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風征文合集15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征文吧,征文一般是某個活動、征文比賽等需要,作者將稿件遞給征文活動主辦者后,作者的作品就可以參與比賽,但是著作權的一部分也相應給了征文活動主辦方。那么,怎么去寫征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我的家風征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的家風征文1
家風是一個家庭或家族的傳統風尚,也稱門風,是家庭世代相傳的立身做人的行為準則。家風是一個家庭中最重要的主旋律。如果沒有家風,這個家庭遲早要出大亂子。“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我家家風主要有三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孝敬長輩,今日事今日畢。
首先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們都做到了。媽媽每天起早做飯,我上學后她還要洗衣服、整理房間。每次放學回到家,家里都是那么干凈。我學校從不用別人操心,放學第一項任務是寫作業。我不能像一些同學那樣讓家長寫作業,或者自己簽字。爸爸則天天和同事討論他們的學習。
其次是孝敬長輩,我做到了。每逢周末媽媽和我都要買些水果和好吃的去看姥姥和姥爺。一到姥姥家,我就撿最大最紅的蘋果洗完送給姥爺。一次奶奶生病了,爸爸從千里之外趕到奶奶家,端茶倒水,服侍奶奶,奶奶在爸爸的悉心照顧下,病很快痊愈了。
最后是今日事今日畢。這一點對于愛貪玩的我就很難辦到了。有一個周五的晚上放學回家我沒有及時寫作業,而是把我的玩具擺了一地,一會兒玩玩洋娃娃,一會兒玩玩小汽車。正在我玩的不亦樂乎的時候,媽媽回來了,問我作業寫完了沒有。我說:“我今天晚上不寫作業了,明天是星期六。”媽媽把我叫到跟前,很嚴厲的說:“燕,你學過一首古詩: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你明白其中的道理么?”我的臉唰的一下紅了,低著頭不說話。媽媽蹲下身看著我溫和的說:“今天的事情一定要今天完成。如果今天的事情拖到明天,明天的事情拖到后天,這樣就總也完不成所有的事了。”我聽了媽媽的話趕緊把玩具收了起來,拿書包去寫作業了。從那以后,我放學后就寫作業,完成今天所學的知識,再也沒有讓貪玩拖住我的后腿。
良好的家風是家庭和睦幸福的保證。只有一個家庭形成了良好的家風,才能讓家庭里的每一個人形成良好的習慣,才能不斷的進步。你們有什么良好的家風,也來交流交流吧。
我的家風征文2
每個家庭都有自己崇尚的風格。我們家的家風是勤儉。
勤就是勤勞。俗話說“多一分耕耘就多一分收獲,只要付出了足夠多的努力,將來也一定會得到相應的回報。”媽媽就是這樣,每天從早到晚的工作,下班之后還要做家務。就連休息日也這樣。這個星期六,媽媽已經上了一天的課,回到家,臉上一副困倦的樣子,顯得很累,甚至連扯嘴皮子的力氣都沒有了,可是她還要掃地、拖地、做飯……我見了,立刻起身幫媽媽干。我邊干邊問媽媽:“你這么累,為什么還要干這些家務活呀?”媽媽笑瞇瞇地說:“為了你,爸爸,和媽媽幸福的家呀!”
儉就是節約,不浪費。俗話說“侈而惰者貧,而力而儉者富。”因媽媽的勤儉,給家里節省了許多物資和財富。記得有一次,一個被子破了好幾處,爸爸說扔掉。媽媽卻說:“這是我們結婚時的被子,有紀念價值,扔了怪可惜的,我把它改成小被子吧!”于是媽媽就忙碌起來。不久,一個漂亮的小被子面世了。我非常喜歡,就占為己有。媽媽可真厲害,還能變廢為寶呢!
在我家日常生活中,有些東西還有利用價值就要充分利用,有些東西家里用不上就不買回家。在媽媽的影響下,我和爸爸也成了勤儉的人:我使的本子正反面都用完了才放到廢紙堆里等著賣廢品;我有衣服穿,就不要新的……爸爸說在這方面以我為榜樣。
每天我和爸爸都會幫媽媽分擔一些家務。媽媽常說:“我們只要不懶惰,不浪費,家庭和睦,我們家的小日子就會過的紅紅火火,幸福美滿!”是呀,媽媽說的話,不就是我家的根基嗎?
我一直在想,繼承優秀的家規和家訓,是值得弘揚的民族文化。如今社會一些不良習氣已逐漸退出人們的視線。“正能量”得以傳遞,如再加上優良家風,那么咱們的社會風氣會更加純潔,人民生活會更好,國家會更加繁榮昌盛!
