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佩弦先生閱讀理解附答案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我們都要用到閱讀答案,閱讀答案有助于我們領會解題思路,掌握答題技巧。你所見過的閱讀答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朱佩弦先生閱讀理解附答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朱佩弦先生閱讀理解附答案1
朱佩弦先生
葉圣陶
朱佩弦先生是國立清華大學的教授,任職已經二十多年。以前在浙江省好幾個中學當教師,也在吳淞中國公學中學部教過書。他畢了北京大學的業就當教師,一直沒有間斷。擔任的功課是國文和本國文學。
他是個盡職的勝任的國文教師和文學教師。教師有所謂“預備”的工夫,他是一向做這個工夫的。不論教材的難易深淺,授課以前總要揣摩,把必須給學生解釋或提示的記下來。一課完畢,往往滿頭是汗,連擦不止。看他的神色,如果表現出舒適愉快,這一課是教得滿意了,如果有點兒緊張,眉頭皺緊,就可以知道他這一課教得不怎么愜意。他教導學生采取一種平凡不過也切實不過的見解:欣賞跟領受著根在了解跟分析,不了解,不分析,無所謂欣賞跟領受。了解跟分析的基礎在語言文字方面,因為我們跟作者接觸憑藉語言文字,而且單只憑藉語言文字。一個字的含糊,一句話的不求甚解,全是了解跟分析的障礙。打通了語言文字,這才可以觸及作者的心,知道作者的心意中為什么起這樣的波瀾,寫成這樣的一篇文字或一本書。這時候,說欣賞也好,說領受也好,總之把作者的東西消化了,化為自身的血肉,生活上的補益品了。他多年來在語文教學方面用力,實踐而外,又寫了不少文篇,主要的宗旨無非如此。我們想,這是值得青年朋友注意的。好文字好作品拿在手里,如果沒有辦法對付他,好只好在它那里,與我全不相干。意識跟觀點等等固然重要,可是不通過語言文字關,就沒法徹底分析意識跟觀點等等。不要以為語言文字只是枝節,要知道離開了這些枝節就沒有另外的什么大事。
他是個不斷求知不憚請教的人。到一處地方,無論風俗人情,事態物理,都像孔子入了太廟似的“每事問”,有時使旁邊的人覺得他問得有點兒土氣,不漂亮。在文學研究方面,這種精神使他經常接觸書刊論文,經常閱讀新出的作品,不但理解這些,而且與這些同其呼吸。依一般見解說,身為大學教授,自己自然有已經形成的一套,就把這一套傳授給弟子,那是份內的事兒。很有些教授就是這么做的,大家也認為他們是行所當然。可是朱先生不然,他教育青年們,也隨時受青年們的教育。單就他對于新詩的見解而言,他歷年來關心新體詩的發展,認明新體詩的今后的方向,是受著一班青年詩人的教育的,他的那些論詩的文字就是證據。
他待人接物極誠懇,與他做朋友的沒有不愛他的,分別時深切的相思,會面時親密地晤敘,不必細說。他在中學任教的時候就和學生親近,并不是為了什么作用去拉攏學生,是他的`教學和態度使學生自然樂意親近他,與他談話和玩兒。他在大學里還是如此,學生就是朋友,他哪里肯疏遠朋友呢?可是他決不是到處隨和的好好先生,他督責功課是嚴的,沒有理由的要求是決不答應的,當過他的學生的都可以作證明。學生對于好好先生當然不至于有什么惡感,可也不會有太多的好感,尤其不會由敬而生愛。像朱先生那樣的教師,實踐了古人所說“教學相長”,有親切的友誼,又有堅強的責任感,這才自然而然成為學生敬愛的對象。
他作文,作詩,編書,都極其用心,下筆不怎么快,有點兒矜持。非自以為心安理得的意見決不亂寫。不憚煩勞的翻檢有關的材料。文稿發了出去,發現有些小節目要改動,乃至一個字還欠妥,總要特地寫封信去,把它改了過來才滿意。
他畢生盡力的不出國文跟文學,他在學校里教的也是這些。“思不出其位”,一點一滴地做去,直到他倒下,從這里可以見到一個完美的人格。
(選自中國二十世紀散文精品《葉圣陶卷》,有刪改)
