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橋春望閱讀試題及答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春望》閱讀答案(通用15篇)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中,我們或多或少都會接觸到閱讀答案,閱讀答案有助于我們領會解題思路,掌握答題技巧。還在為找閱讀答案而苦惱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春望》閱讀答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春望》閱讀答案 1
曲江春望懷江南故人
趙嘏
杜若洲邊人未歸,水寒煙暖想柴扉。故園何處風吹柳,新雁南來雪滿衣。
目極思隨原草遍,浪高書到海門稀。此時愁望情多少,萬里春流繞釣磯。
[注]①趙嘏,字承佑,楚州山陽(今江蘇淮安)人,唐代詩人。
②杜若,香草名。
③海門,河流入海之處。
④釣磯,釣魚時坐的巖石。
14.下列對詩歌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當的一項是(3分)
A.作者首聯寫“人未歸”“想柴扉”,緊承題目“懷”字,足見其雖身處曲江之畔,但思念江南故鄉的心情。
B.“水寒、煙暖”等意象點明早春時節,寫出作者眼中所望之春景,為后三聯表達感情烘托了氣氛。
C.頸聯作者極目遠望,思念之情隨離離原草而更顯渺遠,風浪阻隔使投遞之信也愈顯稀少。
D.尾聯詩人發問“愁情不知多少”,轉而以萬里春江”的宏闊氣勢消解愁苦,以此收束,提升了詩歌的格調。
15.后人讀此詩領聯,言有“楊柳依依,雨雪霏霏”之感。請就此賞析頷聯的描寫角度。(6分)
閱讀答案:
14.【考點說明】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能力層級(D)
[參考答案]D
[答案解析]以“萬里春江的宏闊氣勢消解愁苦,……提升了詩歌的格調”錯。詩歌所表達的是愁苦如萬里春江,繞磯遠逝,使得思鄉之情更加綿長濃郁,而非消解。再者以景結語擴大意境,并未提升格調。
15.【考點說明】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D)
[參考答案]虛實結合,今昔對比;(1分)上句想象:身在異鄉春風乍起,想故園何處風吹柳拂,但回憶當年“楊柳依依”之往事(2分);下句寫實:遠離故人,忽見南來大雁盡著風雪,實感嘆已身“雨雪霏霏”之風霜;(2分)兩句虛實結合,今昔對比,表達了對故人與故鄉的思念之情(1分)。
[答案解析]此題分析詩歌寫作角度。寫作角度在領聯的表現看似明顯,實則需要細節描摩,分析意象。
《春望》閱讀答案 2
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回答問題。
天津橋春望
雍陶
津橋春水浸紅霞,煙柳風絲拂岸斜。
翠輦不來金殿閉,宮鶯銜出上陽花。
【注】天津橋,是當時東都洛陽著名的景點。上陽:宮名,上元年間,唐高宗下令修建,位于天津橋北。
1.這首詩前兩句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請簡要描述。
2.這首詩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
參考答案
1.一二句作者描繪出一幅明媚綺麗的津橋春日圖。(2分)天津橋下,春水溶溶,絢爛的云霞倒映在水中(2分);天津橋畔,翠柳如煙,枝枝柔條斜拂水面,縷縷游絲隨風飄揚(2分)。
2.這首詩運用了對比的表現手法。詩的`一二句寫津橋春日,明媚綺麗,三四句寫金殿閉鎖、宮苑寂寥,前后映襯,對照鮮明。人們從這種強烈的對比中,很自然地感受到自然界的春天歲歲重來,而大唐帝國的盛世卻一去不復返了。表達了詩人吊古傷今,感嘆昔盛今衰的沉郁的感情。(手法1分,分析2分,感情2分)
《春望》閱讀答案 3
《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1、選擇題
