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江仙閱讀答案(通用15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生活中,我們會經常接觸并使用閱讀答案,借助閱讀答案我們可以檢查自己的得與失,并對今后的學習做出調整。大家知道什么樣的閱讀答案才是好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臨江仙閱讀答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臨江仙閱讀答案 1
閱讀下面一首宋詞,回答問題。
玉立清標消晚暑,胸中一段冰壺。畫船歸去醉歌珠。微云收未盡,殘月炯如初。
鴛鷺行間催闊步,秋來乘興鳧趨。煩君為我問西湖。不知疏影畔,許我結茅無。
1、“冰壺”二字讓你想起了王昌齡的哪一句詩?“冰壺”在詞中比喻什么?(2分)
2、“微云收未盡,殘月炯如初”兩句渲染了什么樣的氛圍?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心情?
3、“煩君為我問西湖。不知疏影畔,許我結茅無”寫法精妙,試作簡要分析。(4分)
4、“煩君為我問西湖。不知疏影畔,許我結茅無”寫法精妙,請作簡要分析。(4分)
參考答案
1、一片冰心在玉壺純潔美好的情致(或:高潔清廉的情操)
2、渲染友人離去后凄清、空寂的氛圍;表達了對朋友依依不舍和自己孤寂失落之情。
3、運用比擬、設問的修辭手法。作者不明說自己對友人感情之深,而是囑咐相“問”西湖,巧妙傳遞流露。構思精巧獨特,給人清新婉麗、余韻未盡之感。
4、運用擬人(或想象)手法,寄語鴛鷺(或王叔濟),問能不能在西湖邊結茅而居,表達了自己歸隱的思想(或追隨友人的愿望)。
參考譯文
友人啊,你姿態美好、面容俊美,足以消散這夏末的溽熱,更何況你還有冰壺般高潔的情操。你乘坐的畫船漸漸遠去,但你那圓潤如珠的.歌聲猶回蕩在我的耳畔,令我心醉。歌聲猶聞,但天邊微云卻將退盡,殘月黯淡如初。
在成雙成群鴛鴦和鷺鷥之間,我大步疾走。那些嬉鬧野鴨啊,乘著初秋的清涼,高興地緩行,多令我心痛。無憂的野鴨啊,麻煩你們替我捎句話問問西湖,不知在那綠楊掩映、梅花飄香的湖畔,可否許我結廬相伴友人?
臨江仙閱讀答案 2
臨江仙·佳人
李石
煙柳疏疏人悄悄,畫樓風外吹笙。倚闌聞喚小紅聲,熏香臨欲睡,玉漏已三更。
坐待不來來又去,一方明月中庭,粉墻東畔小橋橫。起來花影下,扇子撲飛螢。
有約而失約,相期而未遇,給熱戀中人帶來的是無盡的惆悵與憂傷。這首詞就是通過一組鏡頭,描繪了一位多情的閨中女子因盼郎夜歸,從期待、幻覺、失望、孤獨到尋求解脫的生動形象。
“煙柳疏疏人悄悄,畫樓風外吹笙。”夜深人靜,輕紗般的霧靄籠罩著庭院里疏疏的楊柳。風從畫樓外吹來,是誰還在悠揚地吹笙?這是從女主人的視覺和聽覺角度分別描繪庭院內外的兩個空間,以畫樓外的歡樂來烘托庭院內的靜寂、清冷。庭院靜而女主人的內心并不平靜,她倚著闌干久久地等待,終于聽到了那熟悉的聲音在呼喚著丫頭小紅,此時女主人的心情可以想見。是心上人真的來到身邊了嗎?“隔墻花影動,疑是玉人來。”這里更大的可能是苦苦等待中所產生的.幻覺。“熏香臨欲睡,玉漏已三更。”雖聞聲而郎終未至,于是悵然回到閨房。閨房中熏香爐吐出縷縷青煙,玉漏的水滴聲報夜已三更。玉漏的滴響,飄動的熏香,烘托出閨房更寂靜,女主人在失望中更感孤獨。“臨欲睡”而終未睡──她又怎能安然入睡呢!“坐待不來來又去,一方明月中庭,粉墻東畔小橋橫”。第一句既表明女主人仍將幻覺視為真實,始終沒有認定對方壓根兒就沒來。但也流露出她對負約的心上人淡淡的怨訴。可以想見,她的性格是文靜的,平和的。然而,畢竟希冀被完全失望所代替,她不再因焦灼地等待而心旌搖動。此刻,她木然地從閨房向外去,只見明月灑滿中庭,凝重的小橋靜靜地橫架在粉檣東畔。這種近于死寂的景物環境,正是女主人絕望心態的寫照。“起來花影下,扇子撲飛螢。”等待已絕望,安睡又不能,她無法承受令她倍感憂郁、孤獨的閨房重壓,她百無聊賴,終于再次來到庭院,在花影下用扇子撲飛螢,以求稍稍的解脫。這一句出自杜牧的《秋夕》“紅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杜牧描繪的是宮女的寂寞與孤獨,詞人在這里以人物動態作結,更令人回味無窮。
