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意義》演講稿(通用6篇)
演講稿是一種實用性比較強的文稿,是為演講準備的書面材料。隨著社會不斷地進步,演講稿的使用越來越廣泛,為了讓您在寫演講稿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教育的意義》演講稿,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育的意義》演講稿 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老師:
大家好!
大家好,我叫董仲蠡,是一名英語培訓師。我培訓過的學員少說應該也有15萬,我曾經教過考研全市第一的學生,每年聽我的課而通過四六級的人數,那是不計其數。同學們都很信任我,愛戴我,叫我小董老師,我自己也特別喜歡這個稱謂。
然而作為一名老師,我有的時候總有一些困惑,我講的大多都是考試類的課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研英語等等。有一次我在講四級翻譯的時候,講到林語堂先生如何翻譯賈島的"松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講到許淵沖先生如何翻譯李清照的"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講到王佐良先生把Samuel Ullman的《青春》翻譯成叫"年歲有加,并非垂老,理想丟棄,方墮暮年",我不禁手舞足蹈,作為老師的那種自豪感爆棚。然而就在這個時候,底下有一個女生直接質問我說,你講這個東西有什么用啊?能提分嗎?你就是在浪費我們的時間。我自認也算伶牙俐齒,但是在那一刻我竟無言以對。
是啊,她說的對,沒用,不能提分。但是,親愛的同學我并沒有在浪費你的時間,因為剛剛那一刻,我不是在教你怎么考試,我是在做教育!作為一名老師,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希望我在課堂上,所傳授的不僅僅是實用的知識,因為如果單純只是拼知識,拼記憶,我們已經輸了!
1997年,由美國IBM公司所開發出來的電腦深藍,挑戰世界排名第一的國際象棋大師卡斯帕羅夫,號稱為人類尊嚴而戰的卡斯帕羅夫,以一勝二負三平的戰績敗給深藍,當時就有人說這國際象棋太簡單,看我們的圍棋,博大精深變化無窮,你讓計算機玩個圍棋試試。二十年后的今天,就在今年的上半年,由谷歌所開發出來的人工智能程序,傳說中的阿爾法狗,以4比1的戰績,完勝世界圍棋冠軍李世石九段。這場人機大戰再次以機勝人敗的結局告終,那真是啪啪打臉。
人工智能,聰明過人;網絡信息,知識過人;電腦反應,敏捷過人,我們現在已經聽到了,有的家長有這樣的言論,說你看現在這個語文歷史網上信息都有,都能查得到根本就不用背,數學物理有人工智能根本也不用算,翻譯軟件越來越高級,外語也根本不用學。教育,還有啥用?教育,還有啥用啊!是啊,教育它到底還有啥用?
網上前段時間流行過一個段子,說我們之所以要多讀書多受教育,就是因為當看到湖面上有一群鳥飛過的時候,我們能吟誦出,"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而不是在那吵吵,我去,全都是鳥!當我們去戈壁旅游騎著駿馬奔騰之時,心中默念著"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而不是在那喊,唉呀媽呀都是沙子,快回去吧!當然這是一種調侃,但是不自覺間,就道出了教育的核心含義,教育不僅僅是傳授給人以知識,更是提高個人的修為,增強我們對生命的感受力,從而更好地認知自己并且不斷地提升自己,我認為這是教育的核心目的,也是指引我們前行的希望的明燈。
其實不僅僅是同學們,就我們老師也是一樣的,因追逐名利而失去了自我,也開始變得浮躁。考試前我們押題,我們預測,考試之后我們又牽強地說我們押中了多少個題,有多少個同學因為自己的學習之后提高了多少分,營造出了一種老師高明,學生高超,家長高興的其樂融融的假象。當年,我對研究考試技巧那也是樂此不疲,選項怎么選,同學們記好,三長一短選一短,三短一長選一長,齊頭并進選2B,參差不齊選4D,對不對!同學們特別地買賬,奉我為什么考神、偶像、人生導師。慢慢的,他們開始問我一些跟學習不直接相關的內容,老師我不太想工作,那個我看同學都去考研了,要不我也去考個研;老師我爸想讓我出國,我媽有點擔心,我自己也有點害怕,老師你說我是出國還是不出國;老師我本科學的是經濟,碩士學的是環境工程,你說我畢業之后應該做什么樣的工作……
老師,我以后應該做什么?這種迷茫已經成為了一種普遍的現象,我們教了十幾年,學生學了十幾年,你們竟然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西方的先賢們早就提出過哲學的三大終極問題,我從哪來?我是誰?我要去哪?我們之所以不知道我們自己要做什么,就是因為我們不知道自己是誰,而這是教育的巨大缺失與悲哀。
自古強大的民族,都是重視教育的民族,以色列、德國、日本,這些國家的教育,是我們全世界學習的典范。以色列小學就開設宗教課;在德國中學生哲學是必修課;我們去日本訪問的時候,我們看到日本的大學生,除了要有繁重的學業之外,還要去參加茶道培訓、藝術鑒賞這樣的活動。我們同行的一位老師,當時就問了一個特別經典的問題,這有啥用啊?那個日本的老師非常的淡然,說,這些活動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修心啊!才能更好地讓同學們了解自己。是啊,不了解自己我們怎么可能知道我們將來要做什么,如果個人都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國家與民族就更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那怎么會有在戰火中依然強大的以色列?怎么會有在二戰的廢墟之上崛起的德國與日本?
而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更是如此啊,我們中國被稱為文明古國,經千年顛沛而魂魄不散,歷萬種災厄而總能重生,就是因為我們重視教育,我們尊師重道。早在我們文化的源起,就已經將孔子這位偉大的教育家,立為我們這個文化的精神圖騰。而對于教育的執念,即便在最困苦的歲月,最艱難的日子里,總有人不拋棄,總有人把教育重新拾起、擦拭,奉還于我們的神壇!
曾經我們說,讀書無用,才學與財富不成正比,造就了這個社會浮躁的狀態,然而什么都可以浮躁,唯獨教育不可以!教育是什么,教育是社會良心的底線,是人類靈魂的凈土,是立國之本,是強國之基。教育有啥用?教育就是幫助我們個人認知自己,幫助這個民族認知自己,我們才有可能掌握個人的命運,并且創造這個國家的未來。我們作為教育者,作為受教育者,要始終謹記,教育、讀書的終極目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所以下一次,我再講課的時候,我還會在課程的規定時間之內,教給同學們答題的方法和技巧,但是我會多講五分鐘,我多講五分鐘的林語堂,多講五分鐘的許淵沖,多講五分鐘的王佐良……請別再問我,這有啥用?這五分鐘,我不教你考試,請允許我做一次教育!謝謝大家!
