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師教育類書籍讀書心得體會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教師教育類書籍讀書心得體會(通用34篇)
有了一些收獲以后,寫心得體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樣有利于培養我們思考的習慣。那么如何寫心得體會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師教育類書籍讀書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師教育類書籍讀書心得體會 1
讀了張平的《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教師最需要關注的66個教育細節》書以后,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確切地說在開始研讀的時候就已經被書中的資料深深地吸引住了:這本書從教會學生如何做人、如何學習、如何做事、如何交往四個方面入手,充分闡述了教師如何更有效地關注教育細節,如何身體力行地搞好教育工作,成為出色的人民教師。
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培養學生的自信。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質來說,就在于讓兒童始終體驗到自己的尊嚴感、自信感,如果兒童自己不就上進,不知自勉,任何教育就都不能再他們的身上培養出來好的品質來。所以說自信是一個人成功的基礎,如果孩子失去了信心,就會做什么事都垂頭喪氣,打不起精神來;反之,如果孩子有了信心,是個自信的人,那么他出世就樂觀進取,做事積極主動,樂于理解挑戰,正因為如此,就需要我們教育工作者培養孩子的自信,要讓孩子相信自己所追求的目標是正確的,也相信自己有力量去實現自己的目標。
葉圣陶說:“教育就是習慣的養成。”印度著名哲學家菩德曼說:播種一種行為,你會收獲一個習慣,播種一個習慣,你會收獲一個個性,播種一個個性,你會收獲一個命運。培根也以前說過:“習慣真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能夠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從幼年起就就應通過教育培養一種良好的習慣。”從這些名言中,我們能夠發現,良好的習慣已經被塑造為一個人存放在大腦里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本。因此,我們在平時教學過程中,除了完成必要的'教學任務以外,更要注重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因為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一旦養成,不僅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和素質,而且對學生今后的繼續教育和工作生活都將產生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中國著名教育家李吉林說:“教育的靈魂,就是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新潛力的培養。”“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的動力。”相信只要我們堅持培養孩子們的創新精神,孩子們都將會走上光明而完美的“星光大道”。而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潛力、創新精神,首先就是要激發學生的探究力。美國教育家布魯巴克曾說過:“教師最精湛的教育藝術、遵循的最高準則,就是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自我探究問題的答案。”這就需要我們在教學中轉變我們的傳統的教學方式,采用探究學習,探究學習是指從知識獲得的途徑與方式的角度對學習進行分類得出的,是指在教育中,創設一種類似學術研究的情景,通過學生自主、獨立地發現問題、調查研究、動手操作、表達與交流等探究性活動,獲得知識、技能和態度的學習方式與學習過程。
教師教育類書籍讀書心得體會 2
看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老師的建議》,我從中受益匪淺,要想做一個好老師,不但但是知識上的給予,更是要付出更多的熱情,來感化每一個學生,挖掘他們的巨大潛能。
首先,我要樹立一個信念——天下沒有笨的學生,學生的心靈都是美好的、善良的。我要毫不猶豫地愛我的學生,不管這個學生是誰,不管這個學生成績如何,不管這個學生長相如何、性格如何,我都要公平地,全心全意地愛他們。為什么呢?當我自己是一個學生的時候,我深知這種愛的力量對一個學生來說是多么的重要。我總是不愿意自己被老師忽視、遺忘,希望自己在班上、在老師面前表現一下自己,證明給大家看,我是多么的優秀。其實這種需要是每個學生的正常的心理需要,作為老師,是不能忽視這一點的。
我要毫不猶豫地愛我的工作,愛我的教學,如何去愛,這還是一個很值得我去思索探究學習的一個問題。當我是學生的時候,我常常會有討厭上課的經歷,這往往是因為我討厭這個老師。為什么會討厭呢?——上課枯燥呆板,布置大量作業、知識含量低、知識范圍窄、知識老化、不懂裝懂、架子大、單純的知識灌輸、教學方法單一、學生學習積極性低等,往往是這一類老師的共同特征。現代的老師,顯然不能這樣下去,作為受過現代教育的新一代老師,我要有現代的教學。
“我的`教學設計是否合理、完善,還有沒有更好的設計方案呢?其他老師又是怎樣設計的呢?哪一點是值得借鑒的呢?別人的為什么好呢?好在哪里?”“在課堂上如何有效地滲透積極的情感態度價值觀,讓學生有一個美味的精神享受?”“如果發生突發事件,我有什么應變措施呢?”……我都應該認有效地真對待,作好充分的思考與準備,顯然這一步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努力,但是這一步做的如何也直接關系到我的教學質量、教學效果。作好這一步,是至關重要的,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
課堂的時間,是我開始展示自己才識的時候了。所以我首先要在精神面貌上作好文章。當一個良好的精神面貌展現在學生面前,不僅給自己帶來信心,也可以鼓舞士氣。當我開始進入角色時,依據教學設計進行講學,那是必須的,但我不能死抱設計而不知靈活應變。我還要仔細的觀察我的學生,從他們的眼神、表情、聲音和動作,來判斷自己的課情況和學生的接受能力以及快速評價這是否與預期效果吻合。經過大腦的快速運轉之后,及時適當地調整我的教學設計。學生是否專心上課,精神狀態是否良好,直接影響到我的教學效果,所以,當學生士氣低迷時,我應怎樣鼓勵他們;當課堂氣氛沉悶時,我又應怎樣調動氣氛,讓大家活躍起來;當學生情緒高漲時,我又應怎樣正確引導他們;當學生提出了奇怪的問題,我又難以解答時,我又應該怎樣做;當我的教學設計與學生實際不吻合時,我又該如何改進;當個別同學故意搗亂時,我又應該怎樣做呢;當學生犯錯時,我又能否輕松有效地教育好這一學生;我應該怎樣提升我的人格魅力呢?……總之,我的課堂應該有一種協調、融洽、輕松、互動的氣氛,在這種氛圍下,給我自己、我的學生最大的空間——教學的、學習的、思考的、創造的、自由的——以達到一種共同的進步。
教師教育類書籍讀書心得體會 3
以前人們總認為:師德高不可攀,師德遙不可及。所謂的師德楷模大多是讓我們自愧不如和望而生厭的“苦行僧”,更談不上什么優美和陽光。讀過《修優美師德做陽光教師》后,才知道師德可攀,我們的教育實踐就是攀登的階梯。師德可及,它與我們的生活朝夕相伴。師德可為,它給我們創造的靈感、操作的智慧。師德可賞,它給我們心靈的感動、美的享受。
真正的師德更多的表現是植根于普通的、具體的、甚至是有些瑣碎的職業生活,能夠回答以人為本的顯現實生活世界的種種拷問。真正的師德尊重和張揚個性人格,充滿創造性。即使同為對學生的愛,在不同的老師那里,卻有不同的理解和表現:有對學生生命的尊重和關懷,有對學生過錯的寬容和理解,有對學生發展的責任和義務。好老師是形形色色的,他們的“好”以不同形式體現在職業生活的.不同領域。
正像前蘇聯一位著名美學家所說的那樣:付出與獲得平衡是最高的境界,稱之為“優美”,略高于則是“崇高”,付出大大高于獲得則成為不折不扣的“悲劇”。因為這其中有許多我們應該盡力避免的無謂和不必要的犧牲,過分弘揚和宣傳這樣的師德會讓老師們對師德望而卻步。只有優美的師德才是陽光的、親切的、有趣而有效的,因而也是充滿快樂的。
對我感受最深的一點是:我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師德修養,我要做一個陽光教師,我要以我的快樂去快樂我的學生,我要以我的陽光去陽光我的學生,我要以我的品德去影響學生的品德。
教師教育類書籍讀書心得體會 4
寒假期間,我認真研讀《教育新理念》、《給教師的一百條提議》兩本書。從這兩本書中,我認為普通教師能夠讀出人生道理,教育智慧;教育管理者能夠讀出管理理念、辦學方向;而思想者讀出的更是心靈的共鳴靈魂的回音。作為一名平凡的教師,這另本書讓我感動,更讓我深思。
一、用知識武裝自我
經過自學使我體會到作為個體的人必須要進行終身的學習,作為教師必須把教育看作是貫穿與人的整個一生與人的發展各個階段的持續不斷的過程。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學習新的理念,充實自己的頭腦,使自己的思想不斷地更新,與時代同步。知識經濟時代,學習將貫穿于人的一生之始終,可謂“活到老學到老”。學習不再僅是學生的專利,教育也不再僅是教師的特權。一個真正的終身教育、終身學習的時代也伴隨知識經濟時代同時降臨。教育必須正視現實,適應新時代的要求,使其形式靈活多樣,促進社會學習化、學習社會化。所以作為教師,最重要的是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創新,教師必須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學習和了解先進的教育理念,把那些教育理念內化為自己的思想。僅有如此,才能用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經過思想的內化來指導實踐;有了理念的更新,才能創造新的教育方法,適應學習時代的要求。
二、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孩子
以往有這樣一個故事,說某年輕人來到綠洲碰到一位老先生,年輕人便問:“那里如何”老人家反問說:“你的家鄉如何”年輕人回答:“糟透了!我很厭惡。”老人家之后說:“那你快走,那里同你的家鄉一樣糟。”之后又來了另一個青年問同樣的問題,老人家也同樣反問,青年回答說:“我的家鄉很好,我很想念家鄉的人、花、事物……”老人家便說:“那里也同樣好。”旁聽者覺得詫異,問老人家為何前后說法不一致呢老者說:“你要尋找什么你就會找到什么!”
的確,這個故事告訴大家:當你以欣賞的態度去看一件事,你便會看到許多優點;以批評的態度看,你便會看到無數缺點。反觀我們傳統的教育,多是為了分數的教育,從教師自我出發,而不真正是對幼兒這一主體人的教育,教師的抱怨也就“順理成章”了。而新課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為了每一位孩子的發展。我們的教育目標是培養幼兒全面發展(由于個體差異,絕對意義上的全面發展實際上是不可能的。我的理解是指孩子的發展能為個人所駕馭,孩子能夠從自己的興趣愛好出發,自由地從事多方面的活動,充分發展多方面的能力)。何況,“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優生”有缺點,“差生”也有閃光點,在我們教師心目中每個孩子都應是有天才的一面的。這就要求我們教師改變教育觀念,重新整合新型的師生關系,明確自己的主角定位——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欣賞者”。從這一角度出發,教師應當尊重幼兒合理的心理需求與個性差異,尊重他們的愛好與選擇,尊重他們的人格。同時,及時捕捉幼兒身上的“閃光點”,并予以贊揚,特別是對“差生”而言,一兩次別開生面的'欣賞不啻是沙漠里的綠洲,久旱的甘霖,這樣將會激發他們身上的潛能,讓孩子在充滿鼓勵與期待的沃土中成長,從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三、以問題為紐帶的教學
在《教育新理念》中,尤其使我感受最深的,是作者所提出“以問題為紐帶的教學”。書中闡述到“創造始于問題。要保護和發展學生的創造性,首先要保護和發展學生的問題意識,進行問題性教學。”美國學生帶著問題走進課堂,帶著更多的問題走出教室。“教師并不是以知識的傳授為目的,而是以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加深問題的深度、探求解決問題的方法,特別是構成自己對解決問題的獨立見解為目的。問題能力在于學生,能不能以問題貫穿教學在于教師。”目前,在農村課程改革的浪潮中,教師們也迷失了方向,把握不住了重點,一學期下來不明白讓孩子們學會了什么懂得了什么對自己教學產生了懷疑,不知從何處入手。這不由得引起人們深思的是,教育的真正功能究竟是什么在文中,袁教授給予了回答。他提出教育的真諦在于“將知識轉化為智慧,使禮貌積淀成人格”。其中包括兩層含義。其一:對教師而言,教會學生致知的方法,求知的渠道,學會確定知識和信息,要比教給學生現成的知識重要得多。因為知識本身是多變的,不斷更新的。其二:現代禮貌的成果并不能經過傳授內化成為人格,人格需要人格魅力的感召。那么,教師的教學行為直接影響到學生智慧、人格的構成與發展。這不由又落實到最根本的就是教師的教育理念,教師究竟應當教什么,怎樣教經過學習了袁教授的《教育新理念》對我們真的收獲不淺!
