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學校學生就業觀現狀調查報告
一、職業學校
職業學校是學生獲得某種職業所需知識技術技能的學校。18 世紀末產生于歐洲。19 世紀中葉后,隨著資本主義生產的發展,有些國家在中等教育階段設立。
中國 1922 年頒布“壬戌學制”,用職業教育代替 1904 年頒布的“癸卯學制” 中實業教育的名稱,實業學校也隨之改為職業學校,設初、高兩級。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1951 年改革學制,將原有多科綜合性的職業學校改為單科性的中等技術(專業)學校。職業學校即停辦。1958 年至 1965 年曾一度興辦。1966 年撤銷。1980 年后有較大發展。參見“職業中學”。
二、職業學校學生就業觀現狀調查報告(精選12篇)
為了了解某一情況、某一事件,我們通常要進行深入的調查研究,并最終寫出有價值的調查報告。你想知道調查報告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職業學校學生就業觀現狀調查報告(精選12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職業學校學生就業觀現狀調查報告1
我們采用問卷的調查方式對我校學生進行了大范圍的調查!我們主要采取網絡和走訪教室、圖書館、宿舍和路邊攔截的方式,發送調查問卷。團隊合作為了順利完成教師交給的任務,同時也想幫忙更廣大的在校大學生了解當前和未來的就業形勢!在采訪對象中有剛邁入大學不久的大一新生10名,處在風華的大二學生23名,更有已經到了擇業和繼續深造的大三學生27名。能夠全面地了解在校大學生對當前的就業形勢的看法和了解
中國改革開放的30年也是中國經濟飛速發展的30年,在這期間大學生的數量更是突飛猛進。大學生也有過去的“天之驕子”成為今日的“無人問津”!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這種情景,怎樣才能讓大學生更好的就業,充分發揮自我的優勢呢帶著這一問題和思考,同時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我們進行了這一次調查并進行了準確統計和深入分析:
被調查的學生為我校大學生。我們采用自制的“大學生就業調查問卷”,經過qq在線、深入宿舍、自習室、圖書館和路邊攔截的方式進行!共發放調查問卷70份,收回有效調查問卷60份。有效問卷調查者主要來自機電專業、工業設計專業、外語專業、信息專業、經管專業和金融專業!采取隨機抽樣的調查方法。男女比例24:36、
從調查的數據看出,大學生未來就業形勢嚴峻主要是由社會、學生、學校和用人單位四方面造成的。主要問題體此刻大學生的心理狀況、本身的工作本事和學校的就業指導工作不足和社會和用人單位對大學生的要求嚴重不一致造成的。我們主要對這四方面進行了分析:
一、激烈的市場競爭情景
我們的人力資源,尤其是大學畢業生不是太多而是太少。我國7億多龐大的從業人員中,高層次人才稀缺,受過高等教育的僅為5%左右,那為什么還出現大學生就業難呢除了思想認識上的問題外,主要是難在就業市場機制不完善。在我們的調查中,無一人對當前形勢樂觀,60人之中僅有2人認為當前形勢還是較好,有9人占調查的15%認為還算正常的就業形勢,而其他50人占總體的83%普遍認為當前就業形勢嚴峻,感到壓力重重。此刻大學生都普遍認識到職業規劃的重要性,在受訪者中有僅有2人不了解、一人認為其不重要,而認為重要的占到調查的75%。在當前學的專業和工作不對口的情景下,大多數人還是覺得自我的專業是有前途的,其中認為很有前途的有12位,而認為自我專業較有前途的則到達36位,占所有調查者的80%,僅有6人認為本專業很沒前途。能夠看出大學教育還是相當重要的。由于競爭的加劇,大多數的學生對自我有個清醒的認識,在問及畢業初的薪酬時,有31個人認為起初工資為1500元,14人認為應當為2500元,兩部分加起來占總人數的75%,在物價日益增加的基礎上,大學生要求這樣的工資是不高的,能夠看見競爭的大學生的影響。
第一,隨著企業改革的深化,還會不斷有一些工人下崗或者失業,這批人的就業難度是十分大的。第二,城鎮新增勞動力就業人數比較大。比如說大學生,今年應屆大學畢業生將到達495萬人,這也是近幾年來最高的。今年要求職的大學畢業生在600萬人左右。第三,中國農村有很多的富余勞動力要轉移到城市里就業。基于這三條原因,做好就業工作,今年要付出更大的努力。當前社會普遍壓迫大學生,尤其是剛畢業涉世未深的大學生,他們的本事還只浮于理論上,社會經驗不足,處事和辦事本事不夠,況且每年有那么多大學生,供大于求從而造成當前的局面。
二、學校對安排大學生就業方面指導不足
在我們受訪的大學生中,僅有5人對學校的就業指導工作感到很滿意,感到較滿意的有24人,兩者合計占48%,而感到不滿意和很不滿意到達52%,充分體現我們學校的就業指導還需加強,照顧到更大多數學生的情景。教育導致大學生就業難的因素還有很多,我們主要從以下三點進行分析:
首先,根本的問題是,教育與生產相脫離。我國此刻生產模式是“世界加工廠”,主要需要的是廉價勞動力的“血汗工人”和有經驗的技工,是體力勞動者,而大學教育培養的是高價勞動力的腦力勞動者。所以,要說“頭腦還缺乏市場經濟意識”,那不是大學生,而是指責大學生的專家、學者和領導者自我。但這不是我們認識問題的出發點,我們認識問題的出發點應當是:中國不應當是大學生供過于求,需要降低大學生的價值體現,而是要盡快改變我國的生產模式,使大學生的價值能夠充分體現;使中國能夠自主創新,發展生產。黨中央一再強調發展自主創新經濟,但大學生就業難卻成了問題,這種情景說明發展自主創新經濟還沒有落到實處,還是停留在文件上。“實踐是檢驗真理的標準”。大學生就業的實際,能夠檢驗黨的發展方針。
第二,重要的問題是,教育之本是育人。教育產業化要“正義”,說法能夠不改,但含義要矯正:教育產業化是為社會生產人才。那種為學校、校董和一些教授生產利潤,應當叫做“教育資本化”;此刻許多學校名曰“產業化”,實質資本化。而社會培訓機構被“產業化”人士評為資本化,是為自我謀利益,卻為市場化人才做出了具大貢獻。像我們最熟悉的北大青鳥教育就能夠稱得上IT教育航母。教育改革要撥亂反正,要改變對學校亂擴大升級,對學生“廣種薄收”的狀況;要學習培訓機構,根據社會發展的進程需要,決定學校培育人才的結構,各專業的高、中、低人才要有比例。
第三是觀念問題。中國是有社會主義特色的國家。所以,中國的教育應當是“公有制為主體”,為人民服務為宗旨。教育不應當是個人的投資,而應當是社會對發展的投入,是一種社會積累。教育費用應當由國家、社會承擔,從物質基礎上培養學生的為祖國、為社會“回報”而學習的思想觀念。教育費用由國家、社會承擔之后,還縮小了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勞動力的生產價值的個人差別。這不僅僅有現實的意義,并且有很深遠的意義。
三、大學生自身素質因素
在談到畢業后的打算后的打算后,50%多的人都是把考研放在首位,其次是找工作創業等,從中能夠看到很多大學生是害怕應對社會競爭的,采取考研是為了更晚一點應對競爭,也是對自我以后能找個更好的工作。在問及到,畢業后他們認為最重要的是什么時,有15個人認為興趣是最重要的因素,占總人數的25%,而更多的人選擇最要的因素是“個人發展空間的重要性”,占總人數的61%,而其他因素則被大學生看輕。在大學生研究工作的地方時,20個人選擇留在大學所在地,10人則選擇回家
鄉,38人則是主張去發達城市闖一番,而對于崗位過剩的西部地區則僅有2人選擇。在大學生所重視的素質中面試技巧和計算機因素對大學生的影響占有相當大的比重,占50%左右,而專業本事差而被普遍的看低,究其原因是此刻的大學生就業是專業不對口的結果。大學生就業難不可忽視的因素是大學生自身準備不足造成的,在受訪者中,有相當一般分的大三學生對所要去的企業竟然一點也不了解,占總人數的33%。調查中他們普遍感到經驗不足是造成他們就業形勢嚴峻的主要因素,約占50%。除了這些方面,我們大學生還存在以下問題:
(1)、誠信問題,不少畢業生發現求職時有必須的證書、文憑、履歷能為找工作帶來方便,有的大學生憑勤奮刻苦,在大學期間努力爭取獲得相關證書,不刻苦學生則經過投機取巧或造假來騙取企業初步信任,對大學畢業生整體形象造成必須的損害。
(2)、大學生整體素質有下降趨勢。由于近幾年公辦高校擴招,加之民辦高校急增,招生規模不斷擴大,招生分數不斷降低,加上不少大學生大學學習不認真,動手本事差,缺乏實踐經驗,大學生整體素質有下降趨勢。
(3)、大學生自身定位偏頗。都期望找收入高、待遇好的單位。由于我國不一樣地區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東西部地區之間、沿海地區和內地之間的差距較大,大學畢業生選擇就業區域時,過度集中于北京、上海、深圳等熱點地區,造成這些地區的就業壓力明顯增加。同時,大學生“高不成,低不就”心理定位嚴重影響就業。據中新網報導造成本科學就業難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是“目前本科生‘高不成、低不就’”的心理狀態。
(4)、求職途徑把握不準。不少大學生經過參加各種各樣人才交流會“廣泛撒網”的方法,或期望經過熟人“托關系”、“找門路”以捧上“金飯碗”,不善于“推銷”自我,沒有針對自我的切實優勢,經過重點了解用人單位實際需求情景,提高就業率。
四、用人單位誤區
(1)、過分關注文憑。不少用人機構認為,學歷越高越好。選人學歷化,造成受聘人員水平和本事與崗位不相適應,或人才浪費,比如有些單位招聘計算機軟件研究生僅用于本單位的打字等簡單文字處理。現實工作中有些人的本事與文憑并不能直接劃等號,不少本科或大專學生的業務本事不比研究生業務本事差。
(2)、存在性別歧視。女大學生明顯處于劣勢,不少用人單位研究女大學生生理因素、婚姻因素、成就動機,以及生育保險費和女工勞動保護費用等。同等情景下女大學生將來工作成本比男大學生大,這是女大學就業難的主要原因。
(3)、生源地域歧視。不少用人單位研究到本單位的業務情景與當地聯系緊密程度,期望招聘的大學生熟悉當地方言及風俗,甚至有必須的人際關系網等,選用人才時優先研究本地人才。甚至一些地方政府招聘公務員時也存在生源地域歧視,實行地區保護主義,不利于大學生公平競爭。
(4)、過分看重工作經驗。經驗不足是大學畢業生最大的劣勢,不少用人企業經營有困難,急于招聘某一方面能人,并且期望很快給企業帶來變化,而一般大學生則無法滿足用人單位要求。用人單位忽視大學生的潛力和可塑性,其實經驗總是在實踐中培養起來的,大學生有較高理論水平,只要經過短期實踐即能勝任工作崗位。
就是以上種種原因導致大學生就業形勢不太樂觀。
在我們的調查中,能夠很清楚的發現當前就業形勢嚴峻,并在大學生之中構成了一種“談就業色變”的狀況。可是從另一方面,大學生對自我和就業形勢有了一個很清晰的認識和認真思考,這對他們以后他們的努力方向和激勵都是很好的。總之,大學生就業形勢已清楚的擺放在面前,學校、社會和大學生們應當找到合作點,到達共贏。
1、學生應努力提升綜合素質。
(1)、注重專業學習。專業強、基礎實、理論深、技能佳,是每個用人單位渴望的人才標準。大學期間的專業學習是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實現人生價值的重要基礎,大學生在校期間必須注重加強專業知識的系統學習,苦練內功,提升素質,培養本事,掌握技巧,為順利就業打基礎、創條件、做準備。
(2)、加強實踐鍛煉。從進入大學起就要有意識的進行就業規劃,經過各種途徑尋求實踐機會,為將來的就業競爭增加砝碼。要在加強專業學習的基礎上,重視校內和校外的社會活動,這些活動特別是社會兼職能夠引導大學生走向社會,加強實踐學習,熟悉工作流程,豐富社會經驗,拓寬人際關系,是大學生進行本事鍛煉、施展個人才華的重要舞臺。
(3)、調整就業心態。對于大學生自身來說,首先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直面壓力和挑戰。“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是亙古不變的真理,特別是我國現階段,社會的轉型和轉變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在不能改變社會的情景下,要逐步調整自我的心態,適應社會的要求。改變過去那種“一步到位”的就業心理,放棄“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舊知識分子偏激心理,不把考研、考公務員當成“救命稻草”(畢竟能如愿的只是極少數),樹立“先就業,再擇業”的健康觀念,先爭取工作崗位,為社會和家庭“減負”,再在工作中磨練自我,尋找機會進行突破。