《教育的意義》演講稿 篇2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國旗下演講的題目是教育的意義。這幾天網上有一個受到很多人關注的新聞說的是“啃小族”,這個詞指得是現在社會中有些父母對孩子扭曲的教育觀,那么究竟什么是教育,教育又有什么用。
西方的先賢曾經提出哲學的三大終極目的:我從哪來?我是誰?我要去哪?這三個問題是相互聯系著的,我們之所以不知道我們要做什么就是因為就是我們不知道自己是誰,而想要知道自己是誰,就不得不說教育的意義。教育不僅僅是傳授知識和技能技巧,更重要的'是能提高個人修為,增強我們對生命的感受力,從而更好的認知自己,并不斷提高自己。我認為這是教育賦予我們的重要價值和意義,也是指引我們希望的明燈。
如果不了解自己,又怎么會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往那個方向走,如果個人都不知道想做什么,國家與民族更不知道該做什么,那怎么會有在戰火中依然強大的以色列,怎么會有從二戰廢墟中迅速崛起的德國與日本?
而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更是如此。我們中國之所以在世界上被稱為文明古國,就是因為我們經千年顛沛而魂魄不散,歷萬種災厄而總能重生,因為我們重視教育,因為我們尊師重道,早在千年以前,早在我們文化源起的時候,就已經將最偉大的教育家孔子,立為我們這個國家的精神圖騰,而對于教育的執念,即使在我們最困難的年代,最黑暗的歲月,總有人不拋棄,不放棄,也總有人把教育重新撿起,擦拭,奉還于我們的神壇。
曾經我們說“讀書無用”,才學與財富不成正比,造就了我們這個社會浮躁的狀態,然而什么都可以浮躁,唯獨教育不可以,它是社會良心的底線,是人類靈魂的凈土,是立國之本,是強國之基。教育是為了什么,教育是為了幫助個人認知自己,幫助這個民族認知自己,我們才可以掌握個人的命運,創造這個國家的未來。
著名的教育大師懷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一書中指出:接受教育的都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為了激發和引導他們的自我發展之路。而我認為在今天教育的意義就是讓人成為真正的人,因為人是不能脫離社會而存在,成為真正的人以后為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這才是我們應該做的。而最重要的是,讓每個生命都能感受到自己的成長,這就是教育的核心意義。不論是身為教育者還是被教育者,我們都要記住教育的終極目的:為天地立心,為生靈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我的國旗下講話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教育的意義》演講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老師:
大家好!
坦白地說,在我聽到這次演講的主題的時候,我實在找不到更為確切的詞語來概括我今天的演講,我忽然想到有這樣的一首歌,任靜付笛生唱的,題目叫〈〈你是幸福的,我是快樂的〉〉,于是,我想,我身為教師追求什么呢?追求這樣的一個境界吧,那就是:我親愛的學生,你是快樂的,我就幸福了!
在前一次訓練的作文里,我讓學生用創新思維寫一篇作文,有一位學生寫了一篇題為〈〈十八歲的天空也有烏云密布〉〉,我看了,感觸很深,這位學生在他的文章里淋漓盡致地抒寫“青春,也不美麗”這一觀點。青春,本來是人人贊頌的,但是,這個學生反其意而寫之,認為,青春有太多的無奈。有太多不盡如人意的缺撼!觀點獨到,新穎又不失文采,我把它作為一篇范文在全班同學面前念,學生們報以熱烈的掌聲,認為這篇文章寫出了他們的心聲!
前幾天,我在自己任教的兩個班,作了這樣的一個問卷調查,我讓學生寫寫自己每天快樂與否、快樂的原因和不快樂的原因。問卷收上來以后,我內心受到了很大的震動!大約有百分之八十的學生說他們不快樂,不快樂的原因很多,但讓我感到驚異的是:學生在寫不快樂的原因里面,大都把成績不理想帶來的不快樂放到最后講。,而他們不快樂的原因,更多的是來自他們對人際關系的困惑。對復雜社會的驚懼,對家庭父母的不滿,對自己的不自信,還有很多的學生認為不快樂的原因是來自老師!
不可否認,我們的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習逐漸變得被動和沮喪。每個年齡階段的學生都有其特殊性,我們承認其存在著獨特性和差異性,但是,無論是多么大的孩子,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他們需要尊重、理解、信任、欣賞、喚醒和激勵。試問,我們老師在學生成長的歷程中,都能給予他們這些嗎?全部給予了嗎?每位老師都能給予嗎?持之以恒了嗎?不離不棄了嗎?沒有,很多老師包括我在內沒有做到。過去不太想這個問題,也不曾做到,現在也做得不太好,未來,我,不知道。每位老師的個性、學識、特長都有不同,處理問題的方式和習慣也不同,所以學生只能從少數幾位老師,或是少數幾堂課中去得到這些他們想要的東西。到了高年級,學生已被“教育”所“同化”,由此,被動沮喪的情緒充斥著學生的學習生活。學習,將不再是快樂的了。
在現實中,我們經常會發現這樣一些現象:有的老師的課,學生非常喜歡,但是考不出高分;有的老師上課,學生很難受,可是考的分就是高,不服不行!
如何讓學生學得開心的同時,又考得分高?如何做到開心教學的同時又教得有效?這是每個教師,必須作出的現實選擇。也是我們面臨的挑戰!
當然了,學校教育只不過是青少年受影響的一個方面。隨著社會的進步和開放,青少年從廣泛的社會中汲取了大量知識和行為習慣。當中有先進于現行教育理念的部分,也有一些頹廢的惡習。因此,教師們作為一個相對落后思想體系的維護者必定會遭遇到來自學生的阻力。而學生所受到的壞的影響又在教師的教育中產生極大的困難。所以,我們不免陷入到一定的思想矛盾之中。
應該說,教師的職位并不平凡了,時代把我們推到風口浪尖。要當一個混口飯吃的庸師也許都不太容易了,當一個永遠有責任心和愛心的老師就更難了。我認為,要把快樂還給學生,我們老師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斷提高自己的素養。
第一,就是文化底蘊。簡單的說就是學識的修養與人格的修養。
第二,就是對教育的一個理想與信念的問題。因為教育是一個基于心靈的行為,而不是一個簡單的操作性行為,不是去模仿什么一招一式,它是要發自內心的。因為只有是你自己很確信的東西,是你自己內心世界流露出來的東西,你才能夠打動人,才有感召力、感染力。
第三,就是教學的智慧,教學的技藝。而后兩者都只能在深厚的文化底蘊的基礎上生長出來。沒有任何一門課程可以直截了當的教給教師這個教學的智慧。
我也呼喚,我們的社會需要重視快樂的價值!給老師一個寬松的環境,讓老師們在愉快的氛圍中快樂地工作,身心快樂起來!(演講稿 )把快樂的因子傳遞給可愛的學生。不再為有限的繼續教育的機會而傷神,不再為局促的生活而奔波,讓老師們不再為繁瑣的無聊的形式的教條的政策而忙碌!
