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1
一、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3、學習竺可楨在科學研究中一絲不茍的態度,懂得只有通過精確、細致的觀察,才能掌握事物變化的規律。
二、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抓住關鍵句子,抓住學習中的疑點,邊讀邊想,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說說這篇課文寫了哪位科學家的故事?[板書:竺可楨]
2、課文寫了竺可楨幾次看杏花的情景?(兩次)分別是什么時間?(一年前,一年后)
(二)第一次(學習第1---5自然段)
1、自由讀,說說你讀懂了什么?還有哪些地方不明白?
2、討論(學生可相互解答,教師只作點撥)。
3、指導朗讀。
4、重點指導第3自然段,體會帶點詞的作用。出示投影片:“是啊,杏花開了。”說著,竺爺爺彎下腰來,習慣地問:“你知道杏花是哪天開放的嗎?”(彎下腰來:說明竺爺爺平易近人和藹可親。“習慣地問”說明竺可楨在堅持長期物候觀測的日子里養成了主動探索,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和態度。)
5、四人小組練讀。一個讀竺爺爺的話,一個讀小孩的話,一個讀旁白,一個做評委。
6、指名練讀。
(三)第二次(學習第6---15自然段)
1、師述:一年前,孩子對第一朵杏花開放的時間答不上來,帶著竺爺爺的囑托,一年后,孩子有答案了。文章第6自然段,作者用簡潔優美的文筆,描繪了一幅春景圖,誰來讀讀看。
2、指名讀,突出“綠、皺、鼓”等關鍵詞。
3、齊讀
4、重點放在對話朗讀上
(1)讀第一遍:自由輕聲讀,想想這是誰說的?幫它加個提示語。討論之后,出示投影片。窗外一個小孩急切地叫道:“竺爺爺!竺爺爺!”竺爺爺()地問:“什么事情呀?”小孩子()地說:“竺爺爺,杏花開啦!”竺爺爺()地問:“什么時候?”小孩子()地說:“剛才。”竺爺爺()地問:“是第一朵嗎?”小孩子()地說:“是。”
(2)讀第二遍:同桌討論,每一句該用怎樣的語氣讀?指名說說,歸納答案:奇怪、高興、激動、自豪、半信半疑、肯定。
(3)讀第三遍:根據提示與讀出語氣,指導朗讀。
(4)讀第四遍:指名生一個讀竺爺爺的話,一個讀小孩子的話,其余讀旁白。(7-14)
5、師述:從同學們的朗讀中,不難聽出竺爺爺和小孩子都非常激動、非常興奮。那王老師不禁要問小孩子為什么高興?竺爺爺為什么高興?(小孩子是為自己終于完成了竺爺爺去年交給的任務而高興,竺爺爺是為自己終于弄清了第一朵杏花開放的時間而興奮。)
6、除了對話部分,你還可以從哪里看出?出示投影片,朗讀體會帶點詞語的作用“竺爺爺頃刻間象年輕了幾十歲,立即興沖沖地快步走到前院。”
7、“鄭重”什么意思?你從“鄭重地計下”第一朵杏花開放的日子又體會到什么?(“鄭重”的意思是嚴肅認真。從“鄭重地計下”可以看出竺可楨對科學研究嚴謹、一絲不茍的態度。
[板書:一絲不茍]師述:是的,“一絲不茍”,竺爺爺的話也證實了這一點。
四、點明中心(學習第16自然段)
1、出示投影片:“我需要的是精確的`時間。搞科學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許’這些字眼,也不能用估計和推斷來代替觀察。”
2、自由讀,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3、你怎樣理解“精確”一詞?(非常準確)能不能結合前文來說說。
4、指導朗讀
5、竺爺爺作為一名物侯學家,他的成就是怎么得來的,你找到原因了沒有?
6、小結:正如竺爺爺所說的,他正是通過長年的精確觀察,才掌握了氣候變花的規律。[板書:精確觀察]師補充《竺可楨和自然日記》:竺可楨精確觀察大自然:什么時候第一朵花開,第一聲蛙鳴,第一次雷聲,第一次落葉,第一次降霜,第一次下雨------他的筆記本是大自然的縮影。
7、再讀讀竺爺爺的話,加深體會
五、總結遷移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總結:課文講述了我國著名科學家竺可楨研究物候學的一個小故事,贊揚了竺可楨一絲不茍的科學態度,說明只有通過精確、細致的觀察,才能掌握事物變化的規律。
3、學了本文,你覺得應向竺爺爺學些什么?
六、作業搜集有關竺可楨爺爺的故事,下一堂課交流。
[板書]第一朵杏花
竺精確觀察
可楨一絲不茍
設計意圖:
竺可楨是位知識淵博的科學家,又是一位很有建樹的教育家。他從小熱愛學習,鍛煉身體,培養了堅毅、勤奮的好品質。他幾十年如一日,堅持寫日記、觀測物候,在氣象、物候、地理等方面給后人留下了豐富的科學遺產。課文《第一朵杏花》就是講述了我國著名科學家竺可楨研究物候學的一個小故事,贊揚了竺可楨一絲不茍的科學研究態度,說明只有通過精確、細致的觀察,才能掌握事物變化的規律。題為“第一朵杏花”,實際上是從把握第一朵杏花開放的精確時間來說明竺可楨嚴謹的治學態度。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例子,卻蘊含著深刻的思想內容。整個教學過程分為三大板塊,分別是第一次看杏花,第二次看杏花,以及竺爺爺意味深長的話。通過學生朗讀、討論、評議,抓住關鍵句子,抓住學習中的疑點,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通過補充資料《竺可楨和自然日記》的介紹,讓學生了解更多的“第一次”,知道他的筆記本是大自然的縮影,加深對人物品質的感悟。并以此為契機,發動全班搜集有關科學家的故事,舉行一次“名家匯萃”的故事會,了解名人故事,體味名人情操,以指導自己的學習、生活。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2
教學目標:
1、通過讀《哥倫布豎雞蛋》的故事,懂得要想創造令人矚目的偉業必須具備什么事情都要親自去實踐、去發現的精神和自信心。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認識4個生字。
教學難點:
理解最后一個自然段中哥倫布離席而去時所說的話的含義。
教學準備:
一個熟雞蛋。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1、同學們,老師這里有一個煮熟的雞蛋,你能把它豎立在桌子上嗎?誰愿意來試一試?
2、A情況(大家沒有成功):雞蛋是橢圓形的,大家無法豎著立住。但是,500多年前哥倫布卻辦到了。你一定想知道他是怎樣做到的吧?那么,馬上走進快樂讀書屋去看個究竟吧!(板書課題)
B情況(個別學生成功了):你很聰明,想到了這個辦法。那么500多年前,哥倫布是用什么辦法讓雞蛋豎在桌子上的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哥倫布豎雞蛋”的故事。(板書課題,學生齊讀)同學們,讀了課題,你還想知道什么?(哥倫布為什么要豎雞蛋?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真好!相信大家走進快樂讀書屋,這些問題定會迎刃而解!
二、自主讀文,整體感知:
1、用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讀文中,把自己不熟悉的字,不理解的詞作上標記,多讀幾遍,可以查工具書解決。
2、同桌合作讀文,互相檢查識字情況,爭取讀得更好。
3、小組內比一比,誰讀得正確、流利。
4、默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什么事?并且提出自己的疑問或感興趣的問題(結合課前提出的問題),準備在小組內與大家交流討論。
三、合作探究,理解感悟:
1、小組互動交流,并分角色朗讀。
2、匯報讀書收獲。(引導學生把自己在讀書中解決的問題,以及如何解決的與大家交流。)
3、談感受。你是怎樣理解哥倫布離席而去時留下的耐人尋味的。話的?從中受到什么啟發?
四、朗讀品味,擴展延伸:
1、指名分角色朗讀。(指導學生讀出人物的特點。如達官貴人對哥倫布的藐視、嘲笑、譏諷;哥倫布的禮貌、平靜、自信及對達官貴人的蔑視。)
2、如果你遇到了這樣的事,你會怎么做?
3、師感言小結:達官貴人面對小小的熟雞蛋,束手無策,哥倫布卻輕而易舉地立了起來。雖然這個事情很簡單,但正像哥倫布說的那樣,“即使是簡單的事,也需要有人去發現,去證實。站在后面指手畫腳是無用的,關鍵在于誰能夠最先突破。”希望同學們能夠學習哥倫布那種勇于實踐,勇于探索的精神,以及在成功面前不驕躁,在譏諷面前不自卑的可貴品格。
4、鼓勵學生搜集有關哥倫布的小故事,講給大家聽。
五、檢查識字,補充閱讀。
1、卡片出示本課應該認識的生字,多種形式讀。
2、做識字游戲。
3、學生閱讀《閱讀》書中的相應文章。
教學反思
《哥倫布豎立雞蛋》這篇課文講述了哥倫布為了駁斥忌妒者對他的.挑釁和攻擊,巧用豎立雞蛋的方法證實:即使是最簡單的事也需要有人去發現,去證實。成功的取得,關鍵在于創先。
課文分成兩部分:
第一部分(第1節):介紹哥倫布的創舉和事情的起因。
第二部分(第2-9節):具體敘述哥倫布用豎立雞蛋的方法駁斥那些忌妒者的攻擊的經過。
課文以對話描寫為主,人物的情感都在對話中表現:達官貴人的惡意挑釁,哥倫布的冷靜和自信。課文最后一節寫了哥倫布離席時說的話,道出了他之所以成功的原因,含義深刻。
一、從課題入手,了解人物
本課的題目提示了課文內容的重點,既揭示了主要人物,又道出了主要事件。哥倫布因駕船航海沿地球轉了一圈并發現美洲新大陸的事跡而享譽世界,但對于現在的孩子來說可能對此事了解得并不多。在揭示課題后,組織學生了解哥倫布的生平,對發現新大陸這一歷史事件及其對后世的影響作簡單的介紹,激起學生對人物的敬意。
二、整體感知,學習歸納
歸納概括能力是學生必須具備的語文能力。閱讀教學中的概括,指的是學生能夠通過閱讀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對文章有一個整體的了解。在初讀課文后,要求學生用關鍵詞句來提煉課文的主要內容是有一定難度的。教師可提供學生一些參考,例如簡要的板書、基本的句式。本課教學中,教師板書了文中的主要人物,并幫助學生理清他們之間的關系。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根據板書內容進行概括。這樣既幫助學生把握課文內容,又使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鍛煉。
三、提出問題,深入學習
邊讀邊思,對課文內容提出問題是本課教學的重難點。對課文內容的質疑,教師分了兩個環節,層層深入。先引導學生對達官貴人攻擊哥倫布的這段話進行質疑,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課文:發現新大陸是一件平常的事嗎?達官貴人為什么不去發現呢?在解決問題的同時,學生又產生了新的疑問:達官貴人為什么一開始說把雞蛋豎立起來是不可能的事,后來卻說這是最簡單不過的事?學生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更深入地理解課文主要內容,體會到“豎立雞蛋”與“發現新大陸”之間的聯系,從而更好地理解課文最后一節中哥倫布離席時那番話的含義。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3
教學目標:
1、通過查字典詞典獨立識字,聯系上下文理解詞義,領會句子含義。
2、以較快的速度閱讀,把握文章主要內容,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3、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重點:把握文章的的主要內容,理清詩歌的敘述順序,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分角色有感情朗讀課文。
難點:從人物的對話和動作中去體會人物的內心和性格,從大海的變化中去體會金魚的變化。
教學準備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提示課題
1、有一個老漁夫的妻子,在一條金魚的幫助下,從一個老太太變成了貴婦人,變成了女皇,但她還不滿足。她到底想當什么?最后得到了什么?這就是俄國詩人普希金寫的一首童話敘事詩給我們敘述的故事。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首詩歌,(適時板書課題:漁夫和金魚的`故事)看漁夫和金魚之間到底發生了什么故事。
二、初讀課文,解決字詞
1、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快速把課文瀏覽一遍,把不懂的字詞畫出來。
2、讓學生提出自己不懂的字詞,先讓會理解的同學解釋,不能解釋的查字典詞典解決。
三、快速默讀,把握內容
1、讓學生快速默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敘述了一件什么事情?
