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法治社會建設心得體會(精選14篇)
當我們對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時,有這樣的時機,要好好記錄下來,這樣可以不斷更新自己的想法。那么你知道心得體會如何寫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法治社會建設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法治社會建設心得體會 1
法者,治之端也。
法治,就是用法律的準繩去衡量、規范、引導社會生活。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想要國家富強,民族昌盛,就必須做到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一個現代國家,必須是一個法治國家;國家要走向現代化,必須走向法治化。
和諧、幸福、美麗、平安,這些中國傳統文化中的溫馨詞匯,千百年來,既是治國者的信仰追求,也是老百姓最樸實的精神理想,莫不心向往之。在擁有13億人口的泱泱大國,要讓這些理想照進現實,法治才是可靠現實路徑!
國泰民才安,有穩定才有發展。在依法治國的'今天,最重要的是要通過實實在在的履職成效使社會更加安定有序、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得到增強。要實現法治中國,保障人民權益,既要“眼睛向外”,警惕和打擊敵對勢力的分裂、滲透、顛覆活動,確保國家安全;又要“眼睛向內”,依法懲防各類刑事犯罪,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還要“眼睛向前”,對影響社會治安和公共安全的新型案件特點加強研究和應對,最大程度防止和減少群眾的損失。
百姓縈懷,萬事不難。對國家執法機關而言,法治中國是最大的民心工程、暖心工程;對群眾而言,他們的合法訴求能得到公正對待,公平正義能在每一個案件中得到體現,就是法治中國的“最大實惠”。因此,國家執法機關在公正辦案的同時,還要放下架子與身段,公正司法,聽一聽群眾在法律訴求方面需要什么、盼望什么、心事有哪些,在此基礎上,對癥下藥,完善執法辦案和法律服務舉措,方便群眾合法訴求的解決,提升通過執法辦案化解社會矛盾、維護和諧穩定的能力。
歲月靜好,時光荏苒,回首以往歲月的坎坷與艱辛,我們不禁感慨,有一種信仰叫法治中國,有一種精神叫法治中國,有一種力量叫法治中國。在法治中國的引領下,依法治國,團結民心,共建中國的輝煌法治!
法治社會建設心得體會 2
“C位”,指中間位置、重要位置。近日,中共中央印發《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強調要堅持黨對法治社會建設的集中統一領導,凝聚全社會力量,扎實有序推進法治社會建設。各級各部門、全體黨員干部務必全面貫徹綱要精神和要求,自覺在法治社會建設進程中站好“C位”。
在依法行政中站好“C位”,當好法治社會建設的“排頭兵”。黨員干部時刻帶頭厲行法治是建設法治中國的關鍵。“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黨員干部作為運用法治方式治國理政的執政主體,法治意識的`強弱、法治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依法治國的成效。黨員干部的處事方式、日常言行等更是對一般干部和群眾有著巨大的示范效應。因此,要進一步推動黨員干部學法常態化、制度化,注重學用結合,進一步提高法治素質和能力。進一步培養黨員干部依法行政能力,推動自覺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在嚴格執法中站好“C位”,當好法治社會建設的“服務員”。“法令行則國治,法令弛則國亂。”嚴格執法是確保國家法律的正確實施的重要保障。如果法律不能嚴格執行,那就會成為“紙老虎”和“稻草人”;如果執法不嚴、執法不公,社會就會失去起碼的公平公正,就會影響社會穩定;因此,全體執法一線干部在執法過程中要堅持以事實為根據、以法律為準繩,嚴格依法辦事,嚴格執行程序,讓每個案件都能彰顯公平正義、經受人民檢驗。“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違法必追究”,要狠抓執法監管,充分利用現代化技術手段,推動執法規范化建設,體現“人性化”。同時,要杜絕“人情化”,堅決排除對執法活動的非法干預,堅決防止和克服地方保護主義和部門保護主義,堅決防止和克服執法工作中的利益驅動,堅決懲治腐敗現象。
在全民普法中站好“C位”。當好法治社會建設的“宣講員”。“國無常強,無常弱。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人民群眾是法治中國建設的主體,國民法治意識的高低直接影響著我國法治環境建設的成效。各級各部門要改變“曲高和寡”的窘境,變政府“獨唱”為全民“合唱”,讓群眾真正參與進來,讓法治真正走進群眾生活,讓群眾親身感受到法治建設帶來的成果。只有將法律信仰印刻在每一位國民心中,深植于民眾的日常生活和心靈深處,才能把全民知法、守法、信法、用法變為現實,人民群眾對法治強國建設的需求才能得以實現。
法治社會建設意義重大,影響深遠,任務艱巨,務必強化“C位”意識、讓遵紀守法成為一種自覺、依法辦事成為一種自然,推動法治社會建設行穩致遠。
法治社會建設心得體會 3
近日,中共中央印發了《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以下簡稱《綱要》),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法治社會是文明的標志,是構筑法治國家的基礎,是提升人民群眾幸福指數的重要舉措,是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和諧、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證。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離不開法治社會建設。廣大黨員干部要認清《綱要》的重大意義,扛起神圣使命,大力抓好宣傳和貫徹落實,為法治社會建設和全面依法治國作貢獻。
出臺《綱要》是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現實需求。法治社會、法治政府、法治國家建設是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加強法治社會建設,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構建法治政府、構筑法治國家的重要基礎。我們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必須得益于以法規作為重要依據和遵循,得益于法治社會建設的全面深化,得益于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法治道路。《綱要》的出臺,回應了社會關切,回應了現實需求,是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藍本,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宣傳《綱要》是增強全民法治觀念的有力抓手。全民守法用法,是建立在知守的基礎之上的。黨員干部要增強法治宣傳的思想自覺,加強組織領導和工作指導,不斷總結先進經驗,查找不足和短板,提高普法工作水平。要大力宣傳《綱要》,通過全民普法的深入推進,在全社會樹立起憲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形成衡量是非對錯的共同標準。要通過宣傳《綱要》,引導公眾逐漸由知法、用法向守法、敬法、護法轉變,使法治精神真正融入主流意識形態和核心價值觀,使全民法治觀念顯著增強。