在我步入教壇的這幾年里,我曾無數次地在心里扣問自己:我是一個能讓學生感到快樂的教師嗎?我一次次地問,我一次次地想,一次次地否定自己,又一次次地讓自己成長!面對一張張稚嫩的憂郁的可愛的茫然的學生的臉,我只能說,親愛的學生,你是快樂的,我就幸福了!
汪國真有首詩叫熱愛生命,我把它改了改,作為今天的結束語
我不去想是否能夠成功
既然選擇了遠方
便只顧風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贏得事業的輝煌
既然鐘情于教育
就勇敢地吐露真誠
我不去想身后會不會襲來寒風冷雨
既然目標是地平線
留給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來是平坦還是泥濘
只要熱愛教育事業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謝謝!
《教育的意義》演講稿 篇4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老師:
大家好!
很感謝師大附小給我這個機會,很感謝大家如約而來。能夠與大家一起分享孩子成長的話題,是我的榮幸。今天我們的話題會鎖定于如何發現孩子的優勢功能,善用優勢,補強弱勢,提高學習能力。
似乎有的孩子天生就是學習的料兒,學得快,記得準,有意志力,情緒平穩,學習主動,家長從來不用著急他的學習。而有的孩子卻怎么也記不住,坐不穩,學不會,遇到困難還退縮。我至今忘不了初中的一個男同學,不是因為他長得帥,是因為我們上課奮斗的時候,他拿本數學書在那里看,上課從來不記筆記,也很少寫作業,數學卻總能考全班第一。每次背課文,也不見他念不見他寫,他就坐在那兒聽同桌背,結果他竟然比人家先背出來。這是標準的學習模范生,我一直想研究一下,他長了一個什么樣的腦袋?他的媽媽是個怎樣的人,難道他從小不寫作業,媽媽也不管?
家長朋友們有沒有想過,是什么造成了孩子學習能力的不同?在這個不同中,有多少是受先天遺傳的氣質所影響的,又有多少來源于后天教育環境的影響?可能也有家長朋友覺得,教育孩子是學校的事情,是老師的事情。而事實上,在孩子小的時候,尤其在小學階段,家長的作用更重要,家長能做的要比學校更多一些。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孩子的先天氣質、認知模式來源于父母的遺傳,與父母的人格特質高度相關;后天行為習慣、性格特點的不同,則源于家庭的心理環境。孩子出生以后,家庭環境,是孩子成長的心靈子宮。父母的關系怎么樣,家庭的氛圍如何,媽媽是焦慮的還是平和的,爸爸是顧家的還是缺失的……這個孩子在家庭是怎樣被對待的,如此種種,都直接決定著孩子心理成長的走勢。
我最近正在研究媽媽的人格特質與孩子專注力水平的相關性,我發現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通常有一個焦慮特質的媽媽,有一個不穩定的家庭心理環境,通常情況下,在家庭教育中父親的缺失,直接導致,孩子的心理年齡比生理年齡要低,孩子顯得更幼稚一些。
我曾向北師大的錢志亮教授請教這個話題,他說到一個類似的研究結論,那就是:孩子入學時的成熟度,與媽媽的職業相關。全職在家的媽媽,孩子的成熟度反而更低一些,孩子到了七歲,卻沒有達到上小學所需要的成熟水平。這是一個讓人痛心的結論,為什么,媽媽全職教孩子,卻把孩子教壞了。
我們需要探討一下,家庭教育對孩子學習能力的影響。
請各位家長寫下這樣一個公式:學習能力=大腦特點+家庭教育+學校教育。
一個人的學習能力,是由大腦特點、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共同決定的。先天的遺傳氣質各不相同,家庭的生存環境各不相同,孩子的認知模式、行為習慣、性格特點也各不相同。在這個公式中,孩子的大腦特點,由遺傳密碼決定;而學校教育是老師們的事情。我們家長所能做的,就是了解孩子的大腦特點,提升家庭教育的能力。
您了解自己孩子的優勢和弱勢嗎?您給自己的教育能力打幾分?
曾經有一位媽媽來找我咨詢孩子寫作業慢的事情,我們給她起個名字叫露西(Lucy)這個小女孩上小學三年級,媽媽說:“她寫作業特別慢,我都拿她沒辦法了,我以前總是打她,我知道我自己脾氣暴,控制不了自己,……”我問她,為什么要打孩子時。她說:“我知道,都是我把她害了,以前嫌她寫作業慢,總是吼她,總是罵她,打她,現在看來,她那個時候寫作業比現在快多了”。露西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字定得好看,總是被老師表揚,因為她聽老師說:“字要一筆一劃慢慢寫,才會寫得工整漂亮。”她為了把字寫好,就寫得很慢。媽媽催她,她寫快了,字寫不好,就得不到老師表揚了……這個媽媽說:“是我害了她,現在她一提學習就煩,我都沒辦法了。”這個孩子一見到學習就煩,一提寫作業的事情,就會與一個壞的情緒產生聯結,更別提提升學習能力了,連學習的基本狀態都沒有了。現在媽媽覺得,如果她能夠象一年級時一樣的速度寫字,就謝天謝地了。
你瞧,不懂心理的教育,是一件恐怖的事情。
不會教,會把孩子教壞;不會教,會把孩子教死。
我們經常聽到家長教育孩子:“你上課一定不要走神!不要粗心大意!”孩子接受了什么樣的信息呢?這個信息對她是否有效?現在請在坐的各位來做一個實驗,請認真聽我的指令:“在坐的爸爸媽媽,請你們千萬不要想大象,不要想大象有四條粗粗的腿,不想要它的長牙,不要想,千萬不要想大象。”請現在腦海中在想大象的家長舉舉手。
我問過那些真的沒有想大象的家長:“你是怎么做到的?”他說:“你說不要想大象,我就想了一個別的動物,克制自己不想。”可是,我不斷地強調,不要想大象的時候,很多人克制不住自己。所以,當父母說孩子:“你不要走神不要粗心”的時候,孩子收到的信息是“走神,走神,粗心,粗心。”
好的,我們再繼續往下,有的'家長說,那我就說:“你上課要專心,寫字要認真,學習要努力。”請問各位家長,什么叫“上課專心?寫字認真?”孩子說:“我怎么不努力了,我已經很努力了呀。”
老師們總是強調,因材施教,在學校里有分層次教學,講課不只要備教材,還要備學生,備教法,備的意思是準備,要研究什么樣的內容,以什么樣的方法講,才能讓孩子們聽懂學會。家長們通常情況下并不研究這些,我們總是把我們想要告訴孩子的,不斷地告訴他,教導他,不管他是不是聽懂,是不是會做,是不是適合他的特點。我們說了很多話,卻都是廢話,僅僅是廢話還算罷了,有很多話,還是自以為是的錯話。各位家長,認不認同我這個理念。我并不是說你一定錯了,但是,你一定要有一個理念,那就是,你可能是不對的。
孩子是你生的,但與你很不相同,他只是借著你的子宮生在你的家庭中,如果忽略變異的話,他遺傳了爸爸媽媽的優點,同時也遺傳了父母雙方的缺點。你的教育方法對錯與否,適合與否,也要看效果,也要看“療效”。如果一個方法,很適合自己的孩子,證明你找對了路子;如果一個方法用了很多遍,一句話說了很多回,沒有效果,那就到了山窮水盡的時候,到了窮則思變的地步了。
所以,我們要調整教育理念:做父母,要先了解、研究孩子的優勢和弱勢,幫孩子學習,不要越幫越忙,了解孩子的特點,才能真的有所幫助。
孩子的學習需要你幫忙嗎?需要怎樣的幫助?是方法策略,還是鼓勵和情感?在孩子學不會的時候,停止責怪孩子,退一步想一想,你教的方法,是否適合孩子的特點?可能,不是孩子笨學不會,是你不會教,教錯了路子,正好在與孩子的弱勢功能過不去。
現在我們來探討善用優勢功能,提高學習能力的話題。
我根據人們對外界的感知方式和收集信息方式,把孩子的學習類型分為四種:聽覺型,視覺型,嗅覺型,模仿型。爸爸媽媽們可以先回想一下,你平日里有沒有關注到自己的孩子,更擅長用哪種方式學習?
