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古詩說課稿(精選16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古詩吧,古詩的格律限制較少。你知道什么樣的古詩才經(jīng)典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語文古詩說課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語文古詩說課稿 1
一、說教材
《宿新市徐公店》是本課的第一首詩,這首詩畫面明麗,情感歡悅,語言形象,音韻暢達,描寫了春末夏初時農(nóng)村的田園風光和兒童捕蝶嬉戲的動人情景,表現(xiàn)了詩人對鄉(xiāng)野景色和鄉(xiāng)村生活的熱愛之情。
《四時田園雜興》(其二十五)是宋代詩人范成大寫的一首田園詩。詩中通過描寫色彩鮮明的風景,展現(xiàn)了初夏江南的田園景色,烘托了勞動人民的辛勤勞作,抒發(fā)了作者對夏季田園景物的喜愛。
《清平樂·村居》是南宋愛國詞人辛棄疾寫的一首描寫農(nóng)村生活的著名詞作。作者通過對農(nóng)村清新秀麗、樸素恬靜的環(huán)境描寫以及對翁媼和三個兒子形象的刻畫,抒發(fā)了對農(nóng)村田園生活的熱愛和向往之情。
二、說教學目標
1.認識“徐、籬”等6個生字,會寫“宿、徐”等14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默寫《宿新市徐公店》。
3.借助注釋和插圖,聯(lián)系生活實際,讀懂詩句意思。
4.結合關鍵詩句描繪的畫面,感受鄉(xiāng)村生活的美好,體會詩人的'情感。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明確要求“閱讀詩歌,大體把握詩意,想象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詩人的情感!。因此,我將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默寫《宿新市徐公店》;結合關鍵詩句描繪的畫面,感受鄉(xiāng)村生活的美好,體會詩人的情感作為學習重點,其中感受鄉(xiāng)村生活的美好,體會詩人的情感也是學習的難點。
三、說教法學法
現(xiàn)代教育倡導把學習的主動權教給學生,強調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語文教學應通過朗讀、對話等途徑,引領學生觸摸文本、走進文本。因此,在學法上我主要讓學生閱讀文本,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在朗讀中想象詩歌描繪的畫面,加深對文本的理解。做到“以讀促情、以讀促悟”。
四、說教學過程
。ㄒ唬┱勗拰
由學生對農(nóng)村的印象談起,引入課題。首先拉近學生與詩詞的距離。
。ǘ┏踝x課文,認識生字新詞
學生自由讀古詩,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我隨堂檢查生字詞情況,指導書寫。
。ㄈ├斫狻端扌率行旃辍,感受意境
1.師簡介作者。
2.學生誦讀古詩,結合注釋,理解詩意。
3.師引導學習一、二句。
4.小組合作學習三、四句,運用多種方式理解詩意。
出示情境圖片,小組交流:你仿佛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兒童?
理解“急、追”體會兒童的神態(tài)和心理,通過“無處尋”想象畫面。
5.入情入境,體會情感。感情朗讀,背誦古詩。
6.小練筆:請你試著將后兩句描述成一個具體的場景,可以從動作、表情、聲音、心理等方面來表現(xiàn)畫面。
學生根據(jù)理解,練習有感情、有節(jié)奏地朗讀,背誦古詩。
7.歸納主旨:這首詩描寫了春末夏初時農(nóng)村的田園風光和兒童捕蝶嬉戲的動人情景,表現(xiàn)了詩人對鄉(xiāng)野景色和鄉(xiāng)村生活的熱愛之情。
。ㄋ模⿲W習《四時田園雜興》(其二十五),品悟詩情
1.學生自由讀詩,教師指導正音。(強調“興”的讀音)
2.解詩題,知詩人。
3.看注釋,解詩意。
研讀三、四句,感悟人勤。(“日長籬落無人過” 側面表現(xiàn)了農(nóng)民的勤勞。)
體會寫法。(以動襯靜: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蛺蝶飛。)
4.感情朗讀,背誦。
5.歸納主旨:本詩通過描寫色彩鮮明的風景,展現(xiàn)了初夏江南的田園景色,烘托了勞動人民的辛勤勞作,抒發(fā)了作者對夏季田園景物的喜愛與對農(nóng)民辛苦生活的同情。
。ㄎ澹⿲W習《清平樂·村居》
1.解題,知詩人。課件出示對詞及辛棄疾的介紹。
2.正音,明詞意。
3.合作學習,理解詞意。
4.賞析悟情。
引導想象翁媼對話,體會生活美好。
重點指導理解“臥”“最喜”,想象小兒的天真可愛以及作者對他的喜愛。
簡介作者生活背景,引導學生體會向往之情。
感情朗讀、背誦。
5.歸納主旨:《清平樂·村居》中詞人描繪了一家五口在鄉(xiāng)村的生活情態(tài),表現(xiàn)了生活之美和人情之美,體現(xiàn)了作者對田園生活的羨慕與向往。
五、說板書設計
最后我來說說我的板書設計。本課的兩首古詩,一首詞,都描寫了田園風光,表現(xiàn)了對鄉(xiāng)村景色、鄉(xiāng)村生活的喜愛和贊美。我抓住詩詞中描寫的景物及表現(xiàn)其特點的重點字詞進行板書,提挈古詩內(nèi)容,便于學生記憶、背誦。每首詩都有對其寫景抒情的概括,簡潔明了,朗朗上口,便于學生理解。
小學語文古詩說課稿 2
設計理念
1.打破串講的傳統(tǒng)古詩教學模式,力避逐字逐詞逐句講析的呆板做法,給學生以自主學習的權力,充分調動其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在參與中自悟自得。
2.領會詩歌的意境是古詩教學的關鍵。教學中想方設法讓詩中的畫面和詩人的感情在學生腦中"活"起來,進而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激發(fā)其情感,把詩人創(chuàng)造的意境在學生的心中再現(xiàn)。
3.課后作業(yè)收集其他詩篇,使學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節(jié)課,一本書,在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興趣的同時擴大學生的知識面。
教學過程
一、談雪激趣入課題
同學們,你們見過怎樣的雪景?你們看見過在漫天大雪里釣魚的情景嗎?詩人柳宗元就看到了這樣的情景。(出示雪景圖)
二、初讀感知,想像畫面
1.聽老師配樂朗讀,盡可能在腦海中想像出詩中所描繪的畫面。
2.輕聲自由朗讀,讀準字音,想像畫面。
3.指生朗讀。
4.說說你腦海中的畫面有些什么,這首詩主要寫了什么內(nèi)容?
三、進入情景,自主學習
1.對于這首詩,同學們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學習。能用自己的話描繪詩句景象的,可以試著說一說;喜歡朗讀的可以有感情地讀一讀;擅長畫畫的同學可以畫一畫。
2.學生交流。
說
。1)播放音樂,指生描述:冬天到了,北風呼呼地吹著,接著下起了鵝毛大雪,一連幾天也不停,到處是白茫茫的一片。所有的山上都看不見一只鳥在飛,所有的路上也看不見行人的足跡。但在冰天雪地里,一個身披蓑衣,頭戴斗笠的`老翁,卻孤零零地坐在一條小船上,獨自在寒冷的江面上釣魚。
。2)剛才這位同學描述的好在哪兒?(強調用自己的語言,自然生動有創(chuàng)造性地描述。)
(3)你有什么補充的?
畫
(1)展示有代表性的簡筆畫。
(2)用詩句來描繪自己的畫。
(3)引導討論:"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是如何在畫面上表現(xiàn)出來的?
讀
(1)抽生讀。
。2)集體評議。(師指導讀好停頓、節(jié)奏、韻腳。)
。3)練讀。
想同學所描述的情景,邊想邊讀。
看同學的簡筆畫,邊看邊讀。
聽音樂感受詩的意境,邊聽邊讀。
。4)抽生背誦。
課外延伸
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優(yōu)秀詩文還有很多。課后同學們從他的作品中再找一二首自己喜歡的詩,下節(jié)課,你們來做老師,給大家介紹。
小學語文古詩說課稿 3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牧童》是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二組第五課《古詩詞三首》中的一首詩。本組教材是以童年為專題來編排教學內(nèi)容的!赌镣肥翘拼娙藚螏r所作,呂巖也就是民間傳說中的八仙之一呂洞賓。整首詩向我們展示了一幅鮮活的兒童晚歸休憩圖:草場、月夜、笛聲、牧童,像一幅恬淡的水墨畫,使我們的心靈感到寧靜。全詩意境優(yōu)美,用詞活潑,情趣盎然。生動的表現(xiàn)了牧童悠閑自在、無拘無束的生活。
2、學情分析
五年級的學生已學過很多古詩,他們能借助注釋、工具書、想象畫面等多種方法來讀懂古詩的大意。對學習古詩抱有一定的熱情,但有時,則對詩歌背后蘊含的詩人情感不能深刻的體會到。
根據(jù)學生實際的學習情況,結合本單元教材分析、教學要求和本課教學要求,依據(jù)課程標準中的“三個維度”,在充分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水平的基礎上,我確定了一下的教學目標。
二、說教學目標
1、熟讀并背誦古詩,感知古詩大意。
2、使學生體會到詩中畫面的優(yōu)美意境,并從中感悟到詩人對悠閑自在、安然自樂的生活狀態(tài)的向往。
3、通過學習,使學生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樂,感受中華語言的精妙。并以此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是“使學生體會到詩中畫面的優(yōu)美意境,并從中感悟到詩人對悠閑自在、安然自樂的生活狀態(tài)的向往。”同時這也是學生學習的難點。
三、說教學方法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兒童是用色彩、形象、聲音來思維的!苯虒W本首詩,我重點運用“情景教學法”、“設景想象教學法”,借助多媒體課件與音樂來創(chuàng)設學生樂于接受,能走進其間的意境的課堂氛圍。使學生在多向互動的情境中閱讀、感悟、表達與創(chuàng)新。
此外,我還采用了“誦讀法”、“重點字詞剖析教學法”進行教學
四、說教學過程
我將從以下五個環(huán)節(jié)展開教學。
。ㄒ唬┮悦骺斓囊魳啡胧,走進《牧童》
課前,我先播放了一首歡快的樂曲《田園之歌》,讓學生聽。隨后問學生:歡快的音樂帶給你什么樣的心情?然后順勢引導:其實,能帶給人快樂的事有很多,比如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學習,就很快樂。見到久別的朋友,會很快樂。認識一位新朋友也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現(xiàn)在,就讓我們帶著一顆快樂的心跟隨詩人呂巖去結識一位新朋友。由此導入古詩《牧童》,并板書:牧童
這樣的安排,我旨在“快樂”二字上展開教學,不但消除了學生上課伊始的緊張感,又讓學生以快樂的心情走進課堂。形成了“未成曲調先有情”的課堂基調,課堂教學也因學生的入情而進入了積極的狀態(tài)。
。ǘ┤x古詩,品味意境
歌是唱出來的,詩是誦出來。詩只有用心朗誦,才能彰顯它獨特的韻味。在此,我采用了“誦讀法”,設計了三“讀”環(huán)節(jié):
1、一讀字正腔圓
學生初讀本首詩時,我要求學生讀準字音,讀通詩句。重點認讀“鋪”、“蓑”、“臥”。
2、二讀抑揚頓挫
在學生讀準讀通詩句的基礎上,我告訴學生:詩歌更講究節(jié)奏,讀詩要讀出它的抑揚頓挫,讀出它的變化,才能讀出它的美。
3、三讀詩中意境
通過以上兩個環(huán)節(jié)的練讀,學生大多已能熟讀古詩,并初步感知古詩大意。此時,我引導學生進行更深層次的讀——品讀古詩。我鼓勵學生,會讀詩的孩子一定能讀懂古詩,請你在心里品一品每一句詩,你從中讀出了什么?
(1)讀出詩中所蘊含的畫面
此環(huán)節(jié)我會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想象畫面意境,讓學生用一個合適的詞形容一下這景、這人、這物。此時出示課件:你會填嗎?
。ǎ┑牟荩ǎ┑牡崖暎ǎ┑哪镣ǎ┑靥芍
。ǎ┑牟輬觯ǎ┑脑鹿猓ǎ┑牡耐盹L()的月夜
如此,學生從單個詞語入手,經(jīng)過扎實的語言文字訓練,使詩中的景、人、物變得鮮明生動起來,并為下面的古詩理解降低了難度,體現(xiàn)了學習的階梯。
。2)讀出牧童愉快的心情
王國維說:“一切景語皆情語!北臼自姷奶攸c是敘事抒情,情景交融。為了讓學生體會詩人的情感,我從詩中人物“牧童”切入,讓學生邊讀邊悟。要求學生把所填的詞語放到詩中去讀一讀,并猜一猜這是位什么樣的的牧童?大多學生通過反復的讀能感受到牧童的快樂心情。在和學生的交流中,我相機板書:快樂、悠閑。
“三”讀古詩環(huán)節(jié),我力圖將學生置于閱讀的的主體地位。用不同形式的讀,調動了學生學習古詩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學生讀出層次,讀出詩韻,讀出詩情。讓學生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感悟,在讀中思維。充分體現(xiàn)了“快樂讀美文,輕松學古詩”的理念。
。ㄈ┤朐娋常蛟娗
在熟讀古詩的基礎上,我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同學們,你們發(fā)現(xiàn)沒有?這首詩的題目為《牧童》,可整首詩并沒有出現(xiàn)“牧童”二字,你是從詩的什么地方看到了這樣快樂悠閑的牧童?并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進行相機教學。
預設一:抓住“鋪”想象畫面,品味“弄”感受情趣
當學生回答從“笛弄晚風三四聲”中看到了一個快樂的牧童時,我接著引導:誰在吹笛子?在什么地方吹?這個問題旨在引出第一句古詩。接著,運用畫面再現(xiàn)情境,讓學生感受牧場的遼闊,并對學生進行語言概括能力的訓練:說說你看到了一幅怎樣的畫面?你從詩中的的哪一個詞看到了青草的繁茂,草場的遼闊?引導學生領悟了“鋪”字的精妙后,我話鋒一轉:這么大這么美的.草場,你喜歡嗎?誰更喜歡?什么原因是他如此喜歡?
