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體會
讀書心得體會1
有人說:“讀一本好書,就是和一個品德高尚的人對話。”這話一點不假,《教育智慧從哪里來》這本書就是一本好書,讀了書中的那一個個案例,及王曉春老師的精辟點評,受益匪淺。
這本書讓我明白了,身為教育者,全身心地去愛學生固然重要,但教育智慧不可少。只有既有愛心,又具有教育智慧,才能更有效的教書育人。
愛究竟是什么?它像空氣一樣,每天都在我們身邊,但又因為它無影無形,往往又很容易被我們忽略。但我們的生活中不能缺少它,它的意義已經融入我們的生命。而面對我們的教育,愛,應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愛的教育》中有這樣一段話:“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如果我們對學生的愛是無私的,沒有功利性的,老師對學生的鼓勵,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甚至是一個無意的微笑,讓孩子在輕松、和諧的氛圍中感受愛,并把這種美好的感受帶給更多更多的人。
“智慧與愛心同等重要”這是王曉春老師點評案例1的標題,是啊,對學生每個老師都傾注了愛,但愛不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在我們的身邊這種現象數不勝數。學生病了,老師上門探望,課落下了,利用業余時間補,校內跌了,碰了,小心呵護,及時與家長聯系。但結果不一定如你所想,可能會令其家長感動,令周圍的同仁稱贊。但有時真不能讓學生從根本上改變。我想,收效不明顯的原因主要是我的教育智慧還不夠,沒有能解決他真正的心理問題,客觀的家庭問題等。
學生之間打打鬧鬧,斗嘴絆腳,我總認為是小兒科的事,所以總是用很簡單的談話和互相道歉來解決。卻很少會想到去找找發生矛盾的真正原因,是它自身的,還是和家庭環境有關。王老師告訴我們,學一點心理學,走進一點學生,花一點耐心,這樣我們的收獲會讓我們驚喜。
如何走進孩子的世界,我在書上看到這樣一個詞——換位思考。并不陌生,卻有那么陌生。它喚醒了我沉睡的心靈,讓我豁然開朗,使我不斷設想:假如我是孩子,我最需要的是什么?假如是我的孩子,我會怎么做?換位思考使我明白: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寬容,多一些耐心和等待,就會多一種教育的方法,就會讓自己讓學生多一份快樂。換位思考讓我不知不覺地走進孩子的心靈,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感受他們細膩、透明、五彩的童心,換位思考成了我和孩子們零距離溝通的一條無障礙通道。
“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面對一個個活生生的孩子,應當把陽光灑在他們每一個人的心田,要化更多的心思去了解他們、研究他們。”一語道出我們班主任比別人更要用心,不僅對每一個學生用心,要用心關注“優秀生”、“灰色兒童”、“潛能生”,慧眼識金,挖掘每一個學生的潛能助其自主成長。做教師的千萬不能用一成不變的眼光看待學生,每個學生都是“變數”,在發展,在變化,教師對他們投入細致的感情,加溫到一定程度,他們會成長,會進步。每個學生都有被人賞識的渴望,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贊揚,我們要善于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多給他們一些寬容和鼓勵,多給他們一些關注,最大限度地為他們創造表現的機會。使每一位學生在教學中都有所得!
讀書心得體會2
《道德經》在中國幾乎是家喻戶曉,兩千多年來一直影響著人們的思想和生活。讀書應該與時俱進,不斷吸取新鮮營養,但同樣也不能放棄對傳世經典和傳統文化的學習。讀高中的時候,我曾經粗略的讀過老子的這本著作,但只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后來隨著生活閱歷的豐富,慢慢的體會多了一些。
在我看來,《道德經》是一部充滿了東方智慧的哲學著作,對中國社會和文化產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對現代社會同樣也具有很好的指導意義。其實,我們很多常說的典故和詞語就來源于《道德經》,如無為而治、上善若水、大象無形等等。當然,雖然它只有短短的五千言,但是思想非常深刻,要把它完全讀懂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今天我主要想講一下我讀后的一點心得:柔弱勝剛強。
萬事皆有“道”,如為官之道、從商之道,還有現在流行的養生之道等等,大到治理國家、管理企業、小到為人處世和個人生活,都離不開“道生之、德畜之、物行之,勢成之”的道理——就是說事物產生之后,要用道德去培養它,用實際行動去支持它,并且依照形勢去發展它。老子在《道德經》中賦予“道”以至高的地位,“道”的地位之所以無窮無盡,就是因為它的本性是柔弱。如果把它運用到我們的生活中,就是柔弱勝剛強。
柔弱與剛強是一對矛盾體,那么柔弱是如何戰勝剛強的呢?它需要忍耐和克制,需要韜光養晦、忍辱負重,需要年復一年的付出。“水滴石穿”的道理大家都知道,水是至柔的東西,但是它卻蘊含了無窮的`力量。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其實,正是因為柔弱,它才蘊含著無窮的潛力,才能夠永遠充滿活力。就像柔弱的小草,在狂風暴雨中隨風飄搖,卻永遠不會折斷,而高大強壯的樹木,卻很容易被大風摧折。
歷史上也有很多的故事說明了這個道理。劉邦因為有柔弱的性格,處處小心謹慎,每次大難臨頭都化險為夷,項羽雖然驍勇善戰,可惜他狂妄自大,到頭來卻身敗名裂,烏江自刎。還有勾踐“臥薪嘗膽”、韓信“胯下之辱”的故事,都說明了這個道理。弓滿易折,人強易亡,柔弱勝剛強。試想,假若當年越王勾踐不忍辱負重,意氣用事,何來日后東山再起,報仇稱霸?同樣,要是韓信不受跨下之辱,沖動之下拔劍殺人,后來的結果恐怕是以身償命,默然消失,就沒有以后叱咤風云,擊敗霸王項羽流芳百世的將軍了。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小草是柔弱的,但是它的生命是頑強的。在抗日戰爭中,當時弱小的中國忍辱負重,最終戰勝了強大的日本侵略軍。在現在和平時代,我們國家一直堅持韜光養晦的外交政策,實際上就是不逞強,以低調的姿態參與國際事務的處理,贏得了世界各國的尊重,而美國憑借他的霸主地位,到處惹是生非,國際聲譽每況愈下。