常讀書和常思考,使我勇于和善于對自己的教育教學作出嚴格的反省和內省,既要不憚于正視自己之短,努力探究補救途徑,更要擅于總結自己的或同行的成功經驗,從中提煉出可供借鑒的精華,為理論的突破夯實根基。愚人不才,笨鳥先飛,我愿把追求完美的教學藝術作為一種人生目標,把自己生命的浪花融入祖國的教育教學改革的大潮之中。
教師教育類書籍讀書心得體會 5
“我心目中的理想教師,是一個胸懷理想,充滿激情和詩意的教師。是一個自信、自強,不斷挑戰自己的教師。是一個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師。是一個非常尊重他的同事,非常尊重他的領導,非常善于調動幫助他成長的各方面因素的教師。是一個充滿愛心,受學生尊敬的教師。是一個關注人類命運,具有社會責任感的教師。是一個堅韌、剛強,不向挫折彎腰的教師。”——朱永新教授《我的理想教育》
教育不光是給孩子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一種積極的生活狀態,以積極的生存心境,積極的人生態度對待生活。
“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是新課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它是以學生的可持續發展為主體,以學生的個性發展為本位,以學生的創造性發展為本位。教育工作者在參與新課改的實踐中,運用自己的智慧和熱情,確立行動目標,迎接教育的挑戰。教育本身就是生活,教會學生熱愛學習,熱愛生活,關心社會,關心人類,關心生命。
一、學會贊美他人
工作中,總有那么一些人,他們意氣風發,通達灑脫,奮發向上。總有那么一些人,他們勤于學習,善于思考,踏實工作。總有那么一些人,他們樂于分享,肯于吃苦,勇于創新。總有那么一些人,他們,需懷若谷,默默奉獻。總有那么一些人,他們摯愛事業,深愛學生,精益求精。……我們本該贊美他們,我么也必須贊美他們!教育中,總有這樣一些畫面,學生的頑皮淘氣,教師寬容笑對,節之有法。總有這樣一些畫面,學生貪玩懶散,教師堅持笑對,培養習慣。總有這樣一些畫面,學生心靈受傷,教師真誠笑對,平等交流,撫平創傷,點燃信心,托起希望……總有這樣一些畫面讓我們感動,讓我們發自內心地為之贊美!學生年齡雖小,內心卻也是豐富、敏感的。他們更需要教師的贊美,需要教師發自肺腑的真誠贊美,愿學生在教師們的贊美中長大,愿老師們在贊美之中成熟、優秀。
二、學會把握機會
我們的教育工作它正在經理著一場前所未有的改革,作為一名教師,我們都深刻地體會到:老師越來越難做,壓力越來越大,面對擺在眼前的困難,你做怎樣的選擇呢?是退縮,還是前進?鄭杰為我們做了細致的分析:“如果我們退縮……我們將不僅放棄了人生難得的體驗,更是放棄了自己的生存權力。如果我們正視困難……每位教師都可以在解決困難中獲得自己意想不到的機會,你越是往前,你的機會就越多。”一個真正優秀的教師,其之所以會成為名師,都是將困難視為機會的,他不僅可以從困難中獲得事業的成功感,更從中發現了那個“偉大”自我,收獲了作為一個人的尊嚴。的確,只有將困難視為機會,才能從解決困難的過程中獲得事業的成功感。
三、學會利用時間
課堂高效益令學生喜歡,學生坐在教室里,其實是在投資,投資為了回報,每個學生投資一樣多的時間,可為什么這個班的學生學得很好,那個班卻很糟糕?因為效益不同,低效率的課堂總是枯燥乏味、浪費時間,而高效益的課堂總是受到大家的喜歡。學生喜歡高效益的課堂,家長歡迎高效益的課堂,教師也因課堂的'高效益而愉悅。學生枯坐教室,早已心飛天外,到頭來一無所獲,這就是浪費生命。金子般有限的童年、少年時光,隨著我們的課表,被一點點用蛀蟲爬滿。這本書讓我認識到了這一點。而要真正做到這一點,“從四十五分鐘里榨出油來”做短短課表的“守財奴”是我們必然的選擇。
某種意義上講,教育就是“心向著孩子”。我們要心向著孩子的快樂那么學校就成了孩子延續在家庭、父母之外的地方,他們自己流淌、享受著快樂,當然更需要學校這個快樂之地為他們創造快樂!
每一本書都是一個人精神財富,《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這本書確實值得一讀,尤其是從事教育的工作者們。從這本書中,普通教師可以回音。我是一名普通的教師,此書給予我很多的啟迪,也讓我深思。我相信,如果你也一起分享這本書,作為人,你是幸福的,作為教師,你是快樂的,作為你的學生,他們的生命也會非常精彩。以上只是我的幾點感想,其實書中的每條建議都帶給我不同的感受,我想我現在最應該做的是將這些教育智慧賦注于教育實踐中,努力成為一名成功而幸福的教師。總之,教師創新素養的提高是一個長期的、艱苦的過程,需要我們有正確的思想、執著的意志、進取的精神,在教育實踐中不斷探索,從而不斷提高。
教師教育類書籍讀書心得體會 6
最近閱讀了《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書,聽名字就讓人感覺到了暢快,教育確實需要點“自由”了。
細細地品讀了李希貴教師《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書,就被它深深的吸引了。參加工作時間不算長,經常會思考一些關于教育的問題,韓愈說的“傳道、授業、解惑也”,常常在耳旁響起,可時代發展到今日,教師不能只是“教書匠”,更應是心靈的“引路人”,“授人以魚,更應授人以漁”,諸如此類至理名言,更是隨處可見,可是,此刻的學生到底要的是怎樣的教育呢我也一向在思索著。
李希貴教師的《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書,用十分平實的語言向我們講述了一個一個他以往實踐過、經歷過的小故事。每一個故事都能讀出他對教育的獨特感悟和思考。
書中,李希貴教師一再強調,“教育其實很簡單:一腔真愛,一份寬容,如此而已。”“教育本來挺簡單,只是我們人為地把它搞復雜了。
把孩子們當作活生生的人來看待,讓學校里充滿民主、平等,讓教師、學生在學校里自由呼吸”,從而“到達心靈之花自由開放的生命田園”。“表揚學生要鋪張,批評學生要吝嗇。”多么樸實的語言,將教育這個讓人覺得漫無邊際的概念,用寥寥數言解釋的淋漓盡致,我不由的為李教師的觀點鼓掌。是啊,教育確實很簡單,一腔真愛,一份寬容。
反思幾年來的教育歷程,重新審視教育,我感覺教育應當像農民種莊稼一樣,春天播下一粒種子,缺少水份為它澆水,長滿雜草為它除草,遭遇病蟲害為它灑藥,缺少營養為它施肥,讓它能在一個健康的環境下一天一天長大,直到秋天收獲果實,這期間我們不能拔苗助長。
而我們在實施教育的時候,總是期望學生按照自己期望的方向生長,更期望他們在最短的時間內成熟,不斷地把自己的養分無私地輸送給他們,期望他們全部吸收并強壯起來。可是肥胖并不等于強壯,孩子們不必須會你給什么就吸收什么,他們總是挑自己喜愛的零食去吃,他們才不管有沒有營養,營養均衡,協調搭配的問題,只要口感好就行。
書中提出,教育的'本質是解放人—包括人的智力和心靈、思維和情感,而不是束縛人,壓抑人,限制人。
我們沒有挖掘學生的潛力,反而盡力把他們塑造成另一個我們。我們要所有的孩子都朝著同一個目標發展,把本來一個個鮮活的個體雕刻成千人一面的喪失個性的木偶,把本來豐富多彩的世界變成一個個塑像。
書中說教育無痕,有效的教育是把教育目的隱藏起來的教育,是不動聲色的教育。完美人性的塑造,并不需要什么高超的教育手法,融洽的氛圍,和諧的人際關系,成年人的善良、民主、寬容、仁愛,這一切,就是完美人性生長的最適宜的土壤,失去了它們,任何教育都將是徒勞的。
當一個孩子感受到來自成人世界充分尊重的時候,也就是他的自我教育、自我完善開始的時候,也就是一個人的心智自覺開啟的時候。一個孩子對一門課程的喜愛,有時并不是基于課程本身的什么價值,而很可能是些常常被我們忽略的十分微小的細節,當孩子從細微之處感受到了教師真誠的愛,當孩子同樣愛上了自己的教師,也就是孩子熱愛這門學科,熱愛學習的開始。
放開孩子的手腳吧,讓他們自己走路,也許他們能夠更快地奔跑起來!讓我們走出為了教育而教育的誤區。其實教育很簡單,一腔真愛,一份寬容。把簡單的事情天天做好,就是不簡單。
教師教育類書籍讀書心得體會 7
暑假期間,我閱讀了《做不抱怨的教師》一書,我感受頗深。一向以來,教師這一職業被認為是天底下最光輝的事業。可是隨著時代的發展,獨生子女是越來越多,家長對教師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這就無形之中給我們教師帶來壓力。所以我們教師要調節好自己的心態,對生活充滿信心,對工作有較好的滿意度,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這樣才能生活的簡單而充實。
抱怨產生不了任何喜悅,也不會讓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添姿加彩,反而會讓我們的負面情緒不斷疊加,從而產生更多的不快。教育是一種智慧,教師要具有育人的智慧。在我們的教育工作中,如果拋棄讓學生人人“燦爛”的想法,順應自然,那么孩子們的笑臉會不會更多些呢?就像有些教師,學生考了96分還是不夠,似乎僅有100分才能算優秀。我們教師總是不滿足于孩子的成績。就像有的學生上課稍不認真,一旦被教師抓住,立刻就會被批評一頓;下課跟同學有些小摩擦,又被認為是打架。其實冷靜下來,仔細想想,一堂課40分鐘,誰能保證什么小動作也不做。只要學生改正過來就行了。“很多時候,學生之間的小摩擦,也不那么緊要。”這正如自然萬物的生長一樣,在摩擦的過程中,學會了與他人相處的藝術。所以,我們教師讓學生在摩擦中學會生存,在摩擦中成長,這是一種自然選擇的過程,而在此過程中,我們教師不必代勞。
我們教師經常也會抱怨:此刻的孩子怎樣那么不聽話?怎樣那么坐不住?怎樣那么難教?怎樣那么不愛學習?家長怎樣也不管管?其實,冷靜想想,可能是我們教師有些小題大做了,上課思想開小差,我們提醒一下就行了;和同學鬧矛盾,告訴他們要友好相處,不能太沖動。其實轉臉他們也就忘了所有的矛盾了。有的同學作業沒做齊,可能確實是家里有事,給耽誤了,也只是偶爾沒有完成。有的同學考試沒考好,因為他就只能考成那樣,也就那水平,他已經盡力了。當應對學生的`問題時,我們教師要試著相信自己的學生,試著控制自己的情緒,這樣一來,不但問題能迎刃而解,師生雙方都學會了好多道理。
有的事情,我覺得只要跟孩子好好說說就行了。畢竟沒有不犯錯的孩子,關鍵是他不要放棄學習,繼續努力,我們沒必要嚴加管教,另眼看待,不能帶著有色眼鏡看學生,對學生要多加鼓勵,少些批評,鼓勵他們。
每個孩子成長階段的需要不盡相同,懵懂無知的時候要明白灌輸引導;漸漸長大些便要放手;等他完全獨立了還有鞭策鼓勵。愛不是只用單一的方式一路貫徹到底,愛是講層次的。只要善于引導,靈活多樣的使用教育方法,對癥下藥,天才可能就出現我們的手中。我們應當更用心的去教學生,去感受學生。去感受生活帶給我們的另一份財富。如果用心,是能夠教給學生很多東西的,不僅僅是學科知識!學生成不了博士不要緊,使他們成為一個有用的人,對社會有貢獻的人意義更大一些!我們給學生期望,他們就成為我們的期望了。你是笑著應對自己的期望呢,還是苦著應對自己的期望呢?笑著應對期望,期望會越來越多,你會找到越來越多的歡樂!生活就是一面鏡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時時注意,堅持歡樂的心境,做個陽光教師。用一顆寬容的心對待每一個孩子!