這一教學設計為牧童的出場做好了鋪墊。這最后一問必會引起學生積極地思維,他們會給出牧童喜歡草場的種種原因,可能會說:快樂地做游戲、翻跟頭、打滾、捉蛐蛐、吹笛子等等。我適時播放樂曲《牧笛笛子》,用音樂來渲染情景。在美妙的音樂中學生仿佛走進了這美麗的原野,和這位快樂的牧童一起嬉戲。鼓勵學生也用自己優(yōu)美的語言把剛才的所見所聞描述出來,實際上也是考察學生對詩句的理解情況。
“只有入境,才能悟神!北经h(huán)節(jié)中,我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特點,先運用畫面與音樂再現(xiàn)情境,后用語言描述情景,為學生營造了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氣氛。美的畫面,美的音樂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多種感官進行體驗,使學生的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都得到了發(fā)展。
預設二:想象“臥月明”,感悟詩中情
有的學生會指出從“不脫蓑衣臥月明”中感悟到了牧童的快樂與悠閑。我出示課件:《牧童休憩圖》給學生以感官上的體驗,再領引學生回到文本中,讓同桌互相交流一下,你覺得詩句中的那個詞更能體現(xiàn)牧童的無拘無束?
在班級交流中,根據(jù)學生的不同見解,我分別預設了以下問題引起學生的思維與想象:
(1)不脫蓑衣:為什么不脫蓑衣?是累了,想躺下來好好舒展一下身子?是喜歡月夜里的草地,想好好的欣賞一下?
。2)“臥”什么是“臥”?臥在怎樣的地方?怎樣的時間?怎樣臥?把臥換成“坐”或者“立”,放到詩句中讀一讀,感覺如何?
這樣的教學設計,避免了古詩教學中逐字逐句的枯燥的串講串問,而是抓住重點字詞的剖析,品味其精妙之處,突出語文學科的特點,進行扎扎實實的語言文字的訓練,讓學生感受到祖國語言文字的美妙,使學生真正學有所獲。
接著,我采用“設境想象教學法”挖掘教材的空白處,讓學生開啟想象的閘門:(音樂漸起)躺在柔柔的草地上,聞著青草的芳香,望著天上的明月,享受著晚風的撫摸。此時此刻,假如你是這位躺在草地上的牧童,你會想些什么?做些什么?
也許他睡著了,又會夢見什么呢?讓我們輕輕地背一背這首詩,送給他一首催眠曲吧。
這樣,讓學生進入詩境,走進牧童的內(nèi)心世界,抒發(fā)情懷,發(fā)表見解。此時,學生化牧童為自己,化自己為牧童,與詩中人產(chǎn)生了情感的共鳴。
。ㄋ模┨阶髡,體會別樣情。
讀詩,不僅要讀出詩中畫,還要讀出詩中人——即詩人的思想體現(xiàn)。這對孩子們而言是學習古詩的一個很好的導向,是從一個層次到另一個層次的深入。自然,也是這也是學習詩詞的難點之處。為了很好的解決這一教學難點,我這樣引入:快樂的心情是相通的。眼前的一切不僅令牧童陶醉,令我們大家陶醉,也令詩人呂巖陶醉。其實,呂巖喜歡喜歡牧童,還有另外的原因呢。讓我們先來看一下呂巖的資料,快速讀一讀,看你捕捉到了什么信息?(同時出示課件。)
這樣的引入,我旨在讓學生帶著好奇心與探究的欲望走進詩人的內(nèi)心,用自己敏銳的目光去發(fā)現(xiàn),去窺探詩人內(nèi)心的情感。學生通過自己的發(fā)現(xiàn)獲取信息,得出結論,增強了他學習的信心,使他體驗到了學習的樂趣。把“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落到實處。
通過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使學生透過詩,看到了詩人心靈深處的一種追求。了解到了詩人向往遠離喧囂、悠閑自樂生活的原因后,我再次引領學生誦讀古詩。這不僅使教學回歸到古詩的本體上來,更是學生的情感在回歸和升華,從而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進而解決了本課的教學難點。
。ㄎ澹┩卣归喿x,體會詩作美
學習古詩,就是要讓學生在欣賞古詩詞的同時愛上古詩,所以在學生“意猶未盡情猶未止”時,我出示了一組以“兒童生活”為體裁的詩句賞析
牧童盧肇
誰人得似牧童心,牛上橫眠秋聽深。時復往來吹一曲,何愁南北不知音。
桑茶坑道中楊萬里
晴明風日雨干時,草滿花堤水滿溪。童子柳蔭眠正著,一牛吃過柳陰西。
同時出示的還有袁枚的《所見》和其它的詩句,并要求學生課外積累和背誦此類古詩。將本課的古詩輻射到其余相關詩句,真正做到課內(nèi)外的有機融合,從而讓學生愛上古詩詞,愛上中華傳統(tǒng)文化,感受其中的博大精深。
自此,完成了本節(jié)課的教學任務。在教學中,我努力尋找人文精神與語言訓練的契合點,通過各種形式的閱讀訓練,將學生帶到情境中去感悟、去體驗、去主動探究。使學生在輕松快樂的語文課堂中進行學習,這也體現(xiàn)了我“寓教于樂”的教學理念。
五、說板書設計
最后,我說一下板書。我的板書簡潔明快,一目了然!翱鞓、悠閑”二字彰顯了詩人的內(nèi)心情感。是教學內(nèi)容的精華體現(xiàn),也是整個教學過程的點睛之筆。(附板書)
牧童
呂巖
鋪
蓑
快樂
悠閑臥
小學語文古詩說課稿 4
一、說教材
《絕句》這首詩抓住遲日、江山、春風、花草等景物給讀者描繪了一幅明麗紛繁的春景圖,表達了詩人對初春時節(jié)大自然一派生機、欣欣向榮景象的贊美與熱愛。
《惠崇春江晚景》成功地寫出了早春時節(jié)的春江景色,詩人以其細致、敏銳的感受,捕捉住季節(jié)轉換時的景物特征,抒發(fā)了對早春的喜悅和贊美之情。
《三衢道中》通過寫詩人行于三衢山道中的見聞,在景物的描繪中融入了自己愉悅的心情,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之美的喜悅與贊美。
二、說教學目標
1.訓練學生行行朗讀,字字思考,推敲詩文的意思;啟發(fā)學生處處想象,揣摩詩的意境,體會詩人的感受。
2.培養(yǎng)學生觀察、想象、概括和表達能力,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
3.培養(yǎng)學習古詩的興趣。
三、學情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有了一定的古詩學習經(jīng)驗,學生掌握了一定的古詩學習的方法。為此我讓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本詩。
四、教學過程
《絕句》
。ㄒ唬⿲胄抡n。
同學們已經(jīng)學過了不少古詩,誰能背給大家聽聽?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三首古詩,它們都描寫了春天的美麗景色。出示課題:絕句。
。ǘ┏踝x感知。
1.教師范讀全詩,學生注意聽不認識字的讀音。
2.學生借助拼音初讀全詩,圈出生字,多讀幾遍。
。ㄈz查生字認讀情況。
1.出示帶拼音的生字。
2.這些生字誰會讀?
指名認讀,“開火車”讀,重點指導“崇”字的讀音。
3.去掉拼音,小組檢查認讀生字。
4.猜字游戲:老師手中拿了一個生字娃娃。
誰來猜猜,老師拿的是哪個生字娃娃?
。ㄋ模⿲⑸謱殞毞呕卦娭,多讀幾遍。
1.學生自由讀詩。
2.指名讀詞。
3.指名朗讀全詩。
。ㄎ澹┙柚鍒D,了解詩意。
1.首先欣賞詩歌的'插圖,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2.具體解釋每個字詞的意思,讀懂詩句。
。1)“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這兩句詩中描寫了哪些景物?
(2)一個“飛”字和一個“睡”字描繪出了兩幅怎樣的畫面?
3.學習詩中運用的動靜結合等修辭手法。
。﹦(chuàng)設情境,有感情地朗讀全詩。
1.教師配樂描敘詩境,學生想象畫面。
2.學生自讀整首詩。
3.指名扮演小詩人,表演讀。
4.師生配樂合作讀。
。ㄆ撸┻x擇作業(yè)(三者選其一)。
1.自選樂曲配樂背誦全詩。
2.給詩配畫。
3.杜甫還寫過哪些詩,找一找,讀一讀。
《惠崇春江晚景》
(一)板書課題。
從詩題“春江晚景”入手,全班交流。(同學們你們見過江邊傍晚時分的美景嗎?或許我們看不到惠崇畫的《春江晚景》這幅畫,但我們可以從蘇軾的詩中想象畫作里的美景。)
(二)音視導入,學生自讀。
生自由閱讀1分鐘后,說出詩歌中描繪的景物。
(三)反復誦讀,把握節(jié)奏和韻律。
通過多種形式的誦讀,引導學生把握詩歌的節(jié)奏和韻律。
。ㄋ模┘氉x詩歌,感受景色。
1.具體解釋每個字詞的意思,讀懂詩句。
2.朗讀詩歌,小組交流學習:
。1)你認為這首詩寫的是早春還是晚春?為什么?
(2)“春江水暖鴨先知”這句詩是用什么樣的畫面來表現(xiàn)季節(jié)的變化的?
3.想象詩歌所描繪的畫面,感悟詩人所表達的情感。
《三衢道中》
(一)導入新課:
我們剛隨著蘇軾去欣賞了惠崇的“春江晚景圖”,接下來我們再跟著宋代詩人曾幾去爬爬三衢山,看看山上的風景又如何呢?
(二)吟誦感悟,想象畫面。
全班齊讀,思考下列問題:
1.詩人是什么時間游覽三衢山的?他的行程是怎樣的?
2.詩人沿途都看到了哪些風景?心情如何?(一“溪”、一“山”、茂盛的樹,還聽到了黃鸝的叫聲。)
(三)指導朗讀。
通過全班齊誦、個人吟誦等多種方式展現(xiàn)自己對詩歌的理解。讀出詩歌中表現(xiàn)出的詩人對春天、對大自然的喜愛之情。
。ㄋ模┎贾米鳂I(yè)。
寫一篇描寫春天的文章。
小學語文古詩說課稿 5
一、說教材
本課有兩首古詩,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五言絕句《池上》和南宋詩人楊萬里的七言絕句《小池》。這兩首詩描繪的都是詩人在夏天的所見,前者敘事,后者寫景!冻厣稀繁邪拙右自娮魍ㄋ滓锥臄⑹嘛L格,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一個小孩兒偷采白蓮而又不知道藏蹤跡的頑皮、可愛形象!缎〕亍穼⒊、泉、流、荷和蜻蜓寫得相親相依,和諧自然,猶如一幅色彩明麗的水墨畫。這兩首詩語言淺顯易懂,又配以插圖,極易被學生理解,適合學生去吟誦積累。
二、學情分析
這是一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課文,這兩首詩有些孩子早已熟讀成誦,所以在讀準字音上無須多費工夫,關鍵是讓孩子去體會詩所描繪的意境美,去初步領會詩文所蘊涵的哲理。若要一年級的學生單憑詩句來領會詩文的意境是有困難的,所以我將詩歌的意境美與詮釋圖片等結合起來,充分利用插圖來展現(xiàn)美,聯(lián)系生活實際發(fā)現(xiàn)美,進而動情地表達美。
三、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
2.能用聯(lián)系生活實際、圖文結合等方法了解“蹤跡、采、藏”等詞語的意思,初步知道古詩大意。
3.能正確朗讀、背誦古詩。圖文結合,感受詩中蘊藏的夏天的情趣。
四、說教法
本課是對古詩的賞析和學習,我采取讀書指導法,指導學生通過有感情朗讀古詩,體會古詩所表達的思想情感,結合啟發(fā)式教學討論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通過提出問題,小組合作討論,全班同學共同交流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五、教學過程
《池上》
。ㄒ唬┘ぐl(fā)興趣,引入新課。
(課件展示令人賞心悅目的荷塘美景:碧綠的荷葉挨挨擠擠,亭亭玉立的荷花嬌媚動人,鮮嫩的蓮蓬清香誘人。)
師激趣:看到這么美的荷塘,你們最想干什么或說什么?(學生交流)詩人白居易也來到了池邊,看見了荷花池上發(fā)生的一個關于小娃的有趣故事,于是,詩人忍住寫了一首詩。板書詩題。相機理解詩題:荷花池塘里。
。ǘ┏踝x古詩,認讀生字。
1.自讀詩句,認識生字詞。
。1)教師范讀。
。2)學生自由讀古詩。(課件顯示要求:拼讀生字音節(jié),注意讀準字音;用加一加、換一換等方法識記生字字形;給生字找朋友組詞;讀通句子,爭取讀出古詩的韻律。)
(3)匯報交流。
2.熟讀古詩。
(1)劃節(jié)奏讀詩。
師引導:大家和生字娃娃交上了朋友,已經(jīng)能把詩讀通了,但這遠遠不夠,我們還應該讀出詩的節(jié)奏來。這首五言詩該怎樣劃分節(jié)奏呢?請用“/”畫出來。(學生各自練習朗讀,并根據(jù)練習時的節(jié)奏用鉛筆在書上做記號。)
。2)指名匯報,相機大屏顯示: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3)指名讀詩。
。4)教師講解誦讀要領并范讀:誦讀古詩的時候,不要一字一頓地讀,這樣會破壞古詩的韻味,要注意音斷氣連,像老師這樣,你們聽 ……
。ㄈ┮髟姛捵郑w會意境。
1.前兩行——小娃偷采蓮。
。1)師引言:一個小娃在池塘上偷偷地采了好多白蓮,究竟有趣在哪兒呢?讓我們一同走到荷花池邊去看一看吧。(課件出示:“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2)學生自由輕聲誦讀古詩,邊讀邊想象畫面。
。3)學生交流“看”到的畫面。
A.引導學生通過“你問我答”的形式匯報自己是如何“看”出來的。
小娃:男孩兒或女孩兒。
小艇:船。
B.指導學生觀察畫面展開聯(lián)想:荷塘是什么樣的?白蓮是什么樣的?(學生用自己的`話描述想象到的“蓮葉何田田”的美好畫面,喚起大家對荷花池和嬌嫩的蓮蓬的向往之情。)
。4)朗讀前兩句詩,思考:你最欣賞其中的哪個字?
