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支教的個人總結
支教個人總結(一)
為了支持國家西部教育事業的發展,為了響應云南省委省政府的相關文件精神,本人于20**年積極主動地參加了**大學對口教育扶貧單位勐臘縣一中的支教工作。在校領導的直接指導下和勐臘縣一中廣大教師同仁的密切配合下,我們在支教工作過程中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效,有力地支持了少數民族落后地區教育的發展,圓滿完成了20**年對口支教工作。在勐臘縣一中學習、工作、生活的這段時光里,我們滿懷青春的暢想,排除了種種困難,為勐臘縣中學的教育事業盡著支教教師的一份責任和義務。同時,深深地感到對不發達地區的教育扶貧工作是極其重要和艱巨的任務,需要我輩青年教師的不斷努力和支持。以下是我對本學期支教工作的總結:
一、積極調整心態、克服生活困難
20**年9月,在校領導的率領下,我們一行七名青年教師來到了
美麗的西雙版納州勐臘縣一中。長途旅行的疲勞、干燥的氣候和簡陋的住宿條件,幾乎讓我失去了對貧困地區的教育熱情。然而,現實中的困難并沒有使我低頭、使我退卻,經過短暫的調整,我和其他支教老師就滿懷信心地走向講臺,走近這些偏僻山區的學生。并下定決心把一些優秀的教育成果運用于教學中,同時結合自身的專業特長,為勐臘縣一中的素質教育盡力所能及的力量。
二、盡職盡責,教書育人
在教育教學工作方面,我負責高一年級兩個班的信息技術課,并兼任高118班副班主任。勐臘縣是一個偏僻的邊疆小縣城,經濟、文化、教育方面都相當地落后。很多學生是來自于幾個小時車程以外的鄉村,對計算機的認識幾乎為零;偶爾幾個用過電腦的學生,也只是知道計算機能上網和打游戲。在每年的高二信息技術會考中,有一半的學生都是考試不及格。這樣的知識背景,讓我深感責任重大。根據對學生的了解,我制定了詳細的教學計劃,并通過制作生動的課件盡可能的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對基礎差的學生,我集中起來一個一個手把手教學生點鼠標、按鍵盤,帶領學生反復地操練課堂學習內容,不厭其煩地糾正學生出現的錯誤和不良習慣。這部分學生對計算機充滿好奇心,學習積極性非常高。但是,由于操作不夠熟練和學校安排上機的時間有限,大部分學生不能及時地完成我布置的練習。于是,我利用午休和課余時間組織學生上機,輔導學生完成既定的教學任務。
然而,部分基礎好些或家里有電腦的學生,卻經常在上機時間里打游戲。這極少數學生自認為自己已經是“電腦高手”了,對我上課的內容毫無興趣。對這部分學生,我采取耐心溝通、積極引導的辦法,讓他們了解關于計算機更多的知識,讓他們知道計算機除了打游戲、上網還有很多很多的用途。
在信息課上,我力圖避免填鴨式的教學模式。除了應有的基本操作演示,我千方百計地啟發學生自己帶著問題去嘗試、或分組討論解決辦法,課堂氣氛非常熱烈,學生的協作能力得到了良好的鍛煉。學生普遍反映信息課生動有趣,既學到了知識,又培養了自己動手解決問題的能力。特別是原來基礎差點的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我認真的輔導,由原來面對電腦的畏畏縮縮轉變到現在面對電腦充滿了自信和熱愛。最重要的是,學生基礎的轉變為高二信息技術會考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另一方面,作為高一118班的副班主任,我積極配合正班主任的工作,并獨自地在每周一次的班會活動中,針對當前學生存在的問題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班會活動。如,“我的夢想”、“如何讓自己自信起來”等等。這些活動的開展極大地鍛煉了學生的組織能力和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同時及時地幫助學生解決在他們身上存在的問題。最重要的是,這些活動培養了高一新生的班集體榮譽感,增強了班級凝聚力。在課后,很多學生主動來找我談心或幫助他解決一些學習上的問題。在與學生“心與心”的交流過程中,能得到他們的信任,這讓作為青年教師的我非常的幸福和滿足。
三、盡心盡力,為勐臘一中的發展添磚加瓦
在教學工作之外,我主動地參與勐臘縣一中微機房的管理和計算機及網絡的維護工作。由于學校本身的微機房的設施條件有限,加上學生們沒有養成良好的使用習慣,造成經常會有機器不能正常運行的情況。我利用課余時間,對壞機器進行日常的維護和修理,為學生們的正常上機提供了保障。
在對勐臘縣一中有了充分了解的情況下,我聯系其他支教的老師一起討論了有關縣一中教學以及長遠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就藝術特長生的培養、信息技術課改等問題,我們形成了書面文檔提交給了縣一中領導。校領導在教職工會議上對其進行了公開討論,并最終采納了部分提議。
