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知識點總結(通用20篇)
總結是事后對某一時期、某一項目或某些工作進行回顧和分析,從而做出帶有規律性的結論,它可以幫助我們有尋找學習和工作中的規律,快快來寫一份總結吧。那么如何把總結寫出新花樣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初中地理知識點總結,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初中地理知識點總結 1
1.地球的公轉:
地球自西向東繞太陽不停地旋轉,周期為365.2422天
2.太陽高度:
太陽光與地面的交角,叫做太陽高度角,簡稱太陽高度。
(1)一天中太陽高度正午最大,桿影最短。(由于地球自轉)
(2)一年中,正午太陽高度夏季最大,桿影最短,冬季正午太陽高度最小, 桿影最長。
(3)同一時間,太陽高度從直射點向兩側減小,緯度越高太陽高度越小。
3.太陽直射點(太陽高度為900)
春分日(3月21日前后)直射赤道
一年中,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來回移動
夏至日(6月22日前后)直射北回歸線
回歸線之間的地區:太陽兩次直射
秋分日(9月23日前后)直射赤道
回歸線上直射一次
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直射南回歸線
其他地區無直射
4.晝夜長短的變化:
(1)赤道全年晝夜等長
(2)北半球其他地區:夏至日白天最長,冬至日白天最短,北半球夏至日時,南半球冬至日。
(3)夏季,南極圈,北極圈內出現極晝,冬季出現極夜。(緯度越高,晝夜變化最大)
5.五帶的劃分:
(1)根據接受太陽輻射熱量多少劃分為:熱帶、南溫帶、北溫帶、南寒帶和北寒帶。
(2) 熱帶:在南北緯23.5°之間,有直射陽光,終年炎熱,晝夜長短變化小.
溫帶:在南北緯23.5°與南北緯66.5°之間,既無直射陽光,也無極晝極夜現象,四季分明。
寒帶:在南北緯66.5°到90°之間,終年寒冷,有極晝極夜現象。
(3)正午太陽高度變化、四季更替、 晝夜長短的'變化、五帶的形成,是由于地球公轉。
初中地理復習資料
1、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文字式、線段式、數字式
2、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
3、比例尺大小的比較: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4、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圍越小,內容越詳細;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圍越大,內容越簡單。
5、地圖上方向的表示方法:
一般的地圖,用一般定向法:面向地圖,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有指向標的地圖,用指向標定向法:指向標的箭頭方向一般指向北方。
有經緯網的地圖,用經緯網定向法: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6、圖例:地圖上表示各種地理事物的符號。(要記住常用的圖例)
7、注記:地圖上,用來說明山脈、河流、國家、城市等名稱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數字。
8、海拔(絕對高度):地球表面某一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
相對高度:地球表面某一個地點高出另一地點的垂直距離。
等高線:在地圖上海拔高度相同點的連線。
9、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密集,表示坡度較陡;等高線稀疏,表示坡度較緩。
10、由等高線的特點判斷地形:
鞍部:兩側的等高線比較高。
陡崖:多條等高線重疊的地方。
山頂:等高線中間高,四周低。
山脊:等高線向低處凸出。
山谷:等高線向高處凸出。
初中地理知識點總結 2
1、天氣及其影響
天氣是指一個地方短時間里陰晴、風雨、冷熱等大氣狀況。
天氣特點:
①天氣反映一個地方短時間里的大氣狀況,是經常變化的;
②同一時刻不同地方天氣可能差別很大;即短時間(時間)、相差大(空間)、變化大(變化)
天氣影響:天氣對交通、生活、農業生產、軍事等人類活動有著深刻的影響。
2、天氣預報:是氣象工作者通過對天氣資料的分析,發布將要出現的天氣狀況。
天氣預報的制作過程:
世界各地獲取氣象信息→衛星傳輸接收→對信息加工處理→分析判斷得出結論→預報
天氣預報的形式:電視、報紙、互聯網、廣播、手機短信、打電話
天氣預報的內容:
①衛星云圖:藍色表示海洋、綠色表示陸地、白色表示云區;不同地區云層厚度是不同的,云的顏色越白,表示云層越厚,云層厚的地方一般是陰雨區
②城市天氣預報:說明一日內陰晴、風、氣溫和降水等常規情況,另外還有沙塵暴、空氣質量、海浪、冰雹、大霧等特殊預報。
③風向和風力與風向標
風向是指風的來向,有“北、南、西、東”四個基本方向,風向“北”說明風來自北方;風力是指風的強弱,用風級表示,共分13級,級數越大,風力越強;風向標寬的.一頭表示風向,箭尾指向風的去向。
注:風尾所在風桿的一端指向為風向,每道風尾長的代表兩級風,短的代表一級風;風旗所在一端為風向,一面風旗代表八級風。
3、我們需要潔凈的空氣
評價空氣質量的方式:空氣質量的高低,與空氣中所含污染物的數量有關,用污染指數來表示。清新的空氣,污染指數小,對人體健康有利;污濁的空氣,污染指數大,對人體健康有害。
初中地理知識點總結 3
世界的陸地和海洋
1、地球表面的水陸面積比例:海洋71%,陸地29%,三分陸地七分海洋。
2、七大洲: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大洋洲。(按面積由大到小排列)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按面積由大到小排列)
能在世界地圖上準確找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3、大洲之間的分界線:
亞洲、歐洲:烏拉爾山、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峽。
亞洲、非洲:蘇伊士運河。
北美洲、南美洲:巴拿馬運河。
亞洲、北美洲:白令海峽。
4、陸地地形包括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大類。
5、在地形圖上能找出喜馬拉雅山、科迪勒拉山、青藏高原、亞馬孫平原。
6、閱讀大洲地形圖,判斷大洲的地形大勢。
7、板塊構造學說:地球表層的巖石圈由六大板塊拼合而成,分別是亞歐板塊、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太平洋板塊、美洲板塊、南極洲板塊。板塊的內部比較穩定,板塊的邊緣地殼運動比較活躍,容易形成火山和地震。
8、全球兩大火山地震帶: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和地中海—喜馬拉雅山火山地震帶。
世界的氣候
1、天氣:一個地方短時間內的大氣狀況(風雨、冷熱、陰晴等),天氣是短時間的,經常變化的。
氣候:一個地方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氣候是長時間的,比較穩定的。
2、知道常用的天氣符號。
3、氣溫是指大氣的溫度,單位是℃,測定方法用溫度計。
4、一天中的氣溫有變化,陸地最高氣溫一般出現在午后2時左右,最低氣溫出現在日出前后。
一年中的氣溫有變化,北半球陸地月平均最高氣溫是7月份,最低氣溫是1月份,南半球相反。
5、氣溫日較差:一天中的最高氣溫與最低氣溫的差值。
氣溫年較差:一年中最熱月的平均氣溫與最冷月的'平均氣溫的差值。
6、氣溫的垂直變化:同一地點,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下降0.6℃。
7、學會閱讀世界年平均等溫線圖。
8、世界年平均氣溫的分布規律:
全球氣溫從低緯度向高緯度遞減;
同緯度海洋和陸地氣溫不一樣;
同緯度高原、山地氣溫低,平原氣溫高。
9、學會閱讀氣溫曲線圖。
10、降水:空氣中的水汽以雨、雪、雹等形式降落大地面,稱為降水。測定方法用雨量器,單位是毫米(mm)。
11、能分析一個地方降水的季節變化。
12、學會閱讀世界降水量分布圖。
13、世界降水的地區差異:
赤道地區降水多,兩極地區降水少;
南、北回歸線附近,大陸東岸降水多、西岸少;
溫帶地區,大陸內部降水少、沿海降水多;
山地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
14、學會閱讀降水柱狀圖。
15、世界氣候的主要影響因素: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等。
16、知道主要的氣候類型及分布。
17、能舉例說明氣候對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初中地理實用技巧
這就要充分利用地球儀和地圖,知道所學上述地理事物的空間位置和空間聯系。
學會使用課本教科書既是掌握知識、技能的工具,又是培養自學能力的依據。目錄提示著全書的要領和前后的聯系,要經常翻閱,以便對全書內容心中有數。精讀課文、常看深思,抓住要點,記下問題,要特別重視插圖和表格,領會圖表所說明的問題。
此外。學習地理,既要了解課本中的內容,學會閱讀、使用、繪制地理圖表等技能,還要留心觀察自然和社會,看一看當地的地理環境的面貌,以及人們在當地是怎樣活動的。觀察時,要動腦筋想一想,多問幾個為什么。
除了這些之外,還要多閱讀地理書籍、報刊、觀看電視節目和收聽廣播中有關地理的內容,從電腦網絡上獲取有關地理的信息,這些都能豐富我們的地理知識、鍛煉我們的才智,使我們更好地學習地理!
