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師德的征文題目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說到征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征文是某個辦事部門為了某個活動公開向社會征集的有關文章。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征文很難寫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師德的征文題目,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師德的征文題目 1
5年前,帶著創造一份激情生活的夢想,帶著想成為一名幼兒教師的豪情,我義無反顧地加入到紅色的幼教大軍中,成為了一名光榮的幼兒教師。
真正成為了幼兒教師我才明白,這份工作中沒有掌聲,沒有鮮花,更沒有此起彼伏的喝彩,所擁有的只是默默無聞的付出。也許我是渺小的,茫茫人海中我只是普通的一個;但同時我又是偉大的,因為我是無私奉獻的幼兒教師。既然選取了幼兒教師,就等于選取了不一樣的生活,選取成為一名守巢人。
也許你會問我:做這樣一個不被別人記起的幼兒教師你后悔嗎?我會告訴你:不,我永不后悔!因為我看到了一粒粒種子,在愛的呵護下,成長為一株株健康的幼苗,去迎接燦爛的朝陽;因為我看到了一只只小鷹,在我的鼓勵下,從嗷嗷待哺到學會飛翔,翱翔在廣闊的藍天;因為我看到了一雙雙清澈的眼睛,在我們的關愛里,從噙滿懵懂淚水到閃動著知識的光芒,用充滿自信的微笑,迎接完美的明天。縱然我們的喜悅帶著心酸,縱然我們的微笑帶著淚水,但是,我們依舊堅定地做一個守巢人,因為那里留下了太多的溫暖和感動。
我是個怕冷的人。去年的冬天個性地冷。一次戶外活動前,我個性囑咐孩子們穿好衣服系好扣子,外邊很冷。早操結束了,才發現一向惦記著要給孩子們穿暖和的'我,竟然只穿著毛衣就站到了刺骨的寒風中。手腳冰涼的我下意識地呵著氣暖手。陽陽突然跑到我的身邊握住我的手:“老師,你不穿棉襖冷不冷啊?我的手可熱了,給你暖暖手吧!”“不用了……”話還沒說完,一雙雙暖融融的小手伸向了我,給了我一股暖流,流向全身的各個部位。多么可愛的孩子啊!這就應是為師者最值得驕傲的時候了,這是你用滿腔的愛換取的一份厚禮——一份世俗的天平無法衡量的感情,一份別人無法得到的幸福。
我愛這些朝夕相伴的孩子們,他們的一舉一動都是那么熟悉,他們的一顰一笑都讓我為之牽掛。
那是一個下雨的傍晚,孩子們都被父母親接走了,只有寧寧默默地坐在角落里。我輕輕走過去安慰他媽媽一會就來了,他卻瞪著那雙噙滿淚水的大眼睛,哽咽地說:“媽媽再也不會來了。”在孩子的哭訴中我得知,原先寧寧的媽媽在幾天前出車禍中離世。我的心緊緊地揪在了一齊,淚水劃過了臉龐,一把摟過寧寧在她耳旁說:“還有老師,還有老師媽媽啊。”從那以后,在寧寧的口中,我又多了一個稱呼,那就是媽媽。每一天我都會關注寧寧的一舉一動,飯吃得怎樣樣,衣穿得暖不暖,情緒好不好,日子就在關注這些細小的事情中一天天過去了。我清楚地記得寧寧在畢業的那一天,哭著不肯離開,她說了一句讓我這輩子聽過最心酸的話,:“老師,我不走,我不想離開你。離開你,我又沒有媽媽了。”我緊緊地抱著孩子,溫柔而堅定地告訴她:“無論在哪里,無論什么時候,老師,永遠是你的媽媽!”
當我看到在畢業典禮上孩子們深情地演唱“再見了,老師”時,我總會心潮澎湃、熱淚盈眶。因為我明白:又是雛鳥羽翼豐滿,飛向更高的天空;又是輪船即將啟航,駛向更深的海洋……雖然離開他們我會有諸多的不舍,但更多的是還是祝福。我要說:飛吧!孩子們!老師愿在那里做你們永遠的守巢人!
師德的征文題目 2
回想起剛參加工作走上講臺時,一座簡陋的校舍,一群流著鼻涕的鄉村孩子,徹底敲碎了一個女孩子追求美麗和時尚的夢想。我曾常常感慨不已:難道盛開的花季只能在“三點一線”的枯燥中蒼白延續,難道青春的美麗只能化做燭光漂白四壁?
苦悶和掙扎中,同校的張老師深深地影響并改變了我。張老師高大英俊、博學多識,我曾懷疑如此不凡的人物竟能甘受一輩子的清貧與平凡,但張老師的確放下了他的驕傲:君不見,課堂上,他談笑風生;操場上,他生龍活虎;校園里,他步履匆匆……當學生有了困難來找他時,他會傾囊而出,不計回報;當同事需要幫忙時,他會披星戴月,風雨兼程。我明白了:張老師之所以雙鬢斑白、布衣布鞋,依然風度翩翩、魅力不減,其實緣自他對黨的教育事業的熱愛,緣自那淡泊名利無私無怨的奉獻。
從那一刻起,我決心像張老師一樣,用高尚和純潔在這片貧瘠的鄉間土地播種,讓青春在奉獻中無限美麗和延伸。奮斗和付出的日子是辛苦的,但更是快樂和完美的——
怎能忘記,我剛當上班主任的那一年秋天個性多雨,學生們到學校時雖然帶了雨傘雨具還是會弄濕衣服。看著他們在教室中穿著濕衣服發抖,我心里無比難受,就在辦公室生起一個火爐,把學生們的濕衣服一件一件收起來,又一件一件在火爐上烤干再送到教室去。有一個漂亮的女孩子滑倒弄了一身泥,我把自己剛買的紅色大衣脫給她,自己借了一件40多歲的女老師的上衣去上課。當我穿著這件又肥又大、灰不溜秋的衣服走進教室時,學生們一個個以前所未有的驚訝目光看著我。我自嘲地說:“老師這天是不是很難看?”更令我吃驚的是,全班學生齊刷刷地站起來、齊刷刷地對我喊:“不,老師這天更美麗!”剎那間,我覺得教室外的風雨好像停了下來,晚秋的教室內竟是如此溫暖。
怎能忘記,4年前我送畢業班時,學生多,寢室少,晚自習后很多學生擠睡在小小的空間總會吵嚷到半夜。學生休息不好,嚴重影響了第二天的學習。我干脆在自己的辦公室安排了幾個女生和我正上幼兒園的孩子住,自己則從打過熄燈鈴后一向站在男生寢室外,晚上11點鐘后再回到女生寢室和學生住在一齊。冬天的夜是如此寒冷,呼嘯的.北風中,我也很難堅持。為了取暖,我總是在寢室前不遠的水泥臺上反復踏上踏下。有一天晚自習后,一名學生塞給我一封信,上面寫著:“老師,同學們都說你在水泥臺上的身影像一尊女神塑像,但我們都不忍心看著我們的女神一向守在黑夜和寒冷中。老師,你的心思我們都明白,我們不會讓你失望的。
老師,放學后你還是多陪陪自己的孩子吧……”看完信,寒冷中的我不禁熱淚滿面,一種被理解和尊重的愜意趕走了所有的酸楚,縱然是這冬天的夜也讓我覺得一下子溫情起來。
14年的教學生涯,縱然驚濤駭浪看不見,縱然春花秋月總錯過,但如此平淡而溫暖的故事卻很多很多,如此對青春和美的詮釋卻許多許多,如此的痛并快樂卻太多太多。但我的心曾無數次地告訴我:14年,我一刻也未曾后悔過,因為我用愛和堅守給了我的青春一個最美麗的承諾!
