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節氣小雪的由來及風俗習慣
大家都知道,我國具有24節氣,但是作為24節氣之一的小雪,其中的由來及風俗習慣是很多人都不太清楚。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24節氣小雪的由來及風俗習慣,希望有所幫助!
24節氣小雪的由來
小雪,二十四節氣之第二十節氣,在每年的11月22日或23日,視太陽到達黃經240°時,表示開始降雪,雪量小,地面上無積雪。古籍《群芳譜》中說:“小雪氣寒而將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這就是說,到小雪節由于天氣寒冷,降水形式由雨變為雪,但此時由于“地寒未甚”故雪量還不大,所以稱為小雪。因此,小雪表示降雪的起始時間和程度,和雨水、谷雨等節氣一樣,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節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曰:“十月中,雨下而為寒氣所薄,故凝而為雪。小者未盛之辭。”這個時期天氣逐漸變冷,黃河中下游平均初雪期基本與小雪節令一致。雖然開始下雪,一般雪量較小,并且夜凍晝化。
我國古代將小雪分為三候:“一候虹藏不見;二候天氣上升地氣下降;三候閉塞而成冬。“意思是說:由于氣溫降低,北方以下雪為多,不再下雨了,雨虹也就看不見了;又因天空陽氣上升,地下陰氣下降,導致陰陽不交,天地不通,所以萬物失去生機;所以天地閉塞而轉入嚴寒的冬天。
24節氣小雪的風俗
小雪,在二十四節氣中表示降雪的起始時間與程度,進入小雪節氣,意味著氣溫持續走低,開始出現下雪天氣,這時的雪呈現半冰半融狀態,又稱“濕雪”或“雨夾雪”。
小雪與雨水、谷雨等節氣一樣,都是反映降水多少的節氣,它不同于我們日常所指降雪強度較小的小雪。如果說前面節氣中白露、寒露、霜降是因氣溫下降水汽凝為水珠,發展到冷凝為霜,那么,小雪則是寒氣降至零下凝為雪。從節氣名稱的變化中可看出古人的活動規律——看天生活,以節氣的變化安排生活與農事。
二十四節氣是根據黃河中下游地區的季節變化情況而制定,故北方黃河中下游地區的節氣物候特點最為明顯。小雪節氣,北方大地早已封凍,但南方地區正是氣溫下降明顯,天氣陰冷狀態,未至封凍降雪時刻,因此也呈現南北方不同的生產、生活方式。
在過去,北方大部分地區小雪節以后即開始生火爐,燒暖炕,有的地區則不生暖炕,只有冷天里才燒個火盆御寒。俗話說“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小雪節田里的農活已不多,人們就修補農具、做好牲畜的御寒保暖工作,為來年開春做準備。有的還是繼續給小麥澆凍水,做好小麥越冬工作。人們也多盼望此時能下場雪,因為有雪覆蓋麥田就省去老百姓澆凍水的麻煩,諺語“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蒸饃睡”,“小雪雪滿天,來年必豐年”等,表現的就是小雪節以后下雪滋養保護小麥、凍死害蟲的殷切盼望。
北方地區小雪節以后,果農開始為果樹修枝,以草秸編箔包扎株桿,以防果樹受凍。且冬日蔬菜多采用土法貯存,或用地窖,或用土埋,以利食用。俗話說“小雪鏟白菜,大雪鏟菠菜“。白菜深溝土埋儲藏時,收獲前十天左右即停止澆水,做好防凍工作,以利貯藏,盡量擇晴天收獲。收獲后將白菜根部向陽晾曬3~4天,待白菜外葉發軟后再進行儲藏。溝深以白菜高度為準,儲藏時白菜根部全部向下,依次并排溝中,天冷時多覆蓋白菜葉和玉米桿防凍。而半成熟的白菜儲藏時溝內放部分水,邊放水邊放土,放水土之深度以埋住根部為宜,待到食用時即生長成熟了。
南方大地區小雪節氣開始準備御寒衣物、手爐、湯婆之類,同時房內掛棉簾防寒。農田里,一是興修水利,清溝排水,疏通水道,為來年水稻生長做準備,同時翻地,靠降溫消滅藏在地里的越冬害蟲。小雪以后,家家戶戶開始腌制、風干各種蔬菜包括白菜、蘿卜,以及雞鴨魚肉等,延長蔬菜肉類等的存放時間,以備過冬食用。有的人家還會燒糯米儲存。如今入冬的腌、風食品已成為商場超市食品架上的美味,其實在過去家家戶戶都會做。