我的家風征文3
中國的每一個家庭應該都有自己的家訓、家規、家風,我家自然也不例外。我家的家訓是:做人正直,節儉持家,戒驕戒躁,熱愛祖國。
小時候,爸爸媽媽就教我熱愛自己的祖國。給我講愛國的故事,讓我看新聞,解國家大事,教育我努力學習,將來要為祖國做出貢獻。
父母教育我為人要正直,說到就要做到。我借別人一本書,爸爸媽媽就要我記好還書的時間,要求我準時還書,兌現自己的諾言。有一次,我送給同學一個玩具,但我又后悔,我非常喜歡那個玩具,想要回來。爸爸知道后,立刻阻止我,說:“你把東西送給別人,你就要說到做到,東西就不能再要回來。”
父母的生活一直很節儉,從不浪費。吃飯的時候他們要求把飯吃完,每次做的飯菜我們都能吃光。他們還要我養成出房間隨手關燈的好習慣,不該開的燈和電源不要開。每次洗手和洗澡的時候,他們要我把水調的小一些。
父母從小就教我為人謙虛,不要因為一時成功而驕傲。每次我取得成功時,他們都會提醒我不要浮躁。有一次,我考試考得不錯,在學校到處炫耀,回家我奔向父母,拿成績給他們看。我本以為他們會表揚我,誰知他們不僅沒表揚我,反而把我批評一頓。從此我再也不驕傲,養成謙虛的良好行為。
家風家訓在點點滴滴中塑造我們的人格,從而帶動家庭幸福和社會發展。在良好良好的家風家訓影響下,每個人的道德品質會逐步提高。
我的家風征文4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家,都有自己的爸爸媽媽和屬于自己的那份家風家訓。
很多的家長會用嚴厲的態度對待孩子,這使得絕大多數的孩子都開始討厭自己的家長,只有極少數的孩子會在受到家長批評后體會到他們的良苦用心。而我呢,兩種都有可能。
我的爸爸是個不怎么愛生氣的人,所以,大多數時候,他不會兇巴巴的對著我。上次我問他問題時,我很多題目都不會,其實那時候,我就覺得,爸爸可能會罵我一頓,因為那些題以我的能力只要動動草稿本就可以完成的,但我這個人就是愛犯懶。我拿著作業本來到爸爸跟前,指著作業本上空白的題目,對爸爸說:“爸爸,這幾道題怎么做?”爸爸放下手中的手機,接過我手中的作業本,看看題目,又看看我,此時的我甚至有些后悔:要是爸爸罵我怎么辦,那我還不如自己做呢!突然,爸爸說了一句:“草稿本拿來。”我頓時心花怒放,剛才的緊張感一下子煙消云散,蹦著笑著進了房間,拿出了一本草稿本和一支筆,我心想,爸爸真好,無論在什么時候,他都愿意耐心的教我。但事后,我轉念一想,爸爸如此耐心的教我,不就是希望我懂的題目更多,對這些題目理解的更深嗎?
隨著我的長大,我漸漸有了自己的觀點。記得有一次,爸爸幫我檢查作業時,我認為這題是對的,但爸爸非說這題是錯的,于是,我和爸爸就這樣吵了起來,媽媽也來勸我改正,但我偏不!這時,爸爸就說:“你就是脾氣倔,跟你說‘錯了就是錯了’,怎么不聽呢?你再仔細看看,想想。”我不高興了,說:“憑什么你說錯的就是錯的,萬一你這次判斷錯誤了怎么辦,都說了這是對的,對的就是對的,你再說也沒用。”這句話氣的爸爸把本子一扔,我頓時罵了爸爸一句,撿起地上的作業本,把房門關了起來。第二天,老師講評作業的時候,我才發現是我錯了,是我沒將定義理解透,爸爸兇我不是因為我錯了,而是錯了卻不改。
我的家風家訓就是這樣,我爸爸的教育方式也是這樣,都是希望我對每一道題都理解透了,不要錯誤的理解他們,做題要有自己的觀解,更是希望我的未來更加美好!
我的家風征文5
央視開展的“家風”大討論,引發了社會各界的熱烈反響。在我看來,家風是指家長的言傳身教而養成的家庭良好作風,家風總體上是與社會大環境相關的,家風在受社會風氣影響的同時,又反作用于社會風氣。家風屬于社會文明的范疇,在中華五千年的歷史中,家風與家訓、家規、家教一樣,是中華文明的優良傳承。
在上世紀相當一段時間里,是非常注重家訓、家規、家教和家風的,而這四者之中,家教使用的頻率最高。比如評價某一個人的品行,多以這個人“有家教”或“沒家教”來形容,現如今被用爛的“素質”一詞,在當時根本不流行。家教之下,家風和家規也是經常使用的,比如稱贊某個人家,總是說“這個人家的家規重、家風好 ”等等,至于家訓,尋常人家是比較少見的,畢竟寫得《朱子家訓》之類傳世佳作的,多為學富五車之人。
話又說回來,寫不了家訓的尋常人家,也不乏各種各樣的治家格言。象我家里,父親是行行伍出身、母親是普通工人,但“清清白白做人,老老實實做事”是他們三天兩頭用來敲打我們兄妹三人的。在小時候,記得我家的家規特別多,什么“笑不露齒、食不出聲”,“站有站相、坐有坐相”,“積善積德,尊老愛幼”云云,記得大妹妹一次吃飯時咀嚼出聲,臉頰上立即挨了老爸的一筷子,馬上就熱淚盈眶,我們更是抿緊了嘴咀嚼。
家規有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作用,久而久之就養成了習慣。記得那時還沒有空調,連電扇都是稀罕之物,夏天酷熱難耐之時,我們都習慣在門前空地邊乘涼邊吃晚飯,我和兩個妹妹負責搬桌椅、端飯菜,然后坐在小椅子上等大人們下樓,只有等外婆端起飯碗或老爸端起酒杯后,我們兄妹三人才端碗開吃。那時候許多鄰居也在空地上吃晚飯,孩子多的家庭有時哄搶得厲害,就無形中有了對比,時常聽到鄰居們夸獎我家小孩規矩好、有家教。每次聽到鄰居夸獎,我們發現父母親都是暗自欣喜。
走上社會后,從實踐的一些反面事例中,更感覺到家教匱乏對人生的妨害。記得八十年代中期,我們公司召開職代會,在代表上食堂就餐時,時任公司行政(后勤)科長的Z君,仗倚自己分管食堂而闖進分餐間,給自己挑選看得中的(抑或是大一點的)份菜,眾目睽睽之下的伸手,氣得公司總經理臉色鐵青,加上此君吃相不佳,咀嚼時青筋直露,聲音巨響,遂成同事間一段笑談;九十年代中期的一個晚上,公司黨政班子商討提任后備干部事宜,年近升職極限的他,或許是害怕趕不上最后一班車,竟躲在會場門外學潛伏。因女書記突然開門上洗手間而躲避不及,連人帶畚箕一起跌倒(在假裝掃地),弄出巨響震驚全場,淪為笑柄的同時,更是斷了前程,許多同事得知后搖頭,連稱“家門不幸啊”!