四、心系邊疆教育,情系勐臘一中
半年的支教工作已經結束,回憶起在勐臘一中工作和生活的一幕幕,心中自有一番激動與難忘。在那里,有著一雙雙對知識、對外面的世界充滿渴望的眼睛;有著一群兢兢業業工作的基層教師。雖然我們已經完成了這學期的支教任務,但是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邊疆教育的發展需要更多青年教師和社會各界的廣泛支持與參與。在我們共同的努力下,我相信勐臘一中的教育質量會有巨大的進步,邊疆地區的學生們會有更美好的明天。
支教個人總結(二)
“你付出的是愛,收獲的也就是愛。”昨天無意中聽到這樣一句話,心里感慨良多。我有幸在原校支教,一年的支教生活即將結束,回顧一年來自己的工作和表現,能夠贏得學生的喜愛,受到同事的好評,得到學校的肯定,對于我來說真是莫大的安慰。一年的支教時間,我工作著,收獲著,付出著,感動著,可以說隨時隨地每時每刻都面臨一種挑戰,盡管有種種困難:夫妻兩地分居,一個人帶著兩個孩子上學工作……但我依然風雨無阻,堅持著支教工作的那份執著,用行動戰勝自我,從容的面對困難,戰勝困難。同時在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持和同事的無私關懷下,我順利的完成了這一年的支教工作,現就總結如下:
一、政治思想方面:
做為一名支教老師,首先,我堅持走教育方針的基本路線,根據教育大綱進行教學。在思想上我積極要求進步,愛崗敬業,為人師表,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積極參加學校的各類政治學習,并且認真做好學習筆記,及時總結反省,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覺悟,不斷地完善自我。認真學習新的教育理論,及時更新教育理念,努力鉆研新課改思想,力爭課堂上體現新課改精神。其次,端正自己的服務態度,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經常利用課余時間跟同事和學生進行交流,使自己成為同事們的知己,學生們的良師益友。
二、教育教學方面:
平時我切實做到關心愛護每一位學生,力求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在這一年里,我繼續任教學校七年級、八年級、九年級共七個班的體育課兼學校體訓隊的培訓工作,同時還擔任了七年級153班的班主任。
我認真領會“新課標”大綱精神,積極參與新課改活動。圍繞著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五個方面來制定教學計劃安排教學,培養學生終身鍛煉的理念。在教學方面,本人能不斷地進行經驗積累并及時地進行總結。我認為通過教學不僅使學生的身心健康,同時還要使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下學到更多的體育知識,并提高學生在今后更好地適應社會的能力。所以本人極力在課堂上推行汗水加笑聲的體育教學方式,通過開展此項活動,課堂氣氛活躍,體育課和我本人深受學生的歡迎,提高了學生上體育課的興趣,也提高了教師在學生當中的威信。
學校的業余田徑訓練是培養體育人才的基地,體育教師肩負著為祖國培養和輸送人才的重任。我們體訓隊的成員都是愛好體育喜歡體育運動的同學,從周一下午課余到周五早上,我們體訓隊都會堅持訓練,使學生掌握了更多的體育技能,大大的提高了學生的體質和體能,同時也為學校培養了一批批體育尖子生和特長生。
作為體育老師擔任班主任,不上文字科目是一個很大的缺陷,但我認為有時這也是我當班主任的一個很大的優勢。學生不會因為班主任的學科而產生過多的負面影響,我也就可以和學生走的更近,更多的融入到學生中間,成為學生信任的人,成為的他們的朋友。這是我第二次擔任班主任,雖然這個班主任注定會因為我工作的調動而中途“脫逃”,但我從沒想過要簡簡單單混過去,我只想把我的學生帶好,把我的班級帶好。有時間我一定會時時出現在教室附近,剛開學的那段時間,只要我自己沒課,我每節課都會到教室去看看,時刻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作為班主任我積極抓好班風建設,努力地教育轉變后進生,牢記“教書育人”之宗旨。我深深懂得:班主任是一個教學班的組織者和領導者,班主任的工作直接影響著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各方面的健康成長,影響著他們一生的道路。一年來,我們班的班級建設順利進行,班集體日益融合,我們逐漸形成了一個整體,我們的班級榮譽感日益加強,我們都以我們是153班的一員感到驕傲。我積極的和任課老師配合,努力營造了一個良好的教學氛圍,讓任課老師在我們班教學感覺到舒心,讓學生學習感覺到快樂。