(1)下列對傳記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
A.朱佩弦先生認為,了解跟分析的基礎在語言文字方面,只要不含糊一個字、一句話,就能打通語言文字,就能觸及作者的心。
B.除了多年來在語文教學方面用力、實踐而外,朱佩弦先生還寫了不少文篇,闡述打通語言文字才可以從閱讀中獲得補益的觀點。
C.朱佩弦先生有堅強的責任感,是學生敬愛的教師,他不做“好好先生”,督責功課很嚴,沒有正當理由的要求決不答應。
D.朱佩弦先生作文,作詩,編書,都極其用心,所以下筆不怎么快,有點兒矜持,不是自以為心安理得的意見他決不會亂寫。
E.本文通過記述朱佩弦先生做教師時的一些具體情況,勾勒出一位盡職盡責、樂于合作、親愛學生、嚴于律己的教師形象。
(2)朱佩弦先生“是個盡職的勝任的國文教師和文學教師”,體現在那些地方?請簡要說明。(6分)
(3)朱佩弦先生“畢生盡力的不出國文跟文學”,請結合原文,簡要分析他在這兩方面的貢獻。(6分)
(4)關于讀書,朱佩弦先生認為打通語言文字是關鍵,陶淵明則主張“好讀書,不求甚解”,即只求領會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釋上過分深究。你贊同那一種觀點?請結合原文和自己的閱讀體驗談一談。(8分)
答案:
(1) B C
(2)①朱先生一向做上課前的“預備”工夫,授課以前總要揣摩。②教會學生從語言文字入手欣賞和領受文學作品的方法。③朱先生督責功課很嚴,沒有理由的要求決不答應,有堅強的責任感。④不囿于自己已經形成的一套,受青年們的教育,實踐了古人所說“教學相長”。(答出3點即可)
(3)①大學畢業后一直擔任國文和文學教師,盡職勝任。②在語文教學方面用力,實踐而外,又寫了不少文篇,闡明閱讀主張。③文學研究方面,關心新體詩的發展,認明新體詩的發展方向。④他作文,作詩,編書,都極其用心。
(4)第一種情況:①贊同朱佩弦先生的觀點。②因為欣賞跟領受著根在了解跟分析,不了解,不分析,無所謂欣賞跟領受。了解跟分析的基礎在語言文字方面,一個字的含糊,一句話的不求甚解,全是了解跟分析的障礙。③結合自己的閱讀體驗談,言之成理即可。
第二種情況:①贊同陶淵明的讀書觀點。②“不求甚解”同樣需要用心讀書,只是不死摳字眼。因為讀書者擺脫單純的“咬文嚼字”后,專心致志地刻苦探求,能夠更加全面地看待問題,分析問題。對問題的實質認識得更加深刻徹底。③結合自己的閱讀體驗,言之成理即可。(答出3點即可)
朱佩弦先生閱讀理解附答案2
朱佩弦先生
葉圣陶
朱佩弦先生是國立清華大學的教授,任職已經二十多年。以前在浙江省好幾個中學當教師,也在吳淞中國公學中學部教過書。他畢了北京大學的業就當教師,一直沒有間斷。擔任的功課是國文和本國文學。
他是個盡職的勝任的國文教師和文學教師。教師有所謂“預備”的工夫,他是一向做這個工夫的。不論教材的難易深淺,授課以前總要揣摩,把必須給學生解釋或提示的記下來。一課完畢,往往滿頭是汗,連擦不止。看他的神色,如果表現出舒適愉快,這一課是教得滿意了,如果有點兒緊張,眉頭皺緊,就可以知道他這一課教得不怎么愜意。他教導學生采取一種平凡不過也切實不過的見解:欣賞跟領受著根在了解跟分析,不了解,不分析,無所謂欣賞跟領受。了解跟分析的基礎在語言文字方面,因為我們跟作者接觸憑藉語言文字,而且單只憑藉語言文字。一個字的含糊,一句話的不求甚解,全是了解跟分析的障礙。打通了語言文字,這才可以觸及作者的心,知道作者的心意中為什么起這樣的波瀾,寫成這樣的一篇文字或一本書。這時候,說欣賞也好,說領受也好,總之把作者的東西消化了,化為自身的血肉,生活上的補益品了。他多年來在語文教學方面用力,實踐而外,又寫了不少文篇, 主要的宗旨無非如此。我們想,這是值得青年朋友注意的。好文字好作品拿在手里,如果沒有辦法對付他,好只好在它那里,與我全不相干。意識跟觀點等等固然重要,可是不通過語言文字關,就沒法徹底分析意識跟觀點等等。不要以為語言文字只是枝節,要知道離開了這些枝節就沒有另外的什么大事。
