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關于文明禮儀演講稿3分鐘
演講稿可以提高演講人的自信心,有助發言人更好地展現自己。在現在的社會生活中,用到演講稿的地方越來越多,你寫演講稿時總是沒有新意?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學關于文明禮儀演講稿3分鐘,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學關于文明禮儀演講稿3分鐘1
尊敬的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叫xxx,來自三年級三班。今天我們演講的題目是《文明禮儀伴我行》。
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中華民族素來是一個溫文爾雅,謙恭禮讓的文明禮儀之邦。華夏兒女的舉手投足、音容笑貌,無不體現一個人的氣質與素養。文明禮儀是我們學習、生活的根基,是我們健康成長的臂膀。
我一直要求自己做一個懂文明,知禮儀的好孩子。平時我很注意講禮貌,遇到師長、來賓,我會主動問好;與同學交往,我能和大家和睦相處。上下樓梯,人多擁擠,我會右行禮讓;在學校我愛護校園里的花草樹木,在公共場所講究衛生,不亂扔果皮紙屑;愛護公物,不亂寫亂劃;乘車時做到先下后上,并能主動讓座。我還懂得感恩父母,在家里經常幫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每當父母的生日和父親節、母親節,我總能為父母送上一份祝福。我認為這樣做才符合一個優秀、文明的少先隊員形象。
三年前,我帶著美好的憧憬走進這所美麗的學校,稚嫩的臉龐上是充滿朝氣的笑容和純凈如水的眼眸。光陰似箭,歲月如梭,我現在已經是一名三年級的學生了,我認為我應該為低年級的小弟弟小妹妹們樹立一個好榜樣,希望自己能像太陽一樣,把文明禮儀的光芒灑向身邊的每一個人。也希望自己能像春雨一樣,讓文明禮儀的雨水滋潤身邊的每一個人。
同學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讓我們攜起手來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吧,讓我們的校園成為文明的天堂,讓我們校園的天更藍,水更清,道路更清潔,環境更優美......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中學關于文明禮儀演講稿3分鐘2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的演講題目是“文明禮儀伴我行。”
中華上下五千年,文明禮儀如黃河,滔滔不絕,延古至今;文明禮儀如白鴿,白首昂天,展翅高飛;文明禮儀如鮮花,淡雅清新,芳留百世。孔子云:“不學禮,無以立。”這句話告訴我們,你若是不懂禮儀,便無法在社會上立足。由此可見,幾千多年前的人們,是多么重視禮儀教化呀!
但是,注重禮儀的又有幾個人呢?類似“愛護公物,人人有責”的口號恐怕連幼兒園小朋友都能說上幾句吧。可光會說不會做,又有什么用?明代大學者王守仁說過:“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們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卻吝于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這與從沒接受過教育的人又有何區別?所以,我們要實踐禮儀,知行合一,從自己的言行舉止上下功夫,就能徹底改變我們吐痰、亂扔垃圾等惡習。
我們身在社會中,身份、角色都在不停地變化著,我們在這一刻討厭別人,下一記得便成了別人討厭的對象。
當我們身為公民時,對那些游客亂扔垃圾,在文物上刻字等惡習“深惡痛絕”當我們身為游客時,又忍不住這兒摸摸,那兒畫畫。所以,“除了你的腳印,什么也別留下;除了照片與心情,什么也別帶走。”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有了更高的追求,更渴望別人的尊重。可是,你若不尊重別人,別人又怎么會甘愿尊重你呢?
“尊敬別人就是尊敬自己。”這句話果然沒錯。那些習慣的陋習,圖的只是一時之快,丟的,卻是自己的人格和尊嚴。
就是因為良好習慣沒養成,才會有地球如今的面貌。
你可知,現在世界森林約有38。6億公頃,可隨著人們野心越來越大,每年的森林面積都約減1130萬公頃。“1130萬公頃”多么寵大的數字,為了謀取暴利,人們不惜用大自然來換取,在森林里亂砍濫伐。根據計算,目前正有20%的耕地面積嚴重退化,50%河水嚴重污染,25%的哺乳動物瀕臨滅絕。你知道嗎?每年25%的人類所患的疾病與環境惡化有關,要知道,危及環境就是危及自身的安全!
有句老話說:“少若成天性,習慣成自然。”只有注重平時的禮儀,從小培養,才能形成良好習慣,得到別人的尊重。所以讓我們從小做起,從現在做起!
回首歷史,當歲月姣好的容顏隨落花流水漸行漸遠,當錦鍛鋪地的繁化隨故國東風逝去,那些經過不斷修改、創新的文明禮儀,可曾一同逝去?