臨江仙閱讀答案 3
臨江仙
(夜登小閣,憶洛中舊游。)
南宋陳與義
憶昔午橋橋上飲,坐中多是豪英。長溝流月去無聲。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夢,此身雖在堪驚。閑登小閣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漁唱起三更。
注:陳與義是洛陽人,此時退居青墩鎮僧舍。二十多年前為徽宗政和年間,當時天下太平無事。
9.作者說“此身雖在堪驚”,請概括“驚”的原因。(6分)
10.請簡要分析“古今多少事,漁唱起三更”句的`表達效果。(5分)
答
9.(6分)國家巨變(或:不復太平、國家淪陷);舊交零落;無力救國;青春流逝;漂泊四方(或:遠離故土、顛沛流離)。
10.(5分)與“憶”“流月”“天明”照應;敘事議論相結合,將沉重的情感轉化為洞達世事淡看煙云的無奈之情,含蓄表明詞人對現實的不滿;對古往今來興亡之事的慨嘆超越時空,拓展了感慨的內涵,使全詞意蘊更深廣厚重。
臨江仙閱讀答案 4
臨江仙·夢后樓臺高鎖
晏幾道
夢后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
【注】小蘋:作者友人家的歌女。
14.下列對這首詞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上闋開篇兩句實寫居處的冷落寥寂,隱喻往昔歡娛的消逝難見。
B.下闋“琵琶”一句,既寫出歌女演奏技藝高超,也寫出兩人心意相通。
C.結尾兩句與首句相應,傳達出眼前明月依然、人事情懷依舊之意。
D.整首詞以境界會意,詞盡而意未盡,蘊藉含蓄,感情深摯。
15.詞中“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兩句是如何表達無盡愁情的?請結合全詞加以賞析。(6分)
閱讀答案:
14.C
15.①"落花"句既寫暮春時節芳華已盡,詞人油然而生傷春惜春的悵惘之情;又借"落花"感嘆青春易逝,佳期難再。
②"微雨"句借天色陰沉,狀寫心境的陰郁和苦悶;又以"燕雙飛"來反襯"人獨立"的寂寞和孤獨。
③"落花""微雨"兩句,融情入景,借眼前無限凄婉之景,抒發對歌女小蘋懷念之意、苦戀之情以及深切的孤寂之感。
臨江仙閱讀答案 5
臨江仙
許庭
不見灞陵原上柳,往來過盡蹄輪。朝離南楚暮西秦,不成名利,贏得鬢毛新。
莫怪枝條憔悴損,一生唯苦征塵。兩三煙樹倚孤村。夕陽影里,愁殺宦游人。
登寶意寺上方舊游
韋應物
翠嶺香臺出半天,萬家煙樹滿晴川。
諸僧近住不相識,坐聽微鐘記往年。
【注】寶意寺在武功,詩人曾居此寺。
1.《臨江仙》一詞中,詩人為何而愁?請簡要概括。(5分)
答:①對家鄉親友的思念、漂泊在外的艱辛;②奔走求仕的辛勞、仕途失意的悲酸;③功業未成的'無奈、年華漸老的感傷。(答兩點給4分,答出3點給5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給分)
2.兩首詩都寫到了煙樹,這兩處煙樹所營造的意境有何不同?(6分)
參考答案:
①許詩中,孤村邊,只有稀疏的三兩棵樹在夕陽殘照中立著,似有輕煙籠罩,朦朧落寞。(1分)煙樹渲染出一種凄清惆悵的氛圍,(2分)集中地表現了詩人在宦游在外、仕途不順的落寞失意之情;(3分)②韋詩中,煙樹滿晴川,勾勒出一幅樹木蓊郁、堆煙疊翠的美景,(1分)營造出明快清麗的氛圍,(1分)寄托作者遠眺時的心曠神怡,同時也出淡淡悵惘。(1分)
臨江仙閱讀答案 6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馀生。
【注】①東坡:在湖北黃岡縣東。這首詞是蘇軾被貶黃州時所寫。⑵縠紋:比喻水波細紋。縠,縐紗。
1.下面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恰當的兩項是( )( )(5分)
A.上闕首句點明了夜飲的地點和醉酒的程度,醉而復醒、醒而復醉的描述,表現了作者寄情于縱飲的心境。
B.“歸來仿佛三更”句,一方面表明作者回寓所的時間之晚,另一方面也從側面反映了作者當時酒醉的情態。
C.上闕后三句寫家童已鼻息如雷導致作者無法進門,只好轉而諦聽江濤洶涌的聲音,更烘托出作者內心的無奈。
