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年級上冊語文《寓言》教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七年級語文《寓言四則》教案(通用10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七年級語文《寓言四則》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七年級語文《寓言》教案 1
教學目標
1、積累詞語。理解“智、亡、吊、何遽、居、將、十九”等詞語的意義和用法。
2、了解《韓非子》《淮南子》的有關文學常識。
3、從不同角度靈活理解寓意,培養學生發散思維能力。
教學重難點
聯系生活實際感悟寓意,培養健全人格。
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閱讀古典名著的興趣和習慣。】
上一節課我們學的是古希臘的寓言,今天,我們來學習中國古代寓言兩則。中國古代有許多這樣的寓言,它們就像珍珠一樣散布在古代思想家的作品中,它們作為論據來闡明事理,非常具有說服力。如:《智子疑鄰》選自《韓非子》。《塞翁失馬》選自《淮南子》。
課堂實錄
一、文學常識簡介。
【設計意圖:了解文學常識,體會作品見解。】
1、《韓非子》
《韓非子》是韓非主要著作的輯錄,共有文章五十五篇,十余萬字。里面的文章,風格嚴峻,里面保存了豐富的寓言故事,在先秦諸子散文中獨樹一幟,積極倡導君主專制主義理論,目的是為專制君主提供富國強兵的霸道思想。韓非子主張君主集權,提出重賞罰,重農戰,反對儒、墨“法先王”(效法古代君王對國家的管理),主張變法改革。
2、《淮南子》
《淮南子》又名《淮南鴻烈》、《劉安子》,是我國西漢時期創作的一部論文集,由西漢皇族淮南王劉安主持撰寫,故而得名。《淮南子》著錄內二十一篇,外三十三篇,內篇論道,外篇雜說。該書在繼承先秦道家思想的基礎上,綜合了諸子百家學說中的精華部分,對后世研究秦漢時期文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學習《智子疑鄰》。
【設計意圖:理解寓意,引導學生明白要虛心接受意見,不能有偏見。】
1、自由誦讀,教師提示下列字詞:
智:聰明,這里意思是“認為……聰明”。
雨:下雨。
筑:修補。
暮:晚上。
亡:丟失。
2、復述故事情節,加深理解。
(1)失竊原因:天雨墻壞。
(2)案發時間:暮。晚上。
(3)所失物品:大亡其財。
(4)犯罪嫌疑人:無法確定
3、具體描述富人對兒子和鄰人之父的不同態度。
甚--體現出富人對兒子當初的預料表示贊同,并且還覺得非常得意。
疑--富人對鄰人之父的懷疑,并且有憎恨的意味。
4、兩人的意見都一樣且都正確,但富人卻對這兩人有截然不同的態度,調查了解了整個事情經過后,你會對這個富人說些什么?
明確:對人不能有偏見;聽意見應該聽正確的,而不要看這意見是什么人提出。
三、學習《塞翁失馬》。
【設計意圖:懂得福禍相依,互相轉化的道理。】
1、初讀課文,掌握字音字義,朗讀技巧。
(1)朗讀課文,要求字正腔圓,字音準確。
遽jù其馬將(jiàng)胡駿馬而歸墮duò
墮而折(shé)其髀跛b
(2)理解重點詞語的意義。
馬無故亡(逃跑)而入胡人皆吊(安慰)之
居(經過)數月其馬將(帶領)胡駿馬而歸
其子好(喜歡)騎死者十九(十分之九,絕大部分)
(3)再讀課文,注意停頓。
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其馬/將胡駿馬/而歸此/何遽/不為福乎?
2、請學生結合課文注釋,口頭把故事譯成通暢的現代漢語。同學們用簡潔的語言來概括情節各部分的內容:
失馬--得馬--折髀--相保
3、成語“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出自于此篇,那么寓言中禍與福是怎樣相互轉化的?
明確:寓言用一連串事實來說明禍與福之間的.相互轉化:“馬無故亡而入胡”是禍,待到“其馬將胡駿馬而歸”,就轉化為福了;后來,其子騎此駿馬,“墮而折其髀”,福又轉化為禍;最后,塞上丁壯同入侵胡人作戰中,“死者十九”。而其子以跛之故免征,得以“父子相保”,禍再次轉化為福,如此循環往復,所以動人。
4、這則寓言故事說明禍福相依的道理,那么這對我們的思想方法和生活態度有什么積極的啟示呢?請同學們聯系生活、學習實際談談自己的理解。
啟示:(1)禍福可以轉化,不要靜止地看待。(2)學會在禍中看到福,從禍中考慮到怎樣求得轉化,不要消極悲觀,或者在福中看到禍,加以戒備。(3)要因勢利導,變禍為福;要創造條件,把壞事變成好事。(4)現實生活中,身處順境時,我們不要沾沾自喜,要心存憂患,居安思危;身處逆境時,我們不要氣餒,要安之泰然,處變不驚、
課堂小結
我國諸子百家著作雖然年紀很老,卻是孩子們平等的同伴。它分明是一個個故事,生動、活潑,而當它轉身走開時,卻突然變成一個個哲理,嚴肅認真,催人深思,讓人感悟現實,體會人生。這就是它的風采、它的魅力。
布置作業
1、自編寓言。題目(1)嘴和眼的對話;(2)樹和斧子。
要求:任選一題完成。運用夸張和擬人手法。想像合理;300字左右即可。
2、搜集關于“馬”的成語,與同學們交流。
板書設計
寓意四則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失馬--得馬--折髀--相保
(禍) (福) (禍) (福)
寓意:福禍得失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互相轉化。
七年級語文《寓言》教案 2
教學目標:
1.翻譯《智子疑鄰》、《塞翁失馬》,積累文言詞語。
2.用自己的話多角度概括寓意,培養自己的發散思維能力。
3.分析寓言的故事情節。
4.學會在生活中體驗與感受寓言所闡明的哲理。
教學重點
1.分析寓言的故事情節。
2.用自己的話概括寓言的寓意。
教學過程:
一、布置預習導學
1.聯系上下文,解釋加點的詞。
宋有富人,天雨墻壞不筑,必將有盜暮而果大亡其財其家甚智其子
近塞上之人有善術者馬無故亡而人胡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
居數月其馬將胡駿馬而歸家富良馬其子好騎墮而折其髀
胡人大入塞死者十九此獨以跛之故
2.試譯這兩則古代寓言。
3.試概括寓意。
4.了解作者及寓言出處。
二、指導學習研討
(一)導入
由復習上節課學習總結的寓言的特點導入。
(二)自主學習
根據注釋,試譯課文。
1.在翻譯中,你還有什么疑問嗎?
2.你能跟大家來講講這個故事嗎?