柔弱,并不是膽小怕事、唯唯諾諾,它在現代社會表現出來是一種謙虛謹慎、低調務實的態度,是一種虛懷若谷的胸懷。對于為人處世而言,柔弱是一種自我修養,它教我們要學會不自滿、不逞強,要學會韜光養晦、寧靜致遠,不要因為一時的成功就沾沾自喜、得意忘形,也不要因為一時的失意就消極懈怠、喪失信心。對于為官從政而言,柔弱也是一種生存智慧,即使身居要位也要低調謹慎,要善于守拙,不能鋒芒畢露,否則弓滿易折。“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適當的示弱,才能夠以退為進,成為最后的贏家。
柔弱勝剛強,這是古人教給我們的哲理,仔細品讀《道德經》,你可以感受到老子的思想穿越時空,直達我們的心靈。收起你的鋒芒,保存你的實力,臥薪嘗膽,以柔克剛,在合適的時候主動作為,必將成就一份偉大的事業。
讀書心得體會3
暑假里花了些時間,認真學習了《幼兒教師88個成功的教育細節》這本書。
這本書的作者是格溫。斯奈德。科特曼,在美國馬里蘭大學獲得幼兒教育專業學士學位與碩士學位。她從事幼兒教育事業近30年,當過幼兒園教師、幼兒園園長、大學教師和教育培訓者。本書著重介紹如何培養幼兒的社交技能和建立積極有益的家園關系兩個方面的內容。她以講故事的方式提供了88個幼兒教師與孩子、與家長相處的細節,包括如何與孩子交流、如何應對孩子的錯誤、如何幫助孩子學會合作與分享、如何與家長合作等。對于幼教工作者而言,可將此書比喻成自己的私人導師。
我非常贊同作者從始至終闡述的觀點:盡量給幼兒一定的自主權,讓他們有時間和自由去探索一個豐富多彩、安全可靠的環境。要知道玩耍對于小孩子來說并不是什么分散精力的壞事,相反,那是他們了解世界的一個重要途徑。要理解并尊重孩子自身的興趣愛好與能力發展水平。只要我們明察秋毫,他們就會給我們指明方向。
蘇格拉底說:“沒有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過的'生活。”88個成功的教育細節中的每一個都發人深思,第一遍看完這本書后我又細細研讀了第二遍。在重讀的過程中,我也在思考這樣幾個問題:我在實際的工作和生活中應該如何利用這些案例呢?我可以試著做哪些工作?我應該在哪些方面有所改進?我應該怎樣靈活地應用這些道理來處理自己特殊的情況呢?反思自己的教師職業生涯,雖然已經是有近20年的老教齡了,但也容易生成一些慣性,對自己的教育教學、對幼兒的關注、對家長工作等反思的深入還是不夠的,通過學習和自省也希望自己在今后的教育教學中能不斷反思、不斷創新,形成對教學工作的新動力。
讀完這本書后,我覺得我從書中吸取了很多有用的東西,給我今后的工作會帶來很大的幫助。我希望幼教工作者們都來看看這本好書。
讀書心得體會4
西游記是吳承恩的作品。他是四大名著之一,它不僅是一本書,還是一部電視劇,這是眾所周知的。它主要描寫是唐僧五人去西天取經的故事。這里邊的五個人分別是唐僧﹑孫悟空﹑沙僧﹑豬八戒﹑白龍馬。在取經中,其中的主角應是孫悟空,因為他降妖除魔保護唐僧,沙僧則負責挑行李;白龍馬負責駝唐僧,豬八戒負責牽馬。有人說是師徒四人,說白龍馬不是人,其實并非如此,如果說白龍馬不是人那豬八戒就是豬,孫悟空就是猴子了,唯獨只有唐僧和沙僧是人,那不就是師徒二人了嗎?所以我們不可以說是師徒四人。
孫悟空乃天生石猴,因此生性很野,所以才有了孫悟空大鬧天空這一段。在西游記中,孫悟空一路斬妖除魔,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三打白骨精,那白骨精第一次變成一個女孩,被孫悟空火眼金睛識破,把它打了一下,白骨精化作一陣青煙而去,留下一個尸體,唐僧責怪他錯殺好人,但念在他是初次放過了他。
第二次白骨精變成前一個女孩的母親,又被孫悟空識破,然后被他打了一下,白骨精又遛,這下唐僧生氣了,要將孫悟空逐去,但被沙僧和豬八戒求情饒了他。第三次白骨精又變成女孩的父親,還有一座房子,孫悟空知道是妖精,舉棒要打,被唐僧叫住,最終唐僧被白骨精抓走。孫悟空最后又將救出。
這里面最受歡迎的是孫悟空,最不受歡迎的是唐僧。西游記中唐僧每次都要救出,困難重重中,但總有解決的辦法,有的人面對困難,則會勇于面對,就像西游記中的孫悟空,雖然一開使頑固,但最后還是被感化了。相反有的人面對困難就會退縮,就像西游記中的豬八戒,唐僧一被捉豬八戒就會分行李回高老莊。唐僧之所以會取經成功,是因為他們有堅持不懈、團結的精神,雖說豬八戒有點貪色,但也起到一點作用,所以《西游記》這部書﹙或電視劇﹚不愧為四大名著之一。
讀書心得體會5
《智慧背囊》中有一個小故事《把根扎深》,講的是這樣的一件事。有兩個人都在荒漠上種下了一片樹苗。幼苗成活以后,其中一個人每隔三天,都要挑水到荒漠中來,一棵棵地給小樹澆水;而另一個人剛種下去的時候來澆過幾次,小樹成活以后,就很少來澆。兩年后的一天夜里,狂風從大漠深處嘶吼,滂沱大雨下了一夜。第二天,風停后,人們發現經常澆水的那片樹林幾乎全被刮倒了,有的樹還被連根拔起,而那片不經常澆水的小樹林,除個別樹枝被刮斷外,幾乎沒有一棵樹被刮倒。從這里我們找到了其中的原因,由于經常澆水,小樹的根就不往深處扎,而是在地表淺處盤來盤去;小樹成活后,不經常澆水,它為了能吸收到水分和養料就拼命往深處扎根。有那么深的根,自然就不會被大風刮倒。
是啊,原來如此。其實我們人跟樹也是一樣的,尤其對孩子來說更是這樣。你對他太關照了,照顧得事無具細,就培養了他的惰性,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什么事也不用他去做,這樣他就得不到鍛煉,只能適應在這樣舒適的環境中生存,一旦環境改變,他們就會表現出種種的不適應。在這里,我想起了我的一個學生,在一年級時,每天放學都落在隊伍的最后面,并且一邊走一邊踩鞋帶兒,我讓他自己系起來再走,他卻說不會。原來從小到現在都是媽媽給他系,從來沒有自己系過,并且這孩子做什么事也是慢。我想他的性格與家長的嬌生慣養有直接關系。
當今社會是競爭的社會,不適應時代的`發展,就會落伍,就會被社會所淘汰。就像那片小樹林一樣,經不起風吹雨打。現在,我國的經濟發展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孩子的成長環境都很優越,對他們來說,年少的甘苦不可選擇,但對于大人來說,卻可以選擇教育的方式,讓他們從小學著做點事情,經受一下磨練,鍛煉一下意志,使他們從小變得堅強。因為磨難是人生的幸福,而舒適則是扼殺意志的溫床。
讀書心得體會6
對柴靜第一次印象深刻的是網上她演講的那個視頻《認識的人了解的事》,整個演講一氣呵成,是一個很平靜的敘述,但對于我卻有一種非常震撼的感動,是故事里人做的事情,也是她非常合適的表述。平靜、堅定、有個性、有力量。后來看到網上說這個視頻感動了成千上萬的人。
第二次,記不得是哪里看到了柴靜調查某個事件說自己可能會有危險,但是自己也要去追尋事實。當時在想做新聞是這樣嗎?