D.下闕前兩句寫出詞人的嘆息:遺憾自己總是身不由己,沒有辦法掌握自己的命運,總免不了勞苦奔波。
E.一葉小舟從作者眼前的江面飄逝,不由得讓作者感慨萬千,希望能將自己的后半生寄托在這廣闊的江海。
2.清代王夫之說:“情景名為二,而實不可離。”這首詞上下闋中都有這樣的詞句,請指出并簡要分析。(6分)
參考答案
1.CE (選E給3分,選C給2分。C項中“內心的無奈”理解有誤,此處恰恰表現的是作者進退悠然的`豁達情懷。E項中“小舟從此逝”并非實寫,而是詞人超脫現實的浪漫主義想象。)
2.①上闋中“倚杖聽江聲”,寫詞人夜飲歸來,敲門無應而“倚杖聽江聲”,襯托出夜的靜寂,詞人置身于寧靜、曠闊的大自然中,遺世獨立,人生的得失榮辱仿佛被一筆勾銷,感到一種精神上的解脫,其中充滿超然物外的曠達之情。(3分,找出句1分,感情分析到位2分)
②下闋中“夜闌風靜縠紋平”一句,一語雙關,情景交融。既寫自然景象,又寫作者的心境。既是寫深夜風平浪靜之景,也是詞人所追求的寧靜安謐的理想境界的一種體現,是詞人渴望生活自由、希望精神解脫的愿望的一種表達。(3分,寫景句1分,感情分析到位2分)
(只賞析一句最多得3分)
臨江仙閱讀答案 7
臨江仙送錢穆父①
蘇軾
一別都門三改火②,天涯踏盡紅塵。依然一笑作春溫。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③。
惆悵孤帆連夜發,送行淡月微云。樽前不用翠眉顰。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注]①錢穆父:蘇軾的友人,時被謫出知瀛州。②改火:指年度的更替。③筠:竹。
(1)“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句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贊揚了友人什么樣的品格?(4分)
(2)“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句,有人認為豪放達觀,有人認為失意惆悵,你的看法呢?簡要分析。(4分)
14、解析:這首詞是宋哲宗元祐六年春蘇軾知杭州時,為送別自越州(今浙江紹興)北徙途經杭州的老友錢穆父(名勰)而作。元祐初年,蘇軾在朝為起居舍人,錢穆父為中書舍人,氣類相善,友誼甚篤。元祐三年穆父出知越州,都門帳飲時,蘇軾曾賦詩贈別。歲月如流,此次在杭州重聚,已是別后的第三個年頭了。三年來,穆父奔走于京城、吳越之間,此次又遠赴瀛州,真可謂“天涯踏盡紅塵”。分別雖久,可情誼彌堅,相見歡笑,猶如春日之和煦。更為可喜的是友人與自己都能以道自守,保持耿介風節,借用白居易《贈元稹》詩句來說,即“無波古井水,有節秋竹竿”。
(1)運用了比喻、對偶、化用(或用典)的`手法,贊揚了友人淡泊、堅貞的品格。(4分,答出兩種手法得2分,兩種品格2分)
(2)①是豪放達觀,意在勸慰他人。詩人認為人生如行旅,人人都是漂泊的旅人,自當隨遇而安。表現了詩人超然物外,恬淡自安的灑脫情懷。
②是失意惆悵。意在感傷自身。詩人認為自己和友人一樣不幸。表達了詩人對仕宦浮沉的惆悵,對身世飄零的慨嘆。
③如說既有豪放達觀,又有失意惆悵,心境復雜,言之成理亦可。(4分,其中“看法”1分,聯系作品分析3分。三種觀點選一種作答即可)
臨江仙閱讀答案 8
臨江仙·夜登小閣,記洛中舊游①
陳與義
憶昔午橋②橋上飲,坐中多是豪英。長溝流月去無聲。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夢,此身雖在堪驚。閑登小閣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漁唱起三更。
【注】①這首詞大概是在公元1135年(南宋高宗紹興五年)陳與義退居浙江湖州青墩鎮壽圣院僧舍時所作,追憶了二十多年前(北宋亡國之前)宋徽宗政和年間在洛中與好友們游樂的往事。②午橋:在北宋河南洛陽南,唐朝裴度有別墅在此。
1.“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請結合詞句內容簡要分析。
2.全詞圍繞“閑”的心緒,作者發出了怎樣的感慨?
