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教務處的工作總結
20**年,教務處在學校黨政領導的正確領導下,在相關單位、部門的積極配合下,按照《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廣東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的要求,認真貫徹落實《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教育部、財政部關于實施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的意見》、《關于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實施方案》和廣東省教育廳《關于以協同創新為引領全面提高我省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精神,認真組織實施廣東海洋大學“質量30條”、“協同創新”、“南海戰略”等三大行動計劃和學校“十二五”事業發展規劃及專業建設規劃,不斷推進教學改革與建設,圓滿完成各項工作目標和任務。
一、質量工程建設成效顯著
(一)積極推進專業建設與綜合改革
1、優化專業結構,突出海洋特色。新增“休閑體育”涉海本科專業,全校本科專業(不含方向)達67個。
2、加強專業建設,提升專業水平。我校動物科學專業獲批國家綜合改革試點專業,園藝、工商管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3個專業獲批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大氣科學、園林、海洋技術共8個專業獲批校級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示范專業暨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專業。
3、制訂《2013級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修訂工作的指導意見》。組織全校各專業開展專業建設與人才培養改革專題調研,制定2013版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完成76個專業(方向)人才培養方案審核和論證工作。組織76個本科專業(方向)編制專業介紹,并在教務處網頁予以公布。
4、組織海洋地質、海洋化學等新辦專業方向的專家論證工作,形成專業設置與建設報告供學校領導決策參考。
5、完成專業調整后的全校67個本科專業的基本信息數據核對和省教育廳本科專業管理平臺(網站)專業基本數據的更新維護與上報工作;完成學校201X年全日制本、專科招生簡章和繼續教育招生簡章的審核。
(二)切實提高課程建設水平
1、加強精品課程的建設與管理,制定《廣東海洋大學精品資源共享課評審指標體系(本科)》和《廣東海洋大學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與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完善精品課程建設經費管理辦法,加大省級以上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培育力度,每門課程學校配套支持2.0萬元建設經費,并在教改課題、特色教材編寫等方面,對于省級精品課程給予支持。201X年我校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項目在數量上大幅躍升,獸醫臨床診斷學、水產動物營養與飼料學、金工實習3門課程獲批省級資源共享課建設項目(新建),食品微生物學、水產食品加工學、動物繁殖學、魚類增養殖學、海洋經濟學5門課程獲批為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轉型升級建設項目,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優質課程)已達到11門。學校立項19門課程進行校級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
2、積極應對“慕課”挑戰,探索課程教育教學方法改革。參加粵西高校課程資源建設研討會,對在線開放課程建設與應用等專題進行調研,已開展引進優質課程資源的前提準備與論證工作。協助邀請教育部科技中心主任李志民作mooc與教育改革專題報告。協助教師卓越中心做好葉春海校長為教學骨干作《慕課,教育教學方式的又一次革命》的專題報告。
(三)實踐教學條件建設邁上新臺階