讀《看見》這是第三次感觸她。
書的撰寫讓我看到了柴靜的文字功底,確實了得,漢字這門語言她的使用讓自己感覺到真的是相差十萬八千里。從這點也讓我對提高自己的漢語知識和文字表達能力有了更強的動力。
回到書的內容,我不是新聞人,但能感覺到柴靜的新聞是她自己找到的一種新聞表達,是自己的我就很欣賞。所以看到這本書中描寫的人和事我感悟《看見》名符其實。從書中我看見了如下:
1、部分新聞工作者的生活方式
尋找、發現、參與、了解、分析、追尋、思考、真相、展現,每個新聞工作者都用自己的生命追求著這些,他們的生活方式并不平靜,也并不輕松,對某個新聞事件的追求可能會翻山越嶺、困難重重,但他們在行動,在努力讓這些事情真實的展現。
他們的生活更有社會的責任感、有社會主人翁精神,與我無關這樣的詞語感覺他們說出來就像是犯了錯誤。
他們的生活是一種高效的工作和徹底的放松相結合的時間分配,有探尋的'繁重也有安靜的思考,這個是我這個行業主流節奏不給予的。
他們的生活看見的更多,是工作的需要,也是敏銳的捕捉,更多的是行動帶來的收獲。
2、書中人物對我的觸動
書中講了20個人和事,相信不同的讀者觸動肯定也不同。
我只是討厭屈服看到我真的想問自己是公民嗎?
自己也常遇到權益受損的事情,或者是看到其他人權利受損的事情,很多時候心底里發出的是把這個自己問題解決掉,要保障自己的利益可能通過關系、可能通過自己的能力,但大多數就是享用自己的神通去搞定這些事情,那些跟我無關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仿佛大環境已經是這樣,經常聽到身邊抱怨社會的環境是多么的世風日下,發達國家是多么多么的高素質,但自己在事中時又還是做著那些沒素質的事情,為什么?答大家都這么做
過馬路的時候你知道紅燈停、綠燈行,身邊的人不這樣做你能制止嗎?為什么會有中國式過馬路?前些天我好想聽到說對于中國式過馬路某個地方交通規定處罰前三個人,真實⊙﹏⊙b汗。為什么要處罰,教育難道不是第一位的嗎?教育又是誰的責任呢?只有管這個事情的人才能教育嗎?這個邏輯不通的事實,在我們身邊卻成了公理。教育靠的是我們每個公民一起行動,讓法律為我們保駕護航,但是道德要靠全面來梳理行為準則,讓那些陋習成為全民公敵,這樣我們才會有大環境。
從自己做起不是只是自己不去做,更應該是去做榜樣、去做監督者,讓這樣的正氣傳播、正氣壯大。
無能的力量學會承受的力量。
盧安克向他致敬。
從小我們接受的教育都是英雄主義,一直想著自己要是英雄,要是英雄就要有非凡的能力,要有能力就不能無能。這個邏輯從小就有,活了三十多歲近幾年才開始能夠說我不會,我需要幫助。
讀書心得體會7
所謂讀書,是一種能開闊我們的視野,豐富我們的閱歷,更能提高我們素養的活動。懂得讀書好處的人雖不少,但真正愛讀書、堅持讀書的人不多。
古語有云:“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又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以及“開卷有益”等等都在詮釋著讀書的種種好處!
眾所周知,剛踏入小學的孩子,對所有事物都處于一種初級的認知階段,如何讓他們通過書籍獲取多種多樣的知識,是孩子健康成長的關鍵。
我認為,讓孩子讀書需先培養他對讀書的興趣,對于該年齡的孩子,培養讀書的興趣要結合各種各樣的方法。
下面我為大家分享一下我培養孩子讀書興趣的方法。
一、營造良好的'讀書環境
我在家的書房里,分門別類的擺放著我自己各種各樣的書籍,同時,也為孩子留了部分位置,并告訴他這是他的書架,鼓勵他要像爸爸一樣多讀書,愛讀書。當然,一張孩子專用的書桌和椅子是少不了的。
二、要懂得孩子的興趣愛好
順應孩子的心理特點,選好孩子“愛看”的第一批書,使孩子對書產生好感。我會先選取孩子喜歡的故事類的書籍,這樣更容易讓他接受。
三、親子共讀,為孩子樹立良好的閱讀榜樣(重要)
對于一年級的孩子,更需要培養他讀書的自覺性,盡可能多跟孩子交流讀書的感受。我會跟他一起讀他喜愛的故事書,讀完后各自談談讀書的感受,并詢問他哪個地方不懂。同時,我們也會做個約定,讀完一個故事后,我們都要將自己所讀的故事講給對方聽,這時,我感覺到孩子特別有興致。
四、不宜對孩子的閱讀過程管得太死
這個年齡的孩子好動、缺乏耐心,他喜歡這本翻翻,哪本翻翻,這時家長不應過多干預,更不要責備,因為只要他能坐下來翻書,就是一種進步,我們應多鼓勵他,并教導他應該怎樣去讀好一本書。
五、合理安排孩子讀書的時間
讀書作為一種課外增長知識的活動,需要合理安排好孩子的讀書時間,不應在孩子剛做完功課或運動完后要求他讀書,因為這時他比較累,再要求他讀書,只會讓他對讀書產生抗拒。
六、書箱選擇不要太單一
了解了孩子喜歡什么類型的書后,排除不良讀物外,應盡量多樣化,這既能擴大他的知識面,也更能提高他讀書的自覺性。
總之,培養小孩讀書的興趣,要順應孩子的愛好、不著急、不責備,與孩子共同營造良好的家庭讀書氛圍,這樣,你的孩子離愛上讀書不遠了!
