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學習心得15篇
在平日里,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通常就可以寫一篇心得體會將其記下來,如此就可以提升我們寫作能力了。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心得體會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學習心得,歡迎閱讀與收藏。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學習心得1
這學期,我再次學習了《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它是在《綱要》的基礎上,將幼兒的學習與發展目標、要求按不同的年齡段進行細化,對各個年齡階段的幼兒應該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達到什么發展水平提出了合理的期望,具有很強的操作性。作為一名幼兒園老師,我更有義務和責任來認真地學習并根據《指南》與家長配合進行因材施教,因此,學習《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對我們每個幼兒園老師具有重要的意義。
《指南》的建議非常清晰、具體、有指向性。它把幼兒的學習與發展分為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個領域,分別對3~4歲、4~5歲、5~6歲三個年齡段的幼兒培養提出建議。以為幼兒后繼學習和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素質基礎為目標,以促進幼兒在體、智、德、美各方面的全面協調發展為核心,旨在引導幼兒園教師和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了解3~6歲幼兒學習與發展的基本規律和特點,建立對幼兒發展的合理期望。它是在《綱要》的基礎上,將幼兒的學習與發展目標、要求按不同的年齡段進行細化,對各個年齡階段的幼兒應該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達到什么發展水平提出了合理的期望,具有很強的操作性。促進學前教育科學,規范發展的需要,糾正小學化、超前的教育問題。指導家長科學實施保育和教育的需要,對家長的科學育兒具有指導性作用。滿足幼兒生活、學習、發展的需要,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發展。它更符合現代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和特點。下面我就來談談自己學習后的一些心得體會:
一、在各學科中滲透環境教育。
我們在制訂各學科計劃時,把有關環境教育內容滲透到有關科目中。在教學中,運用多種手段靈活地對幼兒滲透環境教育。如在音樂活動教學歌曲《春天來了》時,讓幼兒充分感受春天大自然的美景,激發幼兒熱愛綠色,保護綠色的情感;在欣賞歌曲《小青蛙,你唱吧》時,對幼兒滲透了小青蛙捉害蟲功勞大的教育,激發幼兒保護有益動物的愿望,引導幼兒用柔美的聲音演唱歌曲,給人舒適,悅耳動聽的.感受;在美術活動中,引導幼兒充分運用自己的創造力、想象力,畫出《大森林》、《海底世界》、《親親大自然》等童趣溢然的畫面。在美術活動與手工制作時,提醒幼兒紙張雙面利用,并與幼兒一起回收廢紙。在體育游戲“種小樹”中,讓幼兒了解樹的作用,激發幼兒愛護花草樹木的愿望。只要教師有計劃、有目的、持之以恒地在學科中滲透環境教育,就會使幼兒受益匪淺。
二、從幼兒興趣、經驗出發,創設育人環境。
1、創設有主題特色性的主題墻。
我們在設計主題墻時,堅持以鮮明的格調,有整體的布局,并與主題相結合,將主題內容呈現出來,構筑新知識。如:在“秋天多美麗”這一主題中,所制作的背景是幼兒常見的楓葉、一串紅,畫面的手工制作也是幼兒熟悉的菊花等。當幼兒看到這主題時,結合自己以往已有的經驗,不用老師多說,也就大致了解“秋天”的含義了。當然內容一層不變也是不行的,在難度上要隨主題的更進也作出相應的調整。同樣的主題,增加難度,采用了以感官為依據劃分單元主題的方法。設置了“秋天”——我《看到……》、《聽到……》、《嘗到……》、《感覺到……》幾個板塊的內容,并分別用眼睛、嘴巴等最直觀的圖案來設置單元小標題,將這些全部張貼在主題墻上,讓幼兒與“它們”對話,這樣對秋天的認識形象的升華了。
2、創設以人為本的活動區。
由于活動區多數是自選活動,所以應根據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或活動特點設置,突出自己鮮明的特色。選擇材料也要根據本班幼兒的興趣、能力、生活經驗而定。如:科學發現區里,鐵塊與木塊的數量形成對比,直觀形象,適宜小班幼兒;磁鐵為什么會吸鐵的東西?不能吸木制的東西?了解磁鐵有正負極之說,適宜大班幼兒。還可以讓幼兒自己收集各種材料,如:瓶子、珠子、圖片、樹葉、紐扣、紙盒等等,孩子們不厭其煩的主動收集自己感興趣的小東西,在孩子們眼中,它們無一不是寶貝,通過創意和遐想就會變化無窮,把活動區裝點得富有童趣,充滿了藝術氣息。孩子們在這個自由的空間里每天做做玩玩,活動區變成了孩子們的創造樂園,獨特的作品讓孩子們體驗到了成功。當然,環境要跟著幼兒的需要而變化,根據主題的需要而變化。因此要經常更換材料、更換活動區、更換活動形式。
3、創設幼兒生活和學習的展示臺
活動后的延伸活動,往往是最容易忽略的,有時老師甚至是一語帶過,其實在延伸活動中可以直觀的反映出孩子們掌握知識的程度。這時給幼兒創設一個知識展示臺,孩子們可以在這里將活動中學到的本領一一呈現,根據孩子能力的不同,創設不同學習的平臺。我們還可以把孩子們的繪畫,語言(幼兒口述,家長記錄)表達的所見、所聞、所想張貼在墻面上,既填補了墻面的空白,也反映了不同階段的主題教育活動對幼兒的作用。把發生在家里和身邊的故事帶到教室,并在墻壁上展示出來,這肯定就是孩子們的興奮點,在這里有他們喜歡討論的話題,有他們愛玩的東西,有他們愛吃的東西……真正把孩子們的生活和學習都展現出來了。
三、讓幼兒參與環境的創設。
幼兒園的環境創設是幼兒獲得發展的搖籃,創設和利用良好的環境是促進全體幼兒在原有水平上得到發展的有力措施。因此,我們必須重視環境的創設,在理解和尊重每一個幼兒的基礎上,為幼兒的生活和學習創設良好的環境,為幼兒的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氛圍。讓每個面墻壁會“說話”,每一個角落會“唱歌”,讓幼兒與環境“對話”。
以上就是我學習《指南》——豐富的幼兒教育環境創設的一些心得體會,讓我對這方面有了更明確的認識和了解。也認識到了應該怎樣更好的去創設豐富的教育環境,接下去我還是會努力的不斷學習《指南》,將《指南》的精神和經驗落實到未來的工作中,為孩子的學習和發展提供更好的鼓勵、引導和支持,和孩子共成長!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學習心得2
《3—6歲兒童學習發展指南》將幼兒的學習與發展分為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個領域。每個領域按照幼兒學習與發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內容劃分為若干方面。每個方面由學習與發展目標、教育建議兩部分組成。學習與發展目標部分分別對3~4歲、4~5歲、5~6歲三個年齡段末期幼兒應該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達到什么發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通過這段時間的學習,讓我對3到6歲幼兒的發展有了進一步的認識,讓我在后來的教育活動中做到了在尊重幼兒的基礎上,從幼兒的需要和特點來引導他們。首先,在《指南》劃分的五大領域中健康排在了首位。健康包括生理和心里兩個方面,所以強健的體質、愉快的情緒、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兒身心健康的重要標志。
語言方面,包含兩個內容,一是“聽與說”,二是“閱讀和書寫準備”。《指南》中提到了如何養成孩子的傾聽習慣,首先教師要做出表率作用,幼兒在說我們老師要認真傾聽,并積極做出回應。在與幼兒交流時應該用幼兒能聽得懂的.語言去交流的時候,這樣幼兒就會比較愿意去傾聽。
幼兒在不同的年齡段有不同的發展方向。語言是交流和思維的工具。幼兒期又是語言發展,特別是口語發展的重要時期。在小班教育教學活動中,給孩子一個寬松的語言活動,多鼓勵幼兒找朋友,交流的同時鍛煉了語言也增進了孩子之間的感情。讓他們在口語方面逐漸擺脫了不連貫、缺乏條理的句子。在活動中鼓勵孩子大膽講話,我們還通過讓老師講故事,孩子聽故事,看故事書,再到孩子用自己的話簡單的說故事,增加了孩子的自信心,發展了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初步培養了孩子的閱讀習慣。