初中地理知識點總結 4
中國的地理差異
1、地理區域有許多不同的類型,有的是自然區域,如珠江三角洲;有的是經濟區域,如工業區;有的是行政區域,如西藏自治區。同一個地理區域,可能同時兼有多重“身份”。
2、根據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點的不同,可以把我國劃分為四大地理區域,即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其中,秦嶺、淮河一線是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分界線。
3、我國的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在地形、氣候、河流流量和植被類型等方面均有明顯差異。受自然環境的影響,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人們,在生產方式、生活習慣、文化傳統等方面也有很大差異。
我國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的差異比較:
比較項目秦嶺—淮河以北地區秦嶺—淮河以南地區
1月平均氣溫(高于0°/低于0°)低于0°高于0°
年降水量少多
主要地形平原與高原為主平原、盆地與高原、丘陵交錯
植被類型溫帶落葉闊葉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河流流量小大
耕作制度一年一熟或兩年三熟一年兩熟或三熟
耕地類型旱地水田
糧食作物小麥水稻
傳統交通工具馬車船
傳統體育項目滑雪、溜冰賽龍舟、游泳
4、西北地區的地形以高原和盆地為主。東部以草原、荒漠景觀為主;西部盆地中有大面積的沙漠分布;只有在盆地邊緣出現稀少的綠洲。這一切說明西北地區是一個以干旱為主要自然特征的地區。
5、青藏地區因地勢高聳而成為一個獨特的地區,由“高”隨之而來的另一個顯著自然特征是“寒”。
6、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都是我國主要的牧區。內蒙古主要是溫帶草原牧場;新疆主要是山地牧場;青海和西藏主要是高寒牧場。內蒙古的`三河馬、三河牛,新疆的細毛羊,青藏的牦牛、藏綿羊和寧夏的灘羊都是著名的畜種。
7、除了畜牧業外,在西北地區人們利用河水和高山冰雪融水,發展灌溉農業。
初中地理知識點總結 5
⑴劃分依據:經濟發展水平的高低
⑵分布:
①發達國家:世界上有20多個發達國家,主要分布在歐洲、北美洲和大洋洲。
②發展中國家:共150多個,主要分布在亞洲、非洲、拉丁美洲;中國屬于發展中國家。
⑶發達國家大部分位于北半球,稱之為“北方”;發展中國家決大多數分布在南半球,稱之為“南方”。
①南北對話: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之間的政治、經濟商談。
②南南合作:發展中國家之間的互助合作。
⑷發展中國家快速發展的經濟:印度的軟件業,中國的航天業、核工業。
國際合作
⑴經濟聯系:發達國家需在發展中國家購買原料、出售產品;發展中國家則需要從發達國家引進資金、設備、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管理經驗。
⑵世界的主題——和平與發展:國際政治與經濟合作
⑶重要的國際組織
①聯合國: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國際組織,成立于1945年,總部位于美國紐約,基本宗旨是“促進國家發展,維護世界和平”,由中國、英國、美國、俄羅斯、法國5個常任理事國和10個非常任理事國組成,目前的聯合國秘書長是來自于韓國的潘基文。
②世界貿易組織:英文縮寫WTO,總部位于瑞士日內瓦,主要職能是“減少各個國家和地區之間的貿易限制,控制和減免關稅,促進國際貿易的發展”。中國在20xx.12.11加入世貿組織。
國家和地區
⑴目前世界上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
⑵地區:一些還沒有獲得獨立的殖民地和屬地。例如北美洲的格陵蘭地區,是歐洲國家丹麥的屬地。
⑶分類
①從面積上:大國與小國
②從人口方面:人口大國(如中國、印度)與人口小國(如大洋洲的島國瑙魯)
③從政治制度:社會主義國家與資本主義國家
⑷世界上最大國家俄羅斯:1707萬平方千米;最小國家梵蒂岡:0.44平方千米;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中國。
⑸重要概念
①國界:地圖上一國與鄰國或公海之間的界線;
②國語界劃分依據:自然界線(山脈、河湖、海洋)、數理界線(經緯線)、人文界線(民族、語言、宗教)
③領土:國界范圍以內的領陸、領水和領空。
1、降水與生活
⑴降水:從大氣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統稱為降水,其中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⑵測量:測量降水的工具是雨量器,表示降水量大小的單位一般為毫米。
⑶對人類活動的影響:降水影響交通、農業生產等。
2、降水的季節變化
⑴通常用各月降水量柱狀圖來表示一個地方一年內降水的季節變化情況。
⑵降水量柱狀圖的'繪制方法:一橫月、二縱水、三柱形
⑶主要降水類型:對流雨、地形雨、鋒面雨。
3、降水的分布
⑴等降水量線:降水量相同的點的連線。
⑵表示:世界各地降水量的不同,通常用等降水量圖來表示。
⑶影響因素: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和地形
⑷分布特點:
①赤道附近降水量較豐富,兩極地區降水少;
②南、北回歸線兩側,大陸東岸降水多,大陸西岸降水少;
③在溫帶地區,沿海地區降水較多,內陸降水較少;
④山地的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
⑸世界“雨極”乞拉朋齊,世界“干極”阿塔卡馬沙漠。
1、天氣及其影響
⑴含義:是一個地方短時間里陰晴、風雨、冷熱等大氣狀況。
⑵特點:短時間(時間)、相差大(空間)、變化大(變化)
⑶影響:天氣對交通、生活、農業生產、軍事等人類活動有著深刻的影響。
2、明天的天氣怎么樣?
