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的重要性與學習
學習英語的重要性
全球化的時代已經來臨,咨詢傳遞,文化交流,想要在這個國際化的舞臺生存就必須具有口語的溝通能力,英語更是全世界通用的語言之一,在個世界里,交流是必然的,學英語不只是為了國際的需求,更重要的是為了我們自己本身知識的擴充,我們常說學習一件新事物很困難,但只要抱持著不懈的決心與毅力,終究能實現學成的夢想,倘若知識嘴巴上說說,永遠也不可能踏出重要的第一步,要對自己有信心才能持續進行這種快樂的英語與快樂的學習過程。中國在近幾十年的確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各方面都發展的很快但是,不容置疑的是我們在很多技術方面任然落后與西方國家。要發展,要進步,要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各種技術,我們不可能單靠自己搞研究,必須學習發達國家先進技術,而學習的必要前提便是要掌握世界通用技術交流語言英語。
學好英語對于學生來說也是很重要的:
英語作為考試的必選重點科目,其得分的高低直接影響全班年級占據優勢。
對于某些重點學校,或者與國外建立了友好交流關系的學校,只有哪些具有優勢英語的學生才有可能被錄取參加國外友好學校的交流活動。
言語好的學生,其右腦的智商相對更高反應更靈敏,溝通更快捷易懂,給人印象更深刻,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更有優勢,更容易奪得一些機會。
如果將來你想出國,就不會在語言方面花費很多的時間和精力,而是一站式通達國外,獲得更多良好教育的機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可見,英語的應用無處不在,我們已經身處在一個開口就是英語的時代和地方,英語對于我們而言,就像一日三餐,對于人類而言不可或缺,只要這個地球存在,英語就會永遠存續下去。
學習英語的過程順序
我們都知道英語的四個基本技能是聽說讀寫,而且也知道在公立學校通行的英語教學理念中也都承認聽說讀寫就代表了英語學習的順序。但是其中的原委往往是眾說紛紜,每個人都站出來表達自己的想法。
我們從語言教學的歷史中抽出四個時期來審視人們對語言學習順序的認知過程:
一、第一個時期:中世紀先學語法
眾所周知,語言本身是沒有優劣之分的,要決定哪種語言是全世界的主導語言,往往是要看哪個國家的文明給當時的世界造成了巨大的影響。在五百多年前的那個時代,雖然羅馬帝國已經不復存在,希臘也難逃被侵略的厄運,但代表西方文明的語言仍然是拉丁語和希臘語。重要的原因是羅馬和希臘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頭,這兩種語言代表了政治、經濟、哲學等上層建筑,還有那些令人向往的輝煌時代的理念和生活方式。我們能追溯的較早時期關于語言教學的資料,很多都來自這個時期。在那個時代,人們學習這兩種語言的方式就是影響至今的語法翻譯教學法的雛形。
這種方法的核心是語法的學習,學生每天所做的事情就是進行枯燥的語法練習,聽力和口語的訓練幾乎是零,比如:
Example: The chair is under the table / Det sabla nmabro kin maldi
Translate the sentences:-
1) The book is under the chair.
2) The boy puts the book on the table.
3) The boy puts the book on the floor.
4) The boy throws the book against the ceiling.
5) The boy throws the books against the ceiling
你會發現,這五個句子基本上沒有任何實用的功能,它們的目的只是為了練習拉丁語法中復雜的動詞和格的變化。而且,隨著學習的深入,發生的變化也僅僅是語法的復雜程度越來越大,翻譯的內容越來越難。
直到16世紀,拉丁語還是一門口頭交流和書面交流的語言。時至今日,口語的拉丁語卻基本上已經消亡了,只有梵蒂岡和少部分學院在使用。復雜的拉丁語逐漸被其它拉丁語的衍生語取代,意大利語,法語,西班牙語等逐漸代替了它口語交流語言的地位,我不得不猜想語法翻譯教學很可能推動了拉丁語這門美麗語言的消亡過程。
你可能會問,那為什么不學口語呢原因現在看來也顯得很幼稚,在古代,人們認為文字比口語更高等,很多人都不識字,識字的人往往位高權重。羅馬帝國退出歷史舞臺之后,語法的學習成為邏輯嚴謹和思維縝密的代表,其它語言的教學紛紛效仿,語法翻譯教學就代代相傳了。
