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教育孩子的心得體會(精選12篇)
當我們受到啟發,對學習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可以通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能夠培養人思考的習慣。那么心得體會怎么寫才能感染讀者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一年級教育孩子的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年級教育孩子的心得體會 篇1
自參加工作以來,我還從沒有接觸一年級的小朋友,更不用說擔任一年級的班主任工作了。說真的,剛接手時我還真擔心,甚至有些束手無策。俗話說:“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通過近兩個學期的實際摸索,對于如何開展一年級新生的教育教學工作,我已有幾分感觸,希望能和像我一樣熱愛教育工作的朋友們探討。
一、注重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教育。
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是形成學生健全人格的基礎,是學生成人、成才的前提。只有在良好的行為習慣的保證下,學生才能學會認知、學會合作、學會做一個合格的小學生,最終成為一個全面發展的人。一年級是學生各種行為習慣養成的關鍵期,教師只要抓住習慣養成的良好契機,施展教育教學的魅力,就一定會促使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為此,我就對他們進行了如下的要求:1.早睡早起,明確作息時間。一年級的新生要從幼兒生活轉變到童年生活,他們還需要一個短暫的轉變和適應的過程。幼兒園時,小朋友們一日三餐和午睡都是在學校,他們的學習主要是以游戲活動為主,而進入一年級不僅他們的生活規律改變了,學習任務也增加了。充足的睡眠就成為孩子們開展學習活動的精神食糧。2.講文明,懂禮儀,做一個合格的小學生。一年級學生,剛剛踏入接受正規學習教育的門檻,對學校的一切都是好奇的,他們純潔的心靈易于接受教育信息,能夠認真聽從教師的教育,是學生文明習慣養成教育的黃金階段。所以,對一年級學生進行“基礎文明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文明習慣至關重要。比如:見到老師、長輩或同學要問好;課間不追跑打鬧、不亂翻同學的書包、不踩草坪、不攀折花木、不亂扔雜物等。3.守秩序,重安全。乘車、購票等要排隊;不在公共場所大聲喧嘩;上學放學走人行道,不在路上跑和玩。4.做事要專心,上課要用心。小孩都很貪玩,再加上在上小學前都沒有約束,他們常常是“一心多用”。教師要在家長的配合下要求他們做到看書要用心,作業要專心,一定不能邊做邊玩;每次作業后家長要督促他們自己把書包整理好,久而久之就可避免了他們日后丟三落四的不良習慣。
二、抓好課堂常規,約束言行。
不依規矩不成方圓。好動、自制力差是一年級學生的一大特點,如果沒有規定去約束和規范他們的言行,他們會更加隨意,教師就難以開展教育教學工作。我規定上課鈴響立刻進室,安安靜靜地坐好,等待老師來上課。為了更好的調控全班學生,我編了如下口令:“一二一,坐整齊;小手放在小背上,小小嘴巴快閉上。”對于課堂上走神、聽課不認真、搞小動作等不良習慣,老師一定要采取恰當的方式加以制止,促使他們良好聽課習慣的養成。
時間已經走過了一個學年,孩子們漸漸地適應一年級的學習生活;看到那一張張天真無邪的臉上洋溢著的笑容;聽到一聲聲“老師好”,我心里感到一種滿足和幸福。
一年級教育孩子的心得體會 篇2
如今社會每個家庭都以孩子為重,從孩子上幼兒園到小學,甚至是初中、高中,乃至大學,孩子的成長始終貫穿整個家庭成為家庭生活的中心。所以圍繞孩子的培養教育我們家長都會竭盡所能,可對于我們年輕的家長們在教育和培養自己的孩子時往往會因為缺乏經驗而力不從心。下面談一下我這一年來對孩子教育的一點心得體會。
1、培養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質。
道德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準則與規范,良好的道德品質是孩子成長的基石。在日常教育中,我們不僅僅要向孩子灌輸要講文明禮貌,遵守社會公德,團結互助同學等思想,我們更多的應該在生活中處處點點以身作則,從正面去感動,去影響孩子。譬如在交通安全方面我們告訴孩子要遵守交通規則文明出行的同時,我們自己在接送孩子時必務要先行遵守交通規則,給孩子做表率。又如在教育孩子同學間互助互愛的同時,我們自己亦需做到鄰里間的和睦相處。還如家長在教育孩子公共場所不亂扔垃圾時,需要先檢討一下自己是否做到了??等等。家長的行為舉止在孩子的成長經歷中起著非常重要的示范作用,家長的思想觀念以及行為方式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孩子。所謂“言傳不如身教”,孩子的道德教育不是動動嘴皮子就可以做好的,更要落實到行動中,只有家長時時處處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才能讓孩子受到正確的教育。
2、培養孩子學習、生活習慣。
