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政治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初中政治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精選10篇)
我們心里有一些收獲后,不妨將其寫成一篇心得體會,讓自己銘記于心,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從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心得體會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初中政治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初中政治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 篇1
暑假期間,全區進行線上道德與法治新課標培訓,我們認真聆聽了韓震老師關于《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課程方案與課程標準(2022年版)》內容詳實而具體的解讀,給我們明確了教育教學的方向。在之后的培訓中,我也從新課標課程實施中的教學建議方面和大家交流,就是我們在教學中具體應該怎么做,通過梳理也讓我不斷的學習和理解。
上好道德與法治課,關鍵在教師。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和專業素養,按照政治強、情懷深、思維新、視野廣、自律嚴、人格正的要求,堅持政治性和學理性相統一、價值性和知識性相統一、建設性和批判性相統一、理論性和實踐性相統一、統一性和多樣性相統一、主導性和主體性相統一、灌輸性和啟發性相統一、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一,增強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
我們的教育教學關系到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需要我們時刻把思政課的立德樹人放在首位。
一、立足核心素養,制訂彰顯鑄魂育人的教學目標
教師應從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角度制訂教學目標,將核心素養的培育作為教學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使教學目標在培育學生核心素養方面起到指引性、規定性的作用。
在確立教學目標時,教師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政治立場鮮明。符合馬克思主義基本要求,符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本立場,對錯誤的社會思潮旗幟鮮明地加以批判。第二,價值導向清晰。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持馬克思主義國家觀、民族觀、歷史觀、文化觀、宗教觀,符合全人類共同價值。第三,知行要求明確。要根據學生年齡特征和不同學段特點對觀念認知與道德品行進行科學設計,制訂具體、適切和可操作的目標,在教學中引導學生知行合一。
設計具體的教學目標時,要準確理解課程依據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價值規范,注意以透徹的'學理分析回應學生,以徹底的思想理論說服學生,以真理的強大力量引導學生,以情感激發學生,以文化熏陶學生。
二、及時豐富和充實教學內容,反映黨和國家重大實踐和理論創新成果。
教學要圍繞課程內容體系,及時跟進社會發展進程,結合國內外影響較大的時事進行講解。要將黨和國家重大實踐和理論創新成果引入課堂,充分體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要密切聯系社會生活和學生生活實際,用富有時代氣息的鮮活內容,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增強道德與法治教育的時效性、生動性、新穎性,讓道德與法治課成為有現實關懷和人文溫度的課堂。
三、把握思想教育基本特征,實現說理教育與啟發引導有機結合
思想政治理論、道德與法律規范都不是自發生成的,必須發揮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通過講解讓學生了解基本概念、原理和理論。教師既要深入淺出地把道理講清楚講透徹,也要啟發學生主動學習,加以領悟和理解。
教師要積極創造學生自主道德學習的情境,為他們提供必要的學習資源,并給予適當的方法指導。事實上,讓學生進行自主的道德學習,絕不意味著讓學生放任自流。因為,自主的道德學習絕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教師進行有計劃、有目的培養。
四、豐富學生實踐體驗,促進知行合一
教學要與社會實踐活動相結合,加強課內課外聯結,實現隱性課程與顯性課程相配合。
注重案例教學,選擇、設計和運用個人和社會生活中的典型實例,鼓勵學生探究、討論,提高學生的價值辨析能力。案例選擇要關注以下幾點:一要堅持正面引導為主;二要緊扣時代主題,反映學生關注的現實問題;三要具有真實性、典型性、可擴展性,能夠服務核心素養的培育;四要關注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和說服力,能夠引起共鳴。
新課標就像一艘大船,而我們教師需要駕一葉扁舟跟隨著它的航向,我們聽了這么多新理念,還需要對新課標真學、真懂、真信、真行,堅持思政課踐行“八個相統一”,為推進思政課守正創新,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初中政治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 篇2
近日,我認真學習了《(2022年版)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收獲匪淺!