⑴天氣預報:是氣象工作者通過對天氣資料的分析,發布將要出現的天氣狀況。
⑵天氣預報的制作過程:
世界各地獲取氣象信息→衛星傳輸接收→對信息加工處理→分析判斷得出結論→預報
⑶天氣預報的形式:電視、報紙、互聯網、廣播、手機短信、打電話
⑷天氣預報的內容:
①衛星云圖:藍色表示海洋、綠色表示陸地、白色表示云區
②城市天氣預報:說明一日內陰晴、風、氣溫和降水等常規情況,另外還有沙塵暴、空氣質量、海浪、冰雹、大霧等特殊預報。
⑸常用的天氣符號
3、我們需要潔凈的空氣
評價空氣質量的方式:空氣質量的高低,與空氣中所含污染物的數量有關,用污染指數來表示。污染指數小,對人體健康有利;污染指數大,對人體健康有害。
初中地理知識點總結 6
1. 三權廣場:
巴西標志性建筑之一,也是巴西旅游必到景點之一。 廣場周圍環繞眾議會,參議會,國家大法院,總統府,外交部,國家民族獨立紀念館,勞動者紀念碑等眾多建筑。每兩周一次的升降國旗儀式也常常吸引眾多游客。
2. 巴西利亞大教堂:
該教堂為雙曲線形的透明建筑,內頂懸掛巨型天使塑像。教堂的特珠之處,在于它的主體建筑被設計師巧妙的建在了地下,人們只能通過地下通道進出。大教堂內部高達36米,懸掛著3個天使的移動雕像。這三個天使和圣殿入口處的四個信徒雕塑一樣,都是出自雕塑大師賽西阿提之手。國家元首經常在此舉行一些重大活動
總結:在此國家元首經常舉行一些重大活動,教皇佩德羅二世訪問巴西時曾在這里宣講。
世界人口的增長:
人口的增長速度在世界特別各洲是不同的,非洲是世界人口增長速度最快的大洲,其次是南美洲,歐洲的人口增長速度最慢。歐洲為2%;亞洲為15%;北美洲為10%;南美洲為17%;大洋洲為14%;非洲為27%。
鐵煤石油的分布:
世界上鐵、煤、石油的分布情況如下:
(1)世界上的鐵礦主要分布在俄羅斯、馬西、國、澳大利亞、印度、加拿大和美國。
這七個國家的鐵的儲量約占世界的90%。
(2)煤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亞歐大陸和北美洲中部,在世界各國中,煤儲量居世界前列的有中國、美國、俄羅斯等國。
(3)世界上石油資源的分布很集中,中東地區約占世界石油儲量的一半還多。主要輸往日本、歐洲和北美洲等地。
大自然的總調度室:
森林有調節大氣成分、凈化空氣、含蓄水源、增加空氣濕度、防風護田、保持水土等作用。所以,人們把森林叫做“大自然的總調節室”。世界有森林面積40 億公頃,主要在以針葉林和闊葉林為主。全球森林資源絕大部分分布在北半球。
地球上水資源的分布:
地球上的'水主要有海洋水、陸地水和大氣水三種存在形式。
陸地水又有冰川水、地下水、湖泊水、沼澤水、河水和生物水等多種存在形式。地球上的水總量很多,但是 96%以上的是海洋水。在淡水資源中,冰川中儲存的水量最多,現在人們大量利用的淡水資源,主要是河水、湖泊水(淡水湖的水)和部分地下水。保護水資源,主要途徑有:節約和合理用水,減少對水資源的浪費;防止和治理水污染;植樹造林,防止水土流失;淡化海水,擴大淡水來源。
土地資源
土地的利用類型:
土地的利用類型可分為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等類型。
土地資源的分布:
溫帶濕潤的平原地的地勢平坦,氣候溫暖,適宜發展農業,是世界耕地的主要分布地區。
氣候冷濕的亞寒帶地區和炎熱多雨的熱帶地區,保留了大片的針葉林和雨林。熱帶和溫帶半干旱地區草地面積廣闊,是世界畜牧業的主要分布區。
初中地理知識點總結 7
地球的運動
① 地球運動 繞什么轉 方向 周期 產生的自然現象
自轉 地軸 自西向東 約24小時 晝夜交替
公轉 太陽 自西向東 一年 形成四季
②北半球與南半球的季節相反(春——秋;夏——冬)
③地球表面五帶的劃分:北寒帶(66.5°N--90°N)、北溫帶(23.5°N--66.5°N)、熱帶(23.5°N--23.5°S)、南溫帶(23.5°S--66.5°S)、南寒帶(66.5°S--90°S)
寒帶:有極晝極夜現象 熱帶:有陽光直射現象
溫帶:既無陽光直射現象,又無極晝極夜現象,四季變化明顯
④低緯:0°--30°;中緯:30°--60°;高緯:60°--90°
⑤自西向東撥動地球儀,從北極上空看,地球儀按逆時針方向轉;從南極上空看,地球儀按順時針方向轉。
希望上面對地球的'運動知識點的總結學習,同學們對上的內容都能很好的掌握,希望同學們都能考試成功哦!
初中地理知識點總結 8
地殼變動和火山地震
1.地球內部可分為地殼、地幔、地核三層,地殼和地幔的頂部(軟流層以上部分)共同組成了巖石圈。軟流層位于上地幔。
2.地殼變動:懸崖峭壁上巖層斷裂的痕跡、采石場上彎曲的巖層、高山上的海洋生物化石、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的.三根大理石柱的升降(說明發生了海陸變遷)、火山和地震。
4.火山和地震(1)火山由火山口、火山錐、巖漿通道組成(2)火山按活動特點分為: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3)地震成因是:地殼巖石在地球內力作用下,發生斷裂或錯位而引起震動。
(4)地震結構包括:震源、震中、震源深度、震距、等震線。
(5)分布:環太平洋陸地和周圍海洋、地中海——喜馬拉雅山帶
(6)防震自救的措施:跑到空曠的地方,或躲到面積較小的房間里或桌子下等。
通過上面對地理中地殼變動和火山地震知識的講解學習,同學們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相信同學們會從中學習的更好的吧。
初中地理知識點總結 9
緯線和經線
①緯線:與地軸垂直并且環繞地球一周的圓圈。
緯線是不等長的,赤道是最大的緯線圈。
②經線:連接南北兩極,并且與緯線垂直相交的'半圓。
經線是等長的。
以上對地理中緯線和經線知識點的內容總結學習,相信同學們已經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學們都能考試成功。
初中地理知識點總結 10
關于地理中緯度和經度知識點的講解內容,希望同學們認真看看下面的知識。
緯度和經度
①緯度的變化規律:由赤道(0°緯線)向南、北兩極遞增。最大的緯度是90度,在南極、北極。
②赤道以北的緯度叫北緯,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緯度叫南緯,用“S”表示。
