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作文觀摩課心得體會1200字(通用6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么寫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作文觀摩課心得體會1200字,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作文觀摩課心得體會1200字 1
作為語文教師我深刻感受到小學作文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難點。是小學語文教師感到十分棘手頭疼的課題,也是小學生最不愿意完成的功課。大部分孩子觀察能力低,更沒組織和駕馭語言的能力。作文時經常是無話可寫,或者是茶壺煮餃子——有話說不出。即使是東拼西湊勉強完成一篇習作,也是內容空洞,條理不清,讓教師無法修改,苦不堪言。今天來到縣一小聽了滕云老師的這堂習作課讓我受益匪淺,在習作方面也找到了一些方向和靈感,下面是我獲得的點滴感悟。
一、課堂上的感受
回顧課堂上的一幕幕,每一個片段深深印入我的腦海,有很多方面值得我學習:首先,這次習作的題目是寫人們相互關愛的事。在選擇材料方面滕老師花費的時間最多。先以各種關愛的圖片導入讓學生定位主題,再讓學生學校、家庭其他方面從自己印象最深最感動的事來引導學生,拓展學生思維;其次,老師簡單講述了在學校里發生的一個事件,巧妙的引導學生從細節中加入了對人物的描寫;最后,以自己寫的`一篇文章作為范文。課堂氛圍也十分活躍,再經過老師幾個環節的引導,每個學生腦海都有了思路,愿意主動起來表達自己的所見所感,同時滕老師還在學生的表達上作了指導,既給孩子樹立細心和表達能力,又為習作作了鋪墊。聽了這堂課讓我在今后的課堂教學中有一定思路與借鑒。
二、課后的對話
在課后的互動環節,幾位老師與滕老師互動中提出幾個問題都深入到了我的內心,也是我所困惑的:如"平時善于說話,性格活潑的學生,在寫作文時卻沒話可寫";"給學生念了例文,怕學生又只跟著老師的思路走";"好多學生在寫作文時,不是引用而是簡單抄襲作文,該怎么辦";"不是內容很單一,就是會寫有一天放牛、采豬食等這些內容,該如何引導?",這一系列問題也許是鄉村老師的共鳴吧!但是作為老師就應解決學生所遇到的問題,做到"師者傳道受業解惑也"。只有自己主動去弄清楚,去找方法,去反思,才能正真幫助學生,從而提高自身。所以經過今天滕老師、陳老師、范老師三位老師的解答與提示,使我得出了最后一點個人感悟。
三、反思與感悟
1、滕老師說的這句話"急學生之所急,想學生之所想"說的很好,就是讓我們從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去想一想符合學生實際的問題,融入學生生活實際。
2、拓展思維,觀察周圍事物。
"真正的學校應該是一個積極思考的王國"(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語),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多善于觀察周圍事物,正如法國雕像家羅丹曾說:"美是到處都有的,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一些學生作文時,往往千人一面、空洞乏味,寫不出一點兒心意來,所以應讓學生多讀書,多觀察,這樣對于素材的選擇就會有很大的幫助。
3、作為語文老師,自身的語文教學能力也是事關教學成敗的重要因素,因此,應加強自身學習和修煉,不斷增強自身的教學能力以提升自己。首先,要豐富自身的文化底蘊,讓自己不在淺薄。其次,要拓寬自身的知識視野,讓自己不在閉塞。最后,要陶冶自身的情感,讓自己不在簡單粗俗。
