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學校勞動教育實施方案
勞動教育,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點和勞動態度,熱愛勞動和勞動人民,養成勞動習慣的教育,是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主要內容之一。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最新學校勞動教育實施方案(精選1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最新學校勞動教育實施方案1
一、指導思想
為全面貫徹落實《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糾正當前青少年中存在的不珍惜勞動成果、不想勞動、不會勞動的現象,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二、育人目標
1、通過開展勞動專題教育,讓學生理解和形成馬克思主義勞動觀,牢固樹立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觀念。
2、通過開展勞動教育課程,讓學生體會勞動創造美好生活,體認勞動不分貴賤,能夠尊重普通勞動者,形成勤儉、奮斗、創新、奉獻的勞動精神。
3、通過實施勞動教育課程,讓學生具備滿足生存發展需要的基本勞動能力,形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并為將來的生產、生活奠定基礎。
三、基本原則
(一)把握育人導向。堅持黨的領導,圍繞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著力提升學生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把準勞動教育價值取向,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崇尚勞動、尊重勞動,增強對勞動人民的感情,報效國家,奉獻社會。
(二)遵循教育規律。符合學生年齡特點,以體力勞動為主,注意手腦并用、安全適度,強化實踐體驗,讓學生親歷勞動過程,提升育人實效性。
(三)體現時代特征。適應科技發展和產業變革,針對勞動新形態,注重新興技術支撐和社會服務新變化,改進勞動教育方式。強化誠實合法勞動意識,培養科學精神,提高創造性勞動能力。
(四)強化綜合實施。積極拓寬勞動教育途徑,整合家庭、學校、社會各方面力量。家庭勞動教育要日常化,學校勞動教育要規范化,社會勞動教育要多樣化,形成協同育人格局。
(五)堅持因地制宜。根據學校實際情況,充分挖掘中心小學周邊工農業可利用資源,根據學校生源特點以及師資力量,因地制宜采取多種方式開展勞動教育。
四、課程實施
(一)確定教育內容。根據教育目標,針對學生特點,以日常生活勞動、生產勞動和服務性勞動為主要內容開展勞動教育。注重圍繞豐富勞動體驗,開展服務性勞動(社區服務、公益活動)、參加生產勞動,使學生熟練掌握一定勞動技能,理解勞動創造價值,具有勞動自立意識和主動服務他人、服務社會的情懷。
(二)加強宣傳引導。引導家長樹立正確勞動觀念,支持配合學校開展勞動教育。加強勞動教育科學研究,宣傳推廣勞動教育典型經驗。注重挖掘在抗疫救災等重大事件中涌現出來的典型人物和事跡,大力宣傳不畏艱難、百折不撓、敢于擔當的高尚品格。借助以歌頌普通勞動者為主題的優秀作品,大力宣傳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的典型人物和事跡,弘揚勞動光榮的主旋律,反對一切不勞而獲、貪圖享樂、崇尚暴富的錯誤觀念,營造關心和支持勞動教育的良好氛圍。
(三)明確責任分工。在我校勞動教育課程建設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下,將綜合實踐課、多元發展課、研學旅行課、勞動主題教育課進行全方位整合,課程中心做好課程的頂層設計與研究效果評價,教科處做好勞動教育專兼職教師的過程管理與培訓,學生成長中心、各級部積極做好家長的引導教育工作,認真做好勞動教育課程的組織實施。
(四)規范實施過程。根據上級有關規定開齊開足勞動教育課程,不得擠占、挪用勞動實踐時間。明確學校勞動教育要求,著重引導學生形成馬克思主義勞動觀,系統研究掌握必要的勞動技能。根據學生特點,科學設計課內外勞動項目,采取靈活多樣形式,激發學生勞動的內在需求和動力。統籌安排課內外時間,采用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方式。組織實施好勞動周,鼓勵學生走向社會、參與集中勞動。
五、課程評價
勞動教育課程的評價對象為教師和學生,分別采用不同的評價方案。
(一)教師評價
教師評價主要從教師專業能力、職業精神、工作量、課程實施過程、課程實施效果等維度進行評價,根據勞動教育專兼職教師的工作特點,參考目前我校音、體、美、信息、等非文化課教師的工作評價方案,將勞動教育課程教師工作評價納入《中心小學教師工作評價方案》中,經全體教職工大會審議通過后實施。
(二)學生評價
1、評價內容
通過建立學生勞動過程檔案和收集學生勞動成果的方法,以自評與他評相結合的評價方式,對學生參與勞動教育課程過程中的研究態度、合作精神、研究能力等維度進行評價。
2、評價方式
(1)“中心小學學生素質發展報告單”。要求各班為每位學生建立勞動教育課程檔案,里面包括勞動教育活動記錄、勞動教育活動成果等與勞動教育課程有關的文字、圖片、音像資料,做為學生評價的主要依據。
(2)日常觀察即時評價。日常觀察即時評價要貫穿于勞動教育課程實施的整個過程。一方面可以隨時隨地激勵學生,調節課程的實施;另一方面日常觀察能有效地提高形成性評價的準確度和有效率。
(3)研究成果展示評價。成果展示包括小論文、調查報告、研究筆記、勞動成果等,學校每學期舉辦勞動教育課程研究成果展示評價活動,每學年舉辦勞動成果展示評比活動。
(4)學分認定評價。根據學生在勞動教育課程研究過程中的出勤、作業完成、研究效果等情況,給予學分認定,并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中。
六、條件保障
(一)組織保障
成立以校長任組長的勞動教育課程建設領導小組。負責對學校勞動教育課程組織實施作出決策和部署,負責總體協調、人事安排、經費投入、政策支持、資源開發等方面工作,并及時管理和調控實施過程,全面把握實施狀況。
(二)經費保障
提前做好專項資金預算,多種形式籌措資金,加快校內綜合實踐活動室教室的改變和校外教育實踐基地的拓展,加強學校勞動教育設施標準化建設,建立學校勞動教育器材、耗材補充機制,在政策允許范圍內,適度吸引社會力量提供勞動教育服務。
(三)師資保障
采取多種措施,建立專兼職相結合的勞動教育師資隊伍。根據學校勞動教育需要,聘請相關行業專業人士擔任勞動實踐指導教師,把勞動教育納入教師培訓內容,開展全員培訓,強化每位教師的勞動意識、勞動觀念,提升實施勞動教育的自覺性,對承擔勞動教育課程的教師進行專項培訓,提高勞動教育專業化水平。
(四)設施保障
大力拓展實踐場所,滿足學校多樣化勞動實踐需求。在金陽廣場、復圣公園等前期校外德育實踐教育基地的基礎上,積極聯系中心小學周邊農村地區的農田、山林、采摘園等作為學校的學農實踐基地,聯系縣城一批企事業單位和社會機構,作為學生參加生產勞動、服務性勞動的實踐場所。
(五)安全保障
建立學校、家庭、社會共同參與的勞動教育風險分散機制,鼓勵師生購買勞動教育相關保險,保障勞動教育正常開展。加強對師生的勞動安全教育,強化勞動風險意識,建立健全安全教育與管理并重的勞動安全保障體系。科學評估勞動實踐活動的安全風險,認真排查、清除學生勞動實踐中的各種隱患,在場所設施選擇、材料選用、工具設備和防護用品使用、活動流程等方面制定安全、科學的操作規范,強化對勞動過程每個崗位的管理,明確各方責任,防患于未然。
制定勞動實踐活動風險防控預案,完善應急與事故處理機制。
最新學校勞動教育實施方案2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和教育部《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等文件要求,加快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加快推進深圳教育先行示范,現就進一步加強我市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勞動觀念和勞動精神教育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貫穿家庭、學校、社會各方面,將勞動教育與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相融合,緊密結合經濟社會發展變化和學生學習生活實際,積極探索具有深圳特色的勞動教育模式,創新體制機制,注重教育實效,實現知行合一,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二、總體要求
(一)實施目標。
1.育人目標。整合家庭、學校、社會勞動教育資源,為每個學生提供高質量、可選擇的勞動教育機會,讓學生獲得豐富勞動體驗,掌握必備勞動技能,樹立正確勞動觀念,養成良好勞動習慣,培育積極的勞動精神和創造性的勞動思維,形成尊重勞動、熱愛勞動、解決問題、勤于創造、善于合作的氛圍,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勤勞奮斗、樂于奉獻的優良傳統。
2.工作目標。統籌勞動教育資源,建立家庭勞動教育、學校勞動教育和社會勞動教育“三位一體”協同實施機制。到2025年,建設100個校外勞動教育基地,創建100所勞動教育示范學校,培養100名勞動教育名師,開發系列勞動教育課程,建立具有深圳特色的校內校外結合、課程體系完善、資源豐富多樣、體制機制健全的勞動教育體系,形成家庭勞動教育日常化、學校勞動教育常態化、社會勞動教育多樣化的協同育人格局,實現勞動教育先行示范。
(二)實施原則。
1.思想引領原則。勞動教育要培養學生健全人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引導學生牢固樹立“幸福生活是奮斗出來的”正確觀念,幫助學生養成尊重勞動、熱愛勞動的良好思想品質。
2.有機融入原則。勞動教育要與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相結合,充分融入學校教育教學各環節,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融入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各方面。
3.實踐體驗原則。以體力勞動為主,創設勞動情境,讓學生親身經歷勞動實踐過程,獲得勞動感受,分享勞動成果,養成勞動習慣,提高動手實踐能力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合理適度原則。開展勞動教育,要結合學生年齡特征、性別差異、身心狀況等特點,選擇合適的勞動項目和內容,安排適當的勞動時間和強度,做好勞動保護,確保學生人身安全。
三、實施內容
勞動教育主要包括日常生活勞動、生產勞動和服務性勞動中的知識、技能與價值觀。
小學低年級以個人生活起居為主要內容,注重培養勞動意識和勞動安全意識。要指導學生掌握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完成個人物品整理、清潔,掌握簡單家庭清掃和垃圾分類等家務勞動,參與班級集體勞動、手工制作,通過綜合實踐活動體驗植物種植、社區服務,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民風民俗。
小學中高年級以校園勞動和家庭勞動為主要內容,初步養成熱愛勞動、熱愛生活的態度。要指導學生參與簡單烹飪、家居清潔、收納整理、編織縫紉、校園公益、種植養殖等勞動,通過綜合實踐活動初步了解不同職業。
初中以家政學習、校內外生產勞動、服務性勞動和職業啟蒙教育為主要內容,養成認真負責、吃苦耐勞的勞動品質和安全意識,增強公共服務意識和擔當精神。要指導學生承擔一定的家庭日常清潔、烹飪、家居美化等勞動,開展校園保潔和美化,參與助殘、敬老、扶弱等服務型勞動,適當體驗金木電工、陶藝布藝、工藝設計等勞動,嘗試簡單家電和家具維修、科技創造,通過綜合實踐活動參與志愿服務等實踐活動。
普通高中以豐富職業體驗、開展服務性勞動和生產勞動為主要內容,理解勞動創造價值,接受鍛煉、磨煉意志,養成勞動自立意識和主動服務他人、服務社會的情懷。要指導學生持續開展日常生活勞動,增強生活自理能力;經歷真實的崗位工作過程,獲得真切的職業體驗,培養職業興趣;積極參加公益活動、志愿服務,強化社會責任意識和奉獻精神;從通用技術、工業、農業、現代服務業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特色項目中,自主選擇生產勞動,經歷完整的實踐過程,提高創意物化能力,養成吃苦耐勞、精益求精的品質,增強生涯規劃的意識和能力。
職業院校重點結合專業特點,增強職業榮譽感和責任感,提高職業勞動技能水平。要組織學生開展日常生活勞動,自我管理生活,提高勞動自立自強的意識和能力;定期開展校內外公益服務性勞動,運用專業技能為社會、為他人提供相關公益服務,培育社會公德,厚植愛國愛民的情懷;開展職業技能比賽,依托實習實訓參與真實的生產勞動和服務性勞動,增強職業認同感和勞動自豪感,培育不斷探索、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和愛崗敬業的勞動態度。
普通高等學校應強化馬克思主義勞動觀教育,注重圍繞創新創業,結合學科專業開展生產勞動和服務性勞動,培育創造性勞動能力和誠實守信的合法勞動意識。要讓學生掌握通用勞動科學知識,樹立正確的擇業就業創業觀;鞏固良好日常生活勞動習慣,自覺做好宿舍衛生保潔,獨立處理個人生活事務,積極參加勤工助學活動,提高勞動自立自強能力;結合“三支一扶”、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青年紅色筑夢之旅”“三下鄉”等社會實踐活動,積極開展服務性勞動;積極參加實習實訓、專業服務和創新創業活動,提高在生產實踐中發現問題和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動手實踐的過程中創造有價值的物化勞動成果。
四、實施途徑
(一)開設必修課,扎實開展勞動教育。中小學獨立開設勞動教育必修課,平均每周不少于1課時。職業院校開設勞動專題教育必修課,每學年不少于16學時。普通高等學校要明確勞動教育主要依托課程,其中本科階段不少于32學時。探索將學校保潔、綠化、餐廚等部分后勤服務內容設置為勞動教育課程,并建立激勵機制。加強專兼職勞動教育教師隊伍建設,吸引技術能手、能工巧匠、勞動模范任教。勞動教育教師在績效考核、職稱評聘、評優評先、骨干教師培養等方面和其他科任教師享有同等待遇。
