。在這個優秀分子輩出的海洋里,我不敢有絲毫的懈怠,我因追求進步而來,是為追求進步才來。裹足不前就意味著落后,落后就意味著被淘汰,唯有生命不息,追求不止。
致敬1921感悟21
時間如流水般飛快地從我們眼前流逝回想起以前,我們的黨走過了100年艱苦奮斗的道路,我們每一個人都為自己的黨感到驕傲和自滿,100年,就像一眨眼的功夫就過去了!但是改革的開放匯集了每個國人的生活,同時也讓我觸摸到了社會前進的脈搏。
中國共產黨從1921年成立到現在,走過了100年的顛簸道路,從一個只有幾十個人的黨組織發展成為擁有幾千多萬的黨員,100年的世界政黨,正是因為有著一批又一批時刻保持先進性的優秀黨員。100年來,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存力的發展要求,黨代表著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領導中國人民完成了新民主義革命。開創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指明了方向。
不知多少年前,作為中國革命的一個轉折點,漫漫長征讓中國共產黨人找到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的道路。
建黨與長征——中國革命歷的兩件大事穿越歷史的時空,啟迪著我們,昭示著未來。
在平時我們看得出來,困難面前站的出來,緊要關頭豁的出去,當選過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代表老紅軍袁林回憶說:“面對敵人沖鋒在前的是共產黨員,共青團員”,缺衣少食,把糧食節省下來讓給戰友的也是共產黨員。
1920年4月,共產國際派代表維金基來華,先后會見了李大釗、陳獨秀等人,開始成立共產黨。
100年的種種變化讓我感慨多少,而自己經歷的只是千千萬萬國人生活中的一個小小縮影。黨啊,我的母親,您沾滿塵土的汗水,浸透了祖國的每一寸土地。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中國!
致敬1921感悟22
小的時候黨在我的心中,是一個個英雄人物和一個個感人的戰爭故事組成的。漸漸的我長大了,懂事了,黨在我心中,有著更深刻的含義。
我從小對黨懷著崇敬。我把黨比做母親,他用乳汁哺育我們長大;她把幸福留給我們,把苦難留給自己。為了新中國的解放,為了能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有那么多黨的優秀兒女,他們不惜拋頭顱灑熱血。獻出自己寶貴而年輕的生命,比如:年僅15歲的劉胡蘭,面對敵人的嚎叫怒吼,她沒有膽怯;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她沒有動搖;面對敵人的鍘刀,她沒有屈服。就這樣,一個偉大而年輕的生命走完了他光輝燦爛的人生歷程。僅有十五歲的她,只是一個花季少女,怎會不知道生命的可貴?但是,為了保護組織和黨員的安全,劉胡蘭拋棄了對生命的渴望,笑對屠刀,用錚錚鐵骨和鮮血鑄就了一顆為民族解放和國家昌盛的拳拳赤子之心,給我們留下了一句“怕死就不當共產黨”的千古誓言。
還有在烈火中堅持的邱少云。他為了不暴露同志和集體,讓烈火任在自己的身上燃燒,自己卻依然紋絲不動,明明知道后面就是小溪,滾進去就可以滅了,但是他不能這樣做,他為了“391”高地的勝利,犧牲了自己,他這種可貴的精神不值得學習嗎?
還有許許多多像邱少云,劉胡蘭的英雄,他們并不追求名垂青史,卻只希望祖國能夠和平安康。這種默默無聞的奉獻精神不正是我們所缺少的嗎?國旗也因為有他們的熱血而更加鮮艷。在黨的領導下,中華共和國成立了,香港澳門回歸了,因為黨我們的生活才會幸福,我們才會奔向小康。當啊,你是一盞明燈,照亮了我們前行的腳步;你是一位偉大的母親,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兒女;黨啊,你的豐功偉績將會銘記在人們心中!我一定會努力學習,奮發向上,以優異的成績,為黨爭光,為黨添彩!
致敬1921感悟23
家家戶戶其樂融融,大家在家中,處處都能聽到歡聲笑語。大家可曾知道,在100年前,當中國受進恥辱時,是誰幫助我們奔向“小康”社會?是中國共產黨。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這句響亮的歌詞常常在我們耳邊響起。是呀,在共產黨成立以后,他們,幫助中國人民抵抗侵略者,為中國人民做出貢獻,如果沒有共產黨,那么新中國會成立嗎?不,不會。
曾經,我爺爺奶奶住在山溝溝里,那里到處都是樹、山,路是泥泥洼洼的,一下雨,走上去鞋底下到處都是泥。離山上很遠的地方,才有一座縣城,城里的房子又低又矮又破,路上都是灰塵,垃圾在水面上飄浮得都是。在山上,爺爺奶奶就更是生活得不好,只有三四戶人家。而現在,經歷了100個春秋,生活漸漸好起來了,城里,繁華熱鬧,街上買肉買菜……許許多多的好東西,不計其數。房子們改頭換面,不再那么破了,水中垃圾沒了,一些船飄在水上,漁夫們正在打著肥嫩的魚呢!這真令人開心!
我現在五年級了,知道了我有一個偉大繁榮的祖國,而且在這祖國的背后,還有更偉大的共產黨。以前的清政府是多么的腐敗無能,為了自己的利益,答應了別的國家許多不合理的條件,讓百姓們過的痛苦而又絕望。雖然有這樣懦弱的清政府,但中國也有偉大人物,是他們在幫助人們。
人人皆知,我們中國以前總是被外國人瞧不起。一次太平洋區域科學會議,竟無理規定中國氣象科學家只能作為列席代表參加,不準宣讀和發表論文。在中國香港召開的遠東各國氣象會議,竟兩次無理的把中國排在最后一位。咱中國人遭蔑視哪!這可真是令人氣憤,這些外國人竟這樣無理,能不憤怒嗎?
從原本那樣貧窮,最不起眼的中國到現在繁榮昌盛的中國,這都是共產黨在為我們打拼呀!讓我們記住這句歌詞“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相信黨永遠在我們心中。
【致敬1921感悟】相關文章:
1.致敬人生散文
2.致敬山丘詩歌
3.致敬青春語錄
4.致敬戰友的詩歌
5.向母愛致敬散文
6.向經典致敬詩歌
7.向青春致敬散文
8.致敬,老師的詩歌
9.向刺頭老師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