幼兒的社會領域主要包括人際交往與社會適應。幼兒園是孩子邁入社會的第一步,孩子在進入一個新的環境后,會因為陌生表現出內向,茫然,沒有安全感,不能很好地與小伙伴,老師交流。而且現在大部分孩子都是獨生子女,跟同伴相處交流的機會幾乎沒有。在這種情況下,更需要我們老師的引導。通過游戲活動,讓孩子在集體生活中學會互幫互助,理解別人,從而找到朋友,更快適應幼兒園。幼兒的藝術分為手工,畫畫,音樂。《指南》中指出,幼兒對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幼兒的筆觸蘊含著豐富的想象力,成人應對幼兒獨特的藝術表現給于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他們有他們獨特的想象力,驚人的創造力,我們老師要做的就是怎么去挖掘,怎么去引導。
在家園協作指導上:我覺得要做好幼兒教育,光靠幼兒園的教育是遠遠不夠的,教育工作中不能忽略了家庭教育,因為家長與教師的教育方式存在差異,會致幼兒在園與在家是截然相反的表現。所以必須加強與家長的聯系溝通,實現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的同步和諧發展。
通過學習《指南》,讓我對不同階段的孩子有了更深刻細致的了解,讓我能更好的在學習和生活中給于孩子們支持;通過學習《指南》,我能更深入的指導我的教育行為,同時也能給家長傳遞更有利于家長的育兒知識,樹立家長正確的教育關,達到家園合作一致化,使孩子更好的發展。
作為幼兒教師,我要做的是將《指南》的精神內化于心,對每個年齡段每個領域的目標了然于心,遵循幼兒的發展規律,善于觀察幼兒,勇于反思自己。努力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創新自己的教育理念,為今后的工作開辟新道路,明確發展方向。和孩子共同成長,給每一個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學習心得3
今天晚上,認真聽了李曉云老師講的跟隨《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做智慧型家長后,感觸很多。
本身我和多多的媽媽都是教育工作者,對于多多的教育一直以來比較重視同時也比較自信,但是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卻發現多多在平常的學習和生活中出現了這樣那樣的問題,我們遇到問題就上網去查有關的解讀。但是對于同一個問題,網上的一些說法都有可能不同,另外很多說法畢竟是一家之言,所以自然給我們也帶來一定的困惑。通過今天的系統學習,才知道有這樣的權威指導,比較系統和全面的介紹了3-6歲孩子的教育,又有李曉云老師的詳細講解,啟發很大,收獲頗多。
這個有國家教育部頒發的指南,其權威性不言而喻,在聽了李老師的講解之后感觸最深的有這幾點:
第一點是關于兒童的游戲生活與教育的關系。
一直以來,在我倆的觀念里,游戲就是為了孩子放松、開心,生活就是為了孩子不餓著不凍著不受傷害,快樂的長大,教育就是讀書看繪本,認字練習背誦古詩以及訓練儀禮。聽了李老師的講解以及詳細看了指南之后才明白,要從廣義上來理解教育,要珍視游戲和生活中的教育的獨特價值。一個孩子能真正的成長,除了讀書認字這種直接的教育外,更多的要求我們做父母的更加珍惜在孩子的游戲和生活中培養和教育孩子,這是我們一直所忽視的。那么以后我們在孩子的游戲與生活中,將更加積極的注意這方面的教育。
第二點是對孩子的教育有了一個系統性的認識。
通過學習,明白了對于孩子的教育有一個大的輪廓。就是指南里所說的分為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個方面。以前從來沒有這么一個清晰的輪廓,都是一個教育一天是一天,教育一點是一點的模式。而且在這五個方面的每一部分,都有詳細的指導,李老師又在講解的過程中例舉了大量非常實際的例子,不但有理論上的指導,更有可以直接付諸實際的作用。比如說有時候多多與其他小朋友爭搶玩具的時候,該怎么教育他,該給他說什么話都非常的實用具體。我們的孩子說話比較多,與任何人包括小朋友以及小朋友的家長他都能毫無顧忌的與之交流,但是我們發現,有時候我們的孩子在滔滔不絕的說話的時候,常常聽不到大人給他說的話,而且他也常常毫無顧忌的打斷別人的說話,我們教育了好多次,但是收效甚微。聽了李老師的`講解后,我們就按照李老師的建議,針對性的訓練了幾次后,孩子的變化非常大,效果真的非常好。
第三點感觸非常大的是關于對孩子的表揚與批評。
以前我們總是把孩子你真棒,你真厲害掛著口頭上。通過學習才明白,對于孩子的表揚或者批評,一定要具體到一個具體的事情本身上。比如孩子終于學會了自己認讀一首古詩,然后就說孩子你在背誦這首古詩的事情上是非常厲害的,這么一小會兒就背會了。批評孩子的時候,也是就事論事,不抽象不概括,因為對于一個4歲多一點點的孩子來說,抽象概括的東西他是無法理解的,如果針對一個抽象和概括的對象上表揚和批評孩子,就會讓孩子不知所措,不斷培養不了孩子的價值判斷,反而還能打亂孩子的價值判斷能力,從而影響到孩子今后的思想和行動。
人無完人,作為家長我們在培養教育自己孩子的過程中,我們一定有自己不對的地方,問題更可怕的地方在于,我們認識不到自己不對的地方,那么我們幼小無辜的孩子該多么的可憐與無奈,孩子的教育其實是一場修行,他們健康快樂成長的同時,其實也是我們自己不斷探索認知的過程。通過這次學習,真的學到了許多教育孩子的切實可行的理論,雖然現實生活中各種情形有千差萬別,但是有了堅實的理論基礎,相信借助于我們愛自己孩子的神圣的心,在孩子的教育的路上,我們一定會越來越好,孩子們會因為有我們這些智慧的父母而更加幸運與幸福。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學習心得4
近日,我學習了南京師范大學孔起英的講座——《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解讀。孔老師的講解細致全面,重點突出,通俗易懂,使我對《指南》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收獲頗非。
《指南》從健康、語言、社會、科學和藝術這幾個方面詳細地指出了幼兒在每個年齡階段所該達到的發展目標,以及我們成人在幫助孩子們達成目標時的教育建議。明確了孩子們在每一個年齡階段末期該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達到什么發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也讓我們教師教育不同年齡段幼兒的不同方式方法有據可循。這些細致的內容對于教師來說,是非常寶貴的經驗資源。對于我今后開展教育教學工作具有非常大的指導作用,也可以有效防止對幼兒產生一些滯后或者超前的教育行為,從而違背幼兒自然發展的規律。
讓我最印象深刻的是每個領域中的教育建議,如“鼓勵幼兒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論幼兒做得好壞都給與適當的肯定,不因做不好或做得慢而包辦代替,以免剝奪他發展自理能力的'機會”、“和幼兒一起發現美的事物的特征,感受和欣賞美”、“利用傳統節日和民間慶典的機會,帶幼兒觀看或共同參與傳統民間藝術和地方民俗文化活動,如皮影戲、剪紙和捏面人等”、“注意語言文明,為幼兒做出表率”等等,這些教育建議每一個都很詳實有效,且關注到了各個方面的細節和注意點,但這些建議卻一點也不顯得多余或雜亂,每一條都是工作中著實切實可行的,可操作性非常強。有了這本“備忘錄”中的一個個“溫馨小提示”,將為我們如何更好地在工作中落實實踐行為,做更詳細的指引。
在《指南》劃分的幾個領域中,并沒有刻意強調或突出某一方面,而是更關注幼兒的全面發展,更關注幼兒健康、心理、社會性交往、生活能力、學習習慣等方面的綜合培養,同時也更強調“自主”二字。如“支持幼兒自發的觀察活動,對其發現表示贊賞”、“支持、引導幼兒學習用適宜的方法探究和解決問題,或為自己的想法收集證據,如想知道院子里有多少種植物,可以進行實地調查”、“幼兒園和班級里的重大事情和計劃,請幼兒集體討論決定”、“鼓勵幼兒嘗試自己設計有規律的花邊圖案,創編有一定規律的動作,或者按某種規律進行搭建活動”等等,《指南》像是一位經驗老道的學者,不僅將幼兒生活與學習上的活動鎖定在自主能力的發展上,還根據不同的領域給出了有效的引導方法,“鼓勵”、“支持”、“和幼兒一起”這樣的字眼隨頁都可看到,讓一件件學習中的小事都變得瞬間靈動了起來,幼兒的思維需要發散,教師的教育也需要發散,《指南》讓我看到了教育的無限可能性。
《指南》中對幼兒的能力發展水平的確定并不是隨隨便便的,有些語句雖然意義相近,但是在數字或言語上的界定卻更加詳細規范了,如在動作發展中規定3~4歲的孩子能夠單腳連續向前跳2米左右;4~5歲的孩子能夠單腳連續向前跳5米左右;5~6歲的孩子能夠單腳連續向前跳8米左右,這些小小的數字雖然不同,但是卻是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層層遞進的,正體現了不同年齡階段孩子的水平能力發展差異,而也正是這些小小數字上的差異,讓我們教師對于如何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制定教學計劃,有了更好的參考數值,讓孩子在不同年齡階段得到更好的發展和成長。
