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論語的心得體會(精選10篇)
在平日里,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可以通過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這樣能夠讓人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那么你知道心得體會如何寫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學論語的心得體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學論語的心得體會 篇1
我和父親一起讀了于丹的《論語心得》,通過我自己的理解與父親的解釋,我了解到了《論語心得》的內容以及《論語》的道理。
《論語心得》主要講述的,就是于丹對于孔子的《論語》的感悟。內容分別有:天地人之道、心靈之道、處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和人生之道。孔子一生最看重的,就是“恕”、“仁”與“智”。然而,快樂也悄悄地隱藏在這三個字中。
“恕”,寬恕他人的錯誤行為,機能體現出自己博大的胸懷,又能感受到在寬恕了別人之后,心中的那份愉悅和清爽。孔子說:“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曾經有過這樣的一個故事:一對夫婦的兒子因車禍而身亡,但是,肇事司機撞人后立刻駕車逃跑了,抓不到他。夫婦倆悲痛欲絕,有人問:“你們恨那個撞死你們兒子的'司機嗎?”夫婦倆說:“不恨。相信他也不是故意的,要恨,只能恨兒子命不好。”這一信息傳到了司機的耳中,司機倍感羞愧,便到公安局自首了。由此可見,寬恕的力量多么強大!
“仁”,愛一個人能夠使那個人的心中充滿。孔子說:“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人之方也已。”能夠從小事做起,推己及人,這就是實踐仁義的方法。關愛別人,就是仁,所以,我們應該盡自己的能力去幫助一些需要我們幫助的人。
“智”,了解別人叫做“智”。我們應該做一個充分了解他人的人,孔子說:“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雖然這句話是關于道德修養的,但是也讓我們知道,了解他人是很重要的。當我們認識了他人,且能夠知道他(她)需要的是什么,我相信,我們一定能夠感受到快樂。
“恕”、“仁”和“智”,三個字集中在一起就構成了一個美好的人了。“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給予比獲取更能使我們的心中充滿幸福和快樂。人人都希望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而幸福快樂知識一種感覺,與貧富無關,同內心相連。
其實,快樂就生活在我們的心中。我們的心覺得快樂,那么我們就快樂;心不覺得快樂,那么我們就不快樂。快樂是一種信念,我們要相信快樂一直在我們身邊,讓快樂永遠生活在我們的心中。
學論語的心得體會 篇2
《論語》對于我來說并不陌生,在初中、師范的課本里讀過,在參加自學考試時,大學語文我也自認為對有關《論語》的內容有所了解。最近看了于丹教授《論語》,才發現自己所理解的淺薄。
于丹教授用通俗易懂的白話文把孔子的《論語》詮釋給世人,使我們能夠領悟到《論語》傳遞的樸素的、溫暖的生活態度,真是一本難得的好書!她從天地人之道、心靈之道、處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和人生之道這七個方面分別闡述,用很多生動的耐人尋味的例子來詮釋了《論語》的真諦,那就是怎么樣才能過上心靈所需的那種快樂生活!
于丹教授用最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翻譯《論語》,并在其中穿插了很多能夠吸引人也能震撼人心靈的小故事,去注解去闡明去領會《論語》,《論語》不再高深莫測,不再那么令人難以領會。
幸福快樂只是一種感覺,與貧富無關與內心相連。《論語》告訴我們,為人不僅要拿的起放得下,還應該盡自己的能力去幫助那些需要得到幫助的人。我們常說予人玫瑰,手留余香,其實給予比獲取更能使我們內心充滿幸福感。
我們生存的環境會有許多不如意甚至不合理,雖然我們憑借個人的力量不能改變社會,但我們能憑借我們勇敢的心靈去改變自己的心情和態度。一個人外在的表現與他內心的世界是相輔相成的,一個人心中有什么,他看到的就是什么。
心靈的力量是無窮的,面對復雜多變的社會環境,面對各種各樣不同的人,我們往往感到無力應付,其實只要我們自己有一顆從容鎮靜的內心,有一種心靈的勇敢,我們就可以變得堅強,就可以表現出勇敢。在人生之道中,于丹教授說:“人的一生不過是從光陰中借來的一段時光,歲月流淌過去,我們自己也就把這段生命鐫刻成了一個樣子,它成為我們的不朽,成為我們的墓志銘。”怎么樣才能讓自己的短暫的一生活得有價值,那就是要多學習,從書本上學,從社會上學,從小學到老,其實就是學習一種把握幸福的`能力。孔子所言的從十五到七十的人生歷程,每個階段都是可以參照的一面鏡子,隨著年齡的增長,生活壓力的增大,怎么樣才能有一顆從容淡定的心,那需要的是一種修煉,需要的是學會舍棄,不論是對自己的心還是對于社會崗位,都有一種無愧的交待。