習慣實際上一種動作定型,是一種自動化的、穩定的、不容易改變的動作。習慣動作已經進入潛意識,不需要經過大腦思考,不需要刻意用意志去控制。所以從小培養孩子好的習慣,對其一生的生活成長都有著積極的作用。培養孩子學習、生活習慣還是需要引用一句“言傳不如身教”來解釋,行為的教育往往會比語言教育更直接,且更具說服力。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家長自己也需要注意自身的行為,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自己也要做到。孩子小的時候模仿能力很強,特別是父母平時的一些行為習慣,包括做事風格都會成為孩子模仿的內容,他們往往會首先把父母當成自己的榜樣,所以我們家長平時需要特別注意自身行為習慣。除此之外,尤其在學習習慣的培養上,還可通過約束孩子的行為來培養其習慣。處在一年級的孩子往往自制能力相對較差,要想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并長期保持,需通過制定規矩制度來監督和約束孩子。使其先通過制度來約束,然后再慢慢過渡到自覺行為。比如規定孩子放學回家第一件事先把作業完成,做完作業后需要再檢查、絕不允許在寫作業的時候看電視等,如果孩子沒有遵守這些規矩就有一個相應的懲罰機制,比如不能獲得零用錢、不能獲得游戲時間等,以“契約”的形式嚴格執行。由于這個階段的孩子自制能力差,靠自己很難養成好的習慣,需要我們家長長期的監督與執行,只有反復訓練才能形成自然的、一貫的和穩定的學習習慣。
3、營造良好氛圍,建立學習型家庭。
學習型家庭是一種家庭文化,它是一種新的家庭形態和新的家庭生活方式。同樣“言傳不如身教”,建立學習型家庭,父母必須給孩子做出榜樣來,而不是一味的要求孩子。一個新型的學習型家庭不僅孩子要學習,家長也要學習。家長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精神不僅決定著能否成為字習型的家長,而且還影響孩子是否好學。所以家長要帶頭學習,養成好學習慣,以助家庭好學之風的形成。與此同時,父母還必須具有健康向上的生活態度,有積極向上的生活追求,對孩子多加鼓勵,多加引導,家庭民主氛圍濃厚,能尊重孩子的意見,和孩子一起成長。所以我覺得建立學習型家庭需要首先創造濃厚的學習氛圍,倡導家庭成員都成為學習的主體,家長和孩子一起學習,并且具有一定的學習互動。隨著學習的深入不斷豐富學習載體,例如讀一本好書,寫一篇好文章,寫一手好字等。其次家庭成員間建立暢通無阻的溝通渠道,使兩代人心靈上產生雙向互動,避免和孩子出現代溝,為此我們經常需要和孩子一起學習,一起游戲,甚至是一起討論。
一年級教育孩子的心得體會 篇3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學校教育需要家長的配合,家長工作更需要家長的信任和支持。在教育過程中若能取得家長們積極配合,對學生的教育可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那么如何取得家長的信任和支持呢?下面我就結合一年來的家長工作實踐談談自己的一點體會。
一、作為家長應有效地進行家訪或電訪(電話訪問)。
對學生進行家訪或電訪是家長工作的一部分,一般開學初家長就要開展這—項工作。這項工作開展得好與否,很大程度上影響家長對家長工作的信任與配合,也是家長與家長共同商洽如何教育學生的一個好機會,更是家長與家長相互了解的一個重要環節,有利于增強家長對家長工作的信任。
這學期開學初我對班內35個同學進行了家訪或電訪。在家訪或電訪過戲中,著重在學生面前樹立家長的威信,力求在家長心目中產生“若沒有家長的配合,對子女的教育將會更困難”的感受。從而讓家長有一種被重視的心理反應,鍛長自覺地配合家長開展工作。同時,在家長面前對學生提出明確的學習任務。在工作中,這35個同學若發生紀律問題,卻能很好地取得家長的配合,對學生的教育效果也較明顯。而沒有進行過家訪或電訪的學生,若產生紀律問題,想取得家長的配合,卻要另花一番功夫。
當然,對學生進行家訪亦應注意如下幾個問題:
1、不宜在學生出現問題時才去家訪。在這學期的家訪中,其中有十多個家長在我一踏入其家門就問我“是否其子女在學校犯了什么錯誤”。長期以來,家長的家訪工作有所失誤——要不就是不進行家訪,要不就是等學生犯錯誤時才匆匆忙忙向家長“匯報”。這樣在家長心目中形成了一種錯誤的認識——小孩犯了錯誤時才來家訪。我認為,家訪是家長工作的一部分,應該貫徹在每個學期的教育過程中。在家訪時宜采取閑聊的方式進行,在日常交談中取得應有的效果。不宜過于嚴肅,更不宜在學生出現問題時才去家訪。
2、家長宜個人進行家訪,不宜多人集體家訪。家長在家訪時,目的就為了了解學生在家庭中的表現和取得家長的支持,若家長個人單獨去進行家訪的話更能取得家長的信任,若集體家訪會給家長一定的心理壓力,并且會給家長不良的感覺——這只不過是學校工作的一種形式。因此,得不到應有的效果。通過家長單獨的家訪,能夠與家長建立私人感情,從而取得家長的支持和理解。
3、家訪時宜樹立家長對孩子的信心。在家訪中家長宜與家長共同商洽教育學生的方法,樹立家長對教育子女的信心。不宜過多地指出學生的錯誤,而削弱家長對子女的信。
二、認真籌備好家長會,充分發揮家長會的教育作用。
一般來說,每學期將會召開一次家長會。好好利用家長會的時間,可以大面積地爭取家長對家長工作的信任和支持。家長會是一次集中學生家長到校進行的一次會議,利用得好,可使家長在短時間內了解學校的各種教育意圖和家長應配合學校工作的各個方面,同時也可對學生進行一次較全面的教育。當然,若組織不好,會提供讓家長們集體發牢騷的機會。所以,在組織召開家長會時,家長必須注意如下幾點:
1、作為家長,在召開家長會之前一定要準備好發言稿,將其當作一節“公開課”積極備課,嚴格確定主題內容。在這學期的家長會上,我事先思考了一些家庭教育存在的薄弱環節,選取了“家長應如何教育于女”的主題,同家長們共同探討了有關教育子女的方法、經驗,取得了非常大的效果
2、家長應該在家長會進行當中,控制好整個會議進程,不要讓家長過多去發泄平時的不滿,從而造成負面的影響,而對家長工作產生不良的效應。這就要求家長在控制議程中,多舉些與主題有關的正面事例來引起家長的思考、講座從而讓家長達成必須想辦法教育子女的共識。在這學期的家長會上,我針對本班某些家長如何教育子女而取得較好效果的典型事例加以介紹,使家長們有圈套的收獲。
3、有必要的話,應該讓學生與家長同時出席家長會。