作為幼兒教師,我想,我們可以做的是將《指南》的精神內化于心,對每個年齡段每個領域的目標了然于心,遵循幼兒的發展規律,“授之以漁”,讓好奇心、求知欲陪伴孩子的成長,在他們的心中點亮一盞愛學習、會學習的明燈,讓他們能在浩瀚的知識天地中自由翱翔。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學習心得5
提高學前教育質量是我國學前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永恒主題。改革開放以來,教育部頒布了一系列重要的學前教育法規和規章:《幼兒園工作規程》(以下簡稱《規程》)、《幼兒園管理條例》、《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以下簡稱《綱要》),始終把提高質量作為發展的關鍵要務。新世紀的學前教育改革與發展,根據教育規劃綱要和“國十條”的要求,繼續強調要把提高教育質量作為核心任務來抓。
學前教育對質量的追求以“促進幼兒高質量的學習與發展”為根本目標。學前教育質量的提高,除需要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機制做保障,還有賴于高質量的課程和高質量的教師。在這兩個對學前教育質量有影響的關鍵要素中,高質量的教師起著更為關鍵的作用。因為,高質量的課程要發揮幼兒學習與發展的積極影響和促進作用,歸根結底取決于高素質的幼兒教師。
10月9日,教育部下發《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吹響了將科學保教進行到底的號角,在全社會掀起了關注學前教育質量的高潮。《指南》在明確對幼兒在各領域學習與發展的合理期望、揭示3-6歲兒童學習規律與特點、勾畫“高質量課程”圖卷的同時,也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素質要求。
《指南》的貫徹與落實,關鍵在教師。高素質的幼兒教師是專業的幼兒教師,是“以專業的眼光賦予學習者和學習以價值的人”。相比非專業人員,他們能更敏銳地發現幼兒的發展需要,據此設計高質量的課程,并通過與高質量課程的互動促進幼兒身心獲得高質量的發展。《指南》圍繞“高質量課程”的設計與實施,對幼兒教師在通過與“高質量課程”的互動來促進幼兒高質量發展過程中應具備的專業素質提出了具體要求。
《指南》對幼兒教師的專業理念提出了具體要求
幼兒教師的專業成長與素質提升,首先取決于頭腦中是否樹立了科學、正確的專業理念。理念正確,是行為正確的先導。《指南》強調要尊重兒童,“尊重幼兒發展的個體差異”;承認并尊重“兒童是主動的學習者”;要“珍視游戲和生活的獨特價值”;要關注幼兒學習的過程而不僅僅是結果;家長和教師應密切配合,共同促進學前兒童身心的全面和諧發展;等等。這些理念的提出,突出強調了學前教育要回歸“兒童中心”的本質,引導教師去思考當前教育實踐中部分存在的“去兒童化”教育的錯誤傾向。同時,這些對幼兒教師專業理念的要求與《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中的相關規定也是一致的,是在更具體、操作化的層面對教師專業理念的轉變指明了方向和要點。
《指南》對幼兒教師的專業知識提出了具體要求
幼兒教師作為一名專業人員,須具備廣博、深厚的專業知識。這些專業知識大致可分為三類:兒童發展知識、學科知識和教學法知識。對這三類知識,《指南》都提出了具體的要求。首先,在兒童發展知識方面,《指南》全面、系統地對3-6歲兒童在各領域學習與發展的規律及特點做了描述,引導教師將發展心理學所呈現的兒童發展與幼兒在各領域的具體學習相結合,與幼兒的現實生活相結合,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書本上的“兒童發展”與生活中的“兒童發展”相脫節的問題;其次,在學科知識方面,《指南》在《綱要》所規定的五大領域“內容與要求”的基礎上,進一步具體地明確了幼兒在每個領域學習與發展最應關注和掌握的關鍵經驗,從而為教師設計領域課程所需的學科知識給予了更加具體的指導;再次,在教學法知識方面,《指南》強調的以整合的方式施教、基于幼兒個體差異的因材施教、在游戲和一日生活中施教、針對幼兒學習品質施教等觀點以及相應的教育建議,為教師設計有效教學策略提供了更為具體的指導和幫助。
《指南》對幼兒教師的專業能力提出了具體要求
針對幼兒教師應具備的專業能力,《指南》著重強調了三點。
★首先是觀察兒童的能力。
幼兒的發展需要是高質量課程設計的起點,更是評價幼兒教育適宜性和有效性的根本依據。所謂發展需要,是指幼兒的“理想的發展”與“現實的發展”之間的距離。其中,“理想的發展”主要指幼兒“應該”和“可能達到”的發展水平,這方面的知識主要通過學習幼兒發展心理學獲得;而“現實的發展”則需要教師在教育實踐中全面、細致觀察幼兒,通過他們的行為表現判斷其發展的現實水平和學習特點。可見,觀察是了解幼兒發展需要的有效手段。
一直以來,《規程》和《綱要》都將通過觀察了解幼兒發展需要的能力作為幼兒教師的必備專業技能之一,要求教師“觀察了解幼兒,依據國家規定的幼兒園課程標準,結合本班幼兒的具體情況,制訂和執行教育工作計劃,完成教育任務”(《規程》);“應在日常活動與教育教學過程中,通過對幼兒的觀察、談話、幼兒作品分析,以及與其他工作人員和家長的`交流等方式了解幼兒的發展和需要”(《綱要》)。但如何觀察兒童,則主要是由《指南》給予了更具體的指導。
《指南》為教師提供了通過觀察了解幼兒學習與發展特點的基本框架。它從五大領域最基本、最重要的學習與發展內容入手,以“目標”和“典型表現”作為引導幼兒學習與發展的“路標”,觀察、了解幼兒發展的實際情況或個性化表現。同時,教師不僅要觀察、分析幼兒在知識技能方面的學習與發展規律,還要重視幼兒的學習品質。在此基礎上,根據幼兒的不同特點,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幫助幼兒朝著“目標”方向發展。而從觀察得以有效實施的途徑上看,《指南》強調應以游戲和一日生活為基本場景,它們為教師了解幼兒真實、客觀的發展水平提供了最佳機會,從而使教師有可能更準確地將“教”建立在幼兒“學”的基礎上,不斷提高教育的適宜性和有效性。
★其次是合理安排與組織一日生活的能力。
《指南》強調,“要珍視游戲和生活的獨特價值,創設豐富的教育環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滿足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的需要。”在其87條教育建議中,大都也是以滲透于游戲和一日生活的活動為基本導向的。因此,教師應改變只注重教育活動的組織與實施、忽視一日生活的安排與組織,只注重教師安排與組織的活動、忽視幼兒自由游戲的錯誤認識和做法,應在充分理解和認識一日生活各個環節活動的教育價值的基礎上突出一日生活安排與組織的整體效益,通過發揮活動間的互補作用,引導幼兒投入到本就屬于他們的生活中去,在活動中生活,在生活中發展。
★再次是課程整合的能力。
基于“兒童的身心發展是一個整體”的理念,《指南》進一步強調了要依據幼兒已有經驗和學習的興趣與特點,靈活、綜合地組織和安排各方面的教育內容,使幼兒獲得相對完整的學習經驗。幼兒園課程的整合性和綜合性,實質上對幼兒教師的課程整合能力提出了挑戰。課程整合,主要體現為對課程目標和內容的有機整合。所以,教師必須首先對有待整合的各領域學習內容有全面、正確的理解。對此,《指南》延續了《綱要》對幼兒學習與發展領域的劃分,并進一步明確了幼兒在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個領域學習與發展的32個基本目標和最基本、最重要的11個內容,為幼兒園課程最應該“教什么”指明了方向。教師應在把握上述目標和核心內容的基礎上,思考并嘗試如何通過“單元主題活動”等整合課程的形式來促進幼兒在學習活動中獲得完整而非割裂的發展。
在貫徹落實《指南》的過程中提升幼兒教師的專業素質,除關注以上三方面的素質養成外,還須以《指南》的理念和要求為基礎完善幼兒教師的培養與培訓。
第一,完善幼兒教師職前培養。承擔幼兒教師職前培養任務的高校、高職(高專)學前專業應根據《指南》的精神和要求,及時調整、完善幼兒教師職前培養方案。一方面,在五大領域的教學內容中,增加《指南》的具體要求,圍繞《綱要》和《指南》的解讀,加深學生對幼兒園教育教學任務、要求的理解和認識,加深其對兒童發展需要的正確理解和認識;另一方面,加大實踐類課程的比例,以《綱要》和《指南》為基礎完善實踐類課程內容,不僅注重實踐知識的講授,更加要突出實踐能力的培養,著力提升學前專業學生觀察兒童、合理安排與組織一日生活、整合課程等實踐能力。
第二,完善幼兒教師在職培訓。教研機構和培訓單位應進一步完善以園本教研為主的培訓制度與機制,支持、引導和促進教師通過在一線教育實踐中的研究性學習來準確理解和運用《指南》,不斷提升自身專業素質,以提高教育教學的適宜性和有效性。
幼兒的發展與教師的成長是一個有機連續體。幼兒教師只有熟知幼兒學習與發展的規律和特點,與《指南》所描繪的“高質量課程”進行有效互動,在學前教育實踐中不斷研究,以豐富專業知識,錘煉專業能力,才能在促進幼兒高質量學習與發展的過程中同時獲得自身在專業上的成長。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學習心得6
