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學習的心得體會(精選11篇)
當我們經過反思,對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時,心得體會是很好的記錄方式,這樣有利于培養我們思考的習慣。你想好怎么寫心得體會了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于學習的心得體會,歡迎閱讀與收藏。
學習的心得體會 篇1
一開始從VB轉到C+很不習慣,通過這幾天的動手做了一個小軟件,慢慢習慣了C+寫程序的方式,下面是做為初學者的一些心得:
1、當初選擇C+是因為網上相關的資料很多,遇到問題不會搜索不到答案,不過網上的資料多是C+web程序,基于winform的少一些。而基于web的資料往往也不注明,所以經常會發現自己的程序用不了。所以搜索資料的時候要注意分辨。
2、不是零基礎的話,建議先弄出一個程序再說,先不管什么命名規則,封裝什么的,先弄出一個可以正常運行的小程序就可以,熟悉一下C+的使用。再從頭系統的學習C+會更好理解一些。
3、雖說資料多,但比VB的資料還是少,而且網上的東西和百度知道的對于C+的回答往往不知道在說什么,也許問的人是基于winform的問題,可回答的是web程序的方法。遇到這種情況,可先用起來再說,根據出錯提示進行二次搜索。
學習的心得體會 篇2
藝術,其實就是一種具有審美價值的形式或結構,或者說,是一種有意義的、高級的形式和結構。 無論是繪畫、雕塑,還是戲劇、建筑,甚至音樂、舞蹈,都是以一種相對整一的、富有內涵的形式和結構呈示出來的,除了建筑和工藝這些特殊的形式之外,藝術主要訴諸人們的精神。藝術的創作很少來自于直接的功利性。
藝術的欣賞就是對美的發現和感情,那么美在哪里呢?美就在你的心中。審美既是一種可以通過判斷來定性的認識活動,也是一種可以通過形象來體認,通過快感來表述的體驗活動。畫家詩人創造的美,就是他們心靈創造的意象,獨辟的靈魂,那么什么是意境呢?因人于世界接觸關系層次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現。或是為滿足生理的物質的需要而有功利的境界;或是因人群公共互愛的關系而有倫理的境界;或是因人群組合互制的關系而有政治的境界;或是因研究物理追求智慧而有的學術境界;或是因欲近本人歸真,冥合天人而有的宗教境界。功利境界主于利,倫理境界主于愛,政治境界主于權,學術境界主于真,宗教境界主于神。化實景而為虛境,創形象而為象征,使人類最高的心靈具體化,肉身化。
對藝術的投入,就有美感的誕生;對藝術的展示就有美麗的縮放!或許一切美的光都來自心靈的源泉。一個意韻,我想就應該是一個情與景的結晶,深入了才可得鏡中花,水中月。散步于美學中,亙古不變的——芳香泗溢!然而,美是有相對性的。美的相對性是美和審美的辯證屬性的重要方面,它與美的絕對性之間呈現出既對立又統一的辯證關系。美的相對性具有三方面含義,其一是指審美對象自身對美的表現有程度的區別,這種表現程度的差異性是以對象自身屬性為基礎的;其二是指不同審美主體對同一審美對象會產生不同的審美感受,即使同一審美主體在不同條件下對同一對象的感受也有程度差異甚至截然相反,這是美感的相對性;其三是隨著主客觀因素及其關系的歷史發展和審美活動的逐步深化,主體的審美情趣將呈現出多層次、多趨向的狀況,因而審美標準具有相對性。美的相對性的三種情況在美學史上的均被注意到,古希臘赫拉克利特所謂“最美麗的猴子與人相比也是丑的”就意識到美本身的相對性,中國古代關于人體美的標準變遷如“環肥燕瘦”也顯示出人們對美的相對性的思考。
美是人們對生活的一種向往,也是對追求的一種期望,女人的美 是一種修飾,男人的美是一種氣質,孩子的美是天真,老人的美是歲月的烙印;美是一種文化,是一種無法用語言來表達的情感體現,這也正是幾千年來人類所追求的一種精神。
藝術美學離不開藝術的哺育,但也缺不了哲學的引領。藝術美學是各種藝術學學科群皇冠上的明珠。這就意味著它只有充分汲取各門藝術的精華、不斷充實自己才能“成其大者”,進而贏得其他藝術學科的由衷臣服,確立自己的王者地位。
如果它疏離了與各門具體藝術的血脈聯系,就會在空洞化中走向死亡。并且藝術美學是一門源于哲學的理論學科,必須堅持自己的哲學追求。可當今的藝術美學不是缺乏藝術,就是缺乏哲學,抑或兩者都缺乏。
