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救災的心得體會
當我們備受啟迪時,可以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樣可以幫助我們總結以往思想、工作和學習。那么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容有什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參加救災的心得體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參加救災的心得體會1
“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有手有腳有條命,天大的困難能戰勝”——兩條青川農民的標語背后,站著千千萬萬災難壓頂不低頭的英雄群體。在汶川特大地震災難的廢墟上,在倒塌的農舍、廠房旁,一戶人、一群人、千百萬人正揮汗如雨,腳踏實地,用自己的雙手建設災后美好新家園,他們的目光中透出一種震不垮、壓不彎、打不敗的英雄氣概,這是我們愈挫愈勇、攻堅克難、戰勝一切困難的力量源泉。
突如其來的汶川特大地震,給四川災區帶來巨大破壞。災難面前,災區人民不屈不撓、奮力自救。從城市到鄉村,從廠礦到街道,從醫院到學校,歷經險阻的千里大馳援,處處涌動的愛心大奉獻,共克時艱的同心大協作,匯聚成全民族風雨同舟、生死與共的強大合力,凝聚起人民無敵的英雄精神。兩條標語所展現的,正是千百萬災區群眾表現出來的驚天地、泣鬼神的英雄精神,生動形象地揭示了一個真理: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歷史的真正動力。群眾是真正的英雄!
回望抗震救災百日攻堅,展望恢復重建千日奮戰,我們更加真切地看到:我們的黨、我們的人民、我們的國家有不畏任何艱難困苦的大智大勇,能夠凝聚起戰勝一切困難的強大力量;只要我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任何困難都難不倒英雄的中國人民。無論下一步的恢復重建多么艱難,我們都有信心、有勇氣、有力量打贏抗震救災這場硬仗,這就是學習抗震救災精神。
從青川農民的兩條標語中,我們可以得到諸多啟示。
一種建設災后美好新家園的主體意識。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告訴我們,無論是改造自然還是改造社會,其主體都是人民群眾。災區群眾是抗震救災精神的創造者和實踐者。搶險救人、過渡安置,我們見證了人民群眾的力量;災后恢復重建,是災區群眾自己的事業,更需要發揮人民群眾的主體作用。“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有手有腳有條命,天大的困難能戰勝”,兩條標語喊出了災區群眾的“主體意識”和“主動意識”。這是災區人民的“宣言書”:自力更生,艱苦奮斗,我們是抗震救災的主人!這是災區人民的“軍令狀”: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用自己的雙手加快建設災后美好新家園!
一種戰勝一切困難和艱險的力量源泉。人民群眾中總是蘊藏著無窮的智慧和無窮的力量。“積力之所舉,即無不勝也;眾智之所為,即無不成也”。如何把千百萬人民群眾的力量凝聚起來,形成建設災后美好新家園的根本動力,這是抗震救災的新形勢對我們提出的新課題。建設災后美好新家園,怎么建、建什么?會面臨哪些新情況新問題?都沒有現成可尋的答案。對于各級領導干部而言,要主動向群眾學習、向實踐學習,高度重視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我們必須在思想上尊重群眾,在感情上貼近群眾,在行動上緊靠群眾,真正把群眾當主人、當親人、當老師,深入基層,深入群眾,了解實情,體察民情,從群眾中汲取智慧、獲得力量。
一種以人為本、民生為先的思想觀念。災后恢復重建,千頭萬緒,百廢待興,任務十分繁重,最需要恢復和重建的是民生。要凝聚起人民群眾的力量,最需要堅持的是以人為本的思想觀念和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思想方法。千日奮戰,我們必須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群眾的愿望和要求作為想問題、作決策、抓工作的根本依據,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科學規劃、科學重建,我們要善于汲取各方意見,傾聽民聲,尊重民愿,體現民意,集中民智,努力使恢復重建的決策過程成為民主決策的過程,最大限度地調動人民群眾重建家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一種腳踏實地、實干苦干的工作作風。災后重建,一磚一瓦鑒民心,一枝一葉系民情。我們要始終與群眾同甘苦、共命運、心連心,切實做到以群眾呼聲為第一信號,以群眾愿望為第一取向,以群眾利益為第一目標,以群眾滿意為第一追求。特別是要像青川農民喊響的那樣,腳踏實地、實干苦干,多辦順民意、解民憂、謀民利的實事。災區各級干部和廣大黨員肩負著特殊的使命和責任,尤其要特別講大局,特別講付出,特別講實干,特別講紀律,真正做到站起身來當傘——為群眾遮風避雨,俯下身去做牛——為群眾鞠躬盡瘁!