《論語》里面所教給我們的這種仁愛之心是從一開始就去本著平等和理性的態度尊重每一個人,稍微留一點分寸,有一點余地,這一點非常像禪宗里面所說的一個境界,禪宗說這個人間最好的境界是花未全開月未圓,是這樣七個字。也就是說花一旦全開馬上就要凋謝了,月一旦全圓,馬上就要缺損了,而未全開未全圓,就是你內心有所期待,朋友之道,親人之道,皆是如此。稍微留一點分寸,海闊天空。
總之,在當今以經濟利益為主導的社會潮流中讀于丹的論語心得,真的能給人以心靈凈化,如一絲清泉沁人心脾,讓人陶醉,給人以啟迪。
學論語的心得體會 篇3
天地人之道:就談談自己是怎么理解和感悟的吧。孔夫子,弟子三千,其中有七十二圣人。《論語》教給我如何在現代生活中獲取心靈快樂,適應日常秩序,找到個人坐標。
《論語》終極傳遞的是一種態度,是一種樸素的,溫柔的生活的態度。
“神于天,圣于地”這六個字其實是中國人的人格理想:既有一片理想主義的天空,可以自由翱翔,而不妥協于現實世界上很多的規則于障锝,又有腳踏實地的能力,能夠在這個大地上去進行他行為的拓展。
《論語》的思想精髓就在于把天之大,地之厚的精華融入認得內心,使天,地,人成為一個完美的整體,人的力量因為無比強大。
我今天也常會說,天時,地利,人和是國家興旺,事業成功的基礎,這是《論語》對我們現代人的啟發。
什么叫天人合一?我認為就是人在自然中的和諧。
人人都希望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而幸福快樂只有一種感覺,與貧富無關,同內心相連。
在《論語》中子貢曾經問老師:“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我認為:一個人貧賤,但他不向富人諂媚,一個人很富貴,但他不傲氣凌人。
感悟:我的眼睛,看外界太多,看心靈太少。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你自個兒不想干的事,你就不要強迫別人干。
佛家有個小故事:小和尚跟老和尚下山化緣,走到河邊,見一個姑娘正發愁沒法過河。老和尚對姑娘說,我把你背過去吧,于是就把姑娘背過了河。小和尚驚得膛目結舌,又不敢問。這樣走了二十里路,實在忍不住了就問老和尚,師父啊,我們是出家人,你怎么能背著那個姑娘過河呢?老和尚就淡淡地告訴他,你看我把她背過河就放下了,你怎么背了二十里地還沒放下?
這個故事的道理其實和孔夫子教給我們的一樣:該放下時且放下,你寬容別人,其實是給自己留下來一片海闊天空。
什么叫“仁者不憂”呢?就是讓自己的胸懷無限大,很多事情自然就小了。《論語》告訴我的,不僅遇事要拿得起放的下,還應該盡自己的能力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所謂“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給與比獲取更能使我們心中充滿幸福感。
儒家理論的核心和最精髓的東西:除了“恕”字以外,還有一個字是“仁”字。
在這個世界上,《1》什么人最重要?最重要的人就是眼下需要你幫助的人。
《2》什么事最重要?最重要的事就是馬上去做。《3》什么時間做事最重要?
最重要的'時間就是當下,一點不能拖延。自己感悟:關愛別人,就是仁慈,了解別人,就事智慧。《論語》的精華之一,就是告訴我們如何用平和的心態來對待生活中的缺憾與苦難。
“人生百年,孰能無憾?:人這一生中總會遇到這樣那樣不如意的事情。
自己感悟:每個人的一生中都難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許我們無力改變這個事實,而我們可以改變的是看待這些事情的態度。
《論語》所倡導的一種價值觀念:承認現實生活中的不足之處,并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彌補這種不足,這就是《論語》告訴我們對待生活缺憾的態度。
印度詩哲泰戈爾所言:“如果你因為錯過太陽而哭泣,那么你也將錯過星星了”。自己感悟:既然生活的缺憾不能避免,那么用什么樣的心態來對待這種缺憾就非常重要了,心態不同,也許會帶來完全不同的生活質量。一個人的自信心來自哪里?他來自內心的淡定與坦然。我們面前有半瓶子酒:悲觀主義者說:“這么好的酒怎么就剩下半瓶了”。樂觀主義者說:“這么好的酒還有半瓶呢!”。表述不同,緣于心態不同。
感悟:小人之驕,驕傲的是他外在的氣,而君子之驕,驕傲的是內心的風骨。
孔子說過:“一個人能夠聽你講道理但是你沒去跟他講,這叫”失人“。假如這個人根本就不可理喻而你偏和他講道理,那就叫”失言“。
《論語》中所提倡:“坦蕩蕩“的心境。
《論語》教給我很多處事的方法,做人的規則。
有時費盡心機想和領導,同事拉近關系,卻常常適得其反。為什么會這樣?怎樣的關系才能稱作“好”呢?