A.師引導:這么多的白蓮是小娃瞞著荷塘的主人偷偷采的,你想想,如果你是小娃,這時候,你會想些什么呢?
B.指導讀出緊張、高興的心情。
C.是的,偷采了白蓮回家的小娃既高興,又緊張。(齊讀)
D.引導學生討論:你覺得小娃的這種“偷”可惡嗎?
2.后兩行——景美童心純。
。1)師引導:小娃偷采白蓮,真的不會被發(fā)現(xiàn)嗎?你們從哪兒知道的?
(2)學生默讀后兩行詩,談理解。
。3)學生匯報交流。
A.小娃忘記了隱藏自己的行蹤,滿池的浮萍被他的小船沖開了一道波痕。
B.理解:不解——不懂得,不明白,不知道。
。4)當小船慢慢駛來,浮萍……(做手勢)
。5)可是小娃哪里知道,小船劃出的波痕已經(jīng)暴露了他偷采白蓮的事。多么純真質樸的孩子呀!
。6)看到浮萍開了,你會怎么想?(替小娃擔心、著急。)
(7)指導學生讀出這種心情。(自讀、指2—3名學生讀、齊讀。)
。8)猜詩人的行為、心理:
A.詩中不僅藏著一幅幅美麗的、有趣的畫面,還藏著一個人呢?你們猜,他是誰?
B.你猜白居易此時正在岸邊干什么?(窺視、偷笑。)
C.我來采訪一下:請問白老先生,您為什么在偷偷地看,偷偷地樂?
D.指導朗讀。
。ㄋ模└星槔首x,背誦全詩。
1.指導學生想象古詩的內(nèi)容,練習背誦。
2.檢查背誦。
《小池》
。ㄒ唬┮栽娨,創(chuàng)設情境。
1.(出示配樂課件:吟詠春天。)引導學生背誦古詩《春曉》《詠柳》。
2.交流:我們剛才背誦的詩有什么共同點呢?(都是描寫春天景色的詩。)
3.教師引導:大自然的美景總是令人陶醉。從古至今,不知多少詩人用他們的筆贊美它。(出示配樂課件:夏天情。)師導言:生機盎然的春天過去了,姹紫嫣紅的夏天來了,你們看到了什么?
4.導入新課,揭題。
師:是呀,大自然是那么美好,萬物是那么和諧。南宋詩人楊萬里被這個美麗的小池塘深深地吸引,寫下了一首名為“小池”的詩。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首詩。(板書課文題目:小池。)
5.學生讀課文題目,教師介紹作者。
。ǘ┏踝x古詩,學習字詞。
1.教師導學:這是一個什么樣的小池塘呢?我們一起來有滋有味地讀讀吧!
出示自學要求:
。1)自讀詩歌,勾畫難認難記的生字生詞,借助拼音多讀幾遍,可以讀給同桌聽,也可以讀給老師聽。
。2)在讀準字音的基礎上,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學生字。
。3)自由朗讀古詩,要把詩歌讀得字正腔圓。
2.指名朗讀古詩。
3.指導學生將生字帶入古詩中,再次朗讀詩句,讀出古詩的節(jié)奏。
(1)讓我們再回到這個小池塘,去體會它的美。老師再讀。
(2)這首古詩讀起來很優(yōu)美,你會讀嗎?
。ㄈ┥钊肜首x,體會詩意。
1.整體感知。
。1)課件出示插圖:仔細觀察畫面,說說你都看到了什么?
(2)引導學生邊看畫面邊讀,說說詩中描寫了什么景物,在詩中找出來。(荷花池、泉眼、樹蔭、荷葉、蜻蜓。)
2.理解詩意。
。1)誰來說說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①教師相機引導質疑:泉眼的水是怎樣流的?“惜”是什么意思?誰舍不得誰?怎樣理解“愛晴柔”?
、谥笇Ю首x:一道細流緩緩地從泉眼中流出,池畔的綠樹在陽光的照射下,將樹蔭投到水面,忽明忽暗。這么寧靜的景色,我們該怎么讀呢?(要讀得輕柔、甜美,速度稍慢,飽含不舍之情。)
、壑笇胂螅汉扇~剛露出什么?蜻蜓就怎樣了?如果它們會說話,會說些什么?
、堋霸纭焙汀安拧痹娙擞玫梅浅蚀_、生動。有了這兩個字,我們讀這兩句詩時眼前仿佛看見了什么?(學生交流)
、菀裕憾嗝醇毼⒌漠嬅妫谷槐患毿牡脑娙擞^察到了。如果你是詩人楊萬里,此時會怎樣來吟誦“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呢?
3.總結。
是啊,清清的泉水,茂密的大樹,嬌嫩的荷葉,可愛的蜻蜓構成了小池優(yōu)美的風景。難怪詩人要把這樣的小池寫下來,這里真是太美啦!全班有感情地朗讀全詩并試著背誦。
。ㄋ模┩卣寡由,升華情感。
1.小荷漸漸長大,大家想知道它們在盛夏時節(jié)的美麗姿態(tài)嗎?(出示課件:滿池的荷花的圖片及古詩《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2.小池只是大自然中的一個非常非常小的部分,大自然中還有很多美麗的景色呢。這些美景正等待著大家去發(fā)現(xiàn),去觀賞,去贊美。當然,大自然更期待你們?nèi)圩o。這樣,美景才會越來越美,越來越多。
小學語文古詩說課稿 6
《送元二使安西》是小學語文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四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第一篇課文《古詩兩首》中的第二首古詩。本單元的文章以人與人之間的愛和真情為主題,體會互相關愛帶來的快樂和幸福,引導學生去關心幫助他人!端驮拱参鳌肥鞘⑻浦娙、畫家和音樂家王維所著的一首膾炙人口的送別詩。王維的好友元二將遠赴西北邊疆,詩人特意從長安趕到渭城來為朋友送行,其深厚的情誼,不言可知。這首詩既不刻畫酒筵場面,也不直抒離別情緒,而是別巨匠心地借別筵將盡、分手在即時的勸酒,表達出對友人的留戀、關切和祝福。這首詩洗盡雕飾、明朗自然的語言,抒發(fā)誠摯、深厚的惜別之情,以情意殷切、韻味深永獨樹一幟。
根據(jù)新課程標準對四年級學生提出的閱讀要求和學生現(xiàn)有的認知水平,我從以下三個緯度確定了教學目標:
知識能力目標:會寫2個生字,明確多音字“舍”的兩個讀音,明白“使”、“浥”、“更盡”幾個詞語的意思,理解整首詩的意思。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古詩。
過程方法目標:通過自學和小組合作的方法理解整首詩的意思,采用層進式引讀法引導學生體會詩人對友人依依惜別的離別之情。
情感態(tài)度目標:體會朋友之間的深厚情誼,激起對祖國詩歌的熱愛之情。
依據(jù)教學目標我也制定出了本文的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理解整首詩歌的意思,能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詩文。
2、體會詩人對友人依依惜別的離別之情。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深入體會詩人對友人依依惜別的離別之情。
課時安排:一課時。
下面我就從入詩境、讀詩文、解詩意、悟詩情、續(xù)詩韻、拓詩篇這六個環(huán)節(jié)來談談對這課時的教學安排。
一、入詩境
新課開始,教師可配上古曲《陽關三疊》,飽含深情地吟頌《送元二使安西》這首古詩,渲染氣氛,營造出詩歌的意境,形成“未成曲調先有情”的良好課堂基調。
二、讀詩文
詩歌短小精練,可以讓學生自由多讀上幾遍。
三、解詩意
本首詩的意思并不難懂,教師不用對詩歌的意思做過多的解釋,可以讓學生對照著文后的幾個注解,使是出使的意思,浥是濕潤的意思,更盡就是再飲完的意思,然后采用小組討論的方式交流對詩歌內(nèi)容的理解,繼而全班交流。小組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也是新課標所倡導的!缎抡n程標準》指出:“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教師應努力為學生提供了主動參與合作的機會。
四、悟詩情
自古人生重離別,自古人生又傷離別,因而“送別詩”在古詩詞大家中可謂頗具規(guī)模的一系,詩人們無一不涉足過這一主題。然而在這浩如煙海的“送別詩”中,王維的這首《送元二使安西》為什么能膾炙人口,流傳至今,甚至便被人披以管弦,殷勤傳唱,成為送別詩中的極品呢?肯定是有它獨樹一幟之處。那么詩人王維究竟是怎樣表達他對元二這份依依惜別之情的呢?在悟詩情這個環(huán)節(jié)我們將解決該問題,這無疑是教學中的難點,我想從如下三個方面引導學生突破這個難點。
1、從好友的角度感受離別之情
先請學生讀一讀古詩,詩中哪些地方,能找到元二和王維是好朋友的依據(jù)?學生自讀
古詩后進行交流?梢詮囊韵乱罁(jù)得到證實:
。1)、元二,這個名字叫起來非常親昵,可以推斷他們是好朋友。
。2)、從“故人”可以看出他們是好朋友,知己。
。3)、“更”說明他們已經(jīng)喝了許多杯酒,可見他們的感情很深。
。4)、“盡”說明兩人喝酒都一飲而盡,只有好朋友之間才這樣。
此時,教師可以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向這酒。 “酒逢知己千杯少”的酒是連心的酒,“為此春酒,以介眉壽”的酒是祝福的酒,“何以解憂,惟有杜康”的酒是澆愁的酒,那“勸君更盡一杯酒”是一杯怎樣的酒?學生可以從多個角度進行回答:這是一杯離別的酒,因為喝完這最后一杯,王維和元二從此分別。這是一杯傷感的酒,好友分隔兩地,豈能不令人傷懷?這是一杯無奈的酒,誰愿意與好朋友分離呢?無奈這是朝廷下達的命令,難以違抗。這是一杯祝福的酒,詩人王維祝福元二一路平安,在安西生活如意。
這還是一杯??的酒,讓學生帶著他們的感受,一遍一遍,反復地朗讀“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边@一句。這層進式步步引讀,使學生透過“勸君更盡一杯酒”這似乎平淡的表層看到了它深層蘊涵的深摯情誼。于是每復讀一次,學生的感情也隨之澎湃升騰。
2、從渭城的景色感受離別之情
已經(jīng)記不清喝了多少杯酒。透過窗外,看到窗外的景色,這種難分難舍的情緒更為強烈。教師可以請學生再讀讀整首詩,元二和王維看到哪能些景物,離別的愁緒會更濃?
。1)、雨,似乎老天也為他們的分別而傷心。
(2)、柳,如果沒有學生提起,教師可以告知學生古人有“折柳贈別”的風俗。因“柳”與“留”諧音,以表示挽留之意。
體會到因這些景物產(chǎn)生的愁緒后教師又可以采取層進式的引讀,古人聽到《折楊柳》曲,也會觸動離緒,而今天看到滿目的青青楊柳怎不傷感別離?小雨還在下著,是想挽留友人的腳步嗎?而朋友終將離我而去,怎不傷感別離?雨中送客,想想自己也只身飄泊,而今天朋友也將遠走他鄉(xiāng),怎不傷感別離?
