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德教育專題三之后的心得體會(通用10篇)
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獲以后,馬上將其記錄下來,這樣我們可以養成良好的總結方法。那么如何寫心得體會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師德教育專題三之后的心得體會(通用10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師德教育專題三之后的心得體會1
通過前段時間學校組織師德師風教育的學習活動,使我進一步認識到作為教師在新時期的素質要求,下面我簡單談談學習師德師風的幾點體會:
1、愛崗敬業。要熱愛教育事業,要對教育事業盡心盡力。作為信息技術老師,我們不僅要負責班級的教學工作,更要保證全校廣播鈴聲的正常的運轉,每逢開學前,我們微機組同仁們都會通力合作,改鈴聲,編數據,修廣播,測線路成為了我們的家常便飯。我們盡心盡責地完成每一項教學任務,不求,但求更好。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受到老師的影響而努力學習,不斷進取。
2、尊重學生。身為常識學科的一員,我擔任著20多個班級的教學,每一個班級每周只能來一次他們心中的圣地——六樓微機室,所以只要孩子們在課堂中不故意觸碰課堂紀律,我都會盡可能給他們多一點愛心、耐心、理智和寬容。每次課前和他們親熱的打著招呼,課上用心評價他們制作的作品,課下三言兩語的問候,讓他們都能夠得到老師的贊賞和尊重。我想這是孩子們稱呼我為最“帥”的王老師原因之一吧。
3、努力進取。作為當今信息飛速發展的新時代老師,尤其是我作為信息技術教師,只有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才能教好學生。這就要求我們年輕教師多聽取學生和老教師的各種意見。并且自身不斷的學習,用心學習,不斷開辟新教法,努力收集一些貼近學生實際生活實例的素材,不僅要讓孩子們都能在信息技術課堂中獲得成功作品的體驗,更要發揮部分學生的特長,讓他們在信息學、電腦制作、機器人等競賽中賽出風采,秀出技能。
4、以身作則。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師的言行對學生的思想、行為和品質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的一言一行學生均喜歡模仿,這將給學生成長帶來一生的影響。因此,我們教師必須要時時刻刻為學生做出好的榜樣,凡要求學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堅持嚴于律己。
以上是我對師德師風的一些學習體會。我將堅持不斷的學習,使自己能在不斷更新的知識中汲取營養,能夠把自己所學奉獻給學生,更會在道德和作風方面給學生以用心的影響,力爭讓關心他們的人,都能因他們而幸福。
師德教育專題三之后的心得體會2
師德就是教師的職業道德。教師不僅僅是知識技能的傳授者,更是引導學生如何做人的引路人。可以說,除家長之外,教師是對學生的成長影響最大的人。因此,教師的師德不只是個人的問題。如今面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形勢、新任務,面對課程改革的新標準、新要求,我們就應該更進一步的加強師德修養。這不僅需要嚴謹的工作態度,正直的工作作風,厚積薄發的工作效率,更需要的是對學生傾注教師的愛。
我作為一名青年教師,無論在教學上還是對學生的教育上都較缺乏經驗,因此,我覺得以愛來教育學生更是與學生進行思想交流的最好途徑。教師如何傾注對孩子的愛,如何讓孩子感受到你對他的愛呢?回首自己七年來的教學教育工作,我覺得大概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鼓勵學生寫成長日記,把握思想動向,及時耐心疏導。
十六七歲,正是孩子生理、心理突變的時期,許多的困惑、煩惱也隨之而來,老師除了從情緒、態度、舉止、興趣、愛好等方面注意觀察,發現問題及時疏導外,還要關注孩子的內心世界,尤其是性格比較內向的同學,因此我鼓勵孩子經常寫成長日記,并答應為其保密。這樣學生就會把自己的心里話說給老師聽,老師可以成功地采取疏導策略。實踐證明,抓住“興趣點”加以疏導,有利于消除、淡化不良興趣,誘發積極興趣;抓住“需求點”加以疏導,盡力創設條件滿足他們正當合理地要求。例如:復習期間,各門功課都很緊,學生常常有力不從心之感,非常向往班級搞一些豐富多彩的活動,我知道后就提議開一個演唱會,同學們興奮異常,學習熱情更高。抓住“情感點”加以疏導,以情生情,以情動情,可以避免情感障礙,培養孩子健康情感,調節控制情感的能力。最近,我班有一名學生在日記中用了整整兩頁的篇幅寫到他學英語的煩惱:毫無興趣可言,在家長的強壓之下學習,厭惡、痛恨之極。當我向他了解情況時,他哭得泣不成聲。我就給他講了東晉畫家顧凱之和他的“漸入佳境”的故事。告訴他學英語就和吃甘蔗一樣,有一個過程,只有堅持下來,努力學習,打好基礎,嘗到甜頭之后才能越來越想學,越學越好學,這也叫漸入佳境。他聽后會心地笑了,一臉愁云轉眼間煙消云散。抓住“榮辱點”進行加以疏導,以贊揚、獎勵來促進孩子向良性軌道發展;以適當的批評,小小的懲罰來鞭策學生前進。