孔夫子認為:“太過疏遠和太過親密都不是最佳狀態,所謂:過猶不及。
孔子的學生子游說:“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論語,里仁》。意思就是:如果你有事沒事總是跟在國君(領導)旁邊,雖然表示親近,但離自己招致羞辱就不遠了,你有事沒事總是跟在朋友旁邊,雖然看起來親密,但離你們倆疏遠也就不遠了。孔夫子告訴他的學生子貢:“看到朋友做的不對的事,你要真心的勸告,善意地引導,如果他實在不聽就算了,別再說了,不要自取其辱
《論語》告誡我們,無論對朋友還是領導,都要保持一定的距離,掌握好親疏的分寸。
感悟:無論是對朋友還是對親人,都應該把握一個分寸,適度為最好。
“不在其位,不某其政”。《論語。憲問》意思是:也就是說,你在什么位置上,要做好本分,不要跳過你的職位去做不該你做得事。先把你自己那個崗位做好,先不要操心別人的事。
就寫到這里吧,可能自己認識的還不那么深刻,以后自己還要多學習多看書,讓自己的生活更充實些。
學論語的心得體會 篇4
7月5日,學校組織我們進行了論語講座,通過學習,使我看到了自己身上許多的缺點。
《論語》告訴我們學習要“溫故知新”、“學而時習之”、“學而思”,這樣才能“為師矣”,而現在我因各種原因疏于學習新知識,對以前學過的舊知識更是很難做到“傳而習”, 所以常常會感到非常的慚愧,作為一個老師,更應當做一個精進好學的人。學習可分為兩種,一種是主動學習,一種是被動學習。只有知道自己不知的人才會主動去學習,而自我感到什么都知的人往往會放棄學習,或采取一種在某種壓力之下被動學習。主動學習時學習的知識會博學,被動學習時學習內容會有局限性。學習的方式有很多,尤其是在當今發達社會,網絡、傳統教育、自學等,不管采取何種方式,總是或多或少地了解了不少未知領域或溫故了舊的知識。
蘇格拉底曾說過:“未經省察的人生沒有價值。”真正的哲學家,一生孜孜以求的是生命的意義,他們把這種意義看得比生命本身還重要。在對人生的不斷反省中,他們認識了生命的價值。在教學中我們要常常這樣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正是在不斷的反思中,我們得以及時學習,及時修改自己的教學行為。生活也是如此。反思后則奮進,發現問題則深思,存在問題就修改,找到經驗就升華。反思的真諦就在于我們要敢于和善于突破、超越自我。
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恕”這個字。 “恕”,即為“你不要強人所難,不要給別人造成傷害,假如他人給你造成傷害,你也應該盡量寬容。” 在教育和管理學生時,這一點也是很重要的。孔子教育學生時很少疾言厲語,他通常是用和緩的,因循利導的,跟人商榷的口氣,這是孔夫子教學的態度,也是儒家的教學態度。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對于學生的錯誤行為,教師不能只是嚴厲斥責,而是從學生長遠發展角度,采取了寬容的態度,這樣一方面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另一方面也給學生留下了自省的空間和主動改過的機會,為學生的未來撐起了一片晴空。
寬容作為一種處世智慧是一種教育的境界,需要我們不斷地開闊眼界與胸懷提高自身修養。要尊重理解學生,并給以臺階,既要讓學生下得了臺,又要讓學生登得更高。這樣學生還會還老師一個驚喜,師生間更多了一種默契,達到了教育的最高境界。因為寬容,老師給了學生足夠的理解和 尊重,給了學生一個改過的機會 與過程,也贏得學生的感激之心和敬重之情。寬容能驅走怨恨,寬容能帶來親情,能創造輕松、和諧、融洽的氛圍。寬容也是一種無聲的教育,它的教育力量常常超出我們的想象。
任何偉大的事業,成于堅持不懈,毀于半途而廢。做為教師要讓學生樹立適合自己的志向,就要因材施教,敢于坦露自己的心聲。無論是“率而對曰”的子路,還是“春服即成,浴于沂,詠而歸”的曾皙,都敢于真誠地表露自己的內心世界。學生年齡小可能沒有很深的體會,而做教師的是有這種體會的。那么,做教師的有責任領好學生的每一步。讓學生從無知到有知,從初級到高級,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學論語的心得體會 篇5