貫徹《綱要》是加強合法權益保障的必要途徑。《綱要》提出,到20xx年“八五”普法規劃實施完成,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得到切實保障,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顯著提高。法治社會建設的原則是人權保障和人本取向,《綱要》的貫徹就是要達到這一目的,形成符合基本國情、體現時代特征、人民群眾滿意、權益充分保障的法治社會建設生動局面,為20xx年基本建成法治社會奠定堅實基礎。黨員干部要帶頭抓好《綱要》貫徹工作,創新方式,拓寬形式,豐富內容,讓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觀念深入人心。
落實《綱要》是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的重要保證。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是我們黨追求的崇高價值。建設法治社會,不僅要求完備的法律體系、完善的執法機制、普遍的法律遵守,更要求公平正義得到充分體現。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人民群眾對公平正義的要求日益增長,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必須緊緊圍繞保障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來進行。黨員干部落實《綱要》,就要堅持把體現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維護人民權益、增進人民福祉落實到全面依法治國各領域全過程,形成良法善治新局面,以公平正義促進社會和諧穩定,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法治社會建設心得體會 4
“法者,治之端也。法治,就是用法律的準繩去衡量、規范、引導社會生活。一個現代國家,必須是一個法治國家;國家要走向現代化,必須走向法治化。”所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國,無法則亂;民,無法則貧。人民群眾應尊重法律,崇尚法治,將法律當成自衛的武器,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切實維護國家法制的統一、尊嚴和權威。切勿以身試法,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無論職務多高,只要違反法律、破壞法律都要受到黨紀國法的嚴肅懲處,毫不姑息。
回顧歷史,古語云“法令行則國治,法令弛則國亂”,我國堅決地選擇了依法治國這一偉大策略。我們就是要通過法律政策的制定和實施來規范經濟活動的各個主體,進而引導市場經濟的良性競爭;要通過依法治國實現政治清明,進而實現人民民主自由;要通過依法治國鞏固改革發展成果,進而鋪就小康社會建設大道,實現“中國夢”。
近年來,在黨的領導下我們制定了有關政治生活、民事活動、經濟活動、生態保護等一系列的法律法規,使國家管理有了一整套有章可循的'法律依據。隨著時代的推移,新興領域的法律空白也不斷被填補,整個法律體系不斷健全。同時,全面深化司法公開,促進司法公正,提升司法公信的司法實踐活動不斷得到全國人民的肯定,我國依法治國的水平不斷邁上新臺階,依靠國家法律規范促進社會發展的能力也不斷增強!
總之,建設法治中國,必須形成全民參與、全面信法、全面守法的社會風氣。只有大家都成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自覺遵守者、堅決捍衛者,才會賦予法治強大的生命力,進而譜寫全面依法治國的嶄新篇章。
法治社會建設心得體會 5
兩天的培訓,時間雖然短暫,但豐富的學習內容卻使我受益匪淺。通過這次培訓,既使我開闊了視野,增長了知識,又讓我明確了肩負的責任。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和省委十屆五次全會對依法法國、治省做出了重大戰略部署,而大力建設法治交通,是貫徹依法治國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結合實際工作,我談幾點學習貫徹體會:
一、強化法治思維,養成依法辦事良好習慣
“最好的法律不僅僅是印在紙面上的條款,也不僅僅是寫進判決書里的文字,而是銘刻在公民內心中的行為準則。”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強調,要提高黨員干部法治思維和依法辦事能力。提高提高黨員干部法治思維和依法辦事能力,關鍵在于讓法治成為黨員干部的共同信仰。作為領導干部,首先就要帶頭學法用法,增強法律意識,樹立法制觀念。要養成運用法治思維的習慣。一是要把“按法規程序辦事”、“合不合法”當成自己的常用語,使法治思維成為自發的一種心理需求,養成依法履職、依規辦事的習慣。二是在遇到權力與權利沖突、公共利益與個人利益沖突時,要主動運用正當程序和法律原則處理問題,堅持依法辦事。三是要處理好政治思維、經濟思維、道德思維與法治思維的相互關系,使決策既合法合規、又合情合理。
二、規范執法行為,堅持依法科學民主決策
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各級政府必須堅持在黨的領導下、在法治軌道上開展工作,加快建設職能科學、權責法定、執法嚴明、公開公正、廉潔高效、守法誠信的法治政府”。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交通,就是要在交通運輸行業中依法行政,依法履職,通過規范行政行為,落實崗位責任,完善監督機制,建立責任追究等制度體系建設,使行業管理在法治的軌道上得到加強,行業在法治的軌道上規范發展。一是要進一步提升執法隊伍綜合素質,通過加強執法隊伍全員培訓教育、執法責任量化到個人、執法崗位交流、交叉執法、編制執法手冊等措施,增強執法人員的法律意識和服務意識,提升執法隊伍素質。二是要著力減少制度執行自由裁量空間,細化量化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標準,對行政處罰裁量權的適用范圍、裁決幅度、處罰標準、處罰程序作出準確、科學、詳盡的規定,保障裁決合法、合理、公正。要建立重大行政復議訴訟案件報備制度和重大責任行政復議訴訟案件通報制度,加大對典型行政復議訴訟案例進行研究、分析、交流,出臺應對和防范措施,保障程序和結果公開、公平、公正。三是要完善行政決策風險評估機制,對可能引發行業重大矛盾的決策,建立完善風險評估機制,綜合評估確定決策事項的風險等級后再進行區別決策。嚴格決策后評價和責任追究。通過民意反映、抽樣檢查、事后評估等手段,跟蹤重大決策執行情況。對違法決策以及決策失誤造成嚴重后果的,依法追究責任。