我再舉一個例子,有一位媽媽帶著兒子來找我,,為了好稱呼又不跟任何一個同學重名兒,我用一個化名兒,就叫他TOM。剛上一年級,已經屢次被學校叫家長,老師說他上課不專心,不看老師,不看黑板,手里一直玩兒東西,不是扣扣這兒,就是扣扣那兒。老師罰他站著,好一會兒,坐下后,又開始了。屢教屢不改,只好求助于家長。孩子產生了對學校的抵觸情緒,一提上學就肚子痛。
我見到TOM時,的確如此,他不看我,手里一直拿個東西玩兒。媽媽不斷強調:“你不要玩兒那個,老師跟你說話呢,不禮貌”。但是,在交流過程中,我發現,這個小家伙,竟然能夠準確復述我說過的話。同時,他的英語聽力很說,說英語很標準。我還了解到,他是個記性很好的人呢,媽媽說:“家里的東西,放在哪兒了,別人都忘了,問他,準知道。”很多事情,過了很久,他都記得。
你們看,這就是典型的聽覺型的孩子,聽覺優勢的孩子,對聲音敏感,對音樂的節奏有感覺。通常情況下說的好,記得快,背過了不容易忘。學英語,聽力好,發音標準,對抽象文字的理解力強,隨著年齡的成長,他的邏輯推理能力可能也會得到很好的發展,閱讀理解算術運算的題都難不倒他。
我們經常說一個人:你悶著頭,在想什么呢?我們在想事情的時候,不抬頭看人的,聽覺型的孩子,比較習慣在內在運作事情,他可能懶得寫,但是他用腦子想。聽覺優勢的孩子,睡覺前后播放英語,他就記住了,不用費時間背課文。“要讀出聲兒,朗讀出來,就記住”。“要說給自己聽,讓自己聽到說的是什么,背的是什么”,這樣的方法,適合聽學優勢的孩子。
聽覺優勢的孩子,更應該創造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如果孩子學習、爸爸媽媽看電視,他可能因為聽覺敏感而走神兒。舒緩的音樂,可以讓聽覺優勢的孩子更專注。因為聽覺太過敏感,所以,爸爸媽媽的嘮叨就很有殺傷力,因為他不只聽得準,而且記得住,你傳給他的燥音,他都收集起來了。如果家里有聽覺優勢的孩子,你一定要花時間與他促膝而談,互動性的溝通,會讓孩子身心愉悅,智力發展的同時,也獲得了情商的發展。你也要學會聽他的講述,因為他有自己的邏輯和思考,有自己的看法和理解。
反之,聽覺弱勢的孩子,記憶能力,邏輯運算和語言表達能力都不太好。學習的時候,比較有挫折感。因為今天記住了,明天又忘了,孩子就會以為自己很笨。父母就要及時的鼓勵,幫助他不斷的重復復習,好好研究一下艾賓浩斯的記憶曲線,激勵孩子及時復習會帶來什么好處。
在這里我需要澄清一個問題,聽覺優勢并不是說聽覺越敏感越好,太過敏感的孩子,攝入大腦的聲音太噪雜,反而影響了思考和記憶,甚至會脾氣暴燥。很多自閉癥兒童聽覺敏感,有的孩子忽然跟媽媽說,有人唱歌,媽媽以為他幻聽了,其實,真的是隔壁屋子里有人放音樂,有的甚至能夠聽到電流在電線中流動的聲音。這個時候,聽覺反倒成了他的弱勢。
所以,跟聽優的孩子說話,更要輕聲慢語,禁止嘮叨,利用音樂、錄音幫助學習,一邊吃飯一邊聽新聞,他都很有效率。聽弱的孩子,要懂得重復的效力,課前預習,課后復習這個方法,是最適合聽覺弱勢的孩子。
我們再回來說說TOM,TOM是聽覺優勢的孩子,有好的記憶能力,這不只讓他記得英語的準確發音,還讓他記住了老師和媽媽說他的話,記住了壞的情緒體驗,他經常說的話是“你說過……你還說過……”,他記得老師的不好,所以跟老師抵觸,不再上學。
我跟他說:“我知道你即便沒有看我,也是在聽,你即便手里玩兒東西,也沒有影響你聽。”但是,你不看我,好影響我的情緒呀,我覺得,你不看我很沒意思,我自己講得很無聊。這個時候,他就看了我一眼。我繼續說:“我是心理咨詢師,我知道你在聽,老師是教語文的專家,教數學的專家,你得原諒他,不懂你的心理,他不知道你在聽,因為你不看他,他就以為你在走神兒。你要告訴老師你在聽,告訴的方法就是,你時不時看他一眼。”TOM學會了這一招,還學會了,把手背在后面玩兒,這樣聽課,偶爾看一下老師,他發現自己的學校生活變得舒服多了。
并不是聽覺優勢的孩子都不看人,不用視覺接受信息。TOM不看人,是因為視覺是他的弱勢功能。我們接受外界的信息,僅僅動用聽覺是遠遠不夠的,15%信息來自聽覺,而80%卻來自于視覺。尤其是上學以后,孩子學會聽課,更重要的能力是學會看和觀察。只聽不看的孩子,成績肯定是不好的。家長如果發現自己的孩子說話不看人,每次說話前要叫他的名字,說“看我,我跟你說……”。如果他還是不看你,你就要拉著他的手,碰觸他的身體,讓他看你的眼睛,再開始說話。
這涉及到我要說到的第二種學習的功能:視覺功能。
我讓TOM停下手里的動作,拉著他的手,請他看著我的眼睛,他只看了一下,就別過頭去了。我問他:“怎么了?”他說:“我看著你,就腦子里一片空白”。他停下手中的小動作時,就不能思考了。
視覺功能是TOM的弱勢,這讓他寫字時丟三拉四,讀書時看錯行,寫題時抄錯行,當然,因為視覺是他的弱視,他根本看不出自己的字哪里寫的不好,所以他的書寫總是糟糕的,本子上涂得亂糟糟的。有些視覺弱勢的孩子,走路時歪腳,碰翻東西。桌子也整理不好。他聽課聽會了,但是一考試就錯了,再看看,題會寫,就是少寫了什么。
而視覺弱勢的孩子,你不能只告訴他把字寫工整,還要告訴他,你看,這個橫,要寫平,這個豎,寫得太長了,要寫短。你看,這個部首,再靠近一些會更好看。你要經常與孩子討論,經常說:“你看!”