讀書心得體會8
書充滿了精氣神,這種東西依附在服飾上,會使服飾帶有生氣;這種東西彌漫在課堂中,會把所有的人的心緊緊抓住;這種東西貫穿于生命中中,使他充滿了善意,充滿了真誠,充滿了生命的靈氣。
“教師要學會敬畏”,敬畏真理,敬畏權威,敬畏生命。“敬畏真理”這是毫無疑問的,課堂上,當教師在知識傳授時出現錯誤,要勇于承認、及時改正;碰到自己也不確定的問題,可以和學生一起探討,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敬畏權威”就是對那些有德之人,有廣博知識的人,有才華的人,把他們當成是我們隊伍中較為優秀的普通一員,既學習他們的長處,也寬容他們的不足。“敬畏生命”這使我聯想到“尊重”兩個字,每一個學生都值得我們尊重,尊重他們的思想,尊重他們的人格,并不能把他們當成“小孩”來糊弄。
“教師應設法讓知識本身吸引學生”,這應該成為每一個教師努力的方向,教師要精心設計教學,凸現知識的`樂趣。在課堂上能深入淺出地講解給學生聽,不照本宣讀,讓學生自己去尋求知識,探究知識的形成過程,明白知識的意義、學習的樂趣,讓孩子們真正愛上“語文”。而教師的充電會---讀書,讓我們實現這一愿望。
記得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你想把自己的孩子交給怎樣的老師來培育,心得體會你自己就做這樣的老師吧!是的,老師,請把美好的笑容帶到學校,把對人與對世界的良好期盼帶到同事們和孩子們面前,像孩子一樣瞪著好奇的眼睛清點知識;把游戲這一人類最古老的快樂的方式引入課堂;把那些用了好些年的訓詞換成贊美,換成幽默;把那些塵封在角落里的各種各樣的表情豐富在臉上,用你的腳尖輕盈地點地,聽腳步聲在走廊里擊起快樂的回響。
書讓我明白幸福的第一層樓是物質生活有保障。人活在世上,首先需要物質條件,這一點眾人皆知也無需多說。幸福的第二層樓是藝術生活。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用唱歌、聽音樂、看電影的方式使自己開心、滿足,作者認為這就是藝術在發揮其作用,因為藝術能凈化心靈,釋放心中郁悶,排遣生活中的不如意,達到精神自由境地,使人獲得幸福感。其實生活本身就是藝術,作為教師,如有藝術的眼光與心靈,那你會發現,面對學生就是在進行藝術創作。所以,作者希望老師能造起幸福的二層樓,豐富生活,享受生活,永葆年輕之心。幸福的第三層樓是獨立思想。一個人能擁有獨立的思想,應該是一種較高的境界。作者說“完全幸福的人在前兩層樓里幾乎沒有,惟有思想,獨立而自由的思想才能讓人完全自由”。對教師來說,思想是相當重要的。我們可以思考關于自己的工作,怎樣努力,怎樣干得更好,怎樣從工作中發現和獲得樂趣。教師要邁上人生幸福的三層樓,就要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經常思考教育問題,為什么而教,怎樣教。
讀書讓我心中充滿了感慨與興奮。感慨的是當大家都在提教師專業化,大搞教育科研時,還有這么一位校長從教師的心靈中走來,為教師創設教育理想、教育靈魂。興奮的是自己竟有許多同感,生發了許多思索。繼續走下去。前方依舊亮麗。
讀書心得體會9
這本書的女主角簡愛是一個失去父母的孤兒,在舅母的虐待下,她堅強的生活著,努力的反抗著,她追求自由,不想再受到別人的打罵和侮辱。舅媽把她送到勞渥德學校,她很高興,以為最終能夠擺脫惡運了,現實確實得到了一些改觀,在勞渥德學校的'生活讓她喜憂摻半,并經過一些所見所聞受到了很多啟發,從朋友海倫身上她看到了什么是堅強,什么是忍耐,自己在學習和摸索中日益成長、成熟。
在勞渥德的最終兩年,簡.愛當了教師,但她覺得失去了很多東西,她想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所以她另外找了份工作——家庭教師。在一個送信的夜晚,他認識了羅切斯特先生,并幫忙了他,之后才明白羅切斯特就是她當家庭教師桑菲爾德家的主人,經過熟悉和了解,他們彼此產生好感,愛上了對方。在這期間簡.愛不計前嫌,原諒了以往傷害自己的舅母,陪伴她直到去世。
當簡愛即將成為羅切斯特的新娘時,才明白羅切斯特已經有了妻子,雖然那是個瘋女人。簡.愛很悲痛,她無法理解這一切,道德與良心的譴責讓她決定離開這個地方。出走的路上歷盡艱辛甚至流浪,但這并沒有打垮簡.愛,她巧遇表哥一家,開辦了自己的學校,為孩子們帶來知識和歡樂。因為她從心底始終牽掛著羅切斯特先生,于是又回到了桑菲爾德,經打聽得知,羅切斯特的妻子在自己瘋態引起的一場大火中死去,在那次災難中羅切斯特為救人雙目失明,并一只手殘疾。簡.愛找到了羅切斯特,告訴他,即使他殘疾了,她依然愛他,決定要和他永遠的、幸福的生活在一齊。我很佩服簡.愛這種不屈不撓、永遠追求自由自在幸福生活的精神。
她前后經歷的種種事情,以及她寬容豁達的性格,給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她敢于反抗、敢于追求、敢于爭取,從小就自立自強、自尊自愛。雖然她容貌不漂亮,出身很平常,又一無所有,但她的氣質不卑不亢,處事待人樸實謙和,讓周圍的人都很佩服。她追求自由、平等的生活,可命運似乎有意磨練她,讓她經受一次次的困惑和壓力,但最終,她戰勝了命運,收獲了幸福,命運優待了這個善良、堅強、勇敢的平凡女子,使她的一切因自己的努力而改變,變得日益完美起來。我們要學習簡.愛這種自尊自愛、堅強獨立、不被困難所嚇倒的精神,我們要追求自己的人生夢想,權衡自己手心里的幸福,把握人生的每一個精彩瞬間,使自己活得有滋有味,苦中有樂。
讀書心得體會10
經典,是無法超越的作品,總是被世人所流傳。在科技日益發展的時代,越來越多的經典被改編為世人所容易接受的影視之作。但是,回到最原點,最原始的,往往能給人最淳樸最真切的感受,作品的寓意以及美好,對于人生的感悟,都是從原著中得來的。
在交叉縱橫的歷史紋路中,每一次道不清前因后果的偶然總是讓人萌發新的想法。在字字斟酌的過程中,思想更是與作者的接觸和摩擦,從中獲得更上一層樓的感想。霍金筆下的《時間簡史》不僅是對時間、空間的一種認識,更是從文字中表達出對于這個浩瀚宇宙的一種尊敬,從而將這種步調帶到每個人的心中。每每碰觸文字之時,都能體會到作者的那種情感對世界、宇宙的那一種純真的熱情。
閱讀經典,必須從原著開始。作者看待萬物的感受,對未知的渴望融入到文字中,折射到每個人的心中,就像平靜的湖面,被投入石子而蕩起的波漾。
卡爾維諾說過,經典是那些你經常聽人家說“我在重讀……”,而不是“我在讀”的作品。米切爾筆下的《飄》,以思嘉的個人經歷,深刻地記錄下當時在南北戰爭中堅強的生活,尋找自己的真愛,在每一個讀者的重讀中,用文字敘述一幅反映當時社會經濟、政治、道德的巨大而深刻的歷史畫卷。狄更斯的《雙城記》,以一個個故事告訴人們仇仇相報終無止時,仇恨只會造成更多的流血。每個不同時期的'讀者閱讀時,都能清楚地明白只有愛與寬恕才能夠拯救這個世界。
人的意識與生長環境有關,看待事物也是有所不同,走進作者的世界,與之交流,得到的或許都不一樣,就如“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任何一個讀者從原著中得到的總遠遠超過個人的思想認識。