①對《春望》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一句意為:故國淪亡,空留下山河依舊,春天來臨,長安城中荒草深深。
B.“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一句意為:感嘆時局,看到開花也不由得流下眼淚,怨恨別離,聽到鳥鳴也禁不住心中驚悸。
C.“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一句意為:戰爭已經持續了三個月,家書珍貴,足抵得上萬兩黃金。
D.“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一句意為:痛苦中我的白發越搔越短,簡直要插不上頭簪。
②對“國破山河地,城春草木深。”兩句的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A、這兩句詩寫春望所見。一個“破”字,視野從城到山河,令人怵目驚心;一個“深”字,視野從滿城到花鳥,令人滿目凄然,詩人的感情由隱到顯,由弱到強,步步推進。
B、這兩句詩對仗工巧,圓熟自然,詩意變化。“國破”對“城春”,兩意相反。“國破”的殘垣斷壁同富有生機的“城春”對舉,對照強烈。
C、詩意變化的又一例為“國破”與“山河在”前寫國都淪陷,城池殘破,后寫山河依舊,意思相反;“城春”與“草木深”前寫明媚春景,后敘荒蕪之狀,前后相悖。這種詩意的變化,突出了山河破敗的景象。
D、這兩句詩以寫景為主。句中的“國”、“山河”、“城”、“草木”都是詩人親眼所寫的景物。
③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A、詩的開篇即寫春望所見,突出寫山河破碎、滿城荒蕪,寫長安淪陷后的殘敗景象。
B、“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有兩種解釋。一種是觸景生情:因感時恨別,見到了本為娛人之物的花鳥反而流淚驚心;一種是移情于物:以花鳥擬人,感時傷別,花也濺淚,鳥也驚心。兩種解釋都符合詩意。
C、“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寫自安史叛亂以來,戰火不斷,企盼親人消息,一封家信真是勝過“萬金”!“家書抵萬金”是說一萬兩金才能得到一封家信。
D、“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句中,“白發”為愁所致,“搔”為想要解愁的動作,“更短”可見愁的程度。這樣,在國破家亡、離亂之傷痛之外,詩人又嘆息衰老,更增了一層悲哀。
④閱讀杜甫《春望》這首詩,找出分析不當的一項()
A首聯寫望中所見,山河依舊,世事全非,失陷后的長安,草木叢生,一片凄風苦雨。詩意形象生動,情感極其沉痛。
B頷聯是分寫,通過花和鳥兩種事物寫春天,采用擬人寫法,意思是由于戰亂,都城破敗,仿佛花也因感嘆時事而落淚,鳥也因人世間的離別而驚心。
C“家書抵萬金”寫出戰亂年代,一封普通家信是多么難得,多么值錢啊!急切希望知道家人是否平安的消息。
D尾聯總寫憂國思家的感情,刻畫了一個滿頭白發如雪,因焦慮憂愁而頻頻搔首的藝術形象。這一細節描寫,含蓄而又深刻地表現了詩人的內心世界。
2、頷聯寄于 ,表達之感,運用了的修辭。
3、用襯托手法寫由于國破家亡,使人極度悲傷變得更加蒼老的詩句是。
4、本文以為線索,表達了詩人之情。
5、表達思念親人的句是。
6、詩中“草木深”表面上寫的是,實際上是寫;一個“深”字,表現了。
7、本詩將眼前景、胸中情融為一體,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8、從“國破”、“烽火”可以看出,杜甫的這首詩與唐代哪一重大歷史事件有關?
9、結合全詩內容,體會詩題中的“望”字包含哪兩層意思?
10、結合“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這兩句詩,說說詩人是如何抒發情感的`?
11、“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表達了怎樣的內容?