通過學習《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的語言領域之后,我感受頗多,覺得《指南》對于工作在一線的老師,簡直就像是一盞指明燈,給我們老師在語言教育中,提供了有效的參考和指導。
語言是交流和思維的工具,幼兒期是語言發展,特別是口語發展的重要時期。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交流和運用的過程發展起來的。作為幼兒教師,應努力為幼兒創設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鼓勵和支持幼兒與成人、同伴交流,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并能得到積極的回應。
在幼兒階段,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最主要是先培養幼兒學會傾聽與表達的.能力,以及做好閱讀和書寫的準備。
要想有效地發展幼兒的傾聽與表達能力,教師要多給幼兒提供傾聽和交談的機會。比如:可以利用晨間、散步、餐后的活動時間、離園時間,和幼兒一起談論幼兒感興趣的話題,讓幼兒體驗語言交往的樂趣。
為了做好幼兒閱讀和書寫的準備工作,我們班開展了“快樂書吧”閱讀區,提供了一定數量、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富有童趣的圖畫書,讓幼兒自主選擇和閱讀,為了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培養閱讀習慣,我們老師還經常抽時間與幼兒一起看圖書、講故事。真真正正的為幼兒提供了良好的閱讀環境和條件。因為3-6歲的幼兒,具有書寫表達的愿望和初步技能,所以,我們老師在美工區為幼兒提供了隨時取放的紙和筆等材料,除此之外,還經常帶孩子們到沙池,用自然的材料,滿足幼兒自由圖畫的需要。讓幼兒在寫寫畫畫的過程中體驗文字符號的功能,培養書寫興趣,在平常的繪畫和游戲中,我們老師也為幼兒做了必要的書寫準備。
《指南》中的很多教育建議對于我的啟發很大,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我也會不斷學習、反思、實踐,將《指南》的精神和經驗落實到未來的工作中,為孩子的學習和發展提供更好的鼓勵、引導和支持,和孩子共同成長!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學習心得7
首先要感謝李曉云老師向我們講的非常實用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做為家長空有一顆教育孩子健康發展的心,但是并不知道教育的方法,沒有一個標準可依,只是憑著自己的人生閱歷去教育孩子,有時很迷茫。但是這節課讓我明白了很多問題,同時也提升了我的教育理念。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是祖國的未來,要想讓孩子在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方面全面發展,做為家長要樹立一個正確的教育觀:以下是我聽課后總結的幾點:
1、認真傾聽:讓孩子善于表達情感。正確對待孩子的提問,不要直接回答,不懂裝懂!注重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應為孩子創設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讓孩子想說、敢說、喜歡說,并能得到積極的回應。
2、創造豐富多彩的'環境是激發和培養好奇心的必要條件:多帶孩子接觸大自然去探索未知世界,不能過多地限制孩子束縛身體、禁錮思維、規規矩矩。失去了彌足珍貴的探索事物認識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要學會放手讓孩子自己動手。
3、培養孩子人際交往能力:日常生活中,多為孩子創造交往環境和機會,鼓勵孩子多與他人接觸交流,邀請小朋友到家來玩,讓孩子體會交往樂趣,禮貌用語在人際交往中起著重要作用,幫助孩子正確使用禮貌用語,與同伴交往提供有利條件。多使用商量、贊美、幫助他人、道歉、請求、同情的語言。這樣的語言會幫助孩子交到更多的朋友,也會得到大人們的喜愛。
4、藝術是人類感受美、表現美和創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達自己對周圍世界的認識和情緒態度的特有方式。每個孩子心里都有都有一顆屬于自己的“美”的種子。
引導孩子學會用心靈去感受和發現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現和創造美,豐富其想象力和創造力,不能為追求結果的“完美”而對幼兒進行千篇一律的訓練,以免扼殺其想象與創造的萌芽。指南的內涵和精髓還需要在今后的育兒過程中不斷地去反思、實踐,為孩子提供更好的鼓勵,引導和支持,以達到家園共育的目地。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學習心得8
各位老師,各位家長,大家好。很高興能在這里與大家分享關于教育孩子的心得體會。
我的孩子叫張洲銘,今年5歲,上幼兒園中班,在各位老師的悉心教育和培養下,我及我的家人能感覺到他的進步很明顯,對學校新環境的適應能力較好,正在茁壯成長,是個快樂而又有點調皮的小男孩。借此機會,感謝各位老師為孩子付出那么多辛勤汗水和無盡的關愛!
我和許許多多的家長一樣,很關心孩子的學習、生活情況,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優秀,能健康快樂成長。我覺得教育不單單是學校老師的責任,家庭教育是很重要一方面。
1、家長應該先教育孩子學會做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要做到以身作則、言傳身教;
2、家長對待孩子提出的要求,要做到疼愛但不溺愛,適當的挫折教育對孩子也是有好處的;
3、家長應讓孩子在生活學習方面養成好習慣。講道德、懂禮貌、辯是非,培養一些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有益的興趣愛好,生活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4、家長對孩子要有耐心,多鼓勵引導,激發孩子的.自信心。多陪伴和關心孩子的學習情況,及時與孩子溝通交流。應理解和尊重孩子,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孩子的教育不能只依靠老師,更多的還需要家長和老師共同完成。作為家長,很愿意同老師學習并交流孩子的教育方式方法。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學習心得9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全文兩萬多字,要特別關注“說明”部分,尤其是最后一條“實施《指南》應把握以下幾個方面”。在筆者看來,如果把“應把握”換成“必須把握”會更有力度。實施《指南》“應把握”的“幾個方面”。實際上是至關重要的幼兒教育理念,是必須遵照的原則。這些原則是1996年《幼兒園工作規程》第21條“幼兒園教育工作的原則”和20xx年《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第一部分總則的延續和深化。
《指南》用幾乎全部的篇幅呈現三個年齡段幼兒的學習與發展目標以及教育建議。從約束力講,它主要適用于幼教機構,因此《指南》相當于一個全國性的幼兒園課程大綱,這個大綱涵蓋了課程目標、課程內容和課程手段。它為治理幼教亂象,切實提高幼教質量,提供了具體可操作的法規依據,對目前園本課程的實踐和探索,也具有指針作用。
《指南》的出發點是抑制日益嚴重的幼兒園教育小學化、超前化。無論從單個幼兒的幸福和終身學習基礎看,還是從民族素質的大局看,小學化和超前化都有百害而無一利。《指南》制訂的學習與發展目標在“學業”難度上遠低于目前的實際。實質劃定了期望上限,以期遏止過度期望的不良勢頭。在幼兒整體發展上,特別是非學業因素(學習品質)上,《指南》制訂的目標又遠遠高于實際。
《指南》中的發展目標不是常模、標尺,而是防止教育步人歧途的方向標。這些方向標是世界先進幼教理論與我國幼教實踐相結合的結晶。《指南》堅持還幼兒“快樂的”童年,同時強調幼兒時期要為后繼學習、終身學習打基礎,度過“有意義的”童年。
《指南》闡明的應把握的四條原則是:關注幼兒學習與發展的整體性、尊重幼兒發展的個體差異、理解幼兒的學習方式和特點、重視幼兒的學習品質。
關注幼兒學習與發展的整體性
《指南》指出,“兒童的發展是一個整體,要注重領域之間、目標之間的相互滲透和整合,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協調發展。而不應片面追求某一個方面或幾個方面的發展。”這個原則在上個世紀80年代以“綜合教育”為先導的幼兒園課程改革中就已受到廣泛關注。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幾個方面發展的害處是它必然以犧牲其它方面為代價。家長無權不顧幼兒的興趣對其進行單科訓練。在幼兒園進行小學化、成人化的表演、訓練、比賽是落后兒童觀、教育觀的表現,不僅不足效法,而且應該被制止。