最后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將會揚長避短、汲取精華、厚積薄發,努力將這次的學習落實到課堂教學中去,在實踐中獲得成長。
小學作文觀摩課心得體會1200字 2
3.16、17兩天,我很榮幸的去商丘參加了“第五屆黃河之聲全國小學作文教學觀摩研討會”,張祖慶等三位特級教師給我們呈現了一場有關如何指導學生習作的觀摩課,之后又給我們做了精彩的報告會。雖然兩天的舟車勞頓使我們疲憊不堪,但三位特級教師帶來的精彩課堂還是讓我們感嘆不虛此行。
三位老師風格雖然不同,但是精彩的課堂都使我學到了很多。張祖慶老師的“看新聞圖片,寫文章”緊緊圍繞幾幅精心準備的圖片,讓學生在仔細的觀察和對圖片的口頭描述中,無意識地形成一種寫作的意識、一種觀察方式和一種寫作模式。使學生真正學會如何寫作,而不是流于形式地對學生進行簡單的寫作指導,拓寬學生的寫作思路,形成寫作模式。陳敏老師富于女性的溫柔細膩和親和力,使學生在不自覺中跟隨老師的腳步走進一片鳥語花香的世界中,形成對寫作的潛意識。而吳勇老師的“調皮的故事”雖然樸實,但卻默默的使學生對寫作的距離感慢慢拉近,使學生在回憶往年的調皮小事中慢慢發開自我,發散思維,慢慢形成作文脈絡,大道無形地解決了寫作難題。
聽罷三位老師的精彩課堂,使我不禁陷入沉思中,習作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需要對孩子的尊尊教導,而我平時在對學生的.寫話指導則顯得微不足道,只是簡單地教導學生在寫話過程中注意“時間、地點、人物、事件、過程和方法……”而不能像三位老師那樣在循循善誘中使學生形成對習作的興趣,只是當成一個作業、一個任務布置下去,輔導和指導不足。這是學生不會寫還是我們做老師的根本沒有起到應該的責任?
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三位老師都通過一個個鮮明的事例向我們展示了興趣對一個孩子習作的巨大推力,看著那一篇篇優秀學生習作,使我們難以相信那是一個小學生的作品,怕是現在有的老師都不可能寫出來的文章吧。在我們的教學中老師一般都是對學生的作品持批評的態度,而根本不去考慮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不是我們根本沒有使學生養成對語文,特別是習作的興趣呢?語文不用于其他學科,它是趣味性十足的課程,充滿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學科,它的任務不僅僅是對學生灌輸知識,更重要的是對學生的思想教育,是對學生語言表達和習作能力的培養。
二、情景的創設。“身臨其境”使我們習作中經常使用的一個詞語,習作指導其實是一個道理,學生對習作主題沒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沒有一點真實感,又怎么能寫出富有感情和真實的文章呢?這就需要我們老師上課前的精心準備,努力為學生創設一個真實的虛擬情景,使學生置身于“身臨其境”的環境中,讓學生對所要寫的主題有話說,可以表達出自己的內心世界。創設情境的方法可以使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訓練,為后來的寫作打下了基礎,它會使寫作變得很輕松。
三、素材的切入點要精心選擇。習作指導的素材要源于現實,并有一定的加工。不僅僅要使學生對所認知的素材有一定的認同感、有話說,還要有一定的拔高,不能使學生平平淡淡的敘述,造成言而無味,而豐富多彩的素材會使枯燥無味的習作課變得更加精彩紛呈,提高孩子的習作欲望,進而提高習作水平。
一天半的作文教學觀摩會使我深深的意識到,要想成為一名學生喜歡的老師任重而道遠,而提高孩子的習作興趣則是其中的一條捷徑,學生通過喜歡上習作從而喜歡上語文、喜歡上老師,這又是相互的,需要我們語文老師長期努力的結果。