(三)寓意探究(《智子疑鄰》)
1.自主回答以下問題:
①宋人家被盜的原因何在?(用原文語句回答)(宋有富人,天雨墻壞。)
②在宋人家被盜前,可有人向他提出有關建議?(其子;其鄰人之父亦云。)
③被盜后,宋人對兩人有何不同的態度?(智其子而疑其鄰。)
④你認為“不筑,必將有盜”這個建議正確嗎?
2.合作回答下列問題:
①宋人為何對兩個提出相同建議的人產生不同的態度呢?
宋人與兒子的關系親近。相信兒子不是盜賊,那么鄰居必定是盜賊了,因為鄰居提出了一個與其兒子一樣的建議。
②讀罷本文后,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四)寓意探究(《塞翁失馬》)
1.自主回答下列問題:
①本則寓言講了幾件事?分別是什么事?
②在一般人看來哪些是禍事,哪些是福事?在“其父”看來哪些是禍事,哪些是福事?
2.合作回答下列問題:
①你從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②結合生活體驗進一步深刻理解寓意。
好事壞事能轉化嗎?必然轉化嗎?舉例說說好事、壞事在什么條件下轉化?結合你自己的生活體驗,談談你對《塞翁失馬》的寓意理解。
學生發言。
教師總結:
得與失、福與禍在生活中其實是對立統一的關系,福與禍的轉化,需要一定的條件,如,家庭突遭打擊,變故,陷入困境,這是禍,但如果能從容、鎮靜,在困境中拼搏、奮起,那么,這又不失為一種寶貴的精神財富。當然,在困境中一蹶不振,喪失信心,甚至失去生活勇氣,那么,這禍就只能是禍了。所以,要注意把握好轉化的點、條件。
③寓言故事一般比較短小而含義深刻,有許多成語就出自寓言,請你從這兩則寓言中各概括一個成語。
(五)小結
寓言是一個怪物,當它朝你走過來時,分明是一個故事,生動活潑;而當它轉身要走開的時候,卻突然變成了一個哲理,嚴肅認真。(嚴文井)
三、拓展與延伸
1.請你診斷
考試成績公布了,小明是最后一名。得知這一消息后,他高興得一蹦三尺高,因為小明相信壞事會變成好事,下次一定能考好。他這種觀點對嗎?為什么?
2.聯系上下文,解釋下列句子中詞語的意思:
⑴暮而果大亡其財(亡:)
⑵馬無故亡而入胡(亡:)
⑶人皆吊之(吊:)
⑷此何遽不為福乎(何遽:)
⑸居數月(居:)
⑹其馬將胡駿馬而歸(將:)
⑺死者十九(十九:)
3.《塞翁失馬》這篇寓言用來說明“ ”(《老子》第五十八章)這兩句話的,闡述了 與 的對立統一關系。
參考答案
第一課時
(三)2.(3)因為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間受到多大的尊重。)
②(先問宙斯雕像的價格,大有跟最高的.神一比高低的想法;知道價錢不高后,他十分滿意。問赫拉雕像的價錢之后,他更覺得自己是商人的庇護神,人們對他會更尊重些。)
③(第一問是探詢;第二問時“笑”寫出他滿意又得意的心態;第三問時他已經有把握勝過所有的神,顯得很狂妄。)
” ④(諷刺、批評那些愛慕虛榮、自命不凡的人。告訴人們要有自知之明,不能妄自尊大。)
⑤(原文刻畫了一個盲目自高自大者的形象。)
七年級語文《寓言》教案 3
教學目標
1.了解并掌握有關寓言的基本知識,了解伊索及《伊索寓言》。
2.學會分析寓言的故事情節。
3.能用自己的話多角度概括寓意,培養發散思維能力。
4.學習改寫、編寫寓言,進一步培養發散思維能力。
教學重點:
1、學會分析寓言的故事情節;
2、用自己的話多角度概括寓意。
教學過程:
一、布置預習 導學
1.注音
赫拉hè 宙斯zhòu 庇護bì 粘住 zhān
釋義:
庇護:包庇;袒護。庇:遮蔽,掩護。
愛慕虛榮:喜歡表面上的光彩。
2.查閱資料與工具書 ,了解作者及寓言這一文學體裁的特點。
3. 了解與本文有關的一些古希臘神話人物。
4.朗讀課文,復述故事
二、指導學習、研討
(一)導入
由人們對寓言的說法導入:
①寓言是一個魔袋,袋子很小,卻能夠從里面取出很多東西來,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東西。
②寓言是一個怪物,當它朝你走過來的時候,分明是一個故事,生動活潑;而當它轉身要走開的時候,卻突然變成了一個哲理,嚴肅認真。
③寓言是一座奇特的橋梁,通過它,可以從復雜走向簡單,又可以從單純走向豐富。在這座橋梁上來回走幾遍,我們既看到五光十色的生活現象,又發現了生活的內在意義。
④寓言是一把鑰匙,用巧妙的比喻做成。這把鑰匙可以打開心靈之門,啟發智慧,讓思維活躍。
(二)、簡介與本文有關的知識
指名說,教師補充并明確:
1.寓言及其特點
寓言,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長的道理,給人以啟示。大多篇幅簡短,主人公可以是人,或擬人化的生物、非生物。主題多是借此喻彼,借遠喻近,借古喻今,使深奧的道理從簡單的故事中體現出來,具有鮮明的哲理性和諷刺性。在創作上常常運用夸張和擬人等表現手法。
2.簡介伊索
伊索,公元前6世紀的希臘寓言家。奴隸出身,他善于講寓言故事,用這些來諷刺權貴,最后遭到殺害。他的.寓言經過加工,成為《伊索寓言》,流傳于世。《伊索寓言》故事短小精悍,描寫形象生動,語言簡潔樸素,富有幽默的特點。
3.與本文有關的一些古希臘神話人物
①宙斯是希臘神話中眾神之王。希臘神話說他居住在奧林匹斯山,以雷電為武器,維持著天地間的秩序,公牛和鷹是他的標志。他的兄弟波士頓和哈德斯分別掌管海洋和地獄;宙斯還和許多女神生下了不少兒女,如火神赫費斯托、正義和藝術的保護者、太陽神阿波羅,月神和狩獵之神阿爾迪美斯,旅行和商業神赫爾墨斯,美神阿芙洛神,戰神阿雷斯,智慧之神雅典娜。
②赫拉是希臘神話中的天后,主神宙斯的妻子。羅馬神話中稱為朱諾,掌管婚姻和生育,是婦女的保護神。
③赫爾墨斯,一譯海爾梅斯,是希臘神話中眾神的使者,亡靈的接引神。羅馬神話中稱為墨丘利,掌管商業、交通、牧畜、競技、演說以及欺詐、盜竊。他行走如飛,多才多藝,傳說首創字母、數字、天文學、體育運動,發明古代的豎琴,并把種植橄欖樹的技術傳給人類。
④智慧女神雅典娜的誕生是最為奇特的:傳說她是從宙斯的頭腦里長出來的。
(三)學習《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1.檢查字詞
赫拉hè 宙斯zhòu 庇護bì 粘住 zhān
庇護:包庇;袒護。庇:遮蔽,掩護。
愛慕虛榮:喜歡表面上的光彩。
2.朗讀課文,復述故事
(1)聽讀
(2)看圖復述課文
(3)課文研討
①赫耳墨斯為什么來到凡間?