③以赤道為界,將地球平均分為南、北兩個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經度的變化規律:由本初子午線(0°經線)向西、向東遞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線以東的經度叫東經,用“E”表示;本初子午線以西的經度叫西經,用“W”表示。
⑥東、西半球的分界線是:20°W、160°E組成的'經線圈。
20°W以西到160°E屬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
20°W以東到160°E屬于東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
以上對地理中緯度和經度知識點的內容總結學習,相信同學們已經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學們都能考試成功。
初中地理知識點總結 11
1. 托勒密的宇宙體系——地心說
托勒密認為,地球處于宇宙中心靜止不動。從地球向外,依次有月球、水星、金星、太陽、火星、木星和土星,在各自的圓軌道上繞地球運轉。
2.哥白尼與“日心說”
1543年,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說”理論。這個理論體系認為,太陽是行星系統的中心,一切行星都繞太陽旋轉。地球也是一顆行星,它一面像陀螺一樣自轉,一面又和其他行星一樣圍繞太陽轉動。
3.太陽系的'行星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4.太陽系的形成:
“康德——拉普拉斯星云說” :太陽系是由一塊星云收縮形成的,先形成的是太陽,然后,剩余的星云物質進一步收縮演化,形成地球等行星。理論依據:(太陽系的行星繞日運行的特征)同向性—公轉方向與自轉方向相同。共面性—公轉軌道平面大多接近于同一平面。
5.太陽系形成的兩大假說:星云說、災變說。
初中地理知識點總結 12
地幔表現形式
據同位素和微量元素組成,在地球化學上已劃分為以下6種地幔端元或儲源通過這些地幔端員廣泛的混合作用可以解釋所有觀察到的各種幔源巖漿巖的同位素和微量元素組成。
(1)DM 虧損地幔,是洋中脊玄武源區的主要成分,主要特征是低Rb/Sr,高Sm/Nd;143Nd/144Nd比值高,87Sr/86Sr比值低,其&Nd(t)為高正值,&Sr(t)為負值。
(2)EMI I型富集地幔,特點是Rb/Sr比值較高,Sm/Nd比值較低;Ba/Th和Ba/La比值高,87Sr/86Sr比值變化大;143Nd/144Nd比值較低。對于給定的206Pb/204Pb,其207Pb/204Pb和208Pb/204Pb比值高。
(3)EMII II型富集地幔,特點是Rb/Sr比值高,Sm/Nd比值低,Th/Nd K/Nb和Th/La比值較高。143Nd/144Nd和87Sr/86Sr比值均高于EMI。EMII具有殼幔相聯系的交代成因。EMII與上部陸殼有親緣關系,可能代表了陸源沉積巖 陸殼 蝕變地大洋地殼或洋島玄武巖的再循環作用,也可能是次大陸巖石圈進入地幔與之混合。
(4)HIMU 高U/Pb比值的地幔,U和Th相對于Pb是富集的HIMU的成因可能是由于蝕變地大洋地殼進入地幔并與之混合,丟失的鉛進入地核,地幔中交代流體使Pb和Rb流失。
(5)PREMA prevalent mantle 的縮寫,稱為流行或普遍地幔,為經常觀察到的普通地幔成分。特點是206Pb/204Pb為18.2-18.5,高于DM 和EMI,低于EMII和HIMU地幔;87Sr/86Sr低于EMI和EMII,高于DM.143Nd/144Nd高于EMI和 EMII,低于DM。
(6)FOZO 地幔集中帶。它在DM-EMI-HIMU所構成三角形底部,它是DM和HIMU的混合物,可能源于下地幔,由起源于核-幔邊界的地幔熱柱捕獲。
總結:地幔的.組成除了少數由玄武巖的捕獲體獲得外,因無法直接觀察,只能以間接的方法研究。研究方法包括地震波、重力和巖石的剛性和彈性反應,以及實驗巖石學研究。
初中地理知識點總結 13
1.我國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
地理知識點我國約有12.95億人口(2000年),約占世界人口總數的22%(1/5),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我國人口的分布是大致以黑河-騰沖為界,東南多,西北少。
2.華僑與華人
我國的有3000多萬華僑和華人分布世界各地。僑胞原籍以廣東、福建兩省最多,這兩省許多地方一向以僑鄉著稱。
3.控制人口增長速度,提高人口素質
我國人口的突出特點是人口基數大,人口增長快。因此,推行計劃生育仍然是我國一項基本國策。控制人口速度,提高人口素質,仍然是加速實現四化的當務之急。
4.多民族的社會主義國家
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社會主義國家。全國共有56個民族。漢族人口最多,約占全國人口的92%。其他55個民族人口較少,統稱少數民族。少數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壯族,有1500多萬。人口在400萬以上的還有滿、回、苗、維吾爾、彝、土家、蒙古、藏族等。漢族分布遍及全國,主要集中在東部和中部;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東北等邊疆地區。總之各民族的分布特點是大雜居,小聚居。
初中地理知識點總結 14
熱帶沙漠氣候的特點很多,比如說,晴天多,陽光強,干燥,夏季熱,晝夜溫差大,風沙多。
因為干,云雨少,日照多,陽光強;因為干,天上沒有云彩,不能擋掉部分陽光,地面沒有水分,無法蒸發降溫,太陽曬到地面的熱量,全都用來加熱了大地和空氣,所以夏季溫度特別高,晝夜溫差特別大;因為干,地面很少植物,一起風,就刮沙。
沙漠表面的高溫,使得貼地氣層內上下溫差極大。而氣層上涼下熱的氣溫分布,可以把遠處景物倒映在旅人的前下方,氣象學上稱為下現蜃景,俗稱海市蜃樓。因此,沙漠中旅人常常見到前面有藍藍的湖水,其實那是遠方的天空的倒映像,使他們空歡喜一場。
夏季午后黑色柏油路面上,也常能望見前方路面上有一汪藍色的.水,走近看又沒有了,又移到了前方。這也是馬路上下現蜃景的騙局。沙漠里的四季,和同緯度別的地方也有很大不同。中國東部地區,因為是季風大陸性氣候,春、秋季節本來就短。然而在沙漠地區,春、秋更短。因為沙漠地區太干了,沒有水分調節。