師德的征文題目 3
可是,當我第一天走進教室,真正面對著一群燦爛的小太陽時,我的心里直犯嘀咕做一個“孩子王”,和孩子交流,這就是我終身與之奮斗的事業嗎?他們那么稚嫩,他們乳臭未干,他們呀呀學語,他們好動愛鬧,他們喜怒無常,但他們是祖國的希望。
面對現實,我該做些什么,我又能做些什么呢?工作以來,我不只一次問過自己曾經,我一味地追求怎樣培養孩子,怎樣掌握高科技知識技能,而有關孩子的品德教育,孩子的心理健康這些基本的常識我卻忽略了自從聽了這樣一個故事,我的教學觀念轉變了。
故事發生在1987年1月,75位諾貝爾獎金獲得者在巴黎集會上,有人問一位金獎獲得者:“您在哪所大學,哪個實驗室學到了您認為最主要的東西?”出人意料,這位白發蒼蒼的學者回答說,是在幼兒園。“在幼兒園學到了什么呢?”學者回答:“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伙伴;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能拿;做錯了事情要敢于承認并表示歉意;午飯休息時不能吵鬧;和小朋友在一起要團結、互助……從根本上說,我學到的最主要的東西就是這些。”真的很感謝這位學者,他給了我教學教程中一個深刻的教誨,我在強調發揮幼兒的創造性、競爭性時,并不能忽略培養幼兒從小發揚中華民族傳統的人格要素忍耐、寬容、團結。
說實在的,其實,我也只不過才21歲,還在做著學生時代沒有做完的夢,還需要父母的呵護!可是,現實告訴我,我已選擇了幼教這個光榮而又艱巨的職業,我已步入了這個神圣的`殿堂,我已承擔起這沒有理由推卸的責任,我必須義無反顧地去做好那位學者給我的教誨。
雖然,在大人眼里我還只是個孩子,但我要有父母的責任感;雖然我還只是個學生,但我要有老師的激情我要在人生的沙漠里播種綠洲;在生命的童山上播種花草;在社會的沃土中播種希望。
我知道前進的道路一定不會平坦,但我會沿著那陡峭的山路勇敢的攀登,在今后的旅途中刻苦學習、虛心請教、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把對朋友的無私幫助、對幼兒的關懷愛護、對事業的不斷追求,揮灑地淋漓盡致。
師德的征文題目 4
在師范求學時,老師告訴我,作為未來的一名老師需要終生銘記的一句話-——學高為師,身正為范!這是我第一次理解師德的訓誡。懵懂中似乎明了老師應努力做到“身正”,應有高于一般人的品德修養和境界。
之后,走上了工作崗位,踏上了神圣的三尺講壇,開始了自己的執教生涯,周遭的人給了我更多的關于師德的詮釋和教誨,我便也從中獲得了更多的認識和理解:
領導告訴我,師德就是工作兢兢業業,恪盡職守;
同事告訴我,師德就是融洽和睦,互幫互助;
一屆一屆的親若朋友,宛若親人的學生用他們的一言一行,用他們的是是非非、評評論論,用他們在與你交往中的點點滴滴、一情一感中也在告訴我,師德就是真誠相待,公平視之,用愛心、細心、耐心拉近距離,指引方向,召喚迷途的羔羊,喚醒沉睡的幼芽。
古人云: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皆文章!
而此刻,經歷了太多太多與學生、與學生家長、與同事、與社會中諸般人的交往;閱讀了太多太多有關教育、有關教學、有關教師、有關師德的報刊雜志、論述著作;又思索了太多太多關于學科教學、學科教育、職業愿景、動力、職責、操守等等。在這太多太多的經歷、太多太多的閱讀、太多太多的思索中,讓我對教師、對師德也有了更深入的、更進一層的體會和理解。
師德,她從苦苦構想執教思路,終有所得的欣喜中款款走來,帶著疲勞卻一襲芳香,醉人!
師德,她從課堂上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灑脫中款款走來,癡迷于課堂的高效教學的追尋,快意!
師德,她從課下和學生促膝談心、釋疑解惑、坦誠相待、傾心相助之中款款走來,帶著點點滴滴情感的積淀,誘人!
說不完,道不盡的感懷;
舉不盡,列不完的方方面面。
師德,她融進了教育教學的點點滴滴之中,她體現于為師之人的方方面面。
師德,她宛若《詩經》中情感的追尋,體現的是一種純潔的神圣!
師德,她宛若《離騷》中屈原的一聲長嘆,指引的是一種理想的情懷!
師德,她宛若《史記》中司馬遷的`堅守,告訴我拉的是一種擔當與承受!
其實,她更像標點中的省略號,需要我們用一腔熱情、一片丹心、一生的辛勞、永恒的執著、堅定的信念、不懈的追尋、實際的踐行來填充這座人生的、為師的豐碑;來演繹、詮釋這場自我的、為師的角逐!
