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數學教育教學的心得體會(精選6篇)
我們有一些啟發后,通常就可以寫一篇心得體會將其記下來,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但是心得體會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于數學教育教學的心得體會(精選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數學教育教學的心得體會1
一、導學案教學實踐初見成效
目前,八年級數學組,導學案的編寫與使用,走在了學校的前列,使用導學案教學已成為年級組4位數學老師的習慣。
1、導學案的基本框架已確立。我們八年級數學組編寫的導學案一般由四部分組成。學習目標、課前預習、合作研討和達標檢測。課前預習主要包括本節課的主要知識點。“合作研討”部分主要圍繞學習重點和學習難點設計問題,目的是幫助學生掌握學習重點,突破學習難點。課前預習部分和合作研討部分在設計上存在明顯的梯度。“達標檢測”部分力求能夠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力求讓學生能夠在5分鐘內完成。現在,八年級組的老師們已經能夠較為熟練地編寫導學案,并逐漸顯示出個人特色。
2、導學案備課的基本流程已確立。導學案備課的基本流程即:提前備課、集體研討、輪流主備、共同審核、師生共用。備課組內同課頭教師提前備課,討論確定新課的學習目標、學習重點、學習難點、大體思路、主要問題等方面的內容,然后其中一人負責編寫導學案。
3、導學案教學的基本模式已確立。導學案教學的基本模式如下:導入新課——預習展示——師生評價——合作研討——交流展示——達標檢測。
4、初步建立了一套評價方案。從課堂發言、小組展示、作業完成、課堂紀律、測試成績等方面評價學生個體和學習小組,一周一總結。考核居于前列的學習小組將受到獎勵。落后的學習小組組長要在全班作出說明:說明小組內存在的問題,整改措施和當前目標。
5、導學案教學的優勢已逐步顯現。導學案教學的優勢就是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不敢說的學生敢說,讓敢說的學生會說。
二、在導學案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問題
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我們也發現了不少問題。我們遇到的問題:
1、教學時間不夠,教學內容完成不了。課堂教學總覺得有拖沓之嫌,有不完整之感。經過反思,我們認識到導學案上設計的問題過多,過于細碎,不利于教學任務的完成。應力求設計的導學案量小、簡單、實用、有效。師生充分準備,盡可能使課堂環節緊湊。
2、學生板演字太小、字太多,展示效果不佳。一般情況下,字太小、字太多,學生看不清楚,就索性不看了,導致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下降,甚至游離于課堂之外。我們的解決辦法歸納起來就是“三提倡”“三標準”。“三提倡”即一提倡學生提取關鍵詞,展示要點;二提倡學生使用多色展示;三提倡學生巧妙使用符號展示。同時,教師引導學生制訂板演的標準:一是清楚;二是工整;三是正確。滿分十分,每項各占三分,獎勵分一分。每次板演后,按照標準評價打分。
3、學生發言講解聲音不夠洪亮,姿態不夠大方。為了解決問題,我們是這樣訓練學生的:第一階段在課堂上反復要求,不斷提示:發言聲音要洪亮、注意儀態。第二階段,引導學生從發言聲音、表情、站姿、表達是否流暢等方面評價,由專人負責專項評價。我相信長期堅持下去,就會取得成效。
4、學生只注重展示,不注意傾聽。這樣會導致課堂紀律松散,學習效果不佳。針對問題,我們采取了這樣的策略:首先讓學生明確傾聽的重要性,讓學生明白認真傾聽是一種態度,一種習慣,是一種禮儀,更是一種能力。其次,多次提醒學生注意傾聽,強化傾聽意識。第三通過評價引導學生傾聽同學的發言和老師的要求與點撥,比如:在整節課中傾聽較好的小組將獲得加分,反之則扣分,發言者重復別人的見解則減分。
