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教學課堂總結
日子總是像從指尖流過的細沙,在不經意間悄然滑落,經過這段時間努力,我們也有了一定的收獲,該總結這段時間的得與失,為下一階段的工作奠定基礎了。但是教學總結基本的方法論,你掌握了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水調歌頭教學課堂總結,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時候,愛聽鄧麗君的歌,長大后,愛聽王菲的歌,她們的歌聲似天籟之音,婉轉悠揚,而一首《明月幾時有》被她們演譯得淋漓盡致。喜歡上蘇軾的這首詞,源于對歌曲的喜愛。當看到教材中的選篇《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時,有一種說不出的親切感,甚至上研討課時,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這一課。對于這節課的成敗之處,在此做一個反思。
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是中秋詞中最著名的一首,向來膾炙人口。這首詞有著極其豐富深廣的意蘊,它勾勒出一種皓月當空,孤高曠達的境界氛圍,在月的陰晴圓缺中闡明人生哲理,貫穿著對于自然、宇宙、人生的深刻而獨到的思索,具有令人回味無窮的永恒魅力。
如何上一堂新穎、生動、活潑的研討課,讓學生在無限趣味中領會詞的意境呢?我設計了以下幾個教學步驟:
1.聆聽音樂,激趣導入。2.反復誦讀,體會詩氣;3.品析詩歌,領會意境。
首先,面對傳統的古典詩詞,很多同學拒之千里,認為傳統老土,遠不如一些現代文通俗有趣,如何讓同學們對古典詩詞感興趣呢?我想到了我最喜歡的這首歌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可惜沒有找到原版的碟,只能從網上下載動畫版的歌曲,雖然現代味少了一點,但從學生們聽歌時專注的`眼神和微笑的表情可以看出他們還是非常喜歡這首歌的。
音樂和文學本來就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詞初名曲、曲子、曲子詞,還被稱作詩余、歌曲、長短句。好的音樂和文學都能震撼人的心靈,音樂能營造氛圍,激發學生學習樂趣,學生在音樂中展開想象,感受作品的魅力,在今后的教學中還要多運用這種教學方式,甚至可以自己譜曲,自己演唱,學生當然興致高昂了。
接下來是誦讀環節,俗話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朗讀是聽說讀寫四種能力之中最核心的一個方面,但朗讀不僅僅是教師一聲令下,大家張嘴就念這么簡單,課堂朗讀也有一定的巧妙,要能充分調動學生朗讀的情緒,使學生能很快的進入文本狀態;分派朗讀有利于氛圍的營造,關系到學生對詩詞的初步感受;還可發動學生進行朗讀表演,利用學生的表演欲,提倡“美讀”“情讀”,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教學這篇課文的過程中,我設計有學生跟讀、齊讀、自由讀、男女生分派讀、個人讀他人評價這些讀的方式。從中,我們讀出了“瓊樓玉宇”般的神話境界,也讀出了千載離怨;我們讀出了詞人曠達超脫的胸襟,也讀出了詞人對親人的懷念。朗朗的讀書聲把課堂氣氛一下就推向了高潮,學生們個個情不自禁,爭先恐后,以讀為榮,以讀為快,讀得聲情并茂。
但在課堂中,我認為在“讀”這一環節還做的不夠,總害怕課堂任務完不成而偷工減料,急于求成,顯得有點倉促。
當然,張口、用耳,都代替不了動腦思考,詞的意味是要靠細細地品位出來的,于是,熟讀課文之后,我設計了“品”這一環節,讓學生找出自己喜歡的句子或詞語,細細品位,先小組交流,然后學生發言。在學生的心目中,品古典詩詞是一個難點,是“只能意會不能言傳的”。為了讓學生不望難生畏,在此之前,我先做了示范,給學生一些啟示,學生也積極動腦思考,有的品的中規中矩,也有的品的別出心裁,也有的背道而馳,對于一些新奇的觀點,我們不能一味否定,因為畢竟是他們自己的心得,我們只能加以引導,讓他們再品再思,真正理解。品詞就象品一道菜,嘗到了其中美味,舌頭就欲罷不能了。學生品出了感覺和想法,嘗到了思考的甜頭,對古典詩詞也就不會再“望洋興嘆”了。在這一環節,我以為在對學生的引導方面做得不夠,缺乏課堂上的應變能力,因此對有些問題品的不夠透徹,可能還有學生不能心服口服。
雖然本節課有許多不足之處,但我想,學生已經從這堂課中感受到了詞的魅力,他們已經能饒有趣味地在詞苑中漫步了。鮮花因芬芳而美麗,鳥兒因翅膀而翱翔,學習因興趣而吸引,如果我們的詩詞鑒賞課能像磁石一樣牢牢吸住學生的心,那么我們又何愁學生喜歡不了古典詩詞呢?讓我們盡情地在詞苑中漫步吧!
【水調歌頭教學課堂總結】相關文章:
《背影》課堂教學總結10-28
《水調歌頭》教學實錄2篇08-01
水調歌頭教學反思15篇05-28
《水調歌頭》教學反思(精選7篇)05-13
初二語文《水調歌頭》教學反思12-16
課堂教學活動月總結12-13
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學總結04-08
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總結03-30
課堂教學總結(精選25篇)05-13
《鄉愁》教學課堂08-26