(4)、還應在大學時全面關注社會動態,早早做好職業規劃,并不斷朝著這個方向奮斗。同時在不影響學業的情景下,適當的做些兼職工作,增加對社會的認識和經驗的積累。充分利用大學的資源,全面掌握知識,以便在各行各業都能夠快速接手工作。同時大學生們也應避重就輕,不要總涌往發達城市,西部地區更有利于發揮大學生的抱負和才能,并且薪酬待遇普遍高于東部,為西部發展做出貢獻。
2、單位:切實糾正用人偏見。
用人單位一方面要與學校加強互動交流,多了解學校里各專業的特色,還能夠借鑒大學生見習制度的思路,為在校大學生供給寒暑假實習基地,既鍛煉了學生的實際工作本事,也有助于企業考察人才。另一方面,用人單位要進一步轉變思想,牢固樹立科學的人才觀,切實糾正用人選材的偏見。一個單位要想得到可持續發展,既要使用好人才,也要注重人才的培養和儲備。從我們的調查情景來看,多數學生充滿活力、有闖勁,富有創新精神,并且理論功底扎實,理解新鮮事物快,可塑性強,如果對他們適當加以培訓,必須能為企業帶來更好更長遠的發展。所以,企業不能只圖眼前的短期利益,過分看重工作經驗,而要有長遠的人才戰略眼光,要改變唯經驗論、唯文憑論的做法,還要糾正性別上和地域上的用人偏見,切實做到不拘一格招攬人才,實現企業與人才的雙贏。首先,用人單位要樹立科學的人才觀,改變唯經驗論、唯學歷論,摒棄用人歧視,鼓勵人人都作貢獻,人人競相成才。
其次,選人標準要合理。用人單位要根據自身規模、性質、發展狀況、崗位實際,制定相關崗位說明書,細化崗位職責,按照崗位的要求,制定合理選人標準,確定招聘人員質與量。第三,確定科學招聘程序。要確定招聘考核的程序,制定考核資料,在按程序進行考核后,擇優錄用。
3、高校提高大學生就業對策
(1)、應當努力提高辦學水平。高校應轉變觀念,把握教育國際化的潮流,加強世界高教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全面提高辦學水平。高校應樹立正確的教育目標,積極培養大學生知識和本事,培養具有不斷追求真理、追求科學精神,能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以上的綜合素質優秀的大學生。
(2)、不斷進行教育改革,高校必須以市場為導向,緊密聯系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景,加快調整高校專業結構,合理配置教育資源,以培養適銷對路的人才。現有科類結構與我國經濟結構調整、產業結構升級和社會發展的要求還不能完全適應,必須適時調整。
(3)、建立完善大學生就業服務體系。高校要盡快建立和完善集教育、管理、指導和服務等功能于一體的畢業生就業指導和服務體系。建立以服務為主的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機構,并能獨立開展工作,為畢業生和用人單位供給信息服務,咨詢服務,指導服務,培訓服務等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式的服務資料和服務形式,為大學生確立正確的職業夢想和擇業觀,掌握競爭技巧,積極參與人才市場的競爭創造有利條件。
(4)、學校應當實行積極的大學生安排就業政策,不僅僅在未來的發展方面,并且在心理調節上頭,減輕大學生的就業焦慮心理。同時教師們應當對學生們加強教育,并進行積極暗示,多增加學生們的鍛煉機會(別出現面試事心里緊張表達不清等情景)。
4、社會及政府其他對策——應對大學生就業問題還須政府社會共同努力。
政府社會必須進行相應總體性調整。大學生就業狀況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社會的發展水平,直接影響高等教育的發展及人們對高等教育價值的確定。政府要經過努力發展經濟,調整產業結構,尤其是建立高新技術產業,提高產業水平,來增加對人學畢業生的吸納本事,使高等學校的人才培養和社會的人才使用銜接好,這是政府和社會的職責。
職業學校學生就業觀現狀調查報告2
前言
作為大二學生在不久以后即將踏入社會,開始我們人生中又一個旅程。走出校園,我們面臨第一個問題就是擇業。隨著時間發展已成為大學生面臨嚴峻問題。選擇什么樣具體職業應該根據每個人潛能和特長來確定。要量體裁衣,選擇適合自己職業。現代社會一個重要特征就是行業更加細化,與此相對職業也更加多樣化,這一情勢為具有不同潛能和特長個人尋求更符合自身條件和興趣職業,創造日益廣闊前景。因而,當代大學生在選擇職業時,要正確判斷自己有哪些潛能和特長,力求做到對號入座。
2010 年開始世界性經濟危機席卷全球,在世界經濟一體化格局下,高速發展中國并不能獨善其身,在一些地區、一些領域,經濟危機已經表現得非常明顯。經濟危機下,很多公司開始裁員,招聘需求大幅減少,這使得中國勞動力市場壓力特別巨大,尤其是大學生就業問題特別突出。近期,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2010年《經濟藍皮書》指出:預計到2010年底,將有100萬名大學生不能就業,2010年還將有592萬名大學生畢業面臨找工作,大學生就業問題非常嚴峻。
主體:問卷設計
制作問卷時,我們力求所選題目確切、簡潔、針對性強,并遵守以下幾點:問卷主題明確,所有設問都必須與主題有關;言語簡明準確,以免影響理解和答問;問卷項目由淺入深,并注意期間來聯系,使被調查者可以連貫做答;設問切合實際,充分考慮被調查人差異。
大學生擇業觀調查問卷.(詳見附卷一)
一、調查概況
此次調查問卷主要對畢業生擇業價值取向、薪酬標準、就業地點、專業滿意度、擇業心情、就業服務等問題進行調查。調查采取隨機抽樣形式,管理類文科學生,也有技術應用類理工科學生。本次調查共發出問卷100份,實際回收有效問卷78份,有效率為78%,其中男生占34.6%,女生占65.4%。由于在抽樣調查中,充分考慮樣本代表性和性別比例協調性,因此此次調查較為客觀地反映當前2010屆畢業生擇業心態。為方便學生答題,問卷均采用選擇題形式,分為單選和多選。為讓我們調查問卷更真實有效,所以我們在人員學歷選擇上針對不同學歷人都選30%左右人。在我們調查中有70%人是來自農村,剩下30%是來自城市和縣鎮。
二、調查結果及其分析
1 、關于就業形勢與自身就業前景評價
關于目前社會就業形勢,91%調查者認為形勢嚴峻,就業比較難,分別有3.8%調查者認為形勢正常和不解,而認為形勢較好,就業容易有1.3%。可見,絕大多數畢業生對當前就業形勢嚴峻性已有一定認識。
在對自身就業前景評價方面,多數畢業生則顯得較為自信。調查表明,對就業前景持一般態度調查者占56.4%,20.5 %畢業生對自身就業前景比較樂觀有信心,14.1%調查者表示不樂觀,而9%調查者則表示不知道。對此解釋可能有兩種,一是畢業生已在擇業前做好不太充分準備,加之金融危機到來,加大應屆畢業生就業壓力;二是畢業生尚未進入求職面試高峰期,對求職艱辛認識不夠。隨著求職面試高峰期逐漸到來,迷茫同學比例還會上升。這就需要就業工作者深入解他們困惑所在,有針對性地加強就業指導,以使他們及時調整好心態。
2 、關于升學和工作選擇
在升學和工作選擇上,79.5%調查者選擇工作,11.5%人選擇升學,而2.6%調查者選擇考公務員,還有7.7%調查者選擇回家創業。可見,在嚴峻就業形勢面前,很多同學想在國家優惠政策下,自主創業,減少就業壓力,鍛煉自己能力。這些人是需要大力扶持。
3 、關于就業影響
在就業決策時,有39.8%調查者受父母影響比較大,有3.8%調查者表示會受老師影響,還有5.1%調查者比較相信自己朋友,自己做決定,不受他人影響調查者占51.3%。可見,現在畢業生在做選擇時還是比較慎重。
4 、關于就業地點選擇
調查表明, 66.7%調查者選擇就業地點時,格外青睞大城市和沿海發達地區。這主要是因為大城市比較重視人才,工作和生活條件好,經濟收入高,發展機會多,并且接受新信息快,因而具有較強吸引力。盡管大學生擇業首選大城市和沿海發達地區有一定合理性,但擇業地點過于集中,勢必導致人才閑置與浪費,同時也增加就業難度。10.3調查者喜歡到國外和內地盛會城市去工作。而對于西部邊遠地區和農村地區,經濟不發達地區,有23%畢業生將其作為首選。盡管國家出臺很多鼓勵畢業生到西部和福建省欠發達地區基層就業和參加志愿服務優惠政策,但畢業生積極性仍顯不足。這表現出大學畢業生擇業功利性和短視,他們不愿承擔艱苦工作,奉獻意識與鍛煉意識不強。學校應該通過各種形式加強對大學生奉獻意識培養,對畢業生擇業中功利和短視心態要適時加以引導。
5 、關于薪酬標準
在求職者最為關心薪酬問題上,畢業生期望值一般。12.8%調查者月薪期望值在800元以下,其中21.8%調查者月薪集中在800--1200元這一檔上,35.9%調查者選擇1200--xx元之間,月薪在3000元以上占20.5%;有17.9%人月薪期望值在3000元以上。這表明,大學畢業生希望自己早點從父母經濟依附中解脫出來,實現經濟上獨立,并渴望獲得舒適生活條件,因此希望能獲得較高薪酬。
6 、關于對口與心中期望值
據調查,12.8%調查者認為會接受,并準備跳槽,23.1%人會努力適應工作,61.5%調查者工作時或工作后會考慮繼續深造。2.6%調查者還沒考慮好。看來,興趣與期望值對于工作人來說是非常重要。
專業如果不對口絕大多數調查者會在現在崗位上工作。64.1調查者會愿意從事現在工作,只有9%調查者表示不愿意,19.2%調查者會先在本專業干,再考慮轉行這些人對自己工作選擇是小心而慎重,個人興趣和專業在選擇工作時是占非常大比重。7.7%調查者認為無所謂。
7 、求職信息
在就業比較緊張情況下,很大一部分調查者會認證考慮自己今后就業。其中66.7%認真考慮過,26.9%調查者偶爾會想想這類人可能還沒體會到就業艱辛,有5.1%調查者很少再考慮,還有1.3%調查者想到時候再考慮。
大學生在求職過程中50%調查者希望得到更多公司介紹和招聘信息,15.6%調查者希望得到更多有關薪資及福利信息,19.2%調查者希望得到更多關于面試和演示技巧介紹,說明學生在這方面經驗還不是很多,需要加強鍛煉。有5.1%調查者希望解更多公司員工現身說法。借此解公司用人機制和管理方法,做到心中有底。
8 、關于就業目
此次調查表明,有大約80%以上調查者就業主要目是為生計需要只有17.5%少數調查者是為自己興趣愛好,為得到社會認可和為社會做貢獻。剩下2.5%調查者認為就業是為奠定建立家庭基礎。可見,在經濟危機時候人們還是迫以生計。這也說明啊學生就業觀念不端正,需要老師大力指導。
9 、關于最關心問題
無論在什么時候大學生在就業過程中都會面臨各種怎樣和企業雙向選擇。調查者在這方面選擇還是很明確。有53.8%調查者預計在擇業過程中遇到最主要問題是可能專業不對口或專業面太窄這給學生就業造成很大困惑。2.6%調查者預計戶口難解決,24.4%調查者預計是缺乏社會關系7.7%調查者預計信息嚴重不足不能很好去加以選擇,11.5%調查者預計是其他原因在擇業過程中阻力最大。沒調查者選擇性別歧視說明大家還是比較相信能力。
而用人單位最關心是求職者能力包括所學專業能力、所畢業學校、社會經驗以及潛力,占總調查87.1%,技能、特長、品德只占到10%比重,剩下2.9%調查者認為用人單位最關心求職者性別。
當前畢業生在擇業過程中主要問題是人才市場供大于求,屬于買方市場、畢業生思想不夠端正,期望值過高,擇業過于挑剔社會上一些憑關系,走后門現象比較嚴重占總人數78.6%,認為學校、政府、用人單位及學生之間溝通較少解不夠占11.3%,認為學校就業指導薄弱、高校人才培養規格和質量難以滿足社會需求、畢業生不符合政策規定擇業行為比較多調查者占10.1%。
結尾:
這是一個求職大軍遭遇失業恐懼時代,是一個追逐挑戰又渴望成功時代。求職擇業對當代大學生來說既是難得機遇,又是嚴峻挑戰。我校大學畢業生職業價值觀呈現出多元化、復雜化傾向,擇業意向表現出鮮明時代特征。他們追求自我發展,強調自我價值實現,重視經濟利益。畢業生中出現盲目樂觀、奉獻意識與艱苦奮斗精神缺乏、誠信缺失等心態,不僅會影響到畢業生眼下擇業,同時還會進一步影響到以后成長與職業發展。針對以上出現不良擇業心態,本人建議是:
一、大學生畢業后不能僅僅只有就業意識,因為市場對人才需求會在一定程度上飽和,現在尤為嚴重。因此我們要樹立創業意識而不能把眼光僅僅限于就業。
二、要踏踏實實地做事,一步一個腳印,要有靈通就業信息和強硬個人素質。專業很重要,但要不斷地拓寬自己知識面。有人說好關系是泥飯碗,會碎;文憑是鐵飯碗,會銹;而只有能力才是金飯碗,走到哪里都會閃閃發亮。在當今社會,只有有能力人,才不會被時代所淘汰,只有有能力人,成長舞臺才會無禁區。
三、要搞好人際關系,廣交益友。朋友多不是壞事。一個人在外難免會遇到挫折,此時朋友幫助對你來說很重要。
四、在選擇職業時,要從實際出發,準確把握人才市場供需信息。人才招聘會每周都在辦,人才市場天天都開放,準確掌握人才市場供求信息,對于當代大學生擇業尤為重要。當今社會是信息時代,誰能及時有效地獲取信息,誰能從實際出發,準確審視就業形勢,誰就能早日步入理想職業崗位,為祖國,為人民奉獻知識和才華。
六、要敢于面對挫折,不放棄,不服輸,要敢闖!