春季里氣溫直線上升,秋季里氣溫直線下降,春、秋兩季加起來也只有2個半月到3個月左右。春、秋季節一短,冬、夏季節就顯得格外地長,所以有人形容說:“中亞干旱地區,一年只有兩季:西伯利亞的冬季和撒哈拉的夏季。”
這是有點道理的。沙漠氣候中的溫度變化,是世界各種氣候中最最極端的。具體來說,熱帶沙漠氣候區具有以下氣候特征:
總結:特點概述:極度干旱而酷熱,少雨,空氣十分干燥,極少水分。
初中地理知識點總結 15
一、東南亞
1、位置及領土組成:亞洲的東南部,包括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
2、地形特點:
⑴中南半島——山河相間,縱列分布。
⑵馬來群島——地勢崎嶇,山嶺居多,平原較少,河流湍急,多火山和地震。
3、氣候特點:
⑴中南半島——熱帶季風氣候,一年明顯的分為旱季和雨季。旱季(11月至次年5月吹東北風)雨季6月-----10月,吹西南風)。
⑵馬來群島——大部分是熱帶雨林氣候。
4、東南亞重要的地理位置:東南亞處在亞洲和大洋洲、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十字路口”,南面的“馬六甲海峽”是通過這個路口的咽喉。
二、南亞
1、地理位置:位于喜馬拉雅山脈中西兩段與印度洋的廣大地區、東臨孟加拉灣,西臨阿拉伯海,南臨印度洋。
2、南亞三大地區:北部是喜馬拉雅山地、中部是印度河和恒河平原、南部是德干高原。
3、兩大河流:⑴印度河:發源于中國的西藏,由北自南注入阿拉伯海,主體在巴基斯坦境內;⑵恒河:發源于喜馬拉雅山由西向東注入孟加拉灣,流經印度和孟加拉國。
4、氣候:大部分地區是熱帶季風氣候,該氣候一年分三季。熱季:3—5月,高溫多雨;雨季:6—10月溫熱多雨;涼季:11—次年2月,涼爽。
三、西亞
1、重要地理位置:五海三洲之地——亞、非、歐交界地帶,位于阿拉伯海、紅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內陸海)之間。(見世界地理P41圖)。
2、認識兩個海峽:⑴土耳其海峽:黑海和地中海的通道;⑵霍爾木茲海峽:波斯海和阿拉伯海的通道,被稱為“石油海峽”。
3、干旱的`農牧業:⑴西亞的自然環境以干旱為主,所以發展畜牧業和灌溉農業。⑵的畜產品:土耳其安卡拉羊毛,阿富汗的紫羊羔皮、羊毛地毯(阿富汗、伊朗)。⑶綠洲農業的代表植物:棗椰樹——椰棗(伊拉克居世界首位)。
初中地理知識點總結 16
海洋與陸地
1、海陸分布:
(1)運用地圖和數據說出全球海陸所占比例,描述海陸分布特點。
比例:海洋占地球表面積的71%,陸地占地球表面積的29%。三分陸地,七分海洋。
分布:世界海陸分布很不均勻,陸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
(2)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況
①七大洲:(面積從大到小)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大洋洲。(亞非北南美,南極歐大洋)
②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太大印北)
③洲界:
亞洲與非洲:蘇伊士運河;
北美洲與南美洲:巴拿馬運河
亞洲與歐洲: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亞洲和歐洲連在一起叫亞歐大陸,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陸,分界線最長,自北向南分別是山、河、海(世界最大內陸湖)、山和海、海峽。】
亞洲與北美洲:白令海峽
2、海陸變遷:
(1)海陸變遷的原因:地殼運動(喜馬拉雅山發現海洋生物化石三葉蟲等:海——陸)、海平面升降(臺灣海峽看到人類活動痕跡:陸——海)、人類活動(荷蘭填海造陸:海——陸)
大陸漂移假說:(魏格納提出)2億年前地球陸地是一個整體——分裂——分離——七大洲四大洋:
(2)知道板塊構造學說,說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與板塊運動的關系。識記P37圖2.19
20世紀60年代地球科學研究表明,大陸漂移是由板塊運動引起的。板塊構造學說認為:地球巖石圈由七大板塊組成即歐亞板塊、北美洲板塊、南美洲板塊、非洲板塊、太平洋板塊、印度洋板塊和南極洲板塊。其中太平洋板塊幾乎全部是海洋。一般來說,板塊內部地殼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交界的地帶,地殼比較活躍,是世界火山、地震的集中分布地帶。
①世界兩大火山、地震帶:
a)地中海—喜馬拉雅火山地震帶
b)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
②阿爾卑斯山(歐洲):位于歐亞板塊與非洲板塊交界處。
喜馬拉雅山(亞洲):位于歐亞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交界處。
科迪勒拉山系(美洲):太平洋板塊與美洲板塊、南極洲板塊交界處。
地中海將消失:位于歐亞板塊與非洲板塊的擠壓碰撞處
紅海將擴大:位于印度洋板塊與非洲板塊張裂地區。
初中地理知識點總結 17
閉塞的山間高原
包括高原內陸及其周圍山地,主要由南北兩側的邊緣山地及中間高原盆地所構成。其邊緣山地屬阿爾卑斯—喜馬拉雅褶皺山帶。分為兩支,北支主要有厄爾布爾士山脈、科彼得山脈和興都庫什山脈;南支是扎格羅斯山脈、莫克蘭山脈、基爾塔爾山脈,并東延成蘇來曼山脈。伊朗高原南北介于中亞平原和阿拉伯海及其海灣之間,西鄰亞美尼亞高原和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東接印度半島區的塔爾沙漠,東西長達2500公里,南北最寬為1500公里,面積約270萬平方公里,大部分屬伊朗,小部分屬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國。
伊朗高原周圍山地高大險峻,尤其是興都庫什山和扎格羅斯山脈等,海拔高度都在3000米以上,有冰雪覆蓋的山峰高大連綿,十分壯觀雄偉。
干燥的伊朗式氣候
伊朗高原氣候主要屬亞熱帶干旱與半干旱氣候,具有大陸性顯著、溫差大、冬春降水多等特點,因此稱伊朗式氣候。南部邊緣為熱帶干旱氣候。