中國有個著名的美學家叫朱光潛,朱老教授有句話說的非常的好,他說 “不懂藝,莫談美。不懂藝,莫談美”。我為什么談藝術美學呢?因為你要研究美學,不懂藝術,你不要去談美學,因為你研究美學,要有藝術創作,要有藝術家的體驗,沒有這個體驗的話,你很難理解美,所以真正好的藝術作品,做到極至,那就是一種大美東西。什么是美?美是人們在認識對象世界中,獲得自由的一種感性顯現,美就是那種感性顯現的自由,沒有自由不可能有人們的審美,不可能有美。美是人的自由表達!所以離開人的自由,不可能有對美的理解。藝術讓我們的人生美麗,而人生本身就是一種藝術。熱愛藝術,熱愛真正的藝術。因為藝術給你源源不斷的創作之源,給你源源不斷的創作的靈感性。熱愛美學。因為美是人的一種自由狀態。而審的過程,是我們最高的一種存在狀態,所以大家只要看看現代西方,就會明白為什么會有當今這個物欲橫流,商品大潮,市場經濟,人性墮落,人心不古的社會。大家一定要堅守自己和尋找自己真正的精神家園。而這個精神家園真正的、最后的守望者,就是那些純藝術和純美的守望者。也許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做到像里爾克在詩中所說的那樣“縱使你遠遠的離開,到世上最寂寞的所在,往后的歲月,它依然會在你的心底徘徊。”
在美學史上藝術哲學有藝術按照從感性過渡到精神、精神性逐步超越物質性的方向形成一個依次的類別系統的原則。并把藝術分為實在的與理想的兩大系列:實在系列包括音樂、建筑、繪畫和雕刻,而理想的系列則包括文學的各種形式:抒情詩、史詩和戲劇。在每個系列中最后都將趨于統一。
學習的心得體會 篇3
通過參加本次教師網絡繼續教育培訓,我參與其中,使我在思想上、專業理論知識方面有了進一步的提升。在學習中,我認真聆聽了專家在教育教學方面的講座,觀看了課堂教學視頻,在這段時間里從這個平臺我學到了不少先進經驗和有價值的知識。在網絡學習中,使我受益匪淺。
培訓內容涵蓋個人專業知識,教師基本素養,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等內容。此次培訓為我平淡的教學工作增添了幾分色彩,不僅使我獲得了專業知識,而且拓展了我的人生視野,提升了作為一名人民教師的責任感。當今社會已經進入了快速發展的信息社會,世界已經開始全面信息化、全球化。為了適應社會的發展,我們教師必須首先牢固樹立信息化、全球化的思想,積極參于培訓學習,緊跟時代脈搏。教育原本是一種愛,在這種愛的驅使下,作為教師常常期望我們的學生都是大拇指,都是優點生。我們常常因學生這樣那樣的失誤而焦慮、不滿、甚至指責。我們不停的用一把尺子去評價我們所有的學生,我們總相信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因為我們知道這是我們做教師的責任,雖然我們辛苦,但我們樂此不疲,因為我們堅信這就是我們的愛。
在這種愛的籠罩下,我們的學生臉上失去的是笑容,心中增加的是厭倦。我們該反思我們的愛已背離了我們的初衷。我們愛的方式已偏離了教育的軌道。每一個孩子都是不同的,我們對孩子的教育應是是讓每個孩子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不同的發展,讓不同的孩子得到不同的成功,因為教育的個體存在差異。這種差異就是孩子無法選擇的特性,這種差異造就了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自己,這種差異形成了他們在認知、判斷等方面的不同水平。教育的目的就是育人,但不是無視孩子的個性差異,進行整齊劃一的'訓練。“因材施教”、“關注每一個生命個體”才是今天我們所倡導的教育觀。愛孩子就讓我們用不同的要求面對我們的孩子,鼓勵孩子在一天天進步的過程中感受到成長的愉悅。讓能飛的孩子飛起來,讓能跑的孩子跑起來,讓只能走的就慢慢地走吧。回到原點看學生,研究學生的生理機制,有助于我們更好 地看待每一個有差異的學生,從而激發學生不斷努力,最大可能地獲得發展,這才是正確的愛。
這次培訓讓我了解到教育發展的最新動態、趨勢;深刻領會了教育的理念、新時期教師所面臨的主要任務等一系列教育方面獨到的觀點;讓我學到了更多提高自身素養和教學水平的方法;讓我從內心深處體會到了教育家的博大胸懷和樂觀向上的工作態度。身為教師,就要懂得尋找規律,掌握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要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學習、反思和研究,厚實自己的底蘊,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適應教育改革的步伐。在這段時間的學習中,我認真聆聽了很多專家的精彩講座,積極做好學習筆記,努力用新知識來提高自己。專家們精湛的教藝,先進的理念,獨特的設計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受益匪淺,有了質的飛躍。最后非常感謝奧鵬網絡培訓這個平臺,有你們的付出才有我們今天的成長,當然也感謝各位專家教授的精彩講座,他們的智慧使我們茅塞頓開,為我們指明了前進的方向。希望該工程再 創輝煌!我們在平凡中孕育著偉大,正是這無數的平凡在創造著無數的偉大,讓我們感恩“奧鵬”,帶著這么多天的收獲,在三尺講臺上去踐行教師的愛與責任,傳遞以德育人的情懷;讓我們一起把我們的愛、把我們的情、把我們的德都留下來,以人類靈魂工程師的身份、以人民教師的名義,走過這段無悔的苦樂年華!