②他為什么挑了宙斯和赫拉的雕像來問價,請說出他此刻的心理?
③墨斯三次問話,神態、語氣一樣嗎?為什么要“笑著問道”,這“笑”有什么含義?
④你認為赫耳墨斯是個怎樣的人?從這則寓言中你獲得了怎樣的啟發?⑤這樣改動情節后寓意有沒有變化?為什么?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間受到多大尊重,就化作凡人,來到一個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見宙斯的雕像,問道:“值多少錢?”雕像者說:“一個銀元。”赫耳墨斯又笑著問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錢?”雕像者說:“還要貴一點。”赫耳墨斯聽后,默不作聲,悄然離去。
(四)學習《蚊子和獅子》
1.誦讀感知
(1)蚊子為什么能戰勝獅子又會敗給蜘蛛?從中可以悟出一個什么道理?
蚊子:沖、咬 揚長避短 勝 獅子:抓
蚊子:吹、唱 驕傲自滿 敗 蜘蛛:粘
驕兵必敗
2.總結歸納寓意
《蚊子和獅子》寓意是什么?
3.改動情節,概括寓意。
蚊子徑直朝獅子飛過去,趁獅子沒有準備,張嘴就咬,而且專咬獅子鼻子周圍沒毛的地方。獅子氣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臉都抓破了,也沒抓到蚊子。蚊子戰勝了獅子,就吹著喇叭,唱著凱歌飛走了。
4.課堂研討:
請大家比較這則寓言和上則《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處?
(五)、課堂小結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通過天神赫耳墨斯自命不凡、主觀臆斷而在事實面前碰壁的故事,以神喻人,諷刺和批評了那些愛慕虛榮、妄自尊大的人。
《蚊子和獅子》賦予動物以人的感情和性格,用動物間的關系概括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告訴我們:即使取得大的勝利也不能驕傲,要始終謹慎從事,否則可能在小處受到挫敗。
七年級語文《寓言》教案 4
教學目標
1、了解并掌握有關寓言的基本知識。
2、了解伊索及《伊索寓言》。
3、學會分析寓言的故事情節,概括寓意。
教學重難點
學會分析寓言的故事情節,概括寓意。
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
【設計意圖:用具體形象的故事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
選講《伊索寓言》中的故事--《驢與愚蠢的狼》導入。
同學們,這個饒有趣味的寓言故事的出處大家知道嗎?學生回答,教師明確:《伊索寓言》。那么,誰還能講出這部古希臘寓言匯編中的故事呢?(學生講述)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伊索寓言》中的兩則:《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和《蚊子和獅子》。請同學們從閱讀提示中圈點出有關寓言和《伊索寓言》的知識要點。
課堂實錄
一、文學常識簡介。
【設計意圖:了解《伊索寓言》的特點,養成閱讀名著的習慣。】
1、寓言。
寓言是以勸喻或諷刺性的故事為內容的文學樣式。篇幅大多簡短,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擬人化的生物或非生物。主題多是借此喻彼,借遠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奧的道理從簡單的故事中體現出來,具有鮮明的哲理性和諷刺性。寓言在創作上常常運用夸張和擬人等表現手法。
2、伊索和《伊索寓言》。
相傳伊索是公元前6世紀古希臘人,善于講動物故事。公元前5世紀末,希臘寓言開始歸于他的名下。
《伊索寓言》是古希臘寓言的匯編。其中大多是動物故事,反映了平民或奴隸的思想感情。耶穌會傳教士在明代把伊索寓言傳入中國。
二、學習《赫爾墨斯和雕像者》。
【設計意圖:理解寓意,引導學生明白愛慕虛榮的危害。】
1、查閱工具書,解決生字詞。
(1)正確朗讀下列生字。
赫拉( )宙斯( )庇護( )粘住( )
(2)掌握詞義:
庇護:袒護,保護。
愛慕虛榮:喜歡名利和榮耀,羨慕錢財。
2、研讀課文。
(1)這則寓言在結構安排上有何特色?
明確:第一段講述故事,第二段點明寓意。
(2)赫耳墨斯來到人間的動機和目的`是什么?
明確:赫耳墨斯所關心的不是怎樣造福人類,而是自己的身價和榮譽,“想知道”是掩飾之辭,實際上是“想得到”,暗示他是一個愛慕虛榮、妄自尊大的神。
(3)赫耳墨斯笑著問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錢中“笑”說明了什么?
明確:一個“笑”字,描寫赫耳墨斯的表情,使形象更顯得真切。赫耳墨斯聽到宙斯的雕像才值一個銀元,他驕矜的“笑”,使他傲然的神情躍然紙上。
(4)比較赫耳墨斯與雕像者三問三答中句式、語氣的起伏變化。
明確:故事主要是通過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三問三答的對話來敘述的。雕像者的回答略有區別,第一次用確數,第二次比較而言,只說概數,第三次不用數詞,貶低得一分不值。雕像者的答語,如烘云托月,造成文意的陡轉,給人以巨大反差,諷喻之意暗寓其中,是反襯手法的巧妙運用。
3、概括寓意。
明確:這則寓言通過天神赫耳墨斯自命不凡、主觀臆斷而在事實面前碰壁的故事,以神喻人,諷刺和批評了那些愛慕虛榮、妄自尊大的人。
三、學習《蚊子和獅子》。
【設計意圖:不要取得一點成績就自滿,忽略了自己的短處。】
1、集體誦讀,梳理寓言故事的主要情節。
這則寓言的結構安排和前一則相同,也是分敘講述故事,結敘點明寓意。先寫蚊子所獲得的勝利及其原因,后寫蚊子所遭遇的悲劇及其原因。
2、蚊子為什么敢于向獅子挑戰?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嗎?
蚊子向獅子挑戰時說的那一番話,表明它對敵我雙方的長短看得很清楚,并相信能以己之長,攻敵之短,就可以戰勝對方,所以它很自信地“吹著喇叭沖過去”。
3、“蚊子戰勝了獅子,又吹著喇叭,唱著凱歌飛走。”寫出了蚊子的什么特點?
表現出它得意忘形、目空一切的性格特點。
4、蚊子臨死前是否有所醒悟,是通過哪個詞語表現出來的?它的悲痛說明了什么?
蚊子的醒悟是通過“嘆息”表現出來的。“自己同最強大的動物都較量過,不料被這小小的蜘蛛消滅了”句中的“最強大”與“小小”、“較量過”與“消滅了”形成強烈反差,兩相比照,尖銳地諷刺了勝利后驕傲自滿、得意忘形的思想意識。
5、蚊子為什么能戰勝獅子又會敗給蜘蛛?從中可以悟出一個什么道理?
