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記承天寺夜游》閱讀練習及答案
在日常學習、工作生活中,我們會經常接觸并使用練習題,做習題有助于提高我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你知道什么樣的習題才是規范的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記承天寺夜游》閱讀練習及答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記承天寺夜游》閱讀練習及答案 1
(甲)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蘇軾《記承天寺夜游》
(乙)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時。其實湖光染翠之工,山嵐設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未下,始極其濃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態柳情,山容水意,別是一種趣味。此樂留與山僧游客受用,安可為俗士道哉!
——袁宏道《西湖游記》
8.解釋下列加粗的詞。(2分)
①月色入戶。戶:
②其實湖光染翠著工。工:
9.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
①庭下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②此樂留與山僧游客受用,安可為俗世道哉!
10.這兩段文字描寫月色的句子分別是什么?同是描寫“月色”,兩文在寫法上有什么不同?(2分
8、①門 ②精巧,精妙
9、①庭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水中水草交錯,原來是竹柏的.影子。
②這種樂趣留給僧人和游客享用,怎么能夠對俗人說呢?
10.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月景尤不可言,花態柳情,山容水意,別是一種趣味。
前者直接描寫與間接描寫相結合,通過比喻表現了月光的澄澈透明,又通過描寫竹柏的影子來間接表現月光的明亮;
后者則通過對月下景物的描寫,間接表現月光的別樣趣味。
《記承天寺夜游》閱讀練習及答案 2
【甲】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乙】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1.解釋句中加粗的字。(4分)
(1)落英繽紛。
(2)阡陌交通。
(3)月色入戶。
(4)念無與為樂者。
2.下面句子的“于”的用法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2分)
A.相與步于中庭。 B.皆以美于徐公。
C.騙死于槽櫪之間 D.公與之乘,戰于長勺。
3.翻譯下面的'句子。(4分)
(1)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2)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4.【甲】【乙】兩文的畫線句子分別有什么作用?(4分)
參考答案:
1.(1)花 (2)交錯通達 (3)門 (4)想到。(每個1分,共4分)
2.B(2分)
3.(1)老人和小孩都心情舒暢,自得其樂。
(2)庭院里像是積滿了水,澄清透明,其中水藻和荇菜縱橫交錯,原來是竹子和柏樹的影子啊。(每句2分,共4分)
4.【甲】突出了桃花源的美好,表達了作者對桃花源的向往之情。(2分)【乙】文描寫了月色下竹柏之影,襯托了月下庭院的幽靜、淡雅和賞月者的恬靜、悠閑。(2分)
《記承天寺夜游》閱讀練習及答案 3
閱讀文章,回答問題。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
1.解釋下列字的意思。
①念:________ ②但:________
2.“于”字的意思和用法與“相與步于中庭”一句不相同的.一項是
[ ]
A.其一犬坐于前
B.貧者語于富者曰
C.又留蚊于素帳中
D.生于淮北則為枳
3.找出文中的一處比喻,這處比喻的本體是_________,喻體是_________,相似點是_________。
4.《記承天寺夜游》寫于作者貶官黃州期間,結合這一背景,體會結尾一句的豐富內涵,試回答:
①“閑人”之“少”實為__________的人,作者的嘆息表達了對__________之人的不滿。
②兩問一答表達了作者怎樣的矛盾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①想到,考慮 ②只,只是
2.B
3.院中月光 積水 空明(澄澈清明)
4.①淡泊名利、流連自然。 忙于投機鉆營的“不閑”
②不得不做“閑人”的無奈和不甘心做“閑人”的積極進取之間的矛盾心情 (意近即可)
《記承天寺夜游》閱讀練習及答案 4
(一)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室明,水中蓮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蘇軾(記承天夜游》)
(二)曾與印持①諸兄弟,醉后泛小艇,從西泠而歸。時月初上,新堤柳枝皆倒影湖中。空明摩蕩③,如鏡中,復如畫中。