學習的心得體會 篇4
一、廣泛學習,在修養方面求突破
歌德曾說過“人不光是生來就擁有一切,而是靠他從學習中得到的一切來造就自己”。作為一名財政監督檢查人員,不但要掌握相關的專業知識,還要熟悉最新的法律、法規和政策;不但要掌握檢查工作流程,還要掌握檢查技巧,只有廣泛學習,不斷的“充電”,提升學習潛力、提高自身修養,才能勝任本職工作。否則即使是一個知識淵博的人,如果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很快就會被時代淘汰;即使是一個工作上盡心盡力的人,如果不理解新的知識,也難以勝任新形勢、新狀況下的崗位。
學習要立足于工作進步和修養提高,廣泛學習一切有益知識。既學習與自己業務有關的專業知識,提高履行崗位職責潛力,也要廣泛涉獵政治、經濟、法律、科技、文化、歷史等基本知識,并把這些方面的學習同自身的工作實際緊密結合起來,做到“專”與“博”相結合,求知與修身共進步,使知識結構更加合理,個人修養全面提高。
二、自我加壓,在工作方面求突破
人生需要懂得自我加壓,過分的安逸會使人變得懈怠,變得“弱不禁風”,經不起生活的擊打,只有不斷地自我加壓,勇敢地挑起生活的重擔,人生的步履才會邁得更堅實、更穩健、更有力。我雖然參加工作二十年,但時過境遷,平時忙于事務性工作多,深層次思考工作少。通過學習,結合自身從事的財政監督檢查工作,我深刻認識到當前工作面臨的壓力大、肩負的職責重,我要把壓力變為動力,把學習的收獲化為謀劃工作的思路,促進工作的措施,開展工作的本領。
1、克服消積情緒。“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要生存、要發展、要成功,學歷、資力、某個階段的潛力早已不是決定性的因素,起決定作用的是不斷修煉自己、勇攀高峰的意識,有了這種意識,我們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
2、明確奮斗目標。沒有明確的工作目標,就沒有工作壓力,也就很難產生工作動力,沒有動力很難取得工作實效,只有自我加壓,才會創造無窮動力。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給自己樹立明確的工作目標,定下標桿,向著目標努力。
3、堅定理想信念。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自我加壓、自強不息是一種工作的方法,更是一種對待工作的態度。做好工作離不開自我加壓、自強不息的精神。態度端正了辦法自然會多,路子自然會順。事實證明,只要堅定理想信念,一切行動都從大局出發,從局中心工作出發,用心開動腦筋,一切困難都能迎刃而解。
三、勤于思考,在創新方面求突破
恩格斯說,人類思維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而創新思維更璀璨。當前各項工作的爭先恐后,實際上就是創新的爭先恐后,這是形勢發展的必然要求。為不斷提升本職工作水平,圓滿完成各項工作任務,要正視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和問題,要以飽滿的熱情和昂揚的斗志用心投身到創新工作中去,用心培育創新思維。在今后的檢查工作中,努力實現“三轉變”、“三堅持”。
一方面在檢查資料上,實現“三轉變”。即從“單一型”向“綜合型”的轉變、“糾錯型”向“預警型”的轉變、“會計型”向“管理型”的轉變,將部門預算與會計信息質量、政府采購政策執行狀況、非稅收入狀況等結合起來,提高檢查的綜合效能。
另一方面在檢查實施上,實現“三堅持”。一是堅持科學選點,體現代表性。緊緊圍繞政府和人民群眾關心的熱點、重點、難點開展檢查;二是堅持緊扣中心,體現針對性。在全面關注的同時,緊扣中心,突出重點。圍繞做大財政收入“蛋糕”,加強稅收征管質量和非稅收入征繳質量的日常監督,用心開展財稅政策執行狀況的監督檢查,保證財政收入真實、完整;三是堅持注重成果運用,體現監督效應的可持續性。注重檢查成果多元化利用,促進整章建制,著力提高對檢查成果的綜合利用程度,固化監督檢查成果,充分體現監督效應的可持續性。
學習帶來收獲,壓力帶給動力,思考成就創新。新的一年里,在局黨組的正確領導下,在同志們的關心支持下,我將以更加飽滿的政治熱情,昂揚的工作斗志,強烈的職責意識,開拓進取、扎實工作,保質保量完成領導交辦的各項工作任務。
以上是我一周來學習的幾點體會,不當之處,敬請領導和同事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學習的心得體會 篇5
歲月如流,我們已經從懵懵懂懂的孩子變成了朝氣蓬勃的少年。來到了新的學校,自然也有了新的規矩,一開始雖然有些不適應,但是我知道這是成長的過程。成長的過程是充滿辛酸和困難的,我們不能遇到困難就一蹶不振,而應該勇敢地面對它,不向它低頭。
中學的生活與小學的生活是截然不同的。上到中學,我們要學會自立,自己的事情都得自己做,不能再做父母臂彎下的小心肝了。不僅是生活上有很大的變化,連課堂也有天翻地覆的變化,小學的時候,都是同學們在講臺下聽著老師那喋喋不休的講解,有很多同學都只是似懂非懂地接納了那些知識。而現在,我們開展了高效課堂,課堂上再也不會沒有快樂的氛圍,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就這樣,老師想要傳遞給我們的寶貴知識,我們都能了然于胸了。可現在的學習時間大大增多,學習壓力也隨之增強,在晚上還會有晚自習,在晚自習上,同學們都沉浸于學習的苦海。不過這是在證明我們已經踏上另一個新的臺階!
新的學習生活開始了,我知道我們要面對更多的新挑戰,還會有更多的競爭壓力,但是我堅信,我會用我努力的成果和勇氣去面對它們,并向我的目標進發。新學期,愿我能像魚兒一樣,快樂地在書的海洋里遨游;愿我能做一塊海綿,吸收更多的知識;愿我能拿到學習的金鑰匙,來開啟智慧大門。又是新學期,新起點,賽場上又多了一份信心和勇氣。我知道,我將會在未來的路上,繼續成長的演繹;我也知道,在未來的某一天,我將會奏出屬于自己的交響曲。
那天,學校舉行新隊員宣誓儀式,我和同伴們列隊在高高飄揚的隊旗前?他狡黠地搖搖頭。媽媽好像知道我的心情,就跟我說這是少先隊員光榮的標志不能亂扔亂丟。前世之事,后世之師?首先,我們把比賽分為三輪。當時,我非常地吃驚和感動。那樣人類就不用花錢去買飛機票,想到那兒就到那兒!