中國禮儀之邦的美譽,是以無數家庭的優良家風為基礎的,在注重素質的當代,家訓、家規、家教、家風又重新被喚醒,這是件好事情。
我的家風征文6
最近我經常在電視里,廣播里聽到“家風“二字。“家風”在我的腦海里畫了一個問號。媽媽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她告訴我:家風就是一個家庭或家族的傳統風尚,也就是平時我們說的尊老愛幼,團結互助,謙虛禮讓,為人老實,做事勤勤懇懇。經媽媽一解釋我煥然大悟。
看看我的家庭,一直保留著良好的家風:“做事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孝敬長輩;待人有禮貌。”記得從小開始,媽媽就教我學會了孝親敬長,爺爺教會了我勤勞,爸爸卻教會了謙和。讓我至今銘記于心。
百善孝為先,要說孝敬長輩我的家人都是我學習的榜樣。那年爺爺的媽媽生病臥床不起,是奶奶不分晝夜的去照顧,奶奶雖然也已年邁,但卻沒有任何怨言。爺爺每天天剛蒙蒙亮就起床,為自己的老母親準備早飯。幫老人擦身體,解決大小便。他有時累的滿頭大汗卻從不叫苦叫累。媽媽經常為爺爺奶奶做家務。在爺爺、奶奶過生日時為他們做上一桌好菜,送上最美好的祝福。我也學著他們只要有好吃的我總是先給爺爺、奶奶吃,再給爸爸媽媽吃,最后自己吃。媽媽經常告訴我:“爺爺、奶奶對你付出的最多,長大了你一定要報答爺爺、奶奶對你的養育之恩啊!”我懂了媽媽就是想讓我做一個孝順的孩子。我有時看著爺爺、奶奶累了就會為他們捶捶背,揉揉肩。
每逢來客,我都會看到父母滿臉掛笑,落落大方接待客人。在他們的影響下,每次我在路上遇到熟人都會主動打招呼。家里來了客人我就學著媽媽的樣子給他們倒水,找水果。大人們經常夸我是個懂事的孩子,每當聽到這樣的話我這心里美滋滋的,比吃了蜂蜜還甜呢!但爸爸告訴我一定要謙虛,為人處世要謙和。我會努力的,做一名講文明、懂禮貌的小學生。
我們良好的家風就像是太陽,空氣和水一樣,時時刻刻照耀著我,包裹著我,滋潤著我,伴隨著我。使我能夠漸漸長成參天大樹。
我的家風征文7
家風是一家的道德標準,而在我們家,也有家風,它就是勤儉節約。
勤儉節約是我們家的傳家寶。我們家兄弟姐妹4個,現在都有了自己的家庭,雖然條件好了,仍一直傳承著母親勤儉節約的優良家風,我們全家人都信守“勤儉節約”,從不鋪張浪費。
我的母親是一個非常勤儉的家庭主婦。七十年代初,家里的經濟來源主要依靠父親的.工資收入,為了讓我們兄弟姐妹4人有衣穿、有飯吃,母親精打細算,節衣縮食。多少個夜晚,一覺醒來,我們還看到母親在燈下做針線活兒。當時我們穿的衣服可謂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老大穿完了給老二,老二穿完了給老三,衣服打著補丁,但收拾的干干凈凈,整整齊齊。到了過年的時候,我們有時還能穿上新衣服,內面的衣服,母親憑自己手藝裁剪;外面穿的衣服,就請裁縫師傅到家來做。我現在對裁縫師傅還有印象,他是上海人,也是單位的職工,文質彬彬的,有著裁縫好手藝,趕到休息的日子,在家里忙活一天,量身、裁剪、縫紉、熨燙,一件嶄新的衣服就做成了。當時生活比較拮據,為了感謝師傅的辛勤勞動,母親把家里省吃儉用的雞蛋拿了出來,款待師傅。現在回想起來,歷歷在目,感慨萬千,母親為了這個家庭,付出了太多的辛勞。
那時候,家里比較窮,但母親過日子會盤算,在母親的倡導下,我們也開始幫家里做一些事。
那時不像現在,燃氣通到家里,又干凈又方便,升爐做飯是每一個家庭每天必備的事。我們家有兩個爐灶,一個是燒柴的,一個是燒煤的。我們住的附近,就是農民的村莊,有很多樹,放學的時候,我們順便去村莊撿一些樹枝,打成捆,帶回家里儲存,作為燃料。記得燒柴的灶主要用來蒸饅頭、貼餅的,都是用傳統的發面方法制作的,是又軟又好吃。那個時候,我們很少在外面買現成的面制品,節省了很多開支。煤必須要到煤場去購買,但我們也是想辦法節省支出。我們一般不買成型的煤,價格高,我們買散煤,回家后自己做煤球;我們家附近有單位的公用澡堂,有兩臺小鍋爐,當時鍋爐的燃燒技術還不是很好,燃燒后的爐渣里含有大量未燃燼的焦炭,渣場就是我們經常光顧的地方,常常是帶去的籃子裝得滿滿的,又可以解決一周的燒煤問題。
小時候放暑假的時候,我們是很忙的,除了要完成暑假作業外,我們還要做一些補貼家里的事情。那時候不像現在擔心禽流感,城鎮是允許養雞、鴨的,我們家里也養了一些,這樣家里的雞蛋、鴨蛋就不需要再買了,逢年過節還有肉吃,可以解解饞。我們的任務就是給雞、鴨準備一些食物。清晨我們帶著做好的工具去河里撈浮萍,河里的浮萍很多,很快就可以裝滿籃子。晚上在路燈下,我們又忙開了。那時夏天的夜晚是非常炎熱的,由于家里沒有空調,大人孩子在離路燈不遠的地方乘涼聊天,看著滿天的繁星。路燈下吸引了很多的蟲子,有一種蟲子我們那里稱之謂螻螻狗的,又大又肥,是雞、鴨的好飼料,一晚上我們可以抓滿滿一瓶,第二天雞、鴨也可以美美的吃上一頓。