伊朗高原基本上處在副熱帶高壓帶及東北信風帶,地勢較高,氣流多來自干燥內陸,高原內部又呈盆地狀,導致本區氣候具有突出特點:大陸性顯著,冬涼夏熱,年較差大。年平均降水量為400毫米,大部分地區在200毫米以下,高原中部尚不到100毫米,僅在邊緣山地特別是迎風側降水量較多,厄爾布爾士山北坡和里海沿岸年降水量常超過1000毫米,是降水最豐富的地區;西北部和西部山地年降水在500~750毫米之間。降水量的空間分布表現出自北而南、從西向東、由山地到內陸盆地逐漸減少的趨勢。
內陸流域廣大
封閉的地形、稀少的降水使伊朗高原上形成了廣大的內流區(包括無流區),內流、無流區約占其總面積的2/3。高原上沒有真正的大河,河流長度不大,流域面積有限。河流的水量少,水位季節與年際變化都很大,多季節性河流等成為本區突出的水文特征。高原內部基本上為內流區和無流區,內陸河多發源于高原邊緣山地的內側,流向內陸低地。赫爾曼德河發源于喀布爾西帕格曼山,向西南流入薩巴里湖,全長1110公里,是伊朗高原最長的河流,為內陸河,主要靠高山融雪水和冬雨補給,最大徑流量在春季或春末,此時在干旱的低地可出現春洪水災。其余較大的內流河有赫里河、哈利勒河、庫爾河等。外流河多分布在高原邊緣山地的外側,都很短小,流域面積也很小。最長的外流河是卡倫河,發源于扎格羅斯山,流向西南,在阿巴丹附近匯入阿拉伯河,全長550公里,有一定的通航價值。此外,還有一些更短小的外流河流入阿拉伯海及阿曼灣、波斯灣。著名的湖泊有薩巴里湖、納馬克湖等,都是內陸咸水湖。
植被
自然植被—土壤主要屬亞熱帶荒漠草原、荒漠和灰鈣土、棕鈣土及漠土系列,自然景觀多為半荒漠、荒漠景觀。整個內陸高原基本上是半荒漠和荒漠,植被稀疏,植物種類很少,多生長疏生短草和肉質、多刺、根系發達的灌木。森林面積很少,僅占10%左右,在南里海低地厄爾布爾士山脈北坡森林茂密,多闊葉林,在扎格羅斯山地西部有較稀疏的森林,在山地森林帶以上分布著大片的山地草原。
自然資源
以礦產資源最為豐富。石油、天然氣儲量豐富,石油主要分布在扎格羅斯山的西南麓,即構造上屬新褶皺山地的前緣凹陷地帶,儲油構造良好,已探明儲量100多億噸,是西南亞也是亞洲和世界上的主要石油產地。鐵礦亦十分豐富,主要集中在北部山地區,如克爾曼、巴米安等地,儲量大、品位高。銅、鉻、鉛、鋅等礦儲量也相當可觀。土地主要是適于放牧的各種草地,可耕地較少,不足總面積的1/5,水源不足,使草場載畜量很低。
古老臺地高原
地質構造上,阿拉伯半島原是岡瓦納古陸的一部分,中新世以來,向西北延伸部分形成紅海——亞喀巴灣——約旦裂谷帶,向東北延展部分形成亞丁灣,使阿拉伯板塊與非洲板塊分離(僅蘇伊士運河地帶基底相連),并以反時針方向俯沖于亞歐板塊之下;同時,在阿曼灣西南岸因板塊俯沖作用形成哈賈爾山脈(沙姆山海拔3352米)。半島地體古老,基底主要是元古代結晶巖,在古老結晶巖和火山巖基礎之上覆蓋有古生代、中生代的沉積巖層,除少數地區外,廣大地區在構造運動方面穩定,沉積地層基本上保持著平整或近于水平的單斜構造,未經歷較大的褶皺變動。
熱帶干旱氣候
阿拉伯半島地處熱帶,太陽輻射強烈,常年受熱帶大陸氣團控制,高原半島周圍又多是高大山地高原和炎熱地區,很少受到海洋濕潤氣團的影響,所以這里的熱帶干旱氣候具有極強烈的大陸性,酷熱干燥少雨。世界上最熱的地區之一。整個半島年平均氣溫都在20℃以上,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超過30℃,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也高于10℃,多在15~24℃之間。南部地區更加酷熱,如半島南端的亞丁,年平均氣溫為28.9℃,7月為32.5℃,1月為25.4℃,有四、五個月的月平均氣溫超過30℃。半島絕對最高氣溫常有50~55℃的高溫。半島氣溫年較差很大,一般在15℃以上,在一些地方可達20℃左右。阿拉伯半島干燥少雨。半島降水量極少,大部地區年降水量在100毫米以下。半島降水稀少、蒸發強烈,地表水極其貧乏,水系很不發育,絕大部分地區為無流區。基本上沒有常年性河流和湖泊,河流多屬干河,干涸的河床僅在罕見的大雨或暴雨后的短暫時間內有一定的水量,形成間歇河。雖然目前仍可在半島上見到一些與現代氣候—水文狀況極不相稱的寬深河谷,但其并非今日氣候的產物,而屬古地理年代較濕潤氣候的杰作。
阿拉伯半島上的干河大致可分為內流干河和外流干河兩種類型,其中長者可達上千公里。在古海跡的局部地方尚殘留有少量的咸水湖和沼澤濕地。
景觀
半島的自然景觀主要為荒漠和半荒漠(荒漠草原)景觀,此外尚有綠洲景觀。
1.干荒漠—熱帶沙漠景觀 主要分布在魯卜哈利沙漠、內夫得沙漠和達赫納沙漠。
達哈那型荒漠:盛行東北信風,物理風化強烈,細砂多被吹到鄰區,地表多為富含氧化鐵的堅硬礫石,并被寬窄不等的沙丘地帶分割,為無流區。地表植被極其稀少。
內夫得型荒漠:風積作用地表形成連綿不斷的沙丘和沙丘鏈組成,成為沙質高原。大內夫得沙漠的沙為白色和紅色,小內夫得沙漠多為白色沙。這里植被也很稀少,雨季來臨后,這里一些植物開始生長,綠草如茵,長有白頭翁、檉柳等植物。
阿喀夫型荒漠:為由細砂組成的活動沙丘地帶,多數尚未固定,隨風移動,主要分布在魯卜哈利沙漠的西部和南部,基本沒有植被,只生長一些沙漠先鋒植物。
哈拉型荒漠:為熔巖地表組成的荒漠,這里因熔巖地區遭受風蝕而形成,地面皺裂崎嶇、尖峰突峭,為特殊的巖漠景觀。
荒漠中植物稀少,除局部綠洲外,廣大地區只生長稀疏的植被或為寸草不生的不毛之地,砂土和石質土等漠土是代表性土壤,景觀極其單調。
2.荒漠草原景觀 主要分布在半島的邊緣地帶以及荒漠邊緣地帶,自然植被以耐旱的`干草原為主,多灌木。
3.綠洲景觀 在阿拉伯半島上綠洲分布較普遍,但總面積不大,在沙漠及沿海地帶零散分布,這里水資源條件較好,多為地下水溢出帶或經過開挖的井渠灌溉地帶。在這些水分條件較好的地區,草木蔥蘢,生長著棗椰樹、阿拉伯膠樹、阿拉伯相思樹、檉柳等。此外,綠洲和其他肥沃地區能種植各種谷物、水果和蔬菜,有些地區還種植水稻。水熱資源豐富的也門沿海地區熱帶植物繁茂,可種植咖啡、甘蔗等熱帶經濟作物。
礦產資源 豐富,尤以濱臨“石油之海”的波斯灣為世界上石油、天然氣蘊藏最為豐富的地區。其他資源多較貧乏,特別是水資源極其貧乏,耕地很少,森林及其他植物資源更少,對發展農業生產十分不利。
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區
兩河沖積平原 “美索不達米亞”,希臘語原意為“河間地區”,即兩河流域,指底格里斯河與幼發拉底河的中下游地區。范圍大致東起伊朗高原,西至敘利亞和阿拉伯高原,北起亞美尼亞山區(東托羅斯山脈),南迄波斯灣。大體介于北緯30°~37°之間,地處亞熱帶。