《(2022年版)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指出:人無德不立,國無德不興;法治興則國興,法治強則國強。提高公民道德休養與法治素養,是促進社會全面進步、人的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青少年階段是人生“拔節孕穗期”,要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尤其需要精心引導和培育。
是的,培養一個孩子,首先得教會他做人,其次才是教知識,立德樹人必須擺在首位,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要給學生們上好《道德與法治》課。
新課標標準指出我們這門課程的理念是:
1、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發揮課程的思想引領作用。
2、遵循育人規律,強化課程一體化設計。
3、以社會發展和學生生活為基礎,構建綜合征課程。
4、堅持教師價值引導和學生主體建構相統一,建立校內與校外相結合的育人機制。
5、綜合運用多種評價方式,促進知行合一。
因此,要上好一節《道德與法治》課,要做到以下幾點:
1、及時更新觀念。不能再“滿堂灌”道德和法治知識,要切實研究教材,結合學生的生活進行教學。
2、營造道德課堂。要讓學生認認真真重視每一節道德課,學有所成,學以致用。平時的一言一行也要滲透德育知識,讓學生在無形中習得道德知識。
3、樹立正確的'道德觀。讓學生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引導下做一個講文明,懂禮貌,尊師長,愛父母,與人友好相處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
4、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道德與法治》課堂也應該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讓學生積極關注生活,多設計符合他們生活實際的課堂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道德與法治》課堂行培養學生的政治認同,道德修養,法治觀念,健全人格以及責任意識。相信在新標準的引領下,一定會讓道德與法治課堂更加生動有趣,絢麗多彩!
初中政治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 篇3
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2022版)在課程性質有這樣的描述:課程具有政治性、思想性和綜合性、實踐性,因此,道德與法治課程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我們要依托這門課程,在青少年人生的“拔節孕穗期”精心引導和培育,培養學生成為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新人。
通過學習,個人覺得課程核心素養的內涵更加清晰,主要包括:政治認同、道德修養、法治理念、健全人格和責任意識,學段目標劃分和課程內容的制定中以表格呈現,更是給一線教師指明的方向,在教學中,老師們做到“靠船下篙”,就能將目標準確定位,內容精準選擇,結合教學提示加上課上的`靈活實施,最終就能出色地完成教學任務。
學業質量和課程實施中的評價建議板塊,引導老師們關注評價的方法和環節,熟悉試題命題的基本依據,從而樹立科學、正確的學業質量觀,為實現學科育人奠定基礎。
教師是上好道德與法治課的關鍵,在新課程標準頒布的重要時期,我們應加強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理論水平和專業素養,幫助學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初中政治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 篇4
韓震教授站在世界格局大變化、中美大國關系以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背景下,從宏觀角度對《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2022年版)》進行了解讀。主要包括:
一、本次修訂的主要背景和追求;
二、主要變化與突破;
三、課程性質與理念;
四、實施中的重點與難點;
五、教材的編寫要求。
韓教授對新課標的主要變化與突破進行了深入淺出、為一線道法老師,尤其是兼職老師打開視野,明白承擔道法課的課程意義與育人任務,使我受益匪淺。
一、新課程標準是順應時代的要求
韓教授分析當前國際形勢,讓大家了解今天中國教育面臨的時代背景,在解讀新課標的背景與追求部分花了近一個小時時間,明確指出我們應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要求,是堪當民族復興大任時代新人的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要求,是國際競爭的要求。了解了課標的追求,指明教學方向,讓我們每一位道法老師深感肩上責任重大,少年強則國強,國強才有民安。在今后的'.教學中,我們要堅持價值導向,突出政治性,特別是黨的領導,做好育人方向。