從原著中了解經典,在作者賦予情感的文字中,激發讀者的共鳴和境界的提升。李白煮酒邀明月,伯牙以樂尋知音,陸羽以茶覓知己,讀者則應從品味原著的過程中得到心靈的洗滌。
閱讀原著了解作者的思想,感受作者用智慧去看待人和事,從中獲得美好與感悟,使我們在逐漸學會知人、知事、知世的過程中接待世間萬物,更是以一種無形的力量推進人類思想的進步。
讀書心得體會11
今年假期,我懷著激動的心情,有幸拜讀了著名教育家李鎮西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這本書記載了李老師從教20xx年的經驗與收獲,書中從作者步入崗位初期寫起,從青澀寫起,到有一定的經驗,到經驗豐富,滿腹經綸,將自己的成長與成熟一步步介紹給了我們。
讀后,受益匪淺。李鎮西的教育思想和智慧,對教育觀、學生觀、班級管理、學生思想工作、學生心理健康、語文教學的理念和實踐,都有其獨到的見解。他的觀點,他對班級的管理,使我感動,折服。同時,使我這個頗有一定教齡的教師,從中找到了前進的方向,更看到了未來和希望。在這里,我可以找到教育的最新理念;在這里我可以學到寶貴的經驗總結。從李老師成長的印記中,我們可以看到自己進步的影子;從他的成功教育案例中,我找到了一些適合我們的方法。它讓我明確了作為一名教師的目標,那就是成為一位勇于自我批評、善于積累、善于反思、有愛心、勇于挑戰、有目標的老師! 有人說,愛是一盞燈,黑暗中照亮前行的你;愛是一首詩,冰冷中溫暖渴求的心房;愛是夏日的風,冬日的陽,春日的雨,秋日的果。是啊,著名教育家李鎮西的教育理念《愛是永恒的教育理念》,正是證明了這一點。他把自己所有的愛,全部傾注給了他所熱愛的教育事業,20xx年如一日,愛生如子,用他那“激情燃燒的歲月”,譜寫著一幕幕愛的篇章。他把自己融入到班級這個集體大家庭里,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里面去,把自己當作學生的朋友,去感受學生的喜怒哀樂,去贏得學生的信任與敬佩。
對照李鎮西的'教育方法,我發現:自己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有著很多不當之處。例如:在對待學生的態度上,由于過于求成,常常忍不住對學生發火,缺乏教育的技巧;有時,對完不成作業的學生,缺少耐心輔導,缺少個別引導,使學生對我敬而遠之,師生之間缺乏代溝。
通過讀李鎮西的《做最好的老師》一書,我對比反思自己,深感愧疚,覺得自己與一個好老師的差距太遠了,這哪是愛學生?反思后才認識到:教育上的愛,不是為了達到一個目的而做出的一種姿態,它是一種思想,一種情感,一種氛圍,運用得恰當,它會把“愛”自然而然的貫穿于教育的某一個環節,也會不聲不響的體現在教育的每一個細節,更會潛移默化的浸潤著每一個學生的心靈。所以,我深深感悟到:因為愛,冰雪會消融;因為愛,枯木會逢春;因為愛,希望綻放華彩,因為愛,能撥云見日,未來永值得期待;因為愛,所有的生命才收獲了圓滿。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決心以著名教育家李鎮西為榜樣,以“愛”為己任,在今后的工作中,積極進取,顧大局,識大體,努力按照上級的要求,按學校要求,高標準要求自己,樹立競爭意識,不但要自己思想過硬,品行端正,業務水平高,樂于敬業,端正態度,明確責任,勇創佳績,還應想方設法投入到學校集體的建設中,增添自己的一分力量,為校增光、添彩。自覺維護學校利益,遵守,服從安排,舍小家顧大家,潔身自好,吃苦在前,享樂在后,甘為人梯,愛生如子。認清形勢,與時俱進,樹一代良師典范,誓為人民教育事業甘灑熱血,奮斗終身。
最后,借著名教育家鎮西小語作為,“教育是心靈的藝術,愛心是教育的靈魂”鞭策自己,激勵自己,這就是我——一位人民教師在學習中的心聲。
讀書心得體會12
本是萬物復蘇、草長鶯飛的時節,卻因為疫情的反復導致我們只能居家防疫。每天的生活除了日常的網課、批改作業,就是不斷與部分不省心的學生斗智斗勇。生活偶爾讓人焦頭爛額,好在依然有序,好在還有費小英團隊的引領,讓我能抽出部分時間好好學習理論知識,為自己的教學積蓄力量。
近段時間,在梁主任的引領下,我們開始研讀《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送審稿)》,第一期主要學習了課程性質和課程理念與設計思路的相關內容。讀完之后,我有以下一些感想與思考:
一、我們為什么要學習英語?
網絡上經常有一種聲音就是倡導取消英語這門課程,有一種觀點認為隨著翻譯軟件等科技的進步,英語已經沒有必要作為一門必修課程來折磨中國孩子。果真如此嗎?
如新課標中對課程性質的界定,英語作為在當今世界各個領域中廣泛使用的語言,作為一種重要的溝通工具,是傳播人類文明的主要載體之一,對中國走向世界、世界了解中國具有重要意義。同時,英語作為一門學科,承載著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是一門發展全體學生核心素養的基礎學科。我想盡管科技在進步,可以取代一部分人工翻譯,取代英語課程的工具性特點,但它無法取代英語這門課程對孩子核心素養的培養,無法傳遞語言的人文性特點。
二、“培養核心素養,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這一課程理念不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口號,它可以落實到我們日常的每一節課之中。
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主要包括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我們日常的每一節課都應圍繞著如何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去確立教學目標、統整課程內容,挖掘語篇內容的育人價值,在每節課中注重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和學習策略的指導。這就對我們的備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節好的英語課,從來不是只重視語言知識的學習,而是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既能發展學生的語言能力和學習能力,又能拓展學生的'文化視野和培養良好的品格。
三、進行單元整體教學設計、遵循英語學習活動觀、教學評一體化是我們應該繼續學習與鉆研的方向。
新課標中明確提到了這幾個理念,這是我們已經比較熟悉的幾個名詞,但如何去實踐、去落實仍然是難題。雖然我們還走在學習與嘗試的路上,但我相信在新理念的引領下,在每一次小的課堂實踐中,我們可以做得越來越好。
總之,經過第一期的學習,我越發認識到理論學習的重要性,更加明白每一個課堂活動都應該具有它的價值。我不僅想起前段時間刷到的一個視頻,有位老師說自己很喜歡賽課,因為自己在賽課的過程中飛速成長。結果下面有個人評論說講課比賽與公開課就是表演課。我無法完全否認這位評論者,但我更確信,好的公開課,好的比賽課一定是有堅實理論支撐、經得起推敲的課!努力吧!