他是個不斷求知不憚請教的人。到一處地方,無論風俗人情,事態物理,都像孔子入了太廟似的“每事問”,有時使旁邊的人覺得他問得有點兒土氣,不漂亮。在文學研究方面,這種精神使他經常接觸書刊論文,經常閱讀新出的作品,不但理解這些,而且與這些同其呼吸。依一般見解說,身為大學教授,自己自然有已經形成的一套,就把這一套傳授給弟子,那是份內的事兒。很有些教授就是這么做的,大家也認為他們是行所當然。可是朱先生不然,他教育青年們,也隨時受青年們的教育。單就他對于新詩的見解而言,他歷年來關心新體詩的發展,認明新體詩的今后的方向,是受著一班青年詩人的教育的,他的那些論詩的文字就是證據。
他待人接物極誠懇,與他做朋友的沒有不愛他的,分別時深切的相思,會面時親密地晤敘,不必細說。他在中學任教的時候就和學生親近,并不是為了什么作用去拉攏學生,是他的教學和態度使學生自然樂意親近他,與他談話和玩兒。他在大學里還是如此,學生就是朋友,他哪里肯疏遠朋友呢?可是他決不是到處隨和的好好先生,他督責功課是嚴的,沒有理由的要求是決不答應的,當過他的學生的都可以作證明。學生對于好好先生當然不至于有什么惡感,可也不會有太多的好感,尤其不會由敬而生愛。像朱先生那樣的教師,實踐了古人所說“教學相長”,有親切的友誼,又有堅強的責任感,這才自然而然成為學生敬愛的對象。
他作文,作詩,編書,都極其用心,下筆不怎么快,有點兒矜持。非自以為心安理得的意見決不亂寫。不憚煩勞的翻檢有關的材料。文稿發了出去,發現有些小節目要改動,乃至一個字還欠妥,總要特地寫封信去,把它改了過來才滿意。
他畢生盡力的不出國文跟文學,他在學校里教的也是這些。“思不出其位”,一點一滴地做去,直到他倒下,從這里可以見到一個完美的人格。
(選自中國二十世紀散文精品《葉圣陶卷》,有刪改)
1.下列對傳記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5分)( )( )
A.朱佩弦先生認為,了解跟分析的基礎在語言文字方面,只要不含糊一個字、一句話, 就能打通語言文字,就能觸及作者的心。
B.除了多年來在語文教學方面用力、實踐而外,朱佩弦先生還寫了不少文篇,闡述打通語言文字才可以從閱讀中獲得補益的觀點。
C.朱佩弦先生有堅強的責任感,是學生敬愛的教師,他不做“好好先生”,督責功課很嚴,沒有正當理由的要求決不答應。
D.朱佩弦先生作文,作詩,編書,都極其用心,所以下筆不怎么快,有點兒矜持,不是自以為心安理得的意見他決不會亂寫。
E.本文通過記述朱佩弦先生做教師時的一些具體情況,勾勒出一位盡職盡責、樂于合作、親愛學生、嚴于律己的教師形象。
2.朱佩弦先生“是個盡職的勝任的國文教師和文學教師”,體現在那些地方?請簡要說明。(6分)
3.朱佩弦先生“畢生盡力的不出國文跟文學”,請結合原文,簡要分析他在這兩方面的貢獻。(6分)
4.關于讀書,朱佩弦先生認為打通語言文字是關鍵,陶淵明則主張“好讀書,不求甚解”,即只求領會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釋上過分深究。你贊同那一種觀點?請結合原文和自己的閱讀體驗談一談。(8分)
答案
1.BC
2.①朱先生一向做上課前的“預備”工夫,授課以前總要揣摩。②教會學生從語言文字入手欣賞和領受文學作品的方法。③朱先生督責功課很嚴,沒有理由的要求決不答應,有堅強的責任感。④不囿于自己已經形成的一套,受青年們的教育,實踐了古人所說“教學相長”。(答出3點即可)
3.①大學畢業后一直擔任國文和文學教師,盡職勝任。②在語文教學方面用力,實踐而外,又寫了不少文篇,闡明閱讀主張。③文學研究方面,關心新體詩的發展,認明新體詩的發展方向。④他作文,作詩,編書,都極其用心
4.第一種情況:①贊同朱佩弦先生的觀點。②因為欣賞跟領受著根在了解跟分析,不了解,不分析,無所謂欣賞跟領受。了解跟分析的基礎在語言文字方面,一個字的含糊,一句話的不求甚解,全是了解跟分析的障礙。③結合自己的閱讀體驗談,言之成理即可。