教師教育類書籍讀書心得體會 8
我有幸讀了《學學孔子怎樣當教師》這本書,深受啟發,真是受益匪淺。只感覺自己教學的心旅又多了一份堅定和從容。讀完此書,如沐春風,豁然開朗。做教師若不學孔子乃是一種缺憾。孔子不僅僅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政治理論家,并且是我國古代的教育家,曾被評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他所積累的豐富教學經驗,構成的博大精深、獨具風采的教育思想,是我國傳統教育思想中的`寶貴遺產。
孔子的教育思想十分廣泛而全面:從教育理念到治學理念,從治學原則到教學目的,從教學態度到教學方法,從教師修養到教育手段,構成一套他獨創的、完整的教育思想體系。這是我們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教育思想源泉。
經過讀《學學孔子怎樣當教師》這本書,我覺得在今后生活、教學工作中應當像孔子一樣誠實守信、以身作則、像孔子一樣約之以禮、重視自省、做到終身學習、不斷進取。像孔子一樣誨人不倦,對待學生一視同仁,關愛每一位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運用啟發式教學,讓學生自主學習。像孔子一樣學思并重,因材施教。像孔子一樣教學相長、重視實踐,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學生正確的思想觀念,科學的思維方式,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審美情趣和進取的人生態度,讓學生在簡便愉快的學習中學到知識,使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
總之,孔子的教育思想是值得我們學習的。我們取其精華融于現代教育的實踐中,這是保證我們的教育,特別是教育健康、持續發展的寶貴財富。
教師教育類書籍讀書心得體會 9
王曉春教師的著作《今日怎樣當教師》一書中有100個教育案例,都是出自中小學學校,然而卻關系到我們所有教育戰線上的教師們對教師這個職業的理解。
今日,我們應當怎樣當教師書中一言以蔽之:光有良好的師德是不夠的,光活力燃燒是不行的,還要有科學的思維方式,真正的專業水平。教師是使人類和自己都會變得更加完美的光輝職業。教師以其創造性的勞動去實現自己的生命價值,并在創造性的勞動中,享受因過程本身而帶來的自身生命力煥發的歡樂。教師在為事業奉獻的過程中,其生命和才智也不斷獲得更新和發展。教師在為孩子操勞的過程中,也享受著教育的歡樂和幸福。那今日,我們應當怎樣做一名好教師呢
一、愛崗敬業無私奉獻
我們一向認為:沒有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精神,就不可能成為一名好教師,也決不可能為人民的教育事業創造成績,做出貢獻。我選擇教師這一職業,是因為我們崇拜蠟燭精神——他燃燒了自己卻照亮了別人。同時我們堅信自己的選擇,無怨無悔。我想,僅有當我們對事業注入深厚的感情時才能在教育的過程中得到內心極大的充實和滿足,甚至能夠以苦為樂,以苦為趣,到達物我兩忘,醉迷其中的"孔顏之樂"的境地。做一名教師既是我們對人生事業的追求,也是自己人生價值的體現。我們想要體現自己的價值就必須愛崗敬業,無私奉獻,干出事業,干出成績。
我任教的班級部分學生寄宿,對于寄宿在校的學生,學校就是他的家。當臨時班主任的日子里,白天給他們上課,晚上有時要留在學校里陪伴著他們,可自己的孩子托付給外公外婆管。氣溫驟冷,提醒學生“多穿一件衣服”身體不舒服,提醒學生“按時服藥”,打球出汗了,提醒學生“趕緊擦擦洗洗把濕衣服換了”,直至再三叮囑:吃飯前必須要把手洗干凈。為了工作,為了學生的成長,我在工作與休息、工作與家務的天平上,對于前者,加重了砝碼,全身心地投入,這是我的追求。作為一名教師,我只能用我的無私,奉獻給學生一份歡樂,奉獻給學校一份榮譽,奉獻給社會一份熱誠。教育是事業,事業的意義在于獻身;教育是科學,科學的價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藝術,藝術的生命在于創新。”樂于奉獻、勤于探索、勇于創新是新世紀優秀教師的必備品性,三者缺一不可。
二、熱愛學生,誨人不倦
很喜歡一首歌中唱的:“愛是人類最美的語言,愛是正大無私的奉獻。”我總是在想,是不是就像雞媽媽愛小雞一樣,愛學舌功能也成了我們教師的一種本能,并且又正是這種愛,才得以使我們每一天能滿腔熱情地迎接他們,無怨無悔地教育他們。20年的教學經歷,我們全力營造一種熱情洋溢的教育環境,以和藹可親的教態,關切溫暖的語言,溫柔親和的目光組織教學。由只提要求到多給關懷,由一味指責到千方百計讓學生品嘗成功。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把信任和期待目光灑向每個職專學生,把關愛傾注于整個教學過程之中。用愛贏得每一位學生的信賴。愛,包容了教師工作的所有內涵。“金鳳凰”可愛,“丑小鴨”更需要陽光,多給職業學校學生一份愛心、一聲贊美、一個微笑,竭力尋找他們的優點,出自真心地贊揚,去鼓勵,為他們供給更多體驗成功的機會,讓他們揚起自信的風帆。相信“丑小鴨”必須會變成美麗的“白天鵝”。
三、以身作則為人師表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僅要教書,更重要的是育人,育人者必先行為示范,為人師表。教師的言行對學舌功能的思想、行為和品質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來說具有示范性。身教重于言教,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起身不正,雖令不從。”教師是生活在學生中間的,教師的言行舉止都是廣大學生看得見的,所以我平時能嚴于律己,處處檢點。僅有這樣,才能有力地說服學生,感染學生、熏陶學生,收到好的教育效果。
要當好教師,要有科學的思維方式。在工作中,對待問題要多問“為什么”,學會理性的思考進行分析。教師們,讓我們簡便上陣,用智慧教出趣味,用新觀念育出不一樣的人才,歡樂地生活,歡樂地工作,做一個享受教育的陽光教師吧!
今日,我們做教師,在于愛崗敬業,無私奉獻;今日,我們做教師,在于熱愛學生,誨人不倦;今日,我們做教師,在于以身作則,為人師表。
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崇高的職業。但愿被稱為"人類靈魂工程師"的所有教育者,都以無私奉獻的精神去感染人;以淵博的知識去培育人;以真誠的愛心去溫暖人;以高尚的師德去影響人;以優秀的成果去鼓舞人;以充實的人格去塑造人。辛勤耕耘,默默奉獻,讓完美的人生在教育事業這面火紅的旗幟下熠熠生輝。
教師教育類書籍讀書心得體會 10
讀書,就一個人而言,正如莎士比亞的詩:“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
《教育智慧從哪里來》這本書,雖然是教育類書籍,卻不同于以往我們常見的那種書卷氣,案例分析式講評,幾乎可以涵蓋一線老師平時教育中的所有常見問題,具有實踐性可操作性。更重要的是,這本書給我一種思想的啟迪:教師在教育中出了問題是因為沒有尋根求源,而當了情緒的奴隸,使自己的工作陷入非智慧的體力化;學生出了問題,也是因為教師不夠了解孩子的原因,不僅要了解孩子的成長史、家庭教育,重要的是了解孩子喜歡什么、害怕什么;師生關系是最為微妙的,遠近皆有度,遠近皆因情緒而產生不同的學問;教師與家長的關系在現實并不理想,這就指導我們有很大的必要性要花精力指導家長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在教育的源頭疏堵漏洞,這是使自己的工作趨于輕松的必由之路;管理孩子不如引導孩子學會自我管理……
有人說:“讀一本好書,就是和一個品德高尚的人對話。”這話一點不假,《教育智慧從哪里來》這本書就是一本好書,讀了書中的那一個個案例,及王曉春老師的精辟點評,受益匪淺。這本書讓我明白了,身為教育者,全身心地去愛學生固然重要,但教育智慧不可少。只有既有愛心,又具有教育智慧,才能更有效的教書育人。
愛究竟是什么?它像空氣一樣,每天都在我們身邊,但又因為它無影無形,往往又很容易被我們忽略。但我們的`生活中不能缺少它,它的意義已經融入我們的生命。而面對我們的教育,愛應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愛的教育》中有這樣一段話:“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如果我們對學生的愛是無私的,沒有功利性的,老師對學生的鼓勵,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甚至是一個無意的微笑,讓孩子在輕松、和諧的氛圍中感受愛,并把這種美好的感受帶給更多更多的人。
“智慧與愛心同等重要”這是王曉春老師點評案例1的標題。是啊,對學生每個老師都傾注了愛,但愛不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在我們的身邊,這種現象數不勝數。學生病了,老師上門探望,課落下了,利用業余時間補;校內跌了,碰了,小心呵護,及時與家長聯系。但結果不一定如你所想,可能會令其家長感動,令周圍的同仁稱贊。但有時真不能讓學生從根本上改變。我想,收效不明顯的原因主要是我的教育智慧還不夠,沒有能解決他真正的心理問題,客觀的家庭問題等。
學生之間打打鬧鬧,斗嘴絆腳,我總認為是小兒科的事,所以總是用很簡單的談話和互相道歉來解決。卻很少會想到去找找發生矛盾的真正原因,是它自身的,還是和家庭環境有關。王老師告訴我們,學一點心理學,走進一點學生,花一點耐心,這樣我們的收獲會讓我們驚喜。
如何走進孩子的世界,我在書上看到這樣一個詞——換位思考。并不陌生,卻有那么陌生。它喚醒了我沉睡的心靈,讓我豁然開朗,使我不斷設想:假如我是孩子,我最需要的是什么?假如是我的孩子,我會怎么做?換位思考使我明白: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寬容,多一些耐心和等待,就會多一種教育的方法,就會讓自己讓學生多一份快樂。換位思考讓我不知不覺地走進孩子的心靈,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感受他們細膩、透明、五彩的童心,換位思考成了我和孩子們零距離溝通的一條無障礙通道。
“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面對一個個活生生的孩子,應當把陽光灑在他們每一個人的心田,要化更多的心思去了解他們、研究他們。”一語道出我們班主任比別人更要用心,不僅對每一個學生用心,要用心關注“優秀生”、“灰色兒童”、“潛能生”,慧眼識金,挖掘每一個學生的潛能助其自主成長。做教師的千萬不能用一成不變的眼光看待學生,每個學生都是“變數”,在發展,在變化,教師對他們投入細致的感情,加溫到一定程度,他們會成長,會進步。
每個學生都有被人賞識的渴望,都希望得到別人的贊揚,我們要善于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多給他們一些寬容和鼓勵,多給他們一些關注,最大限度地為他們創造表現的機會。
教師教育類書籍讀書心得體會 11
“寬容與賞識讓教育更美麗愛心與智慧讓教育走的更遠”。
在一次特殊的機會下,使我有幸讀了《美麗的教育》一書,并且深深愛上了它。該書是一名教育專家、特級教師、全國優秀班主任孫浦遠老師所著。孫浦遠老師用43年的心血與智慧灑在了教育這塊土地上,其態度之嚴謹、功夫之深厚,《美麗的教育》是她一生的教學生涯的真實寫照,寫出了栩栩如生、紛繁多樣的兒童現實生活,是一部生動形象的小學心理學和教育學,讀了使我受益匪淺。
作為一個年輕的班主任,我在教育教學工作中,遇到了許多困惑,看了《美麗的教育》一書后,我吸取了許多教學與經驗,掌握了許多好的班主任工作方法,它是我的良師又是我的益友,對我的班級工作管理起到了及時有效的作用。一個個班主任工作案例,傳達著孫浦遠老師以愛為主題的教育思想,傳播著她從愛入手的教育理念。“要做一個有愛心的教師。”這是我讀后感觸最深的一點。一個班級能否形成堅強而和諧的集體,是班主任工作的成敗的試金石。教育家馬卡連柯說:“教育了集體,團結了集體,加強了集體,以后,集體自身就成為很大的教育力量了。”如果把孫浦遠老師的經驗歸結為一點,就是培養了一個好的班集體,讓集體成為每個學生快樂成長的搖籃。
從《美麗的教育》眾多案例中,我學到了兩大法寶:
一、注意欣賞和贊揚孩子的優點。
有時候,我們老師常會好心辦壞事,造成這種情況其實還是我們工作的不細致,想的不周全。鼓勵孩子的方法有很多種,尤其是對行為偏差生上的鼓勵老師更應該多想想辦法,多從這些孩子的角度來考慮,帶著一些寬容的心態去面對這些孩子。不能用一把尺子去丈量所有的孩子。不妨多動動腦筋,想一些既有效又能讓孩子、家長都能接受的`好辦法。聰明的人其實就是善于思考的人,他們往往有良好的思維方式,思維方式對于一個教師太重要了。
由于教師面對的是學生,是孩子。老師在孩子們面前有年齡優勢、經驗優勢、知識優勢、權力優勢,所以面對很多問題時省卻了思考。于是思維定勢就影響了教師的創造性思維。所以,我們應先改變自己的思維,不斷更新教育理念,改變積淀在頭腦中的陳舊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努力使自己成為聰明的教師,做一個懂得欣賞、善于贊揚的教師。
二、學會寬容學生,讓學生在快樂中成長。
書中一個個案例解開了深藏在我心中的困惑。我曾因為學生的問題而煩惱,我也曾因為學生的調皮而頭疼,然而這一切都是教育過程中必須面臨的正常問題,不要讓自己的煩惱擴大,讓我們坦然去面對。因為學生的生命存在著差異,我們不是要所有的孩子都長得一樣高、一樣強壯、一樣美麗,而是與學生的原有基礎相比,讓每個學生的生命有所發展,而老師應該引領著我們的孩子體會自己的發展,教會學生懂得生活,擁有健康的心理和體魄,擁有積極向上的心態,擁有生活、求知的能力。孫老師的話無疑為身處“迷茫”中的我找到了方向,看到了希望和未來。就像孫老師說的一樣,踏踏實實上好每一堂課,認認真真對待每一次談心,開開心心組織每一次活動,我們高興,學生也快樂。
《美麗的教育》表達樸實、詩意、形象而充滿激情,她擅長把理性的思考傾注于可讀性較強的教育案例中,在一個個曲折動人的故事里,作者的教育思想、教育機智、教育技巧、教育情感全都融會其中,發人深省,撼人心魄。對于像我這樣的年輕教師來說,真可謂是思想的好向導,前進的指明燈。我想我會積極的樂于請教,勇于思考,廣于閱讀,善于積累,勤于寫作,努力去理解厚積薄發的深刻含義。我也認為只要今天的我比昨天有進步,長此以往,必然將越來越好,從而盡可能達到自己所可以達到的最好程度,做一個聰明的教師,同時也就為教育事業做了自己最大的貢獻。
教師教育類書籍讀書心得體會 12
新教育行動在全國如火如荼的開展,我們也積極的參與其中。又一次的讀了《新教育》這本教育典著,又一次的豁然開朗,又一次的被深深的震撼。
再一次的重讀《新教育》,這一次對它的理念“過一種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這也燃起我對教育的新的期望。教育也可以是幸福的`、完整的。這句話,不只說我們教師要過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學生也應該是幸福的。
這本書中我最欣賞的一句話是:行動就有收獲。朱永新教授說的是,只要你去做,你就能行;只要你去做你就會成功。是的,在人生的漫漫長河中,我們總是想要的、希望的很多,而實現的卻很少。原因有很多種,自身的惰性,是最重要的是,沒有去行動,沒有去堅持。我們不需要華而不實的話語,我們不需要夸夸其談的口號,我們只需要踏踏實實的去做、去行動,就一定會有所收獲。
而整本書里,我感受最深的是沒有教師的幸福,就不會有快樂的學生。教師是教育活動的支撐點,一切為了教師,為了教師的一切。讓教師和學生在教育過程中共同成長,共同發展進步。讓教師和學生一樣,也能享受教育的幸福感和愉悅感。我們校長也常說,一個學校發展的最最核心的的東西就是教師用自己的專業發展帶動學校的發展,進而去影響學生的成長。那就很清楚了,如果沒有教師的成長,也就不會有學生的成長;沒有教師的快樂就不會有學生的快樂。教師不快樂,他就沒有激情去擁抱他的教育生活,那么幸福的教育生活從何而來?