師德的征文題目 5
安娜。霍恩說:“愛可以化敵為友,愛可以使恨消融,愛讓你充滿快樂,愛讓你激情滿懷。”可見愛的力量多么神奇。在教育領域愛是永恒的主題,愛是師德之源。
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在我們談及教育的根本問題時,已歸結是培養新時代所需要的人才問題。教師作為這一使命的執行者,肩負著培養時代所需要的人的責任,教育過程也是對教師師德之花如何綻放的檢驗。一個學生就是一本豐富的書,一個多彩世界,學生是活潑潑的生命體,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在教育這個超市里面,首先擺上貨架的就是“愛”。愛是離學生心靈最近的絢爛陽光,為人之師如何去施愛,如何讓今天的學生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幸福是教師時代精神的體現。
愛是師德品行中給學生的一份尊重。
在新的課程理念下,尊重學生已成為一種時代要求。提到尊重,教師必須反思自己是否能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教師的職業,是否能站在發展的高度看待教師的職業,教師對學生尊重必須是有對學生了解認識的基礎上,尊重他們的差異性。尊重他們的潛能性,尊重他們出錯的權利。只有建立在尊重前題下的愛,才會變的寬容,教師才能自然地走進學生的心田。為了準確的把握學生的差異和個性,我們可以讓學生從班級和社團組織各項活動中了解自己的.能力。
從別人對自己反應中來了解自己的優缺點。可以在自我反省中了解內在的自我。可以通過心理測試了解自己各方面的特點。這樣學生能理性的給自己一個公正的評價,體驗后的自我反思遠比直白教育來的深入。在尊重的前題下,教師不能忘記自己承載著教書育人的使命。尊重不代表縱容,理解不代表失去教師的育人尺度。中國傳統的教育精髓寶庫中,有我們取之不盡的教育精華,我們要用發展的眼光和洞察力去賦予它們以時代性,讓好的教育精華跟新時代的學生成功對接。在教育的實踐中,我深深在感覺到一個優秀的教師不僅是“師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還應是一個教學的專家“。一個優秀教師的微笑總是浸潤在他深厚的人文底蘊和過硬的教學基本功當中的。知識的底蘊對學生奉獻的一份愛,也是對他們的尊重。
愛是師德品行中孕育的一種藝術。
愛是一種藝術,雖然愛不是教育的全部,但是教育的全部過程都必須充滿著愛。有時愛是此時無聲勝有聲的無言。
愛本身并不神秘,愛實實在在的存在于點點滴滴的教學生活中,教師的一個眼神;一個手勢;一句短短的評語等等……,這些寄寓著教師對學生的真摯的愛,常常影響到孩子的一生。不知有多少節課上,我都是邊講課邊用手勢糾正精神不集中的學生的聽課習慣,走到他身邊輕輕地摸一下他的頭,拍一下他的后背,或手輕輕地拿一下他手里的玩物……,這一切無言的交流會強勁的叩響上勁的心靈。這種心靈的碰撞,給學生的是一股噴涌不息暖流,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綿延不絕的流淌著,所以說無言的愛就是一種藝術。
愛是一種藝術還能體現在師愛無價。人生最美好的“金色學生時代”的大部分時間是在學校與老師一起度過的。一個學生的成長,成才夢想與追求,包括心靈的幸福感體驗,都離不開教師的關愛。但教師的愛絕不是姑息遷就,溺愛。教師的愛不都是二月的春風,有時也應如秋風瑟瑟,冷劍除去學生心頭的雜草。那是嚴格的愛,是一種從學生終身發展負責的高度出發的講方法,有分寸,講教育藝術的理性之愛。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著超乎異常的潛能,這種潛能平時深藏在每個人體內不容觸及的空間。只有用我們的師德之愛才能與其構建起交流的平臺。愛是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愛可以創造奇跡。孩子收獲我們所教育的愛,會在其成長過程中去潤及他人。在時代飛速推進的今天,這是國家所需之大愛,這是容天下,容他人之胸懷。
愛是師德品行中無私的奉獻
如果說走進學生心靈是師愛的根,尊重是師愛的胸懷,責任是師愛的生命;那么奉獻則是讓愛有了豐富的內涵和靈魂。奉獻是一種美德,是教師的天職,奉獻使無形的愛變得有血有肉。我們是教育的執行者,但我們更是孩子成長蛻變過程的見證者和影響者。接觸是人社會性的體現,交流是人溝通的橋梁,而模仿更是人學習的最直白方式。用老師的習慣去影響學生的習慣,讓原本的不習慣成為習慣,是身教勝于言教的精華。看到學生對學習的知識不太理解,教師一遍一遍的講解,嗓子說不出話來就在黑板上寫,這種奉獻更有力量。為了一個精神抑郁的孩子一次一次的家訪、交流,這種奉獻更有深度。無論社會如何變化,教師的奉獻精神不能丟。奉獻是一種境界,是愛的升華。想想教師總是和勞累,清苦長相守,于是人們用“春蠶“和”紅燭“來贊美教師的奉獻精神。然而教育實踐讓我深深的感到,教師要做絲不盡而身不死的春蠶;淚不干而光永恒的紅燭更是無私奉獻教育事業的堅實保障。教師也不要單單只把這付出看做奉獻,應努力的將職業做成事業。這是一種境界,是獲取他人認同感和滿足感的積極。
的心理需求,同時在奉獻中體味精神旨趣。
如果說師德教育是教師教育的核心,那么愛則是師德之源,蘇霍姆林斯基曾說:“一個好教師意味著什么?首先意味著他熱愛孩子。對教師來說,熱愛不熱愛教育事業,愛不愛自己的學生是首要的,核心的,第一位的價值取向,是判斷一個教師是否有作為的標志。讓愛在師德品行中綿延,讓愛在教育的長河中奔流,讓愛在心靈的溝通中碰撞出最美麗的希望之光。
師德的征文題目 6
曾看過一個心靈小品《時間和愛的故事》,這個故事主要講的是在一個小島上面住著“快樂、悲哀、富裕、虛榮、知識和愛”,還有其他各類情感。一天,情感們得知小島即將下沉,便紛紛逃離小島。只有“愛”留了下來,她想要堅持到最后一刻。然而,過了幾天,小島真的下沉了。“愛”想請人幫忙。恰好“富裕”乘著一艘大船經過,“愛”便懇求“富裕”帶她走,可是“富裕”卻冷漠地回答道:“不!我的小船上有許多金銀財寶,沒有你的位置。”緊接著,“愛”又向站在華麗小船上的“虛榮”求助。“虛榮”瞟了一眼全身都濕透了的“愛”,擔心弄臟自己漂亮的小船。懶洋洋地回答道:“很遺憾,我幫不了你。”
“悲哀”實在太悲哀了,他想自己一個人呆一會兒。“快樂”實在太快樂了,竟然沒有聽到“愛”的呼救。就這樣,當“愛”一次又一次地向情感們求助,卻一次又一次地遭到他們的拒絕。
后來,一位長者主動來到瀕臨沉沒的小島,把“愛”帶走了。“愛”大喜過望,竟忘了問他的名字。登上陸地后,長者悄悄地走了。“愛”對他感恩不盡,問另一位長者知識:“幫我的那個人是誰?”