學習的心得體會 篇6
發現自己做的項目太少了,很多東西都是囫圇吞棗,沒有好好的消化。那天和tx師兄包括其他的師兄交流了一下,我覺得一個搞技術的,不一定的他的技術要多厲害,但是這個人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對這個人生對這個社會的想法,思維和眼光需要開闊一些,凡是努力去干,盡力的去做,相信自己!
一直很想出去實習但是導師不讓,覺得每天坐在電腦面前收獲很少,因為下半學期要找工作了,所以心里比較急,因為自己的技術不是很強,如果加上沒有實習或者工作經歷的話找工作會很不利的,干著急也沒用啊,自己又不敢和導師談,因為他曾今說過要到10月份以后才讓出去實習,可是現在事情很少啊,都是一些煩心事,學習不到什么東西,不過導師還挺好,每個月都會給我們一些補助,怎么樣和導師溝通比較好呢?或者不能出去的自己應該學習什么呢?自己的定義如何?自己的將來的規劃如何呢?一切都在思考中。
學習的心得體會 篇7
葉圣陶先生以前說過:“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我們國家目前處于特定的歷史發展時期,我們在習慣上存在很多毛病、任性、霸道;缺乏與他人合作的精神和職責感;缺乏環保意識和獨立生活的潛力;群眾觀念淡薄,意志力薄弱,不能應對困難和挫折。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我們的身心發展。我們正是構成良好習慣的關鍵時期。因此,培養我們的行為規范是致關重要的。
職責面前永擔當
一個人的一生中,無不避免遭遇“職責”襲擊。一個人的職責心中,雖有“正面”,但也不會沒有“負面”。有一些人總以正應對待生活,反之,其余的人就是以負應對待生活。因此,則出現了職責面前永擔當,與職責面前不敢擔當的狀況。再現實生活中,這種狀況的出現,以經不止一兩次了!就拿我們生邊來說,常有一些同學犯了錯不敢承認。為啥?就怕老師批評吧,即使要處罰,最多也但是就是擦一下瓷磚,掃一下地,澆一下花而已。說不定,自己主動承認老師還會網開一面呢!然而,同學們不但沒有主動承認錯誤,反而推三阻四,怪這怪那。這怎樣能不讓老師失望,讓同學蔑視呢?但是值得慶幸,這錯還沒走火入魔,還能夠回頭是岸。因此我倡議大家在職責面前永擔當!
為了學習而學習
學習是學生的本分,我們生出于這種時代,如果不學習則更跟不上時代的步伐。俗話所的好:“學習如流水,不進則退。”學習其實并沒有想象的這么難,只要同學們對學習有了興趣,不是為了學習而學習,學習就簡單多了!培養興趣的觀念就不能錯,通常有一些人為了學習而學習。而要想把學習的興趣培養起來,首先就要為了學習而學習。只有這樣才能讓這股興趣隨著信念油然而生;才能讓學習和玩耍之間的比列懸殊大……所以我依然倡議為了學習而學習!
做一個禮貌小市民
在社會上,只有禮貌才能贏得他人夸贊。然而卻禮貌處處能夠見證,在公共汽車上,在排隊讓位時,在扔垃圾時……“做一個禮貌小市民”此刻都在倡議。禮貌其實很簡單,記得在那天。我走到十字路口時,由于一位老婆婆,行動緩慢。綠燈都過了,她還沒有過斑馬線。但是出人意料,所有的司機都在等待著這位老婆婆過斑馬線。沒有絲毫著急意。這難道不算禮貌嗎?只有你禮貌對待他人,你才會贏得禮貌。所以我倡議“做一個禮貌小市民!”
學習的心得體會 篇8
大家都明白,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你付出多少,就收獲多少。優異的成績務必經過努力與艱辛。下面我就分幾點來說說我的學習心得:
1、貴在堅持
正所謂:一日之計在于晨。早晨的時間是寶貴的。因為早上是人記憶力最好的時間,所以我們必須要充分利用好早晨的時間。我們能夠早點起床,背古詩,讀課文,背概念,記單詞等。但是,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必須要堅持到底,這樣才能收到明顯的學習效果。
2、專心致志
記得有一次級會,盧主任給我們講了專心致志這個詞,會后我按照盧主任所說得去做,上課時專心致志聽老師講課,無論哪一項科目都得專心,跟著老師的思路,用心思考,同時做好筆記,課后再認真整理筆記。其實考試的很多資料都是跟老師在課堂上講授的知識有關的,只要你在課堂上能做到專心致志,你的這節課就必須有收獲。
3、不恥下問