2、引導學生討論:
(1)詩歌中的主要人物都有誰?除了寫人之外還主要寫了什么?
(主要人物是老漁夫——老頭兒,老漁夫的妻子——老太太,除了這兩個主要人物之外,還主要寫了金魚。)
(2)詩歌敘述了他們之間發生了什么故事?讓學生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
(詩歌敘述了一位老漁夫的妻子貪得無厭,對金魚的要求越來越高,最后仍然一無所獲的故事。)
四、抓住句子,理清順序
1、讓學生在詩歌中找出描寫老太婆提要求的句子。
2、學生討論老太婆的具體要求,教師根據老太婆的要求依次板書。
3、讓學生找出老太婆是什么時候開始提第一個要求的?詩歌在寫老太婆提第一個要求之前描寫了什么內容?
4、引導學生概括詩歌的敘述順序:課文開頭簡要介紹了人物及他們的身份,事情發生的地點,老漁夫打到一條金魚的情況。然后按照老太婆對金魚提出越來越高的要求為順序,記敘了事情的經過。
五、體會感情,朗讀課文
1、引導學生討論:
(1)老太婆是個什么樣的人物?(貪得無厭、貪圖享受)
(2)老漁夫是個什么樣的人物?(軟弱無能,對丑惡行為姑息、忍讓)
(3)大海的變化體現了誰的變化?(金魚的變化,由開始時的報恩逐步到強烈不滿,最后恢復了老太婆貧窮的原狀。)
(4)詩歌中表達了作者的什么思想感情?(譴責了老太婆,也批評了老漁夫,告訴人們,貪得無厭終歸是沒有好下場的。)
2、以小組為單位,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漁夫和金魚的故事
(木盆)(木房)(貴婦人)(女皇)(女霸王)
貪得無厭一無所獲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4
教學目標
1、認識"癡、抑、純、浸"4個生字,會寫"倦、懇、溢、浸、抑、爐、純"7個字,掌握"厭倦、洋溢、沉浸、抑揚起伏、爐火純青"等詞語。
2、默讀課文,抓住描寫孔子學琴的語句,理解孔子的琴藝是怎樣達到爐火純青的。
3、學習孔子精益求精、不斷進取的優秀品質。
教學重點
默讀課文,理解孔子的琴藝是怎樣達到爐火純青的,體會孔子精益求精、不斷進取的優秀品質。
教學難點
抓住描寫孔子學琴的語句,理解孔子的琴藝是怎樣達到爐火純青的。
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出示預習提綱
二、激趣導入
1、同學們,你們知道他是誰嗎?(出示孔子照片)
2、他就是我國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他一生致力于教育。相傳他的學生有三千多人,他是偉大的教育學家,思想家。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近孔子。(板書:孔子)
3、課前大家都搜集了與孔子相關的資料,你愿意把你眼中的孔子介紹給其他同學嗎?
4、你們了解的可真不少!孔子是我國古代的大教育家、大思想家。為中華文明做出了巨大貢獻。那么,孔子到底是怎樣一個人呢?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關于他的一個小故事《孔子學琴》(板書:學琴)我想通過這個故事我們對他會有更深的了解。
三、展示匯報,交流成果
1、學生自由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問老師、同學、查字典等方法解決。課件出示學習提示。
2、檢查學生生字、新詞的學習情況。
3、利用各種形式理解詞語。
如:"琴、瑟、笙、磬"可以用圖片的形式幫助學生理解。課件展示
如帶有時代行為習慣的詞語"盤坐"、"席地而坐"等,可以具體的形體實際操作幫助理解。
4、自讀課文,想一想,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什么?是按照什么順序來寫的呢?你覺得孔子是一個怎樣的人?
5、學生讀文,動筆畫出有關的句子,討論交流。
課文主要講了講述了孔子不僅是歷史上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還是一位音樂行家,尤其彈得一手好琴,但他還不滿足,50歲那年還向魯國著名的音樂家師襄學習彈琴。孔子勤學苦練,最后琴藝達到爐火純青。
課文是按時間順序寫記敘的。
四、鞏固練習,檢測反饋
1、看拼音寫詞語。
sè bì kěn chī yì
鼓( )( )恭畢敬 誠( ) 如醉如( ) ( )揚頓挫
2、聯系課文內容解釋下列詞語并造句。
畢恭畢敬:
爐火純青:
第二課時
一、展示匯報,交流成果
1、讀課文想一想,根據課文中描寫的孔子彈奏的樂曲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試著用課文中的詞來回答。(爐火純青)
2、爐火純青什么意思?(比喻學問技術或辦事達到了純熟完美的地步。)
3、孔子的'琴彈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如此完美,看到這你有什么疑問?(為什么彈得這么好?他怎么練的?……)
4、哪部分寫了孔子學琴的內容?(2--6自然段)
(1)自讀2--6自然段,畫出文中表示時間順序的詞語,想一想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2)孔子的琴藝是怎樣達到爐火純青的高超水平呢,邊讀邊把課文描寫孔子動作、語言、神態的語句畫出來,認真讀一讀,仔細體會。試著填表,小組之間交流交流。
出示表格:
時間 孔子彈琴的程度 孔子的想法
一晃十天 會彈 沒有真正掌握彈琴的技巧
過了幾天 順暢自然、悅耳動聽 沒有領會曲子的思想內容
又過了幾天 令師襄如癡如醉 沒有體會出作者是一個怎樣的
不知過了多少天 抑揚的琴聲令感情起伏不平 知道作者是誰,心情激動
三、引導學生匯報交流,抓重點詞句逐步體會
1、引導學生抓住"畢恭畢敬""一遍又一遍""絲毫沒有厭倦"體會孔子練琴的認真、嚴肅。課件:(對比讀)
@他踏著琴聲來到孔子的窗前,只見孔子正畢恭畢敬地彈著那首曲子,彈完一遍又彈一遍,絲毫沒有厭倦的樣子。
@他踏著琴聲來到孔子的窗前,只見孔子正彈著那首曲子。
2、練習朗讀。
3、孔子如此刻苦的練習彈琴,但他并不滿足于會彈琴,而是有更高的要求,根據孔子的動作、語言、神態的描寫,和師襄聽琴后的語句,說說自己的體會。
四、教師小結, 拓展延伸
1、孔子學琴共經歷了四個層次,由師襄四看孔子彈琴表現得淋漓盡致:一是學曲譜;二是練技巧;三是領會內容;四是體會作者,最終達到"爐火純青"。
2、孔子確實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小小的一件學琴的事就讓后人們如此贊嘆不已。那么,從今天孔子學琴這件事來看,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想一想自己做事時是一種怎樣的態度,你是如何對待學琴這件事兒的?
五、鞏固練習,檢測反饋
(一)、按課文內容填空。
1.他( )琴聲來到孔子的窗前,只見孔子正( )地彈那首曲子,彈完一遍又一遍,絲毫沒有厭倦的樣子。
2.他看到孔子的手指( ),樂曲彈奏得像小溪流水一樣( )、悅耳動聽……
3.師襄聽得( ),仿佛被帶到了一個從未到過的境地。
(二)、選詞填空。
席地而起 激情洋溢 爐火純青
1.時隱時現,眼前是一馬平川的荒蕪石原,幾塊嶙峋怪石傲然而立,時而有狂風( ),吹過凹凸不平的石質地面,卷起漫天飛沙走石,打在臉上猶如針砭。
2.師襄再次來到孔子的住處。剛一進門,他就被( )的樂曲聲迷住了。
3.他的棋藝精深,可以說已達到( )的地步。
(三)、摘抄描寫孔子練琴、師襄聽琴的精彩語句。
(四)、以小組為單位分角色表演這個故事。
六、布置作業
1、寫一篇讀后感。
2、摘抄描寫孔子練琴、師襄聽琴的精彩語句。
3、積累孔子的名言。
板書設計:
29 孔子學琴
學曲譜 學而不厭
練技巧 不斷進取
領會內容 精益求精
體會作者 爐火純青
教學反思:
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讓孩子多說,培養他們的概括能力,最后升華主題后還可以適時的讓孩子根據板書來概括主要內容這樣孩子就會更深的領會文章的主題。談感受可以結合孩子的生活實際采用對比的方法,提出自己的不足,并和孔子的那些好品質靠近,進一步學習孔子的好品質。從文化知識的學習中陶冶自己的情操。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5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默讀課文第四段。
2、學會本課8個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3、體會“番茄太陽”給“我”留下的深刻印象,感情“明明”美好的童心對“我”的感染,有感情的讀好課文中的人物語言。
【教學重難點】
感悟三個“番茄太陽”的含義。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聯系生活,激疑導入
1、提問,在生活中你有沒有見到過殘疾人,他們是怎樣生活的,你有沒有想過幫助他們?
2、今天,我們要學習的`一篇課文與殘疾人的生活有關(板書:“番茄太陽”)
見了課題,你想問什么?