“他是時間。”知識老人答道。
“時間?”愛問道:“他為什么要幫我?”
知識老人笑道:“因為只有時間才能理解愛有多偉大。”
這是我多年前從一本雜志上看到的一則耐人尋味的故事,因其所蘊涵的深刻的哲理,當時如飲醍醐,過目不忘,至今記憶猶新。
人們常說:選對一個朋友快樂一生,選對一項事業成就一生!一直很慶幸此生能步入從教之旅,在我近十年的教學歷程中,有學生相依,有學習相伴,感覺很愜意。隨著教齡漸漸增加,我對教育的熱愛愈深愈濃。全國師德楷模鄭琦老師四十七年如一日的教育歷程不就是“時間見證愛”的最好的寫照嗎?只有對學生永恒施愛,才能彰顯師愛的偉大。
花開的聲音,春知道!溫暖的感覺,心知道!學生的喜憂,我知道!班里有個叫劉小雪的小女孩,患先天性弱視,長期戴著眼鏡,性格比較孤僻,寡言少語,表情淡漠,難得見她舒展笑顏。每次開展小組學習活動,總是見她獨自盯著書本發愣。既不理會老師的'積極動員,也不在乎同學們的熱情邀請。她的那種心無旁騖、無動于衷的冷漠引起了我的關注。默默打量她那無精打采的神情,我暗自思忖每個問題兒童都有一個豐富的內心世界,是什么困惑讓一個十一歲的小姑娘終日愁眉不展呢?當我在課間休息時,偶然與她迎面相遇,隨意地詢問她的學習生活,委婉地了解她的家庭狀況。可她總是固執地勉強一笑,拒絕回答我的任何問題。她為何不理會我的問候和關照呢?我還動員學習出色、性格開朗的女同學主動邀請她加入“語文手抄報”學習小組,可她仍然比較消極。她愈是想回避,我就愈想改變她。因而,決心努力改變她的現狀成了我工作日程的重點。結合《發展與教育心理學》等相關理論知識,我擬訂了轉教方案。首先,將她的座位調到離講桌最近的地方;其次,每次批改作業,堅持在她的作業本上寫幾句熱情洋溢的鼓勵贊揚之辭。另外,我細心發現她的點滴進步,并且在班上鄭重表揚她的微妙變化,號召全班同學以她為榜樣,努力做到“一天一點進步,一天進步一點”。
從此,我堅持每天在課堂上多看她一眼,堅持每天抽點時間找這個孩子交談。其實,每次交心談心的內容簡短而空泛,比如,你今天吃早飯了嗎?你媽媽什么時候回家?(她媽媽在城里打工)你的頭飾很漂亮,哪兒買的?如此等等。沒想到她能細聲細氣、吞吞吐吐地回應我的問題。每當我進行“品讀欣賞”時,故意不點那些愛朗讀的同學,將視線久久停留在她身上,盡管她始終不能勇敢地舉起小手,但透過那羞澀的埋頭一笑,我感覺她找回了自信,只是還需要一段時間去培植勇氣。
我堅信“水滴石穿”是一條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我相信自己執著的笑臉和溫暖的話語能開啟所有似她那樣獨來獨往、缺乏朝氣的孩子們的心扉。果然,天長日久,班里的楊伶俐、楊柯青和陳星等幾位學困生和貧困生終于不再郁郁寡歡。偶爾,還看見她們細聲細氣地主動找同學們討論問題呢!有時候,在校園碰到我,她們還主動喊“閔老師好!”她們笑,我也笑。來往的學生,誰能知道這“師生相遇,相視一笑”背后的故事呢?惟有時間才能理解這微笑的意義。
師德的征文題目 7
立師德、樹師風、爭做四有好老師
——愛無止境
三年前,懷揣著美麗的夢想,我踏上這條充滿希望的陽光之旅。漫漫長路,一路走來,雖有山重水復疑無路的困惑,但更多的時候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驚喜。五年的辛勤耕耘,五年的默默守望,使我深深的喜愛著教師這一平凡而充實的職業。
清晨,當黎明的曙光飛進教室,我已靜候在三尺講臺旁聆聽孩子們瑯瑯的讀書聲,那是天底下最動聽的樂章,而我仿佛在享受人世間最美的旋律;黃昏,踏著最后一抹兒夕陽,我目送他們安然的離去,我的一天就這樣結束了。夜晚燈光下,看著孩子那稚嫩的筆跡,在我嚴格要求之中,逐漸成熟起來,我便感到:這就是我人生最大地追求與安慰。
然而,工作的道路并非一帆風順,班里淘氣韌性、不求上進、學習成績一落千丈自暴自棄的學生時常有之,他們常常使我頭疼萬分,不知所措。但身為人師的這顆心告訴我:不要放棄!每一朵花都有盛開的理由,每一顆草都有泛綠的時候。用愛去寬容他們,呵護他們,賦予他們怒放的生命。我相信:野百合也有美麗的春天。
五年的.工作實踐,使我對教師這個職業有了更深的感悟,特別是作為一名班主任,既要有嚴師的風范,又要有慈母的情懷。
背負記憶的行囊,一路采擷他人的野果瓊漿,只為自己能夠成長為教壇的一顆長青之樹。一代名師魏書生老師那詼諧幽默的談吐、那淵博的學識,讓我崇拜不已。大災面前,譚千秋老師那無悔的抉擇,
師德的征文題目 8
作為一名高中語文老師,我深知自己肩負著重要的使命。在我的課堂上,不僅要傳授知識、提高學生文化素養,更要培養他們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在日常工作中我始終堅持以身作則、言傳身教。
在課堂管理方面,我始終保持嚴謹、公正、有愛心。每次上課前我都會認真備課,制定詳細的教學計劃和課堂管理方案。在課堂上,我注重與學生的互動,鼓勵他們多提問、多討論,使他們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更好地掌握知識。同時,在班級管理方面,我始終保持公正、嚴謹、有愛心。對于每一個學生,我都會耐心傾聽他們的困惑和煩惱,并給予適當的指導和幫助。在個人修養方面,我也始終保持良好的師德風范。我認為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必須時刻保持謙虛、真誠、友善的態度。只有這樣才能贏得學生和家長的尊重和信任。在與學生交流時,我始終保持平等、真誠、友好的態度,并盡力做到言行一致。
在工作熱情方面,我也始終保持高昂的工作熱情。我認為只有對自己的工作充滿熱情和信心,才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我每天都會認真備課、精心講解,盡力讓每一節課都充滿活力和魅力。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必須時刻保持良好的師德風范。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以身作則、言傳身教,為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我相信,在我們共同努力下,我們一定能夠培養出更多優秀的學生,為祖國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師德的征文題目 9