三、提升服務水平,把法治建設與服務民生有機結合
法律是保障人民權利的武器,是為民眾謀福利的工具。只有從人民群眾的期待和要求出發,法治建設才更有針對性和實效性,才更有影響力和說服力。要把法治建設與服務民生結合起來,使之成為提供法律服務、滿足群眾需求的`過程。作為與群眾聯系緊密的交通運輸行業,我們要提高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各項服務能力。一是優化行政審批服務。要進一步減行政審批事項、減審批環節、減審批時限、減審批費用,著力提高行政效率。繼續優化和完善各環節工作流程、管理規范,深入推進行政審批“一站式辦公、一個窗口服務”制度,進一步完善“一門受理、統籌協調、規范審批、限時辦結”的運作方式,真正做到所有的行政審批事項“一個窗口對外、一次性告知、一條龍服務、一站式辦公”。二是要廣泛征求群眾意見。對涉及交通發展全局的重大事項,要廣泛征求意見。對同人民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公交線路開辟調整、運力投放、運輸票價制定調整等重大事項,要實行公示、聽證制度,擴大人民群眾的參與度。三是拓寬外部執法監督渠道。增加來自營運車輛駕駛員、經營業戶和普通市民的執法監督員,將事后外部監督與事前內部監督相結合,將查案糾錯監督與超前防范監督相結合,將個案監督與全面監督相結合,推動形成全市交通行政執法監督的長效機制。
法治社會建設心得體會 6
為全面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海門市法院緊密聯系法院工作實際,要求全院干警在司法活動中要始終做到“五個堅持”,以確保教育活動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
一是堅持公正司法,確保案件質量。該院提出要進一步加強隊伍建設,著力提高廣大法官的政治素質、業務素質。加強制度建設,建立和完善保障公正司法的各種有效的監督防范機制。加強審判管理工作,有效發揮審判質量效率指標體系對審判工作的約束作用。
二是堅持為民司法,落實便民措施。通過實行上門立案、巡回審判、預約開庭、司法救助等各種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制度,認真落實各種司法便民、利民措施,方便群眾訴訟,切實解決群眾參與訴訟中遇到的`困難和民事判決執行難問題,真正做到“公正司法,一心為民”。
三是堅持高效司法,提高審判效率。積極推進審判方式改革,建立和完善高效快捷的審判運行機制;加強案件審限的管理,建立切實有效的管理機制,提高審限內的結案速度;建立案件繁簡分流機制,通過組建專業化合議庭,縮短辦案周期,提高辦案效率。
四是堅持文明司法,樹立法官形象。認真執行《法官職業道德基本準則》和《法官行為規范》(試行),大力倡導司法禮儀,規范法官言行;加強和改進信訪工作,多渠道、多形式接待上訪群眾和當事人,努力化解矛盾糾紛;加大訴調對接工作力度,切實轉變審判作風,確保審判工作取得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
五是堅持廉潔司法,確保隊伍純潔。進一步加強制度建設,逐步形成法官對貪贓枉法行為不愿為、不必為、不敢為、不能為的激勵、保障、懲處和制約機制。不斷加大監督和查處力度,對利用審判權、執行權徇私舞弊、貪贓枉法等損害當事人利益的人和事堅決嚴肅查處,一抓到底。
法治社會建設心得體會 7
通過前一段時間的學習,本人對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有了新的認識。
理念是行動的指南。建設法治社會,必須牢固樹立和始終堅持社會主義法治理念。以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指導法治社會建設,就要深刻理解和把握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本質要求,堅持依法治國、執法為民、公平正義、服務大局、黨的領導。這五個方面相輔相成,體現了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
堅持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就要堅持依法治國。依法治國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核心內容。依法治國就是把社會主義民主與社會主義法制緊密結合起來,實現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從而保障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的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保證國家各項工作都依法進行,維護和實現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要確立和實現以憲法和法律治理國家的最具權威價值的取向,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樹立和維護法律權威,確立法律是人們生活的基本行為準則的觀念,嚴格依法辦事,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依法治警是我所基本方略的具體實踐。建設法治社會,必須不斷推進依法治警,把依法治警的理念體現在各個方面、貫穿于各個環節、落實到各項工作。
堅持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就要堅持執法為民。執法為民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本質要求。這是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和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在法治上的體現。要確立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來自于人民的理念,把實現、維護和發展廣大人民群眾最根本的利益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在立法、執法、司法的各個環節上體現尊重和保障人權,做到為人民執法、靠人民執法,保證把“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的要求落到實處。