七十年代國內物資比較匱乏,糧油、豆制品、豬肉、布料等都是憑票據購買,除了這些生活必需品需要花錢外,我們家在其他方面的花費是很少的。母親掌握著全家的財政大權,但從不亂花錢,家里的生活安排的井井有條,有時候周末還有肉吃。父母對我們的要求也是非常嚴格,定下了許多規矩,比如說,吃飯時要吃得干干凈凈,碗里不剩一粒米。
1981年,我考上了大學,從家鄉來到武漢求學,由于從小在家養成了勤儉節約的好習慣,除了在學習用品和書籍上需要花錢外,其他花銷非常少,生活上一直非常節儉;再趕上國家的好政策,給我們提供助學金,大學四年我順利地完成了學業,走上了工作崗位。
現在日子好過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但是“艱苦樸素,勤儉持家”之道我們仍然保持著。我們家勤儉持家的內涵也在悄悄地發生變化。比如,衣服舊了,把它變成收拾家務的工作服,廢物再利用;有的衣服不時尚了,找裁縫改改,換個式樣,可以繼續穿;鞋子壞了,找修鞋師傅修修,換個底,打點蠟,照樣穿得出去。在家注意節水節電,購買馬桶我們會選擇節水型的;購買冰箱、洗衣機我們會選擇節能型的。早晨上班之前,一定會認真檢查,把無用的電源關掉。
不論時代怎么變遷,不論今后多么富有,“艱苦樸素,勤儉持家”的優良品格一定會一代一代傳下去,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也一定會發揚光大。
我的家風征文8
家庭教育是一個孩子一生最重要的教育,不管你有沒有意識到,你的教育已經給孩子的生命打下了最重要的烙印。教育不是你說了什么,而是你做了什么。
好的家風可以讓一個孩子更健康的成長,而我從小就沐浴著好的家風。在家中父母難免會因為一些磕磕絆絆,但他們更多展現在我面前的是他們理性的一面,是他們讓我懂得了如何做一個有修養的人。 小時候,我最喜歡的就是和父母出去吃大餐。記得很深刻,有次吃喜酒,菜還只上了2道,我看得眼饞,已經想吃了,拿起筷子準備夾菜,媽媽一把奪過我的筷子,并適時對我進行餐桌禮儀教育。雖然當時很生氣,但是現在我要感謝媽媽,是她讓我明白了餐桌禮儀的重要性。媽媽經常教導我:“自古,中國人便十分重視餐桌禮儀,中國人的餐桌禮儀體現在禮、孝、德、讓、教。講賓客長幼之禮,尊敬長者的孝道,飲食謙讓有度且不浪費糧食,像你這樣,菜沒上齊,客人沒上桌就想吃,就是不懂禮儀。”
現在我長大了,如果我吃飯只用一只手拿筷子,另一只手放在桌子下面, 媽媽依然就會批評我。她認為這樣的儀態是不妥當的,他堅決表示有教導的必要。
其實,懂不懂禮儀、會不會禮儀對于孩子未來的成長是十分重要的。怎么動筷子、使刀叉,衣著打扮是否得當、與宴會主人和同桌的客人如何交談、雙手如何擺放, 這些禮儀其實從本質上來說更是“為他人著想”。試想,和你同一桌的家人或是朋友,
當看到你不懂禮儀,他們的感受如何?每個細微的肢體語言都是一種信息的傳達,或許身為當事人的我們并不在意,但這樣的行為一方面體現一個人的內涵,另一方面傳達出外在的素養。
我的爸爸就是這樣一個人,他不貪圖名、利,也不去羨慕別人家多么有錢,有權勢,只是默默地為我們這個家付出著。
令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曾發生在一個晴朗的秋日,我和爸爸一起去參加他的同學聚會。待我精心“梳妝打扮”一番后,看到爸爸,他還是穿著一件普普通通的襯衫。“爸爸,你不換衣服嗎?”“不換了,穿那么好看干什么。” “哎呀,我們不要和別人比,我們只要過著平平淡淡、普普通通的日子就好了。”爸爸語重心長地對我說。
在聚會時,爸爸遇到了一個和他曾經很要好的同學——張叔叔。張叔叔的兒子小時候成績很差,長大了也不誤正業,游手好閑。于是他們便聊起了家風、家教對兒女的影響。
“現在的父母越來越不注重家教對孩子的影響了,只覺得孩子在學校學習就夠了,自己卻不管孩子,任由他們去,在這樣環境中的孩子怎么能好得了呢?”我的爸爸先說道。
“說來也慚愧,我就是這樣的人,要不是我妻子一直在關心著、管教孩子,要不然我都不知道孩子會怎么樣。”張叔叔嘆了口氣說著。 “家庭中的家風、家教好,這個孩子才會茁壯成長,如果家風、家教不好,這個孩子在成長中就會走彎路。”爸爸對張叔叔說著。
張叔叔也附和著:“生活中有不少這樣的人,父母早已有名有望,
然而由于不重視家教,最終致使子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這也從反面證實了家教的重要性。是呀,難怪在同一間教室里,在同一個老師的教育下,學生會有優劣之分!夫妻關系融洽,家庭和睦的孩子性格會大相徑庭!”