小學作文觀摩課心得體會1200字 3
1月1日,在中心校領導的組織和帶領下,我們到了xx小學,參加了為期一天的“第三屆xx市作觀摩展示活動”。我很榮幸參加了這次的活動,自己本身作為一名新教師,恰恰需要這種平臺和機會去學習,去認識,去感受自己的各種不足,也更好的塑造自己,知道自己以后奔著那個方向去努力。
上午的第一節是由樊靜老師展示的《中華傳統化》,是一節作講評。先展示了學生的不同習作,進行對比,發現學生寫作需要查資料,積累知識,但是在運用資料的時候不能一味的抄寫,要學會摘選、挑揀,還要進行自己的改寫,教會了孩子們寫作的兩種方法:摘選法和改寫法。期間,樊老師用了去果園摘蘋果的例子,告訴孩子要摘選,形象、恰當,孩子們馬上就能明白。還告訴學生們寫到節日的特色小活動,要把自己寫進去。
接下是岳潔老師的《把人物特點寫鮮明》,開頭游戲導入,一下子把學生拉進堂,激發興趣。之后播放了三個小視頻,分別是光頭強吃東西、豬八戒吃饅頭、哆啦A夢吃銅鑼燒,讓學生對比發現各自吃東西的不同,去描寫。之后,帶著學生一起學習曹軒如何在《皮卡》中把皮卡塑造的人物鮮明,學習曹軒的方法,再去改自己之前寫的,學以致用。
第三節是張鳳淳老師的《人從畫中》,選取了《少年閏土》第一段和孫犁的《荷花淀》開頭作為范本,學習作者是如何把作品繪成一幅幅畫,仿佛人從畫中走一樣,練習時,讓學生們描寫自己的小伙伴。張老師風趣幽默,上時輕松詼諧,和孩子們打成一片,孩子們積極性特別高,快快樂樂的就學到了知識。
上午結束時,董老師進行了總結,作分為講評、讀寫結合和指導,告訴我們要“以學定教”,要雙向激勵,這樣達到表揚的孩子會提高寫作能力,未得到表揚的孩子也會提高審美能力。還告訴我們寫作是模仿—練筆—評議的過程,讓我看到了各位教育前輩對教學、對寫作所做出的`努力和無私奉獻,激勵自己不斷前行。
下午第一節是董克松老師的《談美食》,是一節口語交際。說到美食,大家都喜歡,孩子們也是。在各種美食面前,老師引導學生去發現在美食介紹的時候,從色、香、味、形、營養、食材、制作過程、故事和吃法等方面描述,在這樣的情境下,孩子上前對話,真真正正的做到了學以致用。
最后,是王秀萍老師的《再見了,可魯》,是一節導讀。期間,告訴孩子看書的腰封、左上角小字、目錄,選購圖書,了解圖書。一點點去展現可魯和主人之間的動人故事,幾次都紅了眼眶。我想孩子們也是非常感動,并且迫切的想要下趕緊去讀一讀,正應了這句話:每一次心靈的旅程都從讀書開始。
最后,王局長做了總結講話,既提出了意見,也肯定了可喜的成績。
一天的學習結束了,雖然很累,但是這次觀摩學習給自己以后的作教學指明了方向,也知道自己該怎么改、奔著哪去努力。感謝領導提供、給予這樣的機會,讓我們可以逐步的提高自己。
小學作文觀摩課心得體會1200字 4
周六培訓。當聽到這個消息時,我們大家都非常期待。期待著這次精彩的培訓會。隨著時間的腳步,我們很快步入了培訓會的高潮期----許睿老師講評作文課。
溫文爾雅的許老師邁著穩重矯健的步伐,微笑著走進教室。掌聲如浪,此起彼伏。緊接著教室里充盈著許睿老師那不嚴肅卻有磁性的聲音。她首先給我們講述了中華文化的精妙之處,給我們分享了文字的精彩。從許老師的口中,我們再次領會到了祖國文化長河的`浩瀚與文字的博大精深。是啊,我們深深感到自己只是祖國文化的傳遞者,而我們傳遞的方式就是給學生更好的引導,引導學生進行分析閱讀、口語交際、習作、綜合性學習。