(二)融入學科教學,有機滲透勞動教育。中小學要在語文、數學、道德與法治等學科教學中,有重點地融入勞動教育;通過多學科深度融合,培養學生勞動的科學態度和創新精神;開發多樣化的綜合實踐主題活動、校本課程和特色項目課程,加強實踐類社團建設。職業院校要將勞動教育全面融入公共基礎課,普通高等學校要將勞動教育有機納入專業教育、創新創業教育,不斷強化馬克思主義勞動觀,深化產教融合。開放大學(成人高校)要將勞動教育納入綜合實踐課程。
(三)豐富實踐活動,系統推進勞動教育。大中小學每學年設立勞動教育周。充分利用班團隊活動、志愿者服務、文明校園創建等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公益性、服務性勞動,樹立良好的勞動服務意識。學校在組織社會實踐和研學活動時,可根據不同的活動類型和主題,嵌入相應的勞動教育內容,為學生創設不同的勞動情境和體驗勞動的機會,提升社會實踐和研學活動的勞動教育實效。
(四)依托實踐基地,創新實施勞動教育。加強大中小學勞動教育基地建設力度,組建大中小學勞動教育聯盟,創建一批勞動教育基地。鼓勵各級各類學校每年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到勞動教育基地、勞動技術學校、綜合實踐基地開展勞動教育。支持學校利用屋頂等空閑場地設置勞動教育場所。充分利用職業院校實訓實習場所、設施設備,以及社會各類學生實踐或實習基地等開展勞動教育。
(五)弘揚優良家風,強化家庭勞動教育。家庭要弘揚崇尚勞動的優良家風。家長要在日常生產生活實踐中言傳身教,鼓勵孩子主動擔當、積極參與、自己動手。為孩子提供勞動實踐機會,引導孩子參與簡單烹飪、家庭清掃、垃圾分類等必要的家務勞動,幫助孩子每年有針對性地掌握1-2項生活技能。利用節假日,積極參加與年齡特征相適應的勞動實踐活動,尤其是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樹立勞動意識,養成勞動習慣,掌握勞動技能,以勞樹德,以勞啟智,以勞健體,以勞育美。
(六)設立主題活動月,廣泛宣傳勞動教育。每年5月為全市勞動教育主題活動月,各高校、各區和中小學校應結合實際情況開展系列主題教育活動,包括宣傳勞動模范人物先進事跡,組織開展學生勞動教育成果展示交流活動,評選勞動教育示范學校、先進個人和優秀成果。加大宣傳力度,引導社會形成正確的勞動觀念,重視勞動教育,充分發揮勞動教育“立德樹人”的作用。
(七)優化管理評價,提升學生勞動素養。教育行政部門要將中小學勞動教育成果納入基礎教育教學成果評選范圍,定期檢查學校勞動教育開展情況。教育督導部門要將學校勞動教育實施情況納入中小學督導內容,作為對被督導部門和學校及其主要負責人考核獎懲的依據。建立學生家庭勞動、學校勞動、社會勞動過程和結果記錄機制,將勞動素養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將考核結果作為畢業的依據之一,并將評價結果作為升學、評優的重要參考。做好三年一個監測周期的勞動學科教育質量監測。
五、保障機制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高校和各區教育部門要認真貫徹國家和教育部文件要求,出臺具體工作方案,系統設計、常態化實施勞動教育。學校要建立健全勞動教育組織實施工作機制,明確主管校領導,設置專門機構或明確相關部門負責勞動教育的規劃設計、組織協調、資源整合、師資培訓、過程管理、總結評價等。
(二)強化安全管理。各高校、各區教育行政部門要與有關行業主管部門統籌協調,建立安全管控機制,分級落實安全責任。學校要充分了解勞動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安全風險,積極開展安全教育,制定開展勞動教育的相關安全管理制度,難度較大或有一定危險性的勞動項目必須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開展。集體外出勞動教育要遵守國家及有關部門有關學生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規,做好安全預案。
(三)優化社會協同。中小學校可統籌安排公用經費、課后延時服務經費等資金,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吸引社會力量提供勞動教育資源和服務。各高校、各區教育部門要加大對勞動教育的宣傳力度,引導廣大師生和家長樹立正確的勞動教育觀念,提升對勞動教育的重視程度和認識水平,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良好氛圍。
本意見自20xx年3月1日起實施,有效期5年。
最新學校勞動教育實施方案3
為深入貫徹《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有關精神,落實《關于印發〈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的通知》和關于勞動教育工作要求,充分發揮勞動綜合育人的功能,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培養體系,依據我校育人目標和課程建設體系要求,結合初中學生特點和學校已有校本課程及綜合實踐課程,進一步規范學校勞動教育課程,特制定此方案。
一、總體要求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立德樹人,堅持培育和踐行核心價值觀,落實和關于勞動教育的各項要求,創新體制機制,完善課程設置,注重教育實效,推動新時代學校勞動教育與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深度融合,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使學生牢固樹立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觀念。
二、勞動教育課程開設、實施及學分認定
勞動教育課程針對不同學段確定教育目標,課程分為校內勞動教育課程、家庭勞動教育課程和社會勞動教育課程。勞動課程可根據學生年齡特點,設置課程內容,通過校內外勞動技術教育課程、勞動實踐課程,日常家庭生活勞動、社會生產勞動和公益性服務性勞動等多種途徑完成。要堅持育人為本、實踐體驗、統籌推進、因地制宜的原則,充分發揮學校的主導作用、家庭的基礎作用和社會的支持作用,利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作為勞動教育的主要活動和課程載體,廣泛開展勞動教育,全方位、系統化實現我校初中勞動教育。勞動教育課程實行學分制,滿分100分,其中校內勞動課程80分,家庭勞動教育課程10分,社會勞動教育課程10分。課程具體實施途徑和模式如下:
(一)校內勞動教育課程
1、政策依據:要求,中小學勞動教育課平均每周不少于1課時,用于活動策劃、技能指導、練習實踐、總結交流等,可與通用技術和地方課程、校本課程等有關內容進行必要統籌。
2、課程設置方案:
非畢業年級,校內勞動課程不少于0.5節/周,不足課時通過家庭勞動課程和社會勞動課程補齊,總課時量不少于1節/周,畢業年級勞動教育課程可通過集中社會勞動實踐和家庭勞動實踐完成勞動教育課時。
(1)校內可開設的勞動課程
垃圾分類處理課程及實踐課(初一至初三年級)校園綠化園藝及種植技術課(初一、初二)初中勞動技術課(初二年級)
(2)校內勞動實踐活動
校內生態園、學校生物社團(初一、初二年級)校園日常衛生清理(初一至初三年級)校園勞動值周工作(初一至初三年級)
宿舍區的衛生清理及個人內務整理(全體寄宿生)
3、具體實施
(1)勞動課程(50分)
以班級為單位,開展正常的課堂教學和實踐活動,一學期為單位進行考核評價,確定勞動學分。
(2)實踐課程(50分)
①班級為單位的集體勞動實踐,如日常值日、輪流值周工作。(10分)
②寄宿生活體驗(20分)(按每月2分)
③根據個人意愿自選校內勤工助學崗服務。(10分)
④校內勞動社團活動。(附加分10分)
①②③類實踐設置基礎學分和最低勞動時長,學校統一制定標準,班級集體勞動由班主任給予評價確定學分,公益勞動崗由被服務對象的管理老師給予評價確定學分。
④類屬于獎勵性學分,由社團負責人和團委負責評價確定學分。
同時,學校在開設的其他國家、地方和校本課程中要有機勞動教育。道德與法治(思想政治)、語文、歷史、藝術等學科以勞動觀念教育為主,數學、科學、地理、技術、體育與健康等學科以培養學生勞動的科學態度、規范意識、效率觀念和創新精神為主。
(二)家庭勞動教育課程
家庭勞動教育課程主要由學校和家庭共同完成。家庭教育課程應由學校牽頭,家長委員會代表和學生代表參與,確定學生家庭勞動清單,并廣泛開展勞動教育實踐活動。教學內容和資源由學校和學生家庭共同提供,以家庭為勞動實踐場所。根據學生年齡特點確定家務勞動的培訓內容。學校可以邀請家長一起拍攝短視頻、制作微課,為學生們提供家務勞動的培訓資源,家長根據視頻內容在家對孩子進行實際指導。
家庭勞動清單:
1、打掃衛生:掃地、拖地;擦家具、擦玻璃(里外兩面)等;清理冰箱、灶臺、洗手間、廁所。
2、收拾房間:按照整潔、分類、有序、便利原則整理房間內所有物品。把亂放的東西放回原處。鋪床/換床單等。準備第二周要穿的衣服、鞋等物品。
3、烹飪美食:準備食譜、買菜、烹飪、準備餐桌、洗碗盤等,與倡導的生活德育“三個踐行”中的“眾廚芳”活動相結合進行。
4、洗滌衣物:包括洗衣、晾曬、疊衣以及放回衣柜全過程。
5、日常采購:起草生活用品采購清單,購買生活用品。
6、其他勞動工作:如看護幼兒、照顧老人等。
家庭勞動教育以勞動手冊記錄為主,學生需要提供照片和視頻進行佐證,由家長予以簽字確認,學校負責制定評價方案和學時學分的認定。
(S)社會勞動教育課程
社會勞動教育課程是依托社會資源為學生提供勞動實踐教育的課程,是學生勞動教育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
社會勞動教育課程分為兩類
1、社會勞動教育的參觀、學習和實踐
初一年級“親近自然,親歷風雨”山青世界拓展活動,融入勞動技能教育,注重學生探索體驗。
初二年級開展“播下種子,收獲希望“農業科學院研究性學習,結合生物課堂所學知識,到田間地頭實地考察,認識農作物,學習農業科學知識,了解農業的歷史、現狀和未來發展趨勢。
初三年級開展“砥礪逐夢”華山徒步體驗活動,發掘潛能,鍛煉意志,增強毅力,強健體魄。還可結合植樹節開展“種下理想之樹”活動,開辟一片屬于學校的樹林。
2、公益勞動及志愿服務
(1)依托學校周邊社區資源,根據社區需求,以班級為單位組織學生,走入城郡社區開展公益宣傳、義務勞動。
(2)依托團市委“志愿匯”提供的適宜學生參加的社會實踐、公益服務。
(3)依托家長委員會資源,確立我校社會勞動實踐基地,進行場館解說、服務及其他公益勞動,并長期合作。
(4)鼓勵學生個人利用寒暑假等節假日自行聯系單位進行社會勞動實踐。
學校社會公益勞動及志愿服務,由學校學生處給予評價和確定學分,自行聯系的勞動時間,需要當事人提供文字、活視頻材料及被服務對象的證明材料,提交學生處予以評價和確定學分。
三、勞動教育學分的使用
勞動教育是學生在校必須接受的教育,學校將勞動素養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體系,分學段制定勞動教育評價標準。實施勞動行為評價和勞動效果評價,為每位學生建立勞動檔案;加強過程性評價,全面客觀記錄課內外勞動過程和結果;建立公示、審核制度,嚴防勞動教育各項活動流于形式,確保記錄真實可靠。
成立勞動教育評價小組,每學年末負責組織全面考察本學年課內外學生勞動學習成果和勞動素養水平。評價結果作為學生和班集體學年評優評先的重要參考和畢業依據。
1、每學期,班級勞動教育平均學分達不到75分,不能評選為優秀班集體。
2、每學期,個人勞動教育學分達不到80分,不能參加各類優秀學生的評選。
3、每學期,個人勞動學分達不到60分,學生需要在假期通過家庭勞動或社會勞動補齊應修學分。拒不接受勞動教育者,學校學生處有權利責令學生暫停文化課學習以完成勞動教育內容。
四、其他支持勞動教育的保障工作
1、加強校園文化建設中強化勞動文化
學校將勞動習慣、勞動品質的養成教育融入校園文化建設之中。舉辦“勞模大講堂”“大國工匠進校園”、優秀畢業生報告會等勞動榜樣人物進校園活動,綜合運用講座、宣傳欄、新媒體等,廣泛宣傳勞動榜樣人物事跡,特別是身邊的普通勞動者事跡,讓師生在校園里近距離接觸勞動模范,聆聽勞模故事,觀摩精湛技藝,感受并領悟勤勉敬業的勞動精神,爭做新時代的奮斗者。
在學生參與勞動實踐的場所,營造“勞動光榮”“雙手創造財富”等主題的環境氛圍,以環境感染教育學生。舉辦文化創意活動,在全體師生中征集“勞動標語”“勞動口號”“勞動漫畫”等,并用以裝飾校園。
2、建立獎勵、激勵機制,組織開展勞動成果展示、勞動技能競賽等活動,給學生搭建展示自我勞動技能的平臺,增加勞動比賽的趣味性,以吸引更多學生積極參與。
3、編定《實驗中學學生勞動實踐手冊》,全面客觀記錄學生參與課內外勞動教育的過程和結果,客觀公正的對學生進行評價,就專項勞動技能實施校內級別認定,并頒發證書。
4、培養專兼結合的“勞動教育指導師”隊伍,學校要配備必要的勞動教育專任教師,加強業務培訓,不斷提高教師的專業指導能力。根據實際需要面向社會選聘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專業技術骨干、高級技術人員、技師等能工巧匠,培養集聚一支專業型、社會型專兼職相結合的“勞動教育指導師”隊伍。
明確“勞動教育指導師”崗位職責,規范選聘程序,加強常規教學、師德和技能水平的日常管理和考核,開展常態化教研,將加強勞動教育專兼職師資建設列入教師隊伍建設規劃,保障勞動課教師與其他專任教師享受同等待遇。
5、做好安全保障,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建立健全安全教育與管理并重的勞動安全保障體系,制定勞動實踐活動風險防控預案,完善應急與事故處理機制和法律服務機制,聯防聯控做好相關安全工作,建立、學校、家庭、社會共同參與的勞動教育風險分散共擔機制。做好學生安全保障和風險化解工作,加強對師生的勞動安全教育,強化勞動風險意識。
最新學校勞動教育實施方案4
為進一步加強我校學生的勞動教育,使其扎實有效地進行,并充分發揮勞動綜合育人的功能,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培養體系,貫徹落實教育方針,并結合我區建議,我校采取一措施并持之以恒抓好勞動教育工作。把勞動課程納入校本科研和教學改的重要內容,以場地建設為載體,認真實施勞動教育。
一、指導思想
我校勞動教育工作要進一步加強勞動基地建設,以實踐育人為基本途徑。堅持有計劃、有組織、有目的地組織學生參加豐富多彩的勞動實踐活動,積極探索勞動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增強學生的勞動觀念,培養學生的生活、生存技能,在動手動腦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促使學生全面發展。
二、領導小組
組長:xxx
副組長:xxx
成員:xxx、xxx、xxx、xxx、xxx
三、目標任務
(一)多渠道宣傳,形成良好的勞動教育氛圍。