1、加強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繼續完善學校與行業、學校與政府、學校與大型企業協同培養人才的體制機制。本年度學校立項建設13個校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學基地。新增4個省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學基地,由葉春海教授主持的“廣東海洋大學-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南亞熱帶作物研究所農科教合作人才培養基地”獲批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實現我校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學基地零突破。201X年擬立項的25個校級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建設項目已完成專家評審工作。
2、協同相關部門做好實驗室、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建設與管理工作。立項建設校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3個,獲批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由譚北平教授主持的“水產科學與技術實驗教學中心”獲批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實現我校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零突破。
3、我校農學院劉艷芬教授主持、農學院動物科學系牧草實習基地被命名為“國家草品種區域試驗站(湛江)”。
(四)教學改革與研究進一步加強
1、組織201X年度校級教育教學改革項目的申報立項工作,立項97個教改項目;遴選培育13個項目申報201X年度廣東省教育教學改革項目,推薦的項目全部獲批省級立項,其中《廣東省卓越海洋人才協同培養改革策略研究》為省級重點委托項目。組織外國語學院申報1個廣東省大學英語教學改革項目。啟動201X年度校級教育教學改革項目的申報立項工作,立項68個校級項目。組織201X-201X年度全校教師優秀教研教改論文的評選工作,共評選282篇優秀論文,對優秀論文獲獎者予以獎勵。
2、組織省級教學成果獎的推薦申報工作,共遴選推薦11個優秀校級教學成果獎項目申報第七屆廣東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勵項目,獲得省級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完成部分教學成果獎項目申報材料的撰寫與支撐材料的整理、省級教學成果獎網站維護及材料的報送工作。做好校級教學成果獎項目的后續工作,如榮譽證書的打印、教學成果科學總結的文字校對、匯編工作。
3、完成《廣東海洋大學:人才培養分層化,素質教育機制化》宣傳稿撰寫工作,該稿于201X年6月17日的《南方日報》a06版刊登。完成全國涉海高校教務聯盟第三次全體會議報告《廣東海洋大學應用型海洋人才協同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廣東省地方應用型本科高等學校教務處長聯席會議交流材料《廣東海洋大學人才培養探索與成效》、全國涉海高校教務處處長會議交流材料《廣東海洋大學應用型海洋人才協同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以及201X年粵西高校領導協作會議交流材料《廣東海洋大學深化教學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撰寫工作,會議材料內容充實,客觀反映了我校教學改革與建設情況,受到與會領導好評。完成了《教務處——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建設規劃(201X~201X年)》以及《海洋人才協同培養機制研究與實踐》、《地方涉海院校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機制研究與實踐》、《地方海洋院校優質開放在線課程建設的教學管理機制創新研究與實踐》、《海洋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教學評估機制的研究與實踐》等“創新強校工程”人才培養機制體制改革與創新材料的撰寫工作。配合上級部門完成“全國高等學校質量學科專業建設情況調查”、“全省高校新聞本科高校新聞傳播學類專業人才培養情況調研”、“特色優勢專業集中度數據試填”等專題調研及材料報送工作。
4、赴省內外高校開展調研和交流,參加相關教學會議。先后到嘉應學院、中南大學、陜西中醫學院、東莞理學院城市學院、廣東石油化工學院、中國海洋大學、五邑大學參加教學會議及開展經驗交流,就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情況、人才培養方案修訂、教學建設與管理、在線開放課程建設與應用、院系本科教學工作狀態評估、高校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等專題進行調研,取得很多寶貴經驗。
(五)教學團隊建設進一步推進