參考答案
1.①運用了動靜結合的表現手法。②借杏花疏影、景色幽香的靜景和伴著清韻悠遠的`笛聲歡歌到天明的動景,③描寫了作者當年在良辰美景中與朋友一起借著酒興盡情戲鬧的游樂情形。
【解析】本題要求鑒賞詩歌的表達技巧,這里主要是對表達方式中景物描寫的賞析。一般要求指出運用的什么手法,從思想內容和藝術形式兩個方面說明達到了什么效果。
2.①從洛陽舊游到如今偏寓江南之“閑”,感慨國事的盛衰興亡;②從昔日與英豪交往到如今此身獨在之“閑”,感慨個人知交零落;③從二十多年的轉瞬即逝到夜登小閣之“閑”,感慨時光飛逝而功業無成。(答 對其中兩點即給4分,答題意思對即可)
【解析】本題要求評價作品的思想內容和作品所表現出來的作者的思想態度。應聯系全詩,并關注注釋中所交代的有關背景。
臨江仙閱讀答案 9
臨江仙
晃補之
身外閑愁空滿眼,就中歡事常稀。明年應賦送君詩。試從今夜數,相會幾多時。
淺酒欲邀誰共勸,深情唯有君知。東溪春近好同歸。柳垂江上影,梅謝雪中枝。
(1)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首詞真實描寫了送別的場景,充分地表現出詞人對朋友的眷戀之情。
B.詞人時常感到缺乏快樂,而即將到來的離別又會強化這種愁悶的`感受。
C.因不忍與朋友分別,詞人更珍惜當下,數算還剩下多少時日可以相聚。
D.春天即將到來,詞人希望與朋友同歸東溪游覽,共同欣賞春日的美景。
(2)詞的結尾兩句被后代評論家稱贊為“絕妙”,請簡要分析其妙處。
答
(1)A
(2)①最后兩句“柳垂江上影,梅謝雪中枝”,詞人運用想象的手法,展現了東溪的美景。
②兩句對仗工整,對偶手法的使用,增加了詩歌的音樂美。
臨江仙閱讀答案 10
閱讀下面一首宋詞,完成8~9題。(7分)
臨江仙
徐昌圖
飲散離亭西去,浮生長恨飄蓬。回頭煙柳漸重重,淡云孤雁遠,寒日暮天紅。
今夜畫船何處?潮平淮月朦朧。酒醒人靜奈愁濃!殘燈孤枕夢,輕浪五更風。
8.上片“回頭煙柳漸重重”一句描繪出此人怎樣的情態?淡云孤雁遠,寒日暮天紅”一句傳達出詞人什么樣的情懷?(4分)
9.這首詞在寫法上的'最主要特色是什么?請你結合內容具體分析。(3分)
答案:
8.(4分)“回頭煙柳漸重重”一句描繪出詞人一步三回頭、不忍離去的情態,船兒漸行慚遠,柳色愈來愈濃,離愁也逐漸加探。(2分)“淡云孤雁遠,寒日暮天紅”一句通過環境氣氛的渲染.傳達出詞人旅途落寞的情懷。(2分)
9.(3 分)情景交融的寫法。(1分)本詞是抒寫詞人羈旅行役的愁緒。為了傳達出這種心境,作者選取了煙柳、孤雁、寒日、淮月、殘燈、輕浪等意象,緣情布景,以景傳情,憑借對這些典型意象的描繪和氣氛的渲染寫旅愁,從而產生了感人至深的藝術效果。(2分)
臨江仙閱讀答案 11
滾滾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諸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注]楊慎(1488-1559),明朝中葉杰出詞人。官經筵講官.以直諫件旨,被明世宗廷杖請戍云南永昌,年七十二,死于貶所。這首“臨江仙”是楊慎為自己的《廿一史彈詞》第三段《說秦漢》寫的開場詞。
