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語文說課稿(匯編15篇)
作為一名教師,就有可能用到說課稿,編寫說課稿是提高業(yè)務素質的有效途徑。那么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三年級語文說課稿,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年級語文說課稿1
1、說教材:
《飯錢》是上海市二期課改小學語文新教材第一學期第六單元的第一篇課文。課文是一則民間故事,寫聰明的阿凡提幫助窮人智斗巴依,用錢袋里的聲音抵償飯菜的香味,結清了帳。文章內容有趣,語言淺顯,幽默。從結構上看,可以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從第1至第4節(jié),寫一個窮人請阿凡提幫忙;其余為第二部分,寫阿凡提幫窮人“算”清了帳。
2、說學情:
學生進入三年級的學習已經過半,學習生字的能力在不斷地完善,對于語言淺顯的文章能一讀就懂。在閱讀上所面臨的困難是如何理解文中關鍵詞語的意思,也就是方法不夠多樣,往往會脫離實際的語言環(huán)境,為解釋而解釋。良好、嚴謹的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對于三年級學生來說顯得意義尤為重要,是學生閱讀方法更加完善的關鍵期。
3、說教學目標:
由于本文語言淺顯,我在設計這篇文章的目標時,從小處著手,以品詞為抓手,以讀句為訓練落實點展開閱讀教學。做到詞不離文,文不離句。當詞句爛熟于心時,文章的道自然而現。所以我設計了如下三條目標:
認識本課6個生字“懇、榮、判、陪、迫、帳”。能用不同的方法理解詞語“迫不及待、大搖大擺、懇求”。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嘗試讀出人物的語氣。了解阿凡提幫助窮人戰(zhàn)勝巴依的故事。
體會阿凡提熱心助人、聰慧過人的特點。
4、說教學設計:
《飯錢》是一則民間故事,文章內容有趣,語言淺顯,幽默。它是第六單元的打頭篇,結合第六單元的一個重要的訓練目標:總結學過的理解詞語的方法,在閱讀時遇到不理解的詞語,直到選擇合適的辦法去解決。我認為本課的重點和難點是
。1)能在語言環(huán)境中,用合適的方法理解詞語的意思。
。2)能在讀正確、流利朗讀課文的基礎上,讀出人物的語氣。
我設計了如下幾個教學環(huán)節(jié):
一、談話揭題,激發(fā)興趣:
阿凡提是家喻戶曉的聰明人,出示阿凡提騎著毛驢的經典形象結合老師的講解,學生不費吹灰之力便能猜到。出示阿凡提的名言,學生通過對句子的朗讀,體會到阿凡提的善,結合學生已知的阿凡提的智,出示課題,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初探課文,了解人物特點。
在初讀課文時,給予學生明確的要求
。1)讀準生字的讀音,能準確朗讀課文。
。2)讀了課文后,說說你對這三個人物的印象。在處理生字教學時,有別于低年級,做到有側重,重點比較“陪”和“倍”以及多音字“卡”。
。3)、出示了一個填空題來理清文章的脈絡。
三、細品文本,體會人物性格。
細品文本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主要遵循以讀為本的原則。以課文中的關鍵語句為抓手,進行變序教學。以關鍵語句中關鍵詞語的理解為基礎,指導學生讀出人物說話時的語氣。文本看似碎成支離破碎的句子,實則不離整體,只有學生有了對文本整體的把握,才能找到具體句子來體會人物性格。確定了重點才能突出重點,才能收到“以少勝多”的效果。
在得出了三個人物的印象后,在初讀時重點抓窮人的“弱”,找到有關句子后,在抓住關鍵詞語“懇求”體會到窮人的“弱”,進而體會當時窮人走投無路的處境,從而在朗讀中指導學生讀出自己的感受。同時用找近義詞的方法理解“懇求”。然后換詞讀句子,加深對“懇求”的理解。
阿凡提的“善”和“智”主要體現在這幾句句子:
“幫助人是光榮的事情,也是快樂的事情,你說吧!卑⒎蔡崴斓卮饝恕
“行,行!”阿凡提一口答應下來,就陪著窮人去見卡子。
。ㄟ@兩句都是阿凡提“善”的表現)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來感悟阿凡提的善良。
阿凡提從褲腰上取下一個小錢袋,舉到巴依耳朵旁邊搖了幾下,問巴依:“你聽見錢袋里響亮的聲音嗎?
在學生圈出動詞后,讓學生上臺演一演,形象地展現了阿凡提付飯錢的過程,促使孩子們熟讀課文,品味、積累、運用課文中的語言,用心體會人物特點。
“好,他吃了你飯菜的香味,我付給你錢的聲音,咱們的帳算清了!卑⒎蔡嵴f完,拉著窮人的手大搖大擺地走了。(用作動作來理解“大搖大擺”,并且說說為什么會大搖大擺?體會懲治惡人后的開心的心情。
第二課時內容:
卡子的“惡”和巴依的“貪”主要集中在:
卡子一看見窮人就迫不及待地叫起來:“你吃了巴依飯菜的香味,怎么敢不付錢?快把錢付給巴依!”(用查字典的方法理解“迫不及待”,指導讀出人物的語氣。)
“什么?啊,聽到了,聽到了!”巴依說。(思考:巴依為何如此得意呢?)
而語言實踐:從卡子那里出來后,窮人__________地對阿凡提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則是幫助解決阿凡提是怎樣把帳結清的這個關鍵問題。
四、總結全文,拓展提高。
在課文最后再次出現阿凡提的名言,既做到了首尾呼應,又能很好地總結全文。讓學生續(xù)編故事,提高學習積極性,做到學以致用。
在課文最后再次出現阿凡提的名言,既做到了首尾呼應,又能很好地總結全文。讓學生續(xù)編故事,提高學習積極性,做到學以致用。
三年級語文說課稿2
一.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
課標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學生與文本的對話,是閱讀教學的中心”。學生與文本的對話,是學生運用自己已有的經驗,將課文里的外部語言內化為自己的內在語言的心理過程,而促進這一過程順利進行的方式就是“讀”。我非常重視讀在閱讀教學中的作用,努力在我的課堂里貫徹“以讀為本”的理念,引導學生在讀中悟,在讀中培養(yǎng)良好的語感,與文本進行有效對話。
二.教學背景分析
1.學習內容分析
《錫林郭勒大草原》是課改實驗教材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一篇寫景的精讀課文。寫的是我國內蒙古自治區(qū)錫林郭勒大草原美麗而歡騰的景象,表現了作者贊美大自然、熱愛祖國的寬闊胸懷。本篇課文有4個自然段,依據重點句和段的關系,可以分成兩部分。第一部分圍繞重點句“草原是廣闊而又美麗的”,通過對野草、湖水、野花等事物的描寫,描繪了一幅靜態(tài)的畫面;第二部分圍繞重點句“草原……是個歡騰的世界”,通過對動物和人的描寫,描繪了一幅動態(tài)的場景。動靜有序,畫面優(yōu)美,生動感人,引人向往。
中年級重點是進行“段”的教學,本篇是一個很好的范例。其中一二自然段是總分關系,三四自然段也是總分關系。而第三自然段又是一個過渡段,這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在教學中應引導學生認識。
2.學生情況分析
中年級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閱讀能力,他們喜歡閱讀,但草原離學生生活很遠,所以要根據課文引導學生想象,并結合相應的多媒體課件,增加學生的直觀認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3.教學方式與手段說明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主要選用“讀中感悟”式的教學方式,采用創(chuàng)設情境法、情感朗讀理解法和欣賞圖片直觀教學的方法,帶著問題一邊讀,一邊思考。由于這是一篇寫景的文章,教學中讓學生通過朗讀把大草原的美麗、神奇的感覺表達出來,并引導學生自學、交流和展開想象。為學生營造一個民主、生動、活潑的學習環(huán)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過程當中。
三.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大草原的美麗和歡騰。
2.能聯(lián)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展開豐富想象理解句子意思。
3.培養(yǎng)積累和運用語言的能力,產生對草原的喜愛之情。
教學重點:
抓住重點詞句,理解、體會。
教學難點:
聯(lián)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展開豐富的想象理解句子的意思,體會草原神奇而美麗的景象。激發(fā)情感,想象創(chuàng)新。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四。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出示字詞,學生認讀:內蒙古鋪滿草灘歡騰矯健悠閑廣闊
2、能用以上的幾個詞語說說錫林郭勒大草原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二.深入學習
(一)小聲朗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課文介紹了錫林郭勒大草原是個怎樣的地方?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1、讓我們來感受一下草原的廣闊美麗,請大家默讀第二自然段。同時提出閱讀要求,用鉛筆畫出你從哪些詞句中感受到了草原的廣闊美麗?