1、 完成新一屆國家、省級及相關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的組織推薦工作,共推薦39人次申報相關省級、國家級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我校8名教授獲批教育部201X-201X年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2人次獲批廣東省相關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完成學校新一屆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的聘任工作,共聘20名委員。組織新一屆教學指導委員首次工作會議。
2、落實專業首席教師(專業建設負責人)制度和助教制度。支持專業首席教師牽頭申報專業教學建設與改革項目;啟動第二批專業首席教師(專業建設負責人)推薦遴選和首批專業首席教師考核評優工作。
3、組織各教學單位開展優秀教師公開課授課示范和觀摩研討課,資助15個教學單位32名優秀教師開展公開示范課和教學觀摩研討活動,共500名余教師參加觀摩和研討。組織各教學單位開展中青年教師授課觀摩競賽。共120名教師參加教學單位組織的初賽,45名教師參加學校組織的決賽。經評委集體聽課評分,產生一等獎4名,二等獎13名,三等獎14名,優秀獎14名。近600名教師參加授課觀摩競賽活動。
4、啟動校級優秀教學團隊項目的立項工作,培育省級優秀教學團隊。創新強校工程教學類項目中擬立項優秀教學團隊項目9項,省級教學名師培育項目7項。協助制定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培養提升計劃,立項支持13個教學團隊實施課堂教學卓越計劃,立項19項青年教師教學能力培養提升計劃項目;協助開展課堂教學卓越計劃培訓工作。
5、實施“教師任課資格認定暫行辦法”和“新教師助教制”等制度,完成45名教師的`任課資格審查工作。會同人事部門、教學單位完成32名新聘教師的試講聘用工作。
6、會同教師卓越中心出臺教師境內外教學技能培訓管理辦法,完成首批教師境外教學技能培訓選派工作。共選派20多名教師及教學骨干赴境外開展教學技能培訓。
7、啟動第四屆教學管理優秀獎、第七屆教學質量優秀獎的評選工作,重新修訂了校級教學管理優秀獎、教學質量優秀獎的評審標準。
(六)積極推動協同育人平臺建設
1、承辦全國涉海高校教務聯盟第三次全體會議,全國共17所涉海(農)高校共49名代表參加本次會議,會議圍繞卓越海洋人才和卓越應用型人才協同培養、課程資源建設、教材建設以及其他教學建設與管理工作進行了充分交流,圓滿完成各項會議議題,受到參會單位好評。
2、加入廣東省普通應用型高校教務處長聯盟,發起成立粵西高校教務聯盟,從專業、課程、學生互換等方面建立與兄弟院校合作培養人才的機制,為校校協同培養奠定基礎。
3、協助省教育廳起草《關于加強廣東省卓越海洋人才協同培養工作的意見》,為推動廣東省卓越海洋人才培養戰略聯盟的形成貢獻智慧力量。
4、立項支持協同育人平臺的建設。以實施“創新強校”工程為契機,組織完成了11個校級協同育人平臺的申報工作,經專家評審擬立項支持9個專業構建校企、校校、校所、校政等協同育人平臺。
(七)加強質量工程項目的申報與管理
1、教務處積極組織國家級和省級質量工程項目申報工作。召開專門會議布置工作任務、動員相關單位積極申報,組織專家對項目申報書進行反復修改。201X年我校質量工程項目數量和建設資金居全省同類院校前列,獲批省級各類質量工程項目131項,實現3個國家級項目零突破,建設資助經費844萬元,創歷史新高。
2、制訂并發布《廣東海洋大學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項目經費使用審批辦法》,加強對質量工程項目經費使用的績效監督和管理,規范并嚴格執行經費使用報銷程序。完成教育部、廣東省級教學質量工程項目(含專業建設、課程建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實驗區、教育教學改革項目等)的經費劃撥工作。完成春、秋兩個學期的專業津貼及質量工程項目津貼的統計報送工作。組織全校填寫《廣東省高等院校學科建設專項資金(教學類)預算執行情況自查表》,形成《廣東海洋大學高等院校學科專項資金(教學類)預算執行自查情況總結報告》,順利完成學科建設專項資金(教學類)預算執行清查工作。
3、加強“質量工程專欄”網站建設,上傳了廣東省“十一五”期間質量工程檢查驗收項目及201X年省級質量工程申報及立項項目的相關資料,增強了我校質量工程項目的公開透明度、引領示范性及成果推廣輻射作用。
4、組織“十一五”省質量工程項目的檢查驗收工作,共32項省級質量工程項目順利通過驗收。完成《綜合型海洋大學課程體系優化及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多科性海洋大學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研究與實踐》、《適應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全過程、立體化、多層次”實踐教學體系構建及應用》、《地方院校應用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等省級項目結題材料的整理與資料上報網站工作。