自從踏入希望的大門,我就對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覺間兩年過去,回首走過的歷程,感慨萬千。
一、學高為師身正為范
班主任自身的好形象為學生樹立榜樣,潛移默化著學生的一言一行。要做個好老師,不僅在授業上需要好的業務水平,更要在傳道解惑上,在關注學生成長方面有自己的一套可行的方法,為學生的成長指明方向,保駕護航。用愛的人格來感染學生,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學生敬你愛你,班級管理就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和成績。
記得我班的一名學生因學校改時間,遲到了。當他站在教室門口時,全班同學的目光一起投向他,他慚愧地低下了頭。我連忙說:“看你累的,快進去吧。”但我沒想到,第二天他又遲到了,這次我有些沉不住了,話到嘴邊又咽了下去,輕輕地對他說:“真高興你今天比昨天來得早多了。”第三天,他不僅沒有遲到,反而來得很早。我不由得豎起了大拇指。我的寬容贏得了學生的信任,變批評呵斥為理解溝通,學生的心和我近了。育人工作就事半功倍了。
一位教育家說“班主任是學生人生道路上的領航人”。我牢牢記住了這句話,時刻提醒自己,努力教育學生成為一個高尚的有道德的人。
星期二課間操后,我忽然發現陽濤和馬宇帥的眼睛紅紅的,連忙問怎么回事?很快有學生證實,剛才因為樓道擁擠,你推我搡倆人居然動手打架了。看著兩張依然憤憤不平的小臉,我沒有批評他們,輕輕拍了拍他們的肩膀,耐心地說:“孩子啊,在集體里生活,有摩擦是難免的,但一定要學會寬容別人。一個從小斤斤計較的人,長大會是什么樣子?現在連自己的同學都不能寬容,將來如何擁有成就大事業的胸懷?再想一想,同學少年,朝夕相處,這份友情多么珍貴。一定要學會寬容,懂得珍惜。”我的話剛剛講到這里,兩個孩子已經破涕為笑,握手言和。我的心情因為他們的笑臉變得無比愉快!是呀,作為一名班主任,我沒有顯赫的權勢和地位,可以站在集體邊緣發號施令,但是,我捧出了一顆真誠的心,為學生驅除頭腦中自私狹隘的思想,為他們的精神世界矗立起一座座永不褪色的路標。
蘇霍姆林斯基提倡老師“在自己的工作中分析各種教育現象,正是向教育的智慧攀登的第一個階梯”。蘇霍姆林斯基是我非常崇拜的教育家,從教以來我一直踐行著他的理念。針對農村孩子識字量少,識字效率低,不愛閱讀等現象,我堅持在班級建立圖書角。沒有書,我發動孩子們把哥哥姐姐讀過的書帶來,六年級孩子畢業了,我就建議他們把自己讀過的書留給學弟學妹,這樣以來,我們班的書架總是滿滿的,極大豐富了孩子們的視野,也為自己的語文教學打下基礎,書香伴隨著孩子一步步走向成熟,同時也讓孩子們更加懂事,我的班級工作開展起來也游刃有余。
二、為人師表嚴于律己
嚴格要求自己,對教育事業有著強烈的責任感和敬業精神。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從做操站隊動作到位,到寫字繪畫的一筆一劃,要學生早上六點四十進班,我六點三十五肯定已在教室整理……
有段時間感冒了,嗓子啞了,吃藥不管用,就帶著耳麥上課、復習,嗓子一直嘶啞著,同事說:“看你的嗓子,真讓人心疼!”然而,我始終沒請過一天假,沒耽誤學生一節課,連一節早晚自習都沒落下過,出色而圓滿的完成了學校布置的各項任務。
“習慣決定命運”,我注重培養孩子的習慣,講衛生習慣,講究時間觀念的習慣,認真積極的習慣,樂于助人的習慣……我把自己的美好愿望放在他們身上,內心始終相信他們每一個心靈都是向善、向真、向美的,用心去灌溉,不求回報地付出。
不斷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積極進行課堂教學的實踐和探索,鮮活、生動的語文課堂上,學生是演員,是真正的主角。我為學生設計了豐富多彩的活動,根據實事進行選材,學生們經常會有思維的碰撞,智慧火花的閃現。如疫情過后,開展“愛在天地間”主題隊會,教育孩子時刻懷有仁愛之心,自覺做到“心中有祖國,心中有集體,心中有他人”。對幫助過自己的人心存感激,孩子們感悟到真情回報,從而增強了社會責任感,培養了健康的心態,進而塑造了他們的健全人格。
三、想方設法強化管理
接手的學生干啥都拖拖拉拉,我就設計班級口號為:團結奮進,雷厲風行,給學生講明意思后,天天上操時喊,由外在化為內力,不久各方面都提高了速度,同學們也體驗了進步的'快樂。
喚醒每一位學生的主人翁意識,調動每一個學生的積極性,集中民主的智慧解決班級常規工作中出現的各類問題。我們班的路隊紀律一直不太好,同學們喜歡邊走邊說話,齊讀《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形同虛設。我為些采取過很多方法,但都收效甚微。后來同學們幫我想出了辦法我覺得這些建議都挺好,當天就采用了。在第二周的升旗儀式上,我們班的路隊受到了領導的表揚和肯定,同學們高興極了。在衛生方面我也是這樣做的,所以在學校各項常規管理工作評比中,我們班常常包攬第一名。
在對學生的自我管理和教育上,我做了許多有益的探索。特別是開展了“崗位責任小能手”的競賽活動。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工作崗位,學生在自己的崗位上努力工作,為他人服務,為集體服務。活動的開展,促進了學生由他律到自律的轉變。所教班級的學生們文明守紀,勤奮向上,能夠做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我是一名平凡的教師,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我愛這平凡的事業,播灑著期盼,收獲著成功的喜悅;播灑著清貧,收獲著社會的富強!既然選擇了教育,就無怨無悔。我要把一點一滴的小事做好,把一分一秒的時間抓牢,付出了,創造了,追求了,事業必將會在歲月的歷練中折射出耀眼的光芒!