在學習的過程中,在遇到不懂的問題時,必須要不恥下問。做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謙虛使人進步,遇到不懂的問題謙虛請教老師或同學,這樣的學習才會有效率。平時在做奧數題的時候,我總是請教班上的數學成績好的同學,向他們學習解題的思路,久而久之,我發覺自己的數學思維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4、善用周末
有很多同學覺得周末很寶貴,一眨眼就過了,我也不例外。因為我的周末很充實,星期五的晚上我去打羽毛球,因為經過一周的學習后,適當的運動是有必要的,一來能夠放松放松,二來能夠鍛煉身體。可謂一舉兩得。星期六的早上我一般是做作業。到了下午我回到書店或圖書館看課外書,因為多看有好處的課外書,增長見識。到了星期天空上午,我就去學習劍橋英語,學習一些英語的課外知識,擴大自己的詞匯量從而提高自己外語水平。星期天下午除了放松玩之外,我還不忘做一些相關的課外習題,鞏固知識。如語文的《精講精煉》,數學的《一課三練》,英語的《進階測試》都是值得我們去做做的。同學們也不妨利用好周末的時間多做一些課外的練習,我相信,必須有效果的。
5、英語學習
如果大家想學好英語,平時必須要多開口念英語,培養語感。俗話也說,三天不做手生,三天不念口生。所以對于英語我經常開口讀,開口講;與此同時,我們還能夠多聽,聽英語錄音,這樣對大家的聽力都有利。在這次月測中,英語的聽力失分率是最多、最嚴重的,所以我們更就應加強英語聽力的訓練。英語成績好的同學,就要做到精益求精。我們能夠利用一些零碎的時間來聽英語,我們不僅僅要用耳朵去聽,還要用心去記,也要加以模仿,模仿什么呢?當然是記語音、語調、語速。只要大家能用心去模仿錄音機的語音、語調、語速,我相信過一段時間你不但發音標準流利,而且英語成績也必須有提到。此刻,我想問大家一個問題,你覺得你的時間夠用嗎?如果你的回答是“不夠用”的話,我想你又向成功邁向了一步。因為你已經懂得珍惜時間了。
學習的心得體會 篇9
這幾天有歷史學、文學、哲學博士來拜訪趙老師,他們對中國傳統文化都頗有研究,且非常相信中醫,他們都問趙老師,以他們的文化底蘊是不是很容易學會中醫?因為“秀才學醫,如籠中捉雞”呀!趙老師說不可能,因為中醫不是學結果,而是學過程。少了跟師的過程,哪怕是中醫學院的博士也永遠與中醫無緣。
這種機緣得有多大的福報才能獲得?于我而言,便是自己多年的病痛和女兒弱不禁風的身體。所以說疾病是功德無量的。
一、進入習醫狀態是一種水到渠成的自然過程
《我的“醫托”故事》寫于2006年11月,那是我接觸中醫也就是認識趙老師兩年半后寫下的與中醫有關的文字,那時我才誠惶誠恐、忐忑不安地跟趙老師學四診不到半年。并且患者不多,都是我的親朋好友及同事。
現在回想起來,我有習醫的沖動得益于2004~2006年間每天晚上在公園太極完后聽趙老師聊中醫,得益于親朋好友們對中醫的認可和接受趙老師的調理。我自己及親朋好友們服藥期間身體上的反應為我提供了大量的醫案素材,讓我有機會聆聽趙老師的高見。這種最本真的中醫文化薰陶,猶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中醫的種子就這樣慢慢地種在我心里,生根發芽。
中醫這粒種子撒在我心田時,我已屆不惑之年,習醫、自醫或醫人這些念想連影子都沒有。然而,女兒決定長大后要學醫要跟她心目中的神醫趙伯伯學的愿景猶如一股神力不斷地將我往前推。女兒小學時成績不冒尖,我常常自責是由于自己太放縱她輕慢作業的態度,還經常在她的作業本上寫上“同意不做完作業”的家長意見,更不可能像其他家長一樣自己先把孩子的課本學一遍作業做一遍,然后再輔導他們。這種自責讓我總想找機會補償。
中國人喜歡說“走著瞧”,“走著瞧”的意思應該是比時間的長度,誰能走到最后誰才是勝者。女兒已經輸在起跑線上了,但是沒關系,會加減乘除和拼音識字查字典已經夠了,其他的都是多余的,重要的是她要訓練好“走著瞧”的身體素質和擁有“走著瞧”的動力。她相信中醫喜歡中醫選擇中醫本身就是一種智慧的表現。我想,如果能先替她學學中醫那倒是一舉多得的樂事呀!
女兒想學中醫的想法讓趙老師很是欣慰。中醫百年來的生存環境一直遭受限制和打壓,并且現在的中醫已離傳統中醫越來越遠。民間中醫哪怕是再有本事也時刻處于被取締或被鏟除的境遇中。每每談到中醫當下的景況,趙老師都是無奈地嘆氣。有次,趙老師悲觀地說:“國人不認可中醫,那我以后就傳給日本人或韓國人。反正他們不嫌棄他們會當寶貝一樣學習發揚。”我在旁邊聽后如被電擊一樣。習醫的念想開始在我心中萌動。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好東西為什么要流落他鄉?