一個人精神發育史就是一個人的閱讀史。閱讀讓我們精神起來!因此我們教師應該把閱讀當成一個自己的習慣,就像每天起床、吃飯一樣,每天讀每天都有收獲。在收獲中成長,在收獲中快樂,自己快樂,孩子們也就快樂了。
朱永新教授還說過:“只有追求理想,超越自己,才能培養積極的態度,真正的讓教師、學生和學校一起成長。每個老師都應該有自己的夢,都應該給自己一種挑戰自己的勇氣,一種超越的精神。這樣每一個老師、每一位學生都要成功、都會成功。
為師者,不斷提高自己,用心閱讀,用心成長,用心總結。讓我們在新教育這條路上,越走越堅定,越走越平坦。
教師教育類書籍讀書心得體會 13
初讀《教育有悟》感覺是一本再普通不過的書籍了,這本書是由95篇教育隨筆組成的,里面描述的都是工作在教育一線的教師們所記錄的發生在教師和孩子們之間或發生在孩子們自己之間的小事,同時也是一些瑣細得不能再瑣細的事件,如學生考試作弊、新生點名、教師板書、課堂上表揚……故事中一幕幕場景,有些我們多么熟悉的,甚至是自己親身經歷。或許你會覺得這樣的書記錄的`事太平凡,但細想,教育,不就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瑣碎繁雜嗎?不就是日復一日的雞毛蒜皮嗎?
這本書分五個板塊,其中第一章節告訴我們,教師不僅僅是教育者,也是受教育者。因為學生作為教師的教育對象,其一言一行都會形成反饋,從而使教師從中學習、體悟,不斷調整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學行為,從而使整個教育成為一個雙向動態過程。而其中的第三章節是關于針對后進生一些教育的機制,它告誡我們只要目中有人,就沒有后進生。“后進生”不等于“后進人”,事實甚至相反,教師們只要把“學生”當成“人”,就不會再有“后進生”了。因為教育的奇跡在于:教師之光,能使遠遠近近的心都披上絢麗。
書中所寫,沒有驚天動地的大事,沒有抽象的理論,有的只是生動的教育故事以及故事中蘊含的思考。內容鮮活而真實,文筆樸素而流暢。樸實的文字中包含著真摯的情感,讀著讀著,我被故事內容所吸引和感動,這更引起了我深深的思索。
它猶如一面鏡子,折射出我們日常教育教學中存在的諸多不足:你差遣你的學生為你做私事了嗎?哪怕只是舉手之勞;你注意批評學生的方式了嗎?哪怕只是換個談話場所;你尊重學生的“雜念”嗎?哪怕它有時會擾亂課堂;你能耐心傾聽學生的辯解嗎?哪怕他確實有錯……
它又如一位指點迷津的導師,為我們解決工作中的各種困惑而指明方向:它告訴我們如何激發中間生的學習熱情;它告訴我們如何讓班干部樂于奉獻而毫無怨言;它告訴我們愛得不恰當也會造成傷害;它告訴我們什么是寬容的魅力……
感謝這些教育的有心人。他們讓我們更多的教師分享了他們的成功的經驗與體會,讓我們靜靜地吸吮“名師”們帶給我們的精神食糧,讓我們明白如何使用一個微笑,一句稱贊,一個親切的動作,如何用愛溫暖學生,亮麗自己!
教師教育類書籍讀書心得體會 14
第一次接觸華東師范大學郭思樂教授的《教育走向生本》這本書是在灌南交流學習期間。還記得是在去年10月份,灌南縣六塘小學教科室相帆主任榮膺灌南縣教育科研先進個人稱號,縣教育局為了勉勵大家,特選贈了幾本具有紀念價值的教育專著作為獎品。而《教育走向生本》就是其中的一本。隨后,相主任就在每周舉行的“主題分享”活動中,將這本書推薦給了學校的每一位教師,從而,在六小校園內掀起了一股研讀“生本”,踐行“生本”的改革熱潮。
現如今,我縣教育局也將郭思樂教授的《教育走向生本》列為我縣教師今年上半年的必讀書目,足見這本書的教育指導意義非同一般了。
郭教授在書中的上篇的引子中介紹到,他是通過以一個低年級成功的教育實驗改革實驗,作為引發思辨的源點,真實生動地闡述了生本教育體系。生本教育體系似乎開創了新的教育思路即讓學生處在真正自主的狀態中,學生的潛能得到激發,學生的天性得到發展,學生的收獲像鮮花怒放。“我們把這樣的依靠學生,為學生設計的教育和教學,稱為生本教育體系。”隨后,提出了“各個年級都行嗎?”迫切疑問,繼而通過大量的,真實的,鮮活的案例佐證這樣的觀點“只要保持生本狀態,只要不斷開發學生的認知能力而不是封閉它,只要始終保持情境的適度挑戰性,只要讓學生有適合其年齡特征的舞臺,只要永遠使學習帶有與他們個體相聯系的意義,在他們所認識到的越來越多的事物的'比較和啟發之下,他們的求知和表現的要求就會更為強烈。”
生本教育實驗的目的是要讓兒童取得真正意義上的主體地位,最大限度地依靠兒童的內部自然來進行教育或教學。筆者認為,生本,生本,即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的可持續性發展為根本,以學生的自我教育為根本,以充分發掘學生潛能為根本,以強力保持學生追求的天性為根本。生本教育理念的提出是對現行教育的深刻反思,是對人性回歸的深切呼喚,郭教授作為“生本理念“的吶喊者,倡導者以及踐行者,很是關注現行教育是否能夠依據“人”自身發展的規律進行教育教學,他顯然是教育改革征程中標桿,是夸美紐斯在《大教學論》中的“教育理想”的追隨者:找一種教育方法,使教師因此可以少教,但學生可以多學;使學校因此可以少些喧鬧、厭惡和無益的勞苦,獨具閑暇、快樂及堅實的進步”。
教師教育類書籍讀書心得體會 15
《教育中的建構主義》是一系列有關建構主義研討的論文集。建構主義研究領域11位國際著名學者在1990年1月17日至4月13日期間參加了一系列研討會,研討會上出現了六種似乎是核心的建構主義新范式,它們是:社會建構主義、激進建構主義、社會建構論、信息加工建主義、控制論系統觀、對待中介行為的社會文化觀點。為了讓各種不一樣觀點得到充分的討論并就異同的學者共同體中達成共識,斯特費教授經過爭取額外資金于1992年2月19-23日,又召開了題為《教育中的新認識論》研討會。這本書就是當時的一些觀點的匯總。書本一方面向我們勾畫出了建構主義不一樣范式的構成淵源、特點、特長以及他們對不一樣學科領域的影響和貢獻,另一方面也為們描繪了建構主義各個范式間的網絡關系。
20世紀上半世紀,行為主義在教育領域當中占主導地位。在行為主義眼中,知識只是反映外部世界的客觀表現。他忽略了人的能動性,以及巨大的主動性。這個時代的心理學家們根據“刺激—反應”論,認為“學習是反映的強化”。根據這一理論,教師的任務只需要把知識傳授給學生就行了,學生只是知識的被動理解者。所以,最好的教學方法就是以知識傳授為目的的講座和課文閱讀。
20世紀上半葉,行為主義占據著教育理論的舞臺。在行為主義者眼中,知識是外部客觀世界的被動反映。這種知識觀最大的問題在于它忽略了世界的無限復雜性以及作為認識主體的人所具有的巨大能動性。心理學家依據實驗室中對動物學習行為的研究提出了“學習是反映的強化”這一在當時占主導地位的學習觀。根據這一學習觀,教師應當具有豐富的知識,而學生則是一個空的容器,知識就像物品一樣是能夠由教師傳遞給學生的。所以,最好的教學方法就是以知識傳授為目的的'講座和課文的閱讀。
而建構主義則認為學習者是在個體的學習中,根據已有的經驗,建構自己的知識體系。建構主義其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亞杰(J.Piaget)。皮亞杰認為,兒童是在與周圍環境相互作用的過程中,逐步建構起關于外部世界的知識,從而使自身認知結構得到發展。
建構學習理論應用到教學當中,給我們國內的教學有幾點啟示,啟示如下:
啟示一:我們應當應用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在建構課堂教學當中,不僅僅要注重學生主動建構知識的過程,同時也要注重學生知識的構成的社會情境建構過程,創立新的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果。
啟示二:在課堂的教學當中,教師或者學習的引導者注意搭建腳手架,創設情境,讓學生在實際的情境當中學習,學生經過主觀的知識和客觀知識的相互循環滲透,內化,提升為新的知識和理解。
教師教育類書籍讀書心得體會 16
通過讀《體育教師教育》這本書,我深深得體會到,在教學中應當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讓孩子們在玩中學、玩中練,通過促進身心和諧發展來達到體育鍛煉目標。讓學生可以體驗到上體育課的樂趣,這不僅能充分發揮體育教學的教學思想,而且能使學生的體育學習變得親切、自由和歡悅。
體育教學應根據學校的場地設施、師資等實際情況,盡可能多地安排學生選擇的運動項目開闊學生的眼界。在體育教學中,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掌握一些運動技能,從而激發學生對體育鍛煉的熱情,讓學生參與到體育鍛煉和競賽活動中去,在體育實踐中感受到體育活動帶來的快樂和享受,使學生懂得體育活動要按照人體生理的基本規律,根據年齡、性別、體質等方面來進行體育鍛煉促進學生的終身體育鍛煉意識和能力。
課外活動是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重要途徑之一。在課外活動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適宜的運動項目合理安排運動量運用“全面、經常、漸進”的體育鍛煉原則讓學生參加到體育活動的設計和決策中提高學生的終身體育鍛煉意識和能力。
教師教育類書籍讀書心得體會 17
暑假,學校分給每位老師一本書,我讀的書是《在與眾不同的教室里》。下面是我讀此書的心得體會:
此書介紹了8位美國當代名師的精神檔案,他們工作起來都是兢兢業業,全身心投入工作,并且,每位名師都有各自的風格,8位名師的故事,深深打動了我,他們有用不完的智慧和驚人的創造力,為他們各自的教育教學工作默默奉獻自己的青春。這8位名師中,讓我感受最深的當數號稱“美國最好的老師”萊福。艾斯奎斯。
當一名教師傾其精力、美德與創造力時,他能為學生做什么?如果知道美國傳奇教師萊福。艾斯奎斯的故事,你就有了答案。在美國眾多的名師中,很難有人如萊福。艾斯奎斯一般給人震撼與驚嘆——他在同一所學校聽同一間教室,年復一年地教同一個年齡段學生長達20多年,獲得的榮譽不計其數,給他提供捐助的人也不計其數。他就是一個人在最小的空間里創造出最大的奇跡的名師。
他每天工作12小時,除了完成學校規定的課程外,他還主動教學生高等數學,讓學生閱讀原版文學名著,給學生排練《莎士比亞》戲劇,甚至在課間教學生彈吉他、打籃球和棒球!他總是把一天的時間安排得滿滿的。
這讓我想起了我們學校的行政老師,他們的工作是非常繁忙的,往往是不分8小時工作時段的,8小時之外,他們同樣做著學校里的千頭萬緒的事情。寒暑假和雙休日對老師們來說是最好的休息時間,可是對他們來說,卻是最好的干工作的時間。我在暑假,經常來學校鍛煉身體,看到學校行政和部分老師,幾乎是天天來校工作,尤其是我們的陳校長,在暑假里他是每天必到的.,每天都有干不完的工作,而且他是來得早,回得晚。真的是超強付出,同書里的美國名師萊福。艾斯奎斯是一樣的!學校行政這么超付出的工作電影,他們不分時間的默默付出,是為了學校的明天更美好,為了保證開學后教師能更好地開展教育教學工作、為了學生在新學期里能更好地學習與成長。他們是我們廣大教師學習的好榜樣,我想,在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如果能有超強的付出,有這種爭分奪秒的時間觀,我們肯定能做出更多的成績來的。正如艾斯奎斯所說的“成功無捷徑”、“卓越不是輕而易舉就能實現的”。
艾斯奎斯曾經“頭發著火還在教”!在一堂化學課上,一個學生點不著酒精燈,其它同學都要求進行下一步實驗,艾斯奎斯不想把她落下,親自幫她點,但無意中把自己的頭發給點燃了,要不是孩子們叫了起來,艾斯奎斯還不知道。他說,“雖然這樣很可笑,但我真的認為,作為一名教師,我的大方向是對的——孩子們是你唯一操心的,其他任何事都必須忽略。”這讓我更進一步明白了做教師的`意義,教師要真正熱愛你的學生,就作文要全心全意地為學生服務,要放下教師的架子,而不是走過場,假惺惺地說要幫學生,心里卻不太情愿。我們只有源自內心地幫助學生,努力達到象艾斯奎斯這樣的境界,這樣,我們將會是真正全心全意地為學生服務的,也會成為一名極其優秀的、學生都喜愛的好老師。
艾斯奎斯說:“在小學階段,對兒童發展最關鍵的因素是各年級的教師”,因為他們在小學階段跟老師相處的時間是最多的,甚至超過了家長。所以,為了兒童最好地成長,我們當教師的,就應起著最好的、最關鍵的作用。教師應該提升自身素質,同時要加強職業操守,全身心地工作,發揮各自的崗位作用,為教育事業多多奉獻出自身力量。
教師教育類書籍讀書心得體會 18
讀了《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一書,雖然是由被翻譯成中文的,在此過程中難免變得晦澀難懂了許多,或許從某種角度而言較低了可讀性,但是仍然震撼心靈,畢竟是一本優秀的書籍。關于教與學,一直以來都是大家一直探索的問題,而在這里,帕克.帕爾默比任何人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使我受益匪淺。無論對于課堂教師和教育者還是其他崗位的人,這本書都代領我們進入了一個新的領域。
這本書帶領我進行了一次激動人心的、深刻的精神之旅。人們出于情感的原因選擇教師這個職業,他們深愛著自己的學生和課程。但是,教學上的種種要求卻常常使得許多教師感到激情消退以致于無力教學。我們能不能也像一些優秀的老師那樣,把愛獻給孩子們,用心來教,為我們的教學注入鮮活的情感?