5、學生不注意修正導學案。學生之所以不注意修正導學案,可能是覺得聽了同學的發言和老師的講解已經知道正確答案了,沒有必要修正。更重要的是可能懶惰,沒養成修正導學案的習慣,為了幫助學生養成修正導學案的習慣,我們采用這樣的做法:課堂上展示評價之后,專門留出幾分鐘時間讓學生用紅筆修正導學案;課后要求學生上交導學案,教師檢查批改,發現問題,及時與學生溝通交流。未修正的同學予以批評,按要求做的學生予以表揚獎勵。長期堅持持之以恒,學生就能養成修正導學案的良好習慣。
6、優秀學生經常展示,展示的總是那幾個學生。長此以往,優秀學生越來越優秀,而其他學生失去了發展的機會。針對這個問題,我們是這樣做的:規定小組成員必須輪流展示,讓每一個小組成員都得到鍛煉,違反這一規定的小組將被扣分。
7、學生不能很好地保存導學案,破損及丟失情況時有發生。之所以這樣是因為有些學生思想上不夠重視,行為上沒有養成整理物品的好習慣。為此,我們要求學生單頁整齊對折,用小夾子夾住,以免丟失。
三、對導學案教學實踐的幾點思考
1、是否可以根據學情,循序漸進地推進導學案教學?有的班級程度較好,不需要老師講解,學生就可做精彩的展示;但對于基礎較差的班級,就很難完全按照導學案教學模式推進。
2、是否可以在導學案教學與傳統教學之間尋找一個平衡點?這里的傳統教學指導學案教學之前的種種教學方式,其中亦有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有益成分,是否可以將導學案教學與傳統教學較好地結合起來?
3、是否可以分階段實施導學案教學要點?比如說,這一階段可以出臺學習小組組長工作細則,依據工作細則,專門訓練小組長,給予小組長具體的方法指導。因為小組建設是導學案教學的靈魂,只有搞好小組建設,導學案教學方有可能取得成功。
數學教育教學的心得體會2
一、教學部分
1、認真鉆研教材,對教學內容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數。在學期初就要把教材的各個知識點羅列出來,這樣既便于教學也便于在教學過程中檢測學生掌握情況和學期末復習。
2、上課要有充分的準備。我們的教學過程中,沒有備好課又不得不進教室的時候大家都遇到過,我這里主要就是針對這點來說,我說的上課要有充分的準備,就是指對要上的這個知識點怎么教,學生要掌握什么,學生的已有知識準備情況怎么樣,自己一定要心中有數。否則這節課帶來的有可能是要我們花2節甚至3節課的時間來補。而且還不一定有我們需要的效果。
3、要花一定的時間來思考、分析自己所帶的學生的個體學習狀況以及學生的家庭狀況,目的是了解這個學生在學習上究竟需要你從哪個知識點入手輔導他,下多大的功夫和花多少時間來輔導他,(了解家庭狀況的目的是為了了解學生在家接受家長輔導的情況、效果。)
4、對所教的新知識點,要根據低段學生的記憶和遺忘規律,要當天復習或者第二天復習,以后逐步延長時間,這種方法非常適合低段學生遺忘快,不會復習的特點
5、對學生的作業及時批閱,讓學生及時改錯,老師還要及時檢查學生的改錯情況。如果我們預計達不到這樣的要求時寧愿不布置作業。
6、學困生的輔導,要有針對性,有目的性,一個知識點一個知識點的解決,并及時的鞏固。可以適當降低要求,樹立他們的信心;發揮他們的長處,及時鼓勵,從側面樹立信心,從而轉移到學習上。
7、發揮團隊的力量。學校在各個班級課程的安排上基本是錯開在,每個老師的進度也有少許的差異,其實這樣為我們的教學研究提供了便利,這樣上了課的老師可以及時把發現的問題和其他老師進行交流,大家共同探討,發現問題及時的解決。這樣的教研具有實效性、針對性。目的明確,促進教學。
8、以數學建模思想引領學習方式轉變。例如,我們在解決問題的教學中遇到的這樣的問題例:淘氣原有18只鉛筆,送給同學8只,還剩多少只?我們可以借助實物演示,讓學生動手操作,然后讓學生總結出這類性的問題的解決就是用原來的送出去的(用去的)=還剩的。逐步的過度到讓學生看到這樣的'題型,就能根據題意,先說出數量關系。然后再來解答。這樣到了二年級下期,這道題變成淘氣原有18只鉛筆,送給2個同學,每人4只,還剩多少只?學生開始學習這樣兩步計算的解決問題的題型時,他們就能很快的找到中間問題。學生知道本題的數量關系是原有的送出去的.=還剩的,原有的數量是18,送出去的確切是多少還不知道,所以要先算送出去多少。其實這樣我們就是讓學生經歷了問題情境建立模型解釋應用與拓展的一個過程,促進了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
二、學生的學習習慣培養
1、培養學生讀數學的習慣,要教學生讀數學書
2、培養學生傾聽的習慣。別的同學發言時,自己要用眼睛看著對方,肢體語言上要有體現,后面的同學發言時,要微微側身,眼睛目視對方,并思考對方的發言。
3、作業書寫的習慣,規范學生作業書寫格式。適當練習數字的書寫。
