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活動教學促學生思維的發展教學心得
數學教學是數學思維活動的教學,如何在課堂上組織數學活動,激活學生思維呢?在課堂上要讓學生自主地參與活動,通過讓學生動手做、動腦想、動口說,使學生在活動中發現問題、探索求新,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一、以數學活動激活學生思維的自主性
《數學新課程標準》中倡導 “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一節數學課,如果老師動得多,那么學生可能就只是一個聽眾,靜的機會多,失去了親身經歷的機會,學生的主體地位很難顯現出來。教師應通過一系列的活動轉化知識的呈現形式,做到貼近生活、貼近實際,培養學生思維的自主性。比如:排隊是我們學生天天都在經歷的生活事例,通過這個活動,可以使學生更為自主地了解基數和序數的知識。人民幣的認識這一課,我創設模擬的商場讓學生在組內進行買賣活動,在自主活動中學生不僅認識了人民幣,而且也學會了簡單的兌換。這樣,在做中學,學習更現自主性。孩子們實實在在地體會到生活中的數學,切實感受數學與自己學習生活的密切聯系,使他們學會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身邊的事物。因此,自主參與活動是幫助學生積極思維,掌握知識的法寶。
又如教學乘法的初步認識時,我組織學生自由擺出自己喜歡的一種學具共12個,要求擺得美觀又整齊。不一會兒,學生就擺出了自己的作品(圖略),接著,我讓幾個學生來說說他們的擺法,怎樣能看出是12個。你們擺的是幾個幾?學生討論后得出:3個4相加、4個3相加、2個6相加、6個2相加或是12個1相加都得12。我繼續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得到的“幾個幾”是不同的,但和都是12。繼而進一步理解乘法的意義。這樣的活動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思維空間,確保了人人獲得成功,人人都有成功的體驗,學生的主體地位就完全凸現出來。因此,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地調動,學生的思維十分活躍。比起教師出示一幅圖讓學生去觀察得出結論的過程來,學生理解、獲取知識的效果更好。教師的動不等于學生的動,課堂上盡可能讓學生的手、腦都動起來,自主地去體驗成功吧!
二、以數學活動激活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十分強調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體,注意讓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靈活地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誘發學生思維的源頭就是課堂,在組織數學活動過程中,我們要激活學生的思維、思路和行為。鼓勵學生標新立異,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學活知識,用活知識。
例如:教學兩位數減一位數的退位減法時,我創設買玩具的活動情景,讓學生用36元錢買一件價值8元的玩具,看看還剩多少元?學生通過活動、交流得出了幾種不同的計算方法。有的小組認為可以先用10元減8元,再加上沒用的26元得28元;有的.小組認為可以先用36減6再減2得28元;還有的小組認為6減8不夠減就用16減8得8,再加20得28元……經過討論,學生們還爭著說在不同的情況下可以用不同的計算方法,如果老是想著一種方法有時就不方便計算了。我讓學生課后用一用自己想出的計算方法,看看什么時候你會用什么樣的方法計算。第二天學生興高采烈地對說:我有21元,買文具盒要用6元,我就用10元減去6元得4元,再加11元,就剩下15元了;我有32個珠子,送給弟弟8顆后還有24顆,因為12減8等于4再加20就是24顆了……學生通過在生活中去看,去想,來課堂上議一議、算一算,把數學課的知識靈活運用到平時的生活實際中,覺得學了數學非常有用,這樣的數學活動培養了思維的靈活性。
三、以數學活動激活學生思維的創造性
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應成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和參與者。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創造性,依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認知水平,設計探索性和開放性的問題,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機會。讓學生在觀察操作、討論、交流、猜測、歸納和分析、整理過程中,理解數學問題的提出、數學概念的形成和數學結論的獲得,以及數學知識的應用。
例如,教學“角的分類”一課時,我為學生提供了十個角為學具,以小組合作的形式,讓學生先量出各個角的度數,然后各小組進行討論,把十個角進行分類。匯報時,學生各抒己見,發現劃分的標準不一樣,得到的種類也不同。在這一操作過程中,培養了學生多角度的創造性思維。當學生按照三角形角的特點分為三類時,我要求學生根據三類角的特點,大膽地為它們取名字。學生爭著回答,課堂氣氛達到了高潮。對于取對名字的學生我及時加以表揚,大大樹立了學生的自信心。把學生置于主體地位,把學習數學知識轉化為數學活動,使學生學得輕松、學得靈活,從而最大限度地挖掘了學生的潛能,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又如:學習《長方體、正方體的體積計算》時,我設計了一道策略開放的實驗題,“求一個土豆的體積”。有的學生提出:這種形體未曾學過無法計算。這時,我鼓勵學生:只要用心思考,相信你們一定會有辦法的。經過小組學習活動,學生舉手答到:把土豆放進裝水的正方體杯中,水上升的體積就是土豆的體積;有的說:先稱一稱土豆的重量,再把土豆切成正方體,然后測量棱長計算體積并稱一稱重量,最后比較原有的土豆重量是正方體地瓜重量的幾倍,體積就是它的幾倍;還有的說把土豆煮熟,壓成正方體后再測量計算等。待學生說完后,我讓他們拿起準備好的正方體容器、土豆和小刀,根據自己的設想進行實驗,以求驗證。可見,開展這樣的實驗活動能給學生提供展現個性的機會,為鼓勵學生創新起到了積極的作用。類似這樣的教學活動,有利于逐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形成初步的探索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我想只有老師的教學創新,才能點燃學生的創新之火。
課堂上組織數學活動,改變了一種靜態的教學,給了數學課堂一種蓬勃的生機。學生是一個個鮮活的個體,在自主參與活動的過程中,給學生動手的機會,思考的空間,創新的余地,讓學生靈活的運用了數學的知識,解決了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這樣,通過有效的組織數學活動,使學生的思維在數學活動中徜徉。
【以活動教學促學生思維的發展教學心得】相關文章:
發展數學思維,促進學生成長教學心得04-06
發展學生的思維,提高教學效益的論文06-20
《兩套教學大綱發展學生思維》教學反思06-11
如何促進學生思維發展教學論文04-20
作文教學是發展學生創造思維的過程論文02-22
《思維與教學》讀書心得范文03-31
寫作教學與學生思維品質培養心得04-16
游戲發展了幼兒的思維能力教學反思06-12
幼兒語言教學與幼兒思維發展論文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