有家長認為目前小學還在搞擇校和入學考試,如果自己按《指南》踐行整體發展,而別人卻繼續單科訓練,那么自己的孩子會“輸在起跑線上”。我卻認為,現在讓孩子從那么小就受單科訓練的折磨,可能會贏在“起跑線”,可是那是一條打了問號的起跑線——往哪里跑呢?偌大的中國,應該會有越來越多有自信、有遠見的家長。他們有自己的'獨立思考,懂得教育的真正價值,堅信孩子的無限發展可能性。教育的真正價值是改變人,而不是淘汰人。盡管人人都說中國人太多不淘汰不行,但我堅信中國的教育終究會真正為每一名兒童學習和發展服務,而不再是剝奪一部分兒童學習與發展權利的幫兇。
尊重幼兒發展的個體差異
《指南》指出,“每個幼兒在沿著相似進程發展的過程中,各自的發展速度和到達某一水平的時間不完全相同。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兒發展進程中的個別差異,支持和引導他們從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發展……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兒。”我認為實施這一原則的關鍵是真正的愛心。愛心應該是沒有條件的。只愛聰明伶俐的孩子。那不是愛心,那是勢利。愛每一名幼兒,不管他的發展有多遲緩,學習品質有多不良。行為習慣有多不盡人意。幼兒是不同的,而這樣的不同并不影響他們享受被平等對待的權利。不同特點的幼兒在以自己的方式和速度學習和發展。也將以自己的方式成功。這種多元成功在成人社會尚且如此,何況兒童。
盡管《指南》旨在降低期待、為幼兒減負,但在實施中,要嚴防變味。已經公布的幼兒學習與發展目標,雖然低得讓每一名幼兒都能觸手可及,但仍會成為成人攀比的驅力。盡管《指南》已言明,“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兒”,但客觀上,家長和教師極易把它當作標尺。有人會問:沒有比較,如何看出教育的成效?答案很簡單:讓每一名幼兒比較自己的進步。把今天和昨天比,再確定明天的目標。這樣的比較。不僅可以充分地展示教育的成效,而且會樹立每一名幼兒的自信心。保護每一名幼兒的自尊。而幼兒之間橫向比較則截然相反,它展示的不是教育的成效,而是本來就存在的個體差異;它樹立了一部分幼兒的自信,卻會摧毀另一部分幼兒的自尊。在一些發達國家,幼教機構對幼兒進行橫向比較是違法的。
理解幼兒的學習方式和特點
《指南》指出,“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的。要珍視游戲和生活的獨特價值。”幼兒園小學化的最大特征是游戲作用和地位的式微。幼兒園與小學的最大區別就是游戲占兒童生活的比重。在幼兒園。游戲既是幼兒的主要任務,也是學習活動的主要形式。“拔苗助長”式的超前教育或強化訓練之所以有害,是因為它剝奪了幼兒游戲的權利,因而也剝奪了幼兒真正意義上學習的權利。對幼兒來說,游戲就是學習,游戲才是學習。在幼兒階段,學習和玩是分不開的,沒有玩,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幼兒階段的主動學習。超前教育和強化訓練不是幼兒的學習而是成人的規則游戲,與尊重兒童的現代教育觀背離,與幼兒的后繼學習、終身學習理念對立。
重視幼兒的學習品質
《指南》指出,幼兒的學習品質是“幼兒在活動過程中表現出的積極態度和良好行為傾向”,是“終身學習與發展所必需的寶貴品質”。這與傳統意義上的學習觀完全不同。幼兒的學習品質,絕對不等同于對學業的興趣和專注。對幼兒來說,學業還未成為話題。幼兒的學習的品質,都是在游戲和其它非課堂活動中體現出的品質。這些品質包括:好奇心、興趣、積極主動、認真專注、不怕困難、敢于探究和嘗試、樂于想象和創造。在這一定義下,讀寫算領先的幼兒學習品質未必好,而讀寫算落后的幼兒學習品質未必不好。因為幼兒階段的“學習”不是做功課,不是上補習班,不是考試,不是參加競賽,所以,優秀的學習品質不等同于“優秀生”的品質。對幼兒來說,學習的含義是廣泛的,探索自然,探索周圍的人和事,探索自身的能力,都是學習。幼兒學習品質的培養和棍棒教育、超常教育、強化訓練水火不相容。后者縱然可以打造出所謂的“神童”“天才”,但它不能洗脫其摧殘幼兒身心的污名。這種教育方式的落后特質并不會因為幼兒將來入讀名校而改變。
學習品質是幼兒學習探索的習慣、準備狀態和行為傾向,包括克服壓力和挫折的傾向、活潑開朗、合作意識、學習傾向、對場合的敏感、參與能力、思考和互動等。具有良好學習品質的幼兒更會堅持、提問和負責任。所有這些品質,都可以在玩中培養,而游戲的質量就在于能否培養這些品質。幼兒的這些品質,在超前教育的課堂里,只會受到壓制。累積這些品質的過程,是幼兒階段最重要、最典型的學習。就培養學習品質而言,幼兒應該全天候地玩,因為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全天候地學習。
幼兒教育應因地制宜,鼓勵理論和實踐的創新和不同課程模式共存。但如果違背幼兒學習與發展的規律,任何實踐、任何模式都是錯誤的,都應該得到糾正。一個大國的人生奠基階段的教育,不可以放任自流。南太平洋島國新西蘭是全球市場自由度最高的國家之一,總人口不到500萬,幼教機構的形式卻有十多種,指導這些幼教機構的教育理念更是林林種種。可是這個國家的任何一個幼教機構都必須遵循四條原則:賦予幼兒成長的力量;幼兒的整體發展;與家庭和社區合作;幼兒在互動關系中學習。這是頒布于1996年的新西蘭第一個全國性《幼兒教育課程》中開宗明義的四條,并赫然冠以“原則”二字。20xx年,澳大利亞也頒布了第一個全國性的《早期學習框架》,旗幟鮮明地闡明澳大利亞各州幼教機構必須遵循五條“原則”。這里舉這兩個國家為例,不是說它們是榜樣,只是為了說明對全國普遍適用的幼兒教育原則一定要堅決貫徹,毫不動搖。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學習心得10
最近我認真學習了《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對《指南》中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個領域都進行了細致的研讀,并結合我自己的工作實踐,在對比中尋找差異,反思我的教育存在哪些不足。現以“藝術”領域為例,以我執教的小班幼兒為參照,在對照中反思我的“藝術”教育。
首先,《指南》指出:“幼兒藝術領域的學習關鍵在于充分創造條件和機會,在大自然和社會文化生活中萌發幼兒對美的感受和體驗,豐富其想象力和創造力,引導幼兒學會用心靈去感受和發現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現和創造美。”由此可見,藝術的關鍵在于教師“充分創造條件和機會”,幼兒“感受和發現美”,以及“表現和創造美”。那么,教師如何創設?創設怎樣的條件和機會?這是教師需要著重從自身方面來思考的。幼兒感受、體驗和發現美了嗎?是怎樣表現和創造的?這是幼兒在活動中的具體表現。而在具體的教育教學中,我往往關注更多的是結果,也就是幼兒在活動中的具體表現,是不是學會一首歌了?這幅畫畫得像不像了?忽視了教學情境的創設,忽視了是什么原因導致孩子們不喜歡或者學不好。
其次,《指南》中指出,“用自己的方式表現和創造美”,幼兒是用自己的方式,而不是我們強加給幼兒的,這一關鍵點我們做到了嗎?在美術活動中,孩子只是純粹地模仿,離開了樣本就無法下筆,只是被動地跟著書本和老師的思路走,造成沒有個性只有共性的毫無創造性的作品。在音樂教育中,很多時候注重的僅僅只是幾個簡單的舞蹈動作或者幾句歌詞的學習,片面強調技能的訓練,而不去調動幼兒的情感生活積累,讓他們積極主動地、愉悅地體驗音樂藝術。種種現象難道是我們的孩子不會創造、不敢想象?責任不在幼兒,而在我們。孩子們從小就是按照家長、老師的步伐在走,他們的學習只是純粹地模仿,是我們觀念落后,教育方法簡單枯燥和急功近利的不良心理的影響。因此,我們要貫徹《指南》精神,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比如在音樂教學中,借鑒奧爾夫教學法,通過節奏讓幼兒創造他們自己的音樂,不要求孩子們對一首歌曲或一個舞蹈進行不折不扣的模仿,而是要求大家共同進行創造性的活動,共同來形成一些新的東西。
再次,《指南》在教育建議中提出,“經常帶幼兒參觀園林、名勝古跡等人文景觀,講講有關的歷史故事、傳說,與幼兒一起討論和交流對美的感受。”孩子的經驗來自于生活,只有多經歷,才有助于孩子們“感受、發現和欣賞自然環境和人文景觀中美的事物”。但是,在過去的一學年中,我基本上沒有帶孩子參觀過,也沒有與孩子們一起交流。在每天的藝術課程中,采用更多的則是教師的范圖、磁帶等,暫且不評價這兩種教學材料的優缺點,光從形式和種類上看,我們就發現其單一了。也許我們可以理直氣壯地說,附近沒有這么多的資源,或者孩子們出去安全問題的存在,等等。其實,只要我們真的用心,總會有解決的辦法。比如,挖掘我們的古鎮資源,帶領孩子們參觀老街。又或者,現代教育媒體的'運用。既然孩子們沒有辦法出去親眼目睹,但是我們可以借助生動形象的多媒體,讓孩子猶如身臨其境啊!我們可以將一些園林、名勝古跡的錄像帶給孩子們,與孩子們一起分享美的感受,我想孩子們該是多么欣喜,何樂而不為呢!