王國維說過:“一切景語,皆情語也!痹娙诉x取這些景物,自然有意關合送別。而進一步借助這些景物,對“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一句的層層渲染,無疑對詩旨的解讀又推進了一步。
3、從地域上的距離和差異感受離別之情
要深切理解這臨行勸酒中蘊含的深情,就不能不涉及“西出陽關”。當時陽關離渭城路途遙遠,以西還是窮荒絕域,風物與內(nèi)地大不相同。元二不免經(jīng)歷萬里長途的跋涉,備嘗獨行窮荒的艱辛寂寞。那么安西離渭城到底有多遠呢?教師可以在課前讓學生查找資料,明確這幾個地方的地理位置,在課堂上出示元二出使安西的地圖,這距離大概有3000多公里,橫穿了大半個中國。元二遠去千里之外,與王維從此天南海北,詩人怎能不留戀呢?這是地域上的距離帶來的離別感傷。
不僅如此,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想象兩地生活的差異:也許渭城這兒春雨綿綿,安西那兒呢?黃沙滿天!也許渭城這兒生機勃勃,安西那兒呢?滿目荒涼!渭城這兒有飲不盡甜甜的故鄉(xiāng)水,聽不完濃濃的家鄉(xiāng)話,安西那兒呢?舉目無親,鄉(xiāng)音不再有!由此,教師第三次采用層進式的引讀,想到朋友即將遠去塞外荒漠,這種難分難舍的情緒化作——學生齊讀“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毕氲脚笥鸭磳⑦h去塞外荒漠,孤身飄泊,這種難分難舍的情緒化作——學生齊讀“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毕氲脚笥鸭磳⑦h去塞外荒漠,孤身飄泊,前途渺茫,這種難分難舍的情緒化作——學生齊讀“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這樣的設計,對安西和渭城作了濃墨重彩的強烈對比。此時,“勸君更盡一杯酒”,就像是浸透了詩人全部情誼的`一杯濃郁的感情瓊漿。這里面,不僅有依依惜別的情誼,而且包含著對遠行者處境、心情的深情體貼,包含著前路珍重的殷勤祝愿。
在整個悟詩情的教學設計中,我采用“以讀代講,層層推進”的形式進行教學,教師
層進式的以情“引讀”,學生心潮逐浪高的“復讀”,可謂一唱三嘆,引領學生進行了一次精神的洗禮,完全感受了這首詩歌的獨特魅力。
五、續(xù)詩韻
這一句“勸君更盡一杯酒”包含了詩人多少的臨別贈言!其實王維想對元二說的話
真是太多太多了,然而在這個分離在即的時刻卻什么都說不出來了。在此,我設計了一個練筆環(huán)節(jié),請學生把王維想對元二說卻沒有說出來的話寫下來,然后進行交流。新課標指出教師要善于利用文本,充分挖掘教材的有利資源,填充“空白”的過程本身就是讓學生馳騁想象,激越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實際操作行為。我想,有了上一個悟詩情環(huán)節(jié)的鋪墊,這個練筆也算得上是水到渠成了吧!學生不僅在語言文字的表達能力上有所提高,也再一次在精神上與詩人發(fā)生共鳴。
六、拓詩篇
“送別詩”這一題材在我國古典詩歌中是比較常見的,教師可以推薦幾首比較有名的
詩歌讓學生進行課外自學。如高適的《別董大》,王昌齡的《芙蓉樓送辛漸》,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是千古名篇。
小學語文古詩說課稿 7
各位老師,大家好!現(xiàn)在我來說課。我說課的題目是《詩經(jīng)·采薇》(節(jié)選)。
一、 說教材
首先,我來說一下教材。
人教版課標版六年級上冊第六組綜合實踐活動"輕叩詩歌的大門"主要是引導學生進行搜集詩歌、整理詩歌、欣賞詩歌、寫作詩歌、朗誦詩歌等一系列綜合實踐活動!对娊(jīng)·采薇》(節(jié)選)是閱讀材料的第一篇,是《采薇》中節(jié)選的四句詩歌,以回憶的方式寫了被遣戍邊的戰(zhàn)士從出征到回家的兩幅畫面。
第二,我來說一下我對教材的處理。
由于教材所處的位置,決定了學習可深可淺。但我個人認為《詩經(jīng)》是我國的第一部詩歌總集,是我國文化寶庫中珍寶。淺讀未免可惜,學生也不能領會其中美妙之處。尤其我們的課本所節(jié)選的四句詩乃是《采薇》中的精華,個人特別偏愛。雖然只有短短四句,卻令人回味悠長。深入解讀,卻有很大難度。學生的理解、感悟能力是否能夠達到一定的深度,歷史的空間距離如何拉近等都存在問題。反復思量之下,我還是決定根據(jù)自己的解讀來備課,做好"輕叩詩歌的大門"的第一步,讓學生在學習之初就折服于詩歌的魅力,從而引發(fā)學習的興趣,取得良好的實踐成果。鑒于以上考慮,我計劃用一個課時精講。
第三,說教學目標。
結合本單元教學要求和本課特點,根據(jù)新課標的"知識與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和態(tài)度"三個維度,我將本科的教學目標確定為:
知識目標:反復誦讀詩歌,大體把握詩意。
能力目標:培養(yǎng)學生再造想像、創(chuàng)新思維的能力;養(yǎng)成古詩學習方法。
情感目標:想象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詩中主人公的思想感情及詩歌的主旨。
最后,說教學重難點。
新課標指出,文學閱讀必須"能感受形象,品味語言,領悟作品豐富內(nèi)涵,體會其藝術魅力,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和思考",因此,我在教學中將體會感情,品味語言,賞析藝術特色作為教學的重點。由于本詩是早期的文言詩歌,學生在語言感知上有一定困難,因此教學的難點是品味語言,把握情感。
二、說教法、學法
教法得當,才能挖掘出學生最大的潛力,才能達到教與學的完美結合。我認為這首詩最主要的就是讓學生自己通過理解、感悟、朗讀去體會征人那種厭惡戰(zhàn)爭思念家鄉(xiāng)又奮勇抗敵的矛盾心理,通過自己的獨特的情感體驗去鑒賞"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所以我的教學方法主要是:創(chuàng)設情境法、誦讀法討論法 引導點撥法等。這樣可以真正的做到一學生為主題,尊重學生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
關于學法,在本課教學中貫穿自主探究,引導學生自學、教會學生如何學習詩歌,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達到提高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目標?梢园咽柰ㄎ囊夂驼n文思路的任務交給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同時背誦課文,使記誦和理解結合在一起,這樣才符合學生的記憶規(guī)律,也減輕學生課下的負擔。
三、說教學過程
我來呈現(xiàn)一下我的教學過程
1、首先是導入:音樂渲染,營造氣氛。了解《詩經(jīng)》,拉近距離。
2、落實基礎,整體感知
通過自讀、指名朗讀,發(fā)現(xiàn)障礙,正字正音,老師指導重點字詞及朗讀的.節(jié)奏。
3、讓學生對照注釋明確部分字詞含義,老師強調"楊柳"解釋,在自學基礎上、根據(jù)老師引導、小結基本把握詩歌大意。
4、創(chuàng)設情境,加深感悟。
讓學生談談"楊柳依依"的畫面,畫面的想象能更好的理解戰(zhàn)士的情感,也能培養(yǎng)學生的聯(lián)想和想象能力。
5、引用課外詩文,進一步理解在中國古典詩詞中描寫離別經(jīng)常用楊柳的用意。楊柳意象的把握對今后學習古詩歌很有幫助。
6、感受戰(zhàn)爭的殘酷。
此處屬于補白。課本上是《采薇》倒數(shù)五六七八句,雖精彩卻給人無頭無尾之感。在此處通過圖片、音樂、資料及教師入情入境的解說來創(chuàng)設情境,幫助理解。
7、體悟"雨雪霏霏"畫面。
引導學生體會:劫后余生、歸家情急、近鄉(xiāng)情怯等復雜情感。讓學生進行拓展想像,口語表達。
如何理解征戰(zhàn)在外強烈的思鄉(xiāng)之情以及歸途路上的傷悲痛苦?這個問題有一定的思考難度,讓學生在看似矛盾的態(tài)度中更好的走進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和復雜真實的人物情感,更完整、準確的把握思想感情。
8、寫作手法
為了突出人物內(nèi)心的情感在寫作時經(jīng)常用外在景物來襯托,楊柳和雨雪畫面?zhèn)涫苋藗冑澷p。楊柳和雨雪分別襯托了戰(zhàn)士離別時依依不舍和歸來時百感交集,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寄托在這兩幅畫面中。指導學生這種寄情于景,以景寫情,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
10、引導讀背
古詩文積累是學習的一個重要方面,能夠達到當堂背誦應該是最佳狀態(tài)。
11、總結學習方法
教給學生古詩文的學習方法,對以后的古詩文學習來說作用巨大。
四、說作業(yè)
1、背誦并默寫《詩經(jīng)·采薇》(節(jié)選)
2、嘗試以詩中"我"的角色想象擴寫故事。
這樣的作業(yè)設計,既積累了古詩,又能達到鍛煉學生想象、寫作的能力。
五、說板書
詩經(jīng)·采薇
昔 往 楊柳
情景交融
今 來 雨雪
設計力求簡潔明快,自然流暢。
以上我從教材、教學方法、教學過程等方面對本課進行的說明,我的說課完畢,不妥之處,還請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小學語文古詩說課稿 8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古詩《牧童》。孔子曰:"不學詩,無以言。"學習古詩,不僅讓學生了解了豐富多彩的祖國文化,豐富學生的語言,發(fā)展想象,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詩學素養(yǎng)。今天我將以淺薄而又真誠的見解,談談我對《牧童》這一課的教學構想。我將從"說教材"、"說學情"、"說教學法"、"說教學過程"、"說板書設計""說教學預期和反思"這六個方面來說課。
一、說教材
(一)說教學內(nèi)容
《牧童》是人教版五年級下冊第二組第五課《古詩詞三首》中的一首詩。本組教材是以童年為專題來編排教學內(nèi)容的!赌镣肥翘拼娙藚螏r所作,呂巖也就是民間傳說中的八仙之一呂洞賓。整首詩向我們展示了一幅鮮活的兒童晚歸休憩圖:草場、月夜、笛聲、牧童,像一幅恬淡的水墨畫,使我們的心靈感到寧靜。全詩意境優(yōu)美,用詞活潑,情趣盎然。生動的表現(xiàn)了牧童悠閑自在、無拘無束的生活。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jù)本單元的目標和學生的學情,以及古詩教學的特點,我確定了以下目標:
1、熟讀并背誦古詩,感知古詩大意。
2、使學生體會到詩中畫面的優(yōu)美意境,并從中感悟到詩人對悠閑自在、安然自樂的生活狀態(tài)的向往。
3、通過學習,使學生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樂,感受中華語言的精妙。
(三)說教學重難點
本詩通俗易懂,所以我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是"使學生體會到詩中畫面的優(yōu)美意境,并從中感悟到詩人對悠閑自在、安然自樂的生活狀態(tài)的向往。"同時這也是學生學習的難點。
二、說學情
五年級的學生已學過很多古詩,他們能借助注釋、工具書、想象畫面等多種方法來讀懂古詩的大意。對學習古詩抱有一定的熱情,但有時,對詩歌背后蘊含的詩人情感還不能深刻地體會到。雖然本節(jié)課學生只能經(jīng)過二十分鐘的預習,而且手中無任何工具書,但因為本詩字面上的意思比較淺顯,所以在課上,我淡化了對詩意的講解,直指重難點。從今天的課堂來看,學生抓關鍵詞語的能力還不夠,品詞析句能力也有些欠缺。
三、說教法和學法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兒童是用色彩、形象、聲音來思維的。"教學本首詩,我重點運用"情景教學法"、"設景想象教學法",借助多媒體課件與音樂來創(chuàng)設學生樂于接受,能走進其間的意境的課堂氛圍,使學生在多向互動的情境中閱讀、感悟、表達與創(chuàng)新。