諷刺了那些取得成績便得意忘形的人,由于忽視自己的短處,勢必要被小人物打敗。“驕兵必敗”能概括故事的寓意。
課堂小結
這兩則寓言的主人公不同,有神,也有動物;赫耳墨斯有“權力”,蚊子有打敗獅子的驕人勝利花環。它們的共同弱點是--不能夠正確地對待自己,特別是在權力、榮譽面前不能夠正確對待自己。這兩則寓言,以其深刻的寓意,在警示著我們。
布置作業
展開想象、續編情節。
1、赫耳墨斯聽說自己的雕像當饒頭只作“白送”之用后,他的心情、神態會怎樣?會說些什么掩飾這難堪、尷尬呢?
2、想象一個蚊子不被吃掉的奇跡情節,給寓言安排一個與課文不同的結局。
板書設計
寓意四則
《赫爾墨斯和雕像者》
寓意:批評了愛慕虛榮、妄自尊大的人。
七年級語文《寓言》教案 5
教學目的
一.在反復研讀課文的基礎上,理解文章的主旨,讀《伊索寓言》教案。
二.培養學生發現、研究探討、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提升揣摩、理解文中意蘊深刻的語句的能力。
四.提升站在正確的立場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訓練學生逆向和多角度思維。
教學設想
本單元以“研究探討,深入領會”為教學重點。目的是培養、教會學生獨立發現和解決疑難問題的能力。而對于已知的內容,要訓練學生“于無疑處生疑”,并解決好這個疑問。
本文的語言相當含蓄、隱晦,錢鐘書先生又是以一種全新的理念性的思考來感悟《伊索寓言》中的故事,因此教師在處理課文的過程中應以深入探討語言的含義為本,盡量引導、啟發學生從一個全新的角度來理解問題,可以適當結合一些當年社會上的某些人或發生的某些事來開拓學生的思路。
課前應布置好預習,掃除字詞障礙,把重點放到讓學生發現、明確提出并解決問題上,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最好讓學生獨立思考、討論、交流和解決問題,教師給予適當的點撥,在探討問題答案的時候,要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聯想能力,或創設具體的語言環境,如社會背景、文化背景、人際關系等,或聯系課文上下文等來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
教學步驟:
一、導入
講述“南轅北轍”的故事,這條成語想說明一個什么道理呢?
答:以此比喻目的和行為完全相反。
那,針對這條成語,我如果從反方向來思考,對這個人的行為給予肯定,可不可以呢?
根據這個成語從兩個不同角度的理解,大家想想,如果有人說“大胖子往往小心眼”或“醫生也是屠夫的一種”,我們應該不應該給予肯定呢?如果單從寓言本身來說,大家理解起來并不存在困難,可一旦有了深刻的含義,就不好理解了,而且本篇文章的語言又含蓄、隱晦,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部作品,希望大家在學習的過程中及時發現問題,并且充分利用想象、聯想能力來解決問題,高中三年級語文教案《讀《伊索寓言》教案》。
二、簡介作者
三、寓言和《伊索寓言》
這樣一位大文學家,為什么對寓言發生了興趣呢?寓言究竟是寫什么的`呢?
寓言,一種帶有勸諭性或諷刺性的小故事,常用夸張手法描寫人物或把動植物與無生物擬人化,使深奧的生活哲理和道德教訓,從簡單而又明白易懂的故事中體現出來。
四、文章內容的理解
《伊索寓言》畢竟是公元前6世紀的奴隸所作,寓言的內涵帶有某些階級局限性和當時的社會特點。
那,當時間轉入到20世紀,兩千多年后的今天,我們該如何看待和審定這些寓言的內涵呢?
提問:同學們,人的進化又是表現在哪些方面呢?
從茹毛飲血到人們現在的煎炒烹炸;
從草皮樹葉到西服革履;從靠兩條腿走路到汽車、火車、飛機;從兒歌“我在馬路邊,揀到一分錢,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邊”到鋼筋混凝士建筑還要加上防盜門。
前面標志著人類現代文明的進步,最后一種,標志著人與人之間的防范意識加強了,而這種防范意識來緣于人類的罪惡,也就是說,人類現代文明進步的同時,人類的陰暗面也“進步”了。
讓同學們自己說出:人類的進步既有好的一面,又有壞的一面,人變得越來越狡猾了。
根據以上討論的結果,從人類進化的正負面效應出發,我們一同來讀一讀課文的第二段,然后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針對解決不了問題的同學,啟發他們從剛才分析的進化一詞的含義入手,再加上本段最后:因此我們看了《伊索寓言》,也覺得有好多淺薄的見解。利用聯想和聯系上下文的方法來解決問題。
1)第一,這是一本古代的書,讀了可以增進我們對于現代文明的驕傲。”對于現代文明的驕傲”實質上就是對于狡猾的智慧不以為恥,反以為榮。
2)第二,它是一本小孩子讀物,看了愈覺得我們是成人了,已超出了那些幼稚的見解。實質上就是遠比古代狡猾。
3)第三呢,這部書差不多都是講禽獸的,從禽獸到人,你看這中間需要多少進化歷程!“進化”實質上是越來越狡猾。
同學們看完后,教師要適時引導大家明確,作者對他們的態度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反對,一類是引申。
反對的有,“蝙蝠的故事”、“牛跟蛙的故事”、“老婆子和母雞的故事”、“驢子和狼的故事”等。
引申的有:“螞蟻和促織的故事”、“狗和它自己影子的故事”、“天文學家的故事”、“烏鴉的故事”、“狐貍和葡萄的故事”等。
七年級語文《寓言》教案 6
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寓言這種文學形式 ,了解寓意。
2.了解相關的文學文化常識,學習一些常用文言實詞及虛詞。
3.能借助注釋及工具書讀懂課文大意 。
4.掌握文言文學習的一般方法。
教學重點:
1.掌握文言文學習的一般方法。
2.了解 課文中寓言所蘊含的道理,能說出自己的理解
教學難點:
感受古代文學的魅力.激發學習了解古代文化的興趣。
教學方法:
在熟讀的基礎上,由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合作學習,讀懂課文大意,學習文中常用的文言實詞和虛詞;創設情境,共同探討寓言所蘊含的道理
教學目標:學習《鄭人買履》,理解意思,體會深刻的寓意。
一、檢查預習
1.查閱課外資料,掌握文學常識
提示:①準備以前學過的一兩則寓言并能口述出來
②查找作者及寓言出處的相關資料
2.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并解釋
度其足( )吾忘持度( )遂不得履( )( )
契其舟( )
二、 導入新課
1.我國寓言故事很多,請同學選擇一兩個講給同學們聽聽。(如:掩耳 盜鈴、拔苗助長等)
2.寓言:是一種文學體裁,在短小的故事里寓寄較深的道理,以進行勸喻或諷刺;常用比喻、象征、夸張、擬人等手法。同學們,今天開始我們一起學習另外兩則寓言:《鄭 人買履》和《刻舟求劍》,相信大家一定能明白更多的道理。
3.介 紹作家、作品:
韓非:戰國后期哲學家,法家學派的代表人物,出身韓國貴族 。曾與李斯一起受學于荀子。因見韓國日益削弱,上書韓王,力主修明法制,富國強兵,韓王不聽,退而著書十萬余言。書傳至秦國,秦王大為賞識,于是發兵攻韓,迫使韓國送韓非入秦,入秦后,因李斯等人陷害,韓非被拘入獄,后被李斯毒死于獄中。
《鄭人買履》出自《韓非子外儲說左上》。《韓非子》是戰國韓國貴族韓非所著,是法家的重要著作,也是先秦理論散文集大成者的著作。
方法指導:文言文,學習文言文要先把語句讀通順,再借助注釋理解句子意思,然后講寓言故事,明 白其中的道理,最后達到熟讀成誦。
三、范讀正音
1.老師范讀(注意字音、朗讀節奏、重音、語調)。學生找出應注意的字音和字型。
度其足 ( duó ) 吾望持度( dù ) 履 ( lǚ ) 遂 ( suì ) 寧( nìng )
2.學生散讀(兩遍,體會朗讀節奏,了解大意)。
鄭人/有欲買履者。(主謂之見停頓)
而/置之其坐。(關聯詞前后的停頓)
何不/試之以足?