有了念想,便有了行動。我那原本輕視中醫崇拜西醫的大腦像移動硬盤似的迅速清空,然后是不加篩選地復制趙老師有關中醫的所有經典話語。經常地,打完太極或帶親朋好友給趙老師四診完回到家,我都會以最快的速度把老師對中醫的見地記錄下來。每當此時,家里任何人要與我說話都會被我拒絕,我生怕我40歲的記憶力不夠用呀。
差不多有兩年的時間,我幾乎天天都以這種方式在接受中醫文化的洗禮。這種方式非常自然輕松,沒有任何壓力,當這種知識積攢到相當程度時,便有了望聞問切的沖動。習醫便成了自然而然的一種行為。
二、傳大道往往就在喝茶聊天中
2010年女兒報考中醫學院時,許多朋友都說學中醫好辛苦,要背大量的藥性歌訣、湯頭歌訣。更痛苦的是,背了一堆,臨證時還往往不會或不敢用。然而,趙老師從來沒有要求我們背過這些,反而要求我們暫時不要看任何醫書,建議我們在前期先廣泛涉獵傳統文化和哲學類書藉。所以女兒明白,靠背書成不了明醫,學歷不等于學識,文憑不等于醫術,名醫不等于療效。花五年的時間在學校只是按體制要求的程序走走以期被體制承認,更多的時間是要跟師跟趙老師學。
但是,幾年后,趙老師便開始鼓勵我們自由挑選醫書閱讀,并強調經典在行醫時的作用。這時,我才發現,當自己已積累了足夠的辨證施治能力時,再對照《道德經》《內經》《傷寒論》里面的“道”,我們便常常會發出“原來如此”的感嘆,因為我們可以通過文字、概念反解出它的思維內涵,能將文字符號所指代的意義和現實對應起來,從而加深自己對經典的認知和理解。之后,如果你再走進書店,你對醫書便有了辨別能力,知道哪些是“真書”,哪些是“偽書”或“偽方”,更不會被所謂的專家們的書評所左右。也因此,每當自己在書店瀏覽時,便亦有葉天士當年所說“讀書十年,無可醫之病;診病十年,無可讀之書”的感慨!前幾年,我拜訪國內多名老中醫欲策劃出版他們的醫案,趙老師當時說了一句,“書店里的醫案類圖書多得可以用車拉,如果看醫案能看成一名中醫大夫,那中醫就不是這種狀況了。再好的醫案也好不過《傷寒論》,可多少能把《傷寒論》倒背如流的人面對各種證時卻束手無策。”后來我明白了,中醫在傳承當中存在著大量的非語言符號,文字符號、語音符號屬于語言符號,而身教的示范符號卻只有在跟師的過程中才有可能獲得。所以,唯經典是從、唯醫書是從的人有時真的會很悲哀,因為葉天士的話告訴我們,醫書的作者不一定是一位醫術精良、經驗豐富的人。再者,如果醫者自己具備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和精良醫術,那么醫書的指導意義也就黯然失色。所以在臨診上,書本理論往往不切實用。
因此,女兒在中醫學院上學,我們要求她大量閱讀課外書,教科書考試混個及格就行。鄧(鐵濤)老也曾說過,僅有書本知識,沒有實踐的經驗,學歷再高也不過是個“文字醫”,“文字醫”往往下筆千言,遇到臨床實際問題時卻胸無一策,解決不了問題。
死摳經典是讀不出中醫大家的。幾乎每一天都有人問我怎么樣才能學會中醫,能否推薦幾本入門醫書。很抱歉的是,我的入門就是直接地跟師望聞問切,直接地面對病人。那時,趙老師好像只給我推薦過一本劉力紅老師的《思考中醫》,但因看不懂便被我丟置一邊。我所有的經驗和臨床能力都來自于跟師時的感悟、積累,更多的中醫文化知識則受益于平日的聊天,當趙老師與眾多朋友如馬原、韓東和朱文等各界智者談天說地時,那些精彩的對話,那怕只是片言只語,都能如醍醐灌頂般讓我恍然大悟。
今天,想起趙老師常說的“學醫在醫外”這句話,感觸頗深。因為,中醫是道器合一的一種文化,“道”靠“器”來展示,“器”要靠“道”來承載。而“道”與“器”之間的介質是活生生的人,每個人都不同,所以在面對一個病人時,除了隨證施治外,還得隨其秉性進行互動以達“信則救”的最佳效果。為了達到這種效果,就必須具備很多醫以外的素質,這種素質包括一個人的文化積淀、人生閱歷、社會經驗、處事風格等等,因為中醫的載體是活生生的人,人的習慣、信仰、文化背景、主觀意識形態等,必將在技術的選擇、應用中體現出來。所以你的一聲嘆息、一個微笑、一個眼神,你的任何一個肢體語言都有可能影響病人的情緒或對自己病癥輕重的猜測。
因此,在跟師過程中,我們體會更多的是醫以外的無形的內容。這種內容不可能在書本上、課堂上學到。這種內容在教科書中也是無法寫出來的,比如能力、才華、信念等無形內容,它的傳遞過程都是無形的,是難以表達、難以傳播的,但對學醫成功與否卻起到關鍵作用。但是,通過師承,可以把無形的內容調制到有形的內容上去,這是無形傳遞的最主要的方式。
無形的內容需要經過無形的傳遞,并要經過多次重復,反復練習,才能逐漸積累、掌握。并且,師父的心理、思維、知趣認同等,在平日的交往和訓練中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徒弟。
有些問題靠知識是不會有明確答案的,所以需要以開放的心去接觸智慧。智慧可超越感性限制,超越知識,從而達到一種境界,而這個境界和個人的覺悟和體驗有關。因為,醫以外的東西,看似輕描淡寫,無關緊要,好像在辨證施治中的作用不大,所以常常被忽視。