堅持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就要堅持公平正義。公平正義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一個基本特征,也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價值追求。在建設法治社會的實踐中,要把公平正義作為制定法律和進行制度安排的重要依據,從源頭上防止社會不公正現象的出現與擴大,并在執法、司法活動中堅持合理合法、及時高效、程序公正的原則,建立保障公平正義的防線;把公平正義作為協調社會各個階層相互關系的基本準則,依法逐步建立以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分配公平為主要內容的社會公平保障體系;把公平正義貫穿于權利與義務的辯證統一之中,堅持權利與義務的對稱,保證廣大人民群眾依法行使權利和履行義務,所有權利的享有都建立在履行義務的基礎之上,使遵紀守法成為公民的自覺行為,使公民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
堅持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就要堅持服務大局。服務大局是社會主義法治的重要使命。要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開展立法、執法、司法工作,不斷強化服務大局的各項措施,為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法治保障。我國是一個法制統一的國家,建設法治社會要在國家統一的法制框架下加以推進,保證國家憲法和法律在我所的嚴格實施,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我所的貫徹落實,確保我所的法治建設有利于維護國家利益,維護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要從講政治的角度來想大局、謀大局、服務大局,正確處理服務大局與嚴格依法履行職責的關系,正確處理全局利益與局部利益的關系,正確處理執法的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之間的關系,追求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統一。
堅持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就要堅持黨的領導。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法治的根本保證。法治建設絕不是要削弱黨的領導,而是要從理念上更好地強化黨的.意識、執政意識、政權意識,通過改善黨的領導來更有效地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領導,通過完善黨的執政方式來更有效地提高黨的執政能力、保持黨的先進性。建設法治社會,必須旗幟鮮明地堅持黨的領導,在黨的領導下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把黨依法執政的過程作為實現人民當家作主和實行依法治國的過程,作為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過程,作為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過程,把加強黨的政治、思想和組織領導貫穿于法治社會建設的全過程。
法治社會建設心得體會 8
隨著社會主義法制理念教育的不斷深入,齊嫩地區檢察院在教育活動中緊密結合實際,把活動內容融入到駐在檢察工作之中。堅持以人為本的執法理念,嚴格執法、規范監督、文明辦案,依法保障服刑人員的合法權益,促進在“大墻內”的公平正義。這個院結合多年駐在檢察工作實際,針對改造人犯因病死亡人數過多而保外就醫過少的突出問題,特別是近幾年因病死亡呈逐年上升趨勢的實際,認真進行了摸底調研。顧志祥檢察長對此突出問題高度重視,他利用檢察長接待日深入到有代表性的老萊監獄和監獄醫院的傳染病房進行調研。并在調研中指出:近幾年,監獄病犯死亡人數呈逐年增多現象絕不是一個監獄的問題,而是一個共性的多年遺留的問題。解決好病犯死亡逐年增多問題,既是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要求,也是檢察機關依法對刑罰執行活動監督的內容,更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體現人性化改造的具體表現。對于犯人因病死亡過多和保外就醫過少的'突出問題,引起了檢察機關和駐在檢察人員的高度重視,他們認真進行了調研,采取了有效措施。
一是加大了對病犯治療和保外就醫的監督力度;
二是督促監管單位及時為有病犯人治療,按照規定依法監督保外就醫;
三是主動向監獄提出要強化改善醫療及生活環境,提高治療質量;
四是要求監獄定期對病犯進行復查,盡量早期發現,提前預防病情惡化,減少犯人因病死亡率。
通過采取以上措施,今年以來各監獄病犯月平均死亡人數在4人左右,比去年同期死亡人數減少一倍多,監督效果比較明顯。犯人家屬對此非常高興,也使其他犯人更加樹立起接受改造的信心,確保了犯人的合法權益。
法治社會建設心得體會 9
社會主義法制理念的核心內容是依法治國。實行依法治國方略,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的過程。發達的法律文化,公民良好的法律意識是法治國家的思想文化基礎和重要標志。
政法干警的法律意識體現在日常的執法工作中,而依法治國的關鍵是執法,難點和重點也是執法。執法必嚴,是執法機關和執法人員嚴格依照法律規定辦事,堅決維護法律的權威和尊嚴。執法必嚴一是講執法要嚴肅,即執法機關和執法人員要本著對人民負責,忠實于法律的精神嚴肅認真地、一絲不茍地執行法律。二是執法嚴格,這可分以下四個基本的要求,即正確、合法、合理、公平公正。正確,首先是指查清事實真相,事實認定正確,證據確實充分,這是正確適用法律的前提;其次是指正確理解法律,準確適用法律,這是執法的中心內容;再次是指實事求是,有錯必糾。合法,是指機關要依照法律規則原則從事執法活動,不得以言代法,以權代法,更不得貪贓枉法;執法過程要符合程序法的規定和要求;執法結果要符合實體法的原則和精神。合理,是指在正確合法的前提下,執法要符合公共道德和社會公益的要求,符合人民的愿望和實際需要。公平公正,是指要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對各方當事人一視同仁,同樣的情況同樣對待,同樣的案件同樣處理。
我作為一名政法干警更要樹立公平公正意識。“法貴于行,行重于正。”司法的公平公正是法治的永恒主題,是執法活動的靈魂和最高價值目標,是維護人民群眾利益的根本途徑和最后保障。在具體的執法工作中,無論是打擊犯罪,還是保護人民,只有堅持公平公正,才能使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得以實現和得到有效維護。這一點與執法為民是相輔相承的。因為只有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和正確的價值觀、執法觀、利益觀,才能在權與法錯位、利與法傾斜、情與法倒置等矛盾和沖突中,旗幟鮮明、立場堅定的捍衛和維護法律尊嚴,真正做到不為權所迫,不為利所誘,不為情所擾,秉公執法。