總之大學生對所學專業只是能說解,要真正讀至碩士才可以說自己學這個專業。大學生要鍛煉各方面能力,不僅要學習書本方面有字之書,還要去生活中讀那本無字之書,這樣我們農大學子才會有美好未來。
職業學校學生就業觀現狀調查報告3
相關報告顯示,截至今年4月底,全國本科生簽約率為39,未簽約率為59,另有2的本科畢業生雖已簽約但被雇主解約。究其原因,就業難不光有社會大環境的問題,大學生自身在求職方面也同樣存在著眾多問題。近日,易才網就此現象進行了大學生就業調查報告范文專項調查,發現大學生在求職的三個環節上問題比較嚴重。
以特殊才能為后盾
調查顯示,78%的大學生就業目標不明確,對于未來的職業選擇完全是一種迷茫狀態,他們不明白要找什么工作,也不明白自我適合做什么,甚至連自我的性格與特長都不了解。他們到處投放簡歷而沒有針對性,以至于求職成功率極低。
提議(易才網就業指導專家王進彥,下同):在校大學生要增強職業生涯規劃的自主意識,在求職時既需要認真地分析自我,又需要多了解社會需求,以求定位準確。
在職業選擇時要明確以下幾點,你究竟要什么?你擅長什么?你是什么類型的人?在何種情景下有最佳表現?你有什么比別人占優勢的地方?再結合自我的專業特點以及自我在某一方的特殊才能來判定職業方向。
需要注意的是,以特殊才能做后盾,求職將更有競爭力。目前就業競爭比較激烈,身上有“亮點”的學生更容易被注意,也更有可能被用人單位選中。所以,發掘并增強就業競爭力應從發現自我與其他人的不一樣之處入手,發揮自身特長,并不斷強化,有可能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獲。
一個方向準備一種簡歷
作為求職敲門磚來說,簡歷制作是求職過程中的第一步,也是相當關鍵的一步。用人單位經過簡歷上的信息,對應聘者進行初步的資格篩選。求職者最終能否獲得面試機會,簡歷就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調查顯示,此刻仍有一些學生制作簡歷不惜工本,彩色打印、銅版紙印刷、貼藝術照,而一份簡歷洋洋灑灑寫四五頁的大學生在20左右。
提議:太過花哨的求職材料反而容易讓招聘者感覺求職者華而不實,不如把自我的學習、特長、經驗等關鍵信息經過最簡潔、顯眼的形式展此刻一張簡歷中,做到詳略得當,簡單明了,并且一種職業方向最好準備一種簡歷。
例如,你想應聘市場類職位,最好詳細描述在大學生就業調查報告范文校期間的一些學生活動和社會實踐情景;如果是應聘研發類職位,最好詳細描述專業學習情景和項目經歷,包括所使用的平臺、工具、語言等等。對于那些沒有什么工作經歷的應屆生,不需要造假,也能夠把簡歷寫得吸引人。即使沒有長時間的工作經歷也會有在學校時的各種實踐或者兼職工作經歷。要好好挖掘自我的長處、仔細闡述自我的本事,也許用人單位會因為你具有的某種特別的優勢而選中你。做什么事都要用心,即使是對于寫簡歷和面試,也要當作一個項目來做,這才能在簡歷環節增加自身的另一個亮點,增加成功的幾率。
不能貪圖一時的安穩
此刻的人才市場大多呈現一種怪現象,一方面很多的求職者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不少企業卻抱怨人才難覓。85理解調查的hr經理表示,此刻的大學生還是怕吃苦,像公司業務員、銷售員這樣絕大多數涉及“底薪提成”收入和每月業績掛鉤的崗位,都很難吸引大學生的目光,而一些文職類的工作卻吸引了不少大學生尤其是女生的青睞。更令人瞠目結舌的是,有些求職者聽說公司距離自我住地需要40分鐘的車程而放棄面試的機會。
提議:據易才網相關數據統計,截至4月底,招聘職位數居首位的工作是營銷人員,占總職位的18.53,缺口較大。相反,辦公室文員、文秘、行政助理等文職類人員明顯供大于求。求職意愿為文職類崗位的人數比高達21.23,但文職類崗位招聘數量僅占總招聘量的5.33,競爭最為激烈。
此刻許多單位對文員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例如外形、身高、專業限制、英語水平、寫作水平,制圖軟件的使用等。并且,大多企業要求文職類人員在28歲以下,所以文員往往幾年后將應對職業轉型或再次就業。并且文職類工作的薪水是固定的,提升機會比較少,很難有所突破。但做業務、銷售就不一樣了,按業績說話,多勞多得。大部分企業的優秀銷售人員都是從應屆生開始一步步成長起來的,企業選擇他們時更多的是看重他們能吃苦敢于拼搏的精神。
年輕人就應當有沖勁,不能一味貪圖生活上的安穩,而不思積極。其實,很多人浪費了大好的時間,如果早點兒就業,積累經驗,此刻沒準已經是擁有主管級別的高薪一族了。
職業學校學生就業觀現狀調查報告4
由麥可思研究院撰寫、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2016年中國本科生就業報告》及《2016年中國高職高專生就業報告》在北京發布。報告對25萬2015屆大學畢業生進行跟蹤評價,同時對2012屆畢業生三年后就業情景進行分析。報告顯示,雖然經濟下行壓力大,但創業、深造確保了大學生就業率繼續堅持穩定。
收入
大學畢業生收入呈現上升趨勢
報告顯示,2015屆大學畢業生半年后平均月收入為3726元,比2014屆3487元增長了239元,比2013屆3250元增長了476元。其中,本科畢業生2015屆4042元比2014屆3773元增長了269元,比2013屆3560元增長了482元。高職高專畢業生2015屆3409元比2014屆3200元增長了209元,比2013屆2940元增長了469元。從近三屆的趨勢能夠看出,大學畢業生半年后月收入呈現上升趨勢。
同時,“211”院校2015屆畢業生月收入4718元比2014屆4394元增長了324元,比2013屆4123元增長了595元;非“211”本科院校2015屆畢業生月收入3907元比2014屆3649元增長了258元,比2013屆3447元增長了460元。連續三屆呈現上升趨勢。
在2015屆本科學科門類中,畢業生畢業半年后月收入最高的是工學4313元,最低的是醫學3462元。2015屆本科畢業生半年后月收入最高的行業類為“媒體、信息及通信產業”4823元,其次是“電子電氣儀器設備及電腦制造業”4552元。
就業
過半大學畢業生進入中小微企業
據報告顯示,大學畢業生在民營企業就業的比例從2013屆的54%上升為2015屆的59%,而在國企就業的比例從2013屆的22%下降到2015屆的18%,在外企就業的比例從2013屆的11%下降到2015屆的9%。
此外,麥可思研究院副院長郭嬌介紹,300人以下的中小微企業的就業大學生比例持續提升,3000人以上大型企業大學生就業率是下降的,不管本科還是高職都是這樣的趨勢。
數據顯示,從2013至2015屆的本科畢業生中,在3000人以上大型用人單位就業的比例從27%下降到25%,在300人以下的中小微用人單位就業的比例從45%上升為50%。高職高專畢業生在300人以下的中小微用人單位就業的比例從56%上升為60%。這意味著中小微企業雇用了超過一半的大學畢業生。
此外,報告還顯示,大學畢業生在地級市及以下地區的就業比例上升。2013~2015屆大學畢業生在地級市及以下地區就業比例從2013屆的`52%上升為2015屆的55%。其中,2013~2015屆本科畢業生在地級市及以下地區就業比例從2013屆的46%上升為2015屆的48%。高職高專畢業生就業比例從58%上升為61%。
創業
畢業直接創業三年后一半存活
報告中稱,2015屆大學生畢業半年后的就業率為91.7%,與往年持平。郭嬌介紹,分析大學生就業穩定的因素,自主創業是原因之一。郭嬌介紹,自主創業在過去三年持續提升,今年到達3%。“可能這個數字大家感覺有點小,可是相當于90%以上的就業率高的情景下每增長1個百分點都相當得有意義。”郭嬌說。
根據國家統計局《201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發布的普通本專科畢業生人數680.9萬估算,2015屆大學生中約有20.4萬人選擇創業。報告也指出,大學生創業三年的存活率僅一半。2012屆大學畢業生畢業時創業的比例為2%,其中畢業時創業三年后還存活的僅約1個百分點,也就是說存活率僅在一半左右。
在創業資金來源方面,報告指出,2015屆畢業生自主創業的資金主要依靠父母、親友投資或借貸和個人積蓄,本科生的比例為78%,高職高專學生的比例為75%,而來自商業性風險投資、政府資助的比例均較小,還不到5%。
同時,報告對大學生創業的結構進行分析,2015屆本科畢業生半年后自主創業主要集中在教育產業(21.1%),其后是零售商業(12.8%)、媒體信息及通信產業(11.6%)。2015屆高職高專創業主要集中在零售商業(13.2%)。
對于大學生創業的回報,報告也披露,2015屆本科畢業生半年后自主創業人群的平均月收入為5131元,比2015屆本科畢業生半年后平均月收入4042元高1089元。
專業
物流管理專業就業率最高
立刻就進入高校招生錄取季,什么專業的就業情景好,是廣大考生關心的問題。報告披露了2015屆本科畢業生畢業半年后就業率最高的和最低的十個專業,其中物流管理專業的就業率為96.6%,就業率最高;而口腔醫學的就業率僅為83.4%,為最低。