二、對癥下藥,把班會課上到學生的心坎里。
每到班會課,我都會結合實際組織學生圍繞一個話題進行討論。或歌頌母子之愛,或贊揚朋友之誼,或抒發愛國之情,或感悟社會大家庭的溫暖。讓學生體會到他們的成長處處凝聚著父母、師長的關愛。從而使他們和老師、家長的教育保持一致,消除逆反心理和抵觸情緒。但有時及時引導他們自我反省也是很有必要的。有一段時間,部分學生浮躁不安,影響班級紀律。我就組織學生召開“感受母愛”主題班會。不少學生都講出了自己母親育兒的辛苦。當一名單親家庭的孩子講到自己母親為了供自己上學,整夜守在攤前賣羊肉串,熬壞了雙眼時,情不自禁地哭了,全班都跟著哭了起來。我輕輕地問:“家長這么辛苦,你們來到學校不好好學習,對嗎?”學生們都羞愧地低下了頭。這次班會課沒有說教,沒有斥責,有的只是孩子們發自內心的感悟。我想它的教育力量遠遠勝過千句說教,萬句斥責。
三、寬嚴相濟,在表揚中有批評,在批評中有表揚
“愛”并不能溺愛,更不能縱容和放棄,而是把對學生的溫情和嚴格相結合。要“嚴中有愛”,“愛中見嚴”。不因為優生就“愛中無嚴”,也不因為差生就“嚴中無愛”。對于差生要“嚴中有愛,嚴之有序”,不急于求成。要尊重學生,才能啟發學生尊重他人,尊重自己。教師平易近人,和學生打成一片,以誠相待,方可使學生感到老師親切可敬,就能主動接近老師。同時對于學生所犯的缺點和錯誤及時加以指正,決不姑息。如果教師一味面慈心軟,對學生疏于管理,致使學生紀律松散,無所顧忌,這是軟弱無能的表現。其實,寬容是另一種意義上的嚴格。寬容應該因人而異,因事而別。作為教師,我們在擁有寬容的同時也應該做到:原則問題不讓步,是非面前不糊涂。
四、言傳身教,做孩子們的良師益友。
作為班主任,我時刻牢記“親其師,信其道。”“其身正,不令自行;其身不正,雖令不行。”的古訓。努力提高自身修養,時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用獨特的人格魅力去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教育學生。
總之,作為教師,他的責任不僅僅是把知識傳授給學生,同時還要教育學生成人、成才。教師對學生的愛不是抽象的一個字,而是一種具體的教育過程,是建立在教師對學生的理解、寬容、原諒、賞識、信任的基礎上,所形成的一種心理兼容,只有這樣,師生關系才能體現平等和尊重,才能體現出我們人民教師優秀的師德,那么教育的效果也就會像我們所希望的那樣: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師德教育專題三之后的心得體會3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青少年學生成長的引路人。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直接關系到大中小學德育工作狀況和億萬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關系到國家的前途命運和民族的未來。我身為教師隊伍中的一員,在師德師風學習活動中,我也深刻認識到這一點。
民族振興,教育是根本;教育發展,教師是關鍵;教師素質,師德最重要。教師隊伍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是一項歷史性戰略任務。師德建設決定我國教師隊伍建設的成敗,也就決定我國整個教育事業發展和改革的成敗。這天,應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形勢新任務,應對對外開放進一步擴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深入發展的新狀況新問題,應對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想法,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新目標新要求,我們更就應大力加強師德建設,不斷提高教師的師德水平,為教育改革發展帶給堅實有力的師資保障。