師德的征文題目 10
德國哲學家雅思貝爾斯曾經說過:“教育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作為一個平凡的教育工作者,我愿用我的生命與學生的心靈交融,去盡情描繪富有詩意的的教育遠景,回顧15年的工作歷程,酸甜苦辣盡在心中,但我收獲更多的是幸福。感謝這段為師的歲月,它給了我施愛的機會,也讓我品味到被人感念的幸福。“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篤學敦形蘩⑷聳Γ”這是我一生不變的教育追求,我愿為此傾盡全力,無悔付出!
幾經風雨,歲月沉淀了浮躁與沖動,對教育事業的責任感,對鮮活生命的敬畏,讓我常想起泰戈爾的一句名言:“是水的輕歌曼舞使鵝卵石趨于完美。”雖慎之又慎,但難免有疏漏,下面的一件事讓我體會到:對學生僅有愛的情感是不夠的在觸及他們的內心世界時要小心翼翼,,保護其自尊心。
記得我曾經教過一個特別內向的學生,他的父母對孩子特別溺愛。這個孩子在上課的'時候看課外書,我把他的課外書沒收了,并且把他的座位調到了前面。他的媽媽找到了我,原因就是孩子的評價手冊為什么評語是良好,而不是優秀?她又提出當初不應該把他孩子的座位調到前面,因為離老師太近受拘束,還說我不應該上課的時候把孩子的課外書沒收,而是應該下課再沒收,因為我那么做傷了孩子的自尊心,我沒想到,我對他的倍加關注,嚴格要求,并沒有的得到他和家長的認可,更別說達到幫助他的目的了送走了家長我難過極了,我不能埋怨家長對我的挑剔,我反思自己的工作:出發點雖好,但結果不被家長認可。事后我悟出了:教師的對象是一個個鮮活的,獨特的生命,隨時隨地都萌動著不同的想法,生成不同的行動。而這些生命又來自不同的家庭,生活在不同的家境,思想、行為相差甚大。你對學生僅有愛的情感,未必就能獲得學生和家長的尊敬,你還要知道愛是藝術的、是理性而深刻的,是公平的。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努力為這個孩子做我能做的事,孩子的媽媽終于對我說了一句,:謝謝了,王老師了!這句話我已經聽了無數遍,但從她的心里說出這句話,我還是很激動。
今天,我想說:“當我們的真情由于方法不當而遭遇家長誤解時,當我們的滿腔熱情付之東流時,我們可以在心緒寧靜時,為自己泡一杯熱茶,伴隨著裊裊茶香,我們思考、總結、沉淀、升華。”有人說:“教育因教師而精彩是因為他們慈祥里顯出嚴格,溫和里透出堅定;因為他們發揮著任何人都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我也是這千千萬萬個教師中的一員,所以我要說——教育因我們而精彩!
“有一種責任,鐫刻在我們的腦海,我們無法將其抹去。有一種激情,沉淀在我們的心田,總是會被輕輕喚起。有一種期盼,閃耀在教室的每一個角落,是激發我前進的動力。”一實驗小學是一所百年名校,在教育界有很高的聲望。我作為一名新成比諶氳秸飧觶一切都要從開始,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就在我彷徨無助時,校領導地支持、同事的關愛,猶如雪中送炭,讓我走出了彷徨,有了自信,一天天的成熟起來,并且收獲著。在收獲感動的同時,也更加堅定了奉獻教育的信念,更多了一份感恩的情懷。因為感恩,所以有了強大的工作動力;因為感恩,所以幸福。
成長之路上,有風雨后彩虹的繽紛美麗,有厚積薄發的磅礴壯美也有泥濘小路上的曲折艱辛,在一實驗小學這個相親相愛的大家庭里,我將繼續帶著陽光、感恩的心態,用不斷的努力完成我終生樂教,奉獻無悔的人生追求。
師德的征文題目 11
中華民族是重視德育和志趣高尚的民族。“立德”為我國古代所謂“三不朽”之一,《左傳》載有“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 意思是,人生最高的境界是立德有德、實現道德理想,其次是事業追求、建功立業,再次是有知識有思想、著書立說。這三者是人生不朽的表現。把“立德”擺在第一位,是因為萬事從做人開始。 “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管子》中的這段話說明我們的先賢已充分認識到培養人才是長遠之計。“立德樹人”也幾乎是我國歷代教育共同遵循的理念。
我們要培養什么樣的人,這是教育必須回答的問題,而“立德樹人”恰恰做出了最為誠懇的回答。我們培養的不是只會考試的做題機器,疲憊不堪的分數奴隸,疲于奔命的就業機器,而是有著健全道德的人。立人先立德,這是從古至今不變的命題。古人說,“立德”、“立功”、“立言”為“三不朽”,而“立德”之所以被擺在首要位置,就是因為無論什么時候,道德永遠是一個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我們難以想象,如果教育培養出來的人沒有道德,那會是什么樣的場景?做教育的都知道這樣一句話,高分低能是次品,體質不好是廢品,品德不良是危險品。所以,立人先立德,人的培養,必須堅持德育為先。
但,立德樹人并非一句空話、大話、套話,也不僅僅只是德育老師的事,它是所有教師共同肩負的重要使命。教育,從來就不應該窄化為“教知識”、“教文化”、“教技能”,它包含著更為重大、深遠的使命。正如梁啟超先生所說:“教育就是教人學做人,學做現代的人。”
可是,我們需要捫心自問,我們是否達到了這一目的?面對厭學睡覺的學生,面對畢業撕書的學生,更有甚者,面對那些曾經的'學生、現在的成人種種自私冷漠的行為,他們是否就是我們理想中的“現代的人”?
