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的心得感悟
一、壓力就是動力
現代人面臨一個耳熟能詳,但又一知半解的話題——“壓力就是動力。”
我們只能理解到壓力能夠產生動力,至于產生動力以后的結果究竟是什么?卻從未想過。最近在看百家講壇中于丹《論語?莊子心得》時,看到于丹舉出的一個十分經典的例子,不妨寫來與大家共賞。
“英國一個實驗室,用3個南瓜做試驗。一號南瓜任其自由生長,二號南瓜每天適當施加壓力,三號南瓜每天將壓力施加到最大限度,每次都要壓到滋滋地冒水,而以不壓碎為止。這樣長此以往,直到南瓜成熟的時候,將其同時摘下,放到案板上,用刀來砍。結果是:一號南瓜手起刀落成了兩半;二號南瓜卻要用盡全身力氣,死勁砍下才能將其砍開;三號南瓜用刀砍,刀卻彈了回來,用鋸子鋸,鋸子也彈了回來,一般利器都無法將其剖開。”
從這個實驗可以看出,不施壓的擋不住利器輕輕一擊;稍加施壓的擋不住利器猛烈襲擊;施壓到極限的一般利器都無法剖開。
南瓜尚且如此,人,長期在極度壓力下更能鍛煉出驚人的能力,比如特種兵,那個不是九死一生中鍛煉出來的好漢。
孟子對這個現象有獨到的論斷:“天將降大任與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弗亂其所為,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又說:“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這兩段,前一段說的是困難對人的壓力所造就的成就;后一段講的是多種多樣的壓力。
試看有成就的人,誰不是經受了無比壓力才能獲得成功。毛爺爺就是一個典型例子,在長征那曠古絕今的壓力下,他才鍛煉出了擎天柱般的氣魄,成就了偉大的事業。
勿容置疑,壓力對任何承擔的人來說都是痛苦的,誰不愿意自由自在,誰不愿意享受清福?但是這樣的后果會使人逐漸懶惰,不求進取,造成不堪一擊的悲劇,南瓜的實驗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因此,即或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我們也要學會自加壓力。因為在這變革的時代,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人們隨時都會承受來自方方面面的壓力,工作的人自不待說,就是退休的人都要面對兒子、房子、妻子、票子等等一系列生活帶來的壓力。所以我們只有勇于面對壓力,正確處理壓力,化壓力為動力,才能鍛煉出抗衡壓力的能力。
以此看來,壓力就是動力,動力產生能力,能力決定成敗,是千古不變的道理。
二、精神食糧不可忽缺
人沒有物質是難以生存的,連三歲小孩都會贊同這個事實。
但是要說人沒有精神也難以生存,卻未必人人茍同。于丹在談到這個問題時列舉了一個生動的寓言。
秋天,三個田鼠準備過冬物資。一號田鼠主動承擔起儲藏糧食的工作,二號田鼠主動承擔起儲藏取暖物質的工作。
這兩個田鼠每天來來往往地往洞中搬運過冬物資,而三號田鼠卻整天無所事事地東逛逛西蕩蕩,東張張西望望,一二號田鼠實在看不下去了,就說:“我們都在忙,你也該找點事情做做,不然漫長的冬天怎么過得去?”
三號田鼠說:“你們忙你們的,我正在尋找著我的工作。”
那兩只田鼠聽了很是氣憤,但又懶得與他辯解,心想:到過冬的時候再與你理論!便各自忙著自己的事了。
寒冷的冬天說來就來,由于他們提前儲備了取暖的物質和糧食,于是在洞中舒舒服服地過起了冬天。一二號田鼠這時開始數落起三號田鼠:說他秋天什么事都不干,只知道游蕩,現在卻厚顏無恥地享用他們的食物。
三號田鼠說:“到時候你們就知道我的工作并不比你們輕松。”
一二號田鼠以為他在耍無賴,便嗤之以鼻,不予理睬。
開始他們有吃有喝,日子還過得去,可是一個多月后,他們對這種不見天日的日子開始厭倦,一二號田鼠的心情煩躁起來。
這時三號田鼠不慌不忙地說:“你們別急,我來給你們講故事。”
一二號田鼠覺得這是一個不錯的主意,就圍著他坐下了。
三號田鼠便將自己在秋天聽到的,看到的娓娓道來,一二號田鼠聽得津津有味,就像他們親眼看到了秋天那天高云淡、金黃色的田野、和田野上忙碌的人們,還有人們在談論一些古往今來的故事。
不知不覺中春天已悄悄來臨。當他們精神煥發地走出洞時,一二號田鼠才恍然大悟:原來三號田鼠整個秋天看起來雖然什么也沒做,但是他卻在收集著過冬的精神食糧,要不是有了他的精神食糧,漫長的冬天還確實難過。
這個寓言告訴我們,人們在物質條件基本滿足以后,必然會追求精神上的享受。這也是改革開放剛開始,人們都以經濟效益為中心的時候,中央為什么高屋建瓴地提出:“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的道理。否則,當我們在物質條件逐漸豐富起來的今天,才感覺到精神食糧的缺乏就晚了。我們現在就不會享受到如此豐富多彩的文藝生活和先進文化成果的回報。我們的生活就會像跛了足一樣失去平衡。