在本書中,帕爾默帶領著重新把教師職業和學生結合起來的旅程,它重新激發教師從事這份特別艱苦和重要的工作的熱情。“這本書建立在一個簡單的前提之上:良好的.教學不在于教學技巧的純熟,真正好的教學源于教師正直、誠實的優秀品質。”盡管表現形式不一,但是優秀教師都有這樣一個特點:他們完全沉浸在課堂上,和學生作深層次的交流。他們能編織一個復雜的網,這張網聯結著學生、課程以及他們自己。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學會為他們自己編織出一個世界。這張網以及它所包含的種種聯系超越了技巧和方法,存在于教師的內心中。教師的內心包含著知識、情感、精神和意志。
《教學勇氣》震撼我的還有它對恐懼文化的詮釋。和作者所言相似,作為教師,我們每個人都免不了恐懼:恐懼教學效率的不盡如人意,恐懼家長、社會對教師的高要求,恐懼絢爛的教育理想之花與現實之間還存在那么大的差距……因為恐懼,繼而便拼命地尋找改變的源頭活水,一而再,再而三,不斷地拼搏、抗爭、奮斗,終于,有了小小的收獲,然成功的喜悅尚未遍及全身,便發現自己早已因此疲憊不堪,只不過成功之前是處于高度興奮狀態而未覺著累而已;倘若拼搏、抗爭、奮斗失敗,那更懊惱不已,覺著自己沒有功勞連苦勞也忽略不計了。于是忍不住感嘆:人是多么渺小,以人個體之柔弱真的根本無法和那些看不見的、又無處不在的力量抗衡。感嘆過后,很多人會選擇再戰,當然也有人會選擇逃避,喪失斗志,從此消沉。
《教學勇氣》這本書就像陳年釀酒,是越讀越香醇。這也是一本具有開創性的書,能帶領教育者們,對教學生涯進行永無止境的探索。
這本書適合這些教師:他們體驗過快樂和痛苦的時日,而且其痛苦時日承受的煎熬僅僅源自其所愛;本書適合這些教師:他們不愿意把自己的心腸變硬,因為他們熱愛學生、熱愛學習、熱愛教學生涯。”教師、和教師相關的人,以及任何關心教育的人都應該讀這本書。
教師教育類書籍讀書心得體會 19
寒假中,我認真拜讀了王曉春老師的著作《今天怎樣當教師》,雖然書中的100個教育案例都是出自中小學校園,然而卻關系到所有教育戰線上的教師們對教師這個職業的理解。今天,我們應該怎么當教師?書中一言以蔽之:光有良好的師德是不夠的,光激情燃燒是不行的,還要有科學的思維方式,真正的專業水平。
要當好教師,要有科學的思維方式。在工作中,對待問題要多問“為什么”,學會理性的思考進行分析。下面對書中的一則案例發表自己的感觸:下面對書中的一則關于教師的愛的案例發表自己的感觸:
案例中講的是一名老師幫助一個學習成績差且沒有興趣的`孩子培養興趣,提高學習成績的案例,案例中,那名老師的耐性讓人佩服,他真的是傾注了自己的愛給學生。感動之余不僅想到,如果有人問我:“你會喜歡每一個學生嗎?”在沒有看書之前,我會不假思索的脫口而出:愛每一個孩子是教師的職責。這不正是經常教導我們的思想嗎?要全身心的把愛無私的奉獻給每一個孩子們?燃燒自己,照亮別人,不正是教師的職業精神嗎?我們的教師行為是否與說的相一致?面對案例中的學生,自己是否能向那位老師那樣耐心呢?這時我不禁想到了自己在看到成績優秀同學那一字不差的作業時的心花怒放,和看到成績較差同學那滿是狼籍的作業時的`怒火攻心,反省一下,我是否真的做到自己所說的愛每一個學生,真正做到一視同仁呢?細細品位王老師的點評,不禁讓我感觸頗深,她說:“要區分職業的愛和私人的愛”,書中說到:教師對學生的愛,應該主要是職業的愛,而不是私人的愛。因為任何一個人愛的付出,都是有選擇,有重點的,“博愛”不僅會把人累死,更把教師的職責范圍擴大。是啊,職業的愛是必須做到的,但私人的愛是無法強求的。教師就必須用教師的職業的愛去對待每一個孩子,在孩子有困難時,在孩子做錯事時,在孩子得到進步時,作為教師才能一視同仁的對待,教師的愛就是滲透在平時的點滴中,貫穿在孩子成長的每一個階段。簡單的幾句話讓我豁然開朗。
很長一段時間內“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教師”這個極端的教育謊言像枷鎖一樣天天束縛著我,使我常常生活在自責和愧疚之中,使我天天懷疑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我真的就認為我就是那個不會教的教師,否則為什么會有那么多的學生不會學習呢。今天通過學習我才知道,它只是一種浪漫主義的宣傳鼓勵口號,而絕不是評價教師工作的客觀標準。
老師們,讓我們輕松上陣,用智慧教出趣味,用新觀念育出不同的人才,快樂地生活,快樂地工作,做一個享受教育的陽光教師吧!
教師教育類書籍讀書心得體會 20
讀《這就是幼兒教師》一書,確實有很多感慨。的確,做個幼兒教師不容易,但是什么讓我們仍然堅持在這平凡的崗位上,面對著強大的工作量,面對家長和社會的不理解,堅守清貧,淡泊名利,任云卷云舒,皆能寵辱不驚,矢志不移。正如日志里寫的“是孩子們的純真支撐我們走到了今天”。
這本書是如此的貼近幼兒園教師的心聲,一個個小故事似一張張似曾相識的笑臉,給我們展開了一幅幼兒園生活的真實畫卷。是的,幼兒園老師是保姆,因為每天有擦不完鼻涕,系不完的鞋帶,甚至孩子們每次入廁都需要老師的陪伴。幼兒園老師是法官,每天都有處理不完的小官司,甚至每天一入夢,孩子們便爭先恐后的擠進夢里。幼兒園老師是“瘋子”,每天和孩子嘻嘻哈哈的在一起,順口而來的是與年齡不相實際的兒童歌曲,每天與孩子一起摸爬滾打,上竄下跳,忘記了自己的年齡。幼兒園老師是清潔工人,孩子們小,幼兒園又幾乎都是娘子軍,所有的體力活都要我們自己來承擔。但同時,幼兒園老師也是藝術家,唱歌跳舞、彈琴、折紙、畫畫,十八班武藝樣樣精通。幼兒園教師也是教育專家,因為在家再難纏的孩子,到了幼兒園就會乖乖的聽話。幼兒園老師是設計師,家長園地的布置,區域活動的設計,樣樣都凝聚著老師的心血。幼兒園老師是媽媽,因為年幼的孩子們需要無微不至的呵護。
聯想到我們班級的孩子們,他們剛入園的時候,在父母的臂彎里撒嬌,在老師的懷抱里哭鬧。他們的眼中是迷茫,他們的心里是膽怯,是對周圍陌生的環境所表現出的惶恐。有的老師的手臂和臉上可能會留下孩子“英勇抗爭”的“杰作”。但是我們的老師仍舊是給孩子親密的安撫,讓孩子看到我們溫暖的笑臉。我們在孩子們的心上撒播陽光,但我們也會得到愛的回報。看著孩子們稚嫩的涂鴉,聽著孩子們甜甜的歌聲,凝望他們活潑自信的背影,還有孩子們一臉的自信與陽光。這讓我們倍感欣慰,苦中有樂。
讀了這本書后,我從表面上看似不滿和發泄的'文字中卻感悟到平凡中的偉大,而我能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感到真慶幸。也許當孩子們長大以后,很少有能記起他的幼兒園老師是誰,但我們給他們的教育,對他們的影響,卻可以延伸到他們長大成人,我想,這就是幼兒教育的魅力所在。
當有一天,我們的韶華不再,當有一天,我們鬢染秋霜,那滿園的碩果定會讓我們陶醉,當我們走下幼教崗位時,我們可以自豪的說:“我們曾為民族的崛起揮灑過汗水,我們也曾為共和國大廈的奠基流淌過心血。”讓未來的才子從我們這里起步。讓燦爛的太陽從這里冉冉升起。
幼兒教師,塑造輝煌的未來,托起明天的希望。
教師教育類書籍讀書心得體會 21
近段時間,一直在讀書,在思考經驗與理論之間的關系。從事教學工作已經有二十多年了。不能不說也積累了一些經驗,并且依仗經驗也基本能應付得了日常工作。
閑暇之余,也讀一些書,如《聽王榮生教授評課》、于漪《教育的魅力》、王崧舟《詩意語文》等等。經常翻的是《語文教學通訊》,每每為書中精彩的教學案例而折服,為余映潮老師的教學藝術而驚嘆,為王君老師的青春語文的喝彩,他給我打開了一扇窗,讓我看到了語文教學的精彩世界,我默默的記錄著、摘抄者,實踐者,把這些經驗化作我的血肉,就這樣一路走來,也有了一些收獲。
但是就在近期,苦惱煩悶的情緒漫上心頭,因為感覺業務總是難以有所突破,只在模仿,模仿,再模仿,囿于模仿之中難以自拔!借用英國詩人和評論家柯勒律治的話就是:對大多數人來說,經驗猶如航船上的尾燈,只照亮已經駛過的航程。
我日益感覺到單憑經驗是難以走遠的,平日里向教育名家們習得的經驗,只是豐富教學策略,讓你在教學中多一些手段,多一些方法。一堂課下來你會感到滿足,你會在心里默念:這種方式真好,學生的朗讀更投入了,對課文的解讀更深刻了……
卻不曾想過:余映潮老師為什么要這樣設計教學而不那樣設計?王君老師解讀《丑小鴨》為什么要從“世界”、“丑”、“逃、”“好”四個詞語來引領課文的學習?鄭桂華老師講《安塞腰鼓》她的設計思路是什么,為什么語文味那么濃?