二、新課程標準是核心素養的落實
此次講座,從凝練了五大核心素養、指向核心素養落實的課程目標、基于課程核心素養的結構化內容組織與設計、基于核心素養的作業質量標準、堅持素養導向的教學建議、基于核心素養的評價與考試命題六個方面解讀了2022版課標與2011版的變化與突破,給老師們教學中實際的指導作用,為今后的教學工作答疑解惑。
道德與法治課程應立足于發展學生核心素養,以引導學生學習和掌握道德與法律的基本規范,提升思想政治素質、道德修養、法治素養和人格修養為主旨,堅持學科邏輯與生活邏輯相統一,主題學習與學生生活相結合;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發揮課程的思想引領作用,堅持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思想與價值引領,著力引導學生用理想之光照亮奮斗之路、用信仰之力開創美好未來,發揮道德與法治課程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中的關鍵作用。新課標是開展有效教學的指南,我們要精準細致研讀,深刻領會課程理念,把握課程目標和課程內容,正確實施教、學、評策略,才能充分發揮道德與法治課程的育人功能。
有了專家提綱挈領的解讀,我們對新教材的解讀就會少了一份偏頗。在教學實踐中,我們要不斷地摸索,不斷地反思,不斷地總結,立德樹人,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初中政治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 篇5
近日,我認真閱讀學習了《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2022版)》,新課標的觀念深入人心。
義務教育新課程是依據新時代黨和國家對教育的要求,以培育“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新時代新人為培養目標,建立從培養目標到課程標準再到教學目標的層級化的“樹人”目標體系。新課標凝練了每門課程要培養的核心素養,強調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與關鍵能力的培養,并以此為統領,構建了素養導向的'目標一族——課程目標、內容標準與學業質量標準,三位一體。
新課程標準的提出,教師的教育理念要更新,教學方法要逐漸改革,樹立不斷學習的觀念,提升自己的業務素養。同時,教師與學生之間要和諧互動,共同探討、交流經驗,增加實踐。師生共同克服以往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忽視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培養,過分追求學科知識系統的錯誤傾向。我們應該在一節節活生生的課堂中努力地培養學生政治認同、道德修養、法治觀念、健全人格、責任意識五大核心素養。
初中政治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 篇6
一直以來,政治課都被很多學生乃至家長慣性的認為是枯燥無味的。這是政治科的悲哀,也是政治老師面臨的巨大壓力。改變這一現狀,我們需要多方面的努力。通過對新課標的學習,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本人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嘗試:
一、創設教學情境,充分發揮學生的創新能力
目前的政治課是根據最新修訂的課程標準而開設,是對能力要求的最高層次,主要以活動代替以往的運用,要求學生將在課堂上學到的理論知識,通過實踐課的進行,加深對于知識的理解和運用,熟練地運用于面對的新情況、新問題以及新事物之中,從而使學生達到有所發現以及創新的目的。因此,這就需要教師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情境教學環境。這類教學情境的創設不是自由散漫、任意為之,而是需要教師改變以往的教學觀念,精心組織,大膽設計,敢于創新,創設出符合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情境。這樣的教學情境是以學生為主體,是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其中,將理論知識在教學情境中內化為實際的知識,將所學知識進行再創造,發揮自己的創新能力。這樣的教學,是學生對于課本的一次再創造,是激發學生創新精神以及創新能力發揮的過程。
二、利用好多媒體在思想品德課中的優勢
課本教材的內容都比較乏味,學生對它不太感興趣。所以政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采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利用音像兼備、圖文并茂、動靜結合的特點制作教學課件,使教學內容動態化、形象化、趣味化;利用各種信息資料拓展學生視野的特點創設情境等,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與求知欲,促使學生主動思考、不斷探求。