同桌小聲討論后回答。(讀書,理解,討論,回答)
2、指名反饋,教師相機板書。
3、出示課件,對照品讀課文中各種景物所對應的句子。
。1)藍天底下,滿眼綠色,一直鋪向遠方。
先出示相應的畫面,讓學生看圖說話,然后比較句子:
藍天底下,全是野草。
藍天底下,滿眼綠色,一直鋪向遠方。
品句,指名說說哪一句寫得好?為什么?(學生自由發(fā)言)
分組讀出你的感受來。
。2)指名讀描寫野草的句子,品詞品句(這里的草很多,到處都是;也很高,能把我們沒過,還能捉迷藏,很有意思,說明草很茂密。這里的景色很美。能夠說出自己的理解)然后出示課件中相應的畫面感受美麗與有趣,再出示句子,男生有感情地讀出大草原的廣闊與美麗來。(有感情地朗讀)
。3)指名讀描寫湖水的句子,品詞品句,找出文中的比喻句,學生自由發(fā)言(草原的湖水很清亮,像寶鏡一樣。在草灘之中,
嵌著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陽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話故事里的寶鏡一樣。一洼洼說明湖水很多,清亮說明湖水很清,能映出太陽的七彩光芒,真美。
課件展示,理解“嵌”的意思,并引導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水面映出了太陽的七彩光芒,想想還映出了什么?
。ㄕ归_想象:映出了藍天白云的倒影;映出了小草那綠油油的身影;映出了牛羊喝水的身影。)
。4)除了青青的野草,像寶鏡一樣的湖水,還有什么呀?
指名反饋,相機出示課件,欣賞各種各樣的野花,感受野花的美麗迷人,全班齊讀課件出示的句子。然后細細品讀句子:文中哪個詞寫出了花多?文中哪些地方寫出了花美?哪個詞寫了花的味道?
男女生對讀句子后,展開想象:清香單單是花朵的味道嗎?學生自由發(fā)言。
4、師帶領學生小結:
第二自然段作者為我們描繪了一幅美麗的畫卷,是從哪幾方面介紹錫林郭勒大草原是廣闊美麗的?
學生試著填空:內蒙古錫林郭勒草原是廣闊美麗的,因為那里有()的(),有()的(),還有()的()。
小結:先是青青的野草,再展現了清亮的湖水,最后是各種各樣的野花。這樣美麗迷人的草原,像是把我們帶入了仙境一般,我們大家試著把這段背誦一次。(老師引導背誦)
。ǘ、學習第四自然段。
1、默讀第四自然段,想一想這一段寫了什么,從哪兒能讓我們感受到草原是歡騰的,用“ ”圈出來。
2、輕聲讀一讀第四自然段,想想他們在做什么,口頭完成下列填空。
雄鷹( )地( )
百靈鳥( )地( )
牛羊( )地( )
小馬駒( )地( )
黃羊( )地( )
小牧民( )地( )
3、生對讀,再次感受草原是個歡騰的世界。(老師讀名稱,學生讀描寫并唱出最后一句)。
(三)、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引導了解過渡段的作用。
1、文中哪段介紹了草原的美麗,哪一段又介紹了草原的歡騰?
2、引導發(fā)現:哪句話與它前后兩個自然段的內容有什么聯(lián)系?
3、教師總結說明:在這句話中,前半句介紹了上一段的內容,后半句又介紹了下一段的內容,起了承接上下文章內容的作用,叫過渡句,獨立成段的叫過渡段。我們在以后的寫作中要學會使用。
三、想象、創(chuàng)新
1、師引導:草原的廣闊美麗深深地吸引著我們,我也想象馬背上的少年一樣放聲歌唱,請你繼續(xù)—
小組合作,續(xù)寫幾句歌詞。交流展示。
2.師小結:是的,人與動物和諧生活,非常地友好,并且十分的快樂。這么美麗歡騰的草原,不僅是草原人的,也是我們的,讓我們像小牧民一樣放聲歌唱,在歌聲中結束這次草原之旅。(全體起立,播放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學生跟唱,在歌聲中結束。)
板書設計:15、錫林郭勒大草原
美麗:野草、湖水、野花
歡騰:人和動物
五.教學效果評價
1.通過朗讀,及時評價,進行反饋。
2.填空,了解學生的自學情況,以及運用語言的能力。
六.本次教學的特色
1.根據三年級的特點,在這節(jié)課中,我非常重視段的教學,引導學生認識段與段的關系,以及過渡段。從而了解整篇的關系
2.重視一課時與二課時的有效連接,在課始,復習字詞時,讓學生有一兩個詞說說對文章的感受,這既是說話又是對課文的整體感知。
三年級語文說課稿3
一、說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
《語文課標》中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小學語文是義務教育中的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不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強的人文性,二者是辯證統(tǒng)一的。
課程標準對語文教學任務的規(guī)定,概括地說就是一句話: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
二、說教材:
《誰該得第一》這篇課文是北京版課改實驗教材小學語文第五冊第五單元中的略讀課文。本單元要是學生懂得孝敬父母,關愛別人,自覺遵守法規(guī)。培養(yǎng)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詞句的閱讀能力。同時指導學生識字寫字,培養(yǎng)識字能力,進行朗讀訓練及綜合實踐活動。
本課是一篇略讀課文,精讀課文中提到的指導思想、教學理念和教學建議同樣適用于略讀課文。
三、說學情:
經過兩年的語文學習,大多數學生具備了一定的獨立識字的能力和朗讀能力;能夠邊讀邊思考,針對課文中不理解的問題提出有價值的問題;能夠聯(lián)系上下文、生活實際和看注釋、查字典理解詞句的意思;能了解課文內容,結合有關內容進行大膽的想象;能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初步感受作品中語言的優(yōu)美和生動,關心作品中人物的命運和喜怒哀樂,懂的關心他人。
四、說教學目標:
1、認讀4個字。
2、分角色朗讀課文。
3、在評畫討論的過程中,感受畫中的豐富想像力,體會孩子們的善良、正直,受到關愛別人、關心環(huán)境的美好心靈感染。
4、參與繪畫比賽,在說“畫”中,練習想像,滲透人文關懷。
說教學重點:
在朗讀、評畫中感受畫中的豐富想像力,體會孩子們的善良、正直,受到關愛別人、關心環(huán)境的美好心靈感染。
說教學難點:
想象畫的內容,感受孩子們的善良、正直,對“參賽作品”做出正確的評價。
五、說教學過程:
1、針對課題提問題,導入本課。
2、朗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掃清學習障礙。
3、運用多種形式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根據自學提示邊讀邊畫批,小組、班內交流理解課文內容,讀中感受畫中的豐富想像力,體會孩子們的善良、正直,受到關愛別人、關心環(huán)境的美好心靈熏陶。
4、演一演說一說,加強語言積累滲透人文關懷。
帶學生進入角色表演,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在情感上受到更深的觸動、感受畫中的豐富想像力。參與繪畫比賽,在說“畫”中積累和運用語言,培養(yǎng)學生的想像力滲透人文關懷。
六、說特色:
1、培養(yǎng)學生審題、質疑的能力。學生從質疑題目入手,針對文中不理解的問題提出有價值的問題,之后根據學習提示邊讀邊思考,分層逐個地解決問題。
2、重視朗讀默讀,注重語感和想象力的培養(yǎng)。本節(jié)課采取了多種形式讀課文,真正做到了讀中感知課文內容;讀中感悟畫中的豐富想像力;讀中培養(yǎng)語感,讀出學生的關愛之情老師的高興心情;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感受體會孩子們的善良、正直,受到關愛別人、關心環(huán)境的美好心靈熏陶。
3、利用填空、說一說,演一演等多種形式加強語言的積累和運用。本課抓住課文中句式讓學生說一說,帶學生進入角色演一演,這樣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想像力、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滲透人文關懷,為寫話打下了基礎。
總之,本設計緊緊圍繞課標,以讀貫穿全文,做到讀中感知;讀中感悟;讀中培養(yǎng)語感,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并將自學能力,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想象能力的培養(yǎng)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三年級語文說課稿4