3.老師再讀(糾正字音和朗讀節奏、重音、語調。)
4.學生齊讀(要讀出鄭人“忘持度”的懊惱之情和回答別人時的執迷不悟的神氣,另外別人問話應表現出疑惑之情。邊讀邊注意事物的發生和發展)
四、合作翻譯
方法指導:文言文學習,在筆記本上抄寫原文,抄一行空三行,字間距稍微大一點,學習時,便于整理記錄。整理時間已用不同顏色的筆。
示例:
鄭 人 有 欲 買 履 者
欲(且):想要,打算 。
履(lǚ)鞋子
鄭國有個想買鞋子的人,
1.圈劃重點的文言詞(履、度、坐、之、操、反、及、遂、寧、無、其、以)
A、 獨立學習,看課文注釋查工具書。
B、 合作學習,四人小組疏通文字
C、 老師巡回釋疑。
D、 小組匯報
E、 教師講解重點、難點(師生討論)
(1) 操、持、取的意 義
(2) 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3) 寧信度、無自信也
2.重點語句
(1)鄭人有欲買履者, “定語后置”句,現在順序應為:有欲買履( 的)鄭人。
(2)寧信度,無自信也。 倒裝 句,實際上為:“寧信度,無信自也。”
3.反饋交流
(1)找出句中通假字,并加以解釋
① 置之其坐 ( )
② 反歸取之 ( )
(2)請指出“之”在下列詞語中的意思
① 置之市( )
②而忘操之( )
③何不 試之以足( )
(3)翻譯句子
①何不試之以足
②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③寧信度、無自信也
4.復述故事,準確翻譯,做到字字落實。
5.學生整理翻譯,師巡回檢查學生的整理方式。展示整理得好的筆記。
五、質疑交流
1. 構建畫面
事情的起因:欲買履,度其足
事情的經過:至之市——已得履
忘持度——反歸取之
事情的結果:市罷,遂不得履
2.結合《鄭人買履》中能反映那個買鞋的鄭人思想性格的語句,說一說你認為買鞋者是一個什么樣的.形象,寓言是怎樣刻畫這一形象的?
示例:《鄭人買履》中的買履者是一個十分死板,固執的又愚蠢的人,文章在交代了故事的起因之后,用“至”、“忘”、“反”、“取”等動詞,勾畫了買履者相信量好的尺寸,不相信自己腳的愚態,當別人問他“何不試之以足”時,他“寧信度,無自信也”的回答令人啼笑皆非。作者主要通過語言描寫來刻畫人物形象的。
3.理解文章寓意
(1)學生說一說自己的理解
示例:從鄭人相信尺碼的角度來看,其寓意在于告誡人們做人做事應從實際出發,不應固守習慣、墨守成規。
從鄭人返家取尺碼的角度看,其寓意也可理解為遇事不可太機械,而應隨機應變,靈活機動地處理各種變化的問題。
(2)明確寓意:說明做事迷信教條而不顧客觀實際,是不會成功的。諷刺那些做事不注意從實際出發,教條主義的人。
六、自主小結
通過這則寓言的學習,我知道了做人做事應從實際出發,不應固守習慣、墨守成規,而應隨機應變,靈活機動地處理各種變化的問題。同時我也了解了學習文言文的方法。
七、反饋練習
展開合理想象,擴寫《鄭人買履》的故事
八、布置作業
1.在筆記上整理本文中出現的通假字、古今異義字和特殊句式。
2.背誦這一則寓言。準備《古漢語常用字字典》
板書設計:
鄭人買履
《韓非子》
事情的起因:欲買履,度其足
事情的經過:至之市——已得履
忘持度——反歸取之
事情的結果:市罷,遂不得履
七年級語文《寓言》教案 7
[教學目標]
1、交流自己的讀書體會,在交流中豐富自己的知識。
2、總結讀寓言故事的方法。
3、讓學生真切感受到讀書的快樂,激發學生繼續閱讀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交流中體會到讀書的快樂,激發學生繼續閱讀的興趣。
[教學準備]
1、仔細閱讀《伊索寓言》
2、認真做好讀書筆記。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說起寓言,大家一定不陌生吧。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來說明一個道理或教訓。
[板書提示:寓言是一種帶有勸喻性的小故事。]
最近我們讀了《伊索寓言》。下面我們來看看大家都對這本書了解了多少。
1.通過閱讀和結合自己搜集的資料,請學生簡要介紹伊索和《伊索寓言》。
伊索,古希臘寓言作家。傳說是奴隸,后憑借聰明才智獲得自由。善講寓言諷刺權貴,終遭殺害。所編寓言經后人加工,以詩和散文的形式發表,成為現在流傳的《伊索寓言》。其中《農夫和蛇》、《狼和小羊》、《狐貍吃葡萄》等等,寓意深刻,常被引用。有各種文字譯本,對歐洲文學中的寓言創作影響很大。
2.小結
《伊索寓言》相傳為公元前6世紀古希臘被釋奴隸伊索所編,搜集有古希臘民間諷喻故事,并加入印度、阿拉伯及基督教故事,共350余篇。這些小故事主要是受欺凌的下層平民和奴隸的斗爭經驗和生活教訓的總結,寓言主要通過描寫動物之間的關系來表現當時的社會關系。這些小故事中也蘊涵著一定的道理。
關于《伊索寓言》,喜劇作家阿里斯托芬的一段對白值得大家一讀:“你連伊索寓言都沒讀熟,可見你是多么無知和懶惰。”確實,《伊索寓言》是世界上一部最古老的寓言集,也是世界上讀者量最多的一本書。《伊索寓言》中的故事,每一篇都閃著智慧的火花,寄托著教訓和哲理,有對富人貪婪自私的揭露,有對惡人殘忍本性的鞭撻,有對勞動創造財富的肯定……還有許多寓言,教人如何處世,如何做人,怎樣識別是非好壞,怎樣變的聰明智慧。《伊索寓言》是古希臘人民留給世界的一筆精神遺產。所以我們有必要去閱讀,甚至是一讀再讀。
今天我們就再來讀讀《伊索寓言》。
二、一睹為快、自我發現
1、《伊索寓言》一共10卷,翻開目錄,讀讀題目,說說你發現了什么。
(故事中的人物大多是動物或與動物打交道,出現頻率最多的如:狼,獅子,狗……牧人、漁夫……)
[板書:人物形象——動物、與動物打交道的`人、神]
2再現情節:讀完這本書,你覺得哪些故事有趣,把它讀給、講給其他同學聽或表演給其他同學看。
(1)1分鐘做準備。
(2)生說或表演。
教師結合學生的發言相機出示幾則大多數同學比較感興趣的故事;同一則也可引用賽一賽的方法,來激發大家的興趣。
3、在沒有讀過的故事里,哪些故事的題目最吸引你?讀讀題目,猜猜情節,然后請看過的同學說說,你想象的和原文是否一樣。
4、討論:這些故事在結構上有什么共同點?