讀書心得體會13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書名是《做一個幸福的教師》。什么是幸福?幸福是人生的主題,只有感到幸福的人其人生才是快樂和陽光的,追求幸福是每個人的畢生所求所愿。世界上每一個人都想自己有所成就,每天都在尋求幸福的人生,但是,并非人人都能在追求中得到幸福。原因是對幸福缺乏認識、感悟和理解,還記得小時候的語文課本中就有對幸福的闡述,它非常生動而具體地告訴人們:幸福是夏日的井水;
是雨后的朝陽;
是雪中送炭;
是為他人忘了自己;
是給別人帶來快樂。可作為一名普通的教師-幸福在哪里?
教師職業的勞心勞力、社會地位、勞動報酬確實很難輕言幸福,特別是每天面對一群可愛的孩子有時也感覺不到幸福,但這并不意味著就沒有了教師的職業幸福感,事實上很多教師在享受著教育、體驗著幸福,他們以多元、多姿、多態的'幸福觀詮釋著什么是教師的幸福,怎樣才能在平凡、清貧、煩瑣中不斷汲取幸福和快樂的元素。其實對于教師來說,是否能時時處處感到幸福是很重要的,因為這不僅僅影響著其人生是否快樂,更影響著學生,只有教師幸福,學生才會感到幸福,特別是我們這群缺少幸福的孩子。那么教師如何去感受幸福呢?
其實,教師的職業幸福是一種心態和狀態,也是信念與追求的體現。教師是精神的“傳道士”,必須擁有好的心態面對工作和社會,這與我們的幸福“魚水情深”。心態決定狀態,有了好心態就有了好心情,心情是可以傳遞的,教師是愛的事業,有了好心情,就能笑對生活,就能愛每一個學生,同他們“打成一片”,非常專一的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就能通過言傳身教讓學生陶醉,接受情感的洗禮、引導和激勵。況且,有了好心態,就會少些煩惱多些快樂,少些狹隘多些豁達,就會視教師為一種藝術,在忙碌之中、創造之中收獲更多的幸福,樂此不疲雖苦猶甜。我認為,當我們教師的勞動被他人、社會認可時,必然會帶來無比的快樂,會被幸福緊緊“包裹”。
我想,教師的職業幸福就是來源于平凡、忙碌而又充實的每一天。這也許正是所謂天長地久的幸福吧!那么,我也會說我愛教師這個職業,我也會為教師這個光榮的職業貢獻畢生的精力。
讀書心得體會14
常言道:茶亦醉人何必酒,書能香我不需花。我們渴望讀書,渴望獲得知識,但是我們卻常常會有這樣的疑惑:我們應該如何讀書?自古以來,人們獲取知識的途徑多種多樣,而讀書作為其中一種既普通又直接但卻非常有效的求知方法沿用至今。作為教師,從書本中獲取知識就顯得尤其重要。人類創造的知識財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為我們教師需要加強各方面的修養來提高自己。所以我們理應多讀書,用書來凈化心靈,用書中的知識充實自己。同時我們也應拋棄古時舊的求知理念,什么書中自有黃金屋等等,都不足取。為了使讀書達到更好的效果,我除了善于動腦,找到所讀文章的眼睛,心領神會之外,還寫讀書筆記和讀后感。當然讀書要有好的效果,思考是最重要的,但是正如俗話所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把思考的結果整理出來,寫成筆記和感想,既有助于思考,也可以幫助我們記憶思考的結果,便于日后比較、綜合、分析。如果所讀的書是自己的書,我還在書的空白處寫下自己看法、疑問、評論等,或做一些記號。它會加強我們對文章的理解、記憶,作文時如果要參考、模仿渡過的文章,有沒有做過評注的,效果大不一樣。
常聽學生家長說“我家的孩子只聽老師的,老師的話簡直比圣旨還靈,回到家里就誰的`話都不聽了。”在研讀中,我想到了學生的向師性,這是一種純潔的美好的心理品質,我們當教師的要好好地利用和開發。在教學中,我有意或無意中出了這個那個錯,學生都會及時地為我指出,這樣不僅師生之間的關系逐漸融洽,班級氣氛也極為活躍。
讀書讓我更深刻得體會了教育的民主,在學生眼里,教師能夠與他們平起平坐,他
們的心理也就獲得了一種平衡,這樣的教師最能受到學生的敬重。學生樂意與我走近,常把心里話告訴我,向我訴說煩惱,向我傾訴困難,我因此常和學生交流,這不能不說是一筆最寶貴的財富。回想每一次學生在向我表達著他們對我的感激和敬意是,我的心情都莫名的激動,我總是深深的感受到了自身的一種最崇高的價值。毫不避諱地說,這種崇高,正是我在讀書工程中所獲得的最大的收獲,是我不斷學習、不斷完善的具體表現。
讀書心得體會15
與女兒一起讀書,是在她很小的時候就一直進行的事,每天睡前半小時,給女兒講故事是每天必做的事。最初是我天天給她講,時間長了隨著在幼兒園對拼音的教學后,就換成我是聽眾,她是主講,一直到現在女兒都是在睡前故事中進入甜蜜的夢鄉的。隨著時間的流逝,和孩子一起看過的書也漸漸增加了,親子共讀也變成了一種習慣。
女兒很小就喜歡看書,每到周末就讓我們帶她到新華書店或有書的超市看書,順便再買一些適合她這個年齡段看的書買回家看,在不知不覺中她已經能認識很多漢字,并且能獨立讀篇幅長點的故事書。
如今女兒上小學了,在一年級四班,學校里,班主任老師一直提醒孩子們在回家后多讀書,平時也是布置完家庭作業后,也備注要求孩子多課外書,為孩子以后的寫作能力提供更好的素材。
在這次讀書中,我們一起閱讀了《安徒生童話選集》《培養好習慣》這兩本書,這些書特別適合孩子的思維與年齡需要,很多故事都非常有深意,從中還得出不少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對培養孩子在思想、品德、日常交際方法都有很大幫助,孩子從讀書中也受益多多,很多好習慣的培養就來源于對書中主人公的了解和肯定,比我們家長的言傳身教更容易被孩子理解和接受,在他們腦子里留下的印象更深刻。在日常學習中也增添了很多鼓舞的動力。
孩子的閱讀能力是學習能力的.基礎和核心,讓女兒多多讀書讀好書對于她的綜合素質和能力的提高是非常關鍵的。通過和孩子一起讀書的時光,從中體會到了幸福和滿足,希望我以后繼續堅持每天和女兒一起愉快的讀書,繼續營造良好的讀書氛圍,更好的引導她探索知識和奧秘,這對她和我們家長都是受益一生的事。
最后,讓我們給孩子做好讀書的榜樣,陪他們共同多讀書讀好書,讓他們在知識的海洋中健康快樂的成長吧!