立德,必須從現在開始。我們深知,試卷會漸漸發黃,成績可以通過練習來獲得,但道德——這種特別而美好的東西,卻必須經歷長時間的熏陶和培養才能擁有。
美麗中國,需要的不是高分數機器,而是有道德的現代的人。
師德的征文題目 12
師德高尚是一名教師最基本的素質。作為一名初中英語老師,我深知自己肩負著重要的使命。在我的課堂上,不僅要傳授知識、提高學生英語水平,更要培養他們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在日常工作中我始終堅持以身作則、言傳身教。
在課堂管理方面,我始終保持嚴謹、公正、有愛心。每次上課前我都會認真備課,制定詳細的教學計劃和課堂管理方案。在課堂上,我注重與學生的互動,鼓勵他們多提問、多討論,使他們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更好地掌握知識。同時,在班級管理方面,我始終保持公正、嚴謹、有愛心。對于每一個學生,我都會耐心傾聽他們的困惑和煩惱,并給予適當的指導和幫助。在個人修養方面,我也始終保持良好的師德風范。我認為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必須時刻保持謙虛、真誠、友善的.態度。只有這樣才能贏得學生和家長的尊重和信任。在與學生交流時,我始終保持平等、真誠、友好的態度,并盡力做到言行一致。
在工作熱情方面,我也始終保持高昂的工作熱情。我認為只有對自己的工作充滿熱情和信心,才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我每天都會認真備課、精心講解,盡力讓每一節課都充滿活力和魅力。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們必須時刻保持良好的師德風范。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以身作則、言傳身教,為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我相信,在我們共同努力下,我們一定能夠培養出更多優秀的學生,為祖國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師德的征文題目 13
長期以來,在許多人的頭腦中,“師道尊嚴”的觀念根深蒂固。在國人“打是親、罵是愛”的詮釋下,更強調的是教師的權威支配地位。然而社會在發展,學生在變化,面對越來越具有“自我意識”的學生,一味“坐而論道”已經不能說服他們,自然“師道”沒有“尊嚴”可言
老子曰:“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意思是貴以賤為根本,高以下為基礎。教師應順應時代發展,以下為基,鑄就師德。
一、靜下心來,提高素質
俗語說“打鐵先要自身硬”,“沒有學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實施素質教育,首先要提高老師的自身素質,這是素質教育的基礎,也是推行素質教育的先決條件。
1、堅持學習。
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還要豐富其他學科知識。隨著深化改革的發展,政治理論也在不斷地豐富和發展。作為政治老師不能滿足于學歷達標和原有的知識,必須不斷學習,不斷更新知識,使自己的認識適應發展的需要。老師也只有掌握豐富的知識,才能做到融會貫通、觸類旁通、舉一反三,才能使教學生動風趣、得心應手、游刃有余,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教育調動學生求知的欲望。但是,面對知識爆炸時代,老師所掌握的知識往往難以跟上形勢的發展。老師要樹立終身學習觀念,不斷汲取新知識,豐富其他學科知識,合上時代的節拍。不斷進行教育反思,記取和總結自己的教育經驗,努力使自己的教育教學少走彎路,讓學生樂意接受。
2、勇于反思。
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老師有淵博、深厚的學科知識,還需勇于反思,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這就要求老師積極參與教學研究,結合實際、因材施教、勇于實踐、善于總結,不斷探索和掌握思品學科教學的好方法,有效地推行素質教育。每上一節課后,都對自己本節課寫上那么一兩句,反思本節課學生反映情況怎樣?反思本節課的設計;反思本節課的過程;反思本節課的得與失。
二、降下身份,平等交流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滿足人的愛和受尊重的需要,人就會感到自己有價值,有用處,有能力,從而煥發自尊、自強、自我實現的需要,也易于迸出創新的火花”。為此,調整觀念、“降下身份”,營造民主、寬松、和諧的氛圍,使生生之間、師生之間真正達到平等互助,學生才會感到身心輕松愉悅,他們的思維才會始終保持著活躍良好的狀態,當他們遇到疑難問題時,才會毫無顧慮地自由發問,互相研討,從而形成平等的合作與交流。
1、善于傾聽,適時引導
“降下身份”,不單是指在形體上蹲下身子,而是指教師要在思想上、認識上放下“架子”,不以權威者、領導者自居,不搞“一言堂”,要給予學生辯解申訴的機會和權利,以與學生平等的大哥哥、大姐姐甚至大朋友的身份與他們交流,為他們創造一個心理安全的氛圍。這樣,學生才能接受教師本人,并愿意與其溝通,特級班主任于永正有一句話:“我最喜歡發言錯了的學生。”他認為,錯誤才難引出正確,“失敗是成功之母”。“降下身份”和學生人交流,傾聽學生的心聲,用教師的尊重換回學生的自信,用教師的.尊重換回學生的尊重,才是為人師者最應該牢記的。
2.賞識教育,激發鼓勵
“降下身份”平等交流,主要表現之一就是在課堂上與學生溝通時要注意語言上的尊重。教師不能因為自己是教師,就認為學生對自己應該言聽計從,俯首貼耳。教師也不是全能全才,在學生有強于自己的地方時,要勇于“俯首稱臣”,不能把學生的創造性發揮或過激言行看做對自己的不敬。
尊重學生是對學生的價值和潛能的一種積極肯定,有利于學生排除緊張、懼怕、擔憂的心理,消除其自我防衛的抵御心理,從而能暢所欲言,積極面對自己的問題并尋求解決的途徑。
三、走下講臺,貼近心靈
講臺,是教室的重要陳設。在實施新課程的背景下,它卻愈來愈成為不少人的“炮轟”對象。有人認為,講臺是教師“權威”的象征,是師生地位不平等的象征,是阻隔師生認識和情感交往的鴻溝;有人認為,教師站在講臺上,給人一種威嚴、高高在上的感覺,使學生對教師敬而遠之,不利于師生互動,等等。總之,講臺不應該是教師的舞臺,教師要走下講臺。走下講臺干什么?
1、拉近距離,關注每一位學生
課堂上每天都上演這樣的場景:老師在講臺上講得津津有味,可有的學生在爬著睡覺,有的學生在課桌下擺弄一些小玩具或書筆之類,有的學生在看課外書,有的學生在說悄悄話,也有的學生在走神發呆。可有的教師處理方式卻是略吵兩聲或全然不顧。我想這樣處理的原因不外乎兩個:一是講課時注意力全集中在了教材上,學生成了老師視野中的盲角;二是老師看見了怕因為處理問題完不成教學任務,懶得去生他們的氣,懶得去關注他們。試想:這樣處理,課堂教學的效果怎樣?如果老師走下講臺,走到學生中間,讓學生自主學習為主,老師適時點撥為輔,及時關注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態,并及時提醒,教學效果又會怎樣?