此外,我還采用了"誦讀法"、"重點字詞剖析教學法"進行教學,在下面的教學過程中將作詳細闡述。
四、說教學過程
我主要從以下四個環(huán)節(jié)展開教學。
(一)音樂引入,走進《牧童》
課前,我先播放了一首悠揚的笛子獨奏《小放牛》,讓學生欣賞。隨后引導學生想象畫面,并由以前學過的古詩《所見》引出課題《牧童》,并板書。
這樣的安排,簡潔明快,不但消除了學生上課伊始的緊張感,又讓學生從音樂中感受到一種笛聲所特有的美感,形成了"未成曲調先有情"的課堂基調,課堂教學也因學生的入情而進入了積極的狀態(tài)。
(二)三讀古詩,品味意境
歌是唱出來的,詩是誦出來。詩只有用心朗誦,才能彰顯它獨特的韻味。在此,我采用了"誦讀法",設計了三"讀"環(huán)節(jié):
1、一讀字正腔圓
學生初讀本首詩時,我要求學生讀準字音,讀通詩句。重點讀寫 "蓑"字,突破讀寫的難點。
2、二讀抑揚頓挫
在學生讀準讀通詩句的基礎上,我告訴學生:詩歌更講究節(jié)奏,讀詩要讀出它的抑揚頓挫,讀出它的變化,才能讀出它的美。
3、三讀詩中意境
通過以上兩個環(huán)節(jié)的練讀,學生大多已能熟讀古詩,并初步感知古詩大意。此時,我引導學生進行更深層次的讀——品讀古詩。我鼓勵學生,不僅要讀懂詩意,還要想象畫面。
"三"讀古詩環(huán)節(jié),我力圖將學生置于閱讀的的主體地位。用不同形式的讀,調動學生學習古詩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學生讀出層次,讀出詩韻,讀出詩情。
(三)抓重點詞,悟詩中情
在熟讀古詩的基礎上,我進一步引導學生品詞析句,抓住重點詞語感悟詩中情境。
1、抓住"鋪",想象畫面;品味"弄",感受情趣;想象"臥",感悟形象
廣闊的草地令人神往,悠揚的笛聲使人心動,美麗的月夜讓人陶醉。詩中一個"橫"字、一個"弄"字、一個"臥"字,更是充滿了隨性、自然。在品讀第一二句詩時,我抓住一個"鋪"字,引導學生感受原野的碧綠、茂盛,有一個學生感受到草原的平坦,可以說是超出我預期的課堂生成的意外之喜;聚焦一個"弄"字,引導學生聯(lián)系自己學習樂器的經(jīng)歷換位思考,感受牧童弄笛的輕松、自在;品味數(shù)詞"六七里""三四聲",感受原野的遼闊和笛聲的悠長。學生在品味這些關鍵詞的過程中感受到了意趣,用心靈捕捉了詩的意象和境界,慢慢地將古詩讀胖讀厚了。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還通過對字詞的.品析,自然無痕地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地朗讀;而通過聲情并茂地朗讀,又促進了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深入理解。感悟意境和感情朗讀可謂是水乳交融,相得益彰。
第三四句詩意思比較淺顯,加上配有課文插圖,學生感悟畫面不是難點。我從"臥"字切入,引導學生思考:牧童會怎么臥?他為什么不脫蓑衣就"臥"?這樣,牧童悠然自得、自由隨意的形象就躍然紙上了。
以上的教學設計,我避免了古詩教學中逐字逐句的枯燥的串講串問。通過抓住重點字詞的剖析,品味其精妙之處,突出語文學科的特點,進行扎扎實實的語言文字的訓練,讓學生感受到祖國語言文字的美妙,使學生真正學有所獲。
2、跳出這首詩,以一帶三,感受"牧童"情懷。
站在一首詩的角度,看中國人的"牧童"情結,顯得比較單薄。怎樣把詩讀透讀厚,我選擇了拓展閱讀。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一共進行了三個方面的拓展性閱讀:
第一方面:是學習詩的前兩句"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之后,第一次引入棲蟾《牧童》中的前四句,同樣感受牧童所在環(huán)境的美好和那份自在;——這次讀是以主帶次地讀。
第二方面:學習"笛弄晚風三四聲"時,為了理解"笛弄"的內(nèi)在含義,我補充了雷震 《村晚》中的"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讓學生感受到牧童吹笛的自得其樂;在學習了"不脫蓑衣臥月明"以后,再次補充棲蟾的詩句,讓學生感受"日出唱歌去,月明撫掌歸"的牧童"何人得似爾,無是亦無非。"的自由灑脫——這是詩間互補地讀。
第三方面:最后完整地呈現(xiàn)棲蟾的《牧童》,雷震的 《村晚》和課前提到的袁枚的《所見》,學生通過誦讀積累同題材的古詩!@是將詩揉合在了一起,以點帶面地讀。
這些詩句的拓展性閱讀不是平行式的,更不是簡單的疊加式的,而是通過以主帶次,以點帶面的形式實現(xiàn)了詩句、詩意、詩境等方面的比照,從而達到了古詩間的互識、互補與互證的目的。
(四)、探詩中人,品別樣情。
讀詩,不僅要讀出詩中畫,還要讀出詩中人——即詩人的思想體現(xiàn)。這對學生而言是學習古詩的一個很好的導向,是從一個層次到另一個層次的深入。自然,也是學習詩詞的難點之處。為了很好的解決這一教學難點,我引入詩人呂巖的資料,先由八仙過海的傳說,激發(fā)學生對詩人的興趣,然后由詩人的生活背景和個人境遇,體會詩人對自由、悠閑的田園生活的向往。我本來還預設將中國古詩詞中的牧童情結作一點提示,因為時間關系,這個環(huán)節(jié)就省略了。
五、說板書設計
牧 童
蓑
鋪 自由
弄 自在 文化
臥 悠閑
我的板書簡潔明快,一目了然。"自由自在、悠閑"二詞彰顯了詩人的內(nèi)心情感,是教學內(nèi)容的精華體現(xiàn),也是整個教學過程的點睛之筆。最后想稍微挖掘一下古詩背后的深意,因為時間關系,只點到為止,未完成既定板書設計。
六、說預期效果和教后反思
課前,我預期的效果是學生能較有感情地朗讀古詩,并熟練背誦;深入理解文本,與關鍵字詞對話,想象其中的畫面,體會到詩中畫面的優(yōu)美意境,并從中感悟到詩人對悠閑自在、安然自樂的生活狀態(tài)的向往。
從今天的課堂表現(xiàn)來看,基本達到了預期效果,學生能入情入境地讀詩,能用自己的語言描繪詩中的畫面,有部分學生能創(chuàng)造性地表達。學生的朗讀水平也有明顯提升。經(jīng)過多遍各種形式的朗讀,學生應該已能脫離文本背誦古詩了,但是因為課前估計不足,對課堂的節(jié)奏把握不夠精準,致使檢查背誦這個環(huán)節(jié)沒有在課堂上展示出來。
小學語文古詩說課稿 9
一、說教材。
本課有三首古詩。宋代詩人王安石的《元日》一詩中作者通過“爆竹聲”、“屠蘇酒”“換桃符”以及開始送暖的春風等新年特有景物的描繪,展現(xiàn)了人們在春節(jié)的歡快情景和萬象更新的情景。結句“總把新桃換舊符”既是寫當時的民間習俗,又寓含除舊布新的意思。這首詩是通過新年新氣象的描寫,抒寫自己執(zhí)政變法,除舊布新,強國富民的抱負和樂觀自信的情感!肚迕鳌芬辉娭凶髡叨拍撩鑼懙氖侵袊鴤鹘y(tǒng)節(jié)日清明時節(jié)的景象,借春雨綿綿寄托了作者對逝去親人的惆悵感傷無限哀思。這是一首敘事詩,寓情于景,同時這也是一首七言絕句,語言十分簡潔,通俗易懂,音韻和諧!毒旁戮湃諔浬綎|兄弟》一詩是盛唐著名詩人王維因重陽節(jié)思念家鄉(xiāng)的親人而作。詩人一開頭便緊急切題,寫異鄉(xiāng)異土生活的孤獨凄然,因而時時懷鄉(xiāng)思人,遇到佳節(jié)良辰,思念倍加。接著詩一躍而寫遠在家鄉(xiāng)的兄弟,按照重陽的風俗而登高時,也在懷念自己。詩意反復跳躍,含蓄深沉,既樸素自然,又曲折有致。“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千百年來,成為游子思念的名言,打動多少游子離人之心。
二、說學情
這是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課文,這三首詩有些孩子早已熟讀成誦,所以在讀準字音上無須多費工夫,關鍵是讓孩子去體會詩所描繪的意境美,去初步領會詩文所蘊涵的哲理。若要三年級的學生單憑詩句來領會詩文的意境是有困難的,所以我將詩歌的意境美與詮釋圖片等結合起來,充分利用插圖來展現(xiàn)美,聯(lián)系生活實際發(fā)現(xiàn)美,進而動情地表達美。
三、說教學目標
1、認識“屠、蘇”等7個生字,會寫“符、欲”等11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古詩。默寫《清明》。
3、理解重點字、詞、句的意思,感受古詩的語言美,體會詩歌表達的感情。
四、說教法
1、運用情境教學法,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自己學習,運用多媒體,動用多種感官,進入到詩人描繪的情境中,體會詩句的意境美。
2、在傳授知識,培養(yǎng)能力的同時,教會學生學習,寓學法指導于教學的全過程。
3、堅持“讀悟結合、讀寫互動”的教學理念。以讀為主線,在讀中理解詩意,感悟文化,體會詩情,并朗讀出古詩不同的味兒;以寫為訓練,把“寫”擠進課堂,豐滿文本,豐厚文化。
五、說教學過程
《元日》
。ㄒ唬├斫狻霸弊,導入解題。
1、理解“元”字:每年的1月1日叫元旦,知道是什么意思嗎?(元:第一,開始。旦:字形告訴我們是地平線上升起的太陽,是早晨的意思。元旦就是公歷一月一日。)
2、導入解題:今天我們要學的一首古詩就叫《元日》。題目意思是農(nóng)歷正月初一,就是我們現(xiàn)在的春節(jié)。如果你用這個題目來寫作文,你會寫什么?(寫春節(jié)做什么,寫出春節(jié)的快樂。)
。ǘ├首x背誦,理解詩句。
1、背誦古詩:短短的4句28個字,能背下來嗎?
2、理解字詞:哪些字詞的意思你懂了?哪些字詞的意思還不懂?(“一歲除”、“入屠蘇”、“瞳瞳日”可能要引導學生理解)
3、說說句意:能連起來說說詩句的意思嗎?(只要學生理解,說通就行,但要做到字字落實。)
在爆竹聲中,除去了舊的一年,迎來了新的一年。春風送了溫暖,人們歡快地喝著屠蘇酒。旭日的光輝普照千門萬戶。人們總是把新桃符換去舊桃符。
4、感情朗讀:
(1)讀出節(jié)奏味:古詩朗讀講究節(jié)奏、重音,一般七言絕句朗讀的停頓、重音有規(guī)律,停在第四字后,重音落在第五字上。我們來試試,讀出節(jié)奏和重音。
。2)讀出歡快味:這首詩的基調是歡快,要讀出歡快味,把歡快味讀到你的臉上。
。ㄈ┳x寫互動,感受文化,體會詩境。
1、過渡圈畫:春節(jié),中華民族最盛大的傳統(tǒng)節(jié)日,蘊含著豐富的節(jié)日文化。從詩句中就能知道春節(jié)做些什么,請圈畫出有關詞語。(放爆竹、喝屠蘇、換桃符)
2、感受文化:能說說這樣做的起源、目的,以及發(fā)展到現(xiàn)在的表現(xiàn)形式嗎?(學生交流,教師點撥,概括板書)
小結:春節(jié),是一個祈求平安的節(jié)日,是一個歡樂祥和的節(jié)日,是一個充滿濃濃文化味的節(jié)日。
3、形象描述:王安石用詩句呈現(xiàn)了一幅歡樂祥和的節(jié)日畫面,讀讀詩句,看看插圖,想想生活,用你的筆來具體描述其中一個畫面。(引導學生先說后寫,靈動生成。以下是學生交流寫話情況的預設)
畫面示例:親朋相聚,喝酒是必不可少的.。大家紛紛端起酒杯敬酒祝賀,這個說祝你身體健康、合家歡樂,那個說祝你事業(yè)興旺、恭喜發(fā)財。真是人人妙語連珠,個個喜氣洋洋。
4、感情朗讀:現(xiàn)在要讀出文化味,應該讀好哪些詞語?(爆竹、屠蘇、新桃、舊符)讀時可以搖頭晃腦,把文化味讀到你的頭上。
。ㄋ模┩卣固骄,走進詩人,體會詩情。
1、簡介詩人,體會感情
。1)過渡激疑:我們理解了古詩,感受到了春節(jié)的歡樂氣氛,春節(jié)的萬象更新,春節(jié)的文化傳統(tǒng)。難道王安石就是為了告訴我們這些嗎?這還要聯(lián)系詩人寫這首詩的背景來體會。
。2)簡單介紹詩人。
2、體會詩情:這首詩就是在王安石變法之初寫的,是為了表達自己變法成功的喜悅和自信。
(1)詩句中處處都能看出來,我們先來關注一些重點詞語。(教師可以先示范,再由學生交流)
(2)有了這些新的發(fā)現(xiàn),我們可以把每句詩的意思用上“改革或新法”來說說。
3、感情朗讀:現(xiàn)在我們應該讀出詩人的自信味,要讀好哪些詞語?(爆竹、春風、瞳瞳日、新桃)讀時可以加上動作,把自信味讀到你的手上。
《清明》
(一)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興趣。
教師:播放課件(課文配套光盤中的圖片+民樂《春天》)教師朗讀《清明》。并請學生評價這首詩哪些字詞用得好。
學生:欣賞圖片、音樂及教師朗讀,思考并回答問題。
教師:小結,多媒體展示課文對本詩的評價。
“紛紛”(“紛紛”一詞正是《清明》絕句中的“詩眼”,那么何謂“詩眼”?)