經驗豐富的人,往往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海德格爾),大概就是這樣吧。擁有經驗能勝任工作,囿于經驗又讓人裹足不前。教師缺少理論支撐只能是一個教書匠,不可能在教育教學的道路上走的更遠。對于我這樣一個上一世紀九十年代的中師畢業生來講,更是難乎其難了,底子薄,起點低,在學校里所學習的那點東西應付日常教學工作還馬馬虎虎,要走向成名成家的道路卻又怎么可能?
我經常把蘇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言“學習是減輕工作的.唯一途徑”掛在嘴上,正因為學習讓我在教學崗位上游刃有余。我想學習也能讓我在業務成長的道路上愈走愈遠。在省骨干教師集訓的時候,開封市第二十七中學的高冉老師給我做了榜樣,一個充滿激情的小女子,有著超乎尋常的大能量,鉆研教材,研究試題,為了準確把握中考動向,她竟研究了十二年來河南省中考試題,一個四分的名著閱讀她寫出了十幾萬字的研究筆記。作為一名班主任,她一輪三年的十二次班會課有聲有色,組織活動也總能令人耳目一新。常年的`研究,激情的學習,在開封市招聘語文教研員的時候,她也順理成章的考上了。高老師熱愛學習收獲了專業成長的碩果。
作為一名已過不惑之年的我,也不能停下學習的腳步,多學習些理論知識,豐厚自己的理論素養,讓它照亮自己前行的專業成長的道路!
教師教育類書籍讀書心得體會 22
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給教師的建議》,我受到了深深感觸。的確,這些建議使作為教師的我們有了更加明確的方向,給了我們極大的幫助,它就像一盞指路明燈一樣。
盡管今天的教育形勢比之蘇霍姆林斯基所寫書的年代有了很大的變化,但他的閃光的`思想、精練的語言,對今天的教育工作者來說,絲毫不顯過時,它仍像一場及時雨,滋潤著一顆顆干渴的靈魂。它像與教師面對面一樣,針對著教師的苦惱與困惑娓娓道來。在讀到“教師的時間從哪里來”一段時,確實讓我產生了很大的共鳴。作為一名年輕教師,的確發現時間總是不夠用,每天總是備課、制作教具、上課、寫反思等,仰望時鐘,一天時間卻又過去,可收獲卻不大。
《給教師的建議》這本書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建議:那就是讀書,每天不間斷地去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他還在書中舉了一個例子:一天,一位老教師上了一堂非常精彩的公開課,她的風采吸引了在場的所有老師。當別人問她:“你花了多少時間來準備這節課”時,這位老教師說:“對這節課,我準備了一輩子,而且,對每一節課,我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準備的!”感動之余,我也豁然開朗。我們總在抱怨著時間的流逝如水似箭,可老天總是最公平的,它給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天24小時,問題還是出在疲于應付上,整天是事情在后面追著自己而沒有主動去做是事。
想想自己更是如此,做事急于“抱佛腳”。有時為了一節公開課,花了大量的時間在網上和雜志上搜索著相關的`圖片和知識;有時為了寫一片論文也是絞盡腦汁,趴在電腦前浪費時間。想起來真是可悲!我想這就是平時不學習,急來“抱佛腳”的后果。書中提到:“讀書是節約老師時間有效的方法之一。讀
書不是為了應付,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試問,從古到今,哪位成功者不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呢?俗話說:“活到了,學到老”,作為一名新時期的教師,我更應當主動地學習。因為只有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才能學會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贏得自身的發展,這是作一個‘真正的教師’所不可缺的“精神底子”。蘇霍姆林斯基也說:“一個真正的人應當在靈魂深處有一份精神寶藏,這就是他通宵達旦地讀過一二百本書。”我再反省自己:我又看了多少書呢?
蘇霍姆林斯基用他30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向我們闡述了許多偉大的真理,雖然他來自于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國度,但他閃光的思想對我們這一代來說,絲毫不顯得過時。我想教育的問題是共性的,它不會因為時代的變遷而改變或消失。今天,我淺談了讀《給教師的建議》后的一些感想,其實它里面的很多經驗都值得我去一一聆聽和反思!這些都將成為我一生將享用不盡的財富!
教師教育類書籍讀書心得體會 23
愛心,從我走進教育這一行中就在耳邊回繞。名師呼秀珍在報告會上呼吁:“用愛澆灌孩子。”我的同事李婷老師在暑期班主任培訓會中談到:“用心去愛孩子。”李鎮西老師的書中也寫到:“當一個好老師最基本的條件是擁有一顆愛學生的心。”愛心,這個溫暖的詞語始終縈繞在耳邊,在我的事業中成長,而李鎮西老師《愛心與教育》這本書則更清晰地教導我,怎樣用愛心去教育。
讓愛與教育同行。
教師的工作基礎就是愛心的傳遞。一個好的教育工作者,是要善于表達這種愛,讓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自然而然地與老師溝通。當學生們感受到了老師發自內心的愛,也會樂意與老師交流、分享自己的生活與學習。
現在的孩子,已經和我們小的時候大不一樣了。網絡、電視等眾多媒介為孩子們提供了更豐富的資訊平臺,他們了解世界的方式已經非常廣泛了。而且,伴隨著互聯網提供的更豐富的社交平臺,孩子們可以完全脫離自身所處的環境,與更多的人進行交流,似乎老師的作用已經有些跟不上形勢了。其實,這么想是錯誤的。隨著信息量地增大,對于有效信息的選取工作就顯得更為重要。而老師在此時就要發揮更多的主動作用,引導學生在皓月繁星找到方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而這些工作的完成,需要的就是教師愛心。
愛是一種浪漫主義的情懷,因為有了愛,工作中才會充滿了能量,讓我們變得有耐心,夠細心,也更具責任心。
堅持有愛、不忘初心。
其實,李鎮西老師的書中的事例平平淡淡,在身邊許多老師的身影中也都見過,但久久不能忘懷的是李老師的堅持,對教育的堅持,對愛的`堅持。是呀,這不是一天一時的`熱情,這是要把愛融入到一生的工作中,交匯于每個學生的交流中。這不是簡簡單單的一句口號,就能堅持下來的。這毫不掩飾的對學生的愛,讓他也收獲著學生的愛。愛心與童心作為事業永不言敗的最后一道防線,使他把教育事業當做自己的事業,把帶給學生一生的幸福當成一生的追求。他告訴了我:教育事業不只是一種謀生的職業。
愛,是嚴厲的。
對于潛能生,愛,李老師的愛是嚴厲的。其實,真心的付出,對學生的贊美和嚴厲,尊重孩子的成功,一點點成績的鼓勵,都會讓孩子取得更好的成績。因為有了愛心,孩子們才努力爭取,因為愛中有嚴,改錯才更有教育意義。
書中的愛給了我啟示,給了我方向。書中的愛是一種能量,一種動力,也是內心的一種引導。讓愛與教育并肩走,會讓更多孩子受益,不要把學生僅僅當成是自己的工作對象,而是一個個鮮活的孩子,這樣,才能讓自己的工作找對方向。我要用一顆真誠的愛心,呵護我的學生,更好地為學生服務,讓孩子們在幸福中成長與收獲。
教師教育類書籍讀書心得體會 24
前不久,我在《小學語文教學》雜志上看了一篇《教師如何做課題研究》,正好我也在做個人課題研究,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我掩卷沉思:教師搞課題研究是一個自我完善和自我成長的過程,在成長的過程中也發現了許多的不足與存在的問題。用一句話來總結那就是堅持得不夠好。當然,這個堅持得不夠好并不是說我們沒有做,我們做了,但做的深度上不夠好。當我們發自心底的想要做、必須要做的時候,我們才能品嘗到她帶給我們的快樂、幸福!為了更好的促自己成長,立足三尺講臺,研究課堂教學,不把課題研究當作一陣風,結題就了事,不斷反思不斷進步,為了在實踐中做出更多的成績,我想對一學年來的幾點不足做一下反思、梳理:
一、缺乏堅持
在成功的道路上有一個名字叫“堅持”,我們都能記住這醒目的話語。很多時候是行百里者半九十。時間倒流到前年九月,在學校教科室的倡議下我熱情洋溢,勇敢且成功地申報了《運用現代教學手段增強課堂實效》個人研究課題。那個時候有點摸著石頭過河的感覺,但我們每個人都非常努力的做著課題。每堂課都盡力做好與自己課題有關的工作,但是由于“忙”的`借口,讓我們逐漸激情勇退,這項工作的投入度與力度相對減弱。各種各樣的借口成了“堅持”的絆腳石。我們都不會忘記奧運會上,我國體操男團在比賽場上完美的表現,我們都清楚在這成功瞬間的背后是他們忍辱負重、堅持不懈的結果。
二、缺乏深度
其一,造成課題研究缺乏深度的最主要原因是我們缺乏對它的思考。再往下細追究還是我們處于被動研究狀態,只浮于表面,在實際工作中我們有沒有遇到問題,在問題面前我們選擇的是什么?回避還是積極尋求解決的辦法。舉例而言,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有很多與個人課題有關的環節確確實實做了,心里也做好了整理的思想準備,可是時間卻一天天過去,總以“忙”“沒時間”而懈耽搪塞,常常這樣自我安慰,甚至有時候是任務迫在眉睫了,靈感也才隨壓力而來。課題研究工作是一個過程性很強的工作,我們只有把它時時放在心上,不斷的`思考,不斷的實踐,不斷的積累,不斷的總結才能做得更好。
其二,我們在課堂教學中必須踐行。把在做課題過程中的點滴隨時隨地記錄下來整理好,這就是一筆誰也拿不走的寶貴財富。好多時候,我覺得工作好苦好累,自己付出了很多卻得不到自己期望的結果,甚至把上一節個人課題匯報課也當作一種負擔甚至是煩惱,總覺得耽誤了我手頭的很多實質性的工作,其實,細細想來,這不正是在研究、在學習、在提高嗎?我們在踐行點滴的同時,也是在使自己不斷豐滿起來。讀了這篇文章,我真想告訴自己:多一點現實,少一點虛擬;多一點勤勉,少一些埋怨!