總而言之,青川農民的兩條標語揭示一個真理:群眾是真正的英雄。只要我們相信群眾、依靠群眾、組織群眾、帶領群眾,與廣大群眾心手相連、同舟共濟,統籌推進“兩個加快”,就一定能奪取抗震救災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面勝利!
參加救災的心得體會2
四川汶川大地震,讓許多同胞蒙難,也讓國人悲痛不已。全國人民眾志成城抗擊災難,其中一支重要的力量,就是“80后”甚至“90后”的年輕人。他們在地震現場無私救人,他們全力以赴奮不顧身地投入到抗震救災的行動之中,捐款、獻血、當志愿者。災難之日、國難之時,他們把生的希望留給別人;他們熱愛自己的祖國和同胞,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展現著堅強和成熟,書寫著責任和擔當,傳遞著愛心和希望。在他們身上,深刻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未來和希望。
一剎那的生死巨變,讓年輕的一代表現出了愛國愛家的情懷,表現出了團結互助的力量,表現出了吃苦耐勞的品格,表現出了不畏艱險的精神,表現出了沉著堅強的品性。災難讓這個年輕的群體經受了人生中最嚴重的考驗。沒有慌亂和躲避,他們勇敢、獨立和堅強的青春形象,令國人為之動容,令世界刮目相看。
在逃生還是救人的生死抉擇面前,很多青少年表現出了超乎平常的無私和無畏。成都市溫江區玉石鄉實驗小學12歲學生陳浩,在地震發生時很快跑下樓梯,馬上就可以到達安全地帶了,卻看見一個女孩處在危險之中,他轉頭向回跑,把女孩推開,自己卻被埋在了厚厚的瓦礫之中。
北川一中高一學生晏鵬本來已經被甩出教室,但他又返回教室,想救出困在里面的同學,然而,在他進入教室時,樓房繼續垮塌,17歲的晏鵬被埋在廢墟中。什邡市師古鎮xx中心小學教學樓轟然倒塌的時候,該校一年級女教師袁文婷為了拯救學生,一次又一次沖進教室,柔弱的雙手抱出了一個又一個孩子。當她最后一次沖進去后,樓房完全垮塌了。今年,她26歲。
在抗震救災的隊伍中,年輕人是生力軍,他們不畏艱險,一直奮戰在救災的最前沿。我們看到,年輕的解放軍、武警、消防戰士,在極其惡劣的條件下,肩扛手刨,在廢墟中救出一個又一個被掩埋的生命。他們在余震不斷,隨時有生命危險的情況下,英勇探路,艱難到達重災點,為受災群眾送去生命的給養。我們看到,年輕的醫護人員,沖在第一線,奮力救治傷病員。我們看到,年輕的新聞工作者,不顧個人安危,深入災區和救援現場,獲取第一手資料,在第一時間把災情告訴中國和世界。我們看到,年輕的志愿者,不怕苦不怕累,參加現場救人,為受災群眾服務,搬運物資,維持秩序。我們還感受到了年輕一代面對災難的理性和成熟。“80后”作家韓寒自己出資組建了一個小團隊,在大規模救援隊伍進入前就踏進了條件艱險的災區。他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向大家呼吁災區需要帳篷和醫療人員,并理性地告誡大家不要隨便涌入災區,避免危險和給救援“添亂”。
在經歷了家園被毀、痛失親人的懼怕和悲傷后,中國年輕的一代真切感受到生命的.可貴與厚重,領悟到親情的可貴和人生的責任,明白了人生的許多艱難險阻要獨自去承擔,不能畏懼困難,更不能消極等待。克服困難的過程,也使年輕一代汲取了巨大的精神能量,在自救的同時,他們懂得了關心和幫助別人。面對災后的廢墟和等待救援的同胞,他們更深刻地理解了同情和回報。經過災難,他們更加勇敢、熱情、自覺。
少年強,則中國強。中國的有志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壯哉,青少年!
