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滿井游記》難點解析
難點解析
師:請概括第一段的主要意思。
生:寫城中景象,抒發他欲出游而不得的心情。
師:這一段寫出怎樣的景象,抒發了作者什么樣的心情,有什么作用?
生:這一段描寫了早春城中“余寒猶厲”、“凍風時作”、“飛沙走礫”的景象,抒發了作者“局促于一室之內,欲出不得”的郁悶心情。烘托、反襯了滿井的春意盎然和郊游時“若脫籠之鵠”的開闊胸襟。這些內容看似信手寫來,既未言及“滿井”,又未見一絲游蹤。從全文結構來看,這一段是極必要的鋪墊,作者欲揚先抑,欲進先退,把那種迫切渴望出游的心情暗示給讀者;同時,又向讀者交代了時間,作者所處的地點。
師:第二段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生:寫滿井的早春景色,充滿了春日的喜悅,是文章的重點,這一大段正面繪景與第一段形成鮮明的對照。
師:這段文字與上文哪些地方呼應?
生:這段寫春景“天稍和”,與上文“余寒猶厲”呼應。“高柳夾堤,土膏微潤”與上文“飛沙走礫”呼應。“一望空闊,若脫籠之鵠”與上文“局促一室之內,欲出不得”呼應。
生:這段文字怎樣寫景?怎樣抒情?
師:先概括描寫郊外的景色:“天稍和”,“高柳夾堤,土膏微潤,一望空闊”;然后直接抒發作者舒展的心情,“若脫籠之鵠”。作者以展翅翱翔的鴻鵠自比,形象地寫出了自己遠離塵世遠離官場的愉悅心情。接著分寫滿井的薄冰、河水、山巒、柳枝、麥田、游人和魚鳥等景物,有動有靜,聲色兼備,運用了生動形象的比喻,把景物寫得明朗、清澈、柔美、可愛,字里行間充滿了喜悅之情。可謂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師:第二段可以分成幾個層次,每個層次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生:第一層(“二十二日天稍和”至“至滿井”),點出出游的時間、人物、地點。
第二層(“高柳夾堤”至“毛羽鱗鬣之間皆有喜氣”),寫滿井的早春景色。
第三層(文章的最后一句),寫作者的感受,是全文的主旨。點出春天來到了。
師:請翻譯下面的句子:“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鱗浪層層,清澈見底,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生:薄冰融化了,水波開始發出光亮,呈現出像魚鱗似的波紋,清澈見底,光亮的樣子簡直像新打開的鏡匣子里的鏡子發出冰冷的光亮一樣。用“鏡之新開”而發出的冷光,比喻“冰皮始解,波光乍明”的光亮,二者相似,比喻貼切。
師:請翻譯下面的句子:“山巒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鮮妍明媚,如倩女之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生:山巒被融化的雪水洗過,美好的樣子如擦拭過一樣,鮮妍明媚,簡直如美麗的少女洗了臉剛剛梳過發結一樣。用“倩女之面而髻鬟之始掠”比喻用雪水洗過的山巒,表現了山巒的特殊美。
師:請翻譯下面的句子:“泉而茗者,而歌者,紅裝而蹇者……”
生:汲泉水煮茶的,拿著酒杯唱歌的,艷裝騎驢的……泉、茗、蹇都是名詞作動詞用。從動作、裝束打扮上去描寫游人,顯得活靈活現。同時也表現了游人在漫長冬季之后的舒展心情。
師:請翻譯下面的句子并解釋其中的關鍵詞語:“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生:晶晶然:亮晶晶的樣子。然,……的樣子,形容詞詞尾。新開:新打開。之:主謂短語之間的結構助詞,無實在意義。乍:初。匣:鏡匣。全句意思是:亮晶晶的,好像剛打開鏡子,冷光突然從匣子里閃射出來一樣。