5、認真組織“創新強校工程”教學類項目的申報立項工作。下發《關于組織申報廣東省創新強校工程專項資金教學改革與建設規劃項目的通知》啟動“創新強校工程”教學類項目申報立項工作,經廣泛宣傳發動,整理統計共申報301項。由教務處起草,經廣泛征求各教學單位、教學指導委員會意見后制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項目/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計劃項目評審標準》、《優秀教學團隊項目評審標準》、《協同育人平臺項目+大學生實踐教學基地建設項目評審指標》等項目評審標準。經個人申報、單位推薦、專家評審、職能部門審核擬立項各類“創新強校工程”教學類項目100項。
6、學校“三大行動計劃”項目內容完成情況良好。認真擬定“三大行動計劃“中“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項目”、 “人才培養模式創新項目”、“卓越海洋人才培養工程”、 “創新創業能力培養項目”、“ 質量監控與保障體系完善項目”、“ 本科生協同育人平臺項目”、“卓越海洋人才培養工程”等7個項目的實施方案,積極牽頭實施,有序推進,年度目標全部完成,并及時上報項目檢查和年度總結情況及支撐材料。
二、質量監控與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
(一)明確崗位責任
學校科級換屆后,教務處通過召開處長主持的科長以上會議、5次處長主持的科室會議,根據教務處工作職責,反復研討,確定了各科室崗位職責,明確了每個人的個人崗位職責,通過反復修改,最終確定,并發布教務處主頁,有效保障了換屆后的教學管理工作良好運行。
(二)首次建立我校本科教學質量年度報告發布制度
1、認真貫徹粵教高函〔2012〕212號文件的精神,統籌協調成立本科教學評估與教學質量報告編制和發布工作領導小組及其相應辦公室,召開協調會,組織編制了本科教學質量報告的工作分解方案,明確責任單位和責任內容,有效推進我校本科教學質量年度報告編制發布工作。
2、組織編制了《廣東海洋大學201X年度本科教學質量報告》、《廣東海洋大學201X年度本科教學質量報告》,并成功向社會發布。本年度完成2個年度的質量報告及其支撐數據的向省廳報送工作。
(三)積極推進我校本科教學基本狀態數據庫建立
以《全國高校教學基本狀態數據庫》數據采集為契機,建立我校本科教學基本狀態數據庫。統籌協調成立學校本科教學基本狀態數據采集工作領導小組及其相應辦公室,召開工作協調會,根據數據采集指標內涵對我校的575項數據采集工作進行了任務分解,召開數據采集培訓會對數據采集填報人進行上傳教學狀態數據庫培訓,順利推進了我校本科教學基本狀態數據采集工作。
(四)加強制度建設保障
對接教育部本科教學審核評估要求,結合我校人才培養工作實際,本年度修訂了《廣東海洋大學全日制本、專科學生學籍管理規定》、《廣東海洋大學全日制本科畢業生學士學位授予規定》、《廣東海洋大學外(返)聘教師管理暫行辦法》、《廣東海洋大學教學指導委員會章程》、《廣東海洋大學第二課堂活動教室使用管理辦法》、《廣東海洋大學課堂行為規范(試行)》、《廣東海洋大學學生考試守則》和《廣東海洋大學監考員守則》。出臺了《廣東海洋大學巡考暫行辦法》,補充了“學生課程再考”和“學生申請更正成績”等辦事流程。草擬《廣東海洋大學本科生學位論文作假行為處理辦法(試行)》和教學計劃之外培訓活動收費標準、本科生創新實踐學分管理辦法、實習經費管理辦法修訂稿等,進一步加強了制度建設保障。
(五)積極推進各類評估工作
1、啟動二級學院教學狀態評估前期準備工作。參加全省本科高校教學狀態評估研討會,開展調研,結合《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審核評估實施辦法》和最新全國高校本科教學基本狀態數據庫填寫指南,總結分析我校現行教學運行與管理現狀,根據我校的辦學目標與人才培養特色,起草了《廣東海洋大學院(部)教學狀態評估方案》及其評估指標體系征求意見稿。
2、積極開展專業評估和課程評估工作。根據上級有關文件精神,借鑒其他高校經驗,結合我校實際,完成了《廣東海洋大學專業評估指標體系》、《廣東海洋大學專業評估指標體系》初稿。根據原有專業評優標準,組織學院進行了院級專業評估,對大氣科學、園林、船舶與海洋工程、電子信息工程、社會學、信息與計算科學進行了校級評估,遴選出5個項目作為20**年度校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重點建設。對電子技術基礎、水產動物生理學、海洋綜合管理等25門課程進行評估,遴選校級精品資源共享課。
3、開展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效果評估。經廣泛征求意見,修訂優化了學生畢業論文(設計)教學質量評價、實驗教學質量評價、實習教學質量評價、課堂教學質量評價相關標準,并在教務處網頁下發《關于公布廣東海洋大學教學質量評價標準的通知》,公布了上述評價標準。建立了教學督導評教、專家同行評教及學生評教相結合的制度,對于評價優秀的教師,優先資助相關課題、項目,優先進行表彰獎勵,晉升職稱教學效果評價為優秀。完成教師職稱晉升教學工作質量評價工作。