24節氣小雪的節氣養生注意事項
起居
小雪節氣中,天氣時常是陰冷晦暗,此時人們的心情也會受其影響,特別容易引發抑郁癥,所以應調節自己的心態,保持樂觀,經常參加一些戶外活動以增強體質。多曬太陽,多聽音樂。清代醫學家吳尚說:“七情之病,看花解悶,聽曲消愁,有勝于服藥者也。”
我國傳統的醫學理論十分重視陽光對人體健康的作用,認為常曬太陽能助發人體的陽氣,特別是在冬季,由于大自然處于“陰盛陽衰”狀態,而人應乎自然也不例外,故冬天常曬太陽,更能起到壯人陽氣、溫通經脈的作用。另外,起居要做好御寒保暖,防止感冒的發生。
飲食
孫思邈云:“安身之本,必資于食……不知食宜結,不足以生存也。”合理的飲食,可以使人身體強健、益壽延年,而飲食不當則是導致疾病和早衰的重要原因之一。為避免血液黏稠,應多食保護心腦血管的食品,如丹參、山楂、黑木耳、西紅柿、芹菜、紅心蘿卜等。
適宜吃降血脂食品,如苦瓜、玉米、蕎麥、胡蘿卜等。這個季節宜吃溫補性食物和益腎食品。溫補性食物有羊肉、牛肉、雞肉、狗肉、鹿茸等;益腎食品有腰果、芡實、山藥熬粥、栗子燉肉、白果燉雞、大骨頭湯、核桃等。另外,要多吃燉食和黑色食品如黑木耳、黑芝麻、黑豆等。
運動養生
以溫和的有氧運動為主。慢跑,爬樓梯,快步走都好,只是衣服不要穿得過多,令身熱,腳上有熱感,胸中充滿暖意就可以了。
養生就是順四時,此時只有重視外在的`氣候變化,避寒就溫才能祛病于身外。小雪正值五運六氣的終之氣,建議各位仍要保持每日泡熱水腳的好習慣,調節自己的心態,保持樂觀,節喜制怒;經常參加一些社交活動,豐富生活;釋放不良情緒。
拓展閱讀:
簡介
小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0個節氣,冬季第2個節氣,時間在每年公歷11月22或23日,即太陽到達黃經240°時。小雪是反映降水與氣溫的節氣,它是寒潮和強冷空氣活動頻數較高的節氣。小雪節氣的到來,意味著天氣會越來越冷、降水量漸增。[9]
這個節氣之所以叫小雪,是因為“雪”是寒冷天氣的產物,這個節氣期間的氣候寒未深且降水未大,故用“小雪”來比喻這個節氣期間的氣候特征。“小雪”是個比喻,反映的是這個節氣期間寒流活躍、降水漸增,不是表示這個節氣下很小量的雪。[10-11]
小雪節氣,東亞地區已建立起比較穩定的經向環流,西伯利亞地區常有低壓或低槽,東移時會有大規模的冷空氣南下,中國東南部會出現大范圍大風降溫天氣。
傳統習俗
“冬臘風腌,蓄以御冬”
民間有:“冬臘風腌,蓄以御冬”的習俗。小雪時節氣溫急劇下降,天氣變得干燥,是加工臘肉的好時候。一些農家開始動手做香腸、臘肉,把多余的肉類用傳統方法儲備起來,等到春節時正好享受美食。很多地方都有冬季吃臘肉的習俗,尤其是南方城市,更是對臘味情有獨鐘。廣州人最喜歡用臘味來做臘味蘿卜糕、臘味煮香芋,還有臘腸炒蜜豆。[5]
吃糍粑
吃糍粑在南方某些地方,還有農歷十月吃糍粑的習俗。糍粑是用糯米蒸熟搗爛后所制成的一種食品,是中國南方一些地區流行的美食。古時,糍粑是南方地區傳統的節日祭品,最早是農民用來祭牛神的供品。有俗語“十月朝,糍粑祿祿燒”,就是指的祭祀事件。[6]
曬魚干
曬魚干小雪時臺灣中南部海邊的漁民們會開始曬魚干、儲存乾糧。烏魚群會在小雪前后來到臺灣海峽,另外還有旗魚、沙魚等。臺灣俗諺:十月豆,肥到不見頭,是指在嘉義縣布袋一帶,到了農歷十月可以捕到“豆仔魚”。[6]
吃刨湯
小雪前后,土家族群眾又開始了一年一度的“殺年豬,迎新年”民俗活動,給寒冷的冬天增添了熱烈的氣氛。吃“刨湯”,是土家族的風俗習慣;在“殺年豬,迎新年”民俗活動中,用熱氣尚存的上等新鮮豬肉,精心烹飪而成的美食稱為“刨湯”。
【24節氣小雪的由來及風俗習慣】相關文章:
24節氣小雪節氣的由來與習俗11-28
小雪節氣的由來11-21
小雪節氣的由來11-27
小雪節氣的由來歷史典故09-24
文學常識之小雪節氣的由來09-17
有關24節氣小雪節氣的詩句11-15
小雪節氣知識匯總(24節氣)11-30
24節氣小雪詩句04-07
24節氣小雪句子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