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支教志愿者培訓演講稿
演講稿的格式由稱謂、開場白、主干、結尾等幾部分組成。在當今社會生活中,我們可以使用演講稿的機會越來越多,相信寫演講稿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寒假支教志愿者培訓演講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尊敬的兄弟姐妹們:
大家好!
感謝安拉的默助,使我有幸能參加今天這個培訓并和大家一道學習;也感謝韓文科會長盛情邀請,我真不知道能給大家講點什么。
你們的人數(shù)是40多名,來自不同的大學,即將前往我國師資力量比較薄弱的青海省邊遠山區(qū)去支教。說實話,我心里很感動,你們的舉動,應該是包括我在內許多人學習的。
在今天,有多少人醉生夢死在名利場上,你們卻甘愿放棄優(yōu)裕的生活條件,主動深入到我國西部最艱苦的環(huán)境中,奉獻自己火熱的青春和聰明才智。這種犧牲和奉獻精神,令我們每一個有信仰的人無不心生敬意!我坦言,我不是專門來歡送大家的,也不是專門來給大家講課的,我是出差到西寧,碰巧趕上了你們的活動,也就非常幸運地看到了整裝待發(fā)的你們大家,此時此刻,我心潮澎湃,感慨萬千。
我沒有過支教的經歷。我的學生時代沒有這樣的機遇,那是由于時代不同,社會環(huán)境不一樣所致,所以,我很羨慕你們朝氣蓬勃地實現(xiàn)自己心中舉意,這也是我青春時期的一個遺憾。我從小在山溝里長大,在農村里上學,對山區(qū)教育的落后狀況是有著最深刻的體會。所以,我在成年后就把振興民族教育視為己任,辦過穆斯林公益學校,辦過穆斯林報刊,把“以文化振興民族,以知識啟迪信仰”做為一生的奮斗目標,我樹立這個目標的時候,我也就是20多歲,正好就是你們這個年齡。直到今天,我仍然在從事著這些工作。包括這次來西寧。也許今天在座的當中,就有我的讀者和網(wǎng)校的學生。我作為一個比你們年齡大的哥哥,在你們出發(fā)之前,我就囑咐幾句,也算是對我自己的勉勵吧。
第一句,誰幫誰?如果我們把支教理解為幫助的話,我就想到這樣一個問題:誰在幫誰?要說明這個問題,我就給大家講一個故事。
說是在戰(zhàn)場上,敵機前來轟炸陣地,隨處都在扔炸彈,這個時候,有經驗的老戰(zhàn)士都會迅速臥倒。有個老兵,他剛剛臥到,突然發(fā)現(xiàn)離他不遠處有一個新兵傻傻地站在那里,老兵急忙爬起來撲了過去,一把推倒了新兵,和他倒在一起,不一會,飛機走了,他們起來了,等彈完身上的土,老兵吃驚地發(fā)現(xiàn),他自己剛才臥倒的地方被炸了一個大坑,而新兵原來站的位置卻沒有什么變化,看到此情此景,激動的讓老兵眼的淚都掉下來了。很多時候,幫別人,其實就是幫自己啊!
你們這次去支教,也許收獲最大的正是你們自己,正因為你們去的地方比較艱苦,才會鍛煉你們的身體素質;你們去的地方比較落后,才會對自己所學到的知識有一個實習的機會;你們去的地方比較貧窮,才是訓練你們愛心的機會,這一切,都是你們成長中所需要的,甚至是錢買不來的。這一切都會構成你們人生的最重要的經歷,成為你們一生的財富。
第二句,教什么?這也許不是一個問題,因為它很明顯,至少所有要去支教的同學們都知道--那就是教知識呀!可我要告訴大家的是:你們此行最重要目的不是去教知識。這是因為:一是時間短,只有三、四十天,孩子們學習知識是個系統(tǒng)工程,在這么短的時間內是教不了多少知識的,況且,由于國家對農村義務教育的力度加大,你們去支教的那些孩子們也許早已經在學習知識了,他們學習的那些知識和你們所要教的,基本上沒什么兩樣。一加一等于二,他們的老師原來是這么教的,你們去了想必也是這么教的,不會有另外的答案。
那么你們去支教重點是做什么呢?我認為:你們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去向大山深處的孩子們傳播一種觀念,普及一種文化。有也可以綜合起來,我就叫他“文化觀念”吧。這是一種在偏遠的西部山區(qū)不容易接受到的新觀念。而不是單純的書本知識。在我看來,知識是一種工具,文化是它的載體。知識和文化之間有關聯(lián),互相包容,但卻不等同。狹義的文化就是為獲取知識而服務的,而知識卻是為人的成長而服務的。人有了文化,就能很方便的獲取必要的知識,有了知識就會工作。沒有文化的人,也可以通過其他渠道獲得知識,但速度很慢,也很費事,成本也相對高。沒有知識,人也可以生活,但他會生活的相對累一些,生活的質量也不會高。所以,我們把改變觀念,弘揚一種適合本民族的文化排在了首位,盡管一個人沒有文化,并不等于他沒有知識。