4、加大評估結果反饋及整改力度。統計并公布各單位學生評教結果,督促學院整改。完成學生對課堂教學、實驗、實習、課程設計、畢業實習、結業論文(設計)、教材選用的評教工作,并完成兩學期各三千多門次參評課程學生評教數據匯總分析,對于評教分數較低的教師及時反饋相關學院和教學督導組,督促學院跟蹤調查,建議督導針對聽課,采取有效措施幫助提高教學水平。首次在教務處網頁通報評教結果,《201X-201X學年第二學期學生課堂教學評教結果的通知》上傳教務處網頁,進一步加大了評教結果的通報力度。
5、指導寸金學院順利通過獨立學院教學工作狀態評估。召開2次專題會議、審議寸金學院評估指標體系及其方案,3次到寸金學院具體檢查指導評建工作,201X年5月協助寸金學院順利通過獨立學院教學工作狀態評估。
(六)狠抓常規教學檢查
1、狠抓常規教學檢查,教務處會同相關學院每周對課堂教學狀況抽查8次,加大節假日前后檢查力度,組織開展期初、期中、期末專項教學檢查,及時匯總教學檢查信息,通報檢查結果。兩學期各組織50人對全校5000人次課堂情況進行了檢查,對學生遲到、曠課及教師提前下課等現象及時向學院發整改通知,限期整改。第15周起狠抓實踐專項檢查工作,由處領導親自帶隊深入各學院開展實踐專項檢查。
2、認真執行領導聽課制度,收集校領導、部門領導聽課記錄123份,制訂表格錄入數據及時做好兩學期聽課記錄統計分析。
3、組織專業和課程滿意度調查,對201X屆6071名畢業生進行了問卷調查,歸納6071筆記錄,指導學院分析匯總,做好問卷調查材料整理歸檔工作。
4、認真細致做好教學工作量核算,完成10017門次課程教學工作量的核算工作。加強對實踐環節教學工作量的核算,對每門實習課程,對照實習計劃和實習總結, 完成1482門次113078.2學時實踐課的工作量核算。
5、嚴抓教務事故處理。通過召開學生座談會和課堂檢查,建議督導有針對性聽課及督促學院調查處理,有效處理教師教學事件。
(七)加大教務管理條件保障力度
1、啟動并基本完成教務系統升級改造工作。制定《廣東海洋大學201X年教務管理軟件招標參考書》,協助招標中心順利完成招標任務。實現了主校區和海濱校區數據的成功遷移:包括院系代碼、專業代碼、班級代碼等基礎數據以及課程庫、教學計劃庫、學籍庫、成績庫等上百萬條數據。經廣泛征求意見,對中標單位正方公司提出了兩批需求修改意見。以海濱校區201X-201X學年第一學期的成績數據進行了新系統的測試,達到了預期效果,且改變了海濱校區教師必須到辦公室進行人工錄入的陳舊方法,實現了教師網上錄入成績,大大方便了教師并減輕了海濱教務員的工作量。
2、組織論證購買大學生論文檢測系統的使用權,完善畢業論文查重機制。完成大學生論文檢測系統使用權的經費預算、購置申請、合同修改等工作。待對方開通賬號后即可投入使用。
3、更新教務處網頁,加大處務公開力度。及時完成處、科室、個人工作職責和相關辦事流程更新及網上公布工作。
(八)認真做好船員教育和培訓質量體系相關工作
認真開展體系內審和附加審核工作,總結體系在教學方面實施的成效,并對不符合項、建議項整改。對現有d/2版體系文件《質量手冊》、《程序文件》、《崗位指導書》進行細致、認真地校對,共完成87個觀測點和教務處19個崗位職責的修改。
三、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進一步深化
(一)進一步深化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1、支持相關學科專業實施卓越人才培養計劃,依托省級人才培養實驗區項目,立項了“水產類創新創業型人才協同培養模式實驗區”等13個校級子項目,支持10個左右涉海專業建立卓越海洋人才的培養模式。
2、制定《廣東海洋大學外(返)聘教師管理暫行辦法》,建立校內教師和企業技術人員協作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模式。
3、以實施創新強校工程為契機,支持水產類專業、農科專業、海洋工程類專業等9個專業以“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項目為依托,開展人才培養模式綜合改革。
4、201X屆本科生畢業人數6799人、授予學士學位人數5812人,初次就業率為97.86%,居全省上游。
(二)穩步推進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1、完成了201X年雙學位、第二專業招生及開課工作,新增藝術類專業。201X年我校共開設了國際經濟與貿易、工商管理、會計學、經濟學、行政管理、英語、法學、視覺傳達設計等8個雙學位專業,拓展了學生學習其他專業的渠道,增加了就業選擇。201X年雙學位專業招生780人,畢業860人。
2、制訂2013級“雙學位、第二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優化了“雙學位、第二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加強“雙學位、第二專業”教學質量的監控。完善了“雙學位、第二專”課程學分代替公選課制度,積極探索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三)大力推動拔尖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