在讀罷南懷瑾先生的《論語別裁》后,可以真切的感受到南懷瑾先生對于《論語》獨到的見解,在學習上,南懷瑾先生對人們關于《論語》以往的見解進行了論述,并從另一角度來分析,不再是是以往的論述,墨守成規。就例如對“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的解釋,就匠心獨運,很直接的披露了學習其實是“不亦苦乎”,孔子的這句話實際上重點在于“時習”,講求的是學習的方法,而不是違心的高呼“學習萬歲”。對于我們所學的,南懷瑾先生也不是附庸以往的那些所謂的“圣賢書”,而是講求書的實際效益,身處在當下,只有那些搞學術研究的學者才會奮力于古典的著作,我們平常人所求的只是能夠生活的一種技藝,一項本領。因此學習不在于書籍,而在于生活。
教育應該是傳授真本領,而不是傳授應試技巧,南懷瑾先生對于這點也有很深刻的見解。他在論述老師和學生的'關系時,就曾提到文化道德不實的問題,當一個學生需要老師的幫助時,如寫論文,便畢恭畢敬,夸張一點可謂是點頭哈腰,結果畢業時,連影子也找不到,當然,這也可以看出現在大學教育的一個失敗,學生與老師之間不再是中學時的親密,彼此互無交流,你可曾試想大學畢業后你能記住幾個老師,乃至又有幾個老師能知道你。
孔子教育門人是根據那個時代的社會現象,我們如今的教育也應該符合當前的國情。讀《論語》,學習的是有用的方法,從中找出適合我們這個時代的東西,這才是學習的真正意義,融會貫通方能學有所成。《論語別裁》就是希望我們能走出圣賢經典的誤區,看到當下,把握未來。
學論語的心得體會 篇6
初讀《論語》,或是無法參透,或是略有所悟,或是心有靈犀,但那種“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精神,那種循循然善誘人的教學方法,那種謙謙君子之風,卻總能讓我心存快慰,欲罷不能。于是不止一遍地讀她,品她,悟她,盡管只是片言只語,但字字珠璣,如行云流水,簡約精煉:或睿智從容,如天之遼遠;或縱橫開闔,如飛瀑流瀉;或恬靜悠然,若和風習習……面對《論語》,我猶如面對一位巨人——從古至今,它的精深博大,言簡意賅,讓人有高山仰止之感。我邊讀邊記,邊記邊思,在品味與欣賞中,我像一株干渴已久的禾苗,忽然遇到了一場痛快淋漓的甘霖,舒枝展葉貪婪地汲取其中的養料。越走近孔子,愈發感覺孔子教育思想的博大精深。透過文字,我和智者正面晤對,聆聽他“任人唯賢”的人才觀念、“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的教學方法、“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義”的教育主張……
讀《論語》,令我感念至深的當屬孔子的“學而不厭”。孔子“學富五車”,卻一生“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用行動踐行著“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些教育思想激勵了無數教師,也照亮了無數心靈。孔子的精辟言論,不正是一種謙虛、嚴謹、勤奮、自勵的治學態度嗎?再想想自己,雖然也很敬業,無日不在思索如何使學生的學業更加進步,但是卻很少從“學”上下功夫,以至事倍功半,職業倦怠感日增。其實,我們的教育生活本可以達到一種清風朗月、高山流水的境界。“學”以教之始,只需我們把心思放到學習上,向前人學、向同事學、向學生學,我們就會發現那“潺潺小溪、綠草茵茵”的精神家園。正所謂“善學者,師逸而功倍,又從而庸之;不善學者,師勤而功半,又從而怨之”了。
讀《論語》,讓我心靈震顫的當屬孔子的`“誨人不倦”。他的 “有教無類”令人感動,也讓人倍感溫暖。《論語為政》中記載了孔子對其學生顏回的觀察:“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孔子正是在觀察學生,了解學生,尊重學生的基礎上,對他們因材施教。的確如此,正如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葉子,我們面對的學生都有著各自的特點。作為教師,只有深入細致地了解、尊重學生的個別差異,方能“因材施教”。于是我想方設法、通過多種渠道,走進學生心靈,開展“周記對話”,健全“班級檔案”,開展 “教師贈言”,開設“心語班刊”,給每一個孩子平等的呵護,在“春風化雨”般的教育中,享受“誨人不倦”的大樂!“有禮者敬人。敬人者,人恒敬之。”孔子和學生的關系也是歷代師生關系的典范,他們既像父子,亦像兄弟,更多的則是像朋友。正是在這種亦師亦友的關系中,在因材施教的智慧熏染下,孔子2000年弘道,誨人不倦,終得桃李遍天下,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 。仁者愛人,愛眾親仁,應成為我們的立身之本;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更應成為我們的為師之道啊!