二、 整體把握,理清線索
1、輕讀課文,讀準字音。
2、再讀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3、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課文,明確課文中的人物,練習用幾句話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進行交流。
第二課時
一、 導入新課
1、讀題。讀出溫暖而美好的感覺。
2、過渡:番茄,太陽,太陽,番茄,這是一個怎樣的奇妙組合呢?讓我們打開書本一起去感悟。
二、 精讀感悟三個“番茄太陽”
1、找找“番茄太陽”這個奇妙的組合在課文中出現了幾次,分別在哪里?找出句子,用線畫出。
2、交流:
(1) 根據學生回答依次出示句子。
明明一面用手摸一面笑:“真的嗎?太陽像番茄嗎?那我就叫它番茄太陽。”
看著她的笑臉,覺得那就是最美的“番茄太陽”。
紅紅的“番茄太陽”一直掛在我的心中,溫暖著我的心。
(2) 自讀出示的三句話,談談你對三個“番茄太陽”的理解。
(一指明明心中的太陽 ,二指明明的笑臉 )
3、過渡:看看這一直掛在我心中的“番茄太陽”到底是什么?
三、精讀感悟“我心中的番茄太陽”
1、快速地讀課文,畫出描寫明明容貌和言行的句子。
讀一讀,想一想,你覺得明明是個怎樣的孩子?
2、學生自學,小組交流,教師巡視。
3、交流:
明明是樂觀開朗,向往光明的人;明明熱愛生活的人;明明關愛他人的人。
4、那么明明給我帶來的是什么呢?請畫出描寫“我”的心情的句子,讀一讀,體會“我”心情的變化。
灰暗——溫暖——喜歡——快樂——感動
5、你覺得第三個“番茄太陽”是什么?
歸納:是明明真誠的愛心,美好,即熱愛生活,關愛他人
6、學了這篇課文,你還想說什么?問什么嗎?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6
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宇宙、黑暗、上升、下降、氣息、四肢、肌膚、遼闊、血液、奔流不息、茂盛、滋潤、創造"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復述課文。
3.讀懂課文,體會盤古的獻身精神,培養想象力,積累課文中優美的詞句。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了解盤古開天地的故事內容,激發閱讀神話故事的興趣,培養想象力。
教學難點:
學后能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個故事。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故事導入
1、簡介中國的神話故事。
2、交流課前部分資料,以“我記憶中的神話故事”為題,選擇一個自己印象最深的神話故事講給同學們聽。
3、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就是我國著名的神話傳說,講的是一個名叫盤古的大神以他的神力和身軀,開辟了天地,化生出世間萬物的故事。
4、板書課題:開天辟地
解釋課題齊讀課題質疑課題
5、盤古究竟是怎樣開天辟地的呢?生帶著問題自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要求:
(1)讀準生字的讀音,認清字形。
(2)標出小節號,把課文讀通順。
(3)畫出生字新詞,想想它們在句子中的.意思,
2、檢查字詞學習情況。
(1)讀詞語
(2)分小節讀課文,隨機進行字音及斷句的指導。
(3)交流已理解的詞語。
(4)同桌合作檢查課文朗讀情況。
(5)感知文意: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三、精讀課文
1、在盤古還未開天地前,天地是什么樣子的?指名讀第1小節。
(抓住“混沌一團”,“大雞蛋”兩個詞讓學生想象天地合一,宇宙一片黑暗的情景)
2、盤古是怎樣開天辟地的呢?認真默讀第2到5小節,感受人類的老祖宗盤古給你留下的印象,并說一說為什么會留下這樣的印象。
(1)交流。
(從“一使勁”、“大雞蛋裂開了一條縫”等處體會到盤古身軀的高大及力量的無窮;從“左手持鑿,右手握斧”,“猛劈猛鑿”、“巨石崩裂”等詞體會盤古對光明的向往及創造新世界的決心,同時體會開天辟地的艱難,從“也跟著長高”、“一萬八千年”等處體會到盤古意志的堅定,形象的高大。)
(2)你能把你的感受讀出來,讓人通過你的讀了解盤古的偉大嗎?
(3)指導朗讀,出示句子。
輕而清的東西冉冉上升,變成了天;重而濁的東西慢慢下沉,變成了地。
這兩個句子有什么特點?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句子中有反義詞,分別是輕而清——重而濁,冉冉上升——慢慢下沉,天——地等,這樣大家能一眼看出天與地的變化,形象地寫出了天與地的不同。)
3、過渡句,幾千萬年過去了,天不再升高,地不再加厚,而盤古也已精疲力竭,他知道天地再也不會合攏,就含著微笑倒下了,就在臨死前,盤古還化生出了世間萬生物。
4、老師很喜歡這一段,尤其是讀到“精疲力竭”“含著微笑”“臨死”這幾個詞時就特別感動,你有沒有這樣的感覺?你為什么感動呢?
(盤古面對死亡顯得那樣樂觀、無畏、坦蕩。還把自己的身軀化成世間萬物,多么偉大的心靈呀!)
5、讓我們懷著這種感動齊讀全文。
四、小結
第二課時
一、回顧復習
學生讀課文,回顧所學內容。
二、練習復述
①同座練說。
②指名在全班復述,然后評議。
三、拓展文本,創編詩歌
1、盤古開天地只是一個美麗的傳說,不是真實的故事,那么人類為什么會編出這樣的神話呢?從中你又有何想法呢?
板書:豐富的想象
2、仿寫詩句
我想把手撫在茂盛的花草樹木上
這樣就能摸摸盤古的汗毛。
我想——,
這樣就能——。
四、摘抄課文中的好詞佳句。
五、搜集神話故事,與伙伴們一起分享神話的精彩。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7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⑴會認“喉”等六個字。
⑵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劉三姐是如何用歌聲做武器與土豪劣紳作斗爭的。
⑶聽一聽、唱一唱劉三姐唱的山歌。
⑷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
首先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自主探究,以默讀為主,理解課文內容,讓學生知道劉三姐是如何用歌聲做武器與土豪劣紳作斗爭的,了解土豪劣紳聽了劉三姐的歌聲如坐針氈,喪魂落魄,而鄉親們聽了卻揚眉吐氣,拍手稱快的原因。然后選擇自己喜歡的劉三姐唱的山歌讀一讀。說一說自己讀后的感受。感興趣的同學還可以學唱劉三姐唱的山歌。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歌頌了劉三姐勇敢、正直的人品。同時也反映了人民群眾愛憎分明和機智勇敢的品質。
重難點與關鍵
1、重點:默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劉三姐是如何用歌聲做武器與土豪劣紳作斗爭的。
2、難點:了解土豪劣紳聽了劉三姐的歌聲如坐針氈,喪魂落魄,而鄉親們聽了卻揚眉吐氣,拍手稱快的原因。
3、關鍵:讀一讀、唱一唱劉三姐唱的山歌,體會山歌的含義。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具準備:
生字詞語卡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教師,同學們,你們去過桂林嗎?廣西桂林是一個山清水秀、風景迷人的地方。
廣西地杰人靈,那兒不但山美水美,也有許多人才,在廣西壯族有一位深受人們喜愛的民間歌手,你們知道她是誰嗎?(劉三姐)對了,劉三姐被稱為廣西壯族傳說中的歌仙。她美麗、聰明、善良、可愛,善于用歌聲表達人們追求幸福的心聲,所以人們十分喜愛她,也愛唱她的歌。讓我們先來聽聽劉三姐的山歌吧!
2、播放《山歌好比春江水》。
3、教師:聽了劉三姐的歌,你們有什么感受?
4、學生自由說自己聽后的感受。
5、教師:今天,我們就一起隨著劉三姐的歌聲走近劉三姐。(教師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創設情境,初步感受劉三姐的歌聲,既調動了學生學習課文的積極性,同時也為突破課文重難點打下基礎。)
二、要求導讀,整體感知
1、教師出示要求,學生自由讀課文。
⑴圈出本課的生字,并掌握它們。
⑵按照“劉三姐山歌唱得好,人品更好,深受鄉親們愛戴”、“劉三姐的歌聲大滅了莫府管家的威風”、“劉三姐與莫財主請來的三個秀才對歌”、“土豪劣紳聽了劉三姐的歌聲如坐針氈,喪魂落魄,而鄉親們聽了卻揚眉吐氣,拍手稱快”把課文分成四部分。
⑶默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為什么土豪劣紳聽了劉三姐的歌聲如坐針氈,喪魂落魄,而鄉親們聽了卻場眉吐氣,拍手稱快?
2、教師出示生字詞語卡片,檢查學生自學生字詞語的情況。
⑴教師出示詞語卡片,指名讀一讀,其他正音。
⑵教師根據學生的認讀情況進行讀音上的再強調:“債”、“禽”。
⑶教師再次出示生字新詞,讓學生一起讀一讀,讀中鞏固對生字的認讀。
⑷結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詞語。
疾惡如仇:本課指劉三姐憎恨壞人壞事如同憎恨仇敵一樣。
仗義執言:本課指劉三姐主持正義,說公道話。
面紅耳亦:本課形容秀才們被罵得臉和耳朵都紅了。
氣急敗壞:指上氣不接下氣,狼狽不堪。
狼狽不堪;形容受窘的樣子。
揚眉吐氣:揚起眉毛,吐出悶氣。形容長期受到壓抑得到舒展后的興奮神情。
蜂擁而上:像蜜蜂一樣擁上前去。
惱羞成怒:由于氣惱、羞愧而發怒。
幸災樂禍:對別人遭受災禍感到高興。
如坐針氈:好像坐在插著針的氈子上。形容心神不寧,坐立不安。
3、默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
4、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這篇課文寫的是聰明伶俐的壯族姑娘劉三姐有一副美妙的歌喉,她用山歌做武器與土豪劣紳作斗爭,深受鄉親們愛戴。)
5、反饋分段的情況。
第一段(1~2):講劉三姐山歌唱得好,人品更好,深受鄉親們愛戴。
第二段(3~8):講劉三姐的歌聲大滅了莫府管家的威風。
第三段(9~21):寫劉三姐與莫財主請來的三個秀才對歌。
第四段(22):寫土豪劣紳聽了劉三姐的歌聲如坐針氈,喪魂落魄,而鄉親們聽了卻揚眉吐氣,拍手稱快。
(設計意圖:以學生為主體,教師提出要求,學生自由讀課文,在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的過程中,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并理清文章的條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以及理解、概括的能力。)
三、學習課文第一段
1、學生自由讀這部分內容,思考:劉三姐為什么會深受鄉親們的愛戴?