1、落實校、院兩級管理責任,雙百班學生遴選、導師安排、教學任務下達等工作,由學校雙百辦統一安排部署,各教學單位具體落實。組織完成雙百工程2012級學生淘汰20人、第二次招生56人及2013級首批招生145人的工作;組織完成2012、2013級新生“雙百工程”創新實驗班開班典禮工作。組織完成2012級補招、2013級新招雙百學生導師的選派工作,協助學生處完成2013級雙百班班主任選派工作。組織導師和班主任做好雙百2010級學生《專業導論》課程和人文素質教育類課程的成績及學分認定工作。
2、首開考研和考公務員輔導班。為雙百班2010級學生開設考研和考公務員輔導班,安排校內優秀教師擔任英語、數學、化學輔導課的主講,并從華南農業大學、廣東財經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同濟大學等高校聘請了7位經驗豐富的老師來校講授申論、行政能力測試、公務員面試技巧和研究生考試政治課程,得到學生們的一致好評。據不完全統計,雙百班有2人參加了201X年底國家公務員考試,16人參加了201X年研究生入學考試,15人計劃參加2014年廣東省公務員考試。
3、組織學術講座。組織“從技術走向管理”學術講座,邀請企業資深研發技術管理人員分享其近20年的從業心得和管理體驗。全校六百多名學生參加并提交了聽課心得體會,反響熱烈。組織雙百班學生參加各學院、部門舉辦的多個時政和科技講座,通過資深學者的演講,使學生對時事政策、對學科的發展狀況有了深刻的了解和認識,開拓了視野。
4、開展素質拓展活動。設立“雙百人才”專項經費,用于雙百班的相關活動。201X年有12個雙百班按計劃開展了班級(班際)素質拓展集體活動、讀書交流會、越野鍛煉、遠足、聯誼等班級素質拓展活動。有些活動是跨年級開展的,通過活動,拓寬了學生的知識視野,鍛煉了身體,增進了學生們的思想交流,促進優良班風、學風的傳承。
5、加強創新能力培養。在導師的指導下,65名雙百班學生申報了201X年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占總人數的14.5%。其中主持22項,另有43人分別參與25個項目。主持或參與的項目有19項獲得國家級項目資助資格。201X年立項的大創項目,雙百班學生主持或參與的項目已結題5項,發表論文4篇,申請專利1項。不完全統計,雙百學生獲得校級學科專業競賽獎勵35人次,省級8人次,國家級5人次。
6、強化服務工作。將雙百工作的有關文件和資料發到每一位新加入雙百班的學生的郵箱。接待雙百班學生各類咨詢,為他們解開心中的疑惑,解決實際問題,同時利用qq和郵箱與他們進行溝通,及時掌握他們的思想動態和對雙百工程的期待,力求將雙百工程的各項措施落實到位。
7、做好雙百班教師考核工作。完成201X-201X學年雙百班任課教師教學工作量核算工作,對25位優秀教師予以獎勵。設計完成導師考核表,啟動導師考核工作,促進導師在雙百工程工作中發揮重要作用。
8、立項支持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計劃項目。以實施創新強校工程為契機,經個人申報、單位推薦、專家評審擬立項支持以專業大類和創新實驗班為單位開展人才培養改革項目3項。
(四)積極探索境內外協同培養模式改革
1、認真做好交流生選拔工作。201X年派出8名學生赴臺灣學習半年,10名學生赴韓國學習一年,2名學生赴日本學習一年。201X年下半年完成了10名學生赴中國海洋大學和1名學生赴韓國交流學習的選拔工作。
2、協助對外聯絡處做好學生對外交流工作。與美國、加拿大、韓國以及臺灣、港澳地區等境外知名大學建立協同培養人才機制。與加拿大北大西洋學院實施 “3+0”聯合培養已經招收2屆學生。63名同學參加了第二屆赴美帶薪實習活動,師生代表一行23人前往香港特區,參加湛港青年藝術雙向交流活動。師生24人先后訪問了韓國清州大學、忠北大學、釜山大學及新羅大學,對韓國教育、文化、藝術、歷史有了一些了解。協助對外聯絡處與澳大利亞西澳洲杜拉克工學院簽署了合作意向書,探索建立教學、科研尤其是在漁業及海洋科學技術等領域的國際合作關系。
四、著力加強學生創新實踐能力培養
(一)加強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管理
1、逐步完善對項目的管理,完成了校級項目的發文立項及任務書簽訂工作。201X年獲批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100項,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40項。
2、完成“十一五”省級質量工程87個大學生創新實驗計劃項目的整體驗收工作。發表論文52篇,申請專利1項,項目實施情況良好。
3、完成201X年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部分項目的結題審核工作和經費管理。已有30個項目結題,發表論文23篇,其中ei收錄2篇,申請專利1項,發表設計作品6項,設計制作軟件4個,實物“五子棋博弈機器人”獲獎。