視覺弱勢的孩子好馬虎,家長千萬不要說“你就是馬虎,你就不能認真點?”如果您又一次這樣說的時候,請記住我之前說的“你不要想大象,不要想大象”。家長要學會分析,孩子為什么丟三拉四,怎么才能避免馬虎,要幫助他用適合自己的策略。你要教給他考試的策略,對他來講,唯一的策略是“回看和校驗”。如果孩子的學習特點是視覺弱,聽覺強,就可以以強補弱,告訴他,要讀出來,讓耳朵來幫助校驗,孩子讀出來,就會發現,竟然寫錯了。每個孩子都應該有自己的絕招兒。“回看和校驗”是視覺弱勢的孩子的絕招。
視覺優勢的孩子,注意細節,喜歡走迷宮,玩智力拼圖,寫字工整,你想想看,他一眼就能看到寫的歪了還是擰了,當然就及時修正了。所以,視覺優勢的孩子,寫字不會顛倒,單詞不會拼錯,作業從來都是工工整整的。視覺優勢的孩子,更適合用思維導圖輔助記憶。他寫出來,看在眼里,就能記在心上。家長不要一味地要求孩子背誦要出聲兒,出聲兒才能背過,這個策略更適合聽覺優勢的孩子。視覺優勢的孩子,更愿意默寫,背的時候反倒容易想不起來,如果他默寫時,他反倒說,我記得這兒還有一個什么字,默寫時能夠寫過,
現在請家長兩兩結對兒,說半分鐘話,互相交流一下孩子,或天氣,服裝或股票。請你留意觀察一下,坐在你旁邊的人,是側著頭聽,還是看著你聽?每一位家長也留意一下,自己接受外界信息時,更擅長用聽覺,還是更擅長用視覺。然后再回來理解一下,我說的特點。很多成人說自己:“記不住人的長相兒”。很多人也說自己:“總是記不住電話號碼”。如果你記得住電話號碼,證明你是聽覺優勢的人。如果你記得住人的長相,證明你是視覺優勢的人。如果你的優勢與孩子的正好相反,你按照自己理解世界的方式,接受整合信息的方式教孩子,那就教擰了。
現在來說說嗅覺優勢的孩子。
嗅覺在孕28周的時候,就已經形成,嗅覺優勢的孩子通性達理,能夠理解人,照顧人,心疼人,孝順體貼,自尊心強,一般情況下,不用家長責備,自己就知道上進。當然,過份敏感,也可能過份依戀粘人,嗅覺得觸覺都跟情感有關,如果太過,孩子就表現的比較容易焦慮,脾氣不好,小時候鬧起床氣。睡覺不安寧,遇到事情容易六神不定。嗅覺敏感的孩子很容易被情緒影響,因為他很敏感,可能也膽兒小,心里有事,不愿意說出來。如果孩子過份乖巧,聽話,家長反倒更應該關注孩子多一些。
嗅覺優勢的孩子挑食,也挑人,在學校里,可能與同學不合群,人緣不好,如果有朋友,可能也只有一兩個固定的好朋友。他看好的同學老師,怎么著都可以,如果是她看著不順眼,不合心兒的,就很難相處。
嗅覺優勢的孩子,要利用嗅覺啟動他學習的欲望,創造適合他心境的外部環境,有的研究者用精油和花的芳香,讓這樣的孩子變得安靜。家長如果輔導孩子的學習,要先聽他怎么理解,先了解他是怎么想的,這樣的孩子最怕聽的話是“怎么連這個都不會”,您這一句話,有可能讓他放棄整個兒的科目。因為他是靠嗅覺和感覺來與人相處的。所以,這樣的孩子,有時候也會偏科,因為某個老師而喜歡某些科目,討厭某些科目。經常聽這樣的孩子說:“我最討厭某某老師,所以不上他的數學課,不上他的物理課。”也有很多小時候學習順利的孩子,到青春期因為家庭中父母不合,自己與朋友不合等情緒困擾而放棄了學習。
與嗅覺敏感的孩子相處,有一個故事也許可以帶給大家一些啟發。據說一個王子得了怪病,國王張貼遍尋名醫。因為這個王了不睡床,睡在地上,不吃飯,只吃生米。國醫館的醫生都沒有辦法,什么認知療法、行為療法、精神分析都用了,結果依然如故。后來,有一位民間高手,跟王子一樣,睡在地上,吃生米,過著與王子一樣的生活,王子發現,這個人與自己一樣,不再孤單,視其為知己,慢慢地,他發現,這個知己友伴,有時候竟然會蓋被子,竟然喝喝湯,慢慢地,您可以想象得到,故事的結尾總是這樣的,王子過上了正常人的生活,統領整個國家。您瞧,高手總是在民間,我在這里講,并不是專家,在坐的各位才是真正了解自己孩子的專家。嗅覺優勢的孩子,是需要您設身處地去理解的孩子,跟他變得一樣,您才可以引導他,教導他。一件事情,如果你想讓他心服口服,就要耐下心來,把來龍去脈講清楚,把因果關系講明白,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不能用強制手段,只有他真正的理解了,認同了,才會不打折扣地認真去做。
我們再來看看動作優勢的孩子,動作優勢的孩子善于模仿,模仿優勢的孩子通常心靈手巧,操作技能很好,運動協調,他喜歡剪紙手工、喜歡修理擺弄東西,學什么象什么。幼兒園的孩子與小學的學生相比,前者需要更多的行為教學和實物教學,小學生需要用圖片,PPT,音樂,而中學生大學生,則是黑白書稿邏輯性強的講述。
我來講另外一個例子,這個孩子給她起個名字叫安娜吧,她是43中的學生,最后上了清華外語專業,二外是德語,現在在美國,我對她的成長過程比較了解。她不是天生學習好的孩子,但是她就是一個模仿優勢的孩子,點滴積累,最后達到領悟。安娜小學三年級轉到43中外國語上學時,英語最弱,只會讀,不會拼寫,這個時候家長沒有責怪,也沒有說你得背,你得念,你得寫。這個孩子的家長覺得:“我也不知道怎么就會寫了,不會教孩子,就幫她找了一個輔導老師,這個老師教給了孩子拼寫”。再后來,上了初中,她的英語總是閱讀理解拉分兒,一個假期,她專門做閱讀理解的卷子,終于,閱讀理解也搞通了。您看,模仿型的孩子,您可以在旁邊做給她看,甚至一邊做一邊念口訣,他就能夠學會。他先是參考別是怎么樣怎么做的,自己照著做,積累到一定的量,就領悟了,掌握了。