現在我參加工作了,作為班主任,研究班里的學生發現,學習成績不好的孩子大多數都是生活在問題家庭中,不是父母離異了,就是常年跟著爺爺奶奶生活的留守兒。所以我們要建構和諧家風,父母在家中要學會樹立好榜樣。好的家風,就是一個家庭或家族最寶貴的精神財富;同時也是一個家庭或家族幸福、和諧、美滿、昌盛的法寶。 父母還經常說:“勤是搖錢樹,儉是聚寶盆”,他們就是我們家里的一面鏡子,從小就教育我要勤儉節約。他們說:“節約要從一滴水、一度電做起。”我們家的節電方法:床頭燈、房廳吊燈都用的是白熾燈,并且加裝了調光節電裝置,父母經常說:“離開房間,隨手關燈”;我們家的空調的溫度設定都是恰當即可,在家用空調制冷時,爸爸說:“設定溫度高2攝氏度,就可節電20%”;我們家還把淘米水用來洗菜或洗碗,洗完菜的淘米水可用于澆花,擦家具;洗衣機漂洗衣服洗滌水用來拖地、沖坐便器;媽媽經常囑咐我說:“洗澡時掌握調節冷熱水比例,不要將噴頭始終地開著,更不應敞開用水,淋浴要抓緊時間,全身淋濕即關噴頭,用肥皂或浴液搓洗,一次沖洗干凈”;爸爸經常說:“持身儉,則自立自尊,不求他人;治家儉,則家業興隆,永世不墮。”看似嘮叨的瑣碎事竟然促成了我一個好習慣。是呀!有什么樣的家風,往往就有什么樣的為人處世態度。
父母的教導,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生活再好也應以“儉”持家,因為儉以養德呀! 作為家庭一員的我,應當成為一個良好家風的傳承者、發揚者,使良好家風一代一代的傳下去!因為家風是一種無聲的教誨、無言的囑托、無痕的傳承,是最基本、最經常、最具有影響力的正能量教育。
我的家風征文9
我生活在農村的新時代,似乎沒有什么驚天動地的家風祖訓,只是憨厚的爸爸常對我嘮叨:做人要誠實守信,勤儉節約,尊老愛幼之類的話。嘮叨長了,我也就只當耳旁風,現在想想這幾句話大概應該是我們的家風祖訓吧!
我今年已經上三年級了。從我上學前班的時候,爸爸就叮囑我上課一定要聽老師的話,認真聽講,努力學習,不要和同學打斗,當別人有困難的時候一定要幫助,不許撒謊,做誠實守信的孩子。至今我仍然牢記爸爸的話,在學校謹遵老師的教誨,團結同學,認真學習,從不和同學鬧矛盾,每當同學有困難如沒有筆寫字、沒有筆擦等,我都會主動幫忙;當在某個問題上產生分歧的時候,我總是笑笑說:“那就那么辦吧!如果不行,再采取別的辦法。”就這樣,班級同學都很愿意和我交流問題。到頭來,常常還是我的辦法好,同學們都說我是“樂于助人的小諸葛”呢!
有一次,同桌的筆擦丟了,我就幫他找,正在這時,一名同學說是我拿走的,就在我的文具盒里,是呀,我的筆擦和他的一模一樣,可是我的是爺爺早上新給我買的,不是他的,后來老師經過仔細調查,真相大白了。老師夸我是一個誠實的孩子。把這件事說給了家人聽,得到了家人的肯定,并鼓勵我今后遇事不要慌,也要做誠實的孩子。
記著有一次,爺爺來學校接我,我背著書包高高興興的張開雙臂奔向爺爺,此時爺爺手中正好拿著幾個被人亂扔的塑料瓶,于是,我疑惑不解的問:“爺爺,撿塑料瓶有什么用?”爺爺不慌不忙地回答“賣錢,給你買雪糕呀!”我當時就愣住了,爺爺看到我此時的情境,就笑瞇瞇地對我說:“勤儉節約,才能有吃有穿嗎。”我和你奶奶就是這樣勤勞節儉才讓你們過上幸福的生活。是啊,每當我亂扔紙張、還有半截鉛筆時,爸爸也總是這么說我:“不要浪費,要勤儉節約。”從此以后,我就慢慢養成了一個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說到尊老愛幼,我深有感觸,特別是去年的夏天,天氣非常炎熱,我特別想吃一根雪糕解解涼,正在這時,從南邊的胡同口走過一位飽經風霜奔波勞累、瘦骨嶙峋的老人,他就是我那年近八旬的爺爺來接他的“心肝”放學回家,他看到別的家長都給自己的孩子買雪糕,他也從兜里掏出一張舊的一元錢,也買了一顆遞給了我,當我接過雪糕送到他的嘴邊,爺爺輕輕地舔了一下說:“你快吃吧!回家好寫作業。”我的這一舉動被旁邊的人看在眼里,情不自禁地說:“多懂事的孩子呀!知道尊敬老人,現在的孩子能有幾個這樣的,早把老祖宗留下的傳統美德給丟了,您老人家為有這樣的孫子多自豪呀!”聽了別人的夸獎,我高興極了,爺爺也笑了。從此,我吃好吃的都先給爺爺奶奶吃,再給爸爸媽媽吃,最后我在吃,現在我也有一個可愛的小妹妹了,所以有好吃的也先緊著她吃。我的行為不僅受到家人的夸獎,也受到老師同學及親朋好友的贊許。
好的家風,能成就一個人的夢想。能給社會帶來許許多多的正能量,而這些正能量正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正印證了那句話:“少年強,則國強。”作為新時代的我,一定要把好的家風傳承下去,讓我的家鄉、我的祖國更強大。作
我的家風征文10
今天很榮幸和大家分享我的家風故事。如果要具體的說“你家的家風是什么?”,那么一千個人一定會有一千種回答。每個幸福的家庭,一定有很好的家風。好的家風時時伴隨著我們健康快樂的成長。同時,也因為有好的家風,我們的家庭才會幸福美滿,我們的社會才會更加和諧!