在日常工作中要有服務大局意識。鄧小平同志強調:“考慮任何問題都要著眼于長遠,著眼于大局。”大局是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破壞大局就是損害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時刻牢記自己的執法權力是人民賦予的。
堅持黨的.領導,就要加強黨性觀念,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自覺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雖然我現在還不是黨員,但我時刻以一個黨員的標準來要求自己,在工作中認真學習黨的理論,深刻理解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內容和含義,不斷提高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能力,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牢記在心,爭取早日成為一名黨員。
法治社會建設心得體會 10
堅持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就要堅持服務大局。服務大局是社會主義法治的重要使命。要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開展立法、執法、司法工作,不斷強化服務大局的各項措施,為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法治保障。我國是一個法制統一的國家,建設法治社會要在國家統一的法制框架下加以推進,保證國家憲法和法律在浙江的嚴格實施,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浙江的貫徹落實,確保我省的法治建設有利于維護國家利益,維護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要從講政治的角度來想大局、謀大局、服務大局,正確處理服務大局與嚴格依法履行職責的關系,正確處理全局利益與局部利益的關系,正確處理執法的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之間的關系,追求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統一。
堅持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就要堅持服務大局。服務大局是社會主義法治的重要使命。要從講政治的角度來想大局、謀大局、服務大局,正確處理服務大局與嚴格依法履行職責的關系,正確處理全局利益與局部利益的關系,正確處理執法的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之間的關系,追求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統一,是每一名民警必須具備的政治素質。執法為民是黨和人民對司法工作的根本要求,司法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廣大司法干警要真正落實執法為民的各項要求,要在思想上、工作上、作風上嚴格要求自己。要作到立足本職,嚴格執法、公正執法。
1、嚴格執法,實事求是
要增強宗旨觀念、群眾觀念,實實在在地為人民群眾謀利益。在勞教工作中,要心中時刻裝著人民,人民群眾最關心什么、希望什么,我們的工作重心就指向什么;人民群眾對哪些方面不滿意,我們就重點整改哪些方面的問題。
2、文明執法
文明執法是社會主義道德規范對勞教工作的基本要求,是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和進步的表現,是勞教機關執法為民的'本質要求和外在體現。文明執法,有助于化解矛盾,增強人民群眾對勞教工作的信任。執法工作遇到大量的問題都是人民內部矛盾,大多數當事人也都是通情達理的。只要勞教干警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工作做到位,多數當事人都能自覺接受和履行處理決定。反過來,即使案件處理結論是公正的,只是由于干警的工作方法簡單、態度粗暴,也往往會引起當事人的懷疑和不信任,從而引發上訴、申訴甚至形成上訪。更有甚者,有的干警在工作中,粗暴對待勞教人員,不但沒有實現執法目的,反而激化了矛盾,引起群眾不滿,影響了執法機關的形象。所以,文明執法,事關重大、意義重大。干警對待勞教人員說話要和氣,態度要和藹,辦事要熱情,服務要周到,考慮要細致。要多給群眾提供便利,不給群眾增添麻煩。要注意尊重勞教人員的人格尊嚴。對待勞教人員不侮辱、不挖苦、不嘲諷,對勞教人員要耐心聽取他們的陳述、申辯和申訴,不能因自己的主觀好惡而影響對當事人的態度。
總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活動才剛剛開始,我們一定要加強學習,努力工作,接受監督,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為人民掌好權、用好權,做一名黨和人民信任的執法者。只有堅定地樹立執法為民理念,并在工作中、生活中嚴格要求自己,防微杜漸,才能在紛繁復雜的形勢面前,經受住金錢、權力、人情的考驗和誘惑,才能公正地人民群眾執法,做一名優秀的勞教工作人民警察。
法治社會建設心得體會 11
在全體政法干警政法系統開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是中央政法委今年重點抓的兩項工作之一,是加強政法隊伍思想政治建設的一項重大舉措。這次教育活動的主要任務,就是引導廣大政法干警準確理解和把握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本質要求和深刻內涵,實現“六個進一步”的目標、做到四個“忠于”。即執法理念進一步端正,執法能力進一步增強,執法行為進一步規范,改革方向進一步明確,隊伍建設進一步加強,人民群眾對政法隊伍和政法工作的滿意度進一步提高;保持政法隊伍永遠忠于黨、忠于國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
全市政法機關和廣大政法干警要全面把握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本質要求和深刻內涵。
第一,要牢固樹立依法治國的理念。一是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組織和個人都沒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任何組織和個人的違法行為都必須受到追究;二是樹立和維護法律權威,維護社會主義法制的統一和尊嚴,堅決反對從本部門本地區利益出發破壞國家法制統一的行為,堅決制止違反國家法律規定的“土政策”、“土辦法”;三是嚴格依法辦事。堅持職權由法定、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違法受追究。