對孩子的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須通過家庭與學校相互協作才能取得好的效果。當然,除了上述的方法外,還有其他方式方法可以取得家長對家長工作的信任和支持。
一年級教育孩子的心得體會 篇4
家長的工作是千頭萬緒的,它面對的是幾十顆純真、無瑕的心靈,面對的是幾十個復雜多變的內心世界。家長如何才能深入學生,了解學生,及時掌握學生思想和生活的情況呢?我覺得家長要擺正自己的身份,隨機應變,針對學生的心理特征,有的放矢,對癥下藥。
一、慈母的角色——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歡,而愛難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愛。
正如母親不會因為孩子的美丑存在偏袒和私心一樣,作為教師,雖然一個班級幾十個學生,他們的家庭環境、先天素質與自身努力程度都不同,但一定要做到一視同仁,尊重、信任、理解、熱愛每一個學生。教師的愛應該是一種博愛,愛自己的每一位學生,關心他們的身體,關心他們的生活,關心他們的學習,關心他們的思想。
誰都知道,老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是不可比擬的,一句鼓勵,可以讓學生感到無比的激動和自豪。天下的母親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快樂,同樣老師也應該讓學生看到自己點滴的進步,體驗進步成長的快樂,增強繼續進步的信心。教師要像母親一樣容忍孩子一次次地“舊病復發”,要像母親一樣善于發現孩子們的長處,充分肯定他的點滴進步,對他們的長處要“小題大做、無限夸張”,永遠不說“你不行”,而是毫不吝嗇地說:“嗨,你真棒”。讓孩子在充滿鼓勵與期待的沃土中成長,決不能因為一點過失而讓孩子在指責聲中自卑地抬不起頭來。對于所謂的“差生”,更要給一點偏愛,傾注愛心、熱情和期望,對他們取得的點滴成績,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這樣,在他們身上就會產生“羅森塔爾效應”。
二、嚴父的角色——教師愛學生,不是姑息遷就,不是放任自流,而是與嚴格要求相結合的愛。
教師對學生的愛不應該是溺愛,在尊重學生的人格和感情,關心學生進步與成長,扶植他們正當的興趣和專長的同時,也要嚴格要求他們。因為嚴格要求學生也是對他們的一種尊重。學生犯了錯誤時,該批評的就要批評,該處理的也一定要處理,沒有規矩無以成方圓,只有獎懲得當,才能在班級中形成一個良好的,積極向上的輿論導向。
三、朋友的角色——用心靈去贏得心靈,用愛去交換愛。
有一句名言叫“蹲下來看孩子”,教育者要蹲下來和孩子保持一樣的高度,以孩子的眼光看問題、看世界,這樣才能真正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也就只有在這樣的前提下,教育者才更有心去主動地創造更充裕的時間和空間去了解、剖析、關愛孩子,為孩子提供最適合的教育。教育的平等不只是孩子之間的平等,更應是教育者和孩子間的平等,教育者和孩子之間的平等是平等教育、民主教育的基礎。
在教育學生時,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在融洽的師生情感中,學生才會把家長的批評看作是對自己的愛護,把家長的表揚看作是對自己的鼓勵,從而引起情感的共鳴,自覺把道德要求和行為規范轉化為自己的心理定勢和良好的習慣,收到“親其師,信其道,受其術”的效果。教師不要老是擺著一副道貌岸然的面孔來威懾學生,以維護自己“神圣”的地位。教師要用真誠的情感去熱愛學生、關心學生、愛護學生,富于同情心,就會受到學生的愛戴,就能溝通師生之間的心靈,學生就會親近家長,從而在師生之間架起一座信任的橋梁。
四、法官的角色——公平與公正。
對于教師而言,我們的工作對象很特殊,他們是一群天真善良的孩子,他們已經開始用自己稚嫩的心靈去體會和衡量這個世界,他們有著各自的判斷是非的標準,在孩子的眼中,教師是成人社會的代表,更是社會公正的代表、社會公平的化身。這就要求教師在其職業領域內,所有的職業表現都要體現社會的正義、社會的良知。家長是和學生接觸最多的,學生的評語,三好生等各種榮譽的評選,甚至于平時的一次小小的表揚,都會看在每個孩子的眼里,記在每個孩子的心里,影響著孩子們對于是非善惡的判斷和理解。因此,家長老師的教育公正就更為重要,一定要熱愛、尊重、信任每一個學生,在自己教學工作的各個環節建立公正、民主、平等的氛圍。
五、學生的表率——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說過:“不要以為只有你們在同孩子談話、教訓他、命令他的時候才是教育,你們在生活的每時、每刻,甚至你們不在場的時候,也在教育兒童他們怎樣穿戴,怎樣對待朋友和敵人,怎樣笑,……這一切對兒童有重要意義”。可見,家長的一舉一動,都會對學生產生較大的影響。教師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必須做到。身教重于言教,教師對學生講十次道理所產生的正面影響也抵不上一次反面行為對學生產生的負面影響來的大。如果要求學生不亂插嘴,那教師就不應粗暴地打斷學生的話;要求學生跑步不戴圍巾,那教師在跑步時又怎么能任憑圍巾飄揚在自己的胸前呢?要求學生隨手撿起地上的廢紙,難道教師就不能也彎彎腰嗎?如果每個家長都有一股“讓全班學生向我看齊的勇氣”,那么“身正為范”就真正得以體現了。
總之,家長面對的是幾十個性格各異的學生,如何進行有效的管理與引導,這就需要我們在平時的工作中去摸索、去探討。我想,只要懷著一顆愛心,一種責任感,有科學的管理和教育方法,就一定能把家長工作做好。
一年級教育孩子的心得體會 篇5
孩子剛剛踏進小學一年級,古人說“一年之計在于春”,教育也是一樣的道理,孩子的一年級是很重要的,這時候的教育對孩子從小培養崇高地品德和良好地素質具有重要的作用。俗話說得好“萬事開關難”,這個頭決定著孩子以后走什么樣的道路,所以我覺得應該引起所有家長的重視!
