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祭拜的灶王爺到底是誰
小年,通常指掃塵、祭灶的日子,被視為“忙年”的開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年祭拜的灶王爺到底是誰,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對于灶王爺的來歷,說起來源遠流長。在中國的民間諸神中,灶神的資格算是很老的。
早在夏代,他已經是民間所尊奉的一位大神了。據古籍《禮記·禮器》孔穎達疏:“顓頊氏有子曰黎,為祝融,祀為灶神。”《莊子·達生》記載:“灶有髻。”司馬彪注釋說:“髻,灶神,著赤衣,狀如美女。”《抱樸子·微旨》中又記載:“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狀。”
這些記載,大概就是祭灶神的來源。還有,或說灶神是鉆木取火的“燧人氏”;或說是神農氏的“火官”;或說是“黃帝作灶”的“蘇吉利”;或說灶神姓張,名單,字子郭;眾說不一。
民間則流傳著一個頗為有趣的故事。
據說,古代有一戶姓張的人家,兄弟倆,哥是泥水匠,弟弟是畫師。哥哥拿手的活是盤鍋臺,東街請,西坊邀,都夸獎他壘灶手藝高。年長月久出了名,方圓千里都尊稱他為“張灶王”。
說來張灶王也怪,不管到誰家壘灶,如遇別人家有糾紛,他愛管閑事。遇上吵鬧的媳婦他要勸,遇上兇婆婆他也要說,好像是個老長輩。以后,左鄰右舍有了事都要找他,大家都很尊敬他。
張灶王整整活了七十歲,壽終正寢時正好是臘月二十三日深夜。張灶王一去世,張家可亂了套,原來張灶王是一家之主,家里事都聽他吩咐,大哥離開人間后,弟弟只會詩書繪畫,雖已花甲,但從未管過家務。幾房兒媳婦都吵著要分家,畫師被攪得無可奈何,整日愁眉苦臉。
有天,他終于想出個好點子。就在臘月二十三日張灶王亡故一周年的祭日,深夜,畫師忽然呼叫著把全家人喊醒,說是大哥顯靈了。他將兒子媳婦全家老小引到廚房,只見黑漆漆的灶壁上,飄動著的燭光若隱若現顯出張灶王和他已故的妻子的容貌,家人都驚呆了。
畫師說:“我寢時夢見大哥和大嫂已成了仙,玉帝封他為‘九天東廚司命灶王府君’。你們平素好吃懶做,妯娌不和,不敬不孝,鬧得家神不安。大哥知道你們在鬧分家,很氣惱,準備上天稟告玉帝,年三十晚下界來懲罰你們。”
兒女侄媳們聽了這番話,驚恐不已,立即跪地連連磕頭,忙取來張灶王平日愛吃的甜食供在灶上,懇求灶王爺饒恕。從此后,經常吵鬧的叔伯兄弟和媳婦們再也不敢撒潑,全家平安相處,老少安寧度日。這事給街坊鄰友知道后,一傳十,十傳百,都趕來張家打探虛實。
其實,臘月二十三日夜灶壁上的灶王,是畫師預先繪制的。他是假借大哥顯靈來鎮嚇兒女侄媳,不料此法果真靈驗。所以當鄉鄰來找畫師探聽情況時,他只得假戲真做,把畫好的灶王像分送給鄰舍。如此一來,沿鄉流傳,家家戶戶的灶房都貼上了灶王像。
歲月流逝就形成了臘月二十三給灶王爺上供、祈求合家平安的習俗。祭灶風俗流傳后,自周朝開始,皇宮也將它列入祭典,在全國立下祭灶的規矩,成為固定的儀式了。
灶神簡介
灶神,全銜是“九天東廚司命太乙元皇定福奏善天尊”,俗稱“灶君”,或稱“灶君公”、“司命真君”、“九天東廚司命主”、“香廚妙供天尊”或“灶王”,北方稱他為“灶王爺”,鸞門尊奉為三恩主之一,也就是廚房之神。