[板書:結構特點——先講故事,再點明寓意。]
總之,伊索寓言中反映的生活經驗非常豐富多彩。這些經驗源于生活,反映生活,指導生活,這就是伊索寓言的生命力所在。伊索寓言中每則故事后面都附有“教訓”,這些“教訓”顯然是后人添加的,其中有的比較切題,有的并不切題,甚至牽強附會,閱讀時不必受這些“教訓”的束縛,這樣更可以體會寓言所蘊含的智慧的豐富性。
七年級語文《寓言》教案 8
【教學目標】
1、知識和能力:
⑴ 了解寓言的特點,準確理解、概括寓意。
⑵ 揣摩《白兔和月亮》語言的精美,《落難的王子》構思的奇妙。
⑶ 學習從寓言的關鍵情節切入,探究寓意,并簡要概括,培養學生發散思維的能力。
2、過程和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體會寓意,培養應對財富和不幸的審美心態和堅韌意志。
【教學重點】
抓住關鍵情節,揣摩寓意,并聯系生活體驗,進一步加深對寓言得失相依的哲理美的理解。
【教學難點】
理解《白兔和月亮》對人類的諷刺意味和《落難的王子》的奇妙構思。
【教學程序】
一、導入新課
二、資料助讀
1、寓言文學體裁的一種。以散文或韻詩的形式,講述帶有勸諭或諷刺意味的故事。結構大多短小,主人公多為動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題多是懲惡揚善,多充滿智慧哲理。素材起源于民間傳說。西方文學中最著名的寓言有古希臘的《伊索寓言》等。中國春秋戰國時期已盛行寓言,有不少保留在《莊子》《韓非子》等著作中。
2、周國平,1945年7月生于上海。1968年畢業于北京大學哲學系;1978年入學于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系,先后獲哲學碩士、博士學位;1981年進入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工作至今。其散文長于用文學的形式談哲學,諸如生命的意義、死亡、性與愛、自我、靈魂與超越等,虔誠探索現代人精神生活中的普遍困惑,重視觀照心靈的歷程與磨難,寓哲理于常情中,深入淺出,平易之中多見理趣。
三、師生共同研讀《白兔和月亮》
1、教師范讀,學生標示生字詞并疏解。
2、學生自由誦讀,整體感知。思考:這則寓言主題詞是:“得失之患”,在情節發展中有兩處轉折,請學生加以概括。白兔從她前后不同的情感體驗中悟出一個什么道理?
3、學生深入研讀課文,從中摘錄認為優美的語句,并加以體會。
4、小組合作探究。聯系生活體驗,討論:
⑴ “和人類不同的是,我們的主人公畢竟慧心未泯,她終于去拜見諸神之王,請示他撤銷那個慷慨的決定。”寓言中這樣提到人類,含有什么意味?
⑵ 有人認為,這則寓言的寓意是,與其擁有,不如沒有。你同意這種看法嗎?請說出理由。
⑶ 比較“白兔和月亮”,“白兔和青草”,“天空和月亮”三種構想透露出的寓意是否相同。
⑷ 白兔得到了月亮后必然會產生得失之患嗎?有無得失之患的關鍵在哪里?
5、學生再讀課文,體會寓言含義的雋永。
四、指導學生自讀《落難的王子》
1、學生自讀課文,自己解決生字詞。
2、學生再讀課文,讀出語氣和感情。思考:
這篇寓言講的是應該如何對待苦難的道理,作者假設了一個極端的例子。落難王子的人生感悟是什么?這則寓言的寓意是否可以概括為“只有遭遇厄運才能堅強起來”?
3、學生合作研討寓言情節構思的巧妙。
⑴ 這則寓言要說的意思是,厄運能使脆弱的人變得堅強起來。為此作者擬定了一個王子的形象,請問文中是怎樣描寫他的脆弱的?
⑵ 寓言為什么把落難王子的遭遇編造得如此兇險?
⑶ 為什么寫“我”親眼見過王子,還跟他交談過?
⑷ 文中“天哪,太可怕了”反復三遍的作用是什么?