參加救災的心得體會3
一場大地震降臨,昔日的美好校園,成了今天的廢墟;昔日朗朗的書聲,成了今天難言的悲泣;昔日活潑的童真,成了今天瓦礫下的陰魂。這難言的悲慘讓我的生命經受了一次洗禮,心靈受到了震撼,再一次認識到了教師的偉大。
就在地震發生的剎那間:綿陽市漢旺鎮小學的吳忠仁老師一邊高吼“同學們快跑!”一邊死死撐住已經變形的門框,催促同學們從身邊沖出;德陽市東汽中學譚千秋老師,張開雙臂趴在桌子上,護住桌下的4個孩子;汶川映秀鎮小學張米亞老師跪撲在廢墟中,雙臂緊緊摟住兩個學生;還有綿陽平武縣南壩小學杜正香老師,臥到在瓦礫中,頭朝著門的方向,雙手各拉著一個孩子,胸還護著3個幼小的生命——這些普普通通、默默無聞的教師,在生死關頭以自己的行動成就了不朽的永恒,用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愛”的詩篇。他們讓我再一次讀懂了“人民教師”這四個字的博大與崇高,他們可歌可泣的更事跡是我們永遠學習的榜樣!
教師———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他們不僅僅擁有教書育人的無私奉獻精神,在生死的緊要關頭,他們更能義無反顧的獻出自己的生命。災難面前,他們首先想到的是學生,毫不猶豫地把生的希望留給學生,把死的危險置之度外。災難是可怕的、失去生命也是可怕的,但留住了希望,一切便不再可怕了。我們可愛可敬的老師們正是用他們的愛和責任為學生筑起了一道堅不可摧的生命長城,也向世人展示了為人師表的精神風貌和崇高的師德光輝。
作為同行,我們要弘揚災區人民教師忠于職守、不怕犧牲、無私忘我的革命精神,學習他們熱愛祖國、熱愛人民、忠誠黨的教育事業的崇高思想,關愛學生、忠于職守的敬業精神,臨危不懼、舍生忘死、無私奉獻的高尚師德。我們應以四川災區英雄教師群體為榜樣,更加積極進取,忠于職守,立足崗位,無私奉獻,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祭奠那些逝去的英靈,以更加勤奮的工作,為我校教育事業的和諧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
作為教師,我要向他們學習,落實到自己平時的教育教學工作中:
1、認真學習為人之道,為師之德。要當好一名教師,最根本的就是要把教書育人作為自己的天職,做到在教書中全面提升自己的素質,在育人中不斷凈化自己的靈魂。
2、堅持業務學習,愛崗敬業,以高度熱情和責任感做好本職工作。認真閱讀各種教育教學刊物,學習教育學、心理學的理論,認真學習新課程標準,領會新的教學理念和學習別人的先進經驗,做好筆記,運用新的教學理念及科學方法觀去指導自己的教學工作。
3、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既然選擇了當教師,就要勤勤懇懇地耕耘在教育教學第一線,選擇忘我,選擇無私,選擇清貧。在浮躁的環境里,我要靜下心來教書,潛下心來育人,甘于奉獻。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一定會在上級部門的正確領導下,在學校領導和同事的關心和幫助下,勤勤懇懇,兢兢業業;我要在教師這個平凡的崗位上不斷學習,不斷探索,盡心盡力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參加救災的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防汛救災簡報09-09
教師參加軍訓心得體會01-21
救災工作守則11-28
參加聚成培訓心得體會01-19
參加全縣園長培訓心得體會01-19
律師參加執行培訓心得體會01-19
參加全科醫學學習的心得體會01-19
參加團隊拓展訓練心得體會范文01-21
參加小學數學教研會心得體會01-19
參加電商培訓會心得體會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