第二,要深刻理解和牢固樹立執法為民的理念。能不能堅持執法為民,是衡量政法干警政治上是否合格的基本標準。執法為民要做到“三個必須”:一是必須堅持一切為了人民。必須運用人民賦予的權力為人民服務,決不能用來謀取個人或小團體的私利,不能只考慮自身工作方便而漠視群眾的方便和利益;二是必須堅持一切依靠人民,堅信人民群眾是真正英雄,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三是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尊重和保障人權。
第三,要牢固樹立公平正義的理念。樹立公平正義的理念必須堅持三條原則:一是必須堅持合法合理的原則;二是必須堅持及時高效的原則;三是必須堅持程序公正的原則。
第四,要牢固樹立服務大局的理念。這是政法機關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和政法干警有效履行職責的必然要求。樹立服務大局的理念,要正確處理好四個關系:一是服務大局與立足本職的關系;二是服務大局與嚴格依法履行職責的關系;三是全局利益與局部利益的關系;四是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關系,要追求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
第五,牢固樹立黨的領導的理念。政法干警要自覺地把堅持黨的領導與維護社會主義法治統一起來,把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與嚴格執法統一起來,把加強和改進黨對政法工作的領導與保障司法機關依法獨立行使職權統一起來。
全市政法各部門要按照中央、省、州、市的統一部署,加強組織領導,搞好指導協調,確保教育活動取得實效。活動中,各級領導要充分發揮表率作用,精心組織,周密安排,認真制定工作方案,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足夠的精力投身教育活動。教育活動要做到“八有”:即有領導小組,有學習培訓方案,有學習讀本,有學習專刊,有學習筆記,有輔導講座,有考試卷宗,有心得體會文章。
法治社會建設心得體會 12
公平正義,是自古以來人類社會共同的、不懈的向往和追求,也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價值追求,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任務。只有樹立公平正義的理念,才能使憲法規定的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任務落到實處,才能真正維護人民的利益,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公平正義的樸素含義包括懲惡揚善、是非分明、處事公道、態度公允、利益平衡、多寡相勻等內容。作為法治理念的公平正義,則在此基礎上增加了豐富的內涵,是指社會成員能夠按照法律規定的方式公平地實現權利和義務,并受到法律的保護。與西方國家公平正義不同的是,我國是以維護、實現、發展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宗旨的公平正義。
一、公平正義是社會主義法治的重要目標
依法治國的重要目標就是在全社會實現公平和正義。僅有完善的法律體系并不是法治的全部,法治更深層次的意義在于公平正義的精神和價值通過法的適用、實施,在執法實踐中得到實現、彰顯和弘揚。只有牢固樹立公平正義的理念,讓公平正義的精髓滲透在法治實施的全過程,使公平正義成為人們看得見、實實在在感受得到的結果,社會主義法治才能真正成為吸引并惠及廣大人民群眾的偉大實踐。
二、實現公平正義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任務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當是公平正義的社會。在和諧社會中,社會各方面的利益關系得到妥善協調,人民內部矛盾和其他社會矛盾得到正確處理,人民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得到充分發揮,全體人民能夠平等友愛、融洽相處,所有這些都是公平正義得到實現的標志。與此同時,公平正義又是社會和諧的重要基礎和保障。只有致力于實現和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才會獲得堅實的基礎,才能實現長久的、穩定的和諧。
三、公平正義是新時期廣大人民群眾的強烈愿望
隨著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的不斷發展,廣大人民群眾的民主法制意識不斷增強,對社會公平正義的現實要求也迅速增長。但在社會生活中,不能夠維護公平、彰顯正義的現象還一定程度存在。如果漠視人民群眾對公平正義的呼聲,對各種社會不公聽之任之,不去努力改善和消除,就會失去廣大人民群眾的信任,影響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大局。
四、維護和實現公平正義是政法機關的神圣職責
政法機關和廣大干警肩負著維護社會秩序、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權利的重任,是法律的執行者,也是公平正義的維護者。政法工作是各類社會關系、矛盾、糾紛沖突的調節器,既是社會公平正義的重要組成部分和窗口,也是實現、維護和保障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因此,整個社會和廣大人民群眾對政法機關通過執法活動實現、維護公平正義寄予厚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與此相比,政法隊伍在思想觀念和實際工作中都還有許多不適應的地方。公正執法,理念先行。必須大力加強公平正義理念教育,引導和促使廣大政法干警牢固樹立公平正義理念,不斷提高執法水平和能力,更好地擔當起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重任。
實現社會的公平正義是一項綜合工程,需要綜合運用政策、法律、經濟、行政等手段,堅持依法、及時、合理解決的原則,采用教育、協商、調解、司法等方法,最重要的是要通過推進社會主義法治進程,逐步建立并從法律上保障公平的機制、公平的規則、公平的環境、公平的條件和公平發展的機會。一方面,在立法上,要體現全社會對公平正義的要求和愿望,使正義的要求法律化、制度化,使實現正義的途徑程序化、公開化;另一方面,在執法與司法過程中,要牢固樹立公平正義的理念,讓公平正義的精髓滲透到法治實施的全過程,使公平正義的精神和價值通過法的適用、實施得到實現、彰顯和弘揚,使公平正義成為人們看得見、實實在在的可以感受得到的結果。