人類的習慣十分可怕,很多人一輩子都只是在接受上一代的思想,但是從來就沒能,或者是沒有意識到可以與之抗爭。你會發現,這個完全沒有任何科學依據的古老外語教學方法的影子,至今仍然在全世界的教室里出現。當然,中國是重災區,很多過早接觸語法翻譯學習的學生,最終幾乎無一例外的變成了啞巴。
二、第二個時期:拉丁語的衰退和經典思潮的時期還是先學語法
從15世紀到19世紀的這段時間里,應該說是經典思潮是主流的時期,這個時期語法翻譯教學法反而得到了強化。這段時期歐洲各種語言變化較大較頻繁,主流的語言教學則提倡凈化,而標準自然是那些經典著作。一說歐洲各國為顯示自己的語言有如同拉丁語一樣的優雅文筆和嚴密邏輯,紛紛采用古代拉丁語教學中的語法教學方式來推廣自己的語言。比如English Grammar(18世紀最有影響力的語法書籍之一)的作者Lindley Murray在該書中提到這樣三個單詞:purity, propriety, precision。這三個詞很有代表性,代表了當時的教育和語言學家的一個不太切實際的夢想凈化語言,讓語言永生。
可惜無論是法國的,西班牙的,還是英美的一些經院派,都沒能阻止本國語言的腐化和墮落,語言還是一如既往的不斷改變著。以下這段文字寫于15世紀,作者William Caxton.當時正是英語的劇變時期:它失去很多盎格魯-薩克森特征,語音變化也很大,同時有大量的法語詞匯進入。
And certaynly our language now used varyeth ferre from that whiche was used and spoken whan I was borne and that comyn Englysshe that is spoken in one shyre varyeth from a nother. In so moche that in my dayes happened that certayne marchauntes were in a shippe in Tamyse for to have sayled over the see into Zeland
你會發現這段文字和現代英語有如此大的不同,當然,你可能還是能夠讀懂這篇文字,前提是你能用字母把每個字的發音發出來。比如shyre相當于現代英語的shire;marchauntes相當于merchants,發音有相似點。如果你口語不好,對不起,很可能讀不懂。不管書面語的地位有多么權威,語言的變遷卻往往是從日常的交流開始,每個時代語言的發音都不同,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經典的流行語和新出現的詞匯。
三、第三個時期:行為主義的盛行從口語開始學
語言學家們真正開始認識到口語重要性的時間非常晚,比較有代表性的有20世紀40年代出現于美國的聽說法(audiolingualism)。這個方法是基于人類的所有行為都是簡單的應激反應這樣一個論斷,或者叫做S-R(stimulation and response)。簡單來說,訓練學生的方法就是:反復的聽和反復的重復;語言學習的單位往往是句子,或者是我們常常聽到的句型;學習目標強調語音的正確性,還有回答的正確性;語法基本被忽略。基于這種方法編寫并頗具代表性的教材就是English 900,即《英語900句》。應該說這個方法起到了它的歷史作用,據說當年美軍用這種方法成功培訓了大量間諜和后勤人員。不過它的缺點也顯而易見:課堂一樣很枯燥;學生學到的往往只是一些零散的句子,超出這些句子之外的仍然不會。
而此時的英國語言學界也在試圖打破機械的語法學習的枷鎖,這個時期比較有代表性的是Situational Approach,所謂情景法。但是這個名字和我們現在的.情景交際法有本質上的不同。早期的情景,基本指代的是實現一個語法或語用功能的情景,比如:老師先說一句this is a desk,然后指著門,學生們就被拉進了一個situation,這個時候學生就應該說this is a door。雖然學習方法改變了,目的改變了,學習的內容仍然沒能完全逃脫語法翻譯時代的影子語法和句子結構。進步的地方是語法實現了系統的難度分級,語言有了實際可操作的測評系統,語言的內容被劃進了學習的范圍。1967年出版的《新概念英語》系列,基本上就體現了情景法的特點,遺憾的是該教材沒能完全逃脫出傳統語法翻譯的影響,對于語言的學習目標也只是停留在行為主義的habit formation(習慣的養成)這個階段。但對于學習語法、閱讀和寫作來說,這仍然是至今為止編寫的最好的教材之一,目前國內的中小學英語教學體系還幾乎完全依賴于新概念式的教學。