比較:紛紛之雪──大
紛紛之雨──細
揭示了詩歌形象春雨的特色
比較:春雨:“天街小雨潤如酥”
夏雨:“如傾如注”
秋雨:“淅淅瀝瀝”
小結:揭示了春雨獨特境界:春雨寒冷,侵襲了開放的花朵,春雨迷蒙,像煙霧般籠罩著柳樹。“紛紛”體現(xiàn)的正是這樣一個凄迷而又美麗的境界。通過對“紛紛”這個詞語的品味,領會了詩歌所描繪的“景”:春雨的特點與境界!凹娂姟边形容了行人的心情,凄迷紛亂的心情,由何而來。
“行人”“斷魂”:
通過品味這兩個詞語,作者體會了詩歌的“情”:清明時節(jié),應當是家人團聚,悼念已逝親人之際,可自己卻孤身行路,不免觸景傷懷,又加上細雨紛紛,更增加了愁緒。
小結:通過品味“紛紛”“行人”和“斷魂”,我們體會了詩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藝術境界。這正是我國古典詩歌中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一種絕藝。
揭示了“遙”的妙處:不遠不近的距離,包含了含蓄無盡的興味,引起無窮想
“杏花村”
美麗的杏花深處的村莊──增加了詩歌美感,引起無限想象。 小結:詩歌到此戛然而止,可是通過對這兩個詞語的品味,我們發(fā)現(xiàn)詩歌言已盡而意未完,它留給我們一個廣闊的想象余地。
學生齊讀: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魄。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ǘ┱故拘畔ⅲl(fā)思考。
學生:各小組演示課件,匯報收集整理后的材料。其他學生記錄和自己所收集不同的觀點。
教師:總結評價,簡要概括。
(三)分組活動,構圖繪畫。
學生:分四個小組活動討論,根據(jù)自己的想象,給《清明》這首詩配一幅插圖。并通過投影儀展示
教師:做適當?shù)膬?yōu)劣點評。
(四)小結。
小學語文古詩說課稿 10
一、說教材
《古詩三首》是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第七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本單元的主題是“偉大的品質”,編排的課文都表現(xiàn)了人物的高尚品質。本課由三首古詩組成!盾饺貥撬托翝u》是王昌齡被貶入?yún),送好友辛漸赴洛陽時所作。詩人送別友人,并借友人告知他在洛陽的親朋好友,他雖然身處逆境,但無一絲凄風冷雨,他有的仍然是一顆純潔的玉壺冰心。全詩語言流暢自然,格調開朗,感情真摯。
《塞下曲》是唐代詩人盧綸創(chuàng)作的一首古體詩,是組詩《塞下曲》中的第三首。這首詩寫將軍雪夜準備率兵追敵的壯舉,氣概豪邁。詩句雖然沒有直接寫激烈的戰(zhàn)斗場面,但留給了讀者廣闊的想象空間,營造了詩歌意蘊悠長的氛圍。
《墨梅》是元代詩人、書畫家王冕的作品。作者善畫梅,也喜詠梅,這是他的一首題畫詩。詩人借墨梅為喻,在素潔的梅花身上寄予了他堅貞不屈的高尚情操和淡泊名利的胸襟。詩的前兩行寫實,強調 “吾家”的.梅花都是“淡墨痕”的,素凈雅潔;后兩行抒情言志,說明他畫梅花,不是為了讓人夸贊顏色好,只是要讓它的清香彌漫在天地之間。
二、說教學目標
1.認識“芙、蓉”等6個生字,讀準多音字“單”,會寫“芙、蓉”等8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默寫《芙蓉樓送辛漸》。
3.借助注釋和插圖,聯(lián)系生活實際,讀懂詩句意思。
4.結合詩句意思,領悟其中表現(xiàn)的精神品格,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默寫《芙蓉樓送辛漸》是教學的重點,讀懂詩句意思,領悟其中蘊含的精神品格,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是教學的難點。
三、說教法學法
教學中采用“創(chuàng)設情境入詩境——想象畫面解詩意——吟誦詩詞品情感”的教學方法,注重圖文結合,抓字眼、抓想象、抓吟誦。體現(xiàn)《語文課程標準》“以讀為本”的理念,讓朗讀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在讀中感受古詩優(yōu)美精湛的語言文字和豐富的人文內(nèi)涵,在讀中引領學生入情入境,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四、說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以詩意的語言描述古詩內(nèi)容引入,將學生帶入古詩的情境中。
。ǘ┏踝x課文,認識生字新詞
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自由讀古詩,標出生字,讀不通順的地方多讀幾遍。我利用多媒體出示生字詞、詩句,檢查生字認讀、古詩朗讀情況。對易讀錯、寫錯的字讓學生交流識字寫字方法,幫助識記、書寫。
。ㄈ┢纷x《芙蓉樓送辛漸》,感悟品質
1.師釋題,簡介作者及寫作背景。
2.學生誦讀古詩,結合注釋,理解詩意;學生小組合作,借助注釋,疏通詩意。
3.師引導學習一、二句,體會離別之情。
4.小組合作學習三、四句,感受詩人高潔的情懷。
5.學生感情朗讀全詩、背誦默寫本詩。
6.歸納主旨:《芙蓉樓送辛漸》通過送別友人時的表白,表明了詩人藐視庸俗的功名利祿,不向排擠陷害自己的惡勢力屈服,永葆高潔品質的崇高氣節(jié)。
。ㄋ模⿲W習古詩《塞下曲》
1.學生自由讀詩,教師指導正音。
2.解詩題,知詩人。師釋題:“塞下曲”是古代歌曲名。這類作品多是描寫邊境風光和戰(zhàn)爭生活的。
3.看注釋,解詩意。課件出示注釋,學生探究詩意。
師:誰能將這首詩用自己的話描述出來?(學生舉手回答,師相機補充。)
4.品讀詩句,想象畫面。
5.歸納主旨:《塞下曲》描寫將軍雪夜準備率兵追敵的情景,氣概豪邁,贊美了守邊將士慷慨出擊、不怕環(huán)境的惡劣,隨時準備殺敵的大無畏精神。
。ㄎ澹⿲W習古詩《墨梅》
過渡:我們感受了邊塞的苦寒,現(xiàn)在請大家來欣賞幾幅圖片。(出示梅花圖)
談話引入:梅花真美呀!提起梅花,你首先想到了哪些詞語?(淡雅、高貴、清秀脫俗、不畏嚴寒……)
接下來我們就隨著詩人王冕,一起感受梅花的高潔。
板書:墨梅
1.解題,知詩人。
。1)出示墨梅圖。師引導:為什么稱它為墨梅?學生由圖探索發(fā)現(xiàn)。
(2)師:對作者王冕大家了解多少呢?誰想來介紹他?(課件出示王冕簡介)
2.正音,明詩意。請同學們自由讀讀這首詩,注意讀準字音。指名讀,正音。生齊讀。
3.小組借助注釋,理解詩意
4.思考:王冕筆下的梅花有什么特點?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學生自主探究,小組交流。
5.探究品格。重點理解“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毙〗Y:王冕正像這墨梅一樣——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這彌漫在天地間的,不僅是梅花的清氣,更是王冕的清白正氣。
6.體會寫法。師引導:“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既是說梅花,也是在表達自己的志向。詩人一語雙關,借墨梅表達自己淡泊名利、潔身自好、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這種寫法叫:托物言志。
7.歸納主旨:《墨梅》中詩人借墨梅言志,在素潔的梅花身上寄予了他鄙視流俗、貞潔自守的高尚情操。
五、說板書設計
在板書設計上,我主要堅持簡潔明了,條理鮮明,重點突出。結合單元學習主題,我設計了如下板書,幫助學生把握古詩內(nèi)容,理解詩人的高潔品質。
小學語文古詩說課稿 11
一、說教材
本課有兩首古詩,宋代詩人楊萬里的七言絕句《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和唐代詩人杜甫的《絕句》。這兩首古詩都是寫景詩,藝術特色上有共同點。作者都著意對色彩進行描繪,給人強烈的畫面感,并巧妙運用視線的游移來營造空間感,勾畫出自然優(yōu)美、開闊高遠的意境,讀來讓人身臨其境。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是一首送別詩,作者先發(fā)感嘆,再寫實景,手法獨特,語言淺近明白,生動描繪了六月西湖獨有的美景,色彩明麗,已經(jīng)開闊,有種地表達了詩人對西湖的贊美之情。
《絕句》是杜甫在成都浣花溪草堂閑居時所寫。本詩描繪了草堂周圍明媚秀麗的春色。同時,詩人舒暢愉悅的心情也蘊含與寫景之中。整首詩對仗工整,樸實自然,一句一景,遠近交錯,動靜結合,有聲有色,構成了一幅絢麗多彩、清新開闊的畫卷。
兩首詩均以傳統(tǒng)水墨畫配圖,可幫助學生想象畫面、理解詩意。
二、學情分析
因為學生在課外閱讀和積累中已經(jīng)背誦果大量的故事,課文中出現(xiàn)的古詩學生早就能背誦了,對描寫荷花的這句詩應該比較熟悉了,他們能夠也有一定的學習力了,能夠把詩句的意思大概地連起來表述。
三、教學目標
根據(jù)教材和學生已有的學習經(jīng)驗,我設計了這樣的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詞,讀準多音字“行”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能初步了解詩句的意思,說出詩句描繪的畫面。
為了落實課堂目標,我把本課的教學重點放在①識記本課生字,書寫生字;②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上;教學難點放在理解詩句的意思,用自己的話說出兩首詩描寫的大自然景象上。
四、說教法
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靶〗M合作學習”是課堂教學中充分發(fā)揮學生主動作用的一種有效方法。它不僅有利于發(fā)揮集體的`智慧,解決學生個人不能解決的問題,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之間互相合作交流的能力。如在教學過程中讓二人小組展開討論、交流,讓每個學生都有表現(xiàn)的機會。通過小組的學習交流,學生解決了問題,獲得了知識,體驗了成功。同時,學生思維積極,思路開闊,互相啟發(fā)、互相激勵,學生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
五、教學過程
本課分為兩個課時,分別教授兩首古詩。采用教學模式:激趣導入——學習生字——古詩賞讀——互動交流。
學習《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1.激趣導入。課件播放西湖美景、凈慈寺風光,教師講解西湖美景,引出古往今來文人墨客在此留下諸多墨寶,其中就有詩人楊萬里。展示楊萬里的簡介,直接導入要學的詩題,請同學齊讀解讀。
2.學習生字。聽范讀,畫出生字詞,跟讀,齊讀,讀準字音、注意字形,畫出不理解的地方。教師逐小組檢查學生對古詩的朗讀情況,努力把詩讀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讀出古詩文的韻律美、音韻美。同桌之間互相正音,小組比賽認讀生字詞?梢砸龑W生根據(jù)生字拆解后編順口溜或字謎來記憶。
開火車認讀生字,根據(jù)動畫演示,描紅書寫,教師巡視,相機糾正,請同桌之間互相評價。
3.古詩賞讀。逐句講解,指名學生讀,說出自己的感受,再給出生詞解釋,指名學生說出詩句的意思。佐以西湖四時風光、荷花映日圖片加深理解。楊萬里的詩語言淺顯易懂,所以不必逐字深講,可以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認知。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碧”“紅”突出的視覺感。
4.互動交流。鼓勵學生說出自己曾讀過的關于西湖風光的詩。根據(jù)學習結合自己的理解講述這首詩描繪的畫面,相互評議,比賽背誦。
小學語文古詩說課稿 12
一、說教材
。ㄒ唬┙滩姆治
《從軍行》是唐朝邊塞詩人王昌齡的作品,前兩句描寫了邊塞將士所處的環(huán)境,后兩句寫了戍邊將士殺敵立功的雄心壯志;《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是宋朝愛國詩人陸游的作品,前兩句以恢弘的手筆描寫了祖國的大好河山,后兩句通過寫被侵占地區(qū)人民的苦盼表現(xiàn)出詩人憂國憂民的情懷;《聞官軍收河南河北》是唐朝詩人杜甫的詩作,被稱為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詩”。該詩詩句明白易懂如日常談話,卻又蘊含著深厚、強烈的愛國情感。本課是本年級第四單元的第一課,單元主題是“為國無私”,需要學生深入了解詩人,理解詩歌情感,對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發(fā)掘能力有很好的啟發(fā)作用。
。ǘ┙虒W目標
1.認識“仞、岳”等5個生字,讀準多音字“裳”,會寫“仞、岳”等6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并背誦;默寫《從軍行》《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3.感受詩歌的意境,體會詩人的情感。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
有感情朗讀古詩背誦古詩。默寫《從軍行》《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難點:
感受詩歌的意境,體會詩人的情感。
二、說教法:
根據(jù)設定的教學目標,這節(jié)課我采用的教學方法有:
1.朗讀法
古詩需要充分朗讀、熟讀成誦,有感情朗讀。本課的三首古詩風格迥異,更容易在讀中體會到情感的不同,因此主要采用學生跟讀、有感情朗讀和自由朗讀等形式,要求學生在理解詩中情感的基礎上讀出三首詩之間的不同情感。
2.講解點拔教學法
本課的詩都是先寫景,后抒發(fā)志向或抒情,學生在讀時可以感受到景物的氣勢,但是在情感把握上需要對詩句內(nèi)容加以理解才能領會,因此我采取講解點撥教學法,讓學生在理解詩句的基礎上,領會古詩中蘊含的飽滿情感。
3.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課的教學同時準備了多媒體課件,內(nèi)容涵蓋作者簡介和古詩相關圖片,課文生字等內(nèi)容,輔助教學,避免枯燥的說教形式,讓課堂更生動。
三、說學法。
本課要求學生在課前做好預習,包括預習生字,大概了解課文內(nèi)容,查找詩人的相關資料。課內(nèi)主要是朗讀課文,學習生字和課文內(nèi)容,結合課后習題,進行適當練習,從而掌握本課要學習的內(nèi)容。
四、說教學過程:
本課的教學課時是二課時,要結合課前的預習和課后習題,緊扣教材,結合教學目標,合理安排教學流程,以達成教學目標。
。ㄒ唬┎贾妙A習
1.通讀古詩,把不認識的字詞注音并搞清楚字義。
2.了解詩人生平簡介及人物軼事。
3.劃出自己喜歡的詩句,思考為什么喜歡。
。ǘ┍竟(jié)課的教學內(nèi)容分兩課時完成: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說起戰(zhàn)士,你們會想到什么?(自由發(fā)言)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與戰(zhàn)士有關的古詩,領略他們的風采。