根據失業量、就業率、薪資和就業滿意度,報告評出了2016年本科生就業的綠牌專業和紅牌專業。綠牌專業指的是失業量小、就業率、薪資和就業滿意度綜合較高的專業,分別有軟件工程、網絡工程、通信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審計學、廣告學、車輛工程等。應用心理學、化學、音樂表演、生物技術、生物科學、美術學被評為紅牌專業。
從行業上分析,報告指出,2015屆本科畢業生就業比例增加較多的行業類有“教育業”(增加3.6個百分點)、“醫療和社會護理服務業”(增加2.8個百分點)、“媒體、信息及通信產業”(增加1.8個百分點)。
職業學校學生就業觀現狀調查報告5
調查目的:近年來,大學生就業形勢日益嚴峻,就業壓力逐漸增大,就業難度日益突出,大學生就業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逐步增多,大學生就業問題已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熱點和焦點。為了解我校畢業生的就業期望,自身素質的評價,學校就業指導,對就業形勢的看法,旨在了解當前的就業形勢對大學生的影響;經過對影響大學生就業因素的調查,更好地調節用人單位與畢業生之間的供需關系;為當代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發展作一個新的描述;幫忙大學生盡快認識自我,學校為學生供給就業引導,使學生能謀取夢想職業。為同學們在今后的求職就業過程中供給參考。
調查時間:
20XX年10月20日~20XX年11月25日
調查對象:
廣州大學學生
關鍵詞:
大學生就業觀調適對策
一、數據分析(在附錄中已附上調查問卷及調查原始數據)
此次的調查對象主要是面向廣州大學的學生,共計100名,男生46名,女生54名。經過調查數據顯示這次調查主要以廣州大學大三
學生為主,一方面了解他們的就業觀念,另一方面期望能經過對廣州大學學生的調查,幫忙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心態,正確的擇業觀。
在被調查的對象中,100%的人認為當前社會的就業形勢嚴峻,就業困難,可見此刻的大學生對自我未來的就業還是一片迷茫的,大學生對就業蒙上了一層迷霧,自我感覺就業困難重重。隨著中國高等教育的不斷發展,在短短幾年內,高等教育進入大眾化時代。高等教育大眾化已成為一種必然,但一些問題也由此而帶來,教育大眾化要求中國普通高校進行大規模擴招,而擴招的直接結果之一就是高校畢業生的快速增長。在社會人力資源需求沒有明顯增長的前提下,這種量的變化對畢業生就業工作的影響是巨大的,大學生就業也從精英化走向了大眾化。
83%的同學選擇在東南沿海工作,因為本學校在廣州,所以廣東以及東南地區的學生占很大比例,有一些外省或者本地同學處于一些研究對工作地點無要求,還有少部分同學要求在家鄉工作,這樣的選擇結果,不禁讓人擔心,大學生的自我觀念太強,沒有太多服務社會的意念,我想這樣的就業觀念還是需要學校和社會的努力,去改變大學生的想法,此刻一向都有說支援西部,如果大學生都沒有榜樣去支援,那還會有多少的人會去。這一問題值得我們去思考,包括學校,政府,社會和大學生自我。
在問到自我此刻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在當前的競爭狀況時,36%的人對自我沒有信心,41%的人覺得一般,23%的人選擇不明白,由此可見大學生還是對自我所學的專業充滿著疑問,沒有很好地去了解自我所學的專業,對自我的實力存在著質疑。
在被調查的對象中,46%的人能夠理解就業與專業不對口的工作,30%的人則是先就業,后找自我專業對口的工作,24%的人則是因為就業,而無奈理解。這一是個還不錯的結果,可見此刻的大學生并沒有執意要找自我的專業對口工作,而是在就業中慢慢地來,先就業后找自我專業對口的工作,這是一個不錯的開端。
在問到對自我第一份工作的薪酬時,80%的人選擇的事3001-5000元,17%的人選擇20XX-3000元的范圍。這一數據充分體現了,此刻的高職大學生的第一份工作的期望薪酬大多數是介于中層薪酬的,既不太高,也不太低,此刻的大學生的就業越來越理性了。
在擇業的時候,更多的人注重的是企業所在城市,工資與福利待遇,還有就是工作環境與工作的穩定性。這樣的選擇是比較理性的,更多的是工作的安穩性和公司的待遇問題,但我們再擇業的時候也應研究一下該公司的發展前景,這樣才能有更多的發展自我的空間。
在問到學校對大學生最應當培養的本事時,大多數的人是全選的,可見高職大學生渴求的是全方面的發展,不斷地提升自我,充實自我,這一選項也給了高職院校一些啟示,在培養學生的時候,是否做到了全方面地去發展學生,培養學生。
經過這些的問題分析總結,最終得出了一個基本的就業觀念:先就業后擇業,發揮個人特長,貼合個人興趣,薪酬介于中層,企業待遇較好,就職地點是:經濟較發達地區。
二、目前就業形勢
從20XX年畢業生人數突破600萬以來,每年仍在增加,去年已達670萬,20XX年估計近700萬。中國超過700萬人口的城市有幾個,但我們一年的畢業生卻有700萬,再加上近三年未實現穩定就業的,何止1000萬。大學生就業壓力大是事實,這是社會問題,不是誰能夠隨便解決的,但對于我們每一個人,卻是很現實的問題,我們必須解決。畢業了,意味著我們要工作,要獨立生活,要賺錢養活自我。一個月沒工作,這個月的生活費便是問題。所以——不能哭泣,生活不相信眼淚。我們必須積極應對,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
三、相應調適對策
1.充分了解自我所學專業
所謂充分了解自我所學的專業,就是了解自我所學專業是什么,學什么,有什么特色,在社會上的就業度是怎樣的,自我專業的發展前景是怎樣的,你自我的努力方向是什么等等,僅有在充分了解自我所學專業的基礎上,我們才會有清晰地思路去學,去研究自我應當要怎樣去應對自我的未來之路,未來的就業方面。以至于,我們在踏入社會的時候,不會是一片迷茫和無知,只是認識到就業的嚴峻,而不會有所準備。
2.提升自身綜合素質
此刻的社會,能夠說競爭力是十分強大的,多數學生只會一味埋怨,學生太多,就業壓力大,卻不從自身找原因。我們必須承認,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呈逐年下降趨勢。就業壓力大的大環境我們無法改變,我們能改變的僅有我們自我。不要做無用的埋怨,積極應對困難和挫折,采取措施,積極主動的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
職業學校學生就業觀現狀調查報告6
進入21世紀,中國大學生的就業形勢日益嚴峻,尤其是在進來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的打擊下,作為“金磚四國”之一的中國也不能幸免。過于龐大的待業人群,不斷增加的大學生數量和失業率,以及連續不斷的國際形勢的沖擊,浪路漫漫,我們新一代大學生將何去何從,中國的未來又將何去何從?作為八零后九零后的大學生,已被深深印上自由的印記,那就突破所謂的傳統,慣例,我的方向我做主,我的未來我抉擇。
從小學初中的懵懂,到高考的拼搏,我們馬不停蹄,一路急急沖來。而今,漫步在庸懶的大學學校里,椰風海韻,與感情、自由的邂逅,一切放佛苦盡甘來。事實是否果真如此?非也非也!20XX年的日子也過了大半年了,事實上中國09年前七個月的大學生就業率僅為68%,千萬不要心懷僥幸;而去年全球金融危機還超過一半呢,不要所以就掉以輕心,一個不慎便可能被劃歸到那不行的三分之一。所以,09年的大學生就業情景應當是對我們的當頭棒喝,驚醒那花前月下,而不是直接忽略。千萬不要太多指望家族關系和國家機器,救世主是從來不曾有的,上帝說:“人啊,你當自救。”
一、調查對象
海口經濟學院即將面臨畢業學生
所學專業類型:室內設計、物流管理、信息管理、行政管理、市場營銷、旅游管理、工程造價。
二、調查形式
問卷調查50份,收回有效的40份。
三、調查目的
大學生的就業問題在當前市場經濟、改革開放、高校不斷擴招、就業制度改革、畢業生逐年增加的背景下,已成為一個越來越重要的問題。了解當代大學生的就業傾向,有利于了解大學生的擇業心態,同時,也能夠經過了解大學生的擇業觀的構成的最根本的原因,從而讓社會了解學生真正所需,及早糾正學生不正確的擇業觀。最真實的掌握當前大學生就業現狀,了解未來幾年大學生的就業趨勢;最真實的掌握企業招聘大學生現狀,了解企業用人標準,以嘗試在畢業生和企業之間建立一次溝通對話的機會。從而能為大學畢業生、為高校、為企業供給相關有價值的信息,促進學生就業起到積極的作用。
以下是此次調查結果統計:
1、職業規劃
根據調查結果顯示,僅有12%的學生在其大一的時候自我進行職業規劃,在大三之前有進行職業規劃的學生僅有27%,由此能夠看出有73%的學生在大學四年的前半段時間是沒有進行任何個人的職業規劃的,一半以上的同學并沒有認識到就業形勢的嚴峻,沒有強烈的就業危機感。同時,能夠明白大部分的學生是沒有明確的目標的。在競爭日益激烈的今日,沒有很好的職業規劃,對于各位在校大學生來說,是很不利的。
2.大學生自身素質的評價
大學生們清楚地定位了自我應當具備的個性品質,他們認為企業看重的個性應當是“勇于創新”(18%)、踏實(17%)、合作(16%)、樂于參與競爭(10%)等,與信息時代倡導的個性特征相吻合。
3、關于所學專業與職業需求
大學生,必須得“專業對口”嗎?
