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教師實習心得
教師,其任務是要引領學生暢游“知識花園”,學生對此“花園”里的知識是否感興趣,就要看教師的人格魅力和教學藝術。就像導游一樣,要有“內功”。它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樂意跟你在美麗的知識“花園”里一起暢游,從而產生流連忘返之感。如果這些都能成為今天的現實,那是一幅多么美麗的“風景畫”啊!
新課標指出:教師的角色應當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但如何實現這一角色的轉變,是擺在每個教師面前的重大而又現實的問題,值得我們深思。雖然新課改已實施多年,但還有些教師的課堂教學仍然是“灌輸式”、“填鴨式”的教學,學生總是被動地接受知識,教師就是“保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沒有得到發揮。這種越俎代庖式的教學勢必造成一部分學生對學習失去興趣,從而人為地制造了差生。認知主義學習理論有一個重要的論斷就是“發現學習是學習知識的最佳方式”。而發現學習就是以培養學生的探究性思維方法為目標,學生利用教材或教師提供的條件自己獨立思考,自行發現知識,掌握原理和規律的學習方式。它特別強調學生的主動探索。“知識花園”美不勝收,但如果教師像“保姆”一樣,不放心學生的每一步,牽著學生去每個“景點”,那么不但教師會身心疲憊,而且學生由于沒有自由探索的機會,也會怨聲載道,那么這種知識“旅游”還有多大的效果和意義呢?
導游,在教育上的理解應該是教師的“導”,學生的“游”。“導”要講原則,也就是說,教師的指導要遵循一定的規律,其中包括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同樣,“游”也要有限度,學生的“游”不是漫無目的的“游”,而是在教師的指導下開展的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對“知識花園”進行的“游”。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雖然側重于知識的自我建構,但它并不忽視教師或同伴的引導作用。假若學生的“游”脫離于教師的監控,那么這種“游”就可能就是盲目的、混亂的、無系統的。因此教師就要“導”而有法,學生也要“游”而有度。建構成主義者認為,學生主體、實際情境、協作學習和充分的資源是促進教學的重要條件。學習要以學生為中心,注意學生的主體作用,不能將學生看成是“空心蘿卜”,教師的`作用只在于協助學生建構意義。同時,學習情境要與實際情境相符合,因為只有在實際情境中,才能讓學生接觸到結構不良領域的問題,才能使學生進行高級的學習。
再者,學習要注重師生之間及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協作,強調討論和合作學習。最后,要注重教學環境的設計,為受教育者提供充分的資源。因此,要讓學生成為“知識花園”里的鮮活生命和真正的主人,教師一定要轉變觀念,擁有正確的學生觀和教學觀,只有這樣才能在教育教學中重視營造生動活潑的課堂氛圍,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境,促使學生保持參與課堂活動的熱情,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習成為其自身的內在要求,讓學生體驗在“知識花園”里暢游的快樂。
總之,教師要在現代教育中當好“導游”,發揮好“導”的作用,這樣學生才會“游”得暢快,讓他們真正成為有個性、有主見并具有合作、探究精神的學習者.
【中學教師實習心得】相關文章:
中學教師教育實習心得05-27
中學教師實習心得體會01-02
中學教師心得精選02-08
中學教師進修心得06-13
中學教師頂崗實習心得體會范文精選08-03
中學教師頂崗實習心得體會范文08-07
關于中學教師頂崗實習心得體會10-09
中學教師的實習總結06-20
中學教師實習日記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