在我的家風中,不僅有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而且還有“仁、義、禮、智、信”這些儒家先輩的處事哲理。其中給我印象最深就是做任何事情都要持之以恒,都不能輕言放棄,否則就會功虧一簣。
就拿我學鋼琴來說吧,記得剛開始的時候,因為手形、指法不對,彈出的音不準,甚至會走音,但是媽媽和老師告訴我,萬事開頭難。在她們的鼓勵下,我反復琢磨,堅持練習,漸漸的已經不再覺得彈鋼琴是一件難事了。
我的這段經歷讓我體會到做任何事都要持之以恒,任何失敗都是人生中的一次磨煉,人總是不斷地在挫折中成長,在成長中收獲成功!成功的背后,離不開堅持不懈的努力,以及他人的關懷與幫助。媽媽教育我要帶著一顆感恩的心,去善待別人,去幫助別人。這種懂得感恩的家風也一直陪伴著我。在成長的道路上,只有懂得感恩,懂得去報答那些曾經幫助過,關心過你的人,你才會收獲更多的成功與快樂!
我的家風征文11
外公家有座老房子,里面放著許多老古董,它們全都破舊不堪,布滿了灰塵。這些老古董可是有著四五十年的歷史,飽經滄桑,要知道它們可不簡單,它見證了外公和他九個兄弟姐妹的成長,見證了歲月與生活的變化。下面就讓我來給大家介紹一下下面這些老古董吧!
同學們,你們見過草繩機嗎?這是一種很簡陋的農用工具,當年我太爺爺太奶奶家里就有一個。太爺爺太奶奶一共生育了十個子女,又沒有什么吃的,可想而知太爺爺太奶奶生活的壓力有多窘迫。于是太爺爺想出一個辦法,每次秋收過后,他們就會把剩下了的稻草收集起來,放到草繩機的口子里,再用腳去踩踏板,那些草繩便被結成了一根一根長長的草繩。草繩越卷越長,打成卷最后就變成一捆一捆的。每次別人家大人在月光下乘涼閑聊,太爺爺太奶奶就抓緊時間打草繩,天井屋里堆滿了一捆一捆的草繩,孩子們就在草繩堆里爬來爬去,集成的草繩卷太爺爺太奶奶就把它們賣給城里造紙廠的老板,用換來的錢來養活他們的十個孩子。那個缺衣少食的年代,太爺爺的十個孩子全部都平安長大了,并且還培養出了村里第一個大學生,那就是我四外公。媽媽說,她也是草繩機陪伴著長大的。媽媽出生的時候,外公外婆在外面忙農活時,太爺爺和太奶奶就在家里幫忙帶孩子。他們就會把媽媽放在搖椅上,然后就在旁邊結起了草繩兒,媽媽就在草繩機嘎吱嘎吱的聲音中睡覺了,嘎吱嘎吱,嘎吱嘎吱的聲音伴隨著媽媽一天天長大……
老家還有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老物件,那就是吹谷機。它呈紡錘狀,中間有一個大風車,外面還連著一個把手。當年外公外婆就會把剛收下來的新鮮的稻谷放到里面。因為稻谷里面還有很多的稻草屑,外公外婆轉動風車,風車產生的風力會把稻谷上的穗屑吹出去,剩下來的就是干干凈凈的稻谷啦!