2、指名反饋。
一是劉三姐山歌唱得好:她唱起山歌來,不僅鄉親們愛聽,連那些飛鳥游魚都會聽得入迷。
二是劉三姐人品好;她熱愛鄉里,同情貧苦百姓;她疾惡如仇,對社會上的那些不平事,不僅敢于仗義執言,而且用山歌做武器與那些土豪劣紳做斗爭。
(設計意圖:這部分內容不難,先讓學生邊讀課文邊思考,了解劉三姐深受鄉親們愛戴的原因,為學習后面內容做準備。)
四、學習第二、三部分內容
1、教師出示導讀提綱
⑴默讀第二、三部分內容,思考:劉三姐如何用山歌做武器與那些土豪劣紳做斗爭?
⑵把劉三姐的山歌選幾首自己喜歡的讀一讀,說一說喜歡的原因。
2、指名反饋。
⑴當管家仗著莫家的勢力,要搶阿牛的一只野兔時,劉三姐用山歌滅了管家的威風。
⑵莫懷仁想霸占茶山,做自家墳地,被劉三姐用山歌揭穿了企圖,使他的陰謀沒有得逞。
⑶當莫懷仁提親威脅時,劉三姐提出對山歌的要求。然后用山歌擊敗了莫懷仁請來的三個秀才。
3、教師:劉三姐的山歌真神奇,竟能用山歌當作武器同那些土豪劣紳做斗爭。那我們就一起來讀一讀劉三姐唱的山歌,體會一下山歌的威力。
4、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讀一讀,并說一說喜歡的'原因。
教師出示山歌內容:
⑴天地山川盤古開,飛禽走獸眾人財。想吃鮮魚就撒網,要吃野兔帶箭來。(意思是說管家不能搶別人的勞動果實。)
⑵大路不平眾人踩,情理不和眾人排。橫梁不正刀斧吹,管你是斜還是歪。(意思是說什么事情都得講道理,你有不對的地方,大家就可以站出來講。)
⑶沒后悔,你會騰云我會飛,黃蜂歇在烏龜背,你敢伸頭我敢錐。(意思是絕不后悔,我也不怕你。)
⑷你歌哪有我歌多,我有十萬八千籮,只因那年發大水,歌聲塞斷九條河。(意思是說我的歌比你們的歌多得多,這里運用了夸張的手法。)
⑸笑死人,勸你莫進圣人門,若是碰見孔夫子,留神板子打手心。(意思是你們不配做讀書郎,如果是孔夫子的學生,你們這么差,一定要被打手心的。)
5、有感情地讀一讀這些山歌。
6、教師:從這些山歌中,我們可以看出劉三姐真是疾惡如仇,敢于仗義執言,敢于用山歌與土豪劣紳做斗爭。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是本課的教學重點、難點。為了突破這個重難點,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以讀為主,尊重學生的個性化閱讀,讓他們邊讀邊思考,引導他們抓住文中的劉三姐唱的山歌,體會山歌的含義,理解劉三姐用山歌做武器與那些土豪劣紳做斗爭。)
五、感受人民群眾的品質
1、教師:同學們,劉三姐用山歌做武器與以莫懷仁為首的那些土豪劣紳做斗爭。那人民群眾又有什么表現呢?找出有關語句讀讀。
2、交流反饋:
⑴劉三姐的歌聲大滅了莫府管家的威風,大長了鄉親們的志氣。鄉親們捋袖揮拳,蜂擁而上,管家在眾人的嘲笑和咒罵聲中急忙溜走了。人們都圍上來說:“三姐,你的歌唱得好,真唱到我們心窩里了。”
⑵三個秀才和劉三姐對了一陣歌,已經狼狽不堪了,鄉親們還想戲弄他們一下,就出了個謎語讓他們猜。
3、教師:從這些地方,可以看出什么?(人民群眾愛憎分明和機智勇敢的品質。)
六、總結全文
教師總結:劉三姐用山歌做武器與那些土豪劣紳做斗爭,劉三姐勇敢、正直的人品永遠深受鄉親們愛戴。(引讀最后一個自然段)劉三姐走遍了壯族的山川野嶺,她的歌聲也傳遍家家戶戶。土豪劣紳聽了。個個如坐針氈,喪魂落魄;鄉親們聽了,人人揚眉吐氣,拍手稱快。
七、布置作業
l.照樣子,寫詞語。
灰溜溜彎彎曲曲
2、看拼音,寫詞語。
qì jí bài huài yánɡ méi tǔ qì nǎo xiū chénɡ nù xìnɡ zāi lè huò
()()()()
3、根據意思寫詞語。
①對別人遭受災禍感到高興。(幸災樂禍)
②好像坐在插滿針的氈子上。形容心神不寧,坐立不安。(如坐針氈)
③憎恨壞人壞事如同憎恨仇敵一樣。(疾惡如仇)
④主持正義,說公道話。(仗義執言)
4、找近義詞。
入迷()愛戴()嘲笑()氣急敗壞()
輕蔑()崎嶇()戲弄()無計可施()
5、多音字組詞。
嚇難冠喪
6、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劉三姐山歌唱得好,人品(更)好。她(熱愛)鄉里,(同情)貧苦百姓;她疾惡如仇,對社會上的那些不平事,(不僅)敢于仗義執言,(而且)還用山歌做武器與那些土豪劣紳作斗爭。(因此),她深受鄉親們愛戴。
7、加標點并回答問題。
劉三姐走遍壯族的山川野嶺□她的歌聲也傳遍家家戶戶□土豪劣紳聽了□個個如坐針氈□喪魂落魄□鄉親們聽了□人人揚眉吐氣□拍手稱快□
為什么土豪劣紳聽了個個如坐針氈,喪魂落魄,鄉親們聽了卻人人揚眉吐氣,拍手稱快?
(因為劉三姐熱愛鄉里,同情貧苦百姓;她疾惡如仇,對社會上的那些不平事,不僅敢于仗義執言,而且還用山歌做武器與那些土豪劣紳作斗爭。所以土豪劣紳聽了劉三姐的歌聲,個個如坐針氈,喪魂落魄;鄉親們聽了,人人揚眉吐氣,拍手稱快。)
8、有條件的同學觀看電影《劉三姐》,或有興趣的同學學唱劉三姐的山歌。
附:板書設計
劉三姐
山歌唱得好
劉三姐人品更好:熱愛鄉里嫉惡如仇深受愛戴
用山歌做武器與土豪劣紳作斗爭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8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課文內容讓學生了解我國西北地區缺水狀況以及生活在那里的人們對水的珍視,懂得應該珍惜有限水的資源,并感動于祖孫倆克服缺水困難仍堅持植樹護綠的行為。
2、通過品味關鍵詞語來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3、培養學生邊讀邊思考的閱讀習慣。
4、指導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有感情地朗讀。
教學重點:
1、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2、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有感情地朗讀。
教學難點:
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懂得應該珍惜有限水的資源,并感動于祖孫倆克服缺水困難仍堅持植樹護綠的行為。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準備: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導入揭題
師:在剛過去的五一長假中,也許有許多同學都去旅行了吧,的確,旅行能開拓我們的視野,增長我們的見識,旅途中的一些見聞還會給我們的生活留下一些啟示。一個游人在經歷了西北行后,寫下了這樣一句話。
出示句子:在我生命里曾經流淌過一碗水,是這碗水讓我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憤怒。
1、指名讀句。
2、生讀句質疑。(板書:真正的憤怒、一碗水)
3、齊讀課題:真正的憤怒
二、整體感知。
1、默讀全文,邊讀邊想:這是一碗怎樣的水?
2、生交流。(師隨機板書,板書預設:珍貴)
三、深入學習課文
1、理解水的珍貴:
師:同學們,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感受,不著急,讓我們一起把目光投向西北地區的黃河沿岸,水對于生活在西北地區的人們來說意味著什么,讓我們隨著鏡頭去感受——
(師敘述)這里是大片龜裂的土地,這大概是所有去過的人,最初而又最深的感受,這里的.人們飽受著缺水的苦,母親半年才洗一次衣服,孩子上學之前只噙一口水,如果問生活在干旱地區的人們的心愿是什么,他們會告訴你,那就是痛痛地下一場雨,于是,在天空響過一陣驚雷之后,你會看到——《美麗的大腳》片段播放。
師:現在,我們每個人的心里都隱約感受到了這碗水的分量,請從課文中找到一句話,來說明這是一碗“珍貴”的水,請特別注意課文中描寫祖孫倆對待水的句子,劃到以后,請輕聲朗讀。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9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獲、賴、潛”等12個生字,會寫“喚、紀、技”等13個生字,理解相關詞語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中一些含義深刻的語句,體會課文語言簡潔、條理清楚的表達特點;能聯系生活實際,談談自己的閱讀感受。
3、了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激發熱愛科學的情感以及學習科學、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
教學重點
1、理解文中重點詞語的意思。
2、把握課文內容,了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
教學難點
1、學會質疑,在質疑中理解課文內容。
2、理解課文中一些含義深刻的詞語和句子,體會文章的表達特點。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獲、賴、潛”等12個生字,會寫“喚、紀、技”等13個生字,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
2、運用多種方法理解詞語,并能靈活運用。
3、自讀課文,在讀中提出問題,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重點
1、讀寫并積累、運用生字新詞,交流理解詞語意思的方法。
2、正確給課文劃分層次,從整體上把握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1、出示20世紀科技發展成就的課件,引導學生感受科技發展給人類生活帶來的重大影響。
過渡:同學們,當你們按動遙控器看電視的時候,當你們打開冰箱取飲料的時候,當你們撥通電話與同學交談的時候,當你們登錄網站查閱資料的時候……你們知道嗎?這一切都是科技的功勞,科技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這節課,咱們就來學習一篇表現科技發展、生活變化的文章。
2、教師出示課題,引導學生理解課題。(板書:呼風喚雨的世紀)
3、學生針對課題進行討論,積極說出心中的疑問。
(1)什么是呼風喚雨?
(2)是誰呼風喚雨?
(3)為什么能呼風喚雨?
(4)呼風喚雨的世紀是指哪個世紀?
(5)呼風喚雨的世紀是什么樣的?
(6)為什么這個世紀能夠呼風喚雨?