一、說教材
1、教材簡析:
《西門豹》是人教版第六冊第八組的一篇課文,該組的專題是“民間故事和神話故事”。課文主要講的是魏王派西門豹去管理鄴這個地方。他看到那里“田地荒蕪,人煙稀少”,于是就進行調查并摸清底細,巧施妙計破除迷信,帶領老百姓興修水利,使莊稼年年得到好收成。我發(fā)現課文最大的特點是對話,它通過對人物語言的生動描寫,來體現人物的品質,刻畫出一個為百姓做好事,辦實事的地方官形象,贊揚他反對迷信、崇尚科學的品質。
2、基于對教材的理解,我將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定為:
。1)會認7個字,能正確讀寫“管理、人煙稀少、田地荒蕪”等詞語。
(2)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3)感悟鄴地田地荒蕪、人煙稀少的原因,正確理解三個“鬧”字的意思。
3、教學重難點:
。1)感悟鄴地田地荒蕪、人煙稀少的原因。
。2)正確理解三個“鬧”字的意思。
二、說教法
1、探究學習法:這是一篇精讀課文,注意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學習,在學生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通過教師的指導,圍繞重點展開討論、交流,從而理解課文內容,解決學習重點。
2、朗讀體會法:抓住關鍵句,指導學生誦讀,在誦讀中積極思考,以讀促思,以讀促情,從而感悟鄴地田地荒蕪、人煙稀少的原因。
三、說學法
指導學生自主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通過找找、讀讀等多種方式,學生進入文本角色,了解課文內容,感悟鄴地田地荒蕪、人煙稀少的原因。
四、說教學程序
一、導入新課,了解大意
1、出示課題: 了解“西門”是個復姓。
2、簡單介紹西門豹。
。ㄗ寣W生對西門豹有簡單的了解。)
二、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出示要求
。ㄗ寣W生帶著要求自學課文,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
2、指導學生讀準生字、詞語
。ㄍㄟ^指名讀、齊讀等形式,檢查學生字詞掌握情況。)
3、課文主要講了西門豹的什么事?(以填空的形式)
。ū酒n文較長,讓學生概括課文內容有一定的難度,以填空的形式出現,降低了難度。)
三、研讀第1-9段
1、通過研讀西門豹和老大爺的對話,感悟鄴地田地荒蕪、人煙稀少的原因。
學習第1段,理解“田地荒蕪,人煙稀少”
。ㄔ诶斫狻疤锏鼗氖,人煙稀少”時,讓學生想象自己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讓他們用自己的語言說出詞語的意思。
找出西門豹問了老大爺哪些問題?老大爺又是怎么回答的?從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讓學生用劃一劃的方法找出西門豹問了老大爺哪些問題,培養(yǎng)學生讀書動筆的好習慣。)
。ㄍㄟ^多種方式的朗讀訓練,學生在讀懂課文內容的基礎上,能抓住重點詞句來體會。)
2、理解三個“鬧”字的意思。
四、做作業(yè)本
。ò巡糠肿鳂I(yè)設計進去,讓學生當堂完成作業(yè),減輕學生的作業(yè)負擔。)
五、講板書設計
30、西門豹
田地荒蕪 給河伯娶媳婦鬧的
人煙稀少 年年鬧旱災
三年級語文說課稿5
【說教材】
《瀑布》這篇課文是一首現代散文詩,作者運用準確的詞、句,抓住了瀑布景色的特點,描繪了鮮明動人的畫面,抒發(fā)了對祖國無比熱愛的思想感情。全詩分為三節(jié),第一節(jié)講沒見到瀑布,先聽到瀑布的聲音;第二節(jié)講遠望瀑布所見到的樣子,著重寫其色彩;第三節(jié)講仰望瀑布是什么樣子,著重寫其形狀。
這首詩以描寫的對象為題,突出主體,簡潔醒目。詩句使用疊句、對偶和排比,十分富于節(jié)奏感。讀起來瑯瑯上口。
第三單元的要求是培養(yǎng)學生理解詞語的能力,本單元的訓練重點是用詞要準確,它比第二單元要求要高,難度要大,體現出了反復訓練,螺旋式上升的原則。本課是單元的開篇文,以描寫景物而見長,比喻手法的運用尤具特色。作者用詞準確,使讀者聞聲見形。例如一個“啊”加上感嘆,把令人驚喜的感情表達得淋漓盡致。“一座珍珠的屏”,一個“屏”字再加上“珍珠”兩字使一座晶瑩透明,酷似珍珠,在陽光下熠熠閃爍的壯觀瀑布躍然紙上。最后的“如煙,如霧,如塵”更是把風中的瀑布寫得白茫茫,輕飄飄的一片。
【說理念】
這首飽含深情的風景詩,通過對瀑布的生動描寫,突出祖國山河的壯麗,抒發(fā)作者對祖國山河無比熱愛之情。據此,我的教學目的之一,就是要讓學生體會詩的意境,領略美好景色,受到美的熏陶,激發(fā)熱愛祖國山河的情感。作者采用移步換景的手法,通過三個由遠到近的觀察點:遠聽瀑布聲,遙望瀑布狀,近觀瀑布形,寫出了瀑布“聲、色、形”三個方面不同的特點。其間,作者用了確切的比喻寫出了瀑布給人的感受,因此,學習作者有順序的觀察方法和理解文中生動形象的比喻句,這是文中語文知識的教學要求。對于這樣一篇富有節(jié)奏感,韻味十足的現代詩,是指導學生通過朗讀,體會詩中飽含的深情的好教材。
根據本單元重點訓練項目,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學習作者運用準確的詞語描繪瀑布的壯麗景象的手法。大多數學生對瀑布是陌生的,對比喻句的認識也是有限的,因此,講清詩文中如何運用比喻句來寫瀑布的聲音和樣子,就是我們教學的難點。
【說教學目標】
1.感受瀑布雄偉壯麗的畫面,體會作者對祖國山河無比熱愛的思想感情,激發(fā)學生的愛國情感。
2.學會本課生字詞,正確理解詞語和句子。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習有順序地觀察事物的方法。
【說教學過程】
一、理清思路。
本課對瀑布的描寫,是讓作者由遠及近地觀察,思路清晰,引導學生追蹤作者足跡讀第一節(jié)詩,邊讀邊思考:
、僭姷牡谝还(jié)寫作者在什么地方看瀑布?
、谠姷牡谝还(jié)寫瀑布的什么?
③詩的第一節(jié)用了哪些比喻句描寫瀑布?
從第一節(jié)的學習中,推測作者觀察瀑布的過程。理清思路,了解詩的文路。
二、欣賞比喻句。
巧用比喻是本課語言特色,比喻句是學生理解的難點,突破難點,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體會瀑布的形象。教學第一節(jié),設計填空題:瀑布的聲音像(疊疊的浪),又像(陣陣的風)。這樣的聲音說明了(瀑布氣勢磅礴)。
教學第二節(jié),設計填空題,瀑布好像(一道白銀)。說明瀑布(色彩鮮明)。教學第三節(jié)設計填空題,仰望瀑布又像(珍珠做的屏風)。運用電腦多媒體播放瀑布畫面,出示填空題:一陣風吹過,水珠像(煙一樣)輕飄,像(霧一樣)白茫茫,像(塵一樣)紛紛揚揚。
三、情境教學。
1.運用多種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
“詩是無形的畫,畫是無形的詩”,教學時除教師的生動形象的教學語言能啟發(fā)學生想象,使學生感受詩中的畫面美外,教《瀑布》我還在以下兩方面作了努力:
(1)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在教學前讓學生背一背《望廬山瀑布》,再放《瀑布》配樂朗誦,由舊知遷移到新課《瀑布》;使學生腦子里呈現詩中描繪的畫面概貌,感受《瀑布》的畫面美。
(2)引導學生通過多種感官去感受景物,如教到“好像疊疊的浪涌上岸灘,又像陣陣的風吹過松林!边@里可播放浪濤聲、松濤聲讓學生用耳去感受瀑布的聲音!扒д汕嗌揭r著一道白銀”這里放投影片,讓學生通過視覺去感受瀑布的磅礴氣勢;“如煙,如霧,如塵”,播放錄像片,讓學生身臨其境,通過多種感官領略大自然的美景,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的美好情感。
2.發(fā)揮教師主導作用,把學生帶入情境。
(1)整體閱讀,理清思路。
葉老先生指出:“作者思有路,遵路識斯真!崩砬迳⑽牡奈穆酚欣陬I會作者的立意。
本文可從課題入手,提挈文章中心“奇”,展示全文脈絡。設問“瀑布”的“奇”表現在哪里?接著引導學生迅速而有序地捕捉到“瀑布”奇表現在:聲勢磅礴、色彩明麗、形狀奇特。然后讓學生根據這三方面劃出課文層次,讓學生明白這是以作者所見所聞為線索組織材料的。
(2)抓住重點,品析詞句。
作者在生動準確的使用語言文字的前提下,積極修辭,文中幾處比喻具有特殊的審美效應。品析文中的比喻是教學的重難點。教師在教學時,務必“咬”住這幾個句子,讓學生在語言環(huán)境中領會文章的思想感情,通過對文中比喻句的理解,在情感上與作者產生共鳴。教學比喻句子,首先讓學生掌握作者將什么比作什么,然后著重體會作者為什么這樣作比?