那句成語“學以致用”在找工作中似乎沒有得到太多體現。當問到大學生對“專業對口”的看法時,44%的人回答“找工作盡量專業對口,但不必強求”。30%的人認為“專業并不重要,只要工作適宜就行”,也就是說有近34的人并不強求專業要對口,在工作中發展自我學了4年的專業知識。而認為“應當專業對口,在工作中發展自我的專業知識”的人僅有兩成。甚至為了某種原因愿意放棄專業的占5%。經常聽到正在找工作的大學生說,最重要的是能找到工作。有42.1%的.學生選擇專業的時候是根據自我的興趣愛好選的,也有31.6%是聽從父母教師的提議選的,可是,卻僅有4.7%的人是十分了解自我所學專業的就業方向的,
而37.4%的學生也只是有所了解。對于本專業畢業生的就業情景,也僅有31.5%的學生是有所關注,有所了解的。從這些數據的顯示,我們能夠看得出來,大部分的學生對于自我的專業的方向以及未來可能的就業情景是不太清楚的。與此同時,有28%的同學仍然是期望在畢業后盡量找到與專業相關的工作。可是也有31.6%的同學認為大學培養的是適應社會的本事,不拘泥于是否與自我專業相關。
4、就業途徑與地點
據調查得出,現今大部分的大學生都有自強不息的奮斗精彩,有55%的同學畢業后是選擇依靠自我的本事參加招聘會。但也有17%的同學是期望依靠父母親戚的幫忙的。在吸引人才的城市中,傳統的三強依然沒有改變,只是上海已代替北京成為最具有吸引力的城市,對于夢想的工作地點,大部分學生會選擇東部、家鄉以及大學所在地。在大城市與小城市之間,更多的學生還是比較趨向于大城市的。
5、關于如何提高自我的就業競爭力
此刻大學生人很多,競爭很激烈,找工作十分困難,大部分學生更看重的自我的優勢是:能很快適應工作以及具有團隊合作精彩,處理人際關系本事強。為了增強自我的就業機會,大部分大學生會考取如英語四六級證書,計算機等級證等專業的相關證書來證明自我的本事:也有部分學生會選擇參加社會實踐,提高自我的本事,積累經驗:同時,還有部分同學選擇利用現有資源,好好學習,掌握更多的技能以便為自我以后找工作時服務。
6、應對第一份工作與薪酬
應對自我的第一份工作,55%的學生會選擇堅持做,做多久不定,培養自我的本事,把它當作追求更高夢想的平臺。可是如果對第一份工作為不滿意的話,67%的學生認為,應當先干著,再抓緊時機再找別的工作,20%的學生表示會試著理解讓自我喜歡它,但也有13%的同學認為沒商量,重新再找一份工作。大學生對職業的報酬最直接的認識就是工資待遇。在調查數據中大學生對工資待遇的要求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性,至于剛剛開始工作為的薪酬方面,有23%的學生能夠理解的薪酬是1000-2200,47%的學生選擇的是2200-3000,21%的學生選擇的是3000-4000,僅有9%的學生選擇5000以上。
四、我的個人提議
1、關于職業規劃的提議
在大學期間,盡早進行職業規劃,明確自我的目標與方向,有所準備。
2、關于處理所學專業與職業關系的提議
多了解自已所學專業的信息,了解其就業方向與專業范圍
3、關于就業途徑與地點的提議
就業途徑能夠多樣化,盡量擴展自我的就業途徑,讓自我能夠有更多的選擇
4、關于如何提高自我的就業競爭力的提議
考一些與自我專業相關的證書以及多參加社會實踐,這會有利于提高我們的就業競爭力
5、關于應對第一份工作與薪酬的提議
在做第一份工作時,我們要能沉得住氣,多學點東西,以后不管是否要在原先的單位工作,至少我們提升了自我。
此外,在我個人看來,當前大學生就業難題的出現,是社會追求片面,盲目
發展的必然結果。恢復高考,改革開放之后,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社會的整體素質大大提升,但一系列的問題也隨之而來。尤其是受傳統觀念的影響,不少家長不由將考大學與光明的前途、有面子聯系在一齊,再加之大學擴招的推波助瀾,教育界到處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雖然恢復高考給了中國大學一個新生,但中國的大學還是不太成熟,區區32年,是比不上西方雄厚的歷史底蘊的,向西方大學學習成為了大勢所趨。可偏偏這拿來主義用的不盡如人意,其實在高等教育這一方面,德國是一個值得學習的對象。
德國素來以注重辦教育而著稱,但德國教育所努力的方向并不是要把所有的孩子都送進大學。因為大學作為學術研究和教學綜合的統一體,它與具體的職業訓練之間還是存在必須的距離。據統計,在教育發達的德國,在15—18歲的青少年國民中有60%以上受過高素質的職業訓練,政府為此制定了《職業教育法》、《青少年勞動保護法》和《職業教育促進法》來保障這一制度的發展和運轉。這也就是為什么在沒有豐富的資源做后盾的情景下,德國卻能以尖端的科學技術水平和精益求精的產品在國際競爭中取勝。因而高等教育僅僅集中于大學教育是不夠的,教育界應當更加注重職業教育,而社會也該正確認識職業教育,承認其作用與地位,將其與大學教育平等對待。
另外,在大學里發展自我的興趣愛好是必要的。一個父親曾告誡自我的女兒:“你必須要把鋼琴練到十級,將來就是去賣藝也能養活自我。”當然這只是一個玩笑,卻又不單是一個玩笑話。將你的興趣愛好發展為特長,說不定將來這就是你的優勢。甚至能夠因為愛好而選取職業方向,這樣就能夠歡樂的工作,歡樂的生活。何樂而不為呢?
職業學校學生就業觀現狀調查報告7
一、前言
1、【調查背景】:我國大學擴招后,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已經是一個不爭的現象,且有可能越來越難的趨勢。一方面和中國經濟結構體制和教育改革落后有關,更和當今大學生的就業觀滯后有關。
2、【調查目的與意義】:主要了解在校大學生就業期望,自身素質的評價,學校就業指導,對就業形勢的看法,旨在了解當前的就業形勢對大學生的影響;經過對影響大學生就業因素的調查,更好的調節用人單位與畢業生之間的供需關系;為當代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發展作一個新的描述;幫忙大學生盡快認識自我,學校為學生供給就業指導,使學生能謀取夢想職業,為同學們在今后的求職就業過程中供給參考。
3、【調查時間】x年5月28日——x年6月7日
4、【調查地點】:滄州市
5、【調查對象】:滄州市各大高校學生
6、調查方式】:問卷調查
7、【調查過程】:首先設計調查問卷,然后到各高校進行調查問卷,調查完畢后,做數據分析,歸納與整理。
二、正文
1.大學生就業問題現狀:
大學生就業難,遍地都是大學生。每到找工作的時候,大家都會爭先恐后得去招聘會擠,到頭來可能有些人花了錢進入會場,卻連和招聘官交談的機會都沒有,很多人投了簡歷都如石沉大海,無聲無息去也。“找到一份適宜的工作實在太難了。”很多應屆畢業生從心底發出這樣的慨嘆。x年,據估算全國至少有80萬名畢業生要應對“一畢業,即待業”的窘境。很明顯,我們人才缺口大和大學生就業難構成一個矛盾,當高教供給與社會需求之間出現失調時,便會出現一個“擴招怪圈”:高校擴招——本科畢業生就業難——碩士生、博士生甚至博士后層層擴招——就業矛盾“后推上移”——高一層次畢業生擠壓低一層次的畢業生,層層擠壓,整個社會就業形勢更趨嚴峻——繼續加速擴招。如此構成惡性循環,容易引發教育通脹,由此帶來的畢業生就業矛盾被“后推上移”,隱患將日益凸顯。并且會加劇人才“高消費”現象,大馬拉小車,造成教育資源的嚴重浪費。
2.大學生就業問題出現原因分析:
從調查的數據看出,大學生未來就業形勢嚴峻主要是由社會、學生、學校和用人單位四方面造成的。主要問題體此刻大學生的心理狀況、本身的工作本事和學校的就業指導工作不足和社會用人單位對大學生的要求嚴重不一致造成的。我們就這四方面原因進行了分析:
(1)用人單位
用人單位選擇大學畢業生,最主要是看重學生如何“調整就業心態”,而“提高職業素質”、“提高技能”反倒其次;而大學生甚至學校看來,“提高技能”及“提高職業素質”是最主要的,“調整就業心態”并不重要。用人單位認為“德才兼備”是用人的恒久標準,單位對畢業生“品德”的重視程度遠遠比畢業自身的重視程度要高得多。
(2)自身原因
①、畢業生就業觀念存在誤區。一是選地域。在大學生的意識中,大都市
總是意味著機會、高薪和前途,這導致最需要大學生的地方少人問津,而都市的大學生求職者則人滿為患。二是挑單位。大學畢業生都期望選擇一個地域條件好、待遇優厚、社會地位高的職業。三是重薪酬。高薪水、高福利等盲目求富觀念在大學生中流行,帶來了就業難。
②、畢業生綜合素質缺憾。一是學業不精。有的學生在學校里只是混,沒有靜下心來學習。二是社交本事欠缺。說話辦事的本事、溝通合作的本事、交際公關的本事欠缺。三是缺乏社會實踐經驗。有的學生很不重視社會實踐,甚至連學校要求的暑期社會實踐都不能認真完成,更談不上學到具體的實踐。
(3)社會原因
①、出口減速。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危機,造成美國經濟和世界經濟的衰退,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中國的出口。有研究證明,在中國經濟外向度較高的情景下,中國外貿出口每波動1個百分點,將影響中國18萬~20萬人的就業。受負面影響較大的主要有紡織服裝、制鞋、玩具、摩托車、家具、照明器具、自行車等出口依存度較大的行業,而這些行業多是勞動密集型行業。
②、從緊的貨幣政策。從2008年開始實施“從緊的貨幣政策”,意味著企業資金的獲取難度加大,投資受到約束。全國工商聯最新的調查顯示,2008年一季度全國稅收增長33.8%,而私營企業稅收增長33%,低于全國整體0.8個百分點。這是自2000年以來私營企業稅收增幅第一次低于全國水平。作為吸納就業的主體,民營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經營困難會在很大程度上對就業產生沖擊。
③、企業成本上升。原材料價格及勞動力價格均呈上升趨勢,人民幣升值、出口退稅政策調整、兩稅合一等政策,也會提高出口型企業的生產成本。《勞動合同法》的實施也在必須程度上提高了企業人工成本。目前來看,受成本上升影響較大的是勞動密集型企業和中小企業,由此對就業產生的消極影響是不容忽視的。
(4)學校原因
①、調查發現一半以上學生對學校的就業指導工作感到不滿意。高校大規模擴招,造成市場“供大于求”。造成目前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很多畢業生找不到工作的情景,許多人認為是因為我國高等教育培養的人太多了,過剩了。其實,我國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口僅占總人數的5%左右,而發達國家的這個數字已經到達13。所以,我國的人才過剩時相對過剩,并且,社會對畢業生的需求跟不上高等教育擴招的步伐,也為高校畢業生“供大于求”制造了假象。我國的大學生畢業生在大城市、大企業、大公司人才濟濟,人滿為患是過剩了。而一些中小企業,事業單位,偏遠地區,經濟不發達地區則是人才稀疏,人才缺乏。
高等學校的專業設置。層次結構、課程資料、教學水平與社會需求不相適應。在大學生就業市場化的情景下,大學的專業設置和調整卻顯得十分滯后,致使畢業生專業結構與市場供求出現了錯位,從源頭講,這已經成為制約大學生就業的一個重要原因。大學的專業及課程設置滯后于社會的發展是教育的特點,但沒能夠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進行主觀調動,進一步放大了專業及課程設置的盲目性,專業趨同現象十分嚴重,造成共給結構嚴重失衡。不少學校專業劃分過細,難以跟上市場變化的步伐。而用人單位對應聘者的實際操作本事、適應工作本事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
