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三月-鑒賞閱讀試題答案及賞析
在各領域中,我們都離不開試題,借助試題可以檢測考試者對某方面知識或技能的掌握程度。大家知道什么樣的試題才是好試題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三月-鑒賞閱讀試題答案及賞析,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三月
韓偓
辛夷①才謝小桃發,蹋青過后寒食前②,
四時最好是三月,一去不回唯少年。
吳國地遙江接海,漢陵魂斷草連天。
新愁舊恨真無奈,須就鄰家甕底眠。
【注】 ①辛夷:一種香草。②蹋青與寒食是古代的節日,寒食節在清明的前一天(一說前兩天)。
(1)“四時最好是三月”,請簡要分析詩中是怎樣描寫三月的。
(2)請指出本詩的主旨句是哪一句,并結合全詩分析詩人用了哪些藝術手法來表現它。
答案
(1)詩的前兩句從兩方面選擇具有特色的事物對三月進行了描寫。第一句從景物的角度寫,辛夷剛凋謝,桃花又接著開放了,寫出了三月百花盛開的美好景象;第二句從節日的角度寫,踏青的快樂還在心頭,寒食節又來了,寒食節之后緊接著又是清明節,節日一個接一個。所以說一年四季最好的是三月。
(2)本詩的主旨句是第四句。詩人采用比喻和鋪墊的手法來表現詩的主旨。詩人將少年和美好的三月作比,前三句把三月的美好寫到極致,為第四句感嘆美好的少年時光一去不回作鋪墊,給讀者造成巨大的心理落差,沖擊著讀者的心靈。
賞析
韓偓是晚唐著名的詩人,早年聰愨過人,中年進入仕途,希望報國,然而仕途一路坎坷,多次科舉不成,致四十多歲才中進士,好景不長,很快他就因為不愿阿附權貴而被奸臣放逐異鄉。晚年他獨自漂泊他鄉,卻心系故國,終身不食梁祿,耿耿孤忠,令人感佩。韓偓早年的詩作感情真摯,細膩深婉而又往往詞采華美,綺麗濃艷,而后期因為生存環境的改變以及對朝代變遷的嘆息,詩作的多寫羈旅之愁,家國之悲,而且情感凝重,沉郁頓挫。
從《三月》的感情積淀來看,應該是韓惺在晚年漂泊到福建時寫的。辛夷花是一月開花的,它才剛剛謝了,桃花卻早早的開了。笫一句就說明寫詩時是早春時節,這樣的時節是充滿生氣的,綠地草漲鶯飛,萬物漸欣漸榮。在這樣的日子出去踏青是再好不過的了,在南方,寒食時節,總是細雨飄飄,滋潤著千樹力‘花,也帶給人清新舒服的感覺。第一句的前半句“四時最好是三月”,正好說明“一年之計在于春”,春天就好比一個人的少年時期,一個精力充沛,活力無限的時期,然而少年也像春天的三月那樣,晃一晃就過去了。時間總是這樣,在你的指縫隙間流失,而你卻全然
不知。韓偓在這里就借用短暫的三月來感嘆少年時期的一去不復返,讓人不禁的感傷了起來。“吳國地遙江接海”,吳國即吳地,地理位罝差不多是現在的江蘇,上海,浙江一帶,都是長江及其支流哺乳的地域,長江經過吳地最后流入浩翰的東海,故詩人說“江接海”。漢陵是漢朝天子陵墓,“漢陵魂斷草連天”,漢朝天子建立的輝煌大業早已成為歷史,今也只剩陵墓斷碑伴著雜草叢生。“新愁舊恨真無奈”,新增添的憂煩苦悶和舊有的遺憾悔恨,讓詩人也無可奈何,如今的他除了借酒醉酣睡在甕底,還以做什么來扭轉故國火亡的乾坤呢?
整首詩由春天短暫的三月寫到人生的少年,又寄寓著家國滅亡的哀痛。春天的三月快的讓人無奈,少年的大好光陰逝去讓人無奈,國家變遷更讓人無奈。這首詩傾注著詩人對國家的眷戀,環境的變化往往會讓詩人的詩作風格有著質的改變,和李煜一樣,社 會動蕩、王室顛覆給予韓偓詩歌創作以重大影響。他的詩常有以不寫而寫來傳達窈妙之情,一句“一去不回唯少年”,無傷而讓人感傷;一句“新愁舊恨真無奈”,不明言其愁,而愁巳不言而喻。
【三月-鑒賞閱讀試題答案及賞析】相關文章:
晏殊《浣溪沙》鑒賞閱讀試題答案及賞析10-26
晏殊《浣溪沙》鑒賞閱讀試題答案及賞析10-20
秦觀《踏莎行》鑒賞閱讀試題答案及賞析09-25
顧炎武《酬王處士九日見懷之作》鑒賞閱讀試題答案及賞析07-01
《一剪梅》閱讀賞析及詩歌鑒賞07-30
《蜀道難》詩歌鑒賞及閱讀賞析題06-08
《紹興燈景》鑒賞、賞析和閱讀理解答案06-08
媽媽的手閱讀試題答案07-10
詠柳賞析以及試題答案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