三、工作考勤方面:
我熱愛自己的事業,從不因為個人的私事耽誤工作的時間。從不無故遲到、早退,恪守職業道德,情操高尚,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堅持為人師表,維護教師的良好形象。能自覺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服從學校的各項工作安排,工作中能以身作則,積極主動,顧全大局,不計個人得失,并積極運用有效的工作時間做好自己分內的工作。
四、工作業績方面
一年來,無論在體育教學方面和體訓隊的訓練方面,還有班主任工作方面,我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20**年,帶隊參加縣中小學生田徑運動會,獲初中組團體總分第四名。同時被評為優秀教練。
20**年,帶隊參加縣中小學生田徑運動會,獲初中組團體總分第八名。同時被評為優秀教練。
20**年下期,參加教職工籃球賽,獲賽區第一名,這是我們的四連冠。
20**年,帶體育特長生參加特長生測試,4個同學順利通過。
20**年,帶體育特長生參加特長生測試,2個同學順利過關。
20**年下期學校秋季運動會,153班獲七年級組團體總分第一名,接力賽第一名。
20**年下期期中考試,153班獲七年級綜合排名第一名。
20**年下期期末考試,153班獲七年級綜合排名第一名。
20**年上期,期中考試,153班獲七年級綜合排名第一名。
一年支教工作是短暫的,是忙碌的,也是充實的。我在所教學生身上,傾注了全部的愛。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我收獲了學校領導的信任,同事的支持,學生的愛戴,我可以對每個人大聲的說,我無愧于學校,無愧于家長,無愧于學生,無愧于心!在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將更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為我們的教育事業奉獻自己的力量。
支教個人總結(三)
時光飛逝,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已臨近尾聲。駐足回首,在跌撞與懵懂、摸索與嘗試中,發現自己變化了很多。從一開始的茫然無措,到現在的駕輕就熟;從青澀靦腆,到如今的沉穩自如。一年歷練的痕跡,鐫刻在了我的臉上,更是銘記于心。不管是這里的一山一水,抑或是一花一草,都見證了這一年里我的成長。“用一年不長的時間,做一件終身難忘的事!”這是研究生支教團的的支教宣言,而如今,一年的時間已經化作一生的情誼,我用了一年的時間,感受了中國西部農村的純樸,體會了一種艱辛而又快樂的生活,了解了中國基層的真實情況,更明白了這個時代賦予我們這一代人的責任。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雖然手里拽著的是一張本科文憑,但是初來乍到的我,無論是對人、對事還是對物,都是陌生的。雖然學生也是講普通話,但由于受到壯語發音的影響,他們的平翹舌音和前后鼻音常常分不清,在一定程度上導致我和他們在溝通上產生了障礙。每次都需要他們反復說幾遍我才能聽得懂他們在說什么,這是一個相互適應的過程,只不過除了教學方式的適應之外,我和他們之間還多了一種語言發音的相互適應。
雖然在校期間從事過家教工作,也曾經在中學里實習過,但是如今面對的對象不再是大城市里的學生。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教學實踐后,我發現學生還是無法適應我的這種教學方式。眼看著學生的成績沒有任何起色,反而還有下降的跡象,我不由得開始擔心起來。在聽了當地老師的課后,我意識到這邊的教學方式還是以課本為主,抓的是基礎知識,而拓展的內容相對較少,素質教育的理念在山區小學里面滲透得還不是很好,應試教育的觀念依然深入人心,雖然成績好了,但是學生缺乏了一種學習的快樂感。反思自己的教學方式,也的確不適合這里的學生。在不斷的摸索、討教、嘗試中,我逐漸改變了自己的教學方式,在課堂中還是以課本知識為主,偶爾穿插一點課外的知識,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除此之外,課堂教學模式也有了很大的改變,在意識到二年級的學生還沒有自學能力之后,我不再將課堂完全放手給學生,而是一邊引導一邊教學,讓自己也參與到他們中間,既是他們的老師,也是他們的同學,跟他們一起學習,一起討論。這樣,既活躍了課堂學習氛圍,也可以讓我在學習中發現備課的不足并予以及時的補充更正。