孩子也已經上了兩個月的一年級了,在這兩個月里,我很有感觸,我想引用小樓寫的《牽著蝸牛去散步》里的一段文字來表達:“上帝給我一個任務,讓我牽著一只蝸牛去散步。我不能走得太快,因為蝸牛實在爬得太慢。雖然它已經在盡力爬,但還是只挪一點點……我催它,我唬它,我責備它。蝸牛用抱歉地眼光看著我,仿佛說:“人家已經盡了全力!”我拉它,我扯它,我甚至想踢它。蝸牛受傷了,流著汗,喘著氣,往前爬。真奇怪……上帝啊!為什么?要我帶一只蝸牛散步!但天上一片安靜。喔!也許上帝抓蝸牛去了!根本不在!好吧!松手吧!反正上帝不管了,我還管什么!任蝸牛往前爬,我在后面生悶氣……咦?忽然聞到了花香,原來這邊有個花園。我感到微風吹來,原來夜里地風這么溫柔。我聽到鳥叫,我聽到了蟲鳴,我看到滿天地星斗多亮麗。咦?以前怎么沒有這些體會……我恍然大悟。原來,上帝叫蝸牛牽著我去散步!”。這段文字道出了孩子的心聲,也提醒了家長,教育孩子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應該把他當成和孩子間快樂的親子互動。孩子就像一只蝸牛,他們跟成人的學習和認知能力不能相提并論,我們家長應該做的不是催他或唬他……,我們應該
找出自己孩子容易接受的學習方式,和老師多溝通,經常探討教育方法,給孩子一個適合的學習和生活環境,讓孩子在有限的接受能力范圍內,盡可能多的去學習知識,認識世界,懂得道理。
以上心得不足之處請老師指正,我一定積極配合老師的教育方案,改正孩子的不足。
愿辛勤的園丁們桃李滿天下!
一年級教育孩子的心得體會 篇6
家長工作確實是一門藝術,是一門研究每個學生以促使其全面健康發展的藝術,家長要付出很大的精力和時間去研究每一個學生,以便因材施教。學生的差異決定了家長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法,不同的形式,在不同的場合去教育和引導學生,以便產生的教育效果。下面就我個人的體會和想法談如何做好家長工作。
一,要關愛學生;
低年級學生需要愛。他們在逐步適應學生生活的過程中比較脆弱,遇到困難容易退卻,這就需要老師的關愛,使他有戰勝困難的決心和勇氣。無論是學習上還是生活上,老師常去關心他,照顧他,那怕是一句話,在他心里都會產生很大的作用。家長應會學會利用這一點,及時發現那些需要關愛的同學,及時獻上一片真誠,那將是對學生的獎勵,會使他們產生強烈的信任感,更好地聽從你的教導。
二,要研究心理;
小學階段,無論是從心理上還是從生理上都處于幼稚的時期,有些問題處理不好,就有可能造成一定心理上的障礙。所以作為家長老師在與學生交往的過程中,要多考慮學生的心理狀態,從實際出發去解決實際問題。特別是對那些在心理上有些不健全的學生,應格外注意,要分別對待,注意交心。老師要平易近人,平等待人,當發現某些學生有心理障礙時,要注意學習解決它的辦法,絕不能等待。
三,要培養習慣;
家長在班級管理過程中,應該有一個比較習慣的'方法,即規矩。不能朝令夕改,自己破壞自己的規矩,那么班級管理就很難自動運行。家長要多設計班級,通過什么樣的管理,達到什么樣的結果,管理中立下的規矩絕不輕易修改。到什么時間做什么事情,什么事情由什么人來做,從方法到要求都要明確下來,特別要重視那些別人看來很小的事,逐步實現班級管理的自動化。當有時要違背一些規矩時,應該向學生講清楚,以保持班級管理的良好習慣。同時也要教育和培養學生自身形成良好的習慣。
四,要嚴于律己;
家長老師堪稱學生之楷模,方方面面都有學生學習和效仿的地方。就是說老師的一言一行都會給學生帶來很大影響。老師言不雅,行不正,學生就不佩服,老師就容易失去威信,給班級管理帶來不利。老師每天早來晚走,認真備課和教學,儀表端正,說到做到,這種嚴于律己的態度往往會給自己的家長工作帶來事半功倍的效果。當然家長也要寬以待人,處理好與家長的關系,尤其是在學生面前更要表現出這一點。
家長工作是一門藝術,是一門琢磨不完,研究不透的學問。每一名家長都有其特長,都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作為學生,能遇上一個好家長,肯定地說對他的學習生涯乃至整個人生都是有益的。讓我們努力,做一名學生認可的,確實值得信賴的好家長,為學生的成才做出我們的貢獻。
一年級教育孩子的心得體會 篇7
一晃小孩入學已一年了,自己也做了一年的學生家長。回想過去的一年時光,有許多經驗和體會,經整理有如下心得,愿與大家共享,也請各位老師和其他家長指正。
一、要領會和堅決地執行學校和老師的要求
既然選擇了學校教育,就要充分地相信學校。因為學校作為教育機構,其教育模式和方法都是經過有關部門地論證和測評。它對老師、學生和家長的要求,應當都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和實踐性。
舉例說明:每學期學校都會根據不同年級要求閱讀課外書籍。起初不得其解,剛上一年級就要求閱讀七、八本課外書籍,是否過多、過早?小孩未必能讀、能懂?后與老師溝通才得知其目的有二,一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閱讀習慣的養成對孩子一生至關重要,因為閱讀是人們獲取信息和知識的重要途徑,如果讓孩子養成每天閱讀10—20分鐘的習慣,其將受益終身。二是通過閱讀課外書籍,讓孩子認識更多的字、詞。因為課本上的文字畢竟有限,而且在老師的授課過程中,孩子都能掌握。那么通過閱讀課外書籍,會讓他們認識更多的生字,提高識字量。通過閱讀好的短文和散文,也能讓孩子積累詞匯。豐富其詞匯量,為日后的寫作打下好的基礎。