3.大學生就業問題對策和提議
(1)學生應努力提升綜合素質
①、注重專業學習。專業強、基礎實、理論深、技能佳,是每個用人單位渴望的人才標準。大學期間的專業學習是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實現人生價值的重要基礎,大學生在校期間必須注重加強專業知識的系統學習,苦練內功,提升素質,培養本事,掌握技巧,為順利就業打基礎、創條件、做準備。
②、加強實踐鍛煉。從進入大學起就要有意識的進行就業規劃,經過各種途徑尋求實踐機會,為將來的就業競爭增加砝碼。要在加強專業學習的基礎上,重視校內和校外的社會活動,這些活動特別是社會兼職能夠引導大學生走向社會,加強實踐學習,熟悉工作流程,豐富社會經驗,拓寬人際關系,是大學生進行本事鍛煉、施展個人才華的重要舞臺。
③、調整就業心態。對于大學生自身來說,首先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直面壓力和挑戰。“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是亙古不變的真理,特別是我國現階段,社會的轉型和轉變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在不能改變社會的情景下,要逐步調整自我的心態,適應社會的要求。改變過去那種“一步到位”的就業心理,放棄“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舊知識分子偏激心理,不把考研、考公務員當成“救命稻草”(畢竟能如愿的只是極少數),樹立“先就業,再擇業”的健康觀念,先爭取工作崗位,為社會和家庭“減負”,再在工作中磨練自我,尋找機會進行突破。
④、還應在大學時全面關注社會動態,早早做好職業規劃,并不斷朝著這個方向奮斗。同時在不影響學業的情景下,適當的做些兼職工作,增加對社會的認識和經驗的積累。充分利用大學的資源,全面掌握知識,以便在各行各業都能夠快速接手工作。同時大學生們也應避重就輕,不要總涌往發達城市,西部地區更有利于發揮大學生的抱負和才能,并且薪酬待遇普遍高于東部,為西部發展做出貢獻。
(2)單位:切實糾正用人偏見。
①、用人單位一方面要與學校加強互動交流,多了解學校里各專業的特色,還能夠借鑒大學生見習制度的思路,為在校大學生供給寒暑假實習基地,既鍛煉了學生的實際工作本事,也有助于企業考察人才。另一方面,用人單位要進一步轉變思想,牢固樹立科學的人才觀,切實糾正用人選材的偏見。一個單位要想得到可持續發展,既要使用好人才,也要注重人才的培養和儲備。從我們的調查情景來看,多數學生充滿活力、有闖勁,富有創新精神,并且理論功底扎實,理解新鮮事物快,可塑性強,如果對他們適當加以培訓,必須能為企業帶來更好更長遠的發展。所以,企業不能只圖眼前的短期利益,過分看重工作經驗,而要有長遠的人才戰略眼光,要改變唯經驗論、唯文憑論的做法,還要糾正性別上和地域上的用人偏見,切實做到不拘一格招攬人才,實現企業與人才的雙贏。
(3)高校提高大學生就業對策
①、應當努力提高辦學水平。高校應轉變觀念,把握教育國際化的潮流,加強世界高教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全面提高辦學水平。
②、不斷進行教育改革,高校必須以市場為導向,緊密聯系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景,加快調整高校專業結構,合理配置教育資源,以培養適銷對路的人才。
③、建立完善大學生就業服務體系。高校要盡快建立和完善集教育、管理、指導和服務等功能于一體的畢業生就業指導和服務體系。
④、學校應當實行積極的大學生安排就業政策,不僅僅在未來的發展方面,并且在心理調節上頭,減輕大學生的就業焦慮心理。
(4)社會及政府其他對策
應對大學生就業問題還須政府社會共同努力。政府社會必須進行相應總體性調
整。大學生就業狀況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社會的發展水平,直接影響高等教育的發展及人們對高等教育價值的確定。政府要經過努力發展經濟,調整產業結構,尤其是建立高新技術產業,提高產業水平,來增加對人學畢業生的吸納本事,使高等學校的人才培養和社會的人才使用銜接好,這是政府和社會的職責。
三、結束語
關于大學生就業出現的問題復雜多樣,調查具有局限性,不能準確反映我國大學生就業問題,所提出的提議只適用于部分人群,還有許多方面需要改善,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職業學校學生就業觀現狀調查報告8
一、調查對象的現狀及研究現狀
本次調查的對象僅局限于西華大學校本部的大三、大四學生,由于大一、大二剛進入大學對于創業與就業等了解甚少,于是只針對大三大四的學生。我校在校大學生有3萬多人,大三大四近一萬多人,這么多大學生在這畢業季的來臨都在考慮自己的就業問題。并且這幾年全國大學生的就業狀況并不樂觀,很多大學生找不到心儀的工作,甚至找不到工作,那么就會有很多的大學生選擇去自主創業。從實際情況了解得知,還是有一批學生對自主創業感興趣,甚至有的學生已經開始在位創業做準備了。
不管是在校園內還是校園外都隨處可見有我校的大學生在自己做生意了,校園內有各類教育機構的代理、買賣小飾品,零食的、做微商的,校外夜市賣衣服、賣小吃、賣飾品的,開店的等等,他們都在開始自己創業的第一步,也是第一桶金的來源。這些創業都是我們身邊的,他們無處不在,他們一直影響著我們,可能他們并沒有掙到多少錢,但是他們開始了他們創業的第一步,也是最艱難最痛苦的一步。并且學校領導也十分的支持大學生自主創業,學校并為全校大學生設立的大學生創新創業基金,以及開設了首個大學生創新創業俱樂部,為我校大學生的創業提供有效的平臺,在這里我們可以申請基金,模擬經營,試點經營,如果確有成效會得到省教育廳甚至國家財政的支持。
對于他們的調查與研究我們覺得是特別有意義,對我們自己的創業與就業也是十分有幫助的。我們可以通過研究分析他們的成功與失敗,總結經驗為我們以及以后的學弟學妹們做出正確的指導。
二、報告內容
1、調查目的和針對問題
本次調查報告的目的首先是為了了解全校大學生的創業興趣以及創業狀況,然后對調查得到的信息進行總結與分析,并得出一定的經驗,為我們之后的創業提供實際的理論支持,為學弟學妹做出正確的指導。本次調查主要針對全校大三大四的學生,對他們的創業興趣與創業現狀進行調查與分析。
2、調查時間地點
20xx年5月30號至6月2號在西華大學校本部對全校大三大四的部分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分為寢室調查以及戶外調查。期間通過網絡(QQ、微信)對學校在做的創業團隊及個人進行調查。
3、調查經過
20xx年5月27號 在學校臨江苑宿舍確定調查方案包括調查對象、內容、方法、以及時間等。
20xx年5月28號至29號 在學校設計紙質調查問卷,以及網絡調查問卷。
20xx年5月30號至6月2號對全校大三大四的部分學生進行問卷調查,期間通過網絡(QQ、微信)對學校在做的創業團隊及個人進行調查。在進行問卷調查時我們首先針對自己所在宿舍樓進行調查,我們逐個寢室進行調查,最后的調查較為成功,收集了較多的信息,發現本棟樓有很多已經在創業的同學,有自己在學校開奶茶店的,有販賣小零食的,有做微商的等等,另外對自主創業有興趣的同學也較多。在隨后的三天分別對其他宿舍的大三大四同學進行調查,并在空閑的時刻通過網絡QQ與微信了解學校在做的創業團隊與個人。通過對學校創業團隊Top BMC、機器人足球、創新車隊等的調查了解,尤其是對我們熟悉的汽車與交通學院的創新車隊的調查與分析。我們從中的到了許多的經驗與思想,為我們的調查提供了眾多的參考信息。
20xx年6月3號 整理資料,對資料進行統計分析
20xx年6月4號 對所得數據進行分析,撰寫調查報告
4、調查結果
通過對調查數據的分析與討論,我們得到了如下的數據:被調查者中,76.7%的學生對創業感興趣,并有26.8%的學生打算今后創業,但只有14%的學生參加過創業輔導課程或創業大賽。48.8%的被調查學生希望能夠提供創業相關的專業培訓,而談及希望創業指導課程的內容時,他們最需要的是人際交流與溝通技巧,其次是開展一些與自己專業相關的創業實踐活動和市場營銷。多數學生希望經過1至3年的社會實踐之后再開始創業。74.1%的被調查的學生認為最佳創業時機應在經歷過1到3年的社會實踐之后。同時,有14.9%的被調查學生認為最佳的創業時機是在大學期間,但這種觀點并未得到有社會閱歷的人們的認可。
并且調查顯示,被調查者首選志同道合者作為合作伙伴,認為資金和人脈是影響創業的主要因素。55.0%的被調查者選擇志同道合者作為合作伙伴,而把高學歷作為選擇合作伙伴標準的僅有0.6%。83.3%的被調查者認為資金是影響創業的主要客觀因素,隨后依次是人脈關系、市場環境、社會閱歷、政策。
由此可以看出,我校的學生對自主創業的熱情還是很高的,但是很多我覺得只是心中的一腔熱血而已,真正考慮過,并且為之做了準備的還是比較少的。主要還是現在的大學生還是被現有的教育方式所封閉了,沒有大膽的想法,就算有也不敢去嘗試,真正去做的人寥寥無幾了。但是從調查的表征來看還是不錯的,有超過一半多的人都對自主創業感興趣,可以僅僅感興趣還不夠,真正打算這么做的卻只有26.8%了。所以可見我們的膽量還不夠,這里有很多的原因存在,有自身的原因也有家庭,環境,社會文化等的問題。很多的學生家庭情況并不是很好雖然有一個想創業的心但是經濟情況不允許,所以學校的創新創業俱樂部就起來很大的作用。還有就是這個社會環境的問題,如今的社會競爭巨大,對于大學生創業來說簡直太難了,我們在競爭中并沒有優勢,所以存在很大的風險。
另外在對汽車與交通學院創新車隊的調查中我們獲知了很多的信息,他們的管理模式,經營方案。他們都來至汽車學院的學生,他們不僅學習成績好,各方面都十分的優秀,并且有著一個自主創業的心,所以他們都聚在了一起,并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創新車隊在眾多優秀的隊友努力下,獲得了眾多的榮譽,為車隊甚至學校都爭光了。他們說要想創業那么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能吃苦”,俗話說“吃的苦中苦,方為人上人”,說的一點也不錯。他們車隊的隊友們每一個是不能吃苦的,不管是男生還是女生,他們夜以繼日的工作,甚至寒暑假都在學校刻苦努力。他們付出了比我們多很多的汗水,所以他們所得到的也是比我們多很多的。所以最后總結一句話就是:“敢闖,敢拼,不怕吃苦”。
三、主要結論及建議
本次調查的數據顯示,我校絕大多數的學生對自主創業感興趣,但是為自己以后想真正創業做準備的同學卻少之又少,很多同學都說怕吃苦,怕失敗等等。但是就學校的很多創業團隊來看,我覺得大學生創業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為解決大學生就業難提供了一條有效的途徑。學校這些創業團隊的成功告訴我們,年輕人就應該闖一闖,鄧小平同志有兩句名言:一句是“摸著石頭過河”;一句是“看準了,就大膽地試,大膽地闖”,就是告訴我們應該大膽的闖一闖,不要怕吃苦。在大學期間首先不斷的完善自己,學習知識,全面學習,廣泛交友,為以后的創業打好堅實的基礎。最后我建議我們以及學弟學妹們,在學校時應該努力學習,不斷的學習新知識,新技能,與時俱進,到真正上“戰場”的時候要不怕吃苦不怕累,利用自己學過的知識創造出美好的明天!