我校努力實現初一、初二、初三三個年級的勞動教育均與日常生活勞動、生產勞動和服務性勞動相結合,并且制定了各年級的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系統加強勞動教育,每班每周勞動教育課至少一課時,根據各年級勞動教育的項目進行時間的規定,還需建立勞動周制度,每學年以年級或班級為單位設立集體勞動周,通過寒暑假時間自主安排,參與集中勞動。制定課程目標和內容時,結合我校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地方課程、校本課程的內容進行統籌規劃,深知這是實現學校培養目標的重要途徑和內容,也是學校教育的重要教學任務。
(二)師資建設。
勞動教育中師資隊伍薄弱直接影響著建設和學生的發展。我校通過不定期的在職培訓等措施,建立了一支能勝任勞動教育的專任教師隊伍,并保持這支隊伍的穩定和發展是勞動教育順利開展的關鍵。專職勞動教育課教師在工資待遇、職務聘任、評選先進等方面與其他學科教師同等對待。新課程強調教育中學生豐富的情感體驗,強調學生勞動技術觀念、勞動技術態度、勞動技術習慣的養成。勞動教育課教師應更新教育教學觀念,轉變“勞動教育即體力勞動教育”等觀念,將“勞動教育”轉變為“教育勞動”。關注以勞樹德、以勞增智、以勞健體、以勞益美、以勞促創新等多方面的功能實現。
(三)加強勞動基地建設,讓學生在基地勞動實踐活動中學本領,做主人。
勞動場所是進行勞動教育的物質保證。我校統籌規劃、配置、整合勞動教育資源,開辟了校內校外勞動教育實踐基地,以此來推動校內課堂教學的開展與校外實踐勞動的進行。
我校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促進勞動場所的開辟與建立。首先,開辟校內的勞動教育基地。我校的室外衛生,部分教學樓、學校的部分綠化區和功能室都需要打掃,我們把這項工作作為學生進行勞動鍛煉的一項任務,全部由學生承擔。我們將劃分給班級包干,負責定期打掃。
此外,我校還把生態農莊作為校外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各年級學生每周定期到達生態農莊按照勞動教育課程表的規定開展勞動教育課,校外基地的課程主要包括蔬菜的種植、生長過程中需要處理的問題以及收取蔬菜的方法等一活動內容,整個勞動教育課都有勞動教育專任教師指導學生、幫助學生。
通過勞動綜合實踐活動,使學生體驗到勞動成果帶來的快樂,享受成功的喜悅。同時,學生在交流中學會合作,在合作中提升品位,團結協作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得到加強。
(四)開展豐富多彩的勞動教育活動,以達到勞動育人的目的.。
打通渠道,拓寬開放外延,為學生搭建多元的成長舞臺。
從學生的認知、情感規律出發,廣泛為學生創建服務實踐崗位,開展體驗教育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服務崗位實踐活動中,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心靈去體驗,用自己的理智去感悟生活的意義和做人做事的道理,從而內化為健康的思想、品格,外顯為良好的行為和自覺習慣。
發揮家庭在勞動教育中的基礎作用,引導家長轉變觀念,推動家校合作,抓實抓細家庭勞動教育,落實家庭勞動教育清單,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一起做”,組織“愛父母”的家庭勞動,開展“做父母的幫手”活動。要求學生每次放假回家堅持幫助家長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如拖地、洗衣、洗碗筷等。
建立學校與家庭相結合的教育網絡。實現課內課外、校內校外相結合。充分利用家長開放日、家長學校等渠道,加強學校與家庭的聯系,共同培養學生的勞動養成教育。
(五)充分發揮勞動技術教育評價的作用。
展示學生的勞動技術成果,是對學生創新能力的最好承認、鼓勵和鞭策。評價雖然不能直接產生創新能力,但它會促進創新品質的形成,從而影響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通過展評勞動技術成果,舉行競賽等方式來更多地看到學生的優點并進行鼓勵,應使學生感受勞動的喜悅。
(六)實施標準。
我校將按照規定的設施標準準備勞動教育器材以及耗材補充機制,并通過公用經費等資金開展勞動教育。
(七)安全保障
勞動教育課相對于文化課而言,會存在一定的危險性,因此,安全是我們的重中之重,我校建立了勞動教育安全保障體系,同時制定了勞動教育實踐活動風險防控預案。
四、保證措施
1.學校要重視勞動教育,成立學校勞動教育領導小組,把勞動教育作為德育工作的重要內容,保證勞動教育的實效性和多樣性。
2.通過家長會、家訪等形式對學生家長進行勞動教育重要性的宣傳,引導家長認識勞動對培養學生優秀的思想品質,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作用,使家長能積極主動配合各項校內外教育活動。
3.各部門各班級要高度重視勞動基地建設,提高基地的建設水平,使基地美觀、實用,提高基地的示范作用,提高基地育人功能和社會服務水平。
最新學校勞動教育實施方案5
為構建我校勞動教育體系,加強勞動育人功能,讓學生在系統的文化知識學習之外,有目的、有計劃地參加日常生活勞動、生產勞動和服務性勞動,接受鍛煉、磨煉意志,培養學生正確勞動價值觀和良好勞動品質,特制訂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目標
1.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正確理解勞動是人類發展和社會進步的根本力量,認識勞動創造人、勞動創造價值、創造財富、創造美好生活的道理,尊重勞動,尊重普通勞動者,牢固樹立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思想觀念。
2.具有必備的勞動能力。掌握基本的勞動知識和技能,正確使用常見勞動工具,增強體力、智力和創造力,具備完成一定勞動任務所需要的設計、操作能力及團隊合作能力。
3.培育積極的勞動精神。領會“幸福是奮斗出來的”內涵與意義,繼承民族勤儉節約、敬業奉獻的優良傳統,弘揚開拓創新、砥礪奮進的時代精神。
4.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和品質。能夠自覺自愿、認真負責、安全規范、堅持不懈地參與勞動,形成誠實守信、吃苦耐勞的品質。珍惜勞動成果,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杜絕浪費。
二、基本原則
1.思想引領。通過勞動教育讓學生掌握必要的勞動知識和技能,在勞動教育中樹德增智、強身健體,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
2.有機融入。有效發揮專業教育、社會實踐、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的勞動教育功能,讓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形成勞動光榮的正確觀念。
3.實踐體驗。堅持讓學生參與勞動過程,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服務崗位實踐活動中,增強勞動感受,體會勞動艱辛,分享勞動喜悅,掌握勞動技能,提高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主要措施
1.開設勞動教育必修課。各專業群將勞動教育納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圍繞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工匠精神、勞動組織、勞動安全和勞動法規等方面,開設不少于16學時勞動專題教育必修課,普及與學生職業發展密切相關的通用勞動科學知識。
2.各專業按自身專業特點在1-4學期每學期開設4課時有關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工匠精神等勞育專題教育講座,總課時不得低于16課時。納入“第二課堂”A類學分計算范疇。
3.開展勞動周活動。每學期安排一周作為勞動周,進行義務勞動。將勞動教育與學生的個人生活、校園生活和社會生活有機結合起來,豐富勞動體驗,提高勞動能力,深化對勞動價值的理解。
4.充分挖掘各類課程的勞動元素,在課程標準中體現勞動內容和評價指標,將勞動教育貫穿到課程教學過程中。在課堂教學結束前開展“三分鐘微勞動”,納入學生學業評價和教師教學質量評價。
5.營造校園勞動文化氛圍。結合植樹節、學雷鋒紀念日、五一勞動節等節日,開展豐富的勞動主題教育活動,將勞動習慣、勞動品質的養成教育融入校園文化建設之中,營造勞動光榮、創造偉大的校園文化。
四、保障措施
1.加強勞動師資隊伍建設。結合專業著力建立專兼職相結合的勞動教育教師隊伍,加強對勞動教育的培訓與指導,強化教師的勞動教育意識。充分利用企業資源,建立企業兼職勞動實踐指導教師隊伍,將生產一線獲得的經歷、經驗及案例融入教學中。
2.推動校內、校外實訓基地建設。進一步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雙主體育人,依托校內先進的實訓中心、圖書館等場所建立校內勞動實踐教育基地,聯合校企合作的龍頭企業、街道社區等打造勞動教育校外實踐平臺,運用企業的職業文化育人,強化安全生產、勞動流程、勞動規范、勞動保護等的教育,引導學生建立職業精神,形成良好的勞動習慣。
3.建立協同實施機制。校企雙方共同管理的勞動教育實施機制。通過建立勞模工作室、技能大師工作室,要聯合社會力量,設置榮譽教師、實務導師崗位等,多渠道引入社會力量參與學校勞動教育。共建共享穩定的勞動實踐基地、校外實習實訓基地、各類型創新創業孵化平臺,多渠道拓展勞動實踐場所。
4.鼓勵教師開展勞動教育教學研究。對于積極編寫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工匠精神專題讀本且經過學校審核通過的著作按照學校校本教材相關規定給予獎勵。
最新學校勞動教育實施方案6
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根據教育部《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和省教育廳《省教育廳辦公室關于印發江蘇省高等學校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教育教學“三進”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結合學校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堅持立德樹人,堅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以課程教育為主要依托,以實踐育人為基本途徑,與德育、智育、體育、美育相融合,緊密結合經濟社會發展變化和學生生活實際,注重教育實效,實現知行合一,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二、總體目標
通過勞動教育,使學生能夠理解和形成馬克思主義勞動觀,牢固樹立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觀念;培養學生熱愛勞動、尊重普通勞動者、珍惜勞動成果的情感和勤儉、奮斗、創新、奉獻的勞動精神;培養學生具備勝任專業工作的勞動實踐能力、較強的創新創業能力以及在勞動實踐中發現新問題和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
三、基本原則
(一)全面發展原則。著力提升學生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著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德技并修原則。把準勞動教育價值取向,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崇尚勞動、尊重勞動、熱愛勞動,增強對勞動人民的感情,報效國家,奉獻社會。充分挖掘行業企業、專業特色等可利用資源,開展符合專業特點要求的勞動教育。
(三)注重實踐原則。強化實踐體驗,讓學生親歷勞動過程,提升育人實效性。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協同育人,改進勞動教育方式,適應科技發展和產業變革,注重新興技術支撐和社會服務新變化。強化誠實合法勞動意識,培養科學精神,提高創造性勞動能力。
四、具體措施
(一)加強勞動精神學習宣傳
1.把握勞動精神基本內涵。通過校內外各類宣傳平臺,全面開展勞動教育學習宣傳活動。各教學單位通過專題報告、勞模宣講會、主題班會、主題黨團日活動等多種形式,結合時代主題和生動案例提升學習效果,教育學生正確理解馬克思主義勞動觀,把握勞動精神的實質和內涵,培養學生正確勞動價值觀和良好勞動品質,養成勤于勞動、善于勞動、樂于勞動的良好習慣。(責任單位:學生工作部、宣傳部、教務處、團委、各系<院、部>)
2.營造勞動教育氛圍。通過在學生的畢業資格審核、各類實踐考核、獎勵項目評選等環節要求學生有參加勞動教育的經歷,增強學生參加勞動教育的積極性。邀請大國工匠、勞動模范進校園開展活動,讓學生近距離感受工匠精神和勞模風范。邀請專家進校園開展勞動教育專題講座,示范指導學生開展勞動活動,教育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勞動意識。(責任單位:教務處、學生工作部、宣傳部、團委、各系<院、部>)
(二)構建新時代勞動教育體系
3.設置勞動教育課程。明確人才培養方案中勞動教育內容,以實習實訓課為主要載體開展勞動教育,其中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工匠精神、勞動組織、勞動安全和勞動法規等專題教育不少于16學時。以大學生就業指導、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和創新創業課程為依托,開展勞動教育理論課教學,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和就業擇業觀。實踐部分以日常生活勞動、生產勞動和服務性勞動為主,分類實施,每生在校期間至少完成4學時勞作實踐服務,活動情況記入大學生素質拓展證書“匠心匠行”項目。思政課教學中有機融入勞動教育內容。(責任單位:教務處、學生工作部、團委、思想政治教學部、各系<院、部>)
4.設立學年勞動周。各教學單位結合專業實際,根據專業崗位能力素質要求、職業發展需求和教學計劃安排,利用寒暑假期間,分層分類,有序組織每個學生在每學年的勞動周里集中開展勞動實踐。各教學單位可根據實際需要編寫勞動實踐指導手冊,明確教學目標、活動設計、工具使用、考核評價、安全保護等勞動教育要求。(責任單位:教務處、學生工作部、團委、各系<院、部>)