也許是這種新奇的課堂教學模式吸引了學生,讓學生喜歡上我的語文課,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成績也就有了明顯的提高,從期中考試的平均分只有60出頭,到期末考試的平均分70分,進步讓我看到了希望,也讓我信心倍增,并繼續實踐著。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雖然這是我第一次真正踏上教學崗位,第一次作為班主任管理一個班級,第一次獨當一面從學生的生活起居,到日常學習一手包辦,雖然中間遇到了許多困難與困惑,但是在不斷的實踐與學習中,逐漸摸索出了一套適合自己,也適合學生的方法。看到他們由原來的被動學習到如今的主動自學,這種進步讓我覺得自己的付出有了回報,那一刻自己也感到非常的滿足。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早在來支教之前,身邊的朋友和老師都會叮囑我一句:“一年很快的,好好干!”是啊,四年的大學生活亦一晃而過,更何況是這1/4的時間呢?如何在這短短的一年時間里讓自己的支教事業無限綿延,讓愛心的力量無限延續?這是從出發到現在我一直在考慮的一個問題。也許在這一年里,我們能給學生帶來新的知識、新的觀念,但是我們離開之后,這種狀態又要怎么延續下去?如果一年之后,他們又恢復到了從前,那么我們支教的意義又在何處?難道只是去補充教師隊伍的不足嗎?我想,我們的支教不僅僅是去支教,因為我們的頭銜上還有“扶貧”兩個字。
在學校適應了一段時間之后,我就和隊友們一起開始了家訪活動。家訪的路途是漫長而又艱辛的,有時候一走就是半天,而且路也不好,偶爾也需要翻山越嶺才能從一個屯到另一個屯。每一次的家訪,學生的家長都會極力邀請我們在他們家吃飯,但是我們還是堅持自帶干糧,因為不想再麻煩他們或者讓他們破費,因為他們日常的生活已經非常拮據。每從一個學生家里出來,心情總是很沉重,總有那么一些學生的家庭是不完整的,父母離異或者雙親中有一方因病去世的,這種現象還是挺多見的。印象最深刻的一個學生是那坡中學的一名女生,當讓她自己填寫家庭情況的時候,寫著寫著就開始哭起來了。當我問她為什么哭的時候,她的回答讓我感到一種揪心的疼,“我沒有媽媽了,別人都有媽媽關心。”簡簡單單的一句話卻道出了這個女孩心中渴望母愛的一種“奢求”。其實對于我們大部分人來說,擁有的時候不知道她有多珍貴,只有在失去了之后才會傷心難過。
和這里的孩子相比,我們真的是幸福得太多了。他們每天吃的是黃豆和豆腐,沒有牛奶和面包,他們的字典里沒有KFC的概念,但是他們一樣生活著,生活在一個沒有物欲橫流的地方。放假在家,他們要幫家里放羊、種菜,還要兼顧學習,他們身上所承擔的壓力遠比我們這些整天叫苦連天的大城市里的孩子要大很多。
在了解了學生的家庭情況之后,我立即和隊員們商議決定以上海師范大學研究生支教團廣西田陽直屬團支部的名義,開展“上海師范大學研究生支教團‘學思湖畔’愛心助學活動”,在網絡上發布貧困生的信息,為他們尋找愛心資助人。很快,我們的愛心求助帖得到了許多師大學子、社會人士的關注。截止到目前為止,通過我個人籌得的愛心款項總數達12710元整,其中3100元用于籌建小學愛心圖書專架,其余款項全部用于資助貧困生(包括來自百色祈福高中、田陽高中、雷圩中心小學等)。除此之外,我個人也從每月的生活補貼中省下800元用于資助一名田陽高中學生。
每次當我把資助人的資助金送到學生家里時,學生家長總是謝了又謝,眼角流出的淚水不僅僅是對資助人的感激之情,更是代表著一種希望,一種因為愛心而凝聚起來的希望。每當從學生家里出來,走在山間的小路上,那種心曠神怡的感覺讓人覺得如釋重負,我知道前面還有著許多的學生等著我去發現他們,等著我去幫助他們,雖然前面的路不一定是坦途,但是我一定會走下去,因為他們正等待著希望的降臨。而正是那一種希望,才是他們堅定不移去求學的唯一資本。所以,不僅僅是我,更是所有的志愿者,我們任重而道遠。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作為一名支教的志愿者,我感到非常的榮幸。因為有人曾說過:“有一種生活,你沒有經歷過,就不知道其中的艱辛;有一種艱辛,你沒有體會過,就不知道其中的快樂;有一種快樂,你沒有擁有過,就不知道其中的純粹。”這種生活就是志愿者的生活。只有當我們身臨其境地去體驗基層社會的艱辛時,我們才能真正體驗到:什么才是生活?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從一個剛從象牙塔里出來的年輕大學生,轉變為一個農村全能教師,這是我這一年身份的轉變。轉變的同時,責任于肩更加沉重。來支教之前,在我自己的腦海中已經描繪了一副支教場景:昏暗的教室,破舊的桌椅,朗朗的書聲……,而我當踏上這片土地的時候,發現,她比我想象中的要好很多。試問“后悔”二字又怎能在我腦海中萌生呢?
