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暑的傳統習俗
處暑,即為“出暑”,是炎熱離開的意思。處暑的到來,意味著酷熱難熬的天氣到了尾聲,暑氣漸漸消退,天氣雖仍熱,但已是呈下降趨勢。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處暑的傳統習俗,希望有所幫助!
1、祭祖、迎秋
處暑節氣前后的民俗多與祭祖及迎秋有關。處暑前后民間會有慶贊中元的民俗活動,俗稱“作七月半”或“中元節”。舊時民間從七月初一起,就有開鬼門的儀式,直到月底關鬼門止,都會舉行普渡活動。
據說普度活動由開鬼門開始,然后豎燈篙,放河燈招致孤魂;而主體則在搭建普度壇,架設孤棚,穿插搶孤等行事,最后以關鬼門結束。時至今日,已成為祭祖的重大活動時段。
此外,處暑之后,秋意漸濃,正是人們暢游郊野迎秋賞景的好時節。處暑過,暑氣止,就連天上的那些云彩也顯得疏散而自如,而不像夏天大暑之時濃云成塊。民間向來就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說,其間就有“出游迎秋”之意。
2、吃蓋澆飯
在歷史上,處暑是個社日。社日,要有祭品,這就形成了一個民族食俗:蓋澆飯。米飯放上代表五行的紅黃藍白綠五種顏色的菜,于是在米飯上蓋上胡蘿卜、雞蛋、柿子椒、木耳、藕,上面蓋上勾芡的雞肉做的菜。
3、吃鴨子
老鴨味甘性涼,因此民間有處暑吃鴨子的習俗,做法也五花八門,有白切鴨、檸檬鴨、子姜鴨、烤鴨、荷葉鴨、核桃鴨等。北京至今還保留著這一傳統,一般處暑這天,北京人都會到店里去買處暑百合鴨等。
同時,處暑之后也要多吃富含維生素的食品,例如新鮮蔬菜和水果。因為維生素能促進體內疲勞時所存積的代謝物盡快排除。蔬菜和水果味堿性食物,其代謝產物能中和肌肉疲勞時產生的酸性物質,使人消除疲勞。
其實大自然早已幫我們安排好,秋天本身就是水果出品的黃金時期,這個時候的'蘋果、梨、西紅柿、桔子、甘蔗都是不錯的選擇。另外還要多吃含鉀的食品,如干果、豆類、海產品等,他能維持細胞水分,增強其活性,有助于機體恢復生機。
4、放河燈
河燈也叫“荷花燈”,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燈盞或蠟燭,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燈是為了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
肖紅《呼蘭河傳》中的一段文字,是這種習俗的最好注腳:“七月十五站長統計是個鬼節;死了的冤魂怨鬼,不得托生,纏綿在地獄里非常苦,想托生,又找不著路。這一天若是有個死鬼托著一盞河燈,就得托生。”
5、開漁節
對于沿海漁民來說,處暑以后漁業收獲的時節,每年處暑期間;在浙江省沿海都要舉行一年一度的隆重的開漁節,決定在東海休漁結束的那一天,舉行盛大的開漁儀式,歡送漁民開船出海。2006年第九屆中國開漁節,在9月6日浙江省象山縣舉行。
因為這時海域水溫依然偏高,魚群還是會停留在海域周圍,魚蝦貝類發育成熟。因此,從這一時間開始,人們往往可以享受到種類繁多的海鮮。
6、潑水降溫
在日本,從大暑到處暑的一個月時間內,日本各地有組織潑水降溫的習俗。
擴展資料:
處暑歷史淵源
處暑,即為“出暑”,是炎熱離開的意思。“三伏天”涉及小暑、大暑、立秋、處暑四個節氣,這時三伏已過或近尾聲,初秋炎熱將結束。處暑的到來同時也意味著進入干支歷申月的下半月。處暑是廿四節氣中一個反映氣候變化的節氣。處暑節氣過后,氣溫逐步走低的趨勢進一步明顯。
二十四節氣有“三暑”,即小暑節氣、大暑節氣、處暑節氣,按順序分別為初暑、中暑、末暑。“三暑”中間還夾一個“立秋”節氣,立秋之后才是處暑,暑熱時間比較長。暑天長對于農作物長勢和產量有利。古人將立秋起至秋分前這時段稱之為“長夏”。