4、積極舉手發言的習慣,鼓勵學生大膽的發言,學生回答錯誤時,不要打擊學生。
數學教育教學的心得體會3
在數學教學中,根據弱智學生的身心實際情況,經常采用游戲教學、學生動手操作、直觀教學等方式。通過兩個月的教學,使大多數學生掌握了11————20各數的認識,使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掌握了新的知識,為以后的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回顧兩個月的教學過程,我覺得在弱智學生數學教學中應貫徹以下幾點:
第一、在教學中力求體現培養目標。在數學教學中我密切注意數學本身的系統性、科學性,同時注重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使學生通過數學學習,能具有初步的計算能力和應用新知識解決日常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第二、在教學中力求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由于弱智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差,接受新知識的過程很慢,且容易忘記,所以在數學中多采取小步子,多循環,循序漸進,螺旋上升的教學方法,學生對于數概念的形成有一定的困難,但這又是非常有用的知識,是學習數學最基本的知識,因此在教學中適當增加教學層次作相應的知識鋪墊,使難點分散,使教學內容達到學生能夠接受的水平,根據教學內容的難度和強化學生記憶的需要,適當增加訓練步驟。
第三、在數學教學中加強了直觀教學。弱智學生的思維發展落后,缺少概括力,理解概念和形成形式都比較困難,使用概念時也比較紊亂。根據這一情況,加強了直觀教學,注重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幫助學生逐步地建立概念和掌握其運用法則。強調了教師的示范和學生的實踐相結合,引導學生積極思維,把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在教學中運用數小棒、數手指的形式鞏固數概念的形成,使學生在強烈感知的基礎上逐步熟悉概念和掌握法則,為以后的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
最后、在數學教學中還根據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進行必要的調整,使每位學生都能對數學產生興趣,激發學習動機,以便使每位學生都達到更佳。
數學教育教學的心得體會4
一、在鼓勵獨創中,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
在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能別出心裁地提出新異的想法和解法,這是思維獨創性的表現。盡管小學生的獨創從總體上看是處于低層次的,但它卻蘊育著未來的大發明、大創造,教師應滿腔熱情地鼓勵他們別出心裁地思考問題,大膽地提出與眾不同的意見與質疑,獨辟蹊徑地解決問題,這樣才能使學生思維從求異、發散向創新推進。如解答“北京到青島的鐵路長900千米,一列火車4小時行駛了全程的1/3。照這樣計算,從北京到青島大約需要幾小時?而有一個學生卻說:“只須4÷1/3就行了”。他的理由是:“4小時行了全程的1/3,也就是4里面有幾個1/3“從他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他的思路是跳躍的,省略了許多分析的步驟。這種獨創性應該給予鼓勵。獨創往往蘊含于求異與發散之中,經常誘導學生思維發散,才有可能出現超出常規的獨創;反之,獨創性又豐富了發散思維,促使思維不斷地向橫向與縱向發散。
二、在多種形式的訓練中,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多種形式的訓練,培養學生思維的敏捷性和靈活性,以達到誘導學生思維發散,培養發散思維能力的目的。
1.一題多變。對題中的條件、問題、情節作各種擴縮、順逆、對比或敘述形式的變化,讓學生在各種變化了的情境中,從各種不同角度認識數量關系。
4÷1/3時,丙單獨做需要15小時。如果三個人合做,多少小時可以完成?