5.建立校內外勞動教育基地。整合校內外資源,每個專業群至少建立一個校內外勞動教育實踐基地,結合專業識崗、習崗、頂崗等教學實踐活動,每個學生到校內外實踐教育基地參加勞動活動1次以上,滿足不同專業學生多樣化勞動實踐需求,增強學生對勞動的體驗感受和認知理解。(責任單位:各系<院、部>)
6.科學勞動教育評價。以第二課堂勞動實踐教育開展為抓手,詳細客觀記錄每個學生參加勞動實踐活動情況。學生在校期間參加第二課堂勞動教育活動及實踐累計勞動成績,按照相應學期16學時為1學分的標準轉換學分,如實記錄。(責任單位:團委、學生工作部、教務處、思想政治教學部、各系<院、部>)
7.樹立勞動教育典型案例。以“五一”國際勞動節主題活動、學雷鋒活動、“技能之星”、勞動實踐“服務模范”評選等為抓手,每個專業群每年至少組織開展勞動技能和勞動成果展示等活動1次,選樹一批優秀典型,對勞動表現突出的學生予以表揚,并作為評優評先的參考依據。(責任單位:學生工作部、團委、宣傳部、教務處、各系<院、部>)
(三)廣泛開展勞動教育實踐活動
8.廣泛開展日常生活勞動教育。以“服務育人”為載體加強學生日常生活勞動教育。設立家庭生活服務崗,以班級團建為載體,每個學生每學期必須參加1項倡導回歸家庭式開展清潔、美化、烹飪等家務勞動,在孝道文化中傳承勞動精神,培養學生掌握日常生活勞動技能和形成良好行為習慣。(責任單位:學生工作部、團委、后勤與資產管理處、教務處、各系<院、部>)
9.深入開展專業生產勞動實踐。圍繞專業特色,積極打造“專業+勞動實踐”“創新創業+勞動實踐”。設立專業技術服務崗,每個專業群每年至少開展2次,以社團、項目化志愿服務團隊為載體,進入社區、公共開放場館、敬老院等提供電子信息產品的檢測、維修和保養等服務,提升勞動技能。設立禮儀示范服務崗,每個專業群每年至少開展1次,依托院學生禮儀隊,為學院大型對外會展、賽事承辦、研討會議、接待參觀等活動提供服務,在禮儀實踐中彰顯勞動價值。同時與“職業技能大賽”“互聯網+”“創青春”等創新創業賽事深度融合,積累職業經驗,提升就業創業能力。(責任單位:各系<院、部>)
10.積極開展服務性勞動實踐。結合“蘇小能”志愿服務進社區、車站、養老公寓以及“返家鄉”社會實踐、“三下鄉”志愿服務等各級各類項目平臺,開展“小能公益微課堂”“手繪鄉村”“益青春·助環保”“一日義工”等勞動實踐專項活動,通過技術技能服務,公益活動實踐、環保知識宣傳等方式,引領在校青年崇尚勞動、尊重勞動、熱愛勞動,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設立校園文明服務崗,以企業管理7S要求為標準,開展校園文明管理,在閱覽室、公寓開放區、實驗實訓室、公共會議室進行清潔整理、安全維護,涵養勞動素養。設立綠色生態服務崗,在宿舍設立責任區,以共享發展為理念,參與垃圾分類、衛生清理、城市清潔、公益服務等活動,在踐行環保中轉變勞動觀念。(責任單位:團委、學生工作部、后勤與資產管理處、教務處、對外交流與校企合作處、各系<院、部>)
(四)加強勞動教育研究
11、鼓勵和支持學院廣大教師多種形式開展勞動教育的研究與實踐,逐步建立具有蘇工特色的勞動教育研究體系。設立專項資金支持開展校級勞動教育專項課題研究,學生工作部負責落實開展學生勞動教育養成習慣、素養、管理的研究課題5項及勞動教育論文發表10篇以上,教務處負責落實學生勞動教育教學開展、管理的研究課題5項及勞動教育論文發表10篇以上,每個教學單位結合產業需求和專業特點,開展勞動教育的理論研究和實踐研究課題以及勞動教育論文發表各1項以上,聚焦勞動教育開展的熱點、重點和難點,著力解決勞動教育的瓶頸問題,組織編寫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工匠精神等專題讀本,組織研發展示勞動過程、勞動安全要求的數字資源,梳理遴選來自教學一線的典型案例和鮮活經驗,形成分學段、分專題的勞動教育課程資源包,促進優質資源的共享與使用。(責任單位:教務處、學生工作部、質量保障中心、各系<院、部>)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成立學校勞動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建立由黨政辦公室、宣傳部、團委、教務處、人事師資處、科技處、學生工作部、對外交流與校企合作處、質量保障中心等相關部門和系(院、部)各負其責,協同配合的勞動教育改革工作機制。負責全校勞動教育體系設計、教學管理、勞動教育組織及學分認定機制和制度等工作。
(二)精心組織注重實效。勞動教育是學校人才培養體系建設的重要方面,各教學單位成立勞動教育工作小組,根據本方案制定具體措施,細化責任分工,形成工作合力,確保各項工作統一有序、扎實有效地開展,避免勞動教育虛化、弱化、軟化和形式化的問題。
(三)加強宣傳引導。在開展勞動教育的過程中,結合時代主題和生動案例提升教育效果,注重總結教育實踐活動的經驗和做法,利用多種形式宣傳活動中的典型經驗和典型事跡,發揮榜樣育人的示范引領作用,營造良好氛圍,不斷加強勞動教育長效機制建設。
最新學校勞動教育實施方案7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有關文件精神,市委市政府《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中小學勞動教育的實施方案》(徐委發〔20xx〕31號),我校組織全體教職員工認真學習、領會、落實文件精神,為了發揮學校在勞動教育中的主導地位,與家庭、社會形成教育合力,充分挖掘勞動實踐資源,深入實施勞動教育,引導學生崇尚勞動、尊重勞動、熱愛勞動,培養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我校要立足地方和學校實際,結合重點任務、工作要求,參照《徐州市中小學生勞動任務建議清單》,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體系,制定切實可行、有學校特色的實施方案,并認真做好落實。
一、主要目標
培養學生的勞動情感和思想品質。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勞動品質和積極的勞動態度、勞動精神,明白“生活靠勞動創造,人生也靠勞動創造”的道理,引導學生樹立“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觀念;提高學生的勞動能力和綜合素質。在勞動教育中實現“樹德、增智、強體、育美”;培養勤奮學習、自覺勞動、勇于創造的精神和勞動實踐能力,理解和形成馬克思主義勞動觀。
建立學校的勞動教育機制和體系。中學生正處在由青少年向成人過渡這樣一個特殊時期,加強思想教育是促使其形成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手段,因此不可等閑視之。要加大力度加強學生的勞動思想教育,通過社會、家庭、學校、班主任、任課教師幾方面的結合,培養其正確的勞動觀點,勞動習慣和熱愛家鄉、熱愛家長、熱愛勞動人民的思想感情,使學生深刻認識勞動的意義并積極主動地參加勞動和社會實踐。有效發揮學科教學、社會實踐、校園文化、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的勞動教育功能,建立課程完善、資源豐富、模式多樣、富有實效的勞動教育機制和體系。
二、任務清單
(一)家庭勞動
1.參與全家大掃除,保持房間的整潔;清洗家庭交通工具,如自行車、電動車、摩托車,汽車等。
2.拆洗床單、被套、枕套;掌握不同材質衣服的清洗方法;使用熨斗或掛燙機熨燙衣物;運用縫紉工具進行簡單的衣物縫……
3.獨立采購生活用品,對常見食材進行清洗和處理,安全使用餐廚刀具,熟練掌握2-3樣家常菜肴或面點的制作方法。
4.掌握基本急救方法,對劃傷、燒傷、燙傷等意外傷害進行緊急處理。
5.學會收拾旅行行李(包括證件、衣物、生活用品、常見藥品等),旅途中保管好自己的行李。
6.利用家庭廢舊物品,進行創意設計。
7.參加社會實踐,參與家庭旅行設計與規劃整齊牧納、存放學習資料。
(二)校園勞動
1.遵守實驗要求,認真清洗、整理實驗器材。
2.協助老師管理班級設施設備,如多媒體設備等。
3.修理簡單的日常勞動工具,如掃帚、簸箕、拖把等。
4.認真參加學校大掃除或衛生值周等活動。
5.設置班級“植物角”、校園農場,從播種、養護到收獲全程管理記錄。
6.積極參與教室文化建設。
7.開展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節日勞動,例如:包粽子、包元宵、包餃子,制作風箏、剪窗花、寫春聯等。
8.協助老師進行午餐管理,及時清理餐桌,將餐具擺放到指定回收點。
9.參與各項學校志愿服務等。
10.保持校園整潔,做好校園垃圾分類投放。
(三)社會勞動
1.主動幫助他人解決困難,如交通指引、信息查詢等。
2.參與文明城市創建。主動參加社區志愿活動,開展力所能及的服務。
3.定期到養老院、福利中心等機構參與志愿服務。
4.結合研學旅行、隊(團)日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參加農耕勞動。
三、實施途徑
1.多渠道宣傳,提高認識,形成良好的勞動教育氛圍。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是我國教育方針的重要內容,是培養二十一世紀建設人才必須遵守的守則。對學生加強勞動觀點和勞動技能的教育,是實現學校培養目標的重要途徑和內容,是中學教育的重要教學任務。我校重視勞動教育,組成以德育主任具體負責的領導小組,把勞動教育作為德育工作的重要內容,保證勞動教育的實效性和多樣性。我校還將通過家長會、家訪等形式對學生家長進行勞動教育重要性的宣傳,引導家長認識勞動對培養學生優秀的思想品質,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作用,使家長能積極主動配合各項校內外教育活動。
2.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將勞動教育融入到教育教學全過程。設立勞動教育必修課程,確保勞動教育課時每周不少于1課時。發揮學校在勞動教育中的主導作用。注重培養學生生活自理能力,鼓勵學生承擔力所能及的勞動任務。要將勞動與技術、信息技術課程以及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作為勞動實踐教育的重要渠道,充分結合當地資源開發開設家政、烹飪、手工、園藝、非物質文化遺產藝術特色等勞動實踐類拓展課程。探索實施勞動實踐教育,可邀請農技人員、農業種植能手等到學校面對面、手把手傳授農業生產知識和技能。
3.在校內活動中嵌入勞動教育。在學校日常運行中滲透勞動教育。設立宿舍管理、食堂幫廚、快遞收發、校園綠化等勞動活動和崗位,引導學生走進勞動一線。積極組織學生參與校園衛生保潔和綠化美化,把學校草地、花壇、食堂、餐廳、宿舍、文體設施等作為學生接受勞動實踐的場所,明確學生承擔力所能及的學校日常管理、清潔衛生事務,參與校園綠化管理、文體設施清潔、學生宿舍整理、食堂餐廳保潔、餐具清洗等。逐步實施開辟“校園農場”,設立校本勞動技能培訓基地或“田園課堂”,適當開展種養勞動實踐。結合植樹節、學雷鋒紀念日、五一勞動節、農民豐收節、志愿者日等,組織學生開展與勞動實踐有關的活動,或到“校農結合”基地開展勞動實踐。廣泛組織以勞動教育為主題的班團隊會、勞模報告會、手工勞技展演,提高學生勞動意識。組織“愛學校的集體勞動”,每個學生在班級內尋找適合自己的小崗位,在為集體、為他人服務的過程中讓學生體驗勞動的快樂,培養責任感。各班有勞動責任區,各班主任要組織學生到責任區參加勞動實踐活動,把責任區作為向學生傳授知識的另一課堂,確保“時間、地點、人員、效果”四落實。
4.在家庭生活中強化勞動教育。發揮家庭在勞動教育中的基礎作用。家長要引導和鼓勵孩子主動承擔家務勞動,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幫著做,弘揚優良家風,參與孝親、敬老、愛幼等方面的勞動。幼兒園要引導幼兒掌握自主穿衣、吃飯、如廁、收拾玩具等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協助家長完成擇菜、澆花、擺放碗筷等簡單的家務勞動。安排學生適量的勞動家庭作業,保障家庭勞動實踐每周不少于3小時。中學生以內務整理、洗菜、煮飯、炒菜、洗碗、洗衣、家庭衛生保潔、購物、器具修理等日常家務勞動為主。每學年有針對性地學會1至2項生活技能。學生參加家務勞動和掌握生活技能的情況要按年度計入學生綜合素質檔案。密切家校聯系,轉變家長觀念,讓家長成為孩子家務勞動的指導者和協助者,形成勞動教育合力。
5.在社會實踐中拓展勞動教育。將社會實踐納入學校的教學工作計劃,每個年級每個學期都要安排一定時間的農業生產、工業體驗、商業和服務業實習等勞動實踐。每學年設立“千村萬戶”勞動實踐月或勞動體驗周,讓學生利用寒暑假走進田間地頭與農民一起勞動。充分利用勞動實踐教育基地、素質教育基地以及其他社會資源,結合團隊日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加強城鄉學生交流,組織學生學工學農。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走出教室,參與社會實踐,如公益活動、志愿服務、勤工儉學、職業體驗活動等。
四、基本要求
1.統籌課程設置。每名學生每學期至少完成2個主題活動。
統籌課時安排。勞動教育必修課每周不少于1課時。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總課時中,安排一半以上時間采取社會服務、設計制作、職業體驗等方式開展勞動實踐活動。
2.統籌專業融合。堅持與各學科教育教學融合推進,積極推進跨學科實踐教育,結合學校發展特色和課程建設計劃,對綜合實踐活動主題進行組合、優化和再開發,建構具有地域及學校特色的綜合實踐活動項目。加大對學生勞動觀念和態度培養,動手操作和勞動技能訓練。
3.統籌成果呈現。初中學生每學年要在教師的指導下完成至少2份較完整的考察探究方面的成果或勞動技術作品,完成至少2次社會服務和2種職業體驗活動,積極進行家務勞動和公益勞動。
五、保障措施
1.加強組織建設。學校設立勞動工作領導小組,校長任組長,后勤校長任副組長,成員有教務處主任、政體處主任、團委書記、后勤主任。領導小組在學期之初要研究學校的勞動工作,制定部門勞動工作計劃。學期中要認真地對工作中的具體事項進行檢查,進行落實。期末要對學校的已有工作進行總結,做出成績的個人及處室學校要進行表彰。
2.加強校內統籌,既要發揮班主任、任課教師的積極性,也要發揮共青團、少先隊、學生會、學生社團的作用。加強校外協調,積極借助家庭、社會,特別是工會、共青團、婦聯等群團組織以及各類公益基金會、社會福利組織等力量,為學生參加志愿服務、開展公益勞動、參與社會治理提供機會和平臺。加大宣傳力度,引導家長配合支持學校開展勞動教育,大力弘揚勞動光榮、創造偉大的主旋律,努力營造全社會關心和支持勞動教育的良好氛圍。