體現公平正義精神的制度,如果沒有具有公平正義理念的人去執行,再好的制度也會打折扣,還可能走向反面;而如果執法不公,再公平的法律制度也是空談,只會離公平正義越來越遠,而不可能實現和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公平正義的法治理念要求我們每一名司法行政干警至少要具備以下三個方面的素質:
一要有維護公平正義的品質。踐行公平正義理念,首先要在思想上、情感上想公正。這種對公平正義的誠摯追求,是肩負起公平正義使命的動力源泉。公平正義又是善良和愛心的藝術,要讓人民群眾在司法工作中體會到公平正義的溫暖,不僅需要我們有一顆公正之心,而且要有一顆善良之心。
二要有維護公平正義的勇氣。在社會轉型時期,我們的司法環境雖然有很大好轉,但許多方面還不很理想,執法中時刻面臨著來自權力、金錢、物質的各種誘惑,經受著權與法、錢與法、情與法等各種考驗。作為一名干警,在自身利益和社會利益的權衡中,要始終把社會利益放到第一位,樹立為公平正義事業獻身的精神,把維護社會公平與正義作為職業和人生價值所在。只要具有為公正獻身的精神和敢于公正的勇氣,就能把自己對公平正義的追求貫徹到實踐中。
三要有維護公平正義的智慧。公平正義是智慧的藝術,司法行政工作是一個綜合運用社會學、法學等各學科知識的過程,是集政治意識、法學知識、專業技能、社會閱歷等綜合素質于一體的高層次創造性勞動;不是簡單地適用法律條文,而是要在辦案中融入我們的法律思想、法治理念和工作經驗,實現法的終極關懷和內在價值。所以,作為一名干警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研究習慣,勤于學習,勤于思考,善于總結,勇于實踐,在加強理論學習的同時,熟悉中國的政治環境和文化背景,這樣才能真正擔負起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重任。
法治社會建設心得體會 13
加強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是檢察機關公正執法的本質要求和客觀需要,是促進檢察工作全面協調發展的重要保障,是全面提升檢察機關執法水平的重要措施,是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檢察工作會議精神,加強檢察隊伍建設的具體行動,它對增強全體檢察干警執法為民意識、提高整體素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我們必須要明確思路,強化措施,扎扎實實地搞好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
一、要在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法治理念上下功夫。
要認真學習中央和省、市關于加強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認真學習和深刻領會各級領導同志的有關重要講話精神,全面準確地理解和把握社會主義法治理念的豐富內涵。要通過學習教育,引導干警強化五種觀念:一是黨的領導的觀念。把檢察工作置于黨的絕對領導之下,堅持科學、民主、依法領導,健全領導機制,改進領導方式,增強領導效能,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得到全面落實,確保檢察機關職能作用的有效發揮。二是公正執法的觀念。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自覺維護法律的尊嚴。嚴格依法辦事,執法如山,不徇私情。正確理解和適用法律,堅決抵制和克服地方保護主義、部門保護主義。全面履行司法職責,依法懲治各種犯罪,平等保護不同主體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公平與正義。將公正執法這一最高價值目標貫徹到執法活動的全過程,把公正執法作為第一標準來衡量檢察機關的實績和干警的德才。三是規范執法的觀念。規范執法是公正執法的保障,是社會主義法制的重要內容。執法不規范,必然會影響法律的效果和法律的嚴肅性。要把規范執法作為加強整改的重要內容,真正抓實抓出成效,從而降低辦案成本,提高司法效果。四是要樹立執法為民的觀念。保護人民的利益、維護人民的利益是檢察干警的神圣職責,在執法過程中,除了人民的利益和法律的公正,沒有任何個人利益可取可謀,要把為民執法的觀念根植于每個檢察干警的`心中,努力成為為民執法的典范。五是服務中心的觀念。緊緊圍繞發展這個第一要務,不斷增強中心意識、大局意識、機遇意識和服務意識,以更高的思想境界,更強的政策措施,更大的工作力度,努力擔負起服務和保障區域經濟發展的重任。
二、要在完善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的長效機制上下功夫。
開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是一項長期的任務,必須注重制度和機制建設,落實好治本措施。要結合開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認真抓好貫徹落實,堅持教育與管理并重,機制創新與制度落實并舉,努力構建防治司法腐敗體系。要把執法規范化建設與處理涉法涉訴問題有機結合起來,不斷提高隊伍的公正執法能力。要把執法規范化建設與執法檔案考評工作有機結合起來,在加強相關的配套制度建設、提高考核針對性和抓好考核結果的有效運用上下功夫,建立健全檢察干警個人自學、集中教育、定期培訓等制度,幫助他們樹立終身學習、終身教育的理念,不斷提高自身的政治和業務素質。要堅持從嚴治檢、政治建檢的方針,嚴把“入口”,暢通“出口”,嚴肅處置不合格干警,保持檢察隊伍的純潔性。
三、要在確保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取得實效上下功夫。
開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活動,要重視解決好思想認識上的問題,更要重視解決好我們在工作和執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從現實情況看,絕大多數干警是能夠嚴格公正執法的,是能夠讓黨和政府放心、人民群眾滿意的,是能夠打硬仗的。但執法工作中也存在不少問題和需要加強的方面。因此,要認真對照在思想觀念、工作作風和執法辦案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重點查擺在執法環節中是否真正樹立了人民群眾主體地位的意識;是否有就案辦案、不講大局的現象;是否有傷害群眾感情和侵害群眾利益的問題;是否有“吃拿卡要”的問題;是否有該為群眾辦到而沒有盡心去辦的問題等。對查擺出來的問題,要逐個研究制定整改措施,明確責任單位,限期予以整改。要通過查擺整改,確保實現執法為民的觀念明顯提高,公正執法的觀念明顯提高,服從黨的領導和服務中心大局的觀念明顯提高,人民群眾對執法的滿意度明顯提高;涉法投訴案件明顯減少,干警違法違紀案件明顯減少,冷硬橫推等粗暴執法的現象明顯減少,執法不規范的行為明顯減少。