第二種情況:①贊同陶淵明的讀書觀點。②“不求甚解”同樣需要用心讀書,只是不死摳字眼。因為讀書者擺脫單純的“咬文嚼字”后,專心致志地刻苦探求,能夠更加全面地看待問題,分析問題。對問題的實質認識得更加深刻徹底。③結合自己的閱讀體驗,言之成理即可。(答出3點即可
【解析】
1.試題分析:此題要在對文章整體感知的基礎上,帶著思考題回到原文中,找到原句,結合上下句進行比較、理解,可以用假設代入法。A說法與原文不符,原文是“一個字的含糊,一句話的不求甚解,全是了解跟分析的障礙,打通了語言文字,這才可以觸及作者的心。”D項說法與原文不符,屬于強加因果關系。原文沒有“所以”。E項與原文不符,“樂于合作”屬于畫蛇添足。原文沒有這一點。所以正確選項是BC。
考點: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2.試題分析:此題要從對文章大意的理解和感悟中,分析人物形象特點,可以從文中找出相關的能表現他性格的語句中進行概括或者引用原句。文章第二段,“他是一向做這個工夫的。不論教材的難易深淺,授課以前總要揣摩,”“他教導學生采取一種平凡不過也切實不過的見解…打通了語言文字,這才可以觸及作者的心”可以概括為教會學生從語言文字入手欣賞和領受文學作品的方法;文章倒數第三段“他督責功課是嚴的,沒有理由的要求是決不答應的,當過他的學生的都可以作證明”可以概括為責任感強;“像朱先生那樣的教師,實踐了古人所說“教學相長”。
考點: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發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價值和時代精神。能力層級為探究F
3.試題分析:此題要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礎上,從題干要求“國文”“文學”兩方面的貢獻,在文章中找到跟“國文”“文學”相關的語段,進行分析概括。如在國文方面,文章第二段“他多年來在語文教學方面用力,實踐而外,又寫了不少文篇,主要的宗旨無非如此”是指他在闡明閱讀主張(打通了語言文字,這才可以觸及作者的心)方面的貢獻;文章第三段“在文學研究方面,這種精神使他經常接觸書刊論文,經常閱讀新出的作品,…單就他對于新詩的見解而言,他歷年來關心新體詩的發展,認明新體詩的今后的方向,”是指他在文學研究方面,關心新體詩的發展,認明今后的方向。
考點:分析語言特色,把握文章結構,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
4.試題分析:這是一道開放性的題,首先要明確自己的看法和觀點,然后結合這文章的具體內容和自己的理解闡述自己的看法和理由。如要認同朱佩弦先生的觀點,就要從他的閱讀方法指導和自己在閱讀方面的親身體驗來闡述;如要認同陶淵明的觀點,要從不死摳字眼專心致志地刻苦探求,能夠更加全面地看待問題,分析問題方面和自己的親身體驗來闡述。
考點:對文本的某種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斷。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朱佩弦先生閱讀理解附答案】相關文章:
《雜憶佩弦先生》 閱讀答案08-29
雜憶佩弦先生閱讀題及答案10-31
藤野先生閱讀理解附答案06-10
滕野先生閱讀理解附答案11-18
《與朱元思書》閱讀理解附答案06-10
朱竹君先生別傳閱讀附答案06-12
《五柳先生傳》閱讀理解附答案06-10
《冰心先生的淚與夢》閱讀理解附答案11-18
五柳先生傳閱讀理解附答案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