最后,“創造條件讓幼兒接觸多種藝術形式和作品”,這是《指南》在教育建議中的一點。比如,讓幼兒接觸“各種形式的音樂作品”、“帶幼兒觀看或參與傳統民間藝術和地方民俗文化活動,如皮影戲、剪紙和捏面人等”,有條件的情況下去劇院、美術館和博物館等。在這方面,平時我們做得也很欠缺。特別是音樂作品的接觸方面,接觸多的就是一些簡單的歌曲,甚至連舞蹈、打擊樂等也比較少見,更談不上其他形式的音樂作品了,比如一些經典音樂、戲劇等。在美術作品中,更多的也是蠟筆畫、顏料畫的學習與嘗試,對于剪紙等其他形式的接觸也很少。平時我們會自己找理由,認為孩子的經驗如此,或者從教師自身出發,這幾種常見的藝術形式有利于組織集體教學。我們為什么不從孩子的發展考慮,為什么脫離了我們教育的主體和宗旨呢?比如小班,也許讓孩子們真正領會,或者學會一些離已有生活經驗較遠的古典藝術等,會比較困難,但是我們可以讓孩子先接觸,耳濡目染一下,為以后的學習鋪墊,拓展孩子們學習的廣度。其實基本上每個地方都有地方風俗,在歷史久遠的蘇州地區,民間藝術等更是可以利用的教育資源,雖然《指南》中提出,是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帶孩子欣賞文藝表演和藝術作品,而我想說的是,“條件”是可以創造的,我們可以動員我們的家長朋友,帶領孩子們去欣賞,并且請個別經常出去的孩子帶著自己的視頻、照片等給其他孩子介紹,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包括網絡、電視等,服務我們的孩子。
在對照中我發現,還有很多地方我在平時的工作中做得還不夠,比如“不簡單用‘像不像’、‘好不好’等成人標準來評價;“提供豐富的材料,讓幼兒自主選擇,用適宜自己表現的方式去模仿或創作,成人不做過多要求”,等等。不過有了《指南》的引領,在以后的工作中,我會認真研讀并具體實施,力爭讓孩子們獲得科學、全面的發展!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學習心得11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是以幼兒后繼學習和終身發展奠定基礎為目標,并且體現了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發展的教育理念,它就像“指南針”為教師指引了教育教學的方向。通過學習并結合我的教學實踐對《指南》社會領域中幼兒的學習與發展有一些自己思考。
幼兒社會性是在游戲、觀察、學習、模仿、體驗中發展起來的。它不像語言,美術、音樂通過一節活動就可學會一首兒歌、畫一幅畫或學會唱一首歌,它是一個漫長的積累過程。在日常生活中,教師要積極創設幼兒交往的機會,讓幼兒學習交往的基本規則和技能,體會交往的樂趣。如多為幼兒提供自由交往和游戲的機會,鼓勵他們自主選擇、自由結伴開展活動;利用相關的圖書、故事,結合幼兒的交往經驗,和他們討論什么樣的行為受大家歡迎;當幼兒與同伴矛盾或沖突時,指導他嘗試試用協商、交換、輪流、合作等方式解決等;多為幼兒提供需要大家齊心協力才能完成的活動,讓幼兒在具體活動中體會合作的重要性,學習分工合作。
在幼兒日常的各種活動中,我覺得角色游戲是能促進幼兒社會性發展的有效教育途徑之一。一方面愛玩游戲是幼兒的天性,游戲最能發揮幼兒的主體性。另一方面是在角色游戲的過程中幼兒的行為、語言等能反映幼兒已有的社會認識、社會經驗。角色游戲中的每個主題都好似一個“小社會”,每個幼兒在這個“小社會”中扮演著不同的社會角色,以獨特的方式參與社會生活,體驗與他人交往的過程,體驗不同角色的職責、情感。在這過程中幼兒之間會發生各種矛盾沖突,遇到各種困難,還經常與同伴發生爭吵,他們需要嘗試、學習如何協商,如何解決,如何分享,而教師則在觀察游戲的過程中進行適時、適當的指導以促進了幼兒人際交往、社會適應能力的發展。
首先,角色游戲能增進幼兒對人際間的關系了解。
比如小班初期的角色游戲娃娃家,幼兒在游戲中各自扮演著爸爸、媽媽、姐姐,在游戲中他們都是各玩各的彼此之間沒有交流、沒有交往;還時常為了爭搶玩具與同伴發生沖突,但隨著幼兒游戲經驗的逐步積累、豐富,他們突破了自我中心局限逐漸愿意和小朋友一起玩,從游戲中發現自我發現他人,繼而再將自我和他人區別開來,增進幼兒對人際間的關系了解。
其次,角色游戲能幫助幼兒學習社會規則,并且遵守基本的'行為規范規則。
角色游戲中幼兒通過老師提供的游戲場景,創設的游戲情節,模擬成人的語言、行為來反映他們眼中的社會,游戲使幼兒從不同的側面了解社會、熟悉社會。例如在玩公共汽車的游戲時,幼兒知道上車要排隊,不擁擠,在公共汽車上要給老人、殘疾人、孕婦、抱小孩的讓座,培養幼兒的愛心、責任心。又如幼兒在扮演交通警察的過程中,可以使幼兒了解交通警察的作用,沒有了交通警察會怎樣,還可以使幼兒知道一些基本的交通規則:紅燈停,綠燈行,走路要走人行道等等。幼兒在游戲時通過扮演角色,履行角色職責,遵守游戲規則,在自己的親身體會中加深了規則意識,繼而在日常生活中他們就會自覺遵守交通規則,不做一些違法違紀的事情。所以通過角色游戲可以促進增強幼兒對游戲規則的認識和規則意識,也發展和加強幼兒服從集體的意識,對于他們將來學習一定的社會行為規范也是大有益處的。
再次,角色游戲能促進幼兒社會交往能力的提高。
角色游戲為幼兒提供了社會交往的機會和交往環境,比如小超市游戲的收銀員要和顧客打交道,小醫院中醫生既要和病人打交道,又要和護士交往。記得有一次在小舞臺游戲中,辰辰和若男為了表演節目而爭搶話筒,互不相讓,這時在一邊的“節目主持人”子皓說:“那辰辰唱歌,若男跳舞吧”。一場爭執由此解決了。在游戲中節目主持人既要主持好節目,又要和表演者、小觀眾們打好交道,還要維持秩序,這就需要幼兒具有一些社會交往能力。因此在角色游戲中發現問題時,幼兒要學著如何參加游戲,為同伴接受;如何共同商討分配角色;如何與游戲伙伴相互配合,友好相處,如何合理解決游戲中的糾紛、沖突等等,這樣幼兒能夠逐步學會與人合作、分享,自己解決問題的社會交往技能,使他們從小在面對問題時不害怕、能動腦筋主動尋求方法解決。這些都為他們將來踏上社會后處理良好的人際關系奠定了一些基礎。
以上這些是我通過學習后自己對幼兒社會領域發展的一些看法,雖然我覺得角色游戲對于幼兒的發展起促進的作用,特別是對幼兒的社會性發展有著更為重要的作用,但是幼兒在園的一日生活中其他的各種活動也是重要的,也是促進幼兒社會性發展的教育途徑。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學習心得12
時光飛逝,轉眼那個愛哭鬧的小調皮已經進入了中班,我的孩子朱梓訫在家里是二寶,從小不缺玩伴,三歲前也與其他的小朋友接觸較少。初入幼兒園時,我是充滿了擔心的,擔心他離開家人會哭鬧,會焦慮,會有不適應。事實證明我還是多慮了,孩子很快得融入了這個新的環境,并且很快就適應了集體生活。
孩子能很快的適應集體生活,按照園里的節奏學習,還是得益于我們經常和老師的溝通。從生活自理能力到孩子的飲食偏好,甚至他的一個小情緒,我都會和周老師進行溝通。
記得我第一次來幼兒園時,他已經上學三個月了,老師很熱情的給我介紹了他在園里的表現,并熱心的指出孩子因為語速過快,導致同伴們經常因為聽不懂朱梓訫說了什么,而放棄與他聊天,這讓孩子在幼兒園的交流很受挫。從老師那里得知孩子的這個問題后,我就開始關注他的語速,發現很多時候我也有聽不清楚的地方,于是我就經常有意無意的'提醒孩子,說話要慢,吐字要清,嘴里有飯的時候暫時不說話,等嘴里的食物吃完了才能說話,等等。慢慢地,孩子在我們的不斷得提醒和強化下,語速、吐字等問題得到了改善,并且很快得交到了好朋友。
與老師的溝通,讓我很快得就能發現孩子在家里和幼兒園的不同狀態,能很快的探知他的小心思,比如因為自己的照片沒貼好,而認為老師不喜歡自己了,傷心了不想上學了;因為假期小區里有很多的玩伴一起玩,就不愿意上學了,想在家里繼續找其他小朋友玩……
每一次的小變化,我都會找周老師溝通,多次溝通后,他不愿意說的小心思就很快的讓我和老師發現。就這樣,在老師和家長的不斷溝通后,在幼兒園和家里都會跟孩子去聊天,家校雙方雙管齊下探知孩子的內心想法,并及時給予疏導,讓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無壓力,無負擔。他早上能開開心心去上學,下午能高高興興回到家,還不忘把在幼兒園學到的歌謠、舞蹈、古詩等都展現出來。這樣,孩子上學上的高興,家長送園就送的放心。
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布滿了無數的坎兒,他的每一次的成長都需要自己內心的認可與接受。在這里我要感謝老師的精心付出,細心呵護與溫柔陪伴。家校互通,定能事半功倍幫助孩子在成長的路上越走越穩。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學習心得13
“指南”其中“指”有指向、指引之意,“南”有南方,方向含義,指南原意指向南方,可比喻辨別正確發展方向的依據。而如《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它的誕生,像指南針為愛孩子、渴望教育好孩子的人們指引了正確的方向。
在大學時經常聽老師提及《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對于它也只是淺顯認知,真正接觸學習并讓自己感受到它的魅力還是19年初,剛剛進入新環境,就要作為教師帶班,很是憂慮,一起搭班的是以為資歷比較深的老師,很是明白我的感受,安慰我的同時交給我一本書,便是《3-6歲學習與發展指南》,好好讀一讀,你一定會有收獲,這是她給我的原話,之后自己無論在教學還是玩游戲,亦或是與幼兒相處中總會有意去思考這個階段孩子應該達到的目標,這個游戲目的發展孩子哪方面的領域,這個孩子與人交往或語言能力如何......之后來到新教師培訓課堂、再進入一幼,深切體會到了《3-6歲學習與發展指南》的重要性。幼兒的成長離不開教師的引導,教師的成長離不開專業知識的引領。我對《指南》有了更深的理解。