搞好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活動,必須加強組織領導,要切實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視,行動上自覺主動,工作上狠抓落實。一是要緊密聯系實際,開展好學習教育,及時部署和督促,確保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二是要把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活動與“規范執法行為,促進執法公正”專項整改活動結合起來,與建設平安和諧伊春結合起來,與創建市級文明標兵單位結合起來,使之相互促進,推動執法工作再上新水平。三是要加強宣傳,樹好典型。要注重培養和樹立先進典型,努力發揮他們在工作中的示范帶動作用。堅持正面宣傳為主,充分利用報刊、廣播、電視等媒體,大力宣傳開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活動的重大意義及其取得的顯著成效,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四是要創造性地開展工作。要加強專題調查研究,積極探索好的形式和方法,不斷增強學習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不斷總結經驗,務求抓好落實。通過教育活動的深入開展,努力加強自身建設,全面提高干警隊伍的執法水平和戰斗力,為建設平安伊春,維護社會穩定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法治社會建設心得體會 14
法治思維是基于法治的固有特性和對法治的信念來認識事物、判斷是非、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法治方式是運用法治思維處理和解決問題的行為方式。法治思維是一種規則思維、程序思維,它以嚴守規則為基本要求,強調法律的底線不能逾越、法律的紅線不能觸碰,凡事必須在既定的程序及法定權限內運行。法治思維的核心是權利義務觀念,對于黨員干部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而言,除了具有公民應有的權利義務觀念,還要有法治的權力觀,即權力的有限性與程序性,以及守護法律、維護憲法與法律的職責意識。提高黨員干部法治思維和依法辦事能力,就是要求在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的指引下,增強法治觀念、弘揚法治精神,帶頭尊崇和遵守憲法法律,自覺在法治軌道上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不斷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的能力。
提高黨員干部法治思維和依法辦事能力,是由黨員干部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中的示范帶動作用決定的。一國的法治總是由一國的國情和社會制度決定的。黨員干部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重要組織者、推動者、實踐者,在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進程中擔負重要責任,對其他社會群體起著形象塑造和榜樣引領作用。只有牢固樹立法治理念,具有堅守法治定力,自覺在憲法法律范圍內活動,以上率下,才能形成良好的法治風尚,影響和帶動全社會形成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環境。這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具有深遠意義。
提高黨員干部法治思維和依法辦事能力,是對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提出的新要求。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了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宏偉目標。法律是治國之重器,法治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全面深化改革的展開和人民法治意識的提高,法治作為黨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在國家治理體系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黨員干部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只有適應新形勢對法治建設提出的.新要求,善于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調節經濟社會關系、統籌協調各種利益、實現改革于法有據,才能更好地規范發展行為、凝聚改革共識、促進矛盾化解、保障社會和諧,不斷提高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平。因此,必須把提高運用法治思維、法治方式的意識和能力作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切入點、作為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基本要求,鮮明地提到全黨面前。黨員干部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是否具有法治思維和依法辦事能力,直接決定著能否把法治作為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直接決定著領導工作的有效性,也直接決定著能否建成法治中國。
提高黨員干部法治思維和依法辦事能力,具有現實緊迫性。當前,一些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依法執政、依法行政意識和能力不強,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管理經濟社會事務水平不高。有的把法治建設喊在嘴上、貼在墻上,搞形式主義、口號化,就是沒有抓在手上;有的存在特權思想和官本位意識,認為法律是管老百姓的,是約束別人的,知法犯法、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徇私枉法現象依然存在。這些問題說明,提高黨員干部的法治思維和依法辦事能力是一項重大而緊迫的任務。
【法治社會建設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關于法治建設優秀心得體會07-06
法治文化建設口號09-05
法治建設工作計劃12-29
法治建設學習心得體會(精選11篇)06-14
法治建設學習心得體會通用04-21
學校法治建設工作方案01-05
學校法治建設工作總結06-21
學校法治建設實施方案12-19
2022年學校法治建設實施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