為了讓我們更清晰地認識到語文口語交際和習作的重要性,許老師給我們舉了一個例子:她曾經帶著一個金水區的老師參加哈爾濱的講課大賽。這個老師就按照最傳統的習作方式給學生們上的這一課。最后學生寫的作文質量呈棗核型。這是堂成功的課例。通過這個例子,我們認識到語文最重要的就是大道至簡,主要目的就是教學生由“不會”到“會”。由那堂成功的課引到剛剛劉老師講的那節作文復習課上。首先,許老師肯定了這是一個探索,是一個勇敢的嘗試,是的,這次嘗試讓我們充分認識到做好復習,尤其是作文復習,任務是多麼的艱巨。也正是這次嘗試讓我們意識到自己欠缺系統而全面的功課。但是,由于初次嘗試,問題多多。然后,許老師指出了最致命的錯誤:體裁和題材分不清楚。天下文章莫過于三種體裁:記敘、議論、說明而文學體裁有四種:小說、詩歌、戲劇、散文。所謂題材,即是:寫景、寫人、寫物、最后,許老師又就這節作文復習課指出了幾點:八單元作文主題不同,不需要牽強的附加在一起。不要拍手,太形式,浮夸。讓學生自己找出全命題作文的題目、半命題作文的題目、自命題作文的題目。教師語言要準確,不可胡說。文學里沒有“念一念”,因為念是有讀有思考,所以要改成“讀一讀”。做完題要把答案寫完整,要關注全體學生。寫作時,讓學生根據一個要求寫題目(命題),和案例上給的題目進行對比,看看誰的好,好在哪兒。
聽完許老師評的作文課,我們都茅塞頓開,像撥開云霧見到了青天,在心中默嘆道:真是聽君一席話 ,勝讀十年書哇。許老師的一席話讓我感覺醍醐灌頂,一下子明白了作文課例研究的重要性。散場后,我聽到許多老師都感慨,贊許老師的智慧,嘆劉老師的勇敢。是啊,劉老師一石激起千層浪,許老師又給我們以正確的引導。誰能說這不是我們的幸運?這不是港區小語老師們的幸運呢?
小學作文觀摩課心得體會1200字 5
9月23日至24日,在田校長和鄭主任的帶領下我們一行人來到徐州參加了“和美課堂教學展示暨第十屆全國小學數學教學觀摩研討會”,在短短的兩天時間里,我們聆聽了徐長青、俞正強、吳正憲、黃愛華等特級教師帶來的展示課和互動交流。一堂堂生動和諧的示范課讓我領略到數學深邃的思想,精彩的預設與生成,得當的點撥和啟發,啟迪著臺下老師無限的思考,尋求進取的決心彌漫著整個會場。八位名師的共同點在于總是在課堂伊始通過充分地師生互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激活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名師們帶著問題走進課堂,孩子們帶著收獲走出課堂;注重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而不只局限于課本上簡單的知識等等。下面我就對其中兩位名師的課堂談談我的學習感受。
一、以學為中心,尋找“另一種可能”
賁老師講的《軸對稱圖形》一課非常接地氣,課前讓孩子們“以認識哪些圖形?怎樣判斷一個圖形是軸對稱圖形”進行小研究,并將研究成果寫下。所以在上課時,賁老師直接利用孩子們的研究成果,展開了本節課的教學。孩子們的思想不斷地碰撞,知識在同伴間的相互補充中逐漸豐富與完整。賁老師憑借“教學敏感”善于傾聽,細心接納,真誠欣賞學生中各種不同意見。他用清晰的思路和談鋒導引著學生,使學生得以充分“暢所欲言”,與教師平等交流。整節課,學生是學習的小主人,老師只是在學生需要的時候出現,師生獲得了“雙贏”與“互惠”。
課上完后,賁老師就他的這節課給老師們做了尋找“另一種可能”,構建“以學為中心”的教學課堂的講座,這個講座讓我們對賁老師的教學理念的認識更加立體。賁老師的課,不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是為了師生彼此共同的不可再有的生命體驗,力求創新是他的不變的追求。他“以學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和我校實施的“互動生成雙主運行”的課堂模式理念高度契合,從他的講述中,我們感悟到了課堂上的“另一種可能”,把學生推到前面,當學生出現問題時不忙著代替他解決,而是讓學生充分發揮他們的才華:爭著發言,與意見不統一的學生爭論,與觀點一致的學生相互補充。在他的課堂上,這些孩子好像都突然變得聰明了,表達能力強了。課堂的主角永遠應該是孩子,即使你準備再充分,都抵不上孩子們的精彩表現。