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地勢低平,高度多在200米以下,絕大部分地區海拔不到100米,如距海岸約500公里的巴格達,海拔僅34米。平原地勢自西北向東南逐漸降低,以巴格達為界,西北部稱上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東南部(巴士拉以上)稱下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巴士拉以下至入海口為阿拉伯河三角洲。平原地表多由階地和河漫灘組成,平原之上仍有局部高地。由于底格里斯河與幼發拉底河的淤積嚴重,河床不斷加高,所以,在平原上可以見到高高隆起的河岸地帶,但平原上的湖泊低地也很引人注目。
美索不達米亞平原除北部地區具有明顯的亞熱帶夏干氣候色彩外,其余地區均為亞熱帶干旱與半干旱氣候。本區氣溫較高,夏季炎熱,冬季溫暖,干旱少雨。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多在30℃以上。氣溫具有溫差較大特點。如冬季冷空氣偶爾南襲,短期的氣溫也可降至0°以下。
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年平均降水量多在200毫米以下,西北部降水多(500毫米),東南部少(100毫米以下)。降水量的季節分配,以冬雨為主,春秋次之,夏季月份少雨或無雨。主要是因為冬季受地中海極鋒影響,為溫帶氣旋東進路徑,所以具有“冬雨”特征,冬雨(12~2月)可占全年降水量的50%左右,如巴格達為53%,巴士拉為49%。
底格里斯河與幼發拉底河是流經平原的主要河流。它們均發源境外的北部山地,為過境河流,其水源主要靠北部山地降雨和積雪融水補給,流經本區時水量逐漸減少,具有干旱荒漠區河流的特征。中下游區多湖泊和沼澤。
自然植被以荒漠草原和荒漠植物為主,土壤主要為大河沖積土以及棕鈣土、灰鈣土和各種漠土。植物比較貧乏,大多為短生和多年生假短生沙漠植物,如檉柳、觀音柳、沙棗等。荒漠草原多數植物為草本植物,其余為荊棘類和球莖類植物。在常年有水的河岸和沼澤地帶,植被繁茂,生長著茂密蔥郁的河岸植物,喬木、灌木、草木植物無所不有。河岸林樹種有筱懸樹、柳樹、榆樹、桑樹、野蘋果樹等。古代,這里運河渠道縱橫,灌溉便利,農業相當發達。 美索不達米亞石油資源豐富,伊拉克是石油輸出國。此外,平原水資源較其他西南亞國家豐富。由于平原有較好的氣候、水文和地形條件,這里種植了大量的棗椰樹,約占全世界的37%,椰棗產量居世界第一位(占世界椰棗總產量的48%)。
初中地理知識點總結 18
一、地形和河流
1、亞洲地形特點:中間高,四周低;地形復雜多樣,以高原、山地為主。
2、主要河流及注入海洋:鄂畢河、葉尼塞河、勒拿河注入北冰洋;黃河、長江、湄公河流入太平洋,恒河、印度河注入印度洋。
3、河流分布特點:大多發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狀流向周邊的海洋。
4、湖泊:里海——世界的湖泊,咸水湖;貝加爾湖——世界最深、蓄水量的淡水湖;死海——世界陸地的最低點。
二、復雜的氣候
1、氣候特點:復雜多樣,季風氣候顯著,大陸性氣候分布最廣。
2、溫帶大陸性氣候:它是亞洲分布范圍最廣的氣候類型,其氣候特點是冬季寒冷而漫長,夏季溫暖而短暫,全年降水稀少。
3、季風氣候:主要分布在亞洲東部、南部,降水季節變化大,易發生旱澇災害。
4、在印度尼西亞加里曼丹島的達雅克人居住的高腳屋長達200米,人們過聚居生活
5、生活在恒河三角洲以捕魚為生的孟加拉人,交通工具是船。
6、生活在東西伯利亞的亞庫特人居住木屋,身穿毛皮衣服,運輸工具是狗拉雪橇。
7、沙特阿拉伯的貝都因人居住帳篷,身穿寬大袍子,過著游牧生活。
世界的`季風氣候區
1、復雜多樣的氣候
(1)亞洲氣候的特征:一是氣候復雜多樣;二是季風氣候顯著;三是大陸性氣候強。
(2)亞洲的季風氣候:受海陸差異顯著,亞洲東部、南部成為世界上季風盛、最典型、影響范圍最廣的地區。
(3)北半球的寒極:俄羅斯西伯利亞的奧伊米亞康;世界的雨極:印度東北部的乞拉朋齊。
2、季風氣候與我們的生活
(1)亞洲冬、夏季風的比較
發源地風向時間影響
冬季風蒙古、西伯利亞(陸地)偏北風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風太平洋、印度洋(海洋)偏南風夏季暖熱、多雨;
亞洲季風區的范圍和夏季風一致,因此降水的多少主要受夏季風的影響。
(2)季風氣候的影響:有利影響:雨熱同季,有利于水稻等農作物的生長;(亞洲的季風區大多是富庶的農耕區)不利影響:降水季節、年際變化大,使得亞洲季風區水旱災害頻繁。
(3)亞洲分布最廣的氣候是溫帶大陸性氣候;亞洲沒有溫帶海洋性氣候。
初中地理知識點總結 19
北方地區
(1)主要資源:
①煤:山西是全國最大的煤炭能源基地,其他各省也都有大型煤礦。主要的煤礦有:大同、神府、陽泉、平頂山、開灤等。
②石油:大慶、勝利、遼河、中原、華北等油田,是全國主要的石油工業基地。
③鐵:遼寧鞍山,河北遷安有鐵礦。
(2)主要工業區:
①以沈陽,鞍山等城市為中心的東北重工業基地。
②京津滬工業區:首都鋼鐵、燕山石油化工、天津制堿、開灤煤礦、唐山鋼鐵等工業。
③其他工業中心:山西太原鋼鐵、洛陽拖拉機制造、西安飛機和彩色顯像管制造等。
南方地區
(1)主要資源:
①有色金屬:在全國占重要地位。如江西的鎢礦、銅礦、湖南的'鉛鋅礦、銻礦,廣西的鋁礦,貴州的汞礦,云南的錫礦等。
②鐵:四川攀枝花、湖北大冶、安徽馬鞍山、海南石碌。
③煤:淮南、六盤水。
④水能:現在長江、珠江、錢塘江、閩江等河的干支流上已建成20多座大型水電站。
⑤核電:浙江泰山、廣東大亞灣核電站。
(2)主要工業帶:
①長江沿岸地帶,自東向西有:以上海、南京、杭州為中心的滬寧杭綜合工業區;以武漢為中心的鋼鐵基地和輕紡等工業;以宜昌、重慶為中心的電力等工業;以攀枝花、六盤水地區為中心的鋼鐵,煤炭工業;以湘、贛、粵交界地區為中心的多種有色多屬工業;以西昌為中心的火箭發射基地。
②南方沿海外向型工業地帶:主要以廣州、深圳、珠海、汕頭、廈門、海口、寧波等沿海開放城市和經濟特區為中心的以出口為主的多種加工工業和制造工業。上海浦東地區正在建設成為外向型的經濟開發區。
西北地區
(1)主要資源:準格爾、霍林河、石嘴山的煤、玉門、克拉瑪依和塔里木盆地的石油、白云鄂博的稀土、金昌的鎳、和田的寶石、阿爾泰的金等。