師德是一種職業道德,它是教師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從事教育活動中務必遵守的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教師的道德素質比教師的文化素質更為重要,教師的道德是教師的靈魂,師德是教師人格特征的直接體現。我認為要提高自身的師德師風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下手,努力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1、愛崗敬業。首先,要熱愛教育事業,要對教育事業盡心盡力。
我們選取了教育事業,就要對自己的選取無怨無悔,不計名利,努力創新。盡心盡責地完成每一項教學任務,不求最好,但求更好。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受到老師的`影響而努力學習,不斷進取。作為新時期的教師,我們務必明白愛生是立業之本,讀書是立生之本,每一位教師都要愛讀書、讀好書,我們的學習是為了更好的肩負起我們的職責,學習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生活。教育要讓學生終身受益,而不是喪失學習興趣。我們只有從內心愛上這份職業,才不會叫苦叫累,學習讓我明白了,作為一名教師,我們要甘為人梯、樂于奉獻、靜下心來教書、潛下心來育人。
2、尊重、關愛每一位學生學生。
每一位學生都渴望得到老師的理解和尊重。我們要與學生平等相待,不能把學生當下級隨便呵斥。只有我們把學生看重了,學生得到老師的尊重了,他們才會尊重老師,愿意學習這個老師所傳授的各種知識。用師愛鑄就崇高的師魂,在教育中要做到嚴中有愛、愛中有嚴,如果我們把學生當成天使,那么我們就生活在天堂,相反,我們就會覺得自己生活在地獄。
3、以身作則。
教師的言行對學生的思想、行為和品質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的一言一行,學生均喜歡模仿,這將給學生成長帶來一生的影響。因此,教師必須要時時刻刻為學生做出好的榜樣,凡要求學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堅持嚴于律己。教師要明白教育是一朵云吹動另一朵云,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個心靈感動另一個心靈。我們要學會喜歡學生,喜歡和他們在一齊,這樣才能夠發現他們的優點,我覺得“身臨其境”才是最好的教育。
4、刻苦鉆研業務。精通教學業務是教師之所以成為教師的關鍵。
只有精通業務,才能將科學文化知識準確地傳授給學生,而不至于誤人子弟。如果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總是不能準確地解答,教師在學生心中的威信就會逐步喪失,學生對教師也沒有信心可言,對教師任教的學科也不可能有學習興趣,當然也不可能學好這門課程,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也將成為一句空話,教師要提高教學業務水平,就務必自覺堅持學習和參加業務培訓,并在教學實踐中鍛煉和提高。我們必須要與時俱進,孜孜不倦的學習,開辟新教法,并且要做到嚴謹治學,誨人不倦、精益求精。
5、加強學習、提升教師魅力。
模范老師們的成功告訴我們:作為一名教師,務必要修品練功,樹立良好的教師形象。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師是學生矚目的焦點和榜樣,務必努力學習,提高自我修養,成為學生心中的偶像和楷模。教師要重視修品練功,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學術魅力和工作魅力感召和吸引學生,起良好的示范作用。教師要進德修業,為人師表,獲得學生的愛戴敬重,從而親其師,信其道。模范老師們對教學的改革告訴我們:教師除了要修品,還要練功。要勇于改革和實踐,探索和創新。
在知識經濟迅猛發展的這天,教師任重道遠。因此,我們要更新觀念,變教育者、傳授者為指導者、促進者、設計者、溝通者,以生為本,以情為主,尊重學生愛學習、愛自由、愛快樂的天性,相信每個學生都想學好,能學好。善于運用新的教學方法:先學后教、教少學多,追求不教而教、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教學目標。教師只有做到以身立教,才能以自己人格的魅力感染學生學會做人,以自己淵博的學識去引導學生學會發展,才會有學校教育的高質量。
以上是我對師德師風的一些學習體會。我將堅持不斷的學習,使自己能在不斷更新的知識中汲取營養,能夠把自己所學奉獻給學生,提高自己的鉆研精神,發揮敢于與一切困難做斗爭的思想和作風。刻苦鉆研業務知識,做到政治業務兩過硬。