4、教師相機板書(誰?靠什么?哪個?什么樣?為什么?),并總結學生的提問。
二、初讀課文,檢測預習。
1、介紹作者及文章的相關知識。
路甬祥1942年生,浙江慈溪人。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曾任中共中央委員、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院長、浙江大學校長。其作品《科學改變人類生活的100個瞬間》,介紹了20世紀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發現和技術發明。
20世紀改變人類生活的重大發現和發明
青霉素1928年,英國細菌學家弗萊明從霉菌的原液里發現了青霉素,它至今仍是人類有史以來發現的的抗生素。
雜交水稻xx年,袁隆平在茫茫稻海中尋找到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從此,中國農業開始了第二次綠色革命。xx優勢是生物界普遍現象,利用xx優勢提高農作物產量和品質是現代農業科學的主要成就之一。
電視電視的誕生,是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發明之一。各種型號、各種功能的電視迅速地、奇跡般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形形色色的電視把人們帶進了一個五光十色的奇妙世界。
飛機萊特兄弟在1903年制造出了第一架依靠自身動力進行載人飛行的飛機——“飛行者一號”,并且試飛獲得成功。這是人類在飛機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功。他們因此于1909年獲得美國國會榮譽獎。同年,他們創辦了“萊特飛機公司”。
2、聽音頻朗讀,一邊聽,一邊學習停頓和朗讀的語氣。注意自己讀不通順的地方。
3、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圈出生字新詞。
4、檢測字詞預習情況。
出示帶拼音的字詞卡片,指名認讀。教師相機糾正,指導學生識記生字。
會寫的字:呼喚(huàn) 世紀(jì) 技(jì)術 程(chénɡ)度 超(chāo)過 百億(yì) 探索(suǒ) 奧(ào)秘 日益(yì) 聯(lián)系 物質(zhì) 任(rèn)何 改善(shàn)
會認的字:獲(huò)得 依賴(lài) 潛(qián)入 船舶(bó) 哲(zhé)學 蘭(lán)花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指名學生分段朗讀課文,標出段落序號,圈畫不懂的地方。
2、引導同桌間交流有問題的地方,教師再結合交流情況講解重點詞語。
(1)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預設:在理解這個詞語前,教師可先出示神話傳說中的一些相關圖片,引導學生感受“呼風喚雨”的意境,然后具體講解詞義。
(2)人類在上百萬年的歷史中一直很(依賴)自然。
預設:教師可能很難通過實物圖片或相關的動作來理解這個詞語,那么可以另辟蹊徑,通過尋找其近、反義詞,在對比中讓學生把握詞語的意義。
3、指導詞語歸類。
◆含近義詞的:呼風喚雨 歡天喜地 良師益友 漫山遍野 豐衣足食
◆ABB式:慢吞吞 靜悄悄 陰森森 皺巴巴 樂呵呵 笑嘻嘻
4、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1)閱讀與思考。
A、是什么帶來了20世紀的奇跡般的發現和發明?(現代科學技術)
B、20世紀,人類的生活發生了哪些改變?(物質生活;精神文化生活)
C、現代科學技術給我們帶來的全是好處嗎?(好處、壞處都有,要全面看待科技成果)
預設:引導學生整體閱讀課文,找出解答問題的關鍵詞句。
(2)合作與交流。
引導學生默讀課文,給課文劃分層次,并說說每一層次的主要內容。
◆結構梳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總體概括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指明是科學技術造就了這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第三部分(第3~4自然段):采用對比和舉例的方法,具體闡述20世紀科技發展的新成就。
第四部分(第5自然段):寫科學技術使人類的生活日益美好。
四、課堂回顧,交流收獲。
1、教師總結本課時教學內容,并點評學生的課堂表現。
過渡:同學們,科技的發展給人類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變化,許多不敢想、甚至無法想的事情在科技的推動下都變成了現實。今天我們所享受的各種便捷都是科技的功勞。下節課上就讓我們深入課文繼續探究,感受現代科技的神奇。
小結:今天這節課上,我們學習了本課的生字詞,朗讀了課文,并合理地劃分了層次,從整體上了解了課文內容。大家的表現都很不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引導學生交流收獲。
(1)同桌交流在這節課中學到的識記生字詞的方法。
(2)分組討論針對課文內容提出問題的技巧。
五、作業設計,鞏固提高。
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思考質疑,邊讀課文邊提出問題。
2、從整體上把握課文內容,了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
3、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的語句,體會文章的語言特點
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學會有針對性地提問題。
2、了解科技的神奇,激發探究科學奧秘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溫故知新,導入新課。
1、聽寫詞語,教師隨機抽查,并小結指導。
世紀現代科學技術意料程度超過神話神仙愿望幻想紛紛成就形容探索奧秘日益聯系緊密呼風喚雨騰云駕霧
2、指名學生概述課文的主要內容。
明確:本文講述了20世紀一百年間科學技術的發展歷程,展示了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給人類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和燦爛前景,喚起人們熱愛科學、學習科學和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
3、教師過渡,導入新課。
過渡:20世紀不同于以往的任何一個時代,就是因為在20世紀,科學技術得到突飛猛進的發展。它不僅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更推動了一個時代的發展。這節課我們就具體分析課文,體會科技的神奇。
二、研讀課文,重點探究。
1、自主交流,把握課文。
教師出示“自主學習卡”,學生分組交流討論。
自主學習卡
①找一找:課文是圍繞哪句話寫的`?主要寫了哪些內容?
②比一比:第2自然段說人類在20世紀獲得了很多奇跡般的、出乎意料的“發現和發明”,“發現”和“發明”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聯系?你能舉例說說嗎?
③寫一寫:“那時沒有電燈,沒有電視,沒有收音機,也沒有汽車。”那時候還沒有什么?能不能聯系我們的現實生活進行補充?
④說一說:第3自然段中,作者引用了兩句詩:“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這兩句詩的原意是什么?作者引用這兩句詩是想說明什么?
⑤探一探:課文從古時候人們生產、生活方式的落后寫到現代社會科技的飛速發展帶來的巨大成就,這二者形成鮮明的,這樣描寫有什么好處?
⑥想一想:在新的世紀,科學還會怎樣改變我們的生活呢?請盡情暢想,并寫一寫。
2、匯報展示,品讀課文。
(1)匯報交流“自主學習卡”第1小題。
找一找:課文是圍繞哪句話寫的?主要寫了哪些內容?
預設:指名學生朗讀第1自然段,引導學生說出中心句在文中的位置、地位、作用等。明確了中心句后,再將學生分組,每組交流討論,分別概括第2、3、4自然段的意思。
(2)匯報交流“自主學習卡”第2小題。學習第2自然段。
比一比:第2自然段說人類在20世紀獲得了很多奇跡般的、出乎意料的“發現和發明”,“發現”和“發明”有什么不同?有什么聯系?你能舉例說說嗎?
預設:指名學生說說這兩個詞語的異同。教師可給出20世紀人類取得的成就,啟示學生思考哪些是發現,哪些是發明。
示例:“發現”和“發明”,從字面看,二者很相近,但仔細推敲,卻有不同。“發現”是指人們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經過研究探索,看到或找到了一些前人不了解的事物或規律;“發明”則是指創造出新事物或新方法。“發現”的是本來存在的但我們不了解的事物或規律;“發明”的是本來不存在的事物,是新的創造。
正確區分下面哪些是發現,哪些是發明。
A、人們登上月球前()了宇宙飛船,登上月球后,()月球上沒有生命。
B、人們為了()海洋深處的秘密,()了各種新型的海底探測儀。
(3)匯報交流“自主學習卡”第3、4小題。學習第3自然段。
過渡:20世紀,科技飛速發展,人類能呼風喚雨,有了很多發明創造。那么在這之前呢?人類究竟過的是怎樣的一種生活?下面我們就來學習第3自然段,體驗一下古時候人們的生活。
寫一寫:“那時沒有電燈,沒有電視,沒有收音機,也沒有汽車。”那時候還沒有什么?能不能聯系我們的現實生活進行補充?
預設:“那時”的生活,因為離學生現在的生活比較遠,所以他們會感覺比較陌生。教師可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現在的生活狀態、生活中所使用的各種先進的高科技產品,進而讓他們體會沒有這些東西的生活。
說一說:第3自然段中,作者引用了兩句詩:“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這兩句詩的原意是什么?作者引用這兩句詩是想說明什么?
預設:課件出示這兩句詩的出處,講解詩意,引導學生結合課文內容具體分析其作用。
示例:“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出自盛唐邊塞詩人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詩句形容大雪紛紛好似梨花開放,原意是用來形容北國邊塞異常寒冷,后來經常被用來形容某些生機競發的事物或者蓬勃向上的形勢。課文中引用這兩句古詩,表現了現代科學技術成就的變化之快、變化之大是人們始料未及的,給人們帶來了意想不到的驚喜。
(4)匯報交流“自主學習卡”第5小題。學習第4自然段。
過渡:20世紀,人類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飛速發展的現代科技功不可沒。現代科技帶來了哪些突出的成就?它是如何改變人類的生活的?下面我們就來具體探討一下。
探一探:課文從古時候人們生產、生活方式的落后寫到現代社會科技的飛速發展帶來的巨大成就,這二者形成鮮明的,這樣描寫有什么好處?
預設:這一題集中考查學生對第3、4自然段的理解。教學時要引導學生明白過去的落后與現在的成就是形成鮮明的對比的,進而引導他們去探究對比對表現文章中心的作用。
(5)匯報交流“自主學習卡”第6小題。學習第5自然段。
過渡:科技具有無限的潛能,它創造了并創造著一個又一個神話,帶給人們無比美好的生活。未來,相信科學技術還能創造更多奇跡,使我們享受更加美好的生活。對于未來,你們有哪些美好的設想呢?我們一起來發揮想象,說一說。
想一想:在新的世紀,科學還會怎樣改變我們的生活呢?請盡情暢想,并寫一寫。
預設:引導學生發散思維,暢想未來科技的發展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的變化。指名說出自己的想法,其他學生可適當補充。要使學生認識到暢想不是漫無邊際的空想,學生的設想也是基于現代科技的發展,并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示例:A、未來的汽車能( ),能( ),能( )。
B、未來的房子,不僅( ),而且( )。
C、未來的學校( ),學生們能( )。
D、未來的家具,既能( ),又能( )。
……
三、拓展閱讀,賞析名段。
過渡:同學們,我們都知道,同時也真實地體驗了科學技術給人類生活帶來的巨大改變,科學技術的發展使人類的生活變得越來越美好。但科技在帶給人類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同時,是不是也給人類帶來了一些隱患呢?請同學們仔細思考這個問題,分組討論,再按小組匯報討論結果。
1、出示科技發展帶來的利與弊的圖片,引導學生思考。
過渡:同學們,請觀察這幾張圖片,我們可以看到:汽車尾氣的排放造成了環境污染,嚴重影響了人們的健康;電視、手機等這些娛樂工具的出現,使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越來越少……這些正是科技發展帶來的弊端。那么,我們應該如何認識這些弊端呢?