1.這首詞塑造了一位什么樣的人物形象?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6分)
【答案】這首詞塑造了一位遠離塵囂,看慣爭斗,為人淡泊,博學曠達的老漁翁形象。(2分)“江諸上”表明漁翁遠離塵囂;“慣看秋月春風” ,秋月春風:指良辰美景。也指美好的歲月。表現了漁翁意趣盎然于秋月春風,習慣于悠閑自在的生活;“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表現出了漁翁看慣了爭斗、曠達的情懷。(2分)他寄托著詩人鄙夷世俗的是非成敗、淡看榮辱得失的人生理想。(2分)
【解析】
試題分析:此題考查賞析人物形象和詩人理想的能力。鑒賞人物形象要從他的興趣、愛好(嗜好)、居住環境、著裝等角度分析,這些角度往往能透露其志趣。詞的開首兩句令人想到《懷古》里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以一去不返的江水比喻歷史的進程,用后浪推前浪來比喻英雄叱咤風云的豐功偉績。然而這一切終將被歷史的`長河帶走。“是非成敗轉頭空”是對上兩句歷史現象的總結,從中也可看出作者曠達超脫的人生觀。“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青山和夕陽象征著自然界和宇宙的亙古悠長,盡管歷代興亡盛哀、循環往復,但青山和夕陽都不會隨之改變,一種人生易逝的悲傷感悄然而生。下片為我們展現了一個白發漁樵的形象,任它驚駭濤浪、是非成敗,他只著意于春風秋月,在握杯把酒的談笑間,固守一份寧靜與淡泊。而這位老者不是一般的漁樵,而是通曉古今的高士,就更見他淡泊超脫的襟懷,這正是作者所追求的理想人格。
2. “是非成敗轉頭空”這句話歷來為人所稱道,你認為這句話中哪個字用得最精彩?請簡要分析。 (5分)
【答案】“空”。什么是非、成敗、榮辱,在歷史的長河中,轉眼之間都會過去的。(1分)詩人追溯歷史,認為英雄再叱咤風云,也會如浪花般隨歷史消失,終為一場“空”,山河依舊。英雄長眠后,其生前的是非成敗不過是人們助酒的談資罷了,依舊一場“空”。(2分)豪邁、悲壯,既有大英雄功成名就后的失落、孤獨感,又暗含著高山隱士對名利的淡泊、輕視。(2分)
【解析】
試題分析:解答此題,要在整體感知這首詞的大意,結合著關鍵詞句分析,這是一首詞,借敘述歷史興亡抒發人生感慨,“浪花淘盡英雄”,寫出了英雄人物隨著流逝的江水消失得不見蹤影。“是非成敗轉頭空”,豪邁、悲壯;“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寫出了古今所謂英雄的是非成敗,都成為人們茶余飯后的談資,且談且笑,痛快淋漓,終成一場“空”。由此可知“空”是詞眼是成立的。
臨江仙閱讀答案 12
唐多令·柳絮
(林黛玉)
粉墮百花洲,香殘燕子樓。一團團、逐對成逑。飄泊亦如人命薄:空繾綣,說風流!
草木也知愁,韻華竟白頭。嘆今生、誰拾誰收!嫁與東風春不管:憑爾去,忍淹留!