三、調整角色,更新教學方式
在教學過程中,要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提高課堂的趣味性,教師就應該避免使用“滿堂灌”的單一傳統教學模式。應根據教材的內容設計好問題后,把學生分成若干學習小組,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小組討論中探討問題,這樣學生就有動手的機會,并引發學生的思考欲望,同時學生也會踴躍地參與討論中,既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變被動為主動,活躍課堂氣氛,也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等培養。
四、問題的'設計應符合學生的心理特征和認知水平
教師在設計問題時要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能力,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果動不動就讓學生完成給政府提建議的問題,這樣是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思考欲望,因為這超出了學生目前的認知水平和能力范圍。相反,如果符合學生的心理特征和認知水平,問題即使有一定的難度,學生也是樂于參加,并且有話可說,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五、開展有效教學活動,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教學活動的特點不在是以教師為主體,而是轉變為教師起“主導”作用:教學活動是教師組織學生進行有目的、有計劃學習的過程;教師既是活動的設計者,也是活動的參與者和組織者;教師要在學習中、講授中、討論中、辯論中、活動中、社會實踐中、學習評價中,做理性的組織者、積極的參與者、智慧的引路人。學生為“主體”地位:要尊重學生,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要給學生以充分的信任;要對學生寬容、鼓勵。加強與師生的情感交融和心靈的溝通。教師講課時要充滿感情,要以理激情,以形激情,以境激情,以行激情。
六、做到發展智力和培養能力在教學過程中的完美統一
政治課教學要做到發展智力和培養能力,使知識傳授與學生能力發展能夠在教學過程中得到完美的統一。這是當前政治課教學必須解決的難題。在教學設計中就必須根據課程的需要定量滲透,適當擴展教學內容,選擇恰當的課外材料,穿插現實生活內容,做到在內容上可以多方位,在數量上可以適當,在質量上要精彩,不能脫離教材。
總之,新課改下的中學思想政治教學工作是一項創造性活動,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要勇于實踐,敢于挑戰,尋求創新和突破,積極探索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新課程理念,做好課堂教學設計工作,加快課堂教學改革的力度,轉變教育教學方法和學生的學習方式,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的趣味性。
初中政治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 篇7
金秋十月。落葉繽紛,在這個收獲的季節,有幸來到常熟理工學院,接受為期一周的初中政治教師培訓,走在美麗的校園,聆聽專家的指點,觀摩同行的課堂,交流各自的感受,這一切都給我留下了難忘的印象,不僅讓我汲取了前行的力量,而且讓我有了深刻的思考,為我的教育教學工作打開了許多新的思路。現將收獲總結如下:
周宏教授的報告《中學政治教師的社會責任與職業素養》邏輯嚴謹,分析透徹,讓我從政治教師的社會責任感和職業素養的高度重新審視自己所從事的教學工作,讓我頓覺豁然開朗。我們初中思想品德的最終目標是讓學生“做負責任的公民,過積極健康的生活”,但是作為教師,尤其是初中政治教師如何看待自己職業的社會責任感,周宏教授告訴我們,我們承擔著傳播社會的主流思想、主流行為方式和主流信念信仰。而面對中學政治教師職業素養的內容,周宏教授概括為知識、能力、信念和信仰四個方面。我特別喜歡信仰這兩個字,面對在大昭寺門口虔誠的信徒,磕10萬個長頭那要懷揣怎樣的一種堅定信仰?雖然辛苦但是對信徒而言是幸福的,因此我一直覺得有信仰的人是幸福的人。而作為初中政治教師,我覺得首先我們要讓自己有信仰,然后感染、鼓舞和喚醒孩子們的信仰,讓我們共同懷抱信仰幸福的生活著,做一個對他人和社會有用的人,那是多么美好。
陳漢清老師的報告《漫談中學政治教師專業成長的路徑》的報告,讓我感悟到一個優秀教師的成長是需要專業知能、專業智慧和專業精神的。有人曾說過對一個教師而言上好課是最大的師德,在沒有聽陳老師的講座前我是完全認同這句話的,但是聽完講座我只能部分認同,因為作為一個教師,尤其是優秀教師,上好課固然重要,也的確是師德的體現,但是撰寫反思和教育教學論文,加強對教材的理解和把握,提高命題能力,提升人格的魅力也是不可忽視的。我非常認同陳老師對教師生涯比拼所劃分的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技術層面的比拼,第二階段是對教育理解層面的比拼,最高的境界是人格魅力的比拼。作為一名優秀的教師不僅要做好學問,更要做好人,因為兩者是相輔相成的。