讀書心得體會16
從孔乙己這一面看,小說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對讀書人的毒害,控訴了科舉制度的罪惡;從民眾這一面看,小說揭示了封建社會的世態炎涼,人們冷漠麻木、思想昏沉的精神狀態,社會對于不幸者的冷酷,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封建社會的腐朽和病態。
經過對外形的整體描述揭示孔乙己的特殊身份。“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這一外形的整體描述,集中而簡練的概括了人物的特殊身份,預示了杯具的必然性。
經過肖像描述揭示孔乙己的不幸遭遇。“青白臉色,皺紋間時常夾些傷痕;一部亂蓬蓬的花白胡子”。活畫出一個窮困不得志,又經常挨打的老書生的形象。斷腿前后肖像的對照,更顯出他遭遇的悲慘。
經過服飾的細節描述揭示了孔乙己懶惰而又死愛面子的特征。“穿的雖然是長衫,可是又臟又破,似乎十多年沒有補,也沒有洗”。又臟又破,長期不洗不補,既說明孔乙己很窮;只此一件長衫,又說明他很懶,連洗衣服都不肯動手。不肯脫下這么一件長衫,是唯恐失去他讀書人的身份。作者經過一件破長衫的描述,把孔乙己的社會地位、思想性格和所受的教育揭示的十分深刻。
經過個性化的語言描述,揭示孔乙己自命清高、迂腐不堪、自欺欺人的性格。課文多次描述他滿口“之乎者也”,反映他受封建教育毒害之深。孔乙己用“四書”“五經”中的所謂“圣言”為自我辯解,連偷書也說成“竊書不能算偷”。這些性格化的語言極能表現人物鮮明的個性。
經過對人物動作、神態的描述,顯示孔乙己善良的心地。孔乙己教“我”識字,分茴香豆給孩子們一人一顆,表現了他善良的心地。
文章截取孔乙己一生中的一段生活,把最能顯示孔乙己生活、性格和命運的情節濃縮在幾個場面,這樣寫便使故事情節集中而凝練。作者經過小伙計的眼光,用了幾個特寫鏡頭把孔乙己的外貌,他的'遭人輕視和奚落的情狀表現出來,然后轉入對孔乙己遭受殘害即將死亡的描述。簡簡單單的故事情節依據作者精巧的藝術構思表現出極其深刻的主題。這篇小說反映了孔乙己一生的杯具和整個世態,突出了封建科舉制度戕(qiāng)害讀書人的罪惡以及封建統治下一般群眾的麻木與冷漠。作者經過人物外貌、心理、語言、動作和自然場景、社會環境的描述,深刻地揭示了人物的身份、社會地位、性格特征和悲慘遭遇,生動地塑造了孔乙己的藝術形象。
讀書心得體會17
看了此書后,本人感受頗深:
一名合格的骨干教師,應當具有相對優異的職業素質,即職業道德、教育思想觀念、專業知識與能力、教育能力、個性心理品質等幾方面的素質都要在一般教師水平之上;應當發揮骨干作用,即在教育教學中發揮其優異素質,力爭取得較為突出的成績。
正如書中所說,“骨干教師”是種修煉,敢于拼搏才有機會。如同一塊好鋼,需要千錘百煉,才能成為組織的有用之才;經拼搏才能成長。人的成功需要一種激情,在職業的道路上敢于不斷面對挑戰、善于挑戰才會成功。企業基業常青的秘訣和制勝之道,都是把“修煉”“拼搏”作為打造企業核心競爭力———骨干的一種習慣。可以說,“修煉、拼搏”決定成敗。對于普通教師來說,如何把自己修煉為一個出色的骨干呢?
第一、用任務壓絕知此事要躬行——長期、扎實的實踐;
第二、衣帶漸寬終不悔——頑強、自覺的學習;
第三、通不畏浮云遮望眼——聯系實際的思考;
第四、領導標新二月花——充滿個性的創新;
第五、胸有丘壑氣自豪——多元、合理的知識結構;
第六、茅檐常掃凈無苔——積極、健康的心理品質;
第七、好風送我上青云——巧借外力的`綜合素養。
當然,骨干教師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具有積累期、成熟期和創造期這樣一個辛苦而漫長的基本過程。
讀完這本書,從文中讓我感受到了工作中最主要的一點就是低調做人,高調做事,恪盡職責是擺正職場的第一要務,對于一個參加工作不是很久的同志來講,我深深受到其中這一點的重要性。
明確自己的崗位職責,作好自己的事情,擺正工作中的角色,作為我來講,首先是一名普通的教學人員,我會在自己的崗位中首先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在工作中應該有全力以赴的心態,低調做人,高調做事,有了這樣的一個基礎,才會在工作之外,有一個讓自己更加優秀的基礎。
教書育人、為人師表是我們的立足之本,自己在明確自己的職責,作好本職工作的基礎中,無論是與自己的學生交往,還是作好自己的工作,甚至是在與同事交往的過程中,這種職業道德將會讓自己受用一輩子,只有彼此之間有了這條底線,才會有彼此之間的信任。
做正確的事,用正確的態度做事,用正確的方法做事,從中我們不難看出蠻干并不是最好的方法,用最見解的方式解決最大的問題,才是應該要面對的,做事情之前,應該要有自己最明確的方案和解決辦法,用最短的時間創造出最大價值,為工作創造價值的同時,也是實現了自己的價值,每一次都是一次經歷,只要我們一直為目標一直努力著,為自己的將來積蓄著最大的力量,就會有屬于自己的成功。讀了這本書,讓我看到了自己的潛力所在,只有自己不斷的努力才可以尋找到屬于自己的夢想,也是會在自己所在領域內作到一個最好的自己。
讀書心得體會18
是什么讓一個苦刑犯成為市長,成為一個百萬富翁,是什么讓他為了饑餓偷了一塊面包被判刑,讓人看成是一個德行敗壞的逃犯,又變成一位大慈大悲的慈善家?他是誰?他是冉阿讓,是《悲慘世界》的主角!他一生歷盡磨難,他的人生跌宕起伏,但他還是堅強的活了下來,對世界還是充滿熱愛。
冉阿讓是一個苦刑犯,牢里每天遭受鞭打饑餓日子讓他每日痛不欲生,終于在一次難得的.機會逃了出去,從此他成了一個逃犯,走到哪人們都躲著他,他一次次被人唾棄,沒有人憐憫他,直到有一個宗教老人收留了他,才足以安身,可是冉阿讓偷了這家的銀器,被警察發現詢問老人時,老人不說是他偷的,而是說送給他的,讓他躲過了一劫,并送了面包丶美酒讓他上路。從此開始冉阿讓被其感動,開始不斷做好事,因為是逃犯他始終感覺有一雙追捕的眼睛在盯著他,于是改名換姓,重新做人,被人愛戴當選成了市長,收養一個孤苦的孩子,不斷幫助他人,逃避追捕,可是好景不長,他的身份還是暴露了,這名警察因為他的遭遇和所作所為而打動,犯人就在眼前無法捕拿,自己舍身取義跳河自盡,冉阿讓也因此事大病身亡,結尾沒有痛苦,只有他的孩子與戀人幸福地活了下來。
生命中也許會犯錯,可能一次罪過毀了終生,但只要我們為人善良,救濟他人,雖然我們做不了大捐贈,心懷愛意做點小事也行,冉阿讓故事告訴我們,只要人人心有慈愛,明天就會更好!
