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優質課聽課心得
我們心里有一些收獲后,通常就可以寫一篇心得體會將其記下來,這樣能夠培養人思考的習慣。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數學優質課聽課心得,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上周二、三、四、五我們小學參加了學習中南、華北、西南十省市第十三屆小學數學優質課活動。本次活動對人教版教材中解決問題的課程進行了集中的授課與點評,通過本次活動的學習我有以下收獲:
首先,是對教材的挖掘與處理上,可根據教參及學情對教材進行加工再創造。例如山西李麗老師執教的《分段計費》一課,李老師把教材中行駛的6。3千米,巧妙的設計為先求行駛8千米的費用,再求行駛7。2千米的費用。既降低了直接求行駛非整千米數車費的難度,又制造了行駛7。2千米和行駛8千米收費相同的小沖突,調動了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積極性;又如廣西柳州覃佳韻老師執教的《歸總問題》更是打破了先求總數的常規思路。覃老師在學生還沒上課就已會解決此類問題的前提下,大膽改革滲透了五年級學生才要求掌握的方程思想。
其次,是在課堂的呈現方式上,可采用問題引領,聚焦關鍵問題體現課堂思路的方法。學生的學習過程本身就是一個問題解決的過程,可以通過設置體現學科本質的核心問題,引導學生逐步養成求知好問的習慣。例如:人大附中三亞學校于中青老師執教的《怎樣拼周長最短》,于老師先問“你有什么疑問,誰來幫他”,“怎樣解決?工作量蠻大的,怎么辦”。又問“請拼的同學上來講講看怎么拼的`?先把拼法弄出來”“周長只能算嗎?還可以?”。最后問“是不是給你任意個小正方形都能拼成一個正方形呢?”“這個圖形長什么樣?為什么這時周長是最長的?”。整節課通過幾個核心問題引領學生獨立思考,實踐應用,分析解決問題,培養了學生的探究精神。
再次,是對解決問題這一課型課堂結構的處理上,我也有所收獲。解決問題的課型教材是由“閱讀與理解”“分析與解答”“回顧與反思”這三塊組成的。通過這次的學習,我對“閱讀與理解”的環節學習到了如何不依賴重復讀題,就可以更深刻的理解題意。比如,可以通過找一找(關鍵句),畫一畫(線段圖或示意圖),說一說(所畫圖的意思)等方法來表示題意;“分析與解答”環節一般是由老師引導,學生寫一寫(算一算)展示作品再指名講解;“回顧與反思”環節一般是回想解答過程,討論總結模型,或者深化完善結論,讓學生心中有“數”。這幾天的課基本上都是這個模式,具體例子不再一一列舉。
總之,第十三屆小學數學優質課活動,不論是從教材的處理上,還是授課形式上都帶給了我很多實用的方法,而且也啟迪著我對解決問題課型的思考……
【小學數學優質課聽課心得】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優質課聽課心得體會3篇04-07
數學聽課心得范文04-14
小學數學培訓中聽課心得體會04-12
語文優質課大賽聽課報告09-23
初中數學名師聽課培訓心得04-06
幼兒園優質課聽課記錄01-22
中小學語文聽課心得04-11
中學數學聽課心得體會04-15
小學數學《閱覽室》聽課筆記范文08-21
語文優質課競賽活動聽課筆記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