我認為,就像文化不一定會產生知識一樣,知識也是改變不了一個人命運的。讓一個人能發(fā)生變化的,只有觀念,在伊斯蘭看來,信仰決定了一個人的高度,而不是知識,穆圣說:一切工作,皆因意念。這里的意念,其實也就是一種觀念。只有觀念才是決定一個人一生成就的`基本因素。觀念可以改變人的態(tài)度,態(tài)度會指導人的行為,行為才會產生結果。這就說明了觀念和知識之間的基本區(qū)別。前者屬于思想范疇,后者屬于技能范疇。前者告訴人們?yōu)槭裁醋,或者做與不做,后者告訴人們如何去做。做與不做比如何做重要的多。也有本質上的區(qū)別。
我們大家?guī)缀醵家姷竭^那些沒有上過幾天學,卻創(chuàng)造了財產數(shù)量可觀的商人,他們?yōu)樯鐣陌l(fā)展做出了了一定的貢獻。也見到過一些拿著大學文憑,卻依然貧困潦倒,養(yǎng)活不了自己的書呆子。當然了,我在這里并沒有貶低知識,或者發(fā)表什么知識無用的言論,而是我對知識的本質以及知識與一個人成功的關系做一些簡單的表述,這是我個人的觀點,也不一定正確。
如果我們在有限的時間內,通過自己方式,給這里山里的孩子們傳遞一種觀念,一種對社會,對民族,對自己人生的全新觀念,那么,你們的這次行動就成功了,在你們離開后,孩子們會更加勤奮的學習。這才是他們受益終生的東西。也是你們支教工作最重要的內容。
第三句,怎么教?這是一個方法問題。在我看來,學習的方式大致分為三種:
第一種是向書本學習,這種學習的優(yōu)點是可系統(tǒng)化、可操作性強,以及學習成果可量化。所以,幾乎所有國家的義務教育都采用這個方式。缺點是這種學習方式是一種機械式地、千篇一律地學習方式。幾乎沒有因材施教等靈活性。也是被動式的,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基本都是被動地教、被動地學。
第二種是向人學習。這種學習既不需要書本,也不需要文字。周恩來總理生前床頭總是貼著這樣一幅對聯(lián):“與有肝膽人共事;從無字句處讀書。”這幅對聯(lián)就是說的這個道理。
一般人認為,這種學習方式只適合成年人,不適合學齡兒童。事實上,不是這樣的,每一個孩子自從有了自我意識,就在不斷的用這種方式學習,在家里向父母學習,在外面向朋友學習,在學校里向老師學習。這種學習的不需要形式,不需要課本,所以,它幾乎也不需要成本,只要有比自己優(yōu)秀的人在一起,就可以隨時隨地地向他學習了。
你們這次去支教,是去當老師,盡管只有短短的幾十天,但卻是你們的人生當中一次最寶貴的角色體驗。在你們工作的這段時間里,你們的每一個手勢,每一個發(fā)音,每一個表情,甚至你們的每一個人穿著打扮,都會使你們的學生潛移默化地向你們學習。對你們來說,是在實習,是在做義工,但對孩子來說,你們就是真正老師啊。所以,你們要約束自己,遵守相關制度,努力地把自己最優(yōu)秀的一面表現(xiàn)給孩子們,這對你們來說,是有點壓力的。但你們要知道,你們將要從事的的確是一項偉大的工程,當然了,它也會給你們帶來無上的榮譽,那是一份沉甸甸的收獲。
第三種是向事學習。也就是說人們可以通過所發(fā)生的一些事件,可以學到一些東西。這種學習的方式也比較簡單,因為在今天,獲取“事”的途徑很多,例如電視、廣播、報刊新聞等,凡是發(fā)生在身邊的事情都可以給愿意學習的人一些啟迪。例如:你們各位,在這個冬季,放棄了假期的休息,放棄了本屬于你們的娛樂和悠閑,走到大山的深出,把自己寶貴的時間無私的奉獻給一些不認識的人,奉獻給一群和自己一點都不沾親帶故的孩子們,這本身就是一堂非常生動的課,這堂課的影響力,沒有那一種文字可以代替得了,對你們所教育的對象來說,一定會讓他們受益一生的。
課本是學習知識的工具之一,卻不是全部。就目前而言,它僅是眾多知識載體的一種,希望你們在給孩子們輔導學好課本知識的同時,充分發(fā)揮你們的特長,讓孩子們從你們的身上看到大學,由此而羨慕大學,努力的學習,考上大學;看到社會,由此而熱愛社會,成為和諧社會的建設者;看到人生的意義,由此而能確定人生的目標和終生的信仰。最終使把自己的成長和自己民族的進步聯(lián)系起來,把自己的學習和偉大祖國的繁榮富強聯(lián)系起來。
親愛的兄弟姐妹們,你們即將要出發(fā)了,想必已經作好了準備,我就不再多羅嗦了,作為一個年齡比你們大一些的哥哥,我真誠地祝愿你們這次支教活動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
【寒假支教志愿者培訓演講稿】相關文章:
支教志愿者培訓總結01-19
支教志愿者代表演講稿01-19
志愿者北川支教活動總結01-19
英語支教老師培訓小結01-19
寒假實習支教證明書集錦01-17
志愿者小學支教新聞稿(精選5篇)11-30
寒假支教社會實踐心得體會01-05
寒假志愿者社會實踐報告12-13
志愿者崗前培訓新聞稿12-02
寒假培訓會議總結范文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