12、最后兩句抒發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案:
1.①C②D③C④C
2、情;物;悲切;對偶、擬人
3、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4、望;憂國傷時,思親悲己
5、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6、山河依舊,草木蔓生的情景草茂人稀,荒涼蕭條,物是人非的社會狀況因戰亂而荒蕪的景象
7、感時憂國、思家念親
8、安史之亂
9、一方面是看到了“國破山河在”的慘景,另一方面是對于親人團聚的守望和期盼。
10、運用了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表現手法。
11、抒發了詩人對家破國殘的感傷之情
12、寫出了人憂愁,煩悶的情狀,把憂家憂國的感情表現得更加深沉和突出。
《春望》閱讀答案 4
天津橋春望
雍陶①
津橋春水浸紅霞,煙柳風絲拂岸斜。
翠輦不來金殿閉,宮鶯銜出上陽②花。
注:①雍陶,晚唐詩人。此時,唐王朝國勢衰敗,社會危機日益嚴重。②上陽:上陽宮,武
則天曾將其修葺得豪華富麗,作為寢宮。
(1)詩的前兩句描繪了怎樣的景象?請作簡要分析。(4分)
(2)這首懷古詩主要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請結合詩句進行分析。(3分)
參考答案:
10.本題考查賞析作品思想內容、語言和表達技巧的能力;能力層級D。
(1)天津橋下,春水溶溶,絢爛的云霞倒映在水中(1分);天津橋畔,翠柳如煙,縷縷柳絲隨風飄蕩,斜拂岸邊(1分)。描繪了一幅明媚綺麗(1分)的津橋春日圖(1分)。
(2)運用了對比的手法(1分)。先描繪天津橋邊明媚、綺麗的春光,后轉寫金殿閉鎖,宮苑寂寥之景(1分)。人們從這種強烈的.對比中,很自然的感受到自然界的春天歲歲重來,而大唐盛世卻一去不復返了(1分)。
或:運用了以樂景襯衷情的手法(1分)。詩的一、二兩句,繪出一幅津橋春日圖,明媚綺麗,引人人勝;三、四句寫金殿閉鎖、宮苑寂寥。前后映襯,對照鮮明(1分),烘托出上陽宮凄涼泠落的景象,從而表達了詩人對唐王朝國運衰微、今非昔比的傷感和哀嘆(1分)。
《春望》閱讀答案 5
鳴雁療療北向頻,淥波何處是通津。
風塵海內憐雙鬢,涕淚天涯慘一身。
故里音書應望絕,異鄉景物又更新。
便拋印綬從歸隱,吳渚香莼②漫吐春。
【注】①顧況:中唐著名詩人,蘇州(古屬吳地)人。②香莼:莼菜。《世說新語》記載,晉人張翰在秋季西風起時,想到家鄉莼菜羹和鱸魚膾的美味,便立即辭官歸鄉。
14.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首聯起興,以聲聲鳴B4、頻繁北返的大雁反襯宦游難歸、充滿苦悶的自己。
B.頷聯第一句“風塵”喻指戰亂,因天下處處動蕩不安,詩人兩鬢斑白,顧影生憐。
C.頷聯第二句直抒胸臆,詩人涕淚交流,為淪落天涯、孤孑一身而深感凄楚、哀痛。
D.頸聯上句寫對“故里音書”已絕望,下句白描春日他鄉之景,以哀景襯哀情。
15.請簡要賞析本詩的尾聯。(6分)
答
14.(3分)D【解析】“以哀景襯哀情”錯,應為樂景哀情。
15.(6分)①尾聯用典。詩人以張翰因思念家鄉蒓菜美、鱸魚膾,從而棄官歸隱的.故事,表達作者也要效法前賢,棄官不做,歸隱于故鄉。②虛寫(想象)詩人想象故鄉小洲邊蒓菜茁壯生長,散發出陣陣清香的情景,從而表達了對家鄉的思念之情。③以景結情。以想象之景結束抒情,表達了強烈的思鄉歸隱之念。(每點2分)
《春望》閱讀答案 6
9、閱讀下面的詩歌,選出賞析有誤的一項( )。(3分)
春望
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A、首聯的“國破”直說國家殘破,“草木深”中的“深”字則以春草的茂盛暗寫戰后長安城的荒涼。
B、花、鳥本是春天最常見、最美好的景物,詩人卻因“感時”“恨別”而見花落淚、聞鳥驚心。頷聯融情于景,讀來令人無限感傷。
C、尾聯運用細節描寫,寫盡詩人在國破離亂之際的愁苦焦慮。
D、這首詩作于唐朝“安史之亂”之時,集中表達了詩人壯志難酬、報國無門的情感。