職業學校學生就業觀現狀調查報告9
為了了解技工院校學生的就業成才觀,以引起教師、學生及家長對中技學生前途的重視,以XX學校XX校區為例,組織XX班全體同學對該校中技學生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此次調查發放XX份問卷,回收XX份,回收率為XX%,共調查XX個班的學生,以XX專業班級為主。問卷分五部分,分別是學生的個人情況、對專業體驗的心理狀態、學生對就業體驗的心理狀態、自我評價、對未來的設想。統計結果顯示,筆者所在學校的中技學生在就業、成才方面的想法明顯與傳統觀點不同,呈現出自信、務實的特征。根據問卷具體分析如下。
一、學生選擇學校和專業時目的比較明確
1、學生選擇就讀技工學校的家庭原因
有54%的學生來自農村家庭,16%的學生來自小縣城;79%的學生為非獨生子女,父母務農和為普通打工者分別占39%和32%;家庭月均收入3000元以下的占54%,3000-5000元的占33%;學生初中就讀學校為一般中學的占70%。可見,學生家庭以中低收入為主,家長多是務農和普通打工者,家里兄弟姐妹比較多,家庭負擔重。因為家庭負擔比較重,且學生學習基礎相對較弱,家長希望學生盡早工作,以減輕家庭的經濟負擔。
2、學生比較滿意自己選擇的學校和專業
對學校和專業的滿意度調查顯示,學生對就讀學校感到“滿意”和“尚可接受”的各占26%和52%,僅有22%的學生感到后悔當初的選擇;對目前所就讀專業感到滿意的占73%,僅有5%學生感到不滿意;認為自己的興趣、性格符合所讀專業的學生占25%,為了學歷和就業選擇該專業的學生占53%。不管是主動選擇還是順勢或者被動選擇該專業,學生對專業的接受程度都比較高。關于專業和職業的聯系,有63%的學生選擇從事本專業或與專業相關的工作;19%的學生感到無所謂,只要能找到工作就行;有18%的學生打算自主創業。
可見,學生的專業意識比較強,希望將來能夠學以致用,靠專業知識吃飯。當然,有18%的學生打算創業,這顯示了學生擁有自己奮斗以及渴望成功的良好愿望和信心。
3、學生擁有較強的職業認同感
調查顯示,有53%的學生表示目前所學專業與自己的職業理想相符合;有77%的學生表示對未來可能從事的職業的發展有信心;有70%的學生表示了解將來可能從事的職業的發展趨勢;有76%的學生對今后可能從事職業的相關要求表示了解。另外,尚有29%的學生認為目前所學專業與自己的職業理想不相符;18%的學生表示從來沒考慮過專業與職業理想的問題。
總體來講,大多數學生對未來可能從事的職業有較強的認同感。但依然有近四分之一學生,對所學專業缺乏認同,或者對未來職業的概念模糊不清。職業認同感發展是個人職業能力發展的一個重要決定因素,決定著個人在工作中的忠誠度、向上力、成就感和事業心。因此,職業認同感必須從學生階段就開始培養。教師應悉心引導和培養學生的職業認同感,幫助他們掌握職業定向與概況性知識,提高他們的職業角色能力、職業責任感和質量意識,為學生職業生涯的.成功發展打好基礎。
二、學生自我感覺良好,對自己和未來很有信心
1、大部分學生學習心態比較好
有55%的學生表示要努力學習,爭取優秀;27%的學生應付學習,保證及格就行;但仍然有18%的學生隨心所欲,認為及格與否并不重要。對于第三種學生,學校、班主任及家長應努力研究如何轉變其學習態度,促使其進步。
2、學生對自己的就業競爭力有信心
有76%的學生對自己的就業競爭力非常有自信;認為自己的綜合能力很強或比較強的學生占63%;66%的學生認為自己的人際交往能力良好,30%的學生認為自己基本具備人際交往能力。可見,學生對自己的就業競爭力、綜合能力及人際交往能力總體上比較自信。
三、學生的擇業觀和就業觀比較理智
1、大部分學生覺得應該“先就業后擇業”
有54%的學生認為應該先就業后擇業,說明“先就業后擇業”的職業指導觀已逐漸被學生接受,適應了社會的選擇和淘汰。
2、學生愿意從基層做起
有68%的學生對將來從事產業工人、維修工、電工、文員等一線操作性工作感到很滿意或基本滿意,勉強接受的占29%。當問及學生能否接受很辛苦并有可能三班倒的工作時,有70%的學生堅信自己能堅持。以上統計說明,學生基本能夠接受基層工作,并且具有刻苦耐勞、踏實肯干的心理品格。
3、學生傾向于到國有大中型企業、中外合資企業及其下屬公司就業
選擇到大型國有企業或中外合資企業做流水線產業工人的學生占39%;選擇到大中型企業下屬的公司(如汽車4S店做維修工)的學生占48%;選擇到民營企業的學生僅占13%。可見,大部分學生仍然想進入大中型企業,不愿意按受小型民營企業;求穩心理依然是主流。當問到如果暫時不能被推薦到理想的大中型企業的話,有70%的學生表示也愿意接受民營企業,說明他們的心態在逐漸放寬,開始務實求真。
4、學生對薪酬期望值較現實
對薪酬的最低期望值為1000~1300元的學生占25%;1300~20xx元的學生占51%;20xx~3000元的學生占20%;4000元以上的學生僅占5%。大部分學生愿意接受20xx元以下的薪酬,證明他們的起薪期望值不算高,而是把盡快找到工作,鍛煉自己的能力放在第一位。
5、在事業成功的因素方面,學生更看重個人能力的提高
認為個人成功因素在于自己的主觀努力的學生占59%;認為是機遇的學生占27%,認為靠家庭背景的學生占8%;認為取決于性格的學生占6%。當問及學生認為企業最看重的是員工哪方面的特征時,回答為個人能力和個人素質的學生占66%。這和個人成功因素的調查結果是一致的。說明如今的學生已不再看重家庭背景、學歷、學校知名度等,而是更加關注自我能力和素質的培養和發展。
四、學生工作定位較明確,但忽視職業生涯規劃
1、學生重技能輕學歷
對于工作后是否繼續讀大專或本科的問題,表示準備繼續深造的學生占35%;選擇不會的占14%;表示看工作情況而定的學生占50%。而對于工作后繼續提高技能等級的問題,表示會提高的學生占53%;不會提高的學生僅占5%;表示看工作情況而定的學生占27%。可見,學生比較重視技能的培養和提升,對學歷的提升反而沒那么強烈的要求。這與他們當初進校的動機是一致的:不準備繼續升學,打算學一技之長找到一份工作。但從長遠來看,隨著社會的進步、教育的發展,企業對勞動者文化素質的要求也會相應提高。有很多工作崗位要求最低學歷為大專或本科,這給學生以后更換工作或升遷造成了一定的障礙。因此,筆者認為學校應鼓勵學生畢業后雙管齊下,一方面不斷提高技能等級,另一方面也不忘提升學歷,做一個全面發展的現代技能型人才。
2、學生看重工作的可持續發展
在選擇就業單位時,學生最看重的是工作的發展前景和穩定性;而在回答一個人的職業生涯怎樣才算成功這個問題時,相對于高收入、高職業、高職稱而言,有67%的學生選擇獲得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可見,學生越來越看重工作的發展前景,把擁有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作為自己事業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這是比較理性的。
3、學生忽視職業生涯規劃
目前,只在乎畢業后的第一份工作的學生占47%;設計了3~5年職業生涯的學生占25%;設計了10年職業生涯的學生占12%;有16%的學生認為不用設計,走一步算一步。因此,職業指導老師要引導學生樹立人生職業生涯的全局觀,應具有長遠目光,做好規劃,明確目標,少走彎路,爭取早日取得事業上的成功。
綜上所述,技工院校學生在就業觀、成才觀及自我認識等方面,盡管還存在一些問題,但總體上比教師們想象中的要好一些。傳統觀點認為,技校的學生是高考和中考的“淘汰品”,他們是無心向學、思想行為有一些偏差的“后進生”,對自己畢業后的就業前景和未來個人的發展前途持不樂觀態度。但調查結果顯示,中技學生和高中生、大學生一樣,有理想,有抱負,有信心,渴望成功,對現狀和未來的工作有清醒的認識,不怕苦,不怕累,愿意通過個人的努力改變自己的人生。技校學生的“后進”,只是“選拔性升學”制度下的一個暫時性的“客觀事實”。如果能用多元的評價標準來衡量,所謂“后進生”也不“差”。技工院校的教師不應該先入為主,戴著有色眼鏡看待他們。這樣只會傷害他們的自尊心、自信心,讓他們自暴自棄。教師們應該理解學生,尊重學生,鼓勵學生,耐心聆聽他們的心聲,尊嚴是人的本能需求,只要能讓學生感到教師是尊重他的,是真心實意為他好的,長期以往,學生肯定會被感化。這樣,學生就會展現出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努力走好自己的人生道路,不辜負父母、老師及每一位關心他成長的人的期望。
職業學校學生就業觀現狀調查報告10
一、摘要:
高校畢業生是人才市場上十分重要的人力資源,近年來,隨著高校大規模的擴招,在校大學生人數急劇上升,畢業生人數也逐年增加,隨之而來的是畢業生的就業問題。而事實上,在畢業生和企業之間缺少有效的溝通渠道,企業的用人標準、企業人才的選擇條件沒有在有效的時間內傳遞給大學生,同時大學生的培養缺乏市場導向。這使大學生就業時缺乏足夠信息,從而產生就業盲目性。
(一)調查目的:主要了解在校大學生就業期望,自身素質的評價,對就業形勢的看法,旨在了解當前的就業形勢對大學生的影響;經過對影響大學生就業因素的調查,為當代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發展作一個新的描述;幫忙大學生盡快認識自我,完善自我,學校為學生供給就業引導,使學生能謀取夢想職業。
(二)調查對象:服裝公司前臺秘書徐麗
(三)調查地點:嘉興凱特服裝公司
(四)調查時間:20XX年12月1日
(五)調查形式:填寫調查表的形式
二、正文:
大學生就業調查報告顯示我國大學擴招后,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且有越來越嚴峻的趨勢。針對這一社會現象,我們為大學生就業供給資料與研究依據。
(一)調查情景:
徐麗自從大學畢業之后進了一家嘉興服裝公司做前臺秘書,從事這項工作已經兩年了。她每一天早上8點30開始上班,可是她需要提前半小時就要到公司開始打掃辦公區域的衛生;之后準備好今日一天需要的文件資料;
接收郵件,按處理郵件的程序對郵件進行處理;還有接收傳真、接打電話等等工作,當然她每一天最重要的工作是接待來訪。她說一開始做這項工作的時候很害羞,一點也不自信,總是出錯。可是慢慢的經歷過來,此刻對她而言接待工作簡直是小事一樁,沒什么能難倒她。
徐麗的工作看似簡單,實則很復雜。除了簡單的接待工作之外,徐麗還要負責很多瑣碎的工作,幫領導整理文件資料、打印復印文件、撰寫辦公文檔包括排版等等。事情多難免會出點錯,比如文件丟失,造成公司經濟上的損失;接待難搞野蠻的來訪者時引起來訪者的不滿,難調解的時候直接影響了公司的形象;還有有時候也會與同事相處不融洽,也同樣直接影響了工作……所以在工作中要求秘書具備高度的精力集中,靈活的處理問題,注重細節,還要求秘書人員在工作中若與同事發生沖突,必須要妥善處理,以免影響工作。但在徐麗看來,這些都不算什么,最讓她頭疼的是遇到惡意上訪胡鬧的來訪者的時候還有突然發生緊急狀況的事情的時候,總是讓她手足無措,亂了陣腳。她的上司主任經常教她遇到這種麻煩事的時候必須要先穩住自我的情緒,用良好的服務態度應對并穩住對方的情緒,再認真的勸說。
徐麗平時也會被要求起草或撰寫一些文檔資料,比如說通知、簡報、報告、信函、總結、公司文件、便條和合同等等,除此之外還會做一些統計數據之類的事務。所以這要求了前臺秘書在寫作方面和計算方面有必須的本事。
(二)調查體會:
綜合徐麗的工作情景,我得出了一下幾點體會:
1.隨著社會的迅速發展,各大企業對前臺秘書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不僅僅形象要好,因為秘書代表著公司的公關形象,公司對秘書人員的個人儀表要求甚高,尤其是前臺秘書,并且還要具備各種本事,主
要的有辦事本事、公關本事、創新本事、計劃本事、表達本事、公文寫作本事、分析本事等等;還有在知識方面的要求也很高,精通秘書人員應當具備的知識,如秘書知識、外語和計算機知識。
2.若想成為一名受社會受企業及領導的器重和賞識的秘書,光學習專業知識是不夠的,還要了解更多的課外知識。除此之外我覺得最重要的是經驗,在課外我們應當多參加一些活動或者比賽,不僅僅能增長知識,還能鍛煉自我。在放假的時候我們還能去一些小公司兼職,熟悉熟悉秘書的辦公環境和辦公條件,為今后的秘書工作打下扎實的基礎。
3.秘書這一工作不好做,要學的東西學都學不完,,可是只要努力了就必須能成功,像徐麗一樣。
職業學校學生就業觀現狀調查報告11
一、調查目的:
在當今這個知識爆炸的信息社會中,對于每一位當代大學生來說,要想在未來社會中獲得成功,不得不對自己的將來做一份職業規劃書。此次調查的目的在于觀察在校大學生對自己的職業規劃重視程度,職業規劃狀況,以及影響在校大學生職業規劃的因素。
二、調查方法:
參考大學生職業調查規劃標準,擬定調查問卷,從哈爾濱市部分大學中選取一些調查研究對象,以發放調查問卷為主要方式,并結合訪談等形式對哈爾濱市在校大學生進行職業規劃狀況調查。
三、調查時間:
20xx年xx月26日——20xx年xx月2日
四、調查結果:
1.考察在校大學生的生活學習態度
[狀況分析]:
(1)80%剛剛進入大學的學生不能適應大學的自主、自立學習生活,經過一定時間的適應階段,卻養成了松散的態度,對待學習和生活沒有計劃,沒有目的,自由散漫,無規律的作息時間。
(2)適應周期:兩個星期到一年半不等,但大部分同學能在兩個月左右適應生活的各方面。適應不了的,有退學或陪讀現象。
[合理建議]:
(1)主動和老師和同學交流,尋找適應的建議
(2)合理安排作息時間,停止自由散漫
(3)端正學習生活態度,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2.考察在校大學生自我能力鍛煉狀況
[狀況分析]:
有80%的同學在校期間都有兼職,鍛煉其獨立自主的生活能力,但只有34%的同學兼職針對所學專業。8%左右的同學沒有加入社團,其他同學都有加入社團并適當擔任一些職務,對自己多方面進行鍛煉。
[合理建議]:
(1) 適當的加入社團,鍛煉自己的`社交能力。
(2)注重兼職側重點,目的是鍛煉還是賺錢?