臨江仙·柳絮
(薛寶釵)
白玉堂前春解舞,東風卷得均勻。圍蝶陣亂紛紛。幾曾隨逝水,豈必委芳塵。
萬縷千絲終不改,任他隨聚隨分。韻華休笑本無根,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
[注]①燕子樓,在今徐州市,唐朝張建封為其愛妾關盼盼所建。張死后。關盼盼獨居此樓十多年。②逐對成逑:形容柳絮與柳絮碰到時,粘在一起。“逑”即“球”。
(1)下面對兩首詞的理解分析,不正確的兩項是
A.林詞“粉墮”、“香殘”用柳絮隨風飄殘,喻指紅顏終將老去。借用“燕子樓”的典故,暗示出女子特有的孤獨悲愁。
B.林詞“嘆今生、誰拾誰收”既是對柳絮命運的哀憐,也是對自己身世的感嘆,其凄涼悲楚之情溢于言表。
C.薛詞“蜂圍蝶陣亂紛紛”一句,以蜂蝶紛飛之狀,來喻寫柳絮的疏狂自得,著一“亂”字,尤其傳神。
D.薛詞“幾曾隨逝水,豈必委芳塵”表現了柳絮的志趣和追求,為下文的“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張本。
E.面對同一團柳絮,因黛玉、寶釵兩人身世、性格的不同,各自內心的感受也迥然不同,但都飽含對柳絮的一片憐愛。
(2)兩首柳絮詞都運用了托物言志的寫法,對此,選其中一首,結合詩句作簡要分析。
參考答案
(1)C E
(2)唐多令:林詞以“粉墮”、“香殘”的`柳絮自喻身世),以柳絮的“漂泊”寫自己的“命薄”(籬下),以柳絮的“韶華白頭”寫自己的青春流逝,以柳絮的無所依憑寫自己的孤苦伶仃。借柳絮寄寓了對自己不幸身世的深切哀愁。
臨江仙:薛詞以舞姿優美、舒卷均勻的柳絮自比,柳絮在潔凈華美的白玉堂前舞動身姿,高貴優雅;它既不隨水而逝,也不淪落芳塵;它要借助風力,青云直上。柳絮身上寄托了寶釵的向往追求,全詞洋溢著樂觀向上的情緒(把寶釵之志定位于“青云直上”亦可)。
臨江仙閱讀答案 13
臨江仙·寄嚴蓀友①
納蘭容若
別后閑情何所寄,初鶯早雁相思。如今憔悴異當時,飄零心事,殘月落花知。
生小不知江上路,分明卻到梁溪 。匆匆剛欲話分攜,香消夢冷,窗白一聲雞。
[注]①嚴蓀友:即嚴繩孫,字蓀友,號秋水,無錫人。詞人好友。②梁溪:太湖一支流,流經無錫。
15.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3分)
A.“初鶯”指春暮之時,“早雁”指秋末之時。“初鶯早雁相思” 句,是說春去秋來,無日不思念好友。
B.“如今憔悴異當時”一句,是說詞人想到好友漂泊他鄉,容顏憔悴,不由得暗自傷感,為友人擔憂。
C.“飄零”二句,是說詞人的心事只有殘月和落花知道,在表達思友之情的同時也體現了自己的孤寂。
D.“生小”二句是說詞人從來不知道江南的道路,在夢中卻分明來到了友人的故鄉。看似不合理,卻寫出了思念至深。
16.本詞結尾“匆匆剛欲話分攜,香消夢冷,窗白一聲雞”中,“冷”字用得很妙,請結合這三句試做賞析。(6分)
答案:
(1)B
(2)這三句的意思是:在夢中剛要與你訴說離別后的諸般情形,卻被一聲雞叫驚醒,才發覺天已蒙蒙亮,熏香也已燒完,暖意散盡。“冷”字既是寫凌晨時分房內熏香燒完,自然環境的清冷,也是指詞人因與好友相逢的美夢被驚醒后內心的凄冷、悵惘。
參考答案
【解答】
(1)B.“詞人想到好友漂泊他鄉……”錯誤,“如今憔悴異當時”是說詞人自己因思念好友而容顏憔悴,與以前判若兩人,而不是指好友。另外,“好友漂泊他鄉”也沒有依據,根據下闋“分明卻到梁溪”及注解,可推知詞人的.朋友應該身在故鄉無錫。
故選:B。
(2)下片寫由思念至深至切而生出夢幻,竟夢到了自己不知路途的蓀友的家鄉。但好夢難留,在夢中他剛要與好友傾訴別后的相思之意,只聽得窗外傳來一聲雄雞的鳴叫聲,突然從美夢中醒來,天邊已經顯出了魚肚白,而熏香已經燒完,暖意散盡,令人不勝悵惋。