師德教育專題三之后的心得體會4
師德是一種職業道德,它是教師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從事教育活動中必須遵守的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以及與之相適應的道德觀念、情操和品質。我們所認為的教師的道德素質并不是指規范、準則本身,而是教師把這些規范、準則逐步內化,成為教師從事教育事業的準則。教師所從事的職業是教育人、塑造人的事業,因此,教師道德素質比教師文化素質更為重要。而教師道德是教師的靈魂,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師魂”。
師德是教師人格特征的直接體現。在教育中,一切師德要求都基于教師的人格,因為師德的魅力主要從人格特征中顯示出來,歷代的教育家提出的“為人師表”、“以身作則”、“循循善誘”、“誨人不倦”、“躬行實踐”等,既是師德的規范,又是教師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體現。在學生心目中,教師是社會的規范、道德的化身、人類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們都把師德高尚的教師作為學習的榜樣,模仿其態度、情趣品行、乃至行為舉止、板書筆跡等。而師愛則是師德的靈魂。
教師作為一種特殊職業,其社會作用是巨大而又深遠,但日常工作卻是平平凡凡、默默無聞的,在這里沒有顯赫一時的財富和權力,沒有令人羨慕的榮耀和名聲,也沒有悠閑自在的舒適和安逸,只有一顆熱愛和忠誠于教育事業的心,是一顆教師崇高職業理想最閃亮的星。但是提倡奉獻精神并不是否定人的正當利益和幸福,鄧小平同志指出:“革命是在物質利益的基礎上產生的,如果只講奉獻精神,不講物質利益,那就是唯心論”。一個人只有在改造世界的偉大實踐中作出了奉獻的人,才能充分感受到自身力量的強大和充實,體會到人生真正意義和價值,才會感到幸福感,所以在素質教育前提下,提倡奉獻精神與肯定人們的利益和幸福決不是相互矛盾的,而是相輔相成的。遵循正確的教書育人方向是師德建設的核心
教師作為一種職業,在人類社會發展中起著橋梁和紐帶作用,承擔著人的思想文化傳播,新生一代的培養,多種社會需求的人才的造就等艱巨任務。我們要不斷加強師德師風修養,樹立當代良好的師表風范,為振興教育做出新的貢獻。
師德教育專題三之后的心得體會5
為了全面提高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努力培養和造就一支忠誠教育事業,熱愛本職工作,讓學生尊重、家長信賴、人民滿意的教師隊伍,我校自開學以來,認真開展了師德師風學習這一活動。現就我校的學習工作總結如下:
一、抓學習,求上進
學校為做到師德教育經常化、制度化。學校為每位教師配備專用的“師德學習筆記本”,以供學習之用。利用開學初的幾天時間集中進行學習。主要形式是專門的教師講座、觀看師德培訓光碟。
堅持形式靈活的個人自學。材料統一印發,學習分散進行。主要是學習與師德相關方面的材料,內容主要有:教育名人和教育家關于教師職業道德的論述;模范教師的先進事跡等。
堅持互相學習,共同提高。學校借此機會倡導并要求全體教師寫作至少一篇“師德體會”或“師德論文”。學校裝訂成冊,以便相互學習之用。這樣既有促進的意義,又有學習的效果。
二、抓重點,求實效
在抓師德教育的過程中突出重點,講求實效,是我們工作的作風。
我校堅持每學期對教師進行職業道德水平考核,開展師德反思活動。要求教師對自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師德師風問題進行反思和總結,采取教師自評、互評,學校綜合評等相結合的辦法對全體教師進行考核。考核結果存入教師個人業務檔案。
三、抓權益,求穩定
管人要管心。我們在要求教師職業道德要高于其他行業標準的同時,也在努力使教師在精神上和物質上能得到鼓勵和改善。因為,教師不是超人,只有在方方面面加強對教師的關心,才會使教師的德行高于常人,師德建設才會收到長期的效果。
四、抓延伸,求深化。
教育事業是關系到國運興衰、民族振興、科教興國和現代化建設的國家大事,那么,建設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良的教師隊伍,則成為教育工作的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沒有“厚德”,又何以“載道”呢?所以,在開展“學師德新規范,樹師德新形象”活動中,我們樹立了這樣的理念:讓德高才博者得到頌揚,而望重;讓追求高尚者修有路徑,而奮發;讓品行欠佳者感受急迫,而覺悟;讓德劣才疏者自覺無顏,而重生。務必使我校教師能以高尚的師德承擔起培養人才的重任。