在日復一日的教學工作中,我時刻體會著作為教師的那種艱辛與快樂。也許在大城市里,教師的工作職責只是教學而已。而在偏遠的山村,在師資力量缺乏的情況下,一個教師往往身兼數職……就拿我自己而言,不僅擔任二年級的班主任工作,光是教學一個人就教了4、5門課,基本上就是一個年級配備兩個老師。雖然學校是寄宿制小學,但沒有專職的生活老師,所以班主任還得充當學生的生活老師,這樣就構成了一個農村教師一天的工作:從學生的生活起居,到日常學習,都是班主任一手包辦。就這么些工作已經夠忙的了,要是再遇上個檢查什么的,那就是加班加點。好比拿最近來說,又是防暴守夜,又是防汛值班的,這一守就是到深夜12點,第二天還得起來上課。教師就像是一臺永不停止的機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轉動著。有一次在家訪的路上,和同行的一位老師聊天,當問及他的工作時,他的一句話讓我不由得對他肅然起敬,“我都是憑著良心做事的”簡單的一句話,除了讓我感到這位老師的無私與偉大之外,也能體會到他自己生活的一種艱辛。當付出和酬勞不能劃等號的時候,也只有良心能在中間起到平衡的作用了。反觀自己,與之相比,相距甚遠,他反而更像是一名志愿者了。
我想他之所以能做到如此,也許并沒有把工作當成負擔,而是在這其中尋找快樂。當我們面對巨大壓力的時候,如果不能與之抗衡,那么只能選擇享受它所帶來的刺激與快樂,因為那對于我們而言,是一種歷練與成長。在支教的這一年里,我承認面對巨大的工作壓力時,有過怨言,我相信只要是正常的人,都會有抱怨,但關鍵是看他在抱怨中崛起還是在抱怨中沉沒。雖然累,但是面對孩子們的笑容,那些疲憊與怨言也就煙消云散了。
我一直說要感謝這些孩子,給了我一個表達愛的機會。以前的我總是被愛著,有父母的照顧,有老師的關心,有同學的關愛;而如今,我終于有了愛的資格。
當我在給孩子們上課的時候,我問他們:“你們愛不愛自己的祖國母親?”,他們異口同聲地回答我:“愛!”我緊接著又問了一句:“那你們愛不愛老師?”“愛!”那一聲“愛”久久響徹在我的腦海里,那一刻我被孩子們震住了,從未有過的驚喜感在那一刻讓我感到驕傲,因為我有這樣一群愛著我的學生。當我跟他們說我要去縣城了,下午的最后一節課你們自修,他們臉上表現出來的戀戀不舍讓我看到了離別的場景,當我和同事走出校門的時候,我看到那群孩子在陽臺上站成一排,揮著他們的小手,在用我教給他們的英語說再見,那一刻我差點哭出來。從未有過的失落感與不舍,在那一刻,徹底在心里翻江倒海。想到離別,我開始越來越舍不得。每一次的短暫離別,哪怕是一個周末,他們也會問我:“老師,你星期一還在嗎?還會給我們上課嗎?”正是這樣的一種依賴與需要,讓我堅信:我的選擇沒有錯!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這一年,在青澀與穩重的轉變中度過;這一年,在艱辛與快樂中度過;這一年,在奉獻與收獲中度過。如果有人問我,這一年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我會毫不猶豫地告訴他:我體驗了生活,了解了基層社會的現實狀況,明白了愛的力量到底有多大……所有的這些,都是我的學生教會我的。
“老師,你明年還來嗎?再來教我們三年級吧!”這是一個學生給我留的言,看到這句話,我忍不住惆悵,因為又要離別。也許對于成年人來說,離別意味著下一次的相聚。可如今要與我離別的是一群小學生,對于他們而言,未必了解離別的含義,可能是一年,十年,甚至是永遠。我從不奢望他們會永遠記住我,因為記住也就意味著傷心和難過,我還是期望他們快快樂樂地生活。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我告訴過他們,如果有一天你們想到老師了,你們就面朝著太陽升起的地方,叫一聲“老師好!”,那樣我就能知道是你們想我了。
一年支教路,一生田陽情。
【支教的個人總結】相關文章:
支教實踐個人總結12-11
支教個人總結04-28
暑期支教的個人總結06-14
教師支教的個人總結04-08
下鄉支教的個人總結04-22
延安支教的個人總結06-14
支教校優秀個人總結12-10
支教個人總結范文10-08
支教實踐報告_個人總結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