曾有一位朋友去中醫院掛專家號,大夫一摸他的脈便搖著頭說:“陽氣外泄呀陽氣外泄,難整、難整。”然后接著問,“開點好藥如何?”我那朋友是從西醫手術室里逃出來慕名而去求診的,結果專家的表情和言語讓他幾近崩潰。這位專家至今也不明白他的搖頭、話語會給我朋友產生多大的負面影響。
所以,趙老師經常對我們說,病人一踏進診室的門,治療就已經開始,診室里的氣氛、環境、大夫的面容、說話的語氣都在影響著患者的心緒。因此,治療不是患者坐在你跟前伸手給你摸脈、張嘴給你看舌象才開始的。
學習的心得體會 篇10
在國醫大師鄧鐵濤教授等倡導下,廣東省中醫院實施名醫工程以來,先后聘請了20余位國家級名老中醫來羊城帶徒,傳遞岐黃薪火。上世紀80年代我是名中醫張學文教授的碩士研究生,近年我又有幸拜國家首批名中醫李振華教授為師,通過老師口傳心授,精心指導,耳濡目染,在步入不惑之年更悟出中醫學博大精深,學無止境,深感拜名師是我醫學生涯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愿將點滴跟師體會,與中青年同道共享。
一、堅信中醫理論的科學性,中醫學術的發展千萬不能離開中醫理論
李老經常強調要從思想上樹立中醫科學性的認識問題,解決思想問題是關乎中醫發展的大方向問題,不可等閑視之。記得去鄭州首次拜訪,他的第一節課就是講述中醫學的科學性,中醫學的歷史與現狀及發展前景,以及對中西醫結合如何認識等一些關鍵性問題。他雖已八十多歲高齡,仍然時刻關注中醫學的發展,參與中醫高層論壇,今年四月應邀為河南中醫學院青年骨干教師做關于中醫科學性與發展中醫事業造福世界人民的學術報告,長達三小時,三四百名青年中醫深有感悟,受益匪淺。
繼承名老中醫的經驗首先要繼承老中醫的學術思想,沒有學術思想就沒有靈魂。一位中醫藥學者評價到:“當今名老中醫的學術思想與臨床經驗和技術專長是他們的學術研究、臨床實踐與中醫藥理論、前人經驗相結合的智慧結晶,代表著當前中醫學術與臨床發展的最高水平,它更鮮活生動,更具有現實的指導性。”高度概括了名老中醫的學術價值,因而繼承名老中醫經驗決不是治療某個疾病的幾個方、幾個法的問題。李老教導徒弟們要做擔當起弘揚中醫事業的大任,要做蒼生大醫。
科學即是對事物不同思維的見解知識,所以中西醫都是科學的。他認為中醫學是東方文化的瑰寶,其理論核心是整體觀、對立統一觀、恒動觀、辨證觀、取類比象等。中醫學理論不但是東方科學的綜合體現,而且符合新興的復雜科學即當代科學的理論核心。
二、李老治學經歷“五字訣”為后學指明路徑
李老出身中醫世家,幼承庭訓,少年即堅定了學醫志向,并繼承了家傳的診治經驗,回憶治學經歷,最根本在于“認真”二字,熟讀《內經》、《傷寒雜病論》等經典著作及歷代醫學名著,力求作到勤、恒、精、博、悟。所謂勤即學在于勤,勤學不輟,嚴於思索,勤求古訓,能者為師,尤其名師口傳心授指示要點;恒即學持以恒,學無止境,到老堅持不懈;精即對經典著作、醫學名著、學術理論、診治經驗做到精研細讀,銘記醫理,多臨床實踐,謹慎診治,實踐出真知,知在于行:博即博學多聞,涉獵廣泛,博采眾方,讀有關醫學書籍,力求文理、醫理、哲理三通;悟即達悟,也是以上四步的結晶,即通過中醫辨證論治,在長期臨床實踐產生心得體會的基礎上,方可心有所悟。達到臨證通變以知常,執常以應變,學古不泥,隨證施藥,以至有所創新。李老在上世紀70年代親自編著的《常見病辨證治療》中,每個病的治療方法均師古不泥古,是其臨床經驗的總結。我在拜師后一直在內科門診工作,堅持白天應診,其他時間反復研讀四大經典及《脾胃論》等歷代醫著,遇到疑難病例經常電話請示先生會診。李老在我的學習筆記中批注:“讀《金匱》可善治內科一般疑難雜病,讀《傷寒雜病論》、《溫病條辯》除可精確樹立辨證論治觀點外,并可長于治療一般熱性病和熱,切不可等閑視之。”李老經過畢生研究溫病、《傷寒論》提出“損陰傷正是溫病的病理基礎,損陽傷正是傷寒的病理基礎”這一學術思想,用于指導流腦、乙腦等多種屬于溫病性質的熱以及傷寒病證的治療,取得卓效。他的治學經歷為我們成就名醫指明了路徑,是我們學習的典范。
三、脾胃學說為指導,健脾疏肝和胃是治療脾胃病的大法
李老晚年致力于脾胃病研究,指導十屆脾胃專業的碩士研究生,李老是中醫內科的大家,擅長脾胃肝膽病的診治,從他關于脾胃病的學術思想可以窺見其治學嚴謹、精研醫理、善于辨證施治、擅用中醫理論解決疑難危重癥的大醫境界。他的脾胃病的學術思想和成就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脾本虛證,無實證,胃多實證。
2.脾虛是氣虛,甚則陽虛,脾無陰虛而胃有陰虛。
3.治脾胃病必須緊密聯系肝。
4.重視濕熱互結。
5.治脾兼治胃,治胃亦必兼治脾。
6.對肝腎陰虛并有脾胃氣虛的證治。
7.脾胃病胃陰虛證治。
8.承擔“七五”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慢性萎縮性胃炎脾虛證的臨床及實驗研究”,通過五年300例患者住院治療總結,經國家衛生部驗收并通過鑒定,其有效率為98.7%,治愈率為32%,屬國內外先進水平。
四、善于尋找四診信息的“關鍵點”,精于辨證論治是臨證的法寶