【分析】《春望》是唐朝詩人杜甫的.一首五言律詩。這首詩的前四句寫春日長安凄慘破敗的景象,飽含著興衰感慨;后四句寫詩人掛念親人、心系國事的情懷,充溢著凄苦哀思。這首詩格律嚴整,頷聯分別以“感時花濺淚”應首聯國破之嘆,以“恨別鳥驚心”應頸聯思家之憂,尾聯則強調憂思之深導致發白而稀疏,對仗精巧,聲情悲壯,表現了詩人愛國之情。
【解答】A、“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寫春望所見。“破”字寫出了國破城荒的悲涼景象;“深”字寫出了荒無人跡的凄涼。這兩句營造了荒涼凄慘的氣氛,表達了詩人憂國傷時的感情。A選項正確;B、“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運用擬人手法,移情于景,借花鳥表達了作者感時傷世的感情。B選項正確;C、“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刻畫出詩人滿頭白發,愁苦不堪的形象,傳神地表達出詩人內心難以排遣的感時傷懷,憂國思家之情。C正確;D、這首《春望》圍繞“望”字展開,通過描寫戰亂后長安城破敗荒蕪的景象,表達了詩人憂國傷時,念家悲己的感情。D錯誤。故選D。
【點評】這首詩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沉,充分體現了“沉郁頓挫”的藝術風格。這首詩結構緊湊,圍繞“望”字展開,由開篇描繪國都蕭索的景色,到眼觀春花而淚流,耳聞鳥鳴而怨恨;再寫戰事持續很久,以致家里音信全無,最后寫到自己的哀怨和衰老,表現了在典型的時代背景下所生成的典型感受,反映了同時代的人們熱愛國家、期待和平的美好愿望,表達了大家一致的內在心聲,也展示出詩人憂國憂民、感時傷懷的高尚情感。
《春望》閱讀答案 7
杜甫《春望》的閱讀理解題:
1.詩的前四句都統領在一個“______”字中,詩人的視野由遠及近,由大到小,由______到______。(2分)
2.請展開想像,描述“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所展現的畫面,并揭示詩句的含義。(2分)
(以下為08年大慶中考題)
3.這首詩抒發了詩人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4.“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歷來為人們所稱道,請你說說了在哪里?
5.(07年沈陽)對該詩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A.這是一首五言律詩,含蓄蘊藉,耐人尋味。
B.這首詩的首聯表面描寫都城破敗、人煙稀少、草木茂密幽深的`荒涼景象,實際深藏詩人的無限感慨。
C.這首詩的頷聯借對花鳥的感覺,將詩人抑制不住的感傷之情表達得淋漓盡致。
D.這首詩的頸聯、尾聯極力渲染詩人在戰火連綿時期收到家書時的無比喜悅之情。(以下是03年咸陽中考題)
6.讀上面的詩,請簡要說說作者是怎樣通過寫景來表達內心世界的。
7.“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成為千古傳誦的名句,請你從形式和內容上對這兩句詩作簡要評析。
8.“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一聯中,詩人用“抵萬金”來形容什么?
9.對“國玻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兩句的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A.這兩句詩寫春望所見。一個“破”字,視野從城到山河,觸目驚心;一個“深”字,視野從滿城到花鳥,滿目凄然。詩人的感情由隱而顯,由弱而強,步步推進。
B.這兩句詩對仗工巧,圓熟自然,詩意變化。“國破”對“城春”,兩意相反,“國破”的殘垣斷壁同富有生機的“城春”對舉,對照強烈。