解答后,要求學生再提出幾個問題并解答,可能提出如下一些問題:甲單獨做,每小時完成這批零件的幾分之幾?乙呢?丙呢?
甲、乙合做多少小時可以做完?乙、丙合做呢?
甲單獨先做了3小時,剩下的由乙、丙做,還要幾小時做完?
甲、乙先合做2小時,再由丙單獨做8小時,能不能做完?
甲、乙、丙合做4小時,完成這批零件的幾分之幾?
通過這種訓練不僅使學生更深入地掌握工程問題的結構和解法,還可預防思維定勢,同時也培養了發散思維能力。
2.一題多解。在條件和問題不變的情況下,讓學生多角度、多側面地進行分析思考,探求不同的解題途徑。一題多解的訓練是培養學生發散思維的一個好方法。它可以通過縱橫發散,使知識串聯、綜合溝通,達到舉一反三、融會貫通的目的。
例如,甲乙兩地相距200千米。一輛貨車,從甲地開往乙地,前3小時行了全程的2/5,照這樣的速度,行全程需要多少小時?
解法一:
200 ÷(200X2/5÷3)或1÷(2/5÷3)
從倍數關系考慮可得解法二:3X〔200÷(200X2/5)〕或3X(1÷2/5)用列方程的辦法得解法三:設行完全程需要X小時。
200÷X=200×2/5÷3
從時間+路程=單位路程所需的時間,可得解法四: 3÷2/5如果把全程看作5個單位則可獲得下列解法:解法五:(3÷2)x5解法六: 3x(5÷2)解法七: 2/3=5/X;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我們要在多方面時刻注意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片面地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就會失之偏頗。在思維向某一方向發散的過程中,仍然需要集中思維的配合,需要嚴謹的分析、合乎邏輯的推理,在發散的多種途徑、多種方法中,也需要通過比較判斷,獲得一種最簡捷、最科學的方案與結果。所以,思維的發散與集中猶如鳥之雙翼,需要和諧配合,才能使學生的思維發展到新的水平。
數學教育教學的心得體會5
數學學習要注重提升素養承認“解題”對數學學習的作用,并不是無限制地擴大它的價值,畢竟解題只是數學學習的途徑與手段,絕不是數學學習的終極目標。在新課程背景下,許多學者呼吁從關注“雙基”到“四基”,數學學習的目標在于掌握必需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積累豐富的活動經驗,體悟數學的基本思想。數學學習不只是解題,在學習的過程中還將學會觀察,學會思考,學會表達,學會書寫,學會合作。著名特級教師張天孝研究小學數學教學50年,他有一個治學心得是:“讓學生在學習中學會學習,在思考中學會思考。”這正是對數學學習目標的精辟提升。
如果以上的表述并不具有數學學科的特點的話,那么加上一個定語——讓學生用數學的眼光進行數學思考。比如,百貨店的促銷信息,人們不僅會關注哪個折扣低,還會關注標價的高低。美國統計學家的《統計學的世界》一書中有幅漫畫,畫的是一個人誤以為平均水深就是每一個地方都是這樣的水深而溺水死亡,從側面反映了數學常識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數學地思考,是數學學習的更高目標。數學學習過程中所倡導的思考方式是具有學科特點的。看到一幅圖畫時,別的學科可能關注的是這幅圖是多么的美觀,但是對于數學學習來說,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關注這個圖形的組成與分解,引導學生思考的是多邊形線的條數等。這種量化、精確化的思考方式是數學教學最根本的目標價值所在。
數學教育教學的心得體會6