(3)表情朗讀,入情入境。
一首散文詩,就是一杯作者用自己的人生經驗釀成的酒,我們讀散文詩,也就是飲這杯好“酒”,越是細細品味,越能夠體會出其中豐富的滋味,得到美的享受,這必須要善于朗讀,由“細讀”到“精讀”,所謂“精讀”即讀課文精彩片斷、章節(jié),讀出神韻。讀瀑布的聲音時,指導學生讀出聲音的氣勢雄偉,這里“好像/疊疊的浪/涌上/岸灘,又像陣陣的/……吹過松林/”注重重音與停頓。讓學生在朗讀想象詩中描繪的三幅畫面,從而達到領會詩中意境的目的,把握詩作的內容與主題。
四、學法指導
因為詩歌具有感情強烈、語言精煉、意境優(yōu)美、音韻和諧等特點,因此教學時要通過指導朗讀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欣賞和想象的能力。
(一)反復朗讀,自學質疑。
這首詩生字不多,一開始就讓學生反復朗讀,根據朗讀的要求進行吟誦,并教給朗讀方法:本文是首現代自由詩,呈長短句式,且抒情性強,指導學生掌握以意群為單位劃分音步的特點,如:
第一節(jié):
還沒/看見/瀑布,
先聽見/瀑布的聲音。
好像/疊疊的浪/涌上/岸灘,
又像/陣陣的風/吹過/松林。
朗讀時,結合語感,考慮朗讀音步,指導學生運用“意群”為單位劃分二、三節(jié)的音步,反復朗讀,并完成直譯,試講詩意,鼓勵學生質疑,初知詩中大意。
(二)授之以漁,教給方法。
根據詩歌的教學要求,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去引導學生掌握學詩的方法:
(朗讀)分詞——解句——描述——欣賞——背誦
1.分詞。
分詞就是把一句句詩分解成表達一個完整意思的意群。學生得心應手地解析句子的過程,實際上是一個意會詩意,開動腦筋的積極思維過程,通過反復朗讀,揣度上下詩句,學生對詩句得以初步掌握理解,并進行準確劃分。
2.解句。
指導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句子。如“這般景象沒法比喻,千丈青山襯著一道白銀!
設問:
(1)“這般景象”指的是什么?(瀑布的全景)
(2)把“這”換成所指代的事物,說說前句的意思。(瀑布的全景沒法比喻)
(3)讀下句,想想,沒法比寫的是一幅什么景象?(千丈青山襯著一道白銀)
(4)為什么先說“沒法比喻”接著又將瀑布比作“千丈青山襯著一道白銀”呢?(再看上句,找出原因)
(5)用“雖然……但是……”的句式把這句話的意思說一說。
3.描述。描述是把詩歌改成散文,是培養(yǎng)學生思維想象、口頭表達能力的一種訓練方式,是我們教學中常常提到的“請用自己的話說說這節(jié)詩的意思”的提法。
4.欣賞。講析完詩意讓學生再回味全詩,把自己最理解,最喜歡的地方說出來,并陳述依據。
5.背誦!笆熳x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弊詈笠粋環(huán)節(jié)是熟讀成誦,學習積累。
【課堂作業(yè)】
作業(yè)練習的設計采取“易——難——較易——難”。
1.培養(yǎng)朗讀能力,訓練朗讀技巧。本課是一首充滿畫意的短詩,課堂訓練以朗讀為主,從而培養(yǎng)學生想象力和朗讀能力。讀的形式可聽讀,自由讀,個別讀,集體讀。讀的方式有“讀出驚喜的感情”“用高昂,激動的語氣讀出感嘆的感情”,“通過讀理解作者對瀑布的壯麗景象的心情”,讓學生讀得入情入境,讀出“只可意會,不會言傳”的感受。
2.根據課文中的語句填空,再讀一讀,想想這樣寫的好處。
(1)瀑布的聲音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瀑布的全身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站在瀑布腳下仰望,瀑布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來一陣風的時候,瀑布被風吹得___________________
3.聯(lián)系詩句的意思,解釋帶點詞的意思。
(1)好像疊疊的浪涌上岸灘。
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好偉大呀,一座珍珠的屏!
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按《瀑布》詩的內容填空。
作者按____的順序觀察瀑布,全詩描繪了瀑布____的景象,抒發(fā)了作者對____的深厚感情。
5.背誦課文。
上面設計的作業(yè),第一題是在通過課堂的指導,分析課文的基礎上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這是技能訓練,是“易”,通過了第一題的檢測,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熱情。第2題則有一定的難度,需學生認真思考才能做出。這時,學生已得到了語文知識的訓練,因此第三題填空題,僅是課文現成的`詞句填空。它再次激起學生學習的欲望,最后兩題練習有一定的難度,這時,勝利在望,學生會有信心向難題沖刺,整個作業(yè)設計,主要想引發(fā)學生完成作業(yè)的動機,把老師的作業(yè)布置轉化為學生的自覺行為。
【說板書】
瀑布
山路上 聽 瀑布的聲音 浪涌,風吹
遠 瀑布的全身 一道珍珠的屏
近 偉大,壯觀 如煙,如霧,如塵
【說教學反思】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弄清作者在不同觀察點,抓住特點,形象比喻的手法,作者正是抓住瀑布聲音、色彩、形狀的特點,運用比喻手法進行描繪,所以板書時要注意把作者的觀察點,瀑布的聲、色、形,這一比喻的本體列出,再把喻體分別突出,這樣就把作者的觀察點、事物特征和比喻特征排列出來,起到了突出重點的作用。
三年級語文說課稿6
尊敬的各位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身邊那些有特點的人》,我將從主題、素材選擇、教學過程、練習設計四個板塊進行說明。
一、說主題(含學情、教學目標、設計理念)
本次說課的主題是《身邊那些有特點的人》。
本次習作主題為“身邊那些有特點的人”,是一篇寫人習作,是在學完第六單元后,體會了描寫的有序、細致,初步掌握了抓關鍵詞體會人物感情的基礎上進行的習作。經過學前檢測,我發(fā)現學生在本課學習時有上述五個優(yōu)勢。
同樣,學生也還存在寫作語言較為平淡;敘述一件事時表達不完整;閱讀同類文本時沒有比較意識的問題。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依據不同的寫作對象,寫出生動具體的文章”。結合學情,我將本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定為根人物特點選擇合適的一件事例,并把事例寫清楚。教學難點定為訓練學生在敘事時要有完整的六要素,運用動作、語言、神態(tài)等細節(jié)描寫把事情寫清楚。
為達成這一教學目標,我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通過師生探究、小組合作、自主實踐等方式來達成共識和實現師生集體建構。
二、說素材
在本課的課程設計中,除了利用課本中的九個形容人物特點的詞語作為依托,我還讓學生通過課前搜集的方式積累了同類詞語,并在課堂上、學習單上出示了30余個同類詞語幫助學生積累。
針對通過一件事例寫清楚人物特點這一教學目標的需要,結合學生在三年級上學期第一單元習作“猜猜他是誰”中已學習了外貌描寫的方法,積累了描寫外貌的好詞好句,我又給與了學生描寫動作、語言、神態(tài)、心理的四字詞語各五個,并讓學生課前利用多種方式理解詞語,給學生的習作中添加“亮點”。
《幽默王子》的兩則片段是針對學習需要,重點引導學生關注文本里的動作、神態(tài)、語言描寫,讓學生領悟合適的細節(jié)描寫有助于我們寫清楚人物特點。
《大胃王》是本節(jié)課微課視頻中出現的文本,這一文本重點引導學生關注外貌、心理描寫,讓學生知道不同的細節(jié)描寫都各有其作用,只要合理使用,都能幫助體現人物的特點。
本次所有素材文質兼美,讓學生在閱讀、積累、理解的過程中習得了觀察、感悟、表達的方法,從而整體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
三、說教學過程(含教法、學法)
本節(jié)課我主要采用以上教法、學法。
三年級語文說課稿7
說體現的思想:
一、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為主,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探索精神,注重質疑問難與互相切磋;
二、在熏陶感染中培養(yǎng)學生頑強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
三、閱讀方法上,以抓要點精讀為重點:內容理解上,以深人人物內心世界為主;寫作學習上,以人物外貌描寫訓練為主。
說教學設想:
這一節(jié)課要展示審美化的課堂教學模式,形成“審美視點——審美視點延伸——審美體驗的內化”的基本環(huán)節(jié)。審美視點:營造審美氛圍,從貝多芬的肖像入手,讓學生對貝多芬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和感受。審美視點的延伸:“相由心生”,貝多芬的外貌是他的心靈世界和獨特個性的折射,激發(fā)學生對人物做進一步的了解。審美體驗的內化:貝多芬對待扼運的態(tài)度,與命運抗爭的崇高勇氣和在苦難中造就的偉大品格對學生能起到一定的熏陶感染作用。
