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述類文本閱讀理解題及答案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當理性精神在北中國節節勝利,從孔子到荀子,從名家到法家,從銅器到建筑,從詩歌到散文,都逐漸擺脫巫術宗教的束縛突破禮儀舊制的時候,南中國由于原始氏族社會結構有更多的保留和殘存,依舊強有力地保持和發展著遠古傳統,依然彌漫在奇異想象和熾烈情感的圖騰神話世界之中,表現在文學領域就是以屈原為代表的楚文化。
儒家在北中國把遠古傳統和神話、巫術逐一理性化,把神人化,把奇異傳說化為君臣父子的世間秩序,例如黃帝四面臉被解釋為派四個大臣去治四方,黃帝活三百年說成是三百年的影響等等。在被孔子刪定的《詩經》中,已看不見怪力亂神的蹤跡,然而這種蹤跡卻非常活潑地保存在以屈原為代表的南國文化中。《離騷》把最為生動鮮艷、只有在原始神話中才能出現的那種無羈而多義的浪漫想象,與最為熾熱深沉、只有在理性覺醒時刻才能有的個體人格和情操,最完滿地融成有機整體,開創了中國抒情詩的光輝起點。
《天問》是保留遠古神話傳統最多而又系統的`文學篇章,它表現了當時時代意識因理性的覺醒正在由神話向歷史過渡。《離騷》《天問》《九歌》《九辯》構成了一個相當突出的南方文化的浪漫體系,實質上它們是楚地原始祭神歌舞的延續。王夫之解釋《九辯》說:辯,猶遍也,效夏啟九辯之名,可以被之管弦,其詞激宕淋漓,異于風雅,蓋楚聲也。后世賦體之興,皆祖于此。這段話點明了幾個關鍵問題:楚辭是遠古氏族社會的遺風延續,可歌可舞,想象豐富奇異,尚未受儒家實踐理性的洗禮,不像詩教之類有那么多的道德規范和理智約束,是漢代賦體文學的祖宗。
漢文化就是楚文化,盡管在政治、經濟、法律等制度方面,劉漢王朝基本上承襲了秦代體制,但在文學藝術領域漢卻依然保持了南楚故地的鄉土本色。漢起于楚,劉邦、項羽的基本隊伍和核心成員大都來自楚國地區,西漢宮廷中始終是楚聲作主導,不同于先秦北國。楚漢浪漫主義是繼先秦理性精神之后,與它相輔相成的中國古代又一偉大藝術傳統,后世文學藝術從中汲取很多營養。與《詩經》或先秦散文不同,漢代藝術和人們觀念中彌漫的恰恰是從遠古傳留下來的種種神話和故事。從世上廟堂到地下宮殿,從南方的馬王堆帛畫到北國的卜千秋墓室,它們都屬于充滿幻想、巫術的觀念,把遠古傳統的原始活力和野性充分地保存和延續下來。西漢經歷了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變革后,以儒學為標志、以歷史經驗為內容的先秦理性精神日漸侵入文藝領域和人們的觀念中,逐漸融成南北文化的混同合作。楚地的神話幻想與北國的歷史故事,儒學宣揚的道德節操與道家傳播的荒忽之談,并行不悖地出現在人們意識觀念和藝術世界中。人世、歷史和現實越來越占據重要位置,這是社會發展文明進步的結果。但是,蘊藏著原始活力的傳統浪漫幻想,始終沒有離開漢代藝術,它們是楚漢藝術的靈魂。
1.下列關于原文第一、二段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無論是在物質生活方面還是意識形態領域,中國北方都逐漸突破禮儀舊制,理性精神也逐步戰勝巫術宗教。
B.由于原始氏族社會結構的保留和殘存,中國南方始終彌漫在神話世界中,以屈原為代表的楚文化就是其在文學領域的表現。
C.把黃帝四面臉解釋為派四個大臣治理四方,孔子刪除《詩經》中怪力亂神 的蹤跡,這體現了儒家關注現實、重視社會秩序的精神。
D.開創了中國抒情詩光輝起點的《離騷》,既有在原始神話中才能出現的浪漫想象,又有深沉理性覺醒時個體人格的體現。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天問》系統地保留了遠古神話傳統,是楚地原始的祭神歌舞的延續,是理性覺醒的時代意識從神話向歷史的過渡。
B.因為劉邦、項羽的基本隊伍和核心成員大都來自楚地,漢起于楚,所以西漢文化藝術領域的楚地色彩濃烈而醇厚。
C.西漢藝術的作品大多以遠古的神話故事為內容,南方的馬王堆帛畫就充分地保存并延續了這樣的遠古傳統。
D.西漢以后,隨著社會的發展、文明的進步,人世、歷史和現實逐漸取代了充滿遠古傳統的原始神話,占據重要位置。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先秦理性精神和楚漢浪漫主義精神二者相輔相成,都是我國古代偉大的藝術傳統,都對后世的文學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
B.王夫之認為楚辭是遠古氏族社會的遺風延續,是漢代賦體文學之宗,這一看法極大地影響了后世楚辭的研究。
C.漢武帝實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變革后,人們的觀念受先秦理性精神的影響,文化藝術領域也有了變化。
D.盡管神話幻想與歷史故事、儒學與道家并行不悖地出現在人們意識觀念和藝術世界中,但楚漢藝術的核心始終沒有脫離傳統浪漫幻想。
答案:
1.C
1.D
1.B 答案解析: 1.體現了儒家關注現實、重視社會秩序的精神表述有誤
1.逐漸取代了充滿遠古傳統的原始神話分析有誤
1.極大地影響了后世楚辭的研究分析有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