“冷”字一語雙關,凌晨時分房內熏香燒完,自然環境自然變得清冷;而詞人與好友不得相見,便想借美夢與好友傾訴心跡,可美夢被驚醒,內心凄冷而悵惘。“冷”字更生動地表明對好友的深摯的友情,深切的懷念。
譯文:
你我分別后,你的閑情雅趣寄托在何處呢?如今因為思念你,我早已形容憔悴、異于當初,那飄零的心事只有殘月和落花懂得。
我生來不知江南之路,在夢中卻分明來到了你的家鄉梁溪,剛要與你訴說離別后的諸般情形,卻被一聲雞叫驚醒。夢中溫馨的情誼也已消逝。
賞析:
此詞是詞人寄贈好友之作,表達對好友的相思相憶之情。上闋寫詞人因思念好友而形容憔悴,其孤獨落寞之感只有殘花知曉;下闋說自己為了尋覓友人,以至于夢魂踏上了通往江南的陌生道路與友人相聚。詞人與好友不得相見,便想借美夢與好友傾訴心跡,其情誼之深,可見一斑。
上片寫春去秋來,他沒有一天不在思念好友嚴繩孫,以至于形容憔悴,與以前判若兩人。但他心中這種孤獨寂寞之感,除了零落的殘花落絮,再無人能知曉。
下片寫由思念至深至切而生出夢幻,竟夢到了自己不知路途的蓀友的家鄉,如此虛擬之筆很浪漫,很感人。但好夢難留,他剛要與好友傾訴別后的相思之意,卻突然從美夢中醒來,只聽得窗外傳來一聲雄雞的鳴叫聲,天邊已經顯出了魚肚白,令人不勝悵惋。詞人與好友不得相見,便想借美夢與好友傾訴心跡,對好友的思念之情溢于言表。其深摯的友情,深切的懷念,在詞中表達得淋漓盡致。
臨江仙閱讀答案 14
臨江仙·信州作
晁補之①
謫宦江城無屋買,殘僧野寺相依,松間藥臼竹間衣。水窮行到處,云起坐看時。
一個幽禽②緣底事,苦來醉耳邊啼,月斜西院愈聲悲。青山無限好,猶道不如歸。
【注】①晁補之:北宋詞人。本詞作于作者貶官監信州酒稅時,詞中的“江城”即信州。②幽禽:指杜鵑,又名子規。
《臨江仙·信州作》閱讀來向你
1.試分析這首詞的前兩句在全詞中的作用。(5分)
2.下列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A.首二句寫作者在信州時物質條件窘迫:無錢購房,只能在荒僻的野寺與僧人居住。
B.“松間”句從動態的角度描繪出一幅林間隱居圖:每天采藥、搗藥,在竹間晾曬衣服。
C.“一個”三句從幽禽入手寫自己的心境,“苦”“悲”二字直接表達了貶謫異鄉的心態。
D.作者在末兩句借用杜鵑的叫聲,抒發自己思歸的迫切心情,既新穎巧妙又含蓄生動。
參考答案:
1.(1).前兩句交代了詞人當時的處境,為全詞定下了苦悶的情感基調。(2分)“謫宦”和“無屋買”點明被貶的境遇,(1分)“殘僧”和“野寺”畫出了寺廟的偏僻荒涼。(1分)如此殘破不堪而詞人還得與之相依為命,足見其命運、境遇的凄慘。(1分)
2.B(“林間隱居圖”錯。)
譯文
被貶來到江城買不起房屋,只能與僅存的幾個和尚在野外的寺廟里相依。在松林搗藥竹林中掛放長衣,來到水源窮盡處,坐而遠眺白云涌起時。
一只幽棲的鳥兒為什么在我這醉漢耳邊苦苦悲啼?月向院西斜移而鳥鳴之聲更悲切。青山雖然無限好,但杜鵑鳥還是說“不如歸去”。
《臨江仙·信州作》賞析:
這首詞是被貶為信州(今江西上饒)酒稅后所作,表現了他厭棄官場而向往故里的思想感情。
“謫宦江城無屋買,殘僧野寺相依。”這二句無一字虛下,先交代了全詞的政治背景,并為全詞定下基調。“江城”點明信州,“無屋買”是夸大之詞,表明信州的偏僻荒涼,這樣便自然地引出“殘僧野寺”一句。這里“殘僧”畫出了僧人的年邁衰老;“野寺”畫出了寺廟的荒僻陋小。如此殘破不堪而詞人還得與之相依為命,足見其命運、境遇的凄慘。