老家還有石磨呢,每年我們回鄉下,外公和外婆都會手推石磨給我們打豆腐吃,往往打個豆腐需要一個上午的時間,因為全靠手工去推,黃豆被磨成渣,再煮開,經過過濾等一系列手工活,但是出來的豆漿豆腐吃到嘴里特別香甜,別有一番滋味,讓我永遠難忘。
這些老物件不但見證了歲月的變化,見證了我們生活的改變,也見證了勞動人民的勤勞奮斗。正是太爺爺、太奶奶,外公外婆這些父輩們的勤勞奮斗,才讓我們現在的生活如此的美好,所以我們要傳承這些勤勞的品質,好好的生活好好的學習,讓勤儉持家,勤勞吃苦的家風一直傳承下去。
我的家風征文12
我生長于一個普通的五口之家,爸爸、媽媽、姐姐、妹妹和我。一家人都普普通通、簡簡單單,卻很好的詮釋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美德——勤勞與寬厚。
出生于五十年代的爸媽,他們身上流淌著的全是勤勞的血液。經歷過年少時的饑餓,從結婚時的“一窮二白”起勤勞就深深刻在了他們的身上。記得媽媽曾多次跟我講起他們的事情,結婚當初除一間可以居住的平房外,用家徒四壁來形容當時的狀況,可以說毫不夸張,家里做第一頓飯的米也是向鄰居家借來的。多年來,靠著他們勤勞的雙手,起早貪黑,培養了我和妹妹兩個大學生。比起早些年,如今我們家條件逐漸在改善,但我也很少能看見媽媽停下來的腳步,她總是忙完家里忙外面。她經常說種地得有種地的樣,不能讓莊稼雜草叢生,所以每年地里的收成在村里也是數一數二的高產。媽媽沒讀過幾天書,認識的字不多,她的許多智慧點子,卻讓我深深的佩服,她手巧、心靈,各種美食、各種廢物利用、各種巧妙搭配,總會讓我瞠目結舌,讓我這個自稱在家學歷最高的人也是自嘆不如。我想這一切都和媽媽的勤勞分不開,人們常說做的多了,自然懂的就多了。如今,我也已成家,我也將一以貫之,秉承媽媽的家風,用勤勞的雙手,創造美好的未來生活。
我家農民出身,也不富有,爸爸的觀念中卻不會把錢看的太重。與人交往做事中,從來不會讓別人吃虧。爸爸有一手木匠手藝,人們做事也愿意用爸爸,因為做事扎扎實實要的價格又合情合理。村里有什么公益行動,只要爸爸能做到的,他從來不會推辭,完全沒有一點不情愿。說到家務事,也許這是個永遠也說不清的話題。家中姥姥也是有兒有女,我看到的是十幾年來只有爸媽在全心全意照顧老人的生活,所謂十幾年如一日。如今姥姥已是九十多歲高齡的老人,生活上更是離不開人,媽媽奔波于她的各個外甥之間,是爸爸一日三餐為姥姥做飯送飯,照顧她的生活起居。而爸爸從不會因此與自己的兄弟姐妹去計較什么,用爸爸的話說,“各人盡各人的一份心吧,強求不得他人,孝敬老人永遠都沒錯,對父母問心無愧就好”。街坊鄰里也為爸爸的這份孝心豎起了大拇指。我真的為有這樣的父親而深感驕傲與自豪。我想寬厚的品德已深入父親的骨髓,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流露,沒有任何做作的成分。
當今社會,在諸如求職簡歷中、年終總結中、工作升遷中等等的許多情況下,勤勞與寬厚已成為概括一個人品行的代名詞了。有時我總在想,之所以把勤勞與寬厚放在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美德的層面上講,必定有它的可貴之處。此刻,我也深深意識到爸媽用一輩子去踐行勤勞與寬厚的內涵,這不正是其可貴之處嘛——這就是實踐與堅持。
當我看到以“我的家風家教故事”為主題的征文活動時,也是與我多年來內心的想法不謀而合,總想寫一些東西講講我的父母,所以借此機會,雖不能說一氣呵成,也是很順暢的就完成了初稿,因為其人其事確實是真情流露,沒有半點摻假。在這,我感謝父母給了我生命,同時也感謝他們在成長的道路上給我樹立的榜樣,祝福我可親可敬的父母,愿我們的家風家教故事永駐心間、代代傳承。
我的家風征文13
我家的家風,只能用兩個字來代替——嚴格。也正是這個家風讓我學會了做人、做事的道理,讓我走向了成功,讓我終身受益。
先說說做事吧,做任何事情都要用心去做。“認真做事只是把事情做對,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這句名言經常被媽媽當做口頭禪。我每次寫完作業拿給媽媽檢查時,若是由于自己粗心做錯了,她必定會讓我說出錯誤的原因,并讓我改正過來才肯罷休。
不光學習上媽媽對我要求嚴格,生活上也是如此。記得有一天,表姑他們來我家玩,媽媽臨時上班。媽媽走時交給我們一個任務——拖地,擦桌子。我們三下五除二就把媽媽交給我們的活兒干完了。我們就開始各干各的:我一邊看電視,一邊寫作業;彤彤姐上網;成凈表姑看書。
當媽媽下班回到家看到茶幾上厚厚的灰時,就問道:“誰擦的茶幾?”他們異口同聲的說:“巧巧。”剎那間,媽媽就大聲地吼起來:“每次都跟你說,‘只有認真做才會把事情做好’,你看看,這就是你擦的灰。”說著媽媽用手指擦了一下,拿給我看,,“你根本就是在完成任務,還有書桌下,地上。”媽媽又指了指地上和書桌下。這時姐姐和表姑在旁邊幸災樂禍地笑起來,雖然她們沒笑出聲來,這一小小舉動卻沒有逃過媽媽的眼睛。媽媽回過頭沖她們吼道:“你們怎么回事,巧巧沒干好活,你們也這樣,瞧瞧,這茶幾和沒擦一個樣。你們就是這樣當的榜樣嗎?”哎,可憐的我們三兒的耳朵。說完媽媽叫我們三又做了一遍,直到媽媽滿意為止,從那以后,我做事情再也不敢馬虎了。
其次表現在做人上。做人要誠實、誠信、知錯就改。爸爸從小就教育我做人要誠實,做錯了事,只要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改正了也是好孩子,“誠信是做人之根本,立業之基。”這句則是爸爸的口頭禪。