C.詩意變化的又一例為“國破”與“山河在”。前寫國都淪陷,城池殘破,后寫山河依舊,意思相反;“城春”與“草木深”前寫明媚春景,后敘荒蕪之狀,前后相悖,這種詩意的變化,突出了山河破敗的景象。
D.這兩句詩以寫景為主。句中的“國”、“山河”、“城”、“草木”都是詩人親眼所見的景物。杜甫《春望》的閱讀理解題答案:
1.望(1分)山河草木花鳥(1分,每空0.5分)
2.參考示例:面對淪陷的山河,一位滿頭白發的老人因焦慮憂愁不停地撓頭嘆息。老人昔日那長長的頭發如今紛紛斷落,已經短得無法梳髻插簪。詩句所描寫的這一細節,含蓄而深刻地表現了詩人憂國思家的情懷。(2分,畫面描寫、揭示含義各1分,意同即可)
3.憂中思家
4.示例:①詩人觸景生情,原本能愉悅心情的花鳥,但因感時恨別,詩人見了反而落淚驚心,更烘托了自己“感時”、“惜別”之悲。
②詩人移情于景,以花鳥擬人,感時傷別,花也濺淚,鳥也驚心,其實是詩人自己內心感情的寫照,形象動人。
5.D
6.描寫破敗的春城,草木蔓生,花也落淚,鳥也驚心,感時憂國,思家念親,借景抒情,深沉真摯。
7.用對偶的手法寫出了安史之亂的戰火連綿不斷,詩人跟家人難通音信,此時的一封這家信顯得極其珍貴,可以勝過萬金,表達了詩人眷念家人的美好感情。尤其是“家書抵萬金”寫出了消息隔絕、久盼音信不至的急迫心情,使人產生共鳴。
8.形容家書的珍貴,表達了對妻子兒女強烈的思念之情。
9.D
《春望》閱讀答案 8
二、閱讀(共44分)(一)(共4分)
閱讀下面古詩,完成9-10題。
春望
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9.下列各項中對本首詩歌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A.首聯寫望中所見,國都在淪陷后已變得殘破不堪,然而山河依舊是原來的樣子;春天降臨長安城,然而眼前卻是亂草叢生。雖是寫景,卻也痛切地表達了詩人念家悲己的感情。
B.頷聯將人的情感賦予花和鳥。生動形象地表現出詩人面對國都破敗的無奈感慨和綿綿愁緒。
C.頷聯“三月”表明喪亂之久,“抵萬金”形容家書珍貴,表達了詩人對妻兒的強烈思念。
D.全詩所寫意象甚多,從“遠景”的山河城郭,到“中景”的荒草殘木。再到“近景”的春花飛鳥。一直到“自身”的白發,步步推進,“鏡頭”越來越小,將宏大的家國之悲,漸漸滲透凝縮在詩人自己身上。
10.詩的尾聯“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刻畫了詩人怎樣的形象?
【分析】
《春望》是唐朝詩人杜甫的一首五言律詩。這首詩的前四句寫春日長安凄慘破敗的景象,飽含著興衰感慨;后四句寫詩人掛念親人、心系國事的情懷,充溢著凄苦哀思。
【解答】
(1)本題考查對詩歌內容和寫法的賞析。結合詩歌內容,逐項研讀選項,找出理解有誤的'一項即可。
A.有誤,首聯抒發了詩人憂國、傷時的情感,不是家悲己的感情。
BCD.正確。
故選:A
(2)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詩歌中人物形象的分析。詩歌在尾聯中“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對詩人的形象有一個具體的刻畫。“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烽火連月,家信不至,國愁家憂齊上心頭,內憂外患糾纏難解。眼前一片慘戚景象,內心焦慮至極,不覺于極無聊賴之時刻,搔首徘徊,意志躊躇,青絲變成白發。自離家以來一直在戰亂中奔波流浪,而又身陷于長安數月,頭發更為稀疏,用手搔發,白發又稀疏到不勝簪的地步,可見其蒼老之態,他因憂國傷時而過早衰老,因此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憂愁蒼老的詩人形象。
譯文:
長安淪陷,國家破碎,只有山河依舊;春天來了,人煙稀少的長安城里草木茂密。感傷國事,不禁涕淚四濺,鳥鳴驚心,徒增離愁別恨。
連綿的戰火已經延續了半年多,家書難得,一封抵得上萬兩黃金。愁緒纏繞,搔頭思考,白發越搔越短,簡直要不能插簪了。
《春望》閱讀答案 9
長安春望
盧綸
東風吹雨過青山,卻望千門草色閑。
家在夢中何日到,春來江上幾人還?