精神雖然看不見,摸不著,但是他無時無刻都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就像我們始終離不開自己的影子一樣。
每個人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無不體現著一種精神,對于這一點,莊子在《德充符》一文中引用了孔子的一段講話:“我曾經出使楚國,路上看到一群小豬正在吃母豬的奶,沒過多久,它們驚慌地從母豬懷里跑開了。這是小豬發現母豬再也不像往常那樣關注他們——已經死了。可見小豬并不愛母豬的形體,而是愛著能夠指揮母豬形體的精神。”(白話翻譯)。
這充分說明了動物最可愛的是精神,而人又是萬物之靈。“靈”就靈在精神上,所以人一旦離開了精神,與行尸走肉沒有什么區別。
“精神”雖然是無形無象的,但是它卻無時無刻不在指揮著生動活潑的形體,發揮著無形無象的巨大作用。
所以人,要有精神上的追求,生活才能有滋有味,而精神追求離不開對先進文化的學習、借鑒、運用,可見先進文化就是我們的精神食糧,它能培養出我們的浩然正氣,例如:抗日戰爭時期,人們一唱起《黃河大合唱》《大刀進行曲》等歌,自然會有一股奮勇殺敵的浩然正氣由胸中直沖頂門。
因此在物質條件逐漸好轉的今天,我們應更多地注重精神食糧的搜集,為美好的生活增添更多光彩。
三、奉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沒有經過特殊錘煉的人,在現實生活中都以自我為中心向外延伸。這看起來沒什么錯,因為沒有了自我,便沒有了與自我相聯系的一切。
然而現實卻徹底粉碎了人們的這種觀念。于丹在闡述這個道理時給我們講述了一個有趣的神話。
有一個修煉快要成仙的人,看破了紅塵,他很想知道天上和陰間究竟是怎么回事,于是他先下地獄去看看陰間的情況。
一進去便看到那里的人一個個瘦骨嶙峋,奄奄一息,他覺得奇怪,便留心觀察,結果發現所有人手上綁了一個一米多長用來吃飯的瓢,可是到開飯時誰也沒有辦法將食物放進嘴中,一個個餓得嗷嗷直叫。
他想閻王也太殘忍了,怎么想這么個餿主意來整治人?還不如我們人間。于是他又趕往天上。
奇怪的是天上的人與地獄的人一樣,也綁了一個一米多長用來吃飯的瓢,不同的是他們一個個紅光滿面,神采奕奕。
這是什么原因呢?到開飯時他才明白了其中的緣由:天上的人進餐是先喂別人,等對方吃飽了,對方再反過來喂他,因此一個個酒足飯飽,沒有人會因為吃不到食物而犯愁。
他這才明白天上與地獄的區別只在一念之間,做人與成仙也只是一念之間。怪不得老子說:“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無私耶故能成其私。”
又說:“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勝;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還說:“將欲歙之必故張之;將欲弱之必故強之;將欲廢之必故興之;將欲奪之必故與之,”
他終于明白了老子的那段:“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無。”的道理,說穿了就是奉獻精神。
這個神話所表達出來的觀點,與老子《道德經》中所闡述的一系列道理都是相通的:先無私然后才能成其私;不與人爭天下才沒人能夠與你爭;要想獲得必先給予等等類似的觀點在《道德經》中隨處可見。
現實中這么淺顯的事例也不少:比如要想取暖,必須先給爐子加柴升火,然后才能得到溫暖的回報。又如:人們要想吃飯就得先播種糧食,然后才有米煮飯,最后才能填飽肚子;工人要想吃飯,就得先工作,否則就沒有工資的回報,哪里還會有生活的來源?
其實天下所有事,下細想一想,都是先給予然后才有獲得。有首《愛的奉獻》唱得好:“這是心的呼喚,這是愛的奉獻,這是人間的春風,幸福之花處處開遍。這是生命的源泉,在沒有心的沙漠,在沒有愛的荒原,死神也望而怯步,幸福之花處處開遍,啊!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所以“奉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輔相成的。奉獻也不例外。即便是送人蘭花還手留余香啊!
【論語的心得感悟】相關文章:
《論語心得》感悟09-24
論語的感悟01-11
論語心得體會感悟05-19
感悟《論語心得》高二作文07-11
論語心得感悟初二作文11-26
感悟論語心得作文1100字07-12
論語的心得09-29
《論語》心得01-05
閱讀《論語》感悟10-13
關于《論語》的感悟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