當然,時代在不斷地進步,信息時代又給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帶來了更多、更新的機遇和挑戰,我們將把時代對教師提出的要求作為新的出發點,重新構建師德的內容,使師德教育更體現時代特點和創新精神。
師德教育專題三之后的心得體會6
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要教好書,還要育好人,各個方面都要為人師表。教師是學生增長知識和思想進步的導師,他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影響,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質上、學識學風上,全面以身作則,自覺率先垂范,這樣才能為人師表。教師素質重在師德,教師職業道德充分體現了教師特有的職業思想、職業情操。教師要做好學生的靈魂工程師,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重視教師職業道德培養,是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培養新世紀人才的關鍵。教育是事業,是科學,又是一門藝術。這就要求教師既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健康的心理素質和為祖國教育事業無私奉獻的敬業精神,還要有新時代所推崇的新思想,新觀念,要有探索精神和創新精神。
作為一名教師是無尚光榮的,要有高度的事業心和責任感。教師對人才的培養和文化科學事業的發展,起著重大的作用。要做好教師工作,就必須首先熱愛教育事業。忠誠教育事業是教師職業道德培養的靈魂。高校是我國進行系統道德教育的重要陣地,肩負著培養國家和民族未來的重任。教師是高校落實以德治國方略、推進素質教育的實施者,是學生增長知識和思想進步的指導者和引路人,是實現科教興國戰略的生力軍。作為一名教師,如果沒有崇高的理想和為祖國教育事業無私奉獻的敬業精神,是不能擔當培養人才、造就人才重任的。在當代,教師只有從根本上掌握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精神實質,才能站得高、看得遠,才能較大地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覺悟和師德修養,樹立較強的事業心和社會責任感。隨著教育的改革和發展,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新形勢和新任務對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想成為新世紀的優秀教師,除了學識淵博、教學得法之外,還應有更高的追求,這就是以育人為理想,以塑造人的美好心靈為己任。這是沒有功利目的的,而是完全出于對社會、對學生一生負責的責任感。能承擔如此重任,首先在于教師自己做人的層次要較高,要做有德之人、有為之人。
熱愛學生,尊重、理解學生以人為本,關心愛護學生,是教師正確處理與自己直接服務對象學生之間關系的準則,熱愛學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讓學生體會到老師對他們的愛更困難。疼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熱愛別人的孩子是神圣!這種愛是教師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感情,就會“親其師”,從而“信其道”。教育愛,作為一種出自崇高目的、充滿科學精神、普遍、持久而又深厚的愛,其內涵極為豐富,既包括要求教師精心熱愛學生,又包括要求教師精心教育學生。教師是塑造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應具有十分強烈的質量意識,要真正在培養學生高尚情操、塑造學生美好心靈方面下功夫。一個教師只有對自己的學生充滿執著的愛,才能激發出做好這一工作的高度責任感,才能堅定不移地辛勤耕耘,獲得豐碩的育人之果。
熱愛學生,是教師全部職業活動中最寶貴的一種情感,沒有對學生的愛,也就不可能有真正成功的教育。這種愛,是不能以血緣關系和個人好惡為轉移的,教師應當把它無私地奉獻給全體學生。愛是打開心扉的鑰匙。要把真摯的愛融在整個班級之中,不僅要愛那些好學生,更要愛那些缺點較多的學生,要讓每一個學生都從教師這里得到一份愛的瓊漿,從中汲取奮發向上的力量,更加自愛、自尊、自強和自信。學生很善于觀察與思考,對你的一言一行,他們都在觀察并做出相應的評價和反應。如果他們切實地感到老師是在誠心誠意地愛護自己,關心自己,幫助自己,他們就會很自然地對你產生歡迎的傾向,喜歡接近你,并心悅誠服地接受你的教育和指導。反之,如果他們感覺到你有愛生之心,他們就會在情感上對你采取冷漠、猜疑、反感甚至抵觸的消極態度,那樣的話,無論你怎樣苦口婆心,他們也不會接受。所以,具有愛心,是教師取得教育成果的極為重要的前提,對學生愛之愈深,教育效果愈好。