川原繚繞浮云外,宮闕參差落照間。
誰念為儒逢世難,獨將衰鬢客秦關。
1.“卻望千門草色閑”一句中的“閑”字歷來為人們所稱道,請賞析。(5分)
2.詩中抒發了詩人的哪些情感?請簡要概括。(6分)
試題答案:
1.【知識點】本題考查鑒賞古代詩歌的語言,淺層次是理解句意的能力,能力層級為B級(理解賞析)。
【答案和解析】答案:閑,意為悠閑、自在,(2分)運用擬人的手法,(1分)形象地寫出了春草的自由、舒展,(1分)反襯了詩人內心的.愁苦。(1分)
解析:解答這類題:
①解釋“閑”字在句中的含義。
②展開聯想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③點出該字烘托了怎樣的意境,或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思路點撥】古人作詩講究煉字,這種題型是要求品味這些經錘煉的字的妙處。答題時不能把該字孤立起來談,得放在句中,并結合全詩的意境情感來分析。
2.【知識點】本題考查鑒賞古代詩歌作者情感的能力,能力層次為D(鑒賞評價)。
【答案和解析】答案:
①思鄉;
②生不逢時、懷才不遇的憤懣;
③對年華易逝、人生易老的感傷;
④客居異鄉的孤寂與惆悵。(每點2分,答出三點即可得6分)
解析:抓住關鍵詞“望”“何日到”可體現出思鄉之情;結合注釋和尾聯,可體現出生不逢時、懷才不遇的憤懣。
【思路點撥】鑒賞古代詩歌作者情感,有下面幾項逐項落實。
①理解詞句的意思。要牢固地樹立結合具體的語境來理解詞義的觀念;
②把握詩歌的結構層次。一首詩多半是有幾層意思組合而成的,即使是絕句、律詩這樣的短詩,我們仍可以將其分成幾個層次(一般是兩句一個層次),分解以后再進行綜合,就容易準確地理解詩意,把握詩人的情感。分層后,還應琢磨一下層與層之間詩意是如何轉換的,即如何過渡銜接的;
③掌握詩歌常用的修辭方法和表達技巧;
④體味詩歌所描繪的意境,體會詩人所抒發的情感。
《春望》閱讀答案 10
長安春望
盧綸
東風吹雨過青山,卻望千門草色閑。
家在夢中何日到,春來江上幾人還?
川原繚繞浮云外,宮闕參差落照間。
誰念為儒逢世難,獨將衰鬢客秦關。
(1)“卻望千門草色閑”一句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2分)
(2)頸聯刻畫了一位什么樣的主人公形象?請簡要分析。(4分)
(3)請概括尾聯詩人抒發的豐富情感。(4分)
[答案]
(1)(2分)借代,“千門”代指京城長安;擬人,以“草色閑”襯托詩人內心之愁。
(2)(4分)主人公遠望家鄉,浮云繚繞,遙不可及(1分);近看宮闕,錯落有致,落日籠罩(1分)。刻畫了一位內心孤寂愁苦的思鄉游子的形象(2分)。
(3)(4分)
①“逢世難”表達了對遭逢世難的傷感;
②“獨將”表達了孤獨寂寞的愁苦;
③“衰鬢”表達了對人生已老及生不逢時、懷才不遇的憂憤;
④“客秦關”表達客居他鄉的羈旅的'惆悵。
[解析]
(1)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表達技巧的能力。只要能指認出兩種修辭手法即給2分。
(2)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形象的能力。分析2分,涉及對頸聯的出句(川原繚繞浮云外)、對句(宮闕參差落照間)的分析;形象概括內容2分,含情感(如思鄉)、身份(如游子、仕途失意者)此中每一個點1分。
(3)本題考查分析概括詩歌思想情感的能力。情感揭示不必拘泥于“獨將”表達了……”、“衰鬢表達了……”、“客秦關表達了……” 這一形式,但必須結合具體詩句展開。
《春望》閱讀答案 11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1.杜甫是唐朝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被后世尊稱為( )。
A.詩圣
B.詩仙
C.詩鬼
2.杜甫和( )齊名,世稱“李杜”。
A.李賀
B.李白
C.李商隱
3.這首詩的主題是( )
A.春日觀景,熱愛自然。
B.胸懷大志,報效國家。
C.傷感國事,懷念家人。