二、問題引領,促學生深度思考
這次聽課中,黃愛華老師的大問題教學給我留下了比較深刻的印象,整節課黃老師圍繞三個大問題展開,三個問題條理清晰,層次分明,完全呈現了學生最容易也最樂于接受的數學形式。每個知識點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挖掘。教師引導得深,學生學得透,這正是源于黃愛華老師對教材深刻的理解。
他的教學也彰顯了他獨到的思考:
第一,從數學學科角度看,不僅僅是教會學生規定性的`數學知識,更著力揭示規定性背后的合理性。讓學生明白“為什么需要這樣規定”,從而讓學生掌握規則制定的注意點,這些都指向學生終身發展的一般素養和能力。
第二,從學生學習的角度看,努力讓學生經歷數學史上那些“關鍵的步子”。在“再創造”的過程中讓學生收獲一種“生長”的力量,引導學生學會用數學的方式思考問題,不僅僅收獲“記得住的知識”,更獲得“帶得走的能力”。
第三,從教學設計的角度看,著力體現問題驅動的理念,讓學生在關鍵問題的引領下展開深度的數學思考。整節課留足學生探索的空間,讓學生的探究成為一種基于內驅的自主行為,教師僅在關鍵處作適當的點醒、給予必要的支持。這正是大問題教學的魅力所在。
黃愛華老師說:“大問題”教學的核心詞是“大”和“導”。“大”的本質要指向活動經驗和思想方法。“導”在新舊知識的聯結點上,并要建立問題之間的聯系。我覺得“導”的不僅是知識,還有學生的學情,學生的狀態。
“大問題”教學改變了“一問到底”的傳統課堂,更好地詮釋了“以學定教”的教學理念,讓課堂教學走向了豐富與厚重。走進“大問題”教學,有激動,有思考,有沉淀。試想為什么我們的課堂總感覺引導過多,放手過少呢?其實根源之一是我們所設計的問題過淺、過碎,不能引發學生提問,不能促使學生深入思考,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們不妨都來學學黃老師,用大問題引領課堂,努力“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而問”!
閱讀著一串串在實踐中流淌的感受,享受著一份份在改革中豐盈的智慧,我抑制不住地想為探索中的課堂喝彩,現實中的理想課堂,永遠在追尋的過程中!
小學作文觀摩課心得體會1200字 6
根據學校安排,我于20xx年3月18日至3月19日到長沙相府育才小學參加“和美課堂”第九屆全國小學語文觀摩研討會。這次共聽課六節、六個講座。他們分別是魏星老師、孫慶博、虞大明、薛法根、何捷老師,都是全國有名的專家,還有一位是來自祖國寶島的臺灣李玉貴老師。這次外出學習,是我工作20年來第一次聽到這么多的專家上課、講座收獲很多。下面是我個人的一些心得體會:
一、開拓了思維、教無定法
老師魏星帶來的《詹天佑》一課,和我們教學打不相同,一般都是當作寫人的文章來教學,而他是當作重大新聞事件來報道,所以他是采用語言活動來備課的。第一個語言活動:假如詹天佑要舉行一場“京張鐵路開工記者招待會”,要回答記者的問題。假如你是記者,你會問詹天佑什么問題?以這樣的形式進入課文,讓學生很快的進入角色,把自己當成記者,會向詹天佑提什么問題,所以學生很認真的閱讀課文。而魏星老師又恰當地指導學生把問題問的更好,讓學生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課文。第二個語言活動:假如詹天佑要舉辦一場“京張鐵路竣工記者招待會”,要回答記者的問題,你又會提出什么樣的問題呢?這又要求學生認真得閱讀課文,魏老師這樣的安排,別處心裁,讓學生真正的做到學習的主人,而不同于以往的教學方式,老師問,學生答。在教學本課時中,他是有選擇性地教學重點段落,讓學生聚焦:在修筑京張鐵路的過程中,你認為最難的是什么?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不斷地探進繪本的'深處,抓住困難,讓學生自己提問題并寫在黑板上,最后黑板上寫了滿滿的一黑板問題,可見,學生是開動腦筋了。指導學生答,答的形式多樣,用詹天佑的身份答;用演示的身份答;用抒情的話語答。通過這樣的問和答,讓學生學生真正地理解課文內容。同時注重培養學生寫作的能力,出示一些相關詞語寫一段話,贊美詹天佑,這樣的安排,讓學生真正地運用語文。