4、學生誦讀體會。交流課前搜集到的有關厄運的名言警句,做成分類卡片,積累語言材料。
5、這兩則寓言,一則寫好事變成壞事,一則寫壞事變成好事。人生道路上,大大小小的好事、壞事是經常會遇到的,怎樣看待好事、壞事,這兩則寓言很有啟發。請結合自身經歷,也選取同課文一樣的兩個角度的事例,談談你是如何應對的。
五、課堂小結
六、作業
閱讀《擺渡自己》,回答1~7題:
①生命的日子里,有晴天,也會有陰天、雨天、雪天。
②人生的路上,有平川坦途,也會撞上沒有舟的渡口、沒有橋的河岸。
③煩惱、苦悶常常像夏日里的雷雨,突然飄過來,將心淋濕。挫折、苦難常常猝不及防地撲過來,你甚至來不及發出一聲嘆息就轟然被擊倒。
④倒在挫折的岸邊,苦難的岸邊,四周是無邊的黑暗,沒有燈火,沒有星星,甚至沒有人的氣息。恐怖和絕望從黑暗里伸出手來緊緊地鉗住可憐的生命。有的人倒在岸邊再沒爬起來,有的人在黑暗里給自己折了一只船,將自己擺渡到對岸。
⑤二十歲忽然殘了雙腿的史鐵生,為自己折了一只船。這是一只名為“寫作號”的船。他是在看穿了“死是一件無須著急的'事,是一件無論怎樣耽擱也不會錯過的事”,才在輪椅里給自己折了這只船,將自己從死亡的誘惑里擺渡出來,“決定活下去試試”。
⑥正攻讀博士學位,卻患上了運動神經細胞病,不能說、不能動的史蒂芬·霍金,做了一場自己被處死的夢。夢醒后,萬念俱灰的他突然意識到,如果被赦免的話,他還能做許多有價值的事情。于是他給自己折了一只思想的船,駛進了神秘的宇宙,去探討星系、黑洞、夸克、“帶味的粒子”、“自旋”的粒子、“時間”的箭頭……
⑦在苦難的岸邊匆匆折成的船,成了不幸命運的救贖之路。
⑧也許一生中我們不會遭遇這樣的大災難,然而我們何曾擺脫過陰天、雨天、雪天,何曾擺脫過絕望的糾纏!折磨人生的情景,常常突然間就橫亙在面前。
⑨當我們知道苦難是生命的常態,煩惱、痛苦總相伴人生時,我們何必要自怨自艾早早地放棄,早早地絕望?
⑩有的人將求生的本能折成一只船,將自己擺渡出絕望的深淵。有的人將新的欲望折成一只船,渡過了挫折后的痛苦與沮喪。有的人將希望折成一只船,駛過了重重疊疊的黑暗。實在無船可渡的人,哪怕用幻想折只小船呢,也要奮力將自己擺渡到對岸。也許我們不曾經歷感情的劇痛,不曾經歷失敗的打擊,不曾經歷無路可走的絕望,可是晴朗的日子里也常會有陰風晦雨襲來。它像一只烏鴉扇著翅膀在你周圍鼓噪著,足以將一個好心情蹂躪得亂七八糟。這種時候,我們同樣需要一只船來擺渡自己。這只船也許是去聽一場音樂會,也許是捧起一本書,也許是去給互聯網的網友發封電子郵件,也許是背上旅行袋悄悄出門。所以,無論命運多么晦暗,無論人生有多少次挫折,都會有擺渡的船,這只船常常就在我們自己手里。
1、給加粗的字注音:
猝不及防( ) 自怨自艾( )
陰風晦雨( ) 蹂躪( )
2、解釋詞語:
⑴ 萬念俱灰 。
⑵ 自怨自艾: 。
3、文中“給自己折了一只船”是一種什么樣的說法?含義是什么?
4、第⑤段引述故事,史鐵生為自己“折了一只船”,實際是指什么?
5、第⑧段中的“陰天、雨天、雪天”,具體指什么?
6、本文的結尾說,“這只船常常就在我們自己手里”應如何理解?
7、綜觀全文,對標題“擺渡自己”的含義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A、正確對待自己,揚長避短,使自己永遠立于不敗之地。
B、碰到苦難、折磨時,要善于回避,使自己超脫出來。
C、要善于面對各種苦難,尋找方法途徑,戰勝不幸命運。
D、要善于用巧妙的方法排解內心的痛苦,轉移折磨。
【板書設計】
人生寓言(節選)
周國平
落難的王子 寓意:厄運能使脆弱的人堅強起來
七年級語文《寓言》教案 9
【教學目的】
1、體會寓言的寓意,學會把握寓言寓意的方法。
2、了解寓言的特點。
3、感悟文中的人生道理。
【教學重點】
1、體會寓言的寓意,學會把握寓言寓意的方法。
2、了解寓言的特點。
【教學難點】
感悟文中的人生道理。
【課時】
2課時。
【課型】
綜合新授課。
【教學方法】
講讀-討論。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白兔和月亮》
一、看導語默讀課文
二、借助注釋、詞典,識字識詞
審美 風韻 閑適 窖 得失之患 泯 厄運 慧心 皎潔 心曠神怡 歸屬 稟告 身世 正色
三、朗讀課文
1、老師范讀,學生齊讀。
2、學生個別讀。
四、老師講解寓言的基本常識
寓言是文學作品的一種體裁,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長的道理,言在此而意在彼,給人以生活的啟示。寓言故事一般是簡短的,比喻性的,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擬人化的動植物或其他事物。主題多是借此喻彼,借遠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奧的.道理從簡單的故事中體現出來,具有鮮明的哲理性和諷刺性。寓言在創作常常運用夸張和擬人等表現手法。
寓言早在我國春秋戰國時代就已經盛行。諸子百家著作中都有不少寓言故事流傳下來。外國寓言作品,著名的有古代希臘的《伊索寓言》,法國的《拉·封丹寓言》和俄國的《克雷洛夫寓言》等。
五、內容研討
1、第三段中的“白兔仍然夜夜到林中草地賞月”與第一段的哪些語句相照應?
2、第三段中“從前的閑適心情”與第一段的哪些詞語相照應?
3、第一、三段對白兔的心情用了對比的方法進行描寫,請從這兩段中,找出四個構成鮮明對比的四字詞語。
4、從文中找出運用了比喻、擬人修辭方法的句子各一個。
比喻: 。
擬人: 。
5、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本文的寓意。
6、引導學生準確理解《白兔和月亮》,設問為什么不編成“白兔和青草”的故事,或“天空和月亮”的故事。
7、《白兔和月亮》的語言很精美,引導學生學習。
8、這一則寓言提到人類,含有什么意味?
老師點撥:
1、每天夜里,她都來到林中草地……心曠神怡地賞月。
2、無憂無慮 心曠神怡
3、無憂無慮,心曠神怡;緊張不安,心痛如割。
4、略。
5、擁有財富并過分地看重財富,就可能失去人生的許多樂趣。
6、白兔雖有賞月之才,但是她是如此渺小,實在不配擁有月亮,所以如此緊張不安。雖是諸神之王的賞賜,也是非分之財,擁有非分之財,必然勾起無窮的得失之患。忽視這一點,就不能準確理解寓意,就可能誤解、誤導。
7、“慧心”“風韻”“閑適”“繃”等用詞很精當。對稱的句子也很精美,“或是無憂無慮地嬉戲,或是心曠神怡地賞月”,“烏云蔽月,她便緊張不安,惟恐寶藏丟失;滿月缺損,她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搶劫”。
8、意思是說:人類的慧心已泯。
第二課時
《落難的王子》
一、朗讀課文
1、老師范讀,學生齊讀。
2、學生個別讀。
二、內容探討
1、請在文中空白寫出漢字。
他自己也被敵人( )去當了奴隸,受盡非人的折磨。
2、文中“天哪,太可怕了!這事落到我頭上,我可受不了!”兩句和“天哪,太可怕了……”分別出自 之口,作者這樣寫的用意何在?