教學主題:走進世界音樂大師貝多芬
教學設計的兩大板塊:寫作學習上,以人物的外貌描寫訓練為主;內容理解上,以深入人物的內心世界為主。由對貝多芬出色的肖像描寫進而深入到人物的內心世界,理解“音樂人生”和“苦難歷程”造就這樣一位巨人,也造就了他獨特的個性。
說學生的課前準備:讓學生去查找資料寫一篇小練筆《我所認識的貝多芬》
說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學習人物的肖像描寫的技法——“形神兼?zhèn)洹?/p>
過程和方法:引導學生從感受人物的肖像描寫進而深入人物的內心世界。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理解貝多芬不屈命運的安排,執(zhí)著追求音樂事業(yè)的精神,逐步走進大師的內心世界。
說教學重點:
1.賞課文對貝多芬的外貌和語言描寫,感受貝多芬的形象和性格;
2.初步學會抓住人物外貌特征進行描寫。
說教學難點:初步學會抓住人物外貌特征進行描寫。
說教學策略:
教法學法選擇:導學結合,自主探究,師生互動交流。
課堂組織形式:四人小組合作學習
說教學過程:
1.導入課文以后請學生簡要介紹貝多芬的生平、音樂成就及其影響,然后請學生對課文的彩圖——貝多芬像進行肖像描寫,感性理解肖像描寫。
2.在整體閱讀基礎上,從外在感知人物形象。請學生仔細地對照聽讀課文,勾畫出有關貝多芬的外貌描寫的句子。用課件展示聽讀課文的(6----9自然段)要求學生對比一下自己所寫的和課文中所描述的有何異同,說一說肖像描寫要注意哪些問題。
3.在細細品讀的前提下,從內在感知人物的精神,理解貝多芬的主要性格特征。
4.實踐環(huán)節(jié):請學生進行三分鐘人物速寫(選取同班同學,描寫外貌,三五十字即可,不提及姓名,文成朗讀大家一起猜,同時我適當點撥寫法得失。)
說得失:
1.學生參與積極性較高
2.學生搜集的資料詳實,準備充分
3.對學生的學法指導不夠
4.課堂上缺少激勵性的語言
5.受課件和教案影響過大,放的不夠開,課堂容量較小
三年級語文說課稿8
《我們的民族小學》是小學三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文章描寫我國西南邊疆地區(qū)的一所民族小學,在學校里,各民族的小學生身著鮮艷的民族服裝,把學校裝點得絢麗多彩;古老的銅鐘,還有鳳尾竹,更增添了學校的鄉(xiāng)村氣息和民族特色。來自不同民族的學生,穿戴不同,語言不同,但都成了好朋友,在祖國的大家庭里,在鮮艷的五星紅旗下共同生活,在同一間教室里學習。孩子們課上認真讀書,課下盡情玩耍,連小動物也來聆聽讀書和來看熱鬧,可見對孩子們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羨慕。這體現了祖國各民族之間的友愛和團結。體現了學校團結的氛圍,反映了學校的歡樂、祥和氣氛。課文中就詞句的理解,以學習伙伴的口吻,以吐泡泡的形式,作了一些提示。目的是引導學生讀到這里對所提示的內容要進行思考。本文對第一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話作了提示:我好像看到了這樣的情景,即好像看到了同學們向小鳥打招呼,向老師問好,向國旗敬禮。
課文層次清楚。先寫上學的路上和來到學校時的情景;再寫課上和課下,最后以自豪贊美的感情點題:這就是我們的民族小學;古老的銅鐘,鳳尾竹的影子,使人感到鐘聲悠悠不絕,影子綿綿縈繞,這的確是一所令人難以忘懷的學校。
說教學目標:
根據課標要求,教材特點和學生正處于從低年級升入中年級的過渡時期這一實際,我確定以下四個教學目標:
1、會認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坪壩、穿戴、打扮、歡唱、招呼、飄揚、蝴蝶、好奇、孔雀舞、游戲、招引、熱鬧、古老、銅
鐘、粗壯、鳳尾竹、潔白、搖晃等詞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场⒘私饷褡逍W學生幸福的學習生活,體會課文表達的自豪豪和贊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團結的教育。
4、抄寫描寫窗外安靜的句子,初步體會這些句子的含義。
說教法、學法:
在語文教學中,要講究訓練的科學性,體現訓練的層次性。我設計以下手段:
。、品味重點詞語,加深對課文的理解,主要是讓學生品味安靜、熱鬧這兩個詞,并注意教學方法的變化。組織學生從樹枝不搖了,鳥兒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聽同學們讀課文,這些句子中體會當時的安靜;并進一步引導學生想象校園里為什么這么安靜?,從而懂得這些表現安靜的句子的含義。在讓學生體會熱鬧中,通過想象大家除了可以在大樹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戲外,還有可能作什么?通過學生大膽而豐富的想象,使下課后的熱鬧與上課時的安靜形成強烈的對比。
2、加強讀的具體指導,我們不贊成純技巧的朗讀指導,但是我們認為建立在文章內容基礎上的朗讀技巧的指導還是必要的。注意讀的層次變化,從自由讀到指名讀,加強讀的評價,再齊讀,再指導。在反復朗讀中,引導感悟,激發(fā)情感。
。、加強學法指導。教學的目的,不僅要使學生學會,而且要引導學生會學。通過圈劃,讓學生理清文章思路;通過讀,體會文章的思想內容,表現文章的思想感情;通過比較句子,促進語感。
說教學重難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通過對課文的整體把握和對重點詞句的理解,了解我國各民族兒童的友愛團結及他們幸福的學習生活,體會貫穿全文的自豪、贊美之情。難點是體會描寫窗外的安靜和小動物湊熱鬧的句子的表達效果。
三年級語文說課稿9
一、教材。
。ㄒ唬┙滩姆治。
《漏》是一個民間故事。民間故事是勞動人民在生產過程中創(chuàng)造并口耳相傳的一種文體,既具有趣味性,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勞動人民的生活狀況,同時富含哲理,給人啟發(fā)。,本課語言口語化,幽默詼諧。故事情節(jié)引人入勝,要讓學生充分體會到故事的趣味性。
。ǘ┙虒W目標。
1.認識“婆、脊”等8個生字,會寫“漏、喂”等13個生字。
2.流利的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3.了解故事的特點,體會民間故事的魅力,并用自己的話復述課文。
。ㄈ┙虒W重難點。
重點:理解課文內容,找出故事中具有吸引力的情節(jié)。
難點:了解故事的特點,能用自己的語言把故事復述出來。
二、說教法。
根據設定的教學目標,這節(jié)課我采用的教學方法有:
1.分角色朗讀法。
這篇課文篇幅比較長,故事角色比較多,讓學生通過分角色朗讀的方式,感受故事的趣味性。并在朗讀過程中熟悉課文的主要內容,了解這篇故事的大意。
2.發(fā)現點拔教學法。
《漏》這篇課文結合了語言描寫和心理描寫,語言幽默。學生通過自己朗讀能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但是準確把握課文的主旨比較難。要在學生充分了解課文主要內容的基礎上予以點撥,讓學生了解課文的主旨大意。
三、說學法。
學生在充分預習、熟悉課文的基礎上,必須掌握以下學法:
自主學習法
要求學生課前要做好預習,了解課文內容,對不認識的生字學會自己查字典,對不熟悉的詞語自己標記出來,在課堂上提出來集體討論。對課后習題在預習中要有自己的思考。
朗讀法
這篇課文語言幽默詼諧。要讓學生通過充分的朗讀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體會故事的主旨,并在弄通故事大意的基礎上能用自己的話復述故事。
四、說教學流程。
本課的教學課時是二課時,要結合課前的預習和課后習題,緊扣教材,結合教學目標,合理安排教學流程,以達成教學目標。
。ㄒ唬┎贾妙A習,課前交流:
1.利用工具書,把不認識的字詞注上音并識記字形、字義。
2.劃出自己喜歡的語句和不懂的地方,對不懂的地方自己先并思考為什么。
(二)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主要由七個部分組成:
第一課時
第一部分:導入新課。課件提出問題,一只老虎和一個賊遇到一起會發(fā)生什么精彩的故事呢?激發(fā)學生的上課興趣,引出課題。
第二部分:引導學生自己總結歸納生字、詞語。
生字:漏 喂 胖 驢 賊 狼 莫 厲 抱 架 粘 膠 偏
詞語:漏雨 喂養(yǎng) 胖驢 山賊 狼叫 莫非 厲害 抱住 骨架
粘膠 偏偏
第三部分:整體誦讀,了解文章的結構。學生自由朗讀,讓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初步領會到課文的大意。
第四部分:學習課文文段內容,歸納總結主旨大意。
第二課時
第五部分:學習課文用語的特點。本課是一篇民間故事,用語口語化,讀起來具有親切感,要讓學生體會這種語言的特點,感受民間故事的魅力。
第六部分:拓展延伸。讓學生說一說學完這篇課文之后覺得哪些內容有意思,并完成課后習題,用自己的話復述故事。
第七部分:總結。再次梳理文章結構,歸納課文的主要內容,提煉課文的主旨。
五、說課小結。
本課是一個幽默詼諧的民間故事,非常具有趣味性。本課的重點是讓學生了解故事的趣味性,體會民間故事的特點。那么在教學過程中一是要讓學生通過自己朗讀,感受課文語言的特點,二是讓學生能借助示意圖用自己的語言復述故事。