3.加強經費投入。學校按照規定統籌安排公用經費等資金開展勞動教育。加快建設校內勞動教育場所和校外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建立學校勞動教育器材、耗材補充機制。
4.加強師資建設。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學校勞動課教師在工資待遇、績效考核、職稱評聘、評優選先、專業發展等方面的待遇。建立勞動課教師特聘制度,聘請能工巧匠、專業技術人員、勞動模范、有一技之長的學生家長等擔任勞動教育兼職教師。加強對勞動教育教師的專業培訓,不斷提高勞動教育教學質量。
5.加強資源開發。因地因校制宜,扎根本土,充分挖掘、運用所在區域自然、經濟、文化等方面的資源,結合當地生產實際和社區建設需要,加強勞動實踐教育場地或實踐基地建設。依托“校農結合”生產基地打造一批勞動教育教學實踐基地,積極開展具有區域特色和學校特點的勞動體驗教育。通過自建或利用社會資源,建立以生存體驗、素質拓展、科學實踐、創新創業等為主要內容的規模適當、富有特色、功能完備的勞動教育基地、勞動技術實踐教室,滿足勞動教育需要。積極爭取當地政府和有關部門支持,確認一批土地、山林、草場等作為學農實踐基地,確認一批廠礦企業作為學工實踐基地,認定一批城鄉社區、福利院、醫院、博物館、科技館、圖書館等事業單位、社會機構、公共場所作為服務性勞動基地。
6.加強安全保障。建立完善勞動教育安全管理制度,強化勞動安全教育,著力提高學生安全勞動意識。強化勞動實踐活動安全風險評估,完善風險防控措施。依據學生身心發育情況,科學合理安排勞動實踐活動。完善校方責任險和無過失責任險,探索開發與學生勞動安全密切相關的保險產品,發揮保險在化解學校安全風險方面的積極作用。
7.加強學生勞動評價導向制度,發揮評價激勵機制。建立評價內容包括參加勞動次數、勞動態度、勞動強度、實際操作、勞動成果等的學生勞動教育評價體系。將學生參與勞動的具體情況和相關事實材料記入學生綜合素質檔案,把勞動素養評價結果作為衡量學生全面發展情況的重要內容,學生參加家務勞動和掌握生活技能的情況要按年度記入學生綜合素質檔案,并作為升學、評優的重要參考。
最新學校勞動教育實施方案8
為貫徹落實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全國少工委《關于加強中小學生勞動教育的意見》,切實加強中小學生勞動教育工作,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勞動興趣、磨練意志品質、激發創造力、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努力把學生培養成熱愛勞動、勤于勞動、善于勞動的高素質勞動者。依據市教育局、縣教科局相關要求,結合實際,特制定我校勞動教育實施細則。
一、具體目標
堅持學校和家庭相結合開展勞動習慣養成教育,突出抓好校園日常勞動訓練、生活實踐勞動教育、傳統工藝勞動教育。通過自我服務勞動、家務勞動、公益勞動和簡單的生產勞動實踐,使學生初步學會一些基本的勞動知識,逐步培養正確的勞動觀念、良好的勞動習慣以及熱愛勞動和熱愛勞動人民的感情。
二、基本原則
1、堅持思想引領。通過勞動教育,讓學生學習必要的勞動知識和技能,在勞動教育中“樹德”、“增智”、“強體”、“審美”,幫助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
2、堅持有機融入。有效發揮學科教學、社會實踐、校園文化、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的勞動教育功能,讓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形成勞動光榮的正確觀念。
3、堅持實際體驗。讓學生直接參與勞動過程,增強勞動感受,體會勞動艱辛,分享勞動喜悅,掌握勞動技能,養成勞動習慣,提高動手能力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堅持適當適度。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性別差異、身體狀況等特點,選擇合適的勞動項目和內容,安排適度的勞動時間和強度,同時要教育學生,勞動過程中學會自護,確保人身安全。
三、主要任務
1、課程的有機滲透。依據上級要求,開好國家規定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在其他學科教育中有效滲透勞動觀念、勞動態度、勞動美德、勞動技術的教育。要結合綜合實踐課有機的融入勞動教育內容,在語文、數學、品德與生活(社會)等學科教學中加大勞動觀念和態度的培養。
2、開展校內勞動。學校常規工作中要滲透勞動教育,組織學生做好值日,認真清掃校園,增強責任感和主人翁意識。開展結合學生實際的勞動競賽活動,提高學生勞動意識和勞動技能;開展與勞動有關的興趣小組、社團活動,進行手工制作、室內裝飾、班務整理等實踐活動;開展“愛學校集體勞動”教育,積極組織學生參與校園衛生保潔和綠化美化,普及校園種植。可開辟專門區域種植花草樹木或農作物,讓班級、學生認領綠植或“責任田”,予以精心呵護,在為集體、為他人服務的過程中讓學生體驗勞動的快樂,培養學生尊重勞動、熱愛勞動,以勞動為榮的觀念和態度。培養責任感。
3、社會實踐活動。結合實際情況利用“學雷鋒活動日”、“志愿者日”、“勞動節”、“元旦”、“春節”等節日,組織學生參加各種有益的社會實踐活動,志愿者服務。結合農村實際,在農忙時節組織學生幫助家長進行適當的農業生產勞動,使學生通過實踐獲得一定的生活勞動技能和勞動知識,培養學生尊重勞動、熱愛勞動,以勞動為榮的觀念和態度,養成良好的生活、勞動習慣。
4、鼓勵參與家務勞動。教育學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幫著做,弘揚優良家風,參與孝親、敬老、愛幼等方面的勞動。結合重大節假日、寒暑假,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和個性差異,適量的安排家庭勞動作業(如洗碗、掃地、洗衣、整理房間等),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體會父母的辛苦,為父母分憂;鍛煉學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勞動能力,增強勞動意識。
四、實施步驟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20xx年10月——20xx年11月)
1、加強宣傳,營造氛圍。要把勞動教育作為德育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保證勞動教育的實效性和多樣性。通過家長會、家訪等形式對學生家長進行勞動教育重要性的宣傳,引導家長認識勞動對培養學生優秀的思想品質、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作用,使家長能積極主動的配合各項校內外教育活動。
2、制定措施,提高認識。制定切合本校實際的勞動教育實施細則,組織教師學習細則,使全體教師明確人人為勞動教育的參與者、組織者、引領者。
第二階段:實施階段。(20xx年12月——20xx年5月)
1、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積極組織相關教師參加各級各類勞動教育培訓,積極開展教學研究活動,通過活動促進教師專業教學能力的提高。
2、利用多種途徑與載體。通過家長學校,指導家長重視孩子家務勞動意識的培養;通過校本課程,傳授家務勞動方法,掌握家務勞動技能;通過不同形式的校園社團活動,加強學生家務勞動習慣的培養;通過學校開展的各種主題活動,營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主動做的正向引領。
3、課程整合與滲透。利用學校各級課程進行整合與有效滲透,利用有利資源,豐富勞動教育內容。
4、加強督導評價。建立學生勞動評價制度,評價內容包含參加勞動次數,勞動態度、實際操作、勞動成果等方面,突出家務勞動評價,形成勞動教育評價體系。把具體的勞動情況和相關材料計入學生綜合素質檔案,可作為評選“勞動小能手”、“三好學生”等的依據之一。
第三階段:總結階段(20xx年6月)
各校對勞動教育開展情況進行總結交流。做好勞動教育成果的積累(如匯總家務勞動日記,家務勞動的感受體會,家庭成員對孩子家務勞動的評價感受等等)。同時要做好相關資料的整理存檔工作,并上報中心校,屆時中心校將根據活動開展情況對評選出的家務勞動小能手、勞動好少年等進行表彰。
最新學校勞動教育實施方案9
一、指導思想
勞動和勞動技術教育是小學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面貫徹落實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提高學生總體素質的基本途徑。學校要正確認識勞動技術教育的育人價值與功能。《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指出:“學校教育不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視德育,還要加強體育、美育、勞動技術技術教育和社會實踐,使諸方面教育相互滲透,協調發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結合我校加強勞動技術教育,開展課程建設的要求以及近年來我校開發勞動與技術校本課程的經驗,制定《我校四從勞動教育實施方案》。
二、總體目標要求
勞動技術是一門涉及面廣,融知識性、技術性、實踐性及教育性于一體的綜合學科,在培育人才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學校規定從孩子入學起,開設“勞動技術課”,“勞動技術課”作為學生必修的課程。在勞動技術教育中既要利用傳統技術培養學生的基本素質,又要使學生掌握一定的高新科技知識,還要具備整理家務的技能,和服務社會的意識。才更好地完成勞動技術教育的教學任務。
1、從入學背書包整理書包,擺放學具等,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
2、了解一些簡單工具的使用方法,初步掌握自我服務勞動和一般家務勞動的基本方法。
3、學會自我服務性勞動,能制作簡單的手工作品和工藝品。
4、初步掌握編織、縫制技術,能制作簡單的制品。
5、掌握初步的植物栽培技術,掌握小動物的飼養方法。
6、學會木工、金工、電工、農具等常用工具的使用;能進行簡單的識圖和制圖。
7、在勞動技術實踐中具有一定的創新意識,嘗試有創新特色的小制作、小發明。
8、培養學生良好的勞動習慣。通過勞動實踐,對學生進行遵守勞動紀律、愛護勞動工具和珍惜勞動成果的教育,并進一步培養學生團結協作、助人為樂的精神品質。
9、培養良好的非智力素質。在勞動實踐中使學生自覺磨煉意志,陶冶情操,體驗挫折與成功;增強積極進取、探索創新意識;初步具有質量意識、效率意識、安全意識和環保意識。
三、主要原則
1、實踐性原則
實踐性是勞動技術課的基本特點。學生親身參加勞動操作實踐是勞動技術課的主要形式和基本方法。實踐是勞動技術課必不可少的環節。創新素質只有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才能得到發展。學校要結合實際,創設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千方百計為學生創設勞動操作的條件,讓學生在實踐中掌握的知識和技能。學校、教師要切實做好指導和管理工作,提高勞動技術課的教學效果。還要和家庭、社會結合。
2、基礎性原則
勞動技術是基礎教育階段培養學生勞動技能素質的一門基礎性課程,應該使學生具備基本的技術處理能力,以適應未來的職業生活、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在勞動技術課中,通過某些勞動技術項目的學習,使學生掌握相關的勞動知識,提高他們運用工具進行加工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思維能力,為將來的發展、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
3、開放性原則
教學內容應不拘泥于教材,做到課內課外、校內校外相結合,這對于改變學校勞技教育內容過于單一、要求過于統一的狀況,有積極的意義。逐步構建學校、社會、家庭相互協調、互為補充的勞技教育體系,能夠為勞動技術有特殊興趣和愛好的學生,提供一個充分發揮自己天賦、才能和創造力的新思路。
四、活動時間
20xx年2月—20xx年x月
五、活動內容
1、利用國旗下講話,舉行四從勞動教育活動的啟動儀式,進行動員與部署。
2、積極宣傳、營造氛圍。學校利用宣傳窗,對外顯示屏、小廣播、信息化載體等,向家長、學生宣傳四從勞動活動意義,形成人人參與,擴大“四從勞動”教育實踐活動的社會影響。
3、把“四從勞動”教育貫穿于整理書包、家務勞動、衛生掃除、快樂小農夫等社會實踐活動中。
最新學校勞動教育實施方案10
勞動教育是全面貫徹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途徑。勞動課是完成勞動技術教育的主要途徑之一,勞動課對學生進行生活和生產勞動的教育,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同時也是培養學生勞動技能素質的重要課程。
一、【課程目標】
(一)總目標:
勞動乃立身之本,充分發揮勞動綜合育人功能,加強學生生活實踐、勞動技術和職業體驗教育。將勞動教育與德、智、體、美相結合,與行為習慣養成相結合,與幼小、小初銜接教育相結合,校內勞動與校外勞動相結合,培養學生積極的勞動態度和良好的勞動習慣,豐富學生勞動知識,提高學生勞動技能,提升學生勞動素養,形成學校、家庭、社會普遍重視、共同參與和多方聯動的勞動教育新格局。
通過勞動教育,提高學生的勞動素養,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和積極的勞動態度,使學生明白“生活靠勞動創造,人生也靠勞動創造”的道理,培養學生勤奮學習、自覺勞動、勇于創造的精神,為學生終身發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礎。
(二)學段目標:
小學1-2年級
1.認識不同的衛生清掃工具,會使用這些工具進行清掃。
2.能積極參加班級每天的衛生值日,掌握比較簡單的勞動技能。
3.在教室中,能主動保持自己桌椅的整潔。
4.能在父母的指導下,手洗簡單的小衣物。
5.每天自己洗漱,會系鞋帶、疊衣服。
6.能按照學習需要,準備學習用品。
7.每天自己整理書包。
8.能主動幫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
9.能在家長的帶領下,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
小學3-4年級