(節選自李流芳《題孤山夜月圖》)
【注釋】①印持:僧人名。②西泠:橋名。古時原是西湖從北山到孤山的渡口。③摩蕩:蕩漾。
14.下面各組句子中,加粗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庭下如積水空明/幽明變化者(《醉翁亭記》)
B.相與步于中庭/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小石潭記》)
C.欣然起行/性行淑均(《出師表》)
D.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尋向所志(《桃花源記》)
15.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2分)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16.語段(一)中作者稱自己為“閑人”請結合文章內容及以下背景材料說說作者“閑”“在何處?(3分)
背景材料:蘇軾才華橫溢,有濟世之志,力主政治改革,但對王安石變法的激進之處持有不冋悲見,后被貶為黃州因練副使,實際如同流放。《記承天寺夜游》即寫于此時。
17.同樣是描繪月色之美,請結合具體內容分析語段(一)(二)在表現手法上有何共同之處。(寫出一種即可)(3分)
答案:
14. D(2分)
15.(2分)月光照在院中,好像積水一般清明澄澈,水中水藻和荇菜交織在一起,大概是竹子和柏樹的影子。
16.①蘇軾滿腹才華卻被貶黃州,有職無權,才能無以施展,可謂職閑;②他趁夜出行,庭中賞月,醉心空明月色,可謂情閑;③作者以閑人自稱,既有被貶的惆悵苦悶,也有賞月中自我排遣的`曠達樂觀,可謂心閑。(一點1分,共3分。意思對即可)
17.示例一:都運用了側面描寫。(1分)語段(一)(二)分別通過描寫竹柏的影子、堤上柳枝來表現月光的明亮。(2分)(共3分)
示例二:都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1分)語段(一)將竹柏影子比作水中藻、荇;語段(二)將湖面比作鏡子,將美景比作畫。(2分)(共3分)
《記承天寺夜游》閱讀練習及答案 5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題。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蘇拭《記承天寺夜游》
1.下列加粗的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月色人戶(窗戶)
B.念無與為樂者(想到)
C.懷民亦未寢(睡覺)
D.相與步于中庭(一起)
2.下列句子翻譯有誤的一項是( )
A.庭下如積水空明——月色灑滿庭院,如水一般清明澄澈。
B.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錯的'藻、荇。
C.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哪一夜沒有月光?哪里沒有竹子和松柏?
D.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但是缺少像我倆這樣閑極無聊的人啊。
3.下列對文章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A.“欣然起行”一句寫出了作者賞月的興奮喜悅之情。
B.“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透露出作者被貶謫的悲涼和對人生的感慨。
C.蘇軾“念無與為樂者”的“樂”與醉翁亭記)中歐陽修的“樂”在思想內容上有著相同的意味。
D.本文敘事、寫景、抒情,又都集中于寫人;寫人,又突出了一個“閑”字。
參考答案:
1.A
2.D
3.C
《記承天寺夜游》閱讀練習及答案 6
二、閱讀(46分)
(一)閱讀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題。(10分)
記承天寺夜游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6.解釋下列加粗的字。(4分)
①月色入戶( )
②但少閑人( )
③念無與為樂者( )
④相與步于中庭( )
7.翻譯句子。(4分)
①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2分)
②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2分)
8.結合寫作背景和你對蘇軾的認識,談談對“閑人”的理解。(2分)
答案:
6.答案:①門;②只是;③考慮,想到;④共同,一起
7.答案:①月光照在庭院中像積滿清水一樣清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縱橫交錯,原來是竹子和柏樹的影子。
②只是缺少像我們兩個這樣的閑人罷了。
8.答案:被貶后無所事事的自嘲;觀賞月色的閑情雅致;曠達樂觀的胸襟。
【《記承天寺夜游》閱讀練習及答案】相關文章:
《記承天寺夜游》閱讀練習及答案07-02
《記承天寺夜游》閱讀答案12-20
記承天寺夜游的閱讀答案09-19
記承天寺夜游閱讀答案04-11
《記承天寺夜游》閱讀練習及答案7篇03-08
《記承天寺夜游》練習題及答案02-15
記承天寺夜游練習題及答案02-14
《記承天寺夜游》《喜雨亭記》閱讀答案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