又如,學校要求孩子背誦《弟子規》,并要求在課前朗讀。起先也很不能理解,認為有跟風之嫌。事后通過自己的閱讀,發現其作用顯著。它不僅讓孩子懂得了做人的道理,也讓自己對做人有了重新地領悟,可以說是多益之舉。
因此,對學校和老師的要求,首先要領,然后要堅決地執行。
二、積極主動與老師和孩子溝通
各科老師都會在第一時間與家長見面作自我介紹,并將溝通方式告知家長,建立起溝通平臺。那么家長就應當利用好這一平臺,積極主動與老師溝通。所謂要積極主動,是因為各科老師都擔任幾個班的教學工作,確實很忙也很辛苦。做了一年的學生家長,這點深有體會。在家輔導一個小孩有時都身心疲憊,就可以想像老師要管理幾十個學生的辛苦程度。因此,老師難免有忽視或遺忘的角落,這就要家長針對自己孩子的情況主動與老師溝通,可以利用電話、短信、網絡和見面等諸多方式,但個人認為利用接送孩子以見面溝通的方式為最好。因為這樣老師可以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有針對性與你溝通。還有就是當著孩子的面是更佳,因為老師的表揚對他們是巨大的鼓舞,老師的批評對他們也是有力的鞭策。
家長與孩子的溝通也很重要。現在孩子正處在成長期,他們對事物的認識和知識的學習才剛剛開始,家長就應當隨時隨地知曉孩子的動向。可以利用吃飯的時候、睡覺之前,多與他們溝通。問一問學校組織了什么活動沒有啊?班上發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沒有啊?可以從他們的言談中,發現一些問題,有必要時也便與老師交流意見。同樣與孩子的溝通也要積極主動,有時孩子是你不問他不說,有時甚至你問他都不說。因為孩子一般是不太會主動與家長溝通,這就需要家長積極主動地與孩子溝通。
三、要培養孩子好的學習習慣
好的學習習慣是孩子學習好的法寶,因此培養好孩子的學習習慣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個人以為要培養孩子好的學習習慣,可以從做作業開始。建議:在孩子做作業之前,先讓他們做好準備工作,如文具、書籍,包括入廁、喝水等。總之,在開始做作業以后,凡是與學習無關的事一律不允許。其次,是要求孩子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作業,不要讓他們養成拖拉的習慣。在規定時間內沒有完成作業,必須讓他們收“攤子”。由于沒有完成作業,老師第二天自然會“收拾”他們,有過幾次,他們自然就曉得“利害”。請相信老師的批評比家長的催促和“咆哮”作用大n倍!另外,在檢查作業和簽字方面,家長只需檢查其是否完成就ok了!“對”與“錯”讓老師去批改,因為這樣老師才能真正知道孩子哪些已經掌握,哪些掌握的不好,才能有的放矢發地指正。家長簽字也一定要按老師的要求“把關”,沒有讀就簽“未讀”,要求讀三遍的只讀了兩遍,就只能簽兩遍,這樣下次他們就不敢“偷工減料”或“短斤少兩”了,這也是培養孩子講誠信的一種方式。同時,建議在孩子做作業的時候,家長能盡量地陪陪他們,一是一年級時題目中有些字他們還不認識,老師的作業要求他們也不清楚,可以講給他們聽一下。二是為孩子營造一個好的學習氣氛。試想孩子在做作業,家長們在看電視和聊天,他們怎么可能安心學習?不如家長也拿起一本書或一份報紙,在旁邊學習一下,也是提高自己的一種方式。
總之,好的學習習慣靠培養,好的學習氛圍靠營造。以上是自己一年來當學生家長的一些心得。
在一年的經歷中,有辛勞、有痛苦、有喜悅、有快樂,套用一句“名言”——痛并快樂著!
一年級教育孩子的心得體會 篇8
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是家庭的希望。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也是所有父母的共同心愿。在如今社會人口和家庭結構的現實情況下,一個家庭只有一個小孩和一個小孩有二個以上長輩(有的小孩有六個以上的長輩),而且這種小孩成長的環境結構將逐漸成為今后社會發展的主導。所以每一個家庭里的孩子都寄托著太多長輩的厚望,從家庭的角度來說這一下子也感覺給了孩子更多的關心和壓力。作為一個活潑的孩子來說,貪玩好動好奇是天性,這也是最純真的童年特質,但作為一個人來說每一個人都
第三,自身素質的提高。家庭作為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家長就時刻充當著“老師”的角色,因此必須提高自身的教育素質。通過第一醫院徐繼梅醫生的講座,讓我掌握了一些親子溝通方面的知識。知道了如何給孩子布置任務,如何處理孩子的要求和拒絕,如何處理孩子的憤怒等。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要從構建良好的親子關系入手,與孩子交朋友,尊重孩子。作為一名合格的家長,同樣要為人師表,這就要求我們家長必須以身作則,言傳身教!