(二)加強畢業論文(設計)管理
組織學院完成201X屆5000多名學生畢業論文總結工作,完成201X屆優秀畢業論文(設計)的材料收集、評選、發文以及證書、獎金發放等工作。共評出優秀畢業論文60篇,優秀畢業設計12個。
(三)設立海大大講堂
舉辦面向本科生學術講座共64場。如邀請中科院南海所齊義泉研究員來校進行學術交流,中科院南海所王東曉、王鑫研究員來校作學術報告,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榮小軍博士作報告,中科院南海所管玉平研究員來校學術交流等。
(四)加大學科競賽支持力度
1、會同團委組織學生開展學科專業競賽活動。通過立項方式資助了全國大學生智能汽車大賽、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廣東海洋大學物理實驗設計大賽、廣東海洋大學erp沙盤模擬對抗賽人才選拔賽以及廣東省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共獲得省級獎勵20項。以實施創新強校工程為契機,經教學單位推薦、職能部門審核,按專業大類支持相關學院開展學科專業競賽25項。
2、本年度我校學生獲省級以上學科競賽獎項92項,其中國家級52項;省級以上文體類競賽獲獎27項,其中國家級6項。發表論文18篇,申請專利1項,公開發表藝術設計作品5個。成績喜人,如生科1102班李國慶申請國家發明專利“滸苔多糖口服液的制備”和外觀設計專利“滸臺多糖口服液包裝盒”。我校學生在第九屆廣東省大學生“挑戰杯”學術作品競賽中獲二等獎5項、三等獎11項;舞蹈作品《看〈南京南京〉》榮獲第八屆廣東大學生校園文化藝術節舞蹈大賽專業組第一名;獲第六屆全國大學生海洋知識競賽團體一等獎;獲第十四屆廣東省大學生物理實驗設計大賽二等獎和三等獎各一項;獲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7項省級獎;在全國電子設計大賽廣東省賽區比賽中獲省級二等獎2項、三等獎4項、成功參賽獎2項;獲第二屆“中國軟件杯”大學生軟件設計大賽三等獎1項;獲第九屆全國大學生創業設計暨erp沙盤模擬經營大賽二等獎、省級1等獎;獲第七屆中國制冷空調行業大學生科技競賽華南賽區決賽獲一等獎;獲廣東省第二屆大學生聲樂比賽二等獎;獲第四屆全國高校“斯維爾杯”bim系列軟件建筑信息模型總決賽三等獎2項;在第四屆廣東大學生英語綜合技能大賽中獲三等獎;在廣東省第七屆模擬商務談判決賽中獲第三名;在201X年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中我校5名學生獲特等獎,6名學生獲一等獎,27名學生獲二等獎,52名學生獲三等獎;在第四屆“華南獸醫杯”臨床技能競賽中獲一等獎;我校信息學院鄭國安在“藍橋杯”全國軟件大賽廣東賽區競賽中獲一等獎;我校《為青年學子打造文化之舟——廣東海洋大學校園期刊<南粵潮聲>文化建設成果總結》廣東省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二等獎,《校企合作實踐育人》和《打造海洋特色培育‘三能’人才——廣東海洋大學海洋科技文化藝術節》分別獲優秀獎。
(五)積極組織推薦學生赴國家海洋局海洋人才港實習實踐工作。
五、規范教學管理,教學運行有序
(一)綜合教務系統日常維護良好
1、認真細致做好綜合教務系統常規維護工作,具體包括,基礎數據補充完善,新教師、教師職稱變更、新生班、新單位、新專業、新專業方向、課程庫數據規范、教學計劃導入輸出到任務書、選課數據預置、選課過程監控、選課公告、向成績系統傳數據、錄入成績庫處理、當前成績庫入歷史庫、數據備份、工作量核算基礎數據準備等。
2、創造性地解決系統本身缺陷帶來的問題,成功解決解決成績錄入庫被惡意破解密碼而導致教師無法網上錄入成績的問題、選課系統被惡意沖擊而導致無法正常選課的問題、網上預訂教材出現漏數據等問題。
(二)認真做好教學計劃運行管理
1、組織完成各本科專業(方向)各年級春、秋兩學期的教學安排審查和系統錄入工作,組織法學、英語、會計學等第二專業、雙學位專業教學計劃的審查與系統錄入,審批教學計劃調整報告。
2、組織各教學單位做好春、秋兩學期公選課的申報工作。審核新開課程及任課教師資格、完成公選課及公共體育課教學計劃的錄入及維護工作。
3、編印、發布、發放《201X-201X學年教學日歷》。
(三)排課、選課有序進行
1、順利完成11000門次課程的編排工作。改進排課管理,優先指定大學英語、公共體育、高等數學、大學物理等公共課及學科基礎課的上課時間,最大限度解決了“雙百”班所開課程與原班課程上課時間存在的沖突現象。
2、調課。每學期排課結束后,留出十天時間給教師調整課表,基本滿足了所有教師的調課要求。學期中間對審批后的教師調課申請進行系統維護。
3、兩學期分別組織和完成了25000余名學生網上選課和指導學院做好學生專業任選課的報名和開課等工作,以及調整“雙百”班學生個人課表,最大限度滿足了“雙百”班教學的要求。
(四)學籍管理規范完善
1、認真組織學院做好學生注冊工作,通過限制欠費學生選課,使欠學費人數降低到最低,較好地協助學校追繳學生欠學費的工作。
2、完成了對“綜合教務管理系統”和“學信平臺”的在校生學籍異動數據(如休學、復學、學業警告、退學、轉專業和轉學、變更姓名、出生日期等)維護,保障了學生數據的準確和權威性。