D.老有所為,奉獻余熱。
4.對詩句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
A.首句寫望中所見,“草木深”寫出了景色的秀美,令人賞心悅目。
B.三、四兩句寫詩人觸景生情,見了花、鳥反而墜淚驚心。
C.五、六兩句寫因戰火不斷,與家人隔絕,表達了詩人盼望音信的`迫切心情。
D.七、八兩句用一個細節寫詩人熱愛國家、眷念家人的心情。
參考答案:
1.A
2.B
3.C
4.A
《春望》閱讀答案 12
曲江春望懷江南故人 趙嘏
杜若洲邊人未歸,水寒煙暖想柴扉。
故園何處風吹柳,新雁南來雪滿衣。
目極思隨原草遍,浪高書到海門稀。
此時愁望情多少,萬里春流繞釣磯。
[注]①趙嘏,字承佑,楚州山陽(今江蘇淮安)人,唐代詩人。②杜若,香草名。③海門,河流入海之處。④釣磯,釣魚時坐的巖石。
14.下列對詩歌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當的`一項是(3分)
A.作者首聯寫“人未歸”“想柴扉”,緊承題目“懷”字,足見其雖身處曲江之畔,但思念江南故鄉的心情。
B.“水寒、煙暖”等意象點明早春時節,寫出作者眼中所望之春景,為后三聯表達感情烘托了氣氛。
C.頸聯作者極目遠望,思念之情隨離離原草而更顯渺遠,風浪阻隔使投遞之信也愈顯稀少。
D.尾聯詩人發問“愁情不知多少”,轉而以萬里春江”的宏闊氣勢消解愁苦,以此收尾提升了詩歌的格調。
15.后人讀此詩領聯,言有“楊柳依依,雨雪霏霏”之感。請就此賞析頷聯的描寫角度。(6分)
閱讀答案:
14.D(3分)[答案解析]以“萬里春江的宏闊氣勢消解愁苦,……提升了詩歌的格調”錯。詩歌所表達的是愁苦如萬里春江,繞磯遠逝,使得思鄉之情更加綿長濃郁,而非消解。再者以景結語擴大意境,并未提升格調。
15.虛實結合,今昔對比;(1分)上句想象:身在異鄉春風乍起,想故園何處風吹柳拂,但回憶當年“楊柳依依”之往事(2分);下句寫實:遠離故人,忽見南來大雁盡著風雪,實感嘆已身“雨雪霏霏”之風霜;(2分)兩句虛實結合,今昔對比,表達了對故人與故鄉的思念之情(1分)。
[答案解析] (6分)此題分析詩歌寫作角度。寫作角度在領聯的表現看似明顯,實則需要細節描摩,分析意象。
《春望》閱讀答案 13
漢壽城春望
劉禹錫
漢壽城邊野草春,荒祠古墓對荊榛。
田中牧豎燒芻狗,陌上行人看石麟。
華表半空經霹靂,碑文才見滿埃塵。
不知何日東瀛變,此地還成要路津。
【注】①這首詩是作者貶任朗州司馬時所作。②芻狗:古化用茅草扎成的狗作祭品,祭后就被拋棄。③東瀛:東海。東瀛變,指滄海桑田的變化.
8.古人認為此春望詩,最奇,請指出這首詩奇在哪里,并簡要賞析。(5分)
9.全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請簡要分析。(6分)
參考答案:
8.①內容奇特。此詩雖題為春望,但所望之景卻是野草荊榛,荒祠古墓、頹垣敗碑等荒涼衰敗的景象。
②構思新奇.這首詩首聯、頷聯、頸聯渾然一體,極力鋪陳漢壽城遺址的破敗和荒涼,為尾聯的富有哲理性的議論作準備,構成了全詩的整體層次。
9.①詩人遭貶謫后的凄涼之感:通過寫登臨古城所望見的破敗荒涼景象可以看出。
②昔盛今衰之感:借荒臺頹垣、荒祠敗碑,抒發了此種感慨。
③詩人不甘沉淪的樂觀進取精神:在興和廢的轉化之中,在此地還成要路津中可以看出。
賞析
這首詩雖然極力地描繪了漢壽城遺址的荒涼、破敗的景象,但是格調毫不低沉。在興和廢的轉化之中,充分地表現了詩人發展變化的樸素辯證觀點,使全詩充滿了積極的進取精神。這首詩打破了一般律詩起、承、轉、合的框框,首、頷、頸三聯渾然一體,極力鋪陳漢壽城遺址的荒蕪、破敗的`景象,構成了全詩的整體層次。
首聯的出句點明了春望的地點,含蓄而又凝煉地表現漢壽城已是一片廢墟了。野草春三字讓人產生聯想,如果漢壽不是一片蕪城,還象當年那樣人煙輻輳,無比繁華,春日遲遲,一派生機的話,詩人怎么會用城邊野草剛剛發芽來描繪它的春色呢。首聯對句勾勒出來的景物頗多,有荒祠、有古墓、有射棘、有榛莽,唯獨沒有人煙。正因為此,詩人用對字組合起來的柯、墓、荊、榛之類愈多,便使人愈感荒涼。[5]
