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馬逸文言文閱讀答案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文言文吧?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寫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歷代模仿它的作品。為了讓更多人學習到文言文的精華,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孔子馬逸文言文閱讀答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孔子行道而息,馬逸,食人之稼。野人取其馬。
子貢請往說之,畢辭,野人不聽。有鄙人始事孔子者,曰:“請往說之。”因謂野人曰:“子不耕于東海,吾不耕于西海也。吾馬何得不食子之禾?”其野人大說相謂曰:“說亦皆如此其辯也!獨如向之人?”解馬而與之。說如此其無方也而猶行,外物豈可必哉?君子之自行也,敬人而不必見敬,愛人而不必見愛。敬愛人者,己也;見敬愛者,人也。君子必在己者,不必在人者也。必在己,無不遇矣。
【注釋】逸∶逃跑野人∶居于野的人,農夫取:扣留鄙人:鄙陋之人,此指仆人
【參考譯文】
孔子走(累了)在路上休息,馬逃脫了束縛,吃了別人的莊稼,農民把馬牽去了。
子貢(以能言善辯著稱)請求去說服那農民,什么話都說了,那農民不聽他的。有個剛剛跟隨孔子學習的粗俗的人,說:“請讓我去說服他。”接著對農民說:“您不是在東海種地,我不是在西海種地,我的馬怎么可能會不吃你的莊稼呢?”那農民很開心,對他說:“說話就要這樣明白了當,怎么能像剛剛那個人那樣!”解開馬的韁繩就給了他。說服如此的不講方略竟也能成功,外物怎么可能隨心呢?君子只管按照自己的準則去做,敬人而不必要求人家敬己,愛人而不必要求人家愛己。敬愛別人,那是自己的事;被人家敬愛,那是人家的事。君子只決定自己的行為,不可能決定別人的反映。自己該做的'都做到了,就不會沒有機遇。
【閱讀訓練】
1、解釋
(1)行:走(2)道:道路(3)逸:逃跑(4)食:吃
(5)取:牽去(6)請:請求(7)說:說服(8)鄙:粗俗的
(9)說:同“悅”,高興(10)方:方法
2、翻譯
(1)解馬而與之。
解開馬的韁繩就給了他。
(2)君子必在己者,不必在人者也。
君子只決定自己的行為,不可能決定別人的反映。
3、野人歸還馬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的話來回答)?選文意在說明什么?
說亦皆如此其辯也!獨如向之人?
說話也有藝術,只有以對方能接受的事實,講清道理,才能說服別人接受自己的意見
【孔子馬逸文言文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孔子馬逸》閱讀答案及原文翻譯07-16
韓愈《馬說》文言文閱讀答案03-23
孔子春游閱讀答案11-08
率真孔子閱讀答案04-03
《謝莊字希逸》文言文閱讀08-10
韓愈《馬說》文言文閱讀及參考答案11-03
《史記·孔子世家》閱讀答案08-25
《史記·孔子世家》閱讀答案08-25
《馬說》閱讀答案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