三年級語文說課稿10
《小蝦》是北師大小學語文第六冊“可愛的小生靈”單元的第一篇課文,通過對小蝦吃東西、打架等方面的細致描寫,寫出了小蝦的可愛,表現了作者對小蝦的喜愛之情。
根據單元教學目標和學生學情,我確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小蝦的可愛,以及作者對小蝦的喜愛之情;
2、感悟作者“圍繞中心寫具體、表達有序寫清楚、用詞準確寫形象”的寫法。讀寫結合,以片段的形式仿寫自己熟悉的小動物。
教學中,力圖體現“以讀為主”,通過引導學生多種形式的讀,抓住關鍵詞句進行品味,感受小蝦的可愛和有趣。例如在教學第三自然段“小蝦真有趣”時,通過抓小蝦吃東西時“非常小心”和吃完后“十分自在”,反復讀文,用心體會,模仿表演等,讓學生從中體會到小蝦的有趣。教學第四自然段時,通過抓“一張一張、一翹一翹、一突一突”,讓學生帶著表情讀,體會小蝦生氣時的栩栩如生的神態(tài)。從這些地方入手進行讀的訓練,學生從而體會到了小蝦的有趣。
讀寫結合。通過認真研讀文本,發(fā)現教材為寫作教學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可以說涉及到習作的“有血有肉、有條有理、有聲有色”等方面。感悟寫法,從而嘗試運用于習作,是本課的一個教學目標,也是難點。為此,在教學中,以閱讀為載體,讓學生在讀書中,既著眼于文本內容,又能關注寫法,感悟寫法,為后面的寫鋪路搭橋。作為三年級的學生,當然我們只要求學生能使用其中的一種,鼓勵學生能使用更多的寫法,不做一概而論,不過,能有所感悟也是收獲。
從課堂實施看,教學基本體現了設計意圖,基本達到了教學目標。但是由于沒有較好的把握好課堂,在教學時間的調控上不夠準確,致使教學任務沒有完成。反思原因,大致有二:一是閱讀教學效率不夠高,指導學生的讀不夠精簡高效,有些哆嗦;二是整個目標的設計不夠準確,對學生定位太高,要求太高。
三年級語文說課稿11
一、教材簡說
課文寫的是在圣誕節(jié)到來之前,小女兒金吉婭把應該給家人買禮物的錢買了一個洋娃娃,送給了一個素不相識的需要幫助的女孩。課文贊揚了金吉婭的愛心和她的善良品質。
圣誕節(jié)是西方最重要的節(jié)日,這是一個愛意流動的日子。在這樣的一個特殊節(jié)日里,一個小女孩渴望擁有一個洋娃娃的愿望,另一個素不相識的小女孩金吉婭幫她實現了,這是一個多么美麗的故事。金吉婭小小的年紀,卻能夠將心比心,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從中可以看到她金子般的心靈。
課文從媽媽“我”的角度來敘述故事,通過“我”的觀察、心理變化及行為來體現金吉婭的善良品質。特別是通過孩子的做法和“我”開始對金吉婭的誤解,襯托了金吉婭的美好心靈。
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體會金吉婭的善良和富有同情心,并從中受到感染和熏陶;二是繼續(xù)學習體會課文中人物思想感情的訓練要點,積累語言。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通過媽媽感情的變化,體會金吉婭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質,難點是理解課文的最后一段話。
二、學習目標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給予、試探、心意、祝福、甜蜜、擔心、寬裕、前夕、提醒、興高采烈、暗示、猜測、立即、卡片、盼望、顯然、擁抱、仁愛、同情、體貼”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讀懂課文,培養(yǎng)關愛他人的感情。
4.積累語言。
三、教學建議
1.布置學生了解圣誕節(jié),教師搜集圣誕節(jié)的背景音樂和西方過圣誕節(jié)的圖片資料。
2.本課的識字量和寫字量都較大,可以讓學生運用不同的方法識記生字。學習中,教師要對易讀錯、易寫錯的字重點指導。
需要注意讀音的字:“圣”“償”都是翹舌音和后鼻音,“予”讀yu,不讀yu!皳笔嵌嘁糇郑疚淖xdan,另外還有dan的讀音;“卡”,可讀ka,還可以讀qia。
有些字易混淆,如“予”和“矛”,“買”和“賣”,“即”和“既”。有些字雖然筆畫簡單,但不容易寫勻稱,如“予、卡、仁”等,教師需做書寫指導。
3.本課表現的是外國兒童的生活,有一些風俗對學生來說不太熟悉,教師要想辦法縮小文化差距,讓學生深入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
如果有條件,教師可以從圣誕節(jié)的快樂氛圍導人教學,給學生展示一些圣誕節(jié)的圖片,播放圣誕節(jié)的音樂,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在閱讀前,教師對一些學生不熟悉的國外事物和名詞可以直接說明,如“圣誕節(jié)”“援助中心”“給予樹”?梢韵戎笇W生閱讀課后的資料袋,或者給學生補充一些材料,讓學生明白圣誕節(jié)是西方最重要的節(jié)日,也是最快樂的節(jié)日!霸行摹薄敖o予樹”則可以給學生直接解釋,是慈善組織辦的贊助機構,他們在圣誕樹上掛上反映孩子心愿的卡片來請求人們贊助。
4.本單元的專題是“愛的奉獻”。教師可以以“愛”為線索,抓住“愛”字來進行教學。
首先,課文的時間背景是圣誕節(jié)前夕,這是人們最快樂的日子,也是充滿了濃濃愛心的日子。
其次,文章主要表現的是金吉婭對陌生女孩的愛,即理解和同情。金吉婭拿著并不多的錢,本來要給哥哥姐姐買圣誕禮物,但當她發(fā)現“給予樹”上的卡片后,便毅然給小女孩買了洋娃娃,而且,她對自己的行為有簡單而充分的理由:“我們有這么多人,已經能得到許多禮物了,而那個小女孩卻什么都沒有!边@直接反映了金吉婭的善良和仁愛,這是人性中美好的一面。金吉婭的“給予”不光是禮物,還有同情和愛心。
最后,課文中還有幾種不易發(fā)現的愛,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找一找。例如,“母子之愛”和“手足之愛”,母親在家里并不寬裕的情況下,仍然給每個孩子錢讓他們買圣誕節(jié)禮物,這是母子之愛的表現;媽媽聽完金吉婭的陳述后,沒有責備她,卻為她的行為而感動,也是母子之愛的表現。買禮物前,孩子們“希望送出最誠摯的祝福,收到最甜蜜的笑容”,這是手足之愛的表現;買完禮物后,孩子們“你給我一點兒暗示,我讓你摸摸口袋,不斷讓別人猜測自己買了什么禮物”,這也是手足之愛的表現。這兩種愛,是為金吉婭對陌生人的愛做鋪墊的,更襯托出金吉婭對小女孩的愛的可貴。同時我們也可以感受到,金吉婭的“給予”行為雖然源于她善良的本性,但和她成長在這樣一個“愛”的家庭氛圍中也有很大的關系。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提問不斷引發(fā)學生思考,例如,“為什么媽媽很生氣?”“金吉婭在給小女孩買洋娃娃的時候,心里是怎么想的?”“聽完金吉婭的講述后,媽媽的心情是怎樣的?”
課文中有兩個泡泡,第一個是通過金吉婭的神態(tài)來突出她內心的難過,這種心情在后面金吉婭的講述中有提及,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課文中找一找。第二個是讓學生通過讀課文,做開放性的聯(lián)想,加深讀課文后的體會。
三年級語文說課稿12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走月亮》是冀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一篇散文。讀著這篇文章,使人不由地走進一幅如詩、如夢、如世外田園般的畫卷中:明亮而柔和的月光下,阿媽牽著“我”的小手,走啊走,走過村頭,走過大道和小路,走過小溪和水塘,走過溪岸和拱橋,走過果園和菜地……山之高,村之靜,水之香,塘之趣,果之甜,蟲鳴、鳥飛、溪流、人語,無不充盈著溫馨、甜美之情。
二、說教法、學法
1、教法
①讀與想象結合法:“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要教會學生學習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不會是一蹴而就的。所以引領學生通過文字向畫面,抓住詞語理解文章。解決教學重點。
、谧x與品味語言結合法;詞語的理解仍是三年級教學的重點,文本語言精妙、別致、富有詩意。通過引導學生品味重點詞語體悟感情,突破教學難點。
2.學法
與教法相適應,采用“讀讀——畫畫——議議——練練”的學習方法,在扎實的語言文字訓練中,理解課文,培養(yǎng)能力,陶冶情操。
三、說教學程序
根據學生的認知情況和三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設計了這樣的教學環(huán)節(jié):
1.情境導入,激發(fā)興趣、
教學開始,可設計這樣的導語:“孩子們,通過上一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在月光的照射下的鄉(xiāng)村景色美麗極了,真是令人陶醉。我和媽媽伴著蟲鳴、鳥飛以及果園那邊飄來的果香在明亮的月光下散步,我和媽媽都去了哪些地方?小作者發(fā)現的這些美麗的景色,我們大家是否曾經留意過。現在我們一定要用心來讀課文,體會作者是用了多么美麗的語言寫出了我們也許曾經有過的感受!