第四,關于孩子成才的看法。通過學習,明確了要將孩子培養成什么樣的人。時代要求社會造就復合型的適應時代發展需要的新型人才,我們就要把孩子培養成為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一代新人。在日常生活中不能單純追求高分、高學歷,而忽視孩子個性、意志、創新能力的培養。同時要教會孩子與不同的人共同相處,培養孩子的交往、獨立生活能力,培養孩子的競爭意識及與人合作精神,讓孩子將來能夠成為一個健康發展的人。
總之,孩子畢竟還小,他分辨是非能力和良好的行為的養成,要來自平時生活中看到的,所接觸的環境和接觸的教育,對孩子要選用正確的教育方法,現在我已經深深地體會到做家長是一門需要終身學習的藝術,在關心孩子的吃穿和身體健康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在各方面對他能正確引導,耐心的教育,讓孩子將來成為有用之人。
希望學校今后多辦家長學校,讓我們家長也不斷豐富、充實自己,一起努力學習知識,把孩子培養成一個對社會有益的優秀人才,也讓自己成為一個合格的家長。
一年級教育孩子的心得體會 篇9
健康的身體、積極的態度、快樂的成長是每位家長和老師的心愿,老師在教給孩子們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安全教育也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份內容。班級安全直接關系著學生的安危、家庭的幸福、社會的穩定。因此,做好班級安全工作,創造一個安全、和諧、穩定的學習環境是十分重要的。如何確保安全,根本在于提高孩子們的安全意識、加強自我防范和自護自救能力。安全穩定是班級提高整體成績的重要基礎,所以我一直十分重視安全教育工作。在教學中我不但對孩子們進行安全知識的教育,以及基本安全技能的傳授,而且在課余時間我也會注重觀察孩子們的活動,只要發現了某個學生有不安全的行為或者活動存在不安全因素,及時糾正并進行講解,講清原由使其懂得為什么不能這樣做,會有什么樣的后果,為了能夠達到教育的目的,我還經常進行一些針對性教育。
1、認真做好安全提醒。我始終把安全提醒工作置于重中之重,做到時時講安全,事事講防范,對新型的不安全因素和成因,做到及時提醒,并講述切實可行的防范措施,對孩子們進行督促,經常在每天放學進行交通安全警示提醒,每周末或節假日進行假期安全提示,每月結合學校教育主題進行有針對性的安全知識教育,教會學生在校期間,無論是集體活動還是體育課,都必須在
老師的帶領下進行,不得隨意離開集體單獨活動或不聽指揮隨意亂跑,遇到他人生病、遇險等,要及時報告當課老師,聽從老師安排,并且指導學生會正確使用求救報警電話和迅速找到附近的成人幫忙,讓學生從思想上重視安全,認識到安全的重要性,能夠正確處理遇到的問題。
2、豐富安全教育內容。利用班會、體育課、午休等時間開展預防性安全教育,使學生懂得在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觸電、防食物中毒、防病、防體育運動傷害、防火、防盜、防震、防騙、防煤氣中毒等方面基本防范措施,掌握一定的基本常識。特別是在夏季教育學生不買三無食品,不吃腐爛變質的食物,不喝不衛生的水和飲料,不吃陌生人給的東西等。
3、加強檢查及時糾正。每天每節課都實行上課點名制度,讓老師小助手報告在校人數給上課的老師,及時掌握到校人數的變化,了解學生增減原因,知道學生在哪,在干什么,需要什么,有什么樣的安全隱患,及時發現處理,對突發生病或其他緊急情況,第一時間聯系學校、聯系家長、聯系取得其他保障方式。
4、家校合作確保安全。一是建立學生家長的聯系名冊,及時有效地與家長取得聯系,加強溝通,了解學生精神情緒和身體狀況。二是充分利用“翼校通”安全提醒系統,保證學生進出校園準確時間,能夠及時提醒家長,掌握孩子的動向。三是強調家長和學校共同教育,注重實踐,教會孩子不僅是在學校、在家、還有家校以外的公共場所,更要認識到“安全第一、預防為主”重要性,切實提高學生自我防范能力。
今后,在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的同時,會更加關注學生的安全意識、安全技能培訓和安全學習環境的營造,將安全教育及安全提醒工作納入到常態化教育之中,進一步重視安全常識性預防性教育,盡心盡職做好安全教育引導工作。
一年級教育孩子的心得體會 篇10
低年級語文語文教學倡導的是“多認少寫,提早閱讀”的識字教學理念,識字量比較大,第一冊在學習拼音的同時每課需認識9-10個生字,全冊識記400個漢字,其中100個需會字,并要求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頂,這就給教學帶來一定的難度,在教學中為了使學生在愉快輕松的氣氛中主動識字,我有意識激發他們的識字興趣,拓寬識字途徑培養識字能力,以達到識字教學的目標,以下幾點是我在教學中的探索與體會:
一、根據兒童的思維特點,把抽象的文字具體形象化。
識字本身是枯燥的,而對于枯燥的事物,人們的情緒總是消極被動的,如果學生一味地被動識字,認字效率就低,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了思維的發展,因此我通過多種途徑來營造識字教學的良好氛圍,充分調動學生的識字興趣,不斷激發學生去體驗識字的樂趣,只有這樣學生才樂于識字,主動識字。例如:在教《口耳目》這果時我先出示幾個學生在學前接觸過的有代表性的象形字,如“山”“水”二字,利用課件上的畫面與文字的演變,使學生將自己頭腦的文字與眼前所見的畫面產生聯系,總結出《想東西的形象記漢字》的方法來學習本課生字。接著我又用同樣的方法半扶半放地學習“鳥”字,通過本課的學習我和同學們一起總結了象形字的學法,這就是用圖——古漢字——現代字進行對照的記字方法,在學習會意字,和形聲字時通過畫面與文字的演變,使學生將自己頭腦中的已有識字資源與親眼所見的畫面產生聯系,從而激起學生探索祖國文字奧秘的欲望,對學習識字產生濃厚的興趣。
二、利用游戲的形式,調動學生學習抽象文字的興趣。
游戲是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兒童喜歡模仿,喜歡表現,我在教學中利用游戲的形象調動學生識字的興趣。如猜字謎,找朋友,郵差送信,編歌謠,順口溜,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小組合作的形勢,采用多種方法記住字的音,形,義把這些學生學前生活中的游戲引入課堂,使課堂成為學生學習的樂園。學生在課堂上感覺到了識字的樂趣,對識字就會興趣盎然。