一、《指南》是《綱要》的具體與拓展
提及《指南》我們就會想到《綱要》,兩者都將幼兒的學習生活與健康發展分為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個領域。包括各領域內的內容發展要求與目標以及教育建議。但《指南》相對于《綱要》相比,更詳細、更具體。其中的教育建議更給了我們一些合理化的可以實施的方法。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將繼續揣摩《指南》和《綱要》,不斷充實自己的理論,讓孩子們能夠得到真正合理、全面的發展。
二、《指南》是教師及家長的方向盤
對于教師及家長來說,《指南》是方向盤,為我們指引幼兒教育發展的方向,它在不同領域中給予目標與要求并賦予教育建議,給出了行之有效的引導方法,幫助我們了解幼兒在某一年齡階段應達到的能力與水平,從而看到幼兒教育發展的.可能性。
三、通過學習《指南》,我們要清楚:
1.幼兒園教學是培養孩子學習興趣
比如在藝術領域中《指南》指出:“每個幼兒的心里都有一顆美的種子,幼兒藝術領域的學習關鍵在于充分創造條件和機會,在大自然和社會文化生活中萌發幼兒對美的感受和體驗,豐富其想象力和創造力,引導幼兒學會用心靈去感受和發現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現和創造美。” 我們的教育過程中,尤其是繪畫教學中,很多時候往往注重幼兒繪畫的技能。如怎樣畫一只蝴蝶、一只孔雀等等;而大大抹殺了幼兒對藝術想象力與創作表現能力。所以,在今后我們應該更注重培養幼兒學習興趣,學習品質培養,來替代千篇一律的“教課”。
2.《指南》不是衡量幼兒的尺子
剛接觸到《指南》時,我的第一反應是將《指南》中所列舉的各項一一與我班幼兒進行對照,看看孩子現在達到了一個什么樣的能力水平,不由自主的將《指南》當做一個衡量幼兒發展能力的標尺。后來才慢慢領悟到,《指南》是指導教師如何幫助孩子發展的,但不能把它當作標尺來衡量幼兒,斷定幼兒能力,我們要學會善于觀察幼兒,勇于反思自己,做一名研究性的教師,認真貫徹《指南》的精神,明確幼兒發展方向。
總之《指南》帶給我們很多,作為幼兒教師,我們要做的就是認真學習《指南》,充實自己理論知識,使每個幼兒都能得到更好的發展。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學習心得14
人生百年,立于幼學。學齡前階段是人生最重要的啟蒙時期,科學的學前教育對人的后繼學習和終身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從幼兒入園開始進行有計劃,有組織的教育指導,將直接關系幼兒的健康成長與家庭幸福,更是關系到整體社會的文明、進步和發展。為此,我認為認真貫徹《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精神實質切實把先進的教育理念和科學的教育方法落實到幼兒園保教工作的各個環節。下面我談個人的體會與經驗:
一、“育人為本”終身教育的理念:
幼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奠基石,但教育的基本宗旨是樹人育人,它以促進每一個兒童的健康成長和終身幸福為本。
《指南》以為幼兒后繼學習和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素質基礎為目標,以促進幼兒體、智、德、美各方面的協調發展為核心,快樂生活,健康成長有意義的童年。
二、“尊重兒童”熱愛幼兒的旗幟
偉大先哲孔子倡導“有教無類”“啟發誘導”和“因材施教”。這些尊重學生,尊重教育規律的思想至今仍熠熠生輝。對兒童的尊重,建立在傾聽與理解、包容與接納,感性共情與理性認知的基礎之上,體現在實施科學的教育活動之中。教師的教只有根據兒童已有的基礎構建在恰當的起點之上,兒童的學習與發展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兒童從教育價值的邊緣走向教育價值的中心是我國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重要特征。《指南》強調“關注幼兒學習與發展的整體性”、“尊重兒童發展的個體差異”、“理解幼兒的學習方式和特點”、“重視幼兒的學習品質”這些基本原則都是“尊重兒童”個體價值的理性表達。
三、防止和糾正“小學化”
日本教育家大田堯在清華大學做了一個精彩的演講。他一開頭就講了一個故事:他的一位農民朋友給他切開一個蘋果,指著蘋果核中的種子說:每顆種子都有自己的設計圖,我的工作就是培土、施肥、澆水,使它按照自己的設計圖長成一個優質的蘋果。只施有機肥料,不用化肥、農藥,完全讓種子自由發芽,成長。這樣做,雖然要付出更多的汗水和心血,與市場經濟不相宜,但是長成的蘋果又香又甜。如果施加無機化肥,蘋果雖然長得又紅又大,卻不香甜。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蘋果成長是有規律的,不能隨便去改變它。蘋果生長是這樣,孩子的成長,智力的發展更是有規律的,更不能隨便去改變它。如果在孩子年紀比較小的時候就反復向他灌輸精確的科學知識,就會扼殺孩子的首創精神和求知興趣,是孩子不可能理解科學的豐富內容;空泛無益的知識是微不足道的,實際上是有害的,因此孩子在上學前應該充分的讓他們玩耍不要強加他們任何不必要的知識,使兒童在玩中充分地擴展他們思維的自由空間,開發智力,增強兒童大腦中各方面功能的神經元;從小被灌輸那么多知識,結果會使知識僵化,思想呆滯,這種思想為大腦接受而不加以利用,從而使思想也便得僵化。要是知識充滿活力,不能使知識僵化,這是一切教育的核心問題。所以我們要以《指南》的要求教給兒童使幼兒從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方面學習知識。
四、嚴禁“拔苗助長”認真學習《指南》精神
學前兒童正是天真爛漫、無憂無慮、享受快樂童年的時候,但很多孩子因為不堪忍受學習的重負,被迫學會了欺騙和偽裝。很多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忽視了兒童生理、心理成長的規律或“拔苗助長”或強行灌輸,讓孩子過早地承擔起并不適合他們的重擔。不知孩子的成長有規律可循,如此心急只會適得其反。此外,有些家長根本就沒有認識到童年本身所具有的獨特價值。一些急功近利的家長往往忽視了一個重要的道理,那就是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是不可跨越、不可替代、不可再生的,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有其獨特的價值,童年亦然。
今天,重要的問題不是家長對孩子的期望是贏是輸,而是如何為孩子們創造更健康的成長環境,使孩子的好奇心和創造力得到更好地保護。只有真正做到尊敬兒童,才能真正促進兒童健康發展,幫助兒童快樂成長。
五、《指南》從五個領域描述幼兒學習與發展
健康領域從幼兒身心狀況,動作發展,生活習慣與生活能力。著重強調,一是幼兒積極、健康的身心狀況不僅是身體健康,也包括心理健康;二是身體動作和手的精細動作發展;三是具有良好的生活與衛生習慣,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自我保護能力。
語言領域從傾聽與表達、閱讀與書寫準備。強調語言領域重點在于培養幼兒的口語交流能力,培養幼兒的閱讀興趣,習慣以及初步的閱讀理解能力。
社會領域從人際交往和社會適應。著重強調了一是培養幼兒的`交友愿望與交往能力;二是學習自尊,自主和自信;三是關心和尊重他人,逐步適應群體生活,遵守基本的行為規范。
科學領域從科學探究和數學認知兩方面,強調幼兒的科學學習應注重激發幼兒的科學探究興趣,體驗探究過程,培養初步的探究能力;幼兒的數學學習應注重在生活和游戲中感知數學的有用和有趣,初步理解數量關系,形狀與空間關系,培養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
藝術領域從感受與欣賞?表現與創造兩個方面,強調讓幼兒學會發現和感受自然界與生活中美的食物,讓幼兒欣賞多種藝術形式和作品,萌發對美的感受和體驗;鼓勵和支持幼兒自發的藝術和創造,培養初步的藝術表現能力與創造能力。
六重視家園共育,提高科學育兒能力
《指南》強調“親切地對待幼兒,關心幼兒,讓他感到長輩可親,可近,可信賴的,家庭和幼兒園是溫暖的。”因此,幼兒教育中家園合作是必然的,家長參與幼兒園也是必然的,幼兒的成長需要家庭和幼兒園的同步協調,形成教育合力才能真正擔負起教育人的任務。
我在2年幼教工作中體會到,家庭教育在整個教育體系中尚屬薄弱環節,造成這種現狀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因素,一方面從主觀上,獨生子女增多,家庭結構基本是三個四個或兩個大人圍著一個孩子轉,這樣造成了爺爺?奶奶對孩子的傳統教育方式與父母對孩子的新要求互相矛盾,相互沖突,老人的過分溺愛與父母的正確對待相互矛盾,造成孩子的兩面性,父母對子女的期待不一樣,采取的教育方式不一樣,造成家庭教育中的互相抵制;另一方面,從客觀上存在著許多家長都是各行各業的骨干,在陪伴方面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隨著社會不利因素,不良作風的影響,在幼兒發展關鍵時期已經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在幼小的心靈中,不是樹立崇高的遠大理想、抱負、團結,尊重的優良品質和良好的學習習慣,而給幼兒造成了教育障礙。