2、學生分組交流討論,并簡單記下討論要點。
3、小組代表發言,說出對科技發展的利與弊的看法。
示例:汽車的發明,給人們出行帶來了方便;手機的發明,為人們通訊帶來了方便;電腦的發明,為人們工作帶來了方便……從古到今,科技的發展都是十分必要的,它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以前從廣州到北京,坐馬車需要幾個月,現在有了飛機,只需要幾個鐘頭。以前遇到不懂的問題,還要翻箱倒柜地尋找書籍解決,現在只需要上網查找,既方便又快捷……。但是科技發展確實也有弊端,它造成了環境污染、資源枯竭……。不過,憑現在科技發展的速度,我相信不久的將來,科學家們便能想出對策去減少污染,讓地球資源再生。總之,科技發展還是利大于弊的,這是不容爭辯的事實,我們要做的就是趨利避害,讓科技推動人類文明不斷向前。
4、教師總結學生的發言,引導他們正確地認識科技發展的兩面性。
小結:同學們,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科學技術也是如此。它在帶給人類極大便利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它的弊端,但總體來說,利大于弊。我們要努力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未來好好利用這種“利”,讓科學更好地為人類服務。
四、課堂回顧,交流收獲。
1、教師適當總結本課時教學內容,并點評學生的課堂表現。
過渡:同學們,科技飛速發展,高端產品日新月異,我們享受到了古人不能想、不敢想的便利。這是一個的時代,也是一個擁有無限潛能的時代。我們是這個時代的獲益者,也是未來的創造者。讓我們努力奮進,學習更豐富的知識,掌握更先進的技術,創造更大、更多的奇跡,造福人類的下一代。
小結:今天這堂課上,我們從最基礎的字詞學起,接著學習了句子、語段,完成了對課文內容的探究。在學習中,我們不僅鞏固了基礎知識,更掌握了理解文章內容的技巧。最后,我們還就科技發展帶來的利與弊進行了討論,加強了對科技發展中產生的一些問題的認識,這些對我們語文能力的提升是大有益處的。這節課上,同學們的表現讓老師非常滿意
(2)引導學生摘抄、積累文中喜歡的詞句。
(3)積累形容科技發展迅速的成語、關于科技的名言等。
①形容科技發展迅速的成語
日新月異 一日千里 突飛猛進 疾風勁草 瞬息萬變
②關于科技的名言
科學是永無止境的,它是一個永恒之謎。——[美國]愛因斯坦
科學研究的進展及其日益擴充的領域將喚起我們的希望。
——[瑞典]諾貝爾
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真理的長河中有無數礁石險灘。只有不畏攀登的采藥者,只有不怕巨浪的弄潮兒,才能登上高峰采得仙草,深入水底覓得驪珠。
——華羅庚
五、作業設計。
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10
一、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詩歌。
2、學會本課的生字,認清字形,讀準字音,學會運用。
3、理解關鍵詞,理解課文,感悟作者情感。
4、能仿照詩歌結構,語言風格進行仿寫。
二、重難點
1、反復誦讀,體會詩中蘊含的大地母親的無私奉獻精神。
2、能根據關鍵詞,理解詩意并仿寫。
三、課時布置
兩課時
四、教具準備
小黑板自制卡片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讀準字音,了解字形,學會運用。
2、初讀詩歌,交流感受。
二、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1、春天到了,春回大地,萬物復蘇,到處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面對此情此景,你最想說什么?
引出課題《大地的話》,板書課題。
2、分析課題,提出問題
文章介紹的誰說的話?對誰說的?都說了些什么?
歸納同學提出的問題。
(二)帶著問題讀課文
要求:
1、邊讀邊圈畫生字。
2、根據自身的學習方法,學會生字。
3、自學匯報,課堂反饋。
(1)找出注音有誤的讀音并改正過來。
花蕊(ruì)嫌棄(qiān)墜落(duì)
(2)借助字典學會課文中的生詞。
(三)報交流
1、理解“清脆”“精靈”的意思。
2、本文共幾小節?每小節都講了什么?贊揚了大地母親什么精神呢?
3、再讀詩歌,回答問題。
4、小組討論,指名代表回答問題。
(四)帶感情朗讀,試著背誦詩歌。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大地母親廣博的胸襟,母親般的'寬容與慈祥以及無私奉獻的情懷。
2、朗讀、質疑,抓住關鍵詞句,理解和感受詩歌的意思。
3、積累語言,能仿照詩歌結構,語言風格進行仿寫。
二、教具準備
自制小鳥、草、魚、種子的圖片。
三、教學過程
(一)激情復習引入
拿著自制的卡片上講臺朗讀喜歡的小節,看誰讀的最棒!
(二)1、拿著你手中的卡片,假如你是他們中的一員,你想對大家說什么?跟俺們講講你的煩惱。
2、大地對他們說了些什么?分別讀相關小節。
考慮:哪些詞語,句子給你留下了深刻的感受。
(1)標出重點詞句。
(2)說一說你的感受。
(3)有感情地讀一讀。
重點點撥:
(1)請到俺的懷里睡,這里有新鮮的空氣,軟綿綿的被。(平安、舒適)
(2)任你在俺胸前飛,這里有落腳的大樹,清清的湖水。(激勵)
(3)俺也要給你足夠的水。(關心、保護)(感受不同,答案不唯一)
3、導讀出真情實感。
4、師生一起合作仿寫。
假如俺是落葉
(三)學習結尾段,提高認識。
(1)讀本小節,你有什么感受?
(2)聯系上下文補充省略號內容。
(四)帶著感情,大聲朗讀課文。
以第四小節為例仿寫,同桌互讀,誰仿寫的最棒!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11
基礎目標:
1、引導學生自己讀懂課文意思,理解課文內容。領悟九色鹿救助他人,不圖回報的品質,譴責調達背信棄義,恩將仇報的可恥行徑。
2、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的情境中,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明白做人要恪守信用的道理。
發展目標:
培養學生自能讀書的本領,通過抓住關鍵句子、關鍵詞語理解課文。
教學重點:
體會九色鹿的舍已為人、見義勇為精神,把握表現調達前后截然不同的兩種態度的有關詞句,反復朗讀,認真體會,感悟理解。
課時安排:第二課時
教學流程:
一、復習導入
1、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21課——《九色鹿》。
2、通過《九色鹿》第一課時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
過渡:要想真正讀懂課文,我們必須抓住課文中的關鍵句子、關鍵詞語來讀出理解,讀出感情。
二、學習課文第二段
1、這篇課文主要講到了誰?
2、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思考:在你眼里,調達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呢?九色鹿呢?你能用恰當的詞語來概括他們的品行嗎?
3、組織學生討論、交流九色鹿和調達的品行,并相機板書。(靈魂骯臟的小人、見義勇為、舍已為人、品行高尚)
4、從課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九色鹿見義勇為、品行高尚呢?組織學生自由讀課文第二段,并用筆圈劃。
5、組織學生展開討論、交流,找出有關語句說明問題,教師相機引導學生對重點語句作深入的理解,并能有感情地朗讀有關語句。
(1)“九色鹿立即縱身跳進河中,將落水人救上岸來。”“在洶涌的波濤中奮力掙扎”從“立即”一詞可以表明九色鹿救人時不假思索,行動快速而果斷,而且聯系上文可以看出九色鹿不顧自己的安危,這是一種見義勇為的精神。
(2)調達為什么連連叩頭?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調達說的話。
(3)讀了這一段內容,你想對九色鹿說些什么?
6、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二段。
三、學習課文第三段
1、你們又為什么說調達是一個靈魂骯臟的小人呢?請同學自由讀課文,并聯系具體的內容說說自己的理解。
2、組織討論交流,教師相機引導。
(1)相機理解“恩將仇報”“背信棄義”。
(2)調達看了皇榜,他心理是怎樣想的呢?你能猜想著說說嗎?
(3)如果你在場,你會怎樣勸阻他呢?
(4)但是調達還是財迷心竅、見利忘義,進宮向國王告密,調達真是一個――卑鄙無恥的小人、靈魂骯臟的小人。
(5)老師看到同學們都為此事感到非常氣憤,如果換作你是受害人,你會對國王和調達怎樣說?
(6)自己身處包圍之中,面對國王和調達,九色鹿是怎樣說的呢?出示該段文字,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進一步體會(你覺得哪些詞語最能表達自己的氣憤之意)。
3、當國王知道九色鹿的品行是如此的高尚,而調達是一位靈魂骯臟的小人后,他是怎樣做的呢?這又是為什么呢?
4、從這一個故事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四、復述課文
1、組織學生練習選擇自己喜歡的形式繪聲繪色地講述或表演故事。
2、指名學生復述有關段落。
五、布置作業
1、把《九色鹿》這個故事講給親人或同學聽。
2、搜集一個你喜歡的民間故事,或上網查找一個關于敦煌壁畫中的其它故事。
板書設計:
九色鹿見義勇為品行高尚不求回報
守信
調達靈魂骯臟背信棄義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12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五自然段。
2、學會本課6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了解作者的游覽順序,分清文章的主次,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
4、通過語言文字了解金華雙龍洞的特點,感受金華雙龍洞的神奇美麗,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學重難點
1、了解外洞、內洞的特點以及如何由外洞進入內洞。
2、使學生感受到這一溶洞的神奇。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秀麗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多媒體
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揭題、釋題,讀第一段。
1、揭題。
今天,我們學習老作家、老教育家葉圣陶爺爺的游記——記金華的雙龍洞。(板書課題)
2、釋題。“記”是什么意思?
3、讀第一段。
二、初讀課文。
1、激趣。聽說,雙龍洞的景色非常奇特,我也真想去游覽一番,你們想去嗎?要想去,事先要對雙龍洞有些了解,課文會告訴你。趕快朗讀課文,做到正確流利,遇到難讀的句子要多讀幾遍,遇到生字更要多讀幾遍。快讀吧。
2、自由讀課文。
3、檢查學習字詞和課文的情況。
三、理清順序。
1、說起導游這個職業,可真好,天南海北,游山玩水。現在,有一個當導游的機會,你們想不想當?想當的都來當吧,現在,你們都是導游,就我一個游客。
導游小姐們、先生們,你們怎么安排我今天的旅游路線?教你們一個方法,可以畫一張游覽示意圖。
2、細讀課文,借助課文中地點轉換的語句來畫。要求四人小組合作制作一張。
3、指定一組中一人板演,一人向大家介紹課文圍繞課題按順序主要描寫了哪些景點。
四、學習第二段。
1、剛才就我一個游客太冷清了,你們還是陪伴我一起來當游客吧。現在讓我們從金華出發到雙龍洞去,請你注意欣賞沿途景物。下面請同學們當攝影師,把路上的美景拍攝下來,并且配上解說詞。配解說詞時,最好要使用文章的句子。要完成這件工作,先要好好地朗讀2——3段。
2、學生自由朗讀2——3段。
3、討論。
(1)你拍了什么鏡頭?為什么拍了這了這個鏡頭?隨學生補充介紹:映山紅花色眾多,有紫紅、紅、桃紅、粉紅、橙、金黃、雪青、純白等顏色。
(2)還有誰也拍了這個鏡頭,你們愿不愿意來一次配解說詞的比賽。
(3)猜一猜,油桐開的花是什么顏色的?