三、給字配“畫”,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進步的源泉,在識字教學中引導想象幫助學習把抽象的文字具體化,形象化,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在字形教學中給某些字配上簡潔生動的簡筆畫讓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識字,如:教學跳,扔,舉、拍、刷這些字時,讓學生運用想象,結合多媒體課件給生字配上身體動畫,讓一個個靜止的生字都活起來,讓學生在“畫”中學,豐富了學生的想象,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
如在教“雨”這個生字時,我根據學生對這個字的理解,在黑板上把這個字生動的畫出來,“雨”字上的一橫就代表雷電,直穿房子,把房子都打了一個 孔,那么房子就漏水了,那里面的四點就是漏進來的雨水,我剛把這個字講完,就見有一只小手舉起來并迫不及待地說:“老師,雨和兩這兩個字有點相似,雨里面是四個小雨點,而“兩”里面是兩個小人,”面對如此精彩的回答,我仿佛看到孩子們已經插上了想象的雙翅,我立刻在黑板上把孩子的話變成了生動的畫面,收到了很好的認字效果。
四,自做“識字課本”引導學生把教材向課外延伸
,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因而,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規律,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養成在生活中注意識字的意識和習慣,提高教材中生字的復現頻率,從而鞏固生字,如讓學生在課余時間接觸廣告牌、商品名、包裝物、廣告詞。還有動畫片中人物的對話和歌詞,以及各種兒童讀物,讓孩子請教家長認讀上面的字,并讓他們收集起來,剪剪、畫畫、貼貼、制做成圖文并茂的《小識字課本》。給同學們提供一個展示自我和互相交流的平臺。在交流的過程中我把學生比較熟悉的字形和又不怎么復雜的詞語寫在黑板上對一些易混淆的同音字、形近字、作一些比較,并提醒學生注意我們剛學過的生字,它在你的小識字書中又組成了什么新詞,把它告訴老師和同學。這種看似無意、實為有意的做法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是學生在無意中復習鞏固了學過的生字,更重要的是學生在新的語言環境中學會了使用這些生字。學生在自學中真正體會到了識字的樂趣,學生也由原來的“要我學”變成“我要學”“我會學”了。通過學生主動地動手、動腦、收集、編排小識字書的過程,學生既鞏固了生字開闊了視野,又自學了部分新字,取得了溫故而知新的效果。
總之,小小漢字,奧妙無窮。在教學中只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結合學生的思維特點,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主動地參與識字教學,使師生間,生生間產生一種雙向的互動,處處從學生主體的實際出發,鼓勵學生多實踐,學生就能獲得成功的喜悅,從而使枯燥的識字教學成為培養學生發現興趣和熱情探索的熱土。
一年級教育孩子的心得體會 篇11
今年我有幸教一年級語文,通過一段時間的識字教學我感受頗深,低年級的識字教學看起來很容易,其實并不然。低年級的識字教學是閱讀的基礎,也是教學的重點。我認為要想讓孩子掌握更多的識字量,在教學中一定要采取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孩子在一種愉快的環境中接受識字教學,從而達到識字的目的。
第一,低年級的孩子活潑好動,我根據孩子喜歡做游戲的特點,在教學中穿插各種小游戲。如在教孩子學習了一些生字以后,為了鞏固孩子的記憶我經常采用開火車,摘果子,找朋友,猜謎語等方法。特別是摘果子游戲最受學生歡迎,我在黑板上畫上一棵大樹,樹上結滿了果子,果子上都是孩子熟悉的字,請學生扮成小白兔提著籃子去摘果子,當孩子們摘下自己認識的字時非常高興摘了滿滿的一籃子果子很有成就感。因此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使孩子處在一種快樂的環境中主動學習,喜歡學習增加孩子識字的記憶非常必要。
第二,低年級的孩子基本是形象記憶為主,我們的漢字很多都是象形字,如課本中的日、月、目、木、禾、羊,鳥等字都是古代的象形字演變而來的,這些字都和實物有相似之處,所以讓學生觀察實物或圖片后再識記,就輕松多了。低年級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比抽象思維能力要強得多,所以識字教學與具體的事物和形象相結合,有利于學生識記。如:學習“禾”這個字,首先要想到木,但是比木還要多一撇,這一撇就想到稻穗的頭是彎彎的,這樣一想這個字就會深深地印在腦子里,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也得到了發展。
第三,利用豐富多彩的插圖來進行識字教學,我們低年級的課本中有大量的插圖,色彩鮮艷,生動有趣,孩子們也非常喜歡,能幫助孩子們識記。如在學習《在家里》這一課,沙發,茶幾,電視,電話,臺燈、書架、掛鐘、報紙都是我們生活中每天都接觸的實物,學生很感興趣。通過漢字與實物的對照,學生很快掌握了這些漢字,這些圖片對學生記憶識字起到橋梁的作用,使每個漢字都賦予了生命,使抽象的漢字形象化,促進了學生的記憶。
第四,做動作學漢字。我們在學習過程中,常常遇到一些動作的詞語,可以用肢體來進行表演的。如在學習《操場上》這一課,動作的詞語很多,打球、拔河、拍皮球、跳高、跑步、踢足球等,這些詞語都和動作有關,在學習過程中我讓學生先做一做動作。第一組的詞語都是用手的,所以都有提手旁;第二組的詞語都是用腳的,所以都有足字旁。通過動作表演,學生不但記清了字形而且弄清了字義,課堂氣氛非常活躍,興致極高,學生學起來也省力。
第五,利用日常生活來識字。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隨處可見漢字,如商標,日用品,廣告,路牌,超市購物等等,無處不在。如:我讓學生搜集食品上的商標和包裝盒,找一找上面的字自己是否認識,孩子的興趣很濃,從中孩子們學到了很多漢字。而且孩子們之間還進行了交流,我讓學生抓住一切機會學習漢字,平時就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擴大識字量。
另外,我還布置學生每周做一個“識字擂臺”的活動,每周安排一個同學給大家介紹三個生字,孩子把字寫到黑板上,其他同學知道的可以來介紹,不認識就由事先準備的同學介紹給大家,起初多數孩子只會介紹自己的名字,經過一個學期的訓練,現在孩子們的視野開闊了,而且對這個活動的熱情度參與度極高,可以說是樂此不疲。
當然,識字的方法還有很多很多。在這里,我只是把自己用得順手的拿出來請大家幫忙給看看,也可說是幫門弄斧了。感謝大家的傾聽!