美國著名教育家杜威曾說:“教師不應該站在學生面前上課,而應站在學生后面。”這句話也許聽起來覺得有些不可思議,但仔細一想頗有道理,現在我們的新課程理念要求我們的課堂教學要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和教師的主導性,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參與者,如果你站在講臺上,以一對眾,與學生相隔,又怎能親近學生,與學生溝通呢?因而教師應走下講臺,及時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消除視野中的盲角。
2、讓“心”下臺,回應心靈的呼喚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教學中我們的教師不僅應該走下講臺走近學生,而且更應該敞開心扉與學生傾心交流,聆聽他們的心聲,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及時回應孩子‘心靈的呼喚’。”
教師在備課時,就要將“心”從講臺上放下來,從學生角度去審視知識的生成過程,思考所采取的教學方法與手段,突出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要從“心理的高臺”上走下來,心里裝有學生,用心與學生交流,組織、引導和指導學生的學,而不是在形式上盲目跟風;要注意思考和審視自己走下講臺的教學行為,做了什么,又是怎樣做的,真地把“心”帶下來了嗎?
教學的過程不是簡單是傳授與接收的過程,而是心與心的交流、思想與思想的碰撞。因而教師要走下講臺、走進學生,及時回應學生心靈的呼喚。
國家發展教育為基,教育發展教師為基。教師身在育人一線,任重道遠,更要注意以“下”為基,靜下心來,提高個人素質;降下身份,和學生平等交流;走下講臺,貼近學生的心靈。終能鑄就人仰師德,育出國家棟梁,為教育發展國家發展打下扎實的基礎。
師德的征文題目 14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大計,師德為本!教師的知識品格、言傳身教,從根本上決定了教育的水平、學生的素質。
作為新時代的教師,要有過硬的知識水平、授課水平,將素質教育置于首位,更要心懷學生,為人師表!這就要求我們內心充滿對學生深深的愛,充滿對學生強烈的責任感!
作為一名高校教師,我會認真對待每一節課,力求每一節課達到最好的授課效果,開展多種教學模式,實施素質教育!首先,我會花大量時間進行課前準備工作,認真設計教學環節,將所講授的內容內化于心;其次,教學過程中注重細節,注重課堂效果,注重學生的接收和掌握情況,講求科學性與藝術性的結合;最后,認真批改課后作業,了解學生掌握情況,進行教學反思,改進教學方法。
作為一名教師,我對學生充滿愛。我們應尊重學生、熱愛學生。“愛”源自于高尚的師德,“愛”意味著無私的'奉獻。如果學生是花朵,老師就是一片綠葉,是老師用生命和愛鑄造的靈魂去教導學生、感染學生。熱愛學生不是溺愛學生,而是要將熱愛學生與嚴格要求學生相結合。力求做到愛中有嚴,嚴中有愛,愛而不寵,嚴而有格!
作為一名教師,我有強烈的責任心。首先,我們應面向全體學生,要對全體學生負責。因材施教,使每一位學生都得以發展;其次,我們應面向學生的全面發展,促使其在德、智、體、美等方面都得到發展;再次,責任心體現為以身作則,為人師表!很多時候學生會參照我們的所作所為,在他們心中形成人生觀、價值觀,我們作為老師,一定要在學生心中樹立起智慧、正義、“真善美”的形象,做好榜樣作用,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
讓我們心懷愛與責任,踐行素質教育,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奉獻不平凡的一生!
師德的征文題目 15
《禮記》有云:“建國君民,教學為先”,是故國民欲興,必重師以傳道。師者,學高而身正,德善而心仁。以己為表,以行為范,處世譽贊天下,樹人滿園桃李。
為師之本,以德學為先。于庠序傳千載之道,彰德行授萬般之理。故良師者,圣學博學,知善致善。圣學而謙和,博學猶虛靜,胸有天下之識,方為一言之釋。治學謹而無妄言,授業專而有據依。師心為善而弟子效,行端有度而眾人學,學高之余,德善亦重。師者之德,誠善育人,高品誡人,俯仰無愧天地,苦樂不戚利名,化春風而送暖,潤濕泥而無聲。常言良師益友,學端能傳道解惑,心合堪釋疑撥正。
為師之根,在于愛學子。春蠶蠟炬之喻,慈母園丁之稱,愛之愈切,育之愈深。師愛之誠,點滴播于杏林,全心付諸講案,無私心而不期回報,盼成材猶振飛扶搖。師之愛,無言而細流潤澤,誨人乃默化潛移,清晨日暮,寒冬酷暑,伴學生左右,共解惑答疑。愛生者,弟子恒愛而敬之,傲生者,弟子常疏而遠之,是以愛生之益,生皆親其師信其師而效其師。古人有詩云,“新竹高于舊竹枝,全憑老干為扶持”,此等之愛,化春泥而更護花,甘云梯而助登高,春秋過隙而天下桃李,此生無憾矣!
為師之法,因材而施教。萬千幼樹,皆有不同,枝叉葉蕊,豈能一視,是故為師者當體察各生之質,授之以各異之學,因其材之高下而有別之。施教之本,乃有的放矢,避其短而揚其長,長其善方救其失。施教之法,非和盤告之,引而不發,以期獨立之探思。千載之下,因材而教之事,比比皆是,故鑒而倡當今之世,雖世殊時異,然人材之育,當效之而傳承。聰慧者,順其而誡驕之,玩劣者,規勸而勉進之,后進者,勤愛而鼓勵之,循循而善誘,諄諄以誨思,以此授學,必有成效。
為師之貴,乃精鉆而勤學。天下之事,渺如煙海,且歲月往來人事代謝,陳規濫調理當更迭,故師者亦當專學術之精而又積跬步之識。學術之雜,別類分門,師者立于三尺講案,當成竹而在胸、明細而發啟、自若而引思。良師者,必有施于行之有效之法,又兼調和學堂維谷之策,進退有方,言行有度,弟子相親,百工相贊。生有涯,而知無涯,萬般世事雖難洞明,為師之途理當求索。積點滴于細流,引活水于塘渠,假以時日,定有河海之壯,平湖之美。江山代有才人,人事師無定常,不拘尊卑貴賤,不恥惘殆下問,三人之行,擇善而從。謙和而問學,虛心而請教,仰高山而揖清芬,見賢能而思比齊,近百歲之命,而學無窮之終。
師者,天下眾望,傾心育棟梁之才,鐵肩助國家之興,豈敢倦怠而有諉誤。今言百年大計,教育為先,教育之盛,始于良師。雖路漫而荊棘道遠,然山長而風雨無悔,學高以傳,誠心以教,身正以范,良方以輔,此之謂良師之質也。待到秋實累累,杏壇滿香,莘莘學子,鯤鵬直上,則心喜無憾,天下之幸也!
【師德的征文題目】相關文章:
征文輝煌與夢想題目08-18
師德的征文12-02
師德征文06-13
師德的征文07-30
師德征文05-19
師德的征文03-10
關于師德的征文08-31
師風師德征文08-26
師德故事征文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