1.學會使用簡單的勞動工具,并能掌握使用技巧。
2.每天主動承擔班級的衛生清掃任務。
3.每周主動參加學校和班級的衛生掃除。
4.了解常見洗滌用品的種類和用途,能主動進行一般衣物的洗滌。
5.了解生活中常見的整理與收納的方法,能主動整理房間。
6.能主動幫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
7.學會洗菜、切菜,能掌握幾種簡單的家常菜烹飪技能。
8.會使用簡單的勞動工具,初步掌握種植的一般方法。
9.能在家長的帶領下,參與社會公益活動。
小學5-6年級
1.每天主動參加班級值日,承擔各項衛生清掃任務。
2.每周積極參加衛生掃除,并能主動維護校園和班級衛生。
3.能運用常見的洗滌用品和洗滌常識,選擇合適的方式清洗自己的衣物。
4.能對自己的房間進行常規整理,養成良好的整理與收納的習慣。
5.能積極參加家務勞動,會做簡單的家常菜,并了解健康飲食的重要性。
6.了解農作物及植物的特點,能親手種植1-2種常見的農作物或花卉。
7.能根據需要選擇合適的勞動工具,完成勞動任務。
8.能在家長的帶領下,主動參與各類社會公益服務。
9.了解相關勞動職業崗位的職責和服務方法,進行勞動體驗,增強責任感。
二、【課程內容】
1.在學校,立足勞動教育課程。
(1)在課堂教學中,有效指導訓練學生了解和掌握多方面的勞動知識和技能。
(2)開辟校內的勞動教育基地。我校的操場上,綠化帶、花壇和草坪,將劃分給班級包干,負責定期拔草、除蟲等工作。
(3)結合五一勞動節等節日和“勞動實踐周”活動,組織“勞動節”教育活動,在勞動中培養學生學習勞動技能,提升對勞動美的認知,培養勞動創新創造的品質,推進集中化勞動教育。
2.在家庭,結合“家校合作相伴成長”家校工作。
(1)發揮家委會的主導作用,調動家長的參與性、積極性,合力探索設計符合學生年齡特點、身心發展規律的家務勞動實踐作業,開展親子勞動主題活動。
(2)積極倡導學生在家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父母的事情幫著做,養成做家務勞動的良好習慣,讓家長成為孩子家務勞動的指導者、參與者和協助者。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個性差異,將洗碗、洗衣、掃地、烹飪、手工、整理等日常家務勞動和生活技能的學習列出家務勞動清單,由家長監督落實。
3.在校外,利用社會實踐基地等勞動教育資源和場所,結合團隊活動,探索勞動實踐研學活動,在老師和家長的帶領、指導下,參與校外實踐勞動以及公益性志愿服務等活動,形成熱愛勞動、積極進取的生活態度和服務社會的奉獻精神,使校外勞動多樣化。
三、【課程實施】
(一)課時安排:
1-6年級勞動教育課1課時。
(二)課程安排:
加強勞動課程與各學科教學有機融合,整合勞動、科學、綜合實踐、信息技術等課程,把勞動技能、創新能力和個性發展有機結合起來,做好勞動教育幼小銜接,小學側重勞動習慣養成。
1.嚴格按照課時安排組織課堂教學。在課堂上,教師認真備課,制定教學計劃,熟悉課程內容和流程,提前準備好教學所需材料和教學資源包,例如:幻燈片、視頻、微課、任務單、評價表、資源鏈接等,有效指導訓練學生了解和掌握多方面的勞動知識和技能。
2.結合學生年齡特點、基于季節時令,開展豐富多樣的課程內容和動手實踐活動。
(課程內容參考:)
(1)家務勞動類:洗碗、疊衣服、擇菜、做早餐、包餃子、安全使用家電……
(2)工藝制作類:紙藝、陀螺、木工、陶藝、布衣、繩結、衍紙……
(3)社區勞動類:種樹、多肉植物種植、清除小廣告……
(4)創意勞動類:分類垃圾箱設計、廢品再利用、創客空間、……
3.組織開展好常規校內勞動,將每天的衛生值日、每周大掃除和午餐服務作為校內勞動崗位,明確崗位職責,關注崗位體驗,使校內勞動常態化。
4.開展校園清潔活動。以班級為單位,開辟校內的勞動教育基地。操場上,綠化帶、花壇和草坪,將劃分給班級包干,負責定期拔草、除蟲等工作。
5.發揮家委會的主導作用,調動家長的參與性、積極性,開展親子勞動主題活動,邀請家長進課堂,組織與勞動有關的動手操作的趣味性活動。
6.各班要有主題的組織豐富多彩的勞動教育活動,在班級內進行一次關于勞動教育的主題班會,組建不同的勞動興趣小組,針對學生的興趣特點開展不同的實踐活動以及課題研究。7.組織學生開展征集分享生活中的“勞動小竅門”、“勞動金點子”等課題研究,培養學生在勞動中實踐、學習、創新的能力。
8.組織學生開展“寫一篇勞動收獲體會”活動并與老師、同學和家長一起分享交流,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本領,做主人。
四、【課程評價】
1.教師依據學生平日勞動表現及課堂參與度,每月評選1名學生作為班級“勞動小能手”稱號,并由老師頒發“勞動小能手”獎狀。
2.教師依據學生平日勞動表現及課堂參與度,每學期利用《小學生成長記錄手冊》,對學生做出過程性評價并反饋給家長。關注對學生的過程性評價和激勵,激發學生參與勞動的興趣和熱情,提高學生勞動技能和素養,讓學生從評價中獲得勞動體驗的快樂,從而實現學校、家庭、社會勞動教育評價全覆蓋。
3.每學期依據學段目標,完成一次家長問卷調查,及時了解學生在校內及校外的勞動情況,使勞動教育落到實處。
4.學校每月依據班級勞動教育課程開展情況及班級勞動衛生情況評選“勞動先進班”并頒發獎狀,納入期末“優秀班集體”績效考核中。
5.加強宣傳引導。及時總結、推廣好的經驗和做法,充分發揮示范帶動作用,并利用班級和學校微信等載體,加強對勞動實踐活動的宣傳報道。學校將依據班級開展勞動教育活動的微信平臺推送稿件,納入每月班主任績效考核。
五、【實施原則】
充分發揮勞動綜合育人功能,以勞樹德、以勞增智、以勞強體、以勞育美、以勞創新,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1.堅持思想引領。勞動教育既要讓學生學習必要的勞動知識和技能,更要通過勞動幫助學生形成健全人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
2.堅持有機融入。要有效發揮學科教學、社會實踐、校園文化、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的勞動教育功能,讓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形成勞動光榮、勞動偉大的正確觀念。
3.堅持實際體驗。要讓學生直接參與勞動過程,增強勞動感受,體會勞動艱辛,分享勞動喜悅,掌握勞動技能,養成勞動習慣,提高動手能力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堅持適當適度。要根據學生年齡特征、性別差異、身體狀況等特點,選擇合適的勞動項目和內容,安排適度的勞動時間和強度,做好勞動保護,確保學生人身安全。
最新學校勞動教育實施方案11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教育部《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和《北京市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實施意見》等文件精神,充分發揮勞動教育樹德、增智、強體、育美的綜合育人價值,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根據《中國政法大學勞動教育實施方案》,結合學校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堅持立德樹人,堅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勞動教育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發揮勞動育人功能,弘揚勞動精神,以勞動實踐育人為基本途徑,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引導學生崇尚勞動、尊重勞動、熱愛勞動,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勞動觀和成才觀,增強對勞動人民的感情,報效國家,奉獻社會,助力“綠色校園”建設。
二、總體目標
通過勞動教育實踐課程,使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就業創業觀,具有到艱苦地區和行業工作的奮斗精神;鞏固良好日常生活勞動習慣,自覺做好宿舍衛生保潔,獨立處理個人生活事務,提高勞動自立自強能力;自覺參與教室、食堂、校園場所的衛生保潔、綠化美化和管理服務等,強化公共服務意識和面對重大疫情、災害等危機主動作為的奉獻精神;提高在生產實踐中發現問題和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動手實踐的過程中創造有價值的物化勞動成果。
三、基本原則
勞動教育實踐課程設置及認定堅持注重勞動教育的社會實踐性、實踐創新性、課程靈活性。
四、具體內容
(一)生活勞動提升實踐
每年5月和11月為學校“勞動月”。各學院可舉辦形式多樣的“宿舍文化節”,學院將文明宿舍創建等生活勞動作為勞動教育實踐環節的有效載體,每學期應開展不少于2次的宿舍衛生評比;學校將“寓”見美麗法大主題活動作為勞動教育實踐環節的有力宣傳,對優秀宿舍進行宣傳表彰,樹立典型。
(二)生產勞動體驗實踐
學校和學院應積極推動勞動教育實踐基地建設,充分發揮基地育人功能,科學規劃、精心設計勞動實踐課程內容,開展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勞動實踐活動,打造法大品牌的勞動成果,提升廣大學生生產勞動能力,強化社會責任意識。
(三)校園先鋒勞動實踐
學校開辟勞動教育校內實踐基地,通過在后勤、安保一線崗位等相關服務活動中,開放部分勞動崗位,鼓勵學生參與校內各部門教育管理的勞動工作,發揮朋輩教育管理在學生成長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不斷提升學生勞動意識,強化奉獻精神。
(四)“專業+勞動”主題實踐
各學院可圍繞勞動教育實踐課程人才培養目標,推出“專業+勞動”特色育人活動,建設持續時間久、參與面廣、影響力高的勞動教育特色品牌。
五、評價與認定
1.勞動教育2學分,為必修課程,共32學時,包括理論課程16學時,實踐課程16學時。
2.勞動教育實踐課程的評價與認定:60分鐘認定1個學時,本科生在校期間修滿16學時方可認定為及格,修滿17-20學時認定為中等,21-24學時認定為良好,25學時(含)以上認定為優秀。其中,生活勞動提升實踐(宿舍衛生評比)固定為12學時;其余勞動實踐應不少于4學時。
3.生活勞動提升實踐學時認定:在宿舍衛生評比中,每次評出的合格宿舍,學生可認定勞動實踐1學時。
4.生產勞動體驗實踐及“專業+勞動”主題實踐學時認定:每次可根據實際勞動時長認定對應時長的勞動實踐。
5.校園先鋒勞動實踐學時認定:每次可根據實際勞動時長認定對應時長的勞動實踐,由學生處發布招募通知并出具相關時長證明,或由學院直接認定。
6.勞動教育實踐學時和公益勞動與志愿服務學時及第二課堂學時等不可重復認定。
7.勞動教育實踐課程學時均由學院進行認定。學院統一填寫《勞動教育實踐課程認定名單》,并導入勞動教育實踐課程系統進行記錄。
8.學生參加勞動教育實踐的考核成績應在學生畢業前由學院錄入教學管理系統,成績合格即可獲得教學計劃規定的相應學分。
最新學校勞動教育實施方案12
一、指導思想
勞動實踐教育是中小學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面貫徹落實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提高學生總體素質的基本途徑。學校要正確認識勞動實踐教育的育人價值與功能。《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指出:“學校教育不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視德育,還要加強體育、美育、勞動技術技術教育和社會實踐,使諸方面教育相互技術教育和社會實踐,使諸方面教育相互滲透,協調發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
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規定:從小學至高中設置綜合實踐活動并作為必修課程,其內容主要包括:信息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以及勞動與技術教育。強調學生通過實踐,增強探究和創新意識,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勞動技術教育具有培養勞動技術技能技術素養的主要功能,同時還具有以勞樹德、以勞增智、以勞強體、以勞益美和以勞創新等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綜合功能。
為了貫徹國家教育部、自治區教育廳等有關文件精神,結合我校加強勞動技術教育,開展課程建設的要求以及近年來我校開發勞動與技術校本課程的經驗,制定《馮家鎮中心學校綜合實踐及勞動教育方案》:
二、總體目標
勞動教育是以培養學生形成正確勞動觀念、養成良好勞動習慣、培養真摯勞動情感、掌握必備勞動技能、訓練創造性勞動思維,使學生具備崇尚勞動、尊重勞動、樂于勞動、解決問題、激發創造等方面的意識和能力為目的的教育活動。相較德育、智育、體育、美育而言,我們認為新時代勞動教育應具備其特有的、階梯式的不同學段目標,即培養學生生活自理的能力、服務他人的能力、服務社會的能力,這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
(一)知識目標
1、了解一些簡單工具的使用方法,初步掌握自我服務勞動和一般家務勞動的基本方法。
2、了解木工、金工等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
3、了解植物栽培、動物飼養等簡單知識。
4、了解工藝品制作、編織技術、裁剪與縫制的知識。
5、了解一些現代化文明生產的基礎知識,了解最新科技信息。
(二)能力目標
1、學會自我服務性勞動,能制作簡單的手工作品和工藝品。
2、初步掌握編織、縫制技術,能制作簡單的飾品。
3、掌握初步的植物栽培技術,掌握小動物的飼養方法。
4、學會木工、金工、電工、農具等常用工具的使用;能進行簡單的識圖和制圖。
5、在勞動技術實踐中具有一定的創新意識,嘗試有創新特色的小制作、小發明。
(三)德育目標
1、培養學生正確的勞動觀點,樹立熱愛勞動,尊重勞動人民的正確思想。
2、培養學生正確的勞動態度,使學生認識勞動是日常生產,發展生產、建設祖國、推動社會進步的基本手段,是每一位公民的權利和義務。
3、培養學生良好的勞動習慣,;通過勞動實踐,對學生進行勞動紀律、愛護工具、珍惜勞動成果的教育,進一步培養學生團結協作、助人為樂的精神品質。
4、培養良好的非智力素質,在勞動實踐中使學生自覺磨練意志,陶冶情操,體驗挫折與成功,增強積極進取、探索創新意識,初步具有質量意識、效率意識、安全意識和環保意識。