朱開群老師的報告《初中思想品德課有效課堂的理性思考與實踐建構》激情四射,讓我對有效課堂的理論和實踐有了系統而深刻的認識。曾經一直對一堂課是否是好課的評價存在疑惑,但是朱老師報告中談到的葉瀾教授對好課的評價的五個實讓我感受頗深;扎實、充實、平實、豐實和真實,這也將成為我的課堂教學追求的目標。朱老師認為有效課堂應該是激情有趣、明理導行、導學探究、平衡中庸也給我諸多的啟發,讓我在理想和現實中找尋到了一種平衡,努力做一個現實的理想主義者。
顧潤生老師的報告《思想品德命題技能訓練》讓我對命題有了一定的了解,顧老師理論聯系實際的講解,讓我對編制試題的過程和不同題型的的命制有了直觀的認識,也彌補了我在命題能力上的欠缺。
兩天的'跟崗培訓,四位老師的精彩課堂,同伴專家的透徹點評,讓我獲益匪淺,四位老師扎實的教學基本功,對教材的深刻理解,對課堂的熟練駕馭,與學生的良好互動,對情境的合理設置,教學手段和方法的多樣,都值得我認真學習。聽完這些課,我頭腦中想到的是高度決定品質,教師的高度決定學生的思維品質,教師的高度決定課堂的教學品質,同時讓我想起了一首歌《 you raise me up》,我們能把孩子帶到多高取決于我們自己有多高。我很認同宋老師的分享:提高思品學科教學質量,主要不是方法問題,而是態度問題,態度一變,方法無限,態度徹底改變,奇跡就會出現,教學工作態度就是最好的方法!我很贊同徐院長最后的點評,我們每個老師要有良好的生活狀態,用我們的人格征服學生。
五天的培訓即將結束,對常熟理工學院有著太多的留戀,對同伴們的離別有著太多的不舍,但是感謝生命中的這五天讓我在12年后再次感受到大學的美好,感謝這五天讓我再次汲取了前行的力量,感謝這五天讓我能靜心思考教育反思我的教學,感謝這五天讓我認識了前行路上的你并分享了你的智慧,我相信我會帶著力量、自信、夢想回到我的工作中去,在教育的熱土上播撒我的青春,書寫我的奮斗。
初中政治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 篇8
新教材體現了素質教育的要求,以思想品德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為主線,著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培養學生學思想品德、用思想品德的意識,使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實際出發,努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教會學生學習,教會學生思考,教會學生探索,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在新課標的指導下,我認為新的課堂教學應該注意以下問題:
一、轉變教育觀念,發揚教學民主
觀念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結果;科學而先進的觀念是課程改革、教學改革取得成效的催化劑。教育教學理念的轉變對思想品德課教師來說,尤為重要。
1、教師角色意識的轉變。新課程下,教師應該由知識的傳授者轉向學習的參與者、促進者、指導者;由教書匠型教師轉向科研型、創新型教師;由單一型教師轉向綜合型教師;由傳統教學方式轉向現代教學方式;由面向全體學生轉向面向全體與面向個體相結合。教師作為一個“學習的參與者”,在教學過程中要與學生共同學習、共同提高;教師作為一個“促進者”要起到引導、促進學生體驗的作用;教師作為一個“指導者”,要藝術地把握課堂教學過程的走向、引領學生發展的方向;教師作為一個“合作者”,應在與學生的交往中,忘記自己是老師,而把學生視為志同道合的朋友。
2、教師學生觀的轉變。教學活動中,學生是特定的認識主體和信息交流主體。作為思想政治課教師,必須意識到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而不是“等待裝滿知識的容器”。因此:
①我們應該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尊嚴,熱愛每一個學生。
②我們必須相信每個學生都有巨大的發展潛能,都是具有開放性的自我創造者。
③人的智力是多元的,人的個性是多樣的,因此,我們不能用統一的尺度衡量每一個學生,用統一的模式規范每一個學生。
④學生不僅是教育的對象,更是教育的重要資源,是動力之源、能量之庫;學生思想上的困惑和生活中面臨的問題,本身就是思想政治課教學的重要內容,而學生思想、行為中的閃光點更是思想政治課的重要資源。
3、教師教學過程觀的轉變。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是為學服務的,教不可以統治學,也不可以代替學,教師的教要啟發學生的學,引導學生的學。教師組織課堂教學不應從教出發,必須從學生的學出發。教師作用于全班所有的學生,學生既向教師反饋,又與同學交流,形成了思想、知識、情感、能力交流的網絡。此過程是師生展開對話、理解而達成“你—我”師生關系的過程,是一個多向互動、動態生成的過程,是一個體驗的過程,是師生雙方在體驗中共生共長的過程。
二、聯系生活實際,培養學習興趣