3.考察在校大學生制定大學規劃的狀況
[狀況分析]:
1.制定大學規劃:75%以上的同學在邁入大學后就會對自己的生活進行規劃
2.但是仍有一半的同學并沒有生活目標和將來的生活規劃,甚至有“走一步算一步”的思想,這種生活方式只注重眼前而不考慮長遠,易導致生活空虛不規律。
[合理建議]:
1了解自己,對自己的能力和理想作出正確的評價;
2關注現實生活和環境,確保計劃的可實施性.
4.考察在校大學生制定職業規劃的狀況
[狀況分析]:
(1)制定職業規劃書:制定職業規劃書的人很少,僅占10%左右,大部分同學持走一步看一步的態度,還有一少部分認為無需制定職業規劃書。
(2)制定職業規劃的必要性:絕大部分認為有制定職業規劃的必要以確定未來方向,但其中大部分人目標模糊,并沒有制定職業規劃書,對待前景持邊走邊看的態度,已制定計劃書的人寥寥無幾,那些少部分認為沒有必要制定職業計劃書的人其將來一般都已經由家長安排妥當。
[影響因素]:
(1) 認清家庭狀況,結合實際,合理制定職業規劃書。
(2)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5. 考察在校大學生畢業去向狀況
[狀況分析]:
(1)畢業去向:部分隨大眾而行,考公務員,考研等,而其并沒有明確的目標范疇,有的待畢業狀況而定。
(2)就業地點:85%以上在校大學生打算去一些較發達的城市去工作,只有少數較為實際依專業,看社會需要而定去向。
[合理建議]:
(1)切合實際尋找自己的恰當位置,不盲目擇業
(2)不隨大眾走擁擠路線,做好自我認知
6.考察在校大學生選擇就業去向的原由
[狀況分析]:
83%的同學認為在較發達的大城市具有較多的就業機會,因此畢業后擁擠于人才眾多的大都市。只有10%左右愿意回家鄉為家鄉盡一份力,做貢獻或去偏遠地區支教,他們認為與其在渺小的存在于偌大的城市,不如尋找一個需要自己的地方
[合理建議]:
(1)大城市不一定是能找到工作的好地方。
(2) 尋找可以實現個人價值目的地。
7.考察在校大學生生活目標與實際程度
[狀況分析]:
(1)71%的同學有符合實際的目標包括回鄉建設,考研等,但目標明確。
(2)有一半以上同學沒有生活目標及職業規劃,對待畢業去向持邊走邊看態度,不能把目標放長遠,導致生活空虛。
[合理建議]:
(1)正確自我評價,培養自己的能力,注重聯系實際。
(2)關注社會生活動態 ,確保職業規劃的實際意義。
五、綜合分析影響大學生職業規劃的因素
1、專業的冷熱門:
職業生涯是指一個人在其一生中與工作相關的一系列活動、行為、態度、價值觀、愿望等的有機整體,考慮到職業生涯,大學生首先想到的便是其專業的冷熱門。社會中的大多數人認為熱門專業相對而言是比較容易找到工作的,不假思索便蜂擁而至,這樣往往造成該專業方向人員擁擠,供大于求,那么熱門專業也便不再熱門,由此可見,冷熱門并不穩定,是由社會需求而定,大學生們完全沒有必要擁擠到這樣一個容易熱漲的專業,而應尋找適合自己的恰當的專業。
2、大都市與中小城鎮:
大都市與那些中小城鎮相比,只是發展快一些,經濟發達一些,畢業人員達都愿意留在大都市之中,認為那里企業多、發展快,有較大的就業空間,但實際上大城市的就業機會多,人才也一樣多,因此畢業生們應將其就業視野放寬一些,中小城鎮也一樣可以給你提供展示你才能的空間。
3、大公司與小企業:
大公司有良好的福利待遇、晉升、培訓制度,并且在大公司工作的經理可以為其以后的求職帶來便利,但大公司人才濟濟分工過細、過明確,長處不易被發現,其它能力也很難得到鍛煉,因此,大公司與小企業各有千秋,畢業生們不要把目光局限于大的企業,好的小企業同樣會是你的職業發展空間更為廣闊。
4、其他因素:
以上均為外部因素,要求同學們對自己的職業興趣、性格特點、能力傾向以及自身所學都加以考慮,在生活和學習中,是否真正全面深入了解自己的特點,并且根據自己的特點,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是影響畢業之后取得成就和個人生活天壤之別的重要原因。
六、初步結論
職業生涯規劃
成功=明確目標+詳細計劃+馬上行動+檢查修正+堅持到底
結合外界因素及自身因素,綜合權衡考慮,自己定位
職業學校學生就業觀現狀調查報告12
一.大學生對就業前景的關注的比較少
在調查中了解到,大學生對就業信息的關注還是比較少的,僅有24%的同學表示一向在關注就業信息,而71%的同學只是偶爾關注,在看到時留意下。而對就業情景的關注程度,直接影響了對為所選職業所做的準備程度和將來職業所帶來的成就高低。同學們大都表示對未來的工作有擔心,但在實際生活中卻缺少了這種基本的努力。典型的眼高手低表現。
總結照成這方面的原因:1.因為學生此刻仍在安逸,舒適的學校中生活,對激烈的社會生活沒有足夠的了解。在經濟上仍依靠父母,忘卻了就業壓力帶來的緊張感,每一天仍是如中學生活,上課、下課,對就業缺乏了準確的了解和認識。2.學校供給的就業指導不到位。同學們表示,雖然學校開設了就業指導課,但只是泛泛的講些大道理,缺少了實際的操作本事。
二.大學生個人本事存在缺陷,自我認識不足
自我認識包括個人的興趣與特長、個人的性格與價值觀、個人所選定的目標與需求、個人的情商、個人的工作經驗、個人的學歷與本事、個人的生理情景等個方面,是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資料之一。
經過對部分用人單位的了解,發現社會所需要的大學生應具備的基本綜合素質應當包括思想健康和道德、自律、講誠信,善于協調、容易與他人合作的品格,以及具備過硬的專業技術知識和基本的法律法規知識。
調查顯示,有60%的大學生認為造成就業難的狀況,除了社會壓力大,企業用人少的因素外,主要問題還是在于自身的工作經驗的缺乏,缺少實戰經驗是致命的因素。目前大學生的個人綜合素質和本事缺失,突出表現為相對缺乏社會實際工作經驗,缺乏解決現實問題的本事,缺乏艱苦創業精神,在與人合作與溝通方面存在著障礙。在調查中發現,有57%的同學認為自我表達本事和人際交往關系是自我在求職過程中遇到的最大的難題。
職業生涯目標是指可預想到的、有必須實現可能的目標。而職業目標的選擇并無定式可言,關鍵是要依據自我實際,這就要求我們要對自我有所了解。經過個人分析認識自我,估計自我的本事,確認自我的性格,發現自我的興趣,明確自我的優勢,衡量自我的差距,并以此來開發自我塑造自我,使自我的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然而調查證明,大部分大學生對自我的本事、興趣、職業傾向都缺乏深度了解,自然對職業生涯目標是模糊的。
三.大學生的就業觀念,職業期望狀況
影響職業期望因素大致可分為三個方面,聲望地位穩定性因素(地理位置與單位性質、社會經濟因素),內在價值因素(是否能發揮自我的才能、自我的夢想),外在價值因素(家庭的經濟條件、薪水和福利、)。在調查中,被調查者薪酬和福利、地理位置、單位性質、自我的夢想、家庭的經濟條件、父母的決定、社會經濟因素、是否能發揮自我的才能,按自身在選擇工作時所起作用從大到小排序。其中在職業選擇中研究的首要因素的選擇情景,薪酬和福利、地理位置、單位性質和父母的決定為同學們所所首先研究下的,接下來是自我的夢想、是否能發揮自我的才能、家庭的經濟條件、社會經濟因素,男女生沒有顯著的差異。
據調查發現,以往的學生對自我就業后工作的要求,無論是單位性質反面還是薪資方面,要求都比較高,但此刻的就業形勢似乎不允許初出茅廬的學生有挑工作的機會了,大學生們的要求也降低了很多,大部分同學都表示能夠理解“先就業,再擇業”的觀念。對于以后將從事非專業的工作,有61%的同學都表示能夠理解,看招聘單位給出的工資待遇和發展前景。但在就業公司選擇時,有58%的同學期望能夠再外資企業和政府部門工作,對那些民資企業僅有極少部分的同學表示會研究,這也是大學生好高騖遠的表現,似乎也有點不切實際。
幾點意見:
從調查顯示目前大學生對就業的態度表現為:
1、對就業形勢的關注度比較少。
2、個人本事存在缺陷,自我認識不足,缺少實戰經驗是致命因素,沒有準確的目標
3、大學生的職業期望還是比較高。
(1)學校要切實做好學生的就業工作,盡快完善就業指導體系
就業指導和就業服務的工作同等重要。就業指導和就業服務屬于就業匹配的促進措施。其核心在解決用人單位和畢業生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問題,經過向大學生供給就業信息并根據這些信息理解職業指導,幫忙他們進行有效的職業決策。在借鑒國外經驗的基礎上,高等院校應經過改革傳統的管理體制,逐步構成和建立一支高素質和職業化的就業指導隊伍,為畢業生供給就業信息服務和就業幫忙。具體措施包括建立大學生就業信息系統,并與全國勞動力市場信息系統聯網,構成一個完整的信息系統;建立職業指導機構,指導學生進行自我評估、職業開發以及制定工作尋找戰略,為學生供給充分的信息與指導服務;建立職業指導課程,列入學校教育課程資料和教學計劃,實施在校學生的就業指導與實習政策等等。
(2)大學生要轉變就業觀念
首先大學畢業生要認清就業形勢,轉變就業觀念。當前全社會就業形勢比較嚴峻,除了表此刻就業需求與勞動力供給的矛盾外,城鎮和農村就業問題同時出現,新生勞動力就業和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相互交織,這為大學生就業增加了困難。所以大學生要消除“眼高手低、有業不就”的思想,要樹立科學的人才觀和正確的就業觀。調整自我過高的、不切實際的想法,到基層去謀求發展,到艱苦的地方去創業。其次轉變到靈活就業,先就業、后擇業的動態就業上來,轉變到行行出狀元,“干一行、愛一行、干好一行”的敬業觀念上來。最終認清自身的素質和條件,正確認識自我和他人,不盲目攀比,尋找與自身條件相適應的、適合于自我的用人單位。畢業生應當給自我做出一個正確的評價,自我評價要全面、客觀,既要看到長處的一面,又要看到短處的一面,既要對某一方面的特殊素質進行具體的評價,又要對其他各方面進行綜合評價,既要研究全面的整體因素,又要研究到其中占主導地位的重點因素。
(三)大學生要提高自身的本事,在校期間也能夠多參加一些社會活動,如學校安排的社會實踐,社團的下鄉活動、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招聘會,也能夠在不影響自我學業的前提下去找一份兼職,提前適應社會生活,了解此刻社會需要什么樣的人才,積累一些社會經驗,豐富自我的閱歷。這些都是將來找工作的資本。
【職業學校學生就業觀現狀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小學生作文現狀調查報告09-15
職業學校學生評語01-22
學生上課課堂現狀調查報告09-25
大學生消費現狀調查報告9篇02-21
小學生作文教學現狀的調查報告12-02
英語教學現狀調查報告12-22
高等職業學校學生操行評語02-11
職業學校學生實習管理規定范本12-11
中等職業學校對學生的評語01-22
幼兒園現狀調查報告6篇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