二、學習生字
1.學生朗讀古詩,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課件出示生字。教師檢查預習情況。重點交流的幾個字:仞,摩,遺。
三、學習《從軍行》
1.課件簡介作者,出示對《從軍行》組詩的介紹。
2.學生誦讀古詩,結合注釋,理解詩意。
3.師引導學習一、二句。(交代戍邊將士生活、戰(zhàn)斗的環(huán)境)
4.小組合作學習三、四句,教師引導。(“百戰(zhàn)、穿金甲”)
黃沙萬里,頻繁的戰(zhàn)爭磨穿了戍邊將士身上堅硬的鎧甲,而他們壯志不滅,發(fā)誓不打敗來犯的敵人就不回家鄉(xiāng)。表現(xiàn)了戰(zhàn)事的頻繁、激烈、殘酷,突出了士兵們邊塞生活的艱苦。
5.入情入境,體會情感。感情朗讀,讀出氣勢,背誦古詩。
6.歸納主旨:這首詩描寫了邊塞的戰(zhàn)場環(huán)境,渲染了戰(zhàn)爭氣氛,表現(xiàn)了將士們保衛(wèi)祖國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歌頌了戍邊將士殺敵立功的雄心壯志。
7.板書設計:
從軍行孤城遙望保衛(wèi)祖國
百戰(zhàn)、穿金甲矢志不渝
第二課時
一、學習《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1課件出示詩人的介紹,指名解詩題。
2.自由讀,體會感情,說說初步印象。(遺民、淚盡、又一年)
3.揣摩情感,有感情齊讀古詩。合作學習,理解詩意。
漫長的黃河奔騰向東流入大海,巍峨的.華山聳入云霄。(“三萬里”虛指,“上”動態(tài)感覺)
宋朝百姓在胡人的壓迫下眼淚流盡,年復一年盼著宋朝軍隊首付河山。(“遺民”)
4.有感情朗讀,體會人民渴望收復失地、詩人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并背誦。
5.歸納主旨:這是一首愛國詩歌,前兩句贊美了祖國的大好河山,后兩句描寫了被占領地區(qū)人民渴望軍隊收復失地的心情,充分表達了詩人憂國憂民的愛國情懷。
6.板書設計: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河、岳→大好河山憂國憂民
淚盡、又→渴望收復
二、學習《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1.學生自由讀詩,教師指導正音。齊讀。
2.課件簡介詩人,指名學生講解詩題。
3.自由發(fā)言,初步說說對詩的理解和感受。
4.引導學習,理解詩意。
劍門關以南的四川,忽然傳來收復薊北的消息,初聽到這個消息驚喜得涕淚交流,沾濕了衣裳。(“淚”既有面對勝利的喜悅;又有對自己長期顛沛流離生活的感慨,飽含著濃濃的愛國之情。)
回過頭來再看妻子和兒子,平日的憂愁已不知跑到何處去了;我胡亂地卷起詩書高興得幾乎要發(fā)狂。
白日里我要放聲歌唱,縱情暢飲,美好的春景正好伴著我返回故鄉(xiāng)。
我們要立即動身,從巴峽乘船,穿過巫峽,順流直下到達湖北襄陽,再從襄陽北上,直奔洛陽。(詩人想象自己回鄉(xiāng)極速飛馳的畫面。“從、穿、下、向”四個動詞表現(xiàn)了詩人迫不及待,歸心似箭的心境。)
5.感情朗讀,揣摩情感。
。1)表現(xiàn)詩人喜欲狂的詞語有哪些?(涕淚滿衣裳漫卷詩書放歌、縱酒)
(2)一個年過半百的老人怎么會如此欣喜若狂?(濃濃的愛國之情)
6.歸納主旨:這首詩寫出了詩人聽到官軍收復失地的消息后欣喜若狂的心情,表達了詩人強烈的愛國之情。
小學語文古詩說課稿 13
說教材
《村居》為我們描繪了一幅春意濃濃,令人神往的農(nóng)村春景圖,草長鶯飛,拂堤楊柳,抬眼望去,滿眼翠綠,空氣中彌漫著清清草香、泥香,孩子們急不可待地迎著東風放起了風箏,孩子們也把歡樂,把希望放飛在了春天里,《詠柳》這首詩是唐代詩人賀知章千古佳作,詩人用獨特的筆觸描寫了春天的柳樹,歌頌和贊美了春天的創(chuàng)造力。
說學情
2年級的學生好動,許多行為習慣還正在培養(yǎng),他們年齡小,好動、易興奮、易疲勞,注意力容易分散,尤其是剛開學時。但是他們活潑好動天真爛漫,大多數(shù)人思維活躍,學習的興趣較濃,但是他們也存在著一定的差異。而且本班學生不善于舉手發(fā)言,一小部分學生會也不舉手。
說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本課生字。
2、圖文結合,初步了解詩句的意思。
3、正確、流利的朗讀古詩,背誦古詩。三個目標是依據(jù)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提出的'。三項目標中,我把正確認讀生字作為學習重點,因為2年級的教學重點始終是識字、寫字。難點為圖文結合,初步了解詩句的意思和入情入境,有感情的朗讀古詩。在朗讀中感受春天的美好和樂趣,培養(yǎng)學生熱愛春天和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說教法、學法
1、創(chuàng)設情境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根據(jù)低年級學生的身心特點和認知規(guī)律,通過圖畫再現(xiàn),語言描述,帶領學生進入真實的生活情境等教學策略,從多方面,多角度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2、朗讀體驗法
新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而讀是最行之有效的閱讀手段,讓學生喜歡讀書,學會讀書。通過反復品讀感受詩歌的語言美、音韻美、意境美。以上的教學方法都將滲透在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
說學法
這節(jié)課主要采用學生以畫助記、合作交流、朗讀體驗的學習方法。
說教學過程
。ㄒ唬┘で橐胧紫炔捎锰釂柺剑禾煲呀(jīng)悄悄的來到了我們的身邊,那么春天在哪里呢?誰愿意說說你的發(fā)現(xiàn)?老師也到野外去找春天了,你們想不想看一看?播放課件感知春天,直接導入課題《村居》,隨機認識“村”這個字。
。ǘ┰谧x通讀順中學習字詞首先老師范讀課文,讓學生注意每個字的音,為下面學生自由讀古詩做了鋪墊,同桌互相認讀生字、朗讀古詩。其次是指導學生看圖,引出本節(jié)課要求認識的字詞,認讀生字利用各種方法,在學習字詞的時候,巧妙的理解詞語的意思,最后引出詩句,進行朗讀。這樣由字到詞到句就簡單多了。
。ㄈ┰谌肭槿刖持姓b讀首先想象著春天美麗的景色進行朗讀,其次劃分節(jié)奏指導朗讀,在讀通順、讀出節(jié)奏感之后再進行聯(lián)系生活,指導有感情朗讀。最后就是引導背誦。
在拓展延伸中積累語言把你搜集到描寫春天的古詩,讀給大家聽一聽。然后進行小結,《村居》這首詩,描繪了一幅美麗的春景圖,還有很多詩人曾經(jīng)贊美過美麗的春姑娘呢!請同學們課后繼續(xù)搜集有關春天的古詩。【教學意圖:此環(huán)節(jié)通過積累朗讀,使學生在拓展延伸中學會積累!
。ㄋ模┲笇鴮懕竟(jié)課要求會寫的生字有3個。先讀拼音,數(shù)數(shù)有幾畫,觀察關鍵筆畫的占格位置,指導豎心旁的寫法,師范寫,學生練寫,教師個別指導,擴詞,課堂展評。
小學語文古詩說課稿 14
古代教育學家孔子說:“不學詩,無以言!边@句話在今天有很大的意義,因為古詩語言精煉,情感強烈,節(jié)奏鮮明,意境優(yōu)美,引導學生學些古詩,可以陶冶情操,豐富想象,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對語言文字的興趣和敏感力。我們的教材安排的古詩內(nèi)容的學習,數(shù)量雖然不多,但全是些名篇佳作,是我們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和審美教育的好材料。本課《鋤禾》和《憫農(nóng)》兩首古詩,都是唐代詩人李紳所作。每首詩都是五言絕句。兩者相比,《鋤禾》難度較之《憫農(nóng)》稍大些。我準備按順序先教學《鋤禾》,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掌握基本學習古詩的方法,接著再學《憫農(nóng)》。然后再以一首帶多首,放手讓學生學習補充的兩首詩歌《詠鵝》、《春曉》。當然,這兩首古詩是經(jīng)過精心挑選的,難易適中,既培養(yǎng)了孩子的自學能力,又是對古詩的積累。所以,學好古詩《鋤禾》是本課教學的關鍵。根據(jù)教材的難易和提高教學效率的需要,我分兩教時進行教學。第一教時:把《鋤禾》作為范例進行教學,充分解剖,充分展示學習過程;第二課時:引導學生學《憫農(nóng)》,補充學習《詠鵝》、《春曉》。這樣安排簡潔、緊湊而又有所側重。
下面我重點來分析一下《鋤禾》這首古詩。(出示課件畫面并板書:鋤禾)
《鋤禾》是學生在小學課本中學到的第三首古詩。在這之前所學的《畫》和《古郎月行》兩首古詩,意思淺顯易懂,而《鋤禾》這首古詩也比較簡單,但在理解意思時必須適當調換詞語的順序。那么,正確體會詩句中詞語的意思,也就是本課教學難點之一。從內(nèi)容上看,《鋤禾》的前兩句描寫農(nóng)民在烈日下?lián)]汗鋤禾的勞動場面;后兩句通過反問告訴人們糧食來之不易。
教學重點是什么呢?我認為是使學生能夠自主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對勞動者的贊美和同情。
根據(jù)教材特點和大綱要求,通過對教材的分析,結合課后的練習題,同時針對我校一年級小班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制定了第一課時的五個教學目標:
1.掌握5個生字:禾、午、粒、辛、苦,著重理解“鋤禾”“當”、“皆”“辛苦”這些字詞的意思。(智能目標)
2.能說出這首古詩的意思。(智能目標)
3.能有感情地朗讀古詩,熟練背誦古詩。(技能目標)
4.掌握古詩的學習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技能目標)
5.懂得農(nóng)民勞動的辛苦,糧食來之不易。教育學生尊重農(nóng)民的勞動,愛惜糧食。(情感目標)
在這些目標中,“理解詞義句意”,“體會作者感情”,“朗讀和背誦”是下限目標,要求人人達到!罢莆辗椒ā,是上限目標,讓基礎好的學生有發(fā)展的余地。
為了更好得完成教學目標。我作了以下的課前準備。
1.布置學生先預習古詩。盡自己能力弄懂古詩。
2.制作好《鋤禾》的講解課件以及生字教學課件。
【說教法學法】
1.教法
充分運用嘗試教學法,充分相信學生的能力,教會學生如何學習。同時運用“解詩題、知詩人、明詩意、誦詩句”這四個步驟來學習。
2.學法
分學習小組。
【說教學過程】
大家都知道,落實重點,突破難點是實際教學中能成功達到預期目標的關鍵所在。低年級孩子,對于學古詩感到枯燥、深奧。因此,我把教學過程分為這樣四個步驟(出示投影)。下面我有側重地作個解說。
1.解詩題
首先出示鋤禾的畫面,引導學生在觀察圖片的基礎上自行弄懂“鋤禾”的意思。教師在過程中適當提問點撥,同時進行生字“禾”的教學以及檢查學生借助拼音認讀詩文是否正確連貫。在這里,教師可以滲透一點,如果碰到題目意思不懂的古詩,一般先理解詩題,舉例說,學《憫農(nóng)》這首古詩時,一般先弄懂“憫農(nóng)”的意思。
2.知詩人
接著,向學生介紹本課兩首古詩原題就
叫《憫農(nóng)》!朵z禾》原為第二首。都是唐代詩人李紳寫的,同時強調李紳是我們無錫人,他的詩很有名氣。
3.明詩意
我先請學生回憶一下已經(jīng)學了哪些古詩以及在課外已經(jīng)掌握了哪些古詩。再回憶學習古詩應該掌握哪些知識。因為實驗班的孩子對于古詩的積累比普通班的孩子要多得多,所以,通過這一環(huán)節(jié),激活了學生記憶倉庫中的信息為今天的學習所用。接下來,我就請學生自由讀詩句,嘗試理解字義。在自學基礎上,請他們討論學懂了哪些,還有哪些字詞不懂?估計學生對“當、皆、粒粒、鋤禾日當午”這些字句的理解有一定困難,需要在教師點撥的基礎上討論解決!包c撥”在什么地方呢?“點”在學法上,“撥”在讓學生主動探求知識上。比如,我可以請他們說說學習中遇到困難怎么辦?學生可能會說“查字典、請教爸爸媽媽、老師同學等。學生查閱字典,聯(lián)系詩句,知道“皆”的意思是“都”,而對于“當”的教學可以滲透在“鋤禾日當午”這一句的教學中:問“鋤禾”已明白,看圖,這是什么時候?(中午)從哪里看出是中午?2.出示“日當午”,講“當”,請學生用“當”找朋友(當時,正當)。3.看看圖,讀讀句,說說“日當午”的意思。4.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句的意思。(在這里,要告訴學生:為了使句子說得清楚、明白,可以顛倒古詩中詞語的順序,并且引導學生按什么時候,誰在哪里干什么的順序將第一句說完整)。剩下的詩句也以此法進行教學,讓學生先通過自學以及教師點撥解決字義,然后嘗試串講詩句的意思,這是教學的重點。(課件在學生的`交流過程中逐步展示,生字的教學也穿插在其中)我告訴學生串講詩句可以變換次序,也可以添加字詞,我對于串講只要求意思基本到位,句子通順連貫。在此過程中,學生先逐句串講,講后先讓他們自己評議,最后我再糾正。這樣通過生與生、生與師之間的交流,比較正確理解整首詩的意思,從而落實了本課的教學重點。
4.誦詩句
古詩節(jié)奏鮮明,音韻和諧,朗讀起來瑯瑯上口。為了使學生讀出味兒來,讀出感覺來,我分4步進行教學:
1.教師示范朗讀,確定基調:嚴肅、較沉重。(教師范讀)
2.采用嘗試法,讓學生自己標上停頓、重音記號,有感情地朗讀。
3.教師進行適當?shù)募记芍笇В罕热纾鹤x“誰之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一句,我要求學生重讀“誰之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減慢速度進行朗讀。(教師范讀)
4.反復練讀,采用個別讀,小組讀,男女讀,競賽讀等多種形式,直至熟讀成誦。最后,教師向學生進行歸納式提問:通過學習《鋤禾》,你懂得了什么?學生可能會給教師不同層次的答案。有的是對內(nèi)容的掌握,有的是對中心思想的理解,還有的會是學習古詩的方法等。我們應該引導學生向深層次思考。當然,要求不能很高,能夠大概說出意思就行了。因為畢竟才一年級,還是學習古詩的起步階段,在今后漫長的求學道路上,他們會慢慢感悟的。
【作業(yè)設計】
根據(jù)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和設計作業(yè)時的“基礎性、靈活性、延伸性“這幾個特點,我適量地設計了這些作業(yè):
1.要求學生完成練習冊中的題目,鞏固基礎知識。
2.鼓勵學生在課后繼續(xù)積累一些古詩詞,準備進行古詩朗誦大賽。
現(xiàn)在我簡單來講講第二教時的教學安排。
我先進行《鋤禾》的復習檢查,然后半扶半放地引導學生學《憫農(nóng)》,質疑問難,對他們不懂的地方稍加點撥,要求學生能理解字義,理解詩句,熟讀成誦,并能體會詩人對于勞動者的同情。然后我放手讓學生學習《詠鵝》、《春曉》這兩首古詩,讓學生進一步在小組的討論過程中掌握知識。當然,對于補充的《詠鵝》、《春曉》兩首古詩,要求放寬,只要基本理解古詩意思就行了。
我的說課到此結束,肯定有很多不足之處,請老師們多指教,謝謝。
附板書:
鋤禾
解詩題:鋤禾
知詩人:李紳(唐)
明詩意:當、皆、粒粒皆辛苦
誦詩句:嚴肅、較沉重
小學語文古詩說課稿 15
一、說教材
《宿新市徐公店》是本課的第一首詩,這首詩畫面明麗,情感歡悅,語言形象,音韻暢達,描寫了春末夏初時農(nóng)村的田園風光和兒童捕蝶嬉戲的動人情景,表現(xiàn)了詩人對鄉(xiāng)野景色和鄉(xiāng)村生活的熱愛之情。?