“書香能致遠”,的確如此!讀《論語》,為人師,就讓我們在圣賢的光芒下且思且行,以淡定從容的心態把握人生,用思想的清泉充盈心靈,用經典的睿智之語指引前行的方向。為人師,讀《論語》,讓我更確信:做好教師這一職業工作,必須用愛播種,用心耕耘。
學論語的心得體會 篇7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孔子開門見山,告訴我們學習的方法,即:學得了知識,并且不斷地去練習,這才是令人高興的。然后,有志同道合的朋友,遠道而來拜訪你,這也是令人快樂的。但是,如果你雖有經天緯地之才,卻沒有人賞識你、知道你,你該怎么辦呢?是自暴自棄、就此沉淪?不!要繼續努力,努力并快樂著,只有這樣,孔子才把這樣的人叫做道德高尚的君子。
記得讀過這樣一個小故事:有個年輕人很有學問卻自感懷才不遇,便向一位智者請教。智者沒說話,只是揀起一個小石子,向石子堆里扔去,讓年輕人把自己剛才扔掉的石子揀起來。年輕人搖了搖頭,說自己無法將石子揀出。接著,智者又從身上掏出一枚鉆戒,扔向石子堆,年輕人很快從石子堆里揀起了鉆戒。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可能我們還不夠優秀,我們還只是石子堆里的一枚小石子,別人還無法從石子堆里辨別出我們,而當我們變成一顆閃閃發光的鉆石時,還怕別人發現不了我們嗎?所以當我們還不是一顆璀璨的鉆石時還要繼續努力,不要怨天尤人,直到有一天脫穎而出,成為一個有成就的人。孔子在2000多年前就懂得這樣一個道理,并告訴我們: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知有也。君子物本,本立而道生。孝弟者,其為仁之根本與!這段話大意是說:做人能孝順父母,敬愛兄長,這樣的人是不會犯上作亂的。君子致力與根本工作,根本樹立了,人生的大道理也就有了。孝順父母,敬愛兄長,就是仁的根本吧!什么是仁的根本呢?其實很簡單,就是孝悌,孝是孝順父母,悌是敬愛兄長。如果,連父母兄弟也不愛的人還怎么可能真心和別人相處,因此,孔子師徒把孝悌作為仁的根本。
那么,怎樣判斷一個人是否講究仁愛呢?孔子為我們講了一個好方法: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孔子說的很干脆,那些花言巧語、巧舌如簧的人,沒有一個是講究忠義道德的`。但那些能言善辨、不辱使命的辯士,與這些巧舌如簧的人有著本質的區別。前者為國家、為民族的利益能言善辨、據理力爭,后者為個人利益使弄小伎倆。所以要另當別論。
接下來,孔子教我們在平時怎樣做才能成為一個仁人,他說: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我們每天都應該做好這樣三件事:竭盡全力替人辦事;誠心誠意和朋友交往;認真練習老師教的知識。做好這三件事,我們就可以向仁人看齊了。
孔子十分重視一個人的品德修養,他把做人放在了第一位,做事放在第二位。他說: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重,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意思是說:后生小子,在爹娘面前得孝順在兄長處要敬愛;說話要謹慎,要誠實可信。要廣泛地友愛大眾,親近仁德之人。這樣做了以后,有多余的力量,再來學習文化知識。
