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漿的閱讀答案
翻漿
畢淑敏
那年,我五一放假回家,搭了一輛地方上運送舊輪胎的貨車,夜幕降臨才進入離家百來 里的戈壁。正是春天,道路翻漿。
突然一根土柱,遮擋了銀色的車燈。 “你找死嗎?”司機大喊。我這才看清是個青年,穿著一件黃色舊大衣,拎著一個系著鬃繩的袋子。“我要搭車。”“不搭!哪有地方!”司機憤憤地說。“我蹲大廂板就行。” 司機還是說:“不搭!想凍死啊!”說著,準備閃過他往前開。
那個人抱住車燈說:“就在那兒……我母親病了……我到場部好不容易借到點小米…… 我母親想吃……”“讓他上車吧!”我有些同情地說。
他立即抱著口袋往車廂上爬。
夜風在車窗外凄厲地嗚叫。司機說:“我覺得他好像要干什么。”我借著司機身后小窗的一個小洞,屏住氣向里窺探。朦朧的月色中,那個青年如一團骯臟的霧,龜縮在起伏的輪 胎里。每一次顛簸,他都像遺棄的籃球,被橡膠輪胎擊打得“嘭嘭”作響。忽然,我看到青 年手腳麻利地搬動著我的提包。那里裝著我帶給父母的禮物。“哎呀,他偷我東西呢!”
司機很冷靜地說:“別擔心。”只見他狠踩一腳油門,車就像被橫刺了一刀的烈馬,瘋狂地彈射出去。我順著小洞看去,那人仿佛被凍僵了,弓著腰抱著頭,企圖憑借冰冷的橡膠 御寒。我的提包雖已被挪了地方,但依舊完整。司機笑說:“車速這么快,他偷了東西也不敢跳車了。”
路面變得更加難走,車速減慢了。 我緊張地盯著那個小洞。青年也不失時機地站起身,重新搬動了我的提包。我痛苦地幾乎大叫,就在這時,司機趁著車的趔趄,索性加大了搖晃的頻率,車窗幾乎吻到路旁的沙礫。 再看那青年,撲倒在地,像一團被人踐踏的草。虛弱但仍不失張牙舞爪的姿勢,貪婪地守護著我的提包——他的獵物。司機繼續做著“高難”動作。我又去看那青年,他像夏日里 一條疲倦的狗,無助地躺在了輪胎中央。
道路毫無先兆地平滑起來,翻漿也消失得無影無蹤。 司機說:“扶好你的腦袋。”就在他狠踩剎車之前,我雙腿緊緊抵地,雙腕死撐面前的鐵板……不用看我也知道,那個賊娃子可能要被卸成零件,我心里安寧了許多。“看他還有 勁偷別人的東西?”司機躊躇滿志地說。
只見那個青年不時地用手抹一下臉,把一種我看不清顏色的液體彈開……他把我的提包 緊緊地抱在懷里,往手上哈著氣,擺弄著拉鎖上的提梁。這時,他扎口袋的繩子已經解開, 就等著把我提包里的東西搬進去呢……
“師傅,他就要把我的東西拿走了……”我驚恐萬狀地說。師傅反倒不慌不忙地說:“不 會出什么事了,到了。”我們到了一個兵站,也是離那個賊娃子住的不通車的村子最近的公 路,他至少還要走 10 公里……
那個青年挽著他的口袋,像個木偶似的往下爬,狼狽地踩著轱轆跌下來,跪坐在地上。 他臉上除了原有的土黃之外,還平添了青光,額上還有蜿蜒的血跡。
他的舌頭凍僵了,把“謝”說成“學”:“學學,我知道你們是為我在趕路,學學……” 他抹一把下頜,擦掉的不知是眼淚、鼻涕還是血,戀戀不舍地離開了我們。
看著他蹣跚的身影,我不由自主地喝了一聲:“你停下!我要查查我的東西少了沒有。” 司機贊許地沖我眨眨眼睛。
青年迷惑地面對我們,脖子柔軟地耷拉下來。我敏捷地爬上大廂板,不放心地摸索著我 的提包,每一環拉鎖都像小獸的牙齒般細密結實。突然觸到鬃毛樣的粗糙,我意識到這正是 搭車人袋子上那截失蹤的鬃繩。它把我的提包牢牢地固定在大廂的木條上,像焊住一般結實。 我的心像凌空遭遇寒流,凍得皺縮起來。
我的提包原是用一根舊繃帶拴在車上的。經過長途跋涉,繃帶磨斷了,搭車人發現了這
個隱患,他解下了扎米口袋的繩子,想把我的提包重新固定。在寒冷與顛簸之中,他操作了 一路……
(有刪改)
4. 下列對小說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當的一項是
A. 小說以“翻漿”為題,開篇扣題,但在文章中間部分提到“翻漿消失得無影無蹤”,可 見后文與“翻漿”無關,篇末也未點題。
B. 司機起初不愿讓青年搭車,主要是因為這個青年在夜晚攔車,而且竟然不怕戈壁灘的春 寒,愿意“蹲大廂板”,司機擔心他有不良企圖。
C. 在懷疑青年是要偷我提包的賊后,我對青年的態度發生了變化,從“張牙舞爪”“貪婪” 和“疲倦的狗”等文字,可見出我的鄙夷和厭惡。
D. 小說故事發生在夜晚的戈壁,氣氛緊張;情節在窺伺中展開,扣人心弦;人物形象塑造 得豐滿、鮮明:三個要素的成功使小說格外吸引讀者。
5. 小說塑造了“青年”怎樣的形象?請結合文章加以分析。
6. 請結合作品,分析這篇小說在情節安排上的特點。
【答案】
4. A 5. 文中的?青年?是一個純樸善良、知恩圖報、不怕辛苦、執著、盡孝的貧苦農民. (1)純樸,以?善?意,解惡意:?我知道你們是為我在趕路。(2)善良、熱心助人、知恩圖報:?他解下了扎米口袋的繩子,想把我的.提包重新固定??它把我的提包牢牢地固定在大廂的木條上。(3)不怕辛苦,孝順父母:?我母親病了……我到場部好不容易借到點小米…?我蹲大廂板就行??他至少還要走 10 公里。(4)執著、堅定、不達目的不罷休:?那個人抱住車燈??在寒冷與 顛簸之中,他操作了一路。