頷聯雖有牧童和行人出現,但也沒有增添任何生氣。牧豎燒芻狗予田中,說明墳山冷落,祭掃無人田地荒蕪,可牧牛羊。符人著石麟于陌止。是因為荊榛莽莽,別無可以觀賞盼景物,唯古墓前石獸群尚可注目而已。
頸聯清楚地告訴人們漢壽城今非昔比,當年繁華的交通要道,如今已破敗不堪了。當年指示路途的華表,如今已經被雷電轟擊得半殘,縱橫的斷碑,通體蒙塵,碑文依稀可辨。昔日繁華,今朝破敗,盡在殘缺華表,斷裂石碑中顯露了出來。詩人不惜耗費大量筆墨大寫特寫這樣的破敗和荒涼,完全是為著尾聯的富有哲理性的議論作準備的。
從這首詩的尾聯,不知何日東瀛變,此地還成要路津,談出了一個深刻的哲理,即興和廢是互相依存,互相轉化的。詩人認為:興和廢不是永恒的,不變的;而是有興就有廢,有廢就有興,興可以變成為廢,廢亦可以變成為興的。這正如老子所說的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一樣,是具有樸素辯證法觀點的。
《春望》閱讀答案 14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1)請賞析“城春草木深”一句中的“深”字。
(2)詩人時年四十多歲,卻說“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原因是什么?
答案:
【分析】《春望》是一首五言律詩,作于唐肅宗至德二年。當時長安被安史叛軍焚掠一空,滿目凄涼。杜甫眼見山河依舊而國破家亡,春回大地卻滿城荒涼,在此身歷逆境、思家情切之際,不禁觸景傷情,發出深重的憂傷和感慨。詩人在這首詩中表現了愛國之情。
【解答】
(1)本題考查詩歌煉字賞析。首先在詩文中要找到該煉字,煉字一般為動詞、形容詞或特殊詞(如疊詞、擬聲詞、表顏色的詞等)。煉字賞析常見答題格式:字在詩句中的意思是……,作用是……,它運用了……的修辭(或化靜為動,或化抽象為具體,或化虛為實)寫出了…的景象,表達了詩人……的思想感情。做此題要在了解寫作背景的基礎上熟悉古詩內容,再進行賞析。深”字用的好,這個字體現了長安城里草木叢生,以此表現國家殘破、人煙稀少,給人以滿目凄然的`感覺。
(2)本題考查詩句的理解。“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的意思是:愁悶心煩只有搔首而已,致使白發疏稀插不上簪。詩人的愁緒源自對國家前途的擔憂,對親人的思念還有對自己前途的擔憂。
答案:
(1)“城春草木深”寫作者春望所見:(國都淪陷,城池殘破)亂草遍地,林木蒼蒼。一個“深”字,令人滿目凄然。渲染了殘破凄涼景象。雖是寫景,但實為抒情,情景交融。極富表現力。
(2)國家殘破(憂國);惦念遠方親人的安危(思家)
《春望》閱讀答案 15
春 望
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2分)
你認為“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中哪個字用得好?請作簡要賞析。(2分)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一句中“抵萬金”的含義是什么?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2分)
答案:
答案:憂圍傷時、念家悲己(意思對即可,2分)
示例一:“破”字用得好。一個“破”字,寫出了國都淪陷,城池殘破的.景象,使人觸目驚心。
示例二:“深”字用得好。一個“深”字,寫出了亂草遍地,林木蒼蒼的景象,令人滿目凄然。(2分)
家書的珍貴;表達了他對妻子兒女的強烈思念之情。(每問1分,共2分)
【《春望》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古詩《春望》閱讀答案11-04
《曲江春望懷江南故人》閱讀答案10-28
天津橋春望閱讀試題及答案09-24
杜甫《望岳》閱讀答案10-14
閱讀春片段閱讀答案11-20
杭州春望閱讀賞析09-24
《天凈沙春》閱讀答案10-27
春陰閱讀答案06-26
送春閱讀答案10-31
春殘閱讀答案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