再次,媽媽還要求我要珍惜時間。
星期五放學以后,我回到家,打開書包,拿出作業和筆,就迅速做起作業來,想一下就把作業做好。樓下時不時傳來小伙伴歡快的笑聲,我一再提醒自己不要聽認真做,可是我還是經不起誘惑,跑下樓去。我邊跑邊對自己說:“不怕,反正今天才星期五,沒寫完明天還可以寫嘛。”我來到樓下和小伙伴們愉快地玩起來,時間過得真快呀!天黑了,我戀戀不舍地回到家。一到家,媽媽就問:“你的作業做完了嗎?給我看。”“沒。”“今天星期五,我明天再寫。”媽媽聽了生氣地說:“今日事,今日做,明天有明天的事要做。你不知道‘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這個道理嗎?你這個學習態度怎么行?現在馬上去寫。”我不敢怠慢,立馬跑進了房間奮筆疾書起來。
這就是我的家風,正是有了家風,才讓我在接受嚴格教育,享受愛的呵護的同時,能健康快樂地成長。
我的家風征文14
有關家風家教的作文四:我的家風家教
姥姥姥爺從小就教導我“承前祖德勤和儉”,讓我養成節儉的好習慣。
姥姥他們的教誨,我一直記在心頭,可卻一直沒有明白節儉是什么,總覺得它好像離我很遠。直到我9歲時發生的一件事,才讓我深刻地了解了節儉的含義。那天,媽媽叫我買一袋醋,到了商店,我把錢交給了售貨員阿姨,阿姨笑嘻嘻地把一袋醋放進我的衣兜里,還把找的一角錢塞到我的手心。回到家,我把醋遞給媽媽,順手便把那找回來的一角錢丟進了垃圾桶。媽媽問我怎么那樣做,我說:“一角錢留著有什么用,什么都買不了,還是扔掉算了。”媽媽說:“那可不行,一角錢雖少,可也是錢,只要聚少成多,它將來就會是一大筆錢。你要學會珍惜和節儉。”說著便把那一角錢撿起來,放進了一個小盒子里。從此,我便和媽媽一起往小盒子里放零錢,我養成了節儉的好習慣。
節儉,總的來說就是珍惜已有的物品,盡量讓它避免損壞。同學們,你們的家風是什么呢?是和我家一樣的勤儉持家,還是有其他良好的家風?不論是什么,都請你把這些優良家風傳承下去吧!
有關家風家教的作文五:家風、家訓、家教
老師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家的家風家規嗎?下面我就給大家說一下我家的家風吧!
我們家的家風就是:“孝” 孝敬父母,尊敬師長。爸爸媽媽一直告誡我:百善孝為先!家風是一條應該牢記的座右銘。每次吃飯時,我都是最后一個坐下,因為有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先坐下后,我再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位置坐下。有一次,家里留客人共進晚餐,當時我在外面玩得累了也餓了。于是回到家里也顧不上跟客人打招呼就去廚房吃了點東西,沒有想到,客人走后,爸爸狠狠地批評了。
介紹完我家的家風后,我再來介紹一下我家的家規吧,我們家的家規是:“事不過三”同樣的事情不能重犯,也許是我每次出去玩時都超過了媽媽規定的時間,因為這緣故,我們家的家規就誕生了。
有了家規家風,我們才可以在社會上立足,才能讓自己走得更遠!銘記家風,為自己的人生奠定堅實的基礎,踏出堅定的步伐,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
我的家風征文15
家和萬事興,是我們家的家風。它主要的意思是“家和”,代表一個家庭和睦,家人幸福安康。“萬事興”是事業、家庭、生活等樣樣美好。可以說,“萬事興”是建立在“家和”基礎上的。
每年,我和爸爸、媽媽都要回爺爺奶奶家過年,今年也不例外。
今年,我和爸爸、媽媽、奶奶一起做年夜飯。吃著我們自己的勞動成果,心里甜滋滋的。首先,先來做年糕和餑餑吧!年糕代表“年年高”,是祝福我們在新的一年里學習、工作都越來越順利。年糕的制作方法可簡單,我不一會兒就做好幾個。接下來,我們又開始做餑餑。餑餑分為“大元寶”和大棗餑餑兩種。其實,餑餑就是饅頭,只不過奶奶家都叫餑餑而已。“大元寶”就是做的像元寶的餑餑。把面揉成圓柱體,再把兩邊都捏一下就大功告成!“大元寶”當然是祝福我們新的一年發大財嘍!還有,在元寶餑餑做完后,一定不要忘記插棗喔!插棗時,要把面摁一下再挑。我問奶奶這是為什么,奶奶告訴我,這樣可以生個“雙眼皮”,雙眼皮的小孩漂亮。做完“大元寶”,我和奶奶就開始做大棗餑餑。大棗餑餑上插著許多棗,一色的紅,可漂亮!或許就是祝我們來年紅紅火火吧!
做完餑餑后,就可以包餃子。爸爸搟皮,我和媽媽包。奶奶就沒活兒干,笑瞇瞇地在旁邊看著我們包餃子,我們包得更賣力。一個個雪白的餃子服服帖帖地排著隊,等待著跳進鍋里好好地洗一個熱水澡呢!
當最后一道菜上桌后,年夜飯就開始。和家人一起,吃著餃子,看著春晚。窗外,天空閃著五顏六色的光。這是多么幸福啊!
家和萬事興,是多么普通而又與眾不同的家風啊,因為它飽含著我們對家人的祝福和對祖國的希望!
【我的家風征文合集15篇】相關文章:
我的家風家訓征文01-05
曬曬我的家風征文12-20
我說我的家風家訓征文(合集6篇)01-04
我的家風家訓故事征文12-01
我的家風家訓征文優秀11-19
我的家風征文3000字07-24
我說我的家風家訓征文【精】01-04
我說我的家風家訓征文【推薦】01-04
我說我的家風家訓征文【熱門】01-04
我說我的家風家訓征文【熱】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