模仿型的孩子,記東西時,可能需要加上肢體動作,或者一邊走一邊背。家長如果看到孩子總是在屋子里走來走去,命令他坐下來,反倒抑制了他的思維。我再來說一個例子,有一個小女孩,三年級,背課文時在床上蹦來蹦去,爸爸說,你坐下來,安安靜靜坐在桌子前學習,學習這么折騰,怎么學的下去?結果孩子坐下來時,反倒背不過了。動,讓他產生思考的聯結,獲得記憶的存儲。
模仿型的孩子,遇到學習困難,講和聽不太有效,他就是要做,做了以后才能理解,進入深層記憶,這樣的孩子適合慢教育,父母要在做中等待,有所為,但是不要著急,他內在的強大來源于不斷地觀察、體驗、做,然后深化記憶。如果您的孩子是模仿優勢,您就可以跟她說:“你看,這道題,如果是,我會這樣做。”這樣的孩子,你可以教他方法,可以做給她看。模仿優勢的孩子,只要有足夠的練習,就會熟能生巧,“越來越有后勁兒”。
您看,我們探索世界,最初在媽媽懷里時,動用嗅覺,靠味道就能夠識別媽媽,這是一種心理感受和氛圍。睜開眼睛看世界時,視覺幫我們收集外界80%的信息;然后是模仿,很多技巧性知識,操作性技術,社會性學習,都是啟動的這一模式;還有聽覺,幫助我們感受聲音,理解抽象文字和概念。學習是一個對信息進行收集和整合再加工的復雜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難免有哪個環節會成為弱勢。下面我要談談對情意堅持型、注意力分散、初學概念容易混淆的孩子,如何進行輔導。
第一種是情意堅持型的孩子,這樣的孩子情感豐富,有創造性和直覺力,有藝術才能。但是,比較容易堅持在自己的情緒里,父母強制性的教育往往會與孩子形成對立的局面。如果您想用諷刺性激勵的方式對待這樣的小孩,您的教育往往會陷入僵局。父母對情意堅持型的感受是:“我真想不明白,她怎么那樣呢?她怎么就鉆到牛角尖里不出來呢?”記住,當您這樣想的時候,孩子的心里也正是在這樣想著,她也真的是想不明白,所以才堅持在情緒里。
情意堅持型的孩子,小的時候通常過得很開心,可是長大了就有很多煩惱。情意堅持型的孩子,可能會逆反,打架或性情偏執,自己生悶氣。有的情意堅持型的孩子能夠顯示出叛逆或違抗,這提醒父本也要學會調整自己對待孩子時的憤怒與挫折情緒,先理順自己的情緒,放平自己的心態再與孩子溝通。也有的情意堅持型的孩子,遇到挫折時陷在憂郁情緒中,產生消極的行為,這樣的行為在不太容易被家長覺察到,所以更提醒家長,要注意孩子的飲食習慣,是不是某一段時間一直無精打采,不相吃東西,情緒低落。家長要有耐心,觀察,詢問。因為孩子可能在自己的情緒里,但是卻不想與你講,或者沒辦法跟你講,更或者,跟你講也沒用。如果要幫到這樣的孩子,就需要家長也要“放松心情”,尋找解決溝通之道。實在不行,就午求助于心理輔導。情意堅持型的孩子,一生都要修行的課題就是“心情放松”,如果能夠學習情緒調節的方法,能夠學會調整自己的情緒,放下情緒,他的智慧就能夠回來。
優勢本身就是弱勢,弱勢也可以成為優勢。如果沒有情緒腦,我們就沒有聯想力,沒有好奇心,甚至收不到感動,有一顆冷酷的心,象一個邏輯做事的機器人。惟有平衡適度才會美好。情意堅持型的孩子,可能會成為哲學家、文學家,甚至教育學家。家長要能夠利用孩子好面子的特質,讓他把目標講出來,讓大家都知道,這更容易幫助克服情緒的困擾,把事情完成。情緒上來了就不會讀書,沒辦法安下心來時,家長就不要逼著孩子再繼續學習,先起來轉一圈,聽一段音樂放松一下情緒,沖個澡,再坐下來學習,要學習讓情緒轉換的策略。網絡上有一段視頻,一個小孩子學習加法,怎么學也記不住,一邊哭一邊學,還是背錯了。這個時候,再教已經沒有用了,因為他完全被情緒困擾住了。如果你直接提問孩子,他一時答不上來,你要用選擇題的形式,緩解一下他的緊張,不要讓他太沒面子,覺得有挫折感,要等待孩子“再想想后,告訴我。”如果他背單詞,背不出來,要允許他“再想想后,再寫出來。”永遠要記得,“放松心情,讓智慧回來”。這不僅僅是情意堅持型的孩子一生的修行,也是有這樣孩子的父母一生的修行。如果您能夠搞定自己的情緒,孩子也會跟著學會如何調整自己。如果搞不定,我真的覺得,家長需要去做心理輔導,不是因為我們有病才去心理咨詢,是因為我們需要學習與情緒相處的技能,家長與孩子共同的課題就是學會與自己和諧相處,平衡自己的情緒,學習情緒轉換的策略。
第二種要談的是注意力分散的孩子。
老師們都知道烏申斯基,他是俄羅斯的教育家,他曾經精辟地指出:“‘注意’是我們心靈的惟一門戶,意識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經過它才能進來。我對這句話深有感慨。注意力分散的孩子,可能很聰明,但是,學習成績很難上去。不僅僅是多動的孩子才注意力不集中,也有的孩子坐在那兒很安靜,但是卻走神兒、健忘,無法專心。還有另外一種注意力分散的孩子,自控能力差,沖動任性。他們可能兼有視覺和聽覺的弱勢,或者感統失調。
注意力分散的孩子,學校生涯就總是充滿挫折感,每天上課學習是很受罪的事情。因為學習需要有意注意,需要付出努力。所以,注意力分散的孩子通常情況下意志力弱,不能夠堅持。