在教學中,聯系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采用多種方式,創設學習情境,對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思考、探究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情境的創設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三、 關注個體差異,促使人人發展
思想品德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實現人人學有價值的思想品德,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思想品德,不同的人在思想品德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思想品德教育要促進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即要為所有學生打好共同基礎,也要注意發展學生的個性和特長。由于各種不同的因素,學生在思想品德知識、技能、能力方面和志趣上存在差異,教師在教學中要承認這種差異,因材施教,因勢利導。要從學生實際出發,兼顧學習有困難和學有余力的學生,通過多種途徑和方法,滿足他們的學習需求,發展他們的思想品德才能。
總之,只要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能堅持利用新課程的理念來指導課堂教學,善于運用豐富多彩的課堂活動方式和教學手段,盡可能多地為學生創造動口、動腦、動手的機會,讓他們更多地參與教學,學生學習思想品德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就會得到不斷加強,學生的思想品德素養和創新能力就一定會得到全面的提高與發展。
初中政治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 篇9
通過學習新課標,我更進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課改的發展方向和目標,使我的教育觀念進一步得到更新,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和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下面就本次培訓略談一些自己的體會與心得。
一、提高了對課程改革的認識
通過學習認識到:課程改革的目的是把學生如何獲得知識轉變為如何獲得技能,就如古人說的“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作為一名教師,我認為這個觀念的形成是很重要的。有了這個觀念的引導,在今后課程改革中盡管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挫折,但我會去探索、解決,而不是躲避,因為希望就在前面!
二、進一步更新了教學理念
此次學習使我在教學理論和教育觀念上得到了更新,為我開辟了新視野,使我改正并更新了頭腦中原有的死板的教學思想的觀念。通過學習,使我深深地認識到自己以前那種傳統教育教學的師生觀已跟不上時代的發展。要想跟上新世紀的教育教學步伐,就要首先轉變傳統的教育觀念,樹立正確的師生觀,增強熱愛教育事業的信念。在教學活動中,師生關系是基礎,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是教育教學活動獲得成功的開始,所以我們必須轉變傳統的教育中的“惟師是從”的專制型師生觀,構建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新型的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在課堂教學中,要打破教師主課堂的慣例,徹底拋棄教師心靈深處沉積的傳統的專制思想觀念。師道尊嚴的思想在課堂上令學生不敢多說不敢質疑極大地壓制了學生創造思維的發展。我們教師只有從觀念上更新,允許學生提出獨到的`見解,為學生創設一種和諧、寬松的環境,才能創造出師生平等、其樂融融、共享教學民主的氛圍。
三、形成了新課程標準下的評價理念
新課程理念下課堂教學評價的標準已發生重大變革,準確理解新課程課堂教學評價理念,認真研究新的課堂教學評價標準,對教師分析與反思課堂教學行為,提高專業化水平都有直接幫助。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學評價應把握好以下點:把握課程標準,明確評價目標:評價目標要清晰、有價值,要體現學科特點;強調學生既是評價對象,也是評價主體;對學生的能力發展給予肯定性評價;把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結合起來;采取多種學習評價方式;采用開放的教學評價方式。新的課程評價理念要求我們,在進行課堂教學評價時,一定要本著為師生發展服務的原則,既要關注教師對課堂教學作出較為準確的評價,同時,才可能不斷提高教學水平,使改進教學沿著正確的方面發展。
總之,我們應當積極投身于新課改的發展之中,成為新課標實施的引領者,與全體教師共同致力于新課標的研究與探索中,共同尋求適應現代教學改革的心路,切實以新觀念、新思路、新方法投入教學,適應現代教學改革需要,切實發揮新課標在新時期教學改革中的科學性、引領性,使學生在新課改中獲得能力的提高。我會繼續努力,為教育貢獻自身的力量!