重視業務素質提高,適應現代教育發展21世紀信息技術對教育的影響將是不可估量的。它不僅帶來教育形式和學習的重大變化,更重要的是對教育的思想、觀念、模式、內容和方法產生深刻的造詣,而且必須了解其他學科的發展動態,必須掌握現代教育技術。隨著攝像機、傳真機、計算機、投影儀等高科技教學儀器設備在教學中的運用,站在三尺講臺上,靠一支粉筆、一塊黑板、一本教材講授知識的傳統教學方式受到了沖擊,計算機的普及和網絡技術的發展也使學生的知識來源和知識范圍日益擴大。教師已不再是“講壇上的圣人”,不再是“先學先知”之師和信息的權威擁有者甚至唯一的傳播者。教學方法也由傳統的單向灌輸轉變為啟發建構,凸出認知主體在建構中的作用。這就要求教師重視業務素質的提高,不斷“充電”,并且學習和掌握現代教育技術,適應信息化教育帶來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變革,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教師的職能也由“教”轉變為“導”,推動學生不斷地去開拓創新,發展自己。
師德教育專題三之后的心得體會7
學習《新時期師德修養》中教師的責任意識和教師對待學生的道德等章節后,結合本人從教二十多年的經驗和教訓,深深地體會到教師的生命感和責任感的內涵。
一方面,教師的責任是指每一個從事教育職業活動的人對其職業所應當承擔的職業責任。教師是否履行自己的責任,能否勝任,是否有道德等都是責任感的問題。如果教師不正確履行教師職責,就是失職。任何一個處于教師職業活動中的當事人,不愿承擔或不承擔教師的職業責任,就要受到道德譴責,甚至要追究其刑事或法律責任。所以一個合格的教師,必須要有責任感,強烈的責任意識是好教師的優秀品質之一。要樹立起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和開拓精神。
另一方面,就是平常所說的師愛,師愛除了是教師的一種道德素質,還是一種能力。教師熱愛學生,也是熱愛自己,愛自己用心從事的一切和產生的一切。愛學生,是一種珍惜:珍惜生命的成長。這就要求我們教師除了要有責任感,還要有生命感,在教育教學工作中,不但要關心學生的學習、生活,從生命感的角度來說,還要關心學生的健康和成長,我們每時每刻都生活在關心之中,它是生命最真實的存在,關心學生,既要重視兒童的精神信仰與實踐理性,又要讓兒童活在當下的現實世界中,關注他們的生命態。
師德教育專題三之后的心得體會8
師德主要從教師的人格特征中顯示出來,歷代的教育家提出的為人師表、以身作則、循循善誘、誨人不倦、躬行實踐等,既是師德的規范,又是教師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體現。師德,它是教師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從事教育活動中必須遵守的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以及與之相適應的道德觀念、情操和品質。但是教師的道德素質并不是指規范、準則本身,而是教師把這些規范、準則逐步內化,成為教師從事教育事業的準則。
在學生心目中,教師是社會的規范、道德的化身、人類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們都把師德高尚的教師作為學習的榜樣,模仿其態度、情趣、品行、乃至行為舉止、音容笑貌、板書筆跡等。因此,可以說教師道德素質比教師文化素質更為重要。師德才是教師的靈魂,是教師人格特征的直接體現。
既要言教,又要身教,身教重于言教。這無疑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為人師表。首先就要特別強調教師的自重、自省、自警、自勵、自強,以身作則,言行一致。要學生做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禁止學生做的,自己堅決不做,在行動上為學生做出表率。
教師的作用在于教育學生,教會學生做人的根本,形成學生高尚的人格。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主義思想,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人生進取精神,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的博大胸懷,殺身成仁、舍生取義的高尚氣節,,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品格,以及信、義、誠、達、禮等一些優秀的人格層面,這就是做人[HTTP:///為您編輯]的根本。