注意力分為聽覺專注和視覺專注;訓練有很多資料和方法,在這里我不想多說。對于注意力分散的孩子,家長最容易犯的錯誤是用類似“不要想大象”這樣的句子限制孩子,比如:“你不要走神兒”“不要磨蹭”“說了你多少遍,怎么就是不聽”“怎么總記不住”。的確,注意力分散的孩子,對家長也是一個很大的挑戰,這要求家長更有秩序性和規律性,家長如果自己想起一出兒是一出兒,做事情虎頭蛇尾,就沒有辦法幫助到孩子。因為訓練他的專注力得以提升,不是一日之功,如果訓練以后,還沒有太大進展,家長就會有挫折感,甚至憤怒和失去耐心,因此陷入一個惡性循環中。
家長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堅持度,以穩定的情緒,持之以恒的信心,幫助孩子、激勵孩子做事情做到底。給孩子持久的訓練,規律的作息,更少的外界刺激,放音樂平緩情緒,學習游泳,在飲食上也要多粗少精,禁喝飲料。如果有必要,可以去醫院做一個食物耐受性的檢驗,看看哪些食物對這個孩子來講是容易過敏,無法耐受的,以便調整飲食習慣時進行參考。如果小時候,發現孩子走路不穩,惦著腳尖走路,容易摔倒,就要讓孩子練習走馬路丫子,走直線,學爬行,學騎車,能夠去做感統訓練也很好,這都有利于整合視覺和聽覺,
注意力分散的孩子,學習時制定小的階段目標,更有效。達成目標,再繼續,可以積累信心。比如另外一個上初三的男孩子,叫他BOB吧,已經完全放棄英語了,因為他背不過單詞,背過了,寫的時候總是丟一個字母,錯兩個字母的,家長朋友們現在可以知道,他是視覺弱視的孩子,除了進行視覺功能的練習外,為了讓他的專注力能夠集中,輔導他學英語的老師發現,以他的專注能力,十五分鐘是可以的,十五分鐘,他可以背過七個單詞。正是由于這樣的信念,他從原來的“我背不過單詞”,轉成“我可以背過七個。”可能七個,再加七個,慢慢就達成總目標,這是分階段達到目標在這個孩子身上的成功應用。家長的不斷堅持,可能要到青春期,有的孩子到青春期后,開始充滿生命的斗志,因為學會克制自己,所以開始走向卓越。
現在我們來說說第三種:那就是初學概念容易混淆的孩子。
初學概念容易混淆的孩子,并不是說上剛上小學時容易混淆或剛上初中時容易混淆。任何一個概念,只要是新學習,都可能比別人理解的慢。比如數學中,+3就是一個坎,很多孩子,加三的時候很快過去了,但是,有的卻卡在這里,3+2=5,2+3卻不知道。好不容易過去了,遇到+7又是一個坎。遇到兩位+一位,遇到正負數。……每次有新的概念時,他都需要一個時間來消化和理解。
他們其實不是“學不會”,而是需要更多的時間,點滴積累,獲得領悟。如果家長抱怨,催促,責備,就會陷入消極的惡性循環之中,影響孩子的發展,導致孩子更加遲緩、磨蹭,甚至一提學習就緊張、焦慮,因此產生自我評價低等心理健康問題。
如果有很好的堅持度,就可以獲得最終的成功。他只是慢,并不是學不會,這樣的孩子,輸在起跑點上,但不是輸在永遠。初學概念容易混淆的孩子,如果自己沒有很好的堅持度,就需要有一個懂得激勵、懂得相信的家長。因為你著急也沒用,你著急,他還是沒有理解和消化。你只有不斷的激勵,相信孩子,在等待中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才能等到他的最終勝出。
還記得那個背課文就在床上蹦來蹦去的安娜嗎?她就是初學概念容易混淆的孩子,幸好她的模仿能力很強。她蹦來蹦去是三年級時候的事情了,今年她已經上初二了。從小學到初二,Anna數學一直不好,老師講了,似懂非懂,有時候考不及格,今年暑假用了一個假期專門學習和梳理數學,一下子恍然大悟了,她說:“媽媽,原來我是數學思維萌芽晚的孩子,我不是學不會,我只是晚而已。”你看,理念的轉換是多么重要呀,她完成了一個由放棄數學到喜歡數學的轉化,以前做作業,都是最后才做數學作業,現在是先做數學。這樣的孩子,是需要用不斷做題,做到一定量后就能夠領悟和理解的。開學后,上初三了,第一次數學小測驗,她得了滿分。
教育,不懂心理是恐怖的,教孩子,不知道自己孩子的優勢和劣勢,不但幫不上忙,反而越幫越忙,如果你在督導孩子學習的時候,一直在跟他的弱勢功能對著干,你只能把孩子越教越壞,讓他越來越討厭學習。
在開始時,我們說到“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這句話后面還有一句,就是“12歲定終身”。小學階段是一個很重要的時期,孩子的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學習策略在這一時期慢慢成形。今天,我再一次鄭重其事的重提:“因材施教”這個詞,當我們教不會孩子時,去覺察,自己的教育方式有什么不對路,去觀察和捉摸孩子的優勢和劣勢。孩子不是你,孩子各不相同,每個孩子都有著各不相同的優勢和弱勢,做家長的,要想輔導孩子,提升孩子的學習能力,就必須先了解孩子的優勢功能,利用他的優勢進行輔導,彌補弱勢的不足。
各位家長,從今天開始,我們要思考,怎樣教,才能讓孩子獲得成功和驕傲。
再一次感謝大家的聆聽。
也祝愿各位家長朋友,能夠與孩子把握好小學階段,真正幫助到孩子。祝愿我們的孩子,善用優勢,擁有卓越的人生。
《教育的意義》演講稿 篇5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老師:
大家好!