三、具體實施策略
1、講解說教,形成熱愛勞動導向。
通過國旗下講話、紅領巾廣播站、綜合實踐課、家長會、社會實踐、志愿服務隊、少先隊活動、紅領巾街、垃圾分類等多渠道,對學生進行勞動意識強化教育。
2、榜樣激勵,引導熱愛勞動理念。
教師在教育工作中應以身立教,以德育德,以行導行,用愛和誠感染學生,用言和行引導學生,用自身的勞動行為來為人師表。充分利用現實生活中有關熱愛勞動的典型案例、典型人物、評選勞動衛士、優秀志愿者、先進個人,通過報告會、座談會,上門參觀、走訪等形式,感受勞動對一個人成長的重要。
3、家校配合,共造熱愛勞動的環境。
(1)開展校內勞動
一是,在學校日常運行中滲透勞動教育,通過文明班評比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校園衛生保潔。大力開展與勞動有關的活動:像進行手工制作、班務整理、書包整理、教室裝飾等實踐活動。廣泛組織以勞動教育、垃圾分類等為主題的班隊會、手工勞技展演,提高學生的勞動意識。
二是,學校的勞動基地分為:菜園和種植園。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賞花、種菜,通過勞動課進行課間管理,讓學生全程參與種植過程獲得積極的勞動體驗,體會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教室前后分給各班的包干區,學生負責栽植、澆水、除草。
三是,校內設立志愿者服務崗位若干,招募學生志愿者參與其中。
(2)組織校外勞動
將校外勞動納入學校的教育工作計劃,安排一定時間的農業生產、社區服務、服務業實習等勞動實踐,主要到敬老院、社區、糧庫、等進行學習體驗。組織學生到馬石山、馮德英文學館、馮德英舊居等地參觀學習。
(3)鼓勵家務勞動
教育學生自己事情自己做,家里事情幫著做,弘揚優良家風,參與孝親、敬老、愛幼等方面的勞動。學校應安排適量的家務勞動的項目化學習內容、有關勞動的家庭作業,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個性差異布置擇菜、洗碗、洗衣、掃地、整理等力所能及的家務。
4、強化措施,規范勞動行為。
一是要加強預防,防微杜漸,及時糾正不良行為。
二是要及時鼓勵表揚。三是要循序漸進。以班會課、綜合實踐課為抓手,根據低、中、高年級學生不同年齡及心理特點,在學校教育、教學各個環節中分層次、有梯度地對學生進行勞動習慣的培養與訓練,適當布置家庭勞動作業。每學期的勞動訓練有重點、有要求、有落實、有檢查、有總結。為了使學生形成穩定的勞動習慣,我們注意采取學生自我管理(文明衛生崗值日制度)、自我評估(學校、家庭評比表)等方法,進行自我教育,發揮的學生主體能動作用。除了每天輪流的常規值日外,學校每周五下午最后一節課為固定的大掃除時間,每到這一天,老師們都能精心組織,學生全員參與,促進和強化學生將養成的勞動習慣由自覺狀態走向自主、自動,把外顯的動力逐步內化為個性品質,逐漸養成愛勞動的好習慣。
5、開展多種形式的勞動競賽,提高學生勞動的積極性、主動性。
班級內可以開展比衛生活動,每天放學檢查教室環境衛生,好的小組獎勵一個五角星,每兩天抽查個人衛生一次,好的個人獎勵一個大拇指;開學初新書發到學生手中,便開展包書皮比賽。學校可以利用重大節日開展比賽:像在三八婦女節前夕,開展我幫媽媽活動,我疼我的(家人)活動通過多種勞動競賽,培養學生的勞動能力,而且是他們懂得勞動是為人民服務,為社會做貢獻的道理。
學校將不斷加強勞動教育堅持學知識與勞動實踐相結合,不僅僅是提高學生的自我服務能力和勞動能力,而且能培養出一代有知識愛勞動的高素質學生。
最新學校勞動教育實施方案13
勞動工作歷來是學校整體工作的一部分,是全面貫徹教育方針的重要內容,遵照上級指示精神,結合我校實際情況,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特制定我校勞動教育實施方案。
一、加強領導小組的力量
根據學校領干人員的調整,對學校勞動工作領導小組重新調整。校長任組長,業務校長任副組長,成員有辦公室主任,教科室主任,后勤主任,德育主任。領導小組在學期之初要研究學校的勞動工作,制定勞動工作計劃。學期中要認真地對工作中的具體事項進行檢查,進行落實。期末要對學校的已有工作進行總結,做出成績的個人及處室學校要進行表彰。
二、強化勞動思想教育
小學生正處在由青少年向成人過渡這樣一個特殊時期,加強思想教育是促使其形成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手段,因此不可等閑視之。要加大力度加強學生的勞動思想教育,通過社會、家庭、學校、班主任、任課教師幾方面的結合,培養其正確的勞動觀點,勞動習慣和熱愛家鄉、熱愛家長、熱愛勞動的思想感情,使學生深刻認識勞動的意義并積極主動地參加勞動和社會實踐。
1.在平時的各科教學活動中,任課教師要根據所教學科的特點,有計劃有意識地浸入勞動教育,向學生灌輸勞動光榮,好逸惡勞可恥的勞動觀念。
2.學校利用主題班會、宣傳板報、演講比賽等形式,向學生宣傳加強勞動紀律的重要性。號召學生熱愛勞動,投入勞動,以此促進個人的德智體三方面都得到發展。
3.學校通過《致家長的一封信》,家校聯系本等方式,督促調查家庭對學生進行的勞動教育情況。
4.對具體勞動中出現的思想問題,教職工要有針對性地及時地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三、校內外勞動
1.少先隊大隊部負責安排各中隊進行校園衛生的清理和打掃在規定時間打掃好班級及清潔區衛生。學工處及學生會負責檢查和公布檢查的結果。
2.每周全校大掃除。班級認真徹底打掃班級及清潔區衛生。值周班級派人協助學校辦公室、圖書館、實驗室等處工作人員打掃任務比較繁重的學校衛生區域。學校檢查結果將作為班級衛生紅旗評比和期末評選先進班集體的重要依據。
3.組織好假期間的校園衛生打掃工作。并要有相應的制度做保證。
4.組織好校外勞動。根據上級領導的指示精神,隨時完成下達的校外勞動任務。每月利用周末組織學生分年級參加社區服務和公益勞動。
5.利用外出社會實踐活動開展勞動教育。
四、上好勞技課
勞動技術課是傳授學生勞動知識并掌握勞動技能的重要環節,所以不能等閑視之。要在時間上給予保證,學校后勤全力配合,保證物資供應到位。學校勞動工作領導小組具體安排勞技課各項工作事項。教科室要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進行安排。
五、家庭勞動教育
小學生的培養離不開社會、學校和家庭三方的共同努力,勞動教育及家庭勞動也是學校學生勞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班主任要根據學校工作要求對學生進行教育,注意家校結合。并利用調查表、家長會、家長意見反饋表等機會檢查學生的家庭勞動教育及家庭勞動情況。這些情況要和學生評先等結合起來,顯現其重要價值讓學生提高對其重要性的認識。
六、保障措施
1.完善各種制度,科學管理
(1)逐步完善例會制度、研討制度、評價管理制度等,加強過程管理。
(2)設立教師、教研組、班級的獎勵機制,對不斷進行反思總結完善提高。
(3)實行活動定期展示交流制度。
2.整體優化教師隊伍,全面提升教師素質,保障教育成功開展。在學校發展過程中,教師是教育思想的實踐者,是的創造者,是創建的關鍵所在。為此,學校在融合制度化管理與人性化管理的基礎上,本著”以師為本”的原則,做到時間、精力、情感、財力四投入,采用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專業引領的模式,采用激勵引導、目標驅動方法,實施發展性培訓機制,加大教師培養培訓力度。
3.建立立體教育,進行輿論宣傳,面向社會,開放學校,開放課堂,建立與家長社會相聯系的立體教育。利用家長會、網絡、報刊等媒體加大教育的宣傳力度。
七、注意事項
1.要加強領導與指導,教師之間要加強分工、協作與交流,充分發揮集體智慧。
2.在實施過程中注意過程性資料的整理和階段性成果的總結,以體現研究的軌跡和師生在研究中的成長歷程。
3.切忌急功近利的做法,要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校本課程和教育,為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奠基。
最新學校勞動教育實施方案14
為貫徹落實相關文件精神,切實加強中學校生勞動教育工作,更好地培育同學的勞動愛好、磨練意志品質、激發制造力、促進同學身心健康和全面進展。努力把同學培育成喜愛勞動、勤于勞動、擅長勞動的高素養勞動者。依據上級主管部門相關要求,結合實際,特制定我校勞動教育實施規范。
一、詳細目標
堅持學校和家庭相結合開展勞動習慣養成教育,突出抓好校內日常勞動訓練、生活實踐勞動教育、傳統工藝勞動教育。通過自我服務勞動、家務勞動、公益勞動和簡潔的生產勞動實踐,使同學初步學會一些基本的勞動學問,逐步培育正確的勞動觀念、良好的勞動習慣以及喜愛勞動和喜愛勞動的感情。
二、基本原則
1.堅持思想引領。通過勞動教育,讓同學學習必要的勞動學問和技能,在勞動教育中“樹德”、“增智”、“強體”、“審美”,關心同學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
2.堅持有機融入。有效發揮學科教學、社會實踐、校內文化、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的勞動教育功能,讓同學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形成勞動光榮的正確觀念。
3.堅持實際體驗。讓同學直接參與勞動過程,增加勞動感受,體會勞動艱辛,共享勞動喜悅,把握勞動技能,養成勞動習慣,提高動手力量和發覺問題、解決問題的力量。
4.堅持適當適度。依據同學的年齡特征、性別差異、身體狀況等特點,選擇合適的勞動項目和內容,支配適度的勞動時間和強度,同時要教育同學,勞動過程中學會自護,確保人身平安。
三、主要任務
1.課程的有機浸入。依據上級要求,開好規定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在其他學科教育中有效浸入勞動觀念、勞動態度、勞動美德、勞動技術的教育。要結合綜合實踐課有機的融入勞動教育內容,在語文、數學、品德與生活(社會)等學科教學中加大勞動觀念和態度的培育。
2.開展校內勞動。學校常規工作中要浸入勞動教育,組織同學做好值日,仔細清掃校內,增加責任感和主人翁意識。開展結合同學實際的勞動競賽活動,提高同學勞動意識和勞動技能;開展與勞動有關的愛好小組、社團活動,班務整理等實踐活動;開展“愛學校集體勞動”教育,樂觀組織同學參與校內衛生保潔和綠化美化,普及校內種柩。開拓特地區域種柩花草樹木或農作物,讓班級、同學認領綠植或“責任田”,予以細心呵護,在為集體、為他人服務的過程中讓同學體驗勞動的歡樂,培育同學敬重勞動、喜愛勞動,以勞動為榮的觀念和態度。培育責任感。
3.社會實踐活動。結合實際狀況采用“學雷鋒活動日”、“志愿者日”、“勞動節”、“元旦”、“春節”等節日,組織同學參與各種有益的社會實踐活動,志愿者服務。使同學通過實踐獲得肯定的生活勞動技能和勞動學問,培育同學敬重勞動、喜愛勞動,以勞動為榮的觀念和態度,養成良好的生活、勞動習慣。
4.鼓舞參與家務勞動。教育同學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幫著做,弘揚優良家風,參與孝親、敬老、愛幼等方面的勞動。結合重大節假日、寒暑假,依據同學年齡特點和共性差異,適量的支配家庭勞動作業(如洗碗、掃地、洗衣、整理房間等),鼓舞同學主動參與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體會父母的辛苦,為父母分憂;鍛煉同學的生活自理力量和勞動力量,增加勞動意識。
四、工作小組成員
組長:XX
副組長:XXX
成員:教務處、德育處、團委、班主任及學科老師、家委會
五、活動內容
日常勞動教育活動旨在采用同學日常參與的各種教育教學活動,供應勞動鍛煉的機會,達成勞動教育多個維度的目標。
1.基礎性勞動
(1)提升思想熟悉
組織人:教育處、班主任、學科老師
活動目標:營造敬重勞動、喜愛勞動、珍惜勞動成果的氛圍;采用課堂陣地提升同學對下勞動內涵的理解。
實施要求:教育處于每學期不定期通過校內公眾號、校刊、展板等媒介向全體同學進行形式多樣、內容鮮活的勞動教育宣揚;班主任依據本班實際狀況通過主題班會進行有針對性的勞動教育;各學科老師依據本學科學習內容,在課堂教學中貫徹落實勞動教育。
(2)教室清潔與法律規范化評比組織人:班主任
活動目標:嫻熟使用清潔用具高質量完成教室清潔維護,增加班級分散力和團結協作力量;制造性地完成教室法律規范化各項要求,提升審美情趣和藝術修養。實施要求:班主任組織本班同學做好教室日常清潔與保潔工作,由同學會每日進行兩次檢查工作,作為班級量化考評的基礎數據之一;每學年開展一次教室法律規范化評比活動,由德育處對各班完成狀況進行考評。
(3)校內公益服務勞動
組織人:班主任
活動目標:嫻熟使用清潔用具做好校內清潔維護,仔細完成各時段執勤任務,提升同學勞動技能、服務意識和責任意識,增加班級分散力和團結協作力量。
實施要求:班主任組織好本班同學仔細完成早中晚各時段校內執勤工作,維護校內秩序,整理公共區域的圖書。
(4)住校生寢室勞動
組織人:舍管老師
活動目標:做好寢室內務整理和清潔工作,提高同學自理力量。
實施要求:依據《學校公寓管理規定》,住校生每日做好寢室內務整理和清潔工作;由舍管老師每日進行檢查,各寢室完成狀況準時公布。
(5)節假日孝親勞動
組織人:團委、班主任、同學家長活動目標:提升同學家務勞動技能,增進親子溝通,培育感恩意識,引導同學傳承孝敬的優秀傳統文化。
實施要求:采用三八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父親節、母親節等節日組織同學在家參與家務勞動,家進步行指導與紀錄。
(6)校外志愿服務勞動
組織人:團委
活動目標:組織同學走出校內參與志愿服務勞動,增進對社會的了解,培育奉獻精神。
實施要求:通過寒暑假社會實踐活動的組織,同學仔細參與社區、街道或小區的相應勞動體驗活動,做好相關紀錄,準時填寫綜合實踐報告。
2.學科制造性勞動
組織人:生物老師
活動目標:提高同學動手實踐力量,體會學科魅力,激發同學制造熱忱。
活動設想:
①時間:勞動實踐課
②主要參與對象:七班級同學
③籌備:XXX
勞動工具:鋤頭、鐵鍬、水桶等
種子:各種應季蔬菜種子、瓜類種子、向日葵種子等
最新學校勞動教育實施方案15
勞動教育是全面貫徹教育方針的基本要求,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是培育和踐行核心價值觀的有效途徑。近年來,勞動教育存在諸多薄弱環節和問題,中小學生勞動機會減少、勞動意識缺乏,出現了一些學生輕視勞動、不會勞動、不珍惜勞動成果的現象。為此,我校立足于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相結合,從小培養勞動習慣入手,培養學生的勞動意識,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的發展。