是啊,生活也是如此,在我的記憶里,犯過的錯許許多多,只要認識錯誤改正錯誤,生活依舊是美好的。
生活就是這樣沒有退路,假如有一次我在花店打碎了花瓶,這個花瓶還是別人店里的極品,如果我心生罪惡感從此垂頭喪氣不敢承擔責任,也不敢再入此店,那就錯了,如果我打掃花瓶,并且道歉賠償,得到人家原諒從此心里坦蕩蕩抬頭走路,所以不要有錯就怕,用愛改變它!每一天我們都被愛包圍著,我們也應該用愛待人,用愛去對待世界將心比心,沒什么困難克服不了!
汪老師點評:"感"是"讀"的延伸或者說收獲。此文對閱讀過的名著有深入思考,論述合理。先引出人物,再來表明觀點,展開論述。贊!
讀書心得體會19
宋真宗趙恒在《勵學篇》中有說:書中自有千鐘粟,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可見,書籍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在書的海洋中,我們不僅能汲取寶貴的知識,還能開闊自己的視野,豐富自己的理想,讓自己變得越來越聰慧。
俗話說,讀書養心。讀書不僅能給人以力量,而且可以鍛煉人的心境,給人以安全感和幸福感。因為書籍既能在困惑時為人指點迷津,又能在危急時幫人排憂解難,還能在空虛時充實生活,更能在煩惱時帶給人快樂。閑暇之余,學會與書香為伴,多讀一些滋養心靈的書籍,讓心靈沐浴書香,在知識的海洋中盡情遨游。
讀書是幸福、是快樂的,它能讓思想更深邃。通過閱讀,我們可以舒展心靈的翅膀,讓笑容變得燦爛;可以仰視思想的星空,讓目光變得深邃;可以搭建理想的階梯,讓歲月變得充實;可以品味別樣的人生,讓生活變得充滿陽光。讀書雖不能改變人生的長度,卻足以改變人生的寬度,通過讀書,我們可以視通四海,思接千古,與智者交談,與偉人對話。久而久之,我們的思想必定愈加深邃。
讀書開闊視野。養成閱讀好習慣,我們能更好地擁抱世界,因為在閱讀的過程中,我們能接觸到廣闊的世界,能看遍各種各樣的'風景,參透人生的真諦,從而不斷地開闊視野,增長智慧。當內心浮躁時,靜下來品品書,無拘無束地在書中暢游。堅持多閱讀優秀的書籍,隨著讀的書越來越多,我們的心胸也會變得越來越開闊。
讀書可以鍛煉人的氣質。曾國藩曾對兒子曾紀澤說:“人之氣質,由于天生,本難改變,惟讀書可以變換氣質,古之精相法者,并言讀書可以變換骨相。”可以看到,讀書是一種精神的跋涉,能造就一種書香氣質。好的書籍開闊人的眼界,凈化人的心靈,豐富人的頭腦,經常與書為友的人,臉上還會洋溢著最美麗的笑容,多讀書、讀好書,通過讀書增長自己的智慧,美化自己的內心,培養自己的書香氣質,從而引領你做更好的自己。
中國自古以來就崇尚閱讀,因為通過閱讀,我們不僅可以增強記憶、收獲知識、開闊眼界、涵養情志,最重要的一點是,還能讓我們充分挖掘自己的潛能,給人以無窮的力量,讓人變得更加自信。
文字的魅力是無窮無盡的,它就像阿拉丁神燈一樣,可以給人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做一個快樂的讀書人,讓自己的身心從繁忙的生活中暫時抽離出來,然后盡情地去享受讀書的過程,會發現各種有趣和美妙的故事。
在充滿陽光的午后,捧起一本書,細細品味,相信你一定能夠找到屬于你的那份平靜和美好。
讀書心得體會20
我喜歡書,也愛讀書。
我看了許多書,有《托起心中的太陽》、《格林童話》等。其中,我最喜歡看《托起心中的太陽》這本書。這本書的內容很豐富,有鐘儀南冠刀、此心無憾訶振梁、向中國人脫帽等。
其中我最喜歡看《螞蟻告訴我們》。這篇文章主要寫了螞蟻能滅火,螞蟻能圍成一個螞蟻球脫離火災。螞蟻是個大家庭,大集體,不會為一點小事而打架。我們班其實也是個大集體、大家庭,但是卻常常為一點小事而爭吵。比如:今天誰丟了橡皮,或丟了東西,都會去找一些不相干的同學不分青紅皂白就開始打罵起來。我也會發生一些爭吵,橡皮不見了,就找同桌問話。螞蟻尊敬伙伴和家長。我常常會為一些小事而傷害朋友之間的友誼。我也常常會冒犯長輩,我想要讀書,硬是逼著爸爸買書,從來不知道爸爸的辛苦和關心,從我讀了這故事后,尊敬長輩了,很少跟朋友鬧別扭。
其他故事也讓我知道了許多道理和知識。比如:楊鋼林叔叔為國獻身,在非典面前從不屈服的白衣天使,黃堂那不足掛齒的小事,李根同學那孝女繩中的.故事等。
好讀書,讀好書。讀書益處多,它可以讓人們明白許多道理,學到許多知識。
讀書,讀書,就是讀了書,才能了解信息。高爾基曾說過一句形象的話:“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是啊,不讀書怎能進步呢?此外,高爾基自身就是一位書迷,他從小就愛看書,長大了更是勤奮好學,直到最后就通過書籍成了一位家喻戶曉的名人。
讀書是為了更好的學習,而學習則是為了在以后的人生事業中取得輝煌的成就。人生就像一列火車,長得不能再長,而想要乘坐這列“火車”就必須要有火車票——書,有了這張獨一無二的火車票才能通向事業的大門。
讀了書就可以學到知識,知道哪些事該做,哪些事不該做。也許有人會說“讀書又有什么用呢?不是還有老師嗎?”是啊!可老師并不是萬能的,難道等老師白發蒼蒼還要教你嗎?畢竟老師也是讀了許多書,明白了許多道理,學到許多知識才能成為老師的。
“書”是人類的朋友,人類的啟蒙老師。當我們很小的時候,爸爸媽媽就買了許許多多的小人書給我們看,為的就是讓我們了解知識。小時候我們還小,不認識字,人們就把畫畫在書上,這樣小朋友就能學到了書中的知識。
在我小時候就非常愛看書,書中的人物深深地吸引了我。我經常一看就是大半天。現在,我更是愛看書,也從書中學到了許多知識,相信總有一天,我自己也能出一本書。
Oh, I love book very much! 從這一刻起,請你也愛讀書吧!
【讀書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讀書的心得體會04-23
讀書的心得體會08-22
讀書活動精選心得體會03-08
多讀書的心得體會04-10
關于讀書的心得體會01-02
小學讀書的心得體會03-13
家庭讀書的心得體會06-25
讀書閱讀心得體會05-15
讀書后的心得體會05-16
讀書征文心得體會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