3、完成了201X屆6970名畢業生的畢業資格及5876名畢業生學士學位授予資格的復審工作,使畢業班學生順利離校,并完成了6970名畢業生電子注冊和5876名畢業生學位授予信息年報工作。
4、完成了201X年本專科7728名新生的學籍電子注冊工作。完成了201X屆共6784名本專科畢業生信息核對工作,為201X屆學生畢業證書制作及電子注冊工作順利進行打下了基礎。
5、組織及完成了201X屆碩士研究、本專科、成人教育約11000名畢業生的電子注冊像片拍攝工作。
6、按教育部要求,為配合學生實名制購票的實施、進一步做好學生寒暑假火車購售及加強火車票學生優惠卡的管理與規范工作,我科及時準確地在學籍學歷信息管理平臺完善了我校201X年本專科5085名新生的學生優惠卡信息。
7、為遺失畢業證書的往屆畢業生出具畢業證明書及為歷屆畢業生出具畢業證明。為98名結業生回校學習考試合格后換發畢業證書。
(五)教材及文印管理進一步加強
1、做好教材征訂工作,審核、編制全校教材使用計劃,供教材供應商采購教材。組織春、秋兩個學期全校學生教材和教師用書、自編教材(講義)的發放工作。
2、完成春、秋兩個學期全校各學生班教材款的核對、結算工作;完成201X屆畢業班教材款的結算工作,協助做好畢業班的離校手續。做好與上一屆印刷承包商財務賬目清算工作。
3、起草教學印刷業務社會化服務工作方案,編制《廣東海洋大學201X201X年教學印刷業務社會化服務招標文件》,組織印刷業務的招標工作。
(六)考試管理科學高效
1、順利完成各類考試。完成了13500多人次的不及格課程補(緩)考工作;完成2009級畢業班學生不及格課程1500多人次的重考(清考)工作;完成提前考核課程的組織安排工作和《高等數學ⅰx2》等16門課程的期末統考工作;完成26200余名學生報名參加考試的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cet4、cet6)考試工作;完成全國英語專業四、八級統測(tem4、tem8)考試工作;完成201X年全國日語專業八級統測考試工作;完成473名學生報名參加考試的廣東省成人高等教育學士學位外語水平全省統一考試工作;協助實驗教學部完成了201X年廣東省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工作。考務工作組織有序,得到上級部門及學校領導和廣大師生認可。
2、高效完成成績管理工作。完成了約1300名學生學籍異動后的學生成績調整與更改工作;完成交流生成績在綜合教務管理系統的轉換工作;完成補(緩)考、畢業班重考(清考)成績的數據整理及導入綜合教務管理系統工作;指導各學院做好試卷及成績等檔案的保管以及200X級畢業生成績歸檔工作。
3、改革學生重考報名工作。改革了學生重考報名工作,采取主動報名的辦法,根據學生不及格課程和相應開設學期生成“學生重考報名表”,學生只需填寫教師號和課序號兩項信息,防止了違規申報以及重報和漏報,簡化了重考報名手續,縮短了學生報名的時間,減少了學院工作量,取得了良好效果。
4、進一步規范了成績錄入等工作。通過技術手段鎖定補(緩)考成績登記表,杜絕了未辦任何手續就學生擅自參加考試、學院擅自登記學生成績的現象;嚴肅結業生補考成績錄入管理,要求同時提供結業生返校辦理交費手續、試卷、改卷教師填寫的成績單;嚴格核實教師提供的成績變更手續,規范了在校生再考和結業生返校補考登錄成績的管理,杜絕了隨意添加和變更結業生返校考試成績等漏洞。
5、狠抓考風考紀,加大監考巡考力度,建立制度約束,嚴懲作弊學生,對考試違紀作弊學生進行嚴肅處理。
6、精簡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準備工作,減少監考員培訓會場以往張貼學院座位表環節,不但減少工作量,而且使監考員入座變得容易暢順;積極響應中央八項規定,免去了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完成后考務工作人員聚餐慣例,節約了開支,得到考務人員的理解和贊同。
(七)加強教務員業務培訓
201X年5月召開教務員工作會議,對工作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充分交流,提高了教務員的業務水平。6月份學校組織教學管理干部專題培訓,何真校長做《更新教育觀念 培養創新人才》講話,葉春海作了題為《理念·原則·方法》的報告,安立龍作《加強教學建設,規范教學管理,深化教學改革,努力提高“三能”人才培養質量》報告。11月份舉行正方教務系統培訓會,使大家對半年后投入使用的教學管理系統有了初步了解。12月份針對排課人員舉行一次專題培訓會。
【學院教務處的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學院教務處工作計劃04-09
學院教務處工作計劃11-01
學院教務處第一學期工作總結02-20
學院教務處學年第一學期的工作總結11-23
學院教務處第一學期工作總結01-06
綏化學院教務處培養方案01-15
教務處的工作總結10-21
教務處工作總結05-05
教務處工作總結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