文課堂教學是語文教學的最直接體現,以“真實為本,樸實為妙,扎實為絕”,去除雜念,真心處之,這便是我的語文教學觀。語文教學說到底就是一種藝術,藝術的高境界就是樸實,是無法之法,無藝之藝,真心處之,渾然天成。語文課的“形”,容易操作,劇場化的轟動效果也容易模仿。而語文課的“內核”,就要靠深厚的人文內含去感染學生。那實際流露的是一種人生態度,是你的一顆“心”在支撐。心是浮躁的、急功近利的,課是很容易流露出跡象來的。
記得這次開課前的兩次試教都以失敗告終,靜下心來仔細回想找原因時,才發現是上課前沒有真心處之、急于求成。課堂環節太多,上課不扎實、求花哨,總是用空泛的概念強行嫁接課文豐厚的內涵;有時又過分擔心,有幾個環節又提前設置;感情沒有真實地流露出來,沒有牽引孩子們的身心沉浮于字里行間,沒能使孩子們昂揚起率真靈動的激情。孩子們也沒有真心待我,而我無動于衷,還要擺一副英雄姿、做一副神仙態。后來經過專家、老師的指點,我對這節課的課型設計作了大幅度的修改,試著去營造人文教育的濃厚氛圍。
開課前,我盡量讓孩子們放松,因為孩子們畢竟第一次面對300多位老師。誰也料不到會出什么差錯。當時就想自己一定要以最自然的狀態面對孩子們。因為這節課課型設計很活躍,孩子們絕不能緊張,不然就前功盡棄。當聽到上課的鈴聲時,我和孩子們的心好像融化在一起,很快進入了課文的意境。整個課堂自始至終保持著一種平等和諧,生動活潑的氛圍。
經過兩次試教及第三次開課的成功,我深深地感到集體的智慧,并獲得了寶貴的啟示,那就是沒有必要到課堂中刻意擺出一副英雄姿、做出一副神仙態。課下挺平易挺隨和,就沒有必要上課時莊嚴肅穆。以真心處之,不存雜念,孩子也自然會真心待你,雙方都沒有緊張的擔憂,如此自自然然,如此平平常常,如此言來語去,這樣師生心理交融,課就如行云流水了。假如不是如此,而是課下一副臉孔,課上又換一副臉孔,太累了。我要說的是,課,體現的是一種人生態度、從教態度、為學態度,是一種心態的外現。生活教人求真,品讀課文應該符合生活本真。
經過這次開課的鍛煉,我更加覺得“真實為本,樸實為妙,扎實為絕”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意義。我想在以后的課堂教學中是不是應該給孩子們更多的自主空間。讓美的形式作用于孩子們的興趣和情感,使課堂充滿“故事”,充滿藝術情趣。讓孩子們自己去探索,去提問,去學習,去碰壁,而我要做的就是幫孩子們收獲的理一理、遺漏的收起來,再給他們一些關愛、呵護和鼓勵。這樣,我相信我們會發現課堂是多么有趣,生活是多么美好,而我們的教學理念將不斷更新,永葆青春!
談談課程改革教學評價中教學反思的寫法
一、什么是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就是教師自覺地把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作為認識對象而進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靜思考和總結。它是一種用來提高自身的業務,改進教學實踐的學習方式。不斷對自己的教育實踐深入反思,積極探索與解決教育實踐中的一系列問題,能夠進一步充實自己,提高教學水平。
二、教學反思的內容
教學反思既可反思教學實踐過程中的成功之處,也可反思不足之處。
1、反思備課
認真備課是上好一堂課的重要前提。備課是否體現課改的理念和課改的精神?備課備到什么程度才算認真備課?教案的詳與略及其在課堂上的實際運用等均可認真反思。
2、反思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是教師鉆研教材、了解學生、積累有關資料、組織教學內容、選擇教學方法、制定教學計劃等的過程。教學設計的反思不是一般的回顧教學設計情況,而是深究先前的教學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對不合理的行為和思維方式進行變革,重新設計教學方案。反思教學設計就是對教學設計的各個環節進行再思考。
3、反思教學目標
在教學目標的設定上往往會出現下列情況,值得反思。
(1)、對教學目標設計不重視,認為可有可無。
(2)、對教學目標這一概念認識不清,將教學目的與教學目標混在一起。
(3)、課堂教學目標的設計不是指向學生而是指向教師,仍然把老師當教學過程的主宰者,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
(4)、教學目標的設計仍然關注的僅僅是“認知目標”,對“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有所忽視;重視的是知識的灌輸,忽略了育人功能。
4、反思學情
教學目標的制定要符合學生的認知程序和認知水平,要切實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學生認識上存在的困難,以便針對學情教學。
5、反思組織教學
如導入新課的方法、課堂紀律的調控等。
6、反思教學設計各個環節
如各環節的時間安排是否合理?是否有整體意識?要仔細斟酌授課的密度、廣度、課度和講課的速度,避免出現隨意性。若授課過難過快,易挫傷學生的學習信心,造成兩極分化;過淺或過慢,又易出現學生學習與紀律松懈的現象。若教學設計各環節設計不合理,極易導致拖課現象,或出現這節課無法講完計劃中的內容,只好下節課再繼續講的情況。
7、反思教法、學法的設計與選擇
8、反思師生關系
如何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充分發揮非智力因素促進教學效果的提高?值得反思。
9、反思課堂提問
課堂提問常出現下列誤區:
(1)、表面熱鬧、一問一答,美名曰:師生互動
(2)、提問只關注結果,忽視對規律的揭示。如只關注答案“是什么”、“對不對”、“是不是”等,很少引導學生探究的過程。
(3)、提問脫離學生的“思維發展區”,啟而不發。
(4)、提問無目的性,隨心所欲。
(5)、提問面向少數學生,多數學生“冷場”
10、反思教學評價
如一堂好課的標準、新授課與復習課的標準、課堂教學中多媒體輔助手段的合理運用等。
三、教學反思的基本途徑
1、記教學日記
2、說課
3、聽課與評課
4、征求學生意見
5、評價學習的效果
6、總結和提煉教學經驗
《教育的意義》演講稿 篇6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老師:
大家好!
今天晚上,我和媽媽一起看了超級演說家《教育的意義》。
這篇演說是一位叫董仲蠡的教師演說的。他是一位很年輕的男教師,帶著黑框眼鏡,在臺上一字一句的講述著教育的意義。他微笑著講述自己親身經歷的小故事。語言簡潔、明了。聲音時而高昂時而低落,用方言講的段子讓我忍不住笑出了聲。但同時也讓我感受到了教育的意義!
教育不僅僅是傳授給人以知識,更是提高個人的修為,增強我們對于生命的感受力,從而更好的認清自己,并且不斷地提升自己,這就是教育的核心目的,也是指引我們前行的希望!
他還講了“修心”,修心是讓我們更深刻的了解自己。教育就是幫助我們個人認知自己,幫助這個民族認知自己,我們才能掌握個人的命運并且創造這個國家的未來。
看了這篇演說,讓我想起了我們敬愛的翟老師。翟老師經常教育我們要多看書、并且為我們講了很多的課外知識,教會了我們很多的道理!我一定要好好學習,讓自己的知識更廣泛。以后看到大漠的時候,不能只想到一堆沙子。
媽媽的話:作為孩子的家長,深知教育的意義。希望孩子能在學習知識的同時,能夠了解老師和家長的良苦用心。
【《教育的意義》演講稿】相關文章:
教育的意義演講稿09-13
教育的意義董仲蠡演講稿07-01
教育教學論文的意義03-10
家庭教育的意義11-21
有教育意義的句子12-01
關于教育的意義董仲蠡演講稿07-01
大學教育對我的意義英語演講稿10-26
禮儀教育在兒童教育的意義論文06-22
幼兒愛的教育意義論文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