“三暑”(小暑至處暑)與“三伏”均代表高溫極端天氣,時間軸和溫度軸上的曲線表現基本一致:暑天來,伏天到;伏天消,暑將盡。元代文人吳澄的著作《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處”是終止的意思,表示炎熱即將過去,暑氣將結束。處暑,七月中。處,止也。暑氣至此而止矣。
處暑天文歷法
處暑,北斗七星的斗柄是指向西南方向(戊位),太陽到達黃經150°時,交節時間點在公歷8月23日前后°。處暑當天,太陽直射點已經由“夏至”那天的北緯23°26′,向南移動到北緯11°28′。隨著太陽高度的繼續降低,所帶來的熱力也隨之減弱 。此時,如果夜晚觀北斗七星,會發現彎彎的斗柄還是指向西南方向。
處暑氣象變化
處暑是反映氣溫變化的一個節氣。“處”的本義是“止息”、“停留”意思,“處暑”表示炎熱暑天快結束了。隨著太陽高度的繼續降低,所帶來的熱力也隨之減弱。炎熱的酷暑已漸消退,雖暑氣呈退減趨勢,氣溫不會異峰突起,但此期間仍然會出現短期回熱天氣,并未開始涼爽,真正開始有涼意一般要到白露之后。
處暑節氣后副熱帶高壓雖說大步南撤,但絕不肯輕易讓出主導權、輕易退到西太平洋的海上。在它控制的南方地區,往往在處暑尾聲,再次感受高溫天氣,這就是短期回熱天氣“秋老虎”。秋老虎發生在立秋之后,屬短期回熱天氣。一般發生在8月~9月之間,每年秋老虎的時間長短不一,總體來說持續半個月到二個月不等。氣溫雖高,但是總的來說空氣干燥,陽光充足,早晚氣溫相差不會太高。形成秋老虎的原因是控制中國的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秋季逐步南移,但又向北抬,在副熱帶高壓控制下晴朗少云,日照強烈,氣溫回升。
處暑節氣,太陽的直射點繼續南移,太陽輻射減弱;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向南撤退,蒙古冷高壓開始小露鋒芒。在此期間,雷暴活動不及炎夏那般活躍,全國各地的暴雨總趨勢是減弱的。處暑節氣期間是華南雨量分布由西多東少向東多西少轉換的前期。西南和華西地區,由于處在副熱帶高壓邊緣,加之山地的作用,雷暴的活動也比較多。進入9月,中國大部開始進入少雨期,而華西地區秋雨偏多,它是中國西部地區秋季的一種特殊的天氣現象。在冷高壓的控制下,形成下沉的、干燥的冷空氣,中國北方的東北、華北、西北等地區雨季(“七下八上”)結束。
處暑過后,氣溫逐漸下降,日夜溫差逐漸增大,但白天氣溫仍較高。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一是太陽的直射點繼續南移,太陽輻射減;二是副熱帶高壓跨越式地向南撤退,蒙古冷高壓開始躍躍欲試,小露鋒芒。
處暑農事活動
處暑,中國南方大部分地區這時正是收獲中稻的大忙時節。一般年辰處暑節氣內,華南日照仍然比較充足,除了華南西部以外,雨日不多,有利于中稻割曬和棉花吐絮。處暑時節,中國大部分地區林果和農作物陸續進入成熟期,農民加緊采摘,搶抓農時,進行水稻施肥、除草等田間管理。“處暑谷漸黃,大風要提防。”處暑以后,氣溫日夜差別增大,由于夜寒晝暖,作物白天吸收的養分到晚上儲存,因而莊稼成熟很快。“處暑和田連夜變”“處暑三日無肯谷”“處暑三朝稻有孕”“處暑滿田黃,家家修廩倉”等,都說明處暑節氣后,作物很快要收獲了。
【處暑的傳統習俗】相關文章:
傳統習俗03-10
關于處暑的作文:處暑詩詞08-23
關于處暑作文:處暑諺語08-23
頭伏的傳統習俗11-19
春節傳統習俗03-31
小寒的傳統習俗12-29
冬至傳統習俗12-08
冬至的傳統習俗08-13
大寒的傳統習俗01-24
傳統習俗的作文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