“松間藥臼竹間衣”三句緊承“殘僧野寺”一句而來,寫其行跡。詞人并沒有因與殘僧野寺相依而感到凄慘悲傷。反而,在松蔭竹翳的掩映下,一聲藥臼響,一角衣衫影,就能給心頭增加無限的歡愉。這里“一臼”、“一衣”,由于意象的典型性,取得了以一當十的藝術效果。“水窮行到處,云起坐看時”二句化用王維《終南別業》“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詩句。雖然只是在文字的排列上略作了調整,但由于將“水窮”“云起”突出到前景位置。因而其藝術效果也發生了一定的變化。“行到水窮處”是順寫,象征意義不大明顯,而“水窮行到處”強調了“水窮”,就突出了山窮水盡的意象,使人聯想到詞人在宦海中的山窮水盡。同樣,“云起坐看時”較之“坐看云起時”也突出了“云起”的意象,使人聯想到詞人此刻是在冷眼旁觀政治上的翻云覆雨。 下片仍然描寫“野寺”中的所見所聞,但心緒的蒼涼、悲苦卻借景物的描寫較為明顯地流露出來。“一個幽禽緣底事,苦來醉耳邊啼”這兩句詞巧妙地抓住一個“幽禽”悲啼的.意象來抒寫自己的心曲:曾試圖遁入醉鄉以遣歲月,但不知為什么事,一個幽禽(杜鵑)又在醉酒之時來到耳邊苦苦啼叫。“苦來醉耳邊啼”應作“醉來耳邊苦啼”。
“月斜西院愈聲悲。”一句緊承“苦來醉耳邊啼”而來,寫詞人對于“幽禽”啼聲的感覺。這“幽禽”的啼叫已不僅是“苦啼”,而且愈啼愈悲。“月斜”即月影西沉,表明時間已晚;時間既晚,則啼叫之久可知。“愈聲悲”以見鳥之情切。仔細品味詞意,這里實是借鳥的悲啼來顯示自己的悲苦心境。 “青山無限好,猶道不如歸”這兩句托出全詞的主旨:這兒的青山盡管無限美好,但杜鵑仍啼道:“不如歸去!”詞人在這里實際是借鳥的啼聲,表達
自己“他鄉雖好,不如歸去”的心聲。這“青山無限好”顯然由李商隱的“夕陽無限好”詩句化出,兩句合起來又暗用王粲《登樓賦》和陶淵明《歸去來辭》二賦作意。盡管這兒的山水很美,有松林竹林可供盤桓,有水有云可供觀賞,但畢竟身在官場如鳥在籠中,終不如退守田園那么自由自在。
這首詞以鳥能人言、人鳥共鳴的巧思妙句,外化了詞人自身微妙復雜的隱秘心態,可謂深得托物言情之真昧。
臨江仙閱讀答案 15
臨江仙
晃補之
身外閑愁空滿眼,就中歡事常稀。明年應賦送君詩。試從今夜數,相會幾多時。
淺酒欲邀誰共勸,深情唯有君知。東溪春近好同歸。柳垂江上影,梅謝雪中枝。
閱讀題目
14.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這首詞真實描寫了送別的場景,充分地表現出詞人對朋友的眷戀之情。
B.詞人時常感到缺乏快樂,而即將到來的離別又會強化這種愁悶的感受。
C.因不忍與朋友分別,詞人更珍惜當下,數算還剩下多少時日可以相聚。
D.春天即將到來,詞人希望與朋友同歸東溪游覽,共同欣賞春日的美景。
15.詞的結尾兩句被后代評論家稱贊為“絕妙”,請簡要分析其妙處。(6分)
參考答案
14. A
15. ①用動詞“垂”“謝”賦予“柳”“梅”動態的美感,運用虛寫的手法,想象在春季邀約友人同去東溪岸邊,去觀賞秀麗的春景。
②此句以春光美景收束全詞,通過想象未來再聚之景,表達了對即將再會的'期盼,安慰即將遠離的友人,更表達出對友人離別的不舍之情和樂觀豁達的情愫。
【臨江仙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臨江仙閱讀答案11-08
《臨江仙》閱讀答案11-09
《臨江仙》閱讀答案11-09
《臨江仙》閱讀答案07-30
《臨江仙》閱讀答案03-09
蘇軾《臨江仙》閱讀答案06-20
臨江仙秦觀閱讀答案01-31
《臨江仙》閱讀答案15篇11-09
晏幾道《臨江仙》閱讀答案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