灶神之起源甚早,商朝已開始在中國民間供奉,及周禮以吁瑣之子黎為灶神等。
秦漢以前更被列為主要的五祀之一,和門神、井神、廁神和中溜神五位神靈共同負責一家人的平安。灶神之所以受人敬重,除了因掌管人們飲食,賜于生活上的便利外,灶神的職責,是玉皇大帝派遣到人間考察一家善惡之職的官。灶神左右隨侍兩神,一捧“善罐”,一捧“惡罐”,隨時將一家人的行為記錄保存于罐中,年終時總計之后再向玉皇大帝報告。十二月廿四日就是灶神離開人間,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一家人這一年來所作所為的日子,又稱“辭灶”,所以家家戶戶都要“送灶神”。謝灶之期也分階層,關于何時謝灶,中國民間有所謂“官辭三”、“民辭四”、“鄧家辭五”,又稱:忘了辭五,別辭六。就是說,二十三、二十四沒辭,就辭五,但千萬不要辭六了。“官”指官紳權貴,習慣于年廿三謝灶。“民”指一般平民百姓,會在年廿四謝灶,“鄧家”即指水上人,會在年廿五舉行。但是中國民間百姓大部分會選擇年廿三謝灶,希望有貴氣,取其意頭。送灶神的供品一般都用一些又甜又黏的東西如糖瓜、湯圓、麥芽糖、豬血糕等,總之,用這些又黏又甜的東西,目的是要塞灶神的嘴巴,讓他回天上時多說些好話,所謂“吃甜甜,說好話”,“好話傳上天,壞話丟一邊”一般家家戶戶都貼年畫灶君,兩邊貼有對聯【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上天去多言好事,下界回宮降吉祥】。另外,黏住灶神的嘴巴,讓他難開口說壞話。也有人用酒糟去涂灶君稱之為“醉司命”,意思是要把灶神弄醉,讓他醉眼昏花,頭腦不清,以使少打幾個小報告。因此,祭灶神象征著祈求降福免災。在祭灶君之時,擺齊供品,焚香祭拜,接著第一次進酒,此時要向灶君誠心禱告,完畢后再進行第二次進酒,進第三次酒之后,將舊有的灶君像撕下,連同甲馬及財帛一起焚燒,代表送灶君上天,儀式便順利完成。而焚燒一個用篾扎紙糊的'馬,是作為灶神上天的坐騎,還要準備一點黃豆和干草,作為灶神和馬長途跋涉所需的干糧、草料。此外還要焚香、叩首,并在灶坑里抓幾把稻草灰,平撒在灶前地面上,并喃喃叮嚀:“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平安”之類的話,送走神明后,可別忘了正月初四(一說除夕夜)把眾神接回來,此之謂“接灶”或“接神”。接灶神的儀式很簡單,只要在灶臺上重新貼一張新的神。
灶神,全銜是“九天東廚司命太乙元皇定福奏善天尊”,俗稱“灶君”,或稱“灶爺”、“灶君公”、“司命真君”、“九天東廚司命主”、“香廚妙供天尊”或“灶王”,北方稱他為“灶王爺”,鸞門尊奉為三恩主之一,也就是一家之主,家里大大小小的事都歸他管。灶神左右隨侍兩神,一捧“善罐”、一捧“惡罐”,隨時將一家人的行為記錄保存于罐中,年終時總計之后再向玉皇大帝報告。十二月廿四日就是灶神離開人間,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一家人這一年來所作所為的日子,初四就下天,七月二十四是他的生日。灶君位一般是點在西墻。有的是在大灶上,或在新的樓房灶君位一般都是在爐和蓄水池上,表儲財丁旺的意思。
來歷
1、綜述
它是中國傳統民間信仰最普遍的神祇。據記載,祭灶習俗在先秦時已經流行。但灶神究竟為何物,是一個不容易搞清楚的問題。由于可供參考的說法實在太多,大致可分四種“流派”:
2、上古帝王或后裔說
《事物原會》稱,黃帝作灶,死為灶神。《淮南子·泛論篇》:“炎帝作火而死為灶。”高誘注:炎帝以火德為管理天下,死后以灶神的身份享受祭祀。《周禮說》:“顓頊氏有子曰黎,為祝融,祀以為灶神。”《國語·鄭語》:“夫黎為高辛氏火正,以淳耀敦大,天明地德,光照四海,故命之曰'祝融'。”《呂氏春秋·孟秋》“其神祝融”高誘注:“祝融,顓頊氏后,老童之子,吳回也,為高辛氏火正,死為火官之神。”有人據此認為灶神就是火神,是這一自然力崇拜的產物進入人類居住空間后的變體。由于炎帝為“火德之帝”,祝融為“火官之神”,所以都被奉為灶神。
3、鬼神或精變說
《禮記·禮器》“奧者,老婦之祭也”鄭玄注:“老婦,先炊者也。”《儀禮·特牲饋食禮》“卒食而祭爨、雍爨”孔穎達疏:“爨者,老婦之祭也。……此祭先炊,非祭火神。”是說灶神既非火神,亦非灶的發明者,而是一位主司廚房烹調事務的女神——先炊,因為烹調須在灶上操作,所以對她的祭祀表現為祭灶。《文獻通考·郊社一九》釋灶神的“司命”名號:“司命則司命星下食人間,司譴過小神。”《莊子·達生篇》記齊桓公問皇子告敖:“到底有沒有鬼?”皇子告敖答曰:“有。水下有鬼叫'履',灶中有鬼叫'髻'。”西晉司馬彪注:“灶神,其狀如美女,著赤衣,名髻也。”也有稱灶神為火精宋無忌的。《三國志·魏志·管輅傳》:王基家賤婦生一子,墮地便走入灶中。輅曰:“直宋無忌之妖,將其入灶也。”《史記·封禪書》“宋毋忌”司馬貞索隱:“《白澤圖》:‘火之精曰宋無忌。’”關于灶神是一對夫婦(即“灶公灶母”)的俗信,也有所本。《荊楚歲時記》:“灶神姓蘇名吉利,婦姓王名摶(‘摶’字不是‘搏’、‘博’,原本為‘摶’)頰。”《駁五經異義》:“祝融為灶,姓蘇名吉利,婦姓王名摶(‘摶’原本,不是‘博’與‘搏’)頰。《玉燭寶典》十二引《灶書》:“灶神姓蘇名吉利,婦名博頰。”《灶王經》說天下灶君,以種火老母為尊。有人認為,這是俗信“灶君奶奶”的由來。
4、人死變神說
《酉陽雜俎·諾皋記》云,灶神姓張名單,又名隗,字子郭,貌如美女。其妻小字卿忌。生有六女,都取名察洽。傳說張單是一個負情浪子,因羞見休妻而鉆入灶內,成為灶神。一說,古時候有一貪官,生性最饞,每天須找美味食用,百姓不堪其擾。后一位神仙幻變的民女將他摑到鍋臺上,變成“灶王”,只能看人家吃美食。
5、窮蟬演變說
此說為當代學者袁珂的見解。他從前引《莊子·達生篇》“灶有髻”人手分析。“髻”是“蛣”的異體字或假借字,《廣雅·釋蟲》:“蛣,蟬也。”《大戴禮·帝系篇》:“顓頊產窮蟬。”這就說到點子上了:顓頊之子名窮蟬,蟬又是“灶有髻(蛣)”的“髻(蛣)”,而“髻(蛣)”又說是灶神,是“窮蟬”與灶神之間有了一定的“聯系”。但此“蟬”并非“知了”,而是灶上常見的一種蟬狀的小生物,俗稱蟑螂,有的地方稱為“灶馬”。正是這種常見于灶上的小生物,古人以為是神物(或鬼物),祀為灶神。殷周鼎彝,多以蟬紋為飾,所刻繪的就是這么一種東西。《史記·五帝本紀》“顓頊生子曰窮蟬”司馬貞索隱:“《系(世)本》,作窮系。”俞正燮《癸巳存稿》卷十三“灶神”條引《許慎異義》:“灶神,古《周禮》說,顓頊有子曰犁,為祝融,祀以為灶神。”犁、系、髻(蛣)音皆相近,而窮系又作窮蟬,是窮蟬即犁,也就是古代傳說中的灶神。《后漢書·陰識傳》“臘日晨炊而灶神形見”李賢注引《雜五行書》:“灶神名禪,字子郭。”《酉陽雜俎·諾皋記上》:“灶神姓張名單。”