(4)介紹“新綠”。
4、看到大家拍了這么多的鏡頭,我很高興了,不過,我有一個問題。
出示問題:溪聲為什么會變換調子,溪流與雙龍洞有什么關系?
討論。
想象景色,指導朗讀。
5、一路上,有山有水,景色美麗,請你能否
用一個詞來形容這些景色。比如,葉圣陶爺爺就用了一個詞——明艷,你用什么詞?
五、作業。
1、學編導游解說詞。
2、背誦優美的句段。
3、畫出雙龍洞的游覽線路圖。
第二課時
一、激趣導入
上節課,老師和大家一同坐上了開往金華雙龍洞的旅游車。在途中我們聽到了導游的熱情介紹,欣賞到了美麗的途中風景。迎著溪流我們來到了雙龍洞洞口。作者一路上欣賞著色彩斑斕的山、花、樹、傾聽著潺潺的溪流他的'心情怎樣呢?(愉悅、高興……)讓我們帶著這種感情讀讀這部分吧。
指名朗讀。
沿途已經這么美了,雙龍洞位于其中那是景中之景,肯定會更美。今天這節課,我們請導游帶大家去雙龍洞洞內看看,領略一下那奇特、美麗的自然景觀,大家愿不愿意?
二、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讀后回答:作者游覽雙龍洞的順序是怎樣的?你是從哪些詞看出來的?
(答后歸納板書:外洞--孔隙--內洞--出洞)
三、導學課文第4自然段。
1、生大聲朗讀第4自然段,然后回答:你讀懂了什么?你還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指名回答,師梳理歸類:
(1)、外洞有哪些特點?從哪些詞句可以體會到?
(2)、作者是怎樣寫出外洞高、寬、大的特點的?
2、學生自讀、自寫、自劃后,同桌討論上述問題,師巡回輔導。
3、指名釋疑,其他學生評議、補充。
(師歸納板書:高、寬、大)
4、指導朗讀訓練:
(1)、指名讀這段話,讀后評議朗讀效果。
(2)、男、女生比賽讀這段話。
5、指名當小導游,模擬導游的語言、動作、神態,向同學們推介外洞這一景點。小導游介紹完畢后,教師引導學生評議。
四、自學第5自然段
過渡:剛才,我們通過自讀自悟,了解到外洞的特點。再加上“小導游”風趣的介紹,使外洞在我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怎樣由外洞進入內洞呢?請大家先自由朗讀第5自然段。然后,結合課文內容,向大家詳細介紹由外洞進入內洞的方法。
學生自由讀第5自然段,師巡回輔導。
1、說說孔隙給你什么感受?(窄小、低矮)
2、說說從哪些詞句中體會出來的。
(1)船小——
a.找讀句子;
b.“仰臥”怎樣臥,體會出什么?(矮)
c、那些詞句能突出船小?體會出什么?(窄)
d、小結:“矮和窄”都是小的特點,因而船小可以體會出孔隙小。
(2)行船的方式——
a.找讀工人拉
b.為何不能“劃”
(3)乘船的動作——
a.找讀
b、哪個詞最能表現出孔隙小?(貼)找同學演示。
c、問:都是那些地方貼著船底?從……到……到……到,總而言之是沒有一處不都著船底,為什么要這樣?
d、如果把貼改成“靠”可不可以?(因為“靠”不如貼緊密,不能表現出孔隙小)
e、小結:“貼“用的太好了,從作者的動作也可以體會出孔隙的小?
(4)感覺——
a.齊讀
b.感覺到什么?擠壓(1)方向不同(學生示范)(2)為什么會有擠壓的感覺?稍微、一點兒
c、指導朗讀:孔隙中,隨時都有撞破額角、擦傷鼻子的危險,隨著小船在孔隙中慢慢的行進,作者的心情也會越來越緊張。因此,這一部分要讀出緊張的情緒。
練讀、指名讀
五、導學6-8自然段
過渡:通過剛才驚險的水上之旅,我們終于來到了內洞。內洞的景色又怎樣呢?請大家默讀第6-8自然段。
1、學生默讀第6-8自然段。
2、學生讀后質疑問難,師梳理歸類。
a、內洞有哪些特點?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b、為什么說“即使不比做什么,也很值得觀賞?”
3、學生自思后,同桌討論,然后指名回答。
4、師歸納小結
板書:大、黑、奇
師:洞內鐘乳石、石筍眾多,造型奇特,布局巧妙,有“黃龍吐水”、“倒掛編幅”、“彩云遮月”、“天馬行空”、“海龜探海”、“龜蛇共生”、“青蛙盜仙草”、“壽星與仙桃”等景觀,幻化多變,使人目不暇接,宛若置身水晶龍宮。
5、過渡:這些石鐘乳和石筍,像神仙、像動物、像宮室、像器用……名目繁多,造型奇特,再加上那搖曳的燈光,忽明忽暗,讓我們置身于神秘的境界,怎能不令我們驚嘆自然的奇異,請大家有感情地讀讀內洞這部分。
感情朗讀。指讀。
a、學生自讀后,指名讀,讀后評議。
b、師與生比賽讀。
6、指名當"小導游",向同學們介紹神奇的內洞。
六、課堂小結,滲透教育:
1、聽了剛才幾位導游的介紹,通過你自己的學習,你對金華的雙龍洞有一種什么樣的感情?你此時想說點什么嗎?(學生自由發表贊嘆)
2、這節課,我們不僅隨葉老游覽了金華的雙龍洞,洞中的景觀令人驚嘆。那孔隙的奇妙,石鐘乳和石筍造型的奇特,真不愧為大自然中又一奇特的景觀。而且,還掌握了游記的學習方法,那就是抓住游覽中作者的所見、所聞,體會作者的所感和對山水、自然的無限熱愛之情。
七、布置作業:
1、讀葉圣陶《記金華的兩個巖洞》
2、為金華雙龍洞寫廣告詞或導游詞。
3、背誦第五自然段。
板書設計
4、記金華的雙龍洞
高 小 黑
途中見聞 外洞 寬 孔隙 窄 內洞 大 出洞
大 矮 奇
教學反思:
實現兩個目標:培養學生思考、表達和搜集材料的能力,運用有關課外材料理解課文內容的能力;培養學生依據課文內容,搜集材料、豐富課外知識的習慣,從而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和對喀斯特地貌的興趣。
完成本單元重點訓練目標:教學時,我重點講解“空隙”的部分,引導學生歸納學習方法。然后,要求學生以小組討論的形式學習“外洞、內洞”部分。最后,學生自學“路上見聞”部分。如此安排,主次分明,體現了本單元的訓練重點一一分清文章的主次。
不足之處:上課緊張有余,教學機智不足;教學內容過多,對各個教學過程挖掘的深度不夠;學生主動參與的精神不夠,教學氣氛不活躍。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13
一、教學目標:
1通過詞語訓練,提高形象地運用語言的能力,四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園地六》教學設計。
2通過綜合性學習,激發學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興趣,培養學生口頭表達和書面表達的能力。
二、課前準備:
1搜集關于鄉村生活的圖片、文字以及自己獨特的感受。
2實物投影儀。
第一課時
一、復習詞語:
1、認讀詞語盤點中的。詞語。
2、聽寫詞語。
3、同學們,在學習完本組課文后,你們一定有很多新的發現,試著說一說。
二、我的發現:
今天,我們一起來讀幾個句子,看你有什么發現。
1、讀一讀,注意加點的部分。
2、看一看,你發現了什么?
3、組內交流。
4、換一換,將加點的部分換成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詞語,再讀一讀,你還會發現什么?
5、試一試,說一個或幾個這樣的句子。
三、日積月累:
1、自由朗讀,讀準字音。
2、同桌互讀,體會詩意。
3、拓展延伸,搜集整理。
課后反思:
第二、三、四課時口語交際習作展示臺
一、談話引入:
·通過本組課文的學習,大家在綜合時間活動中又集了課外資料,一定有很多新的收獲吧!這節課,我們就再次走進田園,去看看你們對田園生活的學習成果吧!
二、口頭交流展示:
1、小組交流,互說互評。邊說邊展示課外學習的.成果,如:搜集圖片、文字或自己的感受、有關農村生活的人、事或故事等等。
2、代表交流,師生共評。評一評誰的收獲大,感受深。
三、習作:
1、精彩回放:
·讀一讀:上節課整理好的好詞佳句。
·想一想:作者是怎樣運用這些詞句的。
·寫一寫:你感受最深的內容。
·用一用:本組課文作者抓住生活中最平凡的事情、最普通的場面來展現鄉村生活的表達方法。
2、學生習作:
·教師啟發思路。
·教師個別指導。
·同桌互相交流
·推薦代表交流
·師生共同評議。
·獨立進行修改
3、展示臺:
將自己的習作展示在“學習園地”中,請同學們觀看、評議。
反映自己農村家的景象和生活的文字、畫展或照片。
課后反思: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14
教學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理清文章思路。
2學生篩選信息能力,了解納米的有關知識和應用前景。
3激發科學興趣,培養學生勇于大膽想象的科學精神。
教學重難點:
1培養篩選信息能力。
2激發大膽想象的精神。
教學準備:
1收集有關納米知識的課外閱讀材料。
2多媒體課件。
教學流程:
一。圖片導入,激發興趣。
[納米和納米技術都很微觀,對學生來說很陌生、很抽象。教師出示關于納米和納米技術的圖片,可以增加直觀感,能較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導語:大家是否還記得在科幻世界里那些隨意消逝變化的人嗎?還記得在神話世界里,孫悟空的七十二變嗎?現在所有這一切都不是在瘋狂的科幻世界里,不是在神奇的神話里,而是在離我們也許只有幾年之遙的納米時代!那么什么是納米?什么是納米技術?大家想不想了解有關這方面的知識?