《四時田園雜興》(其二十五)是宋代詩人范成大寫的一首田園詩。詩中通過描寫色彩鮮明的風景,展現(xiàn)了初夏江南的田園景色,烘托了勞動人民的辛勤勞作,抒發(fā)了作者對夏季田園景物的喜愛。
《清平樂?村居》是南宋愛國詞人辛棄疾寫的一首描寫農(nóng)村生活的著名詞作。作者通過對農(nóng)村清新秀麗、樸素恬靜的環(huán)境描寫以及對翁媼和三個兒子形象的刻畫,抒發(fā)了對農(nóng)村田園生活的熱愛和向往之情。
二、說教學目標
1.認識“徐、籬”等6個生字,會寫“宿、徐”等14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默寫《宿新市徐公店》。
3.借助注釋和插圖,聯(lián)系生活實際,讀懂詩句意思。
4.結合關鍵詩句描繪的畫面,感受鄉(xiāng)村生活的美好,體會詩人的情感。?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明確要求“閱讀詩歌,大體把握詩意,想象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詩人的情感!。因此,我將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默寫《宿新市徐公店》;結合關鍵詩句描繪的畫面,感受鄉(xiāng)村生活的美好,體會詩人的情感作為學習重點,其中感受鄉(xiāng)村生活的美好,體會詩人的'情感也是學習的難點。
三、說教法學法
現(xiàn)代教育倡導把學習的主動權教給學生,強調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語文教學應通過朗讀、對話等途徑,引領學生觸摸文本、走進文本。因此,在學法上我主要讓學生閱讀文本,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在朗讀中想象詩歌描繪的畫面,加深對文本的理解。做到“以讀促情、以讀促悟”。
四、說教學過程
。ㄒ唬┱勗拰
由學生對農(nóng)村的印象談起,引入課題。首先拉近學生與詩詞的距離。
。ǘ┏踝x課文,認識生字新詞
學生自由讀古詩,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我隨堂檢查生字詞情況,指導書寫。
。ㄈ├斫狻端扌率行旃辍,感受意境
1.師簡介作者。
2.學生誦讀古詩,結合注釋,理解詩意。
3.師引導學習一、二句。
4.小組合作學習三、四句,運用多種方式理解詩意。
出示情境圖片,小組交流:你仿佛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兒童?
理解“急、追”體會兒童的神態(tài)和心理,通過“無處尋”想象畫面。
5.入情入境,體會情感。感情朗讀,背誦古詩。
6.小練筆:請你試著將后兩句描述成一個具體的場景,可以從動作、表情、聲音、心理等方面來表現(xiàn)畫面。
學生根據(jù)理解,練習有感情、有節(jié)奏地朗讀,背誦古詩。
7.歸納主旨:這首詩描寫了春末夏初時農(nóng)村的田園風光和兒童捕蝶嬉戲的動人情景,表現(xiàn)了詩人對鄉(xiāng)野景色和鄉(xiāng)村生活的熱愛之情。
。ㄋ模⿲W習《四時田園雜興》(其二十五),品悟詩情
1.學生自由讀詩,教師指導正音。(強調“興”的讀音)
2.解詩題,知詩人。
3.看注釋,解詩意。
研讀三、四句,感悟人勤。(“日長籬落無人過” 側面表現(xiàn)了農(nóng)民的勤勞。)
體會寫法。(以動襯靜: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蛺蝶飛。)
4.感情朗讀,背誦。
5.歸納主旨:本詩通過描寫色彩鮮明的風景,展現(xiàn)了初夏江南的田園景色,烘托了勞動人民的辛勤勞作,抒發(fā)了作者對夏季田園景物的喜愛與對農(nóng)民辛苦生活的同情。
(五)學習《清平樂·村居》
1.解題,知詩人。課件出示對詞及辛棄疾的介紹。
2.正音,明詞意。
3.合作學習,理解詞意。
4.賞析悟情。
引導想象翁媼對話,體會生活美好。
重點指導理解“臥”“最喜”,想象小兒的天真可愛以及作者對他的喜愛。
簡介作者生活背景,引導學生體會向往之情。
感情朗讀、背誦。
5.歸納主旨:《清平樂?村居》中詞人描繪了一家五口在鄉(xiāng)村的生活情態(tài),表現(xiàn)了生活之美和人情之美,體現(xiàn)了作者對田園生活的羨慕與向往。
五、說板書設計
最后我來說說我的板書設計。本課的兩首古詩,一首詞,都描寫了田園風光,表現(xiàn)了對鄉(xiāng)村景色、鄉(xiāng)村生活的喜愛和贊美。我抓住詩詞中描寫的景物及表現(xiàn)其特點的重點字詞進行板書,提挈古詩內(nèi)容,便于學生記憶、背誦。每首詩都有對其寫景抒情的概括,簡潔明了,朗朗上口,便于學生理解。
小學語文古詩說課稿 16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馬詩》是唐朝詩人李賀的作品,前兩句描寫了邊塞肅殺的風光,后兩句以馬喻己,表達了渴望受到賞識、為國家建功立業(yè)的愿望;《石灰吟》是明朝愛國詩人、名臣于謙的作品,托物言志,以石灰自喻,表明自己不怕犧牲、堅守高尚情操的決心;《竹石》是清朝詩人鄭燮的作品,通過描寫竹子的品質,表達自己剛直不阿、正直不屈的高風亮節(jié)。本課是本年級第四單元的第一課,緊扣單元主題:查閱相關資料,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需要學生更多了解詩人生平,理解詩歌情感,對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發(fā)掘能力有很好的啟發(fā)作用。
(二)教學目標
1.會寫“絡、錘”等4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默寫《竹石》。
3.結合注釋,邊讀邊想象詩中的情景,感知詩的大意,體會詩人表達的情感。
4.查找資料,加深對詩的理解,了解詩的表達方法。
。ㄈ┙虒W重難點
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默寫《竹石》。
難點:
結合注釋,邊讀邊想象詩中的情景,感知詩的大意,體會詩人表達的情感。
二、說教法:
根據(jù)設定的教學目標,這節(jié)課我采用的教學方法有:
1.朗讀法
古詩需要充分朗讀、熟讀成誦,有感情朗讀。本課的古詩是三首氣勢堅定的詩,因此主要采用學生跟讀、有感情朗讀和自由朗讀等形式,要求學生在理解詩中情感的基礎上讀出氣勢。
2.發(fā)現(xiàn)點拔教學法
本課的詩語言簡單樸實,學生可以自行理解,但是在情感把握上,需要更上升一層,因此我采取發(fā)現(xiàn)點撥教學法,讓學生自己主動參與學習。
3.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課的教學同時準備了多媒體課件,內(nèi)容涵蓋作者簡介和古詩相關圖片,課文生字等內(nèi)容,輔助教學,避免枯燥的說教形式,讓課堂更生動。
三、說學法。
本課要求學生在課前做好預習,包括預習生字,大概了解課文內(nèi)容,查找詩人的相關資料。課內(nèi)主要是朗讀課文,學習生字和課文內(nèi)容,結合課后習題,進行適當練習,從而掌握本課要學習的內(nèi)容。
四、說教學過程:
本課的教學課時是二課時,要結合課前的預習和課后習題,緊扣教材,結合教學目標,合理安排教學流程,以達成教學目標。
。ㄒ唬┎贾妙A習
1.通讀古詩,把不認識的字詞注音并搞清楚字義。
2.了解詩人生平簡介及人物軼事。
3.劃出自己喜歡的詩句,思考為什么喜歡。
。ǘ┍竟(jié)課的教學內(nèi)容分兩課時完成: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在古詩中,一些植物或動物常被詩人賦予品格或志向,讓我們走進《古詩三首》,一起來了解。
二、學習生字。
1.學生朗讀古詩,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課件出示生字。教師檢查預習情況。重點交流的幾個字:絡,錘,鑿。
三、學習《馬詩》。
1.課件出示詩人簡介。
2.學生誦讀古詩,互相交流,結合注釋,初步理解詩意。(強調“似、當”的.讀音)
3.指名學生解釋一、二句詩意思,教師引導。
4.小組合作學習三、四句,運用多種方式理解詩意。整體感知,為什么詩人會將彎月形容成“鉤”?想象“沙如雪、月似鉤”的畫面。理解“金絡腦、踏清秋”背后的含義。(以馬喻己,側面表達希望得到賞識重用)
5.入情入境,體會情感。感情朗讀,背誦古詩。
6.小拓展:了解詩人生平志向和小故事,深入了解詩中的感情。
7.歸納主旨:這首詩抒發(fā)了詩人懷才不遇,渴望自己抱負得以施展、能為國家建功立業(yè)的愿望。
第二課時
一、學習《石灰吟》。
1.解詩題,知詩人。課件出示對于謙的介紹。
2.學生自由讀詩,教師指導正音。
3.出示注釋,學生互相交流、理解古詩大意。教師引導。
4.理解“千錘萬鑿、若等閑”的態(tài)度。(從容不迫)感悟“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直抒詩人不怕犧牲、堅守高潔情操的決心。)
5.有感情朗讀,比賽讀,比賽背誦。
6.歸納主旨:本詩托物言志,以石灰自喻,表明自己為國盡忠不怕犧牲的意愿和堅守高尚情操的決心。
7.板書設計:
二、學習《竹石》
1.解題,知詩人。課件出示對鄭燮介紹。
2.學生讀詩,指導正音。(強調“還、勁”的讀音)
3.學生自由說說詩意,教師點撥。
4.指導理解“咬定”。(想象竹子深深扎根絕不動搖的堅定)把握“任”的表達的態(tài)度。(無所畏懼、慷慨樂觀)分享詩人關于竹子的軼事,加深對《竹石》的了解。
5.歸納主旨:本詩具體生動地描述了竹子生在惡劣環(huán)境中卻無所畏懼、堅定樂觀,托物言志,表達出詩人的剛直不阿、正直不屈的高風亮節(jié)。
6.比賽誦讀,一起背誦,嘗試默寫。
7.板書設計:
【小學語文古詩說課稿】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古詩說課稿05-27
小學語文古詩說課稿15篇11-25
小學語文古詩說課稿(通用21篇)08-19
小學語文古詩說課稿(集錦15篇)11-25
古詩說課稿09-09
古詩塞下曲說課稿03-11
小學語文荷花說課稿07-09
小學語文《荷花》說課稿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