魏老師說要突破單一的教學思維,教學思維不一樣,教學效果不一樣,教育需要落實語文的核心素養:理解、運用、思維、審美。
二、教師語言有藝術的魅力
當我聽到這六位專家的課時,我都陶醉在其中,更不用說學生了,它能帶領學生重溫校園生活片段,引出狹小的課堂,深入人的心靈深處。教學是一門藝術,教學語言更是一門藝術,誰能將它演繹得更好,就能抓住學生的心。老師扣人心弦的過渡語言,烘托了課堂的氣氛,同時也激發了學習興趣,為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奠定了基礎。課堂語言簡潔,準確,能使學生的心靈受到震撼,喚醒學生沉睡的記憶。
三、實現了學生的自主合作
李玉貴老師給我們帶來的是《蝙蝠和雷達》,也許是區域性的不同,她上這堂課中,特別重視學生的小組合作能力,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學習的方式,這是引導學生學會學習的關鍵。一方面在課堂教學中,把學生的自主學習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自學探究是基礎,合作學習是重要的方式,教師的指導是實現有效學習的重要探條件。教學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師與生、生與生交流對話,教學相長的過程,也是由領悟學習方法學習、運用學習方法到將學習方法融會貫通,能用適合自己的方法學習的過程。另一方面,專題性、綜合性學習引起重視,加強這一類學習的研究與實踐。這類學習更具有綜合性、探究性,也更富于挑戰性。學生在綜合性學習的過程中,有效地培養主動探究、團結合作、勇于創新的精神培養綜合運用知識、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注重語用的訓練
孫老師的《尊嚴》,虞老師的《與象共舞》,薛老師的《剪枝的學問》,何老師的《學寫發言稿》,這幾位專家的教學過程大致和我們的教學過程相同,他們在教學設計上還是有所不同,有選擇性地講授重點段落,不像我們平時的常態課,從頭到尾,一段都不落下。一是教學時注重學生的讀,怎么讀,要讀出人物的心理活動,要有感情地讀。二是教學中設計好情景表演,讓學生參與表演,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學的更好。三是在教學過程的最后一個環節,都設計了學生寫話的片段,注重培養學生寫作的能力,也就是語用的訓練。久而久之,學生的寫作能力肯定有所提高,符合學生身心發展得規律。
通過學習,我深切地感受到了語文教學的魅力所在,要學習的地方太多了,也看到自己在平時教學過程中的很多不足,在以后的學習中,就需要我重新塑造自己,提升自己,努力探索,完善自己,讓自己能擁有足夠的知識和能力去勝任學習語文教學。
【小學作文觀摩課心得體會1200字】相關文章:
小學作文觀摩課心得體會04-09
小學觀摩課心得體會02-24
小學英語觀摩課心得體會03-02
小學語文觀摩課心得體會04-24
小學語文觀摩課心得體會的范文07-18
小學數學觀摩課心得體會(精選6篇)04-16
小學閱讀觀摩課心得體會(精選12篇)05-30
小學數學觀摩課決賽聽課心得體會04-26
小學英語繪本觀摩課心得體會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