2展示圖片:
圖1納米機器人(描述的是一個納米機器人在清理血管中的有害堆積物。由于納米機器人可以小到在人的血管中自由的游動,對于像腦血栓、動脈硬化等病灶,它們可以非常容易的予以清理,而不再用進行危險的開顱、開胸手術。)
圖2納米技術制作的中國地圖。(這是中國科學院化學所的科技人員,利用納米加工技術在石墨表面,通過搬遷碳原子而繪制出的世界上最小的中國地圖。這幅地圖到底有多小呢?打個比方吧,如果把這幅圖放大到一張一米見方的中國地圖大小的尺寸,就相當于把該幅地圖放大到中國遼闊的領土的面積。)
3板書課題:簡述:這篇科學小品文向我們簡單而準確地介紹了納米,納米技術等科學知識,展示了納米技術美妙的前景。
4出示目標。
二聽讀課文,整體感知。
[本文通俗生動,層次分明。在指導閱讀時可抓住文中關鍵詞句理清思路,把握說明內容。通過討論交流,體會深入淺出,生動有趣的說明方法。本環節旨在讓學生從整體上感知課文內容,并鍛煉學生快速閱讀、篩選信息的能力和語言概括能力,并培養圈點批注的.自學能力。]
1聽范讀,教師出示自學指導。(大屏幕顯示自學指導內容)
A用筆勾畫關鍵詞句(領起句,關鍵句,總結句)
B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內容,理清思路。
C探究不惜筆墨描述外科手術情景的原因。
2小組討論。(圍繞自學指導中涉及的問題,交流意見,討論解決。)
3師小結。
明確:A關鍵詞句:切除腦垂體瘤,該如何進行呢?腦垂體小手術刀大,那該怎么辦呢?醫生是如何完成不流血的外科手術呢?什么是納米機器人,什么又叫納米?不僅僅是外科手術,總有一天,你會發現當這一天到來時,你就會發現,在某一方面最小的的確是最好的。
B思路:傳統的外科手術無血外科手術納米機器人工作納米及納米技術應用前景改變人類生活思想的科技。(層層設疑,結構精巧)
C因為這些細致的描寫,頗有點科幻小說的味道,增強了本文的生動性和趣味性。
三研讀課文,篩選信息。
[科技說明文的閱讀要突出培養學生篩選信息的能力,重點圍繞具體問題進行篩選信息。要讓學生學會從文本中找尋信息點,學會提取和概括,力求準確、全面。把相關信息制作成讀書卡。]
1教師導學,展示讀書卡的制作要求:卡片體例要一致;出處時間要清楚;規格大小要適當;抄寫剪貼可靈活。
2據下列提示,學生篩選信息,制作讀書卡。
A什么是納米?B。什么是納米技術?C。什么是納米機器人?D。納米神奇在哪些方面?E。納米技術對于人類的發展前景如何?
3展示讀書卡。
4、師小結。本文的信息量相當大,有的是明示信息,有的是隱含信息。明示信息容易篩選,隱含信息則有一定難度,但仍能從課文內容看出納米是神奇的,即:納米本身的微小,納米技術本身微觀和精確,納米技術未來應用前景廣闊徹底改變人類生活和思想。
在某一方面,最小的的確是最好的
四借助網絡,想象探究。
[對于納米技術的應用問題,除了引導學生熟悉課文內容外,可以讓學生展開想象,然后討論交流。老師要積極給予評價,提醒學生想象與科學依據相符,也可展示自己收集的有關納米的閱讀材料。文中納米技術應用創造的奇跡都是科技工作者大膽想象的結果,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培養他們探究的精神。]
1結合課文有關內容,想象納米時代的產品。①提示,課文中說納米材料制作的紗窗會根據你的需要自動送入新鮮空氣,自動調節室內的亮度,納米陶瓷材料制成的杯子掉在地上會蹦。想象一下,納米材料還會給你帶來哪些變化?②討論交流,學生互評。
2利用網絡,收集資料。
①教師導學:資料的積累和使用一般有這樣的過程,收集篩選貯存編序提取。
②展示收集的信息。(用我了解到,我查到了的句式說話。)
3擬定課題,篩選信息。(根據教師提供的課題,篩選相關信息)
參考課題:A、納米技術的前景。B、納米產品奇妙的特點。C、納米技術發展的報道。
參考資料:
①用納米材料制成的自行車,重量只有幾公斤;將防水防油的納米材料涂在大樓表面或窗玻璃上,大樓不會沾油污,玻璃也會永遠透亮。用防污的納米材料織成的免洗滌衣物。納米技術用于制藥,可以制成導彈型藥物,循著導引的方面直達病灶部位,療效大大提高。
②是由碳納米管制作的納米齒輪模型。納米齒輪上的原子清晰可見。最異想天開的用途莫過于將碳納米管做成太空升降機的纜繩。由于碳納米管的強度高、重量輕,如果把它做成纜繩,即使纜繩的長度是從太空下垂到地面的距離,它也完全可以經得住自身的重量。到那個時候,人類到外太空旅行將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15
教學目標
1、自學本課生字,運用聯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劫奪”“嗥叫”“急不可耐”“故技重演”“心滿意足”“群起而攻之”等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馬蜂和棕熊的特點。
3、自主勾畫課文中描寫生動的詞句,體會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課時劃分 二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教材簡析
二、解釋字詞
撩:挑弄,引逗。
節日:這里指熊在夏秋兩季可以大飽口福,猶如過節般高興。
第1段只有一句話,介紹了熊的特點是“愛撩蜂”,吃蜂蜜。在教學時指導學生通過換詞法理解“撩”,聯系下文理解“節日”。
蜂蛹:蜜蜂雄性幼蟲封蓋后到羽化出房前這一變態時期的營養體,是含有高蛋白、低脂肪、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理想營養食物。
劫奪:搶劫,掠奪。在學2段時先讓學生從字面上理解這個詞語。到教學4、5、6段時,再抓住對大棕熊撕蜂巢、搶蜂蜜時傳神的動作描寫,進一步理解“劫奪”。
三、了解課文
第2段主要介紹了馬蜂的特點:體態大、毒性大、巢房大、蜂蛹大、攻擊性大,而且專門偷吃蜂蜜。
教學這一段時,可以結合課后題1,讓學生帶著“馬蜂有哪些特點”這個問題讀書,重點讓學生抓住第2句話,感受被馬蜂刺到的嚴重后果。抓住“攻擊”和“抗擊”,體會馬蜂與工蜂戰斗的激烈。
猖狂:狂妄而放肆。
緊扣第3句中“地上落了一層層的工蜂”,抓住“一層層”,進一步體會馬蜂和工蜂之間戰斗的激烈,以及馬蜂在偷吃蜂蜜過程中的“猖狂”。在讀爺爺的話時埋下懸念:熊能收拾如此猖狂的馬蜂嗎?
這是一個過渡句。
嗥叫:野獸吼叫。
急不可耐:形容非常迫切的樣子。
第5段從三個方面寫出了熊的特點:在山崖下打轉,吃不到蜂蜜時的“心急”,主要通過“急得團團轉”“嗥叫”等描寫來體現;想出妙招,從山崖往下滾時的“聰明”,主要通過“瞧了又瞧”“穩穩地站定”來體現;撕開蜂巢,吃蜂蜜時的“貪婪”,主要通過“得意”“一下”“撕開”“急不可耐”“大嚼”來體現。
教學時引導學生勾畫這些讓人印象深刻,最能表現大棕熊特點的詞句,在反復讀的.過程中加深理解感悟,并思考:作者為什么能把大棕熊的特點表現得如此充分?對動作、神態的細致描寫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第6段可以分作兩個部分:第一是馬蜂大戰棕熊,棕熊劫奪成功。第二是棕熊故技重演,從山崖上滾下來,禮貌告辭。
教學第一部分,學生勾畫出對馬蜂的描寫后,可以緊扣“群起而攻之”這一關鍵詞,從“數以萬計”體會“群”的勢力的強大,從“叮”“咬”“蜇”體會“攻”的氣勢的逼人,從“把大棕熊叮成了一團大蜂球”體會“群起而攻之”的瘋狂。學習大棕熊吃蜂蜜的情景,可以和第2段中的“劫奪”結合理解。一個“任”字,表現出劫奪時的志在必得,無所顧忌,“護住”又表現出熊的聰明,而“大嚼”“足足”“心滿意足”等動作、神態充分表現了大棕熊的貪心。教學時讓學生緊抓重點詞句品讀,既要通過朗讀體會到戰斗的激烈和棕熊的貪婪,更要在讀中悟到寫好片段的方法。
教學第二個情景時,要讓學生抓住關鍵詞“故技重演”,聯系第5段內容理解,棕熊又用了和剛才一樣的方法從山崖上滾了下來。也要提示學生,雖是“故技重演”,可是也有不同,思考:不同在什么地方?引導學生讀書,體會到棕熊的收放自如:剛才是“穩穩地站定”,現在是快要沖到小屋前時,它“突然剎住了身體”;剛才是“大聲嗥叫”,‘連續轉了兩三圈”,現在是“似乎很禮貌地向我們大吼一聲”,然后“搖搖擺擺地走了”。從熊吃飽以后的表現,又可以體會到它可愛、有趣的特點,于是棕熊的形象就變得豐滿了。在朗讀時,引導學生把我們的“緊張”和棕熊心滿意足后的那種閑情逸致表達出來。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再讀課文,把握大意
1. 默讀課文,想想每段的意思。
2. 交流、點撥。
3. 試著說說全文的主要內容。
二、精讀課文,品詞析句
1. 學習第1、2段,初步感知馬蜂和棕熊各自的特點。
(1)自讀、勾畫能表現馬蜂、棕熊特點的句子。
(2)交流、引導:重點抓“劫奪”體會熊的貪,抓“三針刺”體會馬蜂的毒性大,攻擊性強。
2. 學習第3段,著重體會馬蜂攻擊性強的特點。
(1)默讀思考:在馬蜂與工蜂的戰斗中,哪些地方最能體現出馬蜂的“攻擊性強”?
(2)交流。
3. 學習第4、5、6段,勾畫描寫生動的詞句,著重體會馬蜂“群起而攻之”的強勁和棕熊“劫奪”過程中的聰明、貪婪、可愛。
(1)勾出描寫生動的詞句,自讀體會。
(2)交流感受,指導朗讀,重點圍繞“劫奪”,從上山崖時的聰明、吃蜂蜜時的貪婪、下山崖時的可愛三個方面了解熊的特點;圍繞“群起而攻之”,體會馬蜂攻擊性強的特點。
(3)師引讀5、6段。
三、總結全文,悟得方法
1. 讀文、思考:作者為什么能把馬蜂與熊的特點寫得生動、傳神?
2. 交流、總結:抓住極具特點的神態、動作進行描寫。
四、課外作業,加強練習
1. 布置小練筆。
2. 反饋修改。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下冊的教案01-10
語文下冊教案12-14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08-05
四年級語文下冊經典教案02-04
語文四年級下冊教案03-22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案12-13
四年級語文下冊授課教案 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課文教案12-22
四年級語文教案下冊01-07
四年級語文下冊《尊嚴》教案03-05
四年級語文下冊課堂教案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