初中政治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 篇10
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我的理解就是減負增效,向課堂45分鐘要效益。這里的效益是不同于企業效益的,這個效益應該是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的達成。達成到什么程度,對學生今后乃至一生的發展有什么影響、有多大影響,即能否促進學生的學習和終身發展,是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衡量標準。那么,如何提高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筆者從教學實踐出發,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明確課堂教學的三維目標,是提高思想品德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前提
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標準規定,本課程以加強初中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為主要任務,幫助學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質,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質,樹立法律意識,增強社會責任感和社會實踐能力,引導學生在遵守基本行為準則的基礎上,追求更高的思想品德目標,弘揚民族精神,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為使學生成為“四有”的好公民奠定基礎。這是一個宏偉的、長期的總目標,這個總目標分布在三個年級中的每一課每一框中,是要在潛移默化、潤物細物聲中逐步實現的。因此,作為教師要掌握總目標,更要認真分析研究每一年級、每一課、每一框的三維目標,每實現一框的三維目標就向實現總目標邁進了一步。
牢固樹立三維目標意識,為每一節課確定切合實際的目標,使每一節課都有明確清晰的教學方向,能為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奠定基礎。為此我建議每一節課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學生展示三維目標,讓師生都明確本節課的任務,在課后小結中,教師對著目標檢查或檢測,就能輕易地了解本節課的三維目標是否達成,有多少學生完成了本節課的任務。同時對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起一個相互監督、互相促進的作用。
二、科學合理的課堂教學設計,是提高思想品德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關鍵
新課程標準倡導課堂生成,課堂因生成而精彩。但是沒有預設的課堂是不負責的課堂。設計科學合理的、適應教育教學規律和學生發展規律的課堂,是提高思想品德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關鍵。這可以從設計教學內容、教學問題、教學活動、教學手段、教學評價、教學語言等方面下功夫。
(1)教學內容的有效性設計。我們現在使用的教材是專家根據課程標準編著的,課文內容的選擇是符合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發展需要的,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反映了教學總目標。因此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要信賴教材,并用好教材,但我們又不能拘泥于教材,要根據本地區、本校、本班的實際,適當調整或補充一些內容。如學法用法這一部分,根據農村道路和交通迅速發展、交通事故較多的實際,可增加交通法的知識,教學生遵守交通規則,學會自我保護;同時讓學生了解作為一名駕駛員,應該怎樣安全合法駕駛。又如九年級的第一課第一框《我對誰負責誰對我負責》,針對目前學生的責任意識普遍缺乏、以我為中心的思想比較突出的現象,用一課時的時間是難以達到三維目標的,可拆分為兩個課時,讓學生有時間去體會、領悟、內化“負責”的實質,達到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的目的。
(2)教學問題的有效性設計,包括課堂提問和課堂訓練。老師設計的問題有沒有效度,關系到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效果:問題設計過于簡單,看似熱鬧的課堂實則無效,思維沒有得到啟迪;問題設計過于深奧,學生無所適從,甚至產生畏難情緒,是不可能產生思維火花的。有效的問題是不可能只用Yes或No就能回答的,也不是一看就明了的,而是通過閱讀和思考能想到的、通過討論或教師啟發能悟出的問題,能讓學生體會到思考的快樂、享受思考的成功感,對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是大有益處的。如在講《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時,設計這樣一個問題:閉關自守為什么會導致落后?這個問題僅憑書中鄧小平的那段話是不能找到令人信服的理由的,若引導學生回憶一下中國近代史,問題就迎刃而解了;同時也為后面的教學奠定了基礎,使學生更能理解、支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課堂作業是對所學知識的鞏固和應用,不能是重復性作業或書本知識的搬家,重在學以致用,解決實際問題。
【初中政治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初中政治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精選8篇)09-07
初中歷史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12-01
初中化學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03-29
高中政治新課標解讀心得(通用13篇)04-12
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12-20
初中地理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精選6篇)08-24
初中數學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通用14篇)12-06
初中物理新課標解讀心得體會(通用9篇)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