2.細讀品味,理解感悟。
要培養(yǎng)學生細心體察生活細節(jié)的感受力,細微之處見精神,要培養(yǎng)學生豐富而細膩的感情,用這種情愫的陶冶,讓學生觸景生情。新課標倡導:“以生為本”的新理念,要我們把課堂的時間還給學生。所以,本課教學,以學生的誦讀為主線,抓住了幾處重點引導學生理解、感悟。
(1)布置學生自讀自己最喜歡的段落。
要求畫出自己喜歡的詞語、句子,思考這些語句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在讀的過程中想象美麗的畫面。)
(2)小組交流。
這樣富有詩意的文章,學生不僅喜歡自己反復誦讀,更愿意把自己體會到的感情與他人交流,小組交流中給每個孩子充分的時間,他們可以說、可以讀,可以爭論,在生生交流中學生對課文的認識有了一個更深的理解。
(3)匯報交流。
教師通過重點語句引導學生進一步理解文章的語言美,蘊涵的真摯的親情。
①“細細的溪水,流著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著月光;野咨涅Z卵石布滿河床。卵石問有多少可愛的小水塘啊,每個小水塘都抱著一個月亮!”
“流著”一詞兩次使用,朗讀時要強調。
香味在流,月光在流,怎么可能?但正是這種語言,才將本無感情的自然之物附上甜美、歡快、幸福的情緒,如流水綿綿不絕。
“多少可愛”引導學生讀出喜悅的心情。
“每個小水塘,都抱著一個月亮!”一個“抱”字:形象地寫出了小水塘的形狀以及倒影在水中的月景,同時運用了擬人的手法,使得月亮、水塘和我們都顯得那么和諧,那么美好。
、凇拔覀冏哌^月光閃閃的溪岸,走過石拱橋;走過月影團團的果園;走過莊稼地和菜地……”
月光照在水面上,隨波蕩漾,月光閃閃;而照在果園里,果樹上結滿了果子,月影就成了一團團的了。
小作者和媽媽伴著月光走過許多的地方,除了從重疊用“走過”這個詞感受到,還可以從文中的“……”看出來。引導學生想象:“我”和媽媽還去了那些地方。月光照在那兒又是什么樣?
(孩子會有很多奇異和美麗的想象。這樣的交流也是一種美的陶醉。)
、蹖W習反復句
“我和阿媽走月亮!”在文中出現三次?此浦貜,實則妙筆之句,充分表達了小作者和阿媽走月亮時無比幸福和喜悅之情。細細咀嚼這種情致,意趣,雖是秋夜,卻讓人心中涌起融融的暖意。
3.拓展延伸.說月夜。
語文教學重在體悟,學生的感受可以是多種多樣的,但美的欣賞是不能缺少的。我們教給了學生學習知識的方法,更要引導學會他們感悟。感悟文美、景美、情美、人更美。
作者情不自禁的贊嘆也同樣會感染我們,讓學生深情地讀:“多美的夜晚啊!”
讀了課文,孩子們更進一步體會到鄉(xiāng)村月夜的美麗,鄉(xiāng)村月夜這是一種自然,寧靜的美麗。孩子們寫幾句廣告語向朋友介紹鄉(xiāng)村的月夜,有時間去欣賞月景。
三年級語文說課稿13
我說課 的內容是《富饒的西沙群島》,這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五冊第六單元的一篇寫景的講讀課文。課文作者用準確生動的語句,按海水、海底、海灘、海島的順序具體形象地介紹了西沙群島的瑰麗風光和富饒的物產。抒發(fā)了作者熱愛祖國大好山河的情感。全文圍繞“富饒”展開描寫,思路清晰,結構嚴謹,譴詞用語精確而具體。
課本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讓學生了解我國南海水域的廣闊與富饒,感受西沙群島風光的美麗。
二、是學習課文里的優(yōu)美語言,積累好詞佳句。 我本節(jié)課打算進行第二課時的教學。具體目標1、是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想象交流觀察,使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和了解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2、是能把觀察到的景色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背誦好詞佳句3、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大好山河的情感。 課文中描寫西沙群島海水色彩繽紛和海底物產富饒的段落是本節(jié)課學習是重點,對于遠離海域的學生來說也是學習的難點。
結合學生年齡小以形象直觀認知為主的年齡特征,根據兒童遠離大海對大海既陌生又新奇的心理特點,教學中我準備利用情境教學法,采用多媒體課件展示西沙群島的美麗風光,豐富物產。指導學生觀察,以圖帶文,以文為本,圖文并茂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而且本課語言優(yōu)美,詞語準確生動。因此我將從學生學習需要和學習興趣出發(fā)安排,在教師學生文本之間平等對話的過程中充分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引導學生多種形式地讀,以讀代講,讀中理解,讀中感悟,讀中積累語言,鼓勵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以上教學設計理念下,具體教學過程我是這樣設計的:
一、 情境激趣 溫故知新上課伊始,我將放映西沙群島的風光片,同時配樂解說到:上節(jié)課 我們已經初讀了22課《富饒的西沙群島》,這節(jié)課老師將帶領同學們共同走進錄象中的西沙群島,瞧:在風光秀麗的南海邊上的這片島嶼就是西沙群島,它像祖國的南大門是海防前沿的哨所。這里的海水鮮艷明亮,色彩繽紛;海底下數不清的各種魚群在五顏六色的珊瑚叢中穿來穿去;海灘上有趣的大海龜正在產卵呢,還躺著千奇百怪的貝殼,多有趣啊;海島上綠樹成蔭,群鳥紛飛。通過看錄象,聽配樂解說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回顧了課文內容,體會意味,給生以美的享受,這樣既調動了學生的感官,使其感悟到文章的形象美和意境美,從而激發(fā)學生進一步學習的欲望。
二、平等對話 體驗美感 在學生饒有興趣地看完錄象回顧完課文內容后,我便布置學生快速默讀課文1-4段,找出自己喜歡的段落。培養(yǎng)學生默讀能力。然后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自己喜歡的段落。邊讀邊動筆畫出能表現出西沙群島美麗和富饒的詞或句,培養(yǎng)學生動筆墨讀書的好習慣。讀后引導學生把畫出的語句在小組內與小伙伴讀并想象句子描寫的畫面,從而指導學生合作學習。
在小組學習后,引導學生匯報。我相機放錄象,把‘五光十色瑰麗無比的海水’“見都沒有見過的各種魚,顏色艷麗形狀奇特的珊瑚”“成千上百的海鳥”等形象展現在學生的眼前,從而增強了沒的感染力,更讓遠離海域的 孩子們通過直觀形象理解這些生僻的詞句,感受南海海域的秀麗風光豐富物產。在看錄象的同時,我引導學生用簡潔的語言說說看到的內容,并就自己喜歡的部分大膽想象,在學習海水一段時,指導學生用“因為————所以”句式說話。這樣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想象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更在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的基礎上實現了學生與文本之間0距離對話。
另外,我認為課文中蘊涵的感情,必須通過朗讀傳達出來。因此在學生匯報時,我指導多種形式的讀,如個別讀自己喜歡的部分,齊讀海水的美麗,配樂讀配畫讀海底物產的豐富并試著背誦一兩句喜歡的句子。
通過多種形式的讀把學生帶進文章意境中, 使學生在讀中去體會去感受,去琢磨,不但了解作者說什么,而且與作者心靈相通,在加深理解能力提高朗讀能力的同時,激發(fā)學生對西沙群島的熱愛,從而使學生在欣賞、想象、有感情的朗讀背誦中體會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
三、搭建平臺 張揚個性在引導學生交流學習二——四自然段后,布置學生自主合作根據愛好把五六自然段用畫一畫,讀一讀,演一演等形式表現出來。小組內合作互助,在全班展示時自我評價與他評相結合,為學生搭建自我展示張揚個性的平臺,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將以引導者,合作者的 形象出現,不以乏味的說教把知識強加給學生,而讓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耳朵聽,用自己 口去讀,用自己 的腦去想,給學生自由感受的空間,并以適當親切的評價語言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參與意識。使學生在課堂上思維活起來,力求在輕松愉悅的情境中,和諧融洽的氣氛中,朗朗的讀書聲中完成40分鐘的學習。
以上只是我個人對這堂課膚淺的想法,有很多不足之處,敬請賜教。
三年級語文說課稿14
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第27課《一個小村莊的故事》。下面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課標解讀
課標對本年段的要求:前面組長已經說過,我就不重復了。
二、說教材分析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是山教版三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的第三篇課文,本單元的主題是愛護環(huán)境。在此之前,學生們已經學習了《翠鳥》《燕子專列》,這為過度到本課題的學習起到了鋪墊的作用。這篇精讀課文向我們講述了,一座山清水秀的小村莊,由于人們肆意的濫砍濫伐,致使土地裸露,極大削弱了森林的防洪能力,最終在一場連續(xù)的大雨之后,咆哮的洪水將小村莊卷走。它揭示了,不愛護自然,必將受到大自然的懲罰的道理,呼吁人們應該愛護樹木,保護周圍的環(huán)境,維護生態(tài)平衡。因此,本課題在整個教材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為我們研究這三個問題提供了很好的課例。
三、說學情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48人。學生在二年級學習基礎上,主動識字的愿望非常強烈,字詞的自學能力較強,并已基本養(yǎng)成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guī)范、端正。孩子們喜歡閱讀,對閱讀有興趣,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閱讀淺顯的課外讀物,能與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有愿意與人交流的意識,認真聽別人講話,能聽懂主要內容。在說話方面,能主動與別人交談,講述簡短的故事和見聞。對周圍的事物有好奇心,樂于觀察大自然,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寫下來,語句較連貫。片段寫作已經沒有太大困難,為下一步的完整習作打下了較好的基礎。