可見“單”或“禪”其實都是“窮蟬”一名的演變。進一步推測,“蘇吉利”該是“宋無忌”的音而“吉”、“忌”的聲音又都近于髻(蛣)。至此“豁然貫通”:窮蟬既然又名窮系,而系、髻(蛣)、吉、忌的聲音又如此相近,則后世傳說的灶神,無論名叫“禪”的,名叫“單”的,名叫“宋無忌”的,名叫“蘇吉利”的,都是顓頊的兒子“窮蟬(窮系)”一名的演變。而窮蟬的本來面目,實際上又只不過是灶上常見的那種蟬樣的紅殼蟲——蟑螂(《漫話灶神和祭灶》,原載《散文》1980年第二期)。 此外,民間傳說中關于灶神由來還有多種“版本”。灶神,即東廚司命定福灶君,俗稱灶君、灶王、灶王爺。中國古代就有祭祀灶神的。《禮記》的《祭法》篇稱,“王為群姓立七祀”,在七祀中有一祀就是祀灶。但是普通百姓只能祀一鐘,或者祀戶,或者祀灶。灶要生火,因此,兩漢時期,有稱火神炎帝神農,死后托祀于灶;也有稱祝融祿回為高辛氏火正,死為火神,托祀于灶。上灶還要洗刷鍋盆,因此《禮記》的《禮器》篇又稱祭灶是“老婦之祭”,“惟盛食于盆,盛酒于瓶,卑賤之祭耳。雖卑賤而必祭之者,以其有功于飲食,故報之也”。魏晉以后,灶神有了姓名。隋杜臺卿《玉燭寶典》引《灶書》稱,“灶神,姓蘇,名吉利,婦名博頰”。唐李賢注引《雜五行書》又稱,“灶神名禪,字子郭,衣黃衣,披發,從灶中出”。灶神初為女神,或稱是老婦,或稱是美女,說法諸多。大約出于清代的《敬灶全書》則稱,灶君姓張,名單,字子郭。當屬男神。中國民間供奉的東廚司命定福灶君的紙馬,往往是一對老夫婦并坐,即灶君和灶君夫人的畫像。 《事物原會》一書說:“黃帝作灶,死為灶神”認為灶神是黃帝死后的神靈形態;《淮南子·泛論篇》說:“炎帝作火,而死為灶。”認為灶神是炎帝的神靈而非黃帝;《周禮說》記載:“顓頊氏有子曰黎,為祝融,祀以為灶神。”即認為灶神是顓頊的兒子,名黎;但也有認為灶神不是帝王神靈而純是平頭百姓的,《儀禮·特牲饋食禮》孔穎達疏記載:“爨者,老婦之祭也。……此祭先炊,非祭火神。”意思是說:灶神既非火神,亦非灶的發明者,而是一位主司廚房烹調事務的老年婦女——先炊。還有更有趣的說法,《酉陽雜俎·諾皋記》認為:灶神姓張名單,又名隗,字子郭,貌如美女。其妻小字卿忌。生有六女,都取名察洽。關于這個張單,中國民間另有個傳說:說他娶妻丁香,丁香孝順公婆。后來張單外出經商發了財,移情別戀妓女海棠,回家休了丁香。丁香嫁給貧窮老太婆打柴的兒子。海棠好吃懶做,失火燒光了家產,丟下張單改嫁了。張單只好流浪討飯。臘月廿三,他到丁香家討飯,被認出后羞愧難當,一頭鉆進灶門里憋死了。因為他是玉皇大帝的本家(都姓張),所以玉皇大帝封他為灶王。冀中平原家家有敬灶王,貼灶王(灶王爺、奶像)、送灶王(臘月二十三)、迎灶王的習俗。傳灶王爺、灶王奶奶就是《封神演義》中,姜太公所封的張奎和其夫人高蘭英。并演繹出很多的美好傳說。
【小年祭拜的灶王爺到底是誰】相關文章:
祭拜灶王爺隨筆03-02
祭拜灶王爺雜文隨筆07-03
不知到底是誰為了誰情感美文07-04
到底是誰染上了誰的憂傷詩歌07-04
補課,到底是為了誰?12-05
補課,到底是誰的美麗借口?12-06
時光如沙到底是誰染上誰的憂傷散文01-22
北京考生考分低 到底是誰的錯12-05
婚后的女人變狠,到底是誰的錯?06-13
時光如沙到底是誰染上誰的憂傷散文隨筆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