師:請翻譯下面的句子:“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生:始:才。未始無春:未嘗沒有春天。城居者:在城里居住的人。未之知:賓語前置,應為“未知之”,即不了解這種情況。全句意思是:(我這)才知道郊田外面未嘗沒有春天,可住在城里的人卻不知道啊。
師:請翻譯下面的句子:“高柳夾堤,土膏微潤,一望空闊,若脫籠之鵠。”
生:高大的柳樹成排地分列在堤的兩旁,肥沃的土地有些濕潤。放眼望去是一片開闊的景象,(感到自己)好像是從籠子里飛出來的天鵝(無比輕松)。此句描寫出滿井全景輪廓,突出作者初到滿井時輕松歡愉的心情。
師:請翻譯下面的句子:“凍風時作,作則飛沙走礫。”
生:經常刮起冷風,一刮冷風就揚起滿天沙塵。“作”“飛”“走”這三個動詞形象的描繪出當時北京的寒風刺耳、沙石滿天的肅殺景象。
生:請老師介紹本文的寫作特點。
師:本文的寫作特點主要有以下三點:
一、寫景抒情,情景交融。
“一切景語皆情語”,《滿井游記》也不例外。文章的第二段用寥寥數百字描繪了一幅北國初春風光圖:那里冰凍初解,水波粼粼,山色晴和,明凈如洗;楊柳隨風搖曳,麥苗破土而出;游人或喝茶飲酒,或唱歌騎驢,其樂無窮;魚兒悠然嬉戲,小鳥怡然曝沙。這幅優美的初春風景圖中,滲透了作者的欣喜之情,作者猶如魚兒、小鳥那樣怡然自得。而這正是他“獨抒性靈”理論的具體體現。袁宏道所處的時代,宦官擅權,政治腐敗,朝內黨派斗爭劇烈。他既不參加斗爭,又不愿同流合污,一生曾多次退守田園,寄情山水,以逃避現實。《滿井游記》典型地體現了袁宏道這種“閑適”的思想。
二、抓住特征,字字珠璣。
作者寫景抓住特征。第一段寫北京氣候的寒冷時,“余寒猶厲”的“猶”字強調了嚴寒的余威之烈。“凍風時作,作則飛沙走礫”句中的“作”、“飛”、“走”三個動詞形象地描繪出寒風刺耳、沙石漫天的肅殺景象。兩句中的“寒”、“凍”也集中地表現了自己欲出不能的懊喪、郁悶的心情。第二段中,“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鱗浪層層,清澈見底,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一句,一“始”一“乍”,把初春冰面開始融解,水波開始發出亮光的景象描繪得十分活脫,又透露了作者心情的解凍,融融的春意也來到了作者的心田。“鏡”的比喻,描繪出滿井水光亮晶晶,乍暖還寒的特色。“山巒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鮮妍明媚,如倩女之面而髻鬟之始掠也”一句中,“拭”字寫出山色纖塵不染、鮮妍明媚的特點。“倩女”的比喻,則進一步突出山巒的容貌姿色,仿佛一位剛洗臉梳妝過的少女一樣,多美啊!再如“柔”、“披”、“惟”等字,也都用得十分準確傳神。
三、妙用襯托,起伏多姿。
袁宏道的游記十分注重結構上的變幻起伏,課文集中體現在妙用對比映襯的手法上。作者第一段極力描寫北京氣候寒冷,是用來襯托第二段滿井風光的;用城內的“寒”襯托滿井郊野的“暖”;用城內的“凍風”、“飛沙走礫”襯托滿井的水色山光、飛鳥游魚;用囚于一室“欲出不得”的煩悶襯托游于滿井山水中那種“若脫籠之鵠”的“悠然自得”的歡愉。
【《滿井游記》難點解析】相關文章:
《滿井游記》的教案06-26
《滿井游記》教案06-27
滿井游記教案06-27
滿井游記的教案06-26
滿井游記的經典教案06-26
滿井游記說課稿07-01
《滿井游記》教案06-24
《滿井游記》教案03-11
《滿井游記》教案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