行為主義語言學顯然過于機械,而且把語言學習的過程想象的太簡單。這個流派后來遭到學術界的普遍抨擊,其中最嚴重的打擊應該來自于Chomsky,他提出語言并不是簡單通過學習獲得的知識,它更像是人類的本能,如同走路一樣。一個小孩子只要雙腿不受限制,他必然會在某個時期學會走路,不需要去閱讀《跟我學走路》這樣的教材,他只需要一塊地方來練習走路。另外一個從生物學中引來的理論是關鍵時期假說。比如貓在幼年的某個特定的時期會學會識別紋理,如果在這個時期只讓貓見到橫條紋,那么在這只貓成年以后就只能識別橫條紋,豎條紋它無法認識。有一位語言學家也提出了人類語言的關鍵時期假說:人在幼年的某個階段可能會對語言產生敏感,在這個階段只要對著小孩子講話,他們必然會學會語言;如果在這個階段小孩子沒有接觸到人類語言,那么后果可能是他再也學不會任何語言。當然,這個目前還只是假說,誰也不能把別人的孩子拿來做試驗。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簡單的學習句型,外加一遍一遍的復讀,對于語言學習的意義可能十分有限。
四、第四個時期:認知科學的進步進一步的確定要從口語開始學習
Cognitive linguistics(認知語言學)把語言的研究發展到一個全新的高度,有很多全新的觀點出現。比如,語言不是獨立于其他認知功能而存在的。例一:apple這個字可能代表的認知經驗是圖形(顏色,形狀等)、氣味、質感、和蘋果相關的知識(如在書本上讀到過蘋果含果酸)、經歷(記得的幾次吃蘋果的經歷,包括時間地點人物時間等等)等等。你在想到這些體驗的同時會想到apple這個字,也可以在看到apple這個字之后聯想到其他所有的體驗。語言功能不能脫離其他的認知功能而獨立存在,相反,語言應該是和其他的感官認知伴生。
認知和語言同步,這能解釋很多現象,例二:a)很多人都經歷過的事件,一歲的小孩子不能分辨出足球和排球的區別,所以在他的語匯中沒有football和volley ball,而是只有ball這個字。當有一天他弄明白這兩種球區別的時候才能記得兩種球的單詞。或者是一個小孩子把所有像桔子的水果都叫桔子,直到有一天他明白它們之間的區別的時候才能學會柚子之類的說法。b)當我們要求一個普通美國人造一個限定定語從句,他會立刻愣住,不知道說什么好。但是他如果在講一堂物理課,就會很自然的說出:Heat is a form of energy, which has been widely exploited through out the history of human civilization. 從這個角度來看,機械的學習語法結構對于語言學習初期幾乎無用,人的語法知識很多都是在完成實際溝通和學習生活需要的時候發現并適應的。
簡單來說,就是正常人的語言習得過程是基于認知體驗。我們學習中文的過程就是如此:沒有中國人是從讀書開始學中文的,我們都是在家人的言語和同家人的溝通中學會講漢語,而不需要學語法。原因也很簡單,說錯了別人聽不懂,沒有回應,于是在不斷的嘗試和改變之后就形成了約定俗成的語法。在能夠流利表達自己的想法之后,我們開始上學,這個時候做兩件事:一是把本來就會的語法規范化;二是通過閱讀積累知識,讀到的東西就可以立刻說給別人聽了。
現代的很多英語教學流派和方法都體現了這些新學說,目前最流行的方法論之一就是CLT(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應該說CLT是一個大家族,我們聽說過的任務型教學法、社區英語學習法、甚至沉默法等都屬于這個大家庭。這個方法強調的是在體驗中學習英語,學生通過自身不斷使用英語,在試驗和改正中得到全方位的語言使用體驗;教材中的材料都來自于真實的英語,而不是像一些老教材中的教師英語。目前,在國內采用這種教學方式的機構并不多見,體現這種理念的比較典型的教材有廣州新東方聽力口語部使用的Touchstone,和Cambridge Real English等。
應該說這個理念反映了正常的社會人學習語言的全過程:
第一步,先從聽說開始,掌握熟練的聽力和口語,在學聽說的過程中掌握基本的語法,能夠生存和表達。
第二步,學習閱讀、寫作。多讀規范的文字,并在寫作中訓練精確和復雜的語法。
第三步,學習各種知識,如數理化、歷史政治、大學專業課等等。
第四步,與他人進行生活的或知識的討論,應付工作和社交,豐富生活閱歷。
第五步,發表言論,進行演講和展示,寫點隨筆。
第六部,少數人成為名人,站在頒獎典禮上發表演說。
對于普通學員來說,如果是想做外貿或者在外企工作,英語學到第二步就夠了。想做教師的學員,或者想做外企高管的學員,需要學到第五步。如果有更高的目標,你知道該怎么走。
【英語的重要性與學習】相關文章:
學習英語的重要性11-24
英語學習的重要性12-25
學習英語的重要性英語作文01-08
學習的重要性英語作文06-22
學習英語發音的重要性01-17
英語作文學習英語的重要性11-09
《終身學習的重要性》英語作文03-09
商務英語學習的重要性12-25
英語學習的重要性14篇12-25
英語學習的重要性(14篇)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