幾百年花開花落,早已洗凈了風波亭上的點點殘血;幾百年潮起潮落,早已抹去了零丁洋里的聲聲嘆息。在歷史的長河中,我們終將捕撈起早已淡忘的禮儀。
我們應以嶄新的面貌告別蒙上灰塵的過去;應以實際的行動擦凈明日的陽光;應以文明禮儀充實這個世界!
我的演講結束了,謝謝大家!
中學關于文明禮儀演講稿3分鐘3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文明,對于許多人而言,是一種束縛,是被動的強迫性的接受。“不許隨地吐痰”“不許亂丟垃圾”“禁止喧嘩”“禁止吸煙”……在明確的指令下,人的外在行為因制約而沿著文明的軌跡緩慢的運行著。
法國思想先驅伏爾泰論及的“被動的文明”就觸到了人類締造文明世界的尷尬的軟肋:你看,“禁止吸煙”的標牌下不乏吞云吐霧之士,宣誓“文明公約”后仍有污言穢語之辭,正在創建省級文明城市的港城仍存在“看著紅燈過馬路”“亂丟果皮視無睹”的反文明現象。
其實陋習在人類文明的歷史進程中從來都不缺乏,只是在今天越來越多的知曉文明的人卻在踐踏文明,這怎能不引起我們深沉的反思?
讓我們把目光投向文明的源頭—校園吧,當學生以作弊的方式完成《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考卷時,當從小就口口聲聲喊著“老師好”的學生辱罵甚至毆打授課的老教師時,當部分學生面對受災的川西表現出不屑的神情時,我們,將如何去抓握文明;我們,將如何去傳承文明?
“現象永不能替代真理去詮釋未來”,愛因斯坦曾用這句話勸誡戰后垮掉的一代,今天我們同樣用這句話告訴堅守著文明陣線、從未以陰霾而忘卻藍天的人們。只是我們更要理性的認識到:文明不僅僅是一條干凈的街道那么簡單,文明必須成為靈魂的需要,正如周國平先生所說,文明從來都是人類最需要的。當然,之上高達194的.天才馬斯洛說過,生理的需要,物質的滿足才是最基本的需要,其實這并不矛盾,只是回答的角度不同,正如一位經濟學家所說,文明的倡導就在于讓人們在文明中得到實惠,在陋習中吃到苦頭。從農村計劃生育工作難到城市知識分子的丁克家庭很能從某個層面反映這個問題。
如此看來,靈魂與文明的碰撞還是很具有物質性的。當然,倡導文明不是讓我們去追求物質,而是要明白文明并不是讓我們變得木納、貧窮。相反,只有文明存于我們每一個人的靈魂深處,世界才會更加有序、和諧與富強!
一個讓座的落魄者得到了洛克菲勒的百萬美元饋贈,東山再起;一個彎腰撿起廢紙的青年在落聘的情況下得到了重用的機會,創建了“美國福特公司”,現實中的故事正在很親切的講述著文明的普遍意義,也只有這種普遍的物質意義為人接受時,與靈魂的對話才成為繼續的可能,文明的傳承才真正具有可持續的意義。
沒有人不渴望物質和精神上的需求和滿足,只是一些愚氓之輩以陋習的方式來索取物質或豐富精神,愚之蠢也!何須如此,文明一樣可以得到,尚不用背罄竹難書之罪名。美國的埃里克說過一句很有意思的話:粗暴無禮,是內心虛弱的人用來使自己顯得貌似強大的手段。難道文明就不具有強大的力量?在汶川地震搶險的人民子弟兵,不僅是威武之師更是文明之師,他們不正是以強大的力量正在戰勝這場空前的自然災難嗎?
讓文明與靈魂對話,就是讓我們以一種更為積極的方式去思考我們需要什么,文明是否能帶給我們這種需要。在這樣的思考中,讓文明成為我們內心天幕中的燦爛星空,照亮夜行的自己和他人,溫暖黑暗中的一切草木和鳴蟲!
謝謝大家!
【中學關于文明禮儀演講稿3分鐘】相關文章:
中學生關于文明禮儀演講稿有哪些01-19
中學生文明禮儀伴我行演講稿01-21
中學生文明禮儀守則05-20
關于文明禮儀的優選演講稿01-20
中學生文明禮儀的守則09-26
關于文明禮儀的演講稿1000字01-20
關于文明禮儀演講稿(通用15篇)01-17
文明禮儀知識演講稿10-21
文明禮儀廣播稿的結尾-文明禮儀演講稿01-04
關于中學生英文演講稿三篇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