正如明清之際的思想家孫奇逄所說,教人讀書,首先要使受教育者為端人,為正士,在家則家重,在國則國重,所謂添一個喪元氣進士,不如添一個守本分平民。但是,關鍵還在于教師本身是否具備這些品質。學生對老師的信奉程度是同其受益程度成正比例的。西漢文學家、思想家、教育家揚雄指出:務學不如務求師。師者,人之模范也。
教師只有處處要以大局為重,克服個人主義,自覺遵守憲法和社會公德守則,遵守校紀校規,以模范行為為學生做出表率才可能教育學生遵規守紀。因此,教師要認真學習黨和國家現行的各項方針政策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法律條文,強化法制觀念,在學法的同時,要懂法、守法、護法,以身作則;在學生中宣傳政策和法律條文時,就會受到雙重的教育效應。教師要教育學生懂得當代社交的一般常識,講究精神文明和社會公德,注意禮貌,平等待人,首先自己要能做出表率。
師德教育專題三之后的心得體會9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過:“學高為師,德高為范。”作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不僅要具有廣博的知識,更要有高尚的道德。教師該如何培養崇高的職業道德哪?正如有人說的那樣“要人敬的必先自敬,重師重在自重。”教師要自敬自重,必先提高自身的職業道德素養。師德師風教育活動是改善教育發展環境,轉變教育系統工作作風的內在要求,也是促進教育事業健康發展的有力保證。
誠信立教,首先要做到淡泊名利,敬業愛生,在為人處事上少一點名利之心,在教書育人方面多一點博愛之心;創新施教,要做到以人為本,因材施教,同時要不斷加強學習,與時俱進,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方法,更新教育觀念,掌握先進的教學技術和手段。通過此次寒假期間學校組織師德師風教育學習,我簡單得談談以下幾點體會:
一、愛崗敬業,努力履職
首先,要熱愛教育事業,要對教學工作有“鞠躬盡瘁”的決心。既然我們選擇了教育事業,就要對自己的選擇無怨無悔,不計名利,積極進取,開拓創新,無私奉獻,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盡職盡責地完成每一項教學工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不斷的挑戰自己,超越自己。
二、加強學習,提高素養
本人系統的學習了《義務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教師資格條例》等法律法規文件,按照《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嚴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恪盡職守,遵守社會公德,忠誠人民的教育事業。
三、關愛學生,公平公正
崇高的師愛表現在對學生一視同仁,絕不能厚此薄彼,按成績區別對待。要做到“三心俱到”,即“愛心、耐心、細心,”無論在生活上還是學習上,時時刻刻關愛學生,特別對那些學習特困生,更是要“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切忌易怒易暴,言行過激,對學生要有耐心,對學生細微之處的好的改變也要善于發現,并且多加鼓勵,培養學生健康的人格,樹立學生學習的自信心,注重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
四、孜孜不倦,積極進取
有句話說的好,沒有學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就向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不斷完善自己,以求教好每一位學生。怎樣提高自身素質呢?這就要求我們一定要與時俱進,孜孜不倦的學習,積極進取,開辟新教法,并且要做到嚴謹治學,誨人不倦、精益求精,厚積薄發,時時刻刻準備著用“一眼泉的水”來供給學生“一碗水”。
五、以身作則、率先垂范
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的思想、行為和品質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學生都喜歡模仿,將會給學生帶來一生的影響,因此,教師一定要時時處處為學生做出榜樣,凡是教師要求學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學生不能做的,自己堅決不做。嚴于律已,以身作則,才能讓學生心服囗服,把你當成良師益友。