當下競爭越來越激烈,生存壓力越來越大,我們教育的重點往往放在成才上,而忽略了德育,于是培養出不少,四肢不勤,無谷不分的年輕一代,他們的父母要求他們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唯考上重點大學、找個好工作為是。平時忽略道德人格的培養,這些孩子往往經不起一點點的刺激,心理變得相當脆弱,不知與人怎樣相處,心中只有自己,一旦遭遇挫折,經受不住一點打擊。我就聽說這樣一個故事,在一所名牌大學里有一個學生,在中學時成績一直都很優秀,由于是尖子生,倍受老師寵愛。可到了大學,由于同學都是尖子生考進來的,他變成普通的一名學生。不再有老師的寵愛,被冷落到一邊。這名學生逐漸抑郁了,最后不堪折磨,跳樓自殺。可見,培養一個人要懂得愛自己,愛父母、愛他人是多么的重要,要知道自己來到這個世界,父母生我養我、來之不易,要知道感恩,要珍惜這一切。只有具備一個健康向上的人格,才可能成為一個有用之材,才能做一個有益于家庭、有益于社會的人。孔子的徒弟子夏就十分推崇有德之人,他說: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大意是:(選擇妻子)能重視品行,而不重視美貌;侍奉爹娘,能盡其力,侍候君王,能不顧身家性命;和朋友交往,言而有信,(這種人)雖然沒有上過學,拿今天的話說,即使沒有什么文憑,我(子夏)也說他早已有了教養,比那些有才無德的人強得多。
以上是講德對一個人的重要性。接下來,孔子又談了孝,他給孝一個最簡單、最樸素的標準: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怎樣盡孝?其實很簡單,這個標準簡直另人懷疑:父母在,不遠行,趁他們健在,多陪陪他們,這就足夠了,要是父母不在了呢?就要看這個人的行為,如果仍舊能繼承父親的好思想、好操守,不加以改變,就算盡孝了。這個標準看似簡單,做起來難。看看過去的那些高高在上的皇帝都很難做到。凡開國初期,那些冒著槍林彈雨、出生入死打下江山的皇帝往往能勤儉持家、體恤黎民百姓,但沒過幾代,后面的皇帝從小過慣錦衣玉食的生活,繼任后變本加厲,更加驕奢淫逸、糜爛不堪,最后敗了家、誤了國,被別人改了朝、換了代。
小到一個家也是這樣,上輩子辛辛苦苦打拼的家業,只要出了一個紈绔子弟,不消幾年,家業就敗了個精光。一代名臣曾國藩總結前人教訓,勸戒子孫說:門戶之衰,總由子孫之驕惰;凡俗之壞,多起于富貴之奢淫。同時告戒子孫:克勤克儉,能豐衣足食,就是小康生活。凡事謹守規模,必不大錯;一生但豐衣足食,便成小康。
凡事謹守規模,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哪個有錢不知道享受呢?享受起來一定要有個規模、有個度。那怎樣把握這個度呢?其實,孔子早在2000年前就給了我們這個答案:君子食勿求飽,居勿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君子吃飯不要求過飽,居住不求舒適,這看起來有點不近人情,但卻符合養生之道,常言說得好:要想身體健,三分饑和寒。講的就是同樣道理。吃飯只吃七分飽,過飽則加重肝臟負擔,穿衣和睡覺不要太暖和,才能充分調動我們肌體的御寒能力。敏于事而慎于言,說工作起來要勤勞敏捷,說話要小心謹慎,同時要就有道而正焉,向有德之人學習,借以改正自己的缺點。如能做到這些可謂好學也已就算是一個勤奮的人了。他的一生便可以豐衣足食,必不會鑄成大錯。這不正是我們所追求的境界嗎?