上周利用三天的時間進行了期中考試,這是高一學生入學以來的第一次大規模的檢測,
也是數學實行模塊教學的第一次師生共同成果的檢驗。我任教的班級有高一二班和高一三班,也許是班主任效應,在三班上課時課堂氣氛非常好,師生互動也隨著課堂跌蕩起伏,站在講臺上感覺每位同學的臉上洋溢著對數學知識的探索和求知欲,站在這樣的課堂上體驗著學生一點一滴的不斷成長是一件多么喜悅的事情,當然這樣的快樂相信很多老師都體驗過的。在三班上課它充分滿足了我的作為一名教師的驕傲。
然而另外一個我任教的二班卻是我相當的頭疼的,課堂紀律是需要每節課都強調的,幾乎孩子不聽話,調皮的天性讓他們在我的課堂上體現的淋漓盡致,師生之間的交流不協調,教與學的步調不一致。這就需要我幾乎在每次講完課后都要伏案反思好半天,在反思中一次又一次的告訴我自己要努力改變現狀,一次一次反思自己在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學生方面的以及我自己方面的,爭取和學生在不斷接觸不斷摩擦不斷交流中達到默契,從而進入良性循環讓學生和我自己的課堂效率最大化。雖然在課堂上每次都激勵學生,實際上也是在激勵自己別放棄,別灰心,別隨心所欲。但內心的想要改善的想法在一次次的步見成效中被不斷的消減甚至摧毀。
今天終于上了一堂讓我感動讓我體會到久違的快樂的一堂課。我是多么的想讓大家和我一起分享這段我苦惱之后的收獲的喜悅。其實我已經養成一種習慣總是帶著一種莫名的熟悉的失落感走進二班,一如以往的講題分析試卷,只是單獨的增加了一些和前面知識的對照和形象化的說明,當然也是我對自己課堂改善的又一次沒有太大意識的嘗試,但當我分析每一道題與平時做的同類型的題進行聯系時發現他們也漸漸萌生出了我對平時課堂沒有認真聽講的悔恨,以至于每位同學的聽課激情不斷提升,聽課狀態一反以前的狀態,同樣這種聽課狀態也激勵著我不失時機的不斷的引發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課堂內容第一次在二班超前完成。最后的幾分中的自己總結討論時間里,我在下面轉著不斷有同學就錯題講解了自己的意見看法,我給其糾正并重新建立正確的階梯思想的同時,又一次提示了自己再次改善課堂的方向和決心,因為兩個月來幾乎沒有幾位同學問過我題更別提和我交流解題思想了。看著那些在以前對數學沒有興趣甚至各科都睡覺的同學也在熱情高漲的討論請教問題時,我心中的兩個月來一直困擾著我的如何重建我的課堂改善課堂的不斷探索初見成效時,內心是多么的愉悅,這是一種很是想和別人分享的快樂。
二班的狀態現在已有很大改善,雖然與三班還有一定的差距。但這種在二班體會到的快樂是遠遠超過三班的。因為它見證了我兩個多月來的努力,見證了一個實質性飛躍的過程,更是我和同學們共同成長的見證,也是對我自己教學管理的一種挑戰與激勵。
人生感言:在我教學生涯中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和挑戰,把每一次困難和挑戰當成對自己的一次磨練一次歷練一次機遇的話,相信在戰勝困難的一剎那你會體驗到作為一位教師能夠體驗到的獨有的快樂和自豪感。
【關于數學教育教學的心得體會(精選6篇)】相關文章:
關于數學教學的心得體會范文01-05
數學教師教育教學的工作總結11-15
小學數學教學設計心得體會(精選5篇)12-22
教育教學實踐課的心得體會12-27
教育教學名著的讀書心得體會(精選6篇)12-28
初中數學教育教學反思(通用5篇)12-28
關于教育孩子的的心得體會06-22
教育教學反思范文心得體會范文(精選5篇)12-22
關于高中數學教學反思(精選8篇)12-23
關于數學教學總結9篇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