中醫四診是醫者調查、分析、研究疾病所出現的各種信息升華成的四種大法,搜集的信息在綜合歸納時應四診合參。對脾胃病及其他病證舌診脈診非常重要,必要時亦有舍脈從證和舍證從脈之法。跟師后體會到要認識癥候準確,才能提高療效,在李老指點下對舌診、脈診有了更精確的認識。比如脾虛舌象,舌體胖大舌質淡苔薄白為脾胃虛寒之證;舌體胖大舌苔白膩為脾胃氣虛、陽虛寒濕阻滯;舌體胖大舌質淡苔膩則為脾虛濕阻;舌體胖大舌苔黃膩則為濕熱蘊結,并據苔黃之輕重、舌質顏色的紅絳與淡白以辨其濕或熱的偏盛。在診脈上,若舌體胖大苔膩診得脾胃脈弦,系逆脈,為木郁克土脾胃病久不愈之證;若脈弦細舌質淡舌體肥,則多屬脾虛肝郁日久,化熱傷陰易出現婦女更年期綜合征等等。
今年八月我專程去鄭州跟師臨證,在與李老的討論中認識到學習老中醫經驗的關鍵在于落實到提高辨證論治的水平,李老精于辨證論治的要訣在于善于尋找四診信息與癥候的“敏感點”。由于中醫學屬于復雜科學,中醫臨床辨證復雜,有時會遇到無證可辨的境地,臨證時要善于尋找復雜性機體的“關鍵點”或者說“敏感點”,從復雜的四診信息中提取核心的信息,以使用“四兩撥千斤”的方式來改變機體的狀態。他將中國科技大學朱清時校長論述的復雜事物的研究方法引入中醫的辨證論治,對于研究辨證論治的規律很有意義。對于疑難雜證和急危重證更要善于尋找癥狀信息的“敏感點”,以截斷或逆轉病機。例如李老曾回憶年青時患急性闌尾炎出現高熱、劇烈腹痛、四肢冰涼、脈搏微弱的周圍循環衰竭的危象,他想到陳修園醫書中所說“絞腸痧,刺委中穴出血則不死”,急讓家人用碎碗片刺其委中穴,黑血直流,幾分鐘后四肢溫暖,絞痛緩解,生命得到挽救。臨床中辨證論治的“關鍵點”不勝枚舉,又如跟診時有一舌麻半月女性病例,徒弟們無證可辨,經李老詳細問診,伴有胸悶癥狀,從“舌為心之苗“入手,與生脈散加味,三劑藥后癥狀消失痊愈,體現了尋找四診“關鍵點”的重要性。
五、跟診和病案整理是繼承老中醫經驗的有效途徑
跟隨老中醫應診,面對臨床病例,要從寫病例、四診入手,反復體會老師的辨證思想、用藥經驗,包括如何抓主癥、辨證分析、治法、用藥經驗及診療技巧。歷史上中醫師承教育的優勢在于臨證,師徒面對面,切磋提高,這是中醫教育培養名醫的必由之路。
醫案可以反映老中醫的學術思想和臨床經驗,李老認為整理好一份完整的醫案比上幾節課的收獲還要大。如何整理老中醫的醫案呢?我認為:
1.最好親自診治病人。
2.考慮辨證,找出病理。
3.認真體會治法、方藥及隨證加減。
4.按語要高度寫出疾病的要點,加深對該類疾病的認識。
綜合以上體會,我認為傳承名老中醫經驗是學好中醫的捷徑;名師心傳口授、臨證指導是學好中醫的最好方法;學好中醫必須多臨床、早臨床、反復臨床,要在“悟”字上下功夫。名老中醫專家以對中醫事業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毫無保留地提攜后學,他們的精神時刻激勵著中青年醫生為岐黃醫術的興旺昌盛而努力奮斗!
學習的心得體會 篇11
學習,大多數人可能會這樣,學好了,就會對學習很有興趣,沒學好或者跟不上老師的腳步,就會對學習失去信心,甚至對學習產生厭惡。學不好的原因你有去研究嗎?有去疑問嗎?
要想學好,學習方法很重要,不同的科目需要不同的學習方法。學習是沒有什么決竅的,千萬不能“懶”,還要多思考,但光思考也是不行的,正所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而且課前要做好充足的預習,查找好有關的資料。找出重點段落和難點,可以結合資料書來解決。在老師講課的時候,我們已經知道了重點,就把自己自學的與老師講的結合在一起會更好理解,有不懂的,不要膽怯,虛心請教同學或老師。上課的時候認真聽講,把主要的內容記下來。重要的在于課后的鞏固,課后鞏固先要多讀一些重要的內容,再進行練習鞏固。將課前、課中、課后做好,這三者結合會有更好的學習效率,可以有效提高學習成績。
不但要有好的學習方法,還要有正確的學習態度。學習態度對于學習來說也很重要。不能把完成作業任務式的完成,如果你是任務式的完成作業,那么你會在這次作業中一無所獲,作業不單是檢驗你一天學習的效果,更能在里面成功掌握知識,那么你這次的作業的意義遠非一次作業。
這就是我的學習心得,學習是快樂的,是有趣的,并不是枯燥乏味的,我們要更加努力學習,不辜負在我們背后默默付出的家長!
【學習的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學習《指南》心得體會-學習心得體會12-21
學習心態心得體會-學習心得體會12-21
英語學習的心得體會-學習心得體會12-21
學習電腦的心得體會-學習心得體會12-23
學習瑜伽心得體會-學習心得體會12-29
教師學習有效學習的心得體會07-28
學習的心得體會02-13
學習的心得體會06-22
公司學習心得體會-學習心得體會12-20
杭州學習心得體會-學習心得體會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