一、明確勞動教育的主要目標
通過勞動教育,提高學生的勞動素養,促進他們形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和積極的勞動態度,培養他們勤奮學習、自覺勞動、勇于創造的精神,為他們終身發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礎。
二、堅持勞動教育的基本原則
充分發揮勞動綜合育人功能,以勞樹德、以勞增智、以勞強體、以勞育美、以勞創新,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1.堅持思想引領。勞動教育既要讓學生學習必要的勞動知識和技能,更要通過勞動幫助學生形成健全人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
2.堅持有機融入。有效發揮學科教學、社會實踐、校園文化、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的勞動教育功能,讓學生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形成勞動光榮、勞動偉大的正確觀念。
3.堅持實際體驗。讓學生直接參與勞動過程,增強勞動感受,體會勞動艱辛,分享勞動喜悅,掌握勞動技能,養成勞動習慣,提高動手能力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堅持適當適度。根據學生年齡特征、性別差異、身體狀況等特點,選擇合適的勞動項目和內容,安排適度的勞動時間和強度,做好勞動保護,確保學生人身安全。
三、實施步驟和策略
1.講解說教,形成熱愛勞動導向。
通過班會課(勞技課)、少先隊活動課、家長會、家訪等多渠道,對學生進行勞動意識強化教育。如:利用班隊會,開展以熱愛勞動為主題的班隊會,展開討論,深入理解什么叫“勞動”?怎樣做才算是熱愛勞動。教師可以給學生講古代名人愛勞動的故事,還可以講近代名人的勞動故事,再是選擇我國傳統文化中有關愛勞動、良好行為習慣等內涵的古詩文,對學生進行傳統美德教育,使學生從小在朗朗的誦讀中受到我國傳統美德熏陶,體會自己的行為,增強誠信意識。同時爭取家長的支持,使學生和父母共同努力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2.榜樣激勵,引導熱愛勞動。
小學生具有模仿榜樣的特點。其一教師的言行舉止、思想品質,是學生學習、模仿的榜樣,教師的言行對學生起著不可估量的潛移默化的作用。教師在教育工作中應以身立教,以德育德,以行導行,用愛和誠感染學生,用言和行引導學生,用自身的勞動行為來為人師表;其二我們要充分利用現實生活中有關熱愛勞動的典型案例、典型人物、先進人物,通過校會、班級座談會,上門參觀、走訪等形式,感受勞動對一個人成長的重要。
3.家校配合,共造熱愛勞動的環境
(1)開展校內勞動
在學校日常運行中浸入勞動教育,積極組織學生參與校園衛生保潔和綠化美化。對種植花草樹木區域,讓班級、學生認領責任區域,予以精心呵護。大力開展與勞動有關的興趣小組,進行班務整理、書包整理、班級教室裝飾等實踐活動。廣泛組織以勞動教育為主題的班隊會,提高學生的勞動意識。
(2)組織校外勞動
安排一定時間的農業生產、服務業實習、道路兩旁垃圾清理
等勞動實踐,開展社會實踐活動,組織學生參與勞動實踐。
(3)鼓勵家務勞動
教育學生自己事情自己做,家里事情幫著做,弘揚優良家風,參與孝親、敬老、愛幼等方面的勞動。各班應安排學生適量的家務勞動、有關勞動的家庭作業,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個性差異布置擇菜、洗碗、洗衣、掃地、整理等力所能及的家務。
4.強化措施,規范勞動行為。
在學生對勞動有一定理解的基礎上,教師不但要做出榜樣,還要及時地規范學生的勞動行為。一是要加強預防,防微杜漸,及時糾正不良行為。二是要及時鼓勵表揚。三是要循序漸進。以少先隊活動課為抓手,根據低、中、高年級學生不同年齡及心理特點,在學校教育、教學各個環節中分層次、有梯度地對學生進行勞動習慣的培養與訓練。每學期的勞動訓練有圖片、簡報、總結。
為了使學生形成穩定的勞動習慣,我們注意采取學生自我管理(紅領巾監督崗制度),進行自我教育,發揮學生主體能動作用。除了每天輪流的常規值日外,學校組織周四下午為固定的校外大掃除時間,每到這一天,老師們精心組織,學生全員參與,促進和強化學生將養成的勞動習慣由自覺狀態走向自主、自動,把外顯的動力逐步內化為個性品質,逐漸養成愛勞動的好習慣。
最新學校勞動教育實施方案16
勞動和勞動技術教育是中小學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面貫徹落實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提高學生總體素質的基本途徑。學校要正確認識勞動技術教育的育人價值與功能。相關文件中指出:“通過勞動教育,提高廣大中小學生的勞動素養,促進他們形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和積極的勞動態度,使他們明白“生活靠勞動創造,人生也靠勞動創造”的道理,培養他們勤奮學習、自覺勞動、勇于創造的精神,為他們終身發展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礎。”為了貫徹上級部門的精神,結合我校實際,制定《勞動教育計劃及實施方案》。
一、總體目標
勞動技術教育具有特殊的育人功能,教學中要對學生進行勞動觀點、勞動態度及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勞動品質和熱愛勞動的習慣。
1.培養學生正確的勞動觀點,樹立熱愛勞動、尊重勞動的正確思想。
2.培養學生正確的勞動態度。使學生認識勞動是日常生活、發展生產、建設祖國、推動社會進步的基本手段,是每一位公民的神圣權利和光榮義務。
3.培養學生良好的勞動習慣。通過勞動實踐,對學生進行遵守勞動紀律、愛護勞動工具和珍惜勞動成果的教育,并進一步培養學生團結協作、助人為樂的精神品質。
4.培養良好的非智力素質。在勞動實踐中使學生自覺磨煉意志,陶冶情操,體驗挫折與成功;增強積極進取、探索創新意識;初步具有質量意識、效率意識、安全意識和環保意識。
二、實施步驟:
第一階段:宣傳動員。
1.成立勞動教育活動領導小組。
顧問:XX、XX
組長:XXX
副組長:XXX、XXX
成員:XXX、XX、XXX、XXX、XXX和全體班主任2.宣傳動員,熱愛勞動的輿論和行為氛圍。
利用班隊會,開展以熱愛勞動為主題的班隊會,展開討論,深入理解什么叫“勞動”?怎樣做才算是熱愛勞動。教師可以給學生講古代名人愛勞動的故事,還可以講近代名人的勞動故事,再是選擇我國傳統文化中有關愛勞動、良好行為習慣等內涵的古詩文。在學生中開展誦讀古詩文活動,利用古詩文好讀、易記,詩文典故容易理解的特點,對學生進行傳統美德教育,使學生從小在朗朗的誦讀中受到我國傳統美德熏陶,體會自己的行為,增強誠信意識。
3.榜樣激勵,引導熱愛勞動理念。
學生具有模仿榜樣的特點。其一教師的言行舉止、思想品質,是學生學習、模仿的榜樣,教師的言行對學生起著不可估量的潛移默課題研究的理論基礎化的作用。教師在教育工作中應以身立教,以德育德,以行導行,用愛和誠感染學生,用言和行引導學生,用自身的勞動行為來為人師表;其二我們要充分利用現實生活中有關熱愛勞動的典型案例、典型人物、先進人物,通過主題隊會、故事會、我參與、我體驗等形式,感受勞動的艱辛與快樂,理解勞動對社會發展的貢獻。
4.家校配合,營造勞動氛圍。
(1)創設校園熱愛勞動的環境氛圍。
營造良好的校園環境,可以讓學生在社會化、人性化和科學化的校園環境中潛移默化地受到勞動教育。例如在校園環境建設中注意營造勞動教育氛圍,精心設計“勞動教育”長廊,讓每一個地方,每一面墻壁,每一處角落都能說話,使校園形成潛移默化和具有導向性的學習教育場所。在學校校門的宣傳欄、教學大樓每層走廊墻壁上可以懸掛有關勞動的名人名言。如蘇霍姆林斯基:“既然思想存在于勞動之中,人就要靠勞動而生存。”又如高爾基:“我們世界上最美好的東西,都是由勞動、由人的聰明的手創造出來的。”以及宋慶齡:“知識是從刻苦勞動中得來的,任何成就都是刻苦勞動的結果。”等。校內廣播、黑板報、校園網等也可以充分地利用,大力地宣傳,使全體師生了解勞動教育的基本內容、要求和重要意義,形成“人人知勞動”的良好氛圍,為“人人愛勞動”打下輿論基礎。
(2)活動搭臺,融入親身勞動體驗。
在舉行校園文化藝術節和運動會等集中性校園文化活動時,也要注意與勞動教育活動有機結合。同時開展“我為美化校園添片綠”“我為凈化校園出一份力”活動與志愿者服務同行,進一步加強校園勞動教育的浸入性。
第二階段:組織實施。
1.創設班級熱愛勞動的環境氛圍。
熱愛勞動是我國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的重點內容,是做人的基本道德準則,因此除學校創設熱愛勞動的環境氛圍外,在班級也可以創設熱愛勞動的環境氛圍。如班級的布置上,班級黑板報、班訓、專欄、條幅等都可以圍繞熱愛勞動的內容。班里可開展一些有關勞動的活動,如開展“每人一個口袋,隨時彎彎腰”、“我不甘落后”等活動。種種實踐活動,會使我們的“小皇帝”,“小公主”們再也不嬌氣了,個個成了愛父母,愛班級,愛學校,愛勞動的好孩子。同時班上還可以開展以“勞動”為主題的中隊會;開展“學習身邊人,評點身邊事”的演講;開展“我家愛勞動小故事”創編和講故事比賽;評選“班級勞動之星”;舉辦“勞動主題手抄報”等多種形式對學生進行熱愛勞動教育,使“熱愛勞動、勞動光榮”思想意識扎根學生心里。
2.創設家庭勞動環境
人不是孤立存在于世上的,是社會中人,因此他總要在一定的環境中生存。學生,尤其是小學生,生活的主要環境是家和學校,除了在學校接受教育外,家庭教育也很重要,有道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學生進行勞動教育,也是如此,需要家長的密切配合。因此我們可利用家長會建議家長在家做到:
A.給孩子機會,讓他們嘗試勞動。當孩子對某件事感興趣時,家長要及時引導,大膽放手,讓孩子在實踐中學會勞動。
B.給孩子一段時間,學會勞動。家長要有足夠的耐心,等待孩子學會勞動。開始會出現幫倒忙的現象,家長要接納孩子從不會到會的漸進過程。
C.給孩子良好的物質空間,自主勞動。從小培養孩子愛勞動很重要,所以家長要為孩子創造適合他們勞動的空間。比如家具放置孩子的物品,讓孩子自己取放收拾,充分發揮自主勞動的積極性。
D.給孩子良好的心里空間,享受勞動。要讓孩子感受勞動的快樂,以鼓勵為主。
E.給孩子一個方法。學會勞動。家長開始要教給孩子勞動的技巧,使孩子能勝任勞動。可以用游戲的口吻引導孩子進入角色。
F.給孩子一個要求,貫徹到底。提出要求和任務,成員要形成統戰線,堅持貫徹到底
G.給孩子一個規則,體味勞動。制定一個勞動獎罰規則,讓孩子看到自己勞動帶來的榮譽,也能體驗懶惰帶來的后果,促使孩子最終愛勞動,自覺勞動。
3.強化措施,規范勞動行為。
在學生對勞動有一定理解的基礎上,教師不但要做出榜樣,還要及時地規范學生的勞動行為。一是要加強預防,防微杜漸,及時糾正不良行為。二是要及時鼓勵表揚。三是要循序漸進。根據低、中、高年級學生不同年齡及心理特點,在學校教育、教學各個環節中按照本課題研究內容的指標體系,分層次、有梯度地對學生進行良好習慣的行為訓練。每學期的行為規范訓練有重點、有要求、有落實、有檢查、有總結。為了使學生形成穩定的習慣,行為訓練要反復進行,持之以恒,訓練內容滾動進行。在訓練中,注意采取學生自我管理(學生會和志愿者值日制度)、自我評估(學校、家庭評比表)等方法,進行自我教育,發揮學生主體作用。評估時間:每天自評,每周互評,每月班主任小結,期末總結表彰,達到及時反思、不斷強化的目的,促進良好習慣的形成。第一學期,六到七年級同學開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八到九年級同學開展“每天做一件家務活”為主;第二學期,以中小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為入手,從規范行為習慣做起,抓好熱愛勞動教育,調整行為偏差,矯正不良習慣,將養成的良好習慣由自覺狀態走向自主、自動,把外顯的動力逐步內化為個性品質,使習慣穩固化。
第三階段:資料收集整理。
注意過程管理,重視資料收集和整理,做好活動資料歸檔入庫工作。
最新學校勞動教育實施方案17
一、指導思想
勞動和勞動技術教育是中小學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面貫徹落實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提高學生總體素質的基本途徑。為深入做好學生良好習慣養成教育工作,制定本方案。
二、各項教育活動安排
1、愛綠護綠活動教育。
(1)學校在國旗下講話中向全體老師和學生發出號召:人人參與植樹節護綠、養綠系列活動,為美化、凈化環境盡一份力。
(2)中高年級可開展“愛護環境動起來”活動。各班組織開展在校內植樹、除草、松土、澆水、修枝等活動。
2、自理勞動、家務勞動教育:
(1)各班將勞動教育納入“班級主題教育活動”,并和”家校一體“教育評價工作結合起來,利用“家長學校”向家長和學生宣傳勞動教育的重要性,用“家校聯系卡”形式建立“學生家庭自理勞動、家務勞動基地”。
(2)根據不同年級學生能力,通過“星級評比”等形式開展:不要大人喂飯,自己疊被整理房間,“認菜名”,揀菜洗菜,打掃衛生等家務勞動實踐活動。
3、班級勞動。
(1)做好班級值日等日常勞動指導,確保每位學生參與班級勞動,勞動到位。
(2)開展每月一次的學校大掃除活動,增強學生的勞動意識,對學生進行勞動技巧的指導。
4、課堂教學。
三~六年級綜合與實踐教師認真落實《勞動與技術》教育目標,開展必要的綜合實踐活動,積累活動材料并上交德育處。
5、節日教育。
各班在五一勞動節期間,開展“誰是最可愛的人”主題班隊會,學唱《勞動最光榮》,誦讀《粒粒皆辛苦》等活動。
三、家庭、學校教育做到“八不要”
1、不要把勞動作為一種懲罰手段,如“不按時交作業,罰做清潔”。
2、不要用“免勞”來獎勵孩子,如“今天作業全對,掃地任務免了”。
3、不要再孩子面前蔑視勞動,如“現在不好好學習,將來就要撿垃圾”。
4、不要因為干不好就“不用”,如“你洗不干凈,不用你洗”。
5、不要因為一次失誤而訓斥,如“怎么把碗打破了,真夠笨的”。
6、不要用大人的標準來要求孩子,如“10分鐘了,一件還沒做完,我都做3件了”。
7、不要否定孩子的勞動成果,如“看你洗的襪子,跟沒洗有啥兩樣”。
8、不要在孩子面前說一些“厭惡勞動”的話,如“居委會讓大家掃雪,我才不去呢”。
各班簡要總結教育活動,期末交德育處。根據總結情況,德育處評選“勞動好少年”。
【最新學校勞動教育實施方案】相關文章:
學校勞動教育實施方案08-17
學校勞動教育實施方案模板05-06
最新小學勞動教育實施方案范文06-25
學校勞動教育實施方案4篇03-10
最新勞動教育實施方案范文(精選10篇)05-15
最新小學勞動教育實施方案范文(精選7篇)02-25
學校課程實施方案最新05-18
勞動教育實施方案05-12
勞動教育的實施方案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