6. (1)小說以我對青年的態度變化為線索,由同情到猜疑,到厭惡,再到愧疚、感激。(2)懸念迭出、層層鋪墊、前后呼應:拎著一個系著鬃繩的袋子?青年手腳麻利地搬動著我的提包?重新搬動了我的提包?貪婪地 守護著我的提包——他的獵物?他把我的提包緊緊地抱在懷里,往手上哈著氣,擺弄著拉鎖上的提梁?扎口袋的繩子已經解開,?挽著他的口袋??那截失蹤的鬃繩。它把我的提包牢牢地固定在大廂的 木條上。(3)出人意料的結尾即歐?亨利式結尾:青年在我眼中由偷包的 賊變為恩人。在人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使讀者驚愕,震撼,發 人深思。
【解析】
【4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對小說的綜合賞析能力。此類題考查的角度較多,有內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人物形象分析,思想情感賞析,表現手法的分析等。解答這類題目,首先要題干的選擇要求,如本題“下列對小說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當的一項是”,要求選出“不恰當的”“一項”,立足考查“對小說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然后瀏覽每個選項,再逐一進行分析。A項,“后文與‘翻漿’無關”說法錯誤,文章后半部分與“翻漿”也有密切關系,指“我”在弄清事情的真相后,靈魂受到猛烈的震擊,并為自己的狹隘和殘忍感到愧疚與不安,內心深處亦如翻漿一般的不平與疼痛。故選A。
【5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把握人物形象能力。分析把握人物形象,首先應結合著文中敘述性的語句,從身份、地位、修養、氣質等總體上把握小說人物形象特點,然后根據小說中描寫這個人物的言行舉止的語句以及作者的議論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對他的評價的語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本題要求結合文章加以分析小說塑造了“青年”怎樣的形象。“青年”怎樣的形象,可根據文中“青年”的行為舉止進行分析概括,比如司機和“我”懷疑青年是小偷,司機加快車速,使的車顛簸厲害,青年的頭都被車廂碰出血了,可是青年下車卻說“我知道你們是為我在趕路”,說明青年以“善”意去解“我”和司機的惡意揣測。當“我”去檢查的包時,發現包被青年用自己扎米口袋的繩子固定在大廂的木條上。原來他再路上一次次去拿“我”的包是怕包被顛簸掉,解下了扎米口袋的繩子,想把“我”的提包重新固定,從中可以看出青年善良、熱心助人、知恩圖報。文中寫青年夜里攔車想搭車,司機不愿意載他,他告訴司機自己母親生病了,想吃小米,自己好不容易在場部借了小米,項搭車給母親送去。司機說沒地方,青年說自己“蹲大廂板就行”,司機把青年載到一個兵站,司機說“離那個賊娃子住的不通車的村子最近的公路,他至少還要走
10公里”,從中可以看出青年不怕辛苦,孝順父母。青年攔車時,司機不載他,他就“抱住車燈”,在路上,顛簸的厲害,再加上“我”和司機誤會他是小偷,司機更是把車開得飛快,顛簸得更厲害,可是青年看到“我”的包沒有固定住,就在寒冷與顛簸之中,解下自己的米袋扎口繩,為我幾乎是固定了一路的包,終于把“我”的包固定在“大廂的木條上”,這說明青年執著、堅定、不達目的不罷休。具體作答時,要先答出青年形象特點,然后結合文章具體內容進行分析,不能只答特點,而丟了具體分析。
【6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把握文章結構安排特點能力。解答此類題,首先通讀文章,整體把握文章內容大意,梳理文章結構,在此基礎上,結合具體內容分析把握文章結構。情節構思從三方面想,一般有:開頭——開門見山,曲筆入題,開篇點題,總領全文(提綱挈領),營造氛圍,奠定感情基調,設置懸念。主體——過渡(承上啟下),豐富內容(轉移話題),線索,伏筆(暗示,筆墨少),鋪墊(明示,筆墨多),照應:首尾照應、扣題照應、伏筆照應。結尾——首尾呼應,卒章顯志,以景結情,畫龍點睛,歐·亨利式(出人意料)。從相關情節概括出術語,再結合情節解釋。本題要求結合作品,分析這篇小說在情節安排上的特點。這篇小說在構思方面的特色比較明顯,首先是前后照應,比如路面翻漿的交代、鬃繩的照應等。其次是處處制造懸念,比如青年的突然出現讓人懷疑并害怕,又如年輕人他再車廂里的一系列貌似偷東西的動作等。第三是情節的多次跌宕。小說以我對青年的態度變化為線索,此態度多次變化:同情——猜疑——厭惡——愧疚——感激。第四是結尾給人深深的震動與反思。第五是出人意料的結尾,發人深思。第六是欲揚先抑的寫法,先寫對年輕人的懷疑和鄙視,后寫對年輕人的贊揚、感激和敬仰。具體作答時,結合具體內容,從以上幾個方面進行分析作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