學論語的心得體會 篇8
《論語》是一份寶貴的文化遺產,它讓我感受到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孔子的誨人不倦,讓我受益匪淺。本學期,我們學習了《論語》。《論語》的作者是孔子的弟子以及再傳弟子。
可記錄的是孔子和弟子的言行。通過他們的言行讓我懂得了很多道理。
論語讓我懂得了學習態度要謙虛。比如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在課堂上,有的同學認為自己這個知識點學會了,就不聽別人的回答,這是不對的。也許,你可能會收獲到不同的知識。在我們班里,可以說人才濟濟。比如數學小博士胡展郡、小畫家黃鵬翰、小歌唱家龐君瑤、體育健將齊珈藝等等,大家各有所長,每個人都值得我學習,這樣我才能不斷的進步。
《論語》讓我懂得了學習要有方法。子日:“學而不思則同罔,思而不學則殆。溫故而知新。雖多,亦奚以為。”在學習的過程中,我讀了很多書,學習了很多好識,我只是聽老師的講解,自己不思考,也不運用到實踐中,只是紙上談兵,時間久了,我也不去復習,最后把知識全忘掉了。記得我剛學奧數時,就是每周按時按點地去學,按時完成作業,可一學期下來,很多題不會做。后來,媽媽說我的學習方式有問題。我自己仔細分析了一下,我認為我確實沒有仔細思考老師每天講的例題,只是簡單的去完成作業,從來不復習,也不想這類題型還可以擴展到生活中的.哪些問題。所以學習效果不好。后來,我改變了學習方法,成績提高了。
《論語》讓我懂得了要孝敬父母。“父母在,不遠游。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現在,父母為我洗衣、做飯、送我去課外班。他們還要工作,他們多辛苦啊!我們一定要孝敬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努力學習,成為他們的驕傲,做一個懂事的好孩子!《論語》還讓我懂得了很多道理,讓我收獲滿滿,我也會慢慢體會,我會成為最好的自己!
學論語的心得體會 篇9
論語,是記錄圣人孔子言行的一本書。這學期,在楊老師的教導下,我學習了論語。書里記載了孔子對于做人、做事、學習、孝道等道理,是一本必讀的名著。
論語里有一句話,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句話的意思是只是讀書,而不思考問題,就會迷惘不解;只是思考而不去讀書、學習,就會疑惑不定。在生活中,我們經常說的“書呆子”,就是學而不思則罔。在學習中,我們要舉一反三,積極開動腦筋、思考問題,發表自己的意見,將學習與思考更好的結合在一起。
在論語中,還有一句我覺得很深刻:子貢問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
這句的大意是:子貢問孔子怎樣實現“仁”。孔子說:“工匠想要把活干好,必須先把工具弄鋒利。居住在這個國家,就要奉事大夫中的賢者,結交士人中的仁者。”
“磨刀不誤砍柴功”就是這個意思,如果事先打好基礎,做好準備,就好比有一把利斧在手,相信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楊老師常說“半部論語治天下!”學習論語讓我受益匪淺。不但提高了語言的'積累,簡短的語句更是教會了我很多學習、做人、做事、仁愛等大道理。令人回味無窮,受益終身。
學論語的心得體會 篇10
《論語》一書比較真實地記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儒家創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禮”和“中庸”。《論語》的語言簡潔精煉,含義深刻,其中有許多言論至今仍被世人視為至理。
《論語》以記言為主,“論”是論纂的意思,“語”是話語,經典語句,箴言,“論語”即是論纂(先師孔子的)語言。《論語》成于眾手,記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傳弟子,也有孔門以外的人,但以孔門弟子為主。《論語》是記錄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書。作為一部優秀的語錄體散文集,它以言簡意賅、含蓄雋永的語言,記述了孔子的言論。《論語》中所記孔子循循善誘的教誨之言,或簡單應答,點到即止;或啟發論辯,侃侃而談;富于變化,娓娓動人。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論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與《大學》《中庸》《孟子》《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并稱“四書五經”。
《論語》里的每一句話都很短,但是其中蘊涵的道理卻很深遠,仔細品之,總會從中發掘出很多適用、通用的道理,它以深入淺出的形式告訴我們怎樣工作、學習和生活,怎樣做人、交友和處世。
《論語》并不只是中國眾多古典文學中可有可無的一部分,我覺得中國配得上圣賢之稱的也就只有孔子了。也許只有用“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這句話才能夠表達對孔子的無限的崇敬之情。孔子以其獨特的人格魅力深深地吸引著眾多愛好古典文學之士,從孔子的出生“生而首上圩頂,故因名曰丘云”到“孔子以《詩》、《書》、禮、樂教,弟子蓋三千焉”。