教師教育類書籍讀書心得體會 25
這天心血來潮,翻了翻給女兒買的課外優秀讀物《論語》。
當看到下面這一條頗受啟發。
子張學干祿。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余,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余,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
這句話翻譯為現代文就是:
子張向孔子請教如何求官職得俸祿的辦法。孔子說:多聽聽別人的意見,有疑問就保留,謹慎地說出無疑問、有把握的事,就能減少錯誤;多看看,保留疑問,謹慎地實行無疑問的事,就能減少后悔。說話少出錯,做事少后悔,官職俸祿的機會就在其中了。
想想自己,從事學校中層領導幾年了,活沒少干,事沒少做,成績也沒少出。但是人際關系及上下級關系處得就是不怎樣樣。有時候總結原因是自己沒有潛力,有時候埋怨自己不會處事。有人說,做得多就錯得多。當這天看了孔子教導弟子的話之后,我才明白,工作只憑熱情是不夠的,人要善于傾聽和觀察。人長著眼睛和耳朵是做什么的呢?絕對不是擺設,眼睛和耳朵是大腦的前鋒偵探,大腦司令部根據先鋒反饋的消息再指揮嘴或手等做出語言或行動。
耳朵的作用就是多聞闕疑,多方面聽取意見,然后經過大腦的`全面思考和正確決定,確定無疑問有把握的方案,再謹言,而無把握的方案,就能夠棄之不言,謂其余。
眼睛的作用就是多見闕殆,多方面了解借鑒以前出現過的類似的有過失和問題的事件,反饋給大腦司令部作出分析和反思,確定無疑問的路子,再慎行,而無把握的路子,或者經別人驗證不可行的路子,就成為其余之列了。
孔子說,只有這樣,你說錯話,做錯事的機率會很少,你后悔的次數也很少,這樣就祿在其中矣。
看孔子的取舍觀多有道理,人就是要善于借鑒利前車之覆做后車之鑒。正所謂前事不忘,后事之師,要善于聽取眾人的意見而做出明智的選取。這樣才會不做或少做后悔事。
讀到下面這句時,也感到汗顏。
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倪,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
熟話說,一諾千金。反省自己行事,有些事情是沒有講信用的。首先那次去易三小學,說好了,把投稿地址發給那個小學的教導主任的,但是回來之后,把那個郵箱和電話不明白放哪兒了,找不到了,所以一向也沒有發。心里很是愧疚。但是等之后找到郵箱的時候,那個投稿地址的`文件又不明白放哪兒了。這件事情上,我覺得很愧疚。必須得做到。
再想到那次布置學校教師學生做手工制作的事情,有的班級做得很認真,像此類的活動,必須要評比,給予一個公正的評價,但是由于自己工作拖拉,沒有認真的評選,也沒有及時地總結,打擊了教師工作的積極性。
以后對此類事情要引起重視。務必明確規定方案的前提下再去做,讓別人明白做的結局怎樣樣,有布置有檢查,才能落到實效。
教師教育類書籍讀書心得體會 26
曾經很喜歡讀書,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不知道是沒有時間讀了,還是心中的那份情感丟失了,很久很久沒有好好的讀一本書了,似乎有一個世紀了。這次是教研室組織的讀書富腦活動讓我再一次拿起了書,真真切切的讀了下來,讀完之后,心中的感動很多,觸動也很多。
曾經以為教師的素質就是具備較強的業務素質,能夠教好自己所任教的學科,但是在讀了張思明的《用心做教育》之后,我的觸動很大,師德才是教師素質的.根本,它是靈魂,而師愛又是師德的靈魂,用心做教育,這樣才能真正體現教師的素質。
用心做教育,它的根本體現就是要尊重學生,欣賞學生,學生也是有血有肉,有情有愛的,而且他們正處于發展中,所以更需要呵護和尊重,生活中,寬容他們的缺點,寬容他們的偏激,寬容他們的錯誤;欣賞他們的優點,欣賞他們的個性,欣賞他們的特長,欣賞他們的進步,欣賞他們取得的點滴進步。這樣你才能獲得學生的尊重和信任,從而建立一種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學生愛你,就會喜歡聽你的課,也就能創造出一種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在教師的關愛中體味到學校生活的樂趣。
人們常說: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要有一桶水。可是張思明認為,在信息時代的今天,“一桶水”是遠遠不夠的,應該開鑿一眼清泉,有了源頭活水,才能夠真正做一名讓學生滿意的教師。對此,我也有了更深的認識。它一方面告訴我們:作為教師必須多讀書多學習,使自己的知識儲備由“一桶水”變成“長流水”;另一方面還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只有教師思考的`大腦才能教會學生大腦的思考,只有愛好學習的教師才能培養出喜歡學習的學生。小學生他們的模仿能力是很強的,試想如果他的老師都不愛讀書學習,那么我們怎么要求學生也喜歡呢,所以作為教師我們首先要從自己做起,從點滴做起,做學生的楷模。
讀完了幾本書之后,我曾經反思過我自己,作為教師在教育當中我是否做到了朱永新先生說的“教育需要激情,需要全身心的投入與無私的奉獻。教育需要詩意,需要洋溢著浪漫主義的情懷。教育需要機智,需要把握每一個轉瞬即逝的機遇。教育需要活力,需要以年輕的心跳昂奮地工作。教育需要恒心,需要毫不懈怠地追求與探索。”很慚愧,我沒有做到。今后我會努力去做好。應該說,教育是一項高難度的工作,要做好它,十分不易。但我相信,只要愛崗敬業,用心去做,一定會有收獲的,我們的精神生活中將會有一份常人無法比擬的歡愉。對于我們教師來講,用心做教育,就是用心做自己,在教育的路上,我們總能找到自己,找到價值體現之所在。
教師教育類書籍讀書心得體會 27
讀了朱永新老師的《致教師》后所引發的一系類感想。關心、關注、關懷每一個學生,是每位教師應該保持的工作作風。但現實生活中不是每一個教師都能做到。應該說每一個孩子都是天使,每一個學生都應該享受到教師公平公正的教育。教師應該一視同仁。由于長期以來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們看待學生總有不同的態度和心情,他們總是偏愛學習成績好的學生而歧視學習成績差的學生,“好”學生犯錯老師總為其開脫,“差”學生犯錯老師們總認為是學生的不對。因為,成績好的學生能給教師帶來成功的喜悅,教育的希望,職業的幸福感,而紀律差成績差的學生總是讓教師花更多的時間而沒有得到半點的快樂和安慰,他們總是讓教師操心,讓教師失去職業的成就感。因此,公平公正看待每一個學生,說來容易做到難。
只有公正平等地面向全體學生,公正平等地看待每一個學生,我們才會贏得學生的心,我們的教育才會有說服力,有感染力!在教育教學中,我們應該怎么做到平等地看待每一個學生呢?
首先,要一視同仁,正視差異。作為教師,要相信每一個學生都有長處和不足,不要輕易地看不起自己的學生,今天學生學習不行并不代表明天他不行,我們的學生幾年后發展的差異是很大的,當他們在學校的.時候就應該給他們公平公正的待遇。
第二,要學會體諒和寬容。學生的身心正處于一個成長的時期,教師需要設身處地從學生角度考慮他們的感受和行為,要體諒學生,同時對學生身上發生的一些不盡如人意的事情,要給予寬容。
第三,要給學生提供多樣的`發展機會。美國心理學家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認為,每個個體都具有自己獨特的智能結構形式,即都具有自己的智能強項和弱項。這種差異并不表現為好壞、高低、貴賤之間的差異,而是多樣化的表現。每一個學生都有其自身獨特的價值,在教育教學中應該承認差異、適應差異、追求多樣性,盡可能的提供適合學生發展的機會,保證學生有機會獲得適合其特點的教育。
第四,要多鼓勵少批評,好孩子是夸出來的,我們當教師的都想得到領導的表揚,何況我們的學生呢?學生經常性地得到教師的表揚,就會充滿激情去爭取更大的進步;如果每做一件事都得不到承認和肯定,就會喪失信心,失去前進的動力。作為教師不僅要表揚表現好成績好的學生,更要創造機會表揚平時表現不好成績不好的學生,他們的進步更難,他們的一點點小進步教師就要敏銳地去發現并加以表揚與肯定,這樣長期加以關注學生自然會養成良好習慣,各方面的表現就會不斷地好起來。
教師教育類書籍讀書心得體會 28
最近我學習了《有效教師》這本書,感受頗多。有效教師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豐厚的學科知識、突出的教育教學能力,是一個研究者,是成功的教育合作者,是學校管理的積極參與者。本書也讓我對成為一名有效的教師產生許多的體會。
一、胸懷大志
理想是照亮人生道路的燈塔。教師應該樹立以報效祖國、服務人民、為社會進步作出巨大的貢獻為人生目標。著名特級教師魏書生說:“我的工作是在學生的心田里開辟一片綠地,播撒上真善美的種子。我想,這世界上,如果由于我的存在而多了一顆真誠、善良、美好的心靈,那么我便獲得了人生的幸福,有了一份生存的價值。”我想我也應該有這樣遠大的目標,為教育事業作出一份貢獻。
二、愛崗敬業
名言說:“熱愛是最好的老師。”“只要擁有無限的熱情,一個人幾乎可以在任何事情上取得成功”。在教師中,敬業是使所有其他素質成為可能的特征。好的教師有很強的敬業精神,他們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幫助學生的生活與學習中。許多名師,都將他們大部分的精力放在教育孩子的工作中;他們的教育超出了課堂,敬業精神擴展到了學校、甚至社會。我也要像他們一樣,把我全部的愛與熱情獻我所從事的教育教學工作。
三、熱愛學生
教師和學生之間感情與互惠的感受創造了一種對學習的積極態度。好的教師總是給學生送去溫暖,即使沒有報答;總是擁有極大的耐心,一邊又一邊的傳授知識;總是維護著學生的自尊,給于信心。
四、學而不厭
現代社會是需要終身學習的`社會。教師更是需要不斷學習的職業。陶行知先生說過:“教師必須天天學習,天天進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學之樂而無教學之苦。”近幾年,教材地不斷更新,加入了大量的新知識,甚至將大學的知識帶到高中階段要求掌握。讀了這本書之后,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學習的重要性。今后的工作中,我應該要向書本、實踐、各種信息渠道學習知識;不斷充實自己。
五、自我反思
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提出“如果一個教師僅僅滿足于獲得經驗而不對經驗進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學經驗,也許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復,除非善于從經驗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則就不可能有什么改進。永遠只能停留在一個新手型教師的水準上。”顯然,一個優秀教師的成長過程中離不開不斷的教學反思這一重要的環節。反思能提高學生的學習,通過反思,教師能獲得改進教學實踐的專業知識,還能有助于建立學習共同體。最為新時期的教育工作者,我在平時的工作和學習中也要有強烈自我反思的意識。
通過對《有效教師》的學習,我體會做一名教師不難,但是想成為一名有效教師就不容易了。同時也使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能更加明確目標,想著做一名有效教師的目標不懈努力!
教師教育類書籍讀書心得體會 29
《愛心與教育》以手記的形式,敘述了李鎮西老師教書育人的感人故事。書中沒有什么轟轟烈烈的大事,有的都是李鎮西老師對學生的那種潛移默化的愛,這種愛充盈著整本書,也沖擊著我的個心靈世界。
李老師曾有這樣一段話:“素質教育,首先是充滿感情的教育。一個真誠的教育者必定是一位真誠的人道主義者。一個受孩子衷心愛戴的老師一定是一位最富有人情味的`人。只有童心能夠喚醒愛心,只有愛心能夠滋潤童心。離開了情感,一切教育都無從談起。”但這種情感,不是裝模作樣的“平易近人”,也不是教師對學生居高臨下的“感情恩賜”,甚至不是為了達到某種教育目的而采取的“感情投資”,而是朋友般平等而真誠的感情。李老師的教育中追求的是師生之間多么樸素,多么和諧的情誼呀!
“以心靈贏得心靈,以人格塑造人格”這是李鎮西教師的教育名言,也是其教育的宗旨和指導思想。《愛心與教育》這本書也是作者愛心與智慧的升華,也是一曲用愛心來譜寫的'教育之歌!
愛是打開學生心靈之門的金鑰匙。愛心成就夢想,愛心傳遞希望,愛心喚醒力量,愛心鑄就輝煌。陶行知先生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因為有愛,我們才有耐心;因為有愛,我們才會關心;因為有愛,我們才和同學心貼心。讓我們的愛心化甘露,去滋潤每一位學生的心田,讓我們的愛在每一個學生心間生根發芽,直至愛滿人間。
李鎮西老師在《愛心與教育》中說“當一個好老師最基本的條件是擁有一顆愛學生的心!”“愛心和童心,是我教育事業永不言敗的最后一道防線。”在讀過之后,我的體會更加深刻。是的,正是因為一顆愛心才使我快快樂樂守在學生身邊,也是我具備了一顆童心,隨時隨地在學生身邊體會幸福與快樂;
而童心也使我更近距離的接近學生的心靈,在學生心靈中寫下美妙的詩行,互相傳遞愛心,傳遞幸福。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應該以李鎮西老師為榜樣,奉獻我們的愛心。上課要面面俱到,給他們展示自己的機會;下課后多與學生交流,細心觀察學生,給學生以指導,鼓勵與關心。讓學生感到對他們的關注與關愛。
愛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沒有愛的教育是蒼白的。但只要我們用心感受,愛就在我們身邊。作為一名教師,要用愛心滋潤童心,我們的愛則愛在平凡中,愛在點滴之處。
讀了《愛心與教育》,我深刻認識到,小學教師在教學工作中應該具備的“三心二意”:三心----愛心、信心、耐心;二意----善意和誠意。教育學生,需要的是羅森塔爾的期待效應;需要的是李鎮西老師的那份堅持。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要為學生打造一個精神家園式的班級,關注每一個學生,帶給學生希望、力量、光明、自信??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去創造自己燦爛美好的明天!