總之,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要從思想上嚴格要求自己,在行動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責任心,樹立一切為學生服務的思想。刻苦鉆研業務知識,發揮敢于與一切困難做斗爭的思想和作風。用一片赤誠之心培育人,高尚的人格魅力影響人,崇高的師德塑造人。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素養,努力培養出明禮、誠信、自尊、自愛、自信和有創新精神的高素質人才。
師德教育專題三之后的心得體會10
教師不僅要教好書,還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為人師表。教師應是學生增長知識和思想進步的導師,他的言行會對學生產生直接的影響。教師要想成為學生的靈魂工程師,自己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這樣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而教師素質的全面提高首先重在師德的提高。重視師德培養,是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培養新世紀人才的關鍵。教師既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健康的心理素質,還要有新時代所推崇的新思想,新觀念,和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
作為教師要有高度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忠誠教育事業是師德的靈魂。要想成為新世紀的優秀教師,除了學識淵博、教學得法之外,還應有“以育人為理想,以塑造人的美好心靈為己任”的事業心和責任感。熱愛學生、理解學生、關心愛護學生是教師正確處理自己與學生關系的準則。愛學生是教師職業活動中最寶貴的一種情感,沒有對學生的愛,也就沒有真正成功的教育。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情感,就會“親其師”,從而“信其道”。
愛是打開心扉的鑰匙。要把真摯的愛融在整個班級之中,不僅要愛那些好學生,更要愛那些缺點較多的學生,要讓每一個學生都從教師這里得到一份愛,從中汲取奮發向上的力量,更加自愛、自尊、自強和自信。學生很善于觀察與思考,對你
的一言一行,他們都在觀察并做出相應的評價和反應。如果他們切實地感受到老師是在心誠地愛護自己,關心自己,幫助自己,他們就會很自然地對你產生歡迎的傾向,喜歡接近你,并心悅誠服地接受你的教育和指導。反之,如果他們感覺到你沒有愛生之心,他們就會在情感上對你采取冷漠、猜疑甚至反感、抵觸的消極態度,那樣的話,無論你怎樣苦口婆心,他們也不會接受。所以,具有愛心,是教師取得教育成果的極為重要的前提。
師德教育還應重視對教師業務素質提高的培養,以適應現代教育發展的需要。在現代教育生活中,教師已不再是“先學先知”之師和信息知識的唯一傳播者,更不是“講壇上的圣人”。教學方法也由傳統的單向灌輸轉變為啟發建構,突出學生這一認知主體在建構中的作用。這就要求教師重視業務素質的提高,不斷“充電”,學習和掌握現代教育技術,適應信息化教育所帶來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上的變革,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教師的職能也由“教”轉變為“導”,推動學生不斷地去開拓創新,發展自己。
教育是事業,是科學,又是一門藝術。
【師德教育專題三之后的心得體會(通用10篇)】相關文章:
師德專題教育活動專題報告(通用15篇)05-11
學習師德專題教育心得體會(通用15篇)05-09
師德教育專題活動心得體會(通用5篇)05-10
大學師德專題教育活動總結(通用6篇)05-09
學校師德專題教育年度總結(通用11篇)05-09
師德師風第三專題心得體會(通用10篇)05-09
師德專題學習教育心得體會(精選8篇)05-11
師德專題活動心得體會(通用6篇)05-11
師德教育專題活動總結(精選6篇)04-29
小學師德教育專題總結(精選6篇)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