孔子在《論語》中有這么一句話,子曰:“可與言而不與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也不失言(《論語》衛靈公篇)”。按照孔子說的意思就是:如果你見到一個沒悟性或者這人太差,你追著、趕著跟他說話,那對不起,你話多了。所以他說,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一個聰明的人,他不會錯過那些可教之人,但是他也不會對牛彈彈琴,追著可不教之才多話。所以也不失人,也不失言是對的。對于這方面,我們應該做一個客觀的分析,孔子的這句話是在<衛靈公篇>,講的是人與人交往的道理。
弟子問孔子說:“老師,以德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一個人已經以德報怨了,那他還拿什么抱人家的恩德呢?當別人對你好時,你該怎么辦呢?“以德抱怨”不可取,但“以怨報怨”也不可取,因為怨怨相報何時了?還是“以直抱怨,以德報德!”如果有他人有負與你,對不起你了,用你的正直、耿介對待這件事,但是要用你的'恩德,你的慈悲、去回憒真正給你恩德和慈悲的人。用你的公正、率直、耿介、磊落的人格去坦然地面對這一切,即不是德也不是怨。人生有限,生也有涯。 把我們有限的情感,有限的才華用在最應該使用的地方。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訉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意思是說,為人子,為人弟者,在家里孝敬父母,在外面敬愛兄長,言行謹慎而且守信用,博愛大眾,親近有仁德的人。做到這些后,還有多余的精力,就在去學習文獻的知識。很好的闡述了躬行與學文的關系。說明了做人要以德為先。也就是《論語》中說的“仁”,我們今天說的德乃為人之根本。道德實踐也是學,與文獻知識是一脈相承的。
孔子的學生司馬牛曾經問過老師說:“老師啊,敢問君子,一個君子的狀態什么樣呢?”老師回答得很簡單,四個字,叫做“不憂不懼”。這就是君子了?太簡單了吧?那老師又反問了他一句說:“內省不疚,何憂何懼啊?”一個人如果自我反省,內心沒有歉疚,上不愧蒼天祖先、下不愧子女父母,那么自己的內心有什么可內疚的?老百姓講一句話說:“為人不做虧心事,半夜敲門心不驚。”這就是一種生命的坦然。孔子說,如果在當今社會,外在有如此多紛擾的聲音,我們偏偏困頓于一派喧囂之中,但是叩問內心,無憂無懼,這容易嗎?這還不夠做一個君子嗎?所以其實我們不要以為說君子就一定要兼濟天下、建功立業,于社會士工,做出大輝煌的人才配這個稱號。其實一個君子首先面對的是自己的心,有一份生命樸素的坦然。這對于今天的人來講,可能很艱難,因為我們面臨的每一個時刻都在變化。這種變化會讓我們充滿了迷思。
孔子有一句話:“事君數(念shuo4),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數,寫出來是數字的“數”,也就是過于密集的意思。“事君數”,指一個人在工作上對你的領導的態度:對你的上司老板,你對他有言必從,不管是夜里三點還是五點,他叫你就到,所有的事情你從來不違背。你想我這么對他,他應該對我特別好吧?錯!他會認為你的人格沒尊嚴,離你招致羞辱不遠。這叫“斯辱矣”。因為他覺得你是仰望他的。我們有一句諺語說得好。當一個人在仰望他人的時候,其實他自己在跪著。你怎么樣可以不仰望?就是你自己站起來。所以其實你對什么人都不要做到數。你去這樣失去自我的尊嚴去伺候領導,那最后會招致羞辱。朋友呢?大家覺得朋友之間無所謂了吧?多好都沒關系。有一些男朋友說,我去我哥兒們家,我經常喝得酩酊大醉,我在他們家可以把他的冰箱翻得亂七八糟,他家和我家一樣。有些女朋友,一跟老公吵架了去找閨中密友,一把鼻涕一把淚地把什么樣隱私都對人講。那閨中密友就出主意,說你離開這個男人吧,你離婚算了。其實這樣的朋友都一定好嗎?孔子說:“朋友數,斯疏矣。”朋友要走到這么近的時候,就是疏遠的開始。為什么呢?因為人與人之間,永遠要以個體生命的獨立尊敬為前提,包括父母對孩子。
在以后的學習、工作、處世中,我們要學習孔子那種“以直報怨,以德報德”的寬容之心;學習那種“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的謹慎;學習那種“恥其言而過氣行”的行為方式。讓我們也學會先人的“事父母,能竭其力,與朋友交,言而有信”的愛仁之心;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的好學精神;“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的豁達、樸素與和諧;學習那種“常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的誠信精神;體會到“未若貧而樂,有道而正焉”的快樂。總之,讓我們成長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合格的接班人。
【學論語的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論語學心得體會03-22
論語學心得體會通用06-02
論語學而原文及翻譯05-24
論語學而篇教案03-31
論語學而篇全文及譯文09-24
《論語》學而篇原文及翻譯08-04
論語學而篇的原文及翻譯05-25
教師學論語心得體會(精選14篇)08-05
論語學而篇學習心得體會(精選11篇)10-18
論語學而篇全文帶譯文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