四、說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程標準、本教材的結構和內容分析,結合著三年級學生他們的認知結構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目標:
1、通過預習,99%的學生會讀“郁、湛、犁、裸、擴、棟、咆、哮”八個生字,90%的學生能準確讀寫“森林、造犁、黎明、砍樹、擴大、柴煙、咆哮、裸露、郁郁蔥蔥、清澈見底、湛藍深遠、清新甜潤”12個詞語。
2、95%的學生能通過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裸露、咆哮、沒喘氣兒”的意思,并能抓住“郁郁蔥蔥、清澈見底、湛藍深遠、清新甜潤、裸露、沒喘氣兒、咆哮”等關鍵詞語來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
3、90%的學生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有感情地朗讀描寫“村莊美”和“發(fā)生變化”地句子。
4、100%的學生能通過對小村莊故事的感悟領會愛護樹木、保護環(huán)境、維護生態(tài)平衡的道理。
五、說教學重難點:
本著語文新課程標準,在吃透教材基礎上,我確定了以下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
1.能夠有感情地朗讀描寫“村莊美”和“發(fā)生變化”的句子。
2.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裸露、咆哮、沒喘氣兒”的意思。
重點的依據是只有理解掌握了重點字詞,才能理解小村莊的變化原因,感悟到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
教學難點:小村莊發(fā)生的變化以及變化的原因。
難點的依據是沒有這樣的生活經歷,對孩子來說小村莊的變化過程較抽象。
六、說教法與學法:
為了講清教材的重難點,使學生能夠達到本節(jié)課確定的教學目標,我再從教法與學法上談談。
教法:《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老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與實踐”。而本課篇幅短小,語言簡潔,但蘊含著深刻的道理,所以教師作為引導者參與課堂教學的始終,通過觀察、談話、音樂渲染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以讀代講,以讀促思,讀思結合,以情啟情,以情啟智;同時注重發(fā)展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
學法:依據“小學語文教學,應立足于促進學生的發(fā)展,使他們成為語文學習的主人”的課程理念,我采用讓學生自主預習、小組合作、想象等方式,激發(fā)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性,從而以讀為本,讀中感悟,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另外,通過圈點勾畫法,培養(yǎng)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讀書習慣。
七、說教學過程:
結合本次磨課所研究的第一個問題,我先來說說學生課前預習。
在備課過程中,為將學生預習落到實處,我從讀、寫、思三個方面,提出明確的要求,精心設計了自主學習單。
1、“讀”做“基石”。
為使預習更加有效,我在“讀”這方面幫助孩子們明確了方法及要求。比如:通過查字典或借助拼音進行生字詞的認讀,要求能夠讀正確、讀熟練;通過反復讀難讀、難懂的部分進行課文的朗讀,并讓家長督促,讓學生能做到正確、流利地朗讀。孩子們知道了方法,明確了要求,能夠有效地讀會生字、讀通課文,“讀”便成為預習與課堂教學的基石,為上好課打下基礎。
2、“寫”做“工具”。
語文學習,“寫”是必不可少的。在設計這一預習環(huán)節(jié)時,我提倡家長的參與。有了家長的關注,孩子能夠及時掌握寫錯的字詞。這樣,不但為課堂學習課文掃清障礙,還能使掌握好的字詞成為學習的工具,能幫助學生理解課文表達的意思。
3、“思”做“橋梁”。
預習中,學生通過思考,根據提示概括課文大意,看似簡單,實際幫助學生抓住了課文主線,為課堂教學中的進一步反復品讀架起由文本到感悟的“橋梁”。質疑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學會提問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
在這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注重突出重點,條理清晰,力求緊湊合理,各項活動的安排也注重互動、交流,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主動性。
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一、導入新課啟動情智
第一環(huán)節(jié),我開門見山,直接引出課題。
二、檢查預習誘發(fā)情智
通過同桌合作、班級交流的方式,對字詞的讀、抽寫和理解以及文章大意的概括進行檢查,了解學生預習的情況,以便靈活調整接下來的教學內容。
三、細讀感悟生成情智
這部分,我分為兩個層面來進行教學。
1、對比感悟。通過音樂的烘托、學生悟讀,不斷感受小村莊之前的美與后來的消失;其中,我還設計了抓住“郁郁蔥蔥”“清澈見底”“湛藍深遠”“清新甜潤”“沒喘氣兒”“咆哮”等重點詞句,運用聯(lián)系上下文、想象、漢字造字規(guī)律、依據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等方法來理解,如“沒喘氣兒”一詞,讓描述今年暑假的大雨來理解,“咆哮”依據漢字造字規(guī)律來理解等,讓學生感受小村莊發(fā)生的巨變,為小村莊的消失感到痛惜,認識到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
2、自主合作探究。學生自主學習,然后小組合作思考:小村莊的環(huán)境發(fā)生了哪些變化?原因是什么?并畫出相關的詞語、句子并進行交流,激發(fā)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在此基礎上引出重點詞語及作者留白的地方,如用“誰家……誰家、一年年、一代代”進行說話練習,理解砍樹的隨意性、長久性!安粩唷粩、省略號”體會到樹木由多變少的變化過程,最后致使小村莊消失。
四、拓展思維深化情智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設置了想象練筆,在學生們?yōu)樾〈迩f的變化感到惋惜的時候,表達自己對小村莊里的人們想要說的話,活學活用課文中的詞語及課前積累的詞語,引起學生對環(huán)保的重視。
以上是我對本課教學流程的設計,在設計和多次磨課的過程中,整個語文團隊的教師暢所欲言,毫無保留地貢獻自己的智慧,給予我很大的鼓勵與幫助。但由于個人水平有限,不能全部展示出我們團隊集體的智慧,懇請各位領導、老師在聽課之后多提寶貴意見,謝謝大家!
三年級語文說課稿15
第一、培養(yǎng)學生從整體把握課文的大意。
《紙的故事》的大意就是介紹了紙的發(fā)展過程,表現了民族自豪感。
首先,在第一課時中我在了解學生的基礎上并沒有把課文分開來讓學生理解,而是讓學生能夠完整的讀課文兩遍,至少使學生對課文能夠有一個整體的印象。為了讓學生能夠進一步把握住課文的大意,我結合課后練習3按紙發(fā)明的過程給圖畫編號這個練習,讓學生明確紙的發(fā)展過程。
其次,在第二課時,為了讓學生能掌握紙的發(fā)展過程,我按照用品、原料、特點的思路設計了紙不同的發(fā)展階段的兩份表格。這樣紙發(fā)展過程的各個要點就能夠比較清晰地展現在學生眼前,有利于他們對知識的存儲。
第二、備課要根據學生的情況來備。
第一,根據學生能力情況,分層設定要求,有差別地對待學生。
在第一課時根據學生對于紙的知識的掌握情況預定為“A、對課文內容了解比較少。B、和課文差不多。C、除了課文知識另外還知道很多”三類情況,這樣在讀課文時針對這三種情況就有三種不同的要求:
A、讀通課文,劃出課文中所講的有關紙的知識,記一記。
B、自讀課文,劃出你不知道的知識。
C、自讀課文,試著從課文中找到有關紙的發(fā)展的過程。這樣有了層次的教學,在一定層度上將會提高整堂課的效率。
在第二課時,爭當講解員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針對班內學生的情況初步定下了三種層次:
1、根據課文句子段落來說的。
2、大部分根據課文,適當增加自己的語言,比如說加上自己對祖先的贊嘆。
3、能較多地補充課外的內容或按自己的語言來說的。
這些都是希望學生能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提高,提高學習效率。
第二,根據學生的興趣來備課,設計教案。
在我初次備課的時候,我一門心思想得是我如何把這堂課上下來,我要做哪幾步,經過馬老師和周老師的啟發(fā)指點,我開始轉變我備課的思考方向,我們班的學生比較喜歡角色扮演的這種類型,做做小老師、當當小法官等等,而這篇《紙的故事》正好可以讓學生來當當講解員,那我就圍繞這一點備了第二課時。為了讓學生有階梯,我把課文分成“紙發(fā)明前”和“紙的發(fā)明”兩塊讓學生來學習,來講解。
“紙發(fā)明前”的內容側重的是把內容介紹清楚完整,而對于“紙的發(fā)明”的介紹,不僅要求介紹清楚完整,而且要求介紹時突出民族自豪感,就需要老師對學生進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指導。
【三年級語文說課稿】相關文章:
《語文》說課稿11-09
《語文》說課稿06-25
三年級語文《掌聲》說課稿12-17
三年級語文《翠鳥》說課稿06-19
三年級語文《開啟》的說課稿06-14
三年級語文《趕!氛f課稿06-10
三年級語文《石榴》說課稿01-06
三年級語文《小蝦》說課稿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