3、文中“至于此,就更是一件容易的事了”一句是什么意思?你能舉出一個這樣的例子嗎?
4、請在文中劃出本文的主旨句。
5、生性多愁善感的王子為什么能夠頑強地面對厄運?
老師點撥
1、擄
2、王子、我、其他人;對比寫出人世間沒有不能承受的苦難。
3、略
4、凡是人間的災難,無論落到誰頭上,誰都得受著,而且都受得了──只要他不死。
5、 生性多愁善感的王子,遭遇厄運后歷盡苦難的磨煉,性格堅強起來了,所以能夠頑強地面對厄運。
四、總結
兩則寓言的寓意分別是:“擁有巨大的利益會勾起無窮的得失之患”,“厄運能使脆弱的人變得堅強起來”。
一則寓言,寫好事變成壞事;一則寓言,寫壞事變成了好事。人生道路上,大大小小的好事、壞事是經常遇到的,怎樣對好事,怎樣對待壞事,兩則寓言很有啟發性。
【板書設計】
人生寓言
周國平
白兔和月亮
心曠神怡地賞月
轉折 諸神之王賞賜 主題詞:得失之患
轉折 緊張不安心痛如割 請求撤消
落難的王子
寓意:厄運能使脆弱的人堅強起來
七年級語文《寓言》教案 10
閱讀目標:
1、通過指導書的組成,讓學生走進《伊索寓言》,喜歡讀寓言故事,明白寓言故事給人的啟示。
2、掌握讀寓言故事的方法。
3、讓學生真切感受到閱讀的快樂,激發學生繼續閱讀的興趣。
4、采用“班級讀書會”的形式,促使個性化閱讀與合作閱讀的融合。
教學準備:
整班閱讀《伊索寓言》這本書。
教學過程:
導入:
前階段,小朋友和老師共同讀了一本書,叫什么名字?(學生回答)舉起你們的書讓老師瞧一瞧。(PPT展示閱讀的過程資料)今天,老師將和同學們一起走進《伊索寓言》這本書!
一、認識書的封面
1、指導學生看書,從封面的文字上你得到哪些信息?
A、這是一本好書:學生課外閱讀經典大匯集
B、這本書的作者是古希臘的伊索。 認識伊索的坎坷經歷(PPT出示)
課件出示伊索,我出生在希臘,生活在兩千多年前,童年時期我是一個啞巴,只能發出奇怪的聲音,用手勢表達意思;再加上我長得又矮又丑,鄰居都認為我是個瘋子。但是我的媽媽時常講故事給我聽。
母親去世后,我就跟著曾照料過我的一位老人,離家到各地去漫游,因此聽到了許多有關鳥類、昆蟲和動物的故事。我們在一起過了
好多年快活的日子。有一天,我我驚喜地發現自己已經可以說話了。我很喜歡講故事,大家都喜歡聽,我所講的故事都收集在《伊索寓言》這本書中。
A、你知道伊索的故事都是從哪里來得嗎?
c、這本書是內蒙古人民出版社印刷的
2、從封面的圖中你知道是《伊索寓言》中的哪個故事嗎?
A、介紹《蚊子和獅子》的故事內容(學生述說)
B、(PPT出示圖片)看圖說出故事名稱(六個)
二、認識書的扉頁
(扉頁的內容和封面差不多)
三、認識書的目錄
1、將書翻到第五頁,這叫什么呢?(目錄)
2、那你們說說有這個目錄有什么好處呢?
3、你是怎樣看《伊索寓言》的呢?
A、按照頁碼順序看: B、根據目錄選擇你喜歡的故事看
4、你能說出你熟悉的三個《伊索寓言》小故事的名稱嗎?
導入:
同學們,你們讀書真認真!真用心!能記住這么多的故事名,現在老師將帶同學們細細的品味《伊索寓言》這本書,它到底有哪些吸引人的魅力?
四、學習《伊索寓言》(《一只麻雀的遺言》)
PPT出示 (P184—185頁)(《一只麻雀的遺言》)
1、捉鳥人是如何對待麻雀的'?
2、哪些詞語句子可以看出麻雀不想呆在鳥籠里?
3、麻雀的遺言是什么呢?
總結:《伊索寓言》是通過簡短的小寓言故事來體現日常生活中那些不為我們察覺的真理。
引申:例如《狼和小羊》(蘇教版二年級上冊課文)告訴我們什么呢? 例如《狐貍和烏鴉》(蘇教版二年級上冊課文)又告訴我們什么呢?
導入 教師總結:有些故事的道理,小朋友可以在故事中找到,但有些寓言故事告訴我們的道理靠同學們自己去想一想喲!(引出下一篇故事《狼和公雞》
4、PPT出示 《狼和公雞》(P31—32頁)
A、學生默讀(帶著問題讀,ppt出示閱讀要求: 大公雞和誰講道理?
你認為大公雞的做法正確嗎?
B、你覺得這個故事想告訴小朋友什么呢? (學生交流 教師引導)
教師總結:《伊索寓言》那一個個生動的小故事多么精彩!語言不多,卻值得回味!難怪會成為世界經典之作。(大聲朗讀封面上得四個字: 經典閱讀)。 導入:我們領略了《伊索寓言》的文字美麗,同時我們還學到了不少成語呢
五、交流《伊索寓言》中的成語
1、小組交流。教師巡視 (PPT出示學習要求:同座位交換朗讀,有不認識的字可以向你的同桌請教)
2、個別匯報,教師及時糾正。(檢查學習情況)
六、指導學生認識書的前言
1、PPT出示 (小朋友們,我們相信翻開這套經典的文學寶庫,你們一定會被它深深地吸引住的。你們將發現世界史多么的豐富多彩,人類的知識是多么的廣闊無垠)
2、編寫這套書的人希望我們怎么做呢?
《伊索寓言》是古希臘人民留給世界的一筆精神遺產。所以我們有必要去閱讀,甚至是一讀再讀。
(過渡:教師總結 是啊!知識就是力量,知識就是源泉。希望同學們有時間多看書。看什么書呢?)
七、指導學生認識書的封底 、書脊
1、認識書脊
2、在這些全注音讀本中你讀過哪些?
八、出示讀書名人名言
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冰心
【七年級語文《寓言》教案】相關文章:
七年級語文《寓言》教案06-07
七年級上冊語文《寓言》教案02-10
七年級語文《人生寓言》教案08-03
七年級語文《寓言》教案15篇08-20
七年級語文《寓言》教案(15篇)07-02
小學語文《寓言》教案06-28
《寓言》語文教案09-19
七年級語文《寓言》教案匯編15篇07-19
七年級語文《人生寓言》教案6篇09-16
七年級語文《人生寓言》教案(6篇)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