(2)主要工業:包頭鋼鐵工業、金昌有色金屬工業、玉門、克拉瑪依石油工業等。蘭州是西北地區最大工業中心和交通樞紐,烏魯木齊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工業中心和省會。
中國民族分布特點
”大雜居,小聚居”,相互交錯居住。漢族分布最廣,在東部和中部。少數民族分布在西南、西北、東北部地區。云南省少數民族集中分布個數最多。了解主要少數民族分布地:五個自治區、苗(貴)、彝(川)、朝鮮(吉)、滿(吉、冀)、白(云)、侗(云)、土家(湘、鄂)、傣(云)、哈薩克(新)、高山(臺)、赫哲(黑)等。
中國地形區特點
青藏高原有雪山,遠看是山近成川。
內蒙高原第二大,一望無際地面坦。
黃土高原黃土松,支離破碎多溝坎。
云貴高原峰嶺眾,巖溶壩子到處看。
塔里、準噶、柴達木,盆地內部戈壁灘。
四川盆地山嶺環,內有成都象把扇。
三大平原北向南,東北華北長江岸。
東北海拔200米,人民常把黑土翻。
華北又稱黃淮海,海拔50地勢坦。
河汊交織湖泊多,"水鄉"遍布長江岸。
我國七大古都
七大古都是北京,西安南京杭州城。
河南洛陽和開封,安陽殷墟史料重。
北京故宮天安門,頤和園及八達嶺。
西安大小兩雁塔,驪山華清池秦陵。
南京雨花臺江橋,蓄武湖和中山陵。
杭州西湖雙十景,靈隱寺與飛來峰。
洛陽龍門石窟精,白馬少林寺著名。
開封鐵塔和龍亭,相國寺鐘觀音聽。
初中地理知識點總結 20
沙丘的類型可以根據含沙氣流結構、風力方向和含沙量的不同進行分類,也可以按照風力作用的方向和沙丘形態分布之間的關系進行分類。
沙丘主要有以下三大類:
①新月形沙丘,又稱橫向沙丘。平面如新月,走向與風向垂直或大于60°。沙丘兩側有順風向前延伸的兩個尖角,高度一般在數米至十余米。迎風坡為凸坡,較平緩,坡度約5°~20°;背風坡為凹坡,較陡,坡度約28°~34°。其形成過程可分為:餅狀沙堆階段、盾狀沙丘階段、雛形新月形沙丘階段和新月形沙丘形成階段。風沙流流經沙堆產生不同的風速變化、氣壓不同的分布特點,沙堆頂風速大,氣壓小,背風坡風速小、氣壓大,沙堆背風坡形成渦流,將沙子堆于沙堆背風坡的兩側,并形成背風坡兩尖角之間的馬蹄形小凹地,凹地繼續擴大,雛形新月形沙丘形成。不斷的加積,沙丘增大,背風坡的沙粒因重力下滑,渦流再吹向兩側,發育兩翼,典型的新月形沙丘便形成。新月形沙丘相互連接形成新月形沙丘鏈、復合新月形沙丘和復合沙丘鏈等形態。當橫向沙丘的地面上遇植物灌叢阻礙時可以形成拋物線沙丘,平面形狀與新月形正好相反。繼續發育形成平行低矮的雙生沙壟。
②縱向沙壟。沙丘形態的走向與起沙風合成風的方向基本一致(一般小于30°)。長條狀展布,最長達數十千米,高約數十米,寬數百米。沙源豐富時形成復合型縱向沙壟。
③長時期的多風向風沙流的作用下,在山前或地形較復雜的地區可形成金字塔沙丘,蜂窩狀沙丘等。
總結:沙埂延伸很長的距離,有時達幾公里。沙丘主要為新月形和長條形兩種。在某些地方有一種星形或角錐狀沙丘,在平面圖上呈多角星形。人們認為這種沙丘并不移動,所以成為沙漠旅行者的路標。
中考地理復習指導:鋒面天氣
①暖鋒坡度較小,約為1/150。其典型的云序為卷云、卷層云、高層云,地面鋒線附近為雨層云,在高層云處開始降水,多為連續性降水。如暖空氣不穩定,暖鋒上也可出現積雨云等對流性天氣。在中國,暖鋒較為少見。
②第一型冷鋒的坡度約為1/100,其天氣和暖鋒天氣相似,只是云雨次序和暖鋒相反。在東亞,這種冷鋒一般由西北向東南移動,是影響中國天氣的重要天氣系統之一。冬季的冷鋒一般較強,影響范圍較大,有時可達南海;而夏季冷鋒較弱,影響范圍較小,一般只達到黃河流域。
③第二型冷鋒坡度較大,約為1/70,它在近地面層處有時近于垂直或前傾。在地面鋒前,多為對流性天氣,有時伴有颮線,可產生冰雹、龍卷等劇烈天氣。但因鋒面的云系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特別是受地形的影響更大,故在多山的中國,鋒面的云系常常和典型特征相差較遠。第二型冷鋒在中國較少,春季見于長江流域,秋季見于黃河流域。
④靜止鋒的天氣和第一型冷鋒相似,唯云雨范圍比較寬廣,在中國華南的南嶺一帶和云貴高原地區,較為常見。由于冷鋒南下后受地形阻擋而呈準靜止狀態,可停留十天或半月之久,造成陰雨連綿的天氣。
⑤錮囚鋒兼有冷、暖鋒的`天氣特征。典型的錮囚鋒在中國雖不多見,但在西北、華北、華東等地區,冬半年常出現地形錮囚鋒。
總結:如果空氣比較干燥,鋒面和密集的等位溫面幾乎平行;如果空氣比較潮濕,它和密集的等假相當位溫面近于平行。鋒區的這些特征都說明鋒面是大氣斜壓性集中帶,是大氣位能的積蓄區。
中考地理復習重點:冷鋒過境
冷鋒就是大家常常提到的冷空氣前鋒,它是南下冷空氣的先頭部隊,是影響中國的最常見的天氣系統,冬半年尤甚。
冷鋒過境前:由單一暖氣團控制氣溫較高、天氣晴朗、氣壓較低
過境時:大風、降溫、陰雨(降水集中在鋒后,鋒前也有)
冷鋒過后會:
1、氣溫:下降
2、氣壓:先降后升
3、降水:鋒后會下雨
4、天氣:轉晴
總結:鋒面在移動過程中,若暖氣團起主導作用,推動鋒面向冷空氣一側移動,這種鋒面稱為暖鋒。在我國暖鋒常出現于氣旋中心的東側,而且多與冷鋒成對出現,暖鋒過境時一般除伴有陰雨外,氣壓也降低,氣溫將升高。
中考地理復習指導:歐洲西部
1、位置和范圍:
歐洲西部指歐洲的西半部,西臨大西洋,北臨北冰洋,南臨地中海;面積500萬平方千米。
2、雄厚的經濟實力:
(1)歐洲西部大多數國家是經濟發達國家。如:英國、法國、德國。
(2)歐洲國家經濟發展水平約居各大洲之首。
(3)瑞士——“鐘表王國”;丹麥——“歐洲的牧場和食品庫”;瑞典——制造業盛名;挪威——人均水產品產量居世界之首;荷蘭——花卉種植業發達,著名的有“郁金香”。
3、繁榮的旅游業:
(1)歐洲西部三大著名旅游國:法國、西班牙、意大利。
(2)豐富的旅游資源:
①音樂之都——維也納(奧地利);
②藝術之都——巴黎(法國)埃菲爾鐵塔、羅浮宮、凱旋門;
③湖光山色“鐘表王國”——瑞士;
④羅馬古跡、水城威尼斯——意大利;
⑤地中海沿岸沙灘陽光,看斗牛比賽——西班牙;
⑥觀賞花卉風車,參觀圍海造田工程——荷蘭;
⑦乘船游覽峽灣,觀看午夜太陽——挪威;
⑧千年古都,斗獸場——羅馬;
⑧慕尼黑的啤酒——德國。
【初中地理知識點總結】相關文章:
初中地理知識點總結11-16
初中地理知識點總結06-08
初中地理知識點總結06-18
初中地理知識點總結8篇12-03
初中地理知識點總結(9篇)11-16
初中地理知識點總結(8篇)12-03
初中地理知識點總結精選9篇11-16
初中地理知識點總結9篇11-16
初中地理知識點總結11篇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