家園合作是幼兒園和家庭都把自己當作促進兒童發展的主體,雙方積極主動的互相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幼兒園教育使教師懂得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和規律,掌握了科學的教育方法,是對幼兒有目的?有計劃的教育,而作為幼兒最接觸的家庭教育,我認為:
1.教師、家長都應該提高對幼兒教育的認識,樹立大教育觀,認識到幼兒教育不等于幼兒園教育,不能把教育工作的對象局限在幼兒身上。應該擴展到家長以及其他社會成員。所以我們應該認真學習《指南》精神。
2.教師要有強烈的責任感,樹立為家長服務的意識,尊重家長,取得家長的信任。還要努力提升自己,掌握家庭教育知識,培養和發展自身進行家庭教育的指導能力。
3.教師要主動了解,互相配合,互相支持,利用家長來園接送幼兒的時間,利用家園聯系冊,教育活動開放日,幼兒活動成果與匯報會,便條或校訊通聯系家長幼兒在園的學習,生活情況,發現問題及時商討解決辦法,同時教師向家長提出要求,使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一致。
4.家長要自覺學習育兒知識,提高家教質量。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家教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環節,孩子天真,好奇,好問,家長要把握住對孩子的啟發誘導,要自覺學習教育孩子的知識,掌握規律,不斷提高家教水平,主動開展家庭教育,家長除了和教師經常聯系,接受教師的指導外,還應參加幼兒園的活動,參與幼兒園的全過程,讓家長都具有“我也是孩子的一個重要教育者”的意識,把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視為己任,并且不斷總結經驗。做好教育兒童的工作。
5.讓家長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孩子大部分時間生活在家里,家長除了要求孩子,自己應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模范形象,孩子的模仿性強,家長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待人接物及生活,學習習慣,孩子都有意無意地模仿著,并在孩子自己的生活中表現出來,要讓孩子充分的活動,愉快的成長。
6.讓家長尊重孩子,關心孩子。作為家庭的一員,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思維觀點逐漸形成,有時孩子出現問題,家長要多從孩子的角度考慮,分析前因后果,正面啟發誘導,說服教育,肯定長處,指出存在的問題,孩子容易接受,在家庭活動中家長要處處考慮到孩子的位置,尊重孩子的意見?興趣和自尊心,在家庭中團結融洽,互相關心,民主商量,根據孩子的特點,家長讓孩子在日常生活、游戲、散步、參觀、旅行等活動中,更好的接觸大自然?社會?與人交往,從而讓孩子或得更多的機會鍛煉。
因此,在幼兒教育越來越強調生態化教育的今天,幼兒園應將家園合作視為重要工作之一,注重家庭教育,使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有機結合起來,努力提高家教質量,讓每個家庭牢牢抓住學前教育這個關鍵時期,科學育兒,是孩子受到良好一致的教育,促進幼兒各方面全面發展。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學習心得15
幼兒的成長離不開教師的引導,教師的成長離不開專業知識的引領。的確,作為一名成長中的幼教工作者,我們在教育路上會有許多的困惑,我們除了在學習理論知識外,更應該了解幼兒各年齡段特點,從而實施科學有效的教育。
在《指南》培訓學習講座中,我了解到《指南》對于不同年齡階段的幼兒應該達到的能力作了更詳細的指導,對我們教師的工作有積極有效的推動作用,也讓教師更快更好地在工作中不斷成長。同時,通過聆聽講座,我對《指南》有了更深的理解。下面,簡單地談談我的學習心得。
一、在《指南》學習培訓中,學到了什么
1、《指南》不是《綱要》的替代品。《指南》和《綱要》一樣,將幼兒的學習生活與健康發展分為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個領域。每個領域按照內容劃分為若干方面,每個方面由學習與發展目標、教育建議兩部分組成。但《指南》相對于《綱要》相比,更詳細、更具體。教育建議則給我們教師教育方面提出了一些可實施的合理化的方法。因此《指南》為我們一線教師提供了更清楚、詳細的參考依據。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將繼續揣摩《指南》和《綱要》,不斷充實自己的理論知識,讓孩子們能夠得到真正合理、全面的發展。
2、《指南》是教師的福音,家長的貼士。《指南》的頒布幫助幼兒園教師和家長了解3—6歲幼兒學習與發展的基本規律和特點。作為教師,《指南》就像是一位“經驗老道的學者”,不僅將幼兒生活與學習上的活動鎖定在自主能力的發展上,還根據不同的領域給出了有效的引導方法,讓教師在指導幼兒過程中看到了教育的無限可能性。作為家長,《指南》又像是一位“請回家中的教育專家”,幫助家長了解自己家幼兒應達到的`能力和水平。因此,《指南》的出現,給我國學前教育指明了更好的發展方向。
二、通過學習《指南》,反思些什么
1、幼兒園教學不是“教課”,而是培養孩子“學習興趣”。《指南》中明確指出:“每個幼兒的心里都有一顆美的種子,幼兒藝術領域的學習關鍵在于充分創造條件和機會,在大自然和社會文化生活中萌發幼兒對美的感受和體驗,豐富其想象力和創造力,引導幼兒學會用心靈去感受和發現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現和創造美。”
現實的教育誤區是教師往往“重技能,輕感受”,從而讓幼兒失去了藝術興趣。在我們的教育過程中,尤其是繪畫教學中,教師往往教幼兒繪畫的技能,如怎樣畫一只蝴蝶、一只孔雀等等;而忽略了幼兒對繪畫的表現力,大大抹殺了幼兒對藝術的感受和表現。因此,在今后我們應該更注重培養幼兒的藝術表現力而減少千篇一律的“教課”。
2、《指南》不是衡量幼兒的標尺。剛接觸到《指南》時,我的第一反應是將《指南》當做一個衡量幼兒發展能力的標尺。但當我通過專家的指導,我才慢慢領悟到,《指南》是指導教師如何幫助孩子發展的,但不能把它當作標尺來丈量幼兒,傷害幼兒,也不能把它變成束縛幼兒和自己的繩索。它是提倡我們做一個研究型的老師,要善于觀察幼兒,勇于反思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認真貫徹《指南》的精神,調整自己教育思路,改變自己的態度,做到個體教育。
三、深入落實《指南》,我們應該做些什么
1、認真學習《指南》,充實自己理論。作為教師,我們要做的是將《指南》的精神內化于心,對每個年齡段每個領域的目標了然于心,遵循幼兒的發展規律,關注幼兒身心全面和諧發展,從不同角度促進幼兒全面協調發展,而不要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幾方面的發展,尊重幼兒發展的個體差異,支持和引導每個幼兒從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發展。
2、明確教育目標,保護幼兒自尊、自信心。《指南》提出了每個階段幼兒應達到的發展水平,但是在我們的實際工作中,在讓幼兒“知道什么”和“能做什么”的同時,我們應當明確自己的目標:保護幼兒的尊心和自信心,關注幼兒的活動和表現,善于發現其優點和長處,多給予肯定和表揚,不要拿幼兒的不足與其他幼兒的優點作比較。作為老師,我們要用平和的心態來對待,允許孩子存在這種差異,耐心運用各種方法來進行鼓勵、指導和幫助,使每個孩子都得到較好的發展。
總之,通過學習《指南》,我又學到了很多,收獲了很多。我將以《指南》的精神來指導自己未來的教學工作,我會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不斷改進、實踐,為孩子的學習和發展提供更好的鼓勵、引導和支持,和孩子共同成長!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學習心得】相關文章: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學習心得05-25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學習心得10-18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學習心得02-06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 總結01-07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心得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