一年級教育孩子的心得體會 篇12
我擔任一年級語文教學工作,壓力很大,因為一年級教學不同于高年級。作為一位教師,總要對得起孩子,“路慢慢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于是我踏上了一條求索之路,經過一學期的努力,感受頗多,收獲匪淺。要上好一年級的每一節課的確很難,自擔任一年級以來,我聽了許多老師的課。
根據自己的感覺來說,要想上好一堂一年級語文,首先,老師要至多耐心,做一名愛生的老師,心中有愛,那么在課堂上,一個微笑,一個手勢,一聲問寒問暖,都會體現出濃濃的愛意。心中有愛,才會有更多的愛心去教育學生,教育每一個學生,其次,就要能吸引每位孩子的注意力。
一年級小朋友活潑好動,好奇心強,注意力不易持久,要根據他們的年齡和心理特征,采取生動活潑、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這樣,可啟發并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樂于學習,再者,老師的精神面貌同樣能影響和帶動整個班級孩子的情緒。因此,老師必須首先有良好的精神面貌,另外,還要有適當的表揚和鼓勵,讓孩子在肯定中充滿自信。
總之,一年級教學需要注意的問題很多,需要我們老師進一步去摸索、去探討,我們的擔子不輕,責任不小,因為我們老師的工作是基礎,是基礎中的基礎,我相信,陽光總在風雨后作為一名一年級的語文教師,我深知一個孩子在接受啟蒙教育識字時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會直接影響到學生以后的學習發展。
因為語文是所有學科的基礎,而識字教學則是基礎中的基矗但對小學生來說,單單識字是一件非常枯燥的事情。那怎樣才能提高孩子們的識字質量呢?五年的工作經驗,讓我獲得了一點經驗,得出了一些結論:激發孩子對識字的興趣,教給學生識字的方法,培養學生的識字能力。
我們都知道,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如果孩子知道掌握漢字的重要性,并對識字產生興趣,他就能自覺地去學習。那怎樣才能做到讓他們產生學習興趣呢?我以為可以采取以下幾種方法:
一,將活動游戲引進課堂,讓課堂真真正正成為孩子們學習的樂園
如教完23聲母后,我設計排隊這個游戲,把聲母卡片分給學生,然后說“我請聲母來排隊。看誰站得又快又對。”這個游戲不但能鞏固以前所學知識,而且訓練了學生注意力集中,思維敏捷,動作迅速,一舉兩得。又如,識字教學中“找朋友”游戲,我把生字卡片分學生,我讀出生字的音,學生聽后拿出對應的生字讀出來并組詞。舉一個例子:我讀朵的拼音,然后問:“我的朋友在哪里?”拿生字“朵”的學生回答:“你的朋友在這里。朵朵,花朵的朵。”
二,及時肯定,增強學習的興趣
抓住每一個學生的閃光點,及時給予肯定,讓他們感受成功的喜悅,從而增強他們的學習興趣。如我讓學生到黑板上做題,并請同學當小老師評一評,每個學生都有機會評別人,被別人評,都能體會到被人評,評別人的不同感受,學生就顯得異常激動,特別渴望得到別人的贊賞,一旦得到同學的肯定,臉上幸福快樂的光芒就情不自禁地顯露出來。不足的地方又可以得到改正,效果很不錯。
三,在識字閱讀中畫畫激趣
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樂于畫畫,愿意用畫表達他們的思想。我充分利用這一點,讓他們在閱讀想像的同時,拿起彩筆,把自己在閱讀中想到的畫出來,把自己在閱讀中的所思所想表達出來,充分享受閱讀的快樂。畫筆走進了學生識字,閱讀的世界,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創造力,也提高了學生的審美。
【一年級教育孩子的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孩子教育孩子心得體會12-16
教育一年級孩子的心得體會04-25
家長教育孩子的教育心得體會08-31
教育孩子的心得體會03-17
教育孩子的心得體會01-22
教育孩子的心得體會精選11-28
對孩子教育的心得體會12-03
孩子教育的心得體會12-19
孩子教育心得體會03-13
精選教育孩子心得體會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