教師教育類書籍讀書心得體會 30
《與幼兒教師對話——邁向專業成長之路》這是作為幼兒教師專業成長的書籍,值得我們好好品味一下,為此靜下心來讀了這本書。麗蓮。凱茲博士是國際著名的兒童教育專家,從事幼兒教育、教師成長研究多年,對兒童發展與教育、幼兒教師的專業成長乃至學前教育事業發展具有豐富、獨到的認識。一打開書,發現這書由上篇和下篇二部分組成:上篇“幼兒與幼兒教育”,下篇“幼兒教育議題”共十六章節,一個個的章節,來自凱茲博士在世界各地的早期教育會議上所做的演講,其中大部分的內容源自于幼兒教師、父母和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在提問或討論中涉及到的特別體驗的問題,這些特別的問題和體驗均是他們在如何更好地解決與孩子相處時的共性問題中所遇到的,雖然他們來自世界各地,但是他們遇到的問題竟然如此的相似,有著非常多的共通之處。
通讀此書我收獲頗多,全書大體從三個方面介紹闡釋幼兒教師的教育過程。
一、從研究孩子的需求著手,作為研究的客體——幼兒,我們只有在知道他們需要什么,才能更好地教育和引導他們,才能使教育效果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本書概括出幼兒“六要素”即(安全感也給我日常工作中的不足之處進行彌補,從而使我對幼兒有了更深一層次的認識;適度的自我肯定、生命的價值與意義;理解生活經驗;與有“權威”的成人一起成長學習;樹立學習的榜樣)讓我們知道其幸福與世界上其他幼兒的幸福是密不可分的。
二、在教學的方式、方法、方面的探討和研究
此書在介紹一些教學的方式、方法時,充分地體現出麗蓮。凱茲博士的嚴謹的治學態度和豐富的教育涵養,在給我們拓寬知識面的`同時,也告誡我們在教育幼兒時:一是充實自己知識的貧瘠和對教育的嚴謹態度。二是增強對知識的掌握深度和對是非標準的衡量。三是引導幼兒教育方向上,不能一味盲目地教育幼兒教師的價值取向決定幼兒的價值取向,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人生觀、價值觀方面要不斷提高自身的認識水平。
三、系統地對幼兒教師隊伍進行分析與研究
在分析教師角色、幼兒教育的專業性時,麗蓮。凱茲博士教育反應強調教師要與兒童維持一種適度的“疏離”來增進兒童評價的客觀性,也有助于避免教師自身的情感衰竭,并保證教師正常執行角色功能,給予兒童公平的教育與發展機會。凱茲博士提醒人們,盡管兒童自尊和發展是教師與家長共同關心的一件事情,但是“目前用來培養自尊的做法實際上是在養成兒童將注意力集中在自己,以及關注別人如何看待自己”,而不利于培養兒童適宜、積極的自尊。
作為讀者,在閱讀本書的過程中,時刻感受到麗蓮。凱茲博士豐富的教育經驗和思考,從這一刻起我會細細品味、感知麗蓮。凱茲博士學術的氣質和精神!并不斷地運用于我的教育教學中……
教師教育類書籍讀書心得體會 31
為了培養全校教師多讀書、愛讀書的好習慣,學校向我們推薦了一本教育心靈勵志書《做不抱怨的教師》,寒假期間,我認真地讀完了這本書,確實令我感受頗深。
這本書從八個方面告訴了我們,在人生漫長的歲月中,我們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挫折,假如以充足的精神,足夠的理由和信心去面對這些挫折,用努力代替抱怨,用困難挫折鋪平我們前進的道路,為自己的未來加分添彩。因為抱怨產生不了任何喜悅,也不會讓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添姿加彩,所以“抱怨不如改變”,教育是一種智慧,教師要具有育人的智慧。在我們的教育工作中,如果拋棄讓學生人人“燦爛”的想法,順應自然,那么孩子們的笑臉會不會更多些呢?
我們教師經常也會抱怨:此刻的孩子怎樣那么不聽話?怎樣那么坐不住?怎樣那么難教?怎樣那么不愛學習?家長怎樣也不管管?其實,冷靜想想,可能是我們教師有些小題大做了,上課思想開小差,我們提醒一下就行了;和同學鬧矛盾,告訴他們要友好相處,不能太沖動。其實轉臉他們也就忘了所有的矛盾了。有的同學作業沒做齊,可能確實是家里有事,給耽誤了,也只是偶爾沒有完成。有的同學考試沒考好,因為他就只能考成那樣,也就那水平,他已經盡力了。當應對學生的問題時,我們教師要試著相信自己的`學生,試著控制自己的情緒,這樣一來,不但問題能迎刃而解,師生雙方都學會了好多道理。
有的事情,我覺得只要跟孩子好好說說就行了。畢竟沒有不犯錯的孩子,關鍵是他不要放下學習,繼續努力,我們沒必要嚴加管教,另眼看待,不能帶著有色眼鏡看學生,對學生要多加鼓勵,少些批評,鼓勵他們。
每個孩子成長階段的需要不盡相同,懵懂無知的時候要明白灌輸引導;漸漸長大些便要放手;等他完全獨立了還有鞭策鼓勵。愛不是只用單一的方式一路貫徹到底,愛是講層次的。只要善于引導,靈活多樣的使用教育方法,對癥下藥,天才可能就出現我們的手中。我們就應更用心的去教學生,去感受學生。去感受生活帶給我們的另一份財富。如果用心,是能夠教給學生很多東西的',不僅僅是學科知識!學生成不了博士不要緊,使他們成為一個有用的人,對社會有貢獻的人好處更大一些!我們給學生期望,他們就成為我們的期望了。你是笑著應對自己的期望呢,還是苦著應對自己的期望呢?笑著應對期望,期望會越來越多,你會找到越來越多的快樂!生活就是一面鏡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時時注意,持續快樂的情緒,做個陽光老師。用一顆寬容的心對待每一個孩子。
總之,教育寄托著億萬家庭對美好生活的期盼,教育是國計,也是民生。教育是今天,更是明天。教育的關鍵在教師,教師的不抱怨和正能量尤為重要。
教師教育類書籍讀書心得體會 32
假期里閱讀《小學語文教師》這本雜志,認識了一個新的名詞“比較閱讀”。所謂比較閱讀是將兩個或多個材料對照閱讀,比較、辨別其中相同點和不同點,進而分析、綜合、概括、重組,形成新認識的過程。
閱讀教學需要根據文本特點和具體學情來精準確立教學目標。通過比較閱讀教學策略能夠遷移運用,有助于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幫助他們從“會讀一篇”走向“會讀一類”。
比較閱讀帶來的創新和改變,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在教學內容上實現聚焦。單篇文本的教學,教學內容往往過于龐雜,教師什么都想教,結果什么都沒有教好。比較閱讀通過兩或多個文本或語段的異同比較,能集中、聚焦教學內容。
第二,在教學過程和教學方法上凸顯自主,倡導發現。比較閱讀的重要目的是發現規律。
在比較閱讀的課堂上,學生最主要的學習活動就是獨立閱讀、比較閱讀,教師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同學們,通過比較,你又有什么新的發現?”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去自主閱讀,主動探究,有所發現,讓學生享受閱讀的快樂、發現的快樂、獲得閱讀、表達、思維等多方面能力的發展,這是比較閱讀的重要特征。
比較閱讀有三大價值。
第一,有利于學生發現讀寫規律。要從單一語段或單篇文本中發現讀寫規律比較困難,學生發現不了,怎么辦?教師只能講給學生聽。但是,如果把兩個語段或兩篇文本放在一起,學生就容易發現,就能自己去發現。這是傳統教學不具備的優勢。
第二,有利于促進學生思考。語文課不僅要教給學生語文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教給學生智慧。我們學校倡導智慧教育,智慧的核心是什么?就是思維。讓學生在兩個甚至多個相同或不同的觀點中比較、思考,形成自己的觀點,肯定有利于發展他們的思維。
第三,能引發學生自主學習,從“教的`.課堂”轉向“學的課堂”,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比較閱讀正好可以通過變革閱讀內容,促進閱讀方式的變革。比較閱讀的.教學過程可以概括為:比較閱讀—發現規律—遷移運用。教學過程活動的主體都是學生,教師的職責是什么?是設計比較閱讀的具體任務,在學生探究規律遇到困難的時候搭設支架,點撥啟發,并巧妙創設交際語境,引導學生遷移運用規律。這樣的教學過程,體現了師生關系的變革,使閱讀教學真正成為學生自主閱讀、主動探究發現的過程。閱讀發現通常不能一撮而就,一步到位,而是逐步深入、循序漸進的。一次比較,兩次比較,三次、四次比較,在反復比較的過程中引領學生不斷發現,享受閱讀發現的樂趣。
比較閱讀不僅僅是一種閱讀方式,它還能深刻地改變我們的思維方式、生活方式,乃至人生態度。從這個意義上說,比較閱讀具有重要的人生價值,能讓學生受益終身。
教師教育類書籍讀書心得體會 33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學科課堂的主人。學生是班級的主人,他也應該是班級管理的主人。班主任管理班級時,他在班級管理中應該扮演什么樣的角色呢?就像學科教學一樣,班主任不應該成為管理的主力,而應該是班級管理的引導者,監督者。從班級管理的實踐來看,一個幾十人的小學班級,僅靠一個或幾個教師管理是不行的,關鍵是要教育和指導學生學會自我管理,使每個學生做到既是被管理的對象,又是實施管理的主體,達到“管是為了不管”的目的。
這學期,我就是把班級的工作重點放在培養學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方面。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首先就是從培養學生管自己能力開始的。《班主任大全》一書中就指出:現在的學生大多數是獨生子女,他們對成人的依賴性很強。
由于家長的溺愛,這些“小太陽”們在家庭中失去了培養獨立性的機會,他們更多的依賴成人的幫助和照料。對于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養主要從三個方面著手:
第一方面,利用晨會、班會、隊會等,向學生正面宣傳“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讓學生從認識上加深對獨立性的理解。
第二方面,在班級中安排“人人崗位責任制”,使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崗位,對自己的崗位負責。
第三方面,聯系學生的家長,取得家長的配合,培養學生在家的自我管理。
其次就是培養一支班干部隊伍。利用管理班級的機會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班級小干部是班主任的左右手。要認真選拔小干部,同時要精心培養小干部。
第一,幫助小干部樹立威信。對于學生自己選出來的班干部,要尊重他們的權利。每天的值日先由衛生委員負責評比,然后,由我發表自己的意見和建議供他們參考。
第二,鼓勵小干部大膽工作,指點他們工作方法。
第三,嚴格要求小干部在知識、能力上取得更大進步,在紀律以身作則,力求從各方面給全班起到模范帶頭作用,亦即“以點帶面”。
第四,培養干部團結協作的精神,要能夠通過干部這個小集體建立正確、健全的輿論,帶動整個班級體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形成集體的組織性、紀律性和進取心,以即“以面帶面”。
同時也要注意及時召開班干部會議,針對他們在工作中出現的問題,教給他們工作方法,使他們明確自己的職責,指出他們的優缺點和今后努力工作的方向。同時,還要求他們注意班干部成員之間的合作,齊心協力,擰成一股繩,盡力在同學之間樹立他們的威信,創造機會,鍛煉和培養他們的能力。這樣培養的方法,所有采取的措施,其目的不在于人人都能管人,而在于人人都能管自己,培養學生對自己、班級、家庭的責任意識。
確實,《班主任大全》一書,在班級管理這個方面給了我很大的啟發,讓我對班級管理有了新的心得體會。
教師教育類書籍讀書心得體會 34
一本好書就如同一位摯友,和書交流就是同大師對話。《致青年教師》一書,讓我受益很多,感觸頗深。 “精讀一本好書,點亮一盞心燈。”書中平實淡雅的文字,真實的案例,非常貼近我們現在的工作和生活,讀后讓我對自己的職業,對自己的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我邊讀邊反思自己的教師心態、教育行為,真是受益匪淺!書中吳非老師通過一個個典型的案例,引領我感悟如何才能成為一名合格人民教師。
讀吳非老師的《致青年教師》,才真正懂得:教齡、資歷、經驗,未必就意味著是個成熟、理性的教師!讀吳非老師的文章,給予我前所未有的震撼。《致青年教師》全書共分六輯“做個有胸襟的教師”、 “不要急”、 “心里裝著學生的心”、 “尊重常識”、 “不放棄理想”、 “播下一粒善良的種子”……共計85篇文章。書中有這樣一段話: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批評中,他就學會了譴責;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鼓勵中,他就學會了自信;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認可中,他就學會了自愛。教師的教育行為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對學習、對生活、甚至對人生的態度。因此,作為一名教師,首先應該做到愛學生,以贊賞的眼光看待每一個學生。
作為教師,我們不僅要當好學生們的領路人,還要擁有一個博大的胸懷。良師之心境,如海洋一般遼闊,如長空一般高遠。教師心胸博大,他的學生才能面朝大海,才能仰望星空;他所教的學科,就有可能成為樂園;他的學生,才會開墾自己心靈。老師的一言一行都勢必會影響學生的一生。
在教學中,我很容易 “急”,有著恨鐵不成鋼的心態,每上完一節課,都很希望所有的學生能接受我的'觀念,都能獨立,正確的完成的作業,但往往是事與愿違。于是我就會覺得是他們腦子不開竅。現在想想,我真的是一廂情愿。就連我自己對任何事情也會有自己的思甚至需要一個更漫長的過程,更何況是學生呢?因此,好的教育除了智慧,還在于有耐心。作為教育者,要有種樹人的耐心,在平靜中等待。同時,在堅持一碗水端平教育原則下,我們還應個別對待。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亮點,不要以某一標準去評價,斷定一個人的成敗,這樣很容易挫傷學生的自信心,自尊心,我們要以同樣的眼光對待每個學生。
對于青年教師,還有很多東西要去學習,去思考,去理解,去實踐。要傳道授業解惑,更要努力超越,以至擁有精湛的傳授技巧和高超的教育藝術。作為一名青年教師應該負責,無論是對學生的教育,還是自己的專業發展。吳非老師的文章,讓我在平實的語調中感受到教育的美好和希望。讀了這本書,我知道要做的還有很多,我也只有努力去做到更好!
【教師教育類書籍讀書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教育類書籍讀書筆記09-01
教育類書籍讀書筆記03-30
教育類書籍心得體會12-12
教育類書籍的心得體會02-16
教育類書籍心得體會熱12-21
推薦教育類書籍心得體會03-09
讀教育類書籍心得體會09-05
教師教育類書籍讀書心得體會(通用17篇)08-11
教育類書籍讀書筆記10篇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